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文城>校園範本>觀後感>

魯迅故鄉讀後感6篇

觀後感 閱讀(1.73W)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魯迅故鄉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魯迅故鄉讀後感6篇

魯迅故鄉讀後感1

魯迅的故鄉在魯鎮,一個鋪滿石板路的地方,每一塊石板都顯得古老,這是它生命的原點。小時候他在這裡長大,長大後他又曾來過這裡,回憶過這裡。小時候這裡是他無憂無慮的童年,於是他童年的記憶就是美好的。長大後,他順著記憶的線又來到這裡,人變了,物變了,與從前已有了一道深深的隔膜,觸動了他內心深處的痛楚,於是魯迅先生把他的吶喊與彷徨注入進了他以故鄉為背景的一篇篇文章之中去。

這樣一本名叫《故鄉》的書,收錄了他的14篇以故鄉為背景的小說與雜文,每一篇文章都在做著文字藝術的改革,他的文字,在對著社會批判,深深絡印在了我的心中。魯迅所處的時代,是悲慘的,於是他在揭露著每一個靈魂,每一種病態社會之中底層的事物。他的寫作,你可以不接受,卻一定會欣賞。

《故鄉》是一篇短篇小說,也被收錄進了這本書中。我第一次讀它只是略讀,故事情節卻印象深刻。我被故事中從友情到隔膜的情感震住了,我被那窮與富,那勢力的黑暗的氣氛給震住了。作者兒時的朋友閏土,他曾經與閏土一同玩耍,聽閏土講許多新鮮的事。那時,是天真爛漫的童年,他的身旁,是一個少年閏土。作者那時是一隻尚未出籠卻渴望知道與認識這世界的小鳥,閏土那時,便是他了解外面世界的眼睛。他們那時還是朋友,作者的語言輕鬆,他對這個朋友,有心底之中的祝福,希望看到長大後的一個幸福的閏土。但是,長大後的閏土的光景卻是淒涼了。

而這篇文章真正令人悚然的,並不是與他們的.少年時代相對比的貧苦與艱難,令我的心真正顫然一動的,是那聲分明的“老爺”。魯迅回到家鄉,物是人非,他彷徨了,他發現家鄉的一人一事,都變得陌生了,聽到閏土這悽悽的一聲“老爺”,令人的心麻木了,驚恐了,彷徨了。魯迅筆下的少年閏土與長大後的對比,揭露了貧窮的生活與社會最底層的麻木,又讓我想到了書中的另一篇文章《祝福》。

“什麼是吃人?”是我看完《狂人日記》以後提出的第一個問題,卻在這篇文章之中找到了答案。“吃人”指的是一種淪陷,還是社會最底層的女性的淪陷。從妻子到傭人,從傭人到改嫁的女子,丈夫和新生孩子相繼去世,她,淪落成了乞丐。病態的社會,是這樣吃人的吧。文章中的作者、祥林嫂與魯鎮上的人是三個不同的靈魂,他們互相滲透在一起,一滴一滴滲透出後面的故事。情感,在文章中卻顯得不重要了,卻穿聯著這整篇文章,對祥林嫂的可憐與恐懼。當新年裡家家都喜氣洋洋之時,卻有一個落魄的老人倒下,被一幫勢力眼的人嘲笑著,說她是不祥的象徵,“吃人”的社會呵。

魯迅的故鄉,有他小時候的天真浪漫,也有他重新來到這裡的彷徨。他雖然沒有像托爾斯泰、雨果等作家那樣,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傾注到一本長篇小說之中去,去小說之中揭露與吶喊,卻在這樣較零散的思想裡,創作出了屬於自己的故事。

魯迅的文章,有如蕭條的早春,它盼著一個新時代的到來,周圍萬籟俱寂。於是,他的文章就是先知的聲音,先知的吶喊。魯迅大膽揭露這社會的現實,揭露人性的腐敗和陰暗,但他心裡卻祝福著這個社會的兒童,大聲地為新時代吶喊著“救救孩子”,且祝福著未來的孩子之間連線著的新的友誼。

魯迅故鄉讀後感2

拋開課本很多年後,再讀魯迅的《故鄉》——隨著吱吱呀呀的小船一起,再划進那個叫魯鎮的地方。

小時候對故鄉的印象總是特別的美好——親人,同齡的夥伴,最熟悉的地方和無憂無慮的時光。我從國中開始便在外地念書,只有假期才能回家,一般離假期還有一段日子,便開始焦切的倒計著時間。記得有一次放假,我和同行的同學為了去幾公里外的地方趕最早的班車回家,我們半夜起身,校門未開就爬上靠牆的白楊,然後躍下,步行至車站還有一個多小時才開車。每每想起那份迫切的心情還讓人激動。

年小的時候讀魯迅的《故鄉》,也許無法完全理解一箇中年人的感受,那時我也時常為村裡一些外出的成年人而不解,不知他們為什麼出去後很多年不回家,難道他們就真的不想家嗎?他們在遠方又過著怎樣的生活呢?

