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文城>校園範本>觀後感>

讀書的讀後感14篇

觀後感 閲讀(3.16W)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讀書的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讀書的讀後感14篇

讀書的讀後感 篇1

書香,是人間最美的味道,我要讀書讀後感。讀書,賦予讀者一個涵養的人生。

一本書,紙質的,墨香四溢,如果有一把藤椅,坐在亭子裏,迎着清風,打開扉頁······

一本書,打開台燈,讓思緒飛舞,靜靜地,靜靜地進入故事裏,你就是我,我就是那······

又是春暖花開的日子,單位組織的“讀書月”活動,讓我多了一點感慨。寫點什麼呢?記得剛入路的時候,我的老師賀慶才説:電務段是知識分子單位,多學習,不能丟電務的臉。於是,我一定要好好的讀書,以對得起自己是電務段這個知識分子單位一員的榮譽。

翻開高玉寶裏的我要讀書這一章,那個窮人的孩子,竟然也要讀書。他本買不起書本,連吃飯也是困難的。且讀這一段:玉寶忙跑回家,拉着媽媽的手説:“媽媽,我要讀書。”他媽説:“孩子,你看咱家裏,‘日無逗雞之米,夜無鼠耗之糧’,三天兩頭捱餓,怎供得起你念書?”玉寶不聽。他爹腿上的'瘡化膿很厲害,側過身子躺在炕上罵:“越大越不懂事。你念書,家裏吃啥?喝西北風?——快去給我拾草!”“我不去。”“不去,我揍死你!”一動,腿上的瘡疼得他父親直咬牙。他媽把玉寶拉到懷裏抱着,臉親着他,歎氣説:“孩子,聽媽的話!你人也大了,也該唸書了,不是爹媽狠心不讓你去,你爹苦了一輩子,也盼你將來給爹媽爭一口氣,苦出個頭!孩子,眼目下正在難處,你爹腿上的瘡都沒錢治呀!老天爺不開眼,你就別想唸書;你不去拾草,家裏連燒的都供不上!”玉寶苦苦哀求説:“我放學回家就去拾草,家裏不會缺燒的……”“孩子,我們家出不起這個學錢呀!”“我要去。”他爹説:“你敢去。看我把你的腿給打斷!”玉寶真氣了,把手裏的鐮刀、繩子往地下一丟,噘起小嘴説:“你不讓我去,我自己去。”

高玉寶為什麼要讀書,在生活在極其困苦的環境裏,連人格也沒有保障的窮孩子也要讀書。而我們為什麼不讀書?讀書的目的不同,也許高玉寶希圖的是改變命運吧。那個年代,只有革命的火,燒掉那個不平等的世界,才會有讀書的公平。

只有讀書,才能讓人進步,才能達到自己的理想。就拿我的崗位來説,不讀技術書,就不可能幹好工作,不讀規章書,就不能保障安全。比如一個工人,如果你不讀書,就不能學會自己的本崗位技能,那又怎麼可以談上幹好工作呢?

我們生活在和平盛世裏,經濟的大潮裹挾着我們前進着,一切都是不平靜的,一切都是在金錢的浮躁中。於是道德滑落,於是人們渴望寧靜,渴望人性的迴歸。然而,人們沒有停止浮躁的腳步,沒有去讀書,他們説:沒時間讀書,沒有時間思考,我要的是錢。

今天我又翻開這一部老書,我對窮孩子高玉寶的渴望讀書,產生一種極大地崇敬。少喝一杯酒,少聽一支歌,少一次無聊的爭鬥,拿起書,讓自己沉靜,讓自己昇華,讓自己迴歸自然的寧靜,讀後感《我要讀書讀後感》。這樣你才能夠冷靜的分析你的人生,也許你會做出正確的決定。

接着讀:周老師早已聽孩子們説起了玉寶要去放豬的事,真是歎息不已,他把玉寶母子二人叫到自己房裏坐下,他忍不住流下幾滴淚來。玉寶媽只叫了一聲“周先生”,喉嚨就哽住了。玉寶也説不出話來,就從小書包裏把三本書、一個本本、一支鉛筆掏出來,雙手放在老師的桌子上。周老師又親手把這些給玉寶裝在書包裏,説:“孩子,你帶去吧!有空時間,你也好讀!”玉寶媽忍着淚説:“先生,承你費心教他一場,將來玉寶長大成人……”······玉寶給老師深深地敬了一個禮,眼巴巴和老師分別了。玉寶走了好遠,回頭望望,周老師還站在山坡下望着他們,微風吹動着周老師的舊藍布長衫。

讀到這裏我不禁像少年時讀這一章的傷心,差一點流下淚來。想起我的少年,就沒能繼續讀下去。最後只好自己一個人在沒有導師的情景下,孤獨地自悟。我離開學校的最後一刻,師大君老師那不捨的眼神,讓我一次一次的在內心裏的顫抖。如今我只能和師老師隔世對語,老師,我一直在讀書。儘管我歷經風雨,還是不停地讀書,無論有多少人間冷漠,我還是不停地讀書。讀書,讓我守着一份內心的自尊。

我就像書海里的一個行者,在受人欺負的時候,我會拿起書,學着保爾·柯察金,大聲對着大雨呼喊。因為讀書,讓我並不寂寞,在我受傷的時候,書就會輕輕的撫摸我的傷口,他對我説:沒事的,你看寒山,悠然自得。

我們畢竟比高玉寶幸福得多,可以在好的環境裏讀書。而我們卻不讀書,把讀書當成無用的事情。一個不讀書的民族,是一個沒有傳統繼承和靈魂的民族。

一本好書,它能夠陪你一生奮進;一本好書,讓你變成智者;一本好書,讓你不再困惑;一本好書,點燃你激情燃燒的歲月。

讀書的讀後感 篇2

質樸的友誼,催人淚下的親情,對生活的堅信,這些香味久久地從我愛看的一本書裏瀰漫出來,讓我感動,讓我讚歎,讓我體會到了人生的真諦。這本書就是曹文軒伯伯寫的純美小説《草房子》。

《草房子》語言優美,故事情節曲折生動,我剛一翻閲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小説主要描寫了一位名叫桑桑的男孩跟隨父母來到了他父親出任校長的油麻地國小讀書。桑桑在這片温馨美麗的土地上度過了他那精彩的六年國小生活。在這漫長的六年裏,他經歷了許多看似平常,但又感人肺腑的故事。

書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主人公桑桑。桑桑與別的孩子不同,不是因為他是校長的兒子,而是因為桑桑就是桑桑。他是個調皮的孩子,既喜歡捉弄人也經常幫助人。他還常常異想天開,做出一些出人意料的古怪行為。在夏天的時候,他看見人們總是用大棉被把那些冰棍包在棉被裏面,於是他就找來了棉衣棉褲穿在身上。到了學校以後,他在老師和同學面前可真是出盡了風頭。有一次,他看見船上的漁民們用漁網捕了許多條魚,桑桑一不做二不休,把自己家的蚊帳剪開做成漁網,還捕了不少魚;一次,他又將一個嶄新的櫥櫃砸了變成了一個鴿子窩吊在牆上,為他心愛的鴿子安了一個舒適的家,還感覺很自豪……

除了桑桑,文中的杜小康也讓我感受很深。杜小康家本來是油麻地國小裏最富有的,優越感極強的他讓人感覺總是有些傲慢。可一場飛來橫禍,卻使他家裏變得一貧如洗,杜小康因此失去了讀書的機會。父親病倒在牀上,杜小康只能去放鴨了。艱難的生活磨練使他快速成長,變得堅強起來。看了杜小康的遭遇後,我深深地體會到:不管遇到什麼困難,我們都不應該放棄。一旦放棄了,我們就等於已經選擇了失敗;而我們如果能堅持下去,"陽光總在風雨後",我們一定看到成功的曙光!

其實,在《草房子》裏,我們還能體會到人類許多美好的東西自尊、善良、友誼、關懷、感恩……小女孩紙月對生活的那種積極樂觀的態度,為他人着想的品質讓人讚賞;自尊心強的禿鶴不顧嚴寒賣力的演出令大家掌聲雷動時,我們為他自豪;桑桑的父親桑喬為了醫治兒子的病,揹着兒子四處奔波的情景讓人感動……

合上這本書,我的眼前還不時浮現出孤獨而要強的禿鶴,温柔可憐的紙月,固執而又善良的秦大奶奶,喜歡精打細算的細馬,愛子心切的桑喬……每一個人物都刻畫得那麼栩栩如生,他們的真、善、美深深地感動着我,鼓舞着我。這真是一本值得細細品味的好書!

