當前位置:範文城>校園範本>讀後感>

《鄉土中國》讀後感(通用15篇)

讀後感 閲讀(1.51W)

讀完一本書以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鄉土中國》讀後感,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鄉土中國》讀後感(通用15篇)

《鄉土中國》讀後感1

《鄉土中國》的主要內容來源於費孝通20世紀40年代後期在西南聯大和雲南大學講授的《鄉村社會學》課程中的內容。這本薄書顯然談不上是鴻篇鉅作,只針對一個主題分了十幾個篇章闡述觀點。

感覺當時30多歲的費孝通無論在思路觀點,還是研究學問本身,已經相當成熟。這本書直到現在來看,依然感覺很有道理。

費孝通在序言裏講到,鄉土中國是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裏的一種特具的體系,支配着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從全書整體來看,鄉土中國不只是説中國鄉土或者中國農村,《鄉土中國》是對整個中國社會結構、國民性格,以及這種結構和性格成因的分析。

熟的關係是不能談錢的,所以走很遠也要去集市這麼個環境下去交易,或者讓外來人當商業媒介。沒有血緣(換成其他“緣”也類似)關係,外來人很難融入鄉土環境。

鄉土的人際關係形態上孤立隔膜,本質上卻一點不孤獨,相比之下城市的人際關係,形態上倒是很緊密,本質上卻是異常孤獨的。法律、道德約束人,在中國最能約束人的非“禮教”莫屬,能量要強大百倍。

倒是有一點,原來男女不講愛,不講私情,講的是三綱五常,忠孝義悌,君臣父子的紀律,追求的是有利於家庭團結的效率,好打造事業共同體,夫妻間關係淡漠是常規。如今受西方觀點影響較多,開化不少,男男女女的,好關係既是夥伴,也講情愛,一年中情人節也得一中一洋兩個。

.還有一點,原來的家族概念淡了,大型家族也越來越少,有些形式上還有,但長老的'乏力,只是年齡大但發揮不出族長的權威功能。但那些還能保持家族規格的,家族及其家族成員的事業就能綿延與成就。隨了西方觀點的夫妻小家庭成了當前社會的主角,尤其在城市中。

書是分節點分析,便於理解便於閲讀,十四個節點合起來,又是個完整的社會脈絡。鄉土中國換個説法其實就是傳統中國,是我們今天這個中國的邏輯前提。中國的社會脈絡,長久以來都是如此的,感覺長久以後大概也還會是這樣的。

當然,伴隨環境的變遷和歷史的演進,顯然感到鄉土中國的變化,可是,有更多根深蒂固的東西烙在文化中,不易改變。鄉土中國只是四季的轉化,而不是時代的變更。

所以本書的參考意義應該會是極其長久的。讀此書,再聯繫生活的實際,便能理解許多世道、許多相處的章法。幾千來來,文化未曾斷過,也還將綿延下去。大家都是不能置身事外,而得感同身受的觀世、處世。

《鄉土中國》讀後感2

抱着對費孝通先生無比崇拜的敬意,我借來他寫作的《鄉土中國》一書,準備仔細閲讀一下。

在“再論文字下鄉”這一篇章中,費孝通先生接着説明文字在時間阻隔的情況下有説明不同,對於這一篇章,我理解得不是很好,我在此也多説不了。模模糊糊只知道在這個篇章所講的文字下鄉跟文化、詞、語言、記憶等有關聯,我説不清。

在“家族”這一篇章裏,費孝通先生先由“家庭”説起,他認為家庭的大小“不是在這社羣所包括的人數上,而是在結構上。”接着,他説到了“家族”,啊認為“小家族和大家族在結構原則上是相同的,不同的是在數量上、在大小上。”還有,他説到,“氏族是一個事業組織,再擴大就可以成為一個部落。氏族和部落賦有政治、經濟、宗教等複雜的功能。我們的家也正是這樣。”“在西洋家庭團體中夫婦是主軸,但我們家庭的`主軸是在父子之間,在婆媳之間,夫婦成了配軸。女子有‘三從四德’的標準,親子間講究負責和服從。”

在“無為政治“這一篇章裏,費孝通先生主要論述了兩種不同權力:橫暴權力和同意權力。它們產生的緣由和表現。所謂橫暴權力就是上級利用自己的權力以他們的意志去驅使被支配者的行動。而所謂的同意權力就是個人得服從大眾的安排做事。由於一方的某種權力過剩引誘了另一方來爭取就產生了橫暴權力。如廣西瑤山常見漢人侵佔瑤人的土地,卻並不征服瑤人來做奴隸,是由於漢人人口多土地少的原因造成的。而在天高皇帝遠的鄉下,大多事情都是通過同意權力解決的。

在“從慾望到需要”這一篇章裏,費孝通先生説到“在鄉土社會人可以靠慾望去行事,而在現代社會中慾望並不能作為人們的行為的指導了,發生‘需要’,因之有‘計劃’”。他認為人的計劃是不自覺的,慾望產生了“要”,為了滿足“要”,人的行為就由慾望控制了,當人的行為變成自覺的,那就是需要了,這也是社會進步的標誌。費孝通先生説:“從慾望到需要是社會變遷中一個很重要的里程碑。”這句話很經典,在此我想表達的意思也正是如此。

