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文城>校園範本>讀書筆記>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 閲讀(1.44W)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何不寫一篇讀書筆記記錄下呢?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書筆記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鄉土中國》讀書筆記,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1

記得準備到南京的學校報到的時候,臨行前家人給了我小包土,説是取自灶心,現在家家户户早就沒燒灶了,好容易才從中藥店裏找到,讓我到了學校和了當地的水,把這包“灶心土”吃下,這樣可以適應當地的環境,避免水土不服。我遵照了家人的吩咐,説也奇巧,來南京好幾個月了,不但沒有不適應,身體狀態反而更好了。您説這土多麼神奇?

這樣的經歷,讓我看到費孝通在《鄉土中國》開篇的:“從基層上看,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時候,對這個“土”字有了更深一層的體會。儘管《鄉土中國》寫於上世紀四十年代,六十年過去了,中國社會早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那種“面朝黃土背朝天”傳統生活離我們很遠,但是中國社會的鄉土性到了今日仍然牽涉着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那種“安土重遷”、“落葉歸根”的思想,正是中國人民濃濃鄉土性的體現!

從結構上看《鄉土中國》包含鄉土本色、文字下鄉、再論文字下鄉、差序格局、維繫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別、禮治秩序、無訟、無為政治、長老統治、血緣與地緣、名實的分離、從慾望到需要十四篇論文,其中“中國社會是鄉土性”這句話,是本書所有內容的出發點。圍繞着“鄉土性”,作者從語言文化、人際生活、道德、經濟與社會風尚、政治統治與法律、身份與風尚、社會發展這些角度談論鄉土社會的方方面面,不但涉及到中國社會的傳統結構與中國國民的性格,還向讀者們揭示了一個宏大的社會圖景。

一、篇章介紹

首先是《文字下鄉》,在這一篇中,作者從空間的角度辨明“鄉土社會中的文盲,並非出自鄉下人的“愚”,而是由於鄉土社會的本質”。鄉土社會是一個熟人社會,鄉民們生活在一個狹小的範圍裏,人與人之間的活動和聯繫都是很頻繁的,常處在面對面的直接性的交流中,這使得作為人類交流媒介的文字載體在鄉土社會處於一種非必要狀態,所以作者指出“單從文字和語言的角度去批判一個社會中人和人的瞭解程度是不夠的,在提倡文字下鄉的人必須考慮到文字和語言的基礎,否則開幾個鄉村學校和使鄉下人多認識幾個字也學並不能使鄉下人“聰明”起來。

在《再論文字下鄉》中,作者從時間的角度分析鄉土社會文字的不必要性。首先,文字的產生是因為人與人在傳遞信息過程中遇到了時間和空間的阻礙。時間的阻礙包括個人的今昔之隔和社會的世代之隔。就今昔之隔而言,一個在鄉土社會中的人所需要的記憶的範圍本身很狹窄;就世代之隔而言,鄉土社會是一個很安定的社會,人在熟人和熟地中長大,個人的經驗就等於世代的經驗,經驗無需要積累,只需要保存。所以在穩定狹小的鄉土社會裏面,只靠説話而不依賴於文字和書籍是足夠傳遞世代間的經驗的。

《差序格局》的開頭作者説私的毛病在中國比愚和病更加普遍,這裏所謂的私是一個羣己人我的界限怎樣劃分的問題。中國社會結構的基本特性是以“己”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別人所聯繫成的社會關係不像團體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紋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遠,也愈推愈薄。在我們傳統的社會結構裏面最基本的概念,這個人和人往來所構成的網絡中的綱紀就是一個差序,也就是倫。在差序格局中,社會關係是逐漸一個一個推出去的,是私人聯繫的增加,社會範圍是一根根私人聯繫所構成的網絡。所以我們傳統社會裏所有的社會道德也只在私人聯繫中發生意義。這點恰恰和現代西洋團體格局形成了對比。西方社會在團體格局之下,道德的基本觀念建築在團體和個人的關係之上,而且與基督教的宗教觀念相關,虔誠和信賴是其一,個人在神面前的平等和神對每個人的公正是其二。所以作者在《維繫着私人的道德》中指出,差序格局下的道德系統中,沒有一個不分差序的兼愛,也很不容易找到個人對於團體的道德要素。所有的價值標準也不能超脱於差序的人倫而存在,一切的普適標準,也不發生作用,一定要問清楚了對象是誰,和自己什麼關係之後,才能決定能拿出什麼標準來。

《家族》篇説在中國的鄉土社會中,家並沒有嚴格的團體界限,不限於親子,可以順着父親系這一方面擴大,在結構上是一個氏族,家是一個事業組織,賦有政治、經濟、宗教等複雜的功能。家的大小依着事業的大小決定。中國的家是一個連綿延續的事業社羣,它的主軸是在父子之間、婆媳之間,夫婦是配軸。講究效率的事業,排斥夫婦之間的私情。不光是性別,不同的年齡組之間也保持這較大的距離,這是把生育之外的許多功能,拉入家庭社羣中的結果。

在《男女有別》中,作者指出,鄉土社會不需要新的社會關係,更害怕舊的社會關係被破壞,而穩定社會關係的力量不是感情,而是瞭解,即接受同一的意義體系。所以鄉土社會中的家庭男女似乎只不過因為生育的目的而結合在一起,並沒有太多的感情上的交流和氣和,而真正感情上的交流更傾向於同性之間的展開,這也使得鄉土社會的感情生活同性意味較強,而夫婦之間感情的淡漠也是日常可見的。總之,“鄉土社會社會是個男女有別的社會,也是一個安穩的社會”。

《禮治秩序》篇説所謂人治和法治的區別,不在於人和法兩個字上,而是在維持秩序時,所用的力量和所根據的規範的性質。禮是社會公認合式的行為規範。禮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維持規範的力量。法律是靠國家的權力來推行,維持禮這種規範的是傳統。傳統是社會所積累的經驗。禮治的可能性必須以傳統可以有效的應付生活問題為前提。鄉土社會滿足了這個前提,因之它的秩序可以禮來維持(禮就是對傳統規則的服膺)。禮治社會並不能在變遷很快的時代出現,這是鄉土社會的特色。所以在《無訟》中提到,在鄉土社會中,負責地方秩序的父母官維持禮治秩序的理想手段是教化,而不是擇獄。訟師是沒有地位的。鄉村裏的調解其實是一種教育過程。維持禮治的力量不在身外的權力,而是心裏的良心。所以禮治秩序更注重修身,注重克己。《無為》篇中,作者提到兩種權力。一種是橫暴權力,它是指權力是衝突過程的持續,是統治者的工具,存在於階級鬥爭中。鄉土社會中,橫暴權力的基礎不足,因為農業的剩餘隨着人口的增加而分攤。另外一種權力是同意權力,它的基礎是社會契約,是同意,社會分工越複雜,這種權力範圍也就越擴大。但在鄉土社會中自給自足,分工有限。所以鄉土社會的權力結構,名義上是專制和獨裁,但從人民的實際生活來看,卻是鬆弛和微弱的,是無為而治的。此外鄉土社會還有第三種特別的權力結構,它是發生於社會繼替的過程中,是教化性的權力,即長老權力。《長老統治》中提到,人生如逆流,總得接受一番教化,使他能在眾多規律之下,隨心所欲而不碰壁。不過,被教化者並沒有選擇的機會,他要學習的那一套文化是先於他而存在的。教化的過程是替代社會去陶煉出合乎一定文化方式中、過全體生活的分子。教化性的權力在親子關係裏表現得最明顯,但擴大到成人之間的關係得有個穩定的文化,這種文化就是儒家提倡的長幼有序。所以我們客套中相互詢問年齡不是偶然,這禮貌正是反映出我們這個社會裏相互對待的態度就是根據長幼之序,長幼之序也點出了教化權力所發生效力。

《血緣和地緣》篇中説,血緣社會是穩定的,缺乏變動的,生育沒有社會化之前,血緣作用的強弱似乎是以社會變遷的速率來決定。血緣是穩定的力量,在穩定的社會中,地緣不過是血緣的投影。在親密血緣的鄉土社會中,商業是不能存在的,這種社會的交易是以人情來維繫的,是相互饋贈式的。地緣是從商業裏發展出來的社會關係,如果説血緣是身份社會的基礎,那麼地緣就是契約社會的基礎。

《名實的分離》:在激烈的社會變遷中,容易產生文化英雄,他們提出想法獲得信任,時勢造就權力,作者把這第四中權力叫做時勢權力。傳統中國以教化權力基礎的長老統治不能容忍反對,但是社會在發展,舊的經驗不可能完全解決新的問題,在社會變遷速度足夠慢的情況下,通過對“註釋”來為長權力注入變動的內容。在長老權力下,傳統的形式是不準反對的,但是隻要表面上承認這形式,內容卻可以經註釋而改變。這樣就變得口是心非,名實分離了。

