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文城>節日範本>冬至節>

冬至的作文彙編15篇

冬至節 閲讀(8.73K)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冬至的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冬至的作文彙編15篇
冬至的作文1

冬至到,吃餃子,剛到家看到姥姥正在包餃子,可能是猜到我中午沒有吃上餃子吧,我趕快洗洗手來幫忙。

姥姥把麪糰揉一揉,然後搓成粗細均勻的長條,又切成大小一樣的小麪糰,撒上些麪粉,因為害怕我擀的麪皮不夠圓,姥姥又幫我把這些小麪糰壓成圓圓的面片。擀餃子皮可是個技術活,用力太大,面片就會粘在擀麪杖上,還會厚薄不均。

我先把面片擀成橢圓形,再把它轉個圈,擀短的一面,如果覺得有地方厚了些,我還會再補一下,這樣圓圓的面片就大功告成。

接下來該包餃子了,這我還不太熟練,姥姥給我做了示範,我照着姥姥的樣子,把面片平攤在手上,挖了點餃子餡放上去,對摺餃子皮,輕輕把皮捏在一起,好,成功!

可我包的餃子真難看,肚子癟癟的趴在桌上。姥姥説這是因為我包的餡太少了,再包一個,多放些餡,這次的好看多了。

姥姥説冬至不吃餃子,耳朵會凍掉,我猜,一定是因為餃子的形狀像耳朵,又熱乎乎的,吃了餃子,耳朵就不冷了,再冷的天也不怕。我可不想耳朵被凍掉,所以我要多吃點,吃着自己包的餃子真香呀!

冬至的作文2

今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是冬至,北半球白晝在一年中最短的一天,我所在的城市的天空中綻放出入東以來的第一縷陽光。於是整個世界在燦爛的陽光中歸為零。

我用無比歡快的語氣唸完上面這一段話,憂傷還來不及在我腦子裏出現。

我看窗外,一排排光禿的法國梧桐在陽光中變的不真實起來。

孤單是一種很神奇的感覺,有些時候人們説自己很孤單,很憂鬱,只是因為喜歡那種感覺罷了,不是真的。至少我就是其中之一。

“忽然之間,天昏地暗,世界可以在忽然之間什麼都沒有”…在過去的五個小時裏,我一直在聽這首歌,並且發呆、沉默,歌聲在一次一次的輪迴,沒有一個音的改變,我的思維也沒有任何改變,這時時間彷彿停滯不前,凝固了。張小嫻説:“我們最大的第三者是時間”,只是腦子裏忽然想到的一句話,並沒有任何實際意義,對我來説。

“你最心愛的吉他現在在我的房間,你最想寫的那首歌至今沒有出現”。這是我最喜歡的一句歌詞,樸實無華,但意義深遠。在霍豔的書上偶然發現,新裏一頓,然後刻在了腦子裏。霍豔這個女孩和我有幾分相似,我自戀的認為。

七七將在冬至這天晚上一夜長大,我等待着我們的成人禮。

二零零五年就即將成為我的歷史,我們的歷史。一些人忘記,一些人記得,天黑的時候,讓我們互相取暖。

冬至的作文3

一説到“吃雞”,請不要以為是遊戲中的吃雞遊戲!今天我要向你們介紹我們家鄉的.冬至習俗——吃糖蛋甜雞。

很早以前,就聽爸爸説過冬至是一年中夜最短、晝最長的一天,這一天,我們國家大部分地區都到了温度最冷的時候。古代人們為了禦寒,都會在這天晚上吃雞進補,用來抵禦寒氣。

我們家鄉的人們這一天都會吃“糖蛋甜雞”。糖蛋甜雞的做法十分稀奇,接下來就讓我帶你們去看看我奶奶是怎麼忙活的吧。

只見奶奶從鄉下抓來了2只土雞,準備燉整整兩鍋糖蛋甜雞,一鍋是爺爺奶奶吃,另一鍋給爸爸、媽媽和我吃。配甜雞的材料有桂圓肉、白木耳,這些東西需要一股腦兒放下去,大火燒開,然後用勺子把漂浮起來的雜質去除。接下來就是放佐料,佐料是老冰糖,冰糖的數量可以根據主人的喜好隨意添加。爺爺最喜歡吃甜食,奶奶在那個鍋裏放的冰糖足足有半斤左右。然後就用小火頓煮,這個過程差不多要進行半天。

