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文城>校園範本>觀後感>

讀論語有感(合集15篇)

觀後感 閲讀(2.41W)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你有什麼領悟呢?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千萬不能認為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論語有感,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讀論語有感(合集15篇)

讀論語有感1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是《論語》中非常膾炙人口的一則名言,大意是説:懂得學問和事業的人不如愛好它的人;愛好它的人,不如以它為快樂的人。

正如孔子所説,我們在學習成長的過程中,首先應該做到的就是對我們所要學習的內容產生興趣。對於初學者來説,帶着興趣去接觸新知識從而去學習掌握,這就是"知之者"吧!接下來如果我們繼續努力,用一顆好學不倦的心去更深層次地學習和麪對,把初學時的被動變為主動,那麼這個時候是不是就是孔子所説的"好之者"了呢?我們做到了有興趣學習,愛學習,在掌握了一定的知識點之後,會不會再產生一種更深更濃的喜愛與探索精神呢?我覺得如果能做到這一點,就一定是"樂之者"了!

就拿我學揚琴來説吧!六歲那年,我還什麼都不懂,便稀裏糊塗地被媽媽和老師拉到揚琴面前,用好奇的小手彈出了第一個音符。就是這清脆的一聲響,打開了我的好奇心,讓我對面前這粗粗細細的琴絃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我帶着這一份新奇,日復一日地學習練習,漸漸地從"知之者"邁向了"好知者"境地。隨着年齡的增長,再加上對我所學到的音樂知識的豐富積累,我在國小五六年級的時候,便真正地愛上了揚琴的彈奏,我在每一首動聽的曲子當中自由徜徉着,去領略不同的人生境界。而揚琴演奏也成了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伴侶",我視之為驕傲,並決心努力深造,演奏出更動人心絃的樂曲。

其實,在學習過程中,要想成為"樂之者"並非難事,只需你用心地去對一件事情表過你的喜愛之情,不要讓自己的學習停留在表面,要懂得熱愛和鑽研。也許你不是最好的,但你一定可以做到更好!只要用心用愛去做,就沒有做不到的,生活中的每件事情都如此。

由衷的希望我們都會成為學習的"樂之者"!

讀論語有感2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我變成了一個不敢夢想,害怕失敗的人。面對心嚮往之的事物我退卻了,漸漸的學會用“無所謂”三個字來掩飾自己內心的失落與難過。有時候,當我無法不面對污濁的空氣,擁擠的空間,我發現我再也找不回當年那個呼着“小時不識日”的我了。

而這種心態,在遇到孔子的時候發生了轉變。我開始相信有那麼一種人,境遇比我差得多,卻還在用自己的心為這個日漸不堪的社會做着奉獻,還在為類似“挾泰山以超北海”的夢想堅持着。我突然想起了我自己,從來沒有一個人像荷蓧丈人那樣用犀利的語言抨擊我的夢想,因為我沒有夢想,準確地説,是沒有擁有靈魂的夢想。

曾幾何時,我也“傻傻”地去給老人讓座,在地上撿了錢去交給警察叔叔,看見同學抄作業會嚴厲制止。而今呢,我看到老人上車會裝睡覺,看到同學抄作業會走過去笑着對他説:“要不要抄我的?”看到插隊的我也不會管,對着不喜歡的事我會笑,對着不公平的事我能忍。

當我以一個“完美無缺”的姿態重新站起的時候,我以為我不會再受傷了。可是,我錯了,我躲不了。我終歸不能像孔子一樣喊出:“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在一個戰亂不斷,百姓流離失所,公平難覓的年代,説出這樣的話的孔子,真的不能不讓我敬佩。因為我做不到。

孔子曰:“仁”即“愛人”。我無數次地希望這個世界充滿仁,可是太難了,現在尚且做不到,更何況孔子所處的時代?於是我想起一個面色枯槁卻神情依然煥發光彩的人,在一個弱肉強食的世界説着:“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當他面對外界“今之從政者殆爾”,悵然若失地説“鳥獸不與同羣”時,誰又能夠像他一樣輕撫琴絃,淺吟低唱那千古之音?