魯迅二十年沒有回去了,腦子裡都是童年美好的記憶:到處鬱鬱蔥蔥,還有月亮底下,項帶銀圈,手捏鋼叉的閏土。而實際隨船緩緩進入眼簾的是:倉黃的天底下,遠近橫著幾個蕭索的荒村,沒有一些活氣,讓人心悲涼起來。人長大並且成熟,這是件很殘酷的事情,幼時美好的記憶會漸漸的隨時間褪去,每次回家,這樣的記憶都會減少一分。

“豆腐西施”楊二嫂進來了,為了幾件破木傢俱,尖酸滑稽,其實不管是舊體制還是當下,楊二嫂都無處不在。小時候留下無數美好記憶的人或事,長大後才發現,原來他們也並非都那樣的純粹,這和小時的印象截然不同。

閏土,是舊時代一個讓人心酸的影子,魯迅準備和這位兒時的夥伴聊上三天三夜的話題,卻終難以開口,除了唏噓和無奈,留下的只能是痛心的遺忘。小時一起瘋玩的夥伴,見面時卻客套含蓄,甚至迴避。最多簡短的幾句寒暄後,便各自而去。村裡每年都有幾位熟識的老人離去,很多稚嫩的'面孔出現在小時自己曾經玩耍過的地方。親人們臉上的皺紋也隨時日不斷的增加——老家的樣子確實讓人越來越感到陌生了,不止一次的感慨。父母若也搬走後,這個地方更是找不到多少依戀的東西了,這是我的家麼?我也納悶,還是像魯迅說的,它也許本就該是如此吧。

後來在草灰裡找出十幾個碗碟來,議定之後斷定那必是閏土埋下的,想運灰的時候順便一起運走。曾經的閏土已不存在了。人的變化,不怕容顏的衰老,更可怕的是人性的變化,人性的變化會將一切過去都撕裂的徹徹底底。只要那份善良還在,時間老了,但人心不會老。也許我們不該苛責閏土,他只是舊社會一個本分的莊稼人,但我們該向誰去追問呢?時間?環境?人的本性?還是僅僅是一份自戀的懷舊情結?

無數的東西從我們的指縫裡隨時間一起溜走,都變成了回憶,我們只能寬慰自己“希望本是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可我們畢竟是普通的人,逃脫不了情感和記憶的折磨,我們需要心靈的安慰。

故鄉已經遠去,可新的家還等著我們去建設,把它佈置得溫馨而又美麗,擁著心愛的人兒,彈著熟悉的旋律,讓鮮花,陽光,新鮮的空氣,還有幸福的愛人一起歌唱,一起暢想希望。

魯迅故鄉讀後感3

從魯迅的《故鄉》中,我們可以看到魯迅的童年是一座被塵封的大院。

童年的魯迅,彷彿是一個生活在天堂的魔鬼,豐衣足食卻寸步難行;而閏土則是生活在地獄的天使,生活艱辛但充滿快樂。閏土的童年必須要看瓜田,但他自由、快樂。魯迅的童年雖豐衣足食,但他只能悲哀地念著“之乎者也”。閏土還可以去做無窮無盡的新鮮事,看無邊無際的海洋;而魯迅只能看到那“四角的天空”。

沒有了自由,多少財富都是破銅爛鐵。自由才是真正的金子!

可那畢竟是幾十年前的封建社會,離現在已經有那麼漫長而浩瀚的一段歷史。可是,到了現在的社會,大人們還是大同小異、異曲同工地為我們打造一個標準童年:束縛。

我覺得束縛再加上比較再加上無窮無盡的學習,與監獄相比也已經只有毫釐之差了。作為社會未來的新動力,我們的生存狀態難道沒有理由受到關注嗎?大人們總是以為吃飽穿暖學習好,就是一個孩子的全部,可這些卻恰恰是我們這些孩子最忽略的'。

我們需要自由,我們要親身經歷,我們也要知道許多新鮮事,我們要一個快樂的童年,我們要逃離束縛!