到此,我已經把費孝通先生寫的這本《鄉土中國》大概的看了一遍,並從每個篇章中摘抄了一些費孝通先生的原話,加上我的個人觀點和想法。通觀全書,我認為費孝通先生是一個搞文學很謙遜的人,這從他在“後記“裏説自己寫作這本《鄉土中國》算不得是定稿,也不能説是完稿,只是一段嘗試的記錄罷了”可以看出。還有,我認為他不愧是一位很好的良師益友,他寫作的文章多用熟語,時常把自己和農村聯繫在一起,意思通俗易懂,清晰明瞭。也作為農村孩子的我,讀起他的書來感覺相當親切,作為一個著名的文人,他沒有絲毫抬高自己的身份架子去教育他人,我認為這一點是相當可貴的,也是讓我感到相當佩服的。

《鄉土中國》讀後感3

我懷着對社會學極大的熱情讀了這本費老的《鄉土中國》,讀罷,感觸頗深。正如費老所説,這本書是一種嘗試,嘗試回答了“作為中國基層社會的鄉土社會究竟是個什麼樣的社會”這個問題。這裏講的鄉土中國,並不是具體的中國社會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裏的一種特具的體系,支配着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本書從鄉土本色、文字下鄉、再論文字下鄉、差序格局、維繫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別、禮治秩序、無訟、無為政治、長老統治、地緣與血緣、名實的分離、從慾望到需要等方面展開敍述,生動全面地展現了鄉土中國的面貌。每一章都有很多感觸,這裏將分開闡關於“土”的思考“我們説鄉下人土氣,雖則似乎帶着幾分藐視的意味,但這個土字卻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義是指泥土。鄉下人離不了泥土,因為在鄉下住,種地是最普通的謀生辦法”。誠然,當今社會,城裏人習慣用土裏土氣、土頭土腦來藐視鄉下人,然而只有靠種地謀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貴,土是他們的命根子,是一種高貴的象徵,一種質樸的感覺,一種返璞歸真的踏實和厚重。我們的民族與泥土是分不開的,從土裏長出過光榮的歷史,土在我們的文化中佔有特殊的位置,從這個意義上説,我們又何嘗不該尊重鄉土,尊重農民,尊重自己的文化呢?

關於鄉土習慣與現代社會“我們大家都是熟人,打個招呼就是了,還用的着多説嗎?”這類話是我們形成的鄉土習慣,但他已成為現代社會的阻礙。現代社會是個陌生人組成的社會,個人不知道個人的底細,所以得講個明白。鄉土社會從熟悉得到信任,而現代社會口説無憑,還要籤個字,畫押,形成法律。鄉土社會的信用並不是對契約的重視,而是發生於對一種行為的規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時的可靠性。我想這點體現得很明顯,當我們走出那片鄉土來到北京這個大城市的時候,我們會有諸多的不適應,我們會爽快的答應別人,我們不明白為什麼説好了這樣卻沒有照辦,不明白為什麼不怎麼熟悉還要滿臉堆笑,因而我們會受騙、會受傷、會被別人説成傻,可是,真的是傻嗎,只不過我們的鄉土習慣已經不適應這個現代社會罷了。

時間的流逝總是在不停記錄歷史的進程,越過世紀的門檻,回首總結上個百年的中國社會學發展,總會有許多名字讓人銘刻在心。 費孝通先生作為一代學人的典範,在幾十年的學術生涯中孜孜以求,為建立中國化的社會學傾其一生心力,可謂著作等身,學問深厚;而其代表作《鄉土中國》更是影響深遠,堪稱經典之作,至今仍嘉惠後輩學人,引領探究中國傳統社會的特質,發掘中華文化的深刻內涵。

這才是我讀了《鄉土中國》的第一遍,我還會讀第二遍、第三遍。希望每一次都會有收穫!

《鄉土中國》讀後感4

作者通過此書向讀者們詳細介紹了中國基層社會的特徵,也對其他國家的基層社會進行了比較,抒發了許多觀點。

鄉村中的社會是熟人社會——因為人口流動率小,所以社區之間的往來較少。那人口流動率小又是為何?鄉村人民的生活依靠着土地。“城裏人可以用土氣來藐視鄉下人,但是鄉下,‘土’是他們的命根。”鄉下的人民們依賴着泥土所提供的農業資源,土地又是不能遷移的,久而久之人們的居所也就穩定了下來,常態是“生於斯,死於斯。”

“土”,基本意義是泥土,形容人本應是“淳樸”的意思,而現今卻成為了一個貶義詞。這其中的原因引人深思。正是因為基層社會是熟人社會,所以社會中的人與自己的家人並沒有什麼不同。“大家都是熟人,這樣就見外了啊!”對待這樣如同家人般的社會中的人們,大家都是如此的心態,哪裏用得着擔心口説無憑,而畫個押,籤個字?如同作者所説:“鄉土社會的信用並不是對契約的重視,而是發生於對一種行為的規矩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

反觀如今我們所熟悉的“陌生人社會”,多接觸的並非熟人。無法揣測對方的意圖,無法保障在與對方的合作、交往中自己的.利益不受損害——於是出現了合同,出現了條約,要雙方簽字同意。保障自己的權益無可非議,但這也是人與人之間距離疏遠的一種體現。“陌生人所組成的現代社會是無法用鄉土社會的習俗來應付的。於是‘土氣’成了罵人的詞彙。”不得不承認並接受這一事實,因而許多人會感歎城裏人們不同於鄉村人民的冷漠。