我輕撫着這冷漠的紙張,讀着那些漸漸消逝在時空中的文字,我徹底折服了。我的痛苦真的不算什麼,因為真正的君子是絕不會為殘酷的現實所擊敗,絕不會懷疑自己所選擇的路,也絕不會因為身處困境而喋喋不休地抱怨環境的惡劣。他們會自己動手,用自己的行為去改變環境。

孔先生教會我的,讓我終生受用。他在夢裏告訴我:“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先生,我會努力做到的,因為夢想已經回來了。

讀論語有感3

孔子主要是主張的就是“仁”即“仁者,愛人”。而作為一名幼兒園的教師,我認為首先需要的具備的就是“仁,愛”之心。孔子先生不僅僅是勤奮、樂觀、大度的人,還是一個謙虛的人,在述第七中的第二則中寫道: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把所學的知識默默地記在心裏,勤奮學習而不滿足,教導別人而不倦怠,對我來説,做到了哪些呢?只有“學而不厭”的老師,才能做到“誨人不倦”。沒有一定的知識積累,沒有一定的文化底藴,是不可能做到“誨人不倦”的,否則的話,“誨”也將是照本宣科、生搬硬套、沒有趣味、沒有創新了,作為一名幼兒園教師我們應該去關注學生的興趣愛好,關注學生的心靈、人格、健康。“誨人不倦”,我的理解不單單是要為人謙遜更要樂教、善教,以仁愛之心施教。

若要用一句話來歸納《論語》講了什麼,我理解的應該是做一個仁愛之人。它用了很多的實例來告訴我們如何做人,如何做一個仁愛之人。良好的品德會讓一個人美麗、善良,受到很多人的喜愛,可見,培養仁德做一個仁愛之人是很重要的。未來的日子我將繼續不斷的深讀《論語》,領悟精髓,學習孔子先生的為人之道,用運用到工作中,生活中,做人中。

讀論語有感4

古人説;‘半部論語治天下’。

假期裏,媽媽買來一本《論語》讓我學習。

《論語》這本書是孔子的徒弟寫的,寫的是孔子和他弟子的故事。

書中主要寫了怎樣學習和思考怎樣孝順父母。

我還記得孔子有一句話‘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句話還有一個故事呢。

孔子周遊列國,到處講學,一天看到兩個小朋友在爭吵。

太陽什麼時候離我們近,爭吵不休。

他們看見了孔子,就讓孔子評理。

着個問題把孔子也難住了。

就向兩個小孩承認自己不會這個問題。

兩個小孩就嘲笑孔子。

孔子是著名的大教育家,他遇到不會的問題也實事求是的承認自己不會,也不怕別人嘲笑。

我們也要向孔子學習,實事求是的對待自己不會的問題,不會就問。

《論語》這本書讓我們懂得了很多道理。

讀論語有感5

《論語》這本書主要記載了孔子與其弟子對話的內容,它是中國古代儒家思想的一部重要典籍。在《論語》簡短的語言中,體現了儒家深刻的思想內容,對後代政治、思想、文學藝術等產生了巨大影響,被西方人稱為中國的“聖經”。書中很多道理和精神都值得我們後人借鑑、學習。

《論語》傳遞的是一種樸素的、温暖的生活態度。儒學所倡導的那種品德和功能,於今亦有積極效用。

其實一開始讀《論語》時,我自身的感受就是:看不懂,頭大。就算看了註釋也很焦躁,不想看。

第一節語文課讀《論語》時,我便浪費了12分鐘多。

但慢慢撫平自己的情緒後,慢慢地、細細地品讀,你會不由自主的去拿自己的行為對比書中的行為,進而獲得一個很有用的道理,並把此道理銘記於心。並且還內化於心,外化於行。這本書真正讀進去了,才會發現自己的一些毛病漸漸地被這本書磨的消失了。

《論語》對我而言是一本十分神聖的書,因此我對它充滿了敬畏之心。所以我每次在讀它之前都會先深吸一口氣,再長呼一口氣,來撫平自己的內心,讓自己沒有任何雜念了再來讀這本書。

《論語》真的帶給了我很多感受。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這次的讀《論語》活動雖然結束了,但我會一直温習這本書中的道理,讓它來指點我的生活中的行為。我與《論語》同行,一生同行!

讀論語有感6

讀《論語》有感《論語》是記載孔子及其部分弟於言行的語言,孔子死後由他的弟子及再傳弟子輯錄而成。這是一本十分值得讓人去閲讀,去品味的書。

四年級起,我便開始閲讀這本書,這裏面記載了孔子關於政治、哲學、教育、倫理、文學、藝術的道德修養各個方面的言論。

每當一有時間,我會棒着它貪婪地看。裏面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這麼一句:子貢問曰“孔文子向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子貢問孔子:“為什麼孔子的諡號是“文”呢?”孔子説:“他聰敏好學,不以向地位低下的人請教為恥導,所以諡足是“文”。”

