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文城>行業範本>文化>

中國文化讀後感通用13篇

文化 閲讀(2.3W)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國文化讀後感,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國文化讀後感通用13篇

中國文化讀後感1

“低劣的吐槽段子只適合湮沒在歷史的滾滾潮流中。”

01

本書的書名是很“誘人的”,“中國文化”本身意味着廣度和深度,至於“深層結構”,作者解釋為“中國歷史上由古至今比較穩定的某些規律,它們是使中國在歷經變化後仍保持自身特殊認同的因素”。如此看來,本書着重要闡述的是中國文化外在表現形式背後規律性、本質性的“東西”。這“東西”理應是明心見性、直指人心的。

02

通讀全書,作者耗字40餘萬,主旨為兩點,一是中國人的“良知系統”。作者引用“仁者,人也”,“仁”即“二人”,“二人”才能稱之為“人”的拆字新解讀來解釋中國的人情社會,作者認為只有在“二人”的對應關係中,才能對任何一方下定義,如“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二是由此引申出個人與集體的關係,一句話,個人的“壓抑”,集體的“權威”。全書圍繞“二人與一人”的關係列舉了種種社會現象來佐證上述觀點。

對於作者提出的各種中國社會現象,如“對外客‘尊而不親’,對自己人‘親而不尊’”、“理性思考和道德判斷容易被感情化,對持有不同見解者視為‘不友好’”、“一個人‘做好人’仍比‘有個性’更受人欣賞”、“存在‘親民’姿勢,而不是‘親民’制度的情況”等等,不一而足,都值得深思。

03

然而本書也存在諸多問題。一則,未見規律性、本質性的“東西”。用“仁者,人也”的拆字解讀及眾多自古有之的俗語來論證國人如何“抑制個性、臣服權威”有穿鑿附會之嫌;再則,作者序言寫“本書特點並非泛泛地羅列幾項或十來項國民的‘劣根性’然後提出老生常談的補救之道,而是近乎千刀萬剮式的切割”,看似要徹頭徹尾的“解剖”,讀來卻更像是一籮筐吐槽,不成系統,更遑論明心見性。如此吐槽需洋洋灑灑40餘萬字?最後,作者的佐例存在不少為吐槽而吐槽的情況。舉一例如“筆者在美國看到一幕,一位來自香港上層社會的女留學生,當其友人的外籍妻子在抽煙之時,就當眾用手在前面狂扇,驅散煙霧。她的原意可能是為了證明自己是‘媽媽的乖女兒’,不過真正證明了的卻是不懂禮貌、‘土’與‘大鄉俚’的心態”。如此臆測的邏輯,不值一駁。

04

作者在導論中寫道“不存在人的認知意向對客觀事物‘兼容幷蓄’的可能性”,以此表明本書的觀點僅是萬千分析構架中一套,並不能“看到”全部的現象。

這種説法是中肯的,正如馬雲説“你相信什麼才會看到什麼”,任何一種分析框架必然受到主觀意向的影響而變得不那麼“客觀”。儘管如此,本書四面出擊,不成系統、缺乏有力論證的“對國民‘劣根性’近乎千刀萬剮式的切割”,更像是一本厚厚的吐槽集,沒有“老生常談”的解決方案,也不存在“推成出新”的觀點,只能落入“沽名賣直”的行伍中去,辜負了這麼“誘人的”書名,而低劣的吐槽段子只適合湮沒在歷史的滾滾潮流中。

中國文化讀後感2

語言是區別人和動物的重要標誌之一,是作為社會性的人所特有的。語言是在人類社會交往活動中形成的,所以在其形成發展過程中無疑要融進當時人們社會生活所特有的文化、風俗和思維方式。同時還要受當時地理環境、生活方式、物質條件等諸多因素的限制。由此可以看出無論哪一個民族的語言都與其本民族的文化息息相關。反過來,語言作為人類交際的最重要工具,還擔負着傳承文化和創造文化的重任。

隨着社會的發展,交流的需要,文字的出現成為必然,眾多古文明的文字都是以象形的形態出現的,漢字也是由象形發展而來,從今天發現的最早的漢字甲骨文到現在我們使用的簡體字,是一脈相承的,都是表意文字,這在世界上是絕無僅有的。漢語藴含了厚重的中國文化,首先表意的漢字其本身就具有明顯的人文性,從象形字中,我們可以看出古人對生活中各事物的觀察能力及其活動所涉獵的範圍。指示、會意、形聲字更體現出古人豐富的想象、高度發達的思維以及對事物現象的分類等。如漢字中“示”部字之多,可以看出先輩對祭禮的重視,這是當時獨特的歷史文化風俗的見證。

