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文城>校園範本>觀後感>

讀《二戰》有感

觀後感 閲讀(1.22W)

看完一本名著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二戰》有感,歡迎大家分享。

讀《二戰》有感

讀《二戰》有感1

最近看了幾個關於二戰的紀錄片,使我對二戰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於是,我買了一本《二戰全史》來看看,使我感觸頗深。

二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簡稱,是一場空前(希望絕後)的災難,死傷人數佔到了全球總人數的三分之二,經濟損失達4萬多億美元。1939年的一月,德軍閃擊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為了德、意、日重新瓜分天下的野心而開始了,在這場血拼戰爭中,日本為了資源,開始進軍中國,從此,中國被捲入了二戰中。後來,日本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偷襲了珍珠港,美國正式向日本宣戰,美國加入二戰,美國的加入,使法西斯戰敗成了一個時間問題,最終,邪不勝正,法西斯最終戰敗,並無條件投降。

這也使我明白了,就算正義再渺小,也會得到人民的擁護和愛戴,邪惡再強大,也不會成功的,我們不能因為眼饞別人的東西而去入侵和侵略別的國家我們更要勇於承擔責任,不向惡勢力屈服投降,不能做戰爭中的牆頭草,兩邊倒,看哪個對自己有利就幫哪裏,要做正義的化身,而不是邪惡的代表和幫兇,這樣的人,才能真正稱的上是英雄,要做人民的僕人而不是奴役,剝削人民的人民主人,我們要向那些寧死不屈,死也不向邪惡勢力的低頭俯首的大英雄們致敬。

在生活中,在我們的身邊,也有這樣的一羣人,他們才是那些值得我們去尊敬,去效仿,去模仿,去學習的大英雄!

讀《二戰》有感2

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這本書,對我有記憶猶新的深刻印象。追溯二戰起因,終究是德國、日本、意大利在經濟危機的情況下,採取的"自救"行為。為了自己"發展"下去,他們不惜一切地發動戰爭。

戰爭,在任何情況下都是那麼殘酷:淚水、飢餓、鮮血、犧牲,我們對戰爭充滿恐懼。無論是希特勒的鐵蹄,還是日本人的刺刀,都給世界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無論是戰勝國還是戰敗國,戰爭帶來的都是巨大損失。

不可否認,戰爭對於科學的某個方面的發展,的確有着一定的推動作用。原子彈之所以在如此短的時間內發明出來,二戰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我們不能因此對戰爭持有肯定的態度。大量青壯年走向了戰場,從事生產活動的人越來越少;科學家們正忙於研究殺人武器,平時為生產服務的各種研究停止了;大部分工廠在生產軍事用品,日用品日漸缺乏。戰爭帶來的"巨大利益"的後面,眾多的不良因素日積月累,必然導致人民的不滿,就算法西斯政府還想繼續打下去,廣大受害羣眾勢必會奮起反抗。

二戰過後,人們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戰爭結束的六十多年間,中國的崛起,歐洲的飛速發展與日本經濟的騰飛,都漸漸讓人們明白:只有擁有和平,才能持續的發展。

的確,在抹去戰爭的陰影后,人們的生活漸漸步入正軌,在和平環境中,我們的生活一天天好了起來;大家放下了高懸者得心,又重新到生產當中,軍隊開始大規模的裁軍,不僅為生產活動增加了新的勞動力,還為國家節省了大量的軍事開支;科學家重新開始了尚未完成的研究課題,加快了新技術、新材料的發明與應用;就連國與國之間也不再是敵對關係,而取而代之的是"合作伙伴"與"戰略伙伴"。於是這個世界有了一個新名字——"地球村"。

