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文城>節日範本>冬至節>

實用的冬至吃餃子作文錦集十篇

冬至節 閲讀(5.63K)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冬至吃餃子作文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實用的冬至吃餃子作文錦集十篇

冬至吃餃子作文 篇1

大家應該知道二十四節氣吧!今天是星期六,12月22日,陰曆十一月十三。今天就是二十四節氣中——冬至!

我想大家應該知道冬至——吃餃子!今天我們家就吃了一頓餃子宴!説到今天吃餃子,還有我的一份功勞呢!

第一個功勞是——包餃子。今天我早早的來到了姥姥家,做完奧數,便感到很無聊,東看看,西逛逛!突然,看到姥姥正在包餃子。我想:要不我幫姥姥一塊兒包餃子!於是我來到姥姥面前,給姥姥説:“姥姥我來幫你包餃子吧!”姥姥説:“行啊!”

我右手拿餃子皮,左手用筷子往餃子皮裏放肉餡兒,然後,放下筷子,用手使勁擠了一下,便包好了一餃子。這時看看我包的餃子,哎!真是沒得説,什麼都不像!説像包子吧,又不像;説像狗骨頭吧,也不像!再看看姥姥包的,個個都像樣(像包子樣)!

過了一會兒,看看我包的包子,個個都像打了個敗仗一樣!但是,再看看姥姥包得,個個都像將軍帶出來的兵。餃子包完了,下一步就該下包子了!

我的第二個功勞就是——吃包子了!嘻嘻!不用猜,大家就知道了!今天我吃得特別香,吃得特別多,因為裏邊有我的一份功勞幺!

冬至吃餃子作文 篇2

今天是冬至,我和媽媽、奶奶、爺爺一起包的餃子,奶奶説:如果冬至不吃餃子,會把耳朵凍掉的。

餃子的餡是我最喜歡吃的韭菜和肉。奶奶先把麪粉活成麪糰,然後由媽媽切成小塊,我把它們壓扁,最後爺爺擀成餃子皮,就開始包餃子啦,媽媽教我把餃子餡放到餃子皮上,先把中間捏緊,然後再捏緊邊,別看很簡單,但真正做起來卻並不簡單,我老是做不好,包的餃子個個奇形怪狀、東倒西歪,我把它們一個個排得整整齊齊像我體育課是的隊列。媽媽説包餃子一定記住不要露餡,否則就成餃子湯了。

奶奶説:餃子像一羣小白鵝,撲通撲通跳下河,

餃子下好了!一咬,就有一股香味撲鼻而來,特有滋味。

我家的餃子太好吃了。

冬至吃餃子作文 篇3

東漢時候,有個名醫,叫張仲景。他的醫術高明,不管什麼病,都能手到病除,人們稱他是醫聖。

張仲景在長沙做官,那年退休回鄉,正值隆冬,一路上寒風刺骨,雪花飄飄散。他看到那些為生活奔忙的人,衣着單薄,不少人耳朵都凍爛了,他心裏很難受。

張仲景回家後,心裏總掛記着那些爛耳朵的人們,他叫他的弟子在南陽找了一塊空地拾只佔棚子,架上衣鍋,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格放在鍋裏煮,等煮好後,把羊肉、藥物撈出來切碎,用麪皮包成一隻只耳朵形狀,再放在鍋裏煮。到冬至那天就開張,專門送給傷的人吃。張仲景把這種治傷的藥叫“祛寒嬌耳湯”,吃過以後的人只覺得渾身發暖,兩耳生熱,傷都治好了。(點評:冬至,張仲景煮餃子為人們治凍傷,“祛寒嬌耳湯”的誕生。)

以後,每到冬天,張仲景都做“祛寒嬌耳湯”,到冬至那天,送給大家吃,預防和治療凍傷。

巧的是,過了好多年,又到了冬至那天,張仲景離開了人世。為了紀念他,每年冬至家家户户包餃子吃,並説冬至吃了餃子,耳朵就不會凍掉了。直到現在,有些地方餃子叫做餃耳呢。(點評:無巧不成書,張仲景的忌日也正好是冬至,人們為了紀念他,冬至包餃子成為風俗。)