《從慾望到需要》主要説在鄉土社會中,人可以靠慾望來行事,而在現代社會中,慾望並不能作為人們行為的指導,發生了需要,因之有計劃,從慾望到需要是社會變遷中的一個很重要的里程碑。

通過對篇章的分析,我們可以提起出以下信息:首先是鄉土性作為傳統中國最基礎的特性,是因為農業和有遊牧或工業不同,它是直接取自於土地,直接靠農業來謀生的人是粘在土地上的,鄉土社會在地方性的限制下形成了生於斯、死於斯的社會,常態的生活是終老是鄉,鄉土社會是一個熟悉的沒有陌生人的社會,社區的單元是村落。此外我們還可以從鄉土性還可以延伸出一些農村社會的其他特性,即從空間上看,是相對固定的,從時間上看,是相對靜止的,從村落內人際關係上看,是熟悉的,從村落間的人際關係看,則是孤立的。《鄉土中國》這本書雖然很薄,但是它卻為我們提供了一扇瞭解中國鄉土生活的窗口,也我們找到了解中國社會的切入口,儘管我們國家正經歷着城市化的過程,但是中國社會的根基仍然在鄉村,某種程度上鄉土文化仍然刻印在我們每一箇中國人的身上,這樣我們只要能抓鄉土社會的某些特性,也就為中國社會很多現象找到了雛形。

二、問題論述

下面將《鄉土中國》中幾個核心概念結合當前中國的某些現象進行分析。

1、熟人社會

中國社會是一個熟人社會,對比西方在法律框架下人人的自由與平等,中國社會則多了許多“人情味”,這種“人情味”通常無法用法律來解釋,而是在禮俗與道德的支配下影響着人們的日常生活。就拿當前中國最熱的“看病”而言,它始終牽動着中國老百姓的神經。本來有病去醫院看病,醫生履行自己的自責,然後藥到病除這是最簡單不過的事情,但是中國社會卻出現了一個特殊的現象,即給醫生塞“紅包”。病患以“紅包”為媒介重點在於拉近了與醫生,從而和醫生建立某種關係,混成熟人,而另一方面,醫生往往也是對於那些“熟人”似乎更為體貼,相反如果是“陌生人”醫生則更偏向“鐵面無私”,不但要求病人做各種身體檢查而且在開藥問題上也較少考慮病人經濟負擔。中國是一個熟人社會,這種熟人社會的文化在於,對於熟人,大家知根知底有事好商量,做事情也留有餘地,免得他日山水再次相逢時難以説話,相反人們對於陌生人的態度則生硬得多了。所以在這樣的熟人文化下面,就不難理解為什麼看病要找熟人,不熟的也要混熟的原因了。其實在中國社會,何止單單“看病”如此,各行各業,任何事情都離不開“熟人關係”,“熟人與關係”是法律制度以外,維持中國社會運行的另一套規則,即“潛規則”,作為一個在中國社會生存的人,如果單單依照法律制度和程序來辦事是絕對不夠的,須知法律背後還有規則,唯有懂得這些規則才能在社會中如魚得水。

2、禮制秩序

如果説“熟人社會”是對中國社會的一種描述,那麼“禮治秩序”則是這種熟人社會背後的機制,這種機制是説禮是社會公認合式的行為規範,合於禮的就是説這些行為做得對。這種禮制其實是融入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最明顯的是我們從小到大被教導的長幼要有序。我體會最深的是每次放假回家或者準備出遠門,家人總讓我去拜訪家裏的長輩,我想這正是禮的一種體現。有了禮就有了秩序,就不會亂套。所以我們餐桌上有禮,我們儀式上有禮,我們逢年過節有禮。有意思的是,中國社會的這種禮很難用統一標準定位的,因為各地各鄉的風俗不一樣,漢人和少數民族的禮也大相徑庭,但是這並不妨礙禮在社會中所發揮的作用。同時,我們也發現儘管隨着社會的發展很多傳統的禮節已經簡化,很多現代人甚至不知道現行禮節的來源,但是禮的現象卻依然存在着。應該説從禮制秩序入手,結合生活情景是認識傳統中國社會的國情、切透中國傳統文化特質的重要思路。在中國把握了禮數,就能融入熟人社會,但是禮的學問學校並沒有教,也教不全,而是需要我們在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當中去積累。

3、男女有別

談起“男女有別”,我印象最深的是小時候課堂座位上的三八線。中國社會男女授受不親的觀念似乎是從國小就開始萌發出苗頭來了,記得小時候,小孩子間往往是男生的一小夥,女生一小夥,小團伙內的同性成員往往比較親密,而團伙間異性同學的交往有時則多了一種團體競爭對抗的成分。此外還會出現另外一種情況,即假如小組的某個成員經常和異性團體混在一起玩耍則會受到原來小團體的排斥和遺棄。另外我也發現了另一種現象很有意思,就是在中國女生間的關係通常都是很親密的,所以有閨中密友的説法,不但同吃同睡是常見的事情,而且女生們無論散步還是聊天都喜歡手牽手錶達一種友好的關係(而在國外女生間的牽手是很少見的,牽手的可能是同性戀)。費孝通在《鄉土中國》中提到這是因為男女有別使得男女的結合更多的是因為生育的目的,而沒有太多情感上的交流和契合,真正情感上的交流更傾向於同性之間的展開使得情感生活同性意味較強。如果按照這麼説,確實能解釋這種女生之間的親密行為,但同時我存在疑問,既然按照這種同性情感交流較強的觀念,女生之間可以牽手,那麼男生之間的牽手為什麼少見?另外,中國社會這樣的一種同性間的情感依賴是否會導致同性戀以及中國社會出現同性戀的情況是否會比其他國家更多一點?

《鄉土中國》雖然側重描述中國鄉村基層生活的特性,但是也勾勒出中國社會的傳統結構和國民性格,透過《鄉土中國》這本書,我們不僅僅瞭解到了中國的農村,更深刻地體會到我們文化的根基,反身自顧時更能發現身上的“土性”,這種土性恰恰就是我們每一箇中國人對土地的依戀的根源。“土性”也派生出這樣一些中國文化中特有的元素:鄉愁、家園、落葉歸根、安土重遷、房子。儘管千百年的歲月悠悠流逝,但是中國社會的這些特性卻始終延續着,乃至今時今日紛紛揚揚的房地產話題,也能從《鄉土中國》這本書當中找出文化根源。應該承認,作為一本學術著作《鄉土中國》雖然篇幅不多,但是呈現出來了豐富充實的內容和深刻悠遠的意義。這也反映了費老深厚的理論修養和嚴謹實地調查的求實態度,所以我在為書的內容給自己帶來啟迪而致謝的同時也對老一輩社會學家的學術精神深表敬佩!作文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2

一千個讀者意味着一千個哈姆雷特。此篇言論所及,不過也是那些將我敏感觸發的事物。或喜或忿,惟願你一笑揭過。很久以前,一行身披毛髮的人脊部微彎着在叢林中尋找食物,蒼莽不見天日。途遇幾隻猴子,它們蕩着長臂在盤根錯節的大樹之間跳躍。猴子們的眼中滿是奇異的色彩,也許是在疑惑眼前與自己形貌相似的生物為何在地面直立行走。而地面上的這行人在蒐集野果的罅隙裏,偶爾目光掠過藤蔓上掛着的猴子,也是充滿了不屑與輕視。狂風驟雨説來就來,當駭人的雷電在空中奏鳴作畫時,山洞裏的一羣人瑟瑟發抖得聚集在一起,惶恐地望着天空。燃燒着的火堆驅散了一些大雨帶來的寒意,火堆裏的幾塊野獸骨頭早已炙烤得發黑。叢林裏此時可不平靜,方才悠哉享受時光的猴子們突然慌了手腳。

雨水猛地砸落下來,劈頭蓋臉地給了猴子們不大不小的教訓,老猴子引導着小猴子在藤蔓間翻轉騰挪。無論是選擇了直立行走的人還是棲息在樹上的猴子,在大自然的暴力面前都露出了生靈所共有的畏懼。暴雨過後,人們一如既往的輕蔑,猴子一如既往的疑惑。許多年了,那些猴子和那些人都似乎消失,似乎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裏。人類的聚集效應是不可避免的,因而會產生複雜的社會關係。城裏人笑話鄉下人落後老土,鄉下人卻也在腹誹城裏人不辨菽麥。圍城裏的世界日新月異,人們的生活朝着他們所期望的方向飛速改變。圍牆之外的鄉下呢,這裏的人們保有着“生於斯,長於斯,死於斯”的傳統觀點。