掩上書,我感慨萬千。作者筆下的人物都那麼美好,讓我忍不住想再品味油麻地一番友誼:永遠善良的桑桑、文靜的紙月、小禿子陸鶴、桑桑的.跟屁蟲阿恕、有錢的杜小康、漂亮的白雀、一校之長桑喬、吹笛子的蔣一倫老師、藥寮裏的温幼菊老師……每一個被作者塑造的人物背後的故事都讓人感動。

一心想發大財的油麻地首富杜雍和攢錢買了運貨的大船,去城裏買了一大船價廉物美的貨。他在回油麻地的路上喝了一小瓶燒酒,不料,大木船撞到了一個龐然大物——大拖駁上。他被震到水中。大木船和所有貨物急速沉入水中,杜雍和從此一貧如洗,他癱瘓在牀,還欠着人家的錢。他的兒子杜小康為了賺錢給爸爸治病,不再上學了,他甚至到學校門口擺小攤。我感覺這時的杜小康變得成熟了,他不顧同學嘲笑,堅持在校擺攤。後來爸爸能下牀走路了,杜小康想上學,爸媽不讓,因為沒錢供他讀書了。杜小康還是鬧着,一旁焦慮的父親也在想着怎麼白手起家。爸爸決心借錢買五百隻小鴨子,到秋天,鴨子生蛋了,賣了錢,再買五百隻……隔一兩年,家裏有錢了,再讓兒子去讀書。為了讓鴨子長得快,父子倆乘船來到大蘆蕩,蘆蕩高高的,像巨人圍在湖邊,遮住了陽光。那裏魚蝦多,活食多。鴨子在那裏生活,會提前一個月下蛋,並且使勁下蛋,還下大量的雙黃蛋。他們用蘆蕩圍了個鴨欄。但在一天,暴風雨來了,鴨欄倒了,鴨子驚慌失措,六七十隻鴨子逃走了。杜小康去追回鴨子。他迷路了。當時他累了,順手摳了幾根白嫩的蘆葦根嚼着。我感覺他又長大了,堅強了,餓了不再挑食吃,再苦也得把僅有的食物吃下去。杜小康的腳被蘆葦的殘葉割破流血了,他沒哭。比起我們遇到一點小傷就嚎啕大哭,他就像個大人一樣。八月一天早晨,鴨子下蛋了!經過這件事,杜小康比同齡人都成熟,雖然最後鴨子們吃光了人家魚塘裏的魚苗,全被扣留了,沒得一分錢,但這次經歷讓杜小康擁有了最大的財富,那就是堅強,成熟。

讀書的讀後感 篇3

在文學史上,有許多的經典名著永垂不朽,但能夠像《簡愛》這樣深深地進入人們的靈魂,它以一種不可抗拒的美感吸引了成千上萬的讀者,影響着人們的精神世界,甚至對某些人來講,影響了他們一生的作品並不很多。當我第二次再次閲讀此書時,我內心時時猶如甘泉湧入心間 ,淨化心靈 ,洗滌靈魂。

《簡愛》是一部帶有自傳色彩的長篇小説,它闡釋了這樣一個主題:人的價值=尊嚴+愛。《簡愛》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她是一個温柔,清純,喜歡追求一些美好東西的女孩子,儘管她家境貧窮,從小失去了母愛,父愛也很少,再加上她身材矮小,容貌不美,從她的靈魂深處隱隱閃現很深的自卑,因而從她的性格上就表現一種非常敏感的自尊,以自尊作為她內心深處的自卑的補償。《簡愛》這部作品中就是作者自我價值的寫照。在作品中主人公簡愛就是作者的精神體現。

文中的簡.愛生存在一個父母雙亡,寄人籬下的環境,從小就承受着與同齡人不一樣的待遇,舅媽的嫌棄,表姐的蔑視,表哥的侮辱和毒打。這是對一個孩子的尊嚴的無情踐踏,但也許正是因為這一切,換回了簡.愛無限的信心和堅強不屈的精神,一種不可戰勝的內在人格力量,在羅切斯特的面前,她從不因為自己是一個地位低賤的家庭教師而感到自卑,反而認為她與主人是平等的,不應該因為她是僕人,而不能受到別人的尊重,也正因為她的正直,高尚,純潔,心靈沒有受到世俗社會的污染,使得羅切斯特為之震撼,並把她看做了一個可以和自己在精神上平等交談的人,並且慢慢地深深愛上了她。也正因為她的正直、高尚、純潔的心靈沒有受到世俗的污染,使得這位牧師深深地愛上了她。羅切斯特的真心,讓她感動,她接受了他.而當他們結婚的那一天,簡.愛知道了羅切斯特已有妻子時,她覺得自己必須要離開,她這樣講,“我要遵從上帝頒發世人認可的法律,我要堅守住我在清醒時而不是像現在這樣瘋狂時所接受的原則”,“我要牢牢守住這個立場”。這是簡愛告訴羅切斯特她必須離開的理由,但是從內心講,更深一層的東西是簡愛意識到自己受到了欺騙,她的自尊心受到了戲弄,因為她深愛着羅切斯特,試問哪個女人能夠承受得住被自己最信任,最親密的人所欺騙呢?簡愛承受住了,而且還做出了一個非常理性的決定,在這樣一種非常強大的愛情力量包圍之下,在美好,富裕的生活誘惑之下,她依然要堅持自己作為個人的尊嚴,這是簡愛最具有精神魅力的地方。

在當今的現實世界裏,人們都在瘋狂地追求金錢和地位,並因此而淹沒了愛情。在窮與富之間選擇了“富”,在愛與不愛之間選擇了“不愛”。很少有人會像簡這樣為愛情為個體的人格尊嚴而拋棄所有,並且義無返顧。也許當人們窮得一無所有時,他們才會去追求“真愛”。可是被銅臭薰過的精神還配擁有真愛嗎?也許到了化繁為簡,返樸歸真的時候了。在追求物質生活的時候,應該在生活中灌注一些真情和温情,追求一份本真的温馨、和諧和寬容。讓我們也追求全心付出的感覺,不計得失的簡化的愛情。純淨得像一杯水,緩緩地灑落人間。

在美好富裕生活的誘惑下,她依然要堅持自己的個人尊嚴,這是簡最具有個人魅力的地方。

小説告訴我們,人的最美好的生活是人的尊嚴加愛,小説的結局給女主人公安排的就是這樣一種生活。雖然我覺得這樣的.結局過於完美,甚至這種圓滿本身標誌着浮淺,但是我依然尊重作者對這種美好生活的理想--就是尊嚴加愛,畢竟在當今社會,要將人的價值=尊嚴+愛這道公式付之實現常常離不開金錢的幫助。人們都瘋狂地似乎為了金錢和地位而淹沒愛情。在窮與富之間選擇富,在愛與不愛之間選擇不愛。很少有人會像簡這樣為愛情為人格拋棄所有,而且義無反顧。

《簡愛》所展現給我們的正是一種化繁為簡,是一種返樸歸真,是一種追求全心付出的感覺,是一種不計得失的簡化的感情,它猶如一杯冰水,淨化每一個讀者的心靈,同時引起讀者,特別是女性讀者的共鳴。午夜寂寞的燈光一層層把夜滲透,在這份安謐的光暈下,輕輕合上《簡愛》的最後一頁,所有的故事終於圓滿地落下帷幕,我的心也變得充實豐滿,靜靜回想這個並不出眾的女人的一生,不知不覺產生很深的感觸。

總的來説《簡愛》是英國文學史上的一部經典傳世之作,它成功地塑造了英國文學史中第一個對愛情、生活、社會以至宗教都採取了積極進取態度,敢於鬥爭,敢於勇敢爭取自由平等地位的女性形象。 從世俗的喧囂中脱離出來,靜下心來細細地品讀《簡愛》吧,去和簡愛的靈魂對話。簡愛就是一個童話,她讓我們相信:擁有了獨立人格並可以自尊、自愛、自信的女性,即使是一株野百合,也會有自己的驕傲,也會找到屬於自己的永遠幸福的春天。

讀書的讀後感 篇4

《流血的仕途》用別樣的視角講述了李斯的一生,作者行文偏向意識流,旁徵博引,詼諧幽默,為我們展示了一個有別於常識的李斯形象。

傳統認知中,李斯是一個過大於功的人物。尤其是他年輕時使用廁所裏的老鼠和糧倉裏的老鼠來比喻人生,讓很多人質疑他的人品。

都説一俊遮百醜,反過來也一樣。《史記》裏描述的沙丘之謀和後來的惡劣影響實在太讓人印象深刻了,而作為謀劃參與者之一的李斯也以一種恥辱的方式從史書上退場。

實際上,李斯是一位很有作為的官員,雖然很多舉動有他自己的個人野心,但客觀上確實也促進了帝國的統一。

他在位期間,對秦帝國的發展和統一多有建樹。後來的沙丘之謀中的祕不發喪確實也有一定的合理性,畢竟當時遠離首都,皇帝駕崩的消息如果傳出去恐怕會有更多變數。雖然有過傾軋同僚,包括殺死韓非的行為,但從秦國視角看,李斯的一生確實有功於帝國。

李斯也非常有才華,著名的《諫逐客書》就是出自他之手,甚至連惜字如金的司馬遷雖然對李斯後期的行為有所批評,但還是將他的不少文章通篇摘錄到《史記》中。

也許如果沒有出仕秦國,在他的老家上蔡,他也能在打獵歸來之後寫下幾篇像是《黃犬賦》之類的文章流傳後世。

吾欲與若復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

這句話可以看到李斯性格的底色。

歷史沒有如果,年輕時不甘平庸的野心與雄心讓他離開了故土,踏上一條追逐權力的流血的仕途,在這條道路上,沒有所謂容錯率可言,一步失誤可能就是萬丈深淵。

在奮鬥的過程中,他一路披荊斬棘,卻在平生最後一役折戟沉沙。而最後的失敗不僅是肉體的死亡,一併被埋葬的,還有他半生為帝國的圖謀勾畫,人們記住最多的似乎只有沙丘之謀和後來胡亥在位時那些荒誕的黑色幽默。

作為經驗老道的政治家,李斯能夠打敗一切帝國體制內的對手,但是趙高這個人太特殊了。

李斯的老同學韓非曾經在書中寫過君主身邊的“八奸”,一曰同牀,枕邊人的影響永遠是最大的,比如面首嫪毐就曾影響過趙太后的決定。二曰,在旁,就是皇帝身邊的宦官,他們不起眼但是卻是皇帝的傳聲筒,趙高就是這個在旁,他一念之間就能改變和干預廢立,也能擋在新皇帝和李斯之間屢屢作梗。利用信息不對稱的優勢讓李斯吃盡苦頭,最後徹底

