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文城>校園範本>手工DIY>

有關大班手工教案範文集合8篇

手工DIY 閱讀(2.48W)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大班手工教案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有關大班手工教案範文集合8篇

大班手工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知道獅子的基本構造。

2.觀察橡皮泥獅子,並學會利用一些技巧:搓長、壓扁、團圓等製作。

3.體驗玩橡皮泥的樂趣。

活動準備:每人一盒橡皮泥、泥工板

活動過程:

1.繪本《小老鼠的小背心》裡面有誰啊?

提問:你見過獅子嗎?它長什麼樣子的?

小結:

“獅子有一個長圓形的頭,一雙三角眼可歷害了,最主要的是它那滿頭的毛看上去很威武,圓圓的身體,四條粗壯的腿,還有那一條像小棒一樣的尾巴,尾巴末還有一小團毛。”

2.幼兒自主嘗試用橡皮泥捏獅子

提問:你們覺得可以用什麼方法捏出一頭獅子?

師:可以先捏出獅子的什麼部位?

幼兒嘗試捏出

提問:仔細觀察,你覺得獅子的這個部位是什麼形狀的?長得像什麼?

會用到橡皮泥技巧的哪一個?

接著捏什麼部位?

小結:獅子都捏好了嗎?

3.評價

你覺得你捏出的獅子怎麼樣?什麼地方可以改進?

應該怎麼做?

課後反思

獅子對於孩子們來說也是比較熟悉的動物,但是考慮到獅子的捏法對於中班的孩子來說比較困難,於是我將圖片放在大螢幕上和孩子們一起討論一個個步驟,並和孩子們一起嘗試捏,通過整個活動的完整步驟展示,一些能力強的孩子們也學會了獅子的捏法,但是獅子捏的平面的,如何能夠捏出立體的,可以讓孩子們自己挑戰

大班手工教案 篇2

中國人很聰明,把泥巴換成麵粉、糯米,又創造了另一種形式的民間藝術——麵塑。這種材料調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簡單工具,塑造各種栩栩如生的形象,俗稱面花、禮饃、花糕、捏麵人。

(一)介紹彩泥

一、什麼是彩泥

相信大部分的小朋友都玩過彩泥。彩泥發明於1956年,從此風靡全球。彩泥的可塑性非常強,有各樣的顏色和香氣。

彩泥也經過了時代變遷,材質和工藝都進行過改進。現在的彩泥基本上是油粘土,這型別的彩泥以碳酸鈣等為原料,以液體石蠟為油性成分,加上甘油等配製而成。

油粘土彩泥特點:

1. 材料無毒無臭,使用安全。

2. 穩定性好,室內不易蒸發乾燥。

3. 粘合性好,但不會粘手;可塑性強,可重複使用 

二、彩泥幹了怎麼辦

彩泥如果久置在外面,會出現風乾情況,可塑性大大降低,手感也會變硬。

彩泥如何儲存:最好拿保鮮袋裝著放進冰箱。如此一兩個星期不成問題。做好了的漂亮模型不捨得摧毀的最好也這樣儲存。 還可以放入雞蛋殼中,可以儲存幾日之久。

彩泥幹了怎麼辦呢?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法進行軟化:

1. 用溼毛巾覆蓋彩泥半天左右,即可使用;

2. 用小毛筆沾水刷在彩泥表面來回多次刷洗;

3. 用保鮮袋裝著彩泥,放入溫水中浸泡半天即可變軟。

三、彩泥的玩法

彩泥有很多種玩法,真的是“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你做不到”。出示一些基礎的彩泥教程, (組圖)學生仿照圖捏一捏。

(二) 捏刺蝟

目標:1、學會用雙手將彩泥搓成橢圓

2、發展手的靈活性

活動準備:

彩泥、牙籤

活動過程:

一、老師出示已做好的刺蝟,激發學生捏泥興趣

二、出示做刺蝟的材料,演示做法

1、出示材料彩泥、牙籤並一一做介紹

2、將彩泥捏軟,搓成橢圓

3、在橢圓上插上牙籤

4、在橢圓的一端除捏出兩個小眼睛

三、學生來做,老師指導

四、大家一起欣賞作品

大班手工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知道如何經過翻折折出小花貓。

2.學會用繪畫、塗色等方式進行添畫。

3.感受制作的樂趣,關愛身邊的小動物。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知道小花貓的樣子。知道小花貓有不同的花紋

物質準備:正方形卡紙,水彩筆

活動重難點

重點:成功製作出一個小花貓

難點:折出小花貓,塗色

活動過程

一.匯入主題

1.師:今天老師變成了一個魔法師,我給小朋友變一個魔法,小朋友們看,這是一張紙,在我魔法師的手裡變啊變,變成了什麼?

2.師:不過啊,我覺得我還要再變一變,看,變成什麼了?

二.教師示範

1.師:那你們想不想學一學魔法師的魔術呢?

2.師:那你們仔細看一遍。

3.師:你們學會了嗎?嘻嘻,魔法師的魔法可不是那麼好學的,你們要按照魔法師的咒語來。邊對邊,小角靠一起,變成一個三角形;兩個小角要靠邊,兩個邊邊變一起;再把大角翻一翻,變出眼睛和鬍子;最後衣服理一理,變成了一隻小貓咪!

4.師:我們來按著咒語變出小貓咪。

三.自由發揮,添畫衣服

1.師:我們變出了小貓咪,但是,大家都是一樣的,分不清哪隻小貓咪是自己變得,所以,我們要給小貓咪變出自己的小衣服。

2.師:那要怎麼變呢?咦,魔法師手裡多了一個什麼?

3.師:不對,這是魔法水彩筆,專門給小花貓變衣服的,你們要給小貓咪變出漂亮的衣服。

四.作品展示

師:小魔法師們都會變出了漂亮的小貓咪,有誰想給別的小魔法師看一看自己變得小貓咪?

五.活動延伸

師:今天魔法師教會了你們怎麼變出小貓咪,那麼你們回家變給爸爸媽媽或者自己的好朋友看一看,好不好?

活動反思

孩子們喜歡小動物,摺紙也是小朋友較為感興趣的,所以這次摺紙活動,充分激發了幼兒的興趣,但在操作過程中,由於以往經驗不足,所以出現了一些失誤。在教學活動時,有個小朋友認為太難了,表示不想摺紙。我覺得這是幼兒的畏難心理,所以我鼓勵他,說:“嘗試挑戰一下自己,這樣你才會有進步啊!”最終這個小朋友通過自己努力成功折出來了。摺紙活動,對於一些小朋友是有挑戰的,所以我們要更加耐心地引導他們。

大班手工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樂意運用線條、圖案、色彩的經驗等進行太陽帽的裝飾。

2、在活動中體驗關心別人的快樂,進一步為自己的能力而自豪。

環境創設:

幼兒人手一份美工紙的帽簷、帽頂,蠟筆、膠水。

重點與難點:

樂意運用線條、圖案、色彩的經驗等進行太陽帽的裝飾。

活動過程:

一、欣賞交流,引起興趣

1.開學了,幼兒園裡有來了許多可愛的新朋友,是誰呢?

2.做為大班哥哥姐姐的我們,送什麼禮物給他們呢?

3.我們一起來做太陽帽吧!

4.出示太陽帽:老師這裡已經有幾頂太陽帽,你們覺得怎麼樣?

二、操作感受

1.太陽帽是怎麼做的呢?

2.幼兒討論,教師根據孩子的討論邊示範做。

3.你們想不想做一頂漂亮的太陽帽給弟弟妹妹?

