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文城>校園範本>讀書筆記>

論語讀書筆記精選15篇

讀書筆記 閱讀(1.81W)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你有什麼體會呢?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書筆記了!那要怎麼寫好讀書筆記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論語讀書筆記,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論語讀書筆記精選15篇

論語讀書筆記1

《論語》的編輯者不止一個人,有千千萬萬的人。

《論語》的語言簡潔精練,含義深刻,其中有許多言論至今被世人視為至理。它以極具典範意義的語言。《論語》中所記循循善誘的教誨之言或啟發論辯,侃侃而談其中不少對話場景栩栩如生,生動傳神。書中不僅有關於他的儀態舉止的靜態描寫,而且有關他的個性氣質的傳神刻畫。

《論語》成功描寫了一些孔門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魯莽,子貢的聰穎善變,顏回的溫雅賢良,都稱得上個性鮮明,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還讓我知道了,孔子是個十分守禮節,連顏回死後,他都還守著禮節,不肯把車子賣掉,可見孔子多麼深明大義啊!

《論語》是國學經典,涉及到人們生活諸多方面,如:如何從政,如何塑造正人君子,如何教育弟子,如何與人交往,堪稱中國傳統智慧的.源泉和寶庫,千百年來一直指導著人們修身養性,治國安邦。它所反映出來的兩千多年前的社會精論,富有哲理的名言名句,是中華民族文明的歷史展現。

讓我們慢慢的開始背《經典》,從底做起,知道古人的思想,從世代相傳的經典中,學習到人生的哲理,豐富自己的人生!

論語讀書筆記2

既然我們可以有這麼多朋友,那麼朋友有沒有種類之分呢?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可視為開放與包容,“同”可視為封閉與單一。從人際交往來說,“和”指與不同型別的人交往,“同”是指只與氣息相投的人交朋友。不同型別指得又是什麼呢?我覺得“朋友”這個詞事實上很難定義,在很多場合,“朋友”只是“有用的熟人”的代名詞。勉強加以分類,可以以一個個體為中心,從他的主觀角度出發,以工具性目的和價值或情感認同性目的各自所佔比例為尺度,畫圈。圍繞個體最緊的是主要以純粹價值認同為紐帶的朋友,越外圍的朋友,工具性越重。

當然,所謂工具性和認同性只是為了劃分方便,在實際中,兩者攙雜在一起,很難一刀切。不過,也會有極端情況,如果我們對於一個人毫無感情可言,與他相交只剩利用價值了,我想我們即使稱之為朋友,其內涵也變味兒了。這還僅僅是主觀的劃分,讀書筆記客觀的現實生活常常讓我們與工具性朋友保持最密切的關係,而認同性朋友可能一年也見不了幾次面,但兩個人的心還是相通的,客觀不能,主觀也無須見面。所謂“君子之交淡如水”可能指的就是這種情況。

但是這種劃分仍不嚴密,只考慮了常態、共時的情況。在人生的各個階段,我們都會結交上述兩種朋友。有的朋友相伴一生,有的朋友只解燃眉之急,有的朋友只在人生旅途中同路一段。最值得珍惜的是老朋友,最難忘的.是在人生的關鍵時刻出現的,又不能永遠在一起的朋友。這雖然是人生憾事,話又說回來,我們也不必刻意去保持聯絡。因為情感的相投、價值的認同往往只在某一情境、某一機緣下才產生。執著地追求全面的瞭解可能會使剎那的美感煙消雲散。所謂距離產生美,我和他不可能在每一方面都取得一種和諧,該散就散,回憶有時更加美好。

所以子曰:“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可與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子罕)再進一步說,如果我們能欣賞他人異於己的地方,那和他們交朋友也不是件困難的事。這一點與認同感並不矛盾。接受甚至欣賞異己,便意味著從反面認同了對方的“異”,從“異”中求得了“同”,達到“和合”的境界。這或許就是孔子所說的“君子和而不同”的基礎。

論語讀書筆記3

原文: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譯文:學習了而時常溫習,不也高興嗎!有朋友從遠方來不也高興嗎!別人不瞭解我,我並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嗎!

學習有僅指學習書本知識,還應包括學習生活技能、做人的道理、做事的原則等。學習的重要原則是學以致用,學了就要應用於實踐中,而且要常溫、常用、常練。所謂拳不離手、曲不離口,方能學懂、悟透、靈活運用。在學、用、練中體會成功的.快樂,體會成長的快樂,達到熱愛手頭上的事兒的地步,沒有什麼學不會的,沒有什麼做不好的。

志同道合、情趣相投的人遠來造訪,何其快樂!幾千年來,真正讀懂孔子的人都是他遠方的朋友,跨越時空的交流,精神領域的深層對話,找到知音、找到心靈家園,那是人生最滿足、最快慰的事情。

別人不瞭解自己,不必怨恨,報怨是修養不夠。生活中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應該瞭解你、理解你、認同你,幹嘛非強求那麼多人去了解你呢?你有實力、有魅力,首先應先推銷給自己,然後再推銷給別人。讓別人瞭解你、理解你、認同你,你自己應先了解別人、理解別人、認同別人。

論語讀書筆記4

《論語》,成書於春秋戰國之際,是一部語錄體散文集,是孔子的門人及再傳弟子所輯錄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錄。宋儒把《論語》和《大學》、《孟子》、《中庸》合成為“四書”。

其中,表示學習和思想的論證關係的句子是“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意思是:學習了而不思考,就會迷茫;光思考而不學習,就會迷惑。

其中,一句很好的句子是“吾日三省吾身:與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意思是:我每天三次反省我自己:為別人做事是否盡心盡力了呢?與朋友交往是否誠實講信用?老師傳授的知識是否複習了呢?