三曰父兄,宮廷鬥爭中,父子兄弟反目比比皆是,利用主公的父兄做文章干涉國事甚至謀反常有發生。四曰養秧,就是大興土木,空耗國力;五曰民萌,就是收買人心,為自己所用;六曰流行,就是散佈謠言,讓形勢對自己有利;七曰威強,就是以下克上,比如漢末的董卓擁兵自重,不把年少的皇帝放在眼裏;八曰四方,就是利用其他諸侯國勢力來影響本國君主,這一點在縱橫家中比較普遍。

無論如何,李斯沒有鬥過趙高,雖然很多時候,常常把沙丘之謀的李斯和趙高相提並論,感覺上二人當時沆瀣一氣。但客觀上看,李斯對於秦國的影響還是很大的,比如著名的《諫逐客書》為帝國留下了大量他國人才,當然李斯自己就是楚國人,秦王的逐客令對他自己而言也是一次危機,這封奏摺到底於公於私各佔多少很難評價,但無論如何,他還是幫助帝國走向了正確的前進方向。

因此對於秦帝國來説,李斯是有價值的,他就是帝國的領航員,有他在,帝國可以順利航行,而趙高就像一個因為某種不滿而試圖鑿穿船底,讓所有人一起同歸於盡的瘋狂乘客。

習慣了文斗的李斯最終對付不了趙高的流氓打法,反正歷史沒有裁判,帝國原來的遊戲規則在秦始皇死去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模糊了。最終李斯一族被滿門抄斬,臨刑前,李斯的記憶再次閃回到過去和兒子在上蔡打野兔的日子。也許這就是他整個人生最快樂的日子。

如果是電影,到了這一步,就會有人出現拿着詔書大喊“刀下留人”,但歷史不是電影,也沒有所謂的主角,只有贏的人和輸的人,活人和死人。

杜甫有詩云:官高何足論,不得收骨肉。

也許讓李斯重新選擇一次,也許他還是不甘心上蔡平庸的日子,在某一天毅然決然的離開妻兒,去他鄉求學,去他國仕官。

在那個年代,出仕是不甘平庸者唯一的出路,而在殘酷的`權力鬥爭中,一路走來,滿眼血腥,曾經的純粹的初心被後來的滿腹陰謀取代,昔日的真摯友情變得輕如無物,最終,忘記初心的李斯終於在這條流血的仕途上迷路了。

而在李斯之後,仍然有更多人或為了個人野心,或為了忠君報國,或為了崇高理想,前赴後繼的踏上追逐權力的仕途。

而對於權力,作者這樣形容:

易牙來説,兒子是拿來烹的;對吳起來説,妻子是拿來殺的;對漢唐皇帝來説,女兒是拿來賣的;對劉粲來説,庶母是拿來睡的;對劉子業來説,姐妹是拿來奸的;對楊廣來説,老爸是拿來弒的;對趙光義來説,兄弟是拿來砍的……權力喜歡這樣的表演,它從不閉上自己的眼睛。紅顏會化成骷髏,英雄將淪為白骨,官員的墳塋上長滿荒草,皇帝的陵墓旁遊人拍照,只有江山依舊,權力不死。有誰能誇口是他在駕馭權力,而不是被權力所駕馭?以速朽之人生,駕馭不死之權力,吾未之信也。

正如瓦格納《尼伯龍根的指環》中的名言所説:“指環王也是指環的奴隸。”

讀書的讀後感 篇5

《禮記·學記》有云:'雖有嘉餚,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新時期的教育行業對教師專業知識和行業知識都提出了新的挑戰'困'與'不足'隨着時間的推移也愈發明顯,且恐有積而不散之勢。怎麼能'自反'、'自強'?怕不是純粹主觀上的一次振作就能實現的,我們應該有一座與教育相接的橋樑,那就是學習,向行業中的優秀者工作者學習。

我認為這本《讀書是教師最好的修行》的一個難得之處,就在於作者的閲讀與感悟並非'散射式'的,而是經過精心彙集的'階梯式'的思考——從第一輯的'教學即創造',到最後一輯的'變革即未來',呈現了一種着眼當下,又把目光推及至未來的教育觀。我想自己在為其中一篇篇微言大義的'讀後感'打動之餘,更是被作者這種閲讀的分類分層思索的做法所吸引——與其説這本書的好處在於向我們紹介了一本本好書,分享了作者一次次的感悟,不如説其重要價值體現在引導教育同行們對閲讀過的教育著作進行分類整理,也能形成一條清晰的閲讀脈絡,以助今後在遇到相關問題時,可以較為方便地找到對應書籍而再次得到指導。所以,我便尋着這種做法,對自己之前讀過的部分書籍進行了整理,分出'師德素養'、'教學專業化',這兩個版塊,雖顯粗淺稚嫩,卻也是對照本書內容與做法而得的一點感悟——這可以説是我讀完這本書後的一些收穫。

第一,應努力完善師德素養。

'學高為師,身正為範',我以為,恪守作為教師的一份本真善良,心懷學生,是成就學生、成就教育的重要基礎。這種善良並不單指做一個好人,對於教師而言,這既要化為對自己所從事的教育工作的豐沛熱情與精進鑽研的精神,努力把'教師'從一種普通的職業定位上升到事業奉獻的高度;又要化為對於學生在做人上與學習上的關愛指導,使其真切地感受到如哲學大師馮友蘭先生評價蔡元培校長時所説的那種'春風化雨'的人格魅力——這一切説來是容易的,在日常工作中做起來卻不是那麼容易,甚至會有很多難題擺在我們面前,但是,我們不能只是個應付者而應該是一個有正確理念的實踐者。相信作為教師的我們應努力提升了師德素養,使教育有了'愛',無論是教學還是平日生活,都會帶給學生'潤物細無聲'的感動與激勵。

第二,應加強教學專業化的研究。

眾所周知,除了教育教學的一些共性之外,事實上每一門學科都有其特殊性,故而要進行專業化的研究,才能使教學有鮮明特色,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比方説,數學物理,由於教師授課的內容相對而言具有同一性和固定性,所以'教什麼'這個問題就不足為懼,重點即是研究'怎麼教'了;而語文學科則有其特殊性:即不具有教學具體內容上的同一性和固定性,一切是相對寬泛和模糊的,所以首先必須要解決的問題是'教什麼',如果無法確定適合且有用的教學內容,那麼即使在'怎麼教'上如何如何地大做文章,結果也可能並不樂觀。王榮生博士在《語文教學內容重構》的序言《語文教學的內容與目標的完成》一文中就一針見血地指出了這種情況的存在:'對着新標準,苦想教什麼;捧着新教材,不知教什麼;舉着新理念,還教老一套;搬些新方法,自己也搞不懂在教什麼。這些現象,在語文新課程的'實施中,恐怕大家都有耳聞或者目睹,對此我們應該老實地承認並嚴肅地面對。'讀到這番話語,作為語文教師的我心中有些'誠惶誠恐',但幸好從這本書中得來了一些專業化的指引,使我大抵能夠有針對性地確定教學內容,是一種寶貴收穫。

以上兩點就是我讀完這本《讀書是教師最好的修行》後的一點感悟,也是我在教學之路上逐漸清晰的自我要求。在後記中,常生龍寫道:'就這樣,十年下來,我閲讀了500多本書,為每一本書都寫下了讀後感,這些讀書隨想累積起來已超過200萬字。'與其相比,我真是'讀之甚少',也知之甚少,不免愧怍。課時,我知道自己的教學之路還長,今後定會加倍精進,像他一樣用心去閲讀,且有收穫。誠如《給教師的建議》一書中,蘇霍姆林斯基在《談談教師的教育素養》一文中所言,'讀書,讀書,再讀書,——教師的教育素養的這個方面正是取決於此。要把讀書當做第一精神需要,當做飢餓者的食物。要有讀書的興趣,要喜歡博覽羣書,要能在書本面前坐下來,深入地思考'。我想,自己定會'捧書為生',而實現'自反'、'自強'——捧起書本,再當一回渴望求知的學生;捧起書本,為了更好地指引我的學生們。

讀書的讀後感 篇6

對於教師而言,讀書不僅是精神生活的重要內容,更是專業發展的一條捷徑。《讀書是教師最好的修行》一書是常生龍先生根據多年的閲讀,精選50部教育類著作,闡述從中得到的諸多收穫,對於從事教育的我們有着非凡的指導意義,書中涉及的內容於我而言實乃博大精深,而我只窺得冰山一角。

一、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

自己先變成孩子,是於永正老師的第一個法寶。於永正老師説:“教了47年的書,最終把自己教成了孩子”。這句話反映出他對教育本質的把握。於永正老師教了一輩子書,致力於對孩子的研究,研究孩子的天性,研究怎樣把自己融入孩子的羣體,以至於自己就成為了“孩子”,讓孩子感受到老師是他們中的一員。一個童心未泯,一個具有好奇心,孩子氣的教師是一個真正能理解和寬容學生的教師。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走進學生的心,知道學生真正需要什麼?學生只有認同教師,信服教師了,才會效仿教師的做法,才會接納教師的建議。

遵循教育的規律,是於永正老師的第二個法寶。朗讀在語文教學中有着特別重要的地位。人們的語言能力的提高,很多時候不是靠語言規則而靠語感。朗讀是培養語感的重要渠道。於永正老師在教學生涯中花費了大量的時間訓練自己,提高朗讀的水平。孩子們正是在他的朗讀之中,學會了語言,培養語感,產生了情感,掌握了表達的方式。