吶喊》是魯迅先生自《狂人日記》後的第二本經典小說集,是世界的名著,這本書中有些文章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例如有《故鄉》,《藥》,《孔乙己》。

在《藤野先生》中魯迅先生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在日本的首都東京留學時,看到和聽到當時中國人民的麻木不仁從而使魯迅先生強烈的愛國意識甦醒。

當然,在《吶喊》這本書中,像這樣的文章還有許許多多,魯迅先生寫這些文章是為了讓當時的中國人民看了以後,能夠清醒過來。

作者對“故鄉”的感情不僅僅是人與人之間一般的感情,同時還是帶有個人色彩的特殊感情。在對“故鄉”沒有任何理性的思考之前,一個人就已經與它有了“剪不斷,理還亂”的精神聯絡。童年、少年與“故鄉”建立起的這種精神聯絡是一個人一生也不可能完全擺脫的。後來的印象不論多麼強烈都只是在這樣一個基礎上發生的,而不可能完全擺脫開這種感情的藤蔓。具體到《故鄉》這篇小說中來說,“我”對“故鄉”現實的所有感受都是在少年時已經產生的感情關係的基礎上發生的。“我”已經不可能忘掉少年閏土那可愛的形象,已經不可能完全忘掉少年時形成的那個美好故鄉的回憶。此後的感受和印象是同少年時形成的這種印象疊加膠合在一起的。這就形成了多種情感的匯合、混合和化合。這樣的感情不是單純的,而是複雜的;不是色彩鮮明的,而是渾濁不清的。這樣的感情是一種哭不出來也笑不出來的感情,不是通過抒情的語言就可以表達清楚的。它要從心靈中一絲一絲地往外抽,慌不得也急不得。它需要時間,需要長度,需要讓讀者會慢慢地咀嚼、慢慢地感受和體驗。這種沒有鮮明色彩而又複雜的情感,在我們的感受中就是憂鬱。憂鬱是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情感和情緒,是一種不強烈們又輕易擺脫不掉的悠長而又悠長的情感和情緒的狀態。《故鄉》表現出來的是一種憂鬱的美,憂鬱是悠長的,這種美也是悠長的。

魯迅故鄉讀後感4

談起故鄉,理應是溫馨的,充滿歡笑的,而魯迅先生的故鄉則不然,它是淒涼的,帶著一絲稍縱即逝的美麗。

魯迅的童年生活在一座被塵封的大院,他豐衣足食卻寸步難行,終日只能抬著頭看著四角的天空,直到後來他認識了管祭器的工人的孩子——閏土。魯迅與閏土年紀相仿,同閏土在一起,魯迅知道了許多新奇的事,也給童年留下了許多別樣的記憶。他們一起在雪地裡捕鳥、在海邊拾貝、看瓜時刺猹、潮汛時看魚、這使少年的魯迅對閏土產生了很深的敬意。二人情同手足,關係也日漸親密。以至於新年過後做完忙月,閏土的父親要帶著他回鄉下時,魯迅急得大哭,閏土也躲在廚房裡不肯出門,最後閏土被他父親帶走了,他們也沒再見過面。二十多年後,魯迅回到了故鄉,最想見的當然是那個曾在他童年留下過濃重一筆的閏土了,但卻發現他們之間已經隔了一層可悲的厚壁障,有了不曾有過的尊卑之分……

“我們日裡都海邊撿貝殼去??”

“走到了,看見猹了,你便刺。這畜生很伶俐??”

“潮汛要來的時候,就有許多跳魚兒只是跳,都有青蛙似的兩個腳??”

“老爺!??”

“水生,給老爺磕頭??”