《論語》雖然已經流傳了千年,但是其中很多的'名句在現在還用來警惕人們。你說:這樣的好書,我們能不讀嗎?

論語讀書筆記5

通過聽朱先生的課,對《論語》乃至整個儒學的看法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孔子的確是了不起的聖人,同時也認識到儒學與佛法大有相通之處。以下就學習體會略談數端:

一、以前雖然對《論語》並不陌生,但過去的理解非常浮淺。主要原因是態度與方法不正確,朱先生曾講過,讀《論語》,首先要把態度擺正。孔子是聖人,自己是凡夫,對聖人要有至誠的仰慕與崇敬。《論語》是傳道、修行之書,僅靠邏輯分析、考據論證之類的現代學術方法是不能得門而入的,要靠真誠心去感通聖人之志。聖人的心是純然天真之心,聖人所講、所傳,無非也是這顆真心,我們只有發起真誠心,超越糾纏我們心性的世俗心,才能與聖人感通。如果真的能這樣,則《論語》就能不讀自通,王鳳儀善人就是這樣的例子。其次,《論語》作為修行書,處處體現著實踐精神,君子“先行其言,而後從之”,學《論語》不是靠嘴巴,而是用行動,要把聖人的思想落實在實踐中,落實在工作與生活細節中,特別要落實到家庭生活。一位居士曾說過,有的人在工作單位上是君子,可一回到家裡就成了小人。修行人要特別注意這個問題,家庭是修行的第一道場,要在家庭生活中化稟性,去習性,格物至知。這很不容易,學生在這方面做得很差。

二、學佛前讀《論語》,都是為了學術研究。讀來讀去,總感到這本語錄體著作非常瑣碎,多是一些道德教訓,搞不清其主旨是什麼;對書的結構、層次也不清楚。聽了朱先生的課後,才明白了這些問題。儒家學問的根本是心性,此心性也稱為明德、天命之性、誠、明、天等,王陽明稱之為良知,“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論語》中則多稱之為仁,仁是我們的本來面目,是真正的主人,只是凡夫把它迷失了。夫子之學,就是一個仁字,此仁即夫子之道,夫子一生的工作,是使眾生復歸仁性。錢穆先生《孔子傳》說:“其生命,其年歲,其人,即全在志學好學志道樂道之無盡嚮往無盡追求中。其所憤,所樂,亦全在此。此以外則全可忘。……故孔子畢生……其實則只是一志學志道好學樂道之人而已。”(61頁)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釋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這個“一”其實就是仁,曾子為什麼解釋為“忠恕”呢?仁是道之體,忠恕是道之用,道體難以言傳,故曾子從用上說;而且,忠恕也是進入仁體的門徑。只要弄明白了仁這個根本問題,《論語》就容易懂了,《論語》全篇,其實都在講這個仁字。

夫子之學是形而上的仁與形而下的倫理規範的合一,儒家的道德是德性與德相之合體,仁作為德性,是無私無我的,偉大的,具有浩然之氣,是道德之本體;而德相則是德性的具體表現,是各式各樣的規範,是道德之現象。作為本體,德性永恆不變,不論什麼時代,人的德性都是相同的;而德相則會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孔子的仁學,體用一如,即事即理,體現了宇宙人生的中庸之道,為中華文明建立了根基。但近代西學傳入後,中國人的道德觀只涉及到德相,德性卻失落了,這樣,德相也就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只剩下一個空殼。現在,這個空殼也不復存在了,我們生活在一個沒有道德的時代,自古迄今,道德之淪喪無過於今日。而道德重建,也只有復歸德性,才能成功。

聽朱先生的課還有一大收穫,就是弄清了《論語》全書的結構與層次。先生認為《論語》是根據《周易》編排的。學生對此感到很新奇,通過先生的講解,深感此說確實很有道理。在此基礎上,學生從自己所研究的美學專業角度,把《論語》當作一部美學書,因為仁就是真善美慧的合一,當然也是美的本體。從這樣的角度理解,則第一篇為大道之美,道為乾、為體,第二篇為大德之美,德為坤、為用,第三篇為禮樂之美,禮樂以仁為體方美,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第四篇則為大仁之美,第五篇為涵養之美,第六篇為內省之美,第七篇為師道之美,第八、九兩篇為德行之美,第十篇是夫子的氣象風度之美。而每一篇,又分若干層次,如第二篇18至21章討論政治結構中君主、大臣、士、師各自的職分,說明諸方面結合起來,政治才能和諧。這些都在講課分析得很清楚,這樣,整篇《論語》的文脈就一目瞭然了。

三、先生在授課中還介紹了王鳳儀、劉友生、譚榮清的學問與德行,學生看了一些的資料,很受教育,得到很多的啟發。首先,王鳳儀是儒家血脈的傳承者,是儒家學說的大實踐家。近代以來,特別是新文化運動以後,隨著西學的'傳入,知識界盡吹西風,儒家學說被歪曲並倍受打擊。然而,“禮失而求諸野”,在此危難之時,草根儒學家王鳳儀先生領導的道德運動異軍突起,並再傳至劉友生善人於當代,顯現出頑強的生命力,形成了具大的社會影響。然而從那時至今,知識界對此一直盲然無知,毫無反應,這說明近代以來,知識界不曾有過真正的學問。王鳳儀先生是儒學發展史上重要的人物,他出現在西方思想傳入中國的近現代,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說明儒家思想家完全能夠適應於當代社會。其次,王鳳儀的實踐與理論,也說明包括儒家在內的中國心性之學是真理,是具有實證特點的真正學問。王鳳儀並沒有讀過書,他的學問,全從自己的天性(仁、明德、良知)中流現出來,此天性人人皆有,是真實的存在,不管體驗到與否、發現與否,它都“客觀地”、“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地”存在於我們的內心深處。