等到雞肉完全燉爛了,這時就可以把雞蛋打到雞湯裏煮了。糖蛋必須煮得很嫩,一般都還是湯心的,奶奶説這味道才叫絕。

享受美食的時刻到了,我們一家人圍着糖蛋甜雞,你一口我一口地吃起來。我也希望,這冬至的糖蛋甜雞能給我帶來一冬的熱量。

冬至的作文4

冬至要吃湯圓、麻餈,吃了我們就大一歲了,記憶中的冬至大致如此。這個冬至卻不同於往常,班主任郭老師帶領着我們深刻的感受了冬至的文化、習俗。

課堂上我們學習了南、北方人的飲食習慣:北方人冬至吃餃子、餛飩,南方人吃湯圓。

那天下午,我們還邀請了張開翔媽媽來課堂指導我們做湯圓。在開翔媽媽的耐心教導和同學們的虛心學習下,一個個白嫩嫩圓溜溜的湯圓出現在每個同學的手中。湯圓越做越多,最後,每一組的芝麻餡都用光了,湯圓也裝了一大盤。於是家長義工們把湯圓端到樓下去加工,做成麻餈。趁湯圓加工的時間,同學們拿出自己早早準備好的温州美食,擺在桌面上。一眼望去,各種美味盡收眼底。瞧,有的帶了温州魚餅,有的帶了瘦肉丸,有的帶了涼皮,還有的帶了鴨舌……而我帶的美食更是形成了他們中的一道風景。我帶的是綠豆糕,清新的嫩綠色,而且不像他們那麼重口味……

“可以吃了!”老師一聲令下,同學們便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突然,教室的門被推開了,原來是家長義工們回來了。他們端着黃燦燦的麻餈分給每一個人。香噴噴的麻餈啊!我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麻餈立刻就露餡了,甜甜的芝麻餡兒夾着軟軟的糯米皮,真是美味啊!於是我又吃了一個,誰知,這個麻餈竟然沒有餡兒!天哪!這是哪位調皮的同學做的啊!?

這個冬至節,既讓我們長了知識,又讓大家美餐了一頓。真是令人難忘啊!

冬至的作文5

説到二十四節氣,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冬至節氣。媽媽告訴我:“在我們北半球,冬至是一年中白晝最短的一天,過了這一天,白晝日漸變長。”

在北方,冬至的傳統是吃餃子。傳説北方人在冬至這一天裏不吃餃子會凍耳朵。北方人都特別會包餃子,和麪、擀皮、拌餡,樣樣精通。他們包的餃子特別好吃,真是讓人垂涎三尺啊!

在我們嘉興,素有冬至夜吃桂圓燒蛋的習俗。20xx年的冬至,我和爸爸一起為家人做了這道甜?。我在爸爸的指導下,在鍋裏放上水,水燒開後放入桂圓乾,小火慢煮片刻。然後,我輕輕地打入雞蛋,中火慢煮,等雞蛋煮熟後關火盛出。媽媽跨我和爸爸做的桂圓燒蛋香甜可口。我們一家人一起吃着甜甜的桂圓燒蛋,心裏暖暖的。

我十分期待下一個冬至的到來,它讓我覺得暖暖的!

冬至的作文6

今天是冬至,姥姥一大早就忙活開了,又是和麪,又是調肉餡兒。媽媽昨天就説過,冬至必須吃餃子,可是為什麼要吃餃子呢?

我起牀後趁媽媽不注意,悄悄打開電腦,我要找找答案。我在百度裏點搜索“冬至的來歷”,一下子搜出來好多關於冬至的信息一一讀過後我才知道,原來冬至吃餃子是為了紀念“醫聖”張仲景啊!他看到白河兩岸鄉親面黃肌瘦,飢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凍爛了,便讓其弟子在南陽東關搭起醫棚,支起大鍋,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嬌耳湯”醫治凍瘡。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在鍋裏熬煮,然後將羊肉、藥物撈出來切碎,用麪包成耳朵樣的“嬌耳”,煮熟後,分給來求醫的人,每人兩隻“嬌耳”,一大碗肉湯。人們吃了“嬌耳”,喝了“祛寒湯”,渾身暖和,兩耳發熱,凍傷耳朵的人都治好了,後人學着“嬌耳”的樣子,包成食物餃子。

冬至吃餃子,是不忘“醫聖”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思。至今南陽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我還學了一首九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我們家今天也吃着香噴噴的餃子。讓我也記住一下有關“嬌耳”的故事吧!

