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文城>職場範本>職場百科>

談談產品經理的使用者/行業調研

職場百科 閱讀(3.01W)

一般來說,一個專案的生命週期可以簡單得用PDCA(PlanDoCheckAction,計劃、執行、驗收、反饋的往復迴圈)來表示。其中在專案的早期,就包含了大量Plan的工作,PM在Plan中所要做的事情,包括了大量的調研目標,資料收集,過程分析,並將結果反應到產品規劃中。

談談產品經理的使用者/行業調研

從去年到今年,“團購”可謂網際網路圈子最熱門的詞彙之一。筆者所在的公司和電商行業有所關聯,也有以某種形式切入該行業的想法,於是就啟動了相關的調研任務並指派給了我這個新人。

在進行調研之前,需要理解調研的目的是什麼,或者說老闆們希望從調研中得到什麼樣的反饋。筆者認為調研無非就是在專案的初期,用來明確使用者需求,並尋求可行的產品切入點並爭取獲得老闆的支援,換句話說老闆就是專案的VC,而PM的`調研成果就是一份簡化的商業計劃書

在明確了調研的目標之後,接下來就是確定調研方法。有很多方法可以獲取資訊,常見的有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等方法,其實說白了也就是定量資料收集,資料探勘和使用者調研,下文分別談談對於兩者的理解以及應用。

定量分析

定量分析,通俗來說就是對通過各種渠道收集的資料加以分析評判。對於網際網路,常用的就是對網站資料的各種分析了,這點上 googleanalystics,googletrends,百度指數等工具都很不錯。如果需要的資料超出自己的收集能力之外的,則可以求助於一些專業的網際網路分析機構,比如艾瑞諮詢、DCCI網際網路研究中心等都會定期出具相當殷實的分析報告。筆者的這次調研就分別參考了艾瑞諮詢和DCCI的研究報告以及百度指數等站長工具。需要說明的是,對於參考資料的來源,一定是要具有權威性的機構,隨便度娘到的網頁是不具備參考價值的。

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的目的,筆者認為是獲取對調研目標整體性的認識,並且幫助歸納出需要進一步瞭解的問題。而如何獲取對於目標進一步的 認識呢,則需要通過定性分析來確立。定性分析指的是通過直接向用戶調研來證實某些先驗觀點。在這一方面,推薦大家去看看《金賽性學報告》這部電影,裡面的 一些面談技巧非常適合用在使用者調研之中。

不同的調研目標所採用的方法也有區別,如果需要了解的是使用者對於某個問題的認識,喜好,滿意度等,則最好採取交談調查或焦點小組的方法;如果需要了解使用者在網路上的行為時,則使用者觀察或使用者行為建模是較好的選擇。

如果需要做使用者的深度訪談,有些訪談技巧是也是需要掌握的。在這裡就引用下麥肯錫的高效訪談祕訣:

A.兩人一起進行採訪

B.聆聽,不要指導

C.複述、複述、複述

D.採用旁敲側擊的方式

E.不要問得太多

F. 採用考倫波的策略(指的是某電視劇中某探長在結束對嫌疑犯的訊問後,總會在門邊逗留一下,然後又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是 一個有力的反駁。這種方法屢試不爽,原因在於嫌疑犯在結束問詢後往往心理防線放鬆,吐露出事實的真像。如果你感到被訪者堅持不退讓的話,可以試試這種方 法,或許效果不錯)

在大量的使用者調研之後,筆者結合公司的產品完成了專案計劃書,提出了一個新的產品戰略,在公司高層之間引起了一陣討論。不過最後由於和公司現有產品規劃有所偏差,還是擱淺了。諷刺的是筆者上個月看到在計劃書中提出的同類產品已經在另一家知名網際網路公司悄然上線了。

記得看過另一個有多年從業經驗的PM說過,在他的職業生涯中,大多數的專案都有可能在各個階段夭折,有些是內部因素,有些是外部因素,所以要真正做出一個成功的產品,還是路漫漫兮修遠兮。

產品經理在路上,讓我們一起修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