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文城>校園範本>讀書筆記>

《論語》讀書筆記精選15篇

讀書筆記 閱讀(3W)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書筆記呢?現在你是否對讀書筆記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論語》讀書筆記,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論語》讀書筆記精選15篇

《論語》讀書筆記1

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論語先進第十一)

上面是一段常被人們引用作為孔子因材施教的例子。但不知大家注意過其中體現出來的孔子對矛盾的處理方法嗎?冉有遇事猶豫,而子路性急(“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有聞。”(《論語》?公治長第五)。“退”和“兼人”(一下子激動能頂幾個人)都是偏向了極端。所以孔子對冉有和子路相同的提問給出了相反的回答。目的當然是讓他們回到矛盾的平衡點上去。

說到這裡,岔開說幾句。因為孔子教導弟子是因材施教的,其對弟子所說的某句話往往是針對弟子的偏向或不足說的,我們不能將某一兩句話抓住看作是孔子對某個問題的看法,甚至抓住幾章中孔子對同一問題的不同說法得出“《論語》是矛盾的”的結論,而應該聯絡整體,聯絡生活地把握。我們應該相信,整部《論語》應該是統一的。尤其是在背景或上下文不太清楚的章節,更不應該斷章取義地作訓詁學上的文章。

《論語》的`交友觀還有很多地方值得挖掘,但有一點好像沒有涉及到——如何處理一個朋友群的關係。即,幾個人彼此都是朋友,三五成群。這裡面就不僅存在單純的兩兩交往的問題,還包含更復雜的一對多,多對多的問題。

我想孔子應該有很多朋友。單就《論語》來看,我卻只找到兩處。一處是“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以杖叩其脛。闕黨童子將命。或問之曰:‘益者與?’子曰:‘吾見其居於位也,見其與先生並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另一處就是上面提到過的“朋友死,無所歸,曰:‘於我殯’。”後者不知從何考證,前者看來只是孔子所“和”之人,並非所“同”之人。孔子有沒有純乎價值認同的“知己”呢?僅看《論語》,似乎沒有。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貢曰:“何為其莫如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憲問)退而求其次,孔子的學生中有沒有人能充當這一角色呢?有時,師生關係也可到達一種朋友關係。,我不由自主地注意到了顏回和曾參。

我們要同正直的人、信實的人和見聞廣博的人交朋友,不同諂媚的人、背後毀謗的人和誇誇其談的人交朋友。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季氏)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公冶長)我將孔子這六類人的對舉看作是對第一條標準的具體化,也是交朋友的道德底線。我覺得以上這兩條標準非常符合孔子對“仁”的追求。從“恭、寬、信、敏、惠”這些“仁”的細目來看,“仁”在某種程度上就是道德品質的高度概括。孔子一生努力實踐“仁”德,在交友方面也滲入了他的這一標準。直、諒和多聞分別從立身、對人和學識三個方面對選擇朋友提出了一個簡明而又完備的要求。

孔子中庸的思想在交友觀上也有體現。子曰:“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子路)我們要儘可能地與言行合乎中庸的人相交,可這畢竟非常理想化,反映在現實中我們既要結交激進者,也要結交狷介者,優勢互補。這樣,我們就可避免偏執。

《論語》讀書筆記2

這個問題現在突然問自己,還真不好回答。快四十的人了,現在想起來讀這本書,是不是太晚了?這本書可是古時候小孩子就開始讀的書,甚至是倒背如流啊。

沒有辦法,誰叫我們這一代人是在五四運動和文革打到孔老二之後才長大的,原來的教育制度裡,缺少聆聽孔老二教誨的機會。所幸的是,現在還沒有到老糊塗的時候,還是來得及把這一課補上,甚至可以說是為我們的下一代去讀。

社會上開始流行讀國學,我也趕個時髦吧。

其實至少是在15年前,我就已經讀過論語,可是當時讀過就過了,沒有想過什麼。在後來的讀書生涯裡,也經常碰見過孔老夫子的身影,可從來就沒有往心裡去,直到最近兩年,才開始逐漸對孔子有所興趣。

10幾年前最先開始是老子的《道德經》,然後是南懷瑾的《老子他說》,最後是《論語別裁》,突然對孔子產生了興趣。再加上現在有些言論對孔子的思想提出了復興的意思,我也不能落在後面,得加油啊。

很多人對現在社會的一些現象不滿,提出了只有孔孟才可以挽救時代的危機,特別是金融風暴後,這種言論日益蔓延,我就想看看孔子是不是真的是時代的救星。

以前讀歷史的時候,對漢朝有些瞭解,這是個在中國很有特色的朝代。秦國以法治國,統一了中國,從現象上看,好像是法家戰勝了儒家。可是秦朝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被剛下了臺。

漢朝接替了秦朝的統治,可漢朝開始並沒有採納儒家的思想,相反,採取了另外的道家思想,這也是當年和儒家爭鳴的又一大門派。只是到了漢武帝的時候,才採取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從此,就有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盛世。

在以後的兩千多年的歷史裡,儒家思想幾經沉浮,最終取得了統治地位。要不是五四運動和文革的打到孔家店,也許,我們現在的教材裡會有很多的孔子言論。

現在的中國,也是經歷了100年的磨難後才新興的國家,經過了70年的發展,國力漸漸強大,像極了漢朝。看上一個70年,我們也經歷過漢初的艱苦樸素,現在好不容易有了點積蓄,是不是就和漢朝一樣,開始要搞搞孔孟思想了。

這個問題要等我看完書才說。也許看完書也不知道。先試試吧。

第一次正兒八經的看論語,是在看完《大學》和《中庸》之後,嚴格按照子程子說的,為學次第者,獨賴此篇(指《大學》)存,而《論》、《孟》次之。

看完以後,有了個疑問,書裡說的話我都懂,沒什麼難的,空洞的很,不就是一些大口號嗎?什麼要孝啊,忠啊,信啊,這誰都知道。這樣去喊口號,我也能寫《論語》,說不定我的口號比孔子的還要響,還要全面,畢竟我們還喝過洋墨水,見過美國,英國,德國啊的一些文化,地方沒去過,可總見過豬跑吧,喊一句真善美,誰敢說我不對,就是和全地球的公民做對。

回頭一想,如果真的這麼簡單,這本書就應該早就被中國文人燒掉了,怎麼會成為官方的教材。中國古文人一點的不笨,比現在的人聰明,中國的.古文化中的東西,現代人都不一定搞得懂。看來是我沒有搞明白,再來。

又讀了好多遍,看了看什麼朱子的注啊,鄭玄的注,程子的解啊,還有一些大師們的解啊,說實在的有些地方也沒有完全明白,總覺得這本前言不搭後語的語錄,太雜,太亂,不知道該怎麼去把它聯絡起來。

看樣子還是沒有弄明白,再來。

又讀了好多遍,這一次又翻看了很多人的論語的理解,漸漸的開始有些體會了。可是體會這個東西,有時候在,有時候不在,當時想得好好的,過了幾天,就忘了。看來,功夫下得不夠深。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我把讀書的體會都寫下來,以後讀著寫著,說不定就有那麼一天,來個豁然貫通呢。