冬至的作文7

相信大家都會有過什麼與眾不同的事情吧,我當然也不例外,我也有與眾不同的經歷。那就是冬至!想知道為什麼這個冬至會與眾不同嗎?想知道的話,就往下看吧。

冬至的前一天,我非常高興,下午一放學,我就飛快的往家跑。一跑到家,我就快速地把作業完成。然後我跑到廚房對面媽媽説:“媽媽,明天就是冬至了,老師説讓我們自己包餃子,明天早上帶到學校和同學們一起品嚐!可是我不會包餃子,您教我好不好?”“當然好了,來,媽媽現在就教你做。”

就這樣,我開始跟媽媽學包餃子。包餃子的第一步是剁餃子餡兒,媽媽拿出來一些大葱和豬肉,對我説:“我們今天就做你最愛吃的豬肉大葱餡兒的餃子吧。”“好嘞!”我高興地點點頭。“來,我先教你剁餡兒。”媽媽給我講了一些剁手餡兒的技巧,我便開始一一嘗試,一開始做得不怎麼順手,但一會兒子就掌握了要領。餡兒終於剁好了!下一步是拌餡兒,媽媽讓我把鹽、十三香、味精、香油、醬油適量放進餡兒裏,然後用筷子按順時針方向攪拌。

然後,就是包餃子。媽媽端來一碗清水,教我包餃子在媽媽的帶領下,不一會兒我就學會了包餃子。而且我還包了許多“貓耳朵”和UFO。就這樣餃子終於包好了。

第二天,我和同學們各自帶去了自己包的餃子,吃着自己包的餃子,格外香。我們還和同學分享。大家非常高興。

冬至的作文8

“冬至”就是人們所説的”小年”,是我國廿四節氣之一,俗稱”冬節”。在這一天,因為太陽剛好直射在南迴歸線(又稱為冬至線)上,使得北半球的白天最短,黑夜最長。

根據以前的傳統,人們在冬至這一天,會畫梅花一枝,素墨勾出九九八十一朵花。每天用紅筆或黑筆塗染一朵花瓣,花瓣塗盡了,九九八十一朵花出來了,春天也就到了,所以稱為”九九消寒圖”;也有的是橫十畫、豎十畫,製成一個九九八十一格的方塊圖表。每天塗抹一格、九盡格滿,稱為”九九消寒表”,民間還留有九九消寒圖民諺:“下點天陰上點晴,左風右霧雪中心。圖中點得墨黑黑,門外已是草茵茵。最文雅的是”九九消寒迎春聯”,是每聯九字,每字九畫,每天在上下聯各填一筆,如上聯寫有“春泉垂春柳春染春美”;下聯對以“秋院掛秋柿秋送秋香”,真是絕妙佳聯!

今天也是冬至,我吃了甜甜的湯圓,根據民間的説法,我又長了一歲。我按古人的方法,做了一張”九九消寒表”,等我把”九九消寒表”填完,那時候就會是百花盛開,百鳥爭鳴,一幅春天的景象又展現在眼前了。

冬至的作文9

寒風呼嘯,大雪翻飛,是一種模糊的印象,是一番番温馨的話語,二十四個節氣紛紛迎來,天上下起了鵝毛般的大雪,誒,又錯過了,我無奈的起了牀,洗漱過後,期待成了冬日裏的一縷温暖,雨非是雨,雪非是雪,時而是個期盼的神情,時而是一場短暫的皚皚白雪……陽光照耀使朵朵鮮花綻放,片片飄雪成了冬至前的約定。

白白的在大地中嬌養,冰冰的在潤雨中轉變,二十四個節氣,二十四個期約,讓皚皚白雪呈現我的笑臉。

陣陣硝煙飄然而起,農家的冬至即將開始全新的旅程。

炒瓜子、炸豆子、品花生,大家已經忘卻祖先遺留的種種習俗,我們應該保留祖先留下的傳統習俗,老人們總是説“有的吃,吃一日,沒的吃凍一日。”那只是民族傳統習俗罷了,各地的傳統習俗不同,冬至那一天全家歡聚一堂,邊吃炒貨,邊聊家常,有説有笑的過冬至,我們不能遺忘祖先遺留的傳統風俗,我們大家在冬至迎接迎接冬日裏的第一場大雪……

