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文城>校園範本>作文>

(經典)傳統節日元宵節節作文

作文 閱讀(2.29W)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傳統節日元宵節節作文10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經典)傳統節日元宵節節作文

傳統節日元宵節節作文 篇1

中國的傳統節日有很多:春節、元宵節、端午節等等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兩年前的元宵節,我在老家看到了一場精彩的舞龍燈表演。

老家舞龍燈的風俗很講究,正月十五龍燈上廟。上午,村裡就鑼鼓喧天,鞭炮齊鳴,龍燈要開光啦!家家戶戶端著貢品去拜龍王。下午,龍燈要上廟了,全體男女老少早早來到廟前的'廣場等候,連寺廟二樓的走廊都擠滿了人,大家興奮地等著。我坐在小叔的肩上,心裡想著:我終於可以目睹龍燈是什麼樣子了。

龍燈來了!人們歡呼起來。遠遠看去,一條紅色的龍緩緩的向寺廟游來。近了,啊!好威風!當時我差點把它當成了真的龍。再近一些,我終於看清楚了它的真面目:它有大大的龍頭,張著大大的嘴巴,叼著一顆大大的龍珠,下巴飄著長長的龍鬚,兩顆眼球像兩隻燈籠,頭頂上長著威風凜凜的龍角;龍頭後面是光亮鮮紅的龍身,龍身背上有許多金光閃閃的龍鱗,身子最後是它高高揚起的尾巴。

整個龍燈由十幾個舞龍人舉著。只聽引龍鈴一響,龍頭就動起來了,龍對著廟門點了三下頭,然後跟著引龍鈴左右晃動起來,這時龍身也扭動起來,最終舞成了一串旋轉著的圓環。舞龍人的吶喊聲、觀眾的歡呼聲、小孩子的嬉鬧聲匯聚成了歡樂的海洋,只見龍身越舞越快,廟門前的煙也越來越濃,這條龍好像真的在騰雲駕霧。這樣的高潮一波接著一波,看龍燈的人久久不肯離去。

老家的龍燈真有趣,有機會我也想去耍一耍龍燈。

傳統節日元宵節節作文 篇2

春節的潮汐剛退後不久,元宵的風暴又再次來襲。雖然這一風暴持續不久,但是依然掀起了很大的波浪。

其實我之所以說它“獨特”是因為這次的元宵節居然和情人節是同一天。

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上元節、春燈節、小正月、元夕節。元宵節是春節後第一個重要節日,由於中國幅員遼闊,所以有著悠久的歷史。

夜晚,我抬頭望去,深藍色的天空那樣迷人,空中閃動著一顆顆的小星星。它們越來越多,好像在藍色的地毯上跳舞,又像在眨著眼睛和我說話。月亮。她像是望著我們,對著我們笑。她那圓圓的臉龐有些嫣紅,也許是暗暗的粉紅,像一個紅紅的燈籠掛在天邊。月亮懶懶的往上升的時候,就像是揹著一個大包袱,慢慢地向上爬,一縱一縱的,看起來很累。費了好大的勁,月亮才衝出了地平線,掛在了半空中。這時,她脫去了紅裝,換上了金黃色的紗巾,用白玉般的笑臉來迎接我們這些云云眾生。可是我們再看看她的面龐,就又感到是藍月亮,綠月亮,藍微微,綠瑩瑩,也許月亮姑娘是個變臉大王,美得令人驚奇。

說到元宵節我這裡還有2個與元宵節有關的美麗的故事。

一、東方朔與宮女的故事

相傳漢武帝有個寵臣名叫東方朔,他善良又風趣。有一天冬天,下了幾天大雪,東方朔就到御花園去給漢武帝折梅花。剛進園門,就發現有個宮女淚流滿面準備投井。東方朔慌忙上前搭救,並問明她要自殺的原因。原來,這個宮女名叫元宵,家裡還有雙親及一個妹妹。自從她進宮以後,就再也無緣和家人見面。每年到了臘盡春來的時節,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覺得不能在雙親跟前盡孝,不如一死了之。東方朔聽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證,一定設法讓她和家人團聚。

一天,東方朔出宮在長安街上擺了一個占卜攤。不少人都爭著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個人所佔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籤語。一時之間,長安裡起了很大恐慌。人們紛紛求問解災的'辦法。東方朔就說:“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會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訪,她就是奉旨燒長安的使者,我把抄錄的偈語給你們,可讓當今天子想想辦法。”說完,便扔下一張紅帖,揚長而去。老百姓拿起紅帖,趕緊送到皇宮去稟報皇上。

