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文城>校園範本>作文>

傳統文化國小作文

作文 閱讀(3.24W)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傳統文化國小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傳統文化國小作文

傳統文化國小作文1

眾所周知,我們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豐富的國家,在淵遠流長的歷史長河中,人們留下了許多美麗的傳說、動人的故事、五花八門的風俗習慣和多姿多彩的民族藝術 十二生肖是我國的傳統文化之一,它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今天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這方面的有關知識。據說,十二生肖的排名是這樣來的:傳說有一年,玉皇大帝要在正月初九選定十二生肖。晚上,貪睡的老貓請求老鼠早晨叫醒它,如果不叫就吃掉它。可是正月初九清晨,老鼠卻悄悄地獨自出發了。老鼠不會游泳,卻遇上了一條河,它偷偷地鑽到牛耳朵裡,順利過了河。等牛剛要進門時,老鼠一下子從牛耳朵裡竄了出來,搶先跳到了玉皇大帝面前。結果,老鼠得了第一名,接下來是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每個人都有屬相,我們的屬相就是根據十二生肖的排列順序來定的。比如,我今年9歲,屬虎。

勤勞聰慧的勞動人民還根據十二生肖的`形態做出了各種各樣的藝術品。有精美的郵票、閃光的銀幣,有古老的金幣、精緻的掛件,還有美輪美奐的刺繡、五花八門的剪紙、奇形怪狀的泥塑以及千奇百怪的布藝,真是精美絕倫,叫人目不暇接。

你看,我們的民族文化是不是絢麗多彩?如果你有興趣,你也可以找一找有關的資料,和我們一起分享。

傳統文化國小作文2

中國的傳統節日豐富多彩。春節,端午節、中秋節。有各種各樣數不清的傳統習俗。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端午節做香包了。

一般的香包都是用絲綢或花布的邊角零料做成的。有的像一隻只栩栩如生的大公雞,有的像威武的'王老虎,還有的做成了愛心型、三角型。用紅綠絲線串起來後,五彩繽紛的,漂亮極了。

我做的第一隻香包是奶奶教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做好的。先用花布剪二塊大小一樣的正方形。別小看用布剪正方形哦!剛開始的時候不是剪歪了,就是像狗咬過一樣的不整齊。後來,我想出了一個好主意:先用筆在布上畫好兩個正方形才剪成了。然後要把這兩塊布的正面合在一起,用針線把布的三條邊縫起來。這枚小小的針拿在我手裡,彷彿拿了一根鐵棍,是那麼的重,我兩隻手變得很僵硬,總是不聽使喚。奶奶見了,在一旁耐心指導,一針,二針。慢慢地,我終於把它縫好了,還打了個結。此時,我的手心已經出汗了。哎,真不容易呀!接著,把這塊正方形布翻過來,裡面的變成外面,把一小堆軟綿綿的彈力絮和一小包香粉放進布袋裡,用針線密密地把口子縫好,用力地把線抽緊,使布袋的兩隻角向中間合併後,再用針線縫牢。最後,裝上流梳,一隻漂亮的香包完工了。

雖然我做的第一隻香包不是很精緻,但它是我自己親手製成的,意義不一樣,所以呀,我的心裡別提有多高興了!

瞧!這就是我們中國獨特的傳統文化——做香包。聰明的你,想不想來試一試呢?

傳統文化國小作文3

國慶節到了,中秋節到了,快樂的八天長假到了。我太高興了,因為可以暫時忘掉上學的煩惱,放鬆一下,感到渾身的輕鬆。我的計劃是,在假期的'前幾天,卯足勁把假期作業做完,後邊就是我的真正假期了,我要瘋玩。

中秋節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的節日,是一家人團聚的日子,今年的國慶節和中秋節攜手到了,更是錦上添花。中秋節的中午,爸爸在長慶路的“大漢火鍋”飯店請爺爺、奶奶、大伯、大媽、姑姑和堂姐、表姐共十人吃團圓飯,爺爺、奶奶、大伯、大媽見到我可高興了,說我長高了,還問這問那,我們說說笑笑,高高興興地吃了頓團圓飯。

