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文城>行業範本>信息技術>

信息技術課題工作總結

信息技術 閲讀(1.25W)

總結是對某一特定時間段內的學習和工作生活等表現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發揚成績,不如我們來制定一份總結吧。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總結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信息技術課題工作總結,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信息技術課題工作總結

信息技術課題工作總結1

一、在學生中開展研究工作:

1、分別對學生進行培訓,使學生掌握通過網絡查找資料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讓學生充分利用計算機去調用信息資源、處理信息資源,可以培養學生獲取新知能力、信息處理能力、分析問題能力、是非判斷能力和創造精神。另外,這種符合認知規律的自主學習方式,學生因自主參與、自我判斷、自我選擇而不斷地強化了主體精神、主體意識和主體能力。

2、讓學生參與到教師的教學中來,學生單獨查閲有關作者作品的資料,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形成自己的思維方式和解決此類問題的能力。

3、通過學習小組的形式,讓學生對所查找資料進行簡單的整理,從而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馬上就調動了起來,學生思維活躍,主動參與的熱情高漲。

4、教師對學生查找的資料進行評價。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自我表現的機會,並從中體會到成功的愉悦。

二、本階段課題研究的主要成績:

1、學生已經會通過網絡查找資料,使用基本的方法和技巧查找所需資料。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語文和解決問題的強有力工具。這一要求正好順應了語文教學時代化的潮流。

2、通過開設課題研討課,學生的眼界和思維得到了很大的開拓,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去獲得語文知識,並在獲得知識的過程中發展語文思維能力。

3、收集了很多學生自己感興趣的值得推廣的學習性網站。為所有學生提供充分的學習數學的機會,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語文基本知識、掌握語文基本技能並不斷髮展個性。

4、通過對本階段的活動進行分析,得到了許多數據,為下階段的工作打好了基礎。

三、問題與分析:

1、本階段缺乏理論深度研究和外界的交流。

2、學生的水平參差不齊,研究不夠平衡。

3、成果較為單一,缺乏研究數據及其對比,檔次不高。

信息技術課題工作總結2

近幾年來,信息技術應用雖然在農村地區有所突破和創新,大部分的教師已經能夠應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但與城區飛速發展的信息化教育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在農村教育條件和觀念普遍落後的狀況下,加強農村學校教師隊伍的信息技術培訓,全面提高他們的教育技術能力,探討農村國小教師信息化水平提升的策略,對實現農村教育信息化將具有非常重要的實踐意義。

近幾年來,我校教師信息化水平在不斷提高,但從總體上來講,教師信息素養普遍比較薄弱,缺乏對信息靈敏的反應;對信息重收藏輕利用,缺乏信息服務的意識。就學校而言,我校信息環境(如計算機的配備)的建設滯後,現代教育技術手段貧乏;就教師來説,表現為教學觀念落後,信息技術應用水平偏低,缺乏對信息技術的實踐經驗,不善於運用合適的教學軟件,不願查閲教學資料,教學內容陳舊等。要想提高我校教師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的水平,首先要解決以下四個方面的問題:

一、條件問題,總體上現代信息技術裝備比較缺乏,硬件設施相對薄弱。掌握現代信息技術的教師數量不足,尤其缺少專職教師,直接影響着我校引用現代信息技術的質量和信息化環境的利用率。

二、態度問題。大多數教師缺乏對現代信息技術優越性的瞭解,缺乏現代信息技術對教育教學積極的促進作用的瞭解。普遍認為學習掌握信息技術是專職信息技術教師的事,作為教師能按常規、照傳統、憑經驗教學就夠了,不靠計算機、不在網上查資料,照樣能教好學生,照樣能提高教學質量。三、內容問題。以往的培訓內容偏離教師的需求,培訓缺乏實效性。前一階段的一些培訓項目內容,大都是在缺少調查研究的情況下想當然地設計出來的。造成了培訓中部分信息技術水平相對低的教師“吃不消”,而信息技術水平相對高一些的教師又“吃不飽”,久而久之影響了教師的興趣。

