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文城>校園範本>語文>

語文古詩教學反思(15篇)

語文 閲讀(2.32W)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一些耳熟能詳的古詩吧,古詩作為一種詩歌體裁,指的是與近體詩相對的古體詩,又稱古風、往體詩。還苦於找不到好的古詩?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語文古詩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語文古詩教學反思(15篇)

語文古詩教學反思1

在昨天晚上,師傅在忙碌中給我修改了最後一遍教案,非常感動和開心。今天的教學反思主要關注到教師講課語言自身表達的缺陷以及教師評價語的匱乏。

中國古典詩詞內涵深刻,意存高遠,也包含許多哲理,學一點古典詩文,有利於陶冶情操,加強修養,豐富思想。但是,教師語言的不到位就很難去表達出詩詞深刻的內涵和哲理。

比如在《登鸛雀樓》中,教學難點很容易去分辨出是寫情的兩句“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詩人王之渙在登上鸛雀樓的時候,給我們留下了這一千古名句,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我們要多學習一些知識本領,勇於攀登,才能開闊我們的眼界。但是,這個道理不能夠一味地説教由老師總結,而是結合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語文經驗,去完成情感價值觀上的提升,那麼這個時候教師的引 導語言非常關鍵!

在這一段處理的時候,我似乎是在分析前兩句寫景形式和內容上特點後,創設了一個身臨其境的氛圍,引出了詩人的感歎,再解決這句話中的關鍵詞義,加上動作神情,聲情並茂地讀一讀就結束了這兩行詩的教學。

到《望廬山瀑布》就要更糟糕一點,因為這首古詩難度比第一首大。詩仙李白善於運用的誇張、虛指、聯想等手法很難在教學中落實。我解決的方式是回顧舊知,結合《靜夜思》中出現過的“抬頭望明月”來理解“望廬山瀑布”的遙看,“疑是地上霜”來理解“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好像。在同課異構中聽實習的小夥伴也學習到幾點:比如,一個“掛”字的妙,可以通過手勢誦讀,理解水流之快之急,看上去像靜止了一樣;又比如一個“銀河”,我是通過語言來解釋銀河和九天的意思,突出山勢之高,瀑布似從天降,但可以藉助圖片讓同學們感受真實的銀河呀!流的如此快的瀑布,詩人發出了感歎,讀!哇,這個時候感覺瀑布怎樣的?除了快可以形容出瀑布的特點以外,瀑布還是怎樣的?長。哪個詞能體現,三千尺。這樣一步步有設計感的教學環節,同學們就能夠更加容易去體會瀑布的磅礴氣勢啦!

但是,總感覺缺失了古詩的語文味,該怎麼去飽滿呢?今天就低年段古詩文學習進行一個記錄吧。

低年段有低年段的學情,以生為本,才是教學的立足點和基本點。如低年級段的學生教師不但要指導學生進行古詩詞朗讀,而且還要引導學生進行每一句的釋疑。教師要讓學生在不同的教學活動中樂於參與,或者採取情景模擬的教學方式讓學生真正進入詩詞意境。在低學年段教師要強化學生的反覆吟誦,並引導學生初步瞭解、鑑賞、感知詩詞音調美,再通過多媒體課件等輔助形式讓學生了解詩詞的意象和意境。

我們怕學生的作文語言空洞,那麼老師的評價激勵語言也是值得可圈可點的。教師的評價語言不能單一,不能一律地説好説壞,而是具體的及時的給予相應的評價,怎麼好了,怎麼不好了?哦,你把掛字讀得有滋有味,彷彿在我們眼前懸掛着的就是三千尺的瀑布呢!

葉聖陶先生在談到詩歌教學時,曾經把“閲讀感受”作為教學的重點。他認為:“所謂感受,就是讀者的心與詩人的心起了共鳴,彷彿詩人説的正是讀者自己的話,詩人宣泄的正是讀者自己的情感似的。閲讀詩歌的受用在此。”其實,不僅詩歌,其他體式的文本教學無不如此。而教師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充分調動學生的“感受”,這就需要關注學生的閲讀態度、閲讀需求、閲讀心理。

古詩詞教學要注重讓學生感受詩詞音韻之美,漢語之美,也許一時説不清美在哪裏,總之是積澱下來,有所感覺了。

時光,宛如一盞澄瑩的泓月,一不小心會掉入水中,波光粼粼,若隱若現。總想彎腰去撈,卻一撈就碎了……

以今天傍晚散步到月亮升起的校園照片結尾,宛如一彎月牙……

語文古詩教學反思2

教學目標:

1、感受詩人的“愁”,感受古詩的魅力。

2、理解詩人是怎麼表達“愁”的。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感受詩歌的意境,詩人的愁。

教學難點:

與“月亮”做對比,感受用“鐘聲”來寫愁的獨特魅力。

一、引入詩歌

1、出示當代詩人陳小奇歌曲《濤聲依舊》,抽生讀。

2、説“無眠”的意思,找“無眠”的近義詞。

3、提問:是誰在敲打着我的無眠呢?這是從哪裏傳來的鐘聲呢?(大屏幕出示)十年舊約江南夢……師過渡:其實,早在兩百多年前,清朝詩人王士禎就寫到過這樣的鐘聲。抽生讀

提問:從詩中看,這是哪裏的鐘聲呢?為了獨聽寒山寺的夜半鐘聲,詩人盼啊望啊、夢啊想啊,一等就是多少年?