冬至吃餃子作文 篇4

東漢時候,南陽有個張仲景,是個名醫。他醫術很高,不管什麼疑難病症,都能手到病除,人們稱讚他是妙手回春的醫聖。

張仲景在長沙做官,那年告老還鄉,正是冬天,寒風刺骨,雪花飄飄。他走到白河岸邊,看到那些為生活東奔西走的窮鄉親們,面黃肌瘦,衣不遮體,有好些人的耳朵都凍爛了,他心裏很難受。

張仲景一到家,登門求醫的人很多,他雖然很忙,可是心裏總掛記着那些凍爛耳朵的窮鄉親。他叫他的弟子在南陽東關的一塊空地上搭個棚子,盤上大鍋,在冬至的那天開了張,給窮人舍藥治凍傷。舍的藥叫“祛寒嬌耳湯“。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藥材放在鍋裏煮熬,等煮好後,把羊肉藥物撈出來切碎,用麪皮包成耳朵形的“嬌耳“下鍋。然後分給來討藥的人們,每人給一大碗湯,兩隻嬌耳。人們吃下嬌耳,喝了祛寒湯,只覺渾身發暖,兩耳生熱。

再説,張仲景在長沙做官的時候,經常為當地百姓治病,受到那裏百姓的愛戴。他告老還鄉後,長沙的百姓想念他,每年推選幾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帶着鄉親們的心意來看望他。那年,張仲景身患重病,長沙老人説:長沙有一穴好地,想叫他壽終時葬在長沙。南陽的人哪裏肯依?兩下里就為這事爭吵起來了。張仲景説:“我吃過長沙水,不忘長沙父老情;我生於南陽地,不忘家鄉養育恩。我死了,你們抬着我的棺材,向長沙方向走,靈繩在哪裏斷了,就把我葬在哪裏算了。“眾人一聽,也不再爭論了。

那年冬至那天,張仲景離開了人世。長沙來了許多人弔喪,並要把他的屍體運到長沙去。遵照他的遺囑,南陽和長沙的人抬着棺材上路了,走到當年舍“祛寒嬌耳湯“的地方,靈繩忽然斷了。眾百姓忙打墓,下棺,填墳。你一挑,我一擔,川流不息,晝夜不停,把張仲景的墳壘得很大。又在張仲景的墳前修了一座廟,這就是現在的醫聖祠。

張仲景是冬至這天壽終的,又是冬至這天開張舍“祛寒嬌耳湯“的,為了紀念出國這一天,每年冬至家家户户都包餃子吃,並説冬至吃了餃子,耳朵就不會凍掉了。

冬至吃餃子作文 篇5

今天是冬至,媽媽一大早就忙活開了,又是和麪,又是調肉餡兒,冬至吃餃子的習俗作文800字。媽媽昨天就説過冬至必須吃餃子。可是為什麼要吃餃子呢?我起牀後趁媽媽不注意,

悄悄來到書房打開電腦,我要找找答案。我在百度裏點搜索“冬至的來歷”,一下子搜出來好多關於冬至的信息。一一讀過後我才知道,原來冬至吃餃子是為了紀念“醫聖”張仲景啊。傳説是這樣的:張仲景是南陽稂東人,他著《傷寒雜病論》,

集醫家之大成,被歷代醫者奉為經典。張仲景有名言:“進則救世,退則救民;不能為良相,亦當為良醫。”東漢時他曾任長沙太守,訪病施藥,大堂行醫。後毅然辭官回鄉,為鄉鄰治病。其返鄉之時,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兩岸鄉親面黃肌瘦,飢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凍爛了

。便讓其弟子在南陽東關搭起醫棚,支起大鍋,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嬌耳湯”醫治凍瘡。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在鍋裏熬煮,然後將羊肉、藥物撈出來切碎,用麪包成耳朵樣的“嬌耳”,煮熟後,分給來求藥的人每人兩隻“嬌耳”,一大碗肉湯。人們吃了“嬌耳”,

喝了“祛寒湯”,渾身暖和,兩耳發熱,凍傷的耳朵都治好了。後人學着“嬌耳”的樣子,包成食物,也叫“餃子”或“扁食”。

冬至吃餃子,是不忘“醫聖”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至今南陽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我故意問媽媽“媽媽,你知不知道今天吃餃子是為了紀念誰?