只是一般人都被稟性與習性所控制,為恨怨惱怒煩所染汙,這種天性便不能顯現。只要我們老老實實做格物至知、誠意正心的修證功夫,就能得到真實的受用。最後,對王鳳儀的學問(包括整個儒家學問)與佛法的關係,也要有清醒的認識。王鳳儀、劉善人雖然也談到過佛法、成佛等問題,但其學說只是佛法中的人天乘(屬淨業三福中的第一福),修到最高水平也只是命終後昇天,是不能出離三界的,更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因為其學說沒有達到緣起性空、能所雙遣、絕待圓融的層次。有的人說,你連人都沒有做好,修佛能成功嗎?若論通途法門,靠自力斷惑證真,則這種觀點是正確的。但這種說法並不適合唸佛法門,淨宗一法,以信願感通佛的願力,臨命終往生西方以出離三界,往生的基本條件是信願行三資糧,除此之外,再也沒有更高的要求。

故《觀經》下三品往生者都是惡人,這正說明信願力、佛力的不可思議。但現在有人把儒家學說(甚至《弟子規》)當成往生的條件,這種知見是大有問題的。但另一方面,唸佛人也要認真學習儒家學說,實踐王鳳儀先生的學問,這能夠培養我們真誠心,格物至知以對治習氣,化稟性去習性以復天性,這都有利於增上我們的信願力,有利於增高往生品位。

四、通過學習《論語》,對孔子的形象有了新的認識。孔子本人的形象應當是什麼?二千多年來,夫子被不斷解釋、演繹,形成了各各不同、差別巨大的形象系列,曾被稱為至聖先師,也曾被稱為喪家犬。這是一個解釋學問題,佛法則稱之為唯識所現。孔子的形象是由解釋者心性境界水平決定的,人們所看到的孔子的形象其實是自我心象的外顯。通過學習《論語》,真切感受到孔子是一位超凡脫俗的聖者,也真切感到所有語言都不能完美地描述他,賢者顏淵倘然嘆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站得多高,就能看到孔子有多高。所有學問之中,只有佛法才是宇宙人生最究竟的真理,只有從佛法角度,才能真正理解儒家,正如張商英所說:“吾學佛,然後知儒。”同理,學佛然後才能識夫子面目。蓮池大師《竹窗隨筆》認為夫子是儒童菩薩,並說:“使夫子而生竺國,必演揚佛法以度眾生;使釋迦而現魯邦,必闡明儒道以教萬世。蓋易地則皆然。大聖人所作為,凡情固不識也。”大師道眼圓明,境界不可測度,我們當仰信祖師之言,不以凡情測度夫子。

學習《論語》的收穫是巨大的,聽朱先生講課也是非常愉快的,期待著先生講後十章,還有《大學》、《中庸》等。

論語讀書筆記6

《論語別裁》一書是由南懷瑾先生的講課記錄整理所得,南先生作為一代國學大師,他對論語的理解有自己的獨到之處,雖有別於正宗儒者,但《論語》年代久遠且內涵豐富,誰又能斷言自己的理解就一定正確呢。南懷瑾先生的《論語別裁》,條理清晰,道理明白,十分易於消化。且南先生有紮實的國學功底,幾十年間又孜孜不倦,博聞強記,從不憚學科門檻,追究學問務必求真求知,更本著做學問的精神,盡心思索,並不從善如流。因而讀南先生的書竟使我有些慶幸之前不曾在這些學問上下過功夫,因而未曾被各類謬誤迷惑太深。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每每看到這話,就回想起幼時,在課堂上跟著老師一絲不苟認真地讀孔聖人經典的情景。我是謹慎而聽話的,大部分同學也如是,於是老師翻譯,我們記錄,課堂一片祥和。考試時解釋“子曰”,大家也是千篇一律的答案。

讀了南懷瑾老師的《論語別裁》開篇的“學而”前幾頁,才發現這三句耳熟能詳,曾經不以為然的“子曰”,其實我從前壓根就沒有理解過其真正含義。“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做學問,要隨時隨地有思想,隨時隨地有見習,隨時隨地有體驗,隨時隨地能夠反省,就是學問。開始做反省時並不容易,慢慢的有了一些進步,便會有會心的興趣,就會“不亦說乎”而高興了。做學問是件清苦的事,可能一輩子都沒有人瞭解,但是孔子說只要有學問,自然有知己。因此他接著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寂寞淒涼的時候,有一個知己來了,那是非常高興的事情。而這個“有朋自遠方來”的“遠”字,是形容知己之難得。第三句“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就是說做學問的人,乃至一輩子沒有人瞭解,也“不慍”,不怨天尤人。

“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這句話記錄的是孔子教育門人做學問的道理,同時也是孔子對當時社會弊病的'指點。孔子教育學生做學問的目的是希望弟子們能學會領導一個有一千輛馬車的地區,而要達到這樣的目的,就要做到做事盡心盡力,對百姓實行適當的經濟政策,同時也要學會在合適的時機用合適的人。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所謂做學問,是要從人生的經驗當中去體會的,並不是死讀書。一個人文章寫得好壞,知識淵博與否與他是否有學問無關,做學問的道理是要在做人做事的積累當中慢慢感悟的。這才應該是教育的終極目標,教會人們如何做人,如何處事。