(大屏幕出示)

師過渡:早在八百多年前,宋朝詩人陸游就寫到過寒山寺的夜半鐘聲。(齊讀詩句)

4、提問:師:從詩中看,七年前陸游曾經到過哪兒?

他到過寒山寺,聽到過什麼呢?

七年之後,詩人陸游又到了哪兒?

又聽到了什麼?

5、大家看,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變的是南來北往的客人,不變的卻是那寒山寺的夜半鐘聲。所以,如果不是“七年”,而是“十年”,十年不到楓橋寺,詩人還會怎樣寫呢?

如果不是“十年”,而是“百年”,詩人還會怎樣寫呢?

如果不是“百年”,而是“千年”呢?

師:十年不變是鐘聲,百年不變是鐘聲,千年不變的還是鐘聲。

(大屏幕出示)齊讀。

師:問題來了!問題來了!你的問題是什麼?

預設:為什麼都在寫鐘聲?

二、檢查朗讀,指導朗讀

1、其實,所有的問題都跟一個人息息相關,所有的問題都跟一首詩緊緊相連。這個人叫張繼,這首詩叫《楓橋夜泊》。板書楓橋夜泊。

2、自由讀

3、抽生讀(讀準確)

4、師生讀

(讀出節奏和韻律)

三、走進詩歌,感悟詩歌

師過渡:讀詩,不僅要讀出節奏、讀出味道來,更要讀出感覺、讀出情緒來。如果請你用一個詞來表達你讀完這首詩的感覺,你想到的是哪個詞語?(愁眠)

1、帶着這種情感齊讀詩歌

2、把“愁眠”這個詞語圈出來。(板書“愁眠”)“愁眠”是什麼意思?

3、提問:讀李白的“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你會有憂愁的感覺嗎?讀杜甫的“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你會有寂寞的感覺嗎?讀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你會有寂靜的感覺嗎?為什麼讀《楓橋夜泊》,你感到的卻是憂愁、是孤獨、是寂靜、是淒涼呢?

5、愁眠啊愁眠,因為愁眠,這個晚上張繼看到了什麼?咱們一樣一樣地説,讀讀第一句詩,看到了什麼?師板書月落

過渡:因為“愁眠”,張繼看着月亮漸漸地升起,又看着月亮漸漸地落下。當月亮完全落下的時候,天地之間,一片幽暗,一片朦朧。在一片幽暗和朦朧中,詩人在江邊看到了什麼?

師板書江楓

過渡:落葉飄零,江楓瑟瑟。多麼悽清,多麼孤寂的畫面啊!那麼,詩人在江中又看到了什麼呢?

板書漁火

6、過渡:愁眠啊愁眠,因為愁眠,張繼又聽到了什麼?

板書烏啼

過渡:當烏啼聲飄過,茫茫秋夜反而變得更加沉寂。還聽到了什麼?師板書鐘聲

是的,姑蘇城外寒山寺的夜半鐘聲。(板書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

到客船)

7、過渡:看到了,聽到了,愁眠啊愁眠,因為愁眠,張繼還感到了什麼?師板書霜滿天

8、師(指着板書)大家看,月落是景,烏啼是景;江楓是景,漁火是景;霜天是景,鐘聲是景。這景那景,都圍繞着(指抽眠)——生齊讀愁眠;都伴隨着(指抽眠)——生齊讀愁眠;都一層又一層地籠罩着(指抽眠)——生齊讀愁眠。

9、用詩人自己的話來説,江楓漁火——生齊讀對愁眠。師板書對

10、孩子們,你們注意過這個看起來很普通、很不起眼的“對”字嗎?為什麼要用這個“對”?大家看——(大屏幕出示)想一想,你選第幾個?

過渡:正所謂“一切景語皆情語”啊!月落是愁,烏啼是愁;江楓是愁,漁火是愁。一個看起來極其普通、極其簡單的“對”字,“對出”的是詩人心中的無限——(指愁眠)

11、於是,情動於中而辭發於外,《楓橋夜泊》就這樣誕生了!(教師範讀全詩)

過渡:月亮西沉,烏啼聲聲,霜氣佈滿了整個天地;江楓凋零,漁火點點,鐘聲劃破了悽清的夜空。在這個孤獨而寂寞的晚上,詩人輾轉反側、無法入眠,他在心裏輕輕地念道——

學生再次齊讀全詩

12、月亮已經落下去了,詩人還看得見嗎?(擦去“月落”)

天地之間一片幽暗,烏鴉淒厲的叫聲也已經消失了。(擦去“烏啼”)

那滿天的霜氣看得見嗎?(擦去“霜滿天”)

在一片幽暗和朦朧之中,那瑟瑟的江楓看得清嗎?師:(擦去“江楓”)

點點漁火忽明忽暗,若有如無。(擦去“漁火”)

還有那姑蘇城外的寒山寺,看得見嗎?(擦去“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到客船”)

天地之間,一片幽暗,一片朦朧,似乎已經沒有什麼景物可以相對了。(擦去“對”)

(形成如下板書)

愁眠

鐘聲

13、過渡:突然,聽——(鐘聲和音樂緩緩響起)PPT放聲效

一聲!一聲!又是一聲!(在“鐘聲”下面畫上三條波浪線)聲聲敲打着愁眠,聲聲陪伴着愁眠,聲聲撫慰着愁眠。(在“愁眠”下面畫上三條波浪線)

14、這鐘聲,彷彿在説,張繼啊張繼……(學生用此句式説話)

