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城>职场范本>职场百科>

年轻人纷纷逃离顶级公司?

职场百科 阅读(3.01W)

在日本,梦想进入大企业工作的传统就业观,正逐渐消退。据日媒9月16日报道,近年来,打工一族不适应处处讲求制度、工作环境又刻板的大公司,纷纷跳槽到一些规模较小、知名度不高的新公司打拼。

年轻人纷纷逃离顶级公司?

近几年,日本国内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日本年轻人就业观念也有所转变。他们认为就业的第一目的是要使自己具备技能、获取就业经验。因此,越来越多的日本年轻人开始挑战传统的“终身雇用制“,开始逃离顶级公司。

顶级公司,在日本一步步构建起来的人才大厦有了的裂痕。大型企业在日本人才市场上的吸引力,也有所削弱。而反观中国,“大企业“的光环,没有丝毫消褪的迹象,大公司的招聘会人满为患,小公司则门可罗雀。

“大企业“光环下的隐忧

相比小公司,顶级公司在吸引人才时,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这类行业巨鳄,拥有口口相传的公司品牌故事,拥有鼓舞人心、屡创佳绩的领导团队,能创造出更多的诱惑力,也吸引着人才市场上大部分求职者。

不少年轻人甘愿拿较低的薪水,那怕去顶级公司做很简单的工作,他们认为大公司前途一片光明,认为大公司可以学到很多新知识,认为大公司可以结识行业内最顶尖的人才和专家,当然,也认为大公司的工作总是看起来很有面儿。

然而,如果把这些完全归划于他们对顶级公司的认识误区,显然不太合适。

和日本年轻人一样,中国年轻人群体早就意识到顶级公司的弊端。在这类大企业里,无论你多么优秀,也只是持续运转的大机器中的一颗无足轻重的螺丝钉。

不仅如此,他们还能够明显感受到大公司的官僚化和僵化,尤其是派系混杂的公司政治。即使他们不小心站错了队,沦为公司政治的牺牲品,也无法阻止他们选择这类顶级公司。

这些年轻人明白:同样才能的人,有著名大公司的工作经历后,比有创业小公司工作经历的'人,身价能提高很多,这可称为“镀金溢价“.尽管大企业机构臃肿,行动缓慢,协调困难,思维僵化,但他们要的只是大公司的工作经历。

在这种风气下,一些顶级公司正陷入“死结“.它们不缺少真正优秀的人才,缺少的是留住和培养顶级人才的管理体制。

年轻人的“屈服”

除了大企业带来的“镀金溢价“,中国年轻人之所以倾向大企业,也是出于多种考虑。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最难就业季“也很有可能如专家预言,持续五年左右。选择顶级公司,选的就是顶级公司带给人的安全感。

“背靠大树好乘凉“,就是这个道理。但年轻人削尖脑袋往大企业挤,也从侧面反映出他们对小公司的一些担忧。

很多顶级人才,之所以排斥加盟小企业,主要是担心小公司没有保障。毕竟创业公司成功的只在少数,而且在互联网泡沫时期,瞬间崩塌的企业比比皆是。

在他们看来,创业小公司虽然能够快速锻炼人才的能力,但无法给员工“镀金溢价“.一旦公司倒闭或消失,寻找下一份合适的工作,对于他们而言并不简单。

也有人说员工的升职空间和加薪空间更大。诚然,创业小公司不缺乏升职机会,但不确定性也很大。小公司与成熟大公司明显的区别就是“变得快“,连公司是否存在、主业是什么、部门和岗位设置都有很大的变数,更不用说员工的职业规划了。

多数年轻员工更希望有稳步上升的职业发展路径,这是小公司难以做到的。

可以说,从稳定性、安全性角度来说,相对顶级公司,小公司在吸引优秀人才加盟上,几无任何优势可言。一边是严峻的就业形势,一边是对小公司的顾虑,因此中国年轻人扎堆涌向国企、央企这些顶级企业,也就不足为奇了。

小公司要敢于叫板大企业

难道顶级人才只属于顶级公司,小公司只能坐以待毙?显然,这不科学。小公司如果敢于创新,敢于叫板大企业,中国年轻人逃离顶级公司也不是没有可能。

然而,现实是当面对大企业人才争夺时,很多小公司普遍认为凭自己和企业的实力,很难吸引到优秀人才加盟,于是或退避三舍,或退而求其次。

这是一个认识误区。大企业有大企业的优势,小企业也有小企业的优势。小公司确实不能跟大企业比规范、比福利待遇、比资源,但小公司更注重实际工作能力,重视人才的个体价值,而不是靠拉关系、结党派、筑圈子来搞人事斗争。

小公司虽然不能给人才“镀金溢价“,但可以给人才职位和头衔溢价。比如,对于期望职位和头衔提高的人才,可以“因人设岗“,给其首席技术官、技术总监、研发中心总经理之类的高等级头衔,也许对他有吸引力。

要记住,顶级人才和大部分有野心的候选人都希望加入到一家有宏伟远景和巨大潜力的公司。他们愿意和这样的公司一起努力,在这个公司成为下一个Facebook或谷歌或行业中同等重要的公司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

所以,小公司若想和顶级公司竞争顶级人才,就需要呈现出一个充满雄心的、有着令人兴奋潜力的未来,让人才可以充分理解,并且能够想象他们在其中是如何获得成功和成长的。

如此,中国年轻人摆脱“大企业“情结,逃离顶级公司,不仅没有浪费人才资源,还是中国企业人才合理流动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