漢字這種獨特的結構和中國特有的書寫工具毛筆,還造就了中國的書法藝術,或者説是書法文化。書法的背後是中國人特有的審美文化心理和高遠空靈的意境美。不單書法,包括繪畫藝術,詩歌都追求這樣的境界。中國的詩歌對語言運用發揮到了極致,打破了現代的漢語語法規則,或者説從西方移植過來的語法體系不適合中國語言和中國文化的土壤。如漢語中的成語、典故是完全不講求語法中的構詞規則的,它是在特定的歷史文化下形成的,通過邏輯分析是不能理解其本意的,不瞭解當時的歷史背景,就很難完整地理解成語、典故、俗語等。如“足下”、“染指”背後是一定的歷史事件,不瞭解這些故事,就不能理解這些詞語。西方的“不和的金蘋果”、“阿基琉斯的腳踵”背後是古希臘神話,單通過字面分析是不能達到目的的。

中國的語言重神不重形,這與中國的表意文字,中國人的悟性思維、重語感不重邏輯分析是分不開的。在當代的國語教育中,西方的語法體系佔據了話語霸權,對語句進行解剖式的語法分析,使具有濃郁人文精神的語文傳統喪失了其生存的價值。在母語教育中應根據漢語的特點,着重培養學生的語感,以及學生對語言的感悟能力,尤其是在詩歌教學中,朗讀感悟應重於語言分析。理性的分析會喪失詩歌的語言美、意境美。

各民族的語言不應該有優劣之分,不同的是它們背後的文化、思維方式等。我們不要把西方的語言語法套用在漢語中,這樣只會導致漢語的混亂及其活力的消減。

中國文化讀後感3

現在的挑戰是:我們怎樣在與強勢文化的交流中,保持一種清醒的文化主體意識,既汲取對方的營養,又不喪失我們自己的民族文化,維持我們在這個世界上的獨立性?

首先講什麼叫文化?從一般的意義上來講,文化就是人類創造性的實踐和理論的結晶,它包含着一個民族的價值觀念、思維方法、生活樣式和信仰習俗等,跟一個國家的歷史和傳統密切相關。

從某種意義上來説,文化就是歷史的載體。我們説中國有五千年的歷史,不是指某一個具體的朝代,而是指整個中國文化的積澱和傳承有五千年。

所以,如果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它的文化主體性失落了的話,那也就意味着這個國家的歷史中斷了,它的民族精神和傳統喪失了。因此維護本民族的文化主體性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這一點現在正受到巨大的挑戰。

在當今世界,隨着國際互聯網和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文化的開放和交流勢不可擋。這本來是一件好事,因為世界不同文化之間的對話和交流將是維護世界和平,推動世界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式。但文化交流的前提是多元文化的共存,如果世界文化的發展都趨向一元的話,那麼既無法交流,也無需交流。

遺憾的是,在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下,文化也在向全球化發展。當今世界上一些強國的強勢文化正在深刻地影響着其他國家的文化傳統。

我們講強勢文化,其實説得坦率一點兒,就是美國文化。在現在世界上,美國文化是一種強勢文化,這種強勢文化正以非常強大的力量和速度在向全球推進,它不僅嚴重影響了發展中國家民族文化的主體性,同樣也在影響着那些有着古老歷史文化傳統的歐洲國家。所以目前在歐洲,不管是法國也好,西班牙也好,德國也好,同樣也都在思考對於美國文化這樣一種流行的強勢文化,應該採用什麼樣的方法來應對的問題。

於是,維護多元文化的存在,保持和發展自己民族文化的主體性,可以説已經成為當今世界許多國家、民族最關切的一個問題。不然的話,自己民族特有的歷史、傳統、精神都會在強勢文化的影響下,慢慢地消退。而失去文化主體性以後,這個國家的獨立性也就喪失了。

但我們不能採取抵制的辦法,説我們乾脆不交流,這是不行的。當前有一些國家,特別是伊斯蘭國家,有時候就會採取一些完全排斥外來文化的辦法來保護自己。比如現在的伊朗,甚至一些美國的歌曲音樂都不準放,這樣能不能解決問題呢?絕對解決不了問題,隨着全球化進程的推進,文化交流的趨勢是不可阻擋的。

因此,現在的挑戰就是:我們怎樣在與強勢文化的交流中,保持一種清醒的文化主體意識,既汲取對方的營養,又不喪失我們自己的民族文化,維持我們在這個世界上的獨立性?

這個問題並不是一個新問題,一百多年來,我們實際上都在面對這個問題、處理這個問題。但是這個問題解決沒有?沒有解決!不但沒有解決,形勢還越來越嚴峻,在今天的中國人中,懂得自己民族文化精髓的人是越來越少了。因此,在我們重新探討這個問題的時候,回顧一下百年來的經驗教訓是十分必要的。

中國文化讀後感4

大二時一次去圖書館,偶然看到錢穆先生的《中國文化史導論》,出於錢穆的大名我就借來看了,但是發現當中的《弁言》寫得非常好,這次閲讀讓我對文化這一概念有了更深理解。基於這樣的理解,下意識地想到一個問題:古代中國的文化能以文明的形式傳播世界,而當代中國的文化為何失去了古代的生氣?

