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文城>校園範本>作文>

傳統文化作文【優秀9篇】

作文 閱讀(2.11W)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傳統文化作文9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傳統文化作文【優秀9篇】

傳統文化作文 篇1

今天,我們學校展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開學典禮,還有幸邀請到了聚湖院的舞龍團。龍在中華民族代表了吉祥、尊貴、勇猛,更是權力的象徵。

同學們來到操場,只見一條巨龍展現在我們眼前,它黃色的龍身,金燦燦的龍鱗,長長的身軀,斗大的龍頭。一雙又亮又閃的龍眼,煞是威武。隨著咚鏘、咚鏘、咚咚鏘的鑼鼓聲,那條金色的巨龍舞動了起來。首先,他們齊心協力地為我們表演了划龍舟。只見他們往前走兩步再往後退兩步,腳步是那麼地一致,兩邊的棍子合在一起,就像一艘龍船在大海中前進。這時,同學們的掌聲、歡呼聲掩蓋了舞龍團的樂聲。緊接著,龍頭引著龍身在場地裡穿梭,舞出了門的樣子,它的寓意是希望我們的學習能像鯉魚一樣越過龍門,更上一層樓。不一會兒,巨龍又舞動起來,龍頭和龍尾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朵花的樣子,龍把人給託了起來,就像盛開的花兒一樣美麗嬌豔。這時候,同學們的.歡呼聲再次響徹校園上空。最後,龍尾在地面舞動著,龍身一層層地疊在一起,就像一堵高牆,它寓意著我們的未來步步高昇,越來越美好。這次的舞龍團的表演可以用一首詩來總結一下:齊心協力划龍舟,更上層樓跳龍門。龍花盛開千家富,盤龍似錦節節高。

我們都是龍的傳人,都要有開拓進取、與文明共同進步的精神。不斷地去創造一個又一個奇蹟。

傳統文化作文 篇2

大家知道為什麼會有端午節嗎?原來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而設的'節日。

端午節有好多流傳已久的好看節目,比如包粽子比賽、划龍舟等等,我最喜歡看划龍舟比賽了。

去年的端午節,我就看了划龍舟比賽。只聽一聲鼓響,參賽選手就拼命地划起槳來,鑼鼓“咚咚咚”地響,船槳“嘩嘩譁”地划著,船槳隨著鼓點的節奏一上一下整齊又快速地划著水,龍舟快速前行。

衝刺了,選手們一起喊著口號,緊湊地划著船槳,使出全身力氣。我也和選手們一樣,憋足了勁為他們加油。最後紅隊最先衝線,勝利了。

看划龍舟不僅讓我學到了更多知識,而且讓我明白了要有收穫就要努力付出的道理。

傳統文化作文 篇3

今年春節,我在奶奶家做了一件覺得十分挑戰自我的事!你想知道是什麼嗎?就接著往下看吧!

“總把新桃換舊符,千門萬戶曈曈日!”爺爺這一句有力地話叫醒了鳥兒,叫醒了大地,叫醒了白天在熟睡的我。媽媽對我說:“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春聯舊了,有再新的`時候。快起床寫春聯了!”一喊到春聯,我馬上從床上跳了起來。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準備好了,原來今天要寫春聯。

我把春聯紙、筆、墨,準備好了,要下筆時,心裡突然抖了一下,想到:要不然先練一下吧,毛筆字我只學了兩年,而且快忘了,能行嗎?再說寫不好就醜死了!我有點害怕了,悄悄對爸爸說:“爸爸,我可以不寫嗎?外面好多可以買的,為什麼我就要寫呢?”爸爸看著動搖的心,又耐心地對我說:“孩子,你知道嗎?寫毛筆字,是我們一家一直傳承下來的精神,那紅紙黑字,那筆風,那力度,透露出中國五千年來特有的文化,而且你都學過了,怕什麼呢?”這時,我想到了拿破崙的一句話:“我成功是因為我有決心,從不躊躇。”

是哦!做什麼事都要有決心。嗯,我下定決心了。開始寫毛筆字了,我有力地握著那神奇的毛筆,好,第一筆下去了,我看著,還不錯!媽媽在旁邊說道:“寫得真好看,非常大氣!”我更加堅定一定要把春聯寫好,貼在奶奶家,大門上,那是件多麼自豪的事。寫著寫著,我感覺自己慢慢漸入佳境,時間在我的筆下匆匆溜走了,不一會兒,兩幅氣勢磅礴的春聯便在我的筆下收場了。當我再寫到另一幅時,爺爺的一位老朋友來探訪,看到我的字,誇獎了我,也給了我專業的點評!