除了“土氣”外,鄉村人民還常因為不識字而被説是“愚”。然而,文字之所以被髮明,是為了運用於兩種情況——一是空間上的阻隔,比如人們想要了解世界各地的新聞,此時文字就能夠跨越距離的阻隔傳達於人們;二是時間上的阻隔:顯然古人並不能直接將信息傳達於後人,於是他們著下書籍,寫下自己的感悟與經歷。

而在鄉土社會中,距離與時間都不具有隔閡,時常都是通過詢問熟人來解決問題,似乎沒有文字的用武之地。再退一步説,“愚”形容的是“學不會”,而不是“根本沒有學,所以不會”。就算是再聰明的人,不經過學習也一無所知。

後文中,印象深刻的還有作者提出的“插序格局”與“團體格局”概念,對比了中西社會間的不同,也讓我對中國鄉土社會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此書書寫了我們許多人都沒有認真瞭解過,親近過的中國鄉土社會,全面展現了基層社會的面貌。

《鄉土中國》讀後感5

費孝通老先生著述的《鄉土中國》,篇幅短小精悍,文字飽含深思,讀來使人受益匪淺。文中講述的鄉土中國,並不是中國社會的具體素描,而是包含在中國基層傳統社會裏的一種特色體系,支配着中國傳統文化、社會結構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本書開篇一句話,便揭示了中國社會的特性,這樣的特性是由中國千年歷史發展決定的。

中國是具有五千年曆史的農業大國,中國人過着直接有賴於泥土的生活,像植物一樣在一個地方紮根,在悠長的歲月裏,熟悉環境、養成習性,世世代代互相傳遞經驗、互相學習,最終形成中國文化。

在《文字下鄉》一篇中,作者講到現代社會對鄉下人“愚”的固有認識。實際上,“愚”是智力問題,而鄉下人真正的問題是“文盲”,即知識問題,這兩個問題並不相同。知識的欠缺是鄉土社會的本質導致的。作為面對面社羣,鄉下人反覆地在同一生活定型中生活,空間阻隔和時間阻隔小,比起對文法和藝術要求高且意義不完善的文字,直接接觸的語言更勝一籌。簡言之,需要決定存在。單從文字和語言的角度去批判鄉下人的“愚”是不恰當的,因為文字和語言只是傳情達意的一種工具,並非唯一工具且有缺陷,其表情達意的功效是有限的。作者也指出,只有中國社會鄉土性的基層發生了變化,文字才能下鄉。

本文中,我感觸最深的是“差序格局”的概念。差序格局是我國社會的基層機構。一個差序格局的'社會,是由無數私人關係搭成的網絡。作者做出了精闢的比喻,差序格局就像是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而社會中的每個人都是他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與之不同的西洋格局,是團體格局,像是一捆一捆紮清楚的柴。

中國人在相似的環境中有着相似的經歷,接觸和使用同一象徵,因而在象徵上附着了同一意義。他們代代相傳,創造、學習和記憶社會共同的經驗。文化正是依賴象徵體系和個人記憶而維持着的社會經驗。社會結構格局決定社會特有的文化。在鄉土中國的差序格局裏,“倫”即差序,私人聯繫中維繫着孝、悌、忠、信的道德要素,要求克己復禮、推己及人。而中國社會中“攀關係、講人情”的社會文化現象與差序格局也是息息相關的。

本書從鄉土本色、文字下鄉、差序格局、維繫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別、禮治秩序、無訟、無為政治、長老統治、地緣與血緣等方面展開敍述,介紹了一個“鄉土本色”的中國,分析了中國傳統文化和社會結構。這本書具有高度的理論素養和洞察力,極富鄉土氣息,讓我感觸良多,能更好地認識和理解具體的中國社會。

《鄉土中國》讀後感6

從土裏長出過光榮的歷史,自然也會受到土的束縛。

中國,一個發源於兩河流域的農業大國,在漫長的歲月中逐漸形成了特有的鄉土文化。這種文化在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中滲入了每個人的毛孔,融於血脈中。即便在工業化大發展的今天,這種鄉土氣息仍處處可見。中國人有着自己一套獨特的處世之道:辦事愛講關係;講究安土重遷與落葉歸根;對陌生人和對“自己人”有截然不同的道德標準;法律意識淡薄;男女有別……這些我們可能習以為常的東西已經在我國社會轉型的過程中產生了阻礙a作用,而我國廣大的農村整體上依然處於貧窮落後階段,這些都是有原因的。而在費孝通的《鄉土中國》裏,我們都能找到詳細的答案。

為何我們的道德水平比歐美低?我曾不止一次地思考過這個問題。其實我們的經濟和制度都沒有什麼大的缺陷,那麼我們就把問題放到文化的角度去看。我們今天的很多思考方式和文化都是傳承自我們農業時代的祖先,縱使百年前的新文化運動和新中國幾十年的教育發展使我們的基礎知識水平得到了較好的提升,但鄉土社會的那一種習俗卻在農民占人口總數一半的中華民族裏口耳相傳,每個新一代的孩子也在耳濡目染地學習着——克己中庸,長幼有序,天人合一等。