首先,引用論述《弁言》內容,闡述我的理解:

1、“文明、文化……此二詞應有別,而國人每多混用。大體文明文化,皆指人類羣體生活而。文明偏在外,屬物質方面。文化偏在內,屬精神方面,故文明可以向外傳播與接受,文化則必由其羣體內部精神積累而產生”“文化可以產生出文明來,而文明卻不一定能產生出文化來”錢穆先生闡述了文明與文化的含義,並且論述了兩者之間的差異和彼此的關係。由這段內容可以看出,文化是各個國家或民族特有的,是文明的根本,而文明只是文化的表現形式。所以一種文化只能傳播到別的地方,以物質的形式成為那個地方的文明,但是它不是那個地方的文化。簡而言之,就是對於異地文化只能發展,不能創造。

2、“要明白文化之完整性,文化之發展性和文化必須刺激,非刺激無以使中國文化得到承古開後的發展。”通過這一點可以看出文化的發展在完整的基礎上,需要不斷髮展,而發展的源泉源於刺激。這裏的刺激我理解為外部攻擊性刺激和內部融合性刺激,比如近代西方科技就是攻擊性刺激中國文化,而中國內部各民族文化的交融是內部融合性刺激。文化就是在這種刺激中獲得發展和壯大的。

其次,當代中國文化之弊漏及我的想法:

1、 當代中國錯將文明當文化。其實仔細分析,能夠知道,當代中國人認為中國是文明

古國,所以中國文化在世界上可以説是獨一無二,甚至有些妄自尊大者認為世界文明源於中國。其實,我覺得中國文明那是屬於中國古代的了。當代中國文化發展相當緩慢,相反外來文化對中國的衝擊不僅使中國文化相形見絀,反而連文明的遺留也在快速褪色。所以不要將文明當作文化,而使自己失去危機意識。

2、 當代中國對文化重視程度太低,文化競爭意識逐漸減退,在外來文化刺激下不僅沒

有積極應對,反而持一種無所謂的消極接受心態。如韓劇、外國節日等對中國文化衝擊越來越大,國家雖然強調重視民族文化,但是由於本身已經缺乏競爭意識,所以當代中國文化危機越來越嚴重。解決的辦法只有面對刺激,重新審視中國文化,認清文化形式,重視文化發展。

3、 解放階級文化思想束縛,結合現實推動符合當前中國國情的文化建設。現代社會,

文化更多要在思想上創新,當代中國如果要推動文化的發展,必須擺脱階級文化思想,大膽接受先進文化,將這些有利外來刺激當作當代中國思想文化發展的動力。如探索民主思想,追求個性解放等。

綜述,錢穆先生對文化的闡述,讓我不僅對文化有了更深層次的瞭解,更讓我對當代中國文化有了一次新的思考。我的結論是,如果認為文化不重要,那麼重要的文化就會讓你知道它有多重要。

中國文化讀後感5

完。《從書法看中國文化》一書,是韓家鰲老師編寫的旨在向青少年及外國朋友通過書法這扇窗瞭解中國文化的一本捷徑之作,中國書法是中國傳統藝術的瑰寶,在中國悠久的文化歷史長河中,它獨樹一幟,異彩紛呈,是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遺產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書開篇就鏟述書法是奇妙的藝術,從書法最基礎的漢字開始進行説明,首先漢字是方塊字,雖然人類文明起初都由象形文字開始記錄信息,但後來如古埃及文,巴比倫文都走向拼音化,只作為純粹的符號,而漢字固定在了形體上面成為方塊字,線條比拼音要豐富得多,而且單一漢字就能表達豐富的意思;其次漢字用軟筆(毛筆)書寫,毛筆富有彈性,使得字體線條極富變化;接下來講了漢字的形體構造,主要有六種,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註、假借,然後講了漢字的演進,篆、隸、草、楷、行。講了構成書法藝術基礎的漢字後,開始介紹相應的輔助方面,主要是文房四寶,接下來講了如何執筆運筆的方法,講究筆勢,即在運筆的過程中要把握將速度、力度、圓度完美的結後,之後提到結構和章法,寫字之前要考慮全局“意在筆前,然後作字”,首字要統領全篇,行氣貫通,字距行距協調,突出主筆,不能輕視最後一行或一字,講究題款,印章。

在對書法藝術瞭解後,作者開始為大家打開這扇窗,開始向大家鏟述書法是如何與中國文化相倚相進,主要通過書法與中國園林(舉了蘇州園林,紹興蘭亭、沈園),書法與古建文化(浙江烏鎮、名人雅十給店面題匾),書法瑟佛教文化,書法與儒道精神(“中立而不倚”的中庸思想滋養每一個書家,中國的美學思想總是把人品放在第一位,這裏的人品也就是儒家所倡導的道德修養和行為規範;道家講究“清淨無為,獨善其身”,就是遵循萬物自身的規律而治之,無為是為了有為,這樣也為那些歸隱者和不得志者有了恬淡,豁達的精神歸宿),書法與民俗文化(涉及內容,春節春聯,福祿壽字,對聯,輓聯、輓詞,干支,紀年,紀月,紀日,紀時),書法與帝王文化(古代眾多帝王本身也是酷愛書法藝術,有很多是有名的書家,所在書法首先就被帝王極力推崇,作者辨證的的説明了帝王對中國書法藝術的影響),書法與古代教育(涉及到科學,學院、國家、私學等內容,古代書法成為應試的基礎,在很多朝代裏,甚至出現寫好書便成為仕的現象),書法與詩詞文賦(對詩,詞,曲,賦,文進行了介紹,歷代書家都與詞詞文賦緊緊聯繫在一起的,如李白其書法造諧就極高),書法與繪畫篆刻(中國畫的筆法都取於書法筆畫,所以有習畫先習書的説法,),書法與裝裱鑑藏(簡單介紹裝裱知識,裝裱使得精妙的書法更好得以展現)。