自古書生指點江山,多半是胡扯,只有是學到位的人,才可以看清楚世間的恩恩怨怨,我就把這當作一個目標吧,希望自己能有那麼一天。如果到不了,就當是多學點,自娛自樂做個秀才吧,在家裡教教兒子,和老婆吹吹牛,以供笑談。

《論語》讀書筆記3

子曰:“篤信好學,守死善道①。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②,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

【註釋】

①善道:正確的學說,引申為真理。②見:同“現”。

【譯文】

孔子說:“堅定信念,勤奮學習,堅持真理至死不渝。

不進入危險的國家,不居住動亂的國家。天下政治清明就出來實現抱負,天下政治黑暗就隱退。國家政治清明而自己卻貧賤,這是恥辱;國家政治黑暗而自己卻富貴,也是恥辱。”

——這幾行字,讀了很多遍。第一眼讀這字句,便不能忘記。過一段時間想起,閱,思,拂卷無言。

再過一段時間想起,再閱,再思,再拂卷無言。如此反覆。今又翻閱,感慨萬千,卻仍不能語盡。

原文: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君子不重則不威”的“重”可以理解為莊重,也可以理解為自重、自尊心、信心。

威就是有威儀,有威信,有威風。沒有自信就沒有威信,這是很容易理解的。我看現在的“重”是不是還可以理解為“份量”,引申為“內涵”。也就是說,君子沒有份量,沒有內涵,沒有能力和水平,也就威不起來。這個時候,說明他的學問也就不穩固、不牢固。

忠信是多次涉及到的詞彙。

對上級、對人民態度忠心,言而有信。這是非常重要的品質。在孔子的思想中,“忠信”是根本,因為失去“忠信”,仁愛之心亦不真實,“仁”就成為一句空話,所以要“主忠信”。

“無友不如己者”,有很多人理解為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南先生的講解是:是“不要看不起任何一個人,不要認為任何一個人不如自己。

上一句是自重,下一句是尊重人家。我們既然要自尊,同時要尊重每一個人的自尊心。”我是頗為贊同的。以孔夫子的高貴人格,絕對不會如此勢利眼,只和比自己高的人交朋友。他的“有教無類”便證明了他的一貫立場。

世界上每個人都有他的長處,我們應該用其長而舍其短,所以“過則勿憚改”,因為看到了每一個人的長處,發現自己的缺點,那麼不要怕改過。

過是過失,“憚”就是“怕”。比如肆無忌憚(放肆而不忌諱和害怕)。

下面一節,又是曾子的話: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有兩種解釋。

查詢成語詞典:終:人死;遠:指祖先。舊指慎重地辦理父母喪事,虔誠地祭祀遠代祖先。後也指謹慎從事,追念前賢。

只有這樣,民眾的道德品性就歸於仁厚,社會風氣也就厚道了。我們的潛意識中一直是這樣理解的。不過南懷謹先生有不同的解釋,他說:

“終”就是結果,“遠”就是很遠的遠因,用現在觀念的一句話來講就解決了,“一個人要想好的結果,不如有好的開始。

”欲慎其終者,先追其遠,每件事的結果,都是由那遠因來的,這裡我們可以引用佛學裡的一句話:“菩薩畏因,凡夫畏果。”

這種解釋主要是把“學而”全篇作為一個整體文章來理解的,把每一個段落大意都和學問掛鉤,所以才這樣解釋。不能說沒有道理,但是仍然覺得比較費勁,有些牽強。

——見仁見智吧。

反觀自己:

做人首先是要自信。如果沒有自信,凡是悲觀失望,對未來沒有信心,說話就必然底氣不足。哪裡還能談得上有威望和威信呢。要有自信,首先必須對掌控的事情充分了解其規律,做到成竹在胸。這個方面我很有感觸。由於現在從事教育技術工作,這個領域又是更新換代特別快的,稍稍不注意加強學習,就會落伍,就會覺得自己在很多方面力不從心。

而個人的力量又有限,所以要充分注意:發揮別人的作用,加強合作,用人所長。

在用人的時候,對待周圍的人,都要看到別人的.長處。即使是自己不太同意他的某些做法,甚至在周圍的評價都不太好的人,我們也要善於發現他的閃光點,無友不如己者,他們都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對他人的人格給予充分的尊重,對他們的優點要經常表揚和鼓勵(現在不是時興賞識教育麼)。

我有時候就有些不能容忍下屬不能做好我認為應該幹好的事情。覺得我這個外行都能幹,你們是專業,為什麼還幹不好?有時候在公開場合說話就太沖,輕易就得罪人,讓聽眾的心理受到打擊。

其實術業有專攻,我會的別人不一定要會,別人有很多會,甚至他們也認為“是人就會”的我也往往不會。

人不是不能幹,而是沒有放對位置。每個人都有適合於他們的崗位,所謂“天生我材必有用”。記得禹明主任曾經告誡我們:深圳是一個藏龍臥虎的地方,即使是今天在深圳掃大街的清潔工,也不要輕視他們,說不定哪一天他就找到了適合的位置,甚至比你更成功。嚴以律己寬以待人,一定是不會錯的。

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意思是說:“讀書人如果有志於真理,卻又以吃粗糧穿破衣為恥辱,便不值得同他議理了。”

每個人都有其追求美好生活的權力,如果一個人追求了一輩子的真理,最終卻搏了個惡衣惡食,由此可見此人並不足以為謀真理之君子。

既然有志於道,必然為推動社會的進步而苦苦探索,並最終將探索的真理奉獻於勞苦大眾,這樣的人能夠成就其偉業,最起馬也是豐衣足食。何以惡衣惡食呢?是謂志於真道者,必錦衣美食;修於偽道者,必將惡衣惡食也!

人間正道是滄桑,人在年輕的時候,由於自己能夠養活自己,有力氣,豐華正茂,所以在同齡中似乎沒有多大差別,可到了40歲上下,便會愈加感覺到志與道與反之者之間的差別。

早年風流酒色之人,到了人生的中後期又有幾個不是苟顏殘喘?因此,我們從生活中也不難悟出這個一個道理,即:四十歲以前有福不算福。這句話也能夠更好地給孔子之方言以延伸。志於道,也不僅僅是為社會多做貢獻,從廣義的社會角度準確地講,無過即為貢獻,且能豐衣足食,是謂謀求萬日幸福生活之本也!

上述是我對孔子這句的話的一部分理解,而另一部分也是這句話的後半部分,我對此有異議。

子曰:“志於道者,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孔子的言行對中國人的影響幾千年,自古以來眾多讀書人都是按照孔子之言以行之,本人愚見:孔子應該負中國彼此看不起之部分責任。何以謂之?君子應有廣仁之心,四海播愛,一視同仁。即然人家有志於道,並修於道,最終落得惡衣惡食,其修於之道一定在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恥惡衣惡食是人之常情,有誰不願意過上美好的生活呢?追求美好生活是人類社會進步的前提。作為君子不為其指明方向,而是未與議也,此舉何以論為君子乎?由此可見,我們在學習孔子的學問時要注意勤與思考,去其糟粕,留其精華,拿來主義的思想千萬要不得,否則,真道有可能會真得變作偽道。

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關注國學,關注中華文明的燦爛文化。

子張學幹祿。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

子張學習求祿位。孔子說:“多聽,保留疑問,慎重地談論其餘的,就會減少錯誤;多看,避開危險,慎重地實行其餘的,就會減少悔恨。

言語減少了錯誤,行為減少了悔恨,俸祿就在其中了。”