即使由於人口壓力大,流失離開的青壯年也多是思想跟隨潮流向往城市生活者居多。就這樣,城市者愈加城市,鄉村者愈加鄉村。達爾文的進化論告訴我們,同一種生物由於地理隔離會漸漸得產生生殖隔離。一堵圍牆把本是同根生,本都歸屬於大河流域的人們隔得老遠,不是距離,而是思想。那麼,城裏人與鄉下人觀念的漸行漸遠就變得無可厚非。鄉土是一個最基本的起點。中國自古是一個糧食大國,世世代代總有一些人耕種在土地上。而這些人中,也總有一些世世代代作息在這片傳自祖輩的土地上。時代如何發展,這一方鄉土卻是不會湮沒。城裏人是鄉下人開枝散葉的果,這句話也許講的不好,但卻是切中肯綮。有人講,曾看到中國人在適宜放牧的大草原上墾地耕種。我想那個中國人應當不是城裏人。這樣判斷並非有什麼鄙薄之見,而是在於反映觀念決定人的行為模式。鄉下人守着鄉土生存,生活長久地保有着一種安穩性。最貼近大自然的生活,讓他們有了最節約生命的生活方式。智慧的東西往往發揮作用長久而緩慢。這是帶着思維框架的城裏人所無法理解的,故而稱之為“土”。“土”是那些真正的鄉下人最寶貴的品性,就像城裏人所謂的“尊嚴”。在鄉村社會,最少有用處的就是文字。祖祖輩輩面臨的問題幾乎不會發生變化,幾本厚厚的手札是決計比不上言傳身教。鄉下的房屋都是平鋪開來,很少有矗立的層式結構。屋前屋後一嗓子就可以相互聯絡,這不是圍城裏空間封閉的巢穴式住宅,聲波不會四處碰撞反射不必擔心引起共振坍塌。也曾看到過鄉村不需要創新的説法。

我對此不執一言。傳統的婚喪嫁娶與西洋的婚紗教堂孰優孰劣?是坐在咖啡館裏啜飲一杯咖啡還是在夕陽下躺在老藤椅上品一壺老茶?存在即合理。創新意味着斥陳。當機械化操作遍佈農田的時候,那份穿越了數千年的悠遠風情是不是也在無奈歎息。鄉村是固執的,鄉村不接受創新。城裏的人如今最缺乏的是歸宿感。這樣講也許是有點兒唯心主義。其實一個人在哪裏生活過的時間久了,自然就會產生依戀與讚頌。條條框框極具幾何特色的城市建築羣,也許那些稜角在城市人的眼裏能夠泛出温潤的光。可有時依舊敵不過鄉下乾瘦的枯枝。説白了,城裏人不懂得鄉下人的土,鄉下人不明白城裏人的醉。中國是從鄉土中誕生的,那麼不管如何進化如何發展都總會帶着一些鄉土色彩。這是褒揚。一個沒有歷史沒有過去的產物是何其可怕。鄉土中國最具特色的還是它的差序格局。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完全是不斷變化的,像一顆石子丟進水激起了層層水波。石子是你,水波是你的人際關係。這種東西在中國生活得久了就會自然明白,不可言傳也不得言傳。城市最終要回歸鄉村。只是現階段城市和鄉村的發展模式偏差很大,城市愈加陌生,鄉村也變得不完全純淨。不管是身為城市人,還是鄉村人,都應當正視自己的身份。所不瞭解的,永遠不要去輕易訴説。就像不確定性原理,世界上從來沒有人能看清楚真相。行文到了結尾,你也許會説這不是一篇規範的讀書筆記。但我覺得,我所言的正是我閲讀《鄉土中國》的切實感悟。世上本沒有標準,怯於探索與墨守成規誕下了一套邏輯化產物。開卷有益。只要閲讀,必有所獲。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3

社會上對權力的看法分為兩派:一派偏重社會衝突,另一派偏重社會合作。

偏重社會衝突的一派認為權力是衝突的延續,只是武力階段已過,被支配者認輸了,但並沒有心甘情願的屈服,於此才有權力的產生,這種權力是壓迫性質的,我們稱之為“橫暴權力”。

偏重社會合作的一派認為權力是社會共同的契約,社會分工對每個人都是有利的,但也正因為分工,每個人都不能獨善其身,因為如果別人不盡其分,則會影響到自己的生活,這就需要干涉別人,這是權利,而自己同樣也會受到其他人的干涉,這是義務,這種權利義務需要有共同的社會契約約束,在這裏我們稱之為“同意權力”。

在事實層面上,兩種權力是同時存在的,只是側重不同,社會即存在衝突也存在合作。

權力之所以誘人,主要是其經濟利益,如果沒有經濟利益,橫暴權力的意義就會小很多,甚至都很難發生。

在鄉村,除了以上兩種權力外,還有一種權力,既不是橫暴性質,也不是同意性質,它發生於社會繼替的過程中,是教化性的權力,我們稱之為“教化權力”。

説孩子們必須穿鞋才準上街是一種社會契約有些不妥,因為契的建立首先假定其個人的意志,契約的形成和遵守必須尊重個人的自由意志,民主就是個人意志和社會強制的綜合體。但是這種尊重自由意志的契約精神在教化權力中並不會出現,原因是被教化者根本沒有選擇的機會,他們只需要學習,社會也不會把“意志”加在孩子的人格中,因為教化不需要得到他們的同意。

這種教化可以説是不民主的,但若説是橫暴卻又不然,橫暴發生於社會衝突,但教化沒有這種衝突。

教化權力最常出現在親子關係裏,但不侷限於親子關係,凡是文化性的,不是政治性的強制都包含這種權力。文化對於社會的新分子就是強制的,是教化。

有一句話,“在最專制的君主手下做老百姓,也不會比一個孩子在最疼愛他的父母手下過日子艱難。”就是最好的註解。

教化權力需要一個穩定的環境基礎,鄉土社會就是一個相對靜止的社會,儒家思想體系便是建立在這種環境下的產物,它反對橫暴權力所維持的秩序,而熱衷於教化權力。“父母官”就是這種爸爸式權力的體現。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4

最近看了費孝通的《鄉土中國》,這算是一本純理論的書,從中瞭解到關於鄉村過度到城市的前世今生。

其中有個觀點令我印象深刻,在城鎮化的變革之中,一部分人學習了文化知識去適應現代城市生活,但是在農村生活是不需要這些知識的,所以城裏人會覺得鄉下人什麼都不懂,其實只是他們不需要懂而已,就好比城裏人也不需要懂得如何種地和餵養牲畜。

鄉村生活本來是很穩定的生活,在我小的時候,農田裏還是一番熱鬧的景象。在農村土地是大家最重要的資源,而且沒法帶走,所以背井離鄉的無奈、安土重遷都是人們對於土地的情感。

隨着城鎮化的發展,爛熟於心的農業技術似乎也後繼無人,農業社會似乎在漸漸遠去,現代化的農業我見到的也很少,雖然人們已經擺脱了利用動物耕種換成了各種機器,但是農業至今還需要很多人力的付出。

如果一個人願意主動的去適應一個規則,那麼這個規則肯定就變成了一種文化,例如尊老愛幼等。如果一件事還需要臨時的政策,那麼它還是政治的範疇。

文化的力量是強大的,你必須適應它才能更好的生存。文化的形成需要很長的時間,他經過人們不斷的實驗,絕大多數人的認同。在傳統的文化中,年長的人總是正確的,有領導能力的,晚輩永遠是要尊重前輩的。

可是如今的變革開始加速,與時俱進才是時代的主旋律。很多觀念開始名存實亡甚至崩塌。我們再去因循守舊的發展自己,是否還能跟得上時代。

對於社會的研究屬於社會學的範疇,社會學,一個看似綜合其實也很專業的學科,有人説社會的推動要依靠政治,後來當經濟問題出現的時候覺得經濟才能推動社會的變革,直到後來才發現科學技術才是第一生產力,生產力的發展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矛盾。

我雖然是理工科學生,但是對社會學還是很感興趣,社會學的發展才是人們的進步,觀念的進步。如今社會學的學生除了走科研似乎沒有更好的出路,希望社會學也能得到關注。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5

本書的作者費孝通是中國社會學和人類學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一生都致力於實地調查中國農村經濟的發展,寫下了諸多在學界極具影響力的學術著作,除了《鄉土中國》外,他還有《皇權與紳權》《江村經濟》《中國士紳》等著作,曾獲英國皇家人類學會頒發的赫胥黎獎章,日本亞洲文化獎等。中國人民大學教授趙旭東曾評價説,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吸引的不僅是社會學和人類學家們對於中國鄉村的理解,它的影響範圍可以説包括了整個中國社會科學界。

全書一共由十四篇論文組成,是費孝通先生經過長期在鄉村地區的社會調研和考察整理出來的詳實資料。從解釋什麼是真正的“鄉土”開始,他將鄉土社會中所產生的社會關係,以及這些關係對我們今天的日常生活有哪些影響等,用淺顯風趣的例子和語言生動得表達出來,並且糾正了我們對“鄉下人”的一些偏見認識。

