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文城>校園範本>觀後感>

鄉土中國讀書心得15篇

觀後感 閲讀(2.37W)

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後,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裏,讓自己銘記於心,這樣有利於我們不斷提升自我。到底應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鄉土中國讀書心得,歡迎大家分享。

鄉土中國讀書心得15篇

鄉土中國讀書心得1

《鄉土中國》此書,餘早有耳聞,惜乎鋭進之氣已減,加之事務纏身,故於15年11月方粗略瀏之。從社會學的角度來解讀中國傳統社會,是費孝通的一個大膽而又成功的嘗試。書名中的“鄉土”二字,既證明了傳統中國之基本屬性,當然,從另一種角度來講,也是作者觀察傳統中國的立足點。

傳統中國是一個以土地為基本生產資料的社會,土地是固定在地球上而不可移動,由此,以此謀生的中國農民也在日常的言談舉止不免帶有種。種“鄉土氣息”(非貶義,僅僅只是一種客觀的描述)。鄉土社會,強調的是一種靜止的、固態的生活秩序。處在這種秩序下的人們,對於秩序服從的原動力既不是橫暴權力,也不是契約社會中的同意權力,而是在經年累月反覆訓練積累出來的傳統。傳統,在相對靜止的社會中,具有壓倒一切的權威性,這也是所謂禮治社會產生的根源。

與西方的團體格局不一樣,傳統國人社會生活結構偏向於以血緣和地緣為基礎的差序格局。所謂差序格局,指的是以父系親屬關係為主軸,異性親屬關係為輔軸的網絡關係。這種格局通常需要研究血緣、地緣、政治地位等因素的影響。對於該概念的研究在現代廣告傳媒學等領域有着廣泛的應用。

此書還研究了文字下鄉、男女有別、無為政治、長老政治、名實分離等問題,能夠説,此書以鄉土中國為基本論點,進而將研究領域擴展到了傳統中國的社會結構及國民特性等問題。

本書語言樸實而又立意深遠,篇章結構看似紛繁複雜實則自成一體,是不可多得的大家之作。

鄉土中國讀書心得2

首先,我想解釋一下“忘本”是什麼意思。根據新華字典的説法,是忘記自己原來的處境,忘記處境變好之後的幸福之根。

這有點像一些城市人。他們忘記了他們的祖先也是鄉下人,他們忘記了今天的幸福是80%的人口貢獻的結果。不僅忘了,更讓人難過的是,他們反過來取笑我們國家的人“蠢”“蠢”。真的是這樣嗎?費老師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解釋:這不是智力的問題,而是知識的問題,當鄉下人不知道車來了該怎麼逃,看不到世界就不知所措的時候。

與城市裏的人相比,鄉下人會更加重視這一點。最突出的表現就是農村人對土地的高度重視。他們深深紮根於土地!我在任何地方都不會忘記我的“一畝三分地”。他們世世代代在斯里蘭卡出生、長大、死去,幾本書不流。這個村莊幾百年來一直有那些姓氏。村裏的人口好像都依附於土地,世代之間變化不大。正因為如此,地方社會是熟人社會,熟悉並自覺遵守傳統規範,不需要法律的存在,更不需要利用契約來建立人與人之間的信任。

這些都是基於人的熟悉程度。但是在人口流動迅速的現代社會,我們還有那種熟悉感嗎?答案是否定的!但與此同時,我們的現代社會缺乏完善的法律原則來規範各種行為,導致許多人徘徊在空白的空間裏,許多城市人不可避免地會忘記自己的出身,因為他們中的許多人面臨着信仰危機。不像鄉下人相信土地,他們相信土地會給他們帶來好運!

鄉土中國讀書心得3

人與人之間的生活總是充滿爭執的。或許是由於過於大聲的外放音樂,或許是樓道內的阻塞物,又或者是裝修時發出的巨大聲響……這些每天發生的平凡小事,雖説不重要,卻使我們內心煩躁。

像這樣的矛盾之所以會發生,有諸多原因:其一,在於人非生而是社會的一份子。作為偽社會性動物,人本不習慣於現代社會嘈雜擁擠的大城市。因此會對陌生人感到淡漠,會為了一己之私而破壞公共設施,是因為本性如此。這是人的先天性因素,也是它使我們與周圍人之間的衝突難以避免。

其二,在於社會中所存文化的影響。在《鄉土中國》一書中,作者較為詳盡的描繪了中國傳統文化中極重要的一部分:“私”。“私”的含義,除自私之外,更在於由己推人的思維模式。對自己與家庭而言有利,卻損傷社會利益的事,在這種思維模式之下,也因為公與私之間彈性可變而不再清晰了。至於社會上他人的問題,無人擁有的公共產物,這些都不屬於普通人“私”的概念之類的事物,便因為這樣的文化而被忽略了。

其三,在於中國鄉土社會到現代社會的轉變。在現代化的今日,雖然生活中多了許多高科技的產物,但人們的思想並沒有像時代的浪潮一樣飛速發展。即便是在上海這般的大城市中,依舊存在不少從過去遺留下來的問題。鄉土社會中對於羣己關係的界定,在現代社會的今日仍在發揮作用。而當源自禮治社會的規則運用於法治社會中時,便發生了矛盾與衝突。於是,擾亂人們正常生活的情況也發生了。

