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文城>校園範本>作文>

精選生活傳統文化作文彙編10篇

作文 閱讀(2.63W)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可分為國小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生活傳統文化作文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生活傳統文化作文彙編10篇

生活傳統文化作文 篇1

新年一開始,外婆家便忙開了。每年春節總少不有些好吃的東西,如餃子、清燉老母雞、紅燒魚……餐桌上也總是排得滿滿的。放鞭炮、吃年夜飯、散紅包、守歲,樣樣我都喜歡。

外婆知道我是個小饞貓,總給我貯備些美味零食,種類也不少。其中單說那山芋糖絲便是家鄉的一種獨特的年貨。

外婆家的山芋糖絲在鄉里是出了名的。每到過年時,外婆總是要個左鄰右舍的`孩子們送些,好讓孩子們解解饞。外婆也不厭其煩地向鄉里的人傳授山芋糖絲的製作方法。

糖絲雖說好吃,但做起來卻有些繁雜。山芋糖絲,顧名思義,山芋是主要原料。其次是麥芽。山芋要是紅心的,且要已晒出漿的最好;麥芽要新出的嫩芽。把山芋去泥洗淨後放到鍋裡煮熟,待到香氣瀰漫了整個屋子方才開鍋。這時再把洗好的麥芽倒入鍋裡,與熬熟透的的山芋拌在一起,用鍋鏟使勁地攪,直到出汁才行。然後濾渣,熬汁。

熬汁是最後一道工序,時間有點長。大人們忙來忙去,燒刷洗都要做,有些疲憊。這時的我迫不及待,寸步不離地守在鍋前。晚上也乾脆睡在那兒,聞著糖的香味,夢裡也想著。到了第二天中午,便開鍋了。孩子們都不約而同站在鍋邊,嘴裡發出&ldqu;呀&rdqu;的一聲,一陣令人窒息的香氣把你團團圍住。望著那翻滾著的金黃漿液,不禁咧著嘴笑了。我高高舉著的小碗只分得一小勺,用筷子一卷,在午後的溫暖的陽光下,晶瑩剔透,……。

我很捨不得一下吃完,一小口一小口慢慢地吃,有時是流著口水舔一舔。看到最後一縷糖絲湮沒在陽光下,回味無窮。

而現在,隨著最後一根菸囪的倒下,外婆家搬到城市了。此後,我再也沒有吃過那樣美味的山芋糖絲了。

生活傳統文化作文 篇2

故鄉的四大名點,將永遠是我的童年裡最深的印象,更是我一生的家鄉味。

四大名點,即烘糕、寸金、黑切和白切。小時候這四種糕點已經不再像七、八十年代那樣只逢重大節日才吃,平常隨時都可以吃,不過我是不常吃的。

小時候我初嘗它們時,並不覺得怎麼好吃,烘糕太硬了,咯牙;寸金太甜了,引牙疼;白切有些粘牙,時常要在嘴裡扣上半天;至於黑切呢,雖然味道還不錯,但看上去黑乎乎的,像堆煤球,一點也不討人喜歡。

而我們那時候喜歡吃的,是蛋糕店櫥櫃裡香噴噴的奶油蛋糕。孩子們常常坐在馬路的一邊,眼巴巴地望著對面的奶油蛋糕,長長的哈喇子從嘴角垂下,浸溼了屁股下的路簷石。不過每當我向母親要買奶油蛋糕時,母親總是說:&ldqu;奶油蛋糕油什麼好吃的,哪有我們的四大名點好吃!&rdqu;但是我對母親的話總是不以為然,常常憤憤的嗤之以鼻。母親最後還是拗不過我的再三請求,破例給我買了一塊不大不小的奶油蛋糕。不過奶油蛋糕吃起來卻遠遠不如聞起來想象中那樣,奶油噎的人喘不過氣來,僅嚐了幾口就只好作罷了。