可是,鄉土文化就一定是錯誤的嗎?當然不,只是它與現代化不能很好地兼容罷了。例如,在鄉下,流動性低和交通不便使幾代人不出鄉,而在缺少變化的土地上,人們就更看重習慣和情面。但在當下,人口流動越來越頻繁,現代社會更看重創新和法律,這就使那些鄉土人在面對着轉型發展時“水土不服”,產生諸多矛盾。比如:我們過去的道德觀念都是以自己為中心,講究“克己”,對別人的標準隨親密度變化。現在我們學到的自由平等博愛的`觀念,都是講求人人平等的,要求我們能“大義滅親”,不偏不倚。這是顯而易見的應當人人遵守的規矩,可直到現在我們又有多少人真正做到了呢?這種難以動搖的社會觀念,大概就是我們保留下來的鄉土性的體現吧。

全書僅僅六萬字,被分成十四章,每章所分析與講述的事情都極有代表性。沒有晦澀難懂的理論,只是以通俗易懂的語言,穿插着鮮活的實例,對現象進行剖析。讀完後,讀者會有種醍醐灌頂之感,妙不可言。

費孝通雖然是在1947年出版的此書,但書中很多現象直至今天都發生着,他的觀點也能依舊可以對今天的農村現狀加以解讀。可見其研究功底之深厚,以及我國鄉土習性積累之深。

《鄉土中國》讀後感7

我們是不是經常給一些國家或是民族貼上標籤?比如戰鬥民族俄羅斯、開掛民族印度。而當談到我們自己的標籤時,知乎上的一個答案很有趣。我們天生愛種菜。我們的外交官在非洲大使館種菜,維和部隊自己種菜,中國小區的周邊空地也常常變為菜地。

正是看到這個答案,深感認同,我才開始閲讀《鄉土中國》。費孝通老先生所作的《鄉土中國》是人文社科經典之一。對當今中國社會、人際關係、人文有很重要的啟示價值。

一、為了生存而追求穩定:傳統社會中,中國人耕地勞作,靠地吃飯,安土重遷。所以我們抗拒流動性而追求穩定性,在我們找工作,找對象時,長輩們是不是對我們説的都有穩定性呢?

二、穩定造就熟人社會:在我們拜訪親戚,鄰居的時候,敲門。主人問:“誰啊?”經常聽到這樣的答案:“我。”熟人社會裏,我們可以讓對方用聲音判斷我是誰。

三、熟人社會的人際關係:差異格局:我們在介紹一個人時會説他是我朋友、我同學,強調這個人與我們的'關係。這種關係用費先生的比喻來説,一個人是水波圈的中心,其他人根據和這個人的親疏程度分別分佈在一層一層圈的不同圈層上。根據勢力的強弱,這個圈可伸縮自如。比如在《紅樓夢》中的賈家大院宏盛時能有關係的親戚都攀關係。而當後來衰敗時。只剩下幾個人,所以中國人常説,世態炎涼。

四、禮崩樂壞,無所適從

在這樣的熟人關係裏,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靠傳統來維持的。人們之間的行為準則,是上幾輩所留下來的,你不用去思考為什麼,只需照做就是了,這就是傳統。而在現今變遷很快的社會,傳統是無法維持的。所以出現了很多禮崩樂壞的現象。其實這説明有些傳統的確不適合當今社會。

我們每個人都有農耕社會的文化基因,同時又接受了現代教育,民主意識、法律意識越來越強,人們之間的觀念差異很大。我們和社會一樣矛盾。

五、兩性關係

“戀愛是一項探險是對未知的摸索,這和友誼不同,友誼是可以停止在某一種程度上的瞭解,戀愛卻是不停止的。戀愛是追求這種企圖並不以實用為目的,是生活經驗的創造,也可以是生命意義的創造。戀愛的持續依賴於推陳出新。”這是費老先生對兩性關係的一種暢想,但他也知道,在傳統社會中,這種關係是不可能存在的。傳統社會更提倡兩性關係是一種被安排的、不必發生激烈情感的關係。即是“包辦婚姻”。

這些都讓我對傳統社會有了很深刻的瞭解,在我的腦中形成了目前中國人很多行為的原因,很有時代價值和借鑑意義。

《鄉土中國》讀後感8

這是作品的整個討論,前者為“書”的印象是,有很多故事,有情節。今天是這本書的紙張類型的第一次接觸,在這個陌生的推理,實在太難看了。它的每一個字可以理解,因此,只有最冷靜的思考在裏面平靜的時間閲讀。我個人認為,對於這樣一本書只讀一次收穫不夠的,有重讀的前幾章,發現一個框架,還可以與作者的寫作整本書的意圖分析相結合,要表達的意思這句話的,因此,對於現在的國小,我也只能算做在書説話的一切。

佩服書中的説理,文字在鄉下生活是否有作用研究本就已經很難論説,但作者可以通過將城裏教授的孩子和鄉下一個孩子形成對比分析清晰地讓人理解:城裏人只熟悉城裏的事物,正像鄉下人只熟悉鄉間一樣,鄉下人會在城裏的人因為一些無知受到人們嘲笑,城裏人同樣也會在鄉下遇到很多不認識的事物,雖然沒人嘲笑以及他們,但説彼此“愈”確實存在沒有企業根據。城裏孩子學習學得好成績高,但捕蚱蜢不如鄉下教育孩子,這都是一種平等的,文字在鄉下不如在城裏普及就像城裏人不懂農家科技知識都是一樣是很自然的。於是教師要想實現文字下鄉,文字在鄉下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就要不斷加快經濟轉型,充分而有力。

