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文城>校園範本>讀書筆記>

費孝通《鄉土中國》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 閲讀(3.16W)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書筆記吧。怎樣寫讀書筆記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費孝通《鄉土中國》讀書筆記,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費孝通《鄉土中國》讀書筆記

費孝通《鄉土中國》讀書筆記1

最近看了費孝通的《鄉土中國》,這算是一本純理論的書,從中瞭解到關於鄉村過度到城市的前世今生。

其中有個觀點令我印象深刻,在城鎮化的變革之中,一部分人學習了文化知識去適應現代城市生活,但是在農村生活是不需要這些知識的,所以城裏人會覺得鄉下人什麼都不懂,其實只是他們不需要懂而已,就好比城裏人也不需要懂得如何種地和餵養牲畜。

鄉村生活本來是很穩定的生活,在我小的時候,農田裏還是一番熱鬧的景象。在農村土地是大家最重要的資源,而且沒法帶走,所以背井離鄉的無奈、安土重遷都是人們對於土地的情感。

隨着城鎮化的發展,爛熟於心的農業技術似乎也後繼無人,農業社會似乎在漸漸遠去,現代化的農業我見到的也很少,雖然人們已經擺脱了利用動物耕種換成了各種機器,但是農業至今還需要很多人力的付出。

如果一個人願意主動的去適應一個規則,那麼這個規則肯定就變成了一種文化,例如尊老愛幼等。如果一件事還需要臨時的政策,那麼它還是政治的範疇。

文化的力量是強大的,你必須適應它才能更好的生存。文化的形成需要很長的時間,他經過人們不斷的實驗,絕大多數人的認同。在傳統的文化中,年長的人總是正確的,有領導能力的,晚輩永遠是要尊重前輩的。

可是如今的變革開始加速,與時俱進才是時代的主旋律。很多觀念開始名存實亡甚至崩塌。我們再去因循守舊的發展自己,是否還能跟得上時代。

對於社會的研究屬於社會學的範疇,社會學,一個看似綜合其實也很專業的學科,有人説社會的推動要依靠政治,後來當經濟問題出現的時候覺得經濟才能推動社會的變革,直到後來才發現科學技術才是第一生產力,生產力的發展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矛盾。

我雖然是理工科學生,但是對社會學還是很感興趣,社會學的發展才是人們的進步,觀念的進步。如今社會學的學生除了走科研似乎沒有更好的出路,希望社會學也能得到關注。

費孝通《鄉土中國》讀書筆記2

《鄉土中國》第一次讓我思考了中國現在社會結構,社會現象的成因。以前從沒有想到要追根溯源過,也從沒想過這些問題的背後,竟有如此深層次的或簡單或複雜的原因。

在費孝通先生的筆下,中國人的特性是和土地分不開的。是的,中國作為千年的農業大國,無論如今城市化發展如何洶湧,中國人的基因裏永遠有一句話被傳承着“面朝黃土背朝天”。可見,那時的中國,對土地對上天,有着我們無法想象的崇拜。我認為,從一點就能體現出來,就是人們見面時的打招呼的方式。西方國家尤其沿海,需要看上天的臉色,決定是否出海,於是他們搭訕的方式就形成了“今天天氣怎麼樣”,而中國,同樣是要看上天的臉色,卻總結出了“今天吃了麼”這樣的句子。“吃”字一出,就讓人聯想到食物,而食物是從哪裏來的呢?是土地。所以,在中國人心中,土地是衣食父母,相比於上天,土地在人們心中更為重要,再加上一句話“天上不會掉餡餅”這也讓中國人留下了些許潛意識,向上天祈求只能是心靈上的慰藉,真的想要生存下去,要靠自己的雙手,上天可以決定這年收成好不好,而土地和雙手可以決定今年是不是有收成。在中國,一片土地就像是一位母親,一大家子人生活在一起,一個鄉村,一個鎮,年代久了,每個圍繞在土地上的人,多少沾些親帶些故。每個人彼此熟悉,每個人守一小片土地,沒有外力的情況下,人們就安於這樣的現狀,不願意改變,於是家族式的社會就產生了。

家族,以血統關係為基礎而形成的社會組織,包括同一血統的幾輩人,亦可稱為家屬。如陳氏家族、王氏家族等。提到家族,我不由得想到了一句話“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這句話充分反映了所謂的中國人的醜陋一面,費先生在書中説,“在鄉村工作者看來,中國鄉下佬最大的毛病就是‘私’”所謂政府的“貪污無能”;所謂企業的“經營不善”都是這“私”的毛病在作祟。當家族的一個人“發跡了”,那麼以這個人為中心的恨不得祖宗八代有關係的都成了親戚;倘若他落魄了,這個家,可能也就縮小成了三口之家。私心、崇尚權力、為自己能得到的那些好處不遺餘力的爭取,中國人的劣根性就此體現出來。而讓這種劣根持續生長的正是中國人世世代代從傳承下來的中國式社會結構——家。不過,中國除了私,還有一點特色,就是值得稱讚的孝。所謂百善孝為先,雖然鄉土中國的私心很重,但是並不能掩蓋中華傳統美德,從土地發展起來,一家族為基本結構的社會,並不存在過多的法制。雖然歷朝歷代都有衙門有公堂,但鄉土中國的人們通常認為家醜不可外揚。而除了法律還有什麼能約束人們的行為呢,就是那“傳統美德”了。中國人信奉宗教的不多,大多信仰儒家,“三綱五常,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就是古老中國的禮治。

