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文城>行政範本>調查報告>

社會調查報告(通用14篇)

調查報告 閱讀(6.37K)

在人們越來越注重自身素養的今天,報告十分的重要,報告包含標題、正文、結尾等。寫起報告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社會調查報告,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社會調查報告(通用14篇)

社會調查報告 篇1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報告的用途越來越,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涵蓋報告的基本要素。一起來參考報告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為家收集的怎麼寫好調查報告,歡迎閱讀,希望家能夠喜歡。

一、概念與特點

調查報告是對某項工作、某個事件、某個問題,經過深入細緻的調查後,將調查中收集到的材料加以系統整理,分析研究,以書面形式向組織和領導彙報調查情況的一種文書。

調查報告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寫實性。調查報告是在佔有量現實和歷史資料的基礎上,用敘述性的語言實事求是地映某一客觀事物。充分了解實情和全面掌握真實可靠的素材是寫好調查報告的基礎。

(二)針對性。調查報告一般有比較明確的意向,相關的調查取證都是針對和圍繞某一綜合性或是專題性問題展開的。所以,調查報告映的問題集中而有深度。

(三)邏輯性。調查報告離不開確鑿的事實,但又不是材料的機械堆砌,而是對核實無誤的`資料和事實進行嚴密的邏輯論證,探明事物發展變化的原因,預測事物發展變化的趨勢,提示本質性和規律性的東西,得出科學的結論。

二、分類

調查報告的種類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情況調查報告。是比較系統地映本地區、本單位基本情況的一種調查報告。這種調查報告平方根是為了弄清情況,供決策者使用。

(二)典型經驗調查報告。是通過分析典型事例,總結工作中出現的新經驗,從而指導和推動某方面工作的一種調查報告。

(三)問題調查報告。是針對某一方面的問題,進行專項調查,澄清事實真相,判明問題的原因和性質,確定造成的危害,並提出解決問題的途徑和建議,為問題的最後處理提供依據,也為其他有關方面提供參考和借鑑的一種調查報告。

三、寫法

調查報告一般由標題和正文兩部分組成。

(一)標題。標題可以有兩種寫法。一種舒範化的標題格式,即“發文主題”加“文種”,基本格式為“XX關於XXXX的調查報告”、“關於XXXX的調查報告”、“XXXX調查”等。另一種是自由式標題,包括陳述式、提問式和正副題結合使用三種。陳述式如《東北師範學碩士畢業生就業情況調查》,提問式如《為什麼學畢業生擇業傾向沿海和京津地區》,正副標題結合式,正題陳述調查報告的主要結論或提出中心問題,副題標明調查的物件、範圍、問題,這實際上類似於“發文主題”加“文種”的規範格式,如《高校發展重在學科建設——XXXX學學科建設實踐思考》等。作為公文,最好用規範化的標題格式或自由式中正副題結合式標題。

(二)正文。正文一般分前言、主體、結尾三部分。

1、前言。有幾種寫法:第一種是寫明調查的起因或目的、時間和地點、物件或範圍、經過與方法,以及人員組成等調查本身的情況,從中引出中心問題或基本結論來;第二種是寫明調查物件的歷史背景、致發展經過、現實狀況、主要成績、突出問題等基本情況,進而提出中心問題或主要觀點來;第三種是開門見山,直接概括出調查的結果,如肯定做法、指出問題、提示影響、說明中心內容等。前言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要精練概括,直切主題。

2、主體。這是調查報告最主要的部分,這部分詳述調查研究的基本情況、做法、經驗,以及分析調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種具體認識、觀點和基本結論。

3、結尾。結尾的寫法也比較多,可以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對策或下一步改進工作的建議;或總結全文的主要觀點,進一步深化主題;或提出問題,引發人們的進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發出鼓舞和號召。

社會調查報告 篇2

當代大學生是青年中的一個精英群體,是未來社會十分寶貴的人才資源,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是推動“依法治國”方略順利實施的重要力量。然而近年來,卻出現了很多對大學生的批判性評議。這主要是因為部分大學生法律意識的缺乏和法律素養的不足,經常有違法犯罪的事件發生,甚至有些是震驚全國的惡性犯罪行為。大學生正處於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和發展的重要時期。這一時期,大學生亟需在學校的正確教育和引導下,不斷學習,努力提高和完善自己。加強大學生的法律意識,是社會主義高等教育方針的基本要求,也是大學生自身成才的迫切需要。本人通過一些網上資料和書本知識、老師課堂法律道德知識的講述,還有通過問卷,對大學生的一些法律意識情況進行了調查。

一、大學生法律意識基本情況

根據調查結果,發現在被調查的大學生中,平時對於法律方面報以無所謂態度的是少數,但是大部分重視程度明顯不足,多數同學都只報以一般關心,同時他們的總體法律意識也只是一般。重視程度不夠,總體意識不強,這就是當代大學生對於法律意識最重要的問題。

1、大學生對法律知識瞭解甚少

承認自己在法律知識方面有缺失的佔了45%,雖掌握一些法律知識卻不懂得如何運用法律知識於實踐的佔了29%,能夠掌握並應用法律的僅有少部分人。被調查的同學中,近80%的人對法律援助僅限於聽說過,知道並且瞭解的人少之又少。

2、大學生法律知識的來源

大學生了解法律的渠道多樣,其中通過課堂和電視新聞獲得法律知識和最新資訊佔最大的比例。課本上知識過於侷限,過於書面化,沒有與實際生活很好的聯絡,並且課堂上課時有限,學生接受法律知識、受法律氛圍的薰陶是遠遠不夠的。而且大多學生只重視專業課的學習,並不重視基礎課。而電視上的,雖然有很強的靈活性,但是專業性不夠,甚至有可能還有錯誤,對接收知識的時間和空間有著很大的限制。

3、大學生法律意識淡薄

通過調查可知,76%的人都沒有維權的經歷。由此可購買,當代大學生維權意識較為淡薄在被問及參加勤工儉學或兼職時是否會與用人單位簽訂合同,只有35%的人選擇會簽訂合同,而絕大部分同學認為沒必要或者無所謂。這就表示了大學生並沒有完善的法律意識,也不知道怎樣做才是保護自己應有的權益。在大學生在權利受到侵害的時候,有50%的人會選擇拿起法律的武器保護自己,但是還是有不少的大學生會選擇沉默而不是去爭取他們的利益,甚至有10%的大學生選擇用暴力解決問題,這種情況著實令人擔憂。法制宣傳日是每年的12月4日,但是隻有45。45%的同學知道。這就證明,法制的宣傳在各大高校中很不到位,很多高校並沒有在12月4日得時候開展相應的法制宣傳活動,致使大學生法律意識的淡薄與法律知識缺失。

4、大學生缺少維護法律公平公正的決心。

調查發現絕大多數的大學生都抱著一種只要自己遵紀守法,不觸犯法律就可以了,只要不做損害社會和集體利益的事情就可以了,抱著一種“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旁觀者心理。當大學生面對生活中的違法亂紀的行為時,40%的人選擇用沉默面對,有些人說:我們的力量太薄弱,和他們抗衡那就是以卵擊石。生活中,部分大學生缺少維護法律的勇氣和責任感。在現實的競爭和壓力環境下,一些學生開始變得重實恵求實用,趨於以實現自我為中心,對有困難的人缺少同情心、對社會集體缺少責任感。

5、大學生對法律的漠視與不關心。

僅有2%的人會選擇去關心和了解一些國家的立法和法律報告,這就導致了大學生法律知識的欠缺。接近2%的人對於已經觸及到法律的行為熟視無睹,沒有判斷的能力。30%的大學生不懂得如何用法律去維護自己的利益,並且保護自己的人身以及財產安全。

二、大學生法律意識缺乏的原因

1、大學生自身方面的原因

大學生大都重視專業課,而對法律基礎課不予以重視,只是臨考應付,根據部分學生反映法律課程太過於乏味,提不起興趣去學,都只是在學期末的時候背背相關資料以應付考試,因此大學生缺乏紮實的法律基礎知識,易產生錯誤的觀點,淡薄法制觀念。在調查的過程中,也有一部分大學生反映:法律知識好象真的離我們很遠,我們在課堂學到的知識長時間不用,缺少實踐,很快也就忘記了。學校開設《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這門課,講述了相關的法律知識。然而,理論卻沒有經實踐考驗.他們只是學習一些理論知識,卻不懂得如何運用,只是流於形式。

2、教師與學校方面的原因

除了將法律作為專業課來對待的專業,老師一般不會對學生有過高的要求,只要能夠不影響課堂秩序就可以了,因此學生也會在私下做自己的事情。有些老師對此也是不以為意。另外,老師每堂課也只是按照自己的大綱進度,講述基礎知識,課堂氣氛乏味,使得學生提不起精神去學習。

學校方面關於大學生法律知識方面的課程也只是通過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這門課程,課時也不多,說明學校對大學生的法律教育關注不夠。另外,高校的法律教育存在著理論與實踐嚴重脫節的現象,學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造成死讀書的現象。

三、提高大學生法律意識的措施

1、學生自身意識的提高

學習法律知識對於大學生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無論是對於他們將來的工作亦或是生活都息息相關,學生自身應更加認識到法律的重要性。加強大學生自身道德修養,讓道德修養與法律同時進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正確的人生追求。現實中有一些偏激的大學生道德方面的問題已經做出很多駭人聽聞的事情,所以大學生要努力提高自身道德修養。同時,利用課餘時間多瞭解些法律的相關報道,閱讀參考法律書籍,增強自身的知識儲備。

2、學校需加強對法律教育的重視

學校開設法律基礎課,並予以重視。通過老師的講授,讓每一個學生都知道遇到問題,糾紛應該採取法律措施,拿起法律武器來捍衛自己的權益,而不是選擇沉默或採取暴力手段解決。在課時的內容的選擇上,應充分考慮學生的特點和需要,有針對性地突出重點,在‘少而精’方面作文章,講授一些發生在學生周圍的案例,提高學生的興趣,適當的對學習方法進行改革,不僅僅採用老師講授,還要採用課堂討論,進行案例分析結合錄象等多媒體教學,提高學習積極性。同時根據大學校園發生的事件及時採取措施,以及反省發生的原因,同時適當的進行教育改革,把法律教學作為必修課,讓每個學子認識到法律的重要性。多組織專家講座,對學生進行普法教育;開展一些主題鮮明的法制演講、辯論賽、討論會、知識競賽、“模擬法庭”等活動,以及旁聽一些典型案件的庭審,使學生能在自主參與、身臨其境中耳濡目染中得到教育和啟迪;多組織學生參加與法律有關的活動,讓大學生從實際中獲得法律知識,提高法律意識,而且實際生活中獲得的法律知識比從課堂中學到的產生的效果會更好。

儘量給學生提供實踐的平臺,讓他們展示自己的才華,增加對法律知識的認識。

3、開設法律諮詢室並進行相關的宣傳教育活動

學校開設法律諮詢室,定期開展法律諮詢服務,專門負責學生的諮詢預約接待工作,同時適當安排專業教師為學生免費提供法律諮詢服務。在大學生的合法權益受到校外主體的侵犯時,可以免費提供法律諮詢和法律建議,為學生提供及時的法律諮詢服務和正確引導。解答學生關於法律、法規、規章、政策和學校學生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問題,加強大學生的法律素養,充分發揮法律、法規和校規校紀的宣傳和教育作用,引導學生遵紀守法。同時,通過與學生違紀申訴制度相聯絡,協調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緩解各種校內矛盾。

舉辦法律知識培訓班,可以推進高校依法治校的程序,尤其要對學生工作管理幹部、專職輔導員、兼職班主任和主要學生幹部進行重點培訓。

開展法律知識交流會,解讀校園法規,交流學法心得,開展法律答疑,分析典型案例,提高大學生法律素質。其中通過加強對法學專業社團的指導,通過社團活動進行法律知識的宣傳和普及教育是一個很重要的途徑。

建立網路,高校法律諮詢室應安排機構成員聯絡掛點院系,建立專業教師聯絡班級,各級學生會、班級設立法制委員的制度,在全校形成法律學習、宣傳、應用的網路。協助學校各級黨團組織開展法律普及教育工作。

社會調查報告 篇3

一、課題提出:

這也許是一個老掉牙的課題,可是這也是一個與時俱進的課題。曾經優美的環境已不復存在,曾經的調查結果也已不符和現在居民的想法,況且目前龍灣區確實面臨著環境質量普遍下降的問題。這不得不讓我們深思:居民的環境意識到底如何,還是“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舊思想佔上風嗎?因此,作為地理調查組組員的我們針對龍灣區的河流汙染、生活垃圾等的處理做了一次全面的調查與分析。

二、研究內容:

1、瞭解永強一帶的環境質量,垃圾筒及清潔工人的狀況;

2、根據存在的問題,列表調查(附後)

三、研究的目的意義:

1、敲醒環境意識正處於“朦朧”狀態的居民,從而提高他們的警覺性:

2、讓居民瞭解有關單位的工作情況,從而更好的配合好政府工作,同時也讓單位人員掌握居民的看法意見,進一步改進工作制度、措施;

對提高龍灣區的環境質量和居民素質有一定的幫助。

四、研究過程:

(一)調查步驟:

1、走訪附近街道並取景拍照

2、設計問卷,發放填寫

3、訪問環保局職能部門

4、分析並總結調查結果

(二)調查方法與調查物件:

