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文城>校園範本>作文>

實用的中國傳統文化作文常用[7篇]

作文 閱讀(1.63W)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洩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中國傳統文化作文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的中國傳統文化作文常用[7篇]

中國傳統文化作文 篇1

從呱呱墜地的嬰兒就開始聽西方的輕音樂,稍微長大些便學唱外國歌,從簡單的“ABCD歌”到“My heart will go on”,把我們小時候學的童謠丟得一乾二淨,這從一定角度映射了中國文化的衰落。

捫心自問,我們小時候的“丟手娟”、“找朋友”、“兩隻老虎”等歌謠哪去了?為什麼英文歌曲將兒時的.歌謠這樣取代了,並且以這種方式?對於西方的文化我們採取積極接受的態度卻沒想到這種積極的態度將我們下一代甚至下下代對我們的文化更加漠然。也許許多年後,他們會不知道“孔子”“李時珍”,也許他們會忘記自己的祖國文化源泉,甚至脫離祖國融入別的國度。

說實話,我兒時的夢想就是長大移民到美國,因為我不喜歡更談不上熱愛古老的中國。與此相比,更對美國感興趣,至今我仍這樣認為。如果這樣下去我會忘記很多很多值得懷念的東西。

唱起兒時的歌謠,一陣爽朗,趕快拯救中國的文化吧!否則,它會被我們淡忘,這不是一個單箇中國人的事,是所有中國人共同的責任。只有共同用行動來表示,才能挽救這一切!否則,未來的我們會對過去的文化只能回憶,不能看到兒時的美好文化。行動吧!

中國傳統文化作文 篇2

今天,秋高氣爽,陽光燦爛,我和你們說說麵塑吧!

麵塑,我的理解就是用彩色的面捏成卡通人物、動物,或者捏成栩栩如生的像真的人物、動物等的麵人。把“面”做成麵人的方法有捏、壓、揉、搓、滾、挑等。

我四歲多就跟著杜奶奶學麵塑,杜奶奶是一個面容慈祥、和藹可親的老人,她是我們當地有名的麵塑傳承人之一。每次去杜奶奶那裡,她先給我做示範,然後我跟著做。瞧!杜奶奶一會兒給我看那個小眼睛是怎麼做的,一會兒對我捏的哆啦A夢提意見……不知不覺中,2個小時的課時就過去了。

上完課後我就欣賞杜奶奶家的鐘表,錶盤上的12個數字都是她捏的十二個屬相蓋上去的,小老鼠有炯炯有神的小眼睛;牛的那個牛勁都看出來了;小老虎真是威風凜凜啊;小兔子用害怕的眼神看著小老虎;龍有那樣吉祥的樣子;蛇嘴裡還吐著鮮紅的芯子;小馬好像正在拉車,看起來很累的樣子嘛;小羊好像正在低頭吃草,好香啊;小猴子的眼裡透出頑皮的'眼神;小公雞你每天要記得打鳴哦;小狗的眼裡有忠心耿耿的樣子;小豬憨憨的,不知道你每天要吃多少噸食物啊。杜奶奶家的櫥窗裡還擺放著八仙過海、福娃、各種人物,還有穿著肚兜的小朋友,還光著小屁股呢!

麵塑是傳統文化和民間藝術,也是現在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我很喜歡捏麵塑,我曾經獲得過學校的麵塑吉尼斯記錄和一等獎,我還要繼續學習下去,做更多的作品。

中國傳統文化作文 篇3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有舞獅子、風箏、中國織繡……但我喜歡的卻是其中的陶瓷。陶瓷可以分好幾種,如日用陶瓷、衛生陶瓷、藝術陶瓷等等。我通過網上了解了一些陶瓷的製作過程,現在讓我向大家介紹一下吧。 一、練土將泥土中的空氣擠壓出來。泥土中的'氣泡會令作品在燒製時爆裂 ,前功盡棄。二、成形 用手捏或拉坯等各種方法,做出心目中的形狀。 三、泥坯裝飾 如果你要為你的作品進行上泥釉、化妝土、剔花等裝飾程式,就要在泥坯呈皮革干時進行。 四、風乾 完成的作品在架上自然風乾。一般一星期左右可以完全乾燥。 五、素燒 將作品先進行900度左右的素燒。 六、上釉 素燒後就可以為作品上釉。 七、釉燒 將作品進行最後一個步驟——釉燒。一般在1100--1260度左右。 還記得,有一次爸爸帶我去南宋官窯博物館玩。南宋官窯博物館不僅讓我知道了許多關於陶瓷的知識,看到許多古代出土的陶瓷品,還讓我親身體驗了一下陶瓷製作過程中的其中一項,那就是——成形。首先,走來了一位叔叔,他的手上拿著一塊乾巴巴的泥巴,然後那位叔叔走到了我的身邊,教了我一些讓泥巴成形的玩法和方法。可看看容易,做做難啊!叔叔手裡的泥巴可乖了,但一到我手裡就不聽話了,我讓它寬,它窄,但當我讓它窄時,它卻又寬,真不知道泥巴的心裡是怎麼想的。 中國傳統文化數也數不清,每一種傳統文化都有著許多許多的屬於它的故事呢!