下午,爸爸媽媽帶我去鑽井院看望姥爺姥姥,一進門,姥爺正坐在客廳沙發上看電視,我大聲說:“姥爺好!”姥爺看到我高興地說:“哎呀!航航來了!”爸爸陪姥爺看電視說話,媽媽、小姨陪姥姥在廚房邊做飯邊聊天,我就去裡邊房裡和然然姐姐玩我喜歡的電腦遊戲。晚飯在姥爺家吃的媽媽做的麵條,又香又好吃。後來,舅舅舅媽和油油哥哥也來了,我們玩到很晚才回家。

農曆八月十六,是串親戚的時間。下午,爸爸帶我去看望了我的乾爸乾媽,乾媽見到我很高興,給我拿哇哈哈營養快線和核桃露喝,還給我拿玩具讓我玩,問我學習怎麼樣啊?我告訴她剛考了數學一百分,她聽了可高興了,爸爸也誇我最近有進步。

假期裡,我還按照假前的約定,到同學家裡玩了一天。剩下的時間在家裡學習、看電視、玩網遊,爸爸媽媽也給我放寬了限制,還特意給我買了我喜歡吃的老五仁月餅,好舒服啊!

不知不覺,八天假期很快就過去了,真是個快樂的假期,多想多過幾個這樣的假期啊!

傳統文化國小作文4

自從上週五聽說那可惡的韓國“盜竊”我國文化所有權的事情時,心裡頗為不滿。“可惡的韓國人,討厭的韓國人,憑什麼那樣?憑什麼……”很長時間心裡面就只有這兩句話。恰巧又碰到了蒐集童謠“事件”。信心滿滿地回家去:“媽,你們小時候有什麼兒歌啊,給我唱唱吧。”“小時候不是都教給你了嗎?”“我都記不清了,你給唱唱吧!”“哪裡有什麼啊,我們那時候家裡很窮,很小的時候就下地幹活,給家裡掙工分,哪裡能嚐到什麼兒歌啊。”

從母親那裡是找不到了,心想這次完了。往樓上走,忽然看到電腦桌旁沒人,於是我悄悄走過去,開啟顯示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請您輸入密碼!”我暈,這次真的完了。

沒錯,真完了,不僅我完了,同學們完了,再照這樣下去,中國文化也會完了!閒暇之餘,不妨想一想,是什麼原因使韓國非要剝奪我國文化的所有權,僅僅是因為我國曆史悠久嗎?僅是因為我國擁有五千多年的燦爛文化嗎?還是因為中國人自身的一些原因?中國人已經保護自己的文化了嗎?中國人又珍惜自己的文化了嗎?如果我們每個人既保護又珍惜了,那麼,敦煌文化的.流失又從何談起?

是的,母親一個“沒學過”,我的一個“忘記了”,就把蒐集傳統文化的信念沖淡了。而那個電腦,即使打開了又能怎樣呢?能換回我們的信念嗎?真的能嗎?我就是一箇中國人,一個千萬中國人的縮影。正是像我一樣的人,在慢慢地吞噬著自己的文化!難道在今後,從明天開始,我們還要做這樣一個麻木的人嗎?我們難道不能為我們自己做一些事情嗎?再這樣下去,中國真的可以嗎?