1、調查方法

設計問卷(共15題)發放204張並全部收回

具體方法:在龍灣區踩點永中、狀元、永昌、瑤溪五個街道的部分居民採用現場答題的方式進行問卷調查。問卷由調查物件當面填寫並收回。

2、調查物件

我們調查的物件為龍灣部分居民的沿街的經商者,另外還有學生、農民、工人、醫生等。

(三)問卷調查及分析:

我們的調查內容主要有居民對周圍環境的滿意程度,對當前環境問題的一些看法,日常生活垃圾的處理方法,對政府環保部門的工作建議等等。

本次我們調查的居民為204人,從被調查者的態度來看大部分居民還是對環保問題感興趣的,而且在調查過程當中也本著認真、負責的態度填寫了問卷。但仍有少部分人對環保問題抱著無所謂的態度,對當前的環境狀況視若無睹,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從問卷的調查結果來看,有49%的人對亂扔垃圾的行為感到氣憤,而且69。6%人對自己亂扔垃圾感到慚愧,如此看來,環境問題已經日益喚起了廣大居民的重視。

現如今的白色汙染已成為重要的汙染源。為什麼白色汙染如此嚴重呢?從調查結果中不難得出答案。問卷上有這麼一道問題:你上街買菜是否會帶上籃子?有86。8%的人回答沒有,且直接使用塑料袋。而使用一次性用品的人也佔很大一部分比例。針對這一現象,有人就提出應該在菜市場口擺放籃子,以減輕白色汙染。

對於生活汙染的處理方法,有80。6%的人表示會將垃圾丟於垃圾箱,這是一個令人欣慰的結果。然而在令一個問題的回答上又不禁引起我們的思考,其中有54。9%的居民反映在周圍找不到垃圾筒;他們提出要增加沿街垃圾筒的數目。據我們組成員的走訪調查,確實發現這一問題,如永興的下洋街,衙城街,永昌的紀興路等均無垃圾筒,而有些所謂的垃圾筒也早已經面目全非。所以,我們覺得環保部門應該多深入瞭解群眾的生活,對居民提出的好建議要採納並付諸行動。

清潔工是我們城市的美容師,僅龍灣區人數就有1000多人,很多人對清潔工都抱感謝的態度,但也有大約半數的人對政府的環保工作不太滿意,認為太過於形式化。

問卷的最後一道民意題“您對政府、環保職能部門今後的環保工作有何意見和建議。”很多人都建議政府加強宣傳力度,將口號落到實處!

但是把環境汙染的原因全都歸咎於政府也是不合理的,因為政府畢竟只是一個以行政為職能的機關單位,居民的實際行動才是主題,提高居民自身的素質和環保意識才是解決環境問題的關鍵。比如問及對自家門口的河道被汙染後的反映,雖然有38。2%的居民表示會自覺監督,組織附近居民進行保護,但持“與我無關、愛理不理”的態度竟佔19%,據前述情況來看進一步提高居民的環境保護意識迫在眉睫。

總體的居民調查結果顯示,龍灣區居民已初步形成環保意識。但這只是單方面的結論。為更好的對此次課題進行深入瞭解,我們小組成員一同走訪了龍灣環境衛生局,與那裡的負責人婁長貴婁主任交流了近一個小時。

時間:20xx/5/7PM3:4:00~4:40

地點:龍灣區環衛局3樓

物件:婁主任

問:您認為龍灣區哪部分的環境較好?

答:就目前是狀元鎮搞的較好,永強及其他地區還是較差。

問:龍灣區的居民環保意識又如何?

答:還是比較差的。但已有所進步。

問:談談你對某些地方綠化帶被拆用於道路建設的看法?

答:拆掉的綠化帶是為了拓寬道路,而且我們政府提倡綠化建設,他不單單指公共場所的綠化,更在於家家戶戶都能在自己居住的周圍環境都能搞綠化,這樣才達到他的真正目的—美化環境。

問:針對目前的不法廠商違法排汙卻沒有遭到有關部門的制止的現象,許多的居民認為政府及有關部門的工作只是拿納稅人的錢做表面工夫,比如河道汙染,你能談談自己的觀點。

答;這主要於我們目前的經濟發展有關。我們把中心放在經濟建設上,而目前龍灣區的工廠尚未達到小汙染甚至無汙染的水平,可我們又無法完全的扼殺。這也是經濟發展的必經之路,是不可避免的,我們只能適當地予以整治。至於河道工人每天的河道清理,絕對不是表面工夫,而是非常有必要的,龍灣區每天的垃圾量很多,若這項工程不實施,那樣會更髒更亂。所以我希望大家尤其是河道周圍居民能夠理解並且支援這項工作。

問:對於小攤小販,機動三輪車,為何沒有部門進行徹底的整治?

答:對於這方面涉及的部門太多,大家懂得分工又不清晰,以致於這項工作不能細緻、完美的完成,這是我們工作的一大失誤。

問:目前的垃圾處理的方法是什麼?

答:主要是焚燒和填埋。而我們比較贊成的是填埋,就是將垃圾堆於一處,再蓋上七層土,種上樹木。這種方法相對於焚燒更環保。

問:龍灣區的清潔工有多少,他們的待遇又如何?

答:大概1000多人,我們正努力提高他們的待遇,但基於種種原因,能做到的只是對他們精神上的支援。不過,近幾年也有些日子,帶他們出去旅遊,不過數量有限。

根據該部門的反映,龍灣區部分居民對環境保護意識是欠缺的,人們大都只是各人自掃門前雪,對公共場所的環境保潔意識不強。正因為沒有很好的重視,致使生活環境受到汙染。整個龍灣除狀元還算不錯,大部分地區不容樂觀,由於現在龍灣正處於經濟建設高峰期,對今後的環保問題考慮欠佳,環境汙染程度還在進一步加深。政府自身也正在加大各方面管理力度,比如安排清潔工每天分時間段對各大街幹道進行清掃,整潔,並將垃圾運到指定地點處理;派出技術人員進行大氣汙染的治理;河道上漂浮的生活垃圾也經常僱人打撈以防止更嚴重的汙染;適時地作宣傳工作。如此看來政府部門顯然已經在採取一定的措施了。但也有不足之處,對機動車及汽車圍氣排放的管理有點心有餘而力不足。還有就是為擴建道路而被拆掉的綠化帶沒有及時重建。對此,負責人的回答是他們要搞的是大綠化,是人均綠化帶的比分,並非我們平時看到的小綠化場地。

五、總結:

經過這次的調查,結合多方面的瞭解和分析,我們得出的結論是,文化程度與環境意識明顯地呈正比關係,文化程度越高,環境意識越多,環境意識越強。居民環境意識比農村強;青少年環境意識比成年人強。多年來在學校開展的各種環境教育活動,有效地提高了中國小生的環境意識,青少年環保知識來自於學校課堂,他們在對環保的重視程度、自然觀和參與環保活動等方面都明顯高於成人;公眾的環境意識呈“依賴政府型”,公眾對於自身及其他社會組織應該做的和能夠做的環保工作缺乏清晰的認識,可見,“誰汙染,誰治理”的環保責任意識需要進一步加強;對公眾環境意識影響最大的因素是宣傳教育活動和新聞媒體傳播,大部分人主要是從電視、廣播中獲得環保資訊的。環境宣傳教育要在公眾中的認同程度在調查中得到多方面的顯現。看來要想提高居民的環境意識需加強宣傳教育工作;而我們龍灣區居民的環境意識正在逐步加強,但是面對未來任務重,另外就是居民和政府沒有很好的合作,居民對政府所做的工作沒有給予一定的關注,以致錯誤的認為政府一直沒有進行管理;而政府雖然抱怨居民環境意識差,也同樣有不周之處。所以我們希望兩者能夠相輔相成,共同努力,為龍灣今後改善環境汙染問題盡一份力!

社會調查報告 篇4

【摘要】近年來,我國高等教育不斷進行改革,高等教育加快了從“精英化”向“大眾化”轉變的步伐,高校大學生數量迅速增加,大學生就業問題日益凸現。08年全球金融危機,對世界各國經濟造成重大影響,我國經濟也遭受其影響,就業市場更是雪上加霜,給09屆畢業生就業帶來巨大壓力,大學生就業形勢更加不容樂觀。通過本次實踐調查,我們進一步瞭解分析了金融危機下大學生就業狀況以及大學生為就業所需要提高的素質能力和就業工作指導,尋求緩解大學生就業壓力的途徑。

引言

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加上國內本身的結構性問題,09年中國的就業形勢將異常嚴峻。09年企業用人需求下降的趨勢難有根本性轉變;迴流的農民工以及新增的需要轉移的農村勞動力,將面臨難以轉移就業的問題,導致農村失業問題加重;城鎮低學歷青年以及規模不斷增大的大學畢業生就業將更加困難。隨著我國現階段畢業生數量急劇增長,社會可提供的就業崗位增長緩慢,因而造成就業矛盾十分嚴峻。同時,畢業生就業市場化與畢業生滯後的就業觀之間的衝突顯得十分突出,畢業生到經濟欠發達地區和基層就業的態勢尚未形成,人才供需結構性矛盾仍然存在,這些都影響著高校畢業生的就業。

時下又將是畢業生就業的高峰期,為了更好的瞭解大學生的就業心態和對目前就業形勢的認識,我們組織了此項調查,由此進一步分析大學生的就業前景,以便為學校提供未來就業指導工作的資料與對策依據,也使在校大學生在整個大學學習期間進行以提高就業競爭力為目標的就業準備,培養大學生追求選擇和就業的精神與品質。

本次調查採用問卷調查的方法,進行抽樣調查,預計完成500份問卷,回收了488份,其中合格482份,合格率為96.4%。樣本中男、女分別佔38%和62%。文科生123人,理科生183人,工科生116人,其他音、體、美學生60人。對此次調查收集的資料,運用SPSS軟體對資料進行分析。

一、就業形勢分析

1.金融危機下大學生認為就業形勢更加嚴峻,但半數以上認為就業前景較為樂觀

對於當前的就業形勢,82.37%的大學生認為形勢嚴峻;而大學生在對自己發展前途的態度上,一半以上選擇很樂觀或比較樂觀,佔57.47%;在問及求職中最困擾的因素時,7.93%認為學校就業指導不夠;16.76%認為資訊量少;21.91%認為對企業崗位專業知識缺乏瞭解;10.30%認為能力不足;8.99%認為優勢難以發揮;16.52%認為求職方法技巧欠缺;16.27%認為對社會缺乏瞭解。

2.大學生在提升自身素質上已從傳統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轉向相關工作經驗或實習

大學生對於自身所欠缺的素質,9.75%選擇基本解決問題的能力;13.07%選擇溝通協調能力;13.28%選擇承受壓力、克服困難的能力;30.08%選擇相關工作經驗或實習經驗;22.2%選擇專業知識和技能。面對高校的畢業生,很多普通院校的畢業生都會有些自卑心理,那麼當大家同臺競技爭奪工作崗位時又會如何?大多數大學生認為有壓力,佔72.2%。

3.被調查的大學生認為自身周圍的畢業生就業率普遍低於70%,大薪酬的期望也普遍降低

在被調查者周圍畢業的與即將畢業的大學生平均就業率上,46.47%認為就業率在50%以下;24.9%認為就業率在50%-70%;6.22%認為就業率在70%-90%。大學生認為目前畢業生的平均就業率偏低,形勢不是很樂觀,大部分人認為就業率在70%以下,而事實上據調查來看09年全國高校應屆畢業生就業率為68%,與去年同比基本持平。對於大學生畢業參加工作的初期月薪,67.43%選擇800-1500元;23.03%選擇1501-20xx元;選擇20xx元以上的佔9.13%。對求職薪酬(試用期後的工資)主要集中在1001-2500之間,5.39%認為求職薪酬在1001-1500之間;23.65%認為在1501-20xx之間;24.90%認為在20xx-2500之間;28.42%認為在2501-4000之間;認為求在4001以上的,佔17.64%。

二、就業傾向分析

1.大學生今後就業的崗位大多集中在國企及政府部門,就業地區主要集中在經濟較發達的城市或東南沿海城市,總體趨向穩定

大學生畢業後的行業型別主要集中在國有企業和政府部門,佔51.74%,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分別佔7.39%、14.35%;6.96%的會自主創業。到經濟較發達的城市或東南沿海城市發展自己的事業仍然是大部分大學生的選擇,佔47.30%;23.03%選擇中部大中城市來發展自己的事業。大學生選擇上述地區的原因主要集中在該地區有較大的發展機會或有良好的社會資源,佔56.64%;16.62%選擇該地區是因為生活條件好;而因看中創業環境的有7.29%;回報家鄉有10.87%;因為家人安排或其他原因分別佔2.30%、6.27%。

2.大多數大學生想過自主創業,但資金和經驗成為大學生自主創業的瓶頸

在自主創業這個問題上,70.12%表示想過自主創業,大學畢業生不應該僅是社會現有崗位的競爭者,擠佔就業機會,而更應該是新崗位的開拓者,為社會帶來就業的機會。但是資金和經驗仍是制約大學生自主創新的主要瓶頸,佔65.56%;認為自主創業最需要的是政策支援和技術的分別佔10.17%、14.17%。

3.半數以上的大學生願意參加蘇北志願者服務計劃及報考村官

對於是否願意投身蘇北志願者服務計劃,55.6%的被調查者願意投身蘇北志願者服務計劃。在對於村官的選擇上,5%的大學生已報名村官考試;57%有意向朝村官方向發展,但自身條件不夠。這體現了當代大學生的就業觀念也在發生新的變化。

