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文城>行政範本>調查報告>

教育教學調查報告(集錦15篇)

調查報告 閱讀(1.9W)

在不斷進步的時代,需要使用報告的情況越來越多,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涵蓋報告的基本要素。那麼,報告到底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育教學調查報告,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育教學調查報告(集錦15篇)

教育教學調查報告1

一、調研的目的

為掌握我縣義務教育階段中國小體育教學的實際情況,和青少年體質狀況趨於下降的原因進行本次調研,從而進一步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通過調研探索出一條符合我縣實際情況的體育教學改革新途徑,讓學生綜合素質得到全面發展,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使我縣中國小體育教學再上新臺階。

二、調研的方法和途徑

本次調研一是採用對學生及教師的問卷調查法,瞭解體育教學情況;二是觀察法,即通過聽課、檢查教案、看部室建設、學校體育活動場地情況,並和體育教師交流,充分了解學校對體育教學及體育教師的專業成長的關注情況。

三、調研的範圍

本次調研,擬對我縣義務教育階段的13所中學和部分國小進行調研。

四、調研情況

本次調研共發放學生問卷270份,回收有效問卷266份,回收率98.5%,教師問卷63份,回收有效問卷60份,回收率95.2%;從調查問卷和觀察交流中可以看出學我縣中國小體育教學的開展和體育教師專業成過程長中反映出來的問題:

(一)通過學生調查問卷反應的情況

1.關於每週體育課上課節數。從學生調查的資料我們很欣慰的看到,78.3%的學生認為每週體育課節數達到課程標準要求,這是我縣中國小“陽光體育”活動開展情況良好的證明;然而,也有21.7%學生每週僅上兩節體育課,反映出仍有個別學校未按課程標準開足課程,體育課仍存在被擠佔現象。

2.關於體育課開展內容。學生的調查資料較好的展現了我縣中國小多姿多彩的體育教學活動,教學內容基本符合《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要求;將近七成學生上過籃球、排球、足球、田徑課,乒乓球等課程,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各校體育課教學內容多種多樣,但是一些課程標準規定的內容在部分學校仍然未曾涉及,如:舞蹈、健美操、武術、游泳等。

3.關於體育教學的評價。體育教學評價與其他科目教學評價的脫節是我國體育教育面臨的一個大問題。根據體育課成績與評優關係問卷調研資料來看,僅有不到40%的學生認為體育課成績與其他科目評價掛鉤,這體現了學校在體育教學評價上的不科學;學校不組織監督體育考試,學生體育成績與學校其它學科成績無法比較,這不僅是我縣學校體育存在的問題,也是我國教育中長期改革要解決的問題之一。

4.關於學校課外體育活動的開展情況。資料顯示多於95%的學生認為學校開展了課外體育活動,83%學生認為學校每週會開展一到兩次的課外體育活動,此項可以看出學校課外體育活動的確開展了,但是,一到兩節的活動課開展頻率基本達不到國家《關於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中“每天鍛鍊一小時”要求。

5.有關學生對課外體育活動的參與度。六成以上的學生認為多於60%的學生能參與到課外體育活動中來,由此可見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比較濃厚,但是部分學校對課外體育活動的組織監管力度不大,不能充分調動所有學生的積極性,以達到活動課預期的目的。

(二)教師問卷調查反映情況

1.體育教師的專業性。調查顯示60%左右的體育教師畢業於體育教育轉業,還有部分教師畢業於運動技術相關專業;此項資料中,國小几乎沒有專職體育教師,中學體育教師的專業素質基本合格。

2.教師的教案書寫。體育課程不同於其他科目,是一個重視實踐、技能相結合的學科,體育課教案的書寫也是教學的重要環節,87%左右的教師會每學年書寫新的教案或者修改原有的教案,有30%的教師沒有課後反思或教案過於簡單,這個問題值得注意。

3.有關教師培訓的層次。對體育教師的繼續教育和專業培訓,能較好的加強教師的專業素養,從調查來看我縣體育教師參與區縣級和校級培訓的人數較多,值得肯定的是,有35%的教師曾經參加過省市級的培訓,也有更加優秀的教師(16%)參加了國家級的培訓。

4.有關教師的專業發展需求。值得肯定的是,我縣的中國小教師表現出強烈的自我提高意願,52%的教師希望以專業培訓提高能力,還有其他教師希望以業務進修、學歷進修和教學觀摩等多種形式來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

5.其他情況。在調查中發現國小几乎沒有《體育與健康》教師用書及學生用教科書,部分中學也沒有使用《體育與健康》迴圈課本;還有的國小體育活動場地不足,硬體設施不達標;體育教學計劃流於形式,課堂隨意性大,沒有按課程標準進行正常的體育教學。

五、現狀的成因分析

1.片面追求升學率,只重視統考科目,忽視了體育教學。會考加試體育以後,體育課得到重視,但平時還是不夠重視,只是到了九年級,加強鍛鍊,突擊練習獲得高分,考完之後就束之高閣,有部分學校就取消了體育課。

2.國小體育師資力量薄弱。我縣許多國小由於師資力量薄弱,沒有專職體育教師,幾乎均為兼職;教學中也只能給學生教教操,跑跑步,或者自由活動,久而久之,體育課成了玩耍課,到了期末,簡單的考一兩項,劃個分數,體育課就結束了。

3.體育場地及硬體設施不到位。屬於政府投資力度不夠,國小也沒有自身創收能力,體育教學成果很難展現出讓人矚目的成績,僅有的一部分教學經費也都會分配到以語、數、英等主要教學科目上,因此國小體育工作開展比較艱難。

4.安全問題擴大化。在學校常規管理中安全問題重於泰山,體育課安全問題也不能忽視,學生稍有運動損傷或出現不安全因素,家長就會把責任全部推向學校,推向體育教師,因此,有些運動專案如單槓、雙槓、足球、遠足等專案在學校不敢開展,造成體育課因噎廢食的現象。

5. 體育學科邊緣化導致教師專業成長艱難。由於考試科目的限制,導致體育課程邊緣化,無論是專業技術職務晉升,還是評優樹模,體育教師往往被忽略,職務考核中,按考試成績排隊,無法給體育教師的成績賦分,體育教師只能靠模糊評定。

六、措施及對策

1. 提高認識,更新觀念。充分認體育教學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明確學校教育的根本是讓學生健康成長的同時綜合素質得到全面發展。要意識到體育教學關乎全民素質的提高,民族振興和國家興亡。同時面臨會考體育改革,體育教學要按照《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要求的內容實施教學,必須引起學校領導的高度重視。

2.舉辦短期或稍長時間的體育教師培訓班。由各校安排年輕而且有體育基礎知識的教師參加,聘請省市體育專家前來授課,儘快打造一支具有專業素質和專業技能的體育教師隊伍,彌補國小體育教師缺編問題;同時,對的中學體育教師,提供外出學習的機會或對他們進行短期培訓,鼓勵自主研修,提高自己專業技能,從而成為一支業務素質精良的中學體育教師隊伍。

3.要求各校每學期對體育教學投資達到一定比例。每學期定時購置、更換數量達標的體育器材,給每學期一次運動會,每年一次的冬季越野賽,籃球賽、體操比賽、棋類比賽等活動分配足夠的經費;按照《學校體育衛生工作條例》提高體育教師待遇,應當妥善解決體育教師的服裝費。

4.安全問題人人有責。體育教師抓好課堂組織管理,把安全意保護識滲透到生活和每一個教學環節中,儘量避免課堂上的運動損傷和不安全因素;上級主管部門對學校評估不能安全問題一票否決,應查明造成不安全因素的多種原因;學校組織教師、家長做好學生安全教育工作,建議家長購買簡單學生意外傷害險;體育運動過程中運動損傷,意外傷害時有發生,不能把責任全部推向學校或體育教師,給體育教師一個大膽工作的寬鬆條件。

5. 組織專業檢查組。對各校體育教學情況定期進行督導評估檢查,及時通報檢查情況,發現問題,限期整改;各國中成立體育教研組,固定辦公地點,由一名校領導主抓學校體育工作;國小可以中心校為單位,成立體育組,定期開展教研活動,並由國小中心校業務校長具體主管;縣教研室制定切實可行的體育教學評估方案,各單位要加強體育教學測評,縣教研室每學年評估一次學校體育教學情況,並通報全縣。

總之,學生健康成長是學校教育和教學體育的根本,是一項長效性工作,關鍵需要社會、學校、教師的共同努力,上級主管部門堅持常抓,定期督導評估,只有這樣,才能收到令人滿意的預期效果。

教育教學調查報告2

幼兒教育是為一個人終身的學習和發展做準備的教育,是為人的終身學習和發展奠定良好素質基礎的教育,而奠定良好素質基礎的關鍵在於教師是否有良好的教育素質和創新能力,也就是說教師對教育目標、教育內容及組織方式與策略及教育環境的認識不僅影響幼兒園教育實踐,同時也隱含著教師的教育觀、兒童觀。

一、調查物件:牡丹江市林管局幼兒園全園教師

二、調查方法:談話法

三、調查步驟:

1、根據中央教科所幼教室編寫的“對世紀幼兒教師繼續教育叢書《幼兒教育──自我評價手冊》”擬定測查的題目。

2、分別以林幼教師對教育目標、教育內容、教育組織方式與策略、教育環境等的認識水平進行個別測查,同時,對園內教師19xx年以來論文情況和參加評好課情況進行統計,為創新教育研究提供依據。

四、調查結果:

1、我園教師對教育目標、教育內容、教育組織形式和策略、教育環境等的認識較差;

2、青年教師和中青年教師進行創新教育研究前的認識水平總體來說是均衡的。經統計檢驗,天顯著性差異;

3、從19xx年以來我園教師文章的發表情況和評好課獲獎情況看出教師的科研水平和教研能力不夠理想,有待提高。

五、分析與討論:

25歲以下的青年教師和25歲以上中青年教師在教育目標和教育內容的認識上存在一定的差異,百分比分別為54。6%和46。6%,25歲以下的青年教師比25歲以上的教師回答問題的正確率高出8%。我們認為,這一結果說明青年教師雖然年輕,但她們思想領域比中青年教師寬,敢於開拓,有股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創新意識較強,而年齡較大的教師雖然兢兢業業,但常常以經驗來開展工作,比較保守,因此,在認識上和青年教師存在一定的差距。

結果還顯示,我園教師在回答“當幼兒的興趣、關注點與你想要進行的活動發生衝突時,你的做法是什麼?”這題時,正確率達85。5%。說明我園教師通過“適應我國國情,提高幼兒素質”的實驗和近幾年的教育改革,能認識到:兒童是主動的學習者,是我們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兒童的人格和基本需要應得到應有的尊重和滿足。

六、建議:

1、根據林幼教師對教育目標、教育內容、教育組織方式和策略、教育環境的認識較差的實際情況,首先要在教師中樹立創新觀念;樹立以人的生存發展為本的全域性性的多樣性教育觀;樹立起尊重、賞識、喚起幼兒主體意識、發揮幼兒主體精神變“學會”為“會學”的良好教育觀念。教師要認識到兒童是人,是發展著的、能動的主體;是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教師要尊重和滿足幼兒的需要,要看到幼兒獨特的認識特點,看到幼兒之間的個體差異。要把兒童看做主動的學習者,允許他們根據自己的需要和興趣從周圍環境中選擇學習的內容。其次,要為幼兒營造創新的環境。要促進主客體的相互作用,就要為幼兒提供環境、材料,引發幼兒主動探索,使幼兒在與物體的相互作用中獲得有價值的經驗。教師要清楚地認識到,環境的創新是為了孩子的發展,孩子們需要的是活的環境,而不是擺設。要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運用各種感官、多種方式與環境發生積極的互動作用。教師要給幼兒提供豐富多樣的、物化教育目標和內容的材料。材料的提供方式應易於激發幼兒的探究活動,使幼兒在與材料的相互作用中獲得對事物的認識。從而發現事物間的關係。

2、正確處理好“創新”與“繼承”的關係。根據我園青年教師和中青年教師對教育目標和教育內容的認識有一定差異的測查結果,我們認為,雖然青年教師在某些認識上成績高於中青年教師,但不管是青年教師還中青年教師都要正確地處理好“創新”與“繼承”的關係。另一方面,必須對教學內容及組織策略進行改革,活化教育過程。這對我們教師提出了比較高的要求,中青年教師在積累經驗的同時要敢於創新,要有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這是培養創新人才的根本保證。

教育教學調查報告3

一、調查情況分析

本次問卷分五部分進行,第一部分是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整體,第二部分是社會實踐教學活動與“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關係,第三部分是學生的自我教育與課堂“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關聯,第四部分是思想政治理論課與學生日常生活的實踐,學生道德認知與“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關係。

(一)大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認知

1.對於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整體認識和評價。

(1)對思想政治理論課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認識。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大學生認為開展“思想政治理論課”是有必要且重要的。由於現實生活中各種主觀和客觀因素的存在和制約,使少部分大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要性認識模糊,經常外於搖擺不定的狀態,有時是抽象肯定、具體否定。

(2)對目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內容及方式的分析。通過調查可以看出,大部分大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方式和內容感到相對滿意,並認為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是最適合的教學方式。

(3)對目前思想政治理論課考核方式的看法。

由上圖可以看出有一半的大學生認為思想政治理論課目前的考試形式還可以,有22%的大學生認為不滿意需要改進,而大部分的大學生認為思想政治理論課考試的方法應該改進為理論考試+社會實踐表現+平時表現。課堂外(課後)的實踐教學,是對班級授課教學的延伸和補充,是對思想政治理論課中所學理論在現實生活中進行驗證和運用,要求學生運用所學的相關理論,去體驗、分析、回答並解決現實生活中的思想問題和社會實際問題。

(二)社會實踐活動內容

1.學校組織的社會實踐教學活動。約有70%的大學生沒有參加過學校在寒暑假組織的參觀考察及社群服務等社會實踐活動,這說明了大學舉辦方應加強組織和宣傳力度,讓更多的同學參與社會實踐活動。

2.學生自發的社會實踐:大學生參加自發的社會實踐活動主要有打工、青年志願者活動和做義工等,這種自發的社會實踐活動內容豐富,可為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參考。