”媽媽搖搖頭。“告訴你吧,是為了紀念治病救人的‘醫聖’張仲景。這都不知道!”我得意地説。媽媽也有不知道的時候,我暗自高興地想。從網上我還學會了一首關於冬至的《九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小朋友,你知道為什麼冬至要吃餃子了嗎?

冬至吃餃子作文 篇6

冬至,一年最冷的季節。

我長吁一口氣,終於到了。

賣家是位四十左右的中年婦女,很貼心的為我準備了紅色的袋子,並介紹羅列着的金銀財寶。這裏是金光閃閃,最受歡迎的金元寶,那裏是財源廣進,意義深遠的長銀條。她細心告訴我祭祀的步驟——先把名字寫在紅袋子上,再在周圍散一點紙錢,最後就着燃着的火星把紅袋子從底部燒起。這樣紙錢燒了,別人家不會搶。

我在心底記下步驟,謝過她便離開了。一路上,陸陸續續有人開始燒紙,嘴裏唸唸有詞。三五成羣,也有一個人。人們佇立着,安靜的看着火苗,嘴裏唸唸有詞,時不時用小棍將即將暗淡下去的火苗撥地更旺。那明亮的火焰伴隨着裊裊青煙既有淡淡的傷感,也是對已故先人一種深深的緬懷。

我按照心裏記下的步驟將祭祀做完,又把灰燼整理在一起。並在心裏祈願——家人健康平安。我想太太能夠聽到我的聲音,我也會為了整個家族的興旺而更加奮發努力。

到家了,身體漸漸暖了起來。我將買好的餃子放進鍋裏,嫩白堅硬的它們撲通撲通的一個個跳進鍋裏,發出清脆的聲音。不一會兒,噴香的餃子就出鍋了。湯水白白的,餃子餡兒的油零星地浮在湯麪上,一大口喝下去,心裏滿滿的。

冬至,是一年最冷的時候。死者已矣,活着,要懂得珍惜。

冬至吃餃子作文 篇7

冬至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餃子,可大家知道冬至為什麼要吃餃子嗎?從前,有一個人叫張仲景,他是一個很有名的大夫,同時他也是個官。一年冬天天很冷,漫天飛舞着鵝毛大雪,連莊稼都被凍死了。張仲景告老還鄉,走到家鄉南陽時,他遇到了許多向南走的鄉親。他好奇的問大家為什麼要離開家鄉,鄉親們説:“今年冬天太冷了,很多人被凍病了,我們想去暖和的地方。”張仲景説:“我能治好你們的病。”於是,他就把羊肉和蔬菜等驅寒的食物剁碎,又用麪皮包起來,在放在滾燙的開水裏煮熟,分給大家吃。鄉親們吃完,果真病好了,於是他就給這種食物取名嬌耳。經過漫長歲月的演變,嬌耳就變成了我們現在吃的餃子。所以媽媽的媽媽説:冬至一定要吃餃子,否則會凍掉耳朵的!

今年的冬至,我是和姥姥、舅舅、舅媽,還有媽媽一起過的'。我們包了香噴噴的大肉蘿蔔餃子,熱氣騰騰的餃子一出鍋,端到餐桌上,我就迫不及待的吃了14個。現在回想起當時美味的餃子,還餘香縈口啊!

