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文城>校園範本>作文>

三年級傳統節日作文7篇(實用)

作文 閱讀(9.4K)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三年級傳統節日作文7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年級傳統節日作文7篇(實用)

三年級傳統節日作文 篇1

舊的一年過去了,新的一年又到來了。我們迎來了一年一度的春節,春節里人們會吃年夜飯、放鞭炮,還有貼春聯……

這天下午一點,爺爺、奶奶和媽媽一起去廚房燒又香又美味的年夜飯。到了晚傍晚,我順著香味看到了外焦裡嫩的`鱸魚,饞得我口水都要流下來了。正好,他們所有人都在廚房裡。趕緊用筷子夾了一塊,哈哈。在我剛伸筷子準備夾的時候,一下子被魚刺彈了回去,真像蹦蹦床一樣。我找來水果刀,用刀把魚肉切成了兩半,我再用筷子一夾,把魚肉夾了起來吃了,這塊魚肉可真頑皮!

這時候,吃年夜飯了,爺爺把鞭炮放了起來,家家戶戶的鞭炮都被點燃了似的。萬紫千紅,真好看!

吃完了年夜飯,爺爺給我講年獸的故事:在幾千年前的春節,人家在燒年夜飯的時候,年獸忽然從一座山上跑了下來,傷害了整個村莊的人。有一天,年獸走了之後,有一個人說:“年獸怕火和聲音,還有紅通通的東西。”等第二年的春節的時候人家燒年夜飯的時候,年獸又來了。人們用火把圍著年獸轉,這時候一陣打鼓聲,嚇得年獸捂著眼睛,又有一個人拿著紅色的彩筆對著年獸。年獸害怕得就跑走了。從此,年獸再也不敢來了,村莊裡過年的時候就變得安寧了。最後,我聽著聽著就睡著了,爺爺把我抱回了房間。

這個春節可真難忘啊!

三年級傳統節日作文 篇2

有人喜歡中秋節,有人喜歡春節,而我喜歡端午節。因為端午節可以吃粽子,還可以自己包粽子呢!

早上,媽媽和我們收好東西了,就去坐車回老家。一路上我邊看風景邊吃東西,不一會兒就到了老家!

我們走過橋就到了,我快速跑到家門口“咚咚咚”地敲起了門,沒有反應?我又“咚咚咚”地敲起來。媽媽說:“沒有人就別敲了!”媽媽打了個電話給奶奶了,聽奶奶在電話那邊說道:“一下就回來了,在那裡等我一下!”我們就在外面玩一下,過了大概20分鐘奶奶就來了。奶奶把門開啟,就在聊了起來。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時間過得好快,轉眼就到了晚上。我靈機一動,說道:“媽媽,要不要包粽子呀?”“你問奶奶吧!”媽媽回答道。“奶奶,要不要包粽子呀?”我又跑向奶奶那裡。“一定要包,我都把東西都準備好了!”奶奶堅定地說道。

到了晚上6點,奶奶把糯米捧上來了,還有粽葉也拿了出來。我先觀察一下奶奶是怎麼包的,觀看完一個粽子的產生過程,覺得並不是很難。我也拿了兩片粽葉放在手上,兩邊向中間一折,再用小杯子舀了一杯的糯米放在粽葉上,再把剩下的粽葉蓋上來。最後用不要的粽葉,撕下一條線型狀在我包好的粽子上捆上幾圈就包好了。欣賞著自己包的'第一個粽子,別提我有多開心了。我自己一個個地包,包的一個比一個好,奶奶誇我做得好。過了一會,糯米用完了,粽葉也正好用完了。

奶奶要開始煮粽子了,粽子在大鍋裡“洗澡”,過了20分鐘我們就開始吃了。我先嚐了一口,味道好極了。感覺像走進了粽子樂園,我一下子吃了3個粽子。

我喜歡今年的端午節,我喜歡吃粽子,更喜歡包粽子!

三年級傳統節日作文 篇3

苗族有很多節日,但各地區叫法和過法不盡相同。一跋都過春節(亦即客家年),有的苗族過年時要用糯米飯喂牛,並將紅紙貼於牛角上,趕到水井邊給牛“照鏡子”。此外,還過清明節、端午節、七月半、趕秋節(立秋)、八月十五、吃新節(稻穀、玉米成熟時)等節日。篙明等地部分苗族七月立秋和八月十五要舉行熱鬧的鬥牛。每年正月的“踩花山”,是全省苗族最盛大的`傳統節日。“青苗”稱“踩花山”為“奧道”,“紅苗”稱為“厚道”,意即“睬坡”。節日活動由兩三戶人家聯合主辦;主辦人稱為“尤厚道”,通常由無子嗣而為祈求子嗣者充當。舉行節日之前,主辦人家負責栽插一棵高約兩三文的五彩花杆(多用大龍竹)於選定的乎緩壩坡上,並陳設好酒於花山場內。屆時,遠近各村男女皆來參加。節日期間內容極其豐富,小夥子和小姑娘對唱山歌選擇情侶是花山節的主要內容。

