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文城>校園範本>讀書筆記>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 閲讀(1.42W)

讀完一本書以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書筆記吧。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書筆記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鄉土中國讀書筆記,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1

《鄉土中國》這本書是我進入大學後課餘讀的第一本書。可能是由於第一次涉足人文社會科學,對這一大類學問很是陌生,書讀得不是太順利,加之日常學習和時間的安排上不合理,一個學期快結束了,我總共才讀完了前3章。對此,我感到非常羞愧,費孝通老先生的“差序格局”都還沒有讀到,真是慚愧萬分。不過,我還是會利用課餘時間把全書看完。

然而,只這前三章,就已讓我獲益匪淺。讀完以後,我對中國的鄉土社會有了基本的瞭解,也認識到世代生活在鄉村的居民身上的一些性格和特質,這是我以前不曾知道、也不曾想過的。作為一名大學生,我對大師的著作沒有資格做評論,在這裏僅就《鄉土中國》的第一章《鄉土本色》談一談個人的一點體會和感悟。

費孝通先生是我國著名的社會學家、人類學家、民族學家和社會活動家。他於1947年根據所講“鄉村社會學”寫成《鄉土中國》。本書嘗試回答了“作為中國基層社會的鄉土社會究竟是個什麼樣的社會”這個問題。

關於“鄉土中國”這個概念,費先生在書中指出:“這裏的鄉土中國,並不是具體的中國社會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裏的一種特具的體系,支配着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換言之,“鄉土中國”是中國特具的一種體系,它包含在具體的百姓生活裏,老百姓遵循它而生活。

在第一章開篇,費先生開宗明義的提出:“從基層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這為“鄉土中國”下了定論——中國社會的基層(基本)是土生土長的鄉村人。

在這一章,先生着重闡述了中國鄉土社會的主要特徵,即鄉土的本色是什麼。我把它總結概括為下面的四點。

首先,在習俗上,鄉村人和其居住的鄉村有着很強的傳統性,而且這種傳統性很難被改變。也就是説,在鄉村居住的人都有一個“根”在身體裏邊。這個“根”,這種傳統性是源於人們世世代代和泥土打交道而形成的。比如費先生講他媽媽給他一包家裏灶上的泥土,讓他在想家的時候煮一點吃。這種方式現在看來很荒謬了,但對世代與土分不開的農村人來説,這無疑是一種心靈的寄託。就像余光中先生在《鄉愁四韻》中寫的那樣:“給我一朵臘梅香啊臘梅香,母親一樣的臘梅香。母親的芬芳,是鄉土的芬芳,給我一朵臘梅香啊臘梅香。”漂泊在外,思念家鄉,想到的一草一木都散發着鄉土的芬芳,鄉土跟母親又緊緊聯繫在一起,泥土是母親,母親就像泥土。從中可見從農村走出去的中國人對生於斯長於斯的家鄉,對踩在腳下的泥土的強烈依賴和深厚感情。我們常説“落葉歸根”。樹高千丈,葉落歸根;人在旅途,哪怕海角,哪怕滄海桑田,心中日夜縈繞着的永遠都是故鄉,永遠也放不下紮在心裏的這個“根”。這個情結可以説是所有傳統中國人的一種特質。像美國就不行,美國的居民是從世界各地移民過去的,才兩百多年曆史,沒根!所以説,“土”在我們的文化裏佔着最重要的地位。這就是所説的傳統性,很難改變的,它源自農民們(當然這是最初的發源、基層,後來擴大到不僅是農民)對泥土的依賴。

這個傳統性產生的原因在我看來有兩點。第一點,農民以種田為業,天天與泥土打交道,自然而然產生了感情。第二點,農業是世世代代的工作,從上面不知多少代一直傳下來,幾千幾萬年,一直延續下來,不曾斷過,是完完整整的一個整體,一個脈絡。滿足這兩點,傳統性就逐漸產生。這是個長久的過程,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才可能形成。

中國鄉村的第二個特徵,我總結為不流動性。費先生在書中説:“以農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態,遷徙是變態。”因為種地的人的地是不容易搬動的,你需要一年四季守着你的“一畝三分地”,有許多農活要去幹。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人口不流動的特點。一個家族的人住在這裏,那麼他的後代一般也會在此定居。舉個簡單明瞭的例子,就是農村的姓氏。雖然不斷有外來人口的遷入,但這隻佔少數的比重,微乎其微。所以看家譜,上面一代一代從上到下,還是同一個姓佔主線。如果一旦到哪一代的哪一家突然改姓了,那麼人們就會認為這一支斷了,沒辦法再延續下去了。農村裏現在依然很重視這個。所以,你不出去,別人也很少進來,這是不流動——反映到生活起居上就是“安土重遷”這個詞。

這樣也就自然而然引出了第三個特性——聚村而居。聚村而居——村與村之間相互較為孤立、隔膜。上面説的不流動是從人和空間上説的,這個是從人和人在空間的排列上説的。兩者有一定關聯,我認為是有點因果的關係。因為村子裏的人世代定居,不怎麼流動,因此導致村與村的交流、聯繫變少了,村子就孤立存在了。這有些像國與國的關係:可以合作,但都自己獨立。

聚村而居的原因,費先生講得很明白,也很有道理:“一、每家所耕的面積小,所謂小農經營,所以聚在一起住,住宅和農場不會距離得過分遠。二、需要水利的地方,他們有合作的需要,在一起住,合作起來比較方便。三、為了安全,人多了容易保衞。四、土地平等繼承的原則下,兄弟分別繼承祖上的遺業,使人口在一地方一件一代的積起來,成為相當大的村落。”

由於大量的聚村而居,因而鄉土社會的生活是富於地方性的,即活動範圍有地域上的限制,每個地方有各自不同的風俗。即便在同一個省內,也會有所不同。我是山東人,山東省內一共有17個地級市,各市無論是語言、居民的性格、還是生活習慣、風俗風貌,都有很大不同。你要我講一講山東話,什麼叫山東話?這個問法本身就不對。山東話多了,每個市的話都不一樣,你叫我怎麼講?要我講,我只會講萊蕪話,還講得不好(從小就説普通話,萊蕪話一直沒學好)。萊蕪市和泰安市,這兩個城市是挨着的,口音上卻有很大差異。萊蕪話音調較平,很少有兒化;泰安話音調起伏較大,兒化音更多一點。濟南和煙台,口音更是天壤之別。這就是非常明顯的地方性。

第四個特徵,我稱之為“熟悉”與“規矩”。亦即約定俗成。這個比較好理解。農村正是由於它的不流動性,人口性質很少發生變化,“每個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長大的,在孩子眼裏周圍的人也是從小就看慣的。”因此,許多習慣就慢慢約定俗成,不言自明瞭,這又叫作規矩。“規矩不是法律,是‘習’出來的禮俗。”“鄉土社會裏從熟悉得到信任。”我的老家我回去過一次,在那裏我看到,一家結婚,大半個村子的人都跑去參加、去吃酒席;一家死了人,差不多全村人前往悼念。這種自發的不假思索的行為完全是源自長年累月的熟悉,這不是規定出來的結果。

以上便是我對於費孝通先生所論中國鄉土社會的主要特徵的一些理解和想法。這四大特徵,回答了什麼是鄉土的本色。儘管本書我只看了很少一部分,但對鄉土社會、鄉土文化我已經有了很多想法,對不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現象也進行了一些探索和分析,我覺得這是個好的開端,我會在這條路上繼續走下去。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2

《鄉土中國》我連着讀了兩遍,第一遍讀得很暢快,費孝通先生把許多我看到的、聽到的、感受到的但從來沒有去深入思考過的事物與現象都講出來了,並分析探討了其背後的原因——語言平實,然道理深刻。無論是前言中簡潔謙虛的説明,還是正文中大膽樸素的討論與深入淺出的講述,抑或是後記中先生對社會學以及中國社會學何去何從的分析,無不讓我為先生的學識、治學態度、洞察力以及對於中國社會深切的人文關懷之情所折服。

所以一遍讀後仍覺得意猶未盡,又從頭讀了一遍。這一遍我慢慢感悟到了這14篇小論文之間的關係,也在腦海中慢慢搭建起了這種“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裏的體系”。在舊著《鄉土中國》重刊序言中,費孝通先生提到這本小冊子不能説是完稿,只是嘗試回答他自己提出的“作為中國基層社會的鄉土社會究竟是個什麼樣的社會”這個問題。我想,如果非要我用一句話來回答這個問題,我會用先生常在書中提起的一句——“生於斯,死於斯。”

這句話乍看只是個表面現象,為何用它來回答這個宏大的問題呢?且聽我談談自己對這本書的一點理解。

首先,“生於斯,死於斯”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一是橫向上的層面,講的是一個人自出生起就定居在一個地方,所見之人、所遇之事皆是熟悉的;二是縱向上的層面,講的是一個人從小到大生活在同一個地方且一個家族世世代代都不會搬遷。這是小農經濟所決定的安土重遷,也可説就是“鄉土”一詞的來源。瞭解了這個背景,再來理解先生提出的各種概念觀點就顯得很順理成章了。

譬如先生所論述的文字下鄉,就是從這兩個方面來説的。橫向上看,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鄉民,他們平素所接觸的是生而與俱的人物,這是一個沒有陌生人的社會,是一個面對面的社羣。文字是間接的説話,那麼既然可以面對面用語言直接交流,又何苦多此一舉來用文字呢?甚至連語言有時都顯得累贅了,在熟人中,我們可以“眉目傳情”,可以“指石相證”。縱向上看,鄉土社會是一個很安定的社會,人們的生活緊跟着白天與黑夜的交替、季節與季節的變更,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世代如此。“生於斯,死於斯”的結果必是世代的粘着,時間裏沒有阻隔,個人的個別經驗就等於世代的經驗,經驗無須不斷累積,只需老是保存。在這樣的社會裏,記憶是多餘的,記錄也就跟着多餘,文字也就沒有存在的理由和必要了。

又如鄉土社會中的社會規範——鄉土社會是一個禮治社會,維持禮這種規範的是傳統,而傳統就是社會所累積的經驗。從橫向上看,鄉土社會中的人們對周圍的環境事物都很熟悉,而從熟悉裏得來的個別認識就足夠他們應付生活中出現的各種狀況,這樣的個別認識我們稱之為經驗。縱向上看,鄉土社會是一個很安定的社會,不大會有新的問題產生。前人所用來解決生活問題的方案,儘可抄襲來作自己生活的指南。於是經驗得以累積和傳承,成為了傳統。傳統足以有效地應付生活問題,人們於是對傳統產生敬畏,畢恭畢敬地依着傳統行事,禮治也因而得以維持。維持禮的力量是人們發自內心的對傳統規則的服從,並且慢慢將這種服從內化為了自己的習慣,所以也就有了所謂“克己”,而非“依法”了。

也正是因為傳統的權威性和人們對傳統的崇拜,鄉土社會的生活可以看作是接近於完全由傳統所規定的。先生於是提出了一種發生在這樣的社會裏的權力——長老權力。長老權力並非政治權力,而是一種教化權力。就如前文所説的,在“生於斯,死於斯”的社會裏,環境總是代代如是,年幼者正在遇到的問題就是年長者已經遇到過的問題,年幼者總可以通過請教年長者來解決問題,年長者也就因此握有強制年幼的人的教化權力了。

無論是從橫向上理解還是從縱向上理解“生於斯,死於斯”這句話,我想都沒有詞能比“熟悉”與“穩定”更好地概括它的直接結果了——從熟悉裏得到信任與經驗,在穩定中形成傳統與教化,這個“熟悉”與“穩定”就是鄉土社會的社會規範和權力結構之基礎了。

鄉土社會雖是“熟悉”而“穩定”的,但並不代表它是完全靜止的,只不過它變化得很慢,慢到社會變遷可以吸收在社會繼替之中。正是這樣安定的社會以及從中衍生出的長老權力,決定了鄉土社會的變遷方式,作者稱之為“註釋式”。長老權力不容反對,“註釋”維持了長老權力的形式而注入了變動的內容。如此一來,名實分離,既尊重了傳統的權威,又滿足了變遷的需要。

至此,我不過是照着自己的思路,揀了一些內容談了談我對《鄉土中國》這本書的理解,當然也可能存在偏差,頂多算是我自圓其説解釋自己為什麼用“生於斯,死於斯”來回答“鄉土社會是一個什麼樣的社會”這個問題。“生於斯,死於斯”不僅僅是小農經濟下的一種表面生活狀態,更牽扯着文化傳遞、道德規範、權力結構等一系列社會要素。