漢武帝接過來一看,只見上面寫著:“長安在劫,火焚帝闕,十五天火,焰紅宵夜”,他心中大驚,連忙請來了足智多謀的東方朔。東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就說:“聽說火神君最愛吃湯圓,宮中的元宵不是經常給你做湯圓嗎?十五晚上可讓元宵做好湯圓。萬歲焚香上供,傳令京都家家都做湯圓,一齊敬奉火神君。再傳諭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掛燈,滿城點鞭炮、放煙火,好像滿城大火,這樣就可以瞞過玉帝了。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進城觀燈,雜在人群中消災解難”。武帝聽後,十分高興,就傳旨照東方朔的辦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日長安城裡張燈結綵,遊人熙來攘往,熱鬧非常。宮女元宵的父母也帶著妹妹進城觀燈。當他們看到寫有“元宵”字樣的大宮燈時,驚喜的高喊:“元宵!元宵!”,元宵聽到喊聲,終於和家裡的親人團聚了。

如此熱鬧了一夜,長安城果然平安無事。漢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後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湯圓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樣全城掛燈放煙火。因為元宵做的湯圓最好,人們就把湯圓叫元宵,這天叫做元宵節。

二、燈謎和愛情的故事

記憶中有許多關於元宵節的愛情故事:《春燈謎》中宇文彥和影娘在元宵訂情;傳統戲曲中陳三和五娘是在元宵節賞花燈相遇進而一見鍾情;樂昌公主與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鏡重圓……更有許多詩詞記錄了元宵節的愛情故事,相信大家首先就會想到南宋那個才情不讓李清照的才女朱淑真:“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溼青衫袖。”我不管別人如何考證此詩的作者應是歐陽修,內心裡固執地覺得這樣的詩句這樣的情感,只能是朱淑真而非歐陽修。人多評說她的詩詞幽怨,流於感傷,從《斷腸集》這三個字就瞭然。然偶然發現她的另一首詞,卻令我耳目一新。在那樣的時代,這位個性獨特的女子,勇氣著實令人歎服。

這真是一個獨特的元宵節呀!

傳統節日元宵節節作文 篇3

元宵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又叫元夕、元夜,也稱上元節,因為這是新年第一個月圓之夜。因歷代這一節日有觀燈習俗,故又稱燈節。元宵節這一天,大家都有吃湯圓的習慣。圓圓的湯圓代表團圓的意思。元宵節的形成有一個較長的過程,正月十五真正作為民俗節日是在漢魏之後。東漢佛教文化的傳入,對於形成元宵節有著重要的推動意義。傳統社會的元宵節是城鄉重視的民俗大節,在城市元宵喧鬧尤為熱烈,它體現了中國民眾特有的'精神。傳統元宵所承載的習俗功能已被日常生活消解,人們逐漸失去了共同的精神興趣,複雜的節俗已簡化為“吃湯圓”的食俗。

傳統節日元宵節節作文 篇4

中華的傳統文化就像一座巨大的寶庫,開啟這座寶庫的大門,我們認識了古代偉大的思想家,瞭解了古代神話故事,欣賞了古代建築和繪畫,知道了我國有許多節日……

我國的傳統節日有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

今天我向大家介紹的是元宵節。農曆正月十五日,古人稱夜為“宵”,而十五為“元宵節”。按我國民間的傳統,在元宵節的夜晚,人們舞龍燈、觀彩燈、猜燈謎、吃湯圓,閤家團聚,其樂融融。

每當元宵節的晚上,我們一家人一起吃團圓飯。老媽準備了一桌豐盛的晚餐,其中有一道必不可收的`美食——湯圓。熱氣騰騰的湯圓上桌了,它們一個個圓溜溜的,浮在湯麵上,像一個個胖娃娃。我舀起一個湯圓,先吹了幾下,輕輕一咬,甜滋滋的,湯圓的汁都溢到嘴角旁,老媽笑我像只小花貓。湯圓有黑芝麻陷、花生餡、豆沙餡等。

吃完團圓飯,我們一家人就去上街。街上人山人海,整條街像燈的海洋、光的世界。來到滿園春,到處是擺滿花燈的小攤,花燈各種各樣,我又看見有聰明的喜羊羊、有懶惰的懶羊羊,除了卡通形象的花燈,還有花型的燈,各種動物形狀的燈……