4.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鼓勵幼兒發揮想象,大膽表現。

5.引導幼兒注意間隔、配色和塗色。

三、集體欣賞

1.欣賞同伴作品

共同商量去送給弟弟妹妹的時間、地點。

大班手工教案 篇5

典型經驗:

美術、能用多種工具、材料或不同的表現手法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象。

玩具準備:

棉布方巾衣服、橡皮筋或夾子、各色染料、臉盆、勺子、水。

遊戲玩法:

1、清水浸潤要染的布料或衣物後擰乾備用。

2、根據染法和活動人數,提前配好染料(25g染料可染10件衣服)。

3、方巾染色過程:

(1)將方巾疊成W狀長條再折成三角形;

(2)用木夾夾住三個角固定造型;

(3)戴上手套,滴染料;

(4)裝入密封袋放24小時;

(5)清水漂洗,去掉浮色晾乾。

4、T恤染色過程:

(1)準備T恤和扎染材料;

(2)從衣服中間抓起,旋轉;

(3)用皮筋固定造型;

(4)滴染料並放入密封袋存放24小時;

(5)清水漂洗,去掉浮色晾乾。

指導建議:

1、扎染的面積以及顏料的稀釋程度都會影響扎染效果。

2、5g扎染粉配置比1瓶60ml的水。

3、粉末裡新增固定色劑,無需再調配顏色。

大班手工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知道鉛筆盒裡的各種學習用具及在學習中的用途,引發對上國小、做國小生的願望。

2、大膽嘗試用貼上、添畫等方式佈置自己的鉛筆盒。

活動準備:

認知準備:幼兒對鉛筆、橡皮等文具已有接觸。

材料準備:操作材料包、膠水、剪刀、蠟筆、廢紙簍。

活動重點:

製作鉛筆盒。

活動難點:

選擇正確的文具貼上在鉛筆盒上。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這是什麼?有什麼用?

師:馬上就要上國小了,國小生要帶些什麼?那鉛筆盒裡有些什麼呢?

觀看鉛筆盒照片,瞭解鉛筆盒裡的各種文具。

師:知道它們有什麼用嗎?哪些文具我們已經使用過?

小結:我們的鉛筆盒裡有很多的好朋友,有鉛筆、橡皮、直尺、還有卷筆刀等,這些東西都可以幫助我們學習,我們給他們起個好聽的名字叫文具,也可以叫文具盒。

二、做做鉛筆盒。

1、沿著實線的將鉛筆盒的輪廓剪下來,不剪過頭。

2、按虛線摺疊、貼上,製作成一個鉛筆盒。

3、選擇材料紙上應該放在鉛筆盒裡的文具,將它們貼上在鉛筆盒裡。(解決難點)

4、鉛筆畫出自己需要的各種文具,對其進行塗色。

5、嘗試用自己的方法在盒蓋上寫一張模擬課程表。

6、同伴互相檢查鉛筆盒,看那看文具有沒有放正確。

三、說說我的鉛筆盒。

用“我的鉛筆盒裡有…”的句式來介紹自己畫的鉛筆盒。

大班手工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用剪弧線、齒輪線和樓空剪的方法來表現側臉人物的頭部特徵。

2、通過操作活動來發展幼兒的空間創造思維,感知剪紙活動的特點。

活動準備:

人手一份剪刀、鉛筆和長方形的卡紙,側面人物頭部剪影欣賞範例4-5個,展示板三塊等。

活動過程:

一、學習用剪弧線的方法剪出臉部的側面輪廓。

1、區分長方形的長邊、短邊,知道要在長邊上剪。

老師帶來一張什麼形狀的紙?它有幾條邊?邊有什麼不同的地方?

2、教師以變魔術的形式示範側臉輪廓的剪法。

師:老師要用剪刀在長方形的長邊上來變魔術,眼睛仔細看好我是怎樣變得。(教師用剪刀在長邊上用剪弧線的方法剪出三座上,提問:

變出了什麼?(三座山)你覺得這三座山有什麼不同的地方?三座山連起來完整的看你覺得像什麼?(一個人的臉,而且是側面)每座山分別是臉上的那一部分?