3.對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指導社會實踐的認知。

由上圖可以看出大部分大學生認為有必要將思想政治理論課內容作為理論指導社會實踐活動,從而可以看出思想政治理論課對社會實踐具有實際的指導意義。

(三)學生自我教育與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關係

1.大學生自我教育與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關係。

由上圖可以看出很大一部分大學生對自我教育瞭解一些,並認為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內容關係密切。

2.大學生的自我教育:大部分大學生對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及思想道德素質能夠進行自我教育和引導,並自行及時的調整。

3.大學生自我教育與老師的指導。大學生進行自我教育時認為自己應是主導地位,同時希望老師像知心朋友般理解、傾聽、鼓勵並幫助學生。

(四)思想政治理論教育在日常生活的實踐

1.日常生活中對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的實踐。通過調查可以看出,當今大學生還是有學習有關政治理論方面的書籍的,並且有一半以上的大學生認為日常生活中有必要實踐“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內容,而認為最難實踐的地方是走出大學校園這個小社會。

2.日常生活中的自律督導:部分大學生認為有必要建立學生自律監督組織去監督、規範大學生的日常生活行為。

(五)道德與“思想政治理論課”

1.對網路道德的認知:大部分大學生認為網路道德應該有並且是誠實守信的,但約有一半大學生指出校園裡沒有網路道德論壇,這是各高校網路道德(教育)論壇還有待完善的地方。

2.與人相處的道德認知:大學生與人相處、與社會接觸時有自己的理性思考,有自己的原則。

3.對待道德衝突的認知。“在當今的生活中,你最關注的是?”對於這一問題,有一半的大學生選擇了誠信問題和擇業問題。在與人交往、與社會接觸的過程中,面對一些道德缺失現象時大學生表現出來的態度是:60.48%的大學生對這種現象感到厭惡;17.52%的大學生能很快意識到,但只要是不觸犯法律的問題就睜隻眼、閉隻眼。

二、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從調查結果來看,我們可以發現存在的問題有:

1.總體重視程度不夠。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重理論、輕實踐”的傳統仍制約著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展開,尤其是在高職院校中,很多的領導甚至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都認為,在專業技能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重要性的排列中,專業技能往往要遠遠高於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在這樣的價值取向指引下,絕大部分教師輕視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研究和使用,不太可能真正地、紮實地去研究實踐教學問題。另外,有些教師不能適應形勢變化的需要,思想保守,怕出問題,使得實踐教學一直不能很好地落到實處。

2.大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內容作為理論指導社會實踐活動實施存在疑問。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大學生參加的很多社會實踐活動都沒有“思想政治理論課”理論作為指導,這與我們參加的社會實踐活動內容和形式有關。

3.基地建設不穩定,學生參與度不普及。長期穩定、健康發展的基地建設,可以提高基地的育人效果。現實的情況是,高職院校由於自身發展的需要,學校領導對專業實踐基地很重視,對思想政治理論課基地教育投入的力度比較缺乏,而且管理上也經常是非正規狀態,導致了基地建設的不穩定性。

4.大學生在進行自我教育的過程中存在問題。因為大部分大學生對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及思想道德素質能進行自我教育,而調查卻發現大學生自我教育時需要有老師的指導和分析。如何把不同的社會實踐形式與思想道德教育的不同方面有機地結合起來,教師能結合具體的實踐形式進行有針對性的引導,將形式多樣的社會實踐形式作為社會主義思想政治教育的材料和渠道,真正能夠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這在很多社會實踐活動之中是做得很不夠的。大學生在遇到道德缺失或道德衝突時,運用“思想政治理論課”知識或者現行的社會準則進行處理時存在問題。

5.評價體系不繫統,缺乏公正性。在對廣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實踐的評價機制的訪談中,很多同學反應,學校許多大型的、綜合性的實踐教學活動重形式、輕實效的現象比較嚴重。無論是對於教師還是學生都沒有通過定期的檢查、考核、考評等手段加強實踐教學環節的監督,致使評價體系混亂,主觀隨意性大。

三、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環節的建議

綜合調查結果和調研中所反映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現狀與要求,說明了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有待改進。但怎樣改進以達到預期的目的,卻是一個需要認真探索的問題。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實踐教學要想教學質量好,增強教學實效性和針對性,必須對症下藥,多管齊下。因此,對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有如下建議:

1.提高認識,強化“思想政治理論課”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除有針對性地選取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材,教學內容保持基本的教育理論框架外,還應與時俱進,提高其內容的現實性、時事性、實效性、新穎性和趣味性等。開展形式多樣的教學方式,形成“專題式——互動式——虛擬課堂型——實踐型”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模式,並針對考核方式做出改進,如改為“理論考試+社會實踐表現+平時表現”作為考核方式,避免學生為了應試而學習。一般而言,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開展是在校領導和有關職能部門的指導下,由教學實施者進行的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教學活動。這項工作能夠切實有效地開展,首先就取決於教學活動的領導者和組織者的認識程度[6]。

2.根據“思想政治理論課”內容,開展相關的社會實踐教學活動。如社會實習、志願活動、調查研究等,也可以把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與學校現有的各類教育活動(如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社團活動等)有機結合起來。通過理論學習和實踐體驗,使大學生在活動中獲取社會現實生活的直接體驗,而且在實際運用中消化學過的知識,促進理論知識與社會生活的聯絡,從而實現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真正目的,使馬克思主義“進頭腦”,內化為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和能力,這無疑就切實增強了其教育教學的實效性。

3.提高教師的素質和業務水平。教師應在學生對他們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及思想道德素質進行自我教育的過程中進行引導。同時,抓住學生的思想發展規律採取適合的手段進行教學,這樣,教師才能以堅實豐厚的理論功底和令人歎服的邏輯分析去說服大學生,使教學煥發出強烈的理論魅力,實現“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的教學目的。

4.加強學生自主建設的自律監督組織,以培養學生自我教育能力,並監督、規範學生日常生活行為,以此更好地在日常生活中實踐“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內容。如針對一些大學生關注的問題進行道德缺失、道德衝突的辯論或模擬法庭實踐教學等。

5.政策制度保障。

一是將實踐教學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體系中,明確教學計劃,使其享有和理論課同等的待遇,使教學計劃充分體現學校的人才培養方案。

二是建立實踐教學保障體系。包括經費保障、組織領導保障、實踐教學考核機制保障等。

三是實踐教學的考核機制要健全,從過程和結果兩個方面予以監督和考查,保證實踐教學能夠按照預期目標順利開展,端正執行的方向,保證實踐教學的有效實施。

教育教學調查報告4

教育在我國現代化建設中有著不可動搖的重要地位,黨的“十七大”報告也提出“教育是民族振興的基石,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加強教師隊伍建設,重點提高農村教師素質。”而國小階段是培養良好的習慣和思維能力、創新能力的黃金時期,因此打好國小教育的基礎,對今後中學、大學的學習將起到極大的作用。那麼農村國小的教育現狀又是如何呢,今年10月份我對黃嶠鄉幾所國小進行了調查,瞭解目前農村國小教育教學的現狀。

黃嶠鄉各國小的整體面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首先是在校舍上,由原來簡陋的土坯房子改建為磚瓦房,有的甚至建起了樓房,寬敞明亮,為學生提供了更為優良的學習環境。其次是教學的硬體設施上,一改過去破舊的拼湊起來的桌椅板凳,取而代之的是配套的全新桌椅,圖書、文體器材、各種教學儀器也有相應的配備。第三是在學校的師資隊伍有所壯大。但是,我認為目前黃嶠鄉的國小教育仍存在許多弊端,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硬體設施落後

儘管目前在校舍及硬體設施配備上雖然已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與城市國小相比差距仍然很大。相比一些沿海地區,我們的差距就更大了。尤其是在體、音、美和計算機教育設施上,教育設施不完備,甚至根本沒有。

調查結果:

對學校的基礎設施滿意嗎?

滿意40.5% 較滿意45.5% 不滿意14%

學校的基礎設施是否夠用?

夠用48% 基本夠用50% 不夠用2%

學校是否有多媒體教學設施?

有30% 沒有70%

體音美教學裝置是否夠用?

充足22.5% 不充足70.5% 無7%

二.師資力量薄弱

在調查中發現黃嶠鄉各國小的師資力量薄弱,有的教師甚至一人帶幾門課,教師積極性不高,責任心不強。調查情況如下: 你的認課教師是否大學畢業?

是36% 不是30.5% 不清楚28.5%

你喜歡老師的課嗎?

很喜歡49.5% 一般48.5% 不喜歡1%

你的老師負責任嗎?

負責任45.5% 一般38% 不負責任16.5%

你們老師是一個人帶多門課嗎?

基本上是15% 個別70% 一人一門課25%

三、素質教育實施過程中的制約因素:

素質教育既是一個理論問題,又是一個實踐問題,但歸根到底是一個實踐問題。所以黃嶠鄉幾所國小的素質教育的實施是受許多因素制

約的,綜合起來,主要有幾個方面:

一是教育觀念。素質教育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是凸現學生主體性的教育,是充分開發學生潛能的教育。但現實中,農村家長們的觀念常常是"讀書--考大學--當官"的思想,所以把傳授知識與提高素質、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面向全體與因材施教、考試與素質、智育與其他方面的教育分割開來。錯誤的觀念不轉變,素質教育就不可能走上正途。

二是教師隊伍。素質教育不只是對學生的要求,它首先是對教師的要求。實施素質教育,關鍵在教師。一個素質不高、缺乏創新意識的教師不可能培養出高素質的創造性人才,而教師狀況的根本改變卻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實現的。

三是課程建設。且不說課程的內容改革是個難題,單就課程的形式而言,要實現由教師的"教材"向學生的"學材"轉變,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四是教育評價。評價是檢驗教育質量的重要手段。但屬於情感和價值觀念方面的內容能否評價出來?用什麼方法來評價?誰來評價,是社會還是學校?如果沒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評價手段,素質教育的尷尬局面就很難改變。

四、村級國小減少造成學生上學不便

黃嶠鄉的一些村級國小,由於教學條件差,教學裝置落後等因素,以及越來越多的家長外出打工,隨之把孩子也送到教學質量較好的城鎮學校就讀,加之計劃生育工作到位,因此生源逐年減少,許多學校

合併成一所,合村並校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集中教育資源,節省教育開支,實際上合校也並非一件容易的事,它涉及到學生上學路途遙遠,傷害部分村民感情等問題。但目前農村國小不提供住宿,這就造成了部分家比較遠的學生上學的不便,國小生年齡小,每天來回跑不僅浪費時間,而且學生的人身安全也難以得到保障。

五、城鄉差距越來越大

在教學水平上農村國小是無法與城鎮國小相提並論的,而且差距越來越大,歸結原因大致有5點:

1、硬體方面,即教學裝置簡陋,無法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條件;

2、軟體方面即師資力量薄弱,農村各方面條件都差,年輕的畢業生大都不願到農村任教,教師平均年齡較大,知識結構相對陳舊,工作也缺乏年輕人的激情與活力。

3、家長素質較低,督促孩子讀書的意識淡薄,有的甚至是抱著讓小孩呆在學校省得他在身邊鬧或四外亂跑的想法把孩子送進學校的。

4、孩子天性愛玩,在缺乏適當的外部壓力的情況下,不會自發地產生學習的興趣。

5、現在社會就業形勢不容樂觀,大專院校的畢業生找不到工作的現象很普遍,而這時許多同齡的打工者已能基本維持自己的生活了,許多農民就會認為“讀書無用”、“多培養一個大學生,就多出一個貧困戶”,這種認識和環境的存在,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會慢慢減弱。

綜上所述,當前農村由於各地經濟發展的不均衡,農村教育的發展舉步維艱,令人難以樂觀。農村國小教育佔了義務教育的半壁河山,必須高度重視它所存在的弊端。基礎教育不紮實,教育的發展也就只能成為一句空洞的口號。其問題的解決也是實現教育公平、均衡的必經途徑。否則,就相當於丟掉了國小階段的大多數,丟掉了整個基礎教育的基礎,也就談不上什麼全民素質教育了。因此,農村教育必須跟上社會發展的步伐,更不應該成為被社會遺忘的角落。“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真正要做到何其難也!只有採取措施徹底改變農村孩子接受條件最差的學校教育的現狀,加強和牢固基礎教育鏈條上的薄弱環節,是農村國小走出困境,為農村基礎教育的發展打下紮實的基礎,推動農村教育的發展。

教育教學調查報告5

20xx年7月,在學校領導和全校教師的信任和關心下,我有幸成為了一名後備幹部,在20xx年秋季學期,學校領導為了鍛鍊和培養後備幹部,安排了我負責辦公室、支部、綠色學校工作,並且擔任三年級美術教學。在這一學期裡,我兢兢業業,踏踏實實工作,認真的去了解和學習學校的管理,虛心的向學校領導和教師請教,積極的投入到學校各方面工作中去,為學校的管理向領導納言獻策。根據縣局關於後備幹部的檔案精神,在本期,我對學校各方面工作進行了深入瞭解和調研,特別是學校的教學工作,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調研方法

一是聽取一線教師介紹自己的教學情況和對學校教學工作的建議及措施。

二是深入課堂聽課。主要看課堂教學中教師基本功,新課程理念的貫穿,教學方法的使用,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

三是走訪部分師生及學生家長。主要了解學校管理、常規教學管理、教師管理、各項制度的落實、教學工作狀況、教師工作責任心、學校對學生的管理等。

四是查閱各類資料。重在掌握過程管理是否精細化。

二、存在問題

1、教師投入教學工作積極性不高。

由於當前體制的原因,部分教師安以現狀,不思進取,缺少主人翁意識,敬業精神差,沒有危機感。在調研中發現:有的老師只滿足於“出滿勤”,不關注教學效果。有的評上高階職稱或者高階職稱的教師,漲了工資,就不想上任務較重的課。有的不願當班主任等等。

2、教師教學觀念轉變不徹底。

部分教師對推進新課程改革認識不夠,加上平時不主動學習,不積極參加活動,對新課程理論瞭解甚少,對新課程標準掌握不全面,新的教學觀、教師觀、學生觀沒有真正樹立起來,教學方法還是老一套。“滿堂灌”、“填鴨式”。影響了教學質量的提高。