這則論語適用於仕途,《朱子家訓》裡就曾說過“處世戒多言,言多必失”。一個人話多並不是好事情,很有可能,因為一句不經意的話語,而惹來殺身之禍。做學問,有了問題能夠及時地提出來,這是很好的習慣,可是也並不表明這同樣適用於官場。

有了疑問,馬上提出來,只會讓你顯得很無知,讓別人以為你好欺負。

在官場上,你需要一雙慧眼,來辨別誰奸誰忠,找好自己效勞的物件,學會察言觀色,同時也要量力而行,懂得“力微休負重,言輕莫勸人”的道理。

凡事當謹慎再三,力求做過的事都不會後悔。

如果能夠做到以上幾點,那麼你就已經離踏上仕途不遠了

《論語》讀書筆記4

《論語》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份寶貴文化遺產,在歷具有崇高地位,宋人趙普曾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論語》不僅影響了中國歷史兩千多年,而且在世界範圍內都產生了重大的影響,被稱為東方的《聖經》。我讀論語的時間不長,也沒有通篇詳細的讀,但是卻在字裡行間已經被孔子深深的

感動,為他的胸襟和智慧折服!他的'一生甚至都沒有一部自己的著作,僅憑著學生們記錄他言行的這部《論語》就能讓我們如此受用終生。開啟《論語》去讀,像是穿越幾千年的時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爭霸天下的春秋時期,產生了孔子這樣一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論述了孝道、治學、治國、為政,涉及政治、哲學、教育、倫理、文學、藝術和道德修養等各方面,為歷代君王所推崇,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他的思想言論不一定與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相吻合,但對於影響了幾千年的中國文化的經書,是有必要一讀的。

建國已六十年,“五十而知天命”,和平歲月,弘揚以儒家文化為主體的優秀傳統文化,應該是“守成期”,順理成章的天命。其實,儒學中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精神,不僅可與守成,亦可催人進取,儒家文化中蘊含的對現代生活有巨大作用的力量,不僅是為某個階級服務的政治哲學,也是直指人

心的人生哲學。儒學在歷史發展中多少次沉浮坎坷,命運懸於一線之際卻總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就是因為這其中蘊藏著巨大的潛能,那是超乎政治倫理之上,鮮活在平常日用之間,本於生命,積極進取,追求成功的永恆精神。人生,要有積極的心態,明確的目標,靠堅持不懈地努力行動來獲取成功,這是天地自然社會賦予人類亙古不變的使命,也是儒家文化的根本精神、終極目標、整體主題。而這些,卻是孔子給我們的啟示。

《論語》讀書筆記5

《論語》是我國的經典作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古人云:“半部論語治天下。”可見論語在歷代的統治者心目中的地位了。

自從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儒家思想統治中國近20xx年。《論語》當然也就穩坐了20xx年的寶座。直至20世紀初新文化運動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號,《論語》的.地位才開始動搖。文革時期深刻的“批林批孔”,更進一步瓦解了儒家思想對人們的束縛,《論語》從此埋沒人間。

《論語》究竟是什麼內容?為什麼他被古人視為經典,而後又成為所謂“封建統治者的工具”呢?懷著這些疑問,我漫步於《論語》的花園,嘗試著去感受其中的奧祕。

粗看《論語》,不過是一本語錄,可細細品來,孔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思想、人生觀、世界觀、教育理念等幾乎都包含在語錄的字裡行間。《論語》裡最常見的詞彙,無非是中庸、君子、禮仁云云。

中庸卻是《論語》裡最容易理解的而最難做到的。中庸指的是“對人處事採取不偏不倚、調和折衷的態度”。這種思想體現了當今北京居民的“忍”文化。對中庸的字面理解就是:惹不起躲得起、始終保持中立。這固然是好的,能避免許多不必要的爭端,但過度的“忍”卻能使一個民族沉睡,古代中國的發展就是一個有力的證據。中庸是儒家的為人之道,體現了儒家學派的軟弱性。

《論語》讀書筆記6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我搖頭晃腦地背誦著《論語》。這句話的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聰明智慧。

《論語》是兩千五百年前的經典語錄,集中了孔子的人生感悟和思想精華,影響中國社會兩千多年。“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一句話看上去十分平常,我卻認為它就是一條真理,因為我有著深刻的體會呢!

有一天夜晚,我在家裡做奧數班的預習作業,我的人在書桌旁,可心早已飛到電腦桌旁去了;嘴裡雖然念著:“5X+3y=34,X+y=10……”腦子裡其實是想著等一會兒怎麼把遊戲打通關。都怪媽媽,遊戲玩到一半就不讓我玩了,非逼著我預習奧數班的作業。我不停地抖動著手中的筆。書桌摸起來十分不舒服,涼涼的、滑滑的。我的心不在焉地盯著窗戶,窗外黑黑的.,平時皎潔明亮的月亮在今天也顯得特別無趣。

我已經沒有心思再做題目了,便與爸爸說:“爸!我做好預習作業了,去玩會兒電腦!OK?”

“都懂了嗎?”臥房裡傳來老爸粗重的聲音,“一定要認真預習,有些題目老師可能一帶而過,不會仔細講的。你只有理解了考試才能考好。

“哦,知道了。”我不耐煩地回答道,心裡卻嘀咕著:怎麼那麼煩的,真是。

“2x+3y=50,3y+3z=54,那麼x、y各是幾?”老師枯燥地講著方程式,我卻一點不懂。窗外吹來一陣清風,感覺很涼快。耳邊想起一陣嗡嗡嗡的聲音,像蜜蜂一樣。我迷迷糊糊的上完了課。

“開始考試了,請大家準備好。”這下慘了!!不會考這種枯燥的x、y吧!我還沒弄懂呢!試卷發下來了,白紙上黑色的字顯得極不協調,我能看懂每一個字,卻不懂怎樣解。我的腦子裡一片空白,這可怎麼辦??我手裡捏著筆,黏黏的,全是汗了。綠色的鉛筆閃著詭異的光,好像在嘲笑我:“誰叫你不懂裝懂,這就是後果,哈哈,知道錯了吧!晚了!”可想而之,我這次考試考得很差

爸爸知道後,語重心長的對我說:“不懂就是不懂,不能因為想做別的事而違心地說:‘我明白了’、‘我知道了’在學習上如此以後在工作上也如此。”“哦。”我似懂非懂地說。爸爸笑著說:“這次考試對你來說,就是這個道理的最好驗證。”

隨著年齡的增長,《論語》中許多的精髓都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腦海當中,如:“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學校的校本課程裡編輯了《論語》的經典語句,讓我們誦讀。二零零八奧運會開幕式上出現的“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悅乎。……”也出自《論語》。

《論語》影響著我們這一代人,現在,我時刻提醒著自己做一個人格修養完備的人。讓我們共同把這傳承了兩千多年的思想精華繼續發揚光大吧!