第一座山是下巴,第二座山比較尖是鼻子,最上面的山是額頭。

3、用樓空剪的'方法剪出眼睛和嘴巴。

如果這就是一張側臉,那還應該有什麼?(眼睛、嘴巴)眼睛在什麼位置?嘴巴呢?

提醒幼兒眼睛和嘴巴的位置。(眼睛在鼻子和額頭兩座小山,嘴巴可以在下巴上剪)怎樣剪出鏤空的眼睛呢?

請幼兒來嘗試,然後在這基礎上教師總結示範:可以對摺後剪去以一部分,鏤空剪的方法。

二、利用白紙幼兒嘗試剪出側臉的輪廓。

引導幼兒以念兒歌的形式來剪:走過一段馬路,遇到第一座山,上山下山,遇到第二座山,上山下山,遇到第三座山。

教師根據幼兒個別情況進行指導幫助,提醒孩子三座山要適當空開一些,

三、欣賞側臉剪影的範例,進一步豐富頭髮的多種造型。

出示多幅側臉剪影的作品,引導幼兒欣賞並發現:

1、這些側臉剪影和剛才的有什麼不同?(有頭髮,耳朵,耳環等)

2、說說都有哪些髮型?它們是怎樣表現出來的?是男生還是女生?

先請幼兒講述,後教師小結:我們可以用樓空剪的方法來表現不同的髮型。

3、教師當場示範一個髮型,提醒孩子一定要剪去一部分才能將輪廓清楚的表現出來。

4、請幼兒也來嘗試一下。

三、提出活動要求。

1、按步驟來嘗試,自己設計一個側臉形象,通過改變髮型來創造出多種不同的側臉形象。

2、操作過程注意用剪安全。

3、剪下的紙削要放在固定的地方,不能亂丟,注意衛生。

四、幼兒動手操作。

1、提醒孩子要用鏤空剪的方法來進行

2、也可以把剛才那張白的完成後,再換彩紙。

五、展示作品欣賞。

1、請幼兒自己介紹作品,說說這個人物是誰?

2、教師要表揚有創意的作品。

大班手工教案 篇8

目標:

1、學會卷的技能,發展幼兒小手肌肉動作。

2、感受新年愉快的氣氛

準備:

1、自制廚師帽

2、錄音機

3、春捲皮、陷、勺子人手一把、一次性檯布

過程:

師:我請小朋友來猜個謎語:圓圓一張小被子,放進一個小寶寶,小手小腳放放好,被子被子裹裹緊。你們知道謎底是什麼嗎?

謎底:春捲。

(出示春捲):“這就是春捲,你們想嚐嚐嗎?”

幼兒品嚐

師:你們知道春捲是怎麼做出來的嗎?請小朋友和我一起來看看吧,觀看課件

師:“原來春捲工廠裡的叔叔阿姨先選好菜,然後把菜切成絲,接著把切好的菜拌成陷,拿出一張春捲皮,在當中放上適當的陷,把兩邊往裡面折然後捲起來。最後用麵粉把這個邊全沾好了,然後我們就該把這個做好的春捲放到油鍋裡炸。”

師:“哪位小朋友可以來說說春捲是怎麼做的。”

幼兒複述。

師:“好,現在我拿起一張小被子,在當中放進一個小寶寶我們幫她把被子蓋好,卷緊點,不要讓寶寶著涼了。”

師:“誰想來試試啊?”

幼兒嘗試

師:馬上我要請小朋友來包春捲,在製作的過程中陷要少放一點,不然要把皮撐破的。包完以後放到盆子裡要放整齊了。好,現在請你們搬著小椅子找空的地方開始做春捲吧。

幼兒操作。

師:現在我們包的春捲已經在炸了,我們把桌子整理乾淨準備開春捲宴吧!

反思:

本次活動教師採用了現代化資訊裝置製作了精美的課件,幼兒很感興趣,很快就學會了包春捲的基本步驟,由於採用了真實的材料幼兒非常感興趣,孩子們的的興致也很高。由於採用了分組教學的方法,上課時候井然有序。但是本節活動內容放在大班來上還可以提高些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