元宵節的活動真是絢麗多彩,真令人難忘啊……

傳統節日元宵節節作文 篇5

今天是元宵節,我和老爸、媽媽在10點左右吃完元宵就一起去河津看熱鬧,到了那裡,只見人山人海,擠得都喘不過氣來了!“咚咚”,演出開始了!我帶著好奇的心向裡面走去,人好多呀,什麼都看不見,我只好向前走,走了好長時間,也看不見……

沒辦法,我們只好不看了,可是,也不能不到一個小時就回去吧!於是,我們一家三口到了九龍公園,九龍公園的人相對來說較少,我們抄近路走,近路就是土坡,我們爬呀爬,經過十幾分鐘的奮鬥,終於爬上了坡頂。在最高處往下看,好美啊!淡淡的`霧氣裡“漂浮”著許多房屋,彷彿是童話裡的仙境。今天雖然沒看到熱鬧,但是卻領略了人間仙境,也算是一種美的享受。再見了,九龍公園。

下午,老爸開始裝火鍋,我在一旁默默地看著,看得入了迷。

原來,裝火鍋是這樣的:一層白菜,一層肉丸子,一層海帶,一層瘦肉片子,一層木耳,一層肥肉片子,最後澆上用醬油、味精、生薑粉、鹽等調成的汁子。這使我懂得了一個道理:在日常生活中,只要留心觀察,善於動腦,勤于思考,就會有所發現、有所收穫。

夜幕落下,炮聲陣陣、禮花聲聲,還來不及看元宵節晚會,媽媽說:“快去寫作業了”,於是我提起了筆,寫下了這篇見聞。

傳統節日元宵節節作文 篇6

春來鳥語花香,十五閤家團圓。每年的正月十五是我國人民傳統的元宵節,是人們團圓的日子。元宵節家家戶戶都吃著各種口味的元宵,祝福全家團圓和睦,在新的一年中康樂幸福,同樣也祝福我們的祖國在新的一年裡國泰民安和諧團結。

元宵節起源於兩千多年的漢朝。元宵節也叫燈節,每年有許多能工巧匠,用自己的智慧和才智製作出各種各樣的花燈。如:象徵著吉祥如意的'大象燈,龍騰虎躍的雙龍戲珠、老虎咆哮的大型彩燈等。此外,還有許多傳統風俗節目:點社火、耍龍燈、舞獅子、劃旱船、扭秧歌、踩高蹺、猜謎等多種娛樂活動,它們給春節增添了無限美好風光。

元宵節除了要看花燈,鬧紅火之外,更美的要數吃元宵了。我最喜歡吃元宵,每年的春節總是盼望著這一天的到來。你看,舅舅買來了巧克力餡的、花生餡的、黑芝麻陷的大湯圓,老媽買了我最愛吃的老鼠窟元宵,它是由青紅絲、桂花、核桃仁、芝麻等製成的什錦元宵。吃起來皮鬆軟,餡香甜,真是鬆軟可口,美味佳餚,不愧是歷史悠久的名特產。

元宵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中最隆重,最盛大的節日,我們要永遠傳承民族傳統文化!

傳統節日元宵節節作文 篇7

中華傳統文化就像一座巨大的寶庫,開啟這座寶庫的大門,我們認識了古代偉大的思想家,瞭解了古代神話故事,欣賞了古代建築和繪畫,知道了我國有許多節日……

我國的傳統節日有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

今天我向大家介紹的是元宵節。農曆正月十五日,古人稱夜為“宵”,而十五為“元宵節”。按我國民間的.傳統,在元宵節的夜晚,人們舞龍燈、觀彩燈、猜燈謎、吃湯圓,閤家團聚,其樂融融。

每當元宵節的晚上,我們一家人一起吃團圓飯。媽媽準備了一桌豐盛的晚餐,其中有一道必不可收的美食——湯圓。熱氣騰騰的湯圓上桌了,它們一個個圓溜溜的,浮在湯麵上,像一個個胖娃娃。我舀起一個湯圓,先吹了幾下,輕輕一咬,甜滋滋的,湯圓的汁都溢到嘴角旁,媽媽笑我像只小花貓。湯圓有黑芝麻陷、花生餡、豆沙餡等。

吃完團圓飯,我們一家人就去上街。街上人山人海,整條街像燈的海洋、光的世界。來到滿園春,到處是擺滿花燈的小攤,花燈各種各樣,我又看見有聰明的喜羊羊、有懶惰的懶羊羊,除了卡通形象的花燈,還有花型的燈,各種動物形狀的燈……

