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文城>職場範本>職場充電>

戴爾轉型遭遇掛冠 大中華區總裁楊超離職

職場充電 閱讀(2.65W)

戴爾私有化尚未有結果,大中華區總裁卻掛冠而去,顯然,戴爾向企業級的轉型已經或多或少地影響了大中華區高管的心態。或許,在戴爾經歷轉型的同時,高管的震盪也是其必經的痛苦之一。

戴爾轉型遭遇掛冠 大中華區總裁楊超離職

“暫時沒有選定下一家企業”

“主要是個人想休息一下,與私有化沒有關係。”4月11日晚間,戴爾中國高階公關總監高超對記者稱。

就在當天下午,業內突然傳出訊息,戴爾大中華區總裁楊超已經內部宣佈離職,戴爾亞太區總裁閔毅達(Amit Midha)將暫時接管具體工作。高超對本報記者證實了此訊息,並表示楊超的接替人暫時未定。

資料顯示,楊超於2007年10月加入戴爾公司,擔任戴爾全球副總裁、大中華區消費者業務總經理,全面負責消費類產品在中國市場的開拓。2010年11月,出任戴爾大中華區總裁。在此之前,楊超曾在摩托羅拉擔任銷售副總裁,具有多年電子產品零售業經驗,精通渠道及銷售業務。

記者研究資料發現,楊超加盟戴爾之時,恰恰是邁克爾戴爾再次出山不久。2007年2月,邁克爾戴爾取代CEO凱文羅林斯再度出山,當時邁克爾戴爾作出的最大的變革是對戴爾原有的、一直為業界所推崇的單一直銷模式進行調整,引入分銷模式,並與沃爾瑪位於美國、加拿大和波多黎各的3000家店鋪開始合作。楊超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進入戴爾公司的,戴爾看重的也是其在電子產品零售業以及渠道上的特長。此後在中國,戴爾先後與國內知名的家電賣場國美、蘇寧合作,然後又引入渠道代理商。

“在未來2年至3年內,我們計劃將中國銷售網點的數量增加1倍。”4月11日同天,戴爾負責亞太終端使用者計算銷售業務的常務董事馬彼得(Peter Marrs)對外表示,戴爾將主要向中國4級至6級城市擴張,那裡的PC出貨量仍處於增長之勢。此外,戴爾還將增加中國市場的銷售人員數量,在營銷和品牌方面投入更多資金。

不過遺憾的是,楊超顯然等不到這一天了,他已經先行“告退”了。據悉,他目前處於休假狀態。戴爾一位內部員工對外透露,楊超在發給內部員工的郵件中表示,暫時沒有選定下一家企業。

轉型之痛

眾所周知,目前戴爾正在忙著私有化。就在私有化一事結果未定之時,戴爾大中華區的“一把手”楊超又等不急了,而楊超的變動極易讓人想起中國惠普有限公司前副總裁張永利當時的變故。

2011年8月,時任惠普CEO的李艾科著手惠普戰略轉型,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則是可能放棄或是剝離PC業務。雖然9月份惠普緊急拿下李艾科以梅格惠特曼(Meg Whitman)取代,並表示不會剝離PC業務。但惠普在PC業務上的反覆顯然影響到張的抉擇,當年11月4日,張永利選擇了從惠普離職,並於當月23日投入合作伙伴微軟的懷抱,出任微軟大中華區副總裁及消費渠道事業部總經理。

與惠普不同的'地方在於,戴爾一直強調不會放棄PC業務。戴爾副總裁、負責全球公共事業及大企業事業部市場營銷工作的Russ Fujioka就曾對外表示,“雖然利潤漸薄,但是做PC起家的戴爾儘管強調自身的轉型,卻並不打算放棄PC業務。”

不過邁克爾戴爾給戴爾的轉型重點已經不是PC,而是企業級市場。

“企業級市場要做好,沒那麼快!這需要一個過程。”一位資深業內人士此前對記者分析戴爾轉型時稱。

而為了應對這一漫長的過程不受“華爾街”的困擾,邁克爾戴爾正以私有化來應對。有觀點認為,戴爾向企業級的轉型方向,對楊超在渠道方面的優勢成為考驗,而這也成為其離職的一個重要原因,也許戴爾中國未來需要一個在企業級市場方面更有經驗的高管。

市場研究公司IDC4月11日公佈的最新資料顯示,今年前3個月全球PC銷售同比下降了14%,創下20年來最嚴重的滑坡紀錄。

顯然這對於此前以PC為主要業務的戴爾未來的發展造成更大的壓力,需要加速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