以身示範,是於永正老師的第三個法寶。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於永正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處處以身示範,充分發揮榜樣的影響力。他在學生面前總是穿戴整齊,從不隨意;批改作業,課堂板書,字都寫的工整認真,沒有絲毫的潦草;跟孩子們一起活動時,和孩子們一起做,而不僅僅是做一名指揮者。大德無形,大教無痕。於永正老師總是通過自己的一言一行,影響着學生。正所謂“”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相信當我們學會運用於永正老師的三個法寶時,一定能成為學生喜歡的老師。

二、做一個挺直腰板的'教師。

中國的漢字很有意思,讓我們不得不感歎古人的智慧。例如“人”字,雖然只有簡單的一撇一捺,但它所包含的意思卻並不簡單。“人”字的外形像極了一個左右腳分開,穩穩當當,站立於天地之間的人。他挺直了腰板不卑不亢,堂堂正正。作為教師,怎樣培養出一個堂堂正正的人呢?有人説:“跪着的教師教不出站着的學生”。教師擔負着教書育人的使命和職責,要擔起教師的職責和使命,並不容易。吳非老師的《不跪着教書》一書告訴我們,教師只有挺直了腰板做一個站直的人,一個大寫的人,才能夠真正引領學生健康成長,教會學生如何做人?1。教師要善於獨立思考。生活中以訛傳訛,人云亦云的現象非常普遍。究其原因,就是因為我們平時沒有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吳非説:“如果教師沒有獨立思考精神,他的學生就很難有獨立思考的意識;面對教參,不敢説不;面對外行領導的錯誤指責他會立刻匍匐在地;教師喪失獨立思考精神乃至喪失尊嚴,能靠他去立人嗎?”教師自己不迷信專家,不迷信書本,才能夠在教學中對所教內容提出新的見解,才能啟發學生更多的思考,有獨立思考的學生才會慢慢多起來。2。教師要有自己的獨特教學風格。教學風格是教師在教學藝術上取成熟的標誌,是教師的教育思想,個性特點,教學技巧在教學過程中獨特的、和諧的結合和經常性的表現。只有成為一個具有獨特教學風格的教師,才能在課堂上挺直腰板,讓自己的課堂熠熠生輝,在這樣的課堂成長的學生,自然也就容易成長為一個站直的人,一個大寫的人。

教師和學生是一對相互依賴的生命,是互相影響的夥伴,是一對共同成長的朋友。教師蹲下身子,就像一堵牆,為學生遮風擋雨;教師彎下腰來,就像一座橋,引領學生走向智慧的彼岸;教師挺直腰板,就像一把梯子,引導學生攀登科學高峯。

三、做一個愛閲讀的教師。

大量的,廣泛的,堅持不懈的閲讀是教師成長為名師的祕訣。蘇霍姆林斯基提倡的名師捷徑是“閲讀——反思——實踐”。王崧舟告訴大家,教師專業成長的歷程,實際上是兩個轉化的過程,即“讀書—底藴—教學”,從讀書到底藴是積澱的過程,從底藴到教學的轉化是創新的過程。由此我們不難看出,閲讀對教師的成長如此重要,閲讀是教師專業成長的基礎。堅持不懈地閲讀,就是與最美景緻一次次地邂逅。作為教師,唯有孜孜不倦的讀書,才能擁有源源不斷的知識源泉,才能做到腹有詩書氣自華,才能用自己的智慧點亮學生的智慧。

在這個急速變化的時代,養成閲讀的習慣,可以讓自己始終站在時代的制高點上來思考和籌劃,可以讓自己在教育實踐的過程中少走很多彎路,在教育探索的道路上,獲得更多的成功。

讀書的讀後感 篇7

現在書的市場魚龍混雜,有的時候我都不知道該買哪本書來讀,經常是很多書翻了一半就讀不下去了。學校舉行的教師讀書活動中,老師們羣策羣力,推薦出了很多值得一看的好書,在工作之餘,到書海里暢遊,讓我們覺得自己依然年輕,自己和這個世界依然緊密相連。好享受那種愛不釋手,欲罷不能,如飢似渴地讀完一本再去讀另一本的感覺,很充實、很快樂、很甜蜜。

對於柴靜,以前只認為她很另類,很多年輕漂亮的主持人都積極尋找嫁入豪門的機會,不惜嫁給能當自己父親的富翁,她沒有。她不浮誇、不奢華,普通、真實。真正地認識她緣於讀《看見》這本書,從心底裏佩服這個外表柔弱,內心堅強、倔強的小姑娘,她帶給人令人振奮的一股力量正能量,而我們這個社會太需要這種正能量。

書的撰寫讓我看到了柴靜的文字功底,每一篇報道都條理清晰、語言簡潔、絲毫沒有廢話,這也正是做教師的我應該努力學習的地方。

回到書的內容,我不是新聞人,但能感覺到柴靜的新聞是她自己找到的一種新聞表達,是自己的我就很欣賞。所以看到這本書中描寫的人和事我感悟《看見》名符其實。

當把這本帶着油墨香的《看見》捧在手心兒裏時,首先,書的封面讓我一看便親切得不能自已,作者那恬靜的笑容被一羣純樸的笑臉包圍着,一下子拉近了與讀者的距離。作者開篇直言不諱地表明來自思想深處的觀點:我試着儘可能誠實地寫下這不斷犯錯、不斷_、不斷疑問、不斷重建的事實和因果,一個國家由人構成,一個人也由無數他人構成,你想如何報道一個國家,就要如何報道自己。而從整本書的內容來看,作者的確是在用一個成熟記者的思想和平實的語言,深刻地揭示出人生的真諦。

我天生沒有什麼機靈勁兒。這是作者剛到央視工作時,面對男同事們的戲謔而對自己的評價,然後只好呆呆地去倒了幾杯水。類似的鏡頭對每個人來説都感到很真實,因為很多人都經歷過。但隨着在工作崗位上的歷練,和生活中遇到得一些人一些事兒,還有面對各種突發事件時對人性的思考,思想也就漸漸成熟起來,並且能冷靜地面對世間的一切苦難。就像作者在書裏説得:像葉子從痛苦的蜷縮中要用力舒展一樣,人也要從不假思索的矇昧裏掙脱,這才是活着。這句話似乎給萎靡的人注射了雞血,讓人的精神為之一振!會自然而然地對人生進行觀察、思考、反思和評判。

有人説《看見》這本書的內容除了給人以人生得思考外,作者更多記錄得是自己的成長。這話我覺着挺在理兒。什麼是真實?最真實的文字莫過於作者對自己真切的成長記錄,而讓那些處在人生懵懂的人們從這成長的文字中體會和感受到真實的愛與痛,只有在這種愛與痛中激發出來的能量,才叫人生的正能量。其中作者寫了一個去新疆地震採訪的鏡頭:路已經破壞得很厲害,一顛簸,我和巨大的德國搜救犬一起滾倒在廂板上。它一聲不吭,從我的身子底下挪開,把大尾巴抽出來,廂板上一拍,琥珀色的眼睛看着我,等我爬起來了,豎耳擰頭目視遠方。沒有真實的經歷,你怎麼能編造得出如此驚心動魄的畫面!而真正讓人驚心動魄得是關於作者記錄探尋事實真相的非典和汶川地震。負責人看看錄音杆:這個毛茸茸的東西不能進。這是因為錄音杆不能消毒。面對這樣的危險,作者堅昧裏掙脱,這才是活着。這句話似乎給萎靡的人注射了雞血,讓人的精神為之一振!會自然而然地對人生進行觀察、思考、反思和評判。

有人説《看見》這本書的內容除了給人以人生得思考外,作者更多記錄得是自己的`成長。這話我覺着挺在理兒。什麼是真實?最真實的文字莫過於作者對自己真切的成長記錄,而讓那些處在人生懵懂的人們從這成長的文字中體會和感受到真實的愛與痛,只有在這種愛與痛中激發出來的能量,才叫人生的正能量。其中作者寫了一個去新疆地震採訪的鏡頭:路已經破壞得很厲害,一顛簸,我和巨大的德國搜救犬一起滾倒在廂板上。它一聲不吭,從我的身子底下挪開,把大尾巴抽出來,廂板上一拍,琥珀色的眼睛看着我,等我爬起來了,豎耳擰頭目視遠方。沒有真實的經歷,你怎麼能編造得出如此驚心動魄的畫面!而真正讓人驚心動魄得是關於作者記錄探尋事實真相的非典和汶川地震。負責人看看錄音杆:這個毛茸茸的東西不能進。這是因為錄音杆不能消毒。面對這樣的危險,作者堅定地説:那讓我進去,我可以消毒。看到這裏時,作為一個讀者,我的心已經熱血沸騰!雖然沒有作者那種經歷與豪氣,但她無私無謂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在作者對汶川地震的細節描述中,讓人產生更多對生命的珍重和親情的思索。要説誰不怕死亡,那真是睜眼説瞎話,但當每個人在面對死亡來臨時,亦或者説看到那些在災難中,還沒來得及展示人生的美好就死亡後,那種痛心疾首的體會似乎無處渲泄!而作者在書裏對人類中人性的解讀,特別是對生活在底層人的關注和敢於為老百姓説話的膽量,剎那間就將讀者的心疏導開來。

讀完這本書,突然對寫作有了新的認識與感悟:有時候一個人的觀點不重要,重要的是寫作千萬不能瞎編,要儘可能地讓我筆寫我心來還原事實真相。作者用記者敏鋭的眼睛觀察,從當事人的角度思考,就這樣在平淡中用內斂而樸實的筆觸描述出思想中的正能量!。

我們承擔着教書育人的責任,如果把每個孩子都能培養成説真話、做真事的人,我們的民族何愁不振興,我們的國家何愁不強大?