讓我們一起像張繼那樣,用心去感受這寒山寺的夜半鐘聲。這悠悠傳來的鐘聲,好像在對孤獨的張繼這樣説——

四、

拓展昇華

過渡:孩子們,其實“愁眠”是人人會有的一種心情。這種心情,會伴隨人的一生,也伴隨着人類的全部歷史。所以,古今中外,寫愁眠的詩歌成千上萬、數不勝數。在中國的古典詩歌中,寫愁眠,尤其是寫思鄉的愁眠,更是比比皆是。大家看——

(大屏幕出示)在師的引導下讀詩句

1、大家一定已經發現,所有的愁眠都跟一種景物連在了一起,這個景物就是—明月。正所謂,明月千里照愁眠,愁眠一夜望明月。於是,詩人的思鄉之愁、懷人之情,都寄託在了那一輪皎皎的明月上。那麼,在沒有明月的夜晚,在月亮落下去的夜晚,詩人張繼又把這份濃濃的思鄉之愁、懷人之情寄託給了誰呢?

(大屏幕出示)楓橋夜泊

2、勸解張繼這份愁眠的是——撫慰張繼這份心情的是——温暖張繼這顆心靈的,還是——

3、孩子們,在張繼之前,沒有人這樣寫過鐘聲;在張繼之後,儘管有很多人寫過鐘聲,但是,沒有一個人寫得像張繼這樣扣人心絃,感人肺腑。這,正是《楓橋夜泊》這首詩能夠流傳千古的.祕密所在。讓我們再次滿懷深情地走進這首千古絕唱,《楓橋夜泊》——

生:(齊讀《楓橋夜泊》)

4、於是,從張繼之後,從《楓橋夜泊》之後,除了“明月千里寄相思”,在中國詩人的心中,又多了一種寄託愁緒的美好景物,那就是——鐘聲!這鐘聲穿越時空、穿越歷史,在一代又一代的詩人筆下悠悠迴盪。

(大屏幕出示)【宋】陸游《宿楓橋》師:聽,四百多年過去了,這夜半鐘聲在陸游的筆下悠悠迴盪——

(大屏幕出示)——【明】高啟《泊楓橋》師:聽,八百多年過去了,這鐘聲在高啟的筆下悠悠迴盪——

(大屏幕出示)【清】王士禎《夜雨題寒山寺》師:聽,一千多年過去了,這空靈的鐘聲在王士禎的筆下悠悠迴盪——

(大屏幕出示)

——陳小奇《濤聲依舊》

生:(齊讀詩句)

5、今天,你讀了《楓橋夜泊》,你的心裏有了一種感觸、一種感受、甚至一種感動。所以,我想,假如你以後有機會去蘇州,你一定會去看一座橋,哪座橋?

來到楓橋,你一定會想到一個人,誰?

想到張繼,你一定會情不自禁、充滿深情地背誦一首詩,那就是——(齊答)《楓橋夜泊》。

來,我們一起邊走邊吟——(集體背誦《楓橋夜泊》)

6、從此,你對張繼不再陌生,儘管你和張繼相隔千年;從此,你對楓橋夜泊、你對寒山寺的夜半鐘聲不再陌生,儘管你和楓橋相隔百里、千里、甚至萬里。

長相思

教學目標

1、認識“詞”這種文學體裁。

2、學會“榆

聒”四個生字。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學習通過看註釋,查閲資料,邊讀邊想象等方法,感知詞的大意。

5、體會作者的思鄉之情。

教學重點

1、感知詞的大意,懂得詞句的意思,體會作者的思鄉之情。

2、引導有感情地朗讀。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的思鄉之情。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導入新課。

1、同學們,昨天我們學習了21課的前兩首古詩,感受到了王安石和張籍那濃濃思鄉情。那麼誰願意給大家背誦一下古詩?請學生配樂誦讀。

2、當“洛陽城裏見秋風”的時候,張籍的內心湧動着“欲作家書意萬重”的思鄉之情。那麼,在風雪交加的夜晚,納蘭性德又將流露出一份怎樣的思鄉之情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長相思》。請同學們齊讀課題。

二、檢查預習

1、昨天已經佈置同學們預習課文了,誰來説説你是怎樣預習的?(查閲相關資料、反覆誦讀、試着理解古詩詞的意思)

2、在預習時,你發現長相思與前兩首古詩有什麼不同了嗎?點擊課件,出示詞

教師介紹詞:詞是詩的別體,詞因為句子有長有短又稱長短句。詞一般都分兩段(叫做上下片或上下闋)

教師補充:

長相思是詞牌名,就是詞的格式的名稱,通常用來寫思念之情。也是這首詞的題目。

3、檢查朗讀

下面誰來給大家讀一下這首詞。

大家看,更在這兒應該讀幾聲?你怎麼知道第一聲的?解釋更,古代夜間計時的單位,一夜分五更。

再指名讀,教師評價:字正腔圓

*古代,詞是可以配樂唱和的,有它自己的節奏,老師給大家標出來了,誰來試試。一起試着這樣字正腔圓,有板有眼的讀讀這首詞。

語文古詩教學反思3

【教學目標】

1、會認8個生字。

2、背誦兩首詩,體會詩中豐富的想象。

3、能用自己的話講講牛郎織女和嫦娥奔月的故事。

【教學重點】

目標1、2、3。

【教學難點】

目標2、3。

【教學準備】

1、學生:

收集牛郎織女(包括乞巧節)和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及其它神話故事。

2、教師:

牛郎織女和嫦娥奔月神話故事的課件(展示故事主要情節,並教師配説對白。見後)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讀本單元導語

瞭解本單元學習內容。

(板書:神話故事、民間傳説)

二、瞭解“乞巧節”,學“乞”

1、引入課題:

今天,我們學習29課古詩兩首的第一首,齊讀“乞巧”(“乞”三聲,區別乞──氣)

2、通過課前蒐集的信息,你瞭解“乞巧”嗎?