閏土那經過二十幾年磨損而相差巨大的話語,久久迴盪在魯迅耳邊。

二十幾年飽受著封建社會帝國主義的摧殘,使兒時天真活潑,見多識廣的閏土,悄然消失了;帶來的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手也不像魯迅所記得的紅活圓實,而是又粗又笨而且開裂,像是松樹皮了;眼睛也像他父親一樣,周圍都腫得通紅。在他的家裡:多子,饑荒,苛稅,兵,匪,官,紳,都苦得他像一個木偶人了。這就是封建社會的帝國主義造的孽。一顆主僕關係的種子,早已在閏土心中深深紮根。那時的他們,改變不了環境,只能隨著環境而改變,閏土就是這樣。

魯迅最終還是沒有再和中年的閏土提起少年的`那些美好的少年時光。就算他說了,恐怕閏土也是不能響應的,因為他們之間已經形成了隔膜了。這便是故鄉淒涼之所在了。時代的變遷,讓他們都已長大成人,而少年的世界觀是永遠無法等同於成年人的。少年時代是一個沒有憂傷,沒有憂慮的世界,就好像是一個曠野,可以肆無忌憚的馳騁,可以忘乎所以的放歌。然而成年人是不可能的。他們長大了,要考慮的事情會變得很多,而他們的心靈早已因剝削而造成的不如意的生活而變得麻木了。在那個黑暗的時代,人們懷著平等觀念的心靈被尊卑的觀念所侵蝕,本沒有規定誰尊誰卑,但如果人們都這樣認為的話,它就成了一種規矩,也便成了一種“路”。就像魯迅先生說過的那樣,“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變成了路。”

但這種隨波逐流的“路”,不應該是我們的路,我們要走的應該是像革命那樣的路。一路上不斷地追求著真理,追求著平等,一路上踏破荊棘,最終撥開黑暗的幕布,走出一條光明的道路,奔向更美好的明天,更幸福的生活。

魯迅故鄉讀後感5

看了魯迅的《故鄉》這篇小說,給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就是閏土了。他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無非就是他那少年與中年兩個年齡階段的巨大差異和變化了。

首先,魯迅先生在回憶少年閏土的時候,描繪了一個鄉村孩子活潑可愛能幹的形象,閏土知道鄉下很多趣事,也使魯迅先生對鄉下產生了嚮往。在少年時代,魯迅和閏土的意識中根本沒有少爺和僕人之分,都是哥弟稱呼。

而魯迅在這次回鄉途中所見到的二十年後的中年閏土,卻沒有一點兒時的活潑了,甚至從他身上看不到一絲少年閏土的影子。在魯迅先生對閏土的外貌描寫中可以看出中年的閏土十分貧窮,貧窮使他不像一箇中年人,而更象一位老年人,生活的重擔壓得他抬不起頭來。

魯迅先生是這樣描寫中年閏土的:“他站住了,臉上現出歡喜淒涼的神情,動著嘴脣,卻沒有作聲。他的態度終於恭敬起來了,分明地叫道‘老爺……’”從這幾句話中,我看出他長大之後為自己的`貧窮而非常自悲,他從心裡自然地感受到自己與魯迅的距離,完全沒有了兒時與魯迅先生的兄弟情誼,成年閏土就是這樣的一個形象。

從魯迅的《故鄉》中,我們可以看到魯迅的童年是一座被塵封的大院。

童年的魯迅,彷彿是一個生活在天堂的魔鬼,豐衣足食卻寸步難行;而閏土則是生活在地獄的天使,生活艱辛但充滿快樂。閏土的童年必須要看瓜田,但他自由、快樂。魯迅的童年雖豐衣足食,但他只能悲哀地念著“之乎者也”。閏土還可以去做無窮無盡的新鮮事,看無邊無際的海洋;而魯迅只能看到那“四角的天空”。

沒有了自由,多少財富都是破銅爛鐵。自由才是真正的金子!

可那畢竟是幾十年前的封建社會,離現在已經有那麼漫長而浩瀚的一段歷史。可是,到了現在的社會,大人們還是大同小異、異曲同工地為我們打造一個標準童年:束縛。

我們需要自由,我們要親身經歷,我們也要知道許多新鮮事,我們要一個快樂的童年,我們要逃離束縛!

提起故鄉,立即會想起童年諸多的故事,無論當時故鄉給予了多少苦痛,回味時更多的是笑與淚。對“故鄉”的情感不單單是人與人之間一般的感情,更多是沾染著個人色彩的精神感觸。《故鄉》一文中,重回故鄉的種種感受都是建立在故鄉在少年時留下的記憶基礎上產生的,而那種記憶是美好的,難以磨滅的。就如同閏土的形象始終是可愛的少年,但現實卻總會打碎原有的美好,前後截然不同的人事帶來出乎意料的情感體驗,造成不同情感的矛盾。這樣的感情不是簡單純粹的,是繁雜的,“剪不斷、理還亂”,卻又無從逃避,帶著不言而喻的惆悵。需要慢慢地品、慢慢地讀,慢慢在腦海中將情絲織成一幅畫。