“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而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南先生對這句話的理解與宋代儒家學者有著較大的出入。關鍵的分歧點在對“色”字的認識上,宋儒們認為“色”即女色,“賢賢易色”就是指看到有道德的人馬上就拋棄女色。這在南先生看來是對孔子的誤解,孔子在《禮記》中說“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聖人對“飲食”和“男女”大欲是持認可態度的,因此這裡的“色”絕不是指“女色”這麼簡單,而是指態度、形色,因此“賢賢易色”的意思應該是:我們看到一個人學問好,修養好,本事很大,看到他肅然起敬,態度自然也隨之而轉變。

《論語》是我國傳統文學的經典,儒家思想的精粹,在歷史的長河中經歷了無上的榮耀。從建國到現在,六十年過去了,近年來,“國學熱”漸漸興起,曾經拋下的經典,今朝又重拾起。人們開始重新解讀祖先的遺產,聖哲的智慧,國學大家們逐漸走入了我們的視線。我尊重每一位內心純良的學者大師,但是我們沒有必要亦步亦趨追隨高人的腳步。今天是這個聲音,我們頂禮膜拜,明天有人出來反對,我們又趨之若鶩,唯其馬首是瞻。正如我們前面所說的那樣,真正的學問需要我們自己去體會、去認識。作為大政治家、大教育家、大思想家的孔子生活在距離我們約2500年前的春秋時期,真實的孔子不復存在,唯有思想流傳百世。而對他思想的理解,我們也只能揣測和研究,孰是孰非全靠自己內心的判斷。

現實中絕大部分人都是東倒西歪的蘆葦,可即使是蘆葦,我們也要做有思想的蘆葦。

讀了南懷瑾老師的研究心得,我頓時覺出了中國傳統文學的滋味,體驗瞭解讀傳統經典的別樣樂趣,同時也豁然開朗:思想是自由的,除了你自己沒有人能禁錮它,思維在碰撞中才能產生火。

論語讀書筆記7

讀了南懷謹的《論語別裁》讓我想到的是瑞典漢內斯.阿爾文的名言:“如果人類要在21實際生存下去,必須回首2540年,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論語是我們華夏民族5000年智慧的結晶。對社會,對人,對社會和人的關係,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都作詳細而又精煉的透視。《論語》中的每一句話都是經典,為我們明白地講述了:《論語》講究做人做事,如何完成做一個人。南懷瑾老先生把《論語》用自己的理解意譯了一遍,將孔子為人處世的態度展示出來,教我們懂得一些道理。

在我以前的概念中,“讀書就是學問”,有學問的人都是那些有文化的人,也都是那些學識淵博的學者。我從《論語別裁》書中讀到,並找到了答案,前面所說的是錯誤的。至於那些學識淵博的人,應該說,只能是他們“見聞廣博”;至於那些文章寫的好是這個人的文學好,不能說他有學問。至於學問,哪怕不認識一個字,也可能有學問——做人好,做事對,絕對的對,絕對的好,這就是學問。

從《學而》中,我就能感受到孔子立身處世的態度,“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入則孝”,我明白了,這個學生在家裡是個孝子,“出則弟”就是在外面,對朋友,對社會,對一般人就能夠友愛,擴而充之愛國家,愛天下……記得有人說過:要看一個人是否能與你交朋友,就先看他在家裡是否是一個孝子。這就是“入則孝”,若在家裡,連自己的家人都不能做到“入則孝”,何況在外,怎能做到“出則弟”?與別人交朋友呢?在學校同樣如此,同事之間也要做到“出則弟”,學校是一個大家庭,老師之間要講友愛,講團結,才能把人作好,才能把事作好,才能愛自己的學生,才能教書育人。

“謹而信”也提到做人做事要非常地謹慎。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為人處世要言中有信,也要謹慎處世而信,在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一切都要言而有信,答應了別人的事要做到,老師要求學生做到的,首先自己要為人師表。同時又“泛愛眾”,一個人有了偉大的胸襟,能夠愛人,在學校裡,彼此之間的友愛,對學生的愛,擴而充之,就能愛天下人就如愛自己一樣。假如一 個人對這些都做到了,就能“而親仁”,就能再親近那些有學問,有道德的人,就能與他人和睦相處,也就能做到“行有餘力,則以學文”了。也就是說,學會了做人,做好了人,還有更多更好的心情,更多更好的精力再去“學文”,熱愛文學的就做文學家,熱愛科學 的就做科學家,熱愛藝術的就做藝術家等等,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志向所在,興趣愛好,去以量力而行。

在讀到第七篇《述而》中有一句“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進一步我能理解到孔子在當時那個年代對富貴、對金錢的認識。

孔子告訴了我們應該追求富有,這是非常符合我們現實人的思想的,如果都追求貧窮,社會怎麼發展呢?以孔子的看法就是如果能掙到錢,幹什麼活都行,但是我們應該有道德上,甚至法律上的底線。該掙的錢我們理直氣壯地掙,心裡塌實,當然也不能怕吃苦,怕幹累活。現實中,確實有這種現象,可以不費力氣,得到一筆錢,可以讓我們變得富有,生活上一個層次,在這個時候,一定認識到自己,一定把握住自己,一定守住道德的`底線。記得看過一個節目《人與社會》,一個農民在自家房子底下挖出了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器,如果賣了的話,那麼家裡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因為這幾個青銅器可以賣上幾百萬元,甚至上千萬元。經過很長時間的思想鬥爭最終他把青銅器上交了國家。孔子話和這個小故事中我覺得對富有的認識必須保持一份清醒的,說起來容易,真地做起來很難的。這需要我們每個人有一定的修養。隨著對教育事業越來越看重,教師的工資也是不斷增長,所以作為教育工作者更應該正確、清醒地面對自己的職業和金錢的關係,為社會和國家培養真正的人。