和平時期也會有一些阻礙發展的問題,但我們不能因此否認和平對於發展的決定性意義。可以這樣説:戰爭也許可以使某些方面得到一定的發展,而和平卻可以讓社會全面發展。

和平與發展,是兩個永恆不變的話題。只有在和平的環境下發展,才能取得真正意義上的發展成果。只要共同努力我們就會擁有美好的未來。

讀《二戰》有感3

前幾天,我和媽媽去圖書館看書。我看到了一本比較破舊的書,有些眼熟,仔細一想,是去年見過的書,名字叫《二戰回憶錄》。我喜出望外,這是我去年非常想看的一本書,它去年是擺在高等書位的,當時它包裝精美,不買是不允許看的。看着它那破舊的封面,我不免有些心疼,拿起一本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

我先看了珍珠港事件那一篇文章,它充分表現了日本的陰險狡詐。看完了那扁文章,我不禁想到美國大片《珍珠港》裏面描繪珍珠港事件的慘烈的那以幕:一番轟炸後,幾名傷員剛被送進醫院搶救時,日本飛機又來了,把醫院炸得是慘不忍睹。我又翻了翻最後一篇文章《勝利與展望》時,我再一次被震驚了!這裏面記載着二戰傷亡總數,中國三千五百萬人,美國四十萬人,蘇聯二千萬人。

戰爭給人類帶來的災難是多麼深重!有些國家竟然打起用戰爭捍衞和平不傷害任何無辜的人等可笑口號發動戰爭!要知道,有戰爭,就必定會有無辜的人被牽扯進去!想想歷史上的戰爭給人類帶來的.災難吧!我們要捍衞和平,讓那些戰爭狂人都死去吧!但是從這本《二戰回憶錄》破舊的書皮我們可以看到,人們都不想回顧戰爭史,我只能借美國人的話説:忘記過去就意味着背叛!

讀《二戰》有感4

二戰離我們比較久遠,那時的許多人和事我也不能理解。但是我讀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實錄。梟雄篇》後,心情很沉重、很悲痛。它全面敍述了二戰中梟雄是怎樣挑起戰爭的,直到他們得到最終審判。

這場戰爭似乎很荒唐,它的確是和希特勒等人的頭腦、殘暴的個性和貪得無厭是分不開的。可它所引起的滅種,僅源於希特勒對猶太人的偏見,他從小就認為猶太人是邪惡的,到死還是這種觀點。可就是這樣一種個人偏見,奪去了多少猶太人的生命。非常可悲的是,希特勒到死都認為自己是正義的。不僅如此,幾乎所有戰敗國的首領都是這樣,相信自己能名垂青史。

究竟是什麼原因使他們的錯誤思想這樣根深蒂固?我想這和他們生長的環境密不可分。希特勒出生在德國與奧地利交界處,特殊的地理位置、貧寒的家境、曲折坎坷的人生經歷,周圍事物以及周圍人對他的影響都是造就他—這一千古第一狂梟的原因。可見一個人的生長環境和經歷對一個人的思想、心理有多大的影響。一個人的性格也不是天生的,更不是突然產生,而是從小慢慢養成的。

由此我想到了我們學生。如果我們現在不接受教育,不使自己養成良好的性格與習慣,就會慢慢向不好的方向發展,最終這種性格與習慣會根深蒂固。如果我們受到壞人的影響,就會跟着誤入歧途。這並不是誇張,希特勒在青年時,父親病故,生活貧困,缺衣少食。他的古怪思想就是在這段時期形成的,他練成了圓滑、扯謊、曲解、欺騙和奉承的能力;而後他又看到了一本的小冊子,這一切他走上了罪惡道路。

所以我們一定要接受良好的教育,養成好的習慣,有一個健康的人格;多與思想上進、品德高尚的人相處,受到積極的影響。以免誤入歧途,釀成人生及歷史的悲劇。

讀《二戰》有感5

有一本書,它把二戰歷史寫得生動形象,讓人們更加喜歡閲讀二戰歷史,這本書就叫做《二戰那些事》。

作者把二戰的國家形象描寫得淋漓盡致。比如説:用聰明機智的泰格貓代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發動國家——德國;用警惕、勇敢的高盧雄雞代表一戰後歐洲軍事最強者——法國;用在動物界擁有龐大身軀的毛熊代表擁有龐大的國土和較強軍事實力的國家——蘇聯……這樣用動物來代表國家的寫法,不僅把原本枯燥乏味的二戰寫得妙趣橫生,還讓人十分容易讀懂二戰。