(四人小組交流、抽説、補充。見124頁)

三、讀詩,(學“霄”),講牛郎織女的神話故事,體會詩中豐富的想象

1、自讀,齊讀詩。

2、學“霄”(“霄”夜。上“雨”字頭,下“肖”)

3、詩中講了一個什麼神話故事?(板書:牛郎織女)

4、生用課前蒐集的資料講故事。

⑴ 四人小組交流、補充(可用圖書),教師參與交流補充。

⑵ 抽講,其他學生可補充。

⑶ 出示課件牛郎織女神話故事畫面,師説白。見後

⑷ 每位學生自己講講故事:

(再出示故事課件)

出示簡筆畫,天上的星星是不是真有這樣的故事?

(板書:古人的豐富想象)

四、讀詩,理解大意

1、根據故事和信息自讀理解詩意,小聲説話。

2、四人小組交流,師參加。

3、抽説,其餘補充(一年一度的七夕(即乞巧節)又到了,這天夜晚,家家户户的人們抬頭望無際的夜空,只見牛郎和織女在鵲橋上相見了。家家好在乞巧節時望着秋月,穿針,向織女乞取智巧。)

4、讀詩、背詩:

⑴ 齊讀;

⑵ 比賽朗讀;(男女生)

⑶ 同桌互讀;

⑷ 齊讀;

⑸ 背:

(提示:根據第1、2句意)

① 自背;

② 互相抽背;

③ 齊背。

五、拓展

你還知道什麼神話故事,講給同學聽聽。

資料:織女是天帝的孫女,她心靈手巧,能織出五彩的雲錦。織女和牛郎結為夫妻後,織女再也不給天帝織雲錦了,天帝用天河將她們夫妻隔開,只准每年農曆七月七日在鵲橋相會一次。

語文古詩教學反思4

明白了詩體之後,我就讓孩子們標平仄。像黃海韻、張嘉文這些預習比較自覺的孩子來説,他們在預習的時候已經標好平仄了。我讓黃海韻上黑板來寫平仄,她只錯了一個地方“隔”標成平聲了,這是受普通話的影響的,其實“隔”是入聲字,所以是“仄聲”。如果是標平聲的話,就違反了平仄的原則了。整首詩的平仄如下:

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很重要,這關乎這首詩是怎麼去讀的:平長仄短。我們首先是誦,也就是按照平仄的原則去讀——

京~口瓜~洲~一水間~~,

鍾~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

明~月何~時~照我還~~。

即使不會吟,也要懂誦。不懂的人,按照以往的“2221”或“223”節奏了,其實這一對比,就知道完全不是一回事了。

會誦了,吟就水到渠成了。應該説,會誦,“礦泉水調”都會吟的。為了更準確表達詩意,創特色的吟誦調,那是更好的要求了。

越來越感覺到如果語文老師不學吟誦,不學平仄,古詩詞的教學就永遠是相隔的,根本不懂古人為什麼這樣寫詩,詩是如何表達感情的。教會了學生古詩的方法,以後他們拿着一首近體詩或詞,也懂得該從哪些方面去欣賞了,而不僅僅是從字面意思去理解,要知道單憑字面意思去理解,很大可能是曲解了詩人的願意和情感的。

語文古詩教學反思5

國小語文六年級下冊教材在最後一組——“綜合性學習”後面,安排了10首古詩詞背誦,包括7首古詩和3首詞。

本冊是全套教材的最後一冊,前面十一冊教材中,學生已經學習了一定數量的古詩詞,掌握了一些瞭解古詩詞大意的基本方法。教學這10首古詩詞,我不像以前教學古詩詞那樣詳細講解,而是讓那些學有餘力的帶動其他同學一起學習,瞭解大意,背誦古詩,複習古詩並能積累運用。教學這部分,有收穫也有失落:

一、是提高了自學能力。學生根據拼音和工具書,熟讀了10首古詩詞,利用每首古詩詞下面的註釋大體瞭解意思,不懂的地方可以藉助其他工具書,還可以請教老師家長和同學;通過反覆的讀背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二、是給了學生一個交流開放的課堂。“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告訴,更多的是學生的一種體驗、探究和感悟”。我們要還給學生一個“交流”的課堂,實現“文本對話”、“師生交流”和“生生交流”。還要給學生一個“開放的課堂”。讓孩子去“展示自己”。在展示課上,全班同學交流了10首古詩詞的大意,介紹了時代背景和作者,講述關於10首古詩詞的逸聞或故事,如:曹植的故事,于謙的故事,鄭燮的故事等。還初步對古詩進行了分類。

三、是注重實踐,根據分類的古詩去積累以前學過的古詩,提高學生的板塊意識。根據10首古詩詞進行分類,如送別詩──《芙蓉樓送辛漸》《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引領學生背誦了《送元二使安西》《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詠物言志詩──《石灰吟》《竹石》,《詠鵝》《詠柳》《墨梅》;寫景詩──《鳥鳴澗》《江畔獨步尋花》,引領學生背誦《登鸛雀樓》《望廬山瀑布》《絕句》等,使學生們瞭解到了更多同類的古詩,而且無形中又積累了許多古代詩歌。