僅憑上文的論述,書中的許多內容我無法一一詳述,理解上也很淺薄和侷限。例如上文所述“禮治”的社會規範,我們也可以從社會結構以及依着社會結構而形成的道德觀念這個角度來理解。先生提出了一個形容鄉土社會中社會結構的經典概念“差序格局”——即使是在“生於斯,死於斯”這樣熟悉而穩定的社會中,其內部的聯繫也並非均勻化。中國人的人際關係講究一個差次,也就是倫,以“己”為中心,像石子投入水中推開波紋,愈推愈遠,也愈推愈薄。從己向外推以構成的社會範圍是一根根私人聯繫,推的過程裏有着各種路線,每條路線都繫着不同的道德規範,遵守這種種規範就稱之為“禮”,所以這個“禮”説得具體些便是指倫理綱常,再具體些也就是儒家思想中“孝”“弟”“忠”“信”等一系列的道德要素。因而在以自己為中心的社會關係網絡中,最主要的自然就是“克己復禮”了。

《鄉土中國》自1948年首次出版至今已有整整70年,在工業化、城市化、市場化、信息化等現代化歷史潮流的裹挾下,鄉土社會一直髮生着變遷,許多東西隨之消逝,也有許多正在興起。一方面,農村人口開始向城市流動。豐富多彩,充滿挑戰、機會和無限可能性的城市生活吸引着人們。山裏的孩子渴望隨着讀書聲飛出大山,從小以泥土為遊戲的孩子正努力用筆替代鋤頭,年輕人紛紛湧向大城市追求嚮往的生活。當然,這也同時伴隨着層出不窮的農民工問題、拆遷問題等種種問題。無論是自願走向城市,還是被迫與土地分離,鄉土社會都漸漸地被人們拋在了越來越遠的身後。另一方面,鄉村社會本身也發生着深刻的變革。隨着我國城鎮化的進程和城鄉一體化建設,曾經的田野矗立起了高樓,即使在仍然以農為生的地方,通信、公路等公共設施和服務體系也已延伸至此,手機、互聯網、智能終端在鄉村得以普及。文字下鄉、法律下鄉、國家機構下鄉成為常態,意味着“無為而治”“長老統治”等等都失去了存在的可能與意義。我們最終從禮治走向了法治,從血緣走向了地緣,從慾望走向了需要。

只是驀然回首,人們又紛紛開始感歎起鄉愁。上班堵車時汽車的尾氣讓人們懷念清晨新鮮的空氣;快節奏的生活讓人們懷念“日出而起,日落而息”的生活規律;變幻莫測的世界讓人們懷念與泥土為伴時安定而平和的日子;冷漠疏遠的人際關係讓人們懷念熟悉温暖的面對面社羣……可惜,即使是集體式的回望與悵然,也註定阻礙不了由每個人共同推動的社會變遷。擺脱了土地的束縛意味着陷入了市場的怪圈,故鄉卻已成了回不去的地方。終於,“生於斯”不過是上天註定,而少了“長於斯”,“死於斯”也只剩可憐的一點鄉土情結了。

毋庸置疑,費孝通所言的“鄉土社會”正在瓦解,社會的結構與人們的思想皆在變化。社會的進步值得肯定,偶爾懷念過去也無可厚非。惟有不忘來時之路,方能實現未來之夢,從不停歇的前進是不合適的,就像現在,環境污染、秩序混亂、人情淡漠的問題恐怕還需我們停下來從鄉土社會中去悟得解決之道。從這個意義上説,即使我們正在走出鄉土,《鄉土中國》一書也永遠閃耀着它的價值,呼喚着一代又一代的人與之對話。

因為是作業,寫的確實有些冠冕堂皇了,所寫內容也參考了很多文獻,不過還不至於虛情假意,對先生的敬佩也是發自內心的。

尚未讀這本書之前,書的名字絲毫沒有引起的我的興趣,聽起來就像是介紹中國的自然風光、人文地理這般。讀後,卻令我有些激動了,寫得真實、深入,如果沒有一雙“慧眼”和憐憫之心,一定寫不出這樣的書。

我也希望自己能像先生那樣把事物看得真切,看得透徹,不過不知道還要磨練多久呢!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3

第一章是“鄉土本色”。作者開篇就説“從基層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這句話有兩層意思,一個是説中國社會雖然有很多階層,但是他們都是從鄉村社會分離出去的,在行為方式社會習慣方面還帶有很多鄉土社會同樣的痕跡(雖然他們自己是很不願意承認的,因為“土氣”毫無疑問是一個十足的貶義詞。),所以要研究“中國性”,就不得不從根基出發,研究中國社會和文化的土壤——鄉土社會。另一層意思是説現在這個鄉土性只侷限於基層,就是説雖然地主、知識分子、工人、資本家等社會階層都是從鄉土社會分化出去的,但是由於長時間的發展,已經與鄉土社會有了很大不同,所以那些城裏人對鄉下人冠以“鄉巴佬”的稱呼,因為他們對於鄉土社會已經完全沒有了認同感。至於這些階層乃至整個中國社會怎樣具有着鄉土社會的文化的根,後面會有詳細的分析。

在第一章裏,作者從“土氣”切入,分析中國人的農業本性。“遠在西伯里亞,中國人住下了,不管天氣如何,還是要種下些種子,試試看能不能種地”因為農業的固定性,才有了“土氣”,所以説這個詞很貼切的描述了中國的農業本性。“土氣是因為不流動而發生的”,因此“鄉土社會的生活是富於地方性的”,他們的生活範圍有地域和空間的限制。由於生活的固定,結成了穩定封閉的鄰里關係,這是中國傳統社會的又一重要特徵。許多中國社會的特徵都是由此而來。比如説,中國為什麼早在戰國就有墨家提出法制社會的觀念,但是兩千年了中國為什麼還是人制社會?就是因為這種人際關係的侷限性和鄰里的熟悉性。“我們大家是熟人,打個招呼就行了,還用的着多説麼?”這種生活背景下顯然沒有法律和合同之類東西存在的必要,因為那都是對付陌生人的,只有整天要和陌生人打交道的現代人才需要。對中國人來説,分得太清楚未免傷了感情。中國文化的模糊性大概也從這裏來。

第二和第三章講當時一些人提倡的“文字下鄉”。很多人認為鄉下人“愚”,但是費老認為不應該這麼説,鄉下人不是智力上笨,只是知識上不足,更確切的説是知識結構不一樣,他們的知識足以應付他們的生活,而對於城市的文明生活當然不甚了了了。這種不瞭解就像城裏人分辨不了麥子和韭菜、不會爬樹、不會抓魚一樣,沒什麼值得取笑的。作者進而探討了語言的產生以及和人類生活的關係,文字的產生原是為了不同空間和時間的人交流的,但是在鄉土社會,由於生活的一成不變和空間的穩定性和封閉性,口頭語言完全可以滿足生活需要。而且面對面的交流遠比書面語言表達的東西豐富快捷。文字既不是鄉土社會的基礎,本來就不是鄉土社會的本性。人類最初的文字都是廟堂性的,都是為了祭祀崇拜和記錄帝王事件,所以不是鄉土社會的必要。因此文字發明了幾千年,中國的絕大部分農民依舊目不識丁。當然當代的鄉土社會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當代農民必須要識字了,因為要科學種田、操縱機器。但是實際上我的母親國中畢業,但是由於農民的生活基本沒有文字,長年沒有閲讀和書寫,因此現在已經忘的差不多了,讀我的家信都很吃力。這無疑是費老觀點的例證,説明雖然過了這麼多年,農民的生活還是帶着傳統鄉土社會的痕跡——地方性和口語化。(待續)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4

費孝通,江蘇吳江(今蘇州市吳江區)人,著名社會學家、人類學家、民族學家、社會活動家,中國社會學和人類學的奠基人之一。

大一的時候一個同學送的書,很薄一本,卻隔了快兩年才被翻開,大概因為我懶吧。

回家之後匆匆翻完,很快,也很不應該。

社區研究理論,包含了十幾篇文章,從不同的角度描述了中國社會特有的鄉土倫理體系。在比較容易類比的年齡裏,感歎好像我所生活的環境、被構築的人文倫理,好像就是書中的樣子。儘管被灰色水泥隔絕得越來越孤獨,但是那些説不清道不明的絲絲縷縷,一直在那裏,時不時被詩人冠以鄉愁鄉思吟詠。

中國鄉土社區體系的特色,不知道會不會被逐漸消磨到消失?

在我現在這個年齡,似乎書中描述的那種社區結構那些鄉土人情,是在拼命逃離的東西,渴望未知的城市,渴望目的明確井井有條的冰冷,渴望將從小生活過的地方在自己身上留下的痕跡全部抹去……

在陌生的城市裏,總以為自己完全離開了之前的種種,卻總是在不經意之間與之前的某個場景默契般呼應,那些小小的習慣一直在,不知道是應該高興還是不悦。

也許很多年很多年之後,已經活過許多悲喜,反而渴望那種歸屬感。

也許書中描述的那種鄉土社區,反而是神往的歸處。

也許,我什麼也不知道。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5

記得準備到南京的學校報到的時候,臨行前家人給了我小包土,説是取自灶心,現在家家户户早就沒燒灶了,好容易才從中藥店裏找到,讓我到了學校和了當地的水,把這包“灶心土”吃下,這樣可以適應當地的環境,避免水土不服。我遵照了家人的吩咐,説也奇巧,來南京好幾個月了,不但沒有不適應,身體狀態反而更好了。您説這土多麼神奇?

這樣的經歷,讓我看到費孝通在《鄉土中國》開篇的:“從基層上看,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時候,對這個“土”字有了更深一層的體會。儘管《鄉土中國》寫於上世紀四十年代,六十年過去了,中國社會早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那種“面朝黃土背朝天”傳統生活離我們很遠,但是中國社會的鄉土性到了今日仍然牽涉着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那種“安土重遷”、“落葉歸根”的思想,正是中國人民濃濃鄉土性的體現!

從結構上看《鄉土中國》包含鄉土本色、文字下鄉、再論文字下鄉、差序格局、維繫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別、禮治秩序、無訟、無為政治、長老統治、血緣與地緣、名實的分離、從慾望到需要十四篇論文,其中“中國社會是鄉土性”這句話,是本書所有內容的出發點。圍繞着“鄉土性”,作者從語言文化、人際生活、道德、經濟與社會風尚、政治統治與法律、身份與風尚、社會發展這些角度談論鄉土社會的方方面面,不但涉及到中國社會的傳統結構與中國國民的性格,還向讀者們揭示了一個宏大的社會圖景。

一、篇章介紹

首先是《文字下鄉》,在這一篇中,作者從空間的角度辨明“鄉土社會中的文盲,並非出自鄉下人的“愚”,而是由於鄉土社會的本質”。鄉土社會是一個熟人社會,鄉民們生活在一個狹小的範圍裏,人與人之間的活動和聯繫都是很頻繁的,常處在面對面的直接性的交流中,這使得作為人類交流媒介的文字載體在鄉土社會處於一種非必要狀態,所以作者指出“單從文字和語言的角度去批判一個社會中人和人的瞭解程度是不夠的,在提倡文字下鄉的人必須考慮到文字和語言的基礎,否則開幾個鄉村學校和使鄉下人多認識幾個字也學並不能使鄉下人“聰明”起來。

在《再論文字下鄉》中,作者從時間的角度分析鄉土社會文字的不必要性。首先,文字的產生是因為人與人在傳遞信息過程中遇到了時間和空間的阻礙。時間的阻礙包括個人的今昔之隔和社會的世代之隔。就今昔之隔而言,一個在鄉土社會中的人所需要的記憶的範圍本身很狹窄;就世代之隔而言,鄉土社會是一個很安定的社會,人在熟人和熟地中長大,個人的經驗就等於世代的經驗,經驗無需要積累,只需要保存。所以在穩定狹小的鄉土社會裏面,只靠説話而不依賴於文字和書籍是足夠傳遞世代間的經驗的。