讀完全書,讓人在書法方面的知識面大大拓展,雖然全書對於某些方面並無具體深入的講解,但其提供了廣泛的信息源,為初學者領略書法藝術提供了捷徑。

中國文化讀後感6

疫情期間通過讀程裕禎先生的《中國文化要略》,感覺裏面的內容極其豐富,對於中國文化分析也較為全面,從地理、歷史、政治等方面的關係講述中國文化,簡明而又富有邏輯,給人以一目瞭然、恍然大悟之感。

以前從來都不敢對文化妄自評論,覺得那是一門高深的學問,覺得自己不敢望其項背,連皮毛都不敢沾染。但是通過閲讀和了解,反而覺得文化離我們很近很近,甚至可以説文化就是我們本身。作者用通俗的語言,簡明的文字,把中國文化概述出來。在書中提到,中國文化有這樣三個特徵:1、中國文化突出人文主義精神;2、中國文化注重和諧中庸;3、中國文化富於安土樂天的情趣。

文藝復興以前西方人民基本上都視神為天物,頂禮膜拜,雖然中國古代也信神,但是中國人信得程度遠遠不及西方人那般虔誠。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的政權從來都沒有和宗教結合在一起,這也是中國宗教和西方宗教的一大不同之處。再者,在中國對人的作用的強調也是古已有之的,甚至有“人定勝天”之説,即使是罵天者也不乏其人。由此可見中國文化的人文主義還是相當突出的。

中國文化的和諧和中庸則無需多論,孔子以來的儒學讓中國文化保留了這一獨特的特徵。從古自今的中國人都是如此,不僅是儒學時代,就是當代和現代,中國人一直都在追求和諧和中庸,如中國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口號,即使是冠上了社會主義的頭銜也還是“和諧”的。而中庸卻是中國人民一直以來追求的一種境界,適可而止、恰到好處等詞深刻的體現了這一特徵。在中國幾千年的史書中都有告誡人民做人要適可而止,恰到好處。

説中國文化富於安土樂天的情趣,我覺得一點都不過分。中國人不喜歡侵略,特別是漢族人民不喜歡打打殺殺。即使是在中國疆域最為廣闊的元朝也遠遠比不上其他幾個已經滅亡的文明古國,中國人講究的是安分守己,這才是正統。中國人民一直以來期待的都是一種安居樂業的生活,所以中國人民在封建社會一直都在期待一個明君的出現。只有被逼急了才會造反,爆發人民起義,而起義的目的卻是為了出現一個明君給他們帶來一個平靜的生活。雖然説這在很多時候是代表農民的思想,但是中國幾千年的農業國,國家的主體不就是農民嗎?如果他們都不可以代表中國文化,那麼誰或者説什麼可以代表中國文化呢?

暢遊在華夏文明的海洋,感受歷史跳動的脈搏,寄託了每一個炎黃子孫的美好願望,彙集成一條有生命、有温度的歷史長河。我們應該用歷史的辯證的眼光去看待、繼承中國文化,身體力行地弘揚和傳承華夏文明。

中國文化讀後感7

縱覽全書能感受到中華文化的淵博,能看到中華文化的縮影,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團結奮進的不竭動力。文化是一個國家文明的象徵,濃縮着民族的智慧。中華文化其浩瀚的典籍記錄了悠久的歷史,鑄就了中華民族知書達禮的品德,其傳統倫理延續了幾千年,奠定了中華的凝聚力和向心性。 一、品《論語》,學治學 柳詒徵先生説:“自孔子以前數千年之文化,賴孔子而傳;自孔子以後數千年之文化,賴孔子而開。無孔子則無中國文化!”可見,孔子乃中國文化之中心也。孔子的教育思路是四個字——仁、義、禮、德。他要把人塑造成集智慧、人品 、膽識、才藝於一身的完美人格。這一點與我們現在所強調的素質教育是不謀而合的。

1、“知之為不知,不知為不知,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強調的是一種謙虛、嚴謹、實事求是,鍥而不捨的治學態度。孔子被後人尊崇為“萬師之表”,的確給我們做出了很好的榜樣。

2、“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

學與思,是人類精神成長的互相制約的兩個因素,是學習知識的兩把鑰匙。進入知識寶庫的每一扇門,都需要這兩把鑰匙,否則你只能窺一斑,而難以見全豹。

3、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這句話包含着一個廣泛的道理:能者為師。

一、就像我們這個班集體一樣,42位成員各有千秋,有的是上曉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滿腦子的數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們身邊的這些平凡的人學習,就像置身於萬綠叢中的小苗吸收着豐富的養分。高山,是那樣地雄偉,綿延;大海是那樣地壯麗無邊,山之所以高,是因為它從不排斥每一塊小石;海之所以闊,是因為它積極地聚集好一點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的淵博,就必須善於從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們點滴之長。