那麼改變這一現狀的方法又是什麼呢?於我而言,所有問題的根源似乎都指向鄉土社會中羣己關係的認識與現代社會的生活方式間發生的衝突。問題的根源是在80年前費孝通先生所提出問題的後續。也就是説,鄉土中國的社會慣性仍舊存在。

而現存的問題既然屬於鄉土社會的慣性,他便必然有消亡的一天。若説要用什麼來加快去消亡的話,便也只能依靠人們最為熟悉的方法:教化了吧。但教化的手段,在今日則可以更為先進一些。不僅可以利用在路邊隨處可見的公告牌,也可以在互聯網上進行相應的宣傳。

我認為現在出現的許多矛盾證明了中國處於轉型的路上,前文所述的問題終有一日會被解決,我們可做的便是加速這一進程。

鄉土中國讀書心得4

前些時間突然發現不是太瞭解我們這片土地。在網上尋找了好久,説讀讀《鄉土中國》大概可能更能深刻理解我們的文化。

就我的成長,説來也是奇怪,也並不是在現代社會中長成,而是確實在鄉土世界中長大。但是大概是因為是家裏唯一的男孩子,父親也並不是要求、強求我接收某些觀點,造成了一種放養的態度。而我,似乎從小時候開始就有一些可以拒絕的權利;長大以後,就只接受自己喜歡的東西,所以感覺舊時環境似乎並沒對我有太嚴格的塑造。

開始讀鄉土,開始理解鄉土。

從最開始的差序格局開始,大概説,中國的鄉土社會是一圈一圈推出去的波紋,而每個人都會被影響,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圈子的中心。而西方社會來説,每個人都是很清楚的,幾根稻草一束,幾捆束成一挑。每個人在團體中都很清楚。文章舉例子,如果帶家人去旅行,西方指的是他和他的妻子以及未成年的孩子,中國就沒這麼明顯。

男女有別。現在年輕人來説,男女一致和平等性得到了很大的接受;包括西方一政治正確就是女性地位的提升。但是在鄉土社會,男女是有差別的。因為鄉土社會是一個安穩的社會,或者追求的是一個安穩。而在安穩的社會中,大家更多的是熟悉和習慣,不希望有着衝突的發生。所以男女的交流和婚姻更像是被各司其責的生活習慣所支配,比如説男主外,女主內。而現代社會是變化的,男女有着求同的需求,但是求同的阻力很大。正是這個阻力,會產生情感和社會不穩定因素。

長老統治。孩子的成長是被文化定型了的。鄉土社會中,我們沒有成年的界限,年長者經歷過年幼者經歷過的事情,長者也是“師”了。每一個年長者都握着教化年輕人的權利。但是在一個不以經驗為導向的社會中,年幼者可能比年長者懂得更多。

無訟。鄉土社會中,訴訟是違背了本土的倫理道德了,是羞人的。所以,大家主張無訟。但是現代法律中,無賴反而利用這個獲得權益。

從慾望到需要。鄉土社會中,大多數的需求不是被計劃的。吃飯,喝酒都是自發的,但是和需求結合得很緊密。但是現代社會中,我們利用計劃,理性的規劃者自己的人生。

鄉土中國讀書心得5

很偶然的機會,在網上看到有人對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這麼評論:“這本書雖然是社會學入門級讀物,卻有着深厚的理論素養作為支撐;通俗易懂的語言,加上鄉土濃濃的氣息,沒有了讓人忘而卻步的拗口難懂的理論術語,讀後確有萬條萬縷瞭然在胸的豁然開朗感。”是這段頗高的評價使我萌生了對《鄉土中國》的興趣,果然,讀畢,感觸良多。

《鄉土中國》對中國基層的鄉土社會進行了細緻而深刻的描述和分析,它包括鄉土本色、文字下鄉、再論文字下鄉、差序格局、維繫着私人的道德、家庭、男女有別、禮治秩序、無訟、無為政治、長老統治、地緣與血緣、名師的分離、從慾望到需要等方面展開敍述,生動地描繪出鄉土中國的基本概況。

《鄉土中國》開篇第一句“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正如費老先生所説的,中國的基層社會的確具有濃濃的鄉土味。那裏的“鄉土味”並不是都市人眼中給鄉下人冠上“沒認識多少字、聽到汽車喇叭鳴不明白往左還是往右的”的愚昧,並且經過實踐證明,鄉下人的學習本事並不比都市人差,只是對於知識和城市生活規律的需要沒有都市人強烈。我們都明白,傳統的中國社會是建立在能夠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基礎上的,傳統中國社會的封閉性和保守性制約了中國人民尤其是基層人民思維方式、思想文化的發展。再加上鄉土社會是一個社會變遷速度十分緩慢的社會,人民已經習慣了鄉土社會裏安穩的生活,以致於不能適應其他快速變遷型的社會,這個才是“鄉土社會”之所以“鄉土”的原因。