《論語》讀書筆記7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皇侃《論語義疏》本“説”字作“悅”。古喜説、論説同字,漢後増從“心”字別之。《爾雅釋詁》:“悅,樂也,又服也。”《孟子·告子上》:“理義之悅我心,猶芻豢之悅我口。”此章所言,歸結為一個“悅”字,正是孔學之宗旨。學、習、朋、人,俱為“悅”字立說。

末章“子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與此形成呼應,“知命”對“不知而不慍”,“知禮”對“學而時習之”,“知言”對朋、對人。“知命”為總說,“知禮”、“知言”為分論;首章由分而總,意在發揮,末章由總而分,旨在歸結。禮悅鬼神,言表心聲,樂天知命,在在與“悅”相關,全部《論語》似是要闡明:人生在世,唯悅可求,以悅為旨,何以能悅。

天地之大德曰生。不知生焉知死?孔學門徑在於人“生”而不是人“死”上廣研深探。子曰:“富而可求,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常人言富貴可求,但求神拜佛者所求多為富貴,為何?富貴在外,難由自主,標準依人,難達目的,唯有依靠神靈,方可立定心神,以為富貴可期。死亡一樣,不可求免,亦不可求時,病夫壽延,壯夫早夭,求仙適以傷身而短命,健體恰至弱神而遏壽,事例太多,也許只有自殺方是扼住了死神的喉嚨,所以有人說自殺才是自由而死的`方式。但求死不得的事情也很多,並且求死本身恰恰是求生的一種方式,捨生取義,殺聲成仁,或者就是為情而死、賭氣而亡、厭世而殤,緣於知生或不知生,都已超出常人所期“死而可求”的範圍。所以,求富貴不如從所好,求死不如知生,後二者都直接表現為“中心悅服”;孔子正是深明於此,方有此章之言,說出“悅”為宗旨,又發明何以能悅;其弟子亦明此,故《論語》編次,開門見山亦卒章顯志。

朱子曰:“學之為言,效也,人性皆善而覺有先後,後覺者必效先覺者之所為,乃可以明善而復其初也。”毛奇齡《四書改錯》批評朱子把這裡作實字的“學”誤為虛字,也就是把名詞誤為動詞,“學者,道術之總名……以學道言,則大學之道,格致誠正修齊治平是也;以學術言,則學正崇四術,凡春秋禮樂,冬夏詩書皆是也。此則學也。”不錯,以“學”為“效”,可效善,可效惡,而所謂後覺效先覺,於原文無有,純為宋儒發揮。而“學”為“道術”,正是“時習”之內容,整理、學習前人積累下來的東西,遵學習之次第、守學習之時辰,無求富貴而“祿在其中”,無心慮死而生涯漫度。道術廣博,人人可從所好,漫度人生,踐生即為知生,得如此,不亦悅乎?不過,世運難免變遷,有時道術貶為秕糠,唯人心之一善可以品質長存。學為聖人,世之變遷、譭譽莫動,不亦悅乎?所以,程鬱庭雖然肯定“毛氏譏之是也”,但仍以為“以後覺者必效先覺之所為為學,則精確不磨”。康長素也以學為學聖人,但目的不為明善復初,而為“時中”。“時當亂世,則為亂世學,時當昇平太平,則為昇平太平學,禮時為大,故學亦必隨時而後適”,因時治學,“闔闢往來莫不自在”,不亦悅乎?長素的發揮是更遠了。但得聖人之心於千載之後,其樂何言?所以,很難說朱子、毛氏和康子哪個更能體會到《論語》此句之意,但無論哪個角度,一個“悅”字都在貫徹,聖人可學與不可學皆於此可見。

《白虎通·辟雍》引《論語》“朋友自遠方來”,可證上句“學”為實詞有據。鄭康成注此雲:“同門曰朋,同志曰友。”有說魯論語作“有朋”,何晏《論語集解》採之,通行於世。朱子注:“朋,同類也,自遠方來,則近者可知。”這裡,“朋”實兼“同門”、“同志”二義,甚至更可引申為所有人。《爾雅·釋詁》“類,善也”,朱子以人性皆善,同類即同善,明清時各地有很多同善會,入會不以士紳為限。朱子引程子曰:“以善及人而信從者眾,故可樂。”康長素注“朋,群也”,曰:“惡獨而貴朋,所以合乎群,合小群不如合大群,其學愈高,其用愈遠,聖人則合億萬世界,億萬年載之眾生,鹹從其教,盡為之朋。其朋無盡,其樂亦無盡也。”朱子、康子俱申聖人推己及人、遠近信從之意,但一個重個人,一個重社會,一個重善,一個重用,聖人此句盡得發揮。不過,劉逢祿《論語述何》曰:“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友天下之善士故樂。”有朋自遠方來,倒不一定是名聲大了,別人自來,而可能是“聖人無常師”和主動招朋喚友。《孟子·公孫丑上》:“大舜有大焉,善與人同,捨己從人。”孔子最是仰慕大舜,其語當有招朋而朋至之意。有人以此句應《禮記》“禮聞來學,未聞往教”,實是窄了孔子之意,孔子周行列國數十年,何嘗不是捨己從人,行教天下?由此可論“知言”。《孟子·公孫丑》:“何謂知言,曰,詖辭知其所蔽,淫辭知其所陷,邪辭知其所離,遁辭知其所窮。”又《周易·繫辭傳》中孔子說:“將叛者其辭慚,中心疑者其辭枝,吉人之辭寡,躁人之辭多,誣善之人其辭遊,失其守者其辭屈。”故俱因孟子解而理解孔子的“知言知人”為“言有是非,故聽而別之,則人之是非亦知也”。但《說苑·雜言》載孔子曰:“以富貴為人下者,何人不與?以富貴敬愛人者,何人不親?眾言不逆,可謂知言矣;眾向之,可謂知時矣。”又孟子曰:“: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又《荀子·非十二子》:“言而當,知也,黙而當,亦知也,故知黙猶知言也,故多言而類,聖人也,少言而法,君子也。”可見,知言為知道自己言語得當而得人。察言觀色,智者能之,多言而類,唯聖人能之,“不知言”正是言出逆眾,朋不遠來,人不信從,自然是“無以知人也”,樂從何來?

學而時習可以知禮,立己;朋自遠來可見知言,立人。立己而立人,正是能悅之門徑。覓此門徑,我們來看此章總說。何晏解末句為:“凡人有所不知,君子不怒。”“有所不知”可以是不知學,也可以是不知我。孔穎達疏正是包含此二義。朱子《集註》取尹氏語:“學在己知,不知在人,何慍之有?”則“不知我”落筌。人不知學而我不慍,是不責全求備,人不知我而我不慍,是知為學在己;前為立人,後為立己,“不慍”則全有之。孔子生當春秋之世,其時禮崩樂壞,道術少人循序應時而學,即學亦為富貴、霸強而學,此為不知學也;其時,世之天子諸侯不知孔子,並弟子朋友亦難見知,此為不知我。當此情況,唯樂天知命並存立己立人之志,有一得則中心喜悅,方能心中略無不平之意(朱子曰:心中略有不平之意便是慍),孔子能之?以“不亦君子乎”勉勵弟子?樑清遠《採榮録》:“《論語》一書,首言為學,即曰悅,曰樂,曰君子,此聖人最善誘人處。蓋知人皆憚於學而畏其苦也,是以鼓之以心意之暢達,動之以至美之嘉名,令人有欣羨之意,而不得不勉力於此也。此聖人所以為萬世師。”如此說,聖人倒如以科舉誘天下英雄入我轂中的唐太宗了。其實,科舉之外,英雄無數,以利誘也好,以嘉名誘也好,終是誘得一時或誘來庸懦,孔子只是啟人從所好,啟人樂生,啟人知禮知言立己立人,歸結起來就是啟人樂天知命而已。能樂天知命,孔學“悅”之宗旨得也。