4.大多數大學生的擇業觀是先就業後擇業,超過半數的認為專業對口對未來選擇工作比較重要

關於擇業觀調查資料顯示,21.25%的被調查者希望畢業後一步到位,有穩定的收入;55.83%希望先就業後擇業;16.67%不打算直接就業而是繼續深造;6.25%打算自主創業。一個人的職業發展應該是呈階梯型的,根據自身發展的水平,抓住各種各樣的機遇,通過一個又一個崗位不斷成長。所以在當前獲得一個理想職業的時機還不成熟時,可以採取“先就業,後擇業,再創業”的辦法。也就是說,在擇業時不要期望太高,可以先選擇一個職業,不斷提高自己的社會生存能力、增加工作經驗,然後再憑藉自己的努力,通過正當的職業流動,來逐步實現自我價值。超過半數的大學生選擇工作首先考慮經濟收入因素,達55%;考慮自身興趣和工作環境的分別佔35%、32%;43%考慮對事業發展是否有利。58.13%認為專業對口對未來選擇工作比較重要;8.75%認為很重要。在所學專業前景的看法上,認為所學專業前景較有前途的佔大多數,比例為65.15%;7.68%覺得自己所學的專業很有前途。

三、就業工作指導

1.在校期間對大學生工作影響的教學環節是社會實踐

71.78%的大學生認為社會實踐對工作影響,55.87%認為專業知識很重要,23.65%選擇了職業資格認證,選擇基礎理論、畢業設計的分別佔9.54%、6.43%,6.85%認為其他方面的教學環節。

2.對今後就業最為重要的素質和能力培養還是社會交際能力,最需要的就業指導是就業面試的指導

在選擇哪些素質和能力的培養對今後就業最為重要這個問題上,選擇社會交際能力的佔75.52%,其次是心理素質和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分別佔71.16%、70.75%,也有49.38%認為組織管理能力很重要,46.47%選擇創新能力。這表明現在的大學生需要提高自身綜合素質,逐步向複合型人才發展。75.3%的大學生認為他們最需要的就業指導是就業面試的指導;54.4%最需要的是就業資訊的獲取;41.7%最需要的是推薦就業崗位;40.7%最需要的是國家就業政策;18.9%最需要的是關於創業教育方面;17.2%需要的是就業派遣的程式;還有17%最需要的是就業指導材料的製作。

3.大多數大學生認為職業生涯規劃很重要

67.01%的大學生覺得職業生涯規劃很重要,而不太確定是否重要佔了18%,有將近十分之一覺得職業生涯規劃不重要,沒有考慮過職業生涯規劃的佔5%。

4.54.3%的大學生對學校就業指導工作持基本滿意的態度

對學校就業指導工作持基本滿意態度的佔54.3%;有相當一部分認為不太滿意,佔27.3%。這表明學校的就業指導工作還存在諸多不足,需要進一步提高學校就業指導工作的質量。

5.大學生獲取就業資訊的主要渠道還是人才招聘會

23.2%的大學生獲取就業資訊的主要渠道是學校或院系就業資訊欄;26.1%認為是人才招聘會;5.6%認為是學校就業網;從班主任及任課老師或親朋好友方面得到就業資訊的,分別佔2.3%、8.1%;也有少部分通過電視報紙等媒體或其他渠道獲得。

6.大學生希望企業人士、成功的校友來學校做就業報告的主要內容分別是企業需要的人才型別和在校期間應為就業做何準備

11.4%表示希望企業人士來學校做就業報告的主要內容是生涯規劃;55.6%希望是企業需要什麼樣的人才;8.7%希望涉及該企業的發展前景和規劃;6.4%希望應涉及市場經濟基本規律;12%希望講解關於員工的職業素質。62%的大學生希望其報告主要講述在校期間應為就業做何準備,9%希望是關於如何處理工作中的人際關係,22%認為就業報告的主要內容是“成功的因素”。

四、對策與建議

隨著國際金融危機衝擊的加劇,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近年來本就不大樂觀的就業形勢更加嚴峻。為了減少金融危機的不利影響,尋找解決問題的路徑和方法,擴大大學生就業,需要政府、社會、高校以及大學生等共同努力。

1.政府:創造良好的就業創業環境

首先,政府應加快經濟發展,為高校畢業生就業創造良好的巨集觀環境。其次政府需繼續重視和推進社會就業,進一步理順畢業生就業體制,始終堅持市場取向,提高勞動力市場的流動性。淡化戶口對勞動力市場供需雙方自主選擇的約束,淡化單位的福利保障功能,在戶口、檔案管理和勞動保險等方面給予相應配套的社會保障。同時提供優惠政策,鼓勵大學畢業生到農村和西部地區就業,通過城市社群和農村基層崗位補貼、助學貸款代償、考研究生、考公務員加分,以及擴大“三支一扶”、“志願服務蘇北計劃”、“大學生村官”等計劃,多種手段鼓勵畢業生去基層工作。第三,鼓勵自主創業。大學畢業生不應該僅是社會現有崗位的競爭者,擠佔就業機會,而更應該是新崗位的開拓者,為社會帶來就業的機會。調查資料顯示:182人認為自主創業最需要的是資金,佔樣本量的37.76%,資金不足仍然是制約大學生創業的主要瓶頸,政府應出臺鼓勵各種資本對畢業生新創高科技實體進行投資的傾斜政策;設立大學生創業基地,併為創業大學生提供專業指導、法律諮詢、市場分析等服務;對自主創業的大學生在審批手續、金融貸款、工商登記、稅收等予以特殊優惠。第四,擴大畢業生入伍人數,擴大研究生招生規模。讓部分優秀畢業加入人民解放軍,既有利於提高軍隊素質,同時解決部分大學生就業

對家庭困難的畢業生就業,可以指定出臺一些幫扶政策。一是待業求職登記制度。准許待業畢業生進行求職登記,並享受失業人員就業優惠扶持政策。二是臨時救助制度。對因短期無法就業或就業後生活仍有困難的,戶籍遷入地民政部門要及時按照有關規定為符合條件的高校畢業生提供最低生活保障或臨時救助。三是優先安排就業制度。對城鎮特困職工家庭、低保家庭畢業生實行重點推薦、優先安置;對零就業家庭畢業生,採取政府安排崗位等多種方式實行保底就業。四是免費服務制度。對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實行免費培訓、免費推薦、免收服務費用。五是就業見習制度。通過建立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基地,為尚未就業的畢業生免費提供3至6個月的見習培訓,見習單位和地方財政部門為其提供基本生活補助。

2.社會:觀念與時俱進,服務實在周到

我國社會對大學生就業觀念的轉變勢在必行,必須徹底擺脫長期以來固存於人們頭腦中的人分五等、官分九級等封建思想的束縛,真正認同勞動者無高低貴賤之分的觀念,形成行行出人才的社會意識。同時實實在在地為畢業生就業提供更多的服務。

畢業生更應當根據人才市場供求狀況適當調整自己的就業預期。大學既培養社會精英,也培養普通的社會勞動者,“北大才子賣肉”很正常。經濟發達地區和熱門行業畢竟是少數,其吸納畢業生的能力有限,而相當一部分不被大學生看好的地方和行業,卻對大學生有著巨大的需求。同時,建議建立全國性的就業資訊網路,加強社會需求預測研究和報告,真正為畢業生提供細緻周到的就業服務。

3.高校:教育改革刻不容緩

(1)畢業生就業情況已成為衡量高校辦學成效的重要標誌。學校教育與市場需求、職業能力之縫誰來填?目前情況下高校得擔此大任。高校應該努力提高辦學水平,應轉變觀念,把握教育國際化的潮流,加強世界高教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全面提高辦學水平。高校教學改革與社會發展、國家建設需要緊密結合。不斷進行教育改革,高校必須以市場為導向,緊密聯絡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加快調整高校專業結構,合理配置教育資源,以培養適銷對路的人才。專業設定、課程結構要滿足市場所需;建立“高校畢業生就業率反饋”、“高校生源報考錄取比預警”等系統,根據不同專業科學地制定擴招規模;加大社會急需專業的招生數量,控制長線專業的發展規模,對教學質量不高、專業設定不合理的專業要減少招生數量甚至停止招生。

(2)發展職業培訓機構,大膽嘗試校企聯姻。剛從學校裡出來的學生除了動手能力弱外,表達溝通能力也普遍存在問題。學校應增設職業培訓機構或增加職業素質教育課程,包括商務禮儀、心理健康、與人溝通、融入團隊等內容。將職業素質培訓與實習結合起來,真正使畢業實習起到縮小、彌合學校教育與市場需求之縫的作用。

(3)高校應加強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在接受調查的大學生人群中,有67.01%的人覺得職業生涯規劃很重要。給就業指導工作重新定位,成為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部分,作為對學生的人生指導,滿足學生對於人生髮展和職業生涯設計的需求,貫穿於大學教育的始終,既彌補以前就業指導的不足,又豐富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加強就業指導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操作。20xx年,教育部發文要求將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逐步由選修課過渡到全校公共必修課,將其與傳統公共必修課等置於同地位。開展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是新時期創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手段;系統科學的職業生涯規劃能夠為學生找到適合個體發展的職業目標,而且通過細化過程分解目標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信;另外,良好的目標意識促使學生充分利用時間資源進行有益的活動,從而可以減少他們接觸不良資訊的機會,這在資訊化社會的今天尤為重要。在高等院校中構建適應社會發展的就業指導體系,建立完整的就業指導目標、指導內容,形成有效的就業指導方式和手段,逐步推進在整個大學期間的就業指導,並且在就業指導的同時推進對學生的人生教育,提高學生對素質教育的認同度和參與的積極性。

(4)自主創業是時代的要求,也是我國高校畢業生就業體系改革的一個方向,也給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學習的“第三本護照”是創業能力。重視對大學生開展創業教育並將其在高校教程中加以正規化、制度化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的一個趨勢。

創業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通過各種可利用的教育方式來培養創業者的創業意識、創業思維、創業技能等各種創業綜合素質,並最終使被教育者具有一定的創業能力。創業教育應注重對學生就業觀念的轉變,使學生由被動的就業觀念轉變為主動的創業觀念,鼓勵學生將創業作為自己職業的選擇,並將自己的專業技能和興趣特長相結合,創造出自己所期望的價值。自主創業是個體在解決就業問題上發揮主觀能動性的重要形式。20xx年江蘇大學成立學生創業學校。武漢大學也宣佈允許學生休學創業,建立了大學生創業基金,並組織專家教授編寫創業課教材,在全體本科生中增設“創業課”,教有能力的學生“做老闆”。對畢業生自主創業政策、自主創業的可能性和素質要求、實施途徑及發展趨勢等的研究,對畢業生自主創業的引導等也是高校應加強研究的課題。

4.大學生:自強自立,努力增強綜合素質,樹立科學就業觀

首先,努力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當代大學生必須有把自己事業與國家進步、社會的發展及人類的文明融為一體的品格,崇尚真善美,堅持真理,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並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大學生要爭取知識廣博,具備合理的知識結構,有一定的科學文化素養,具有創新精神,隨機性、靈活性的思維方式,做到因人、因時、因事而異。有良好的心理素質,面臨更加激烈社會競爭,能視變化為機遇,視困難為坦途,有頑強的自制力,堅定的信念,及對生活充滿期望,充滿熱情。同時,要有良好身體素質,健康欠佳會減弱人才的決策能力,因為如果要達到目標需要體力與耐力,一個人就可能因體力不支而放棄。除素質外,還需要注重能力的培養,能力是一個人素質的外在表現,是在社會中直接產生作用的那部分內容,當前社會大學生必須儘可能培養自己,處理資訊的能力、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系統看待事物的能力、處理好人與資源的能力、運用技術的能力等。其次,加強社會實踐。大學生可利用假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際工作相結合,提高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積累工作經驗。第三,正確就業定位。當前大學生求職擇業應當面對現實,根據市場實際狀況更新觀念,轉換思路,到最適合自己的崗位上工作,而不應過分關注工資水平及地理位置等,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最終實現人生價值。第四,藉助各種渠道,把握就業機會。當前大學生可利於人才交流會、網路資源等途徑,尋找合適就業崗位,主動大膽把自己真實才幹推銷出去,珍惜和抓住來之不易的就業機會。第五,先就業後擇業。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不得已時,大學生應轉變就業觀——先就業後擇業,求職擇業不可再像過去那樣追求一步到位,如果斤斤計較眼前的職業崗位是否理想,那就會失去許多起步的機會,可以在先就業過程中積累工作經驗,使自我價值得到較大的提升,為以後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礎。

5.用人單位:科學用人,善於成為伯樂

首先,用人單位要樹立科學的人才觀,改變唯經驗論、唯學歷論,摒棄用人歧視,鼓勵人人都作貢獻,人人競相成才。其次,選人標準要合理。用人單位要根據自身規模、性質、發展狀況、崗位實際,制定相關崗位說明書,細化崗位職責,按照崗位的要求,制定合理選人標準,確定招聘人員質與量。第三,確定科學招聘程式。要確定招聘考核的程式,制定考核內容,在按程式進行考核後,擇優錄用。

