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文城>校園範本>國學>

【推薦】國學作文合集7篇

國學 閱讀(4.22K)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裡,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洩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國學作文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推薦】國學作文合集7篇

國學作文 篇1

學習了《孔子拜師》這篇課文後,讓我知道了《論語》原來是根據我國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的言行編成的,國學啟蒙教育從《論語》開始了。

春秋時期,學識淵博的孔子,千里迢迢趕往洛陽城,向老子拜師學習研究,一向好學的他,謙虛地認為學習是無止境的,這就是國學中很耐人尋味的一句論語:“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一句看似深奧的經典論語,在生活中慢慢體會,就能得到詮釋。有一次晚上,媽媽教我學做一道奧數題,我似懂非懂地跟著媽媽的講解頻頻點頭,媽媽以為我全懂了,就直接問我:“張??,你分析下,你是按哪條思路走的?”我支支吾吾地撓撓頭、抓抓癢,時不時地看看媽媽的臉,隨時做好閃躲的準備。沒想到媽媽竟然學著古人的姿態,搖頭晃腦地念起了:“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簡短的幾句論語,使我受益匪淺,教會了我對待學習應面對正確的學習態度,繼承國學經典中的精華,丟棄糟粕,讓我跟國學一起成長吧!

國學作文 篇2

有人說,學習就要端正態度,好比“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有人說,學習就要講究學習方法,好比“學而實習之”、“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一切學習好方法盡在於此。

一個迂闊率性、明知其不可而為之孔子,一個多才多藝、誨人不倦孔子,一個食不厭精、懂得生活樂趣孔子。他從自身經驗中體會出這些學習好方法。

開啟《論語》去讀,像是穿越幾千年時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爭霸天下春秋時期。孔子,一個20xx多年前學者,他思想、教育理論、教育方法、他言行在今天看來依然是那麼先進,那麼貼切。讀完《論語》,才知道“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道不同,不相為謀”這些平時我們常說語句竟然出自《論語》。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也就是父母年紀,不可不知道並且常常記在心裡。一方面為他們長壽而高興,一方面又為他們衰老而恐懼。

可是,這樣偉大天才,竟然被一個年幼無知小孩給難道了,這難道不是很好笑嗎?也許是因為那時侯人們知識還不夠豐富,對大自然研究得還不夠透徹吧。可我們呢,生活在科技發達21世紀,不僅隨這古人腳步往前走,還可以上網查閱資料,還可以翻閱書籍,如果我們碰上一個小朋友也問了個問題,可自己也答不出來,那不就成為了自己人生一大笑柄嗎?

我們現在正值學齡期,應該多學習知識,少玩電腦遊戲,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吧!

國學作文 篇3

大家好,想必各位看見這個題目就知道今天要來上一節中屬於“禮儀這邦”——中國的國學了。廢話不多說,開始“上課”吧!

這節課可一定要認真聽哦,為了這節國學課,可是請來了“書法世家”——黃老師和王老師呢!先不說充滿著中國特有的文化——書法,來談談中國古人孟子所創的《三字經》吧!這節課,是黃老師給我們上的,他並不是很嚴肅的,反而給了我們一種和藹可親的感覺。我們稱他為“黃先生”。

開始上課了,黃先生對我們很客氣,他很懂小孩的脾氣,因此我們很喜歡他。他知道我們聽的時候會很無聊,因此講了很多很多有趣的典故,讓這節“無趣”的課不再無趣。他知道我們耐心有限,於是點到為止,但也讓我們學的很多。黃老師為我們講解了《三字經》前三段的意義。說孔子不他聰明而且狡猾,說唐伯虎也曾驕傲過,這一個個風趣生動的典故使我們覺得中國文化博大精深!

上課的事兒就寫到這裡了,現在就來講講書法吧!

講到書法,王老師和黃老師的字可是一點也不一樣。王老師的字像一個男人,血氣方剛,鏗鏹有力;可黃老師的字又像一個女人,優雅大方,楚楚動人!這可真讓我這個對毛筆字一竅不通的人羨慕死啦!於是我不假思索地讓兩位老師各給我寫了一張,一張“溫故知新”,另一張“學海無涯”。還給老媽寫了一張“忍”字。最後跟王老師合了影!嘻嘻,怎麼樣?還不錯吧?

說到底,還是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因此也讓我們的學習永無止境!