讀了這句話,讓人有所深思。是的,我們在學習上能不恥下問,虛心請教別人,就一定會有所提高。可是有的同學認為問別人會顯出自己的笨、不聰明、這是不對的。你想想,連孔子這樣的大人物也請教過別人我們就不能嗎?孔子認為,什麼人都不是生下來就有學問的,所以他遇不懂的問題總是虛心向別人請教。所以,我們國小生就更要虛心地向別人請教了。不懂就問,不要感到羞恥,不會就不會,正所謂知只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知道是知道,不知道是不知道,不要不懂裝懂,要虛心地去向別人請教。

《論語》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讓我從中得到的樂趣不計其數。大家需多讀這樣的書。因為,它值得你用心去閲讀。

讀論語有感7

《論語》是聖人的經典著作。《論語》語言質樸,內涵豐富,博大精深,它在人們的思想中有深刻的影響,得到了後人的信仰、尊重,是後代人必讀的一本聖書。特別是教育工作者學習這本書受益匪淺。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這就是一句千古名言。翻譯今天的語言是:把老師教給你的知識和你因此而得到的知識在現實中實踐它是一件令人十分愉快而振奮人心的事。孔子的教學思想完全是一種啟發式的教學思想,並且十分看重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在實踐中鍛鍊知識和提高知識能力的培養。孔子的這句開場白就是告訴弟子們,理論聯繫實際,把學來的知識放到實踐中去才是真正的知識,才能證明你已經把握了知識。而真正懂得知識的人在現實中的運作會興趣倍增,會自然產生出需要更多知識的充實。

當今社會知識裂變一日千里,知識在不斷更新。用傳統的眼光看待今天的事物已經跟不上社會形勢的需要,所以要經常更新知識結構,要對新知識保持長久的好奇心與敏鋭感,為了培養能夠適應這個社會需要的人,就必須不斷學習、不斷實踐。

讀論語有感8

《論語》一書,讓我知道了學習的方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句話藴涵着多麼深刻的道理呀!高爾基説得好:“人的知識愈廣,人的本身也愈臻完善。”學習是公正的裁判:它獻給勤者的,是一條條成功的大道;留給懶惰者的,是一個個失敗的泥潭!

説起學習,我真感到羞愧。放學回家,我經常是東跑跑、西逛逛,直到晚上8點才着急地寫作業,考試成績也自然不理想,聽到這次考試第一竟然是別人,我的心裏真不是滋味。心想:他們成績好不就是晚上拼命看書嗎!我要是多花點時間,肯定也能考好。其實,他們比我多的不只是分數,而是一天天的日積月累和刻苦努力呀!高士其説得好:“知識猶如人體的血液一樣寶貴。”要想考出好成績,就必須要有知識來充實。

人生不能虛度。生命的精彩與否,是靠我們自己來把握的。而知識則是人生精彩程度的關鍵,把握知識就是把握人生。要讓人生如花朵般綻放,就必須用知識來充實自己。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論語》一書告訴我們要用知識充實自己,這樣才能讓今天更精彩,讓明天更美好

讀論語有感9

《論語》是記錄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及其弟子言行思想的一本書,由他的弟子編撰而成。孔子雖然生活在諸侯分爭的春秋戰國,但是,他卻一直堅持授業解惑,做一個默默耕耘的守樹人。

被後人尊稱為“大成至聖先師”的孔子首創私人學堂,有弟子三千,其賢七十二。初讀古文的我,在新華書店看書時,無意中看到了《論語》。也許是我的文學素養不夠高,《論語》中有很多詞和我理解的不太一樣。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偏偏是三個人呢?直到我看到了後面的註釋後才明白,這裏的三不是單純的三個,而是多個的意思。

這句話意思是説,多個人在一起走,其中一定有一個人是值得效仿的,要學習別人的優點,發現別人的缺點時,要反省自己,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我恍然大悟,拍案叫絕。簡單的一句話,道出了虛心向他人學習的態度。更可貴的是,他不僅教導我們以善者為師,還要以不善者為師。

花了很長一段時間,閲讀《論語》,不禁為孔子的智慧所感歎。他在《論語》一書中向我們講述了“仁”者的學習態度。孔子從不把自己當作高高在上的老師,他更像是以一個好朋友的身份,來教導自己的弟子,同時,也虛心向自己的弟子請教問題。他們在一起其樂融融的學習,正是向世人展示了“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的最佳境界。以前,我是一個不愛舉手發言的學生,有什麼題目不懂,通常都只憋在心裏,害怕向老師請教。我的同桌就是我心目中的太陽,積極又陽光。無論什麼樣的問題都會請教老師,她的求知慾卻被其他的同學嘲笑。我卻覺得她是晶瑩剔透的璞玉,雖然不會發光發亮,但也很耀眼。因為,她有勇敢好問的求學精神。她就是我應該學習的老師,慢慢的,我也學會了大膽請教老師問題了。同時,反省自己有沒有嘲笑過他人,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每日一問:今天,你也向別人學習了嗎?