人就像一塊磁鐵,吸引思想相近、志同道合的,排斥其他不同類的。如果你想結交仁慈、慷慨的人,自己也必須先成為這樣的人,種什麼因,收什麼果。這也許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理吧。確切地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文明。一個人真正成為文明人,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正因為這是很高很難做到的要求,所以我們目前的社會總是在反覆提倡精神文明建設。作為教育工作者呢,也要把握好這個度,雖然孩子們小,但也要將心比心的為他們想想。當你要求孩子們做某件事時,首先想想,你做到了嗎?然後再要求孩子,所以自己要以身示範。正所謂“播種一個行動,你會收到一個習慣;播種一個習慣,你會收到一個個性;播種一個個性,你會收到一個命運;播種一個善行,你會收到一個善果;播種一個惡行,你會收到一個惡果。

《論語別裁》中有這樣一個故事“獅子搏物”,“獅子是百獸之王,獅子何以會是百獸之王?因為他對任何事情都很恭敬,很認真,當獅子要吃人的時候,使出全副的力量,絕不放鬆,當獅子抓一隻小老鼠的時候,也是用全部力量,這種獅子的精神,就是無小大,無敢慢,一件事情到了手上,不管小事大事,不要以為容易,如果以為容易往往出毛病,這就是說怎樣可以做到泰而不驕。” 這就是獅子,對任何事都是認真對待。俗話說“態度決定一切。”其實,任何事業成功的人大都是從小事做起的,為什麼會成功,因為他們從來不把小事當作小事看。所以對於毛躁的我來講,我要做“獅子”,任何事都當大事來做,竭盡全力做到精益求精,我想我會成功的。

南先生最後說“萬事都從做人開始,一個人生,無論做什麼事業——做官、經商、做學者、做平民,都是要做人。事業的升沉成敗,各有變化不同。但無論如何,總要做人。”我們作為教育工作者,職業要求我們要教給學生知識的同時,還要教會學生如何做人。有時,在我們的工作中要把計劃落實下去,有時需要做一些說服工作,但是,我們發現,沒有哪一位哲學家會叫賣自己的觀點,因為這不是說服不說服的問題,哲學的深層次,而是你不得不信服他,所以,我們要學習傳統文化,學一些哲學,這也是提高我們工作的能力。

以上是我對《論語別裁》一部分淺薄的看法,雖然未能全部領會,但是,我相信深者得其深,淺者得其淺,這都是一種境界,我想這也應該是《論語》的價值和意義吧。

論語讀書筆記8

看完了《詩經》再看《老子》,一部部幾千年前的不朽經書讓我獲益,並讓我不禁迷惑;幾千年前的先秦諸子百家是如何悟到這些道理的呢?但是這些字字珠磯的作品對我來說還是有些太深奧了,咬牙讀了幾本後,我把信心全部放在《論語》上了。

《論語》告訴大家的東西,永遠是最簡單的。

兩千五百多年前,孔子教學和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被學生片片斷斷記錄下來,這些以課堂筆記為主的記錄由他的學生彙集片酬,後來就成了《論語》。中國歷史上從漢武帝開始,尊儒學為統治思想,《論語》治天下。可見《論語》在古代社會生活中發揮的巨大作用以及古人對它的推崇。

大家別以為,孔夫子的《論語》像一座大雪山,只有那些專業人士才能攀上去,其實不然。在我看來,《論語》更像一碗熱騰騰的.雞湯,喝下去後讓心靈得到一次洗滌,不,應該用一次昇華。孔子的《論語》很少由長篇大論,每一則都很簡練。因為無言也是一種教育,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這句短語就是最好的敘述。

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是一路跌跌撞撞,一身傷痕闖過來的。全世界都驚歎於我們,因為我們的一種信念,孔夫子就是一個很叫信念的人。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明信子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貢曰:“比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先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是啊!兵、食物都是護生的,人都有一死,還不如信念重要了。對待生活,孔子最愛顏回,他曾誇獎道:“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論語》像一位智慧老人,給我指引人生。在處世方面,子曰:“何以報德?以直抱怨,以德報德。君子是孔夫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標準,司馬牛問君子。子曰:君子不憂不懼。”曰:“不憂不懼,斯謂之君子矣乎?”子曰:內省不疚,夫何優何懼。人以群分,物以類聚,交友需要謹慎。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妄,損矣。子曰:“三軍可多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讓我明白志向重要。

《論語》的真諦就是教我們過上心靈的那種生活。古人半部《論語》治天下,我想用它來洗滌心靈,修身養性跟更好罷了。

論語讀書筆記9

在四大文明古國中,中國就是其中之一,它具有悠久而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在這個歷史文化中又蘊含了淵博的文字,蘊含了中國美妙的語言,更蘊含了從最早的奴隸社會到如今絢麗多彩的現代社會的偉大發展歷程。在這個發展的過程中,中國經歷了贏利的歡呼同時也經歷了失敗的轉衰,譜寫了一章又一章壯烈的歷史篇章,它為中華的子孫後代留下了輝煌的歷史文化,更體現了中國的傳統文化。

在國小時,中國名著和外國名著相比,我最喜歡閱讀外國名著,因為它和我一樣童心未泯。但上了國中後,我接觸更多的是中國名著,瞭解更多的也是中國的歷史文化,聽說更多的也是有關中國文化,哪怕在聊天裡,聊最多的也是中國文化。自此,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喜歡上了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