《差序格局》的開頭作者説私的毛病在中國比愚和病更加普遍,這裏所謂的私是一個羣己人我的界限怎樣劃分的問題。中國社會結構的基本特性是以“己”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別人所聯繫成的社會關係不像團體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紋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遠,也愈推愈薄。在我們傳統的社會結構裏面最基本的概念,這個人和人往來所構成的網絡中的綱紀就是一個差序,也就是倫。在差序格局中,社會關係是逐漸一個一個推出去的,是私人聯繫的增加,社會範圍是一根根私人聯繫所構成的網絡。所以我們傳統社會裏所有的社會道德也只在私人聯繫中發生意義。這點恰恰和現代西洋團體格局形成了對比。西方社會在團體格局之下,道德的基本觀念建築在團體和個人的關係之上,而且與基督教的宗教觀念相關,虔誠和信賴是其一,個人在神面前的平等和神對每個人的公正是其二。所以作者在《維繫着私人的道德》中指出,差序格局下的道德系統中,沒有一個不分差序的兼愛,也很不容易找到個人對於團體的道德要素。所有的價值標準也不能超脱於差序的人倫而存在,一切的普適標準,也不發生作用,一定要問清楚了對象是誰,和自己什麼關係之後,才能決定能拿出什麼標準來。

《家族》篇説在中國的鄉土社會中,家並沒有嚴格的團體界限,不限於親子,可以順着父親系這一方面擴大,在結構上是一個氏族,家是一個事業組織,賦有政治、經濟、宗教等複雜的功能。家的大小依着事業的大小決定。中國的家是一個連綿延續的事業社羣,它的主軸是在父子之間、婆媳之間,夫婦是配軸。講究效率的事業,排斥夫婦之間的私情。不光是性別,不同的年齡組之間也保持這較大的距離,這是把生育之外的許多功能,拉入家庭社羣中的結果。

在《男女有別》中,作者指出,鄉土社會不需要新的社會關係,更害怕舊的社會關係被破壞,而穩定社會關係的力量不是感情,而是瞭解,即接受同一的意義體系。所以鄉土社會中的家庭男女似乎只不過因為生育的目的而結合在一起,並沒有太多的感情上的交流和氣和,而真正感情上的交流更傾向於同性之間的展開,這也使得鄉土社會的感情生活同性意味較強,而夫婦之間感情的淡漠也是日常可見的。總之,“鄉土社會社會是個男女有別的社會,也是一個安穩的社會”。

《禮治秩序》篇説所謂人治和法治的區別,不在於人和法兩個字上,而是在維持秩序時,所用的力量和所根據的規範的性質。禮是社會公認合式的行為規範。禮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維持規範的力量。法律是靠國家的權力來推行,維持禮這種規範的是傳統。傳統是社會所積累的經驗。禮治的可能性必須以傳統可以有效的應付生活問題為前提。鄉土社會滿足了這個前提,因之它的秩序可以禮來維持(禮就是對傳統規則的服膺)。禮治社會並不能在變遷很快的時代出現,這是鄉土社會的特色。所以在《無訟》中提到,在鄉土社會中,負責地方秩序的父母官維持禮治秩序的理想手段是教化,而不是擇獄。訟師是沒有地位的。鄉村裏的調解其實是一種教育過程。維持禮治的力量不在身外的權力,而是心裏的良心。所以禮治秩序更注重修身,注重克己。《無為》篇中,作者提到兩種權力。一種是橫暴權力,它是指權力是衝突過程的持續,是統治者的工具,存在於階級鬥爭中。鄉土社會中,橫暴權力的基礎不足,因為農業的剩餘隨着人口的增加而分攤。另外一種權力是同意權力,它的基礎是社會契約,是同意,社會分工越複雜,這種權力範圍也就越擴大。但在鄉土社會中自給自足,分工有限。所以鄉土社會的權力結構,名義上是專制和獨裁,但從人民的實際生活來看,卻是鬆弛和微弱的,是無為而治的。此外鄉土社會還有第三種特別的權力結構,它是發生於社會繼替的過程中,是教化性的權力,即長老權力。《長老統治》中提到,人生如逆流,總得接受一番教化,使他能在眾多規律之下,隨心所欲而不碰壁。不過,被教化者並沒有選擇的機會,他要學習的那一套文化是先於他而存在的。教化的過程是替代社會去陶煉出合乎一定文化方式中、過全體生活的分子。教化性的權力在親子關係裏表現得最明顯,但擴大到成人之間的關係得有個穩定的文化,這種文化就是儒家提倡的長幼有序。所以我們客套中相互詢問年齡不是偶然,這禮貌正是反映出我們這個社會裏相互對待的態度就是根據長幼之序,長幼之序也點出了教化權力所發生效力。

《血緣和地緣》篇中説,血緣社會是穩定的,缺乏變動的,生育沒有社會化之前,血緣作用的強弱似乎是以社會變遷的速率來決定。血緣是穩定的力量,在穩定的社會中,地緣不過是血緣的投影。在親密血緣的鄉土社會中,商業是不能存在的,這種社會的交易是以人情來維繫的,是相互饋贈式的。地緣是從商業裏發展出來的社會關係,如果説血緣是身份社會的基礎,那麼地緣就是契約社會的基礎。

《名實的分離》:在激烈的社會變遷中,容易產生文化英雄,他們提出想法獲得信任,時勢造就權力,作者把這第四中權力叫做時勢權力。傳統中國以教化權力基礎的長老統治不能容忍反對,但是社會在發展,舊的經驗不可能完全解決新的問題,在社會變遷速度足夠慢的情況下,通過對“註釋”來為長權力注入變動的內容。在長老權力下,傳統的形式是不準反對的,但是隻要表面上承認這形式,內容卻可以經註釋而改變。這樣就變得口是心非,名實分離了。

《從慾望到需要》主要説在鄉土社會中,人可以靠慾望來行事,而在現代社會中,慾望並不能作為人們行為的指導,發生了需要,因之有計劃,從慾望到需要是社會變遷中的一個很重要的里程碑。

通過對篇章的分析,我們可以提起出以下信息:首先是鄉土性作為傳統中國最基礎的特性,是因為農業和有遊牧或工業不同,它是直接取自於土地,直接靠農業來謀生的人是粘在土地上的,鄉土社會在地方性的限制下形成了生於斯、死於斯的社會,常態的生活是終老是鄉,鄉土社會是一個熟悉的沒有陌生人的社會,社區的單元是村落。此外我們還可以從鄉土性還可以延伸出一些農村社會的其他特性,即從空間上看,是相對固定的,從時間上看,是相對靜止的,從村落內人際關係上看,是熟悉的,從村落間的人際關係看,則是孤立的。《鄉土中國》這本書雖然很薄,但是它卻為我們提供了一扇瞭解中國鄉土生活的窗口,也我們找到了解中國社會的切入口,儘管我們國家正經歷着城市化的過程,但是中國社會的根基仍然在鄉村,某種程度上鄉土文化仍然刻印在我們每一箇中國人的身上,這樣我們只要能抓鄉土社會的某些特性,也就為中國社會很多現象找到了雛形。

二、問題論述

下面將《鄉土中國》中幾個核心概念結合當前中國的某些現象進行分析。

1、熟人社會

中國社會是一個熟人社會,對比西方在法律框架下人人的自由與平等,中國社會則多了許多“人情味”,這種“人情味”通常無法用法律來解釋,而是在禮俗與道德的支配下影響着人們的日常生活。就拿當前中國最熱的“看病”而言,它始終牽動着中國老百姓的神經。本來有病去醫院看病,醫生履行自己的自責,然後藥到病除這是最簡單不過的事情,但是中國社會卻出現了一個特殊的現象,即給醫生塞“紅包”。病患以“紅包”為媒介重點在於拉近了與醫生,從而和醫生建立某種關係,混成熟人,而另一方面,醫生往往也是對於那些“熟人”似乎更為體貼,相反如果是“陌生人”醫生則更偏向“鐵面無私”,不但要求病人做各種身體檢查而且在開藥問題上也較少考慮病人經濟負擔。中國是一個熟人社會,這種熟人社會的文化在於,對於熟人,大家知根知底有事好商量,做事情也留有餘地,免得他日山水再次相逢時難以説話,相反人們對於陌生人的態度則生硬得多了。所以在這樣的熟人文化下面,就不難理解為什麼看病要找熟人,不熟的也要混熟的原因了。其實在中國社會,何止單單“看病”如此,各行各業,任何事情都離不開“熟人關係”,“熟人與關係”是法律制度以外,維持中國社會運行的另一套規則,即“潛規則”,作為一個在中國社會生存的人,如果單單依照法律制度和程序來辦事是絕對不夠的,須知法律背後還有規則,唯有懂得這些規則才能在社會中如魚得水。

2、禮制秩序

如果説“熟人社會”是對中國社會的一種描述,那麼“禮治秩序”則是這種熟人社會背後的機制,這種機制是説禮是社會公認合式的行為規範,合於禮的就是説這些行為做得對。這種禮制其實是融入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最明顯的是我們從小到大被教導的長幼要有序。我體會最深的是每次放假回家或者準備出遠門,家人總讓我去拜訪家裏的長輩,我想這正是禮的一種體現。有了禮就有了秩序,就不會亂套。所以我們餐桌上有禮,我們儀式上有禮,我們逢年過節有禮。有意思的是,中國社會的這種禮很難用統一標準定位的,因為各地各鄉的風俗不一樣,漢人和少數民族的禮也大相徑庭,但是這並不妨礙禮在社會中所發揮的作用。同時,我們也發現儘管隨着社會的發展很多傳統的禮節已經簡化,很多現代人甚至不知道現行禮節的來源,但是禮的現象卻依然存在着。應該説從禮制秩序入手,結合生活情景是認識傳統中國社會的國情、切透中國傳統文化特質的重要思路。在中國把握了禮數,就能融入熟人社會,但是禮的學問學校並沒有教,也教不全,而是需要我們在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當中去積累。

3、男女有別

談起“男女有別”,我印象最深的是小時候課堂座位上的三八線。中國社會男女授受不親的觀念似乎是從國小就開始萌發出苗頭來了,記得小時候,小孩子間往往是男生的一小夥,女生一小夥,小團伙內的同性成員往往比較親密,而團伙間異性同學的交往有時則多了一種團體競爭對抗的成分。此外還會出現另外一種情況,即假如小組的某個成員經常和異性團體混在一起玩耍則會受到原來小團體的排斥和遺棄。另外我也發現了另一種現象很有意思,就是在中國女生間的關係通常都是很親密的,所以有閨中密友的説法,不但同吃同睡是常見的事情,而且女生們無論散步還是聊天都喜歡手牽手錶達一種友好的關係(而在國外女生間的牽手是很少見的,牽手的可能是同性戀)。費孝通在《鄉土中國》中提到這是因為男女有別使得男女的結合更多的是因為生育的目的,而沒有太多情感上的交流和契合,真正情感上的交流更傾向於同性之間的展開使得情感生活同性意味較強。如果按照這麼説,確實能解釋這種女生之間的親密行為,但同時我存在疑問,既然按照這種同性情感交流較強的觀念,女生之間可以牽手,那麼男生之間的牽手為什麼少見?另外,中國社會這樣的一種同性間的情感依賴是否會導致同性戀以及中國社會出現同性戀的情況是否會比其他國家更多一點?

《鄉土中國》雖然側重描述中國鄉村基層生活的特性,但是也勾勒出中國社會的傳統結構和國民性格,透過《鄉土中國》這本書,我們不僅僅瞭解到了中國的農村,更深刻地體會到我們文化的根基,反身自顧時更能發現身上的“土性”,這種土性恰恰就是我們每一箇中國人對土地的依戀的根源。“土性”也派生出這樣一些中國文化中特有的元素:鄉愁、家園、落葉歸根、安土重遷、房子。儘管千百年的歲月悠悠流逝,但是中國社會的這些特性卻始終延續着,乃至今時今日紛紛揚揚的房地產話題,也能從《鄉土中國》這本書當中找出文化根源。應該承認,作為一本學術著作《鄉土中國》雖然篇幅不多,但是呈現出來了豐富充實的內容和深刻悠遠的意義。這也反映了費老深厚的理論修養和嚴謹實地調查的求實態度,所以我在為書的內容給自己帶來啟迪而致謝的同時也對老一輩社會學家的學術精神深表敬佩!作文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6

關於中國的社會結構,我們從何而來?又將歸往何處?