3、課堂教學效益不高。

部分教師“向45分鐘要質量”的“有效教學”意識不強。課前準備不足,教案簡單,對教材拓展不夠,補充不足,挖掘不深。課中教師包辦代替多,師生互動少,聯絡學生實際少,有效訓練的時間和內容不足,沒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甚至教學過程偏離教學目標,教學效果差。課後學生練習量不夠,教師輔導不到位等等。適合本校學生實際的有效課堂教學模式還有待探索。

4、教學常規管理抓得不細、不實。

教研組、教師工作計劃審籤、單元過關抽查、作業批改檢查、教師聽課評課輔導檢查等,管理還不細緻,不實在。

5、學科教師不配套。

我校教師年齡結構老化、學科結構不合理、區域性有缺額如綜合科普遍差專業教師,學校不得於採取其他教師兼課的辦法,彌補部分科目教師不足,增加教師工作量,也由於專業不對口,影響教學質量的提高。

6、現代化教學裝置缺乏。

我校現代教育技術裝置投入不足,裝置數量偏少,目前唯一的微機室由於電腦絕大部分損壞已不能使用,學校只有一臺投影儀,並且沒有專門的多媒體教室,不能滿足教師使用先進教學技術手段輔助教學。

三、提高教學質量的建議

1、深化教師績效工資改革,真正以“績”兌“資”。

一是落實教師績效工資掛鉤辦法,調動教師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增強教師工作責任心和危機感,提高工作效益。

二是打破教師職稱終身制。完善教師職稱評聘制度,根據工作能力和工作效果,實行“高職低聘”或“低職高聘”。

2、大力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提高教學質量關鍵在教師隊伍的綜合素質,必須構建長效機制,推進制度創新,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一是加強教師培訓。增加培訓經費,採取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教師培訓活動。

二是高度重視教師繼續教育。鼓勵教師崗位自學,建立嚴格的教師繼續教育檢查和考評制度,改變現行只提要求,不問結果。不認真學習,冒報學分的現象。三是強化骨幹教師隊伍建設。實施“名師工程”,完善骨幹教師培養機制,建立“學科帶頭人”、“學術帶頭人”科研經費獎勵機制。四是認真解決一些學科教師不足的問題。

3、完善教學質量獎懲制度。

加強學校教學目標考核和質量監控,採取過程獎勵和結果獎勵相結合的原則,對於教學效果顯著的教師、學校給予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

4、強化教學工作指導。

一是加強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素質。

二是深入調研,掌握情況,瞭解教師需求,提高指導針對性。

三是結合學科實際,組織學校教師開展豐富多彩的教研活動。

5、加大投入增添教學裝置。

在加強學校校舍建設,美化綠化校園的同時,也要兼顧教學裝置的投入,以滿足新課程課堂教學的需要,為教師提供先進的教學輔助手段,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提高教學質量是家長及社會的迫切要求。必須努力解決制約教學質量提高的因素,不斷解放思想,大膽創新,與時俱進,狠抓落實,團結拼搏,紮實推進新課程改革,全面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我校教育跨越發展、科學發展,又好又快發展。

教育教學調查報告6

20xx年8月6日至20xx年8月10日我在潮州市鬆昌中學進行教育實習。鬆昌中學是我的母校,時隔兩年,當我重新踏進這個曾經在那裡度過幾年美好時光的校園時,心裡充滿了莫名的感動。潮州市鬆昌中學地處潮安縣浮洋鎮大吳村,是旅星愛國華僑吳清亮先生於1991年斥巨資捐建的.一所公辦農村普通完全中學,屬縣直學校,20xx年學校實現高國中分離,成為一所農村普通高階中學。學校校園寬敞,環境優美,佈局合理,校舍清新典雅。在這裡,八方學子和諧共處,傳統與現代相得益彰。學校辦學雖只有20多年,但“愛國、勤奮、求實、進取”已成為良好校風。學校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秉承吳清亮先生的愛國主義精神,逐步確立了“以人為本,和諧發展;敢為人先,追求卓越”的辦學理念和“建設具有濃厚的愛國主義情結和現代理念的新型農村學校”的辦學目標,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形成了“僑資辦學”、“愛國為本,全員德育”、“體育教育”三大辦學特色。學校於20xx年被評為廣東省一級學校,20xx年通過省一級學校的複評。1999年以來,學校年年被評為潮安縣大學聯考先進單位;先後被評為潮州市“十佳文明校園”,廣東省安全文明校園,廣東省貫徹實施《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和《學校衛生工作條例》先進學校,1998—200

2、20xx-2006年廣東省群眾體育先進單位。學校是廣東省體育傳統專案訓練基地。辦學十六年來,學校規模迅速擴大,教學設施日臻完善,教師隊伍不斷成長,教學質量穩步提高,成為一所具有濃厚的愛國主義情結又有現代教育理念,在潮安縣乃至潮州市都享有較高聲譽的農村普通高中的視窗學校。

雖然回到母校激動的心情還未平復,我還是沒忘記我來學校的任務。所以,我也花了大量時間來針對本校生物教育的現狀進行了調查。我所採用的方法主要是:調查法,訪談學校領導和老師,電話與現在鬆昌中學上學的同學交流和觀察法等。調查後經過總結和思考,我發現鬆昌的中學生物教育既有優勢也存在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生物教學的優勢:

1.有方便的實踐條件

生物教材中有很多知識和技能是通過實踐獲得的,像動植物標本的採集和製作,植物及農作物的繁殖、管理,動物及家禽的習性觀察和飼養等,都需要學生親自體驗才能形成較牢固的知識和技能。由於鬆昌中學是農村中學,有不少學生也來自農村,農村學生在這方面有方便的實踐條件

2.學生感性知識豐富

學校位於農村,學校附近有大片農田,學生可以直接參加生產勞動,接觸動植物及大自然的機會多,對農、林、牧、漁業生產及動植物等基本知識比較熟悉,教學時恰當地利用這一優勢,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實驗材料和簡易直觀教具容易得到

現行教材大大增加了演示、分組實驗的數量,還增設有“看一看”“動動手”“做一做”等內容,這些內容中涉及的實驗材料在農村很容易得到,而且有一些較簡單的動植物材料,稍加整理就可以制

成臨時或永久性的直觀教具,既能節約經費,又能培養教師和學生的動手能力。

4.因地制宜地開展研究性學習學校附近大都有很多生態系統、食物鏈、環境汙染的例項,能有效地開展研究性學習,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理論聯絡實際的能力都有很大的好處。例如鬆昌中學附近有一條“黑龍江”,教師就可以其為例講解環境汙染的危害與防治等的知識。還有學校附近的農田也是一個很好的生態系統供學生的學習基地。

5.教學裝置較齊全

鬆昌中學市華僑斥資捐建,因此在學校硬體和軟體裝置上都較好和齊全。生物教學資源也較一般的農村學校要齊全完善,有實驗室,顯微鏡,標本等等。這給學生學習生物創造了很好的環境。

二:學校生物教學的劣勢

1.生物教師資源嚴重缺乏:我個人認為像生物這種學科性又具科學性的學科,一定要專業對口或有很強的專業功底的老師來上。由於各學科之間存在差異性,所以大學裡學其他學科的人在生物教育上許多方面是無法和專業的老師相比的。但在農村,大多學校都沒有生物專業老師或生物專業老師嚴重不足。就以鬆昌中學來說,全校只有六七個生物專業老師,而鬆昌中學有54個班,所以那些老師不得不一個人擔了很多個班,老師會很累。

2.對相關知識的拓展較少:老師上課的內容基本都是課本及應試內容,對有些較抽象的內容無法形象化,有些問題只是草草帶過,沒有聯絡生活舉例,這樣的教學,乏而無味,提不起學生的興趣,導致學生厭倦生物學科

3.老師上課的方式太陳舊:許多老師缺乏先進的教育理念,還在一味地追求“知識與能力”而忽視了“過程與方法”的重要性。現代的教學新課程改革對教師在知識結構、思維方式、教學能力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標準和要求,如教學中要開展研究性學習,教師要想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指導。而學校生物教師的教學方式單一,固守著傳統的“一張嘴,一根粉筆,一幅圖,一言堂,滿堂灌”的教學方法,面對教育變革,就不那麼容易接受。

4.不能很好的利用教學資源,浪費了實驗室與標本等的資源,而學生的知識只停留在書本理論上,不懂實際操作。

5.課堂教學質量不高:老師上課方式老化,不善激發學生的思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學校和老師只追求高分率,對部分知識只求速記和熟記,不求甚解,學生無法提起對生物的興趣。

6.家長及社會人群的不重視:不少家長一直抱著偏見,認為生物是偏科,認為學好數理化就行,因此對學生的生物學習也不關心,導致學生也對生物的學習沒多大的關心,只是應付考試而已。

通過一個星期的調查,我對母校的生物教學有了新的認識,以前那些司空見慣的事情都有了全新的見解。

我覺得農村學校的教育資源本就不如城市的先進,所以像生物這種學科就要充分利用好自己特有的資源來進行教學,應該都組織教學活動課,讓學生走出教室走出課本,到大自然中去學習,開啟他們的想象力。教師應改善自己的教學方式,善用資源,善於利用一切可能,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對生物學習的興趣。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學生對生物學有無興趣直接影響學生對本學科知識的掌握程度,從而影響學生的各方面。因而,農村學校的生物教師應在教學中聯絡實際,

在適當實際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搞好生物教學,讓學生自己也參與進教學活動中,不能一味的灌輸,而不管學生是否接受了。學校也應提高生物教師的整體素質,多招一些招聘生物專業的本、專科優秀畢業生充實農村學校生物教師隊伍。加強師資培訓,鼓勵在職生物教師積極參加繼續教育。

以上就是我這一個星期在學校的實踐認識。

教育教學調查報告7

20xx年10月10日—11月4日,我很榮幸的有機會在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景福國小度過了我一個月的實習生涯。我的實習內容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作為一名英語教師的教育實習,二是作為一名班主任的工作實習。在這一個月的時間裡,我積極認真地工作,虛心向辦公室裡有經驗的老師請教,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同時,我還利用這一個月的時間做了一番的調查,通過調查研究,我對當下英語教學的狀況有了初步的瞭解。

英語教育中,如何根據其自身特點有效地組織教學,一直是英語教育研究的重點。組成教學系統的基本要素是學生、教師與課程、客觀世界(特指英語語言),如何把三者有機結合起來,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是教學成敗的關鍵。所以,實習期間我就如何調動學生主動性、積極性這一問題展開了調查,調查物件是我任課的景福國小三年三班的學生。

通過調查我發現,喜歡上英語課的和不喜歡的比例基本持平,中間部分比例很小,呈兩極分化態勢。說明學生對待英語課的態度觀點鮮明,它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效果。學生們喜歡英語課的原因主要有:認為英語課很重要,是新世紀的需要;當前就業的通行證;喜歡接觸新事物。不喜歡英語課的原因,按教師和學生自身因素從兩方面分析:

(一)老師因素:現今教學傳授知識的手段是“灌"。並沒有帶動學生去感受英語,教會其學習方法。教學步驟公式化,課堂上講得多,讓學生參與的少,致使學生被動接受,思維不活躍。

(二)學生自身因素:本身英語基礎不好。學得越多,越聽不懂、記不住,喪失信心,從而對老師及其所教內容產生恐懼厭煩心理。我實習的年級是三年級,學生都在十歲左右,這個年紀的學生心智很不成熟。經過觀察,我發現不僅男生好動,女生也不容易安靜下來,可是如果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是根本掌握不了知識的,這非常讓老師頭痛。所以上課時,吸引學生注意、維護課堂秩序就成了每個教師的重頭戲,我想從學生方面說,這可能是因為國小生年齡還小,和英語的接觸還不深,這門課對他們來說還是一門很新鮮的學科。當然這種現象和國小英語教師的教學也是分不開的,每一位國小英語教師都應該努力讓每一個學生愛上英語,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到英語學習上來。

由此可見,興趣是學習一切知識的初始原動力。在興趣帶動下,可以有克服一切困難的勇氣;如果喪失了興趣,不僅會成為學習的阻力,還會造成心理壓力,影響今後發展。所以,培養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是搞好課堂教學的關鍵和調動其積極主動性的基本條件。

老師應以教材為中心,適當穿插課外知識和口語練習,例如介紹外國風情知識、典故。這適應了中學生好奇求新心理。在訓練口語和聽力時,可以用簡單單詞串起來講一些小故事、小幽默,組織學生自己用英語表演小品、小話劇,為學生培養髮散思維能力提供機會。在趣味和娛樂中學習,才能使學生儘快接受所學知識,達到最佳教學效果。另外,針對程度稍差和心理上膽怯、內向、怕羞的學生,應說服學生克服膽怯心理,找回自信。多輔導幫助、委婉糾正其錯誤,先鼓勵回答較簡單的問題,建立起自信心,再逐漸提高問題難度,從而敢於主動發言,參與活動。還有,教師課堂用語應簡短,指示明確,語言風趣,表情生動,這樣可以減輕學生心理壓力,以免造成緊張氣氛。還要注意發掘表現積極、外向的學生,使其有發揮機會,從而帶動全班同學,形成主動、積極的氣氛。國小生是很單純的,正因為這樣,當一個稱職的老師就必須學會在適當的時機誇獎他們,儘量用表揚來鞭策他們進步。教師應該讓學生認識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主動參與學習,而不是被動地受教,這樣才能提高他們的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

培養英語交際能力是學習的最主要目的。因為語言是交際的工具,學習語言是為了互相溝通、瞭解,就是為了交際。針對這一點,老師在授課時多講些實用的東西,包括見面、生活、家庭、師生間的日常用語,多搞些這方面的模擬練習,既拓寬了學生知識面,又提高了參與意識。按需供應,也是教師課堂教學應致力的方向。這樣才能調動受教育者的積極性主動性,達到最佳教學效果。