五、調查總結

本次調查僅侷限於徐州地區的高校,時間倉促,收集的資料雖不能全部體現中國當今大學生的就業狀況,但是這些資料基本反映了金融危機下大學生就業形勢的嚴峻。金融危機使得我國就業形勢更加嚴峻,大學生就業難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在這種情況下調查分析大學生就業狀況,從中探討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方法。緩解和解決大學生就業難不僅需要依賴經濟發展,也離不開體制改革和觀念更新。解決畢業生就業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政府、社會、學校、學生自身和企業單位等各個方面,需要政府管理部門、高校、社會、企業,包括畢業生本人的共同努力。政府應重視研究畢業生就業工作的社會分工。繼續推進就業體制改革,明確國家、高校和勞動人事等政府部門的職責和管理許可權。確立學校在學生就業過程中的地位及應承擔的權利義務。加快適合我國國情的高校畢業生就業機制的建立和完善,使畢業生就業工作擺脫目前困境,走上正軌。

社會調查報告 篇5

 一、背景

20xx年大學畢業生人數680萬將再創新高。當聽到這樣一個統計數字之後,你做何感想?首先讓我們來回顧一下:20xx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人數達空前的413萬,這個數字比20xx年多了80萬,在校學生1500萬左右,是1999年的2.5倍以上。按照教育部公佈的資料計算,我國高校畢業生數量在21世紀最初5年,年平均增長率高達34.5%。中國大學生人數增長的速度十分可觀,20xx年大學畢業生人數是145萬,20xx年為212萬,較上年增長了46%之多;20xx年增長至280萬後,大學畢業生人數於20xx年突破300萬,20xx年又突破400萬。教育部長賙濟在20xx年大學畢業生就業工作會議上說“十一五”期間,全國將有2500萬以上的普通高校畢業生需要就業。這意味著未來5年中,每年至少有500萬人從大學畢業。從這些資料中我們可以看到,大學生就業形勢的異常嚴峻,讓我們意識到就業競爭的激烈。同時,也讓我們從現在起就應該對人生做一個合理的規劃和定位。

二、正文

一)總體現狀

大學生就業現狀最大的特點是畢業生總量大、增幅高,與整體就業狀況並沒有明顯改善的現狀相矛盾,大學生就業現狀已經成為一個不爭的事實,究其原因,主要是人才供給與市場需求錯位,及畢業生綜合素質不高。如何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以及如何使企業招聘有一個正確的定位,是解決當前大學生就業難題的關鍵所在。而且大學畢業生出現了眼高手低的現象,容易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就業脫環現象。

1、大學生就業現狀一:人才供過於求“擴招”提高了升學率但相應的就業率去沒有相應提高,究其原因是崗位需求沒有得到保障。

2、大學生就業現狀二:就業中的性別歧視問題據有關國家部門專題調查顯示,大部分學生投入找工作的時間為正常學習時間的30%—70%,女生高於男生8.6個百分點,但結果卻是男生就業率為35.5%,女生僅為17.5%——男生就業率女生的2倍。其中還有80%以上的應屆畢業女生在求職過程中遭遇過性別歧視。天津人力資源開發服務中心對天津市三所高校20xx年的就業率統計顯示,男生就業率為83.0%,女生就業率為79.5%。

3、大學生就業現狀三:就業水平與經濟發展水平的關係大學的地域性差異,對學生的大學生的就業率也有較大的影響。據相關統計數字顯示,東部地區高校“已簽約”和“已有意向但沒有簽約”的學生比例為62.43%,中部地區高校“已簽約”和“已有意向但沒有簽約”的學生比例為47.88%,西部地區高校這類學生比例為41.73%,東北地區比例為43.39%。東部、中部、西部和東北部四個地區的就業狀況呈梯狀分佈,表明大學生總體就業水平與大學所在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可能存在某種相關性。

二)就業問題難分析

1、大學畢業生自身就業觀念的限制

大學生自身定位頗高,都希望找收入高、待遇好的單位。由於我國不同地區的經濟發展不平衡性,東西部地區之間、沿海地區和內地之間的差距較大,大學畢業生選擇就業區域時,過度集中於北京、上海、深圳等熱點發達地區,造成這些地區的就業壓力明顯增加,而自願到欠發達地區工作的卻很少。其實現在我國很多地方都需要大學畢業生,大學生“高不成、低不就”心理定位嚴重影響就業,大學畢業生就業難與就業結構性問題直接相關,由於引發了地域性就業差距拉大,無業可就或有業不就的情況並存,人才過剩與大學生低就業率並存。

2、大學生整體素質有下降趨勢

由於近幾年公辦高校擴招,加之民辦高校急增,招生規模不斷擴大,招生分數不斷降低,如不少大學生學習不認真,動手能力差,缺乏實踐經驗,大學生整體素質有下降趨勢。還有一些大學生誠信缺失,不少畢業生求職時有一定的證書、文憑、履歷能為找工作帶來方便,有的大學生憑勤奮刻苦,在大學期間努力爭取獲得相關證書,不刻苦的學生則通過投機取巧或造價來騙取企業初步信任,對大學畢業生整體形象造成一定的損害。

3、企業用人觀的落後

首先,過分關注文憑。不少用人機構認為,學歷越高越好。不少本科或大專學生的業務能力不比研究生差。其次,存在性別歧視。女大學生明顯處於劣勢,不少用人單位考慮女大學生勝生理因素、婚姻因素、成就動機,以及生育保險費和女工勞動保護費用等。同等情況下女大學生將來工作成本比男大學生大。再者,生源地域歧視。不少用人單位考慮到本單位的業務情況與當地聯絡緊密聯絡,希望招聘的大學生熟悉當地方言及風俗,甚至有一些人際關係網等。選用人才時優先考慮本地人才。甚至有些地方政府招聘公務員時也存在生源地域歧視,實行地區保護主義,不利於大學生公平競爭。最後,過分看重工作經驗。經驗不足是大學畢業生最大的劣勢,不少企業經營有困難,急於招聘某一方面的能人,並且希望很快給企業帶來變化。用人單位忽視大學生的潛力和可塑性,其經驗總是在實踐中培養起來的,大學生有較高的理論水平,只要經過短期實踐即能勝任工作崗位。這是一個求職大軍遭遇失業恐懼的時代,是一個追逐挑戰又渴望成功的時代,也是一個不同於以往任何時代的全新的就業時代。求職擇業對當代大學生來說是嚴峻的挑戰,又是沉重的壓力。針對本次大學生就業去向調查結果,我們建議:

1、學校應滿腔熱情地做好畢業生的思想工作,加強就業指導。唱響主旋律,樹立就業新理念。要教育學生用正確的世界觀指導人生觀,用良好的擇業觀體現價值觀。明確人生在世的第一要務是奮鬥、拼搏,體現自身的價值為社會做出貢獻應成為當代青年孜孜不倦的追求。學校要實現畢業生擇業觀念的轉變:“從一步到位向就業後擇業的轉變”、“從被動就業向自主創業的轉變”、“從國營向民營的轉變”、“從東部向西部的轉變”、“從‘白領’向‘藍領’‘灰領’的轉變”、“從專心考研向‘兩手準備’的轉變”等;學校要引導畢業生到社會最需要的地方就業,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幹一番事業,到基層去鍛鍊成長,到中小企業去建功立業。鼓勵畢業生自主創業,艱苦創業。

2、學校要著力調整與就業市場不相適應的專業和課程以市場為導向設定學校專業,以就業為重點調整專業課程,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辦學的一條基本指導思想。誰先適應,誰先得益。“招生,教學,就業”再也不是孤立的三個環節,而是一個聯動的整體。

3、開展職業生涯規劃,就業教育從入學抓起只抓大學生畢業環節的就業指導是臨陣磨槍,大學生的成功就業,歸根到底憑的是心理素質、做事能力。從大一到大四,分階段開展大學生自我認知、職業規劃、擇業心理等方面的課程和指導活動,將職業規劃與擇業培訓納入教學內容,通過問卷調查、專題講座、經驗交流等形式,引導學生對大學階段、人生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進而增強就業與職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4、加強和重視創業教育,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畢業生自主創業是時代的要求,本次調查顯示5%的人選擇了自主創業,這說明現在大學生的創業意識還沒有完全喚醒。激發學生的創業願望,培養學生的創業素質。還要定期舉辦創業設計大賽、科研競賽,在學校營造出濃厚的創業教育氛圍。還要結合地方高校的實際情況,同學校所在地的企業聯合建設創業實踐基地,聘請專業教師和當地的企業家為兼職創業導師,最終形成學校和社會融為一體,教授與企業家融為一體,學生與創業實踐融為一體的結構體系。

通過調查,我們發現很多大學生對於自己的就業前景表示擔憂,並且可以想象,現在大學生的主要壓力就來源於就業問題,如何找到一個好的工作困擾著很多大學生。調查中,我們發現,很多大學生對於自己的專業技能都不是很滿意,而矛盾的是大部分學生又認為專業技能對於就業很重要,這就為很多大學生敲響了警鐘整個實踐調查過程中,我們的體會有以下幾點體會:首先,親身體會到了團隊合作的巨大作用,個人的能力畢竟是有限的,好的團隊合作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勝過同樣人數的個人奮戰,問卷設計,發放問卷,統計資料,分析資料,搜尋相關資料,完成報告等活動,大家密切配合,使這次調查活動順利完成。同時,使我們感受到了團隊精神的魅力所在,也使我們提高了適應團隊的能力。其次,通過這次的調查活動,我們瞭解到了校區學生就業情況,幫助身邊的同學,學習對未來的生活有著深重的影響。最後,我們需要學習的東西還很多。就在這次的調查活動中,問卷的設計,資料的分析等階段我們依然會存在某種迷茫的狀態,由此,我們只希望在以後的各種學習中,學習更多的知識,逐步完善自我。由於經驗不足,調查的範圍有一定侷限性,不一定都是當今大學生的現狀。有點可能還沒有調查到,有的有可能言過其實,但是大體上還是能反映我們大學生的基本情況。鑑於閱歷和學識有限,報告中可能會有某些方面的不足,請老師給予指正,並提出好的建議。

社會調查報告 篇6

一、調查時間

20xx年4月5號

二、調查地點

上虞市祝家莊,玉水河、十里亭、十八里景觀帶

三、調查內容

先後來到了祝家莊、玉水河、十里亭、十八里景觀帶等地方,進行了實地調查。在調查走訪過程中,發現了一些的問題,有了自己的感受並給出相關的建議。

四、調查人物

本人

五、調查基本情況

趁著清明小長假的空閒時間,我回到家鄉上虞。在4月5日這一天去了祝家莊,玉水河、十里亭、十八里景觀帶等地方進行調查,在進行了對祝家莊遺址的實地考察後,我發現梁祝旅遊景區主要有以下特色:

1.梁祝文化知名度高

正所謂“彩虹萬里百花開,花間蝴蝶成雙對;千年萬代不分開,梁山伯與祝英臺。”這對東方的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悽美愛情故事世人已耳熟能詳,無不為梁祝愛情深深感動。走進祝府大門,白牆黛瓦,就像一幅水墨國畫,祝英臺與梁山伯,就在這黑白世界裡上演了一出曠世愛戀,美麗傳說的璀璨綻放,歷經千年卻還依舊耀眼動人。

2.文化遺產豐富

祝氏祖堂建於道光六年(1826)。祝氏一族原籍山西太原,漢代南遷到此定居,其祖先原在虞城教授為業,生三子,移居上虞各地,此支系其次子貴宗公。這些史實至今尚刻在祖堂碑上。

祖堂內有“純嘏堂”橫匾一塊,系我市著名鄉賢、清代文科狀元樑國治所題。祝家莊有一座規模巨集大的宅院,還有一座花園遺址,當地百姓俗稱“花地”,原有假山、池塘、石榴、雲柏等景物。

祝家莊還有一塊祠堂碑,從斑駁的碑面上可以看出,祝氏祠堂建於清乾隆四十四年。

祝家莊還有一對“夫妻樹”,樹枝連在一起,彷彿是一對手牽手的情人。當地百姓稱之為“連理樹”。其實此樹名叫“楓香樹”,一到秋天,紅葉似火,是祝家村。

1個獨具特色景點。

附近的洪山湖,前些年發現了距今1700多年的歷史古墓;該墓系東晉時代的墓葬,整個古墓寬敞,內部結構十分講究。磚塊上的花紋精緻,做工考究。據當地百姓說,這墓很可能是祝英臺上代的墓葬。

3.旅遊景點地域組合較好

建成後的“英臺故里——祝家莊風情旅遊區”,將與開發“梁祝文化”與挖掘“孝文化”、“白馬湖文化”、“虞舜文化”資源結合起來,使上虞“祝家莊”與寧波“梁祝公園”、杭州“萬鬆書院”相連結,互相補充,互相呼應,形成一條豐富多彩的“梁祝”文化鏈。同時使“經濟、社會、環境”互促互動,促進人和自然的協調與和諧,從而營造出“田成方,屋成行,清清渠水繞村莊,綠樹成蔭花果香”的農村新貌,展示新農村的迷人風采。

六、調查內容

通過這次的調查,我也發現了梁祝文化旅遊景區發展中的一些問題:

1.文物古蹟保護不夠

由於上虞市旅遊事業起步較晚,故而這些旅遊資源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人們的忽視,不僅沒有使梁祝文化等旅遊資源轉化為經濟資源,更是使其遭到了許多不可估量的破壞和損失,其開發形勢已不容樂觀。英臺墓也長期失修。十里亭隨處可見人為破壞的痕跡,而且木質護欄的儲存相當不好。

2.民眾保護意識不強

在祝氏祖祀前,我們看到雖然有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的碑牌在,但是村民的保護意識卻不是很強,在調查時我發現村民隨意地晾晒棉被,而且祖祀的開發和保護程度也不夠,牆體上存在較多的牆面脫落等。景區內多數的人員為農民,接受的知識教育不多,文明程度不高。當地人民旅遊意識薄弱,文化素質較低,這也是梁祝文化遺產得不到足夠重視和良好保護的重要原因之一。