費老認為“如果中國社會鄉土性的基層發生了變化,也僅有發生了變化之後,文字才能下鄉。”語言和文字都是表情達意的一種工具,可是這並不是唯一的工具,在鄉土社會裏,人們有屬於自我的語言和交流方式,有時候大能夠不必使用文字,表情、動作、聲音都是人們獨特的交流方式。除非鄉土社會的本質改變,要不然,文字下鄉進程將會相當緩慢。

在社會結構上,《鄉土中國》深入淺出地把社會分為西方社會的“團體格局”和中國傳統社會的“差序格局”。團體格局指的是個人間的聯繫靠着一個共同的架子,先有這個架子,而互相發生關聯;而差序格局則是一個一根根私人聯繫所構成的網絡,費老還作了一個趣味的比喻,以己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別人所聯繫成的社會關係,不像團體中的分子一般大家都在水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紋一樣,一圈圈推出去,越推越遠,越推越薄,而所謂倫,也就是從自我推出去的和自我發生社會關係的那一羣人裏多發生的一輪輪波紋的差序。當代中國社會又何嘗不是鄉土中國中的“差序格局”,在辦事的時候,人們總是先找關係。正是這種社會關係的性質導致了許多“走後門”的現象,在官場上也導致了很多的貪污的現象。這一個比喻淺顯而又深刻,在看待人的私心問題上,讓我感觸至深。

當代社會所強調的德治依舊是源於鄉土社會的“禮治秩序”,“維繫着私人的道德”需要靠個人的內在剋制來遵守,於是很多應當遵守的規則便成了“禮”,“禮是公認適宜的行為規範。”當代社會應當是一個法治社會,可是“禮治”依然存在。在農村,遇到矛盾的時候都是請一些長者或權威人士來評評理,實在調解不了才選擇訴諸於法律手段。久而久之,也就構成了“無訟”的社會。

在一成不變的鄉土社會裏,保守封閉的特徵構成了“無為政治”和“長老統治”的現象。即使是在當代的民主社會,人們依舊不重視自我的權力,敷衍地對待選舉活動,對政治大事也不聞不問。僅有當自身利益受到威脅時,才會尋求政治或者法律上的庇護。在鄉土社會中,長老的生活經驗是最為豐富,所以長老具有權威性,年輕一代對長老只可惟命是從。

雖然鄉土社會的社會變遷速度慢,可是鄉土社會畢竟不是一成不變的,當舊的社會制度不貼合實際情景、解決不了實際問題的時候,“名實分離”的情景就會出現。“名”是老祖宗定下來的規矩,是不能夠輕易改變的,所以人們只好依舊採用這個“名”而在實際的操作上採用自我的那一套“實”。這可能也折射出傳統中國人們保守封閉的特點。

寫到那裏,不禁感歎費孝通先生孜孜不倦,敢於探索的精神,雖然《鄉土中國》的創造時間離現今已經65年,可是這本書裏所研究出來的理論依然是經久不衰,對於傳統中國的基層社會本質看的如此透徹。我還要把這本著作精讀幾次,加深自我對鄉土社會的理解。

鄉土中國讀書心得6

今天讀了一本小書,書雖然小,但是很有啟發。有一個詞,叫醍醐灌頂,大概如此,本來有很多模糊的想法,經他一説,便清晰起來。

這本小書是《鄉土中國》,屬於中國社會學領域的名著經典。雖是經典,讀起來卻很輕鬆,因為這本書原是費孝通1946年在西南聯大教書時的講義,後來應雜誌之約,改寫成了系列文章,集合成了這本書。

費孝通在這本書裏所做的,不是田野調差或者個案分析,而是對中國基層傳統社會進行解剖。

中國曆來是農業社會,我們的文化生長於這樣的社會中,我們的行為和社會結構也受到這一條件的影響。雖然我們早已宣稱現代化,但是還有很多傳統的習慣殘留在我們的生活細節中,讀這本書,可以看到它們的由來和原因。

魯迅總是批判國民性,可是光是批判並不管用,找出其中何以至此的原因,才更科學。標題不是噱頭,如若想要了解中國,特別是中國社會的形態,這本書確實幫助很大。

下面是我的讀書筆記。大概整理了每一章節的要點。

一鄉土本色

中國曆來是個農業社會,老百姓大多靠土地謀生。遊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種地的人因為莊稼長在土裏動不了,便常常定居一處。種地的人聚居在一處,便有了村子。村子是中國鄉下常見的聚居社羣,這和美國很不一樣,美國鄉下大多是一户人家自成一個單位,中國甭管是三五户還是上千户總是聚村而居。

但是,這樣的村子又往往是很封閉的,村與村之間來往很少,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會圈子,形成了一種生於斯、死於斯的社會,很多鄉下人一輩子都沒有出過遠門。

正因為大家基本是固定的生活形態,便產生了一個熟悉的社會,一個沒有陌生人的社會。

在社會學裏,我們常分出兩種不同性質的社會,一種沒有具體目的,只因為在一起生長而發生的社會;一種是為了要完成一項任務而結合的社會。前者是禮俗社會,後者是法理社會。鄉土中國便是一個禮俗社會,根本用不上法律,大家都是熟人,知根知底,由傳統形成的禮俗便起到了規矩的作用。