師生關係的好壞對教學效果有直接影響。不少同學認為“喜歡老師就會喜歡他的課”。教者為師,學者為生,在教學中必然形成師生關係。師生關係好了,距離拉近了,學生上課自然會尊重老師的言行,就會為課堂學習提供一個快樂的積極主動的氛圍。由此可見教與學並不只在課堂短短的四十分鐘和不大的教室內發生作用,它遠遠超出了這一範圍,涉及課下的方方面面諸多因素,教師的人格魅力也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這就說明,在抓好業務工作的同時,一定要加強自身修養,保持良好的心態。這樣才能樹立威信,從而帶動教學。

針對這個問題有以下措施:以誠相待,對學生象朋友,不擺架子,有時開開玩笑,給學生們以親切感;利用課間、空餘時間深入學生之間,與其多交流、多溝通,主動接觸,增進了解,聽取教學意見、建議,及時改進教學方法;清楚每位學生的學習程度、層次,因材施教。而且不僅要在學習方面,還要在生活、處事諸方面給以指導、幫助,即記熟每個學生的姓名;提問時面帶微笑,設身處地理解體驗學生學習英語的喜、怒、哀、樂,或找回做學生時的感覺。

上課傳授新知識,讓學生學得更好,不應是一節課得全部。激發他們對學習的熱情和感受學習的快樂,是更加重要的方面。因此,課堂上老師必須具有一種教學激情和自信,才能感染你的學生。為他們提供寬鬆的而自由的思考環境,讓所有喜歡說話的孩子們都有機會和同學分享自己的發現成果,但是這樣一來,課堂秩序怎麼控制呢?這就得益於一些課堂紀律管理口令。響亮拍三下手,學生們馬上有反應:一面雙臂做端坐姿勢做好,一面說:快坐好!從而提醒沒有留意到老師指令的學生。諸如此類的口令,形成學生們的一種共識,這些教學手段在課堂控制中作用非常大。此外還要充分藉助現代先進的教學資源,作好國小英語教學工作。從多層次多方面去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

對於班主任的工作我特意請教了我所在班級的班主任吳老師,她的祕訣是:給班幹部樹立威信,讓他們協助班主任管理班級,當然這些班幹部是要接受全班的監督的,一旦有人彈劾,情況證實後就必須接受批評和必要的懲罰。對於表現好的孩子,也有機會上來當兩天的實習班幹部,和原先的班幹部一起管理紀律等等。班主任的工作很多,其中學生們的安全是班主任工作的重點,尤其低年級學生,他們活潑好動,容易受傷。在我實習的期間適逢校園藝術節與期會考試,我從旁協助班主任老師的工作,積極給予意見,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這讓我很為他們感到很驕傲。

回顧這一個月,在校領導、老師及帶隊教師的支援和指導下,我的教育實習工作了得了比較圓滿的成功。我在不斷的向前輩老師們學習他們的教學經驗和班主任工作的管理方法,從中體會到教師的喜悅和煩惱,體會到我未來工作的快樂,也有了新的追求。

教育教學調查報告8

一.當地情況介紹。

我校是一座座落在西山腳下、滇池湖畔的半寄宿制學校。它有著很久遠的辦學經驗,培養出很多優秀人才。於20xx年多級投資重建,是一所佔地30畝的新校址、新校舍、新面貌的全新學校。於20xx年9月正式啟用。在上級各個部門的關心支援下,我校硬體裝置設施得到了更新和完善。學校逐步對教學工作有了明確的分工,讓學有所長的教師得到發揮和施展才華的更多機會。從而讓專科的教學地位得到提高,特別是美術和體育,學校加強了支援與配合,對一些日常所需的必需品都給予投入。

二.學校對美術課的要求。

學生以個人或集體合作的方式參與各種美術活動,嘗試各種工具、材料和製作過程,學習美術欣賞和評述的方法,豐富視角、觸覺和審美經驗,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獲得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瞭解基本美術語言的表達方式和方法,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環境與生活。在學習過程中,激發創造精神,發展美術實際能力,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陶冶高善的審美情操,完善人格。

三.調查結果。

1.觀音山中心學校由兩個分校組成,一個是觀音山國小,一個是富善國小。兩個學校都開設了美術課。不同的是觀音山國小有專科教師,而富善國小沒有專科教師,是由教師兼職的。

2.在兩個學校里美術裝置是不齊全的,觀音山國小有專門的美術教師,而富善國小沒有。其他的裝置有一些,但都不全。

3由於學校的實際情況的限制,一個學校的專職美術教師每週要上七個年級共十四節課,要備六個年級的課,一個學校的教師是兼職的,就沒有多餘時間去研究編寫鄉土教材。只能是選擇一下課題,根據當地實際情況進行加工創作來完成。

4.學校的美術教學工作除了正常的上好美術課外,還通過美術興趣小組活動來提高和鞏固。我們學校的興趣小組活動時間都是統一安排的,每個星期四下午三點半至四點半。在這段時間裡,我會組織參加興趣小組活動的學生進行不同形式、不同內容的訓練,提高學生的繪畫能力、幫助學生認識不同繪畫技巧,激發學生的創造精神,進一步發展美術實踐能力,幫助學生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經過師生的努力,學校的文化氛圍被我們佈置得很有樣子,同時有很多學生作品參加了各級各類比賽,都獲得好的成績。

四.存在問題及原因。

1.專職美術教師的精力和時間很大部分都花在備課上,沒有時間去準備教具,到到了課堂上,才來做示範,沒有創設情景的激趣,學生學習興趣提不起來,課堂效果就達不到預期目標。

2.學校雖然有多媒體教室,但是由於跟年級教室有一定的距離。。。。。。等等的因素,利用它來做美術教學輔助手段還不行。

3.學生的準備工作做不好。這也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1.當地學生家長的教育觀念沒有改變,對美術教育的不重視,隨隨便便。2.學生自己對美術課程的不重視。

五.促進美術活動的幾點建議。

1.學校領導要切實從思想上和行動上表達出對美術教學的關心和支援。在一些場合,加大力度宣傳美術對學校工作的重要性,使廣大教師、學生、學生家長在思想上都有個清晰的認識,從而引起大家都來重視美術教學工作。

2.學校應注意多從學生角度考慮,怎樣的美術教學方式能讓學生接受?學校的美術教研活動要怎樣開展,應該探究哪些方面的問題?

3.專職美術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查缺補漏完善自我。

教育教學調查報告9

我校有在崗教師xx人教學班xx個,學生xx人。自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以來,我通過觀察、瞭解、聽課、交談、座談、檢查等多種方式對學校情況,尤其是新課程教育教學和教師基本情況做了比較全面的瞭解,現就有關調研情況彙報如下:

一、亮點與希望

1、師生關係民主和諧。

首先,授課教師更具親和力。教師用語言、體態、表情、眼神、手勢甚至包括人際距離等資訊,在情感上與學生保持心靈上的交流,構建起課堂良好的教學情緒場,使學生處於無拘無束、心情舒暢的心理狀態中。其次,教師的傾聽意識明顯加強。對話情境中教師的“話語霸權”的傾向得到很大改變,大多老師都能認真地傾聽學生髮表自己的見解。學生有了被重視感和被關懷感,自我表現的慾望也顯得更加強烈。

再次,師生合作意識更加鮮明。我們欣喜地看到教師在教學程序中,深入學生中間、伏下身子和學生一起交流問題、擺弄學具。合作的情境已不再侷限於知識的本身,而上升到了師生人格、精神的平等相待,是民主平等意識的陶冶。

2、教學方式悄然嬗變。

一是遊戲的大量運用,給課堂帶來了巨大活力。其做法一是在教學的某一環節中結合教學內容進行遊戲。其二是把整堂課設定成一個遊戲的情境。三維目標得到較好的整合,整堂課情趣盎然、渾然一體。

二是教師在倡導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上有許多有益的探索。具體體現在凸顯了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這一理念上,教師有意識地從教學活動的主宰,向學習活動的引導者、組織者、參與者、服務者和促進者轉變。

3、教學評價趨向多元。

首先,學習評價目標和多元性有所體現,教師評價時能涉及認知的發展、學習活動的內容、語言形式、思維品質、非智力因素等諸多因子。其次,學習評價的形式也十分豐富,尤其是作為評價主要形式的語言評價,讓人充分感受到課改給教師帶來的教學心態上的變化。如:“你能說出和別人不同的看法,真了不起!”“別慌,老師相信你能說出來。”“你提的問題很有價值,棒極了!老師為你驕傲。”……真情誇長處,委婉指不足,寬容、鼓勵、期待已成了課堂評價的主旋律。

4、教學資源得到了拓展。

過去把教材作為課程的唯一資源,就教材教教材,而這次調研發現,教師樹立了新的課程觀,把自身、學生、文字、環境都看成是課程開發的資源,積極利用學校的條件開展教學活動。在教學中,立足教材,又超越教材,延伸教材的價值,注重課內與課外的互補,強調跨學科領域的學習。

5、注重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課堂教學把教案看成是預設的,把過程看成是動態的。鼓勵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從多種角度解決問題,允許學生對答案有不同的理解,儘可能的給學生思維發散的空間,培養學生獨立創新的意識。在課堂教學中,學生願意提問,敢於提問,善於提問,勇於發表自己的見解了,敢於向教材和教師挑戰了。學生的主體意識正在形成。

二、問題與不足

1、對教材的理解和把握不夠。

一少部分教師根本不去深究教材,教育觀念還沒有根本地轉變。拿著新教材用著舊方式,憑著陳舊的經驗使用教材,很少體現出創新的意識。由於教師未能把教材與生活、社會、自然、活動相聯絡,缺乏對重點,難點,以及知識結構的巨集觀把握,課堂教學顯得死板僵化。

2、教師課堂管理能力仍需提高。

課改要求教師要把課上活,但這樣一來就會給課堂教學帶來難度。一些教師不知如何應付課堂上“收不回來”的局面,造成課堂“失控”,影響教學效果。而有些教師在課堂上又“收”得過了頭,使得課堂氣氛沉悶,學生學習情緒低沉,同樣也影響教學效果。

3、盲目追求教學形式的花樣翻新。

合作學習一哄而起,合作取代了學生的獨立思考。從調研的情況看,課堂教學多次出現合作的場面,不管問題有沒有價值,有沒有明確的學習任務,給沒給合作的方法,就讓學生去合作,這實質是浪費教學資源,消磨了寶貴的教學時間,學生不會得到真正的體驗。同時,由於學生有了交流的環境,面面相視,免不了相互逗鬧,他們的學習精力不能集中,分散了聽課的注意力,這樣的合作教學,是沒有什麼實效的。

4、不能恰當地把握張揚個性和培養良好學習習慣的關係。

在課堂上,我們看到,教師對學生的一些基本習慣上的問題置若罔聞。在一些課堂上,有些學生不遵守課堂紀律,使整個課堂學習環境、氛圍都很不理想,影響了大多數學生的學習。在座談交流中,有一些教師認為,經常地在課堂上提出學生學習行為習慣上的要求會束縛學生個性的發展,與課改理念相悖,而且影響教學內容的講授。

5、不能合理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

有效使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是值得推廣的,但有的教師將使用多媒體教學作為一種時尚僅從形式上追求,就適得其反了。如課件製做不精,課件內容對本節課起的作用並不大,課件出現的“火候”沒掌握好等。另外,部分教師還不能掌握多媒體課件的製作和恰到好處地使用,這應引起高度重視。

6、個別教師教法存在老一套的現象。

在調研中發現,一些教師的課改意識不強,和傳統教學沒有明顯區別,在課堂教學中,有的教師放不開,總覺得有些地方不講不行,怕學生不理解;本來提出一個問題就完全可以讓學生有話可說,可教師卻把它割裂成幾個簡單的問題,一問一答,讓學生跟著老師走,這樣一來,就大大地限制了學生自由思考的空間,學生成了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

另外,一些教師問題設計的隨意性太強,缺少層次和梯度,有的引不起學生的興趣。有的問題不恰當、不精煉、不合時宜,讓學生茫然無措。板書沒有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沒有跟著問題走。部分教師由於備課不充分,致使課堂教學計劃性不強,拖堂現象較嚴重。一些教師佈置的作業沒有針對性。

教育教學調查報告10

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的報告《學習內在的財富》中指出:“在現代社會裡越來越需要教育為培養個人的判斷力和責任感做出貢獻。”為此,我選取了這一課題,探索強化責任感教育的新路子,為進一步加強學校德育工作,培養適應新世紀社會發展要求的人才作一點努力。

一、調查的具體目標和方法:

課題調查的具體目標是:

(1)瞭解學生責任感狀況;

(2)探索當前學生責任感狀況的特點;

(3)探索強化責任感教育的措施,以提高責任感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根據以上目標,我採用的調查方法主要是:問卷調查方法與訪談法。通過對學生的問卷調查,多角度地瞭解學生的責任感現狀。問卷設計內容的考慮,從責任感的表現(對自己、對他人、對班級、對社會、對國家)及責任感個性品質構成的四因素:責知、責情、責意、責行等方面設問,共設選擇題四題。同一時間向我高三年級的學生髮放問卷,共發問卷300份左右,回收有效問卷達95%以上。

二、調查結果分析——學生責任感狀況及特點

1、從對自己的責任感表現看:人生的自我責任是在人的自愛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自愛指愛惜自己的身體、人格、名譽。作為社會性行為責任的自愛,它廣泛地包含了自我作為行為主體對作為客體的自我的身與心的愛護。每一個學生都必須認識到,一個人既然來到這個世界,就應該在合理的範圍內,讓自己好好地生存下去,並獲得發展。即使當自己碰到任何困難的時候,也應當不斷地激勵自己,勇往直前,堅持到底。這就是對自己負責。問卷調查結果顯示:

<1>學生中經常運動來保持健康的佔34%;不經常運動來保持健康的佔66%;從這組數字看,讓人擔憂,學生中不少人運動與保健意識方面的責任意識有待加強。

如果有老師和同學的監督會搞得乾淨認真些的佔55%;既然是值日就應該儘自己的能力把衛生搞好的佔40%。在集體活動中,你除了做好自己份內的事,你還會:一般只做好自己的份內事,能不幹的則不幹的佔35%;為集體做事要看我的心情如何的佔19%;樂意為集體做事並盡力去做好的佔46%。從這項來看,學生中不少人是知與行分離,真正自覺主動為集體服務的人少了點。