傳統文化國小作文5

中國的傳統文化,種類繁多,光彩奪目,精彩紛呈。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紹的是中國的傳統文化——麵塑。

麵塑,俗稱面花、捏麵人,是漢族傳統麵食文化的代表之一。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已有兩千年的歷史了,是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上個星期六下午,我們三組、五組、六組的全體成員一起拜訪了非物質麵塑傳承人王鍾老師。走進他家,彷彿進入了一個小型的麵塑博物館,神氣十足的門神,活靈活現的十二生肖,可愛逼真的小章魚……一件件造型各異、栩栩如生。王鍾老師詳細地給我們講解了麵塑的製作過程和寓意,耐心地回答了同學們提出的問題,最後和我們合影留念。

從王鍾老師家出來,我們又前往三皇廟參觀手工麵塑:滿月蒸烤食、週歲蒸烤食、三歲蒸烤食、十三歲蒸烤食、嫁女蒸烤食、娶媳婦蒸烤食、四十歲蒸烤食、六十歲蒸烤食、中秋節烤食、年俗烤食……從講解員那裡,我們瞭解到各種的不同意義。

星期日下午,我們一行人來到花饃製作人楊培材老師的家,親自動手學做花饃。只見楊老師從那又光又亮地白色麵糰上摘下一小塊,三兩下就捏出了大致形狀。他先用剪刀分出嘴脣,再在身體上剪出許多小刺,最後用小豆子當眼睛嵌上去。這樣一隻神態自若的'小刺蝟就展現在我們的面前了,我們忍不住拍手叫好,楊老師的手藝真是太傳神了!在楊老師的幫助下,我們也做出了一隻只小豬、小兔、小刺蝟……同學們手捧著自己的作品,一個個開心得合不攏嘴。

麵塑可以說是一種吉祥文化的載體,它呈現出吉祥物的造型,同時也傳達著美好的寓意。我喜歡這栩栩如生的中國麵塑,更熱愛中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國小作文6

舞獅是我國古老的民間傳統文化之一,今天,老師就讓我們親眼目睹了一場精彩的舞獅表演。

瞧,這隻調皮的小獅子一蹦一跳地上了臺,它長得十分可愛,銅鈴般的大眼睛,胖乎乎的身子,還穿著一身鮮紅的“衣裳”,張著血盆大口,真惹人喜愛。它先用前爪向大家揮了揮,好似在向我招手呢!然後,小獅子跳上一根木樁,抬了抬前爪,慢悠悠地跳了過去,突然,它的腳一踏空,我的雙眼猛得一閉,然後提心吊膽地睜開,出乎了我的意料,小獅子在梅花樁上做倒立蜻蜓呢!害得我為它捏了一把汗!然後,小獅子來到了鋼絲前,一副漫不經心的'樣子,輕而易舉地走過了鋼絲,兩位舞獅的叔叔真是配合得默契,教室裡頓時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

小獅子跳梅花樁就更精彩啦!看,它在梅花樁上來了一個180度旋轉,然後,又穩穩當當地落在了梅花樁上,又在一根又一根的梅花樁上做不同的動作,看得我們是眼花瞭亂,目不暇接,舞獅快結束了,小獅子又來了一個360度翻跟斗,我們個個都讚不絕口,一起喝彩,教室裡又響起了潮水般的掌聲。

看完舞獅表演,我真是佩服得五體投地。心想:能把舞獅表演得這麼活靈活現,舞獅的兩位叔叔在臺下不知吃了多少苦,花了多少時間,我們應該向他們學習這種不怕困難的精神!

傳統文化國小作文7

  二月十四日,外國是情人節。但在中國,火紅的玫瑰,精緻的巧克力遍佈大街,年輕的戀人們在這一天互相贈送禮物來表達愛意;然而七夕呢?中國傳統的“情人節”,牛郎與織女一年一次的相會,卻被人拋在腦後,人們歡度著外國的節日,卻忽視了中國的節日,這種現象難道不值得我們深思嗎?

中國古代文化燦爛奪目,有著外國文化望而不及的.價值,但流傳至今的還剩多少?我們是中國人,我們有責任傳承和發揚這種文化。但低頭細想,我們又做到了多少,春節,端午節,中秋,這些傳統的節日所承載的文化,而今只剩下了餐桌上豐盛的宴席。美好的傳說也逐漸被人們所淡忘,甚至我們為了研究自己的文化,還要高價去購買他國的微縮膠捲,

這是為什麼?