在熟悉的環境裏生長的人,不太需要抽象的普遍原則,他只要在接觸所及的範圍之中知道手段到目的間的個別關聯就夠了。

二文字下鄉

在這一篇文章裏,費孝通駁斥了“鄉下人愚笨”的觀點,他認為,鄉下人和城裏人的'心智並無不同,不過是生長的環境不同,所需要面對和學習的知識不同,我們不能以城裏人的知識去考鄉下人,便認定他愚不可及,如果鄉下人考一考你何時插秧,何時收割,可就要輪到你一無所知了。

對城裏人來説,知識靠文字來承載,但是鄉下人不識字,很多屬於文盲。對此,費孝通提出了一個觀點:鄉下人不習文字,是因為在鄉土社會中文字並沒有什麼作用。

文字是一種符號,語言也是,在鄉下不一定非要把語言形成文字,在鄉土社會中一個人所需要記憶的範圍和現代都市的人是不同的,鄉土社會是生於斯、死於斯的,生活經驗大多是同一方式的反覆重演,一年四季,春夏秋冬。

在一個常常變動的環境中,我們感覺到自己的記憶力不夠用,需要文字這樣的外在象徵,但在鄉土社會中,這一切是多餘的。

在這種社會裏,語言足夠傳遞世代間的經驗了,當一個人碰到生活上的問題,他必然能在一個年長的人哪裏得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因為大家在同一環境中,走同一條路,前人的經驗可以發揮作。

扯遠一點,我們現在雖然已經進入現代,但是還有很多鄉土社會的遺留習慣,比如很多人仍然遵循着上一輩的經驗,而事實上,這些經驗很可能經不適宜於年輕人了。

鄉土中國讀書心得7

這是一本研究中國農村的作品,共有14篇文章構成,涉及鄉土社會、人文環境、傳統的社會結構、道德體系、禮法、鄉村權力的分配、血緣地緣等各方面,各篇之間相互聯繫遞進,費孝通先生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對於當時中國基層社會進行了分析與概述,並由此提出了一些具有創造性的想法與觀點。

讀完這本書,我認為作者的核心觀點是表達了中國的鄉土社會受傳統儒家觀念的影響,是一個追求穩定的、變化漫長的熟人社會。但在這種社會中也在不斷孕育出新的概念,權力的不斷髮展,社會發展產生的變化,對於鄉土社會的衝擊等等,但我們並不能否認,作為中國社會基層的鄉土社會仍然是當今社會存在和發展的部分。無論我們的社會如何發展,都離不開對這個最基本的問題的研究與探索。

該書主要描繪的是四十年代後期中國基層社會的現狀,以及費孝通先生對於鄉土社會的一種展望。隨着時代的變遷與社會的進步,中國的基層社會已經有了一定程度的變化,對於這本書的學習,不僅僅是透過費孝通先通俗易懂的語言來了解社會學的知識,更加是通過這些文章的閲讀,結合現在發展的現狀,感悟出新的觀點和主張,同時要做到温故而知新。

受到地理環境、文化作用的影響,鄉土文化是一種我國獨特的文化狀態,幾千年來文化形態的培養造就了我們獨特的國民性和文化性格。至今,我們還是一個熟人社會,人情社會,我們並不能否認儒家思想的價值體系至今還在直接影響着我們。

但是隨着社會的發展變化,我們的“鄉土社會”也在不斷地“打怪升級”,賦予了它一些新的內涵,鄉土社會也意識到了思想解放與學習的必要性。經濟的發展也不僅僅單純的依靠土地,現代工業的下鄉提升了農民的效率,農產品深加工提升效益,新經濟形式的出現和快遞產業的發展,拓寬了交易的範圍等等,鄉土社會保留下來的精華我們仍在繼承,同時鄉土社會為適應現代新社會的發展也在不斷的努力。

“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閲讀《鄉土中國》這本書,不僅僅是為了瞭解當時的基層社會的狀況,更加是發覺中華文化的深刻內涵,探尋現代社會發展的規律。

鄉土中國讀書心得8

剛看這本書的時候,總會想起艾青的詩—— 《鄉土中國》。詩中有一句話特別深刻:為什麼我總是熱淚盈眶,因為我深愛這片土地?我想對書中的一些句子發表我的看法。

在書的開頭,我提到了一個美國朋友,他從內蒙古旅行回來。他説中原家家户户總劃一小塊地種田,卻沒有想出其他辦法來利用這塊地。好像中國自古以來就是靠土地發展的,我們對土地的依賴根深蒂固。“光榮的歷史是從土壤中生長出來的,自然會被土壤所束縛。現在飛上天很難。”我們腳踏實地,我們熱愛這片土地,我們珍惜這種鄉土氣息。

當我看到費老寫他的第一次出國旅行,他的奶媽偷偷把一袋用紅紙包着的泥土塞在他的箱子下面的爐子上時,我想到了我的家鄉朝陽。眾所周知,潮汕地區節日期間有許多敬神的活動。有人説這是迷信的做法,但在我看來,這也是一種內心的信仰。對神的尊重來自祖先和環境。這種尊重代代相傳,逐漸成為一種傳統。這種簡單質樸的風格讓我覺得自己是其中的一部分,自然而不做作。