二、讀《大學》,學修身 《大學》這本經典就是一本教育我們如何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從而為他人、為家庭、為社會、為國家做事的書,簡稱“齊家、治國、平天下”。書中提到:“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正其意;欲正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我們今天依然能看到有些有文化傳承的學校會用“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來作為學校的核心思想,其實這都源於曾子的這本書。

三、學《中庸》,知進退 千百年來,中國人始終推崇“中庸之道”。看來它對我們生活的影響有多麼大了。而我們有很多時候都誤解了它真正的含義。它所傳達給我們的思想並不是縮首畏尾、膽小怕事,而是不偏不倚、恰到好處。無論從官場,還是從做人、處事,這簡直就是放之四海皆準的一個道理,真的由衷的佩服子思這個人物。 還有《孟子》《荀子》《道德經》,包括兒童們耳熟能詳的《弟子規》、《千字文》輕叩中華傳統的大門,這本書讓我們共享經典,引導我們要堅持不懈、持之以恆,讓我們懂得“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讓我們學會孔子的教思路“仁義禮德”……這樣一種積極的向上的思想境界應成為我們的人生態度。

中國文化讀後感8

《中國文化史導論》作者錢穆。本書以文明、文化兩辭為主幹以時間、空間為軸心詳細論述了中國文化的發展脈絡其中亦不乏中、西兩方文化的對比。此書寫於抗日戰爭時期彼時國內征戰不休民心惶惶隨着外來勢力一同入侵的還有外國的文化。在此背景下崇洋媚外以及民族自信心極度低落或許也是錢老著述此書的原因之一。

文明偏在外屬物質方面。文化偏在內屬精神方面。故文明可以向外傳播與接受文化則必由其羣體內部精神積累而產生。、、《中國文化史導論》

如今西化嚴重誠然中國文化或歷史當中確有不堪之處但一味的疑古、西化形成了一個問題即:作為中華民族的後代其自信心不斷在降低對中華文明自身的認同感不斷在降低。我們自認為缺乏信仰是由於對這片土地上的人們曾走過的路產生了懷疑對我們的根源產生了動搖。既然錢老把文化比作人,有骨有肉血脈相連那麼須知人的一生勢必有高峯低谷不一而足

在遇到困境情緒低落而外部環境又險惡的境地下勢必容易懷疑自己懷疑從前的價值觀念。難道從前的推崇或信仰確然不若他人嗎?難道舉國努力的一切竟是痴妄嗎?誠然很有可能之前堅守的道路就是存在着誤區但都知抱怨、發泄等負面情緒決難讓人再往前走出一步。因此便如錢老在書中所提及的:

一、人類自身內部的天性(可理解為自身能力、才華等先天屬性)。此謂性。

二、人類外部所遭逢的環境關乎時機、地位、四周人物與事態所形成之形勢。此謂命。

三、自己考量自身素質與外部形勢而選擇其動靜進退之態度。此謂道。

思考上述三個方面能給人以提醒使自身於困頓中理出大致頭緒而不似抱怨哀嚎初尚能吸引他人注意久之便無人過問。這或許是讀史其中一種意義所在。身為一名中國人已無可更改現在學做外國人你有多少歲就晚了多少年。鑽入這類問題就是在説自己投胎沒有投好無深究的意義總的來講仍是懷疑自己都懷疑到自己為何出生了也把自身的無能推卻到出身那裏去。在這裏妄借一位西方哲人的話:對你最好的你是永遠也得不到了那就是不要出生;不過還有次好的事那就是立刻死去。我以為這句話言重了我們還不到放棄生命的地步。因此重新梳理一遍自己的從前看一看自己的現在或許能明白接下來又該向何處去。

在困境中一味地貶低自身而羨慕他人是一種逃避逃避自身問題而告訴自己另有超脱的所在。每個人自出生便不是讓你來享樂的這又是讀史的另一個意義:教你做

自己。不逃避自己的缺點也不逃避自己的問題從哪裏跌倒就從哪裏爬起來學習責任與擔當人若負重才成棟樑。盲從他人成為四不像倒更為容易。

物有本末事有始終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人的發展是會遇到困難的人如此國同之文化亦如是也易把希望寄託在他處。曾有人詼諧地講從前希望在往生如今希望在國外。不要看見外國的強大就認為這是定局我們之所以在沉睡是因為在等待。

這不是説弊帚自珍是説做自己尊重自己不自尊的人他人更不會尊重你。

做中國人確實是門學問。

中國文化讀後感9

在學習這門學科之前,雖然已經在中國這片土地上生活了十幾年,但是對中國文化這一概念其實並不十分明晰,這學期,通過把中國文化作為一門專門的課程來講,我才有機會從更深的層次去接觸和認識中國文化。在中國文化概論課上,聽老師講的最多,最為深刻的就是佛家思想,每一次聽課都讓我感覺到自己認識的膚淺,欽佩先哲們的超脱與偉岸,每一次都讓我們更進一步的理解中國文化的廣袤,通過文字演進,書法藝術,儒家文化,佛家文化,宗族文化的學習,真正感受到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遠流長。