3.基礎設施有待完善

由於景區的開發才剛起步,所以其交通狀況仍然維持農村固有的道路交通特點:路況不好、交通管制不完善、道路寬度不夠和牢固度不高。且只有一條百懸線通過其外圍,一旦開發成景區,這條道路就不符合要求了,且其入口沒有較好的保護措施,交通管制措施沒有建立起來,這樣就使得旅客的安全得不到保證。

4.有一定環境汙染

在調查時我也發現祝家莊景區從牌坊到景點之間的路段上垃圾遺留較多,大體上呈現出一種農村狀態,而且玉水河河道內汙染物、垃圾很多,開發保護較差。這樣的形象是不適合開發成旅遊風景區的,需要加以改善。

七、我的建議

梁祝文化旅遊資源作為一種人文物質和精神遺產,需我們加強對其的保護。為了能讓其可持續發展,以下是我的幾點建議:

(1)政府建立專項資金用於旅遊路線周圍的環境清潔護理工作,使之呈現良好的旅遊狀態,適合作為旅遊風景區。政府調撥專項資金,整治玉水河河道,清除垃圾,淨化水質,使之能夠成為一個旅遊景點開發專案。

(2)在開發的基礎上拓展新的景點區,加大對文物遺蹟的保護力度,調撥專款,維護和保護十里亭遺址等重點文物,並派人進行維修和保護。

(3)努力普及農民的教育,提高他們的思想境界,使其與旅遊區所需的文化氛圍相符合。比如可以進行文化專題講座,對於靠近或出於主題旅遊區附近的居民,更要加大宣傳,必要時出臺相關法律法規以制約。

對於加大梁祝文化的景區建設,我認為:

(1)可對玉水河原始河岸進行整改,建議設建一個亭子、小碼頭等仿古式建築,以表現出當年年玉水河的傳統文化氣息。

(2)在十里亭周圍新增文化時刻的簡介等,輔之以翠竹、樹林等,形成濃厚的古風古韻。

(3)增加同時可以在玉水河發展農家樂水上餐飲業,以培養氛圍。

對於加強景區基礎設施建設,我的建議如下:

(1)修繕和拓寬風景旅遊區的道路,建造停車場、公共廁所、涼亭、賓館等設施。

(2)由於景區入口到風景區的路基有點陡,老年人和小孩子上去有一定難度,為了照顧老人和小孩,可以把路基稍微墊高一點,將道路設定得寬一些。同時在建造中,需要與梁祝文化有著良好的契合度,不能顯得突兀,要做到與老遺址相得益彰。

(3)由於祝家莊風情旅遊區的地址位於山區,可以設定專業的醫療站和緊急醫療裝置的出售等,及時應對突發事故造成的傷害,以提高景區的提高安全係數。

(4)十里亭景點方面需在公路與景點之間設立隔離帶,並可考慮在其上懸掛有關梁祝文化的宣傳標語、橫幅和圖片等。

對於加大梁祝文化資源的開發,我的建議如下:

(1)市郵政局可以開發梁祝文化系列郵票,製作商業宣傳片,使之成為梁祝文化的宣傳手段,從而提高梁祝文化的對外知名度。

(2)市文教部門可以印發有關梁祝文化的宣傳書籍冊單等,提高上虞人們對梁祝文化的瞭解和重視度,打響知名度。

(3)修建“英臺故里——祝家莊風情旅遊區”,將之與開發“梁祝文化”與挖掘“孝文化”、“白馬湖文化”、“虞舜文化”資源結合起來,使上虞“祝家莊”與寧波“梁祝公園”、杭州“萬鬆書院”相連結,互相補充,互相呼應,形成一條豐富多彩的“梁祝”文化鏈。同時使“經濟、社會、環境”互促互動,促進人和自然的協調與和諧,展示新農村的迷人風采。

(4)在風景區開設英臺系列產品茶葉等旅遊特色供應,加強景區的餐飲覆蓋,如發展外婆燒等,使之產生品牌效應,拉動當地經濟發展,提高其影響力。

(5)設定梁祝故事舊地重遊專案,讓旅客親身體驗一把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悽美,用以吸引遊客興趣,增加可發展收入。

通過這次調查,使我更加深入地感知了梁祝文化的內涵,更多地瞭解了上虞的本土文化。

社會調查報告 篇7

調查目的:

時下,大學生通過利用課餘時間找份兼職工作打打工或在假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打暑期工、實習體味生活已經成為了一股熱潮。對大多數學生而言,掙錢是打工的首要目的。有的卻認為掙錢並不是大學生打工的惟一目的,不少同學把打工看作是參加社會實踐、提高自身能力的機會。

許多學校也積極鼓勵大學生多接觸社會、瞭解社會,一方面可以把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積累工作經驗對日後的就業大有裨益。通過調查可以瞭解當代大學生對社會實踐的看法以及透析大學生生活實踐情況,從而結合馬克思主義哲學分析大學生社會實踐所存在的問題以及提出解決方法,使大學生能正確對待社會實踐,在實踐中見真知。在往後實踐中能更好地接觸社會、實踐自己的專業技能,尋找發展的機會。

調查物件:

大學生成長成才,是高等院校普遍關注的問題。而大學生社會實踐已成為培養合格大學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決不能忽視或放棄大學生社會實踐。因此這次調查就選擇了在讀大學生5名,其中廣州大學名,中山大學1名,廣東外語外貿大學1名,華南理工大學5名,廣東工業大學5名。年級分別為大一學生5名,大二學生3名,大三學生15名。

調查內容:本次調查通過對大學生有否參加過暑期工、兼職或實習,最想參與何種社會實踐,所參與的打工或實習是否與所學專業相符,能否體現實踐與理論知識相結合以及在工作或實習中獲得了什麼等問題進行展開。

調查方法:

通過派發問卷進行調查,發放問卷共5份,收回有效問卷5份。(調查問卷及資料統計詳見附錄)

調查結果:

從調查中發現,許多大學生都認為兼職是大學生的第二個“課堂”,通過兼職可以學到許多寶貴的東西。“存在就是合理”,職業沒有高低之分,無論什麼職業都有其可取與不可取之處,就看自己的需求。

不少大學生覺得只要是能夠賺錢的工作,就可以去試一試,品牌代理,促銷等以前不會是大學生從事的工作,現在都成為了大學生們可以接受的工作。

有5%的同學認為如果要參加社會實踐,最理想的就是到企事業單位進行實習交流,其次是打工或做兼職佔4%;而56%的同學有做過兼職,%打過暑期工,14%參與過實習,表示從未做過的僅佔1%;現在大學生兼職、打工,除了做家教(14%)、網路的實習實踐(6%)外,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在兼職或打工時從事派傳單、商品促銷(%)、校園銷售(14%)、當餐廳服務員(8%)等簡單、不需要特殊技能的工作,但卻與所學專業知識相去甚遠,6%學生認為所實習或兼職的工作與自己專業不全相符或完全不符,僅4%的人認為完全或基本相符。

能夠使大學裡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的只佔38%,在實習或工作中66%的人滿意自己的課外實踐能力;1%的學生認為兼職是為以後的求職做準備,在選擇實習或打工目的是什麼的時候,有3人選擇“接觸社會,積累工作經驗”,佔了總數的64%,選擇“賺取生活費”,佔了%。

從選項人數中顯示,大學生兼職以賺錢和充實自己為主要目的。現在的大學生已經將打工看得很重了,錢雖然是一定因素,但是希望通過打工獲取的經驗對將來就業時有所幫助應該是更多學生考慮的問題。大學生在打工時間上的彈性還是很大的,這應該和他們寬鬆的學習環境有一定關係。

56%的人會選擇在假期實習或打工,3%會選擇任何沒有課的時間,1%會選擇週末。有31人認為在不影響學習的基礎上贊成合理兼職或打工實習,19人很贊成兼職、打工,沒有人反對。54%的人都提出學校除了提供就業指導以及專業課程外,還應該提供實習機會,%覺得學校應該提供就業體驗,至於選擇素質拓展和職業生涯規劃的各佔1%。

調查結果分析:

在調查中發現沒有人在參加社會實踐上選擇“參加‘三下鄉’活動”一項,說明當代大學生與以往的大學生相比較,他們的求學經歷、生活條件、所處社會大環境都相對優越,也沒有經過必要的挫折教育,因此,他們意志往往比較脆弱,克服困難的能力也較差,常常是對社會的要求較高,對自我的要求較低。

當前,大學生的責任意識日益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責任意識和誠信意識成為不少地方採用人才的兩個新標準。大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是促進大學生素質教育,加強和改進青年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導學生健康成長和成才的重要舉措,是學生接觸社會、瞭解社會、服務社會,培養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徑。

參與“三下鄉”實踐,其目的是為了支援農村的教育事業,同時給農民帶去相應的指導,本著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同時把自己在學校學到的知識與勞動實踐相結合,並從群眾中學到做人做事的道理,用於知道自己的將來的學習生活工作。現在大學生,除了一部分學生來自農村以外,很有一部分是來自城市的,往往這些學生家庭環境好,父母親更是不允許或者不支援自己的孩子參加所謂的“三下鄉”實踐活動,這樣,學校所提倡的通過“三下鄉”實踐活動來提高學生素質的目的就未能夠達到。

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三觀指的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而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緊密聯絡在一起的。在個體價值觀體系中,人生價值觀處於主導地位,決定著總的價值取向,對價值觀系統中其它價值觀起著指導和制約作用。由於當代大學生的價值觀主要是圍繞自己出發,致使大學生自身社會閱歷和實踐經驗不足,更不用說參與“三下鄉”活動服務人民了。

另外,沒有人選擇反對大學生兼職、打暑期工或實習,大家都認為只要不影響學習能夠積攢經驗可以為以後的工作打基礎。對於當代大學生來說,應當刻苦學習專業知識,不斷提高綜合素質和運用知識的技能。

從大學生活的開始到走進社會的大圈子中,就只有短短的幾年時間,誰不想在將來的社會中能有一席之地呢?所以大家認為大學生必須投身校園內外的各類實踐活動,有助於鍛鍊品質,提高能力。可見其對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有不可牴觸的重要性。不能否認有過打工經歷的同學,看起來要比其它同學更成熟、社會適應力更強,但對於學生,社會適應力只是一方面的衡量指標,大學期間主要的任務是學業結構的搭建,即知識結構、專業結構的搭建,為了打工影響甚至放棄了專業知識的學習,結果是得不償失的。

社會調查報告 篇8

基本格式:

(一)標題:寫明調查物件[1]的名稱及內容,如《關於下崗工人再就業問題調查》、《關於重慶市社會治安問題的調查》。

(二)導語:此為社會調查的開頭部分,也稱前言、導言。此部分需寫明社會調查的意圖、性質、時間、地點、物件,以及調查的範圍和採用的調查方法。

(三)主體:這是社會調查報告的核心部分,也稱正文

1、情況部分:介紹調查所得到的基本情況,應注重具體事實、統計資料、文字應簡明、準確,條理分明,也可兼用數字、表格、圖示說明。

2、分析部分:重點分析所調查事情或現象的產生背景、原因、實質,條分析縷,有事件有依據,抓住問題的實質、規律,揭示出其重要意義或危害性,給人印象深刻,提醒人們或領導注意。

3、建議部分:在有力的分析下,根據實際情況,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為有關部門恰當處理提供參考。

(四)結語:總結全文、深化主體、警策世人,也可在建議部分結束

寫作範文:

為了進一步的瞭解身邊的白色汙染情況,我們意想到,只是在網上和書本中調查資料是不夠的,所以我們走訪了政府部分,希看能夠得到一些官方的資料和建議,完善我們的社會實踐。

我們聯絡並走訪了上海市黃浦區環境保護局的符局長。在符局長熱忱的幫助下,我們瞭解到了更多的資料。

採訪錄音整理:

1、普通老百姓對塑料袋的依靠性非常高,而且久長以來免費領取塑料袋已被視為天經地義的事,國務院的“限塑令”會使很多人感到不便,政府部分如何來處理這個題目?

答:關鍵是人的理念題目,一般老百姓對環保也有所關注,如空氣質量等等與生活息息相干的題目,但在觀念上以切實的行動配合環保的意識其實不強。所以我們會加強對政策的宣傳。由於免費,現在國內家庭使用塑料袋都是用了就扔,消耗了很多可以節省的塑料袋,而在國外,塑料袋大多不是免費發放的。通過收費,可以增進塑料袋的重複利用,從而減少塑料袋的消費量,減輕對環境的壓力。同時,我們也會提倡使用替換產品,如布袋等,以減少塑料袋的消費量。

2、我們的問卷調查發現,很多人都以為限塑令的執即將造成不便,且有相當多的人對塑料袋對環境的汙染不瞭解,對該政策有所非議。

答:很多人對塑料袋對環境的侵害不瞭解。不可降解的塑料袋埋進土中即便1xx年也難以腐爛降解,即便是現在生產的可降解塑料袋,也需要相當長的時間,而若燃燒處理也對環境不利。而如今中國眾多人口在生活中所消耗的大量塑料袋對環境有很大壓力。我們政府部分應當配合政策加大相干環保知識的宣傳力度。假如大家都能從環保的角度來看題目,應當都能接受。由於環保不但是環保部分的事,而是人人有責的。

3、“限塑令”的執行必將對現有塑料袋產業造成衝擊,這也關係到相當多的人就業題目,政府部分如何看待呢?