每一個節氣,每一個節日,我們都不能遺忘,冬至話下,總有一縷縷温情,與親切的問候在冬日裏湧動又是那個場景又是那份企盼,迎來了新的一年。

冬至的作文10

一年勞勞碌碌,時間轉間又是一年,一年裏經歷着四季也經歷着人與人之間的冷冷暖暖,不管如何時間就這麼過去了。

不知道是不是現在資訊發達了還是人變得八卦了,總是不由自主的或者強加的接受着各種新聞,漸漸的變的麻木了,也變的牴觸了,不管悲喜總是懷疑着背後的故事,不管何種情節都會猜測是否還有別的套路。於是我開始學會了漠視,不知是一種悲哀還是默哀,有時會默默歎氣,世界什麼時候變的如此了。

好多年前我總是習慣或者説喜歡流連在書店,喜歡聞着那紙張與墨香的味道,喜歡聽着輕輕的翻書的紙張聲,可不知道從何時起我沒有再去了,書本好像突然沒有了該有的魅力與吸引力。不是説書本變了,也不是説我有多高的水平,恰恰我變的如此平庸也越來越乏味。看一篇好文那就是心靈的雞湯,聽一句好句那就是思維的領悟,可是現在滿世界的雞湯,遍地的領悟,讓人找不到北向不着南。於是我迷失了,突然發現自己變的如此的不堪,我從此不敢再走進書店了,我深深自卑着,也深深懷念着那曾經會看書的那個冬至。

不可否認的心開始麻木了,不想為自己的庸俗開脱,時間能給我的就是老去,讓我快快的老去,今年快些過去。我真的對這個世界開始懼怕了,我發現現在有文化的人太多,懂道理的人太多,有道德的卻少了,還好今天是冬至,一年快過去了,明年也許就有希望了,真的嗎?希望吧!

冬至的作文11

今天是星期天,我和爸爸一起到老家去上墳掃墓。我們還在商店買了香、紙錢、金銀元寶、火炮等祭拜物品。

中飯後,我和爸爸就出發了。一路上雖風景秀麗,但我卻沒心事觀賞,只想着因為生病而去世的奶奶,在我的記憶中,她是多麼的慈祥和藹呀!

我和爸爸拿着鋤頭、畚箕上山了,爸爸忙着搬泥土掃墓,我在旁邊拔草。今天天氣好冷哦,我的手都凍僵了。接着爸爸把香紙、元寶點燃燒掉,然後我和爸爸在奶奶墳墓前拜祭,在奶奶的墳墓前,我不由鼻子發酸,默默地對奶奶説:“奶奶,您在那邊過得還好嗎?以前,在我的印象中,您每天都那麼忙忙碌碌,從來沒享受過清福,現在您就安息吧!”接着我們就放了火炮下山了。

在我們回家的路上時,看見許多人都去掃墓,便問爸爸:“爸爸,為什麼今天有那麼多人來掃墓?”“因為今天是12月21日,冬至,這是我們祖先傳下來的習俗,上墳掃墓,祭拜親人,來寄託對古人的一種思念之情。”爸爸回答道。

我不由朝山頭那邊看了一眼,奶奶,您放心,以後每一年我都會來看您的。

冬至的作文12

12月22日,今天是冬至,是中國人吃水餃的日子。

今天中午,我放學回到家,我與媽媽邊忙活起來了。

媽媽先把面與好放在盆裏,我忙媽媽洗白菜,洗好菜放在盆上,媽媽又把葱。姜。剁好放在肉裏面,然後又剁白菜。把洗好的白菜剁碎,媽媽剁了一會,我又接着剁,一會就把餃子餡拌好了。我們包的水餃餡是白菜肉的,裏面有葱。姜。醬油。鹽。味精。白菜與肉攪拌在一起,就等跟着媽媽學包了。

媽媽把面揉了又揉,我也跟着學,然後把面揉成長條,再用刀切成一小個一小個的,把切好的在恩扁,擀皮時我也跟着學,就是擀不圓,媽媽把壓好的餃子皮與準備好的肉餡包子一起,我也跟着學,把餃子皮放在左手上,用右手把餡放在餃子皮裏面,然後把麪皮合起來,從中間捏一下,從右邊往左邊捏,媽媽説捏的看不見肉餡就算成功了。