於我個人而言,我是比較喜歡佛家文化。儒家思想的精髓是,眾生皆是佛,或者説有佛性。佛家對於中國傳統文化影響既深且廣:印度佛教對於中國傳統思想觀念產生很大的刺激和提升作用,使宗教的超越信仰開始補充、校正、融入以世俗主義為核心的本土傳統價值觀與人生觀;同時,大量佛家名相與詞彙,大大豐富了漢語語彙,融入我們日常用語,潛移默化地影響思維方式,比如:世界、實際、相對、絕對、覺悟、因緣、方便、解脱、彼岸、淨土、平等、眾生、現行、知識、唯心、慈悲、剎那、劫難,還有:口頭禪、三生有幸、不生不滅、不即不離、五體投地、六根清淨、、花花世界、想入非非、一絲不掛、大千世界,等等。

通過學習,我們瞭解到,學佛人的人生目標應該是和明確的“斷惡修善,成佛作祖”,希望成佛以後救度苦難的眾生,讓眾生擺脱輪迴,成佛正果,破迷開悟。佛家思想中因果報應、靈魂轉世的信仰深

深紮根於人們心中,善惡皆有報、一切皆緣分、隨緣放下等等,也許我們並不能向達摩祖師一樣經歷苦行最後得以修成正果,但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努力去靠近靜以修身,德以養性的境界,使自己不致迷失在當今信仰缺失的流亡中。

但是反觀當下,經濟全球化的形勢下越來越多的國人喜歡去模仿西方的文化傳統,彷彿國外的都是先進的,都是科學的,不管有些國家、有些人是否願意,中國文化或者説國學,都註定要成為21世紀乃至更長時期內人類所推崇的文化,就如同中國的崛起不可遏制一樣。清醒的認識到這一點,並傳播這一理念,不僅將增加國人的自豪感,並且能提醒國人及時靜下心,認真面對自己的文化,面對現實的紛紛擾擾,從中發現國家未來發展的方向,理解所謂“中國特色的道路”的含義,也能從中找到個人未來的道路。 作為身處21世紀劇變洪流中的現代中國人,要在挑戰中去把握機遇,就更應當以處變不驚的冷靜、理性和客觀,去重新審視包括儒家文化在內的中國傳統文化,發掘藴藏其中的具有鮮活生命力的文化基因,加以繼承和創新,進而去開創國家和民族的未來。

中國文化讀後感10

作者寫這本書,前後花了9年。我讀這本書,前後斷斷續續,也讀了3個多月。一來作者是在四十年代書寫,語言表達和當代有差別,就得逐字逐句地認真讀;二來關於文化的話題,本身就很大,之前瞭解的少,駕馭不了。

何為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中國文化之博大,輻射四鄰。作者列舉了中國文化的十四個特點:1.廣土眾民;2.偌大民族之同化融合;3.歷史長久,並世中莫與之比;4.一面明明白白有無比之偉大力量,一面又的的確確指不出其力量在哪裏;5.歷久不變的社會,停滯不進的文化;6.幾乎沒有宗教的人生;7.家族制度在其文化中處於重要地位;8.中國學術不向着科學前進;9.民主自由平等一類要求不見提出,法律不見形成;10.道德氣氛特重;11.中國不屬普通國家類型;12.兵文化;13.孝文化;14.士文化

個人--家族--集團--天下

在中西文化對比中,由於中古宗教的影響,西方人的生活方式為集團式,近代西方迅速發展,也是對這種禁錮生活方式強力反抗的結果,所以西方人看重個人和團體;而中國人的生活方式以大家族為單位,受周孔文化影響,看重家族和天下,以“天下”為己任,“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從基本單位的家族,一下跨越到天下,中間缺少如集團等的過度。

倫理本位和職業分途,使得中國並不同於普通的國家。政治上,常人可以通過讀書學習進入上層,不能形成階級對立;經濟上,由於遺產均分等傳統,使得資本無法集中,總是小工小商,亦不能形成對立的階級。國家消融在社會裏面,社會於國家相渾融。

中國式的人生,最大特點莫過於他總向裏用力。一個人生在倫理社會中,要負起無盡的倫理義務,擺脱不得,其所求者,卻無非彼此感情之融和,便有“反省,自責,克己,學吃虧等”傳統教訓。在一般老百姓,寡慾知足,安分守己,並非領會了孔子哲學,由社會構造中鍛煉出來。

“士”,原初專指執干戈配弓矢的'武士,後來卻變為專指讀書議論的文人。中國舊日社會秩序的維持,需要自我維持的“鄉治”.在整個自治過程中,教化所以必要,則在啟發理性,培植禮俗,而引生自力。這就是士人之事了。士人居四民之首,正為他“讀書明理”主持風教,給眾人作表率。同時對於君主,則時常警覺規諫他,要約束自己少用權力,而曉得恤民。對民眾則時常教訓他們,要忠君敬長,敦厚情誼,各安本分。在整個社會中,士人居於中間向雙方做功夫。