後來我有重新吃起了四大名點。相比於光怪陸離都市裡千奇百怪的新式食品,四大名點猶如一個拄著柺杖的老人,從遠古走來,見證歷史的變遷,走過幾千年的光陰,保留著故鄉滄海桑田也不變的古老氣息。烘糕隨硬,但去盡鉛華,硬下的何嘗不是散發著淡淡籽油香的脆意呢?寸金雖甜,但甜中所含的,豈不是細膩的軟香粘滑,沁人心脾?扣著粘牙的白切,就不可以是孩童天真無知的嬉戲,啊?黑切為什麼一定要貌其相,而不嘗其味呢?我的祖輩是老人柺杖上最溝壑的虯紋,如今我也融入了這古老的虯紋,嗜上了這古老的食品,這古老的家鄉味。

隋舍時間的流逝,四大名點默默地走出了人們的視野。

之後外出打工,一次同事聽我是安徽合肥的,便託我捎一些四大名點給他。我帶給他後,正如我所料,同事迫不及待地嚐了一口,但臉上流露出的並不是我所預料的高興,只是失望的搖了搖頭。我好奇地問了他為什麼,他只是連連嘆息道:&ldqu;變了,變了,不是當年的味了。&rdqu;

這句話如警鐘一般敲擊了我那長期生活在繁華忙碌的都市裡的頭腦,我趕忙嚐了一塊,的確如此,我從中嘗取到一絲絲心寒的`味道。如今的四大名點,已成了各式各樣新增劑的犧牲品,名存實亡。

打工結束回鄉後,我跑遍了滿城的大街小巷,卻再也沒有找到回憶中的味道。萬萬沒想到,四大名點給我留下的短短的美好的回憶,竟成了它們給我的最後記憶。我不禁又想起了同事的話,是啊,如今上哪去找那回憶中的四大名點,那記憶裡的家鄉味呢?

生活傳統文化作文 篇3

中華傳統文化有很多,讓我來給你說一說吧!

中國書法的工具和材料基本上是由筆、墨、紙、硯來構成的,人們通常把它們稱為“文房四寶”,大致是說它們是文人書房中必備的四件寶貝。

京劇,又叫“京戲”、“平劇”、“國劇”。他是中國傳統名劇,已有200多年的.歷史。

象棋是由兩人輪流走子,已“將死”或“困斃”對方將(帥)為勝的一種棋類運動,有著數以億計的愛好者。

象棋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不僅在國內深受群眾的喜愛,而且流傳國外。

生活傳統文化作文 篇4

今天是大年七年級,按照慣例,我和爸爸媽媽上午要去外婆家拜年。

一大早,我還在夢裡,媽媽就叫我起床了。我揉著睡意的雙眼,問媽媽幹嘛這麼早就要我起床。媽媽說:“今天是大年七年級,待會就要去外婆家拜年了。大年七年級去得晚了可不太好哦!”一聽要去外婆家拜年,我可高興了,因為我會有“禮物”收哦!我馬上穿好新衣服、新襪子、新鞋子,反正我從頭到腳的穿戴都是新的。過年的.感覺真好!

九點多鐘,我們就出發了。媽媽騎車帶著我,爸爸騎車帶著禮品,那禮品可多了,是爸爸在年前準備了好幾天,跑了幾家商場才備齊的。可能是太開心,本來到外婆家的路是比較遠的,今天好像一眨眼就到了。沒等媽媽將車停穩,我就迫不及待地從車上跳下來,還沒進門就大聲地一一叫起來:“太太——外婆——外公——舅舅……”爸爸媽媽停好車,捧著或是提著又多又沉的禮品跟過來,那可都是高階營養品,外婆家的人個個有份。外婆聽到我的叫聲忙出來迎接,還塞給我早已準備好的一個大紅包。儘管我不好意思拿,但那是我們這兒的“規矩”。

中午開飯了,外婆做了一桌子小菜,可豐盛了。我邊吃邊誇外婆說:“外婆,你做的飯菜太好吃了。”爸爸媽媽也都誇外婆手藝好,還說外婆菜做得太多了。吃到中途,太太、外公、舅舅、舅媽都一一給我紅包。我拿著厚厚的一疊紅包,開心得合不攏嘴。

在外婆家吃過晚飯,放完煙花,我們就和外婆家的人告別,愉快地回家了。

生活傳統文化作文 篇5

這一次,我們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是——走進生活中的傳統文化。通過老師簡短的講解,我們才知道傳統文化像一本既精彩又豐富的書,好比一個藏滿寶藏的巨大寶庫。經過分工,我們小組將走進 “中國傳統飲食文化”。對於這次的收穫,讓我來介紹一下吧!