讀書的讀後感 篇8

《國富論》全名《國民財富的原因和性質的研究》,由亞當·斯密於1767年開始著作,歷時6年,終於完成《國富論》第一稿。之後3年,又進行重新修訂,於1776年正式出版該著作。十年磨一劍,《國富論》在經濟思想史上構建了第一個適應現代市場經濟關係的經濟學體系,被譽為西方經濟學的“聖經”。在經濟危機波及全球的當下,反思經濟危機爆發的來龍去脈,很多人開始從傳統經濟學著作中找尋蛛絲馬跡。可見《國富論》等經典著作對現代經濟建設的指導意義非同一般,對引導人們走出經濟危機大有裨益,這也正是經典的永恆魅力。

《國富論》一書分別由:論勞動分工及分配,論財富的性質、積累和使用,論各國財富增長的方式,論重商主義與重農主義,論國家的財政這五大部分組成。

在“第一章:論勞動分工及分配”中,亞當·斯密從勞動生產力不斷提高着手,經過深入研究後他認為勞動分工能使生產力得以成倍提高,而且首次提出了“勞動分工”這一重要概念。同時,勞動分工也促使勞動生產專業化,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被打破,勞動產品的交換迫在眉睫,而交換所需的媒介——貨幣也是呼之欲出。產品的最終歸宿為:勞動資本、資本利潤和土地地租三項。 在“第二章:論財富的性質、積累和使用”中,亞當·斯密開創性地把資產細分為用於消費的資產(維持日常生活的產品)、固定資

本(機器和設備)和流動資本(食料、材料、成品和貨幣),這樣深刻透徹的見解史無前例。另外,亞當·斯密還劃分了生產性勞動和非生產性勞動,剖析了人們的借貸行為,分析了資本運用方法的不同對生產性勞動產生推動作用的差異。

在“第三章:論各國財富增長方式”中,亞當·斯密從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過渡給歐洲各國帶來的社會結構上的巨大變革出發,研究其財富增長方式的變化。主要有以下三個觀點:第一,生活的基本需要刺激農業的產生和發展,農村的興起推動城市的進步,最終加速國家財富的`增長;第二,地主兼併農民的土地,致使大片土地不利於改良,更不利於生產方式的改革,阻礙了社會的發展(地主不願意改革,以致失去自己的權利、地位和財富);第三,都工商業的增加與富裕,對農村的改良與發展有三大貢獻——首先,為農村的土地生產物提供一個巨大而便利的市場,從而鼓勵了農村土地的開發與進一步改進。其次,城市資本轉入農村,為土地的改良提供了有利的條件。最後,還有一點往往不為世人所注意,卻是最重要的:農村居民一向與鄰人爭鬥,對僱主依附。工商業的發達,逐漸使他們獲得秩序、組織、個人的安全和自由。

在“第四章:論重商主義和重農主義”中,亞當·斯密總結了不同時代產生的兩種不同的關於富國裕民的政治經濟體系:其一,為重商主義,是18世紀在歐洲盛行的一種經濟政治體制。重商主義者認為一國的國力基於通過貿易的順差——即出口額大於國富論讀書筆記心得

進口額——所獲得的財富,相應的重商主義政策下兩大主富國裕民的途徑就是限制進口(關税壁壘)和鼓勵出口(出口退税)。而亞當·斯密卻在本書中抨擊了重商主義,他更提倡自由貿易和開明的經濟政策。其二,為重農主義,重農主義由十八世紀50~70年代的法國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學派(重農主義學派)提出。重農主義者以自然秩序為最高信條,視農業為財富的唯一來源和社會一切收入的基礎,認為保障財產權利和個人經濟自由是社會繁榮的必要因素。同樣,重農主義也有其明顯的侷限性,也不為亞當·斯密所倡導。

財政問題可謂是國之重中之重,也是一個很繁瑣的難題。為此,亞當·斯密在“第五章:論國家的財政”中對於財政難題提出了自己的構想。首先,他確定了自由主義的政治經濟原則,把政府的職能界定為:抵禦外敵入侵、維持社會秩序和建設部分公共工程以及教育國民;同時,提出了著名的四項徵税原則:公平原則、確定原則、便利原則、經濟原則。國富論讀書筆記心得

《國富論》共五篇內容,其中第一、二篇為基本經濟理論(增加國民財富的兩條途徑),第三篇為經濟史(佐證兩條途徑),第四篇為經濟思想史(重商主義和重農主義),第五篇為財政專題(一個保障——經濟自由主義),總的概括為:兩條途徑和一個保障。《國富論》主旨是富國裕民,而增加財富主要有“兩條途徑和一個保障”:一是靠分工和交換來提高勞動生產率;二是靠資本積累和資本合理運用來提高生產性勞動和非生產性勞的比例;在

實現這兩條途徑的過程中,堅持經濟自由主義是最根本的制度保障。

讀書的讀後感 篇9

《家》、《春》、《秋》被人們合稱為《激流三部曲》是使巴金贏得世界聲譽的作品。在我讀完後,我覺得這部書的整體內容像是現代版的《紅樓夢》。整部小説訴説了一個封建家庭的四分五裂,最終衰落的故事。整個閲讀過程都沉浸在沉重的壓抑情緒之中,直到最後瀕臨麻木的狀態。

從《家》裏的梅、鳴鳳、瑞珏,到後來《春》裏的惠、海臣,再到最後《秋》裏的倩兒、淑貞、枚,沒有一個該是和死亡扯上關係的人,卻一個接一個過早的撒手人寰,怎不令人哀婉歎息?然而痛惜之餘我卻無法將這些歸咎於生命的無常,其實是他們自己有意或者無意的放棄了生的權利。最主動的當屬鳴鳳,她是抱着殉情的念頭慷慨赴死的,在她是愛了不該愛的三少爺覺慧,地位的懸殊使得她的愛情只能是一場幻夢,可她卻不甘於受人擺佈去做一個老頭子的姨太太,作為一個人微言輕的丫頭她最具力量的.抵抗也就只能是自我了斷了。投湖是她短暫的生命中最壯麗的瞬間,因為她是懷着一顆純潔如初的心為她的愛情殉難,這本身就是一種超越自我的生命昇華,她的剛烈之舉甚至讓我有種暢快淋漓歡欣鼓舞的感覺,我願意相信她死得無怨無悔。雖則如此,她的死也是可以避免的。覺慧後來不是也選擇了離家出走嗎,而且二小姐淑英不也在覺民和琴的幫助下成功出逃了嗎,如果鳴鳳敢於把她的處境對覺慧直言相告,我想覺慧總會替她設法的,高家這樣的家主少一個丫頭也不至於會大動干戈。

反觀身份比她高貴得多的梅、惠還有瑞珏就有點讓人憋氣了。這三個女人因為愛了軟弱的覺新而不得不一味隱忍退讓最終都落得鬱鬱而終的下場。梅是守寡後憂鬱成疾,多半心神耗損終至早亡,她的死多少還帶有一點悽美之感。其後便是瑞珏的死,她的死則完全屬於人為,若不是覺新聽信了陳姨太所謂產婦“血光之災”的讒言將臨產虛弱的瑞珏移到冰冷的城外安置疏於醫治,也不至於就會難產而死。若説有所不同,那便是她是名正言順的為她所愛的男人而死的,因為她至少還佔着一個妻子的名分,僅此而已。最後輪到惠,她要算死得最慘的一個了。她好像是梅的替身繼續將愛而不得的悲劇命運演繹到極致。她的死很大程度上是拜她那個狠心又固執的父親所賜,硬將她嫁入一個視女人為卑微的古板門庭,結果就是懷孕了身體不適還要親自下廚招待客人,後來竟因為患上小小的膀胱炎而送了命,其實這病本算不得什麼惡疾,只需做一個簡單的手術便可無礙,

可夫家孃家頑固的寧是不肯相信西醫的法子,硬生生拖成了尿毒症把這人白白給斷送了。她的性命丟的實在不值得,可細想想攤在這樣冥頑不靈的兩家人手裏遲早也是被折磨致死。

三個薄命女子死得一個比一個更慘烈,而那個曾為她們所共同愛過的男人處境又能好多少呢?大少爺覺新是貫穿三部書的人物當中最令人不忍提及的一個。他性格懦弱卻又未能做到麻木不仁,講究忠孝節義甚至到了能對長輩的各種無稽之談唯命是從的地步,偏他又對種種不合理之處心知肚明。他是內心充滿良知的人卻偏偏屢次違心的充當了舊勢力的幫兇,將一個又一個他真正關心的人一步步推向命運的深淵。眼睜睜看着自己愛的人相繼命喪黃泉卻又無能為力,他常常只能無助的希望那一切的苦痛都能由他一人來承受。每一個年輕生命的隕落對他都是一個巨大的打擊,甚至比逝者的骨肉至親還要痛苦難當,他一刻也不曾停止為自己沒有對他們盡到責任而羞愧自責。實際上他比他的父輩們都更具家族責任感,只可惜他並不具有拯救這個日漸衰敗的家族的力量,他又無法像他的二弟三弟一樣無視它的存在勇敢的追求自我的新生。我時常感覺到自己能切近他內心真實的苦楚,也許因為在那裏面隱約窺見了自己的影子,人若是要一味的畫地為牢,那便沒有人能夠救你。

覺民和琴最終獲得了他們期待中的幸福,覺慧和淑英也找到了廣闊的自由天地,甚至留守家中的淑華也獲准進學校讀書,他們都通過抗爭成功的把握了自己的命運。最後連一味妥協的覺新也通過分家被動的得到了解脱,其實這也不過是一種理想狀態罷了。事實上無論抗爭還是放棄都不失為一種快慰,而人生最苦的莫過於忍耐二字,那是一種慢性的毒,能腐蝕人的心性,麻痺人的神經,令人周身散發出污濁腐朽的氣息,這個人就只剩一具空架子,生與死早已沒有任何意義了。

《家春秋》讓我們看到那個時代不同性格的人物內心苦苦的掙扎,努力抗爭的迎來了温暖的春天,懦弱、畏縮的被舊勢力冰凍。通過一部好的作品可以使我們感受到那個時代人們的思想,性格決定命運,我們這個時代的人們何嘗不是這樣啊!