無論是立足之本的討論,或從實際出發,中國是一個“原生”的國家,一個憨厚,用黃土樣的國家性質的成分。中國人自己有一種“土氣”,平靜,誠實,沒有心計,中國人含蓄,他們所面臨的困難,首先想到的是“自我否定”,繼承了這一傳統,在當地社會,傳承至今。

曾經的鄉土特色社會主義已經不復存在,正逐漸向着“浮士德式發展”。在當今我們中國,許多企業新型教育思想進行衝擊着就有的傳統,這是一個鄉土社會工作面臨的機遇,保持就有的優良傳統的同時通過吸收新的文化,加快產業轉型,這是當務之急。

根據作者對禮治的定義,中國社會仍然是一個禮治社會,和諧社會,一直被視為主流,德法協調。正是因為禮治思想的準則,法律才是現代社會的象徵,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它並沒有道德觀念那麼流行。筆者認為人的`統治有時可以達到法治的效果,這是人的統治具有懸念和懲罰的靈活功能。

一般來説,中國人是安定的,道德的,有秩序的。他們的思想深深紮根於日常生活中。他們總是想要播種。他們只能用一個“i”來認同自己。作者説,這本書不是定稿,也不能説是完稿,數量很合理。它記錄了一個時代的中國社會,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也提醒我們要像土壤一樣清楚自己的身份。

《鄉土中國》讀後感9

《鄉土中國》一書包含14篇文章,是作者在廣泛調查研究後所得成果,讀起來並不晦澀難懂,14篇文章各自獨立,又相互銜接。作者運用功能主義學説,從宏觀和微觀兩個層面分析中國社會結構的著作,社會影響深遠。

我們經常説中國是個鄉土中國、人情社會。何謂鄉土中國,正如費孝通先生在重刊序言中寫到“它不是一個具體社會的描寫,而是從具體社會裏提煉出的一些概念。這裏講的

鄉土中國,並不是具體的中國社會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裏的一種特具的體系,支配着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它並不排斥其他體系同樣影響着中國的社會,那些影響同樣可以在中國的基層社會裏發生作用。搞清楚我所謂鄉土社會這個概念,就可以幫助我們去理解具體的中國社會。”

中國人的信用在鄉土社會是建立在信任基礎上的,之所以這樣説是因為在鄉土中國,人們之間並不會有書面的契約約束彼此。正如《鄉土中國》一書中稱:“鄉土社會的'信用並不是對契約的重視,而是發生於對一種行為的規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時的可靠性”。當社會發展到鄉土性與現代性相互交融時(之所以這樣説是因為中國雖然已經在進行現代化建設,但中國人本身仍然沒有完全擺脱他的鄉土性),中國人本身骨子裏的鄉土性(這裏指的時彼此因為熟悉和信任而帶有的可靠性)決定在交易過程中,因為信任對方進行交易,矛盾因此出現。比如合夥糾紛,雙方基於信任進行合作,又基於信任管理鬆散,來往賬目不清,債權債務不清,待到散夥或其他債權人要求歸還債務時,為了各自的利益彼此指責。又比如借款糾紛中,在已經歸還借款時,不好意思讓交易一方出具收條,或者對方説現在借條沒有帶來,之後會銷燬等等話時,會基於對對方的信任而認可對方的所為,當不誠信的事情出現時,卻因口説無憑,難以保護自己的權利。

説到這裏,我想比較一下中西方法律文化的背景。《墨子.尚同》認為法律是為了平息人類的爭端而產生的。《慎子》認為法律“非從天下,非從地出,發自人間,合乎人心而已”,從此處,不難看出中國法律從那時起,就不認為法律是神聖的,不是源於自然的力量,只是統治階級統治社會,控制人民的工具。相反,我們反觀西方法律產生的背景,西塞羅在《論法律》“法律不是由人的才能想出來的,也不是什麼人民的決議…法律由神明賦予人類…”“法的始端應導源於法律,因為法律乃是自然之力量,是明理之土的智慧和理性,是合法和不合法的尺度。”法律是神的旨意,只有遵從法律,才符合神的旨意。這種中西方法律文化的差異比較可見,在中國不可能強調“法律如不被信仰,將形同虛設”。因為,中國的法律從古自今就沒有被信仰過,他的存在更多的是調停糾紛,維護統治的機器。

《鄉土中國》讀後感10

在社會結構穩定的情況下,人及物在固定框架下的社會繼替中流動。權利的性質可以分為:建立在社會衝突上的“橫暴權力”;建立在社會合作上的“同意權利”;建立在社會繼替上的“長老權力”。社會結構穩定的基礎是人們可以從環境中獲取滿足自身生存需求的工具,強調實用性,當工具的有效效力降低,人們生活困難,會催生社會變遷,社會結構發生改變。建立在當下社會形勢上的權利可稱之為“時勢權利”。