就是國為我們忽視了這些文化,我們沒有盡職盡責去保護這些文化。

俗話說:“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保護中國文化我們人人都有責任,我們不能讓中國的璀燦的文化消失在我們手中,洋人都知道搶奪的文化,我們中國人為什麼不能珍惜。隨著時代的進步,流入中國的外洋事物越來越多,但我們不能忘本,我們應該明白哪個更重要。

聯想到我們 自己,作為年輕的一代,我們更有責任去保護這種文化,想到前兩天曆史老師讓我們蒐集童謠,我們沒有重視,僅僅是把它當成一種作業,卻沒有認識到其實這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認識,一種尊重。所以我們接受懲罰,其實這種懲罰使我們更深刻的明白中國的文化急需我們去保護,去傳揚。

傳統文化國小作文8

中國是個古老的國家,傳統文化更是源遠流長,豐富多彩,有民間工藝陶瓷,民族藝術戲劇,國畫,風俗習慣端午節賽龍舟,元宵節鬧花燈等等,不過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民間藝術剪紙了。

剪紙是中國的民間藝術瑰寶,是民間藝術的一朵奇葩,看了讓人羨慕不已,嘖嘖稱讚,剪紙的內容包含著濃濃的生活氣息。鳥,蟲,魚,獸,花草樹木亭橋風景,這些人們熟悉而又熱愛的自然景觀成了人們剪紙的花樣,每逢過年過節或喜事臨門,人們都要剪一些“福”、“喜”、“壽”等貼在窗戶上,門上來表示慶賀。

瞧,這幅剪紙作品多有趣呀,一隻穿著綵衣的小老鼠拖著一條長長的尾巴,他的眼睛滴溜溜地搜尋著四面八方,生怕被人發現它在偷燈油。可是老天像和他作對似的,葫蘆裡的燈油全流到地上了,小老鼠以最快的`速度,從燈臺上跳下來趴在地上,伸出那利劍似的舌頭貪婪的舔著地上的燈油,那滑稽的樣子真是逗人喜愛!

剪紙藝人剪得十二生肖也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就連外國人也嘖嘖稱奇,豎起大拇指一個勁的來誇讚。十二生肖被印成郵票飛到世界各地,讓全世界的人都來認識中國博大精深的剪紙文化。

太精美了!它體現了民間藝人的心靈手巧,他是勞動人民聰明才智的展示,是民間傳統文化的結晶。我也想像民間藝人一樣剪出一副精美絕倫的剪紙作品,送給外國的小朋友,讓他們瞭解中國的剪紙藝術,讓剪紙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橋樑。

傳統文化國小作文9

面對潮來潮去的現代文化,我們有太多的惘然。去年隨風而來的“韓流”席捲中國,一時,韓國眾歌手的唱片專輯在國內盛量發行。其發行量甚至超過最新修訂《新華字典》的兩到三倍。《大長今》的收視率超過了四大名著電視劇中的任何一部。

一股今人狂熱卻又冰涼的風颳過來,它迎面飛來的`時候,我的心中泛起波濤洶湧的激情,臉上久已的燥熱被那種清涼所澆滅。等它離開後,心裡變得那麼空虛,臉上千瘡百孔,面目瘡痍,狼耤,狼耤,這種感覺無法讓你生存下去。

精神文化的傳承,現代文化的衝擊,何從?何去?

現在部分學生過分崇尚過“洋節”,要過聖誕節,要過平安夜,可是他們不明白,咱中國人除舊迎新的除夕之夜就是中華民族的平安夜,學習西方,平安夜吃蘋果,說實話,蘋果到處都是,但咱中國蘊含親情的餃子,恐怕很難找到吧?