答:“限塑令”對塑料袋的厚度有了國家標準,禁用了超薄塑料袋,這也是增進塑料袋的質量,從而進步其被重複使用能力。現在國內的塑料袋行業主要由鄉鎮企業構成,很多是小作坊式的。“限塑令”的實施所致使的塑料袋需求量降落和塑料袋國家標準的出臺,將促使這一行業的優化整合,一些企業或許會消失或轉產,留下來的將是合格的企業,這也是市場經濟的自然調理。

4、6月份限塑令的實施對生活會的影響。

答:不會造成大的影響。一項政策的實施,老百姓總有一個適應的程序,隨著時間的推大家自然而然會習慣,政策的實施是引導大家過更環保的生活。主要工作是加大對政策的宣傳力度,同時提倡重複利用塑料袋或使用紙袋布袋。

完成了這次採訪後,我們收穫很多。我們意想到白色汙染和國務院的通知其實不只是我們表面的看到的這麼簡單,這其中包括著很多潛層次的東西,處處流露著政府對百姓及社會的關心。一項政策的實施不但加速了對抗白色汙染的腳步,加強全民的環保意識,還能整頓整個塑料袋生產市場,真是一舉多得,在這裡不能不佩服政府部分的深謀遠慮。

社會調查報告 篇9

質量、價格、外觀是吸引大學生消費的主要因素。從調查結果來看,講求實際、理性的消費仍是當前大學生主要的消費觀念。據瞭解,在購買商品時,大學生們首先考慮的因素是商品的質量。這是因為中國的大學生經濟主要是父母的資助,自己兼職掙錢的不多,這使他們每月可支配的錢是固定的,大約在600-800元之間,家境較好的能達到1000元以上,而這筆錢主要是用來支付飲食、日用品及日常社交活動開銷的。由於消費能力有限,大學生們在花錢時往往十分謹慎,力求“花得值”,追求價效比高的商品。無論是在校內還是在校外,由於同齡人、城市時尚氣息以及戀愛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他們比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檔次,雖然不一定買名牌,但商品的價格一定得配得上它的質量。

(二)消費層次一定程度兩極分化

據調查,在大學校園中,月消費相對高的同學的月消費可比月消費相對低的的同學的月消費高出3—5倍,其原因是,家庭收入越高,對學生的經濟供給越多,構成大學生消費的一種特殊的奢侈格局,主要表現在旅遊、電腦、手機、社交娛樂等方面的消費上。可見,大學生的消費差距增大,兩極分化也比較分明,這在我國當前劇烈轉型的社會大背景下有其一定的必然性,我們也應該在大學生的教育中逐步改善這一問題。

(三)過分追求時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

在調查過程中顯示,一些同學為了擁有一款最流行的手機,情願節衣縮食,甚至犧牲自己的其他必要開支來滿足這一不切實際的願望;有些同學為了一雙名牌運動鞋,為了一套名牌化妝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別人借錢甚至偷錢以滿足自己的慾望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學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虛榮心的驅使又極易形成無休止的虛榮心,同時為了所謂的面子,大學校園裡的攀比心理也是異常的嚴重,別人沒有的,自己得有;別人有的,自己的得是最好的。

構建節約型社會是我國十一五規劃的重要任務之一。構建節約型的消費模式是解讀節約型社會的一個重要方面。用節約型的消費理念引導消費方式的變革,在全社會樹立節儉、文明、適度、合理的消費理念,大力倡導節約風尚。當代大學生是未來社會建設的棟樑,加強大學生健康的消費觀念的培養與塑造,在當前構建節約型社會的大環境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要正確引導大學生養成健康消費心理和行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加強對大學生消費心理和行為的調查研究

在日常的教學中,我們應該大力提倡調查研究與理論教學相結合的科學方法,重視和加強對大學生消費狀況的關注,注重在研究他們的消費心理與行為從中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當然,調查研究是一個艱辛的過程,但是作為教育工作者應該首先培養自己刻苦鑽研的科學精神、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理論聯絡實際的科學思維。針對不同問題的學生存在的不同問題,給出不同的解決辦法,有針對性的解決大學生消費觀念存在的偏差問題

(二)教育學生要樹立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科學的消費意識

引導大學生在考慮個人消費時不忘傳統觀念,科學規劃安排,使自己的消費水平與家庭的收入水平相適應。當然,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從不斷推動社會經濟發展和繁榮市場這個角度看,需要鼓勵大學生進行積極、合理消費。如果不考慮個人經濟狀況和支付能力,盲目追求奢侈的消費模式是十分有害的。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及時客觀的分析社會上的消費主義現象,引導學生形成積極的心態,不依賴父母而進行奢侈消費而應該自強、自立的作一個清醒的消費者。

通過這次調查,我們基本掌握了當代大學生消費心理趨勢及現狀。大學生的基本生活消費大體上是現實的、合理的。但同時也存在著許多的問題,如攀比心理、不合理消費、不理性消費,這主要是生源來自全國各地,由於家庭情況的不同和消費習慣的差異造成的。大學生中,培養獨立的理財能力、科學的價值觀應是當務之急。我們有理由相信,在社會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中國當代大學生一定會形成一種更合理,更現實的消費觀。

1.消費的理性化需求

享受與潮流已變成吸引大學生消費的主要因素。從調查的結果來看,大學生的消費觀念與消費習慣,需要調整以及改善。所以我提出了消費的理性化需求。題目雖然說起來很大,但做起來卻需要我們從細處著手。比如對自己每天的消費情況進行記錄,以方便自己查詢超支消費的原因。也要同時做好對未來消費的計劃與打算,做到心中有數,不能由著興趣不加節制的擴大自己的消費,從而導致自己的消費脫離了自己的生活檔次。這兩點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保證自己在個人的生活水平下有個儘量好的享受水平。

2.拒絕奢侈品的消費

目前有的家庭收入很高,對學生的經濟供給也較多,構成這部分大學生消費的一種比較奢侈的格局,主要表現在旅遊、娛樂以及電子產品等方面的消費上。這點在我們的調查中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可見,大學生的消費結構需要調整,當然這種情況的發生也是與我國當前劇烈轉型的社會大背景的必然性有一定聯絡。作為一個學生我們應該為自己、為家庭負責,減少那些只為虛榮心而存在的不良消費。

3.調整消費結構

中國大學生的生活消費從20世紀的70年代至經濟高速發展的前幾年,有一個方面是一直在傳承的,即大學生消費的主要組成部分以飲食費用和購買學習資料、用品為主體。而在最近幾年消費結構的失衡,不僅反映了學習風氣的惡化,也反映了人心的浮躁與社會對於大學生消費心理的影響。我們必須加以調整來使之適應我們的'消費水平。

4.杜絕攀比心理,不過分追求時尚

現實中為了擁有一款手機或者換上一款最流行的相機,有的同學情願節衣縮食,甚至減少自己的其他必要開支,又例如有些男同學為了一雙名牌運動鞋,有些女同學為了一套名牌化妝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別人借錢以滿足自己的慾望,都可以反映出學生們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虛榮心的驅使又極易形成無休止的攀比心理,從而導致惡性迴圈的生成,所以我們必須杜絕自己的攀比心理。而對於不過分追求時尚,我們大學生本來就應該以學習為主,這些次要的東西本就不應該成為每天最讓我們操心的事。而在這方面的改進必然有助於大學生好的消費習慣的養成。

5.經濟的獨立意識與儲蓄觀念

大學生作為接受先進知識,隨時走上社會的專業人才,很有必要在大學期間就嘗試經濟上的獨立,培養一定的投資理念,並發展屬於自己的科學的儲蓄觀念。這對於將來管理自己的生活都是十分有意義的做法。不僅能夠降低家庭的負擔,讓父母減少對於自己的擔心,更能鍛鍊自己的投資意識與自我控制的能力。

【格式】

調查報告的標準格式:

1、題目

應以簡煉,概括,明確的語句反映所要調查的物件,領域,方向等問題。題目應能概括全篇,引人注目。

2、前言(背景和目的)

主要包括研究背景和目的。

背景介紹應簡明,扼要,切題,背景介紹一般包括一部分重要的文獻小結。

調查目的:闡述調查的必要性和針對性,使讀者瞭解概況,初步掌握報告主旨,引起關注。

3、方法

詳細描述研究中採用的方法,使讀者能評價資料收集方法是否恰當。這部分一般包括以下幾方面:

地點

時間

調查物件

調查物件的選擇(抽樣方法),樣本量的估計

調查方法:定性,定量

質量控制

4、結果與討論

結果與討論可以放在一起寫,也可以分開寫。

結果和討論分幾節來完成。一般採用描述,分析,討論來寫。

描述:

描述事情的發生發展過程,

描述調查人群的人口社會學特徵,

描述調查事物的特徵

對比:

歷史對比

他人研究對比

本調查中不同特徵人群對比

推斷:

在對比的基礎上進行統計推斷

(前提條件:調查樣本具有代表性)

討論:反映作者學術思想的深度和廣度。要緊緊圍繞結果,以及可能有爭議的主要問題進行討論。

討論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把調查結果上升到理論,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表及裡,揭示內在聯絡。

與他人結果相矛盾的地方,討論發生的原因和理論依據。

要有自己的看法和見解,論點明確。

5、結論與建議

結論

用扼要的文句把論文的主要內容概括起來,切忌重複文章內容。

文字結構應該準確,完整,精練,高度概括文章的主要目的和結果。

建議

為政府決策提出科學建議

進一步深入研究提出建議

6、參考文獻

列出主要理論依據和方法,以及有爭議的論據。

具體格式見文獻綜述中講述的參考文獻的格式。

7、附錄

在論文中只有區域性使用或完全沒有使用,但又與論文有關的具有科學價值的重要原始資料,資料,如調查問卷,訪談提綱,複雜的公式推導,計算程式,各類統計表,統計圖等都可以放在附錄中,有利於說明和理解調查報告,又可提供有用的科學資訊。

(一)調查報告的結構

一般來說,調查報告的內容大體有:標題、導語、概況介紹、資料統計、理性分析、總結和結論或對策、建議,以及所附的材料等。由此形成的調查報告結構,就包括標題、導語、正文、結尾和落款。

1.標題

調查報告的標題有單標題和雙標題兩類。所謂單標題,就是一個標題。其中又有公文式標題和文章式標題兩種。公文標題為“事由文種”構成,如《浙江省農村中學語文教學情況的調查報告》。文章式標題,如《××市的校辦企業》;其二是標明作者通過調查所得到的觀點的標題,如《調整教育政策,增加教育投入》。所謂雙標題,就是兩個標題,即一個正題、一個副題。如《為了造福子孫後代--××縣封山育林調查報告》。

2.導語

導語又稱引言。它是調查報告的前言,簡潔明瞭地介紹有關調查的情況,或提出全文的引子,為正文寫作做好鋪墊。常見的導語有:①簡介式導語。對調查的課題、物件、時間、地點、方式、經過等作簡明的介紹;②概括式導語。對調查報告的內容(包括課題、物件、調查內容、調查結果和分析的結論等)作概括的說明;③交代式導語。即對課題產生的由來作簡明的介紹和說明。

3.正文

正文是調查報告的主體。它對調查得來的事實和有關材料進行敘述,對所做出的分析、綜合進行議論,對調查研究的結果和結論進行說明。正文的結構有不同的框架。①根據邏輯關係安排材料的框架有:縱式結構、橫式結構、縱橫式結構。這三種結構,以縱橫式結構常為人們採用。②按照內容表達的層次組成的框架有:“情況--成果--問題--建議”式結構,多用於反映基本情況的調查報告;“成果--具體做法--經驗”式結構,多用於介紹經驗的調查報告;“問題--原因--意見或建議”式結構,多用於揭露問題的調查報告;“事件過程--事件性質結論--處理意見”式結構,多用於揭示案件是非的調查報告。

4.結尾

結尾的內容大多是調查者對問題的看法和建議,這是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必然結果。調查報告的結尾方式主要有補充式、深化式、建議式、激發式等。5.落款

調查報告的落款要寫明調查者單位名稱和個人姓名,以及完稿時間。如果標題下面已註明調查者,則落款時可省略。

(二)社會實踐調查報告的寫作程式

一般來說,社會實踐調查報告寫作要經過以下五個程式:

1.確定主題

主題是調查報告的靈魂,對調查報告寫作的成敗具有決定性的意義。因此,確定主題要注意:

報告的主題應與調查主題一致;

要根據調查和分析的結果,重新確定主題;

主題宜小,且宜集中;與標題協調一致,避免文題不副。

2.取捨材料

對經過統計分析與理論分析所得到的系統的完整的"調查資料",在組織調查報告時仍需精心選擇,不可能也不必都寫上報告,要注意取捨。如何選擇材料呢?①選取與主題有關的材料,去掉無關的,關係不大的,次要的,非本質的材料,使主題集中、鮮明、突出;②注意材料點與面的結合,材料不僅要支援報告中某個觀點,而且要相互支援,形成面上的“大氣”;3.在現有有用的材料中,要比較、鑑別、精選材料,選擇最好的材料來支援作者的意見,使每一材料以一當十。

3.佈局和擬定提綱

這是調查報告構思中的一個關鍵環節。佈局就是指調查報告的表現形式,它反映在提綱上就是文章的"骨架"。擬定提綱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把調查材料進一步分類,構架的過程。構架的原則是:"圍繞主題,層層進逼,環環相扣"。提綱或骨架的特點是它的內在的邏輯性,要求必須綱目分明,層次分明。