社會繼替與社會變遷是相對概念,同一時期同時存在,進程速度不一樣,可以理解為社會結構相對固定,但自帶柔性,隨時局變化緩慢流動。

橫暴權力是社會不同團體或階層利益衝突前提下,雙方武力衝突停止時期,維持休戰時期彼此關係的平衡狀態所實施的手段。壓迫性質,有上下之別,驅動力在於經濟利益。甲方採用橫暴權力統治乙方的前提是,乙方生產力超出其消費量,剩餘價值引誘甲方征服。

同意權利是社會分工的前提下,為了維持個體的經濟利益及相互監督的責任,在社會契約的基礎上,由團體共同賦予某些個體的權利。用以協調社會分工,保持團體內個體遵守工作制度,實現利益最大化。

社會繼替是社會成員新陳代謝,社會分工世代交替的過程。不同的文化區域帶有不一樣的規律,這種規律先於個體出生而存在,並非個體意志的結果,但具有強制性,這種強制性下產生的權利即“長老權利”。長老權利的行使並非統治關係,但帶有教化目的。在穩定的文化傳統基礎上,成年並沒有特定界限。教化的`權利在不同的場景掌握在不同人的手中,三人行,能教我解決當下問題者即掌握教化權利者。

當外界環境發生變化,固有社會結構中舊的方法不足以解決問題,生存需求不能得到滿足,需有人發明新的方法,或者從其他文明中學習借鑑,經實踐最終在社會推廣,完成社會變遷。這種可以提出舊有方法缺陷,提出新的辦法,獲得跟隨者信任人,他們可以支配跟隨者的權利稱之為“時勢權利”。時勢權利不帶有剝削性質,不是社會分工所授權,也不是根據舊有傳統所產生,是當下社會環境的時局所催生。社會安定不易發生,社會的動盪才容易催生“時勢權利”。控制社會變遷的速率,可以避免因社會變遷而帶來的社會混亂。“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可以理解為控制變革速率的一種手段。

《鄉土中國》讀後感11

這本書很薄,但是可以讀得很厚,第一遍我沒有太看懂,回過頭又重新讀了一遍,想要了解真正的中國可以從這本書開始,它對中國的社會結構、國民性格的形成做了基層的分析,解讀。關於”鄉土性“和”現代性“,採用了學術研究的名詞來闡述,裏邊的每一章展開來講都是一幅宏大的”故事“。它沒有“嘲諷”,沒有“置身事外”,沒有”指手畫腳“,而是以一種做學問的調查態度去剖析,這是一個學者的理性,更是一種踏實研究的態度,光是這一點就足夠我們學習和敬仰。

如果我們説文字有四個層級,本能,情感,哲學,審美,越往後越高級,但受眾面也會越窄,我倒想從情感的層面去説説,大概我也就是這個級別,入不了俗,也深刻不了,更達不到審美層面的高級。

從“鄉土性”來説,其社會結構是傾向於穩定的,而感情的淡漠是穩定的社會關係的一種表示,中國傳統的感情是偏向於同性去發展。我們常常可以看到,在鄉下,夫婦間感情的淡漠是日常,一早起來各忙各的,各人做好各人的事,除了工作和生育事務上,夫婦間大多是“沒什麼話可説的”,這是因為中國傳統的婚姻把生育之外的其他功能比如經濟、政治、宗教等納入到了這個社羣所引起的結果,這更像是一份事業,而一切事業都不能脱離效率的考慮,效率是要講紀律,排斥私情的,所以中國自古講的是“三從四德”,“相敬如賓”,是負責,是服從,兩性間的矜持和冷漠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從“現代性”來説,其實中國的“現代性”是從“鄉土性”這基層上長出來的,自然也就帶着“鄉土”的烙印,這是文化所影響的。真正“現代性”的感情是浮士德式的,在相異的基礎上去求充分了解,是需要不斷的在創造中求統一,是把感情的激動,不斷的變,作為生命的主脈。戀愛是一項探險,是對未知的摸索,是不停止的,是追求,是向對方尋求心理上的契洽。在中國現有的文化環境下,浮士德式的感情追求是讓人撕裂的,是充滿與環境對抗的,但生命力也會因之越強。

我很高興的能看到在現在的中國,有這麼一小羣人有着對愛情美好的追尋,他們能夠跳出傳統婚姻中承載着的經濟等功能,把夫婦發展為家庭關係中的主軸,讓兩性之間的感情作為家庭凝合的力量。

當然,無論“阿波羅式”的還是“浮士德式”的文化模式,沒有對錯好壞,全看個人追求和需要,但我還是希望看到越來越多的人因為愛情而結婚,並在戀愛的持續中,不斷的去克服阻礙,不以實用為目的,而是去創造生命的意義。

《鄉土中國》讀後感12

初讀《文字下鄉》和《再論文字下鄉》,只對先生所提觀點一百個不贊同。先生在兩篇文章中分別從“時間阻隔”和“空間阻隔”兩個角度論述了鄉土社會背景下的中國農村沒有推行“文字下鄉”的需要,原因是在“面對面的社羣”中無需文字就可以很好的交流和生活,文字的使用不但無意義更有可能畫蛇添足。先生的論據是在以土地為生存基礎的中國農村,人們的生活是相對固定和封閉的,經驗和文化的傳承完全可以通過“口口相傳”實現。看到這些,我心中卻有無數個反駁的理由。我雖不贊同“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但仍然相信“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識字讀書是幫助人們腦洞大開的重要途徑。只因封閉無需識字其結果豈不是更加封閉。思來想去,感覺唯一能讓我尚且接收書中觀點的理由就是“時代不同,觀念不同”。而先生在書中的觀點也是在特定時代背景下的探索性開拓。正如在84年圖書重刊時先生所言,“這本書最初出版之後,一擱已有三十七年。......我願意把這不成熟的果實貢獻給新的一代年輕人。”