“當地社會的信用並不重視契約,而是發生在一種行為的規則為人們所熟知的可靠性而不加思考的時候。”當社會競爭不那麼激烈的時候,人與人之間建立信任就沒有那麼難了。彼此之間沒有算計和心機,單純是心中油然而生的信念。這是“土裏土氣”的一個特點,真實、樸實、迷人。

書中有句話説,只有直接依賴土壤的生命才會像植物一樣在一個地方生根。我們生活的土地中國就是這樣。久而久之,我們就有了“土氣”,沒必要覺得丟臉。這本身並不是一件可恥的事情。我們應該慶幸這是我們家的標籤,是我們的根。葉落歸根,我何去何從?眾所周知,落葉歸根還是要還的,人也一樣。如果忘了根在哪裏,怎麼回家?

鄉土中國讀書心得9

歷史書上經常看到很多家族長輩坐在一起開長輩會,挑選德高望重的人代表村裏的事情。

在農村,很多事情,無論是政治、經濟、文化等等。會和家庭有關係,會在一個家庭單位進行。事小夫妻可以解決,事大全家幹進來。在家族中,最有威望的是族長,他代表着家族的形象和利益。當家庭之間存在利益關係時,需要長輩的協調。一般不止一個長輩,而且總是由各個家庭的長輩組成。長輩不依靠權利處理各種糾紛,也不依靠協商同意的效力。他們主要靠仁義禮來管教人!他們靠傳統約束!因此,他們總是非常重視啟蒙的實施。但這不得不產生一個問題,傳統的東西有時會過時。這一刻我該怎麼辦?反對。長輩領導下的禮儀社會是不允許反對的!所以在現實社會中,由於新生的年輕人沒有能力去反對傳統的東西,所以可以選擇是主動實施還是被動對抗。這就導致了書中“名實分離”。

這些都是西方社會看不到的。西方國家有議會的傳統,更多的是關於同意權。只要同意形成的制度不能滿足大多數協商者的願望,這些制度就可能被反對者推翻。他們的行動原則主要取決於法律的約束,他們要求執法者依法治國。

鄉土中國讀書心得10

閲讀《鄉土中國》,緣起於加入了“金融支持鄉村建設”課題組,在主委的建議下,學習先賢的著作研究,啟發和開闊思路。中國地大物博,各地發展不均衡,鄉村的發展也各具特色,加之平時接觸鄉村並不頻繁,如何才能總結出鄉村建設的共性,從金融角度提出合理的建議,在參與課題之初,我感到束手無策,研讀之後,似乎看到一點方向。

閲讀過程中,我瞭解到費孝通先生的生平,以及與他同時代的潘光旦先生等民盟高級知識分子,不禁對他們在艱苦環境中堅持治學的頑強精神和人格魅力肅然起敬。

回首眺望中華五千年的歷史長河,土地與時代的變遷和社會的演進息息相關。有如埋藏着黃金般的相思,土地在中國人的生命中扮演着無與倫比的重要角色。無論從時間更迭還是空間聚集來看,中國社會的基層是鄉土社會。

世代相傳、囿於土地的鄉民,以自發聚集起來的“村落”為單位,遵從生於斯、長於斯、死於斯的規律,植物般在土地裏生了根,“在悠長的時間中,從容地去摸熟每個人的生活,像母親對於他的兒女一般”,對這個社會的人和事都熟悉到不假思索的程度。這樣的熟悉社會,自然而然的孕育出符合其特徵的規矩,譬如禮治秩序。

有人説,西洋(我理解書中指美國)是“法治”的社會,中國是“人治”的社會,作者認為,人治和法治的區別,根源不在“人”和“法”上,而在於維持秩序時所用的力量,以及所根據的規範的性質。鄉土社會並不是“無法”,而是以“禮治”為主。禮是社會公認合式的行為規範,是代代相傳的約定俗稱。在人口流動和土地資源變動都有限的社會中,維持禮治秩序的是傳統,越是經過前人證明有效的,也越值得保守。“言必堯舜”成了最好的生活保障,“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成了教育後輩的常用語,人們對傳統有了敬畏之感。於是,在傳統可以有效的應付生活問題的前提下,禮治秩序使人服膺。

如果中國社會的基層是鄉土社會,那麼,差序格局就是是中國社會的核心。這也是費孝通先生在書中提出的精髓思想。

中國傳統社會中的“家”的範圍很模糊。“闔第光臨”,很少人能説得出這個“第”包括些什麼人,像《紅樓夢》裏的賈家,大觀園裏可以住着姑表林黛玉,姨表薛寶釵,後來更多了,寶琴、岫煙,凡是算得上親戚,都包容得下。可是一抄家,樹倒猢猻散,縮成一小團。家庭範圍可以很小,也可以大到像個小國。中國傳統結構中的差序格局具有這種伸縮能力。所謂“差序格局”,是以自己為中心,將與自己發生社會關係的那一羣人,按照親疏遠近像水波紋般一圈一圈推出去,所產生的一輪輪波紋的差序。從己到家,由家到國,由國到天下。這與西洋(美國)所注重的個人主義下的平等觀念和憲法觀念是不同的方向。西洋社會裏爭的是權,而鄉土社會是攀關係、講交情,勢必賦予了鄉土社會的道德和家族觀念。