四、是加強古詩運用,結合xxxx學年第二學期天河區六年級語文期末複習冊中的積累運用部分進行練習。學生更進一步瞭解了詩中不僅油水、山、鳥……還有春夏秋冬……,並能在具體的語境中加於運用。

但在教學中,我明顯地感覺到部分學生的依賴性,讓同學老師牽着鼻子走,缺乏自我學習自我總結和自我積累能力,學習效果不佳。

語文古詩教學反思6

兩首詩一個主題,與其説是在教學兩首古詩,不如説是讓學生通過兩首古詩徜徉在更多描寫春天的美詩文中,從而感悟春的勃勃生機,春的萬紫千紅。教的時候既要注意區別,又要注意聯繫,前者為點,後者為面,點面結合構成了美麗的春天。

兩首古詩的分開教學看似獨立,其中又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自始至終不離“春”這一主題,為二次整合鋪墊基礎。課末,將兩首古詩再次整和,進行對比參讀。使學生領會到:《絕句》如細筆勾勒出祖國山河的美;《春日》則如潑墨揮毫,渲染出春天的“無邊光景”,“萬紫千紅”。然而此處對比的實質並非為求異,而為探求兩首古詩內在精神之一致,即對春天的讚美和熱愛。至此,學生對春的感悟和熱情得以昇華,此時,讓他們寫下心中對春的感受便如水到渠成,一蹴而就。課堂氛圍達到高潮。

讓學生學詩畫畫是最佳選擇。引入朱自清的散文《春》,使古今詩文得以整合。兩首教學有所不同。《絕句》是讓學生感受到春天並用自己的話將一、二兩句詩寫下來。《春日》則是任選一個景物展開想像説具體感受景物美。還感受語言美、空間美、詩人情操美等。

文學是語言的藝術,文學作品以詩歌的語言最為精煉,感情最為豐富。而“每一首詩都離不開意念、意象和意境這三個層面”(張厚感)。古人云“三分詩,七分讀。”老師要引導學生把握好這三個“意”,品讀好這三個“意”。就一定要培養學生誦讀的習慣,讀出語調、讀出感情、讀出韻味,讓他們在反覆吟誦中浮現出詩的意藴。讀詩,若要解得其中真意,就需仔細玩味,抓住每一個字、每一句話去體會,這是一個體味詩意的過程,更是一個煉字的過程,一個學習語言、積累語言的過程。這是讀詩的關鍵,也是進入詩境、體會詩情的關鍵。我們要儘量發揮學生的能動性,讓學生自己去感悟、體會詞的妙處。教師只起引導作用,以讀代講,讓學生在讀中自然領悟意味深長的詩意。

誦讀是引發讀者與作者情感共鳴的酵母,是作者和讀者情感交流的紐帶,通過有聲有情的誦讀,文中的字句就會活起來,文章整體也會更具形象性,在潛移默化中,讀者就會感受到作者的情感體驗。

語文古詩教學反思7

教學反思:

古詩教學一直是我比較喜歡的一種教學內容,大概緣於我對古人文化的情有獨鍾吧!所以在上古詩的時候,我特別有激情,也渴望着把自己所知道的一切都灌輸給我的學生們。雖然對於二年級的學生來説,讓他們掌握古詩的背景和一些相關的文學知識對於他們來説有一定的難度,但我還是採用講故事的形式將古詩的寫作背景和一些文學知識傳授給了學生,而學生那似懂非懂的眼神中卻還透露着些許的興趣,個個饒有趣味的聽我講着……

《秋浦歌》《蜂》是唐朝著名詩人的鉅作,在導入課題時,我運用本學期學過的一首古詩《回鄉偶書》的作者引出李白(因為我在《回鄉偶書》這首詩的教學過程中向學生提過李白與賀知章是好友的事實),此環節也可幫助學生複習與鞏固《回鄉偶書》的作者。然後,我又向學生介紹了有關李白浪漫主義色彩中的豐富想象的知識,要求學生在學習李白的詩歌時要多讀多想。果不其然,學生對於浪漫主義的概念猶如霧裏看花,什麼都不知道,但也按照要求在古詩學習中多讀多想了,畢竟學習李白的詩不是一根筋到底的事,還要多繞幾個彎。

李白的這首詩,字裏行間充斥着濃濃的愁味,所以,我在整個教學環節的設計中,也緊緊抓住“愁”這一詩眼,開展了朗讀教學的訓練,來理解與體會詩人的情感。在中間的教學過程中,我還加入了作者寫這首詩的時候的寫作背景,個人認為寫作背景的加入可以更好的幫助學生理解詩意和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整堂課下來,學生的反映還算積極,也確實投入進了古詩的境界中,細細地品着詩歌。只是我在教學環節中的些許失誤以及課堂的時間關係,使學生缺少了一次鍛鍊想象表達能力的機會。

語文古詩教學反思8

教學經過:《絕句》我採取了詳講的教學方法,但是也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他們觀察課文插圖,結合課下注釋,説説前兩句寫了哪些景物?請你發揮想象並結合詩意給這些景物加上形容詞,然後再將這些詞語串聯起來,通順地表達詩句的意思。第二首《村居》更是要求學生模仿前一首古詩的教學方式自學,可以先找出前兩句都寫了哪些景物等。這樣做大大凸顯了學生自主學習古詩詞的積極性和獨立性。

讀讀寫寫:選擇一首自己喜歡的古詩或詞,改寫成短文,發揮自己的想象,自由寫故事,從而激發了學生的寫作興趣。

不足之處:

時間過於倉促,有些詞語學生們理解不是很透徹。時間緊張,對文章讀得不夠細,感情不夠充沛。教學時間安排不合理,有種前鬆後緊的感覺。

改進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上這節課的話,我會這樣做:

1.讓學生懷着濃濃的興趣投人到學習中去。

2.在學習課文時,把兩首詩詞放在一起,進行比較教學,讓學生通過自學,體會其內容上的相似之處,感悟童年生活因環境的各異,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樂

3.教學中,引導學生把每首詩詞讀正確,讀流利,在此基礎上,從整體上對詩詞的內容有個大概的瞭解;然後結合註釋,採用自主學習和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理解每句詩詞的意思,進而理解整首詩詞的意思,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讀詩詞,背誦詩詞。

4.採用多種方式訓練學生誦讀,應避免單純的朗讀技巧的指導和機械的朗讀腔調的模仿。結合學生對詩詞的理解和對作者感情的體會,引導學生把握住作者的感情基調,讀出自己的感受。

語文古詩教學反思9

本課的兩首古詩《鋤禾》和《憫農》均是唐代詩人李紳的作品。《鋤禾》描寫了農民在烈日下的辛勤勞作,告訴人們糧食的來之不易。《憫農》寫了農民雖然辛勤勞作,但仍免不了餓死的悲慘遭遇。表現了詩人對農民的深切同情。

這兩首詩,孩子們早已能倒背如流了。因此課堂上,我在朗讀方面主要引導學生如何讀出感情在,如何讀出節奏來。因此,我先讓學生了解五言詩的特點,然後劃分停頓,找出重音,並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練習朗讀。學生讀得都挺有感覺,而且一些學生搖頭晃腦的,挺像小詩人的。

關於古詩的意思,我沒有進行繁瑣的講解,主要讓學生觀察課本插圖來理解。由於我們的孩子身處農村,經常會看到自己的父母、爺爺奶奶辛勤勞作的身影,因此,更能體會糧食的來之不易。學完《鋤禾》,我適時地創設情境:吃午飯時,小弟弟看見賣羊肉串的來了,就要把米飯倒掉,買羊肉串吃。爺爺勸阻他説:“你沒學過‘xx’這句詩嗎?可不能浪費啊!”學習《憫農》這首古詩,學生提出了質疑,為什麼農民豐收了卻還是要餓死呢?於是,我講了當時的社會背景,講了剝削者的殘酷與醜陋,講了苛捐雜税以及人吃人的不平等現象。孩子們聽了都很同情那時的農民,痛恨那些地主惡霸、貪污的官吏。課末,我還補充了《江上漁者》、《陶者》和《赤日炎炎似火燒》,通過讓學生誦讀這些詩歌,學生的感受會更加深刻,也更加會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語文古詩教學反思10

在《漁歌子》的教學中,讓學生自己去讀,去了解詞的大意,用自己的語言去描繪詞意,特別強調讓學生比較同是描寫江南春景的兩首詞的異同。

但是從課堂效果來看,不是很理想,主要原因是我過於注重結果——比較異同,忽視了過程的體驗——朗讀感悟詞中描繪的美景,體會詞人寄情山水、悠然自得的樂趣。

讓學生初讀正音,自學瞭解詞意,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一番之後,就讓學生比較和前一首詞的異同,從學生髮言情況來看,學生只能勉為其難地從表面説説想法。因為學生還沒有很好地去體驗、感受《漁歌子》這首詞所描繪的江南二月桃花汛期間春江水漲、煙雨迷濛的圖景。雨中青山,江上漁舟,天空白鷺,兩岸桃花,青笠綠蓑,色澤鮮明,但又顯得柔和,氣氛寧靜但又充滿活力。而這既體現了作者的藝術匠心,也反映了他高遠、衝澹、悠然脱俗的意趣。老師沒有帶領學生走進詞的意境,走進詞人的內心世界,學生如何能夠感受兩首詞的不同呢?課堂上如果讓學生再多讀讀詞,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體會、感悟,啟發學生展開想象,讓學生在這些過程中去感受詞中的意趣。那麼再和《憶江南》進行比較時,學生的感受會大不相同。不過,讓學生直接去比較異同,對五年級剛接觸詞的學生來説,太理性化,難度也大了。不如換個問法:白居易和張志和筆下的江南各有特色,你更喜歡哪一幅呢?這樣從學生的情感出發,觸及了學生的獨特體驗,也可以培養學生對詞的初步鑑賞能力。

其實,這首詞和柳宗元的《江雪》對比起來學習,更便於學生把握這首詞的主旨。一個是寒江垂釣圖: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立翁,獨釣寒江雪。一個是春雨垂釣圖: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同是垂釣圖,意境相去甚遠。學生通過比較,更能體會《漁歌子》那種悠然自得的樂趣。這樣對教材內容進行開發重組,豐富了課程內容,開闊了學生視野,給學生提供了更廣闊的思考空間。

另外,古詩詞的學習應充滿一種詩情畫意的美,學生徜徉在古詩詞的王國中,課堂應當別具一番情趣。但是,學生沒有被美的經典詩詞所吸引,這與教師本身的文化素養有關,教學生詞,教師就應該有一定詞的積累,有一定的鑑賞能力,我的語言應有一種古典文化的魅力,給課堂營造一種學習詩詞的良好氛圍,對學生起潛移默化的影響。