就這樣一個一個地我與媽媽捏了三十多個,啊!雖然包的不好看,但是這是我自己親自包的。

最後把水餃放在開水裏煮了三四滾,水餃出鍋了,終於可以吃了,我看見熱氣騰騰的餃子,心裏又開心。又高興,今天冬至過得真有意義。

冬至的作文13

“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今天是冬至,我來到金筆課堂,老師和我們一起包餃子。

開始包餃子了,老師把家裏的面板、菜刀……都拿來了。老師洗過手,開始揉麪,接着她用菜刀把面切成一小塊一小塊的,然後又用擀麪杖擀幾下,餃子皮就好了。同學們看到了,都想要試一試。老師同意了,李同學先上去擀,他上擀一下,下擀一下,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擀好。

麪皮都已經擀好了,我們開始包餃子了。坐在對面的李同學説:“吃餃子我可以,包餃子我完全不會呀!”我們聽了他的話,鬨堂大笑起來。我心想:包餃子我最拿手了!老師給我們發了餃子皮,又拿了筷子和餡。我看了看李同學,他動作笨拙,包了一大團餡,又在餃子皮外面使勁地捏了幾下,因為他的方法不對,把餡都擠出來了。我看見他的樣子不禁笑出聲來,我隨即拿了一個餃子皮,翻到面少的一面,挖了一小團餡放在餃子皮裏,我用手在外皮使勁捏了幾下,再用手捏個彎,餃子就包好了。我感覺包餃子真簡單啊!

正在這時,我看見同桌也不會包餃子,我告訴她:“先找到面少的一面,再放入適量的餡兒,用手在餃子的外皮多捏幾下,最後再捏個彎就好了。”同桌開心地説:“謝謝你教我包餃子。”我説:“不客氣!”

今天包餃子所有的用具都是老師精心準備的,所以今天最應該感激的是我的老師!

冬至的作文14

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冬至又到了,我很興奮,又可以搓湯圓了。

那天早上,媽媽一大早就起來做湯圓,我和姐姐也跟着起來了。媽媽把糯米粉放進盆裏,讓姐姐把温開水倒進粉裏,就開始和糯米糰了。媽媽還告訴我,要是太乾了,就再加進一些温開水。過了十多分鐘後,媽媽把糯米粉揉成了一團,我想拿一點糯米糰來搓湯圓。姐姐説:“妹妹,你太小,不要搓湯圓了,去睡覺吧!”我説:“我會認真搓的。”於是,媽媽拿一小塊糯米糰給我搓,我搓的湯圓有大有小,姐姐看了不興奮説:“叫你別搓你就不聽,看你把湯圓搓成這樣子!”媽媽説:“沒關係,這是祖孫父子圓,這樣才像一家子嘛,圓圓滿滿的。”聽了媽媽説的話後,我自得地向姐姐扮了個鬼臉。

湯圓搓好了,媽媽拿到廚房去煮。不一會兒,湯圓煮熟了,媽媽把兩顆湯圓放在門的上面。我問媽媽:“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媽媽説:“湯圓又甜又圓,表示團團圓圓,甜甜蜜蜜。”媽媽舀了幾碗湯圓給我們吃,説:“吃了湯圓又長一歲了,你們可要更懂事啊!”

冬至吃湯圓是我們潮汕的民俗,我喜歡吃湯圓,更喜歡搓冬至圓!

冬至的作文15

冬至是我們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大家都知道,冬至我們都要吃餃子。

放學,回到了家,我打開電腦看作文要求是什麼?看完老師提出的要求後,媽媽對我説:“笑笑,你有沒有聽説這樣一句話呀?”我急忙説:“是什麼呀?”媽媽笑着説:“這句話就叫,冬至餃子,夏至面。”看來冬至天吃餃子是一個老傳統了,我要去和麪了。我在面盆裏放上面,倒上水把面和成團,讓它醒一會,我先去拌餃子餡,把韭菜切碎,和上絞好的肉餡,放上些鹽和油,一聞啊:真香。

接下來就該擀皮了,我用小勺挖上餡放皮裏,在姥姥的指導下,把餃子沿邊一點點的捏在一起,這樣一個餃子就包好了,雖然不好看,但我想,只要多包幾個就會好的,餃子包完了,就該下餃子了,我在鍋裏添上了水,待水燒開了,我把餃子慢慢的放到鍋裏,下餃子的時候,一定要慢,要不然會被開水燙傷的,下到鍋裏的餃子,要用勺子輕輕的攪着,等開鍋後倒上三次涼水,再開鍋後,餃子就可以出鍋了。盛在盤子裏的餃子,個個水靈靈的,看看就誘人,吃上去一定很香,當然可以根據個人口味,添加上些蒜泥和醋。

在包餃子的過程中,我深深體驗到了冬至的快樂,同時也感受到了大人們的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