讀書的讀後感 篇10

我記憶猶新,去年10月的一天,站工會建立的圖書閲覽室對職工免費開放了.聽到這個好消息,我和幾個平時喜歡看書的同事約好去“搶沙發”,面對書架上飄着油墨清香的4000冊新書,我們像肚子餓得咕咕叫的人走進琳琅滿目的自助餐廳,興奮地挑選自己對味的大餐…

可惜,我讀書的熱情火苗漸漸地氣息微弱.因為今年迎檢工作要求高、任務重,回到家裏,被繁雜事務勞累了一天的身心,彷彿只有對着電視裏的肥皂劇或者網絡上的娛樂新聞才能得到放鬆.

7月份,工會組織讀書感言活動,購置了50本好書推薦我們閲讀,我挑選了季羨林大師所著的《讀書與做人》.季老是我國著名古文字學家、歷史學家、東方學家、思想家、翻譯家、佛學家、作家,精通12國語言,被奉為 “國學大師”、“學界泰斗”和“國寶”.以前,我閒散地讀過幾篇他的散文,知道他幾部作品被收錄在語文教科書中,但是一直沒有機會讀他的專輯,這次終於“先下手為強”,搶了本自己喜歡的書.

白天工作忙,沒有時間讀書,我就睡覺前躺在牀上看,一個月來,季老通過他的書每天在我耳邊諄諄教導,告訴我“天下第一好事,還是讀書”.正如他所説:“我的工作主要是爬格子…我爬出的東西不見得都是精金粹玉,都是甘露醍醐,吃了能讓人飛昇成仙;但是其中絕沒有毒藥,絕沒有假冒偽劣,讀了以後,至少能讓人獲得點享受,能讓人愛國、愛鄉、愛人類、愛自然、愛兒童,愛一切美好的東西.”

讀了季老的書,我像補充了營養,幾方面都有很深的感悟.

對於成功,季老以一生經歷告訴我們,總結他的成就,“壓縮成兩個字是勤奮,再多説兩句就是爭分奪秒、念念不忘.”二戰結束後,季羨林遊學德國10年回國,任職北京大學.按當時慣例,歸國博士只能先當副教授,若干年才能轉正,可他一週後就被聘為正教授,兼任東方語言文學系主任,所創紀錄,至今無人超越.歸國不久,季羨林學術功底和獨特魅力在胡適與陳援庵(輔仁大學—北師大前身校長)的學術論爭中得以顯現.兩位學術界泰斗,對漢語“浮屠”與“佛”字誰先誰後這個問題爭論激烈,季羨林以對吐火羅文等佛經傳播的.原文語音演變研究為基礎,著成《浮屠與佛》一文刊發於最高學術刊物——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平息了爭論.

他的實力不僅在於通曉西域古文字上,更體現於他以語言文字為工具對文化交流和思想方法的科學研究.最傑出的成果是他晚年的學術專著《文化交流的軌跡:中華蔗糖史》.該著作從探究各民族加工食用糖的工藝入手,通過對各種語言進行比較,描繪出了一部各民族間的文化交流史,在方法論和史論上都別開生面.

對於學習,季老也將經驗在《學外語》一文中和盤托出,方法只有3種,第一是儘快接觸,讓學習在運用中深化;第二是天資與勤奮,後者佔絕大比重;第三是不要妄想捷徑,學習中沒有“御道”(“御道”就是皇帝走的道路,是引用歐洲古代幾何學家歐幾里得答國王問時説的話).季羨林一生通曉十幾種外語,訣竅就是19世紀一位德國語言學家的辦法,“把學生帶到游泳池旁,把他們推下水去.如果他們淹不死,游泳就學會了”.他在德國學習了近十種語言,沒有一種是靠老師講解語法與單詞的,都是直接“到水裏”閲讀原文.由於勤奮與執著,季羨林沒被“淹沒”,反而成為了“游泳健將”!

對於做人,串聯他的散文我們可以看出,季老提倡的是一種重情重義、知恩圖報、樂觀向上、虛懷若谷的人生.他在散文中寫了很多想念母親、思念祖國的文章,還寫了很多他懷念的老師和同學、同事、朋友,如董秋芳、吳宓、朱光潛、陳寅恪等國內師友,以及被他稱為“教授父親” 的恩師瓦爾德施米特教授、與他相處了11年的女房東歐樸爾太太、與他發生了一段愛情的女孩伊姆加德等國外友人.在回憶這些親人、師友時,他的文字飽蘸深情,充盈着自己感恩、報恩之心和思念之情.季老為人敬仰,不僅因為他的學識成就,更重要的在於他的高尚操守.他拒絕虛名,力辭“國學大師”、“學界泰斗”、“國寶”三大桂冠,這與時下張悟本之流挖空心思炮製桂冠、甚至不惜自封大師的追名逐利之徒形成了鮮明對比.

對人生活感悟,季老留給我們的更是字字珠璣.

“對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屬,還是朋友,都應該有一個兩字箴言:一曰真,二曰忍.真者,以真情實意相待,不允許弄虛作假;對待壞人,則另當別論.忍者,相互容忍也.”

“走運時,要想到倒黴,不要得意得過了頭;倒黴時,要想到走運,不必垂頭喪氣.心態始終保持平衡,情緒始終保持穩定,此亦長壽之道.”

“自己生存,也讓別的動物生存,這就是善.只考慮自己生存不考慮別人生存,這就是惡.”

“每個人都爭取一個完滿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內海外,一個百分之百完滿的人生是沒有的.所以我説,不完滿才是人生.”

“要説真話,不講假話.假話全不講,真話不全講.”

“時間是一個常數,對誰都一樣,誰每天也不會多出一秒半秒.時間尤其珍貴,要爭分奪秒,但個人處境不同,對一些人來説就有一個怎樣利用時間的‘邊角廢料’問題.”

季老的書看完了,我想我以後再也不會用“沒有時間”或“太累了”,來為自己荒廢讀書時間而進行辯解了.“時間就像是海綿裏的水”,我要學習傳承季羨林先生珍惜時間的“邊角廢料”以及勤勉學習工作的優良作風,告慰季老著書育人的在天之靈.

讀書的讀後感 篇11

《讀書是一輩子的事》,作者樊登:是樊登讀書會的創始人,西安交通大學本碩畢業,北京師範大學博士,曾任中央電視台主持人,北京交通大學教師,榮獲國際大專辯論賽冠軍。樊登因為愛讀書、善講書締造了一個靠讀書也能收入過億的事業---樊登讀書會。

讀書最難的不是讀的過程,而是翻開書開始讀的那一刻,這本書封皮上有一句話“好奇心不死,讀書不止”,正是這句話堅定了翻開書的決心。

這本書裏介紹了很多書,在這些書中,讓我感觸最深的是幸福,在沙哈爾的《幸福的方法》一書中介紹了幸福與狀態無關,幸福是一種能力。隨着年齡的增長,有的能力在增長,但幸福的能力在減弱,對快樂的感知力也在變弱,所以幸福的反面並不是不幸,而是麻木。這讓我想到了之前朋友説的現在人的幸福感很低,幸福感高的人多數在北歐,他們不追求豪車,也不求豪華遊艇,反而多數人都會買一部二手車,一艘手動的小船週末去郊遊,也沒有人覺得擁有豪華遊艇是一件令人羨慕的事情,他們每天都過的特別開心,確實,更幸福不來自我們掙了更多的錢,也不來自我們的社會地位得到了更高的提升,甚至不來自我們的身體變得更健康。這都未必能夠給我們帶來真正的幸福,真正的幸福來源於在追求這些東西的同時,我們還能隨時感受到快樂。

既然幸福是一種能力,我們就可以通過鍛鍊來提高這種能力,當我們鍛煉出自己的能力時,我們才會更加幸福。書中提到,讀書是鍛鍊幸福能力的一條捷徑,讀書能開闊我們的視野、增長我們的見識,使我們的心性更為豁達。作者尤其的推薦了《論語》,因為孔子就是一個具備超強幸福能力的人,正因為孔子具備了超強的對幸福的感知力,才能做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才能在任何情況下依然保持幸福的狀態。這也讓我想起之前看到台灣著名學者哲學家朱高正先生曾這樣評論《論語》,還沒讀《論語》的時候是這麼一個人,讀了《論語》之後就變成了另外一個人;如果説你讀了《論語》之後還是原來那個人,表示你還沒有把《論語》讀到腦子裏頭。這讓我對《論語》充滿期待。

關於幸福,沙哈爾教授還給了我們一個幸福的四象限,一是“我現在幸福,未來不幸”的及時行樂型,如癮君子和沉迷於網絡遊戲的人;二是“我現在不幸,未來可能也不幸”的無助型,如嚴重抑鬱的人和習得性無助的人;三是“我現在不幸,未來幸福”的忍辱負重型,“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而我們應該擁有的是第四種價值觀“我現在幸福,未來也幸福”,快樂有不同的樣子,要能體會到此刻的快樂。有人懷念過去,有人憧憬未來,其實我們唯一能待的地方就是此刻、現在。我們可以有慾望,想住大房子,想出國旅遊,只是不要被這些慾望折磨。要為未來努力,但也要開心的享受努力的過程,這才是幸福的方法。如果一個人具備幸福的能力,就會發現,只要自己靜靜地坐着,不説話,慢慢地感受自己,就能夠感受到幸福,歲月靜好,閒來無事,讀上一兩本書,人生是多麼幸福和滿足。