鄉土中國讀書心得11

看完鄉土中國,對我的影響很大,我思考了好多問題。最主要當然是從法的角度想了好多。法也是一種傳統,在中國這樣一個情大於法的社會,的確,要想實現法治,還得經過我們漫長歲月的奮鬥,前赴後繼的法學家的奮鬥。

費先生所描述傳統基層的鄉土社會與我的生活環境有很多的相似之處,甚至可以説它將我的生活環境用簡單而明瞭的文字抽象之後,再還給我。原來以為是個例或是當做笑話的事情也有其必然性,生活中墨守成規的風俗、慣例也有深刻的成因,最重要的是它讓我感受到:學術與生活在我的腦海裏第一次這樣緊密的聯繫起來。

《鄉土中國》研究的是根植於中國農村的鄉下人。中國有幾千年的農耕歷史,“鄉土中國”在某種意義上是中國傳統的符號。在改革開放的當代中國,“鄉土中國”這一符號有着實實在在的研究意義。費孝通認為:靠務農為生的鄉下人世世代代附着在土地上,以定居為常態,即便因為種種原因離開土地的農民,也像“從老樹上被風吹出去的種子”,又在新的土地上落地生根。定居下來農民附着在土地上,很少流動,鄉土社會成了生於斯、死於斯的社會。在缺少流動和變化的鄉土社會裏,每個人都在一個“熟悉”的環境裏生活。

在這樣相對穩定、熟悉的生活環境下,形成了許多鄉土中國的獨特現象:“規矩”即可約束行為,法律則大可不必;“常識”即可應付變化,“規律”就可有可無了。

他還説中國人有“私”的毛病,費孝通從社會結構的角度來分析這個問題。中國人的社會結構“是好象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波紋的中心是自己,推及的遠近視財富和勢力而定。波紋的中心既不相同,推及出去的圈子也就各不相同,一切皆以跟自己的親疏遠近為出發,因此中國人缺乏團體意識、缺乏對權力和義務的共識和遵從。這一點其實我是不太同意的,中國人團隊意識也挺強啊。

他還認為,在“推己及人”的波紋式社會結構中,也形成了維繫人際關係的道德因素:“親子和同胞,相配的道德要素是孝和悌”,“朋友,相配的是忠信”,“在我們傳統道德系統中……很不容易找到個人對於團體的道德要素”。這句話我也不同意,中國自古就有:“國為重,家為輕”和“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説法,難道這不是中國人思想裏的個人之於團隊的要素嗎?

鄉土中國讀書心得12

這本書最開始就寫了這樣的一句話:“從土裏長出過光榮的歷史,自然也會受到土的束縛,此刻很有些飛不上天的樣貌。”鄉土中國,並不是説中國的鄉村,也不是説中國鄉村的鄉土性。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這種鄉土性是社會生活方方面面受到得土地的影響。但隨着中國現代化進程的發展,中國的鄉土社會受到了衝擊。中國出現了很發達的城市,這些城市具有了現代社會理性、變化速率大、關係不穩定的特點,可是仍然中國社會的文化是鄉土性的。

一、土裏長出的文化

很早以前我就思考過,為什麼在中國人的觀念中,逆來順受是很自然的。中國人是不太懂反抗的。當自我與別人產生並非無理的矛盾的時候,中國的平凡百姓首先想的是約束自我,以和為貴,所謂“克己”。好比一位母親,看到自我兒子和別人兒子打架,不管是不是自我兒子錯了,肯定都是劈頭蓋臉把自我兒子罵一頓。直到看到一篇文章説,因為中國人的祖先是靠天吃飯的,在人們對自然還一無所知的時候,只能崇拜它,順應它。天,直接關係到人們能不能吃飽飯,能不能活過這一歲。深以為然。而這本書給了我一個比較完整的答案。中國人的逆來順受來源於祖祖輩輩的順應。這還只是鄉土性的一部分。

我們的文化,我們的習性,很多的根據都能夠從土地裏找到。好比説中國人的含蓄和富有人情味。在鄉土社會中,人際交往是不講究效率的,講究的是感情。於是人們的談話很多都是沒有目的的,或者很久很久都無法進入正題,就連工作時也是這樣,它不會像外國人開門見山直來直往。仔細觀察觀察身邊的人,就會發現,這種鄉土性隨處可見。

再想想咱們的文化,不管是追求穩定、保守、安於現狀,還是天人合一、儒道的價值體系,所有的所有都深深的烙下了土地的印記。而我們每一個人的身上,都有着泥土的氣息,有着文化的投影。國人“內聖”人格取向,或者一向到近代中國依然是一個家族居住在一齊,四世同堂比比皆是,等等。中國人是有根的,他們的根紮在土裏。人就好比是這樹上的葉子,一代一代的調零了又新生,可是根沒有變,根還是深深的在泥土裏。