在二戰之中有着許許多多的戰役,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戰役卻是斯大林格勒保衞戰。因為這場戰役讓我直接看出蘇聯人堅持不懈、殊死抵抗保家衞國的精神。即使自己的工廠被德軍轟炸,但他們依然堅持生產坦克。即使小隊裏只剩下一個人了,也要拿起手榴彈跟敵人拼命。為了這座以當時蘇聯最高領導人——斯大林命名的城市,他們表現得多麼令人欽佩啊!所以世界人民才稱讚蘇聯人為“戰鬥民族”!

在生活中也有許多人擁有這些精神。比如:三次攀登珠峯的夏伯渝老人,即使在第一次攀登珠峯時痛失了雙腿,但還是不放棄一絲希望,終於在第五次時成功登上了珠穆朗瑪峯的峯頂。這樣的精神不正和永不言棄的蘇聯軍魂一樣嗎?

二戰的故事道不完,説不盡,真佩服那些蘇聯軍人們的智慧、勤奮、忠誠、勇敢。我們的民族、我們的人民,不就是這樣嗎?真希望世界上的人都來讀一讀二戰的歷史,品一品二戰的故事,悟一悟二戰的精神,將那些被遺忘的二戰精神全部都找回來吧!

讀《二戰》有感6

戰爭不僅是一種政治行為,而且是一種政治工具,是政治交往的繼續。軍事理論家克勞塞維茨這樣説。這個假期,我讀了《二戰全史》,全套書共4本。這套書講述了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發生的事,被稱為視野最全面,內容最豐富的歷史讀物。

我對歷史比較感興趣,很喜歡讀這一類的書。裏面的故事,尤其是戰事大都跌宕起伏。讀得我津津有味,每到精彩的地方,總會讓我目不轉睛,廢寢忘食。有時睡前往往一讀就是一兩個小時。書中的各類戰事經常讓我耳目一新。如波蘭閃擊戰,列寧格勒保衞戰,中途島海戰,搶佔瓜島等。

而本書的作者用一種客觀冷靜的筆觸,詳細全面而又細膩地再現了很多細節。比如在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投降的時候,麥克阿瑟分別用五支筆與戰敗國日本簽定投降書,那些細節是如此的真實自然讓人難忘,二戰中的許多故事正是通過這些細節讓我銘記於心。還有那些風雲人物也常常彷彿清晰地浮現在我眼前。比如千面政客---丘吉爾、納粹的剋星---斯大林、日寇軍魂---山本五十六等。

我也讀到了很多恐怖的事情。比如在塞班島上,日本妄圖向島上的土著居民實施傳染病注射,想讓美軍靠近島上居民時來感染美軍,從而使美軍的戰鬥力下降。這種做法真的是恐怖。因為這突破了人性道德的底線,也突顯出了日本人的殘忍,那是日本在戰爭最後的瘋狂。

後來,我想了很久,其實也許並不是日本人本性殘忍,一切的原因是戰爭,是戰爭才讓世界上的某些國家變的瘋狂,戰爭摧毀了人性、道德的底線,日本人只是一個例子。戰爭本身才是最殘酷的事!

有資料顯示第二次世界大戰最激烈時,全球有61個國家和地區參戰,有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遍及歐洲,亞洲,南美洲,北美洲,非洲及大洋洲。戰線遍佈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及北冰洋,有9000萬人直接死亡,財產損失4萬億美元這是令人多麼震驚數據。

這些天文數字彷彿在向我們宣告:戰爭就是人類文明的浩劫,世界不能有戰爭!世界需要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