《正念的奇蹟》這本書中認為所有的一切都是奇蹟。當你能夠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一呼一吸之間,當你分明覺知到自己身體的狀況時,這個狀態叫作正念,這是人生最重要的奇蹟。這本書認為我們在一切的處境下,都該保持正念。比如洗碗,洗碗時要感受手摸過碗邊的時候,碗正在變得越來越光滑,而不是想着洗碗佔用了我的時間,沾了我一手的油,這能讓我們的洗碗也變得有成就感起來,這就告訴我們,我們應該專注當下,專注工作,當下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洗碗也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前段時間朋友圈有一篇轉發率比較高的文章,大意是每個帶娃的媽媽都會在孩子睡着後熬夜,名曰“我們熬的不是夜,是自由”,其實這就是沒有專注當下,帶娃也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不要覺得帶娃禁錮了我們。

正念能幫助我們擺脱社會慣性,人們總是追求的東西太多,被社會的慣性所操作,不知不覺中,別人就成了我們自己。別人住大房子,別人賺很多錢,別人買好車,我們也得這樣。當一切物質都有了的時候,我們又在嚮往絕對化的自由,其實,真正的自由不是為所欲為,一個人為所欲為的時候,恰恰是他最不自由的狀態,因為他被情緒控制着,他是自己情緒的奴隸。要想擺脱社會的`慣性,就需要我們把正念調動出來,專注我們的當下。

《少即是多》告訴我們從物質中獲得幸福的時代已經結束,幸福不是物質上的加法,而是精神上的充盈。我們要找到生活中最重要的東西,然後嘗試斷舍離,把沒必要的東西拋掉。當下能給我們帶來幸福感的,是一些減法,你減少了一些事,會覺得一下子輕鬆了很多。生活中,我們要小心“消費傳染病”對自己的控制,事實上,有很多別人所擁有的東西,你根本就沒必要擁有。

這本書在18個改變生活的建議中提出,我們要追求生活中的小確幸,小確幸就是小小的確定的幸福,跟那些大的幸福比起來,經常發生的小確幸對我們生活的影響會更大。比如,我們買了大房子,高興不過半年,而小確幸卻每天發生在我們身邊,小確幸是回家看到父母身體健康,是孩子往我們口中塞的一塊糖,是同事間的相視一笑,是學生認真聽講的眼神,是久不寫作業的學生認真完成了一次作業,是學生課後送給自己的一片樹葉,是路遇學生的一聲問候……

讓我們調整好自己的價值觀,調動出我們的正念,提升自己幸福的能力,不斷的發現生活中的小確幸,幸福的扮演好我們人生的每一個角色,幸福的為人子女,幸福的為人父母,幸福的做老師,擁有一個幸福的人生。(張豔豔)

讀書的讀後感 篇12

合上書,夜已深,但我中依然百感交集。

這是我讀過的第二本名人傳記——《名人傳》。《名人傳》是由三本名人傳記組成的書《貝多芬傳》、《米豁郎琪羅傳》和《托爾斯泰傳》。一個是音樂家,一個是雕塑家,一個是小説家。雖然各自的領域不同,但是,他們為了尋求真理和正義,為了創造一部真實、善良、美麗的不朽傑作,獻出了一生的精力。他們堅信,只要他們的靈魂能夠堅勇氣,不因為悲傷和災難而盲目沉淪,他們就能突破身體的束縛,奔向生活崇高境界。

《名人傳》講述了貝多芬艱難而輝煌的一生。

貝多芬出生在一個音樂家庭,他的父親強迫他在打罵中學習音樂,以使他脱穎而出。貝多芬8歲加入劇院樂隊,13歲成為管風琴手。17歲時,她失去了母親。大革命爆發後,他毅然告別父親,在首都維也納定居。創作了一首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交響樂。但在風華正茂的有耳病,晚年完全失聰。從此,他再也聽不到美妙的音樂,更不用説觀眾的掌聲了。他掙不到一文錢,因為他不能從事音樂創作。他經常捱餓。臨終前,貝多芬創作的《第九交響曲》震驚了世界。

貝多芬的一生經歷了許多痛苦:悲慘的童年,家庭的變化,痛苦的折磨,露宿街頭的落魄……但也取得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成績。他傳奇的人生迴應了一句話:苦難是人生的老師。苦難,從不與輝煌悖論。古語云自古雄才多磨難,從來沒有花花公少偉男,苦難成就偉大,苦難成就輝煌。想象一下,沒有這種獨特的坎坷經歷,貝多芬怎麼能寫出這麼多垂史冊的歌曲呢?成功與苦難是一對雙胞胎姐妹。

我想,我應該像貝多芬一樣跌倒,站起來;遇到挫折,堅強生存;悲傷,試着微笑。貝多芬説:優秀的`人的一個主要優勢是:在不利和困難的經歷中不屈不撓。是的,滴水可以穿石頭,只要不放棄,只要要保持那份執着,就能敲開成功之門。

貝多芬用痛苦譜寫了與命運抗爭的音樂。音樂家最重要的是他的耳朵。然而,貝多芬是一個特例。雙耳失聰的他每天都承受着巨大的壓力,了令人震驚的精神食糧。在別人眼裏,他總是那麼叛逆不馴服,很難接近,但認識他的人知道,在付出和要求中,他的選擇總是付出:付出一些女人真正愛,但總是有各種原因讓她們不能在一起;愛他的侄子卡爾,但侄子總是讓他的叔叔失望,因為卡爾麻木,這位偉大的音樂家提前離開了世界。貝多芬以頑強的精神和美妙的音樂贏得了世界的掌聲。

羅曼羅蘭説:打開窗户!讓自由空氣重新進來!讓我們呼吸英雄的氣息。不知道為什麼,我覺得這句話藴含着深刻的哲學。也許這就是作者寫這本書的目的。

讀完這部作品後,我知道貝多芬的坎坷生活:作為一名音樂家,聽覺障礙是多麼悲慘啊!這種對音樂家來説非常致命的疾病給他帶來的痛苦是普通人無法理解的。然而,這樣的他,創作了無數鉅作!

貝多芬的勇敢,盡力讓他成功。他打敗了許多我們無法想象和勉強忍受的痛苦和惡病。另一點是,作為一名音樂家,舞台上的變奏者沒有觀眾的支持、肯定和青睞,這無疑是一種痛苦的壓力力量,給心魄帶來沉重的艱辛。然而,他仍然打敗了他們,他的努力讓世界各地的人都很高興,他的力量得到了證實,貝多芬最終爬上了人生的巔峯。

羅曼羅蘭曾經説過:生活是嚴酷的。對於那些滿足於普通人的人來説,生活是一場無盡的鬥爭,往往是一場沒有榮譽和福祉的悲傷鬥爭。作者寫的三個名人,他們都是他們普通的人,但他們都經歷過比普通人更難想象的痛苦和絆腳石。然而,他們都是從困難中鍛煉出來的人和名人,他們仍然不屈不撓於命運對他們的挑戰和考驗。他們都有同樣的英雄品格:一是百折不回的努力前神靈;二是永恆維護人格尊嚴,嚴格遵守人格獨立,既不勉強服從強權政治,也不隨波逐流;第三,關愛人、關愛人的博愛神魂,願意為人的福祉奉獻自己。

原來,名人並不像我們想象的那麼美麗。也許正是因為各種障礙和困難,他們才成為偉人。我們需要學習的是他們不怕困難和障礙的偉大精神!

在我看來,米開朗基羅既懦弱又固執。災難來臨時,他的第一個想法就是逃避。但對於自己的夢想,他一定會堅持完成,即使年過古稀,也還是要完成勒二世的陵墓,即使是成品也不如剛開始計劃的好那麼好,但這樣可以實現他的願望。父親、兄弟和侄子的過度依賴和誣陷使他痛苦不已,但他仍然頑強地為夢想而奮鬥,完成了一件精美的作品。

托爾斯泰,一位永遠追求生命真諦的文學巨匠,創作了《戰爭與和平》、《安娜》等許多不朽的傑作·卡列尼娜、自傳體小説《童年》等。

羅曼·羅蘭用他的筆告訴世界:貝多芬、米開朗基羅、列夫·托爾斯泰,這三個不同領域的大師,不為人知的故事,共同的品質。這些品質值得學習。

央視開學第一課,一首優美的鋼琴曲贏得了觀眾持久的掌聲。然而,贏得掌聲的不是優美的旋律,而是劉偉彈出這首歌的腳:還有龍蛇書法,受到大家的追捧。然而,人們不僅稱讚它這個詞是殘疾書法家半丁,受人欽佩。

劉偉、半丁,他們的故事和貝多芬的故事一樣感人。在人生的道路上,會遇到一些不幸、挫折、荊棘、挫折、不公正、失敗,走路會受傷,甚至流血。然而,只要你堅持下去,你就能打敗壞運氣,劉暗花明。我們不歡迎痛苦,但當痛苦來臨時,我們必須面對困難,成為主宰自己命運的勇者。

掩卷遐想,命運之門慢慢打開,激情的《命運交響曲》在我心中久久迴響……

讀書的讀後感 篇13

本書是陳興良教授撰寫的西方人物誌,以在西方刑法學歷史上曾經做出重大貢獻的十位刑法思想家為單元,勾畫出近代西方刑法思想和刑法理論歷史演變的基本線索。在這十位刑法思想家中,既有康德、黑格爾、邊沁這樣以哲學思想著稱的學者,他們對刑法的獨特論述值得關注;又有孟德斯鳩、貝卡利亞、費爾巴哈這樣對刑法學科的形成具有創始貢獻的學者,他們對刑法基本理念之形成功不可沒;同時還有龍勃羅梭、菲利、加羅法洛、李斯特這樣對於刑法學派的形成具有開拓功勛的學者,他們對拓展刑法學術視野居功至偉。最後,筆者將下文敍述中選取幾位印象較為深刻的刑法學家進行解讀。