讀論語有感10

人的生命是一個過程。人從出生到衰亡,是一個連續不斷的發展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人的身體和心理經歷着不間斷的由低級向高級、由量變到質變的發展。在人生髮展的不同時段內,其身心的表現具有不同的特點。這種“在人生髮展的不同時段內”所表現出來的身心上的不同特點,就反映出了人生的階段性。比如你十歲了,就不再是嬰幼兒了。階段性是一個客觀存在,是人的生命“由低級向高級、由量變到質變”的結果。所以,古往今來的教育家、哲學家研究人生,也往往對人生階段有所思考,並劃分出不同的人生階段。在我國,最早劃分人生階段並對各個階段進行科學、系統論述的人,就是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

孔子在《論語》中兩次劃分人生階段:

第一次是: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季氏》)

這裏,孔子把人生分為三個階段,即少年、壯年、老年。孔子説,君子有三件事情要避免,要戒絕。他以人的血氣盈虛為依據,指出一個人在這三個階段上容易出現的問題,提出“三戒”,即“戒之在色”、“戒之在鬥”、“戒之在得”。

先説“戒之在色”。古人結婚較早,差不多十四五、十六七歲就完婚了。比如《孔雀東南飛》“十七為君婦,心中常苦悲”。這樣的記載非常之多。在這個年齡段,男女的身心發育都還不健全。此時男歡女愛,好色縱慾,必傷身體,危及性命。歷代皇帝大多不長壽,這與他的三宮六院七十二妃,肯定是有關係的。

再説“戒之在鬥”。人到中年,“血氣方剛”,常常會爭強好勝,會鬥起來。如果是鬥字當頭,不論怎麼鬥,其結果都不美妙:你鬥贏了,就多了一個或幾個對手;不輸不贏,就兩敗俱傷;你鬥輸了,就會更慘。所以,孔子説人在壯年,戒之在鬥,確實是金玉良言。“鬥”的反面是“和”。孔子提倡“和為貴”,這是應當遵守的金科玉律。

最後説“戒之在得”。過了壯年,人很快就老了。這時,有些人就心裏不平衡,覺得此生不划算,於是沒有得到的想得到,已經得到的不想失去。得則喜,失則悲。這就給人生帶來了極大的負擔,輕則心情鬱悶,重則生病住院,再重就要了性命。所以孔子説老年“戒得”,切中要害。“得”的反面是“舍”。舍是一種生活態度,撒得開,放得下,不患得患失,不斤斤計較。這樣才能度過一個平常、平安、平靜的老年。

孔子立足於人生的三個階段而提出來的“三戒”,是他對無數人的生命精密觀察、深入研究的結果,也是對自己一生經歷審慎思考、認真總結的結果,對每一個人都具有巨大的指導價值。

第二次是: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為政》)

這裏,孔子現身説法,敍述自己在人生的各個階段所達到的不同境界。李澤厚《論語今讀》説:“由年歲來描述個體成熟的不同階段,是很有意思的。”一般文章據此把人生分為六個階段,其實十五歲以前也應當算一個階段。

十五歲以前。古者八歲入國小,學習的內容為禮(禮儀)、樂(歌舞)、射(射箭)、御(駕車)、書(語文)、數(算術),學制是七年。這大致相當於現在的國小階段。經過七年的學習,一個身心健康的孩子就已經具有了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基本的知識儲備,開始對人生有所思考了。所以孔子説“吾十有五而志於學”。那時不設中學,國小畢業,有的人就進入大學(即太學)。大學的學制是九年。大學沒有具體課目,只提考核要求,大致是離經辨志,廣博學習,尊師樂友,通達知識類別,立場堅強穩定等。能這樣,就叫做“大成”。大學畢業,人就二十四歲了,就完全地進入社會了。