四、培訓問題。培訓缺乏針對性和實效性。培訓工作在轟轟烈烈地進行着,但是很多教師在培訓結束後卻不能學以致用,導致所學內容在一段時間後所剩無幾,培訓最終流於形式。

目前,提高我校教師信息技術水平的條件已基本具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我校辦學條件的逐步改善,現代化教育設施的不斷完善,“班班通”的工程正在逐步的實現,為我校實現教育信息化提供了可行的硬件設施,同時也對所有的教師提出了信息化的要求。

二是新課程改革對國小教師的思想衝擊及教師自身專業發展的迫切需求,都為研究的順利進行做出了有力的保證。

三是學校的全面發展和長足進步,形成了校興科研和科研興校的辦學特色,具備了一定的實際研究能力。

沒有掌握現代信息技術的教師隊伍,就沒有教育的信息化,要適應教育信息化,教師們首先需要“熟練掌握相應技術,繼而能有效地將技術應用於教學”。所以,建立一支既有先進理念,又有較強實踐能力,既能完成常規教學任務,又能開展教育教學研究的高素質的教師隊伍迫在眉睫,而提高我校教師隊伍的教育信息化水平更是當務之急。

存在問題的解決策略:

條件問題。多方爭取,加大投入,進一步改善學校硬件、軟件環境,並且在教師獎懲條例上與本課題配套完善。提高本校主管人員的技能水平,配備信息技術專職教師;邀請專業技術人員來校培訓輔導。

態度問題。任務驅動,強調活動,引導教師積極參與,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尊重教師的個性需要,鼓勵教師挖掘自身潛力,強調反思

內容問題,根據具體學校硬件、軟件實際,學校發展需要,教師自身需要,量身定製模塊化的培訓計劃、培訓內容。

培訓問題。以學校發展規劃、教師調查意見、建議為依據,制定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養計劃,並在實施中探索、調整。轉變培訓觀念,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增強培訓的吸引力,真正滿足教師學習的'需要。根據培訓對象的實際差異,採取不同的培訓方式和培訓內容。培訓方式更靈活、更互動。培訓形式多樣化:集中學習與分散學習相結合;協作學習和經驗交流相結合;校本培訓與在線培訓相結合等。

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我們注重加強學習交流,積極參與各級教育部門組織的各類教科研學術研討活動和教學觀摩活動。進一步加強教改實踐,積極開展教學實驗,鼓勵教師應用多媒體組合教學手段上課,在探索信息技術與各學科教學的整合上下功夫;積極承擔有關多媒體輔助教學,優化課堂教學結構和模式的探索和研究。

同時,學校對教師利用多媒體上課有明確的要求和規定,學校要求教師人人都運用多媒體課件上好彙報課,並且在實踐中謀求“創新”與突破。每學期均組織多媒體環境下的教學觀摩活動,營造良好的學習、應用氛圍。倡導應用信息技術與教師自主學習發展有機融合,應用信息技術與提高教育教學效益相互促進。

目前,我校只有部分教師都能夠掌握和熟練操作運用教育資源進行輔助教學;學校骨幹教師能借助現有資源進行製作、整合適合自己教學需求的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

提高農村教師信息化水平實踐,還要在進一步完善教師現代教育技術培訓制度,在強化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的基礎上,建立健全學校的信息技術應用的激勵機制和管理機制,以信息化促進教師專業化,激勵教師在實踐中謀求創新與突破,在自我反思中促進信息技術能力不斷提高,從而更好地實現自己的專業成長。