4、從對社會、國家的責任感表現看:

我國古代思想家主張“治國、平天下”,就是指對國家的責任心而言,每個人對自己的祖國,都負有義不容辭的責任。對國家的責任、對社會的責任是全部人生責任中最崇高的一種責任。

問卷調查結果顯示:

<1>你認為人生最大的樂趣是:享受的佔6%;能達到自己的每一個目標的佔64%;做好本職工作,為祖國為社會多作貢獻的佔40%。若有機會出國留學,學成之後,你會:外國生活水平高,堅決不回國的佔1%;看情況而定的佔42%;爭取回國,報效祖國的佔57%。你認為現在在校讀書的目的:報答父母的佔6%;上大學或找份好工作的佔52%;增長知識,提高素質,將來服務社會的佔42%。

總之,對學生調查結果分析顯示,我校學生責任感狀況的主流是好的,但確實存在不少問題。呈現出如下特點:

1、對家庭、對朋友責任感意識強一些,對自己的責任意識模糊。

2、在朋友圈子裡責任意識強一些,在朋友圈子外,對陌生人的責任意識較少一些。

3、對班集體的責任感意識強一些,對國家、對社會的責任意識淡化。

4、責任認知強過責任行為,不少學生可以判斷出負責與不負責的是非,但不能把正確選擇付之行動。

5、責任情感強過責任能力,學生中不少人對一些事情,有心盡責,而無力盡責。

三、對調查結果的思考——進一步加強中學生責任感教育的對策建議

責任感的形成是一個非自發的過程,它需要通過教育、培養,依賴於外部的導向和內在的自教自律、自我體驗而形成。強化責任感素質教育力度對策必須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和開拓外部導向與自我內化的統一。

對策之一:強化責任感教育力度,應堅持正確的理論導向,做到道德理論知識教育與道德責任行為教育的結合,實現知行統一。學校德育工作中,理論是行動的先導,必要的理論教育是責任感教育不可逾越的初級階段。通過教育,使學生知道:熱愛生命,維護尊嚴,修身養心,發展自己,實現自我價值——這是對自我的責任。平等待人,樂於助人,善意批評,真誠合作,寬容大度——這是對他人的責任。履行義務,奉獻集體與社會,遵紀守法,參與社會活動——這是對集體、對社會的責任。熱愛祖國,維護國家統一和國家尊嚴,保持民族氣節,履行保衛祖國的義務——這是對國家的責任。通過教育使學生明白社會賦予每個人的神聖使命,明白自己應承擔的責任是不可推卸的,明白神聖使命的完成必須立足於社會個體的高度責任感。

對策之二:強化責任感教育力度,需要中學生個人的自省和意志努力。任何事物的發展總是內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結果,內因是事物發展的決定性因素,家庭、學校、社會等只是培養責任感的外部因素,個人主觀努力才是培養責任感的內部因素和決定性因素。任何好的措施、手段、方法,如果不與學生的自省內化相結合,則言與行不一、思與為不一。因此,培養學生的責任感應以人為本,貫穿人本主義思想,一切從學生自身實際出發,立足於學生思維特徵、認識能力,注重教育效果的及時反饋,讓學生明白,任何說教是否有效,主要通過學生自己的自我認識、自我反省、自我認同、自我修正、自我提高才能達到。必須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要堅定目標,塑造美好品性。當今社會人們的思想日漸多元化,而學生正處於身心發展的關鍵期,是塑造力、模仿力最強的時期,因此,要培養責任感還必須提高個人的鑑別力,能排除社會、家庭、乃至學校給個人可能帶來的不良影響,把“做一個有責任感的人”作為自己的奮鬥目標之一,把“責任感”作為最美好的品性去追求,不斷完善自我。

教育教學調查報告11

一、調查原因

作為一名實習教師,在實習的這段時間內,每天都可以聽到有許多學生和我抱怨:“老師,我每天2點多才睡覺,6點不到就起床背書,上學真的好累啊!”做為一名“過來人”對此,我很是不能理解。

通過2個月的觀察,我發現這些“遲睡早起”的學生在上課期間都出現過打瞌睡、精神不足的情況;而在下課期間,他們一般都是趴在桌子上睡覺。在中午別人同學在完成老師作業的時候,他們一般也在做作業,但其花費的時間以及完成的效果都沒有其他同學理想。同時,他們的成績也並沒有因為每天的熬夜奮鬥而有明顯的提高,有的人甚至出現了成績下滑的現象。

為了更好的瞭解他們“遲睡早起”的原因、幫助他們更好地解決這個問題,我特意與他們一組進行研究性學習的同學展開合作,共同對這個問題做出了嚴密的調查和探究。

下面我將對本次“中學生睡眠時間調查”的具體情況做出詳細說明以及成果展示

二、調查概況

本人於20xx年9—10月份,對xxx中學的高一學生每天的睡眠時間情況進行了調查。通過調查研究,使我對中學生目前每天的作業量以及每天他們的睡眠時間情況有了初步的瞭解。為準確地把握當前中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習方法等提高教育教學的實效性,探索實施素質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1

觀依據。

(一)調查目標

1、通過調查初步瞭解當前中學生的睡眠時間現狀;

2、針對調查中所存在的問題,教師要有針對性的進行解決,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

3、通過調查反映的問題了解當前中學生的學習方法;

4、;通過調查反射了解當前中學生的作業量是否存在過多的問題,及時向各任課教師反映,適當調整作業量;

5、通過本次調查,使學生掌握最基本的調查研究能力,培養他們的集體榮譽感以及個人責任感,使學生成為全面發展的人。

(二)調查方法

方法:問卷調查。(見附錄1)

物件:針對班級人數的不同以及男女比例的差異,我們向高一全年級12個班隨即發放了100調研報告。

在進行問卷調查之前,我同班上進行研究性學習的同學共同對問卷調查的內容以及形式進行了深刻的討論。在編寫問卷調查時,我結合了同學們所提出的建議,針對現今高一學生的學習特點,對調查內容做簡單化處理。主要內容以時間數字為主,使同學們在做的時候能夠有耐心的如實填寫,而不是亂編一通。值得注意的是,在發放問卷調查的時候特意多發放了10張,以備不時之需。

在回收完全年級的調查報告之後,我與班級的各位同學通力合作,成功的完成了本次關於“中學生睡眠時間調查”。具體分工如下,參加本次調研活動的共有8位同學,其中6人他們每人負責調查問卷當中的兩個小題的統計工作,剩下兩名同學進行核對工作。我負責繪製具體表格以及論文書寫工作。

在班級同學以及我的共同努力下,本次調查結果能夠真實地反映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存在的各種問題,為教師在日後的班級管理和教學工作提供了有效的資訊。

三、調查結果

通過對學生睡眠時間調查問卷調查的分析,對於中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習效率、每天的作業量以及各種問題都有了初步的瞭解。下面,我們將對在高一學生中存在較為明顯的問題做深入的探討。

(一)中學生的學習現狀分析

在做調查之前,我曾經深入的與同學們討論過關於學習目標的問題,我發下大部分中學生認為在高中學習的目的就是為了考大學,甚至有的同學認為“學習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質”這句話十分的虛偽。從中我們不難發現,現在學生的“學習目的性”很強,而這種學習“目的性”並不是真正促使學

生學習的動力,這種具有強烈“目的性”的學習,使得更多學生喪失了學習的真正興趣,他們在學校的日常活動中一般表現的不積極,並且有較為強烈的排斥感,這也是現今學生體質越來越差的主要原因之一。

通過本次調查,我們發現出現“遲睡早起”現象的學生中以女生居多,而且女生的睡眠時間也比受調查的男少要少。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大致有如下點:首先,大部分的女生相對男生的學習主觀性積極性較強,除了完成任課教師佈置的作業以外,還要完成自己的軟性作業,這樣使得原本作業量更加加大,推遲了入睡時間。其次,由於許多老師會佈置軟性作業,如:閱讀《紅樓夢》、背書、背單詞等,女生的學習的態度較為端正,大都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推遲入睡時間,但是有的男生就會刻意不去背書,第二天的默寫成績十分不理想。

其次,我們發現出現“遲睡早起”現象的學生以走讀生居多,約佔70%。通過調查我們發現出現這個現象的原因主要是在於學生本人的學習習慣較差,不能合理有效的利用時間所導致的。

拿某班一男生舉例,他家就住在雨花臺中學對面的小區內。但據其父母稱他每天晚上上完晚自習之後他都要快9點半才到家,而晚上學校放學時間是8點20分。正常情況下,該同學最遲8點40分就能到家,那麼在這空餘的50分鐘內他再幹嘛呢?通過調查,我們發現該同學性格活潑外向,喜歡與其他同學玩耍,每次下晚自習之後,他都要在班級裡“玩會”在回家。這種行為不僅使得同學和家長擔心,也同時使他的作業經常來不及完成。同時,白天在學校內,該同學在自習課上也經常不是安靜的完成作業,而是與其他同學進行打鬧,不僅拖延了寫作業的時間,同時也妨礙了其他同學的正常學習。

而且自習課的這種現象並不在少數,通過調查我們發現雖然有95%以上的人每天的在校時間長達12—15小時,並且70%以上的人都有3—6小時的時間是學生可以自行支配的情況下(包括自習課、午休、課間、晚自習)。只有不到30%的人可以利用在校的可支配時間完成3—4門的作業,而且這些作業以文科的書面作業為主。

所以通過調查,我們不難發現,有快接近50%的同學都有過利用自習課或者是午自習的時間來聊天講話或者是做一些與學習無關的事的,這種學習習慣不僅使他們不能正常的完成作業,影響其他同學的正常學習,同時也使得整個班級的學習氛圍變得較差,這樣對日後班級的日常管理工作會產生許多不利的影響。

另外,通過觀察我發現每天早晨平均每位同學要交至少8項作業,有的時候甚至能夠達到十幾項。這樣龐大的作業量加大了每個小組組長的收作業的時間,據統計,每天小組長及其助手每天要從早上6點50分開始收作業一直要到7點10分才能把整組的祖業完全收整齊。這樣不僅消耗了組長個人的大量時間,同時也使得班級的早讀氛圍受到干擾,有的同學會乘機插科打諢,不讀書、不背書。

除此之外,通過每天對的各門功課的收作業情況的調查,我們發現以每天要交10項工作為例,其中60%以上都是理科的作業,特別是:數學、物理、化學,很多時候,每門功課每天要完成2—3項的作業。而文科作業相對較少,但英語作業每天至少2項以上,而歷史、地理等科目基本上處於無作業狀態或者是不用上交的狀態。這樣較為明顯偏科現象是十分不利於學生全面發展的,導致了很多同學對與文科都是不重視的,有的甚至是輕視。這種不正常的狀態對學生的全面發展以及對任課教師來說都是十分不尊重合不合理的。所以在這次的期會考試中,這個問題也逐漸顯示出來。希望通過這次調查報告,各位任課教師能夠及時調整每天的作業佈置量以及佈置方式,留給學生適當的“消化時間”,幫助他們更好的掌握才學習的知識。

最後,我們通過問卷調查的第11題發現,現在高一的學生中約有64%以上的人每天的睡眠時間時間只有4—6小時。但按照1979年12月6日,中國教育部、衛生部在《中國小生衛生工作暫行規定(草案)》中規定:“中學生應每日保證9小時睡眠。該檔案明確規定:“要教育學生,並與學生家長配合保持高中生8小時睡眠”。事實上現在有一半以上的人睡眠試間都不達6小時,這種現象會使學生出現精神恍惚、沒有精神、上課無法集中注意力等現象,同時使得學生的學習效率大大的降低,影響正常的課堂學習氛圍。另外,這種現象久而久之對學生的身體也產生了極大的不利影響。眾所周知,16歲是青少年成長的關鍵時期,若再該階段不能很好的發展,那麼將會對其一生產生深厚的影響。同時,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如果現在就將身體搞垮了,那如何去面對高二、高三呢?

總之通過對中學生睡眠時間的調查和研究,我們不難從中發現從這個調查中折射出的許多問題,如中學生的學習方法該如何改進、學習效率該如何提高、教師每天佈置的作業量是否過多等。我們本次調查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發現現今中學生的一些學習問題,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在發現問題的基礎上思考應該怎樣更好的去解決問題。這樣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

教育教學調查報告12

高中階段教育擔負著進一步提高國民素質和為高等教育輸送優秀後備人才的雙重任務,也是衡量一個地方綜合競爭力的重要標誌。按照全縣第一批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要求,我和教育部門相關負責一起就高中階段教育發展進行了深入細緻的調研,通過實地檢視、徵求意見、座談討論等形式,進一步瞭解了我縣高中教育的基本現狀,弄清了存在的一些實際問題,也初步尋求到了解決問題的一些辦法和建議。

一、基本情況

㈠高中學校基本現狀

我縣現有高中階段學校3所(即縣一中、二中和縣職教中心),共有75個教學班,其中普通高中教學班54個。有學生4634名(縣一中1399人、二中1584人、縣職教中心1651人),在職教職工294人(一中113人、二中126人、職中55人),其中專任教師225人,行政、教輔、工勤等人員69人。專任教師中,中學高階教師佔25%,合格學歷教師比例為84.5%,平均年齡38.2歲。普通高中教學骨幹105人,佔專任教師的52.5%。普高缺乏生物、歷史、地理、體育等學科骨幹教師;職業教育的數控、物理、電工電子、茶藝專業教師緊缺。

普通高中學校生均校園面積25㎡、校舍面積10.4㎡,其中生均實驗室面積1.5㎡(縣一中為生均0.8㎡,省標為生均≥1.8㎡);生均圖書7冊(省標為生均40冊),計算機與學生比例為1:16(興山縣高中學生計算機比例為1:8)。近四年,我縣大學聯考專本科錄取率分別為72.7%、66.62%、48.36%、47.47%,呈逐年下降趨勢。