孟德斯鳩的標籤是“探尋法意”。他從政體形式出發,分析了相應的法律制度、包括刑法制度。而他最大的貢獻就在於他明確將自由作為刑法的根基,使得刑法第一次從血腥中解放出來,成為保障自由的工具。此外,他把危害社會的行為作為犯罪的載體並提出“罪與刑之間的適當比例”的命題對於排除主觀歸罪和建立罪行相當原則具有重要意義。

貝卡里亞的標籤是“建構公理”。他總結了一些有益的普遍真理,這些真理中包含着我們稱之為刑法基本原則的內容,也即罪刑法定主義、罪行均衡原則和刑罰人道主義,而現代民主國家包括我國的刑法中無不體現着這些原則。在犯罪層面,他認為犯罪的本質特徵在於行為的社會危害性,除此之外,犯罪還應具備違法性,這就從形式和實質層面點明瞭犯罪的特徵。在刑罰層面,他的突出貢獻在於首倡刑罰目的的功利觀,提出雙面預防的理論以及主張刑罰寬和化和廢除死刑,毫無疑問,這些前瞻性的主張對於當今司法改革大有裨益。

康德的標籤是“弘揚道義”。顧名思義,他的貢獻主要體現在道義報應論和等量報應論上。首先,他提出的報應不同於原始社會的血親復仇 和同態復仇,而是把贖罪和賠償等交換意義上的等價作為復仇的標準,從而實現由量到質的轉變。其次,他提出的道義報應主義刑罰哲學否定了神意報應主義,認為人是現實上創造的最終目的,以尊重人作為目的價值,並由此提出經典論述“人是目的而非手段”,也即只有在一個人犯了罪的情況下才能加刑于他。這些論述剔除了報應論中的神學內容,使之世俗化,並以此論證刑罰的依據,使報應刑主義完成了從矇昧到理性的轉換。但這種以牙還牙式的絕對報應主義忽略了功利主義預防,因此也存在問題。

龍勃羅梭的標籤是“遭遇基因”。他的思想精華概括下來主要分為三部分。第一,他對刑事古典學派的方法論研究進行了革命,將實證方法引入犯罪學研究,他以觀察作為研究犯罪的重要方法,將結論建立在嚴格的科學數據上,從而結束了對犯罪的抽象臆想,但唯一缺陷就是他沒有進一步揭示犯罪產生的內在根據。第二,他提出了“犯罪天生論”。也即早期認為犯罪可以通過基因遺傳給下一代,因此存在天生犯罪人;到了晚期他開始強調墮落對犯罪產生的原因力,實現了從側重生理因素髮展到兼顧心理及其他社會因素。第三,在刑罰層面,他一反古典學派的道義責任,提出了“社會責任論”,也即對犯罪人適用刑罰不是基於報應而是基於人身危險性,這就為後來的保安處分等制度提供了理論基礎。

李斯特的標籤是“關切目的”。他的思想精髓同樣可以概括為三部分。第一,復興刑事政策。李斯特使刑事政策真正成為一門學科,他認為刑事政策的目的是價值判斷,其主要是為了解決法律事實的“當為”而非僅侷限於犯罪刑罰等事實學的範圍。反觀我國,可以説是在近些年來將刑事政策應運到了極致,但是大而概括式的概念演繹與籠統適用的確值得反思,如何精準化的運用刑事政策才是值得重視的地方。第二,犯罪徵表説的提出。他把犯罪行為看作是行為人反社會性格的'徵表,統稱為“人身危險性”,也即因受懲罰的不是行為而是行為人。第三,他提出目的刑主義,重視犯罪的預防作用,特別是特殊預防,並且把改善教育為內容的刑罰視為目的刑的根本要求。預防刑的倡導相對於單純的懲罰而言的確更能從內心破除犯罪分子的犯罪心理,使其更好的改造和迴歸社會。

讀完整本書,可以説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從探尋法意的孟德斯鳩到關切目的的李斯特,從古典學派到人類學派再到社會學派,原來刑法思想是這樣一步步發展而來的。雖然説這些刑法思想家只涉及了其中某一點而不及其餘,但是就這“一點”恰恰是以往的“全面”中所沒有的,因而又是深刻的。而且在那樣的時代,他們能夠掙脱封建的牢籠,追求理性,進而形成自己的一套思想理論,是很值得尊敬的。可以説,正是因為這一個個片面的刑法思想家,他們突破了平庸的全面,帶給我們全新的視野,給我們呈現出全面—片面—全面的否定之否定的思想發展軌跡,才使得刑法思想的不斷成長,進而發展到今天的樣子。可見,這片面的背後藴藏着多大的力量,也正是這些否定性的力量,讓我們處在永遠進步的潮流之中。

讀書的讀後感 篇14

最近,利用空閒時間翻看了魏書生老師的《如何做最好的教師》,我不由地思考:我們老師和學生究竟應該保持一種怎樣的關係才最有益於學生的成長,才能成為最受學生歡迎的教師?

作為一名剛踏上工作崗位不久的女教師,因為年輕,因此相對來説和學生比較有共同的語言,容易和他們打成一片,成為知心朋友。很多學生也願意把自己內心平時不好向家長、同學訴説的想法跟我説,尋求我的幫助。這時候我也放下教師的身份,更像是姐姐一樣耐心地聽她們訴説,為她們出謀劃策。

或許正是因為這樣似朋友一樣的關係,也由於我自身比較文靜、温柔的性格,只要不跨越我的底線,我不願意向我的學生髮火,也不會發火。然而在我踏上講台的這三個多裏,我的教師威嚴似乎慢慢受到威脅:課堂上總有那麼幾個“調皮”的學生愛説話、愛做小動作,從而引起全班同學注意力的分散。教訓一番後,往往又會重演。課後練習還有個別學生抄抄應付了事。跟他們講道理、寫保證書,但似乎只能堅持幾天。……

這些日子以來內心有很多的困惑,而這些困惑都源自“心態問題”——究竟應與學生保持一種怎樣的關係?在面對學生時如何擺正自己的心態?我一直明白,只有處理好了這些問題,教學才能變得從容,教育學生時才能處事不驚。

看了魏書生老師的《如何做最好的老師》一書,收穫很多。整本書中很多章節都隱含着討論了教師應該如何處理和學生的關係這一問題,像第六章節中引用馬卡連柯的觀點“教師要有高度的責任感”説明了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首先必須要有強烈的責任心。

教師是一個很特殊的職業,它是一項良心活,許多工作很難進行準確量化評價,這就使得許多環節和工作只能憑教師自身的責任心去實施。可以説責任心是促使一名教師幹好工作的動力,成為影響教師工作質量、效率和成果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一名教師,一旦有了較強的責任心,就會成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它能使教育教學過程中的不利因素化為有利因素,讓孩子真正感受到一種親近老師、敞開心扉、積極向上的情感氛圍,這對於孩子的發展是非常的有利的。

教師有強烈的責任心之後,就會自發地想學生之所想,急學生之所急。但僅僅有責任心還不行,像書中第三章節中引用蘇聯蘇霍姆林斯基的觀點“教師,應是精神豐富的榜樣”。蘇霍姆林斯基是蘇聯優秀的教育家,他創辦實驗學校,主張愛的教育。“在教師素質的諸多因素中,對學生的奉獻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責任之心等教師非智力因素是第一位的”。 教育對象的心靈絕不是一塊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經生長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因此,教師的責任首先在於發現並扶正學生心靈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芽,讓它不斷壯大,最後排擠掉自己缺點的雜草。如果我們用成人的冷漠去對待孩子的真誠,那麼一切“語重心長”的教育都無濟於事。對於那些讓人頭疼的孩子教師更用“科研”的眼光去看,把教育上遇到的.每一個難題,如班集體建設、“後進生”轉化、作弊等等,都當作科研課題來對待,把每一個“難教兒童”都當作研究對象,心態就平靜了,教育也從容了。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日常教學中多關愛學生一點,即使是批評和處分也建立在關心熱愛學生的基礎上,體現出對學生的真誠與希望。當學生感受到老師對自己的關心和愛護時,他們會更“傾心”於老師,更樂於接近老師,更願意接受老師的批評教育。所謂的“親其師,信其道”就是這個道理吧。可見育人中愛是如此地重要,經驗告訴我們當面對有困難的學生時,這種現象更是明顯。

為此,書中還引用了蘇聯教育家贊科夫“做一個富有激情的教師”、盧梭“教師必須瞭解學生”、 狄德羅“教師要有豐富的情感”等人的觀點。

當然,教育並不是有了愛就有了一切,教育之愛絕不是遷就縱容學生,絕不是放棄嚴格要求和嚴肅的紀律。教育中真正的愛,意味着對學生的成長以至未來一生的負責,因此這種愛必然包含着對學生的嚴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懲罰。而我現在所缺少的就是對學生跨越規則後的懲罰。往往在學生犯了一些錯誤後,當他們主動來承認錯誤,態度真誠時我就心軟,而對於一些小錯誤懲罰能免則免。殊不知對於一些不自覺的學生,往往就是看穿了我這一弱點,錯誤屢次再犯,一再地試圖跨越我的底線。俗話説,“不以規矩,不成方圓”。萬事還是需要規則。尤其是對於國中學生,自我約束、自我制約力還比較差,需要一些規則來警戒他們什麼行為是不允許的,什麼行為是要受到嚴厲懲罰的。而規則的制定,教師要和學生一起商量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