此外,青年小夥子要跳蘆篷舞,還有鬥牛、跳獅子等活動,持續數日,熱鬧異常。苗族還有很多傳統購宗教節日。部分苗族正月八年級、四、六三天要殺豬祭門,謂之“祭門主”,或稱為祭“火龍豬”,麗江有的苗族稱“殺中柱豬”,祭時殺小豬一日,門外懸掛鬥整一個,外人和女子不得參加,漢族不得偷看,這部分苗族習損認為,祭了門主才能得到祖先保佑。河口一帶有的苗族二月八年級要舉行全寨性的“祭龍”。祭時各家派一男子參加,嚴禁女子參加,以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文山“偏苗”六月二十四要祭土地神;正月或二三月全寨要在寨旁山坡上祭火星(火神)。祭時由魔公主持,並由魔公牽一隻羊或一條狗唸咒,念畢,眾人以石擊殺羊或狗,煮而食之,以此儀式祈求寨內不發生火災。苗族對人真誠,講究信義,爽直,好客,年節間盛行“盤根古”——串親戚,每有遠客到來,必以好酒招待,若是親戚,來時要送禮物,定時主人照樣要以禮答謝。

三年級傳統節日作文 篇4

今年的端午節與往年小有區別,因為緊挨著“父親節”——兩個節日,一個凸顯“忠”,一個凸顯“孝”,正是中華傳統美德中最核心的要素,因此,在節日假期來臨之際,吐絲口國小金子中隊組織開展了一系列活動,提前過了一個特別有意義的節日。

首先,在輔導員劉老師的主持下,全體中隊員開了一次“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隊會,通過“端午節的'由來”、“端午節的習俗”、“端午節的意義”三個活動,隊員們增長了許多知識,明白了一些道理,懂得了這個節日的意義非同一般。

接下來,孩子們展示了自己繪製的“我眼中的端午”畫報,由他們自己進行評選,依次選出了前二十名優秀作品,供大家參觀學習,然後交流自己的心得體會,大家暢所欲言,各抒己見,氣氛活躍。

最後,在輔導老師的啟發下,隊員們又參與了一次“端午節前敬父親三個一”實踐活動——即每人給父親寫一封信、捶一次背、說一句知心話。要求一封信在學校裡完成,帶回家讓父親看;給父親捶一次背和說一句知心話利用週末時間在家完成。

三年級傳統節日作文 篇5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端午節”,“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我國古代偉大的大詩人和政治家屈原而建立的,當年愛國詩人屈原因不忍見國家論亡而投汨羅江自盡。而汨羅江裡面,有很多魚,人民為了不讓魚蝦咬屈原先生,有人擊鼓把魚嚇跑,有人用竹葉包糯米投入江中餵魚,這樣魚兒就不會咬屈原先生了。

於是每年的這個時節漸漸流傳了“端午節”賽龍舟和包粽子的習俗。在我的`家鄉,

每年都有龍舟賽,那場面可熱鬧了,真是人山人海呀。

我家裡,每年這個時候,有很多美味的食物,有綠豆糕,鹹鴨蛋,還有很多餡的粽子,有紅豆粽子.蜜棗粽子…....還有很多重粽子,今年的“端午節”快到了,奶奶又有給我們全家準備這些好吃的事物。

三年級傳統節日作文 篇6

元宵,既是主食,也可以算甜點。元宵也叫做湯圓,可大可小,裡面的餡兒更是多種多樣,有甜甜的芝麻餡、清新的'薺菜餡、鹹鹹的花生餡兒。光是那白白的、圓圓的樣子,就能夠讓人直流口水了,更何況咬了以後還有香香的餡兒溢位來呢!

三年級傳統節日作文 篇7

每年農曆的正月七年級,是中國農曆的新年。在中國的傳統節日中,這是一個最重要、最熱鬧的節日。因為過農曆新年的時候,正是冬末春初,所以人們也把這個節日叫“春節”。

中國人過春節有很多傳統習俗。從臘月二十三起,人們就開始準備過年了。在這段時間裡,家家戶戶要大掃除,買年貨,貼窗花,掛年畫,寫春聯,蒸年糕,做好各種食品,準備辭舊迎新。

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古時“拜年”一詞原有的含義是為長者拜賀新年,包括向長者叩頭施禮、祝賀新年如意、問候生活安好等內容。遇有同輩親友,也要施禮道賀。拜年一般從家裡開始。七年級早晨,晚輩起床後,要先向長輩拜年,祝福長輩健康長壽,萬事如意。長輩受拜以後,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

春節的前夜叫“除夕”。除夕之夜,是家人團聚的`時候。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一頓豐盛的年夜飯,說說笑笑,直到天亮,這叫守歲。除夕零點的鐘聲一響,人們還要吃餃子。古時候叫零點為“子時”,除夕的子時正是新舊年交替的時候,人們在這時吃餃子,是取“更歲交子”的意思。這也是“餃子”名稱的由來。

過了除夕就是大年七年級。從七年級開始,人們要走親戚、看朋友,互相拜年。拜年,是春節的重要習俗。拜年時,大家都要說一些祝願幸福、健康的吉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