㈡我縣未來十年學生狀況

據至年我縣學生情況統計分析,我縣今年一年級學生總數為1195人,二年級1222人,三年級1280人,四年級1376人,五年級1601人,六年級1727人,七年級1734人,八年級2116人,九年級1899人。通過這個數字,可以清楚地看到,九年內,我縣學生的最高峰在明年,超過XX人,往後的幾年將會呈持續、急速下降趨勢,尤其是在20xx年,全縣高一新生不足1200人(還不包括六年之內正常轉出人數),按照普職招生1:1的嚴格要求,每年高中招生也就只有600人左右。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近幾年來,國家對教育的投入不斷增長,特別是高等教育、職業教育、義務教育都在不同時段、不同程度地得到了國家的大力扶持和優先保障,但普通高中教育卻很遺憾地出現了投入增長“空白”,呈現顯而易見的政策“斷層”和“盲點”。像五峰這種貧困少數民族邊遠山區,由於縣級財政自給率極低,離開了上級財政投入體系的支撐,單靠微薄的本級財政,對高中階段的教育投入就顯得相對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五峰教育的可持續發展。其主要問題具體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㈠基礎設施薄弱。學校硬體設施建設相對落後,“軟環境”亦不夠優化。主要是教師辦公條件簡陋、教學功能用房缺乏、教學儀器裝備不達標,校園文化氛圍不濃、教科研水平不高。

㈡教育債務沉重。目前,兩所高中總債務達到1133萬元,其中縣一中負債487萬元,縣二中負債646萬元。由於債務沉重,高中階段教育長期負重執行,發展後勁明顯不足。

㈢大學聯考質量堪憂。近幾年來,我縣大學聯考專本科錄取率呈逐年下降趨勢,年僅達到47.47%。教育質量令人堪憂,學生家長對五峰教育失去信心,不惜花高昂學費紛紛將學生轉至外縣。

㈣師資隊伍缺乏。一是有限的師資分散配置,整體水平不高,後發劣勢明顯,缺乏專業對口(如高中生物、歷史、地理、體育等學科)的骨幹教師;二是優秀教師外流嚴重,教育人才引進難;三是由於教師數量不足,平時維持正常教學已屬不易,謀劃發展更是力不從心,導致教師培訓提高不夠,加之受優質生源外流、大學聯考質量下滑影響,教師信心受挫,主觀能動性發揮不夠。

三、產生問題的原因

㈠投入嚴重不足。由於縣級財力有限,同時在三所高中學校平行投入只能是“蜻蜓點水”,導致三所高中目前的硬體設施都相對落後,成為全市唯一沒有實現高中達標的縣,教育發展已遠遠不能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教育要求。

教育教學調查報告13

引 言

一、課題研究背景分析

近些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物質和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各個家庭大力響應黨的少生快富政策的號召,隨之而來的是獨生子女越來越多,在他們當中大部分由於受社會及家庭環境的影響,絕大部分孩子養成飯來張口、衣來伸手,遇事不願多想多做的壞思想、壞毛病,成了家裡的小皇帝、小公主,任何事情不願去多想,不願去多做,很難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難以實行自我管理。這些孩子走進學校融入集體,他們的諸多毛病都表現出來,尤其是他(她)們的主觀能動性與自主管理能力特別缺乏。因此針對學生的實際,結合本人的教育實際進行了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與自主管理的研究。

二、研究的目的

1、讓學生在集體中願意自我表現,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養成積極進取的精神。

2、讓學生個個都參與班級管理,充分發揮自己的管理能力,形成一個和諧、文明、團結、進取的集體。

三、課題的界定及理論依據

在課題的研究中班級學生是指鄉(鎮)中心國小高年級以45人左右組成的集體為研究載體;主觀能動性是指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積極、主動的參與;自主管理是指以班委會為主體實行學生自我管理的行為。

依據社會的發展,為適應新世紀對人才的需求,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以及《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提出的學校對人才培養的目標作為理論依據。

研 究 情 況

一、研究內容

1、研究學生在家庭及班級內的自我表現。

2、研究學生在班集體中的想法。

3、研究如何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4、研究如何實行學生的自主管理。

二、研究方法

1、調查訪談法:深入學生家庭與家長以及部分學生所在的班級的班主任及科任教師交談,瞭解學生在家庭、班級中的表現。

2、問卷法:把要調查的內容設計成問卷形式讓學生根據自己平時的表現如實選擇相應答案。

3、觀察法:選取相應的目標,有目的、有針對性地觀察學生的表現。

4、比較法:選取兩個班級,即五(1)班為實驗班,五(2)班為對比班,在實驗班進行該課題相關內容的實驗,在進行對比總結得失。

三、研究的步驟

1、第一階段(準備):20xx年10月15日至10月30日擬定課題實驗方案,撰寫個人課題開題報告。

2、第二階段(研究):20xx年11月至20xx年1月主要內容是開展調查訪問收集相應資料,擬定問卷調查內容,抽樣調查,積累相應資料,上傳研究時段內的經驗、體會、感想方面的文章。

3、第三階段(研究及總結):20xx年3月至20xx年9月,主要是繼續深入開展研究,撰寫研究的經驗文章,做結題前的各項準備工作,收集和整理各類資料,撰寫研究論文。

四、研究方法與過程

1、建立學生個人檔案,有效掌握第一手材料

在課題研究的起始階段,為了掌握學生的基本情況,解決學生的問題,我在本校高年級隨機抽去10名學生和五年級(1)班的實驗班全體學生建立檔案。主要包括學生基本情況登記表(個人情況、家庭情況、生活習慣、個人興趣、家庭學習、交往、班級表現等)和問卷調查,通過對學生所填寫的個人情況登記表及個人問題調查情況作認真分析,加以整合、提煉,大致瞭解學生在校及在家的表現,初步掌握學生內心的一些真實想法,有效掌握第一手材料,為課題的研究奠定了基礎。

2、轉變觀念,與時俱進,加強學習。

教書育人的成敗,關鍵在教師。課題研究能否順利地開展,關鍵在於教師的教育觀念是否符合時代的需求,而教育科研又是更新教育觀念、永葆教育發展的生機與活力的有效載體,是將先進的教育思想轉化為具體的教育實踐的必由之路和必經過程。因此在課題研究時段內,一方面學習有關方面的理論知識的書,如《班主任工作之友》、《影響教師的100個經典教育案例》等,仔細研讀,認真琢磨,從中吸取相關的理論經驗,逐步更新教育理念;一方面與我校多位班主任教師加強聯絡,經常交流個人在從事班主任工作中的得與失,為自己的研究獲得相關的實踐經驗。

3、抓住時機,面向全體,有機滲透研究的內容。

對於學生主觀能動性地發揮與自主管理的培養,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班隊活動,集體活動,學校勞動中抓住時機,巧妙、恰當地運用於之中。

(1)培養學生的自尊心,激發主觀能動性地發揮。

每個人都有自尊心,當自尊能滿足個人需要時,人就會產生積極的情緒,當自尊不能滿足個人需要時,人的自尊就會受到挫折,從而產生各種不利於上進的消極情緒。在我任教的一個班有一個女同學,在集體活動中,他總是不願意參加,整天沉默不語,原來是由於家庭比較貧困,沒有其他同學穿得好,吃得好,玩得好。我主動找她談話,給她分析原因,要求她努力學習,用自己優良的成績贏得同學的讚賞。後來她通過自身努力,取得了優異成績,同學們經常找她玩,積極主動參加了一切活動,這一切變化來源於她有了自尊心,樹立了信心,這個力量來源於她主觀能動性地發揮。

(2)培養學生的興趣,激發主觀能動性的發揮。

興趣是求知的起點,是發展思維能力的內在動力。我校每週有一節班隊課。在開展班隊活動時,抓住這一機會,實行民主選取班幹部,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開展班級學生一對一的競爭活動,激發學生的主動興趣,擬定班級學生百分制管理目標,激發學生自主管理興趣。通過這一系列活動,班級形成了一個齊抓共管的局面,個個爭當先進,人人主動參與的良好態勢。

(3)營造學習氛圍、民主環境,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要把自己的思維方式和問題的結論強加給學生,而要給學生營造一個氛圍,提供一個機會,搭建一個展示平臺,允許學生百家爭鳴,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中學生願意發揮自己的才能,積極投身於討論之中,這樣培養了學生主觀能動地發揮。在開展班主任工作時,班主任要把愛灑向每一個學生,並且關心學生的一切。冰心說過:世界上沒有一朵鮮花不美麗,也沒有一個孩子不可愛。作為班主任不能憑感情用事,不能有親疏之分,對待學生要一視同仁,讓學生感到人本無貴賤之分,才會信服你親近你。學生在班級中才願意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才願意融入到這個集體,才願意實行自主管理。

(4)培養一支高效率的班幹部隊伍,實行學生自主管理。

班主任、班幹部及學生三者之間的關係如同傘柄、支架和布,一個在好的傘柄如果沒有支架的支撐是無論如何也撐不起一片天空的。既然班幹部在班級管理中發揮著如此的作用,那麼如何培養一支高效率的班幹部隊伍。

一是給班幹部戴高帽子的方法來培養班幹部,對他們在工作中的成績及好的做法及時給予表揚,讓學生有一種自豪感,願意積極主動地去工作,但要注意在時間和場合上把握準確。

二是班幹部在開展工作中遇到挫折(如學生無端嘲笑),這時班主任應該鼓勵他們,教給他們一些工作的方法和技巧。

三是信任班幹部中的每一員。班幹部在開展工作時,班主任不必要事事都去過問,要相信他們有能力管理好班集體。讓班幹部有一種成就感,這樣班幹部就願意去工作。

四是要放權,給班幹部一定的管理許可權,班主任要懂得放權,讓班幹部對班級管理和班級中發生的事情有一定的處理權,這樣便於他們開展工作,但要注意放權的適度,不要給班幹部太大的權力,容易助長班幹部的威風,引起學生的不滿。

4、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實行學生自主管理。

(1)抓住特點,從特點入手。有些教師認為後進生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針對這類學生進行了研究。關鍵是採取什麼方法,用什麼樣的態度去做轉化工作。通過研究,我認為一是要追根溯源,對症下藥,發現閃光點,激發主動性。二是要用其所長,掩其所短,創造閃光點的機會,增強自信心,實行自主管理。我教的一個班有一個男同學整天不做作業,經常和同學打架扯皮,同學見他躲著,老師見他訓著,但他特別喜歡體育。在我校舉行秋季體育運動會時,我讓他參加了三個專案的比賽,最終他獲得兩個第一名。就在領獎時全體同學給他熱烈的掌聲。走進教室時,同學們齊聲大喊你真棒。從這以後,他慢慢的變了,帶領同學們參加體育活動,很少和同學打架扯皮了,還為班上做了幾件好事,這一切的變化來源於他感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愛,發揮了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實現了自我管理。

(2)調動全體同學的激情,實行自主管理。利用班隊課的機會,我讓班上全體學生擬定班級計劃,提出班級管理的建議。大家共同出點子,發揮集體智慧,形成了一個班級管理制度。這樣的班級管理,既規範又全面,又適合學生年齡特點,又體現了學生的民主參與,又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由於班級管理制度是學生共同形成的,因而每個學生都會主動接受,自覺地維護,能夠完成預定目標,達到學生自主管理的目的。

(3) 尊重、信任、賞識學生激發學生內在潛力地發揮。

首先應尊重學生。愛默生說過:教育成功的祕密在於尊重學生。學生遲到或做了錯事,允許他們有申辯的機會,然後再作判斷,切不可不分青紅皁白地進行訓斥和指責,用自己的真誠尊重學生。

其次要信任學生。一個良好的班集體的建設,光靠班主任個人是不行的,必須要有學生的參與。信任學生,讓學生成為老師的得力助手,這是必不可少的,對於全班同學,要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長找到適合發揮自己才能的位置,班主任只對班級工作進行巨集觀調控,其餘的工作都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完成。這樣學生感受到老師的信任,給學生創造鍛鍊能力的機會。

最後要賞識學生。後進生無論在哪一方面做得好時,都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優等生的進步同時也需要鼓勵。因此老師要學會欣賞每一位學生,對後進生的點滴進步要及時給予表揚,對優等生的進步要選擇時機給予鼓勵,讓每一個學生都感受到在老師心目中有他的位置。一個老師做到尊重、信任、賞識學生,這樣學生就會認為老師像父母一樣,是一個可親、可敬、可愛的人,學生會對你這個老師有良好的印象,很自然學生對你所教的課,對你所提出的管理目標都會產生興趣,很自然地發揮主觀能動性,自主參與到你的教學與管理之中。

研 究 成 果 及 反 思

一、課題研究的成果

1、提高了學生的素質。

在老師的精心指導下,同學們經過不斷的訓練,學生原有的一些不良行為得到了改正,逐步養成了多種良好的習慣,如增強了集體主義觀念,具有集體榮譽感,在學校的各項活動中,能積極獻策,主動配合,願意表現自我,展示自己的才華;對於班級中的不良行為,個個敢說、敢管,形成了一個自主管理的氛圍,在家裡能做自己的事,能主動做家務活,敢於提問,勇於發表個人的看法等。

2、實驗班的班級班風,學習成績顯著提高。在學校舉行文明班級的評選活動中,該班級每次都獲得榮譽,學生學習成績大大進步,湧現出許多先進個人,得到了同行和學校的肯定和表揚。

3、個人水平得到提高。

在個人部落格中發表數篇文章,在恩施州民族科研網上發表文章3篇,個人論文榮獲鄉級一等獎,教育敘事獲得州級成果一等獎。

二、問題分析與思考

經過一年多的深入研究,我基本完成了預定的研究任務,已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如何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與自主管理,還需要在總結成功的基礎上進一步進行研究,讓良好的習慣成為自然,變為學生的自覺行動,我還需要在今後的工作中作具體實驗,結合現代教育理念、觀念,總結出一套更完全的操作模式。同時,真誠地希望得到專家、領導的不吝賜教,使本課題研究得到提升,臻於完善,從而更好地為學校教育教學工作服務。

教育教學調查報告14

義堂鎮教育辦公室

古鎮義堂,位於滔滔溳水之畔,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文化教育底蘊豐厚。勤勞、樸實、智慧的義堂人利用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優勢和豐實的人文條件,書寫了義堂歷史上的燦爛輝煌。義堂教育是義堂古鎮百花園中一朵絢麗的奇葩。自恢復大學聯考制度以來,從義堂走出了數千名大、中專畢業生。近年來,義堂會考連創輝煌,這些都是義堂的驕傲,是義堂教育的驕傲。然而,它們無不得益於義堂的國小基礎教育,義堂的國小基礎教育為人才的培養奠定了紮實的基礎,功不可沒。