本書並不是一個具體的社會描寫,而是從現實生活的社會中提煉出來的一些概念,讓我們搞清楚“鄉土”究竟是什麼意思,從而幫助我們更好的去理解中國社會。中國社會是具有鄉土性的,在農耕文明長期作為發展主流的中國,許多鄉土社會中形成的人際交往和社會關係,都對今天的中國有着深刻的影響,甚至可以説,這些沿襲下來的'鄉土特色是中國社會的根基。

費孝通先生自己在書中説:“這本書並不是一個具體的社會描寫,而是從現實生活的社會中提煉出來的一些概念。搞清楚“鄉土”究竟是什麼意思,就能幫助我們更好的去理解中國社會。”

從字面意思看,鄉土就是家鄉、故土,是哺育我們成長的地方。那怎麼哺育呢?在以農耕作為傳統文明的中國,農民辛勤勞作,就是我們吃飽穿暖的基礎。因此,費孝通先生主要想研究的是農民和農村。他為什麼想要研究農民和農村呢?因為他認為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換句話説,中國許多的階層都是從農村分離出去的。那麼,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農民逐步形成的一些行為習慣和人際關係,以及農村社會具有的一些特色,就構成了許多階層,乃至中國社會的根基。

費孝通先生,他出生在清朝末年,一個極其重視教育的知識分子家庭,曾經是中國本土最早拿到社會人類學碩士學位的青年學者。上世紀四十年代,費孝通先生在西南聯大任職,教授“鄉村社會學”這門課程。但是他不願意“照本宣科”地為學生授課,而是希望能夠和學生一起探索,做一些有意義的內容。他進行了大量的實踐性研究和社會調查,甚至為了掌握更詳實的第一手數據,多次不辭辛勞的奔赴鄉間進行考察。最終這些內容經過整理,就成為了我們今天所看到的,由十四篇論文集結而成的《鄉土中國》這本書。費孝通先生從看似人盡皆知的事情中深挖出背後所藴含的道理,可謂是字字珠璣,真知灼見。直到今天,這本書依然是社會學家們研究社會結構時所必須參考的材料之一。

《鄉土中國》中談到的“鄉土”其實是一種社會關係,這種關係在中國廣大鄉村非常常見,但卻極少被人認真的談起或者論證。費孝通先生通過自己大量的社會調查,附加上生動的例子,將鄉土社會中所包含的“熟人的社會”“差序格局”“維持鄉土社會正常運行的四種權力”等,較為普遍的社會關係一一進行解釋。

相互熟悉的耕作模式是中國鄉村傳統的生活模式,構成這種生活模式的每一個角色,彼此之間都是互相熟悉的。在這種熟悉的環境裏,有一種叫做“差序格局”的社會關係產生了,一個人可以通過多種方式來建立自己的社會關係網,其中最為普遍的,就是通過婚姻,來建立並且擴大自己的關係網。想要維持這些社會關係的運轉,必須要依靠各種各樣的權力,有四種權力是在中國的鄉土社會中根深蒂固的,橫暴權力、同意權力、長老權力、時勢權力,而“同意權力”直到今天還沒有過時。

由此可見,《鄉土中國》雖然是費孝通先生考察當時鄉村的社會生活、生產狀況所總結出來的內容,但是書中的內容並沒有因為時代前進而失去意義,相反,在今天,國家大力改革農村運行模式,新政策與舊傳統相互碰撞的背景下,而變得更具參考價值。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6

最近讀完了費孝通的《鄉土中國》,這是一本解讀農耕文化下中國社會文化形態的書,處處充盈真知灼見,解釋了中國人很多根深蒂固的行為習慣的來源。特別是有過一段社會經歷後讀這本書,能幫助理解很多社會現象,產生共鳴。

中國基層社會是鄉土性的,城市人不願承認(他們認為鄉下人土氣),可他們不知,城市人也是從土氣的鄉土社會分化出去的。城裏人嘲笑鄉里人愚笨,事實上,城裏人分不清韭菜和麥子跟鄉里人不知道給車子讓路的道理是一樣的,都是缺少見識,並不是智力不及,因為在鄉下不需要讓車子這種智力。

很多事情都類似,比如現代社會電子產品的使用情況,需要的自然用得順暢,沒有需求的自然一竅不通。

而説到“私”這種性格特徵,中國人自古以來都認為“各人自掃門前雪,哪管別人瓦上霜”,特別是一遇到公家的財產和設備,就覺得是免費的,都可以湊上一腳。這也是外國人一直以來對我們的詬病。

關於管理制度,法治在鄉土社會中並不見得有優勢。我們國家在戰國時期就提出了法制治國,可兩千年來依然是人治。因為鄉土中國生活在穩定的圈子裏,大家都是熟人,打個招呼就行了。這種生活背景下顯然沒有法律和合同之類東西存在的必要,因為法治是對陌生人的管理制度,只有整天要和陌生人打交道的現代人才需要。對中國人來説,分得太清楚未免傷了感情。

鄉土社會的權力:橫暴權力、同意權力、長老權力、時勢權力,這些權力結構只能慢慢改變,法律也是沒有辦法的。

在書中,也説到了中國式的婚姻,中國人的婚姻中不愛才是天經地義,夫妻之間的關係是合作關係,男主外女主內,各自管好自己的工作,一切相安無事。至於愛,同性之間才有,人們往往認為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非要尋找兩性間的愛,也往往不在妻子身上找,而是到酒肆、勾欄之中找,而且往往成為一段佳話。

這本書儘管寫得淺顯明白,但是思想深刻,一個觀點就能引申出一篇論文來,閲歷多一些的時候會有更深的感觸。

作為既接受了西方現代文化,又深受中國鄉土文化影響的現代青年人來説,一邊要應付現代文明,一邊沒法徹底清除深入骨血的鄉土文化,內心難免會感到撕扯。我想,多一點自己的主張,少一點得失之心,總會在這撕扯中找到一條光明的道路的。那麼,我們的生活也就變得豁然開朗,越來越順利了。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7

按:由於在西藏出差,時間和精力比較有限,每天的內容可能會少。鄉土中國的筆記我本來可以一次寫完的,現在決定分三次。這一次是談一談大尺度的特點。

中國的農村是中國社會的底色。因為在改革開放之前,中國人大多數都是農民,都生活在農村。在改革開放後,很多人的命運發生了變化,成為了各行各業的人才。但他們小時候基本都是在農村長大的,很大程度上受到農村文化的影響。以至於在中國目前的社會中,我們依然能看到很多中國農村社會的影子。

費孝通先生這本鄉土中國是我很早就想讀的,但一直沒有足夠的動力。前段時間在得到上購買了每天聽本書的會員,看到有這本書,認真聽過幾遍後把一些筆記整理在這兒。

首先,從大的尺度看,農村社會是一個熟人的社會,在這個社會中,人口的流動性非常有限,因為人們都被綁在不可流動的土地之上。人們過着自給自足的生活。在這個社會中,人們相互熟悉,相互制約。所謂制約就是大家都認同了一套傳統的“禮治”,讀書筆記.在禮治中,人們遵循這一些約定俗成的道德規範,這些規範在現代法律的視角下可能是不甚合理的,但是卻在農村這個小集體中獲得人們的認可。農民們堅定地甚至有些死板地固守着一些傳統。

在我看來,這便是某種“共生”。在生產力底下的農村,人們需要彼此幫助和協作才能獲得更好的生存條件。而要更好地互助,一個必要條件就是他們有某種共同的理念和認識,這些理念中,有大量的東西是在強調”他人的看法“。比如中國人很喜歡説的一個詞,”面子“,正是這樣的理念的體現。因為共生,人們才需要在意在別人眼中自己的樣子,才會在各個方面小心翼翼。在這樣共生的體系下,孕育了很多獨特的社會的文化,比如説婚姻文化。至少在我爺爺那一輩那裏,老夫老妻不代表着情感深厚,只是相互忍耐的時間比較長。因為從感情的一開始,雙方就往往不是以相互的愛而走到一起的,更多地是考慮社會關係的結合,考慮門當户對。在大的共生體系下,婚姻實際上是把小共生體轉變為更大共生體的一個紐帶。這樣去理解所謂的”逼婚“,或者是”宅男“現象,都會有不一樣的視角。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8

中國正在崛起,從傳統走向現代。眾所周知,這是一個艱難而漫長的探索歷程。如同樹木要長的高大就必須有堅實而健康的根系一樣,中國的現代化歷程也得立足於自己的傳統,或對其批判改造或對其繼承發揚。我們要忠於中國的現代化,就要忠於中國的過去。忠於過去我們才知道我們是什麼,我們應該走向何方,應該如何走。