有人過父親節,有人過母親節,我們不否定這種作法,但我們都要清醒地認識到,父親節母親節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要過這個節日?告訴那麼迷失方向的中國人,每天對父母付出自己的孝心,在外工作能常回家看看,那麼天天都是父母的節日。

咱們有什麼樣的文化,有什麼樣的傳統,有什麼樣的風俗,咱的老祖宗都給咱留下來了這樣那樣的叮囑。咱們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可謂世界一流,可如果你們放下祖宗的東西,仿效別人和你驢脣不對馬嘴的東西,是不是有一點上墳不帶紙——惹老祖宗生氣呢?

傳統文化國小作文10

快板是源於山東的一項傳統文化,最早叫順口溜或叫蓮花落,是賣藝人沿街賣藝時經常採用的一種藝術形式。我喜歡快板是因為覺得快板很受大家的歡迎,無論走到哪兒只要你為大家來上一段,保證大家都會立刻樂開了花;加之我是一個性格開朗、外向活潑的男孩兒,經常參加各種比賽和社會活動,遇到學校有什麼活動的時候,帶著快板出個節目也是件有意義有樂趣的事,因此我和快板就這樣結下了不解之緣。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我可以帶著快板為家人、朋友、老師們表演了。通過表演不光鍛鍊了我的表演能力,增加了自信,豐富了我的業餘生活,而且最重要的是:我不再是個只會說英語的“假洋鬼子”,而是也懂得傳統文化的中國人。

快板,讓我為學校為我個人又多了一份榮譽。

我第一次真正上臺表演快板是在我們江西五套的愛心晚會上。當我用節奏歡快的點帶出我的說詞時,全場的同學老師都為我鼓掌喝彩,連見過世面的五套節目組的老師們也連連點頭稱讚,我還被記者們帶去採訪錄了特寫。那一刻,我就知道我也可以為弘揚祖國的傳統文化出一份力了。第二次是:我非常榮幸的'被選上參加我們學校的一個主題班會,這個主題班會被選去市裡參加比賽,同時還被作為全區班主任會被觀摩。我和另一名同學一起被選上用快板表演文明南昌《三字經》,全場的老師為我們的出色表現鼓了很久很久的掌。那掌聲令我感動了很久,甚至可以說是:終生難忘。我還有幸幫我媽媽學校表演了快板呢!現在我都快成快板的小名人了。

現在我已經真正喜歡上快板了,我決心要把快板練得更好!更加弘揚我們的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國小作文11

當今世界,不同文化相互激盪碰撞,文化軟實力之爭日趨激烈。增強文化自信成為各國普遍關注的時代課題。4月7日,全國政協文史委員會副主任葉小文在浙江奉化舉行的中華文化四海行走進奉化的活動中表示,文化自信源於優秀傳統文化。他呼籲,厚植優秀傳統文化沃土培育新優勢。

葉小文表示,中國現在有一股“文化熱”,從強調文化自信到關注世界文化,“誰都能說幾句,但都說不清楚。”

眼下從《見字如面》、《中國詩詞大會》到正熱的《朗讀者》,一波接一波熱潮掀起,中華文化穿越歷史與現實,扣響了越來越多人的心門,文化自信也越來越成為一種共識。

那麼,文化自信的源動力去哪裡尋找?葉小文的回答是在優秀傳統文化之中尋覓。

“文化自信源於優秀傳統文化。”葉小文說道。在他看來,人類四大古文明中,有三大文明或中斷或消失,唯獨中華文明延續至今。它不但沒有消亡,反而重新煥發出璀璨的光芒。

眾所周知,延續幾千年的中華文化,有著豐富的思想資源和獨特的價值體系,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文化成果、理性思維和集體記憶。它早已植根中國人的內心,對維護民族團結、社會進步和文化繁榮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葉小文說:“如此深沉、持久的力量,自然成為我們文化自信的源頭活水。我們本來就有這樣的'傳承和基因,而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相碰撞、相融合,經過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就更能聚合、裂變、爆發出‘核動力’。”