語文古詩教學反思11

《江雪》這首詩,描繪出一幅肅穆感人的南國江鄉雪景圖。全詩的意境,在“孤”和“釣”二字上。詩中充溢了寒意,令人讀之毛骨悚然,從而受到感染和教育。但這首詩,並不是單純地在描繪中國江鄉雪景。它的立意是很高遠的。它不是為了寫雪景而寫雪景,而是通過雪景來讚美老翁“獨釣寒江”的精神;通過“獨釣寒江”的老翁,進而歌頌為堅持正義而鬥爭的人們。在詩人筆下,那位“蓑笠翁”的形象,是那樣鮮明,令人難以忘懷。後世許多山水詩不能超越它,人們畫山水畫也多以這首詩為題材,千百年來傳誦不絕。

在教學這首詩時,我努力在體現以下幾個理念:

一、積極倡議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時代的發展要求學生形成新的學習方式。《規範》中指出:要“改變課程實施過於強調接受性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議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蒐集和處置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和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課上,我讓學生“猜一猜”這首詩的大概意思,其實就在引導學生整體感知,只不過換了“猜一猜”這種説法,學習就不顯得那麼壓抑和繁重了。

根據註釋學習古詩是學生自身通過觀察發現的,這樣的發現比教師告訴他的,要有效。

四人合作交流古詩詩句的意思,是在個體充沛獨立考慮的基礎上進行的。學生先有自身的觀點,再進行討論交流,才有話好説,有理可辯,不至於人云亦云,隨波逐流。

“怎麼學比學什麼”更重要。

二、鼓勵學生個性化的閲讀感受和體驗。

借用一句老話“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那麼“一千個觀眾就有一千個小燕子”了。由此可見,閲讀更多的是主觀行為,這與閲讀對象的年齡、閲歷、經歷等都有着極為密切的聯繫。

《江雪》這首詩中作者一腔的憤懣苦悶,鬱結在胸,以這種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行動來發泄他對朝政的不滿,來流露他對憤世恨時且又孤芳自賞的感情。

這種感情學生在教師的點撥下,是能夠有所體會的,但假如要和詩人引起共鳴卻還有着相當大的距離。終究還是小朋友。

因此教師只是點到為止,學生從自身動身談體會,不追求唯一的結論,也沒有正確的答案。我們有理由相信,隨着學生的生長,對於這首詩意境的體會將不時發生變化。這也是古詩的永恆魅力!

三、擴大容量,注重積累。

《規範》要求“在閲讀中積累詞語”,“積累自身喜歡的成語和格言警句”,“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以和在課外閲讀和生活中獲得的語言資料”。積累語言資料,其實是感性的語言模塊的整體貯存,這些資料貯存於大腦,將成為學生的終身營養,也就是語文素養的重要構成,它們一旦被激活,就會發生綜合效應,極有利於接受和表達能力的整體提高。

課前,我讓學生説描繪冬天的詞語;課中引導學生説“千()萬()”的成語;教完教材中的古詩,再補充《規範》要求背誦的詩文。這樣的課堂容量學生完全能夠接受,而且掌握起來也比較輕鬆自如。

語文的學習是很難一蹴而就的,它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只有“厚積”才幹“薄發”。沒有積累就談不上培養良好的語感,也絕不可能有真正的聽説讀寫能力,當然學不好語文。

語文古詩教學反思12

《暮江吟》《題西林壁》《雪梅》三首古詩有共同之處,又有不同的側重點,站在不同的角度描寫不同的事物。而古詩教學更重要的是在瞭解古詩大意的基礎上熟讀成誦,並懂得一定的人生哲理。

1.教學效果(思效)。

古詩教學一直以來都是不好把握的,很多古詩學生早已是背得朗朗上口,但是對於其中的寓意學生又是極難掌握的,把握不好便會將課上得枯燥乏味,所以我試着用創設情境的方式來引導學生。如何指導學生讀出古詩的韻味,這也是古詩教學的重難點。

古詩中有些語句不好理解,比如“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句詩的內在含義。我告訴學生一個道理:“要想認識事物的本質,必須全面客觀地把握、冷靜地分析,才能不被局部現象所迷惑。”也就是我們常説的一句俗語:“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來討論,懂得今後應如何從不同角度看問題。

還有“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也需要引導學生聯繫實際理解“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

2.教學收穫(思得)。

(1)古詩詞學習以“讀”為本。在整個教學環節中,教師能夠做到放手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啟發學生領讀,充分尊重了學生的已有經驗,注重了資源開發。在理解重點詞句的基礎上,抓住“讀”的根本,結合古詩情境美的特點,積極創設情境,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促進學生理解感悟。然後讓學生反覆吟誦,感悟詩句的意境,培養讀書能力,激發閲讀興趣。寫字環節中若是能夠到學生身邊單獨指導的話會更好。

(2)抓住關鍵詞語加深古詩的理解。比如啟發學生抓住“鋪”“瑟瑟”等關鍵詞,以及“珍珠”“弓”形象的比喻,“澗、瑟”的字形和字義的理解;比如“可憐”一詞的理解;比如“一道殘陽鋪水中”的“鋪”的巧妙之處,以點帶面“牽一髮而動全身”,從而保留了古詩的整體美,放手給學生自讀感悟的個性空間。

(3)尊重學生的誦讀意願。課上我給足學生時間,放開手腳盡是讓學生獨立練讀,而不是課堂上那種整齊劃一的齊讀,達到熟讀成誦,培養他們對古詩句的語感,把古詩的語言納入自己的語言中來。

3.不足之處(思失)。

古詩教學説起來簡單,但是在教學過程中還是出現了很多的問題。例如,很多的問題可能並沒有符合年級學生的領悟水平。最大的不足就是課堂侷限於三首古詩的學習,沒有進行適當的拓展延伸。古詩的理解不能僅僅侷限於這一首詩,而應該聯繫相關資料,拓展大量相關古詩詞,橫向縱向聯繫起來體會“處處皆學問”的道理。