“生於斯,長於斯,終老是吾鄉”乃是中國社會的鄉土本色。似乎我們都生活在一個所謂的“熟悉”社會中:生活在為土地所囿,在一個先我而在的生活環境。正如“學而時習之,不亦悦乎”,所描述的就是這樣因熟悉而得到的隨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而這種因熟悉而得到的信任,並非是契約精神的重視,而是對行為規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時的可靠性。這樣的禮俗社會,是一種沒有具體目的,因在一起生長而發生的社會,稱之為“有機的團結”。與之相對應的是法理社會,“機械的團結”,是為了完成一件任務而結合的社會。

常説鄉下人愚,究其原委,並非是智力不如城裏人,而是缺少適應城裏社會需要的知識。為什麼會這樣呢?在鄉土社會,空間阻隔小,面對面的羣組並不必要求助於文字。

那麼除了空間阻隔,還有就是時間阻隔了,比如個人的今昔之隔,社會的世代之隔。

在一個依本能而活動的動物不會發生時間上的阻隔問題。它的壽命是一連串的“當前”。誰也不能剪斷時間,像是一條水,沒有刀割得斷。但是在人卻不然,人的當前時整個靠記憶所保留下來的“過去”的累積。

差序格局:

我們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紮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紋所推及的就發生聯繫。每個人在某一時間某一地點多動用的圈子也不一定是相同的。我們儒家最考究的是人倫。倫是什麼呢?我的解釋就是從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發生社會關係的那一羣人裏所發生的一輪輪波紋的差序。

在差序格局中,,社會關係是逐漸從一個一個推出去的,是私人聯繫的增加,社會範圍是一根根死人聯繫所構成的網絡。因此,我們的傳統社會裏所有的社會道德也只在私人聯繫中發生意義。

在差序格局中,社會範圍能收能放,比如,我們如何來定義“家”的大小?與之相對應的團體格局,所謂“西洋社會像捆柴”,團體之間是有界限的。

在差序格局下,在以自己為中心的社會關係網中,每個人都“克己復禮”。而在團體格局下,尤其是宗教觀念,每個人在神前平等,神對每個人都公道。

家時一個綿續性的事業羣,它的主軸是在父子之間,在婆媳之間,是縱的而不是橫的。

關於禮治與法治:禮治是”教化“,修身克己,其維持力量不在外部權利而是身內良心。社會結構和思想觀念的改革以適應法治的推行,防止法治的好處未得而又破壞了禮治。

權利的分類。橫暴權利和同意權利。橫暴權利時指社會衝突,上下之別。而同意權利是源於社會分工和社會合作。

教化性權利乃是以穩定的文化傳統作為前提。凡是被社會不成問題的嫁衣接受的規範,是文化性的,當一個社會還沒有共同接受一套規範,各種意見紛呈,求取臨時解決辦法的活動是政治。文化的基礎必須是同意的,但文化對於社會的新分子來説又是強制的,是一種教化的過程。

長幼之序時教化權利所發生的效力。當文化不穩定時,傳統辦法不足以應付當前的問題時,教化權利必然跟着縮小。

“在我們客套中互問年齡並不是偶然的,這禮貌正反映出我們社會裏相互對待的態度是長幼之序。”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7

《鄉土中國》一書收集是在上世紀四十年代後期,費老根據自己在西南聯大和雲南大學所講的“鄉村社會學”一課的內容,應當時《世紀評論》之約,而寫成分期連載的十四篇文章。這十四篇文章分別是:鄉土本色、文字下鄉、再論文字下鄉、差序格局、維繫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別、禮治秩序、無訟、無為政治、長老統治、血緣和地緣、名實的分離、從慾望到需要。以下我就選擇了其中我比較感興趣的幾篇:

一、鄉土本色

“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我説中國社會的基層是鄉土性的,那是因為我考慮到從這基層上曾長出一層比較上和鄉土基層不完全相同的社會,而且在近百年來更在東西方接觸邊緣上發生了一種很特殊的社會。這些社會的特性我們暫時不提,將來再説,我們不妨先集中注意那些被稱為土頭土腦的的鄉下人。他們才是中國社會的基層。”這是費孝通先生在本文中的第一段,間斷的一句話,就將對鄉土社會的研究上升到了對於研究整個中國社會極其重要的層面。緊接着,費老便開始大讚人們在藐視鄉下人土氣時用的“土”字用得精妙,因為中國傳統社會的小農經濟依靠的正是土地。“我們説鄉下人土氣,雖則似乎帶着幾分藐視的意味,但這個土字卻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義是指泥土,鄉下人離不了泥土,因為在鄉下住,中的是最普遍的謀生方法……中華民族確實與土有着深厚的感情,從半坡、河姆渡開始粟稻種植,中國社會就一直沉浸在與世無爭的小農經濟之中。農業成為維繫社會的經濟支柱。在農業為主的社會中,‘土’成為與文化緊密聯繫的東西。”也正是因為有了土的滋養,才有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傳統農業,才有了聚村而居、與世無爭的傳統生活,才有了中國人生生不息的傳統文化根源。

通過費孝通先生的描述,展現在我們面前的農民生活是一幅春耕秋收面土背天、日出而作日暮而息的循環式圖卷,一個老農所面臨的問題是四季的轉換,而不是時代的變更。他做着和父親爺爺一樣的工作,和子孫後代也一樣的工作,這種工作只需要通過面對面的言傳、手把手的身教即可繼承,而且非常穩定。為了這種穩定可預期的生活保證,農民只需要氣候正常,不需要技術革命;只需要按部就班,不需要別出心裁;只需要求是,不需要創新。鄉土社會的本質不是別的,而正是這種“土氣”。不得不佩服費老對這一點的精闢解釋,我想如果沒有大量的研究以及本着對基層社會的瞭解與關懷是很難有這樣獨到見解的。費孝通:鄉土中國

二、文字下鄉、再論文字下鄉

“鄉下人在城裏人眼睛裏是‘愚’的。”對於這個“愚”字,作者認為,多數人都陷入了認知的誤區。許多人都把“愚”當作是鄉下人“智力缺陷”的代名詞,而事實上,鄉下人之“愚”只不過是一種對城市生活所需的“知識缺乏”而已。費老在文中舉了兩個例子,一個是鄉下人在面對汽車到來時不知如何是好,還有一個是城裏的孩子故作聰明地將包穀喊成是小麥。這兩個例子很輕而易見地就説明了那個所謂的“愚”只是見識問題,與智力有何干呢?繼而費老很自然地過渡到了“文字對鄉土社會必要性”的問題。作者概述了“文字”的產生和發展及其功能和作用,再就鄉土社會生活的特性特徵對該問題進行的深刻的論述。在“文字下鄉”一文中,作者指出鄉土社會是一個熟人社會,鄉民們生活在一個狹小的範圍裏,人與人之間的活動和聯繫都是很頻繁的,並且時常處於面對面的直接性的溝通交流中,這就使得作為人類交流溝通媒介的間接載體————“文字”在鄉土社會處於一種非必要狀態,從空間上對該問題進行了説明。而在“再論文字下鄉”一文中,作者指出“文字”作為一種經驗和知識的傳承媒介,在鄉土社會“語言是足夠傳遞世代間的經驗”的特質下,也不能發揮其積極有效的作用。通過對“記憶”的強調和“代代相傳”模式的闡述,從時間上,説明了鄉土社會絕非必要“文字”。總結兩章,我們可以看到,文字的發生和使用也有其特殊的背景。在鄉土社會這一基層上,“語言”似乎就可以代替“文字”的所有功能了。無論是在空間還是時間的格局上,熟人社會的面對面親密接觸和在同一生活定型中的生活,都使得人們沒有用“文字來幫助他們在社會生活的需要”。最後作者指出:“只有中國社會的鄉土性的基層發生了變化,也只有發生了變化之後,文字才能下鄉。”

到了今天,文字的普及工作似乎已經比較圓滿的完成了,那中國的基層是否已經發生了變化了呢?答案是肯定的。隨着科技在農業中的普及和應用,鄉村和城市間溝通的加強和頻繁,“城鄉一體化”建設格局的規劃,使得中國的基層已經遠不同於費老先生《鄉土中國》中的基層了。只是現在的所謂鄉下人看到汽車就像看到自行車一樣頻繁,根本不存在不知如何是好的問題,到時還有些所謂城裏人至今還不知道包穀和小麥有何區別,不過,這自然是題外話了。

三、差序格局、維繫着私人的道德

“以‘已’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別人所聯繫成的社會關係,不象團體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個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紋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遠,也愈推愈薄。在這裏我們遇到了中國社會結構的基本特性了。”這就是費老在文中解釋得差序格局的經典形象,為了更好的顯現出“差序格局”的特點,作者又引入了西方“團體格局”的概念,並深入到中西方文化背景和根源的差異中去解釋。他將西洋社會的類型稱為團體格局,若干人組成一個個團體,就像一捆捆紮起來的木柴;將中國鄉土社會的類型稱為差序格局,每個人都以自己為中心,按親疏遠近向外擴開一圈圈的社會圈子,就像石頭投入水中蕩起的一圈圈波紋。這種差序格局中的個人與他人之間的社會關係,不像團體中的分子那樣大家立在一個平面上,而是像水的波紋一樣,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遠,愈推愈薄。作者把社會關係的這種一輪輪波紋之間的差序稱為人倫。中國人講究人倫——君臣、父子、夫婦、長幼……講的是一種差等關係,這種種差等關係各自有它們應該遵守的規則。在這種差序格局裏,個人與他人的交往便是以“人倫”為基礎的。當個人以自己為中心,“推己及人”,形成一圈圈的社會圈子時,這圈子是可大可小具有伸展性的。人們往往根據其實際需要而相應擴大或縮小其圈子的範圍。正因如此,在中國的鄉土社會中,家的概念是模糊的,小的時候父母子女是一個家,大的時候可以囊括伯叔等,甚至大至整個家族。

四、家族、男女有別

費老認為,鄉土中國的家和族是分不開的,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因為中國鄉土社會中的家庭不但承擔着生育功能,更是作為一個事業社羣承擔了許多生育以外的職能。所以,家庭一般都是以家族的形態呈現的。對於這一部分,我特別感興趣的是作者關於鄉土社會男女關係和感情的論述。作者引用OswaldSpengler在“西方陸沈論”裏的理論陳述了兩種文化模式:“一種稱作啊阿波羅式的;一種稱作浮士德式的。阿波羅式的文化認為宇宙的安排有一個完善的秩序,這個秩序超於人力的創造,人不過是去接受它,安於其位,維持它;但是連維持它的力量都沒有,天堂消失了,黃金時代過去了。這是西方古典的精神。現代的文化卻是浮士德式的。他們把衝突看成存在的基礎,生命是阻礙的克服;沒有了阻礙,生命也就失去了意義。他們把前途看成是無盡的創造過程,不斷的變。”費老説,鄉土社會的感情是浮士德式的,而生活模式卻是阿波羅式的。這一矛盾勢必使得鄉土社會中的男女感情之間有很難逾越的鴻溝。鄉土社會中的家庭男女似乎只不過是因為生育的目的而結合在一起,並沒有太多情感上的交流和契合;而真正情感上的交流,更傾向於在同性之間的展開,這使得鄉土社會的感情生活同性意味較強,而夫婦之間感情的淡漠也是日常可見的現象。所以鄉土社會中“家庭”的團結受到同性組合的影響不易鞏固。於是,家族代替了家庭。家族是以同性為主,異性為輔的單系組合。“中國鄉土社會裏,以家族為基本社羣,是同性原則較異性原則為重要的表示”。最後,費老總結説:“鄉土社會是個男女有別的社會,也是個安穩的社會。

《鄉土中國》這本書不厚,也就104頁,但是這短短的百來頁文字去很好地剖析了我們國家最基礎的社會,當然我們現如今所處的社會已較費老的那個年代相差甚遠,但是我們還是可以從那個時代的社會本質來解釋我們當代的某些社會想象,我想這可能也是我們這堂課的指定書目裏面將這本書歸為歷史類的原因吧。有人説要認識中國就必須先認識中國的農民,而要認識中國的農民,就不能不讀費孝通的《鄉土中國》,我很贊同這個觀點。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8

改了方向之後選擇的一本“小書”,之所以稱之為小書,是因為感覺和費孝通老師畢生的研究著作比起來,這本不過是一個隨記整理一樣的冊子,而作為社會學大家,他的這本書業內很多業內學者拿來精讀、分析;由此的“鄉土社會”的研究也有各路學者發表過不同意見。作為政治學本科生,感覺社會學知識並未掌握多少,因而書的體會也多停留在“深有所思”這個層面。

所看的版本一共有十四個章節

第一章鄉土本色

這裏作者應該是大體介紹了他對鄉土社會的理解——鄉土中國即所謂大部分地區社會都帶有“泥土”性質,無論是現實裏農耕業千年的傳承,地域的跨越,還是情感上“落葉歸根”“出國帶一抔家鄉的泥土”等的體現,人們對土地的感情歷時已久。而由這些所引發的,是鄉村為主的中國社會帶有的特色,由此引發了一系列文化、政治、倫理等特點。