義堂國小基礎教育成績矚目,可喜可賀。然而,解讀義堂國小基礎教育的現狀,又令人喜憂摻半,給人留下沉重的思考。

一、基本情況

1、人口、面積情況。

義堂鎮轄28個行政村和一個社群,總人口4.9萬人,國土面積64平方公里,是雲夢縣所轄鄉鎮中的一個大鎮。

2、學生情況。

現設國小16所,其中鎮轄2所即張廟國小和義堂鎮鎮國小,學區中心國小6所,村級完小6所,教學點2個,分佈於各行政村。在校學生 人,開設教學班 個,班平生額 人。適齡兒童入學率 %。

3、教師情況。

全鎮有國小教師 人,其中女教師 人,佔教師總數的 %;具有大專以上學歷教師 人,佔教師總數的 %;具有中專、高中學歷的教師 人,佔教師總數的 %;教師配額為 ;45歲以上的教師 人,佔教師總

數的 %,年輕教師所佔比率極低,年齡結構趨於老化。

4、經費情況。

學校經費緊張,不得不本著厲行節約的原則,把開支壓縮到最小的限度,勒緊褲帶過日子。必不可少的日常開支、辦公費用等主要靠雜費和部分勤工儉學資金維持。

二、存在的問題

(一)教育經費嚴重不足,制約了農村國小基礎教育的發展。

農村國小基礎教育問題多多,困難重重,涉及到方方面面,千頭萬緒。我們認為,制約農村國小基礎教育發展的瓶頸是教育投入問題,改變教育經費嚴重不足的現象已經迫在眉睫了。

一段時期,隨著“人民教育人民辦,辦好教育為人民”的響起,揹負債務的鄉鎮財政,只好向農民收取教育費附加和教育集資,義務教育實際是農民自掏腰包辦教育。隨著我國加入WTO和農村稅費改革的實施,義務教育將變成了完全由政府承辦的教育。費改稅取消了教育費附加和教育集資。這雖然客觀上減輕了農民負擔,但費改稅後,地方政府實際可用財力減少,財力保障缺乏,難以保障必需的義務教育資金的正常撥付,使義務教育尤其是農村國小教育難以順利進行。 教育經費的嚴重不足,引發了一系列的問題。

1、危房問題是老大難問題。

近幾年來,在鎮政府的領導下,鎮教育辦,做了大量的工作,創造條件,改造了黃孝國小,搬遷了鎮國小,但是由於資金的嚴重缺乏,我鎮學校缺乏正常的改造和維修,仍有多所國小存在著安全隱患。經調查統計,目前有張廟國小、六合國小、平石國小、胡蔡國小、好石村國小等學校校舍亟待重建和維修。

2、教育裝備相對落後。

教育裝備是辦學條件的一個硬性指標。資訊時代的到來和我國加入WTO,對我國教育產生深刻的影響,傳統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手段面臨嚴峻的挑戰。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啟用,在改變教學手段方面,吸收和運用現代科學技術,

變教學手段“單一”為多媒體輔助教學,改變“粉筆+黑板”的傳統教學模式,積極運用多媒體開展教育教學,激發學生興趣,啟迪學生思維,培養學生創造力是素質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

我鎮16所國小中,普遍存在“普九”負債問題,由於教育經費嚴重不足,無一所學校配置電腦、微機、印表機等現代教育教學裝置,只有張廟國小、鎮國小等部分學校配有少量而陳舊的投影儀、收錄機等傳統電教裝置。目前,佔我鎮國小教育教學主流的仍是“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寫、學生抄”的教學模式。教育裝備的落後,使我鎮國小教育難以全方位地實施素質教育,無法走上科技教育的平臺。

3、師訓不到位。

教育的希望在教師。教師是整個教育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實施者、參與者,教師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這教育教學活動的成功與否。我鎮國小教師中,有許多人已不能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他們急需培訓,以提升學歷層次,更新知識結構,提高專業能力,以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觀念、教育方法、教育手段、科學知識、智慧結構和職業技能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然而,又是由於資金缺乏這個老大難問題,致使我鎮師訓工作不能落實到位,加強教師培訓,提高教師素質,只能是紙上談兵,一廂情願了。

4、教育教學活動不能正常開展。

第一,由於資金緊缺,不能及時添置裝置、教具、學具等,導致不能較好地完成教學目標,達不到應有的教育教學效果。這突出存在自然、科技活動、音樂、體育、美術等課程的教學中。例如,我鎮16所國小中,還沒有一個達標的籃球場供體育教學之用。

第二,資金的短缺,是校際之間,鎮際之間的學習交流、研討活動少了,許多學校、教師面對外出學習研討的機會,只能忍痛割愛、望洋興嘆,教師們只能各自為教,“老死不相往來”。

(二)教師年齡結構老化、教育觀念陳舊,不能滿足素質教育的要求。

1、教師年齡結構老化問題日趨突出。

原因之一:“孔雀”飛走了。一段時期,由於內地與沿海地區的種種差距,少數有學歷有水平的年輕教師受金錢觀的影響,“孔雀東南飛”,辭職到經濟發達地區求職

原因之二:“鳳凰”沒進來。由於財政制度和人事制度的改革的影響,教育系統幾乎沒有招收大中專畢業生,致使一些願意獻身教育事業的優秀人才被拒之門外,特別是近幾年教育系統沒有分配一個青年教師,致使教師隊伍沒有注入新鮮血液,補充新的活力。

原因之三:教師隊伍青黃不接。據調查統計,我鎮國小教師中,50歲以上的教師佔70%。這是一個驚人的資料,又是一個值得我們深思的資料,這意味著:我鎮國小教師隊伍年齡老化,結構不合理,中青年教師斷層,青黃不接的現象極為突出。

2、教師的教育觀念沒有真正轉變。

素質教育要求教師更新陳舊的教育觀念,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運用先進的教學手段,進行研究性教學。然而,由於目前教育評價體系不夠健全,教育評價標準不夠科學,在實際操作中,學生的考試分數仍是評價教師教育教學成果的重要依據,升學率、優秀率都是硬棒棒的指標。學校、教師只好進行題海戰役,通過大量的機械重複的訓練來提高學生的成績。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也生怕孩子耽擱一分一秒,希望老師把自己的孩子抓緊些,多佈置作業,延長教學時間。這樣,沒有實現教育觀念的真正轉軌。

(三)專職教師緊缺,不能適應課程改革的需要。

素質教育要求教師既有高超的科學技能,又有豐厚的人文素養。要實現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真正意義上的轉軌,農村國小教育必須具有大量的面向WTO的新型人才,這種人才能熟練地運用以資訊為主的現代科學技術,是一專多能的複合型人才。

我鎮國小教師中,屬於體、音、美專業出身且具有較為嫻熟操縱教學多媒體技術的專職教師完全沒有,這無疑使素質教育的全面開展和真正落實難以實現。調查發現,有較多學校由於沒有專職教師,體、音、美等課程的教學只好由其他

教師擔任,而其他教師又不能勝任,致使這些課程的教學組織不好,教學目標不到位,不能實現師生的互動,不能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自主學習的能力,不能達到新課標的要求。

(四)學校佈局不合理,極大浪費了教育資源。

我鎮農村國小一般始建於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基本上形成每村一校的格局。雖然能方便學生就近入學,家長樂於接受,但是這樣的佈局存在著極大的弊端:學校分散,布點多、學生少、規模小、效益低,極大地浪費了有限的教育資源。針對這些歷史遺留問題,鎮教育辦作了大量的工作,原來30所國小經過幾年的努力,相繼撤消了民汪、紅堰、吉口、新光、平石、蔡河、上崗、東方、土橋、雙龍、周熊、五四等十二所村小,經過重組合並現設16所。這樣,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辦學規模,優化了教育資源。雖然如此,我鎮現有16所國小中,仍存在著佈局不合理的問題。舉債運轉的地方政府無力從根本上解決國小重新布點的問題,有限的教育投入對於嗷嗷待哺的農村國小教育來說等於杯水車薪。此外,村級組織、群眾及社會對聯村辦學的意義認識不足,思想僵化,目光短淺,造成困難重重,阻力多多,使學校重新佈局工作難以順利進行。

(五)教育組的撤消,增加了對國小教育管理的難度。

為了適應教育改革的需要,我縣於20xx年8月撤消原鄉鎮教育組,成立了鄉鎮教育辦。我鎮原教育組10名工作人員精簡到現在的4人:一名教育助理,三名鋪導員。鎮教育辦的4位同志,既要應酬政府和上級主管部門的各種頻繁的檢查,又要指導全鎮的教育教學工作,千頭萬系,雖兢兢業業,負重工作,但因人手不足,顯得捉襟見肘,成天忙於應付,疏於管理,沒有精力和時間對全鎮農村國小教育教學工作進行有效的督查和管理。

三、幾點建議

為解決我鎮農村國小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紮紮實實搞好我鎮農村國小教育工作,結合工作實際,我們認為應重點解決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第一,著力解決教師斷層和專職教師緊缺的問題。針對我鎮農村國小特別是邊遠鄉村國小教師青黃不接和專職教師緊缺的情況,必須加大教師隊伍建設的力度。採取“留得住,招得來”的辦法,優化人才環境,使一些年輕有為的教師能留得下來。並安心從教,為家鄉教育獻智盡力;另外,下大氣力,吸收一些師範專業或其它專業畢業的一專多能的優秀大學生加入我鎮國小教師隊伍,使我鎮國小教育工作具備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援,讓我鎮教育事業長盛不衰。

第二,加大國小教師繼續教育的力度。採取“請進來”(傳授)和“走出去”(學習)相結合的辦法,分期分批對國小教師進行有效的輪訓,提高我鎮國小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以適應資訊時代對國小教師的新要求。

2、加強國小教育教學管理。

第一,教育辦增設專職或兼職管理人員,改變因人手不足導致的國小“放羊式”管理的現狀,使我鎮國小教育教學管理走向規範化軌道。

第二,發揮傳幫帶作用。以學區、中心學校為龍頭,帶動村小(特別是邊遠村小),以點帶面,形成合力;發揮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的作用,全面啟動名師工程,以強幫弱,整體提高。

第三,建立健全新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機制。首先,建立健全科學的評價制度,發揮正確的導向作用。不能僅以小考成績定論學校工作的好壞,不能僅以學生考試積分的高低評價教師的工作績效。對學校、教師工作的評價,應看全體學生綜合素質水平。必須制訂出相應而實用的評估考核制度,在評價目標上,淡化考試的功用,實施學生素質等級制度;在評價方式上,實行考試和考核相結合;在評價內容上,實行德、智、體、美、勞等全方位考核,綜合評定,從根本上改變應試教育,切實實現素質教育,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其二,加強教師的教學業務管理。教師的教學業務管理不能停留在領導的口頭上,不能睡躺在白紙黑字的檔案中,應該落實在行動上。要加大對教師的備、教、改、輔、考等工作的監管力度,切實規範全體教師的教學行為。

3、切實改善辦學條件,優化育人環境。

我鎮國小危房問題突出,師生安全令人憂心忡忡,教育裝備陳舊落後,離素

質教育的要求相差甚遠。為此,建議政府增加教育投入,加大危房改造和新建的力度,從根本上解決張廟國小、六合國小、好石村小、平石國小、胡蔡國小等學校校舍危房問題,為師生建立一個安全、明亮、舒適的教學環境。另外,加大投資力度,購置教育裝備,完善電教手段,逐步實現教育裝備現代化,教學資訊化,使我鎮國小科技教育的航母完全浮出水面。

以上是我們對我鎮國小教育情況的調查和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也許不夠全面,有失偏頗,但它畢竟表達了我們對農村國小基礎教育的憂患。我們堅信:有政府的領導,有上級主管部門的指導,有社會各方面的支援,我鎮國小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將會陸續得到解決,我們迎來的是義堂國小教育絢麗的明天。

教育教學調查報告15

今年3月,為了解我區音樂教師教學現狀,我們對來自全區中國小音樂教師作了專題調研,並對調查結果進行細緻整理和統計分析。

一、調查方法

本調研通過編制“福田區音樂教學現狀”教師調查問卷,從各維度的比率進行縱向、橫向對比,瞭解中國小音樂教師音樂教學的現狀與存在問題,從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與對策。

(一)問卷編制

福田區教研中心楊嶽軍老師與口風琴特色教師工作室全體成員組成一個調研小組,首先展開廣泛的討論,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與平時的所見所聞,初步提出:教師隊伍的基本情況、課程與教材實施、教師課前準備情況、課堂教學情況、教學質量評價、科研與校本研修、課外活動情況、教師業務提高、音樂教師職業幸福感等九個維度對我區音樂教學現狀進行調研。依據上述九個維度,初步編制出一份包括47個專案的“福田區音樂教學現狀”教師調查問卷。請有關專家(1人)、教師(8人)對每個專案的可讀性和適宜性做出評議,刪除其中語義不清或重複的專案8個,並對一些專案的表達方式進行了修改,20xx年3月,最後整理形成包括九個維度、39個專案的調查問卷。

(二)測量

對來自我區各個不同的中國小音樂教師發放問卷79份,有效回收75份,有效回收率為95%。其中高中5份,國中15份、國小55份。

二、結果與分析

(一)教師隊伍的基本情況

1、男女比例嚴重失調

在參加調研的75名中國小音樂教師中,只有5名男性,佔6、7%,而女性佔93、3%,尤其是國小中參加調研的55名教師全是女性。我區音樂教育師資隊伍男女結構失衡,中國小音樂師資幾乎清一色的"娘子軍"。缺少了男性教師的音樂審美教育,終歸是少了些與溫柔、纖細共同構成的陽剛、粗獷之美。

這種陰陽失調是社會現象。從高校的招生資料說明,家長對人才觀的心理因素占主導地位,造成了這種惡性迴圈的局面。但並不意味著院校、社會可以漠視這個問題,人才性別比例的相對平衡才是一種比較理想的狀態。

2、職稱、學歷、年齡結構良好

教師的職稱、學歷結構基本反映教師隊伍總體的學術水平和工作能力,均衡的年齡結構應該呈正態曲線分佈,30—50歲被認為是教師的年齡區,應該成為教師的主體。調查結果顯示,30—39歲的教師佔45、3%,40—49歲的教師佔38、7%,從事音樂教學工作10年以上的教師佔77、3%,本科學歷達到84%,中級職稱達到68%,高階以上職稱達到24%,也就是說:80%的音樂教師正處於綜合區。

這是一支非常優秀的教師隊伍,在個人素質、經驗、精力上都有很大優勢,把這支隊伍很好地武裝起來,為他們建立個人發展的良好平臺,挖掘他們的潛能,使他們的光和熱得到最充分的發揮,將是音樂教育領域的福音!