4.改進措施(思改)。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以後再學習古詩,要引導學生藉助想象,引導學生感受意境美。在記憶表象的基礎上,充分發揮“想象”的作用,還原再現詩中描繪的場景,使學生進入詩境,解決因古詩時空跨越度大而給國小生帶來的學習困難。

語文古詩教學反思13

在進行古詩三首備課的時候,我剛剛好聽完劉芬老師和張學英老師的課,加上孩子們已經學過很多的古詩,手裏也有不少參考資料,對於古詩的意思也能完全自己學習理解,所以我想,可以讓孩子們自己通過預習自己先學習,然後讓孩子們小組上台來自己做小老師。

上課的時候,我一宣佈這個決定,孩子們就很興奮的樣子,好幾個小組都舉手要上台,這是我沒有想到的,備課的時候還想萬一要是沒有人肯上台,那應該怎麼辦,結果沒想到孩子們這麼的積極。在上台之前,我告訴孩子們希望大家能有始有終的完成。也沒有做什麼指導,就讓孩子們上台了。結果又是讓我大吃一驚,孩子們的表現出乎我的預料,上台後,誰主持誰發言,安排的十分的妥當,而且把詩的意思解釋的頭頭是道,還自己加上了提問環節,台上台下互動起來。而且孩子們還模仿平時我上課的一些語言,比如一個同學讀完了,主持的孩子就説,有誰要挑戰他嗎?還加上了很多的評價語,課堂的氣氛也很輕鬆。

當然也存在不足的地方,比如孩子們只注重講意思,但是沒有講出詩的意境,還有上台的語言還是不太完整,另外有的孩子上台後發言還是比較少,但是第一次做到這樣讓我很滿足了。我越發明白了,有時候真的是我們低估了孩子,給他們機會,他們就會表現的很好。

語文古詩教學反思14

《古詩兩首》是蘇教版二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這一課的內容是兩首描寫春天的古詩,《春雨》表達的是對春天的喜愛,而《春曉》則側重詩人愛春、惜春的感情。在備課的時候,我感受到無論是生字還是重點詞的意思,第一首詩都比第二首難理解一些。因此將兩首詩分兩個課時分開教學。如何上好古詩教學的課文,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是本堂課的教學重點及難點,我是這樣做的:

一、讓學生自主識字。

本課7個生字,有6個是左右結構的生字。我同時出示“乃、隨、潛、潤、細”幾個生字,讓他們自由識記。接着我問:“你已經會寫了哪個字是用什麼方法學會的?”在交流的過程中,孩子們紛紛發言:“細”用“絞絲旁”+“田”;“潛”用“三點水”+“替”;“潤”用“三點水”+“閏”這幾個字的書寫,孩子們很快就解決了。接着我就讓學生給這些字分別找找朋友組組詞,他們還是學的很積極主動。對於另外一個生字“乃”字,我讓學生書空筆順,解釋了這個字的意思。

二、《春雨》這首詩。

學生在《古詩文誦讀》裏早就背過,重點是理解意思,我圍繞“好雨”一詞讓學生探索:哪裏體現出是“好雨”?學生首先找到的是“潤物細無聲”,説明對第一句“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還不太理解。我通過課件中的圖片讓學生去感受春雨及時的重要性,學生很快體會到春雨的及時。最後讓學生再讀原題《春夜喜雨》,感受春雨隨風悄悄地飄灑下來,無聲無息地滋潤萬物。體會詩人讚美春雨的及時無聲的滋潤着萬物的生長。抒發了對春雨的喜愛之情。

不足之處:

上課的時候,由於經驗不足,當學習“為什麼説這是一場好雨呢”時,學生説雨下的很及時,沒有給予肯定,有些欠缺。今後還需鍛鍊自己的課堂駕馭能力。整個課堂教學節奏比較緊湊,關注了重點詞的理解,並讓學生整體把握了全詩。總之,要幫助學生歸納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只有關注了學生的發展,全方位的學習,多角度的鍛鍊,才能真正的駕馭課堂。

語文古詩教學反思15

《回鄉偶書》和《贈汪倫》這兩首詩都是唐詩中的極品。它們流傳之廣、應用之多、影響之深,都是難以估量的。

要把握好低年級古詩教學很難,講淺了學生不明白,講深了學生還是無法理解。到底該怎麼把握才是恰到好處呢?我認為應該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不能忽視識字寫字,低年級無論什麼課文,識字寫字都是教學的重點。古詩教學時,同樣要讓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認讀生字。教師要調動學生的生活體驗來識字,並主動創設有關生活情境,利用課文中出現的語言文字進行口語交際或書面交流。

第二,朗讀感悟古詩的意思時,不必逐詞逐句地串講和賞析。由於古詩的語言精煉,表達簡潔,意藴深長,低年級孩子的領悟能力又是有限的,學生對古詩的主題思想、情感、意境、韻味的感悟,是需要日後不斷地咀嚼,需要人生閲歷來豐富。老師需要加強朗讀的指導,通過創設有關情境,開展多種形式的塞讀、評讀、表演讀,讓學生體驗情感,積累鞏固,感悟詩的節奏美、韻律美、意境美。

第三,老師要有主動開發語文課程資源的意識,可適當向學生推薦一些描寫思鄉的、送別的古詩句,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和文化積累,並將學生從課內引向課外,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和學習方法,豐富課程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