第二、三章論文字下鄉和再論文字下鄉

這裏通過對文字在鄉下的缺失,引出鄉下固有的生活環境、交流方式、文化傳承等,是受其自身侷限所致。一方面鄉下的人們羣居,重農的生活方式讓他們世代幾乎固守在一個地方,所面對的人幾乎固定,熟絡的人們僅憑聲音就能認出是誰,那麼語言就已經足夠他們進行交流。再者,文字本身所帶有的侷限性——脱離了具體語境其含義大不同也使得可以配上動作神態的語言交流更實用也更省事(一般來説文字有時就是輔佐記憶的功能,但簡單的鄉下生活並不需要過多的記憶,因而文字需要也就較少);另一方面,鄉村中的禮儀、規矩、常識多是一輩傳一輩,學而時習就可以應付變動不大的社會生活,那麼就更不需要文字了。

第四章差序格局與第五章維繫着私人的道德

這兩章應該是涵蓋了整個鄉土社會的特徵——外在的差序格局與內在私人倫理道德。所謂外在的差序格局,與西方的團體格局不同。西方有着團體意識——比如國家是契約的產物,因而國家維護的是讓渡出自己權利的整體人民,而在對外上,國家是維護整體安全、財產不屬侵犯的聯合體。也就是説先有了整體意識,再有維護自己私人權利的觀念。或者説為了更好地維護自己的私人權利,不得不樹立一個整體。而在中國,人們沒有這樣的意識(並不是説我們強烈的認識到自己是中國人,國家不可侵犯這一類)。而是我們的格局,是以自己為中心,水波紋般一層層推出去,這是外在的格局,即家—國—天下這樣延展;而維繫其中的力量是什麼呢?不是我們清楚自己的權利與義務(向西方那樣),而是多以和自己關係的好壞、對自己利益的增減去判斷。在這種看來,有的人的行為的自私的,但從他自己來講,他是為了他自己的“公”(小到三兩個朋友的交際圈子,達到自己的家族)。這是鄉土社會的基本特徵,而這也造成了國、家的界限有時候不明確,因為這要依靠於自己所能波及的範圍、自己的判斷、能力的大小等。

有人提出過仁義禮智信等一系列美德,但具體下來,也要依靠不同私人道德關係來具體説仁是什麼,這使得美德有時候也成了有條件的產物。

第六章家族與第七章男女有別

細化到家庭所帶有的鄉土特色。家的寬泛含義,從縱向來説,一般都是父系家屬的縱向延伸,從橫向來説,是家庭多為事業型組織(為了更好的從事生產,也帶來了兩性關係的弱化)。如果家大業大,那麼需要人手就多,很多親戚都會納入家族的範圍。這還引發了兩性關係的保守、拘謹。除了幹活、大概夫妻間也沒什麼可以交流的,男女有別的強烈的約束力大概也是由這因素吧。

第八章和第九章禮治秩序、無訟

這裏從整體開始講述維持鄉土社會中的秩序所用的力量。

人治與法治的區別不在於人和法,而在於維持秩序所需要的力量,和所依據的規範的性質。禮是鄉土社會公認的行為規範,與法律不同,法律依靠國家強制力,而禮依靠的是傳統(社會歷代積累的經驗),人只要從上一輩那裏繼承並經常練習,讀書筆記摘抄,便可以使用。傳統在變動不多的社會裏幾乎百試百靈,而這也獲得了人們的崇敬感,從而成為了人們自覺服從的`事物。而在這裏,符合傳統與否也成了人們辨是非很大的依據,即所謂的“父老鄉親評評理”。而與依靠事實、證據、既定條文的法律不同,很多事情理説得過去,但不合法也是要被制裁。訴訟的解決方式和可能出現的不合“正義”的結果讓人們對訴訟、律師等持有偏見。此外,現有法律的西方觀念“人人平等、個人權利不可侵犯”等,也和傳統社會裏比如“老子打兒子天經地義”等倫理觀念相差甚大。因此訴訟在傳統鄉村人民眼裏成了丟人的事(就像日常中常説誰和誰都鬧到法院去了,真是家醜外揚啊或者丈夫殺了妻子的情人,在鄉親看來是正義,但法律要制裁。)這也是是現代司法普及到鄉村所面臨的困境——如果只做到了制度、設施的普及,很可能是破壞了傳統的倫理秩序來不及修復,又面臨法律帶有的弊端。

第十章無為政治第十一章長老統治

這是鄉土社會特有的兩種統治方式,大抵形成了統治者的無為統治和鄉村基層自有的長老統治。關於權力的兩種看法:橫暴權力(依靠暴力、經濟利益維繫,偏重於社會衝突方面);同意權力(側重於社會合作,用榮譽和高薪來維持),而鄉土社會的穩定使其橫暴權力無處可使,而同意的高薪榮譽等依賴於被征服者的生產剩餘,這與自給自足的小農相沖突,過分爭斂引發起義等活動,因而統治者學會了“養民”,以維繫統治穩固。在財富剩餘過多時加重收取,然後暴動,武力解決,如此循環。而“天高皇帝遠”的中國。天子無力夠到的地方,也有自發的秩序,這就是“長老統治”。被教化者要學習先於它存在的規矩,不是來自上述任一種權力,而是來自於幼長之序所決定的上輩的權力。這就是長老統治。這兩者形成了鄉土社會特有的中央、地方分決平時不影響的雙軌統治方式。

第十二章血緣與地緣

血緣關係決定的人在社會結構中的地位最穩固,也很少有人質疑。地緣關係是血緣關係的投影,(如籍貫多是取自父親),血緣為主的鄉土社會的活動限制了人們的活動(如熟人買賣不可做),而要改變這限制,最重要的是改為以地緣關係為主的活動方式,使得支配人們行為的首先是理性,而非感情。

第十一章名與實的分離

長老統治下所進行的教化在表面上是不可違背的,但受到社會發展的衝擊,有些傳統也會過時,那麼為了維持穩定,後代是表面的順從,而在實際中可以為其進行“註釋”,即融入符合新場景的內容等。這就造成了鄉土社會裏名與實的分離,即傳統的遵守是面子的事。這應該也是迎接新時代發展,鄉村所不得不調整的困境吧。

十四章從慾望到需要

鄉土中國讀後感:慾望是自覺的,為了生存而滿足的,鄉土社會裏的慾望經過文化薰陶,迎合了其中的人們生存的需要。而現代社會裏,人們不可能依靠一成不變的傳統滿足自己,於是人們探索行為和目的的關係(什麼樣的行為可達到目的,而不是自覺地跟着慾望走),人們探索這種情況下的生存條件,不是仰仗原有文化已篩選過的不用探討的規矩等。於是慾望轉化為理性的需要,是分析的結果,不是自覺的。這也是日後的中國發展農村應注意的問題吧(如何改造)。不再詳細探討。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9

曾經教過的課文一片一片地立即閲讀整本書,這也是一本學術專着,鮮有接觸,感到困難的是“正常反應”。

“農村中國”實際上有點困難。

這是經典的社會學論文,優秀的學術素養,即使是這方面的專家,閲讀它需要很多思考。

我們的高中生?

書中寫的“中國國”為了孩子今天在許多城市發展的太遠了農村學生可能不會感到陌生。

這也可能導致閲讀障礙。

經典閲讀總是很困難,但這很有趣。

如果您不能學習,很容易撤離不要總是讀自己喜歡的書,簡單又受歡迎在低級圓圈中旋轉。

當他年輕的時候,我有意識地讓自己讀一些“深”書,閲讀一些可能超出您能力的經典著作,這是一個挑戰。

必須激發信心,追求卓越,面臨困難。

以下圍繞“中國國家”,討論如何閲讀社會研究。

1、書的類型決定閲讀

選擇一本書,您必須先確定它是哪種書,?

我希望從中得到什麼?

以及應該採取什麼樣的態度和閲讀方法。

學術作品如“ Country China”,通常有兩種閲讀方法。

一種是專業閲讀,強烈的目標通常有必要與專業問題“對話”,吸收或質疑觀點。

這是學術研究的發音。

第二種是普通的非專業閲讀,主要是為了豐富知識,擴大視野,提高素養。

這兩個讀數並沒有完全區分開,有十字架但是它們各自的方向和閲讀方法是不同的。

“閲讀整本書”教科書對我們有什麼要求,主要是第二種閲讀方式它旨在與社會科學領域的人們取得聯繫,擴展知識因此,標準不應設置得太高。

繼續閲讀對本書的內容和表達方式有一個大致的瞭解。

社會科學研究的一些經驗和印象,那是。

如果您可以探索閲讀此類書籍的方法,它甚至引發思考和探索某些問題,那樣更好。

閲讀互聯網很容易分散,閲讀整本書可以“讓脾氣動起來”,擺脱浮躁,培養毅力,培養您的思想。

老師可以對閲讀方法提出一些建議,允許學生下課後獨立閲讀,不需要像我教的那樣細緻嗎?

一個文本,不必組織許多“活動”和“任務”。

閲讀可以促進寫作,但是讀書不能指向無處不在的寫作,不要總是考慮考試,這會破壞對閲讀的興趣。

一個好的方法是在老師的指導下為自己制定一個粗略的計劃。

參加“殲滅戰爭”,經過一段課外時間後,專注於閲讀,即使您不理解某些特定的陳述,沒關係,您無需挖掘無需逐步進行。

2、讀數應“粗略”,然後“精細”

社會科學是一門使用科學方法研究人類社會現象的學科。它們主要包括經濟,政治學法,倫理,社會學,人類學,等等閲讀社會科學論文,建議將“近似閲讀”與“附近閲讀”結合起來,首先是“厚”,然後是“精”。

第一步,首先了解作者的意圖,知道這本書的要點。您可以閲讀序言和附言,看看出版物的介紹和評論嗎?

相關的,廣泛瞭解作者及其寫作背景。看看你為什麼進行這項研究,解決什麼問題提出了哪些基本要點。

這是一個粗略的“展望未來”,準備好了

費孝通在“中國之鄉”後記中描述了本書的背景和寫作經驗,為了寫這本書,很清楚原來,費孝通在1930年代和1940年代的學術工作,從“現場社區調查”中“社會結構分析”,它屬於社會學類別。

“中國國家”是這項調查的結果。

後記較長,敍述了社會學的歷史涉及多種流派,有很多術語,我們不需要感到害怕和緊張只是對您的學術淵源有一個大概的瞭解。費孝通梳理了學術史,這表明他的研究是遵循當時強調案例進入的社會學研究的“趨勢”(所謂的“社區研究”針對某個羣體),目的是“描述一個地方的社會結構”。

人們生活在特定的時間和空間。

”然後,進行比較研究。這項研究的重要性,從農村觀察中國的社會和文化,加深對“國情”的認識。除了閲讀該帖子的簡介之外,閲讀前言和後記,您還應該查看目錄。社會科學作品目錄通常更清晰要點通常出現在章節標題或目錄中。

看“中國國家”的目錄,您可能不理解某些術語或問題,回想一下後言中解釋的研究背景,這可能也很有趣。這本書的主旨是因此有一個大致的瞭解。然後,我必須翻閲整本書,不要求更多但乞求一種一般的感覺。由於這是“粗略的閲讀”,因此,您可以採用跳轉方法,快速瀏覽整本書。

多留意每一章的開頭或結尾,那裏經常有想法出現。當您看到説明想法或定義概念的短語時,可能更重要,容易噴灑;其他部分一目瞭然“掃描”過去,我能理解一般意思只是讀,不要留下。這樣閲讀整本書,“第一印象”在那裏,一些問題和興趣點出現了,對閲讀的期待自然而然地發生了。

“粗讀”是第一個必要的“過程”,為所有閲讀做好準備。

就像要去一個額外的地方嗎?先看看地圖,確定位置,我知道有什麼景點或生活設施,旅遊計劃是慢慢形成的。

3、重要的是“獲得概念”

經過“粗讀”,輸入了“詳細閲讀”,主要是分析性閲讀,代表所有閲讀中的大部分,它需要更多的能量。

它不能像讀小説一樣“放鬆隨意”閲讀社會研究論文需要一些計劃和步驟,用你的大腦更理性地思考。

“閲讀”時最重要的是它是“得到概念”。

在科學研究中抽象某些現象或事物的本質特徵,概括地説,形成“陳述”(通常是特定短語),這就是概念。如,在“中國國家”中有諸如“農村社會”之類的概念,“差異模式”,“禮節規則”和“不作為政策”。

當您“仔細閲讀”時,以“抓”為重點。

“把握概念”就是把握觀點,把握關鍵把握關鍵尤其是那些核心概念,我抓住了人才記錄本書的主要內容和學術思想,瞭解您的研究的價值。問題是?