首先,它面對的是中國的農業社會,通過社區調查追究中國農業社會的特點。在一個靠農業起家的國家,農村佔據絕大部分的領土,直到現在這依舊是中國的一個現實。回到以前,按費孝通老前輩的意思説,中國鄉土社會就是一個生於泥土、長於家族、教於禮教的社會。雖然那裏有現代人看來尚未開化的“愚”和“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的“私”,然而這的確是一個無為政治下的太平這會。其次,它對中國的發展趨勢以及如何發展做了一些暗示,如隨着社會的發展,地緣會衝破血緣、傳統教化會名實分離、人們的慾望會向需求發展等。

一、鄉土本色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北方人的相對剽悍、豪放,南方人的相對柔弱、婉約,這與北方平原的曠蕩和南方山水的纏綿是分佈開的。土地養活着中國的鄉土社會,中國的鄉土社會也和土地結下了難以割捨的情節。土地之於鄉土社會就如同水之於魚,離開了它就不能生存,土地與人的完美結合也培育出了五千餘年古國古的農業文明,如此互利雙贏的買賣,又有誰捨得丟棄了呢。在在物質生產能力極不發達,靠天吃飯的年代,擁有土地的心情,我不知該如何去描述,我想那就和今天處於小康社會的心情差不多吧。於是,與其説鄉土社會的人不捨得土地,不如説土地束縛住了鄉土社會的人。於此同時,鄉土社會有了另外一個特徵,那就是土地的固定性徵服了人口的流動性,形成了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造成了一個環境內人們彼此熟悉的社會。我想正是這種慣於熟悉的環境而形成的惰性讓鄉土社會與現代充滿着陌生人的社會格格不入,阻礙了中過的現代化。

二、文字下鄉

在兩篇論文字下鄉中,費老分別從時間和空間上闡述了文字下鄉在鄉土社會中的不必要性,而這不必要性正是建要立在一個對外相對封閉而內部非常熟悉的鄉土社會。

文字與語言比較,依費老當時所言,文字適於間接傳播並且有產生歧義的毛病,而語言則適於間接傳播。我們就當代來看,語言在現代可以通過語音設備進行長距離的傳播部分取代文字長途傳播的功能。鄉土社會在空間上因土地的限制而不會太大,並沒有使用文字傳播的必要,又因為彼此之間以及彼此對環境尤其是生產方式和生產方式的熟悉,語言傳播減少了相當部分的歧義;再從時間上來看,我認為語言更有適應環境小範圍變化的可變性,因此用語言比用文字在同代和代際之間傳播更具時效性。在鄉土社會語言是優於文字的。

關於鄉土社會中人“愚”的問題,肥老的解釋是,鄉下人並不愚,愚是學習能力問題,而鄉下人不識字只是知識積累問題,鄉里人也有城裏人不知道的知識。由此我的感想是:在社會發展,鄉土的封閉性被打破的必然趨勢下,文字下鄉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並不是一個急於求成的是,而是當局如何抓住時機,提高文字下鄉效率的問題。

三、差序格局

“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在我看來並不是指社會的冷漠,而是指鄉土社會中合作的狀況,在左鄰右舍關門不見開門見,低頭不見抬頭見的小天地裏,怎麼可能“老死不相往來”呢?鄉土社會確實是一個“私”當頭的社會,人們都以“我”中心,考慮與人交往營建生活圈子,賺取社會資本。這一切的根源我認為在於封建自然經濟的封閉性,自然是因為自給自足,雖然交換在小範圍內存在,但人們的生活大多依賴於以家庭為單位的生產實體,合作則多在自家土地上自家人之間產生。要強調的是,在物質生產力水平很低的年代,一心忙於自家的生產而無暇顧及他人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費老把差序格局和傳統格局對比,突出了西方社會的合作分工細緻、權利義務分明與中國鄉土社會“老死不相往來”的鮮明對比。

四、鄉土社會價值體系

麻雀雖小,肝膽具全。鄉土社會雖然範圍小,但它畢竟作為一個相對封閉的社會有着它獨特的價值體系。就私人而言,有維繫私人的道德,就社會而言,有禮治秩序、男女有別、無訟等觀念。

維繫着私人的道德,費老在《鄉土中國》中將其歸納為孝與倫常。具體的説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克己復禮”,“恭、寬、信、敏、惠,仁、義、禮、智、賢”等一系列儒家思想。中國素來有禮儀之邦的頭銜,並且這不是自封的,相必着與佔中國絕大部分領土的鄉土社會在私人道德上的教化有很大關係。人們總是力求在對自己的剋制上化解矛盾和糾紛,並用自己的真誠去打動和感化人以此來實現“和”的目的。令人欣慰的是這確實創造了一個穩定和諧的鄉土社會,但它也有不足。在《從傳統到先代》一書中,金耀基先生曾説,中國人對禮的過分注重即對人事的注重,使中國人對自然的探索僅限於美的欣賞,而阻礙了中國自然科學的發展。這是科學方面,中國人也曾為禮付出過生命的代價。用一部電視劇來説,《中國兄弟連》中就有這樣悲慘的一幕,全唐莊的人對“皇軍”以禮相待,因為他們從祖先那裏學來的永遠是“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然而,結果卻是全莊人藏生火海。私人道德對人際關係一定時候是有用的,但不是時時有用,尤其是涉及民族利益之時,這是歷史留下的教訓。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9

近期熱播電視劇《白鹿原》大受歡迎,描繪了20世紀初在渭河平原這片土地上,中國農村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這部劇讓筆者不由得想起由中國著名學者費孝通教授作的《鄉土中國》一書,是研究中國鄉土社會傳統文化和社會結構理論研究的代表作。

本書最初出版於1947年,許多內容和觀點或許已經過時,但其中仍有許多有價值的內容。筆者會將讀書筆記分享給大家,共同學習探討。

鄉土特色

從基層看上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而那些“土頭土腦”的鄉下人構成了中國社會的基層。

對“土”這個略帶藐視性的字進行了解釋,稱為泥土。鄉下人以土地謀生活,“土”是他們的命根。又因為莊稼人是黏在土地上生活的,因此他們的“土氣”也是因不流動才產生的。

以農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態,遷移是變態。但鄉村人口並不是固定的,當人口到達飽和點後,過剩的人口則會宣泄出外。

中國鄉土社區的單位是村落,而村與村的關係是孤立、隔膜的。

中國聚村而居的原因

一、每家耕地面積小(小農經營);

二、需要水利的地方,有合作的需要;

三、為了安全,人多容易保衞;

四、土地平等繼承原則下,兄弟分別繼承遺業,使人口在一個地方一代代積累起來,成為大村落。

這種生於斯、死於斯的鄉土社會中,人與人的關係就形成了“熟悉”的社會,沒有陌生人的社會。

在熟悉的社會中,所得到的是隨心所欲、不逾規矩的自由,這種自由也不是法律所保障的那種自由;這裏的規矩也不是法律,而是“習”出來的禮俗。鄉土社會的信用並不是對契約的重視,而是發生於對一種行為的規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時的可靠性。也即,鄉土社會裏從熟悉得到信任。鄉土社會通過形成對人、對物的熟悉為人處事,這種相處模式或風俗在現代的陌生人社會中是無法應用的。毋庸置疑,今天中國的7億農民、4萬多鄉鎮仍然構成中國社會的基層,國家也不斷推出惠農、扶貧等政策建設新農村,農村問題是中國的基本問題。但另一方面,土地不再成為農民的唯一謀生土壤,他們不必再將半個身子紮在土地上生存,一些農村的青壯年勞力進城打工成為常態。

《白鹿原》中,石頭等人的出走在當時會使聚村而居的白鹿原喪失青壯年勞力,這種情況也不會出現在人口頻繁流動的現代社會。更多的農村人進城買房,給後代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原先農村的熟人社會或許更多地存在於偏遠閉塞的地區,或存在於留守老人的記憶中。城市化進程下,具有鄉土氣息的熟人社會或許正在逐步瓦解。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10

我是來自鄉村的孩子,對自己的家鄉有着深厚的感情,這份感情或許就是《鄉土中國》中描述的,由那份鄉土本色灌溉澆築而成的吧。

在《鄉土中國》一書中,費老從普通鄉下人的“土氣”入筆,一反常人對“土氣”這個詞的藐視,稱讚“土”字用得精當,因為中國傳統社會的小農經濟依靠的正是土地。也正是因為有了“土”的滋養,才有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傳統農業,才有了聚村而居、與世無爭的傳統生活,才有了中國人生生不息的傳統文化根源。鄉土社會的本質不是別的,正是這種“土氣”。此等的精闢見地,如果沒有一種流淌在靈魂深處的傳統文化意識以及鄉土中國情結,恐怕是很難抒發出來。