調查報告的提綱有兩種,一種是觀點式提綱,即將調查者在調查研究中形成的觀點按邏輯關係一一地列寫出來。另一種是條目式提綱,即按層次意義表達上的章、節、目,逐一地一條條地寫成提綱。也可以將這兩種提綱結合起來製作提綱。

4.起草社會實踐報告

這是調查報告寫作的行文階段。要根據已經確定的主題、選好的材料和寫作提綱,有條不紊地行文。寫作過程中,要從實際需要出發選用語言,靈活地劃分段落。

在行文時要注意:①結構合理(標題、導語、正文、結尾、落款);②報告文字規範,具有審美性與可讀性,如:"制定優惠政策,引進急需人才","運用競爭機制,盤活現有人才",(文章段落的條目觀點);③通讀易懂。注意對數字、圖表、專業名詞術語的使用,做到深入淺出,語言具有表現力,準確、鮮明、生動、樸實。

5.修改社會實踐報告

社會實踐報告起草好以後,要認真修改。主要是對報告的主題、材料、結構、語言文字和標點符號進行檢查,加以增、刪、改、調。在完成這些工作之後,才能定稿向上報送或發表。

社會調查報告 篇10

人們多有這樣的經歷:一大盒禮品,拆開一看,大部分是用泡沫塑料填充的;去商店買一支牙膏或一盒玩具,售貨員會用一個小塑料袋包裝;去快餐店吃快餐,服務員會遞給你一份用塑料盒裝的飯菜;去農貿市場,能夠收集到一大堆塑料袋,蔬菜、水果、肉類、米麵······無一不用塑料袋裝給你,甚至買一頭蒜,也會用一隻小塑料袋裝起來。塑料製品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許多方便,並且價錢也便宜。可是,你可曾想過,它在為人們供給方便的同時,也給人們帶來了一場“白色災難”。

XX年2月10日上午,在我校團委,政教處的呼籲下,我們針對現階段塑料袋使用的問題,開展了此次活動,宣傳環保知識。

此次宣傳活動我們在準備宣傳材料期間進行了多方面的調查研究,利用網路、書刊等方式查閱各種環保知識宣傳資料。現將我此次環保知識宣傳社會實踐活動的總結及心得體會(針對“白色汙染”)進行分析。

一、我們的實踐過程:

首先,我們來到宣傳臺,認真閱讀了展示牌上的環保知識宣傳,瞭解了關於泰興市汙染治理及成果。緊之後,我們經過瀏覽網頁,瞭解了汙水處理情景和流程,展望了泰興市未來發展規劃和進取構建全社會關注環保的人文環境、綠色環境。

二、分析:什麼是“白色汙染”?

“白色汙染”已成為一個眾所周知的新型名詞。那麼,到底什麼是“白色汙染|呢?

“白色汙染”主要指白色的發泡塑料飯盒,各種塑料袋,農用地膜等給環境造成的汙染。“白色汙染”物的主要成分為: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聚丙烯(pp)、聚苯乙烯樹脂(ps)。在這些汙染物中,還加入了增塑劑,發泡劑,熱穩定劑,抗氧化劑等。

三、分析:什麼是造成“白色汙染”的主要原因?

1、塑料垃圾沒有得到妥善的管理和處置,垃圾沒有實行分類收集,能回收回的不回收利用。

2、許多企業對於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白色垃圾沒有科學地處理,放任自流。

3、我國現有的法律沒有對塑料包裝廢棄物的處理,制定出過硬的相關法規。

4、儘管在創立省級禮貌衛生城鎮的口號下,我們的縣城變得整潔得多,可是總的來講,人們的環保意識比較淡薄,濫用和隨意亂倒塑料製品現象相當普遍。

四、分析:“白色汙染”的危害有哪些?

(一)視覺危害:

散落在環境中的塑料廢棄物對破壞了市容景觀。如散落在自然環境、街頭巷尾、江河湖泊的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和漫天飛舞或懸掛枝頭的超薄塑料袋,給人們的視覺帶來不良刺激。

(二)潛在危害:

1、塑料地膜廢棄物在土壤中大面積殘留,長期積累,造成土壤板結,影響農作物吸收養分和水分,導致農作物減產。

2、拋棄在陸地上或水中的塑料廢棄物,被動物當作食物吞食後,會導致動物死亡。

3、進入生活垃圾中的塑料廢棄物質量輕、體積大,很難處理。如果將它們填埋,會佔用很多土地,並且,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難以分解。

4、部分的塑料包含毒性,如果用作餐具或食品包裝的材料,這樣對人體的健康不利。

5、使臭氧層變薄。白色汙染經過太陽光照射而把塑料中很多的毒物排入大氣層,大氣層上頭是臭氧層,這樣使臭氧層的氣體逐漸變薄。

社會調查報告 篇11

端午節到了,不少人家中都會有粽子。慶祝端午節不僅吃粽子,還會賽龍舟,放河燈等等。那端午節的來歷和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你們知道嗎?不知道?那就讓我告訴你們吧!

下午,我到街上去問了一些公公婆婆,一些婆婆說:“端午節的來歷是紀念一個叫屈原的人,屈原於五月初五自投汨羅江,死後為蛟龍所困,世人十分傷心,每於此日投五色絲粽子於水中,以驅蚊龍,以免讓蛟龍把屈原的屍體吃掉。”一些公公說:“屈原投汨羅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千直行至洞庭湖,終不見屈原的屍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彙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划進茫茫的洞庭湖。為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看來,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與紀念屈原相關,有唐代文秀《端午》詩為證:“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我問起公公婆婆們關於一些端午節的食品和賽龍舟的時候,他們說得更起勁兒了,他們說:“端午節的食品和賽龍舟到現在已經成為人們過端午節必不可少的東西了,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於地域廣大,民族眾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說,於是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其內容主要有:女兒回孃家,掛鐘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葉符,懸掛菖蒲、艾草,遊百病,佩香囊,備牲醴,賽龍舟,比武,擊球,盪鞦韆,給小孩塗雄黃,飲用雄黃酒、菖蒲酒,吃五毒餅、鹹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動漸已消失外,其餘至今流傳中國各地及鄰近諸國。有些活動,如賽龍舟等,已得到新的發展,突破了時間、地域界線,成為了國際性的體育賽事。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人們總會思念起屈原,在微微的月光下,訴說著對世間的美好願望……

社會調查報告 篇12

自20xx年6月1日“限塑令”實施以來,塑料袋在我國的使用得到了明顯抑制。但隨著春節的到來,越來越多的人們有了這樣的經歷:一大盒禮品,拆開一看,大部分是用泡沫塑料填充的;去快餐店吃快餐,服務員會遞給你一份用塑料盒裝的飯菜“限塑令”限制了塑料袋的使用,卻沒有限制這些塑料產品的應用。另一個層面的白色汙染正悄然威脅著我們的環境。許多市民們都發出了這樣的感慨:塑料袋,少你不便,有你添亂。

20xx年1月23日,我們社會調研小組針對現階段塑料製品使用的問題,開展了此次活動,宣傳環保知識。

一、研究目的:

當今世界科技越來越發達,人們的生活也越來越方便,白色垃圾也越來越多,甚至影響到到了社會,破壞了大自然,所以,白色垃圾不得一次次的受到人們的重視。據仔細調查研究表明,菸頭、羊毛織物可存留2年;經過油漆的木板可存留13年;尼龍織物可存留30—40年;皮革可存留50年;易拉罐可存留80—100年;塑料可存留100—200年;玻璃可存留1000年垃圾如此猖狂地破壞大自然,毀壞大自然,我們人類怎能袖手旁觀?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廣大市民們對白色汙染知之甚少,環保意識淡薄,每天都在製造白色汙染,使原本聖潔的家園受到白色汙染的侵蝕。為了瞭解、解決家園白色汙染的問題,我們對附近的一地方的白色汙染進行了一些調查,並嘗試找出解決辦法,使廣大市民瞭解白色汙染的危害,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還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一片淨土。

二、調查過程:

1、我們在家門前的一個垃圾箱口統計了一下,半小時扔大大小小的包裝袋、快餐盒與塑料製品的次數:早上總共扔了213次;中午扔了85次;而晚上則扔了95次,這僅僅是一個垃圾箱,一天之內廢棄的塑料如此多,不難想象全國乃至整個地球上廢棄的塑料,將是一個天文數字。

2、我們在一家小熟菜店裡打聽到:“他們一天中能賣掉熟菜250份左右,每份至少需要塑料快餐盒2個,也就是一天至少用掉塑料快餐盒500個。”

3、我們分別來到蔬菜批發市場、大街等地方,調查發現,各種顏色的塑料袋使用量都非常大,而市場上的小販和店老闆則卻對塑料袋是否會影響健康很不清楚。

4、最後,我們通過瀏覽網頁,瞭解了塑料製品對環境的危害,並收集了相關資料。

三、資料分析

“白色汙染”已成為一個眾所周知的新型名詞。那麼,到底什麼是“白色汙染|呢?“白色汙染”主要指白色的發泡塑料飯盒,各種塑料袋,農用地膜等給環境造成的汙染。“白色汙染”物的主要成分為: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聚丙烯(pp)、聚苯乙烯樹脂(ps)。在這些汙染物中,還加入了增塑劑,發泡劑,熱穩定劑,抗氧化劑等。

四、調查結果分析:

一、什麼是造成“白色汙染”的主要原因?

1、塑料垃圾沒有得到妥善的管理和處置,垃圾沒有實行分類收集,能回收回的不回收利用。

2、許多企業對於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白色垃圾沒有科學地處理,放任自流。

3、我國現有的法律沒有對塑料包裝廢棄物的處理,制定出過硬的相關法規。

4、儘管在建立省級文明衛生城鎮的口號下,我們城變得整潔得多,但是總的來講,人們的環保意識比較淡薄,濫用和隨意亂倒塑料製品現象相當普遍。

二、“白色汙染”的危害有哪些?

(一)表面危害:

散落在環境中的塑料廢棄物對破壞了市容景觀。如散落在自然環境、街頭巷尾、江河湖泊的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和漫天飛舞或懸掛枝頭的超薄塑料袋,給人們的視覺帶來不良刺激。

(二)潛在危害:

1、塑料地膜廢棄物在土壤中大面積殘留,長期積累,造成土壤板結,影響農作物吸收養分和水分,導致農作物減產。

2、拋棄在陸地上或水中的塑料廢棄物,被動物當作食物吞食後,會導致動物死亡。

3、進入生活垃圾中的塑料廢棄物質量輕、體積大,很難處理。如果將它們填埋,會佔用大量土地,而且,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難以分解。

4、部分的塑料含有毒性,如果用作餐具或食品包裝的材料,這樣對人體的健康不利。

5、使臭氧層變薄。白色汙染經過太陽光照射而把塑料中大量的毒物排入大氣層,大氣層上面是臭氧層,這樣使臭氧層的氣體逐漸變薄。

五、行動起來治理“白色汙染”

我們溧陽市,雖然每天都有很多名環衛工人日日夜夜與“白色汙染”作著鬥爭。但是,改變這種狀況,光靠環衛工人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提高我們大家的環保意識。環境的汙染和破壞不是一個人造成的,保護環境應該是全社會的行為。因此,我們每個人都有保護環境的義務。

防治“白色汙染”,首先要解決“視覺汙染”問題,使市容、景觀有明顯改善。這主要是靠宣傳教育,引導市民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同時要依法強化管理,促使企業和個入對自己產生的廢舊塑料包裝物妥善收集、處理。防治“白色汙染”,更重要的是解決廢舊塑料包裝物對生態環境長期的、深層次的危害。這主要是通過制定和實施有利於回收利用的法規和經濟政策,對廢舊塑料包裝物實施全面回收利用;防治“白色汙染”,還應加強研究開發符合實際的替代(綠色)包裝用品。現就加速我國防治“白色汙染”的程序提出以下對策建議:

1、加強宣傳教育。

防治“白色汙染”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各部門、各行業的共同努力,需要全社會和全體公民的積極參與。要大力開展宣傳教育,提高人們對“白色汙染”危害的認識,提高全社會的環境意識,教育人們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憤。在自身嚴格遵守環保法規的同時,積極制止身邊的不良行為。

2、統一思想認識,強化管理。

按照“以宣傳教育為先導,以強化管理為核心,以回收利用為主要手段,以替代產品為補充措施”的防治原則,一是加強對“白色汙染”危害性的宣傳,引導和教育市民自覺防治“白色汙染”;二是對大量產生廢舊塑料包裝物的行業(如鐵路、水運、民航、旅遊、飯店、餐飲、零售等),要通過強化管理,改變無人負責、無序堆放、隨意拋棄的現象;三是採取強制措施,從回收集中產生的廢舊塑料包裝物(如一次性泡沫餐盒)入手,逐步提高廢舊塑料包裝物回收利用率;四是加強替代包裝產品的開發、研究,努力減少廢舊塑料包裝物的產生量等。

3、法律法規。

儘快制定頒佈國家防治“白色汙染”的有關法規,明確生產者、銷售者和消費者回收利

用廢舊塑料包裝物的義務和法律責任。應對塑料包裝物的生產、經營、消費等各個環節,分別制定具體的控制措施和引導政策,控制不易回收利用的廢舊塑料包裝物的產生量,鼓勵提高廢舊塑料包裝物的回收利用率。