傍晚,微風從我的臉頰上輕輕拂過,落日把一切照得金黃金黃的,它那餘光,照到了我寫的春聯上,照到了那鏗鏘有力地字上。我閉上雙眼,聞著墨香,心裡想道:這就是中國的魅力,這就是五千年的歷史,感謝古人,感謝天地,讓我感受到那毛筆的趣味,那迷人的聯香……

傳統文化作文 篇4

近日,幾名大學生舉牌呼籲拒絕聖誕節,堅決維護中華傳統節日,這一行為,再次將中西方文化交戰的問題推向了人們的視野之中。那麼對於現代西方文化,我們的中華傳統文化應該怎麼應對呢?是拒不接受,一味排斥,還是海納百川,全盤吸收呢?

我認為兩者都是一種極端,有些片面。拒不接受是一種固步自封,一種排外封閉保守思想的體現,而全盤吸收,則不利於傳統文化的傳承,使我們忘本。對此,應當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的思想,才真正有利於傳統文化的發展。

首先,我們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優越性是無可否認的。華夏文明有上下5000年的悠久歷史,也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在歷史發展過程中,老子,孔子,孟子等眾多的優秀思想慢慢匯聚在一起,並互相影響,最終成為了指導中國人言行和心理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此文化的影響下,中華兒女中湧現出了一個又一個的偉人。感動中國中的人物,哪一個不是大愛至深的體現呢?由此可見,中華文化擁有自己的優點和存在的必要,我們絕不能將其置之不理。

但現在到了21世紀,世界都處於飛速發展階段,全球化趨勢不斷加深,外來文化也滲透到了我中華傳統文化之中。不少年輕人追求新奇,過起了洋節,卻忘記了我們自己的'傳統節日,而面對外來文化的挑戰,中華文化也不能固步自封,不能閉關鎖國。清朝閉關鎖國就是一個慘痛的教訓。不與飛速發展的外界交流就會落後,我們不應該從保護文化程度的角度排外保守。雖然初衷很好,可會好心辦壞事,反而誤了傳統文化的發展。

那麼面對衝擊力如此強大的外來文化,我們中華傳統文化應該如何應對呢?首先我們要有文化自信,相信自己幾千年歷史的文化不會比那些外來文化差,只有有了文化自信,我們才有底氣與外來文化交流,我們才不會因外來文化的部分優點而丟掉我們自己的東西。其次,我們應當理性看待外來文化的衝擊,大學生所作所為固然不可取,但我們同樣不能過分開放。中華民族歷來以海納百川的胸襟吸收外來文化,這才成就了中華文化的多姿多彩與包容精神。包容,同樣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但面對錯誤的事情,包容則一定是不利於我們發展的。

當代社會是一個全球化趨勢日益增強的社會土壤,也是一個機遇與挑戰並存的社會,只有能夠抓住機遇並且有能力迎接挑戰的國家和民族,才能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只有在混亂與融合之中仍能保持自己本性的文化,才能長久地傳承下去。

我相信隨著我們大家的共同努力,中華文化與外來文化最終將和諧的共存,中華民族必將更加出彩。

傳統文化作文 篇5

在每年春節過後,當人們還沒有從歡樂的氣氛中醒過來時,我們又迎來了另一個傳統佳節——元宵節。

元宵節在每年農曆的正月十五日。每年的元宵節,我們家都有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包湯圓。

我小時候最愛看媽媽包湯圓了。每次媽媽總是一大早就起床準備材料,我見媽媽這麼勤奮,便也興致勃勃地起了床。

媽媽做起了準備工作。他把糯米粉倒進了一個盆裡,再向裡面撒了一些水,用勺子輕輕地攪拌著,直到糯米粉和水溶入一體為止。

最精彩有趣的部分就要開始了。只見媽媽用嫻熟的動作舀了一勺糯米糰,接著用兩手把它夾在手心裡,又揉了幾下。糯米糰不一會兒就變得毫無裂縫。媽媽又用拇指在糯米球上小心翼翼地按了一下,讓餡兒進了它們的新家。糯米媽媽保護著餡兒寶寶,她把“寶寶”裹得嚴嚴實實的.。