《鄉土中國》所透露的正是這種對本民族文化的認識,或者説是對傳統文化的社會學層面的解析。《鄉土中國》談論了民族歷史、文化對個人根深蒂固的影響。差序格局更為深遠的影響仍然是對中國人行為方式、道德觀念的傳統導向,“公私不分”、“私人道德”盛行,在現代化的今天也不能説是完全消解。而這對於市場經濟的發展、現代化的轉型,無疑是起着消極的作用。

根據自身的理解,本書的第一篇介紹的是背景,描述了中國的鄉土本色,也就是中國的特殊性。何為鄉土中國,它的特殊性是什麼?本篇寫得非常透徹。比如,作者説中國鄉下人多,“土”就是他們的特性,沒讀過本書的人或許以為這土氣是貶義詞,但是,其實正是因為靠土地謀生的理想使鄉土社會是那麼的穩定,即使戰亂遷移的也不是社會的主流。費先生也順便比較鄉土中國和美國的不同,指出我們是聚村而居,並且保持自己的生活隔離,結果就形成了地方性,保持孤立的社會圈子。同時,村落裏面大家都是特別熟悉,就成了沒有陌生人的社會。

在沒有陌生人的社會,法律其實處於次要的可有可無的地位,大家都能得到從心所欲而不逾規矩的自由,大家重視的是信用而不是法律。當然在我們現在這個處處都成了陌生人的社會,“土氣”就成了罵人的話,那些禮俗也逐漸被法律所代替。

第二三部分主要介紹了文字在鄉土中的不適應性,在《鄉土中國》一書裏面他所討論的問題裏面很大程度上認為鄉村社會是不需要文字的,經驗的傳播往往是手把手地教,在一個地區住的幾百年,世世代代面臨的問題很大程度都是一樣的,解決的辦法都是一樣,不需要什麼理論、什麼創新。當然先生在這兩篇文章裏面分析很多,也很深刻。

第四到七主要介紹差序格局對於私人道德、家族甚至男女關係的影響。什麼是差序格局?很簡單就如同一顆石子砸到水上蕩起的一圈圈水紋,最中心的那一點是自己,其餘的就是按遠近程度來劃分。對於中國人自私,沒有公德心的論調很多,但是先生在裏面把這個問題做了一個梳理,他發現中國人之所以與西方人不一樣,就在於人我劃分的基礎不一樣。西方人是什麼樣子呢?是團體。團體內外的人很清楚,他就從最基本的家庭這個概念分析的。在中國就不一樣。他的伸縮性非常大,你得勢的時候可以賓客三千,親戚多的是,假如你不得勢,也許一個人都不認識你。可以説我們的網絡是以自己為中心,結果就造成了沒有一個人和你的網絡是一樣的。平等,一是神對每個個人的公道。差序格局中道德體系的出發點最主要的是“一切皆以修身為本”,在這個意義上説,差序格局中並沒有一個超乎私人關係的道德觀念,這種超己的觀念必須在團體格局中才能發生。孝、悌、忠、信都是私人關係中的道德要素。

這樣説的話,我就可以理解為什麼西方一些國家政府工作更透明、更廉潔有效、公民參與程度更高,更重視自己的權利,更強調公平了。

時間的流逝總是在不停記錄歷史的進程,越過世紀的門檻,回首總結上個百年的中國社會學發展,總會有許多名字讓人銘刻在心。費孝通先生作為一代學人的典範,在幾十年的學術生涯中孜孜以求,為建立中國化的社會學傾其一生心力,可謂著作等身,學問深厚;而其代表作《鄉土中國》更是影響深遠,堪稱經典之作,至今仍嘉惠後輩學人,引領我們探究中國傳統社會的特質,發掘中華文化的深刻內涵。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11

花了二十來天才看完這本《鄉土中國》,而也是這本書,讓我對自己的閲讀量和閲讀方式產生了一定的反思。今天這次寫讀後感,可能更多地卻在對自己讀書上的反思了。

無論怎樣,還是先得説正題。《鄉土中國》這本書是值得並且需要讀第二遍甚至第三遍的。我習慣讀一本書的時候先了解作者作這本書的年代和時代背景,我認為,無論什麼樣的作者,在寫書的時候,其背景對其影響一定是很重要的,這本書,是費孝通先生根據自己在抗日戰爭期間的研究成果發表在當時的期刊報紙上的小文章所綜合的,時代背景是處於極度艱難的抗戰時期。而也恰巧是研究之艱難,信息流通之不便,也使得費孝通先生的研究結果具有很鮮明的個人特點和創新的視角。費孝通先生研究的對象是中國社會,他所著《鄉土中國》,估計中國已經沒有什麼時候能夠比起那個時代更鄉土的了。

《鄉土中國》一書還是比較全面的講述了中國鄉土社會的方方面面的。費孝通先生言之“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這一總結,加之後面的各項闡述,很具有總結性。不僅在那個年代,即便是現在,所謂的現代化已經得到一定發展了,我認為,中國社會鄉土性的烙印還是很深的,現在的內陸地帶,現在的農村,還是有很多保持着一貫的鄉土性。

而中國人的很多性格也是鄉土性而造成的。

人制與法制,究竟哪種更適合?社會主要依靠道德還是依靠法律?想必很多人覺得該依靠法制,但是對於主要依靠道德還是依靠法律這一點上肯定會有很多爭辯。費孝通先生指出,中國的社會是一個“無訟”的社會。比之於西洋幾乎可以用訴訟解決所有問題,中國社會是很少想到用打官司的方式解決問題的。西洋遇事,可能很快想到訴訟,而中國人卻往往只會在其他所有辦法解決不了的情況下才會去打官司。因為,在西洋人看來,打官司是一種很好的解決方式,而為被告為原告也都很可以理解,成為被告的不一定會受到道德上的譴責。中國就不一樣了,即便是在現在,打官司的被告基本首先就會給人以壞形象的印象,很多時候都會受到很多譴責的,而原告也不一定好運,人們也可能會説“破大點事就打官司,難道沒有別的解決方式了嗎?”。

中國司法制度的推行不力,不僅僅是因為腐敗和權錢當政的原因,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與已經保持了幾千年的鄉土“禮治秩序”的衝突的。譬如説,妻子與外人通姦被丈夫發現,丈夫動手打了姦夫,最後法律判過來,無法給姦夫和妻子以任何處罰,卻可以拘留甚至刑罰於丈夫,但是以所有人的道德和“禮治秩序”的處理方式,丈夫打人是無可厚非的,妻子和姦夫會受到懲罰和譴責,丈夫卻沒事,兩種方式結果截然相反。作為旁觀者,你是如何看的呢?羣眾的看法和抉擇就會直接決定最後選擇的社會秩序的方式,所以法制的推行阻力重重,社會原因是佔很大比重的。

文字的下鄉可能對於我們現在幾乎掃除了所有文盲的社會已經很難體會,但是放諸於解放前的幾乎純農村的社會確實有很多耐人回味的地方。城裏人説鄉下人土,不識字,説鄉下人笨,費孝通先生認為鄉下人不識字不是因為學不會,而是因為他們當時的社會生活不需要用到太多文字,不識字也無妨,所以自然不回去學太多,而不是因為笨而不識字的。這一點我相信是肯定無可辯駁的,當初全國恢復大學聯考的時候,農村孩子在讀書方面就從來沒有落後過城裏孩子。而現在,城鄉教育基礎差別如此之大的時候,農村孩子依然可以學得很好,説鄉下人笨的説法是無法站住腳的。

我想,這本書看完之後,我應該要反思一下讀書方式了,不去對於每一本書都求之一定程度的甚解,現在這個階段就應該廣泛涉獵,“好讀書不求甚解”,待到需要認真的做研究時,再去甚解便可。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12

《鄉土中國》是費孝通著述的一部研究中國農村的作品。全書涉及鄉土社會人文環境、傳統社會結構、權力分配、道德體系、法禮、血緣地緣等各方面,向讀者們展示了中國傳統社會盤根錯節的組織關係。本人有幸閲讀了費老先生的作品,並有所感觸,在這裏分享給大家。

中國社會是具有鄉土性的,作者在這裏定義了土地的重要性,我們以農業為生。農民向土地索取生存所需,所以敬畏土地。農民聚集在一個空間內,無需具體的規範、原則,更習慣於通過超越語言地形式形成習慣,放在時間維度來看也就是禮俗。鄉土社會是一個禮俗社會,是沒有法律傳統的,傳統相比於現代社會更為重要。因為,鄉土社會中社會變遷小,農人一年一度,周而復始。越是經過前代生活中證明有效的,也越值得保守。於是“言必堯舜”,好古是生活的保障。