“十有五而志於學”。什麼是“志”?《説文》雲“心之所之也”,意思是心向往的地方。志,不是空穴來風,不是心血來潮,是經過認真思考而定下來的人生目標。“志於學”,就是有志於學問。既然“志於學”,那就要多讀書,多請教,多思考,多研究。讀書筆記摘抄,這些,孔子都做到了。孔子年輕時就博覽羣書、博學多聞,各國的國君、大夫、學者常常向孔子問政、問仁、問孝、問禮等。有些稀奇古怪的事情也來問孔子。《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季桓子挖井得一物,像羊,問孔子時卻故意説“得狗”。孔子説,這是土裏的怪物,應該叫做“墳羊”。孔子的學問博大精深,晚年整理古代文獻,刪定《詩經》、作《春秋》《書傳》《禮記》《易·序卦》等。這都是他“十有五而志於學”的結果。

“三十而立”,是説三十歲的時候,能夠在社會上站穩腳跟。一個人到了三十歲,人格成熟了,確立了自己的品格和修養;有了比較固定的職業和賴以生存的技能;有了自己的家庭。三十歲的人,已經完全融入社會,社會和家庭的責任已經擔在肩上,應當踏着穩健的步伐,積極去進取美好的人生。

“四十而不惑”,是説四十歲的時候,遇事不迷惑。一個人到了四十歲,已經經歷了許多的人物和事件、經歷了許多的坦途和坎坷、經歷了許多的勝利和失敗,已經品嚐了人生的甘美和苦澀。有了這樣的經歷,他就會更理智地觀察社會和人生,少了些激情,多了些沉靜,遇事沉穩,三思而行。四十歲,人生過半,不能也不應該出現重大的失誤和過錯了。

孔子很重視“四十”這個年齡。對這個年齡,他還有論述:

年四十而見惡焉,其終也已。(《陽貨》)

後生可畏,焉知來之者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子罕》)

孔子的意思是,一個人到了四十歲還被人憎惡,還沒有一點名望,這輩子也就算完了。

“五十而知天命”,是説五十歲的時候,就知道天命了。古人認為上天有意志,一個人的壽夭、窮通是上天安排的。那種在冥冥之中決定着人生走向和結局的東西,通常被認為是“命”或“天命”。其實,天命是沒有的。所謂命運,那是一個人通過無數次的選擇、無數次的作為而編定的。俗話説,種豆得豆,種瓜得瓜。你前面有什麼樣的作為,後面就會有什麼樣的結果。自己的人生,完全是自己一手造成的,不能怨天,不能尤人。人到五十歲,就能明白這個道理了。

“六十而耳順”,是説六十歲的時候,順耳的話、逆耳的話就都能聽得進去了。人活到這個歲數,成功者的輝煌,失敗者的落魄,已然成為事實。因此,聽了讚美的話不再歡欣,聽了批評的話也不再憤怒,都能恬然面對,安之若素。六十歲,是人生的夕陽,是一段美好的時光。喬羽的歌説,“最美不過夕陽紅”啊。

“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是説七十歲的時候,能隨心所欲,又不逾越法度。七十歲,百鍊鋼化為繞指柔,個人的修養和社會的規則已經合而為一了,所以無論怎樣行動都合情合理合法,都不會逾越法度。“人生七十古來稀”。人能活到這個歲數已屬不易,那就順其自然,隨遇而安吧。

論語讀後感:以上是孔子根據自己所處時代的人的壽命而劃分的人生階段。現代人的壽命要長得多,所謂“七十小弟弟,八十笑嘻嘻,九十不稀奇,百歲亦可期”。孔子對人生階段的劃分,已經不能完全適應現代人。但是,孔子這樣的劃分,對研究社會、研究人生具有重大意義。我們學習這些論述,正確認識人生的階段性,並且在不同的階段合理安排適當的任務、有效管控人生,那一定會使每個人的人生少走彎路、不走邪路,一定會使每個人的人生更有意義、更加輝煌。文/吳慶峯

讀論語有感11

子曰:君子不器。——《論語·為政》

孔子説,君子不器。於是“不器”二字便猶如珠穆朗瑪峯頂的星星,從古至今的人們思考着它,仰望着它,為它作注,設法踐行,那些在我們耳中那些頂頂大名的賢者們無一不以自己的方式解讀着它,而更加無一例外的是,每一個身體裏流淌着黃河的血脈的`中華兒女都堅定地向着它,像每天從不會遲到的越過地平線的第一縷陽光一樣堅定地向着它,向着東方。

第一《易經》有言:“形而上者為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未成形的抽象的叫做“道”,已成形的具體的叫做“器”。是以“不器”的意思就是君子不拘泥於教條,不僅僅有一技之所用,他要去領略萬物之道,追求道器不離之境。萬物之道是個極廣泛而抽象的概念,而孔子説要去其中有所參透的人是君子,從這裏來看,儒家中所強調的社會責任感便滲透了出來,君子是讀書人,有仁有德的人,這樣的人長於世便要去領略萬物,要去感懷天地,所以這樣看來君子是自由的不拘泥於形式的,但也是束縛的有着清晰地道路的與方向的。這似乎便與我們今日所談的新青年,新思想有着不謀而合的地方,以自由的靈魂駛向堅定地遠方。