如何“搶”概念?後記和“中國國家”目錄中提到了一些基本概念,做筆記,“抓住他們。

社會科學通常伴隨着“簡介”在期刊上發表的文章前面還將有“摘要”和“關鍵字”。這將標誌着核心概念,對於我們來説,“趕上”很方便。更重要,閲讀文本時要考慮這些概念。找到概念,我必須待一會兒,考慮以下幾點:這些概念是在哪些部分和“上下文”中提出的,它是什麼意思?是一般概念還是基本概念?以及如何分析概念,還有很多。

一般來説,要特別注意介紹,在每章(或論文)的開頭和結尾處,這些地方通常會提出一些概念,首先“捕捉”然後,請轉到正文中查找並思考上述問題。任何提出概念或定義的句子,畫龍點睛:輕鬆向下滾動。閲讀整本書,回顧被包圍和思考的概念,您可以一起組織它們就像有一個“路線圖”可供閲讀。

中文課經常記得“帶關鍵詞”,為了閲讀社會研究,“獲取關鍵”和“獲取概念”是必不可少的技能。要真正學會“獲得鑰匙”和“獲得概念”並非易事。這裏提供的只是幾種基本的操作方法。只是閲讀更多,讀取速度更快,語言意識強,彙總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很強,我將一目瞭然地搜索幾行,“抓概念”的經驗已經逐漸形成。

“漁獲概念”的“漁獲”這也意味着識別含義。

想更多,概念特別是基礎知識?

它產生的背景是什麼?

借來的或者作者自己在研究中對其進行了完善。這也是“仔細閲讀”的重點。有時我不得不來回閲讀幾次,反思只是瞭解概念的“起源”和內涵。

“中國國家”一開始並沒有提出“微分秩序”的中心概念。

代替,首先使用三個章節來做很多“背景”工作。費孝通首先討論了農村人如何在“羣體自我”和“人自我”之間劃分界限。結合對古代傳統中道德和道德問題的分析,他發現中國人專注於“自己”,與他人的關係就像是石頭掉入水中引起的波浪,繞圈滾動推得越遠,它也變得越來越薄。這種習慣或集體無意識的文化,這就決定了農村社會非常重視人際關係的基本結構。因此,這是理所當然的,只有在第5章中得出結論:

“中國農村社會的基本結構就是我所説的“差異秩序模式”。“這是一箇中心概念。”修正”了本書的本質,這是費孝通的獨特發現,這是他的理論貢獻,後來成為社會學上公認的“最終結論”。

閲讀“中國國家”的前四章,我們必須在討論中注意各種概念的發展,他終於瞭解了“差異模式”的中心概念,它等於“接管”了互聯網上整本書討論的“大綱”。在“中國國家”中幾乎所有章節都提出了一個或兩個概念,它的“層次”可能比體現主旨的核心概念“低”。

但是他們也從不同方面展示了農村社會的特徵。

最後,他完善了農村社會特徵的理論。

閲讀時注意瞭解每章中介紹的概念,通過了解這些概念的含義,考慮一下概念之間的差異和聯繫。

閲讀社會研究您會經常遇到技術術語。

術語是用於定義或表達科學概念的公認語言。

主要用於專業領域,如果外行讀者不理解它的特殊含義,很難理解與他討論的內容。

所以讀社會研究,嘗試找出專業術語的含義,消除閲讀障礙。

當“鄉村中國”分析農村社會的“結構”時,我用了很多社會學術語人類學,政治學等等例如“小組結構”,“權力結構”,“文化範式”,“血緣關係”和“地理關係”等。

請注意這些術語的特定專業含義。

大部分術語將在文字中進行説明,或在上下文中故意,您可以瞭解其含義。

我真的不明白,您也可以搜索相關材料(例如字典,百科全書和其他參考書),瞭解如何解釋其含義。

參考書中某些術語的解釋可能更加標準化,這與書中所用的含義有所不同,這需要進行比較分析,瞭解作者的特殊“用法”。

作者還編造了一些術語以方便討論。

專業領域不一定是普遍的,例如“情感取向”,“不同的男人和女人”,“不作為政策”,“無訴訟”,等等不能僅從字面上理解術語,尤其是作者的那些話,乍一看似乎很容易理解,但在本書中使用時可以參考另一種方式或更改單詞的本義。

技術術語是什麼?

作者的特殊術語是什麼?

在很多情況下作品中沒有任何線索或解釋。

讀者只能自己找到它,並考慮它傳達的含義。

4、闡明理由:

“對話”和“名稱”

閲讀社會研究最費力的這是為了澄清您的論據。

中國農村的十四章每章都有一個“子圖”,許多“子參數”融合並支持更高級別的主題。

看完一章之後合上書,查看內容,考慮一下本章的論點,最好在書中以一兩個句子或以您自己的語言來總結它。

對於初學者,“總結”並不容易,應該簡化一下,在薄書中讀一本厚書。

但是這種類型的培訓對於思考性思維的發展非常有效。

讓我們以第一章為例。

“ Country China”想展示“什麼樣的社會才是中國的農村社會”,不要直接問問題它始於人們熟悉但不一定關心的現象。

因此,讓我們先談談鄉村人民的質樸,那麼這導致對現象的描述很小?

中國傳統社會的農民經濟完全依賴土地。

推論:由於“土壤”的營養,只有這樣,傳統農業才能“面對黃土回到天堂”,在村裏共同生活,與世界抗爭的傳統生活中,具有無窮無盡的中國傳統文化。然後進行理論昇華,説明為什麼農村社會結構穩定。最後,得出了重要的學術論文,我知道?他説鄉村社會是一個“家庭”社會,沒有多餘的社會?你“。

“ Country China”以一種看似簡單的敍述來推進演講,有心情和理性。閲讀此類學術論文,完善和理解“子參數”和“主題參數”,清楚地排列整本書情節的上下文,不僅有助於瞭解整本書,我也做運動學習組織思想和表達,比較合乎邏輯。順便説説,我想談談“討論”和“陳述”之間的區別,閲讀社會研究時也應牢記這一點。“ Country China”最初是作者講義的一部分。用“通論”的性質,但是沒有完整的教科書,對宣稱常識也不滿意,並以學術界的現有觀點為重點進行“對話”,提出問題和新見解,這是演講。

他們的討論特別注意兩件事:一是質疑和“對話”,對現有觀點提出不同意見。第二個是“名稱”,通過介紹我的發現或想法,給出一個“結論性”,還是獨立的“論點”。例如,第八章分析了農村社會的“秩序”,相信中國的農村社會不依靠“人治”來維持其運轉,這也不是“法律規則”,這是一個非常特殊的“禮節規則”。

從“禮儀規則”中得出的所謂“論據”,這是一個獨特的學術“命名”這樣的陳述,書中有很多,您可以選擇一兩個,專注於分析,它主要取決於論證的邏輯推理。

5、分析材料增加的“現象”

對“中國國家”的研究屬於社會學的“社區分析”,目的是分析“社會結構的形式”。可以從不同角度進行社會分析,如便宜,政治家,機構的還有很多,也可以是宏觀研究但是費孝通卻使用了社會學的“社區分析”,從麥克風開始獲得宏觀的瞭解。

在1936年,費孝通在他家鄉的一個村莊裏進行了實地研究。在此基礎上我完成了一篇題為《中國農民的生活》的博士論文(後來翻譯成中文並發表,命名為“江村經濟”)。在撰寫“中國大陸”之前,費孝通去了廣西雲南等地要進行艱苦而漫長的野外作業“蹲”。瞭解村民的生活,感受您的情緒和文化。

“鄉村中國”深深植根於社會生活的土壤中,非常“物質”,非常“紮根”這也是可以成為經典的書,影響力遠遠超出了該主題的範圍。閲讀“中國國家”,我們對社會科學研究的特點有所瞭解,植根於現實生活中的社會科學家的科學精神值得學習,務實和現實。閲讀“ Langtu China”通常對大量民間文學研究案例感興趣。但是不要滿足於“好奇狩獵”,您還應該注意作者如何“處理”這些材料。費孝通的“好秀”是從盒子裏過濾掉材料。

精煉為“現象”,可以確認農村社區的結構特徵,並與其他不同的“文化形式”進行比較,突出中國農村的特殊性。選擇並精煉材料後,典型性和代表性脱穎而出,在“現象一級”,進入理論分析水平。這本書非常聰明,悄悄地吸收了政治學的整合方法,經濟學和文化人類學。它具有很高的理論地位和很高的學術地位,一切都是那麼自然,沒有理論誇耀。如何觀察社會文化的“現象”如何使用科學理論來解釋“現象”,費孝通的主要觀點是社會學,然而,他的方法論觀點是“超越”社會學的範圍,具有普遍意義。“鄉村中國”側重於客觀論證,我們仍然感到對傳統文化有強烈的感覺,並且有鄉村的感覺融入其中。通過閲讀這本書,我們加深了對中國社會的瞭解,尤其是農村社會它也加深了對傳統文化的理解。“鄉村中國”分析了古代中國的農村地區,至今,已經有半個多世紀了實地發生了災難性的變化,但,?

“變更”中的“無變更”是什麼?

傳統與現代的轉換與融合,國家與城市之間的碰撞與交流,?

社會的利弊是什麼?

我們會想到今天的農村地區,想到農民工,考慮社會風俗和風俗,對傳統文化的思考考慮中國的過去和未來,還有很多。

好書就是那樣,它總會引起無休止的思考。

6、從“ Langtu China”可以學到什麼中文?

讀“中國鄉村”需要一些社會學知識。但是對我們來説高中學生,您不必花太多精力在專業知識上,結合學習漢語閲讀“鄉村中國”,可能更必要。“國家中國”主要基於研究和科學示範。但是非常文學充滿人文關懷。這篇文章對相關學科(如歷史,哲學政治,人類學,等等這是“雜項”。可以是科學的嚴格且易於閲讀。在這種風格風格的背後,您需要對多學科集成有廣闊的視野,您還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藴,這是學術寫作的一種狀態。從語言的角度來看,這也是一篇出色的論文和範文。這本書簡明扼要,功能強大,有幾點值得學習。一個是明確的論據,每章都着重於解決問題,並嘗試將論點壓縮成一個“陳述”,一個概念第二點是論點具有強烈的麻煩感。強調“對話”,對學院的看法不同的“對話”突出自己的觀點第三是尋求論證的真相,講材料第四是引用大量傳統古典資料,有些報價是人們熟悉的,但包括在本書的論述系統中,可以“更新”新的含義。進一步,也有許多啟發性的寫作經驗。

例如,在論證推理時,如何使辯論性文章更生動,更易讀?