《論語》讀書筆記8

從前,《論語》對我來說就像站在諾大的圖書館裡,在很高很遠的地方有著一種自己總也觸控不到的,別有天地的古老神祕感。

可是終有一天我們面面相覷。帶著小時候在語文課本“日積月累”那一板塊瞭解到的零星,再次進入孔子的世界。

原來,它在神祕而古老的面紗背後藏住了這世上最簡單而深刻的故事,在宇宙的某個角落默默訴說著最質樸的“大道理”……其實《論語》在告訴我們,這個世上的真理永遠都是樸素的,就好像太陽每天從東方升起,月亮總是會陰晴圓缺。

它說:“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我說:“就是要學會像君子那樣的講求和諧而不同流合汙,不只一味地追求一致,而不講求協調。”

這個世界上所有事物都是處在聯絡之中的,每個人都與世界有著或多或少的聯絡。君子就會保護自己與周圍環境的聯絡狀態,保持謙和穩定,但不會被同化,依然保持自己的閃光點和態度。就像每個班級裡各種各樣的人雖然做著幾乎同樣的事情學習著同樣的知識,可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和運用都努力著出不一樣的彩,才會有五彩繽紛的情感和感動。我們在不斷的`學習中努力汲取自己的那一份光輝,這樣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光芒,又何樂而不為呢?學習這樣的道吧,和周邊的環境和諧相處,人與人也好人與自然也好,和而不同。幾千年的話語,我們今天不也在努力追求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理解,可其中的道理卻是相同的,和而不同啊!

它說:“有一言可以終身行之者乎?答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我說:“是啊是啊,語文課上老師才講過關於‘恕’的故事,原來在今天也可以是改變一生的道啊”。

語文課上老師分享過一個關於饒恕“敵人”的故事,女主的經歷和做法令我久久感懷也不禁使我再次思考孔子的話:就是自己不想要的也不要強加於別人。可是感覺並不夠解釋“寬恕”,再想想,翻翻書,問問老師……噢,還有另外一種角度:自己想要得到一些事物的時候也要想想別人幫助別人達到他所想的。再看回來,現實生活中又何嘗不是這樣呢?故事中的女主角最終原諒了曾經自己心中最最痛恨的人,那個“永遠都不會原諒”的人……過程很艱難,像“割肉”一般煎熬,可換來的也是自己心靈上的寬慰與寧靜,多麼偉大的一場“抗爭”啊。孔子教會我們,有時候,事情真的有很多種處理方法,就看這個人願不願意追尋並實踐。

它還說:“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與之比”。

我說:“君子對於天下事,不會刻意強求,不無故反對,沒有遠近,沒有親疏,一切按道義行事”。

這就又使我想起,當長沮、桀溺庸庸碌碌迴避紛擾世俗的時候,孔子卻懷抱不滅的理想,面朝著相反的方向踏入這人間。有人問長沮桀溺的做法有合理之處嗎?回答當然。但那只是一味地逃離,囿於自我。而孔子理想主義的衣袂飄揚在亂世的風裡,無論多少風雪,無論多少冷眼,也要遵從內心道義的指引,正是這心中的義,讓他成為歷史暗渠中一束驚人的光。

正是孔子心中義的堅守,才給了他看到不同人情冷暖的反思與獨到的眼界。也正應了莊子的話:“井魚不可以語於冰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沒錯,君子有了義便更加堅定了通往仁的腳步,才會有其獨立的思考和感悟,這也是道啊。

落到實處的體驗才能是真理的發源地。

然而歷史所銘記的,永遠不會是光線奪目的外在才華,而難以窺伺的道德與人格,方才似玲瓏剔透的琥珀,在人類精神的長空中熠熠生輝。

端視我們所處的時代,正如一片波浪洶湧的汪洋,而我們不過是一鰭鰭小魚,想要乘風破浪談何容易。萬幸,孔子智慧的光輝在遠方指引著我們,他啟示我們:以仁義作尾,以謙遜作鰭,以平等為鱗,定能搏向那裂海颶風,沐浴蔚藍的光明!

《論語》讀書筆記9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幾句話出自春秋時期的孔子及其弟子之手的流傳千古的一本著作—《論語》。這本書在中國歷史上有很大的影響。在中國,這本書是家喻戶曉的,還被尊稱為“五經之輨轄,六藝之喉衿。”這本書中的道理被後人延用至今。孔子的學說也流傳出中國,傳播到國外。

謙虛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別人的言行舉止,必有我們值得學習的地方。無論你是多麼學識淵博的`學者,還是萬人敬仰的科學家,你都要虛心向別人請教。你可知《程門立雪》的故事,故事中的學生為了請教老師一些問題,在老師門外,冒著大雪,冷得哆嗦,依然等著,我們要虛心好學。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大名鼎鼎的皇帝唐太宗,他虛心接納魏徵的建議,居安思危,戒驕戒奢。沒有覺得自己高高在上,不可向下臣學習,而是向魏徵學習。最後,在唐太宗統治時期,出現了貞觀之治這一盛世局面。

讀了孔子的言論,我知道了一個人無論是有多少成就,你都要虛心請教別人,做到謙虛為人,謙虛好學,這樣,你才會有更大的成就。

反省

《學而》中,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曾子堅持反省自己在為人,與朋友交往和複習知識等方面的做法,從而不斷提升自己,使自己得到昇華。這是人有所成就的重點—堅持反省自己的行為。

《子張》篇中記載的,子夏所說:“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這就是一個人修身的根本,不斷反省,做得更好,不斷昇華自己!

孝順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有言道:“百善孝為先。”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夫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人之本與!”君子專注於基礎工作,基礎樹立了,‘道’也就產生了。孝順父母,尊敬師長,這就是‘仁’的基礎!

子曰:“弟子,凡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你可聽過《扇枕溫衾》的事呢?東漢江夏安陸入黃香,他九歲喪母。事父極孝酷夏時為父親扇涼枕蓆;在寒冬時用身體為父親溫暖被褥。父親十分感動,鄰居們都誇讚他孝順。

傳承中華美德,做好仁德之人。

仁德

讀了《論語》之後,我更欣賞孔子的“仁德之道,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論語》中,孔子曰:“剛、毅、木,訥近仁。”這是孔子對“仁德”的理解。《論語》可謂是把“仁德”這一精神闡釋的淋漓盡致啊!孔子正是做到了“仁德”,他的芳名才會流傳千古。如何做好一個偉大的人—首先要做到“仁德”,“仁德”是一種必不可少的精神,“仁”則為善、剛、毅、省……“德”則為謙、讓、助……

子曰:“苟志於仁矣,無惡也。”所以,我們要做個仁德之人。

書中有許許多多的道理,久久回味,仔細咀嚼,像是親自聆聽了孔子的教導,品味《論語》,對話聖賢,“仁德”之道,顯於其中。《論語》中的道理不僅指導著當前人們的行為,而且引領人們走向更文明的生活。它使我們終生受益。