4、經濟政策。

制定適當的經濟政策,建立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消除“白色汙染”的良性運作機制。運用經濟手段,鼓勵和促進廢舊塑料包裝物的“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節約和綜合利用資源,防治“白色汙染”,保護生態環境。

通過本次社會調查,我也懂得了:我們就是社會的主人,改善地球環境,是我們這代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我們應該努力增強環保意識,節約資源。針對白色汙染,如果全球人人不注重,繼續無限制濫用塑料製品,地球就會變成垃圾場;如果全球人人環保,加大宣傳,就能創造一個美好的世界。

讓我們攜起手行動起來,共同努力保護好地球——我們共同的家園。在此,我建議我們應從自身做起,從一點一滴小事做起,要時刻做到:

1、不亂扔塑料製品,將塑料垃圾放到指定的垃圾箱內;

2、要積極參與和宣傳,讓更多人瞭解白色汙染的危害;

3、向有關生產部門提意見,使包裝盒內儘可能少出現塑料產品;

4、儘量不用、少用塑料袋,要積極使用可再生利用的用品,減少白色汙染;

揚州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資環1201班徐傑

20xx.4.11

社會調查報告 篇13

一、調查背景

3月14日,鹽城市政協副主席顧春芳來我市調研中小企業發展狀況。

在國家巨集觀經濟調控大背景下,我市中小企業不可避免遇到用工難、融資難等問題的困擾。市委、市政府審時度勢,確定從今年起至20xx年,在工業企業中組織實施轉型升級“222”工程三年行動計劃,貫徹鹽城“千百十”工程,出臺支援工業企業“十八條”政策,引導企業技改擴能、合作重組、退城進區、上市融資、創新創牌,做大做強。顧春芳一行實地查看了溱東不鏽鋼產業叢集服務中心和經濟開發區公共服務平臺,對我市大力培育壯大中小企業,增強工業經濟發展綜合實力的做法給予肯定,認為我市貫徹落實鹽城市“千百十”工程力度大,抓住了結構調整這個主旋律,培育、培強特色產業,尤其是特色產業中的龍頭企業。在服務中小企業方面,不流於形式,著力構建了能夠惠及中小企業的公共服務平臺,有效引導企業加快轉型升級。

然而,作為學生的我們,對於家鄉的發展狀況只是停留在一個很模糊的概念上,因此我們決定進行本次調查,以期能夠有更深入的瞭解。

二、調查目的

1.從中小企業入手,瞭解東臺市的發展狀況;

2.瞭解東臺市的發展機遇及其發展趨勢;

3.鍛鍊溝通能力、合作能力、分析能力等綜合素質;

4.深入社會,瞭解社會,關注民生,樹立社會責任感和責任意識等。

三、調查方法

資料蒐集、實地訪談、實地考察、結果分析等。

四、調查內容及分析

改革開放30年,東臺市先後進行了四輪城鄉建設規劃,從規劃東臺城一條路到全市城鄉規劃全覆蓋,20xx年經省政府批准東臺的城市發展定位是“一城一區三基地”,一城:即把東臺建成具有50萬人口規模的沿海現代化工商業中等城市;一區:即“長三角北部新興的休閒旅遊區”;三基地:即上海北部重要的製造業基地、綠色能源基地和農業產業化基地。

全市現有年銷售超500萬元的工業企業768家,有一批銷售超10億元、5億元、1億元的企業梯隊,“東強”、“星雲”牌商標成為“中國馳名商標”,磊達水泥、馬佐裡紡織機械、峰峰鉬製品、富安繭絲綢等本土企業成為引領市場風騷的“單打冠軍”,美國GLG、德賽化纖、東昇焦化、泰勝風電、新閩鍛造、江蘇悅達禽業科技、中國玻璃、久興集團、上海電氣等外來企業成為全市經濟發展的新支柱。

我們從中選擇了部分企業作為代表進行了調查,以下是我們的調查內容和結果。

(一)富安繭絲綢

身為從農村走出來的孩子,我們這兒大部分孩子幾乎都有著在家幫忙養蠶的經歷,因此我們首先走訪了富安的繭絲綢股份有限公司。

江蘇富安繭絲綢股份有限公司系農業部等九部委聯合認定的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和江蘇省30家重點骨幹龍頭企業,坐落在國家級星火技術密集區和素有“中國繭都”之美譽的東臺市富安鎮。

近年來,繭絲綢公司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因勢利導進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引導農民栽桑養蠶,成立了國家首家蠶農合作社,與蠶農結合成利益共同體;大力發展繭絲綢加工業,先後實施繅絲技改擴能,新上捻線絲、真絲綢織造和真絲服務等專案,使得繅絲、捻線絲生產規模、技術水平和產品質量列全國同行業前茅,形成了致富一方百姓的繭絲綢支柱產業,開拓出一條被譽為“富安模式”的“公司+蠶農合作社+農民”的繭絲綢產業化發展之路,得到了中央、省、市領導和有關專家的充分肯定。

(二)許河肉食食品加工

所為近水樓臺先得月,家住許河鎮的我們自然不會錯過對家鄉所在企業的調查。江蘇悅達禽業科技有限公司是全國百強企業江蘇悅達集團下屬子公司,主要從事肉禽產品生產、加工、銷售。企業坐落於江蘇省東臺市許河鎮工業集中區,一期投資1.1億元,佔地50畝;二期預計投資0.5億元,佔地20畝。目前一期工程已竣工交付,5月28日正式投入生產,年銷售額達3億元。

江蘇悅達禽業科技專案是由江蘇悅達集團所屬江蘇悅達南方控股公司投資創立。主要依託許河鎮及全市的禽業優勢,從事家禽養殖、加工、銷售一體化經營和禽蛋高階食品及生物製品深度研發加工,肉禽產品全部銷往韓國、日本。專案建成可形成年銷售10億元的產業規模。帶動20xx人就業,為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

(三)沿海經濟開發區

沿海開發區是近年來東臺市的重點發展地區,也是我們本次調查的重點物件。

20xx年下半年,我市組建了東臺市政府第一個副縣級派出機構——東臺沿海經濟開發區。東臺沿海經濟區位於江蘇沿海中部地區。距沿海高速出口和新長鐵路東臺站分別約為30公里、60公里。距離南通、鹽城兩座機場僅有2小時車程。東臺沿海經濟區總體規劃控制在100平方公里左右。根據《江蘇沿海地區發展規劃》,按照建設“東臺副中心、海濱小城市”的目標,高起點、高標準調整現有規劃,重點是港城、港區和漁港規劃。

東臺作為沿海經濟開發區重點發展區域之一,擁有存量越過200萬畝的灘塗資源,根據這一現狀,東臺以弶港為基地興建了一個經濟開發區,主要目的在於合理開發利用弶港及其周邊豐富的灘塗資源,振興弶港,東臺乃至整個蘇北地區的經濟,根據現有狀況,且本著綠色生態經濟的理念,沿海經濟開發區引進了GLG潤揚高科,國華風力發電,海天水產品加工有限公司等一系列企業專案,為具體瞭解開發區經濟發展情況,我們進行了較為深入的調查。

到達弶港鎮後,我們先去了鎮政府進行了相關事情的諮詢,經過一位叔叔的推薦,我們決定對國華風力發電站、東臺沿海汙水處理有限公司、GLG潤揚高科以及海天灘塗水產品有限公司進行採訪調查。

1.國華風力發電站

國華風力發電站是一個投資16億元的大型專案,其一期工程已經完成,已有134座風電機(風塔)併網發電,發電能力已達到20萬千伏左右,但由於國華風力發電站的專案負責人在建成後就已離開,進行採訪比較難,所以我們在這一專案的調查主要以上網搜尋和實地檢視為主,海邊上,一座座巨大的白色風車飛速旋轉著,躍動著時代的氣息,可謂是經濟與環境完美統一的體現,雖未能採訪到負責人有點遺憾,但在“風車”底下仰望藍天,也是別有一番風味。

2.潤揚高科

對於GLG的採訪,我們算是壁了一鼻子的灰。GLG是一家美國、加拿大投資的外資企業,主要以生產甜葉菊糖為主,其屬下的潤洋高科公司首期投資8600萬美元,佔地500畝,年產RA60甜葉菊糖甙1000噸,二期專案正積極籌備中,受惠菊農近7萬,潤洋公司也將成為集研發、種植、生產、深加工為一體的世界最大加工基地。如此一個大企業,我們當然要採訪一番,但由於這是一家外資企業,保安人員任憑我們怎麼勸說也不允許我們進入採訪,失策啊失策。

3.海天集團

皇天不負有心人,接連的挫折並未打消我們的熱情,次日,我們在海天灘塗水產品有限公司的調查進行得相當順利。在會議室,一位企管工作人員接待了我們,海天灘塗水產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產魚片和蝦仁為主的企業,其產品主要出口歐美,魚片主要出口美國,蝦仁則主要出口歐盟國家。去年該公司出口總量為江蘇第一、全國第三,問及其產品質量,叔叔顯得十分自豪,他特意指給我們看牆上一塊“出口水產品質量安全示範區”的“金牌”,並告訴我們,該廠的魚蝦均為該廠養殖,從飼料到養殖再到加工,全程透明監控,產品質量絕對可靠,確保產品沒有一絲汙染,所有的魚飼料都有嚴格檢驗,工作人員工作必須穿工作服全身消毒,衛生標準非常嚴格。也正是這種嚴謹的精神使海天公司分別通過了美國FBA質檢與歐盟衛生註冊,創下了出口100多個集裝箱,150多個億的生產利潤記錄。提及在環保方面所作的工作,叔叔也顯得信心十足,該廠為勞動密集型企業,汙染並不多,魚的內臟等以直接售出的形式為主,對環境汙染不大。結束了對叔叔的採訪,我們決定對該廠進行車間內實地調查,由於廠內衛生規定十分嚴格,我們只是在外車間大體現看了一下,衛生方面確實十分規範,工作人員一律統一著裝,統一消毒,車間內以機械化為主,一切都用水沖洗多遍,看來衛生狀況確實很好。

以上幾家企業是開發區內較為典型的企業,還有些企業仍然在建設中,“管中窺豹,可見一斑”,通過對這幾家企業的調查,我們對沿海經濟開發區基本上有了一個感性的認識:開發區作為東臺市發展的新興力量,沿海經濟開發區正以昂揚的姿態,拉動弶港及周邊地區前進。

就像任何事物都有著缺陷,在經濟開發的同時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在調查中我們發現了以下幾個問題:

1.產業利用上,深加工工業比重小

灘塗的經濟總量不高,傳統的墾植規模大,決定了灘塗經濟落後的現實,灘塗上沒有工業基礎,少量的也多集中於粗加工、冷藏和一些餌料生產、船具修造上,以沙蠶、貝類為主的出口創匯也多是鮮活產品,紫菜生產也限於一次加工,產品深加工及附加值得不到顯現。

2.科技投入份額低

灘塗開發多為高投入,高產出的風險產業,需要有關部門在人才引進,技術指導等方面加以指導才有產業升級的可能,但政府的投入基本為零,主要以外資和合資企業本身力量為主,這必然會導致灘塗開發的機遇性和風險性加大,導致資源只限於短期利用,難有重大突破。

3.投入少,基礎設施配套差

沿海灘塗開發的公共設施還不完善,電力、水質、交通、通訊條件較差,僅有安弶公路一條省級公路直接穿過弶港,區位優勢難以體現。灘塗開發因此形成不了大規模的產業化生產格局,雖然政府有一定的資金投入,但增幅不及物價上漲指數,使開發利用後勁不足,從而難以走自我發展之路,影響灘塗開發速度。

五、調查總結

經過對東臺市中小企業的調查,我瞭解到在經濟發展出現頹勢之時,中小企業大多還是抓住機遇,實現轉型,使企業能更好地適應社會的需求。中小企業還是發揮了它們獨有的優勢,沒有被危機所沖垮。但事情都是具有兩面性,中小企業的發展對環境有著一定的影響,科技投入過低導致了高投入,低迴報。所以政府應當鼓勵科技創新,完善基礎設施,使企業能夠更好地發展,做大做強。

作為社會的一份子,每個人都應該對家鄉的發展做出貢獻,每個人都應該擁有責任感,為社會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六、註釋

1調查人員:華中科技大學XXXX工程XX班XXX ○

金陵科技學院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XX班XXX

七、參考文獻

社會調查報告 篇14

調查人:

吳童萱

調查時間:

20xx年11月20日

調查地點:

株洲市商品街附近

調查目的:

調查社會上的錯別字,並向有關單位報告,提出改進建議。

經過對商品街的調查統計,我們發現社會上的錯別字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是故意將詞語中的某個字用諧音字替代。例如一些醫藥廣告將“刻不容緩”改為“‘咳’不容緩”;空調廣告將“終身無憾”改成“終身無‘汗’”;摩托車廣告將“樂在其中”改成“樂在‘騎’中”等。第二類是為了省事而故意簡寫的錯字,例如把“停車”寫成“‘仃’車”;把“起”字右邊的“己”寫成“乙”等。第三類則是不小心寫錯的字,例如傢俱店門口的“家‘俱’”;飯店選單上的“‘抄’飯”與“‘合’飯”;水果店裡的“‘波’蘿”等。

因此,我建議人們無論是幹什麼都要認真對待。漢字不會寫,或不知道是不是這樣寫,應該拿字典查一查,也不能因為麻煩,就把漢字簡寫。寫完後仔細檢查,認真對待每一個漢字,如果人人都這樣做,世界上就不會有錯別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