在網上,我一查詢資料,就顯示出許多飲食的相關資料,如那些傳統的食品、飲食禮儀等等。傳統的食品有:可口的粽子、香噴噴的、熱乎乎的湯圓、誘人的糖葫蘆……一張張美食美味的圖片看得我眼花繚亂,口水直流。我還調查到了一些飲食小知識,如:早上起床空腹應喝一杯水,飯後不能做一些劇烈運動、動作,每天養成喝水的習慣等等,瞧,飲食也有這麼多的小知識!

通過查資料,我還知道了許多的飲食禮儀,如:有客來時應把客請到客廳小坐。入座時,應先讓主賓入座,後主人;再女賓;最後才是男賓入坐,給客人倒酒時從右側倒起,順序與上面一樣,先主賓後主人;先女賓後男賓。酒斟八分,不得過滿。上菜先冷後熱,上全雞,全鴨,全魚等整形菜時不能把頭尾朝向正主位,這是不吉利的'哦!怎麼樣,沒想到吧!飲食也有這麼多講究呀!這些飲食禮儀都可以告訴爸爸媽媽哦!

想知道更多的傳統知識嗎?如果想的話,就和我一起去探索吧!願這棵枝繁葉茂的傳統文化大樹可以繼續被我們的後揚光大!

生活傳統文化作文 篇6

中國有春節、端午節、中秋節等一些傳統節日,其中我最喜歡的是春節,就是過大年,也是中國民間最隆重、最喜慶的傳統節日。

每當過年,到處都洋溢著節日的氣氛。街上掛滿了大紅的燈籠,到處都是人山人海,人們忙著添置年貨,家裡也堆滿了好多好吃的.東西,聽媽媽說,這叫“年年有餘”。家家戶戶都忙著大掃除,把屋子打掃得一塵不染。我也在家裡幫著貼春聯,貼倒福字,意思是說幸福就要來到我們身邊了。

到了年三十,最高興的就數我們這些孩子了,我們可以聚在一起放鞭炮,玩捉迷藏。最繁忙的要數爸爸媽媽了,忙了一天,做了一大桌子的菜餚。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一家人都聚在一起吃團圓飯,晚飯後,大家圍坐在電視機旁看春節聯歡晚會,幽默的相聲、滑稽的小丑表演、優美動聽的歌舞表演,家裡一片歡聲笑語。我還時不時地趴在窗臺上看煙花,真是太美了!

我喜歡春節,這是個令人難忘的節日。

生活傳統文化作文 篇7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傳統文化。比如:端午節吃粽子、元宵節吃湯圓、中秋節賞月、手工剪紙等等,其中我最喜歡的傳統文化節日是過年。

在快過年的時候,人們都在買年貨、買年畫、貼福字、貼對聯,準備美味可口的菜餚。大年三十的時候,家家戶戶都團聚在一起,高高興興地在吃年夜飯,看著春節聯歡晚會,小朋友們還可以放鞭炮。在春節的時候,大家都在忙著走親訪友,拜大年,小朋友們還可以收到許許多多的壓歲錢。

我問爸爸:“為什麼在春節要放鞭炮?”爸爸說:“很久以前,傳說有一個叫‘年’的.大怪物,每年過年的時候,他就會來村子裡吃人,一口能把一個村子的人全部吃掉。這一年,這隻叫‘年’的大怪物又來村子裡吃人了,於是人們想出來一個辦法,把鞭炮給點燃,鞭炮的火光令這個大怪物非常害怕。從此以後,這個叫‘年’的大怪物再也不敢跑出來到人間吃人了,但人們怕它還會來到人間吃人,於是每年過年人們都會放鞭炮。”