然而,作為一部社會學著作,我認為《鄉土中國》必有它的獨特價值。所以再讀,而細讀之後確實讓我眼前一亮,不得不感歎先生思想的前瞻性和觀點的獨特性。

誠然,在當代社會,無論是農村還是城市,文字和文化學習的必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科技高度發達的現代中國,文化學習是農村提高生產力的必由之路。然而,在40年代末期的中國,在那時的生產力水平和社會背景下,農村文化普及或許真的沒有土壤。所以,正如先生提出的結論“......如果中國社會鄉土性的基層發生了變化,也只有發生了變化之後,文字才能下鄉。”而現在中國社會“基層變化”也正為“文字下鄉”提供了條件,使“文字下鄉”成為了必須。而先生在70年前提出如此觀點真的'是太有前瞻性。

先生的另一個觀點是“......所以在提倡文字下鄉的人,必須考慮到文字和語言的基礎,否則開幾個鄉村學校和使鄉下人多識幾個字,也許並不能使鄉下人'聰明'起來。”這個觀點的明智在於它提倡的是“因地制宜”和“因材施教”。真正考慮到受眾特點的教學才能使學習發揮最大的作用,而不只是侷限於形式化的學習。由此推廣到我們的對外漢語教學,考慮到不同國家學習者的不同特點的教學才是真正科學的教學。也許這就是漢語教學進一步國別化細化的需要。推而廣之,對於我們自身的學習也是如此,真正適合我們、可以提高我們自身能力的學習才是有意義的,而不是為了學習學習。

《鄉土中國》讀後感13

鄉土中國,聽着就具有年代感,這本書也成為了一本高中生必讀讀物。那麼鄉土中國到底研究的是什麼呢?它根植於中國農村的鄉下人,研究了過去的耕種方式,生活方式等。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有着幾千年的農耕歷史,從三皇到五帝,從神農氏嘗百草到賈思勰的《氾勝之書》農業成為了人們一直都在突破的領域,成就著作也數不勝數。

鄉土本色,中國數千年的農業文明的傳承,使得想吐性成為我們民族血液的一部分。儘管時過境遷,物換星移,國人大多還是有着,安圖重遷,落葉歸根的思想,這些都是鄉土性的表現,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這是費孝通先生本章的第一句話,在當時,指出中國社會已經有了從鄉土社會中分離出去而獨立存在的一種社會模式了。放眼今天,六十多年過去了,隨着農民工羣體的不斷膨脹和流動性的加強,對於農民工數量上的激增,中國雖然仍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國家,但正在向社會化,現代化邁進。

第一章裏,作者從“土氣”嵌入分析,中國人的農業本性土性是因為不流動而,生的,因此,鄉土社會的生活是富於地方性的他們的生活範圍,有地域和空間的限制。由於生活的固定結成了穩定封閉的'鄰里關係。這是中國傳統社會的又一重要特徵,許多中國社會的特徵都是由此而來。比如説,中國為什麼早在戰國就有墨家提出法治社會的觀念,但是兩千年了中國為什麼還是人治社會?就是因為這種人際關係的侷限性和鄰里的熟悉性。

第二和第三章講,當時一些人提倡文字下鄉,很多人認為鄉下人對於但是費老認為不應該這麼説,鄉下人不是這裏上班,只是知時上的不足,更確切的説,是知識結構的不一樣,他們的知識足以應付他。

文字既不是鄉土社會的基礎,本來就不是鄉土社會的本性,人類最初的文字都是廟堂性的,都是為了記事很崇拜和記錄帝王時間,所以不是鄉土社會的必要。

差序格局對不上,人來説是一個比較陌生核心起得遲為了更好地顯現出差序格局的特點,作者又引入了西方團體格局的概念,並深入到中西方文化背景是作者認為作為中國核心文化的儒家文化是孔子開始,這種人論及是社會差序格局的淵源,作者進一步只説這種差序格局是一個一根一根詩人聯繫所構成的網絡,這也就是維繫着四人的道德滴血,中國人的私信特別重,作者似乎對於儒家,重人倫強調,孝悌準備的一套道德主張是頗有微詞的比較推崇西方的團體意識。作者在文中間潤德指出,中國的道德和法律都應值得一看所示的對象和自己的關係而加以程度上的繩索。作者顯然認為,這種伸縮是不公平不中意的作者在中西文化的對比中,也只是希望能將全力澳門更側重於講交情攀關係,其實聯繫今天的現實生活這種情況依然存在,這也許就是所謂的中國特色吧。

《鄉土中國》讀後感14

當我用費老的視角觀察世界和思考某些問題時,一些難懂的問題頓時就有了解答。當中感觸最深的便是——為什麼我們一定要不忘初心。

如果沒有費老的點撥,也許我會認為初心是根本而非目的,是起點也是終點。一個人不是為了目的而活,而是為了追求幸福和美滿而有了目的。不忘初心,不是為了某個目的而起了偏執之意,而是要我們始終記得出發的目的是這份初心。