第二,古代的“器”,專門指具有某種功能事物。於是從這個維度來看,“君子不器”便有了另一層意思,君子不像器具那樣,有着侷限的用途。君子該是廣博的,君子的才華該是海納百川的,這好比是我們如今所説的短暫的生命與綿延的厚度,君子當以其生命之有限丈量真理之無限。

第三,而“器”又有刀劍武器之意,所以這樣看來,又有了第三層意思,君子當智慧清明,心中堅定有規,不成為小人的工具,不為任何人所利用。而若以此為意,其另一重要思想“中庸”也似乎也在此得以體現。

第四,“器”也有氣量之意,若以此延伸,便有君子心懷天下,氣量沒有固定的度,包容四海之意。古時君子多為有知識的階級或更有統治階級,他們是人民的牧羊人,當以容恕之道福澤天下,庇護萬民。而今之君子更當以仁之心,恕之方,向着道。

綜上所述四點,謂之“君子不器”。

讀論語有感12

想必大家都聽過《濫竽充數》這個成語故事吧!南郭先生明明不會吹竽,卻不懂裝懂,混在隊伍裏充數。最後事情敗露,只好逃跑了。在《論語》中,也曾一針見血地指出這條道理。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句話就是説: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智慧啊!對於文化知識和其他社會知識,我們應當虛心學習、刻苦學習,儘可能多地加以掌握。但人的知識再豐富,總有不懂的問題。那麼,就應當有實事求是的態度。只有這樣,才能學到更多的知識。

我也當過一次“南郭先生”。

記得在我8歲的時候,媽媽要下地幹活,臨走時,吩咐我中午做稀飯,並教我做稀飯的方法。我一心想去看電視,便不耐煩地説:“好了好了,我平常看你做稀飯都學會了,你還是快去幹活吧!”我一邊説着,一邊推着媽媽向門口走去。媽媽拗不過我,只好搖搖頭,無奈地説:“那好吧,記住,米要淘3遍,水要淹到電飯鍋裏第二條線的位置,要留意鍋裏的情況,不要讓稀飯漫出來……”“知道了……”

好不容易送走了媽媽,我又撲到電視機前,專心致志地看起了動畫片。不知不覺,到了12點。我伸了個懶腰,該去做稀飯了。

來到廚房,我又犯了難,剛才説“我會做稀飯”,只不過是哄走媽媽的一個藉口。現在到了“真槍實彈”的地方,我卻大腦一片空白。算了,現在去向別人請教實在難為情,還是我來吧!

可是到底應該放多少米呢?我又犯了難。這時,我想到:我和媽媽一共要吃兩碗飯,那就倒兩碗米吧!倒完米後,接下來的一切就順利了很多:淘米,加水,蒸飯……幹完這一切,我又兩眼不聞天下事地看起了電視。

過了一會,我隱隱聽到“嘶嘶”的聲音從廚房那邊傳來,心裏一個咯噔:啊,慘了慘了,忘記掀鍋蓋了。這下完蛋了,媽媽會罵死我的。我連忙跑到廚房,發現米湯濺得桌子上到處都是,打開鍋蓋,一股焦味撲面而來,嗆得我喘不過氣來。好不容易睜開眼睛,發現鍋裏的稀飯成了一團漿糊,顯然是缺水造成的。我急忙舀了幾舀子水倒進鍋裏,鍋裏的情況才好轉了了一些。可這四濺的米湯,這溢出的米粒,這燒焦的糊味……我該怎麼收拾這爛攤子啊!?要是開始我專心聽媽媽的教導,知道放多少米,淘幾遍米,倒多少水,隔幾分鐘過來看一下……或許,這樣的悲劇就不會發生了,可是已經晚了,世界上沒有後悔藥可買,我也不能改變現狀了。

結果呢,我自然是吃了一頓“皮帶炒肉”。不過呢,這卻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做什麼事都不能不懂裝懂。遇到自己不會的事,要虛心請教那些會做的人,學習他們的經驗,豐富自己的頭腦,這樣才可以避免悲劇的發生。

不懂不要裝懂,人人都不要做“南郭先生”。

讀論語有感13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志們:

非常感謝機關團委能夠提供這個展示自我的機會。人生如書,書伴人生。每個人都有自己鍾愛的書籍,對待讀書的態度也不盡相同,有的人嗜書如命,有的人讀書為消遣,愉悦精神。宋代詩人黃庭堅認為“三日不讀書,便覺語言無味,面目

可憎。”現代文人林語堂則認為“如想真正得到享受,讀書必須出於完全自動。”因此,每個人對讀書的理解也是見仁見智。藉此機會,就我個人的一點讀書心得,向大家作個簡單彙報,不妥之處,敬請批評指正。我演講的題目是《讀書、工作、生活》。

可能在座的每一個人都有這樣的感觸,現在的社會,面臨着競爭、就業、家庭等各個方面的壓力,焦慮、不安、彷徨像影子一樣始終圍繞在現代人的身邊。如何在這個全面加速度的社會裏,合理釋放壓力,讓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變得豐富多彩,我認為靜下心來讀一本好書可以讓自己浮燥的心靈得到一次徹底地放鬆。古人云:開卷有益。英國學者科利爾曾説:書籍,在青年時代是引路人,成人之後就是娛樂。這句話,可以説將書籍的兩重身份説的十分透徹,書籍是人類文明的果實,每一本好書都是我們良師益友,它不但可以給人以愉悦,還能給人以啟發,讓人受益良多。因此,我們應該把讀書當作是人生的一種樂趣,快樂工作,快樂生活。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于丹的《論語心得》就是這樣一個良師益友。對於《論語》,學生時代曾學習過一些,特別是對一些經典章句也曾背誦過,但真正去理解、去感悟儒家思想卻很膚淺。作者緊扣21世紀人類面臨的心靈困惑,從中國人的宇宙觀、心靈觀、處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養之道、理想和人生觀等七個方面,用獨特的個性視角來解讀《論語》。通過讀《論語心得》,不僅讓我重温了那些經典語句,而且瞭解了儒家思想在現代社會中的影響,更對如何運用《論語》面對工作和生活,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正如於丹教授所説的《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讀者怎樣才能過上自己所需要的快樂的生活。

時下,很流行測算幸福指數(或快樂指數)。所謂幸福指數是衡量人們對自身生存和發展狀況的感受和體驗,即人們的幸福感的一種指數。從《論語心得》我們可以感受到:幸福感是一種積極向上的內心體驗,是一種感悟。你幸福,你快樂嗎?誰都覺得這是一個簡單的問題。可要認真思考和回答這個問題時,人們對快樂的理解卻各有不同。有的人認為升了職,做生意賺了錢,買了房,買了車,就快樂了;有的人則認為這世界變化太快,生活節奏,整天忙於生計,沒有時間享受快樂,認為只有今後賺了錢或達到某一個成功的目標後,自然就會很快樂了。這些理解,就是認為只有那些有錢人或成功人士,才是幸福快樂的。但據有關方面調查,財富和幸福沒有太大關係,經濟更為發達的北京、上海的居民,其幸福感比杭州、成都的居民要低。于丹也總結到:人人都希望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而幸福快樂只是一種感覺,與貧富無關,同內心相連。因此,一個富翁不一定就會比一個擦皮鞋的幸福指數高。可能有些人會説,如今天天忙得團團轉,哪有時間讀書呢?想想,似乎確實這樣,但人們都在忙些什麼?沒時間讀書,卻有時間喝酒、打麻將,其實,忙只是個藉口而已。我們對讀書的理解,其實就是我們對生活的一種態度。因此,于丹教授説:我們無法左右外在的世界,只有讓內心的選擇能力更強大,一個人內心沒有了“憂”、“惑”、“懼”,自然就減少了對外界的抱怨和指責,也就增強了把握幸福的能力。

讀論語有感14

翻開《論語》,那些思想的精華就好似悠悠的花香,沁人心脾,在我的腦海裏迴響;那些深奧的道理就好似涓涓的溪流,清澈純潔,將我的心靈淨化。

初讀論語,應該是在上國中的時候,猶記得學生時代的我尤其懼怕論語,因為在文章的最後,總會有出現四個大字,那就是“全文背誦”,拗口的文言文無疑是我印象中最可怕的噩夢。