信息技術課題工作總結3

信息技術在數學教學中的使用是數學教育的一大進步,信息技術作為一種認識工具延伸了人的大腦思維,是改進數學教學的強大平台。採取信息化教學設計的方法來進行課程與教學設計,把信息技術作為一種工具、媒介和方法,融入到教學的各個層面中,包括教學準備、課堂教學過程和教學評價等,使信息技術作為構建自主、探究學習環境的重要要素來支持學習。基於以上的原因,本課題組試圖通過開展《基於信息技術環境的有效學習研究》課題,力求能達到:把信息技術作為一種工具、媒介和方法,融入到教學的各個層面中,包括教學準備、課堂教學過程和教學評價等,使信息技術作為構建自主、探究學習環境的重要要素來支持學習。現將一學期來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加強學習,提高素質

理論學習是實際教學的有力指導。通過學習,首先在思想上轉變教師的觀念,只有教師觀念的轉變,才能有利於課題的開展。我課題組利用每週業務學習時間,組織本課題組的老師進行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教學的理論培訓,學習資料來源於《教育信息技術》、《信息技術教育》、《課程教學理念與實踐引領》、以及從網上下載的有關信息技術與國小數學整合教學的論文和理論及課題組成員從各方收集到的資料。對教師的科研能力進行了培養,例如如何開展課題研究,如何攥寫論文等。有了大量的理論做積澱後,我們進入了課題的實施階段。

二、以課堂為依託,開展各種活動,使課題得以有效研究

1、開展了實驗教學,課題組成員在本班開展實驗教學。

運用信息技術到課堂,探究信息技術與教學方法、教學形式、激發學習興趣、拓展學生思維等方面的聯繫。實驗教師課前利用網絡查找與教學內容有關的資料,並進行整理。課後進行梳理概括,歸納總結。

2、開展公開課、觀摩課活動以公開課、觀摩課的研究為載體。

為保證開展課題研究課的質量,我們規定每次的活動都要做到“四個要”:一要集體備課,二要全員聽課,三要説課反思,四要重視評課。每節研討課都採用各人構思——説課討論——達成共識——形成教案的備課方式。教學設計體現新課程理念,做到:“一個突出”(突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兩個關注”(關注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交流等能力的培養,關注相互競爭、實踐創新意識的滲透),“三個必須”(必須是實踐化的課堂,要喚醒學生的情商和學習慾望;必須是互動的課堂,要學生主動參與,自主提問,師生互動,共同探討;必須是開放的課堂,課外收集信息,課內人人都説、人人都做),從而確保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優化國小數學課堂教學研究的有效開展。

3、開展對比教學活動。

以對比研究的形式,組織同年級老師就同一課題上電教研究課、示範課,通過對比研究,橫向探討如何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優化數學課堂教學。

三、採用多種方法,對案例分析、研究

學校組織課題組成員採用“個案研究法”對典型案例、課例進行分析、研究、總結。課題組成員,針對這個典型案例,要分析是否運用了現代信息技術,是否優化了課堂教學,從哪些方面表現出來。對教學效果有何實質性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否得到了激發,是否降低了教學的難點,突破了重點。先由老師自行分析,再組織教師發表各自意見,進行歸納總結,得出結論。應用“經驗總結法”,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提煉形成一批又價值的論文。教師上課的教案、製作的課件、課堂教學評議表等一些資料及時進行收集整理。對於學校的公開課,儘可能地集中羣體的智慧,集思廣益,集體研討,要求老師跨年級、跨學科聽課,提出自己的見解。例如吳玉霞老師執教的《長方體、正方體的整理複習》一課,就是按照“上課老師説課、課題組成員提意見、形成教案、製作課件、試教、聽課老師討論修改、再試教、再討論調整、最後推出研究課、上課老師談得失、其他老師談感想”的程序進行的。

存在問題分析:

1、如何創造性地使用教材,使網絡教學的設計與運用致力於為學生創**思性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情景和問題情境服務,防止陷入純粹的技能訓練或是花俏的課件演示。

2、教師深化課題研究還存在許多問題:缺乏資料、投放精力不夠、理論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

3、學生的信息素養參差不齊,如何全面提高學生運用計算機蒐集、提取學習資源。

4、無法形成一個比較完善的適合網絡教學的發展性評價工具,評價落後於課堂教學改革,也制約了課堂教學改革的進一步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