二、鄉土社會在轉型

説是中國正處於一個社會轉型期,此刻真正的瞭解到社會轉型的含義,不僅僅是從落後農業國家轉向於先進的工業國家。原本一個“阿波羅”式的社會,顯現出了“浮士德”式社會的特徵。我們的鄉土社會在受理性社會的衝擊,我們的鄉土社會在很多方面被瓦解着,那是工業禮貌帶來的結果。

此刻越來越多的家庭,父母和子女分開居住。此刻越來越多的人有着所謂的城市綜合症,空虛,沒有安全感,每一天和很多人在一齊卻覺得自我沒有朋友。此刻也有越來越多的人理解了西方較活躍的文化和思想觀念。人們的生活不確定因素增多。連百姓也像電子產品一樣更新換代,沒有新的功能,很快被淘汰。以前的人們想着一輩子老死故鄉,此刻的人們想着出去闖蕩闖蕩。我們的社會在改變,並且還會有更深層次更潛在的改變。這種改變是先進的禮貌征服了落後的禮貌,也是中華文化吸收新的元素,是衝擊是更新也是考驗。

這樣的轉型,説不清楚是城市裏氣氛更濃烈還是農村。無疑城市的不確定99.性更大。但城市中“生於斯,死於斯”大有人在,也有一家老小四世同堂共居一室。農村中的青少年“走出去”的願望説不定更強烈。我想這樣的社會轉型,是整體的,是這個社會方方面面的改變。原本不管是中國的鄉村還是城市,都是典型的鄉土中國。

三、法治外表下的禮治社會

按照費先生的對禮治的定義,我們的社會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一個禮治社會。可是我們的社會不管從教育體制還是城市規劃、司法體系,很多東西都來自於西方。它們真的適合我們嗎?很多時候能夠感覺到中國在應對這個世界時的手足無措,有時候被欺負了,也不明白怎樣辦,僅有乾着急。因為,我們的觀念是不一樣的。就算我們大中城市看起來就像世界性的發達城市一樣,我們也有法律也有這樣那樣的現代化得東西。可是它們真的適合我們嗎?

我看着中國的警察換裝換得越來越像美國人,看着中國的快餐店也是一副美國化的神情,看着中國的大學生穿學士服照相,或者奇裝異服過復活節,有時候就會想到中國難道沒有中國自我的一套東西來運用在社會生活中嗎?

法治那是人家的東西。可是中國此刻也説自我是法治國家了。可是中國的“法治”還是得和“以德治國”結合起來。這種“以德治國”反映的是什麼?就是“禮治”。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以內,真正人人平等的觀念還是無法在中國人當中樹立起來。現階段的中國,像個怪物,批着老虎的皮,想象自我真的是老虎。

我們可不能夠從我們鄉土社會出發,思考鄉土社會提高的道路?這只是一種設想。

如果説法治代替禮治是一種必然,我們要用勢不可擋的經濟發展來轟炸我們的社會文化嗎?在社會的中心片面強調經濟的時候,其他社會矛盾必然無法緩解。發展生產力、提高經濟效益並不能解決問題,也許帶來了更多其他方面的恐懼。

關於這本書的一些思考就到那裏淺嘗則止。其實這本書能夠思考的問題還有很多很多。之後在課堂的討論上,教師説到,這本書創作於1980年代,當時已經有人發現中國這樣的社會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而其中原因又深深根結於中國這上下五千年的土地,費老就將他於之的思考寫了下來。到了此刻,中國的社會在很大程度上能夠稱之為一個陌生人社會了,平等和契約必然代替道德來管理社會。那麼,中國究竟何去何從?

鄉土中國讀書心得13

《鄉土中國》作者費孝通,這本書收集了14篇文章,根據他在20世紀40年代後期在西南聯大和雲南大學講授的“農村社會學”的內容,分階段連載,考察了中國農村社會的特點。這本書是對社會結構本身及其性質的分析,偏向於一般性質,把它作為發展中國社會學的方向。

印象最深的是關鍵詞“本土”,這至少是當時整個中國社會的線索。農村人是中國的基層。從基層來説,社會是地方性的;當地社會的本質是當地文盲的根本原因。只有這種鄉土性改變了,文字才能下鄉。作者在這一部分使用的分析方法似乎更為普遍,即從現象中看本質。人的社會環境的差異導致了社會行為的差異,這種差異體現在我們不同的秩序模式上:中西方社會生活中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不同的,我們每個人都是他的社會影響力所推出的圈子的中心,而西方人則是獨立平等的個體,融入集體。秩序也有差異,包括禮治、法治、人治。就中國傳統而言(可能受儒家影響),禮治更為明顯,而西方秩序是法治的;另外,政治體制和權力結構要更上一層樓,這是我需要進一步研究的。