冬至吃餃子作文 篇8

過冬至?吃餃子

過冬至,吃餃子,這是個大學問呢

相傳南陽醫聖張仲景曾在長沙為官,他告老還鄉時適逢大雪紛飛的冬天,寒風刺骨。他看見南陽白河兩岸的鄉親衣不遮體,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凍爛了,心裏非常難過,就叫其弟子在南陽關東搭起藥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置鍋裏煮熟,撈出來剁碎,用麪皮包成像耳朵的樣子,再放到鍋裏煮熟,做成一種叫“驅寒矯耳湯” 的藥物施捨給百姓吃。

服食後,鄉親們的耳朵都治好了。後來,每逢冬至人們便模仿做着吃,是故形成“捏凍耳朵”此種習俗。當時的“捏凍耳朵”也就是我們現在俗稱的餃子啦

老祖宗傳下來的規矩,你説我能不照辦嗎?為了不凍耳朵,我也要下廚房包餃子嘍

至於剁肉、拌餡兒等麻煩的工序就只好麻煩老媽來幫忙了。只見媽媽快刀斬亂麻,不一會兒就把一大塊羊肉剁成了富有黏性的肉餡兒了。我用手摸了摸,嘿光溜溜的,捏起一點兒,還真有一種藕斷絲連的感覺呢接着還要進行第二道工序——拌餡兒。

媽媽把剛剛剁好的肉餡兒倒進一個盆子裏,依次放入了鹽、醬油、白糖(白糖提鮮的)、十三香等調料,拿根筷子朝一個方向攪,不大一會兒,剛剛還是粉白色的肉餡兒已經完全大變樣了,呈茶褐色的樣子,黏糊糊的,也沒有剛才那麼好看了,不過你若低頭仔細地聞一聞,一陣誘人的香味便撲鼻而來。

馬上要進行第三道工序了,也是最重要的一道工序——包餃子。我和媽媽分了工,我來擀麪皮,媽媽則負責包餃子。大廚出場了,我捋捋袖子,穿上圍裙,還真有一副大廚的味道呢

我拿過一個小麪糰,在案板上使勁兒壓了壓,壓出了一個不規則形狀,再拿擀麪杖在麪皮上滾動,有好幾次都粘到了擀麪杖上,媽媽告訴我説:“這是因為你放的麪粉太少了,所以會粘在一起。”只見媽媽很快地在麪皮上撒了一點麪粉,待我在次去擀的時候,果然不是很黏了。就這樣,我擀的第一個麪皮橫空出世了,雖然它並不完美,缺胳膊少腿的,但這畢竟是第一次嘛,有情可原……

擀了幾個麪皮後,媽媽嫌我速度太慢,於是我又改行啦搖身一變,變成了包餃子的主。我拿過了一個麪皮,小心翼翼地從盆子裏挑了一點兒肉餡兒放進麪皮的中央。接着是合口,不幸的是,我放餡過多,所以餃子先生的大肚皮上便多了幾個小補丁,嚴重破相。

費時費力半個鐘頭, 總算是包好了餃子,就等下鍋了誰燒開後,我小心翼翼地把水餃倒進鍋裏。只見餃子一個個如快活的小天鵝在鍋裏快活地游泳。不大一會兒,鍋裏泛起了白沫,餃子出鍋嘍迫不及待的我不等火熄滅就撈了一大碗,在蘸點兒準備好的調料,咬下一口,滿口生津,真是色香味俱全啊不然怎麼説還是自己做的好吃呢?畢竟是自己的勞動成果啊

冬至吃餃子作文 篇9

眾所周知,冬天裏最冷的一天就是冬至,冬至是我國傳統的節日,在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包餃子。

記得我第一次過冬至節,是在一個週末。

那天早晨,我還在牀上做美夢,姥爺叫我,説讓我跟他去買菜。我一骨碌就爬了起來。我們到菜市場後,姥爺又領着我來到一家豬肉店,我以為今天要吃回鍋肉呢,但姥爺卻讓賣肉的人把肉剁碎,難道今天要吃餃子嗎?不出所料,今天的確是要吃餃子。

我問姥爺:“今天為啥吃餃子嗎?”姥爺回答我:“寶貝,如果今天不吃餃子的話,你的耳朵就沒了,要不這樣,你和我一塊兒包餃子,不過,你自己包的餃子自己吃。”我這才知道冬至這一天要吃餃子的,我很爽快地答應了,因為這是我第一次包餃子。

話不多説,姥姥準備好肉餡和麪團,我們就要包餃子了。廚房裏,我學着姥爺的樣子,把餃皮放在手心,挖了一勺肉餡,放在餃子皮上,兩邊對摺,手使勁一捏,沒想到,餃餡全擠了出來,我看姥爺已經包好一個餃子,準備包下一個了,我想:如果我把肉餡放少一點,不就不會擠出來了嗎?我把餃皮打開,挖出一半肉餡,再捏在一起,可我一看,這哪像小耳朵呀,咋看都像月亮,我放棄了。後來,我腦子又有一個新的想法,我把一勺子的肉餡放在一個餃皮上,我又拿了一個餃皮放在上面,然後沿着邊捏住,一個像太陽的餃子大功告成了!