在葉小文看來,“一帶一路”願景也是增強文化自信的方式。他解釋道,這一構想凝聚了幾千年的東方智慧,閃爍著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光輝,承載著沿線地區的復興夢想,邁出了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現實步伐。

傳統文化國小作文12

中國的傳統文化有很多,其中春節是中國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也是我最期待最喜歡的節日。

每年春節,街上掛滿了紅紅的燈籠,彩旗飄飄,商場裡面是人山人海,在購買年貨,可熱鬧了。到了大年三十這天,媽媽在準備豐盛的食物,我們小朋友們都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爸爸還會帶我去逛花街,深圳是禁止放煙花炮竹的城市,但是偶爾也會聽到一陣陣鞭炮聲,為節日增添了喜慶的色彩。吃完年夜飯後,我們一家人就會坐在一起一邊吃水果一邊觀看春節聯歡晚會,精彩的表演常把我們逗得哈哈大笑。

每年春節,讓我最期待的日子就是去拜年了,因為我又可以去外婆家了,每年我都是在焦急又興奮中等待爸爸媽媽帶我去外婆家,我最喜歡去外婆家拜年了,因為在那裡我可以自由的走動,還可以跟很多表兄弟姐妹在一起玩耍,那裡的過年氣氛濃厚,大街小巷都是非常熱鬧,到處都能聽到陣陣的鞭炮聲,還有五光十色的煙花在空中飛舞,看著天空被這些五彩繽紛的`煙花裝扮的絢麗多彩,我們個個歡呼雀躍,開心極了!

離外婆家門口不遠的地方,還搭有戲臺,整天整夜都在唱大戲,聽說是做給某位神仙看的,我們天天在戲臺前後跑來鑽去的,玩的真是廢寢忘食,流連忘返。戲臺的周圍還有很多小賣部,有賣各種小吃的;有賣玩具的;還有賣煙花炮竹的……我們那時可神氣了,拿著大人們給的壓歲錢,盡情的享受了一把購物的樂趣。

我喜歡春節,更喜歡外婆家的春節,它給我的童年帶來無限的快樂,我期待下一個春節快點到來。

傳統文化國小作文13

週末下午,我和媽媽一起去參加了一個捏麵人的活動。

聽了老師的介紹,我知道了原來捏麵人早在漢朝的時候就有了,到現在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現在它還是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呢!而且它還有了一個很專業的名字叫麵塑。

大概瞭解了捏麵人的歷史,我們就開始跟著老師學捏麵人了。

首先,老師教我們用紅色的麵糰搓成一個水滴形,一頭尖尖,一頭圓圓,要搓得非常光滑,不能有裂縫。接著,再做三個綠色的小水滴,用手壓扁,三片綠油油的葉子就誕生了;最後,往紅色水滴的圓頭上一貼,再裝上一個綠色的小杆子,咦!一個活靈活現的小辣椒就出現在了我的眼前,真是太神奇了!

短短的一節課上,我們還學做了南瓜、胡蘿蔔、黃瓜和玫瑰花,其中最難做的要數玫瑰花了!首先要拿一根小竹籤做花莖,在竹籤的一頭裹上黃色的麵糰做花芯;接著用紅色麵糰做出許多大大小小的水滴形麵糰,再把它們一個一個地壓成花瓣的形狀;最後再把這些花瓣從小到大,從裡到外,一片一片地把黃色的`花芯包裹起來,包的時候必須要將花瓣輕輕向外壓一壓,增加立體感。中間要特別注意花瓣壓得要和餃子皮一樣外圈薄中間厚,這樣花瓣才能立起來。做完花朵,老師又教我們將綠色麵糰壓成長方形裹在竹籤上當花莖,用前面的方法做出綠色的葉子,用工具壓出葉脈,裹在花莖上,這樣一朵鮮豔的紅玫瑰就做好了。

情人節那天,我準備把這朵紅玫瑰送給我的媽媽,祝她永遠幸福。

傳統文化國小作文14

俗話說“大人望種田,小孩望過年。”在新年這個開心的時刻。最讓我高興當然是家人給我發壓歲錢了!