媽媽又接著包下面的湯圓。她一邊包,一邊對我說:“元宵節吃元宵,象徵著家庭像湯圓一樣,團團圓圓,寄託了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我聽的津津有味,不知不覺中,媽媽已經把包好的湯圓送進了鍋中。

不一會兒,一碗熱騰騰的元宵就出現在我們眼前。全家人一邊吃著,一邊聊天,整個餐桌上充滿了歡樂的氣氛。。。。。。

這就是我最喜歡的一個傳統佳節——元宵節。

傳統文化作文 篇6

我國,一個以五千年文明為積澱,以百餘年磨難為基點,以五十餘年發展為基石,多少榮辱悲歡,多少興衰成敗,成就了我國這隻浴火重生的鳳凰!

在當今開放的世界裡,我們在吸收外來文化的同時,也要大力弘揚華夏五千年的優秀傳統文化。只有這樣,世界才會健康地朝多元化方向發展,才能更加地充滿生機和活力。

小時候,每當大年三十晚,村裡便鼓聲四起,霎時間村當街便擠滿了人,有敲鑼打鼓的,有扭秧歌的,有踩高蹺的,有玩龍的,村裡好不熱鬧。小孩子穿著棉襖在街上你追我趕的,不時地放著炮,老人們聚成一堆兒聊天,年輕小夥兒,俊俏姑娘則在給人們表演節目。

清明節,人們總會把嫩綠的柳枝插在門上;端午時,奶奶總會給我們系五線繩,煮雞蛋、煮大蒜,包粽子??到了中秋節呢,我們一家老小坐在院子裡,舉頭望明月,低頭吃月餅,真是人間一大樂事。

可現在呢,“洋節”來襲,西方的`情人節代替了我們的七夕節。洋節風靡而傳統節日卻逐漸被人們淡忘,身為一名我國人,你難道不應為此做些什麼嗎?

現在,每當過年時人們總是出去大吃一頓,守在電視機旁看春晚,有許多人在嘆氣,說:“怎麼一點年兒都沒有?”孰不知扭秧歌,敲大鼓等這些文化習俗正在揮手向我們告別。

清明節人們哪還會在自家門前插一枝嫩柳呢?僅僅去墳裡掃掃墓,僅此而已。端午節,還有誰會安分地在家包粽子?中秋夜圓之夜,又有誰會和家人們愜意地坐在院子裡手拿月餅,抬頭賞月呢?

中華的優秀傳統文化慢慢被人們所淡忘。傳統佳節在現在社會裡日益冷清,怎能不令人擔憂?不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呢?

優秀的傳統文化是我們老祖先留給我們的無形財富,傳統佳節蘊含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因子,這些是我們民族的優秀勞動成果和智慧的結晶。

作為一名中學生,我能倡議大家為弘揚傳統文化而貢獻一份微薄之力。優秀的傳統文化不屬於這個民族,它更屬於這個世界。我們要盡全力把我們的傳統佳節推廣到世界上,讓世界變得更加炫彩多姿。保衛傳統文化,弘揚民族精神,你還等什麼?快行動吧!

傳統文化作文 篇7

每當端午節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包粽子,喝雄黃酒,有一些地區還會有划龍舟的活動。

我最愛在端午節吃粽子了。外婆把飯糰包在芭蕉葉裡,飯糰裡還有各種各樣的餡兒,有蛋黃、醬肉、香腸等。粽子燒好了,我邊大口大口吃著粽子,邊問媽媽:“為什麼端午節要吃粽子?”媽媽說:“因為在五月初五愛國詩人屈原抱石投汨羅江自殺了。”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屍體。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丟進江裡,說是魚蝦吃飽了,就不會咬屈原的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效仿。一個老醫生還拿來了雄黃酒灑進江裡,說藥暈了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原。所以有了端午節吃粽子、喝雄黃酒、划龍舟的習俗。

端午節,我的收穫真不小,既吃到了美味的粽子,又瞭解了端午節習俗的來歷。

多彩的對聯

“天對地,雨對風,大陸對長空,山花對海樹,赤日對蒼穹……”對聯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始於五代,盛於明清,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