如何結合思想和材料,敍事與情節如何平衡,以及如何擺脱從一種概念到另一種概念的“肉味”,還有很多。

“中國國家”不一定那麼遙遠。

閲讀完畢,也許學習閲讀社會研究,如何分析和思考社會現象,如何成為一個聰明的年輕人知情且負責。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10

《鄉土中國》第一次讓我思考了中國現在社會結構,社會現象的成因。以前從沒有想到要追根溯源過,也從沒想過這些問題的背後,竟有如此深層次的或簡單或複雜的原因。

在費孝通先生的筆下,中國人的特性是和土地分不開的。是的,中國作為千年的農業大國,無論如今城市化發展如何洶湧,中國人的基因裏永遠有一句話被傳承着“面朝黃土背朝天”。可見,那時的中國,對土地對上天,有着我們無法想象的崇拜。我認為,從一點就能體現出來,就是人們見面時的打招呼的方式。西方國家尤其沿海,需要看上天的臉色,決定是否出海,於是他們搭訕的方式就形成了“今天天氣怎麼樣”,而中國,同樣是要看上天的臉色,卻總結出了“今天吃了麼”這樣的句子。“吃”字一出,就讓人聯想到食物,而食物是從哪裏來的呢?是土地。所以,在中國人心中,土地是衣食父母,相比於上天,土地在人們心中更為重要,再加上一句話“天上不會掉餡餅”這也讓中國人留下了些許潛意識,向上天祈求只能是心靈上的慰藉,真的想要生存下去,要靠自己的雙手,上天可以決定這年收成好不好,而土地和雙手可以決定今年是不是有收成。在中國,一片土地就像是一位母親,一大家子人生活在一起,一個鄉村,一個鎮,年代久了,每個圍繞在土地上的人,多少沾些親帶些故。每個人彼此熟悉,每個人守一小片土地,沒有外力的情況下,人們就安於這樣的現狀,不願意改變,於是家族式的社會就產生了。

家族,以血統關係為基礎而形成的社會組織,包括同一血統的幾輩人,亦可稱為家屬。如陳氏家族、王氏家族等。提到家族,我不由得想到了一句話“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這句話充分反映了所謂的中國人的醜陋一面,費先生在書中説,“在鄉村工作者看來,中國鄉下佬最大的毛病就是‘私’”所謂政府的“貪污無能”;所謂企業的“經營不善”都是這“私”的毛病在作祟。當家族的一個人“發跡了”,那麼以這個人為中心的恨不得祖宗八代有關係的都成了親戚;倘若他落魄了,這個家,可能也就縮小成了三口之家。私心、崇尚權力、為自己能得到的那些好處不遺餘力的爭取,中國人的劣根性就此體現出來。而讓這種劣根持續生長的正是中國人世世代代從傳承下來的中國式社會結構——家。不過,中國除了私,還有一點特色,就是值得稱讚的孝。所謂百善孝為先,雖然鄉土中國的私心很重,但是並不能掩蓋中華傳統美德,從土地發展起來,一家族為基本結構的社會,並不存在過多的法制。雖然歷朝歷代都有衙門有公堂,但鄉土中國的人們通常認為家醜不可外揚。而除了法律還有什麼能約束人們的行為呢,就是那“傳統美德”了。中國人信奉宗教的不多,大多信仰儒家,“三綱五常,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就是古老中國的禮治。

如今,隨着中國越來越快的發展,追求與國際接軌的高水平,國際上的法制社會看上去的完全公平,深深影響了中國人,中國終於由孔儒教誨的禮治社會漸漸轉型為時髦的法治社會,禮治與法治的衝突也就此開始出現。中國人講究仁、義、禮、智、信,禮治與法治的衝突就可從這其中的一個字體現出來——信。在傳統中國人腦海裏,信,不僅是美德,還是一個人做人的根本。我們可以輕輕體會“言而無信”這四個字説出口時的感覺,透露的是何種失望、厭惡與氣憤,這就是中國人對信得感覺。鄉土的中國人合作一件事的事後憑的就是相互的信任,而這種單純樸素的感情,卻被法治打擊的體無完膚,法律不講信,講的是證據。鄉土中國的人不懂什麼合同,他們只認這個人,並且相信這個人,腦子裏沒有什麼證據的概念,沒有凡事籤個合同來保障自己權利的習慣,可是這樣,在如今的社會下,就得不到法律的保護,我們總能聽説一些因為不懂法的冤枉案子,把那些受了委屈還不得公平的主人公稱之為“法盲”我不敢苟同這個稱號,難道幾千年傳下來的禮教就全是錯的麼?為什麼我們不能稱那些鑽法律空子‘缺德不違法’的人叫“禮盲”呢?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11

本書的作者費孝通是中國社會學和人類學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一生都致力於實地調查中國農村經濟的發展,寫下了諸多在學界極具影響力的學術著作,除了《鄉土中國》外,他還有《皇權與紳權》《江村經濟》《中國士紳》等著作,曾獲英國皇家人類學會頒發的赫胥黎獎章,日本亞洲文化獎等。中國人民大學教授趙旭東曾評價説,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吸引的不僅是社會學和人類學家們對於中國鄉村的理解,它的影響範圍可以説包括了整個中國社會科學界。

全書一共由十四篇論文組成,是費孝通先生經過長期在鄉村地區的社會調研和考察整理出來的詳實資料。從解釋什麼是真正的“鄉土”開始,他將鄉土社會中所產生的社會關係,以及這些關係對我們今天的日常生活有哪些影響等,用淺顯風趣的例子和語言生動得表達出來,並且糾正了我們對“鄉下人”的一些偏見認識。

本書並不是一個具體的社會描寫,而是從現實生活的社會中提煉出來的一些概念,讓我們搞清楚“鄉土”究竟是什麼意思,從而幫助我們更好的去理解中國社會。中國社會是具有鄉土性的,在農耕文明長期作為發展主流的中國,許多鄉土社會中形成的人際交往和社會關係,都對今天的中國有着深刻的影響,甚至可以説,這些沿襲下來的鄉土特色是中國社會的根基。

費孝通先生自己在書中説:“這本書並不是一個具體的社會描寫,而是從現實生活的社會中提煉出來的一些概念。搞清楚“鄉土”究竟是什麼意思,就能幫助我們更好的去理解中國社會。”

從字面意思看,鄉土就是家鄉、故土,是哺育我們成長的地方。那怎麼哺育呢?在以農耕作為傳統文明的中國,農民辛勤勞作,就是我們吃飽穿暖的基礎。因此,費孝通先生主要想研究的是農民和農村。他為什麼想要研究農民和農村呢?因為他認為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換句話説,中國許多的階層都是從農村分離出去的。那麼,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農民逐步形成的一些行為習慣和人際關係,以及農村社會具有的一些特色,就構成了許多階層,乃至中國社會的根基。

費孝通先生,他出生在清朝末年,一個極其重視教育的知識分子家庭,曾經是中國本土最早拿到社會人類學碩士學位的青年學者。上世紀四十年代,費孝通先生在西南聯大任職,教授“鄉村社會學”這門課程。但是他不願意“照本宣科”地為學生授課,而是希望能夠和學生一起探索,做一些有意義的內容。他進行了大量的實踐性研究和社會調查,甚至為了掌握更詳實的第一手數據,多次不辭辛勞的奔赴鄉間進行考察。最終這些內容經過整理,就成為了我們今天所看到的,由十四篇論文集結而成的《鄉土中國》這本書。費孝通先生從看似人盡皆知的事情中深挖出背後所藴含的道理,可謂是字字珠璣,真知灼見。直到今天,這本書依然是社會學家們研究社會結構時所必須參考的材料之一。

《鄉土中國》中談到的“鄉土”其實是一種社會關係,這種關係在中國廣大鄉村非常常見,但卻極少被人認真的談起或者論證。費孝通先生通過自己大量的社會調查,附加上生動的例子,將鄉土社會中所包含的“熟人的社會”“差序格局”“維持鄉土社會正常運行的四種權力”等,較為普遍的社會關係一一進行解釋。

相互熟悉的耕作模式是中國鄉村傳統的生活模式,構成這種生活模式的每一個角色,彼此之間都是互相熟悉的。在這種熟悉的環境裏,有一種叫做“差序格局”的社會關係產生了,一個人可以通過多種方式來建立自己的社會關係網,其中最為普遍的,就是通過婚姻,來建立並且擴大自己的關係網。想要維持這些社會關係的運轉,必須要依靠各種各樣的權力,有四種權力是在中國的鄉土社會中根深蒂固的,橫暴權力、同意權力、長老權力、時勢權力,而“同意權力”直到今天還沒有過時。

由此可見,《鄉土中國》雖然是費孝通先生考察當時鄉村的社會生活、生產狀況所總結出來的內容,但是書中的內容並沒有因為時代前進而失去意義,相反,在今天,國家大力改革農村運行模式,新政策與舊傳統相互碰撞的背景下,而變得更具參考價值。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12

中國正在崛起,從傳統走向現代。眾所周知,這是一個艱難而漫長的探索歷程。如同樹木要長的高大就必須有堅實而健康的根系一樣,中國的現代化歷程也得立足於自己的傳統,或對其批判改造或對其繼承發揚。我們要忠於中國的現代化,就要忠於中國的過去。忠於過去我們才知道我們是什麼,我們應該走向何方,應該如何走。

首先,它面對的是中國的農業社會,通過社區調查追究中國農業社會的特點。在一個靠農業起家的國家,農村佔據絕大部分的領土,直到現在這依舊是中國的一個現實。回到以前,按費孝通老前輩的意思説,中國鄉土社會就是一個生於泥土、長於家族、教於禮教的社會。雖然那裏有現代人看來尚未開化的“愚”和“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的“私”,然而這的確是一個無為政治下的太平這會。其次,它對中國的發展趨勢以及如何發展做了一些暗示,如隨着社會的發展,地緣會衝破血緣、傳統教化會名實分離、人們的慾望會向需求發展等。

一、鄉土本色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北方人的相對剽悍、豪放,南方人的相對柔弱、婉約,這與北方平原的曠蕩和南方山水的纏綿是分佈開的。土地養活着中國的鄉土社會,中國的鄉土社會也和土地結下了難以割捨的情節。土地之於鄉土社會就如同水之於魚,離開了它就不能生存,土地與人的完美結合也培育出了五千餘年古國古的農業文明,如此互利雙贏的買賣,又有誰捨得丟棄了呢。在在物質生產能力極不發達,靠天吃飯的年代,擁有土地的心情,我不知該如何去描述,我想那就和今天處於小康社會的心情差不多吧。於是,與其説鄉土社會的人不捨得土地,不如説土地束縛住了鄉土社會的人。於此同時,鄉土社會有了另外一個特徵,那就是土地的固定性徵服了人口的流動性,形成了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造成了一個環境內人們彼此熟悉的社會。我想正是這種慣於熟悉的環境而形成的惰性讓鄉土社會與現代充滿着陌生人的社會格格不入,阻礙了中過的現代化。

二、文字下鄉

在兩篇論文字下鄉中,費老分別從時間和空間上闡述了文字下鄉在鄉土社會中的不必要性,而這不必要性正是建要立在一個對外相對封閉而內部非常熟悉的鄉土社會。

文字與語言比較,依費老當時所言,文字適於間接傳播並且有產生歧義的毛病,而語言則適於間接傳播。我們就當代來看,語言在現代可以通過語音設備進行長距離的傳播部分取代文字長途傳播的功能。鄉土社會在空間上因土地的限制而不會太大,並沒有使用文字傳播的必要,又因為彼此之間以及彼此對環境尤其是生產方式和生產方式的熟悉,語言傳播減少了相當部分的歧義;再從時間上來看,我認為語言更有適應環境小範圍變化的可變性,因此用語言比用文字在同代和代際之間傳播更具時效性。在鄉土社會語言是優於文字的。

關於鄉土社會中人“愚”的問題,肥老的解釋是,鄉下人並不愚,愚是學習能力問題,而鄉下人不識字只是知識積累問題,鄉里人也有城裏人不知道的知識。由此我的感想是:在社會發展,鄉土的封閉性被打破的必然趨勢下,文字下鄉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並不是一個急於求成的是,而是當局如何抓住時機,提高文字下鄉效率的問題。

三、差序格局

“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在我看來並不是指社會的冷漠,而是指鄉土社會中合作的狀況,在左鄰右舍關門不見開門見,低頭不見抬頭見的小天地裏,怎麼可能“老死不相往來”呢?鄉土社會確實是一個“私”當頭的社會,人們都以“我”中心,考慮與人交往營建生活圈子,賺取社會資本。這一切的根源我認為在於封建自然經濟的封閉性,自然是因為自給自足,雖然交換在小範圍內存在,但人們的生活大多依賴於以家庭為單位的生產實體,合作則多在自家土地上自家人之間產生。要強調的是,在物質生產力水平很低的年代,一心忙於自家的生產而無暇顧及他人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費老把差序格局和傳統格局對比,突出了西方社會的合作分工細緻、權利義務分明與中國鄉土社會“老死不相往來”的鮮明對比。

四、鄉土社會價值體系

麻雀雖小,肝膽具全。鄉土社會雖然範圍小,但它畢竟作為一個相對封閉的社會有着它獨特的價值體系。就私人而言,有維繫私人的道德,就社會而言,有禮治秩序、男女有別、無訟等觀念。