《論語》讀書筆記10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

寒假裡,我讀了論語這本書,收益很多,在這本書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孔子的這句話: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意思是“不擔心別人不瞭解自己,只擔心自己不瞭解別人。”有才有德的君子做人、做事,不是為了討好別人,因此,當面對別人的譭譽的時候,也就可以泰然處之;因為不為求榮譽,當然也就不怕別人的詆譭。君子以寬恕的心態來對待別人,所以,不求全責備,當自己不被別人瞭解的時候,希望被瞭解,卻不責怪別人的不瞭解。君子如果不能瞭解別人,那也不符合君子的標準了:一方面表明自己的才德修養不夠,因此難以寬容地對待別人;另一方面也容易使自己誤解別人,由此而產生評價失誤。所以,不必因為別人不瞭解而憂傷埋怨,但是應該學會了解別人。

我想,在我們與同學相處時,也有這樣的時候,當別人因為某件事而誤解了自己的時候,我們會因此而煩惱,從而責怪對方心胸狹窄,互相批評的結果就是使彼此的誤會更深,而使原本十分親密的好朋友關係逐漸疏遠。如果在矛盾發生的'時候,進行換位思考,從對方的角度去思考一下,瞭解他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設身處地地去體會別人的感受,就可以原諒對方的行為,體諒別人,不埋怨,不抱怨,不擔憂,從而改善同學之間的關係,使友誼更進一層。

記得有一次,是我做值日生,好朋友小吉是組長,她分配任務,掃地是最髒最累的任務了,大家都不喜歡做,早上,小吉分配任務時,竟然叫我去掃地,我想那麼多同學,為什麼讓我去呢?當時就十分生氣,反駁她說:“我不掃,愛掃你掃!”小吉說:“上次是東東掃的,今天換一下任務,必須服從分配!”我又氣又惱,心裡想:有什麼了不起的,不就是個組長嗎?什麼好朋友啊!哼!當天,我雖然硬著頭皮掃完了地,心裡卻十分不舒服。後來,我就和老師要求調換值日生組了,到了新的小組,這個小組組長恰好轉學了,老師就讓我做了組長,這下我可真體會到做小組長的不易了,分配任務,監督衛生,真的很辛苦,還可能得到同學的誤解。我徹底地認識到自己錯了,於是主動和小吉承認了錯誤。

孔子的這句話使我聯想到這件小事,其實小事中更能體現出一個人的心胸,凡事都不能只從自己的角度去看,要換個角度,不要只擔心別人不瞭解自己,自私地處事,更要想想自己瞭解別人嗎?論語中的人生哲理真值得我們一生去體會啊!

《論語》讀書筆記11

清晨的陽光透過窗子,灑進寬敞的教室,暖暖的。沐浴著日光,我翻開了《論語》的第一張,開啟了一場思想和心靈之旅。

再讀《論語》,這一次,經歷了更多的生活磨練後,我對書中的內容有了更深的體會,也深深地被孔子及其弟子的智慧和古代的禮儀道德所吸引。閱讀著一句句充滿智慧的言語,我受益匪淺,其中,讓我感觸最多的就是“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別人不瞭解我,我卻不生氣,不也是君子的行為嗎?這個世界紛紛擾擾,複雜多變,誰也不是你肚子裡的蛔蟲,誰也不是鏡子裡的另一個你,不會有人完全讀懂你,欣賞你,甚至還會誤解你,傷害你,可我們為此而生氣、鬱悶,真的值得嗎?在大千世界裡,每個人都是獨特的,我們沒必要因大眾而隨波逐流;也沒有不要為別人的看法和評價而改變原本優秀的自己。人是為自己而活,不是為了別人,始終活在別人的陰影之下,就永遠無法成為最優秀的自己。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做最好的自己就夠了,何必因為別人的不理解而生氣、鬱悶呢?

前幾日娛樂圈內一位著名演員、歌手喬任樑因抑鬱症而自殺身亡,這深深地震撼了我,我久久不敢相信一顆隕星就這樣墜落。從前的他陽光、帥氣、有才華,是娛樂圈冉冉升起的一顆新星,他是父母最大的驕傲,可再優秀的'他也被脆弱的心靈所打敗,他承受不住巨大的輿論,他痛恨別人看不到自己的努力,他傷心別人對他不理解。最終,他選擇提前離開這個壓迫得他無法呼吸的世界,在痛惜這個年輕生命的同時,我們也應該為此深切地思考:為何輿論會使一個年輕的生命走上絕路?這實在讓人痛心。

世間充滿了不解或誤解,有時候,僅僅依靠人自身的意志做抵抗是不夠的。由於“病毒”無孔不入所以經常性的給自己打“預防針”,並且應隨著“病毒”的升級而更新換代,是自己變得更強,百毒不侵。

如今的我們風華正茂,處於人生中的花季,但也處於一個心靈脆弱的時期。我們會因為別人的不解而悶悶不樂,也會因為別人的誤解而傷心落淚。別人的不知都是正常的,畢竟我們無法看透別人的內心,我們要做的就是放平心態,努力做好自己,解釋清楚,沒必要為之氣憤,這樣,別人的行為就與自己無關了。

這個世界是雜亂多變的,當我再次受到別人的不解或誤解時,我想我不會再氣憤,而是放平心態,提升自己,做最優秀的自己,然後笑著感嘆一句“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論語》讀書筆記12

孔子,春秋戰國時期之文人,其作《論語》流芳百世,流傳至今,幾乎無人不知,無鬼不曉。

《論語》,封面精緻,外殼鵝黃,厚厚的,正上方用宋體寫著“論語”二字,下面寫著“孔子的智慧”幾個字,並配有一幅山水畫,讓人一眼就喜歡上了這本書。翻開書頁,一股油墨香味撲鼻而來,啊!這本書我已經心儀很久了,還就是媽媽特意從書店買來的呢!

這本書中字字珠璣,其中我認為最精闢的就是:“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兩句話。

第一句話的意思就是:“孔子說:“時常溫習學過的知識,這難道不快樂嗎?有朋友從遠方來做客,這難道不開心嗎?別人不明白我有學問,而我不介意因為學習就是為了自我,這難道不就是一個君子嗎?””告訴了我們:“常常持續愉快的情緒,做任何事就能夠得心應手。如果別人對你有誤會時,不要生氣或難過,只要你做的就是對的,別人終究會明白的。”

第二句話的.意思就是:“孔子說:“三個人一齊行走,除了我之外的兩個人,必須都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我選取他們的優點來學習,如果就是缺點的話,就把它當成一面鏡子,看看自我有沒有一樣的缺點,如果有就要立刻改過來。””告訴了我們:“朋友或同學當中,每個人都有優缺點,重要的就是,我們能不能學習別人的長處和改正自我的缺點。”這兩句話寫得真好,我們大家也要好好讀讀哦!