我最喜歡閱讀的名著是《論語》,我第一次讀這本書時,沒怎麼弄懂裡面的.意思。正好在一次上課時,學到了《論語》。於是我對《論語》就有了深一層的瞭解。

《論語》是孔子及其弟子所寫的,而在《論語》中的句子主要是孔子教授其弟子的內容。《論語》中,使我受益頗深的是“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一句子,主要思思是:學習而不思考就會迷惘,只思考而不學習就會懈怠。這句對於此時正值風華正茂的少年來說,真是一個讓人積極向上的句子。

就舉兩個事例來說吧。在我們班的同學中有很多學習成績很好的。這些成績好的同學平時學習多是勤思考,踏實學的。而有兩個同學的思維方式不一樣,思考與學習都是成反比例的。王明平時成績很好,但在考試中往往容易出錯。他在我們班可以說得上是安靜而成績又好的學生吧。在每次上課過程中,老師提出的問題他都毫不理會,只顧著玩他的遊戲。而等到老師寫出答案後,就急忙抄寫,下課後多看這個問題的解答,在平時練習時總能得到高分,而到了考試就出很多錯誤。這就是所謂的“學而不思則罔”。

許玲則是隻會思考而不喜歡學習的一名同學。老師提出的問題們總是積極思考,但不喜歡寫練習,更不喜歡做筆記。所以每次回答老師的問題時,總以為自己全都懂了,根本不聽課。這就是所謂的“思而不學則殆”。

要是這兩位同學能夠學與思相結合,才是真正的懂啊!不管是在學習,還是生活中都離不開認真,仔細,更離不開理性的思考。在人的身體組成部分中,大腦是最重要的部位,既然我們有大腦這一構成部分,就應該學會思考,學會學習,讓我們自己成為大腦真正的主人,敢於超越常人的思維習慣,樂於在廣袤無垠的未知世界裡自由馳騁。中國文化帶給我們的不單是文化的傳承,更是中華民族崛起的光輝。

論語讀書筆記10

《論語》一部充滿深刻哲理的著作,但又是那麼貼近我們的生活。每週五我們的語文老師都會開展一節閱讀課,專門講解並誦讀《論語》,一則一則耐心地教我們,告訴我們背後的故事。漸漸的,我們的語文老師和我印象中的孔子形象重合,老師和孔子一樣因材施教,不因為某某學習不好就對他態度不好,一視同仁。因為老師我第一次走進《論語》,《論語》從而成了我現在最愛讀的一本書。孔子的儒家思想一直延續到今天,“仁和禮”的思想已經深入到我們中華文化的精髓之中。早在孔子之前,就有人提出“仁”的看法,但都只是泛泛而談,沒有廣博而深刻的內涵。《論語》賦予了“仁”新的內涵,但在書中,孔子給“仁”下來太多豐富而又模糊的意義,所以試圖用一兩則語錄來詮釋“仁”是不可能的,而是要縱觀全書,才能對“仁”有些許皮毛的領悟。

老師也是個知書達理的`人,有一次監考,我坐在第二排,她沒帶表,於是問第一排一個同學:“同學,請問現在幾點了?”同學漫不經心地回答之後,她依然說:“好的,謝謝。”感覺老師對《論語》很感興趣。我們經常能看見她在早讀課上和我們一起大聲誦讀《論語》,她對《論語》理解很透徹,總能結合實際生活解析,讓我們感覺兩千多年前孔子所說的話依然那麼和藹可親、那麼明晰深刻,給予我們很多啟發。

老師每上一則就要求背誦,這段時間通過對《論語》的背誦,使我對孔子各個方面有了深入的理解。孔子作為偉大的教育家,實行“有教無類”,只要“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他教育學生從不分貧富,只要拿十條幹肉作學費,他沒有不教育的,使教育不再是貴族的權利,他開創了私人教育的先河。從這一點來看,他不愧為是個偉大的教育家。他對學習和思考的論述非常精闢,比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只學習不思考,就會糊塗;只思考不學習,便會疑惑不解。說明“學”與“思”結合才是學習的正確途徑。

我最喜歡的一句話:“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不管做任何事情都得像這句話所要表達中的一樣,可我們現在的社會,卻連這一句話都做不到,工作中很多人不懂裝懂導致了多少失誤甚至慘劇。

讀完《論語》讓我豁然開朗,有如明媚的陽光照進櫥窗,驅散了我內心的陰霾。我們要把這些道理銘記在心,時刻做一個具有高尚人格的人。“仁”是一種品德,首先是內在,是以感知而得到的,它是有實踐性的,能在現實生活中體現,我們能隨時隨地的行善,又何樂而不為?

論語讀書筆記11

《論語》是一本記載孔子有關政治、社會、教育、交友、處事的說法的書。根據其重要性可分為四等。第一等是孔子自己的話,第二等是孔子跟第一流學生的對話。孔子的學生大概可以分為四科,一般稱為“四科十哲”,這四個科目裡面有十位哲學家。“哲”是指古代有學問的讀書人。具體分類為:德行科: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科:宰我、子貢;政事科:冉有、子路;文學科:子游、子夏。第一流學生包括德行科和言語科。第二流學生從政事以下,第三等就是孔子跟第二流以下的學生對話。第四等是學生自己發表的言論。孔子有著溫和的理性主義、深刻的道德情懷、樂觀的人生理想三個思想特色。

論語全書共分“學習與人生成長”、“對生活的啟示”、“人性到底是什麼”、“如何建設和諧的家庭與社會”、“提升心靈,超越自我”五輯,傅先生更是用其獨特的西方思維方式來理解中國古代哲學,清晰理路與獨到詮釋,不僅使人更易深入體會孔子的思想,匯入現代社會的生活情境中,從學習、交友、為人、中庸、風度、生死等方面闡述人生。

