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文城>個人範本>心理學>

有關壓力下的人與矛盾中的心理學

心理學 閲讀(1.91W)

壓力主要來自四個方面。

有關壓力下的人與矛盾中的心理學

第一,生活中最根本的壓力是由時間產生的,即完成一件事情需要的時間和可以提供的時間產生了比例上的差距,差距越大,壓力就越大。

第二,來自期望的壓力。人是社會的人,當他人的期望高於自身可以獲得的,自身就開始產生壓力。由期望落差造成的壓力,在全社會各個層次都有。以前在大學裏做個講師很光榮,現在哪個講師不想當教授、副教授?以前説學生好好學習就完了,現在哪個孩子不想升一個好的中學、大學?“在這種‘繃’着的態勢下,所有的人都覺得不滿足,也不知道應該達到什麼程度是合適的。整個社會的走向是鼓勵有為,因此幾乎所有的人都產生了心理上的落差,這個落差就帶來了壓力。”張侃説。

第三,不穩定性帶來的壓力。以前儘管生活水平比較差,但是每個月有飯吃,每天上班有事做。但在市場機制下,情況就有了很大的變化,這個變化讓人的心理很不適應。

第四,人會想象,明明做得很好,單位發展也好,但他會想如果垮台怎麼辦。這種如果,在生活當中確實可能發生,但這種心理上的想象帶來的壓力更大。

張侃指出,所有的壓力都是由內部和外部共同作用而產生的。總的來説就是設定目標的問題。我們年輕的時候就應該對人生目標有更多積極的正面引導,如果目標偏離實際情況,心理壓力就會很大。

一方面,確實要設定高的目標,因為人有了高目標才有更多的動機、努力和投入來實現這個目標,這和成就成正比。另一方面,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只想當將軍的士兵也不是好的士兵,應該承認成就如何有客觀條件約束。要承認客觀現實,要積極努力,要及時調整自己的目標。

壓力導致身體和心理疾病

“這四個方面的心理壓力會給人們的工作和生活造成很大的影響。人一旦覺得壓力大,身心都會反映出來。”張侃説。

所謂身體的'反應可以導致各種不適,最簡單的就是吃不下飯、睡不着覺。身體不適會影響生活狀況、影響工作、影響生活質量甚至導致疾病,比如胃潰瘍、不孕不育、癌症等。在發達國家,醫學體系已經改稱為生物、心理和社會理念體系,也不再單純把人當動物看待,就是因為人有心理反應,有社會過程。

心理壓力當然也反映在精神上。例如,在高度緊張的情況下,人的信息加工能力會下降,腦力勞動成績也下降,嚴重的會導致工作系統的錯亂。

“當身體出現這些問題的時候,作出嚴格的判斷非常難。但基本上所有疾病都是生理和心理的共同作用,完全是生理因素,跟心理因素一點兒不相干的,科學研究證明還沒有。一旦生病,應該積極地求醫問藥,同時積極考慮有哪些心理因素可以改善。身體和精神雙管齊下,就更有利於戰勝病魔,恢復健康。”張侃如是説。

壓力下的人與矛盾中的心理學

他接着指出,這種自我調節和減壓要分成幾個方面來實現。首先要提高認識水平,要知道心理壓力的存在,如果不知道,就根本不知道如何應對。

其二,要逐步地變化,不要變化太猛,要把變化改為一種緩慢的過程,要有適應期。

其三,維持心理健康通用的規則,就是要從事適度的體育鍛煉,它不僅對身體有好處,對心理健康也非常有好處。在鍛鍊過程中,人會自然而然地擺脱一切煩惱。

其四,要進行社交活動,尤其是退休人員。

最後,如果確實覺得自己壓力太大,覺也睡不着,可以找專業心理諮詢人員幫助。

不過,張侃又強調,壓力是一把雙刃劍,適度的壓力有利於調動人的主觀能動性,到了某個基點才會產生負面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