(二)音樂課程開設與教材實施

1、個別學校仍然存在陰陽課表的現象

國家教育部規定:必須嚴格執行課程計劃。結果反映,按課程計劃開足開齊音樂課的有97、3%,還有2、7%的學校實行陰陽課表,這種情況發生在國中學校。可想而知,有的國中為了升學率,長期佔用音樂課作為升會考試科目學習陣地,從某種意義上說是剝奪了學生音樂學習的權利,也剝奪了音樂教師教學的權利,因此,教育部門應該加強管理,採取過硬措施,勒令停止這種侵權行為,還教育的公平。

2、國小音樂課程計劃不合理,音樂教師被逼換崗

我區國小音樂課程計劃執行(3—6年級第一學期每週2節,第二學期每週1節)的安排,美術課程則相反,是不是意味音樂、美術老師可以互換?各個學校在排課中也是焦頭爛額,做法不一。有的嚴格按學期執行,課程每學期一排;有的按學年執行,就是說本學年安排一節音樂課,兩節美術課,下一學年安排兩節音樂課,一節美術課,課程一學年一排;有的學校實行單雙週排課制。不管是哪一種排課都無法減少矛盾,在一所學校中的音樂教師資源時而緊缺,時而有餘,單雙週排課制更是一週閒死,一週累死,老師們怨聲載道。調查結果超過一半的中國小教師反對這個課程計劃。許多音樂教師為了生存只能跨學科、跨領域教非本行學科,國小教師最為嚴重,佔42%,主要任形體、書法、科學、美術、綜合、體育、品德等學科。

國小教師從“萬金油”年代走向專業化道路,再向“一專多能”發展,無疑是適應時代的要求。但現代教育對專業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音樂教師對其它學科的教學表現得無所適從,再說,如果兼任課程不是長期的工作,只是臨時兼任,教師教學責任心放鬆,加上學校對這些學科不重視,重安排輕管理,根本無法杜絕教學的隨意性。

3、對教材內容實施不一致、教學質量難以比較

課程計劃的更改並未使教材改變,現行教材仍然按每週2課時配置,當課時與教材不匹配時,音樂教師必須依照一定的原則進行節選教材。調查結果表明,6、7%的教師憑自己的喜愛節選教材,56%的教師根據學生的興趣節選教材,34、7%的教師對照課標要求節選教材。調查結果還表明,65、3%的教師認為教材中的歌曲無時代性,學生不喜歡,25、3%的教師認為教材中的欣賞曲目的分析不詳細,22、7%的教師認為教材缺乏參考資料,因此,教師在備課中需要花很多時間找資料。這就說明教學的不一致性,隨意性較強,因此導致教學質量檢測無可比性。

(三)課堂教學準備工作

1、對課前準備的重要性認識不足

從調查表中可以看出,有20%左右的老師在備課的問題上是應付檢查,32%的教師對教材一般熟悉,有36%的老師對教材中的音樂只是一般熟悉,只有10、6%的老師把時間重點花在研讀課程標準和教材上。音樂是人類古老、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藝術形式,備課不是為了培養音樂的專門人才,而是面向全體學生,讓每個學生都能喜歡上音樂課,只有充分了解學生在音樂方面的興趣、愛好、個性特長,制定出相應的教學目標,根據學生特點設計教學活動,全部教學活動要以學生為主體,師生互動,將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和參與活動放在重要的位置。沒有認真嚴謹的備課態度是不可能出一節好課的。

2、關注音樂太少,關注學生不足

近50%的教師在備課時,不關注學生的興趣,對音樂熟悉不夠,而重點關注尋找課外相關知識、選擇教學策略、策劃學生活動上。從以上資料可以看出大部分老師在備課中重點把時間花在音樂以外的外在事物上,而忽略了音樂本體和教材以及教學標準。

(四)音樂課堂教學基本情況

1、教育觀念、教學方式有待轉變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廣大中國小音樂教師的教育教學理念逐步有所提升,教育行為也有所改善,音樂課堂教學出現了新的面貌。但是,我們的音樂課堂也還存在著重視學科綜合忽視音樂本體、追求形式花哨忽視教學實效、關注教學任務忽視因材施教等等問題,其主要原因還是我們許多音樂教師教育觀念依然比較陳舊,在教學實踐中對新課程改革的許多觀點,理解不深。資料表明,音樂課堂中經常運用新課改倡導的合作學習方式的教師只有45%,35%的老師只是偶爾運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給予針對性輔導的老師為40%,一大半的教師偶爾才會輔導。

2、教材內容比較陳舊

大部分學生喜歡音樂卻不喜歡音樂課,音樂課堂時常會出現學生厭學的現象,這對音樂課堂提出了質疑。學生厭學有多方面的因素,如教師的專業素質、課堂管理水平,但更多的是現行的教材內容不適應當代孩子的需要。新課改以來,音樂教材中的老歌數量有所減少,較為流行的曲目有所增多,但總的來說比例仍不夠大,且所選的流行歌曲,相對也是比較老的歌。調查反映有44%的教師認為學生對音樂課厭學是由教材內容引起。

3、器樂教學依然薄弱

我們從調查中看到,學校全面開展口風琴、豎笛、口琴等器樂教學的僅為10%,有59%的學校是沒有進行任何器樂教學。地處改革開放前沿陣地深圳中心城區的福田尚且如此,可見現行學校的器樂教學狀況是非常薄弱的。

(五)學校各類課外活動開設情況

1、傳統常規多,精品特色少

從統計表中可看出,77%的學校組建了合唱隊,57%的學校組建了舞蹈隊,只有少數的學校組建了管樂隊、民樂隊等。從近年的各類比賽中瞭解到,我區的精品節目、特色節目呈萎縮趨勢,而寶安、平山、龍崗這樣的新區不斷出新,照這樣的發展趨勢,勢必落後於人,因此,我們必須找到根源,建立良好的激勵機制,重振我們的雄風。

2、教師壓力大,學校重視少

課外音樂活動是學校音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的全面發展產生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僅可以激發和培養學生的音樂興趣和愛好,提高學生的音樂鑑賞能力和表現能力,還可以使學生獲得更多審美體驗,養成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統計結果表明,部分學校對課外活動不夠重視,只片面地要求老師出成績,有56%的教師除完成正常的課時教學任務外,還早晚蹲點在學校的排練廳,工作強度和壓力非常大,而學校根本沒有任何的補貼。

(六)音樂教學質量評價方式

1、單一的評價方式仍然佔主流

有8%的教師只運用閉卷考試、7%的教師只運用開卷考試的方式,有28%的教師只運用唱一首歌的方式評價學生的學習,只有15%的教師採用多種方式相結合的辦法進行質量評價。由此可見,這種老套的一首歌或一張試卷評定學生一學期成績的辦法,仍然佔有很大的位置。

(七)教育科研與校本研修

1、課題立項少,科研意識差

20xx年起,我區轟轟烈烈地進行了一場科研興校的革命,一時間課題滿天飛。做科研型教師又提出了多年,我們回頭看看走過的教育科研之路,只有10%左右的教師曾經獨立主持區級以上課題,也就是說獲得科研立項的課題就是屈指可數的幾個。經調查,有61%的教師有機會也能積極參加課題研究,但又認為開展課題研究的有很大的困難:19%的教師認為領導重視不夠,48%的教師感到缺乏相應的推動和鼓勵政策,40%的老師則認為專業引領力量薄弱。以上資料在一定層度上說明:要調動老師積極參與學校的課題研究,學校必須建立一套有效的,以激勵為主的教科研評價機制。只有教學和科研緊密結合,教科研才有方向和目標,才有基礎和活力。

2、基層管理弱,研修不得力

調查結果表示,作為學校常規的教研活動,也就是校本研修,卻有48%的學校是偶然開展且收效小,近10%的學校根本沒有舉行校本研修活動,形同虛設,究其原因,主要是學校重視不夠,對教研組管理不力,調查結果反映出不少學校不能將教科研活動經常化和制度化,各校開展教科研活動的實效性差距很大,校際組際之間也極不平衡。

(八)提高教師教育教學水平的有效途徑

1、缺乏提高自身業務水平的積極性

調查結果表明,竟然有37%的老師只偶爾或從不閱讀各類雜誌報刊書籍,高達56%的老師只偶爾寫教學後記和反思,甚至還有1、8%的老師從不寫、這個比例是驚人的,作為老師,如果自己都是一潭死水,還能給學生清泉嗎?是什麼導致這樣的結果呢?老師生活安逸穩定,無危機意識,嚴重缺乏學習積極性,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2、熱衷於聽課評課、磨課上課

我區音樂教師自身素質良好,基本都能在課堂教學中進行有效的探索實踐,其中,45、3%的教師認為多上課、磨課是提高音樂教學的有效方式,53、3%的教師認為多聽課評課是提高教學的有效方式。從調查結果表明,老師們認識到課堂教學是主陣地,只有守住這塊試驗田,教學的生命才會有光彩。

(九)音樂教師的職業幸福感

從調查結果來看:90%以上的教師比較喜歡自己的職業,喜歡應該與成果成正比,可近50%的教師只感到偶爾或沒有成就感,足以證明教師沒有滿足於現狀。

三、討論與建議

(一)統一課程與教材,規範教學行為,加強質量監控

1、強烈要求區內統一課程安排

課程計劃是課程實施的綱要性檔案,現行國小音樂課程計劃如果無法改變,則實行區內統一課程安排,避免各校之間音樂課程安排的不一致性,遇課時與教材不相匹配時,組織研究小組根據課程標準要求節選合適的教材統一教學,這樣有利於各校之間教學步調的一致性,有利於音樂教學質量的統一監控,否則,各校的課程計劃不一,教學進度不同,教材內容各異,教學質量無法進行橫向比較。

2、加強教學質量的監控力度

研究表明,音樂教師研讀課標的很少,必然對教學要求和目標不明確,對於學生的學業評價仍然採取如一首歌、一張卷的單一的、老套的方式,無法對學生的學業作出正確、全面、綜合的評價。建議建立各年級各學期的評價達標樣本供各校參考,先做到規範評價行為,保證教學質量。

(二)以教材內容為藍本,建立大量相關配套音像資料庫

調查結果告訴我們,學生和老師不滿教材的編寫和參考資料不是少數人。現行教材中的部分歌曲和欣賞曲目歷史較長,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我們要求當代的學生去體會、感悟幾十年前的事情,與自己的長輩那個年代的音樂產生共鳴,確實不容易。這樣的音樂學生很難接受和喜歡,教師更難於有效教學。尤其是相關配套音像資源太缺乏。教師平時教學任務繁重,備課時間有限,雖希望能利用更多的教學資源,給課堂教學提供更多保障,無奈庫存太少,無法選擇和綜合利用。由於參考資料的匱乏,教師難以深入瞭解音樂的深刻內涵,教學必然出現隨意性、不紮實,學生更是一知半解,教師也因此總是怪罪於教材編寫不當。

其實,藝術的存在總是有其不可代替的價值。我們的研究既然為教學服務,就應該以教材內容為藍本,廣泛地搜尋與之有關的教學資源,建立資源庫,供廣大音樂教師整合利用。

(三)加強名師工作室建設,鋪就教師專業化成長道路

目前,我區成立了“劉巨集偉特級教師工作室”、“陳秀清口風琴特色教師工作室”兩個名師工作室,成果是顯而易見的。“劉巨集偉特級教師工作室”已經進入第二輪工作,為我區培養了多名在全省、全國獲獎的名師,同時也帶動了一批有共同志向的老師,為音樂教師的專業化成長提供很好的渠道。

1、成立多個不同的音樂特色教師工作室

前面提到,我區有80%的音樂教師正處於綜合區,是一支非常優秀的教師隊伍,在個人素質、經驗、精力上都有很大優勢,許多老師彈、唱、跳的能力很強,專業水平也很高,也很敬業,可以建立多個如合唱教學、器樂教學、舞蹈教學方面的工作室,各個工作室的5—8名成員就是一個研究小組,再以點帶面,教師隊伍必然強大起來。

2、藉助名師工作室的力量開設專題培訓

加強實用性培訓。教師是課程改革的生力軍、實施者,沒有教師的積極參與和探索創造,課程改革不可能成功。目前,我區的培訓力度不斷加強,老師比原來有了很多學習的機會,但是整體感覺實用性的培訓不多,尤其是為教師提供學習、借鑑的實踐指導少,使新課程所倡導的新理念得不到充分的落實。雖然有報告、講座、觀摩課的形式,但缺乏有效的研討,培訓的內容和方式並沒有真正符合教師的實際需要。調查結果說明教師們很熱衷於聽課評課,而工作室成員每學期都承擔研究課公開課的任務,每次的活動都可以擴大化,讓更多的老師有聽課評課的機會。

建立技能專題培訓。教師的素質在教育過程中的作用是帶有決定性的。音樂教師的教學基本功“彈、唱、跳”技能的高低,直接影響到教學的效果。調查中有超過一半的教師喜歡專業培訓,因此,我們可以藉助名師工作室的力量開設專題培訓,如“劉巨集偉特級教師工作室”的“中華民族調式鋼琴即興伴奏培訓、中華民族民間音樂知識講座、中華民族舞蹈律動培訓”,“陳秀青特色教師工作室”的“如何在音樂課中進行口風琴教學、如何開展科研課題研究、音樂課中的口風琴合奏教學”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