《論語》,孔子智慧之精華,他告訴了我們怎樣做人,怎樣處事。做人,就就應要不能只修飾外貌,更重要的就是內心的修養;做人,就就應要對所有的人都要以愛心對待,也要多親近有仁德的人;做人,就就應要假若發現了自我的任何缺點和過失,務必得勇於改過,不能故意不改,並裝作沒發現;做人,就就應要本著正大光明的態度來做事,這就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論語》讀書筆記13

《論語》終極傳遞的是一種態度,是一種樸素的、溫暖的生活態度。孔夫子正是以此來影響他的弟子。

這種變化最終達到了一個境界,叫做"神於天,聖於地"。

這六個字其實是中國人的人格理想:既有一片理想主義的天空,可以自由翱翔,而不妥協於現實世界上很多的規則與障礙;又有腳踏實地的能力,能夠在這個大地上去進行他行為的拓展。

孔夫子的這個形象身上,凝聚著他內心傳匯出來的一種飽和的力量。這種力量就是後來孟子所說的"浩然之氣"。

只有當天地之氣凝聚在一個人心中的時候,它才能夠如此的強大。

《論語》的思想精髓就在於把天之大,地之厚的精華融入人的內心,使天、地、人成為一個完美的整體,人的力量因而無比強大。人對自然萬物,有一種敬畏,有一種順應,有一種默契。

這是一種力量,我們如果學會了提取鍛造這種力量,我們就能夠獲得孔夫子那樣的心胸。我們看到,孔夫子的態度非常平和,而他的內心卻十分莊嚴。因為其中有一種強大的力量,那是信念的力量。孔夫子是一個特別講究信念的人。其實,一個人的視力本有兩種功能:一個是向外去,無限寬廣地拓展世界;另一個是向內來,無限深刻地去發現內心。

我們的眼睛,總是看外界太多,看心靈太少。《論語》的精華之一,就是告訴我們,如何用平和的心態來對待生活中的缺憾與苦難。人首先要能夠正確面對人生的遺憾,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接受下來。不要糾纏在裡面,一遍一遍地問天問地,這樣只能加重你的苦痛。

第二個態度是,要儘可能地用自己所可以做的事情去彌補這個遺憾。

承認現實生活中的不足之處,並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彌補這種不足,這就是《論語》告訴我們對待生活缺憾的態度。當一個不幸降臨了,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它儘快過去,這樣你才會騰出更多的時間去做更有價值的事情,你才會活得更有效率,更有好心情。

而一個人的自信心來自哪裡?它來自內心的淡定與坦然。要做到內心強大,一個前提是要看輕身外之物的得與失。

假如一個人真能做到一日"三省吾身"(《論語?學而》),真能"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里仁》),就做到了約制。而能夠反省到自己的錯誤並且勇於

改正,這就是儒者所倡導的真正的勇敢。

君子因為有心態的平和、安定和勇敢,他的安詳舒泰是由內而外的自然流露;小人表現出來的則是故作姿態,驕矜傲人,因為他內心多的是一股躁氣,氣度上便少了一份安閒。

你要想做一個別人願意和你交流,也可以和你交流的人,最關鍵的是你要有一個敞亮的心懷。這就是《論語》中所提倡的"坦蕩蕩"的心境。

君子的力量始自於人格與內心。他的內心完滿、富足,先修繕了自我修養,而後表現出來一種從容不迫的風度。一個人反省自己的行為,而能夠不後悔、不愧疚,這個標準說低也低,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做到;說高就是個至高無上的標準,大家想想,要使自己做過的每件事都禁得住推敲,實在又是極不容易的事。所以孔子才把它作為君子的人格標準。

一個人有了一種仁義的大胸懷,他的內心無比仁厚、寬和,所以可以忽略很多細節不計較,可以不糾纏於小的得失。只有這樣的人,才能真正做到內心安靜、坦然。

我們無法左右外在的世界,只有讓內心的選擇能力更強大。當我們很明白如何取捨,那麼那些煩惱也就沒有了,這就是孔夫子所說的"知者不惑"。

那麼在今天這個社會,怎樣成為一個君子?我想不妨從倡導"恆心"開始。

我們現在這個社會有了多元選擇,我們在興奮、激情的驅使下,在眾多選擇中搖來擺去,難以決定。這是缺乏"恆心"的表現。

君子還有第三個標準,就是"矜而不爭,群而不黨"(《論語?衛靈公》)。

就是說:君子是合群的,雖然他內心裡莊重、莊嚴不可侵犯,但他在一大群人裡頭卻從來不爭。同時,他也決不拉幫結派,謀取私利。君子則胸懷坦蕩,因為他坦然無私,所以能夠平和,能夠以善意跟所有人走到一起。

孔子說:"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論語?憲問》)這在今天成為一個成語,叫"言過其行"。一個人說的多於他做的,是君子之恥。

無論你的理想是大是小,實現所有理想的基礎,在於找到內心的真正感受。一個人內心的感受永遠比他外在的業績更加重要。在今天看來,一個人的發展,最重要的往往不在於終極的理想有多麼高遠,而在於眼前擁有一個什麼樣的起點。我們往往不缺乏巨集圖偉志,而缺少通向那個志願的一步一步積累起來的切實的道路。

理想和行動的關係,就如同引線和風箏的關係。這個風箏能飛多遠,關鍵在於你手中的線。而這條線,就是你的內心願望。你的內心越淡定,越從容,你就越會捨棄那些激烈的,巨集闊的,張揚的,外在的.形式,而尊重安靜的,內心的聲音。這會使你走到社會角色中的時候,能夠不失去自我,能夠有擔當,能夠做到最好。孔子強調一個人的內心修養,決不是放棄對社會的責任,而是為了更好地為社會服務。

"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這句話可以從兩個角度來理解。第一個角度,是君子有天

下使命,不管這個地方是奢華的還是簡陋的,對他來講只是一個外在環境而已;第二個角度,就是君子的內心有一種恆定的能量,他可以使得周邊熠熠生輝,繁華似錦,他自己生命裡面的氣場可以去改變一個簡陋的地方。

內在的心靈標準衡定你的生命是否開始有了一種清明的內省,並且從容不迫,開始對你做的事情有了一種自信和堅定。

孔子說:"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論語?憲問》)皇侃對這段話的解釋是:"下學,學人事;上達,達天命。我既學人事,人事有否有泰,故不尤人;上達天命,天命有窮有通,故我不怨天也。"可見,"知天命"關鍵在於一個"知"字,要能夠了解什麼是自己的天命。當自己能夠客觀認識命運中的窮與通,人世間的好與壞,知道這一切都很自然,那麼你就能理性把握,平靜應對。

有一句諺語說得好:兩朵雲只有在同一高度相遇,才能成雨。

學習《論語》,學習任何經典,所有古聖先賢的經驗最終只有一個真諦,就是使我們的生命在這些智慧光芒的照耀下,提升效率,縮短歷程,使我們儘早建立一個君子仁愛情懷,能夠符合社會道義標準,不論是對自己的心還是對於社會崗位,都有一種無愧的交待。

我想聖賢的意義就在於,他以簡約的語言點出人生大道,而後世的子孫或矇昧地,或自覺地,或痛楚地,或歡欣地,一一去實踐,從而形成一個民族的靈魂。

讓那種古典的精神力量在現代的規則下圓潤地融合成為一種有效的成分,讓我們每一個人真正建立起來有效率、有價值的人生,大概這就是《論語》給予我們的終極意義。

《論語》讀書筆記14

《論語》的語言簡潔精煉,含義深刻,其中有許多言論至今仍被世人視為至理。

《論語》以記言為主,“論”是論纂的意思,“語”是話語,經典語句,箴言,“論語”即是論纂(先師孔子的)語言。《論語》成於眾手,記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傳弟子,也有孔門以外的人,但以孔門弟子為主。《論語》是記錄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書。