如今,隨着中國越來越快的發展,追求與國際接軌的高水平,國際上的法制社會看上去的完全公平,深深影響了中國人,中國終於由孔儒教誨的禮治社會漸漸轉型為時髦的法治社會,禮治與法治的衝突也就此開始出現。中國人講究仁、義、禮、智、信,禮治與法治的衝突就可從這其中的一個字體現出來——信。在傳統中國人腦海裏,信,不僅是美德,還是一個人做人的根本。我們可以輕輕體會“言而無信”這四個字説出口時的感覺,透露的是何種失望、厭惡與氣憤,這就是中國人對信得感覺。鄉土的中國人合作一件事的事後憑的就是相互的信任,而這種單純樸素的感情,卻被法治打擊的體無完膚,法律不講信,講的是證據。鄉土中國的人不懂什麼合同,他們只認這個人,並且相信這個人,腦子裏沒有什麼證據的概念,沒有凡事籤個合同來保障自己權利的習慣,可是這樣,在如今的.社會下,就得不到法律的保護,我們總能聽説一些因為不懂法的冤枉案子,把那些受了委屈還不得公平的主人公稱之為“法盲”我不敢苟同這個稱號,難道幾千年傳下來的禮教就全是錯的麼?為什麼我們不能稱那些鑽法律空子‘缺德不違法’的人叫“禮盲”呢?

費孝通《鄉土中國》讀書筆記3

隨着《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xx-2020年)》的頒佈實施,我又重拾農業方面的書籍,試圖瞭解當前開展農業農村工作的社會背景,與費孝通老先生所講的農業農村鄉土社會有哪些不同。

一直以為反映社會學的書籍,應當比較抽象,但讀費老的書籍一點都不覺得,反而非常生動,語言也時不時透着一股幽默的智慧。比如費孝通老先生説“在一個每代的生活等於開映同一影片的社會中,歷史也是多餘的,有的只是‘傳奇’”,生動形象地概括出鄉土社會的相對固定的特徵。是啊,農民與鄉土有很深的情結,這種情結不只是因為鄉土能夠讓農民“向土裏討生活”,更是情寄於此地,祖上祖祖上的親人都葬在這裏,當下的人過着過去人過着的日子,現在人守候着過去人守着的地方,好像時間空間都在這裏停止了,轉動的只是人,繼承了李四長相特徵的李小四接過李四的接力棒,世世代代,繼續耕耘着這片土地。在這樣的一片土地上,歷史真的不是很重要,發生在李四和李小四身上的事情差別不大,差別大的成了“軼事”,流傳下來。

回憶一下,鄉土情結確實影響者我們的文化(所謂“文化是依賴象徵體系和個人的記憶而維持着的社會共同經驗”),記得國小語文課外讀物曾經有“名人軼事”,還有成語故事,這些故事都引人入勝,講着歷朝歷代的事兒,但每每想起,我總是對時空產生模糊印象,再回憶一下,原來之所以印象模糊,就是因為當時,這些“名人軼事”、成語故事也只是對時間和空間模糊處理了,時間通常會説“一天”“一日”“在某人9歲那年”“有一年”“清末”等等,空間通常會説“中原”“私塾邊”“在路上”等等,沒有時空差別,只是對事件的描述。中國人讀到這些沒有困惑,估計翻譯成英文,外國人讀來一定滿腦子困惑,什麼時間?在哪?誰?都有什麼人?當時社會環境、條件怎麼樣?為什麼會發生這些事?等等,一堆的問題等着。

費孝通老師對於語言也是非常有研究的,語言所表達的內容,往往讓一些感性認識過於強大的人感覺到失望。他説,“我們永遠在削足適履,使感覺敏鋭的人怨恨語言的束縛”“所以在鄉土社會中,不但文字是多餘的,連語言都並不是傳達情意的唯一象徵體系”。由此,我才深刻認識到原來文字並不能和語言劃等號,白瞎為寫不出一點點文字來,痛苦了好多年。在鄉土社會,文字並不是必須的。

最後,我發現書裏面説到了一個詞語“面對面的社羣”,讓我想到了“面對面建羣”,我想費老是早於微信很多年談到面對面社羣這個詞彙的。難道微信裏面的生態系統,也仍然跟鄉土社會的關係有千絲萬縷的聯繫?書雖已讀完一遍,問題繼續思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