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城>校园范本>语文>

阅读教学的原则是什么

语文 阅读(2.27W)

阅读是学生学习语言、获取知识的手段,阅读能够开阔视野,使知识更具体、更充实,为理解新问题提供依据。那么多阅读教学的原则是什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阅读教学的原则是什么

1.阅读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

目前在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讲得太多,问得过杂。课上教师给学生自主阅读的空间非常狭小,用参考书上的标准答案代替了学生的自我思考,用理性的分析代替了学生感性的体验,讲得不厌其多,不厌其深。这样的课堂教学,学生不是独立、主动的阅读者,而只是消极被动、穷于应付的接受者。学生很难独立发现问题,即使偶尔发现了问题,课上也难得有质疑问难的机会,教师成了“主演”,而学生只是“看客”。

学生阅读的过程应该是发现作品意义的过程。语文教学是靠作品的形象来感染、熏陶读者,引发其情感的共鸣。学生在阅读时需要自己去体验和感悟,从而在阅读过程中学会阅读,它讲究的是一个“悟”字,表现为一种“自得”。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向老师质疑问难,老师则结合学生的特点,注重个别启发与指导。教师不多讲,让学生自己去“吟味”,悟出文中道理来,达到“一旦豁然贯通焉”。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应该是主体,必须让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阅读,直接与作品进行对话。这个道理得到了当前教育界的普遍认同,但大多数教师还难以做到这一点,这不能不令人感到遗憾。

2.速读与精读相结合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阅读范围和信息量的日益增大,速读已成为一种必须具备的能力。而课内时间有限,且课文大多篇幅较长,所以课上老师也多以速读的方式让学生接触课文,这样本是出于无奈。但这并不意味着不需要对文章进行精读、细读。因为粗读、速读是建立在精读、细读和背诵能力基础之上的。正如快跑要建立在强健的体魄基础之上一样,没有强健的体魄就不可能跑得快、跑得远。

要想使学生全面理解文意,深刻把握核心,还需要让他们对课文中重点的内容精心阅读、仔细品味。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阅读有时不止要了解大意,还要领会那话中的话,字里行间的话,??也就是言外之意,不能读得太快,要仔细吟味;这就更需要咬文嚼字的功夫。”看来,文章要反复阅读,反复“吟味”,才会有所感悟,有所收获。这就出现了一个时间问题,我们要精读、细读,仅靠课上几十分钟不够用,怎么办?对此,吕叔湘先生提出了很好的'建议:上课的时候应该以学生的活动为主,教师的活动应该压缩到最低限度,腾出时间,让学生进行必要的、适当的品味、鉴赏。这也正应了前文所述的观点: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把时间留给学生。

3.尊重阅读感受的多样性

文学教育中阅读对象的开放性决定了阅读感受的多样性。优秀文学作品往往蕴藏着深刻、丰富的思想感情,很难用单一的主题或中心来概括。再者,学生在阅读时的心理状态、生活感知、审美经验和兴趣爱好不同,也决定了阅读感受和欣赏体验的不同。“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就要求教师绝不能将自己的感受强行灌输给学生。“读者是作品的最后完成者”,应当鼓励学生“见仁见智”地发现自己特殊的感悟,激发他们的联想、想象和发散性思维,鼓励他们独立思考,有批评、质疑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入于书又出于书,学于书而不拘泥于书,才能在阅读中不断开发新思路,发现新问题,提出新看法。

4.重视课外阅读

语文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要使学生学好语文,仅靠掌握课本的百余篇文章是远远不够的。语文学习是日积月累、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内化过程,阅读量的积累,语言例子的极大丰富,应当是形成语文能力的前提条件。

轻视课外阅读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就是在闭塞中抑制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因此,课内与课外阅读应当构成内外互补。课外阅读为学生提供了一篇寻找自我、发展自我的广阔天地。在这里,学生可以尽情地获取各种知识和文化滋养,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样的阅读才是一个人读书生涯的真正开始。

5.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习兴趣就渴求获得知识与深入认识世界的积极倾向。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学生的阅读兴趣低,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课堂上学生接触作品的时间很少,接触面非常狭窄,而老师对学生的阅读心理缺乏研究,只注重对课文进行分析,只注意对学生知识的灌输,严重背离了文学阅读欣赏的基本规律。其次,电影、电视、动画、漫画等造成了青少年对文字、书本的冷淡。这些文化产品虽有其优点,但他们的缺陷同样显而易见:使学生缺乏互动,阻断了他们的多层面的想象、联想力的开发,造成了学生的懒散作风、玩赏心态和浮躁情绪。久而久之,一些学生便丧失了对书本中的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

兴趣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强大的推动作用,它使学生将注意力从繁重的题海转向对语文的关注,兴趣越大,创造力就越能发挥。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在语文教学中,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兴趣。在此,教师应当给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使他们在阅读过程中慢慢体悟到其中的乐趣,收获阅读的果实。

总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阅读丰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在引导学生获得必要的文学知识的同时,提高其文学修养和阅读兴趣,激发其联想、想象和创造思维的能力,最终育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