每年過年,我都特別開心,因為過年有許多好吃的、好玩的,還可以收到許許多多的壓歲錢,所以過年是我最期待、最興奮的傳統文化節日。

生活傳統文化作文 篇8

中國皮影藝術是中華民俗文化中的一支奇葩。皮影戲是世界上最早的幕影文化娛樂形式。千餘年耒,她為中華大地生生不息的兒女增添了無數年節與豐收的喜悅,寄託了對平安福祉的祈盼和對未來無窮的嚮往。它是歷代廣大民眾的精神食糧。

過去在農村、廠礦、部隊、機關、學校都常有業餘皮影戲社團組織,豐富了廣大群眾的文化生活。

我國先民所發明的皮影戲,是利用幕影原理,將表演的影子與音樂伴湊和說唱配音聯合運用最早的一種視影藝術。國際電影史理論界公認,皮影戲藝術是後來發明電影的先導。

在當代的電影藝術中,皮影技術還為動畫製作提供了一種新的便捷工藝手段,為美術片創出了新品種。從1958年第一部皮影美術片《豬八戒吃西瓜》起,已有十來部吸取皮影表現技法的美術片問世。

皮影戲自古也是隨軍的`一種娛樂工具。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國內皮影藝人也曾奔赴前線陣地進行慰問演出。在抗日戰爭和土改時期,不少皮影藝人配合時局編演新戲,成為宣傳革命的輕騎。

中國皮影藝術之中,還蘊涵著許多歷史資訊。學者們可從中研究中國歷史中的民俗民情、民間文學、民間美術、民間音樂以及衣食住行等多方面問題。

在今天,雖然人們已經遠離了皮影,但是隻要我們找到皮影藝術的精髓,她仍然會回到我們的身邊。

生活傳統文化作文 篇9

我們中華民族有許多傳統文化藝術,如: 戲曲,相聲,山歌,民族舞蹈,剪紙,春節等等。你看,一幅幅剪紙畫多美麗啊!

中國的藝術文化有很多很多。其中,我最喜歡的是剪紙。有年年有餘,春回大地,鳥語花香…可漂亮了。

最有意思的是八仙過海,呂洞賓手拿拂塵,好似可以治好所有病人。

有一回,呂洞賓去人間救病人。可是,那個人不聽呂洞賓的話,還放狗去咬他。後來就有了這樣一句話:“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還有一個神仙也很有意思,他叫“漢鍾離”。他的`肚子和豬八戒的肚子一樣大!他有一把很大很大的扇子,他的扇子好像可以把一個人扇走呢!他的扇子好像比鐵扇公主的扇子還大呢! 還有一個仙女,叫“何仙姑”。她腳下的荷葉可真大呀!她穿著一件很漂亮的衣服,何仙姑看上去可真年輕,她的肩上披著一條又長又漂亮的綵帶。她有著烏黑烏黑的長髮,她的頭髮還有一點高高彈起呢,還別一個美麗的髮簪。她可真是一位貌美如花的仙女啊!

你看,這幅剪紙畫是多麼生動啊……

我喜歡剪紙藝術,它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瑰寶。它正通過G20的宣傳大布走向世界呢?

生活傳統文化作文 篇10

中秋節,相信你都知道,我們這還有一個習俗——博餅。你那沒有吧?來聽聽吧!

在這裡還有一件事要說,那就是中秋博餅的由來:鄭成功收復臺灣的時候,中原的戰士想念家鄉,打了好久的丈都沒能收復臺灣,鄭成功就想出一個招——博餅,最初博的.東西只有餅,分為狀元餅、對堂餅、三紅餅、四進餅、二舉餅、一秀餅,是不是很有趣?

快去博餅吧!記住:要有六個骰子,一個四是一秀,兩個四是二舉,四個一樣的(除了四個四)是四進,三個四是三紅,六個數都有的是對堂,狀元就是四個四,五個一樣的是五子,六個四是滿堂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