作為一部優秀的語錄體散文集,它以言簡意賅、含蓄雋永的語言,記述了孔子的言論。《論語》中所記孔子循循善誘的教誨之言,或簡單應答,點到即止;或啟發論辯,侃侃而談;富於變化,娓娓動人。

《論語》又善於透過神情語態的描述,展示人物形象。孔子是《論語》描述的中心,“夫子風采,溢於格言”(《文心雕龍徵聖》);書中不僅僅有關於他的儀態舉止的靜態描述,而且有關於他的個性氣質的傳神刻畫。此外,圍繞孔子這一中心,《論語》還成功地刻畫了一些孔門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魯莽,顏回的溫雅賢良,子貢的聰穎善辯,曾皙的瀟灑脫俗等等,都稱得上個性鮮明,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孔子因材施教,對於不同的物件,思考其不同的素質、優點和缺點、進德修業的具體狀況,給予不同的教誨。表現了誨人不倦的可貴精神。據《顏淵》載,同是弟子問仁,孔子有不同的回答,答顏淵“克己復禮為仁”,答仲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所欲,甚施與人”,答司馬中“仁者其言也訒”。顏淵學養高深,故答以“仁”學綱領,對仲弓和司馬中則答以細目。又如,同是問“聞斯行諸”孔子答子路:“又父母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因為“由也兼人,故退之。”答冉有:“聞斯行之。”因為“求也退,故進之。”這不僅僅是因材施教教育方法的問題,其中還飽含孔子對弟子的高度的職責心。

《論語》作為一部涉及人類生活諸多方面的儒家經典著作,許多篇章談到做人的問題,這對當代人具有借鑑好處。

其一,做人要正直磊落。孔子認為:“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雍也》)在孔子看來,一個人要正直,只有正直才能光明磊落。然而我們的生活中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但那只是靠僥倖而避免了災禍。按事物發展的邏輯推理,這種靠僥倖避免災禍的.人遲早要跌跟斗。

其二,做人要重視“仁德”。這是孔子在做人問題上強調最多的問題之一。在孔子看來,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處於第一位的。孔子說:“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學而》)又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八佾》)這說明只有在仁德的基礎上做學問、學禮樂才有好處。孔子還認為,只有仁德的人才能無私地對待別人,才能得到人們的稱頌。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里仁》)“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伯夷、叔齊餓死於首陽之下,民到於今稱之。”(《季氏》)充分說明仁德的價值和力量。

那麼怎樣才能算仁呢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顏淵》)也就是說,只有剋制自己,讓言行貼合禮就是仁德了。一旦做到言行貼合禮,天下的人就會讚許你為仁人了。可見“仁”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後天“修身”、“克己”的結果。當然孔子還提出仁德的外在標準,這就是“剛、毅、木、訥近仁。”(《子路》)即剛強、果斷、質樸、語言謙虛的人接近於仁德。同時他還提出實踐仁德的五項標準,即:“恭、寬、信、敏、惠”(《陽貨》)。即恭謹、寬厚、信實、勤敏、慈惠。他說,對人恭謹就不會招致侮辱,待人寬厚就會得到大家擁護,交往信實別人就會信任,做事勤敏就會取得成功,給人慈惠就能夠很好使喚民眾。孔子說能實行這五種美德者,就可算是仁了。

當然,在孔子看來要想完全到達仁是極不容易的。所以他教人追求仁德的方法,那就是“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能夠弗畔矣夫!”(《顏淵》)即廣泛地學習文化典籍,用禮約束自己的行為,這樣就能夠不背離正道了。同時也要重視向仁德的人學習,用仁德的人來幫忙培養仁德。而仁德的人就應是自己站得住,也使別人站得住,自己期望到達也幫忙別人到達,凡事能推己及人的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雍也》)。

其三,做人要重視修養的全面發展。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即:我每一天都要再三反省自己:幫忙別人辦事是否盡心竭力了呢與朋友交往是否講信用了強調從自身出發修養品德的重要性。在此基礎上,孔子強調做人還要重視全面發展。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述而》)即:志向在於道,根據在於德,憑籍在於仁,活動在於六藝(禮、樂、射、御、書、數),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做人。那麼孔子為什麼強調做人要全面發展呢那裡體現了孔子對人的社會性的認識,以及個人修養的相互制約作用,他說:“舉於詩,立於禮,成於樂。”(《泰伯》)即:詩歌能夠振奮人的精神,禮節能夠堅定人的情操,音樂能夠促進人們事業的成功。所以,對於個人修養來說,全面發展顯得極為重要。

《論語》讀書筆記15

我喜愛這個世界上每一本有益的書籍,我同樣也領悟到,任何一本書,只有反覆的讀,啃淨了,吃透了,才算真正的取到其精髓。“吃”《論語》,就是這樣一個過程:從想吃,到咀嚼,再回味,馨香書氣,沁人心脾,實在幸福。

合上書,彷彿都可以聞到它溢位來的芹香,我陶醉在《論語》的一字一句之間。

初讀《論語》時,恰好五六年級的樣子,那時覺得《論語》只是白紙黑字的古文,著實無趣。再讀《論語》時,已是七年級,才覺得《論語》這本著作既樸實無華,又秀色可餐,雖然只是白紙黑字,隻言片語,卻勾勒出一個個美好畫面:“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雲年初壯志凌雲的氣宇不凡;“仁者不狀,智者不惑,勇者不懼”,字字寸金的描摹出風度翩翩的君子氣概;“仁者愛人。”這簡潔而又精練的四個字,無時無刻不呼喚著人間真情;“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又概括出為人處事的技巧以及老師們孜孜不倦的拳拳心語。這些樸素而睿智的言語,使我的心靈頓時乾淨明澈,《論語》同時也將我引進了一個欣欣向榮的世界,我明白了,要如何讓對待生活。

若在生活中,吃透《論語》,那《論語》就會使人心曠神怡,《侍坐》裡就敘述到:孔子“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呼舞霧,詠而歸。“是呀!能夠和同伴邊跳舞,一邊唱歌,輕輕鬆鬆,快快樂樂的回家去,才是一個人最幸福、最單純的理想啊!這種理想不同於他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想,但這種平凡的理想卻能充分體現出我們對省會的熱愛和嚮往。《論語》使我明白權利、地位都只是一瞬間的繁華,只有那悠閒的,愜意的過好每一天,才是真正的生活。

《論語》讓我更加完善了自己過好每一天的態度與方法,使我的心靈被滋潤的芳香馥郁。

在學習中,《論語》是我指路的照明燈。升入八年級後的我急於求成,忽略了對概念、定義的理解。這使我學的迷迷糊糊,各種教輔書上的學習方式更使我眼花繚亂。後來,我重新拾起了國中課本,仔細回味《論語》中的“溫故而知新“和”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兩句人生格言。格言中提倡的`踏實,嚴謹的學習態度,規範了我的學習理念,使我受益匪淺。

品位《論語》,如同在苦澀的薄荷中嚼出絲絲清甜,這些先苦後甜讓我明白了做事一定不能違背順序,要腳踏實地的向前走,否則就會失敗。

《論語》的點點滴滴,雖然是由多個平凡的片語成的字字句句,卻造就了許多人不平凡的一生。我相信,它們也會在我們的生命裡開出一朵朵更燦爛而絢麗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