作為一名國小老師,讀到開篇的第一句便深有感觸:“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子是古代對老師、長者的一種尊稱,讓做我老師的我備感榮幸。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這個“學”到底是學什麼呢?一般人認為是學習古代的“五經”、“六藝”,但是學“五經”、“六藝”就好像現在的學生在學校上課一樣,你看見有幾個學生真正高興的?所以根據孔子整個思想來說,我認為是學做人處事的道理。在古代,“詩”代表文學——《詩經》;“書”代表歷史——《尚書》;“禮”代表社會科學——《禮記》(有很多詳細的生活規範);“樂”代表藝術——《樂經》;“易”代表哲學——《易經》。古代的人文學科以及生活的基本規範就在這“五經”裡面。“五經”的“經”即永恆的道理,學習五經就是學習永恆的道理,也就是做人處事的道理。同時這句話也無不凸顯做人處事的道理,尤其是“時”——適當的時機。孔子曾用水來比喻人的生命智慧,“智者樂水”,以水為樂,水就是能夠順著地形的.各種狀況而調整,碰到山它就繞彎了,碰到低的地方就把它填滿,所以水代表智慧,能夠適應各種情況。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悅”跟“樂”有什麼差別呢?其實差別不是很大,“悅”是內在的一種高興,“樂”是外在顯示出來的笑哈哈、笑眯眯的快樂。 “東海有聖人,西海有聖人,此心同,此理同。”這是跟朱熹同一個時代的宋朝哲學家陸象山說的,所謂的東海、西海、南海、北海都有聖人,心是一樣的,掌握的理也是一樣的,都是相通的。這應該是闡述了孔子對待交友的一種方式:志同道合絕不是黨同伐異,而是沒有任何特定的目的,只是純粹追求人生的理想。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句話說明什麼呢?說明一個人已經學問有成,在社會上有很大的聲望,但是照樣不能為人所理解。誰不理解?當然是有權力的人。別人不理解你,而你並不生氣。為什麼不生氣呢?因為求人不如求己,時機還不成熟,再有學問也不能代表這個時代都要照你的方式來做。現代社會人與人之間充斥的各種爾虞我詐,相互利用,各種不理解,又有多少人能做到不生氣保持君子風度呢?

《論語》的開篇就告訴我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生道理:先是自己努力學習,其次朋友互相呼應,然後在學習有成而未受重視時,可以坦然自處。雖然只是簡簡單單的翻閱了《論語300講》,但是覺得如果“半部論語可以治天下”是真的,那麼“半篇論語可以護一生”也是有效的命題。關鍵在於:如何確實把握其中的道理?

論語讀書筆記12

作為當今的父母大多認為,子女的教育是自己最大的課題。我也不能脫俗,總希望自己的女兒能快樂健康地長大,總怕自己沒有教育好她。女兒11歲了,開始形成自己的人生觀和世界觀了。我不想把我的強加給她,因此,我買了一套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叢書,希望她會從中有所啟發。《論語》是十本之一,也是她認真閱讀的第一本。

我以前沒有系統地讀過《論語》,和女兒一起讀時才發現,我許多為人處世的原則原來都可以在書中找到依據。我很遺憾,以前沒有認真的閱讀過《論語》,更希望女兒能夠從中有所“悟”,如願的話,女兒會從中大獲裨益的.。

孔子的學習觀,我十分欣賞。他提倡學習不僅限於書本,更重要的是學習做人和做事,強調在實踐中學習。這與當今社會對孩子們的要求是很一致的。如今的孩子,不僅要學會知識,更重要的是學會學習,注重能力和人際交往的培養。而這些,孔子在許多許多年前就用一句句精闢的經典格言告訴了我們應該怎樣去做。

我不認為女兒學了“見賢思齊”就能立志成為聖人,學了“事父母,必竭其力”就能極孝,學了“學而時習之”就能學會學習,她的領悟需要時間,閱讀《論語》只是對她的思想道德的一個啟蒙。

論語讀書筆記13

我在《論語譯註》這部書中認識了一個迂闊率性、明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孔子,一個多才多藝、誨人不倦的孔子,一個食不厭精、懂得生活樂趣的孔子。學貫中西的學者們常把孔子和古希臘哲人蘇格拉底相提並論。蘇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權處死的,據說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歡孔子的直言不諱:“道不行,乖桴浮於海”,這同樣是一種自由精神。開啟《論語譯註》去讀,像是穿越幾千年的時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爭霸天下的春秋時期,產生了孔子一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論述了孝道、治學、治國、為政,為歷代君王所推崇,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中庸之道。

孔子講究孝道,孝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今天的人們卻在褪色,對其講孝是非常必要的,讓他們明白孝是為人之本。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事父母能竭其

力;”等。即孔子說;“當他父親在世的時候,要觀察他的志向;在他父親死後,要考察他的行為;若是他對他父親的教誨長期不加改變,這樣的人可以說是盡到孝了。”這裡講了什麼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雖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會上做事,或是貪汙或是搶劫,觸犯法律,使父母擔心、憂心,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強,具有良好的品德,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發點。所以為父母提供豐厚的物質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夠按照父母的意願、教誨行事做人,對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治學方面,孔子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知之為不知,不知為不知,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我師,博學而篤志,切問近而思”。不正是一種謙虛、嚴謹、實事求是,鍥而不捨的`治學態度嗎?治學的方法他講究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他覺得學而實習之不亦說乎。”同時孔子認為“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