當然這也沒有錯。但當我問起自己為什麼一定要堅守一份初心的時候,我有了新的解答。那是因為,我生來就紮根在這個歷史上乃至當今社會仍有面朝黃土背朝天下地耕種插秧的.鄉下人的土地。是因為我腳下的每一寸土地,在中國人眼裏,就是土地,那就是家。國家,在中國人眼裏不是一個country這麼簡單,那是因為中國人覺得有家才有國。這時候初心一個詞變得宏闊起來。它撐起來的是一個民族愛國的精神,紮下去的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的深根。這是第一個點。

同時,初心也是我們的源。書中説,歸根結底,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鄉土中國》這本書始終在將鄉土社會和後現代社會作比較。春節晚會中有一小品,講的是城裏人看不起鄉下人的軼事,其中一句話打動了我——“誰從前還不是個鄉下人”。沒有錯的。現代社會中的城市無疑是從鄉村發展而來,多少人外出打拼為了家裏人能過上好日子,反倒在過上好日子時忘了自己最初的樣子,忘了源頭,忘了出發時的初心。反觀鄉土社會中的人們,保持着那種不抬頭就能走到目的地、不指名道姓只聽聲音就能知道是誰的熟悉感,他們有着自然而然的信任感,有規矩,無需法律框定,是有機的結合。相比現代社會更多發生的是陌生人的聚集,我們反而需要一部部法律去保持秩序,需要一張張契約去建立信任,是機械的結合。這説明鄉土社會是自然的、基礎的,任何一個人的成長都必然存在於一個環境中,而這個環境的根就是鄉土社會。鄉土就是根本,這便是我們要保持初心的理由。

有了鄉土,自然就有了鄉情。想通了這個,也就能明白四川的朋友吃着火鍋激動到流淚,漯河的朋友愛吃雙匯火腿腸,東北的朋友看到冬日的大雪想念親人……書裏説,治水土不服要用家鄉的一捧土煮湯喝;余光中的《鄉愁》,句句道着鄉情的重量。中國人自始至終是心向家的,不論年少時是想飛多遠多高,最終着陸的地方都是原來那個家。

如今,我等西交學子紮根大西北,在這西北地區教育之高峯埋頭苦學、精益求精,便是堅守我們懷中的一份初心。《鄉土中國》帶給我的不僅僅是面對人生問題的新解答,也是看待世界的一份寬容和堅定。

前路漫漫,我將懷揣西交學子的那份青春的熱忱與赤誠,答好人生中的每一份答卷。

《鄉土中國》讀後感15

初次接觸《鄉土中國》這本書是於高三備考階段。語文老師在分析以該書為背景的題目時聯想到了過去的鄉下生活,在他描述的那個“路不拾遺,夜不閉户”的童年環境中,我對《鄉土中國》這本書產生了巨大的好奇,奈何時間原因,至此才得以讀畢。

我自小就知道中國人存在自我主義,我還知道中國人克己尚禮講求交情,我知道中國人崇尚傳統……讀完此書,我終於明白了這些問題的根源所在。

中國人存在自我主義,與“差序格局”密切相關。在差序格局下,團體的界限並不清晰,無論是在親屬關係還是地緣關係中,團體以個人為中心,其覆蓋的範圍是任意的。作者在原文中提到“一説是公家的,差不多就是説大家可以佔一點便宜的意思,有權力而沒有義務了。”這説的就很恰當,不然人民公社“大包乾”最後是怎麼失敗的,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又是怎麼成功的?一個是降低了人民幹活的積極性:當人們知道幹多幹少都有政府給的同樣飯碗時,那干與不幹就沒有質的區別,故索性選擇後者;另一個則提高了人民幹活的積極性:當明白了幹得多自己就得的'利潤多,自己獲利大時,有誰不想多幹呢。

説明中國人從“私”的角度出發的還有一點:古人崇尚克己、慎獨等這樣的修身準則。這些準則的出發點是自身而不是別人,主要是強調對自己的約束,通過完善自身的品質品德來影響教化他人。説到教化,那還要提到中國的“尚禮”。禮既不等於道德,道德是社會輿論所維持的對人的約束;更不等於法律,法律是從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罰是由特定的權力所加之於個人的。禮是“合式的路子,是經教化過程而成為主動性的服膺於傳統的習慣”。

作為一種傳統,禮並不是簡簡單單用文字傳承,而是祖祖輩輩通過講話、行為甚至是一些特殊的表情傳達的。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在中國依然很多鄉下人還是文盲。“生於斯,死於斯”,很多人生活的社會是“熟悉”的社會,沒有陌生人的社會,他們彼此都很熟,不需要什麼特定的文字進行信息傳遞,文字只是傳情達意的一種工具,並非唯一的工具,其本身也是存在缺陷的,能傳達的情意也是有限的。所以改善文盲率還是很困難的,這也就造成了文盲率始終不能降至為零的原因。

最後我想説,作者以深厚的理論知識作為支撐,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加上濃濃的鄉土氣息,在我讀罷頓感一份瞭然在胸的豁然開朗。我體會到了鄉土所造成的對我們民族的“束縛”:當人與人發現同為老鄉時,我們之間沒有了距離感;當人與人交往過程中,我們始終秉持着作為中國人的獨特品質;當人與人交流過程中,可能一個動作就心領神會……這就是我們的鄉土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