姥爺哈哈大笑:“你把餃子包成啥樣子,你耳朵就會長成啥樣子。”啥?我可不希望我的耳朵長成太陽的樣子。姥爺看我還想包餃子,他就手把手地來教我,有“師傅”教,我自然很快掌握了“技術”,我不僅學會了包餃子,還包了十幾個呢!

那天,吃了熱騰騰的餃子,果然,一個冬天,耳朵沒有凍掉。我到現在喜歡過冬至,冬至是一個熱氣騰騰的節日,是一個有愛的節日,我們與家人相守在一起,包餃子,煮餃子,吃餃子,既暖心又暖身體,這才是最温暖的時刻。

冬至吃餃子作文 篇10

隨着校園中的三角梅凋落,冬至降臨。這幾天總是陰沉沉的,幾乎很少見到陽光,四周顯得很冷落蕭條,萬木凋敝。受副高壓帶的控制,長江南岸夏季炎熱多雨,冬季乾燥寒冷,一年四季分明。

在潮實上了這麼多年來,這是第一次在家裏過冬至,以前的冬至就是在食堂裏喝上一碗熱氣騰騰的湯。

帶着快樂的心情走進家門,我感覺到了濃濃的冬至氣味。

雖説南方人偏受湯圓,可我偏鍾情於餃子。

小時候,入了冬,家裏總愛包一次餃子。沒有待定的時間和意義,不過是某一個降温的早晨的一時興起,卻在日漸寒冷的天裏憑增一股暖意。

平時用來炸食物地面粉意外與冷水相遇,簡單揉搓之後就成了白白胖胖的麪糰,靜待一旁。白菜洗淨,在砧板上躺好,金屬與木頭有節秦地碰撞出一首序曲。剁好的餃子餡,撒些許鹽,靜置片刻,瀝乾水分,調味全憑手感。奶奶對此頗有經驗,自是不必擔心肉餡鹹淡。

接着,便是包餃子了,也是我最感興趣的一部分。一家五個人圍桌而坐,爺爺擀麪皮,餘下四人來包。麪糰搓成長條,再掰成一元硬幣大小的小團,用擀麪棒一壓,略擀一下將小困推開,左手轉動麪皮,右手擀麪,只需三四秒功天,一張厚薄適中的麪皮就壓成了型,放在撒好乾粉的桌面上。爺爺把麪皮攤在左手掌心,用筷子挑肉餡,置於正中,一擾,一折,一捏,一枚標緻的餃子就完成了。雖然包起容易,但要包得好卻很不容易。既要快,又要不露餡,下鍋不破,還得好看。約摸一小時的時間,餃子們就排成方陣,時刻待命。

餃子,説吃也是真的好吃。奶白色的外皮半偷着亮,吹彈可破。瘦肉肥肉五比二,與清甜帶脆的白菜天生一對。若是包得好,還有濃郁的湯汁,一口下去,肉香四溢。我習慣蘸醋,有時還蘸上蒜泥與辣椒,和着熱氣騰騰的餃子,那叫一個痛快!

但真正讓我愛上餃子的,還是包在其中的那一份温情。也只有吃餃子這一天,對於午飯的準備,一家五口都能參與,忙碌着,説着,笑着。年復一年,同爺爺奶奶一起吃飯的機會越來越少,即使有,也只是匆匆忙忙,話也沒能多説幾句。能夠包餃子的閒暇週末,也逐浙沉澱在童年的記憶之中。感謝冬至讓那生封的記憶再現,那最純真的快樂就這樣一遍遍打磨,變得閃閃發亮。冬至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