對聯的種類有很多,如用於春節的春聯,用於祝壽的'壽聯,張貼在名勝古蹟的名勝聯以及好玩的趣巧聯等。

對聯還可以對於別人進行諷刺,還可以表達感想等。比如北宋呂蒙正的這副對聯,上聯是“二三四五”,下聯是“六七八九”,橫批“南北”,表達的意思是缺衣(一)少食(十),沒有“東西”。

對聯還可以用來勵志,比如: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對聯要求對仗工整、押韻意近。對聯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結晶。

傳統文化作文 篇8

我國得傳統文化有很多,比如有春節、端午節、中秋節等許多節日。當然,我最喜歡得還是春節了。

春節也叫過年,它得來歷是在太古時期,有一種凶猛得怪獸,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們管它們叫“年”。它得形貌猙獰,生性凶殘,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竄到人們居住得地方傷害人類,而且出沒得時間都是在天黑以後,等到雞鳴破曉,它們便返回山林中去了。由於“年”最怕紅顏色和鞭炮聲,因此每年年三十,每家每戶都在門上貼上紅紙,在院裡放鞭炮,防止“年”溜到人們居住得地方傷害人類。

春節到了,年三十晚上,我和爸爸、媽媽、哥哥、姑姑一起在爺爺家吃團圓飯,飯後我們拿了許多煙花和鞭炮去放,有竄天鼠、魚雷、二踢腳、黑旋風等。我們看到美麗得焰火從煙花裡噴了出來,它們像一朵朵剛綻開得花朵,我和哥哥在一旁又蹦又跳開心極了,路邊得人看見了,都停下腳步,羨慕地看著我們。

新得一年又到了,我們又長大了一歲。我應該更懂事了,讓爸爸、媽媽少操點心,自己努力學習,爭取一天比一天更棒!

傳統文化作文 篇9

當時間的沙漏漏下最後一粒沙粒,金子的本色才會如此燦爛;當貝殼的淚痕劃過最後一瞬,珍珠的色彩也會如此耀眼。當六年的養分在體內積累,毛竹的生機也會如此蓬勃。

正是由於歷史的洗禮,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最終誕生了華夏女兒的獨一無二的中國傳統文化,繼承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每個人的使命。材料中所說的那個歌星的經歷,正是由於時代的進步、社會的發展、觀念的更新形成的。

繼承優秀傳統文化,正確對待外來文化。現如今,知道重陽節的.人越來越少了,知道感恩節的人越來越多了;知道情人節的人越來越多,可知道七夕節的人越來越少了。

對於我們先輩留下來的許多傳統節日,我們中的許多人都幾乎全都置於腦後了,這難道不是一種崇洋媚 外嗎?這難道是我們口口聲聲說到的責任感嗎?然而,我們身邊其實有許多人在為我們做榜樣,他們能堅守自己的信念,鼓勵人們學習繼承優秀傳統文化,著名學者馬寅初不就是嗎?

他積極提倡我們青少年應當多多學習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雖然世界正在多元化,但是,我們傳統的中化文化不能丟!因此,我們是否想過,在不久的將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是否會被他國文化所取代?這個答案須靠我們用行動來回答。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繼續發展的基石,是我們共同保護,共同繼承的使命。

繼承優秀傳統文化,讓我們堅定信念,共創美好未來!憶往昔,若不是司馬遷的瀝盡心血,怎會有《史記》的鴻篇警後人,若不是李時珍的跋山涉水,怎會有《本草綱目》的福祉遺萬年代;若不是曹雪芹的五次易稿,怎會有《石頭記》的哀婉催人淚?看今昔,是誰苦心鑽研十餘載,終使兩星成?是誰奮鬥十八年,終抱金牌歸?是錢學森!是申雪與趙巨集博。他們是繼承了中華傳統文化經典中的堅定,他們是繼承了中華傳統文化典籍中的不懈。正是由於繼承和傳揚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和精神,才使得他們能夠這般堅定,這般執著。

繼承優秀傳統文化,我們雖如一根小小的火柴,但仍能點亮一片星空:繼承優秀傳統文化,我們雖如一片綠葉,但能點綴整個春天;傳統優秀傳統文化,我們雖若駕一葉扁舟,但仍能驚動一片大海。

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生命的支撐,成功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