中國文化的早熟,是主要的一個特點,但亦是一重要缺點。過早向內尋求,導致對外物控制的慾望減少,從而限制了生產技術的進步,進一步競爭減少,在己則易於知足自得,在國家則不主動擴展版圖。這恐怕也是近代大大落後於西方的原因之一。

文化是個大的話題,讀完此書,也僅僅略知一二,這本書是需要重讀的,也許以後讀出來的感受會不一樣。

中國文化讀後感11

熙熙攘攘的人海中,小情緒太多太多:職位、權利、名聲、利益、潮流、情感,在歷史與現實中比比皆是,但值得我們駐足、仰慕、思索的應該是古往今來的那些大情懷、大孤獨。

聽到餘秋雨的真人的聲音,還是讓我很是意外的,一代文豪的聲音居然如此質樸,語速不快,沒有華麗的辭藻很少引經據古,就像一個平凡的長輩向你諄諄教導。認真聽下去,就如同一股清澈的甘泉流入心頭,讓煩躁的心平靜下來。

我們在路上,擺脱了固定的環境,陷入了廣闊無比的陌生和未知,但是生命的纜繩還緊緊地握在自己手上,這就會比我們以往任何時候都更能感到生命的脆弱和生命的強大!

談到文化,餘老師首先否定了我們天天被灌輸的職場規則、心靈雞湯、厚黑學、權謀論等等,不能讓這些文化牽着我們走,我們才是文化的主體,文化應該朝着簡單的方向走下去,人與人的都勾心鬥角不該成為文化的主旨。當我們醉心於職場的爭鋒奪利、一爭高下、甚至不擇手段把別人踩到腳下的時候,就真的快樂充實嗎?當算計了別人,天天睡覺都要想着會不會別人算計,這樣也不知道是痛苦還是幸福。

我的感覺就是,我們確實是在從我們古代的文化中汲取着糟粕,所謂職場文化就好比春秋戰國,每個諸侯國都是滿無仁義道德,乾的大多是背信棄義的勾當,昨天還歃血為盟,今天就生死相向,從中原因説來也簡單就是一個“利”字,這才是糟粕文化的核心。唯利是圖成為文化的主流時,將會成為一個多麼可怕的事情。

這些文化巨人幾乎同時出現在世界上,他們很像是一起同時接到了同一個指令,而且手拉着手並肩下凡,只不過他們互相在雲端告別,去了世界上不同的地方罷了。餘秋雨先生提道背誦古詩、古文、古代名人的生平事蹟,張口就是引經據古,説些個大多人聽不懂的古詩文,古代名人的生卒年月也是一清二楚,這些在當今這個網絡如此發達時代,隨便找個智能手機、隨便一個搜索工具,一下就一清二楚的事情,何須再耗費時間和經歷做這些事情。當代的先進的科學技術就是一種文化,文化不是復古,而是這個時代前沿的東西。

就像古巴比倫文明殘留的瀝青路、古埃及文明遺留的法老村、古印度文明毫無底線的消逝;就像古中國文明裏函谷關外遠去的白髮老子、離世前吟唱中的孔子、雨中被逐出屋檐的墨子、稷下學宮中不合羣的屈原;就像遙遠的歷史中被坑殺的百家學子、被焚燒的百家著作、被整個王朝侮辱的司馬遷;就像曹操的江山與星河、阮籍的長嘯與痛哭、嵇康的打鐵聲與絕響的琴聲......

歷史滔滔不絕,他們是聖者而終究不是仙人,但逝去的是他們的形體,而長存的是他們的文人風情。這些風情是大江大海里不滅的洶湧波濤,而我們在乎的不能只是那些“枯藤老樹昏鴉”。

我看着聽着餘先生舒緩的講述中不止一次落淚,這種感動,定然不是那些看似繁華簇錦的“枯藤老樹昏鴉”能帶給我的。感謝餘先生數十年如一日的萬里考察,數十年如一日的深刻研究與思索,感謝餘先生帶給我們,帶給我們這個時代的文化與精神的盛宴。

中國文化讀後感12

説實話,這本書更像一本字典,但很高興我有機會讀到它,由它帶我走進我所熟悉而又陌生的中華文化。

“中華文化博大深邃,氣象氤氲,綿延悠久。”文章開頭就足以讓我體味到輕霧瀰漫,雲煙繚繞,密林深蹤,錚錚淙淙的悠長義藴,不但是對中華文化,也是對文字的本身。中國的文字如同中華的文化,經過幾千年的錘打和磨練,從契刻甲骨文用來記事,到鑄器上的金文用來歌功頌德,再到後來,人們學會了用它描寫生活,表現平凡人的喜怒哀樂……人們常説百鍊成鋼,那麼千年會煉成什麼呢?那就是深深印在我們腦海裏,剪不斷理還亂的中華情結。所以會有“月是故鄉明”的詩句,所以會有《中華民謠》的歌曲。