從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歷程來看,可以説我們黨很早就認識到了禮俗、好古的鄉土社會特點。鄉村之於革命,是革命的基礎和動力;而革命之於鄉村,則是千年鄉村秩序和鄉村生活的大顛覆。在革命的邏輯中,這種顛覆是歷史的必然,合情合理;但在中國傳統農民生活的邏輯中,則是對現有的信仰、原則和傳統的背離或放棄。因此,現代革命進入鄉村的最大問題,是農民能否有決心背離傳統,親近革命和接受革命的問題。這正如黃琨研究所發現的:“貧困並不是農民參加革命的唯一理由,革命農民固然出於對物質利益的渴求,但傳統的價值判斷和道義準則仍在考慮之列,革命所面臨的風險也常使他們邁不出革命的腳步。”與通過暴力手段進行強行改造相比,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着人民的立場,保護着人民的利益,想人民所想,這樣才成功地突破了這個千年傳統所積澱出來的心理和精神的“防線”。

而其祕訣在於:在努力使鄉村成為現代革命的舞台,使農民成為現代革命的力量同時,也用現代革命的邏輯改變鄉村,改變農民。簡單地説,就是把革命動員與鄉村的革命性改造有機結合起來,在鄉村改造中動員農民;通過動員起來的農民實現鄉村改造。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13

靠種地謀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貴。城裏人可以用土氣來藐視鄉下人,但是鄉下,“土”是他們的命根。在數量上佔着最高地位的神,無疑的是“土地”。“土地”這位最近於人性的神,老夫老妻白首偕老的一對,管着鄉間一切的閒事。他們象徵着可貴的泥土。我初次出國時,我的奶奶偷偷的把一包用紅紙裹着的東西,塞在我箱子底下。後來,她又避了人和我説,假如水土不服,老是想家時,可以把紅紙包裹着的東西煮一點湯吃。這是一包灶上的泥土。——我在《一曲難忘》的電影裏看到了東歐農業國家的波蘭也有這類似的風俗,使我更領略了“土”在我們這種文化裏所佔和所應當佔的地位了。

中國農民聚村而居的原因大致説來有下列幾點:

一,每家所耕的面積小,所謂小農經營,所以聚在一起住,住宅和農場不會距離得過分遠。

二,需要水利的地方,他們有合作的需要,在一起住,合作起來比較方便。

三,為了安全,人多了容易保衞。

四,土地平等繼承的原則下,兄弟分別繼承祖上的遺業,使人口在一個地方一代一代的積起來,成為相當大的村落。

鄉土社會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於斯,死於斯的社會。常態的生活是終老是鄉。假如在一個村子裏的人都是這樣的話,在人和人的關係上也就發生了一種特色,每個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長大的,在孩子眼裏周圍的人也是從小就看慣的。這是一個“熟悉”的社會,沒有陌生人的社會。

“我們大家是熟人,打個招呼就是了,還用得着多説麼?”——這一類的話已經成了我們現代社會的阻礙。現代社會是個陌生人組成的社會,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細,所以得講個明白;還要怕口説無憑,畫個押,籤個字。這樣才發生法律。在鄉土社會中法律是無從發生的。

人的生活和其他動物所不同的,是在他富於學習的能力。他的行為方式並不固執地受着不學而能的生理反應所支配。所謂學就是在出生之後以一套人為的行為方式做模型,把本能的那一套方式加以改造的過程。學的方法是“習”。習是指反覆地做,靠時間中的磨練,使一個人慣於一種新的做法。

在我看來卻表示了我們的社會結構本身和西洋的格局不相同的,我們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紮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紋所推及的就發生聯繫。每個人在某一時間某一地點所動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社會結構格局的差別引起了不同的道德觀念。道德觀念是在社會裏生活的人自覺應當遵守社會行為規範的信念。它包括着行為規範,行為者的信念和社會的制裁。它的內容是人和人關係的行為規範,是依着該社會的格局而決定的。從社會觀點説,道德是社會對個人的制裁力,使他們合於規定下的形式行事,用以維持該社會的生存和延續。

在我們的鄉土社會中,家的性質在這方面有着顯著的差別。我們的家既是個棉續性的事業社羣,它的主軸是在父子之間,在婆媳之間,是縱的,不是橫的。夫婦成了配軸。配軸雖然和主軸一樣不是臨時性的,但是這兩軸都被事業的需要而排斥了普通的感情······不但在大户人家,書香門第,男女有着閫內閫外的隔離,就是在鄉村裏,夫婦之間感情的淡漠也是日常可見的現象。我在鄉間調查時特別注意過這問題,後來我又因疏散下鄉,和農家住在一所房子裏很久,更使我認識了這事實。我所知道的鄉下夫婦大多是“用不着多説話的”,“實在沒有什麼話可説的”。一早起各人忙着各人的事,沒有功夫説閒話。出了門,各做各的。婦人家如果不下田,留在家裏帶孩子。工做完了,男子們也不常留在家裏,男子漢如果守着老婆,沒出息。有事在外,沒事也在外。茶館,煙鋪,甚至街頭巷口,是男子們找感情上安慰的消遣場所。在那些地方,大家有説有笑,熱熱鬧鬧。

通常有以“人治”和“法治”相對稱,而且認為西洋是法治的社會,我們是“人治”的社會。其實這個對稱的説法並不很清楚的。法治的意思並不是説法律本身能統治,能維持社會秩序。法律還得靠權力來支持,還得靠人來執行,法治其實是“人依法而治”,並非沒有人的因素。

禮治社會並不是指文質彬彬,像鏡花緣裏所描寫的君子國一般的社會。禮並不帶有“文明”,或是“慈善”,或是“見了人點個頭”,不窮兇極惡的意思。禮也可以殺人,可以很“野蠻”。譬如在印度有些地方,丈夫死了,妻子得在葬禮裏被別人用火燒死,這是禮。又好像在緬甸有些地方,一個人成年時,一定要去殺幾個人頭回來,才能完成為成年禮而舉行的儀式。我們在舊小説裏也常讀到殺了人來祭奠,那是軍禮。

親密社羣的團結性就依賴於各分子間都互相的拖欠着未了的人情。在我們社會裏看得最清楚,朋友之間搶着回帳,意思就是要對方欠自己一筆人情,像是投一筆資。欠了別人的人情就得找一個機會加重一些去回個禮,加重一些就在使對方反欠了自己一筆人情。來來往往,維持着人和人之間的互助合作。親密社羣中既無法不互欠人情,也最怕“算賬”。

儒家所注重的“孝”道,其實是維持社會安定的手段,孝的解釋是“無違”,那就是承認長老權力。長老代表傳統,遵守傳統也就可以無違於父之教。但是傳統的代表是要死亡的,而且自己在時間過程中也會進入長老的地位。如果社會變遷的速率慢到可以和世代交替的速率相等,親子之間,或是兩代之間,不致發生衝突,傳統自身慢慢變,還是可以保持長老的領導權。這種社會也就不需要“革命”了。

愛情,好吃,是慾望,那是自覺的。直接決定我們行為的確是這些慾望。這些慾望所引導出來的行為是不是總和人類生存的條件相合的呢?這問題曾引起過很多學者的研究。我們如果從上面這段話看去,不免覺得人類的慾望確乎有點微妙,他們儘管要這個要那個,結果卻常常正合與他生存的條件。慾望是什麼?食色性也,那是深入生物基礎的特性。這裏似乎有一種巧妙的安排,為了種族延續,人會有兩性之愛;為了營養,人會有五味之好。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14

時常看到歷史的書籍裏會講到很多家族的長者坐在一齊召開長老會議,並選出德高望重的人代理村裏的事物。

在鄉村裏,無論是政治的,經濟的,文化的等等眾多的事物都會和家族發生關聯,都會以家族為單位進行着。如果事情小,夫妻二人就能夠解決,但若事情大了,全族的人都會幹澀進來。在家族裏,最有威望的就是族長,他代表家族的形象與利益。而當家族與家族之間發生利益關聯時就需要長老的協調,長老一般不止一個,他們總是由各個家族的長者組成。長老處理各種糾紛既不是依靠權利,也不是憑藉大家的協商同意而產生的效力。他們主要依靠仁禮道德來管教人們!他們依靠傳統的約束!因此他們總是很重視教化的實施。但這就不得不產生一個問題,傳統的東西也有過時的時候。這時就應怎樣辦呢?反對吧。長老領導下的禮制社會是不允許反對的!於是,在現實的社會中,新生的年輕人既然沒有潛質去反對傳統的東西,但他們能夠選取是用心地執行還是消極的對抗。這也就產生了書中所説的“名實的分離”。

這所有的一切是在西方社會所不能看到的。西方擁有議會的傳統,他們更多的是同意的權利,只要同意構成的機構不能滿足大多數同意者的意願,機構就有被反對推翻的可能。他們的行事原則主要依靠法律的約束,他們要求執法者依法而治。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15

《鄉土中國》一書收集是在上世紀四十年代後期,費老根據自己在西南聯大和雲南大學所講的“鄉村社會學”一課的內容,應當時《世紀評論》之約,而寫成分期連載的十四篇文章。這十四篇文章分別是:鄉土本色、文字下鄉、再論文字下鄉、差序格局、維繫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別、禮治秩序、無訟、無為政治、長老統治、血緣和地緣、名實的分離、從慾望到需要。以下我就選擇了其中我比較感興趣的幾篇:

一、鄉土本色

“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我説中國社會的基層是鄉土性的,那是因為我考慮到從這基層上曾長出一層比較上和鄉土基層不完全相同的社會,而且在近百年來更在東西方接觸邊緣上發生了一種很特殊的社會。這些社會的特性我們暫時不提,將來再説,我們不妨先集中注意那些被稱為土頭土腦的的鄉下人。他們才是中國社會的基層。”這是費孝通先生在本文中的第一段,間斷的一句話,就將對鄉土社會的研究上升到了對於研究整個中國社會極其重要的層面。緊接着,費老便開始大讚人們在藐視鄉下人土氣時用的“土”字用得精妙,因為中國傳統社會的小農經濟依靠的正是土地。“我們説鄉下人土氣,雖則似乎帶着幾分藐視的意味,但這個土字卻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義是指泥土,鄉下人離不了泥土,因為在鄉下住,中的是最普遍的謀生方法……中華民族確實與土有着深厚的感情,從半坡、河姆渡開始粟稻種植,中國社會就一直沉浸在與世無爭的小農經濟之中。農業成為維繫社會的經濟支柱。在農業為主的社會中,‘土’成為與文化緊密聯繫的東西。”也正是因為有了土的滋養,才有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傳統農業,才有了聚村而居、與世無爭的傳統生活,才有了中國人生生不息的傳統文化根源。

通過費孝通先生的描述,展現在我們面前的農民生活是一幅春耕秋收面土背天、日出而作日暮而息的循環式圖卷,一個老農所面臨的問題是四季的轉換,而不是時代的變更。他做着和父親爺爺一樣的工作,和子孫後代也一樣的工作,這種工作只需要通過面對面的言傳、手把手的身教即可繼承,而且非常穩定。為了這種穩定可預期的生活保證,農民只需要氣候正常,不需要技術革命;只需要按部就班,不需要別出心裁;只需要求是,不需要創新。鄉土社會的本質不是別的,而正是這種“土氣”。不得不佩服費老對這一點的精闢解釋,我想如果沒有大量的研究以及本着對基層社會的瞭解與關懷是很難有這樣獨到見解的。費孝通:鄉土中國

二、文字下鄉、再論文字下鄉

“鄉下人在城裏人眼睛裏是‘愚’的。”對於這個“愚”字,作者認為,多數人都陷入了認知的誤區。許多人都把“愚”當作是鄉下人“智力缺陷”的代名詞,而事實上,鄉下人之“愚”只不過是一種對城市生活所需的“知識缺乏”而已。費老在文中舉了兩個例子,一個是鄉下人在面對汽車到來時不知如何是好,還有一個是城裏的孩子故作聰明地將包穀喊成是小麥。這兩個例子很輕而易見地就説明了那個所謂的“愚”只是見識問題,與智力有何干呢?繼而費老很自然地過渡到了“文字對鄉土社會必要性”的問題。作者概述了“文字”的產生和發展及其功能和作用,再就鄉土社會生活的特性特徵對該問題進行的深刻的論述。在“文字下鄉”一文中,作者指出鄉土社會是一個熟人社會,鄉民們生活在一個狹小的範圍裏,人與人之間的活動和聯繫都是很頻繁的,並且時常處於面對面的直接性的溝通交流中,這就使得作為人類交流溝通媒介的間接載體————“文字”在鄉土社會處於一種非必要狀態,從空間上對該問題進行了説明。而在“再論文字下鄉”一文中,作者指出“文字”作為一種經驗和知識的傳承媒介,在鄉土社會“語言是足夠傳遞世代間的經驗”的特質下,也不能發揮其積極有效的作用。通過對“記憶”的強調和“代代相傳”模式的闡述,從時間上,説明了鄉土社會絕非必要“文字”。總結兩章,我們可以看到,文字的發生和使用也有其特殊的背景。在鄉土社會這一基層上,“語言”似乎就可以代替“文字”的所有功能了。無論是在空間還是時間的格局上,熟人社會的面對面親密接觸和在同一生活定型中的生活,都使得人們沒有用“文字來幫助他們在社會生活的需要”。最後作者指出:“只有中國社會的鄉土性的基層發生了變化,也只有發生了變化之後,文字才能下鄉。”

到了今天,文字的普及工作似乎已經比較圓滿的完成了,那中國的基層是否已經發生了變化了呢?答案是肯定的。隨着科技在農業中的普及和應用,鄉村和城市間溝通的加強和頻繁,“城鄉一體化”建設格局的規劃,使得中國的基層已經遠不同於費老先生《鄉土中國》中的基層了。只是現在的所謂鄉下人看到汽車就像看到自行車一樣頻繁,根本不存在不知如何是好的問題,到時還有些所謂城裏人至今還不知道包穀和小麥有何區別,不過,這自然是題外話了。

三、差序格局、維繫着私人的道德

“以‘已’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別人所聯繫成的社會關係,不象團體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個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紋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遠,也愈推愈薄。在這裏我們遇到了中國社會結構的基本特性了。”這就是費老在文中解釋得差序格局的經典形象,為了更好的顯現出“差序格局”的特點,作者又引入了西方“團體格局”的概念,並深入到中西方文化背景和根源的差異中去解釋。他將西洋社會的類型稱為團體格局,若干人組成一個個團體,就像一捆捆紮起來的木柴;將中國鄉土社會的類型稱為差序格局,每個人都以自己為中心,按親疏遠近向外擴開一圈圈的社會圈子,就像石頭投入水中蕩起的一圈圈波紋。這種差序格局中的個人與他人之間的社會關係,不像團體中的分子那樣大家立在一個平面上,而是像水的波紋一樣,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遠,愈推愈薄。作者把社會關係的這種一輪輪波紋之間的差序稱為人倫。中國人講究人倫——君臣、父子、夫婦、長幼……講的是一種差等關係,這種種差等關係各自有它們應該遵守的規則。在這種差序格局裏,個人與他人的交往便是以“人倫”為基礎的。當個人以自己為中心,“推己及人”,形成一圈圈的社會圈子時,這圈子是可大可小具有伸展性的。人們往往根據其實際需要而相應擴大或縮小其圈子的範圍。正因如此,在中國的鄉土社會中,家的概念是模糊的,小的時候父母子女是一個家,大的時候可以囊括伯叔等,甚至大至整個家族。

四、家族、男女有別

費老認為,鄉土中國的家和族是分不開的,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因為中國鄉土社會中的家庭不但承擔着生育功能,更是作為一個事業社羣承擔了許多生育以外的職能。所以,家庭一般都是以家族的形態呈現的。對於這一部分,我特別感興趣的是作者關於鄉土社會男女關係和感情的論述。作者引用OswaldSpengler在“西方陸沈論”裏的理論陳述了兩種文化模式:“一種稱作啊阿波羅式的;一種稱作浮士德式的。阿波羅式的文化認為宇宙的安排有一個完善的秩序,這個秩序超於人力的創造,人不過是去接受它,安於其位,維持它;但是連維持它的力量都沒有,天堂消失了,黃金時代過去了。這是西方古典的精神。現代的文化卻是浮士德式的。他們把衝突看成存在的基礎,生命是阻礙的克服;沒有了阻礙,生命也就失去了意義。他們把前途看成是無盡的創造過程,不斷的變。”費老説,鄉土社會的感情是浮士德式的,而生活模式卻是阿波羅式的。這一矛盾勢必使得鄉土社會中的男女感情之間有很難逾越的鴻溝。鄉土社會中的家庭男女似乎只不過是因為生育的目的而結合在一起,並沒有太多情感上的交流和契合;而真正情感上的交流,更傾向於在同性之間的展開,這使得鄉土社會的感情生活同性意味較強,而夫婦之間感情的淡漠也是日常可見的現象。所以鄉土社會中“家庭”的團結受到同性組合的影響不易鞏固。於是,家族代替了家庭。家族是以同性為主,異性為輔的單系組合。“中國鄉土社會裏,以家族為基本社羣,是同性原則較異性原則為重要的表示”。最後,費老總結説:“鄉土社會是個男女有別的社會,也是個安穩的社會。

《鄉土中國》這本書不厚,也就104頁,但是這短短的百來頁文字去很好地剖析了我們國家最基礎的社會,當然我們現如今所處的社會已較費老的那個年代相差甚遠,但是我們還是可以從那個時代的社會本質來解釋我們當代的某些社會想象,我想這可能也是我們這堂課的指定書目裏面將這本書歸為歷史類的原因吧。有人説要認識中國就必須先認識中國的農民,而要認識中國的農民,就不能不讀費孝通的《鄉土中國》,我很贊同這個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