維繫着私人的道德,費老在《鄉土中國》中將其歸納為孝與倫常。具體的説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克己復禮”,“恭、寬、信、敏、惠,仁、義、禮、智、賢”等一系列儒家思想。中國素來有禮儀之邦的頭銜,並且這不是自封的,相必着與佔中國絕大部分領土的鄉土社會在私人道德上的教化有很大關係。人們總是力求在對自己的剋制上化解矛盾和糾紛,並用自己的真誠去打動和感化人以此來實現“和”的目的。令人欣慰的是這確實創造了一個穩定和諧的鄉土社會,但它也有不足。在《從傳統到先代》一書中,金耀基先生曾説,中國人對禮的過分注重即對人事的注重,使中國人對自然的探索僅限於美的欣賞,而阻礙了中國自然科學的發展。這是科學方面,中國人也曾為禮付出過生命的代價。用一部電視劇來説,《中國兄弟連》中就有這樣悲慘的一幕,全唐莊的人對“皇軍”以禮相待,因為他們從祖先那裏學來的永遠是“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然而,結果卻是全莊人藏生火海。私人道德對人際關係一定時候是有用的,但不是時時有用,尤其是涉及民族利益之時,這是歷史留下的教訓。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13

靠種地謀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貴。城裏人可以用土氣來藐視鄉下人,但是鄉下,“土”是他們的命根。在數量上佔着最高地位的神,無疑的是“土地”。“土地”這位最近於人性的神,老夫老妻白首偕老的一對,管着鄉間一切的閒事。他們象徵着可貴的泥土。我初次出國時,我的奶奶偷偷的把一包用紅紙裹着的東西,塞在我箱子底下。後來,她又避了人和我説,假如水土不服,老是想家時,可以把紅紙包裹着的東西煮一點湯吃。這是一包灶上的泥土。——我在《一曲難忘》的電影裏看到了東歐農業國家的波蘭也有這類似的風俗,使我更領略了“土”在我們這種文化裏所佔和所應當佔的地位了。

中國農民聚村而居的原因大致説來有下列幾點:

一,每家所耕的面積小,所謂小農經營,所以聚在一起住,住宅和農場不會距離得過分遠。

二,需要水利的地方,他們有合作的需要,在一起住,合作起來比較方便。

三,為了安全,人多了容易保衞。

四,土地平等繼承的原則下,兄弟分別繼承祖上的遺業,使人口在一個地方一代一代的積起來,成為相當大的村落。

鄉土社會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於斯,死於斯的社會。常態的生活是終老是鄉。假如在一個村子裏的人都是這樣的話,在人和人的關係上也就發生了一種特色,每個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長大的,在孩子眼裏周圍的人也是從小就看慣的。這是一個“熟悉”的社會,沒有陌生人的社會。

“我們大家是熟人,打個招呼就是了,還用得着多説麼?”——這一類的話已經成了我們現代社會的阻礙。現代社會是個陌生人組成的社會,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細,所以得講個明白;還要怕口説無憑,畫個押,籤個字。這樣才發生法律。在鄉土社會中法律是無從發生的。

人的生活和其他動物所不同的,是在他富於學習的能力。他的行為方式並不固執地受着不學而能的生理反應所支配。所謂學就是在出生之後以一套人為的行為方式做模型,把本能的那一套方式加以改造的過程。學的方法是“習”。習是指反覆地做,靠時間中的磨練,使一個人慣於一種新的做法。

在我看來卻表示了我們的社會結構本身和西洋的格局不相同的,我們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紮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紋所推及的就發生聯繫。每個人在某一時間某一地點所動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社會結構格局的差別引起了不同的道德觀念。道德觀念是在社會裏生活的人自覺應當遵守社會行為規範的信念。它包括着行為規範,行為者的信念和社會的制裁。它的內容是人和人關係的行為規範,是依着該社會的格局而決定的。從社會觀點説,道德是社會對個人的制裁力,使他們合於規定下的形式行事,用以維持該社會的生存和延續。

在我們的鄉土社會中,家的性質在這方面有着顯著的差別。我們的家既是個棉續性的事業社羣,它的主軸是在父子之間,在婆媳之間,是縱的,不是橫的。夫婦成了配軸。配軸雖然和主軸一樣不是臨時性的,但是這兩軸都被事業的需要而排斥了普通的感情······不但在大户人家,書香門第,男女有着閫內閫外的隔離,就是在鄉村裏,夫婦之間感情的淡漠也是日常可見的現象。我在鄉間調查時特別注意過這問題,後來我又因疏散下鄉,和農家住在一所房子裏很久,更使我認識了這事實。我所知道的鄉下夫婦大多是“用不着多説話的”,“實在沒有什麼話可説的”。一早起各人忙着各人的事,沒有功夫説閒話。出了門,各做各的。婦人家如果不下田,留在家裏帶孩子。工做完了,男子們也不常留在家裏,男子漢如果守着老婆,沒出息。有事在外,沒事也在外。茶館,煙鋪,甚至街頭巷口,是男子們找感情上安慰的消遣場所。在那些地方,大家有説有笑,熱熱鬧鬧。

通常有以“人治”和“法治”相對稱,而且認為西洋是法治的社會,我們是“人治”的社會。其實這個對稱的説法並不很清楚的。法治的意思並不是説法律本身能統治,能維持社會秩序。法律還得靠權力來支持,還得靠人來執行,法治其實是“人依法而治”,並非沒有人的因素。

禮治社會並不是指文質彬彬,像鏡花緣裏所描寫的君子國一般的社會。禮並不帶有“文明”,或是“慈善”,或是“見了人點個頭”,不窮兇極惡的意思。禮也可以殺人,可以很“野蠻”。譬如在印度有些地方,丈夫死了,妻子得在葬禮裏被別人用火燒死,這是禮。又好像在緬甸有些地方,一個人成年時,一定要去殺幾個人頭回來,才能完成為成年禮而舉行的儀式。我們在舊小説裏也常讀到殺了人來祭奠,那是軍禮。

親密社羣的團結性就依賴於各分子間都互相的拖欠着未了的人情。在我們社會裏看得最清楚,朋友之間搶着回帳,意思就是要對方欠自己一筆人情,像是投一筆資。欠了別人的人情就得找一個機會加重一些去回個禮,加重一些就在使對方反欠了自己一筆人情。來來往往,維持着人和人之間的互助合作。親密社羣中既無法不互欠人情,也最怕“算賬”。

儒家所注重的“孝”道,其實是維持社會安定的手段,孝的解釋是“無違”,那就是承認長老權力。長老代表傳統,遵守傳統也就可以無違於父之教。但是傳統的代表是要死亡的,而且自己在時間過程中也會進入長老的地位。如果社會變遷的速率慢到可以和世代交替的速率相等,親子之間,或是兩代之間,不致發生衝突,傳統自身慢慢變,還是可以保持長老的領導權。這種社會也就不需要“革命”了。

愛情,好吃,是慾望,那是自覺的。直接決定我們行為的確是這些慾望。這些慾望所引導出來的行為是不是總和人類生存的條件相合的呢?這問題曾引起過很多學者的研究。我們如果從上面這段話看去,不免覺得人類的慾望確乎有點微妙,他們儘管要這個要那個,結果卻常常正合與他生存的條件。慾望是什麼?食色性也,那是深入生物基礎的特性。這裏似乎有一種巧妙的安排,為了種族延續,人會有兩性之愛;為了營養,人會有五味之好。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14

社會上對權力的看法分為兩派:一派偏重社會衝突,另一派偏重社會合作。

偏重社會衝突的一派認為權力是衝突的延續,只是武力階段已過,被支配者認輸了,但並沒有心甘情願的屈服,於此才有權力的產生,這種權力是壓迫性質的,我們稱之為“橫暴權力”。

偏重社會合作的一派認為權力是社會共同的契約,社會分工對每個人都是有利的,但也正因為分工,每個人都不能獨善其身,因為如果別人不盡其分,則會影響到自己的生活,這就需要干涉別人,這是權利,而自己同樣也會受到其他人的干涉,這是義務,這種權利義務需要有共同的社會契約約束,在這裏我們稱之為“同意權力”。

在事實層面上,兩種權力是同時存在的,只是側重不同,社會即存在衝突也存在合作。

權力之所以誘人,主要是其經濟利益,如果沒有經濟利益,橫暴權力的意義就會小很多,甚至都很難發生。

在鄉村,除了以上兩種權力外,還有一種權力,既不是橫暴性質,也不是同意性質,它發生於社會繼替的過程中,是教化性的權力,我們稱之為“教化權力”。

説孩子們必須穿鞋才準上街是一種社會契約有些不妥,因為契的建立首先假定其個人的意志,契約的形成和遵守必須尊重個人的自由意志,民主就是個人意志和社會強制的綜合體。但是這種尊重自由意志的契約精神在教化權力中並不會出現,原因是被教化者根本沒有選擇的機會,他們只需要學習,社會也不會把“意志”加在孩子的人格中,因為教化不需要得到他們的同意。

這種教化可以説是不民主的,但若説是橫暴卻又不然,橫暴發生於社會衝突,但教化沒有這種衝突。

教化權力最常出現在親子關係裏,但不侷限於親子關係,凡是文化性的,不是政治性的強制都包含這種權力。文化對於社會的新分子就是強制的,是教化。

有一句話,“在最專制的君主手下做老百姓,也不會比一個孩子在最疼愛他的父母手下過日子艱難。”就是最好的註解。

教化權力需要一個穩定的環境基礎,鄉土社會就是一個相對靜止的社會,儒家思想體系便是建立在這種環境下的產物,它反對橫暴權力所維持的秩序,而熱衷於教化權力。“父母官”就是這種爸爸式權力的體現。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15

從社會關係的角度把視角拉近一些,我們會看到與西方”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不同,農村社會對於權利的分配是十分不均衡的。人們評價人或者事,往往不是”講理“,而是看對方與自己的親疏遠近。與自己距離近的,就支持,與自己距離遠的,就反對。而且還有一個特點,有些社會地位高的人會吸引大量的各種“遠方親戚”就會自動找上門來。這就是説,在農村社會構建的關係網絡實際上是以個人為中心的。這種特點與之前寫到的婚姻關係相結合,就形成了一種社會關係網絡模式。首先,這個網絡是以婚姻為紐帶的;其次,構成這個網絡的是男方和女方各自的家庭網絡;再次,這個網絡的大小和影響力既取決與男方女方家庭網的大小和影響力,更取決與中心人物的社會地位。在這樣的網絡中,人們自動向社會地位高的人靠攏,形成以他(她)為中心的網絡結構。這樣的網絡是不是穩定,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這個中心人物,如果這個人物比較能照顧全局,考慮到各方的利益訴求,那麼大的網絡往往更加穩定,相反,如果中心人物比較自私或者偏心,這樣的網絡往往不能穩定。

最後,來説一説關於權力的來源。費孝通先生總結了四種來源,分別是橫暴權力、同意權利、長老權力、時勢權力。

橫暴權力是最高權力的來源:由於征服帶來的權力。比如説在古代中國的改朝換代,不管是哪個皇帝,只要能用武力打下江山,就會獲得相應的統治權力。這其實相當於在説,我之所以承認你的權力,是懼怕於你的武力。這與西方傳統的政教合一的理念不同,也不同於文藝復興後基於契約的權力模型。這是一種簡單有效的邏輯,正是它構成了中國作為一個大一統帝國的基礎。

第二種權力是同意權力。同意權力是大家在協作的時候達成的某種共識。因為要做成一件事情就必須有領導者。在大家協商一致的情況下,可以在某種程度上聽從某個人的指揮。這樣的權力模式在今天得到延續,它實際上可以理解為是契約精神的雛形。

第三中權力是長老權力,它的含義是,在農村人們普遍會尊重某些經驗豐富或者是有才華的人,這樣的人往往是老者。所以被稱為長者權力。讀書筆記.這樣的長者實際上和之前提到的一個網絡中的社會地位有些相似:長者的社會地位往往是比較高的。從另一方面來説,社會地位高的也往往更容易被人們推崇為長者。

第四種權力稱之為時勢權力,這是一種動態的權力。説的是當有重大的變動出現時,那些能夠最早看清時勢的人就會獲得某種權力。因為他可以帶領大部分沒什麼見識的農民應對變局。這樣就具有了某種權力。

總之這四種權力,第一種是最宏觀的,大局上説的;第二三種是在實際生活中面對具體的事情所湧現出來的權力;第四種則是和外部環境有關的權力。

鄉土中國所反應的那種靜態保守,奠定了中國作為一個超級大國的基礎,它們使得中原是穩定的,和施展所説的那些多元融合的體系一道構成一個龐大而複雜的華夏文明。鄉土中國,相當於是中原的運行模式。這個模式中的關鍵詞包括:穩定、共生、團結對外。但在經濟基礎變化的今天,這種模式受到的衝擊是巨大的。儘管如此,在現代中國社會依然看到很多鄉土中國的特點:重面子、評價主觀化、人情社會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