作為一箇中國人,我渴望瞭解自己腳下的這片土地過去發生的事情,而這片土地曾經,並將永遠屬於中國,屬於中華文化的一部分。我想這種感覺,是每個中國人共有的。所以當我在翻閲此書時,我不僅一次次對我們的祖先產生景仰,也為自己是從中華文化走過來的中國人感到驕傲。

書中所述內容,大多為我們熟悉,比如四大發明、秦始皇陵等。但你可知朵積術和級數求和?你可知孫子定理和大衍求一術?為我們的古人驕傲吧!他們用自己的聰明才智撰寫了在現在看來也都艱澀難弄的數學文字。奇怪古人為何要解這麼複雜,卻又沒有多少實用意義的數學題。在敬佩他們智慧的同時,也看到了祖先不凡的創造力和包裹在其中的一種文化穿透力,我把這定義為隱文化。

中華文化,我們的根。其中的博大精深,是一個小小的我不能盡數的。

在中華文化的大背景下,祖國的統一的順利解決才有了根基。當連戰面對氣勢宏偉的世界第八大奇蹟時,當宋憷玉在黃帝陵前謁拜時,我想那一刻,所有國人的心都被緊緊的拽在了一起。XX年隔閡被壓縮了,縮短了時間,縮小了距離。“一箇中國”,連同相同的文化都被緊緊的包融在了一起。有了這樣的根基,祖國的統一最終解決有了可能。

雖然我們不是中華文明的締造者,但我們卻是文明的傳承者。

翻閲歷史,我們會驚訝的發現很多東西已經消失,很多東西正在消逝。現在的人類生活在物質文明相對豐富的時代,整天感受着外部世界五光十色的視覺衝擊。怎樣讓文明繼續持有,文明會因我們而失落嗎?一想到這個問題,就讓人膽戰心驚,因為在人類的發展史上,我們的確丟失過瑪雅、巴比倫、印加等可知、不可知的文明。見證它們曾經轟轟烈烈存在過的,是一處又一處被時間侵蝕了的巨型建築,是一個又一個遺散在世界各地、在現代人看來仍然充滿靈性的藝術品。

傳承歷史,我們的責任,傳承文明,也同樣是我們的責任。不是每個人都能在歷史中留下自己的痕跡,但正是千千萬萬個沒有名字的人譜寫了中華文明的歷史,中華文化的歷史。既然歷史選擇了我們,我們就應將它繼續下去,做一個無愧於中華文化的傳承者。

中國文化讀後感13

《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這本書是弟弟強烈推薦的,買了較久,書的印刷和裝幀都很好,拿在手裏沉甸甸的,但書名給人一種距離感,對於我們來講,中國文化深層結構這種問題好像深不可及,實難理解,我們也總是以源遠流長和博大精深作為中國文化的代名詞,很少自己主動深刻地進行反思,直到今年跟弟弟閒聊中再次提起才開始潛心閲讀,由於自己才疏學淺,在讀完本書後,深感自己的無知和淺薄,不能透徹的理解本書所涵蓋的內容和思想,所以説一下看這本書的一些感受。

這本書首先從人們口腔期的個人單薄感和渾然不顧及陌生人的身體動作與情緒反應這幾個問題所開篇,並且由此舉了很多在國人中普遍存在的問題。

讀完這本書讓人莫名的產生一種逃離感,並且這種感受越來越強烈,我想是因為作者把我們日常生活中習以為常的事情背後深層次的問題發掘出來後,讓我們認清了中國文化深層的劣根性,當自己的醜陋被自己看清後,自己都會討厭自己,讓我們覺得是時候改變了,但我們很少去反思自己存在的問題,或者説反思的不夠深刻,中國人對“人”的定義是放在“二人”的關係中去定義的,而不是以“自己”為出發點,所以我們很少去反思自己的行為,因為想要知道自己做的對不對,去看下別人便知道了,別人永遠是評價自我的標準,所以便無法深入的進行自我的反思。

更好的認識自己。“人者,仁也”,“人”既“二人”,作者以此來總結中國人對人的定義,只有在“二人”的對應關係中,才可以對任何一方下定義,這就註定了中國人“個人”狀態的不發達,而書中講的很多問題都與這種不發達有關,中國曆來以和為貴,由和氣生財等熟語中我們就很容易看出,有時我們會為別人犧牲個人,就是為顯示一種友好,以達到人際中的和諧。在這種“和”文化的薰陶下,也使得人失去了個性,有時甚至到達委曲求全的地步,不敢表達個人的喜怒哀樂,它造就了一種將自己貶低才能獲得社會稱許的傾向。追求自我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很多時候都是看別人在做什麼,然後決定自己要去幹什麼,我們永遠想着像其他人一樣活着,缺少對自己的認識,他讓我更加清楚的認識到,我在這個文化深層次下的真實狀態,讓我不斷地反思,我離“自我”的距離還有多遠。

雖然作者整本書都在講每個現象背後的深層結構,一一剖析後,使人有恍然大悟的感覺,並沒有給出解決方案,但作者一針見血的描述讓人歎服,那種深深的逃離感讓人印象深刻,就像一個醫生一樣對病人的病理進行了分析診斷,引發我們思考我們該如何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