元宵節的活動真是絢麗多彩,真令人難忘啊……

傳統節日元宵節節作文 篇8

元宵夜到處都是鑼鼓喧天,歡聲笑語,燈火輝煌,熱熱鬧鬧。

媽媽很早就去菜市場,買了好多新鮮的菜來準備豐盛的團圓晚宴。買菜回來後,媽媽就忙著包餛飩和做湯圓,一個個圓溜溜白胖胖的湯圓在媽媽的巧手下展現出來,然後被裝進盤子裡。看著他們可愛的樣子,我的'口水垂涎欲滴。不久開飯啦!媽媽大叫著,我放下作業迫不及待地奔到飯桌邊。連忙夾起一個湯圓吃了一小口,好燙,好燙!我又咬了一口,啊,芝麻的香,糖的甜,湯圓皮的黏,多麼美味啊!嚼一嚼,香味越來越濃郁,他們像一個個小精靈,飄來飄去,觸控我的味蕾,讓我胃口大開,我一下吃了好多,肚子圓鼓鼓的。

晚飯後,我到窗臺看別人放煙花,眼前是絢麗多姿的煙花,一個個小火球在天空中綻放,而後又向流星般灑落大地。他們紅的如節日掛的燈籠,黃的像成熟飽滿的稻穀。綠的如枝繁葉茂的大樹,紫的就像一串串晶瑩剔透的葡萄看著那一朵朵綻放在夜空中五彩繽紛的煙花,我情不自禁的讚歎:好美的夜空啊!

今年的元宵節,我過的特別開心!

傳統節日元宵節節作文 篇9

在所有的傳統節日中,我最喜歡元宵節。不僅可以看花燈,猜燈謎,而且還可以吃我愛吃的湯圓了!然而。以往的元宵節讓我歡樂無比,而今年的元宵節卻讓我終身難忘。

夜姑娘把黑色的面紗,裹住了世界,無聲無息的離開了。而在廚房裡的奶奶和媽媽忙開了,只見她們動作嫻熟,十分默契。躺在桌子上一個個小湯圓,挺著個啤酒肚你擠我碰,我估計呀,幾個快擠得踹不過氣來了。我不禁也湊起了熱鬧,心想:我能不能試一下呢?奶奶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摸摸我的頭,打趣地問:想不想試下?想!我毫不猶豫的答道。

我洗了我那泥糊糊的小手,便下廚房了!我捏了一小坨面,舀了勺紅豆,毫無章法的揉著。結果越揉越不對勁。我低頭一看,呀!面破了,紅豆汁全弄手上了,唉!不行,再來。我又捏了一小坨面,在面上挖個小洞,轉過身子去舀一小勺紅豆,倒入小湯圓的.肚子裡,準備搓成圓形時,紅豆像箭一樣射向我的身體,一旁的媽媽和奶奶不停的搖頭:算了,太浪費了!誰說我不能的?我的倔脾氣一下子上來了,臉也被漲的通紅。這回我又撕下一坨面,挖了個比較深的小洞,轉身舀了一小勺紅豆,如瀑布般流入了湯圓肚子裡,然後,我輕輕拿起來,小心翼翼地合攏。輕輕的揉啊揉,幾乎感覺不出來是什麼了,終於成了一個像模像樣的小湯圓了。奶奶煮了又煮,香噴噴的湯圓上桌了,我吃著自己做的湯圓,心裡比吃了蜜還甜。

中國的傳統節日是一座花園,每朵花都蘊含著不同的希望與快樂

傳統節日元宵節節作文 篇10

中華上下有5000多年的歷史,傳統文化自然也有許多。有關於民藝的;有關於傳說的;還有關於節日的。其中,我最喜歡的元宵節的'傳統文化了。

元宵節在每年農曆的正月十五,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中國民間傳統,在這一天都要出門賞月、放鞭炮、猜燈謎、共吃元宵、閤家團聚,共慶佳節,其樂融融。

在元宵節那天,人們最熱烈的活動就是吃元宵了。元宵由糯米制成,有各種口味兒的,豆沙味兒的、花生味兒的、砂糖味兒的還有實心的。食用時可以,煮、炸、煎等。味道,香甜美味令人感到回味無窮。元宵又叫“湯圓”,或“湯糰”,都是取“團圓”的諧音,代表著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

我們的祖國的傳統文化可真是豐富多彩啊!作為一箇中國人,我感到很自豪,因為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是一個富強的國家,我愛祖國,也愛祖國的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