現在工作了,閒暇之餘重新捧起了書本,再次讀起了論語。從前覺得晦澀難懂的文字,如今年長了,經歷的事情多了,似乎一字一句也變得了生動起來,有趣起來。而當我讀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自省也。”這一句時,這種感覺就更為強烈了。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自省也”的意思是看見賢人要想着向他看齊,看見不好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沒有跟他相似的缺點。在我看來,這句話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意思有些類似,當你向身邊優秀的朋友、同事看齊,學習時,那麼你也會取得進步,也會變得優秀,反之,去接近和學習那些有較多缺陷的人,自己也會如同墨汁滴入水中,趨向渾濁。在我踏上了鐵路公安這個工作崗位之後,我發現了身邊有許許多多優秀的同事,他們有的擅長辦案,有的擅長寫作,有的工作認真,熱情開朗,我不禁暗暗下定決心,要向他們學習,努力從一名新警,轉變成一名合格的人民警察。

同時,我也明白虛心求教是一個人最重要的品質,遇見不懂的要及時請教別人,虛心聽取他人的建議並加以改正。如果人們沒有“見賢思齊”這種精神,那麼你,你還是原來的你,不會有任何前進的步伐,只能如那方仲永,漸漸地泯然眾人矣。

人生似乎就像是一段旅行,在你不斷前行的過程中,那沿途的風景不是一成不變的,但是當你再次回頭遠眺那落在身後的風景時,就會有不一樣的感受,這或許,就是閲歷與閲讀的意義吧!

讀論語有感15

這個暑假看完了《論語》這本書,俗話説半部《論語》治天下,我之前全不知是什麼意思。在略讀了論語後我似乎也有獲益匪淺的感覺。

《論語》是根據春秋戰國時期的孔子與他的學生日常言語所撰寫的。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在思想上主張“仁”,在教育上主張“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就是因為有孔子才會有今天的《論語》。《論語》集治國、修身、齊家、平天下於一身,是中國古代文化的精華所在。宋人趙普也曾説過這樣一句話“半部論語治天下”,可見《論語》一書對我們的用處之大了。

我們從小接受的就是儒家的“仁,義,禮,自,信”的倫理教育,從孔融三歲讓梨的尊禮,守禮,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憂患意識,無不顯示着儒家學説對國民成長過程中千絲萬縷的滲透。幾千年來世人仍願意尊奉孔子,把他的話作為座右銘,作為修身養性的準則,我想這與孔子的“直道而事人,何往而不做黜!”的思想有着密切的關係,因為,我們都堅信:明天是正直人的世界!

孔子提倡仁愛,但他並不認為應當以喪失原則的仁愛之心去寬宥所有人的過失。《論語》告訴我們,要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態度去尊重每一個人,且彼此之間要留有一點分寸,有一點地。常言道:世界是個大家庭。既然是在“家”裏,就不免人各有志,人各有稟性,正如有愛茶者喜歡龍井,有愛好烏龍茶一樣,不過都是求真的一種心境。“不奪其真香”,“不損其真味”,那麼,還有什麼不可以真心待人,真誠説話,真情做人的道理呢!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呼?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呼?”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這是教給我們學習方法啊,很多學生學習很努力,但成績不理想,主要是學習方法不對,學習是要“學而時習之,温故而知新”的啊!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這句話教會我如何孝敬父母。而能使我一生受用還有“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就是我的“聖經”,我更會牢記在心。

我在任何時候都能夠用到《論語》,可以是生活上、改正缺點上,珍惜時間上、學習上以及孝敬父母等等,都可以用到《論語》。《論語》的用處可真不小啊!這麼一讀,我就知道為什麼趙普説;“半部《論語》治天下了”,因為《論語》的用處真廣,什麼地方都能用得到。只要讀了一小部分的論語,並且理解了,用上了,就會使人一生都受用不盡。

有時經常聽到有些人怨天怨地,怨自己沒出生在一個好的家庭,怨自己運氣不好,做什麼事都不順。其實這些人生活還是不錯的,只不過看到生活過得比自己好的就心裏不平衡,自己沒本事就怨天怨地怨父母。但真正生活艱苦的人們很少有怨言,而是默默地工作着,生活着,他們用他們的勤勞,他們的質樸,過着普普通通而又充實幸福的生活,他們很滿足自己的生活,他們不去和別人比較什麼,他們覺得自己現在的生活很滿足了,當一個人不去妄想而踏踏實實地生活工作着,他們就很快樂了,也就是知足者常樂。現實就是這樣,出生有貴賤,能力有大小,但生活的快樂不快樂,知不知足就要看每個人自己了,每個人應該有自己的理想,但不是妄想,要自己去努力去付出。妄想是無止境的,生活在妄想裏的人他們對生活是永遠不滿足的,所以他們活得很累,他們要攀比,他們虛榮心強,見不得別人比他們好,他們永不知足,所以註定他們永遠不會快樂。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人生就在於學習,不分貴賤貧富,讓我們學會在簡簡單單的生活中感悟人生、體味快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