故鄉並沒有那般夢幻的風景,卻總被描摹成一幅畫,只是色彩的濃淡不同,都始終是藝術。魯迅用《故鄉》這篇小說紀念他的故鄉,但故鄉實則沒有什麼可紀念的,終究是過去的夢幻被現實的碎成齏粉,留有悲傷和懷念。魯迅的文字並非只是哀傷的嘆息,往往對未來也殘存著夢想和希望,希望後輩能夠擺脫歷史的禁錮,在一個美好的新天地中生活。正如文末寫道:“我想: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魯迅故鄉讀後感6

每次重讀魯迅的《故鄉》,幾乎都有一些相同的感受,強烈而又無從言說;這次再讀《故鄉》,也許能夠稍微理清其中的感受了。

魯迅在《吶喊》的自序中說道,他當時做小說不過是“吶喊幾聲,聊以慰藉那在寂寞裡賓士的猛士,使他不憚於前驅”,而自己“也並不願將自以為苦的寂寞,再來傳染給也如我那年青時候似的正做著好夢的青年”。《故鄉》同樣體現了魯迅的這種意圖。

悲哀是幾乎貫穿《故鄉》全篇的感情基調(回憶中與閏土相處的情景雖然色彩明麗、感情真摯動人,但也不過作為“現在”的對比而更顯其悲涼;即使略帶喜劇色彩的“圓規”——楊二嫂,也不免顯出故鄉之人的勢利、卑微而讓人心生對故鄉的失望之情),正如作者所說,“這次回鄉,本沒有什麼好心緒”。而這種悲哀,無疑在魯迅見了閏土、在閏土“終於恭敬起來”“分明的叫道:‘老爺!’”時達到了頂點。至此,魯迅所感到的一層“厚障壁”硬生生地隔開了他和閏土,兒時美好的記憶成為一種祭奠。對此,魯迅“打了一個寒噤”,“說不出話”,他的默然,飽含了對閏土一聲“老爺”的無聲責備以及對此無可奈何的矛盾心理。

到了魯迅再次離開故鄉時,他對閏土的印象“本來十分清楚,現在卻忽地模糊了”時,又“非常悲哀”,而當他幻想著巨集兒和水生能過上“新的生活”時,卻又不免覺得“願望茫遠”了。可見,魯迅終不能有足夠的信心來面對這嚴酷的現實。

然而,小說卻未到此為止,魯迅不願將失望乃至絕望的情緒傳染給青年,他寧可自己揹負著渺茫與虛無的痛苦,也要給青年們希望: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小說中有一個不起眼的人物——巨集兒,他並不對小說情節、內容的表達有所影響,但在反覆的閱讀中,我們會發現,他的價值卻滲透在《故鄉》文末所要帶給人們的希望之中。這樣的安排,到了文末,甚至對開篇以來的感情基調也產生了影響,顯出若干“亮色”,而使小說終不至於陷入無盡的灰色的憂鬱之中。

然而說到巨集兒,卻不能不將他與水生並舉,他們在小說中似乎沒有獨立存在的價值,有的是共同所起的一種對照相映的關係。正如作者所說,水生“正是一個二十年前的閏土”,那麼相應的,巨集兒則是“二十年前的魯迅”。如此,他們(巨集兒和水生)則形成了和少年魯迅與少年閏土的正襯、對照,和中年魯迅與中年閏土的反襯、對比的一對巧妙的關係。而這一種關係,是深深地隱含著作者渺茫希望的。

當時的魯迅是信仰進化論的`,他相信將來總會勝於現在,“希望是在將來的”。但當魯迅站在兩對關係(魯迅與閏土、巨集兒與水生)之外觀察時,不免生出悲涼的感慨及唯恐後輩重蹈覆轍的擔憂,他不願他們過著“辛苦展轉”“辛苦麻木”“辛苦恣睢”的生活(而這卻是當時所能抉擇的幾乎所有的生活道路)。

魯迅創造出巨集兒的形象,其實也是將自己未必真正感覺到的渺茫希望(“進化”的思想)透露給讀者;然而,他自己內心所面對的或許只有黑暗的重擔吧。

再讀《故鄉》,我想我讀出了魯迅忍受絕望而給予希望、承擔黑暗而透露光明、“自己揹著因襲的重擔,肩住了黑暗的閘門,放他們到寬闊光明的地方去”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