其蔽也賊??”可見學習的重要性,治學是仁信的基礎。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是《論語》六則中給我感觸最深的兩則。前一則是說幾個人走在一起,那麼其中必定有可以當老師的人;後一則告訴我們敏捷而努力地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這兩句話雖然出自兩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義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包含著一個廣泛的道理:能者為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的人甚多,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點,值得我們去學習,亦可成為我們良師益友。就說我們班上的吧。在這個近80人的班集體裡,就有籃球上的猛將、繪畫巧匠、書法好手、象棋大師。有的是上曉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滿腦子的數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們身邊的這些平凡的人學習,就像置身於萬綠叢中的小苗吸收著豐富的養分。高山,是那樣地雄偉,綿延;大海是那樣地壯麗無邊,山之所以高,是因為它從不排斥每一塊小石;海

之所以闊,是因為它積極地聚集好一點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的淵博,就必須善於從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們點滴之長——“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一個幾歲的小朋友當然不如四十開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樣沒有史學家的見識廣博??但是正是這樣的“不恥下問”而造就了許多偉人。

論語讀書筆記14

在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長卷上,記錄著一位飲譽世界的名字,“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他就是被李苦禪大師贊為“至聖無域澤天下,盛德有範垂人間”的先哲—孔子。

《論語》以語錄體的形式記載了孔子及其門徙的言行,是後人瞭解孔子及儒家思想的最基本材料,也是我國傳統文化中地位最重要、流傳最廣泛的典籍之一。“半部《論語》治天下”,自古至今,無論在士人當中還是在老百姓中間,《論語》一書都是中國人的一部不能逾越的聖典。《論語》作為中化文化的源典,其論證的主張思想已浸透到到中國兩千多年的政教體制、社會習俗、心理習慣和行為方式裡去。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我國建立統一王朝的兩千多年裡,曾經是佔統治地位的思想。儒家的思想觀念,倫理道德對於傳統的中國人具有深遠的影響,《論語》中的許多格言和概念已經融入了我們日常語詞。

楊伯峻先生的《論語譯註》注重字音詞義、語法規律、修辭規律及名物制度、風俗習慣等的考證,論證周詳、語言流暢,表述清晰準確,是當代最好的《論語》讀本之一。《論語譯註》彙編了研究孔子的重要文獻《論語》二十篇,並作了較為具體的分析和解注。透過文字,我們彷彿和孔聖人正面晤對,聆聽他“性相近,習相遠”的人性思想、“有教無類”的教育主張、“任人唯賢”的人才觀念、“各因其才”、“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的教學方法。而在我腦海中最難以忘卻的是他“為政以德”的教育思想,耳畔時時想徹的是“道之以德,齊之以禮”,“驥不稱其力,稱其德也”等表露其“治理國政要把道德教育放在第一位”的這一教育思想的經典論述。

春秋時期禮崩樂壞,所謂僭越的事情不斷髮生。孔子堅決維護周禮,大夫季平子私自用天子禮樂“八佾舞於庭”,孔子聞之大發脾氣道:“是可忍,孰不可忍也。”他要求正名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企圖通過正名分來匡正每個人的行為,建立一個和諧而有秩序的社會。孔子要求“為國以禮”,也是德政思想的'一種體現。他反對以高壓手段維護統治,主張好的政治是“以德”、“以禮”來引導民眾,形成一種和諧的社會氛圍:“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對普通民眾施以禮,突破了奴隸社會“禮不下大夫”的限制,具有進步的歷史意義。

兩千年前的孔子,就是一位具備著各種謀生技能、又具備著對於生命意義有深隧洞見的哲學家及教育家。他一方面具備著各種禮、樂、射、御、書、數的專業知識,又具備著經營管理政治的理念,又對教育的目標有著明確的方向指引,因著他的眾多的知能,他成為中國文明史中最重要的教育家,他的許多謀生技能的知能細節固然沒有儲存下來,但是他的人生智慧的談話卻成了綿延兩千年的中國知識分子立身處世的智慧寶典,當我們閱讀吟詠他的話語之時,每一句話都發每一個人都可以從他的智慧中找到自己生命的目標。這就是孔子的學習!這就是聖人的學習!

論語讀書筆記15

論語是孔子寫的一本名著,分別有二十篇,第一篇是學而第一、第二篇是為政第二、第三篇是八佾第三……

今天我讀了第一篇學而第一,心裡有很多感受。其中有一段使我覺得很有道理,這句話就是“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意思是:孔子說:“學了後,時時去溫習它,不也很高興嗎?有志同道合者從遠方來共學,不也很快樂嗎?別人不瞭解自己的才能,卻不抱怨,不也算得上君子嗎?”最讓我深刻感受的句子,就是第這一句。

我覺得這句話正好指明瞭我的缺點,我也要感謝這句話,讓我知道了如何改正。以前我總是學了的`東西就扔在一邊不管了,而如今知道了學完的東西要時時去溫習才行。而且就是因為這個問題才讓我幾次考試沒得滿分。

記得有一次,我們班正在為一次期會考試做準備,我一個人卻在漫不經心的讀課外書,我心想:上課時我那麼認真,這一次考試我一定大獲全勝,我越來越得意,慢慢就放鬆了對考試的警惕,一天一天的過去了,直到考試那天,我胸有成竹地走向考場,我拿著試卷,就在這一刻,我目瞪口呆,只見那一道道難題擺在面前,我心裡一急,連題目都沒看清楚,就毫不猶豫的寫起來,我寫一題錯一題,心裡好像有一群兔子在跳躍,到了最後我還有幾道題沒寫,頭上像炸開了鍋。結果大家可想而知了。

我經過這次失敗加上“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句話,我一定會改正缺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