看完《世紀評論》,再看農村和城市,中國和西方,這兩對差異或矛盾似乎是有道理的。人與人的關係,社會與人的特點,都可以在這本書裏找到。

作為社會學入門書,《鄉土中國》很容易被讀者接受。看了之後真的感觸很深,相信大家看了之後都會有一些體會。

鄉土中國讀書心得14

上次看完《萬曆十五年》後,我就一口氣把《鄉土中國》也看完了。説實話,對我這樣一個不愛看書的理科生來説真的是一個挑戰。不過相比《萬曆十五年》,我覺得《鄉土中國》更易懂。原因有二:一、我不太喜歡歷史類的書籍。其次,《鄉土中國》是從農村的角度解析中國的鄉土性。我來自農村,書中許多事深有體會。

這本書寫於一九三七年,距今已七十餘年,但在看這本書時,我絲毫感覺不到時代的阻隔帶來的距離感。這也恰恰説明我們仍沒有從鄉土社會中完全蜕變出來,而鄉土社會是穩定的,人們的思想觀念也是相對穩定的。今天的中國還在從鄉土社會到現代社會的轉變之中,不可否認它還帶有很強的鄉土性,也正因為如此,《鄉土中國》這本書直到今天還是很有價值的一本書。《鄉土中國》是一本社會學的著作,但包含的內容卻遠遠超越了社會學。這本書是作者對本民族文化社會學層面上的重新審視。他解釋了很多問題,也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新概念,比如差序格局。在這本書中作者主要是通過與西方社會的比較凸顯鄉土社會的特點,進一步論證鄉土社會的文化是由鄉土社會的本質和特點決定的,是由鄉土社會的整個歷史地理環境決定的。本書共包括十四篇,從各個角度論述了鄉土中國的形成、特徵與本質。第一篇《鄉土本色》,開宗明義,點明中國社會的鄉土性。

這裏講的鄉土社會,並不是具體的簡單的中國社會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裏的一種特具的體系,支配着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中國社會的本質是鄉土性的,這是一種傳統,但隨着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在外來文化與中國鄉土文化發生碰撞的今天,也許在中國農村依然保持着原有的鄉土社會的特徵,但這座“堡壘”並不再像以往那樣堅不可摧。中國社會的鄉土性首先在城市發生了變化。城市是現代化的產物,吸收了許多現代社會的特點,同時又留有一些鄉土性。

第二篇《文字下鄉》,從文字的產生與功用的角度説明在鄉土社會,文字是多餘的。

第三篇《再論文字下鄉》,從時間格局中説明鄉下人沒有文字的需要,進一步為被指作“愚”的鄉下人作辯護。

“文字只是傳情達意的一種工具,不僅不唯一,而且有很多缺陷。”文字固定了聲音,但卻是聲音的異化。我們通過文字所喚醒的,往往是間接的、與我們生命有距離感的觀念,而非情感。文字的間接性使多餘的東西或相寄生從而離真誠越來越遠。盧梭曾談到,“越是面對生動、具體的東西,詞就愈加無奈,但人的文化卻向着無奈的方向發展,説話拋棄了姿態,寫字代替了説話,這意味着人類的墮落”。在鄉土社會,人們更多使用的是“特殊語言”,它比文字更有效的傳情達意,擺脱了語言這個篩子,使情感表達的更加天真自然。儘管如此,文字仍是現代化的必要工具,作者只是在以一種客觀中帶有肯定的態度為被指作“愚”的鄉下人做辯護。

鄉土中國讀書心得15

這段時間一向在看《鄉土中國》這本書,能夠説這是我第一次接觸社會學和鄉土文化概論相關方面的書,感觸頗深。

《鄉土中國》裏講的鄉土中國並不是具體的中國社會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裏的一種特具的體系支配着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本書從鄉土本色、文字下鄉、再論文字下鄉、差序格局、維繫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別、禮治秩序、無訟、無為政治、長老統治、地緣與血緣、名實的分離、從慾望到需要等方面展開敍述生動全面地展現了鄉土中國的面貌。每一章都有很多感觸。

下頭我想分享一下幾處自我感到印象深刻的地方。

這是一個比較比較都市社會和鄉土社會的描述。鄉土社會是熟人社會,都市社會是陌生人社會,在熟人社會裏,應對面交流(空間上)和口口相傳的經驗傳承(時間上)決定了其不需要文字的屬性;陌生人社會不一樣,空間上和時間上無法使經驗(作者擴展為文化)在所有人之間傳遞,這樣我們就需要一個象徵體系引出概念(也就是詞),進行經驗的累積,這種經驗使得我們在陌生人社會中得以更好的生存,文字就產生了。

現代社會的這種浮士德感情觀倒是有助於計劃生育,哈哈。鄉土社會中這種浮士德精神是不容存在的,它追求穩定。社會關係是生下來就決定了的,所以是阿波羅式?

中國社會差序格局是導致現行道德不一樣於西方的主要原因。差序格局的主要特點是以個人為中心的私人關係,所以中國社會的道德觀念無法超脱個人產生一個團體性的道德,中國道德是能夠伸縮的,要視具體情景而定。所以中國社會道德的私人特點在公私衝突中顯得更為明顯,作者舉了如下的例子説明這個問題:

總之,看後給我的感覺是此書寫得很宏大,但也讓我會對很多植根在我們日常生活裏的道理豁然開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