新年的早晨,悠閒的小鳥在枝頭歌唱,雪白的梅花展開了笑臉。我一覺醒來,呼吸到的全是早晨清新的空氣,明媚的陽光照在我的臉上,心裡滿是興奮。我飛快的跑下樓,聞到一股香甜的味道。原來是媽媽在煮餃子,媽媽說這裡面有一個幸運餃子,幸運餃子裡有一個硬幣,誰吃到了幸運餃子,今年都會有好運!我目不轉睛地望著那盤餃子,心裡想要是能吃到幸運餃子那該有多好呀!沒過多久大家都起來了,我們開始吃飯。突然,爺爺叫了起來:“我的牙!”媽媽連問爺爺怎麼了。原來爺爺吃到了幸運餃子。吃完飯後,我走到爺爺奶奶身旁,說“爺爺奶奶,祝你們身體健康,萬事如意。”我說完,爺爺奶奶趕緊把壓歲錢給我,說“奶奶也祝你今年學習更進一步。”我接過壓歲錢,對爺爺奶奶說聲謝謝,然後蹦蹦跳跳地出門了。

街上的東西很多,有玩具,有糖葫蘆。那些老闆看見我手裡有錢,就一個勁地叫我過去看。可他們不知道,我根本不稀奇那些玩具和糖果。去買了我想要的東西就回家了。我回家的時候,把買的東西藏在我身後,問爺爺:“您猜猜我買的.是什麼?”爺爺說“糖果?”我說不對 爺爺又說“那是絨毛玩具” 我神祕一笑,把藏在身後的東西拿了出來,說“有給我自己買的課外書,還有給你買的《科學養鴨》呢!”爺爺聽了笑眯眯的說“真是我的乖孫女”說完就急著回房間看書去了。晚飯過後,我們一起在廣場上去看煙火,有的像雨傘,有的像星星,還有的像一個個明亮的小燈籠,一閃一閃掛在夜空,真是美極了。

這麼美好的節日,這麼熱鬧的場面,我永遠都不會忘記。

傳統文化國小作文15

孔子曰:“不學禮,無以立”,意思是:沒有文明禮儀,是不能在社會及家庭立足的。文明禮儀是人們在生活中養成的一種習慣。對一個人來說,禮儀是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養、知識水平的外表;可對祖國來說,禮儀卻是生活習慣,品德的反映。

文明禮儀是中國人傳統的高尚品德,古代也有很多故事講述著文明,禮儀的高尚。古代東漢末年的時候,有一家的父親買了一些梨子,到家後,父親特地選了一個最大的梨子給孔融,可孔融卻搖搖頭說:“我是最小的,所以應該吃最小的梨,大的梨子應該給哥哥吃。”父親聽到後感到非常驚訝,小小年紀的孔融竟然懂得謙讓。這個“孔融讓梨”的故事告訴我們做人應該懂得謙讓別人,文明禮儀應從小做起。尊重別人,等於尊重自己,誰又不想尊重自己呢?所以要先尊重別人。要學會在學校尊重班主任、在家中尊重長輩、在工作中尊重上司、在社會中尊重人民、就一定會成功的。

在日常生活中,禮儀也是無處不在的,有很多的榜樣值得我們學習。文明禮儀不僅僅指的'是行為,還有儀態、語言、神態,這都是表現個人禮貌的一部分。在生活中,有許多舉手之勞都是養成文明的習慣:撿起一張不起眼的紙屑、隨手關燈、不踐踏草地、遵守交通規則、見到班主任,熟人說聲好或給個微笑……都是文明禮儀的表現。也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語言,在請別人幫忙的時候加個“請”字,事後說聲“謝謝”,都會讓別人覺得很有禮貌和文明,別人就會覺得是個值得交的好朋友,簡簡單單的三個字,就給別人留了好印象,難道不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