中國傳統文化作文 篇4

“下面進入我們的壓軸大戲。”主持人說完這句話,全場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和“喔喔”的吶喊聲。

主持人微微一笑,說道:“下面有請大兵,趙衛國!有請!”全場再次爆發出熱烈的掌聲。因為大兵可是湖南最著名的笑星。

兩人一走進場,大家都站起來看著大兵。“哇,是真的大兵!”有人叫道。“各位領導,各位尊敬的領導,各位尊敬的'男領導,各位尊敬的女領導,各位尊敬的男女領導們——大家好!”大兵一開口,就獲得雷鳴般的掌聲。人們好像忽視了他身邊的趙衛國。

終於,趙衛國說話,大兵去幕後拿出一張椅子。不用說,一看就知道他們要演雙簧。一個人坐在椅子上演,一個人躲在椅子後面說。接著,大兵給趙衛國畫了妝。然後,讓他坐在椅子上演一女子。

大兵走到椅子後,蹲下身,低著頭,開始說著話,趙衛國就在前面表演,演得惟妙惟肖。才表演了一會兒,忽然傳出一聲很長的撒嬌聲,趙衛國表演了一下撒嬌,突然站起來,悄悄地走開了,只見大兵還在扭動著身體,發出撒嬌的聲音,全場爆笑。

“你在幹什麼?”趙衛國吼道。大兵被嚇到了,尖叫一聲,迅速蹦了起來,說道:“你什麼時候走開的?”“你還在幹什麼啊?”趙衛國生氣地說。,“好好好,再來一次。”大兵說到。終於我們看完了這有趣的相聲,大兵和趙衛國在熱烈的掌聲中又為我們加演了一個節目。

中國傳統文化作文 篇5

中國傳統書院歷經近百年的沉默後開始悄然復興。正在湖南衡陽講學的中國知名作家餘秋雨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傳統書院是中國文化傳承至今的一把鑰匙,它的象徵意義比教育意義更重要。

最近幾年,中國傳統書院開始悄然復興。一方面,中國文人開始致力於創辦現代書院,進行各類文學研討活動;另一方面,以嶽麓書院為代表的古代書院煥發出新活力,它們與現代教育相結合重新開始學術研究和教育活動。

餘秋雨此次參訪地衡陽市內就有一座歷經六朝的“千年書院”——石鼓書院。這座始建於唐元和五年(公元810年)的書院是中國宋代四大書院之一,蘇軾、周敦頤、朱熹、張栻等名家都曾在此執教。不幸的是,書院在抗日戰爭中毀於日寇炮火,直至20xx年才被重新修復。雖然其建院歷史比嶽麓書院還早百餘年,但石鼓書院沒有像“後輩”那樣“發揚光大”,現僅供遊客參觀。

餘秋雨認為,不是每座傳統書院都要成為新的教育場所。書院的價值在於它就像一個文化教育的制高點,讓中華文化有了高層傳播的場所,“我們現在面對孔孟學說,沒有感到非常陌生和隔閡,就跟這種橫跨千年的教育方式有關。”

餘秋雨說,中華文化是目前人類文化中唯一沒有中斷過、活下來的文化。而書院就是中國文化傳承至今的.一把鑰匙,它的存在提醒著後來人,一個民族要發展就要注重教育,注重人才培養和高階人才的凝聚。

曾登臨過石鼓書院的餘秋雨建言,來衡陽的遊客都應該去石鼓書院“朝拜”,“它建院時間更早,其象徵意義就更大。”

中國傳統文化作文 篇6

端午節是我國民間傳統節日。又稱端陽、重午、重五。端午原是五月初五的節日,因“五”與“午”同音,所以稱為端午節。

同學們,你們知道嗎?關於端午節的來歷,還有一個小故事呢!傳說,楚國人屈原是一位大詩人,屈原想為國家出力,可是被奸人趕出了楚國。於是屈原投江自殺了。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羅泊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划起船隻,在江上打撈他的'屍體。有的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過江河裡,讓魚蝦蟹等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原的屍體了。有的則拿來了一罈雄黃酒倒進汨羅江河裡,說是要用雄黃酒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又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梀樹葉包飯,外纏彩絲帶,便發展電腦了粽子。

現在過端午節習俗有很多,比如:雄黃酒、賽龍舟、掛香袋、吃粽子、插花和鬥百草、驅“五毒”等。數不數不過來,我們杭州每年都要舉辦賽龍舟。只聽呯聲一響,選手們便奮力地划著龍舟,兩旁的啦啦隊的聲音非常響亮,在幾百米的地方都能聽的到。

端午節表現了古代人民的智慧和才幹,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值得大家去繼承和發展。

中國傳統文化作文 篇7

春節的傳統文化真是豐富多彩啊,有放鞭炮,貼對聯,包水餃……等等好多多。讓我給你一一道來。

首先說貼對聯,每家每戶都要貼上新的對聯,有人可能去買對聯,而我們家都是寫對聯,我爺爺寫的毛筆字龍飛鳳舞特別好看,那天我也寫了幾個毛筆字,寫得很難看,爺爺鼓勵我說:要加油!爺爺寫的對聯是:吉祥如意新年順,萬事如意幸福年,好美的`對聯啊。

其次我們說說放鞭炮,在古代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怪獸人們管它叫年,有個人經過叢林時肚子餓了,就把米飯放到竹子裡,燒米飯,年過來了,聽到竹子被燒的聲音它不敢過來,過年的時候大家放鞭炮年嚇跑了,爆竹就是鞭炮,所以人們要放鞭炮。春節的傳統文化源遠流長,我們都不能夠忘記自己祖先流傳下來字的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