國學作文 篇4

儒家文化融合百家兒為國學我們的中國是個文明國度,中國有很多歷史文化。唐詩宋詞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這些都是中華文化的精髓。

國學就如一杯茶,淡雅幽香。茶是要品的。國學是要讀的.。讀懂了自然就理解了。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墨子曰“人人之所以為事者,必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這些先輩們的智慧為後人留下了彌足珍貴的精神食糧,也讓我們受益匪淺。

國學是先輩們用一生經歷總結出的人生哲理,是畢生智慧的精華。

國學還有歷史的痕跡,生命的真諦,如《三字經》中的“”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意思是,小孩時不願學習是不對的,年幼時不肯勤奮,學習等年老了還能有什麼成就呢?“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這句話教導我們一塊玉石,如果不經打磨雕刻,那就成不了有用的器物。人也是一樣的。假如不學習就不能明白為人處世的道理。難以有所建樹,有所成就。三字經就是中華文明中使用最久影響最廣的啟蒙書籍。

你們讀過四大名著嗎?看完《西遊記》,我想像孫悟空那樣機智勇敢。他為保護唐僧西天取經不辭辛勞。有時會因為唐僧不能明辨是非而憤怒。但終究因為信念的堅定,師徒間的包容與磨合,使得取經路途雖然艱險,但他們都一一化險為夷。我年幼時以為真的有孫悟空,他是我心目中的英雄。讀完《三國演義》,我又想像諸葛亮那樣上知天文,下曉地理,神機妙算。諸葛亮的智慧,對於劉備的成就舉足輕重。他的忠勇果敢智慧無雙,讓我無比欣羨。我也想像他一樣。做一個智慧的,受人敬仰的人。他是我的偶像。

國學把我們帶到了一個全新世界,讓我們從中看到中國歷史文化長河是如何源遠流長,奔騰不息的。讓我們分析美醜,辨明是非。

國學需要我們用心去學習,用情去體會。國學中的精華,我們是一輩子也學不完的。論語教我們修身養性。比如論語中“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等都交給我們要做人需坦蕩。這樣的事例不勝列舉。

品國學就是在品人生讀國學就是在讀人生。讓我們一起來品國學,讀人生。讓我們的青少年生活有所獲有所得。

國學作文 篇5

中國乃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華上下五千多年的文化自然是源遠流長。可是有誰想過,為什麼只有中國的文化從未間斷過呢?這的確是個令人深思的問題。

答案很簡單:國學。它好似一根線,把一切的一切都穿插起來,讓人們更清楚地瞭解祖國的歷史文化,思想傳統。

當然,這只是從大的角度來說,而從我們中華少年的角度來講,國學則是教育我們怎樣修身做人,品悟出人生的道理。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則教會我們尊重他人,平等待人;“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則告訴我們做事的道理;“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則告訴我們在尋找真理的路上,都應該擁有不屈不撓的精神。

老子曾說過“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這不正是做人的基本準則嗎?每天都要想一想,今天你該做的事是否都做好了嗎?對待朋友是否講誠信了呢?老師傳授的知識是否掌握了呢?

孔子也曾說過這樣的一句話“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這不也正是告訴我們該如何孝嗎?俗話說“百善孝為先”而孝的基本又是從保護好自己,而不讓父母擔心開始。

人生的道路曲折漫長,路旁的風景有時溫暖和煦,有時也會風雨交加。在此道路上,我們又該如何走向未知的前方。

強壯的體魄固然重要,健康的心靈也是人生的必備品。一些人用他們健康的心靈詮釋著喧囂中還有的一絲道德之美,給予我們滿滿的感動!然而社會上競有一些人本可以憑藉自己強壯的體魄去追求精神和心靈的健康,卻不願去做,甚為可惜。

讓我們行動起來,品國學經典,完善心靈之美。

人生漫漫,道阻且長,讓我們帶上精神財富走出燦爛人生!

國學作文 篇6

“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每一當讀到這些朗朗上口的經典名句,我就會情不自禁的想起古人那高尚的情操。從“四書五經”到“諸子百家”,無一不體現著古人偉大的智慧和崇高的道德。

一個人是否真正領悟到了國學經典,最終效果是可以從他的一言一行,舉手投足間流露出來的。對一個人學習國學經典的評價,誰背得快,而是看他學習國學之後,是不是自然而然的在行動中體現出來。

我們在英語學習中,總是單詞記得快,忘得也快。可我們要是“學而時習之”,經常把學過的單詞複習一下,是不是記得更牢固呢?

在國小中學習過的國學經典,從《三字經》到《百家姓》,從《論語》、《弟子規》到《增廣賢文》等等,這些優秀的文化傳統,無時無刻不在不在教育著我,感染著我。

學習國學經典給我們帶來的好處是數不勝數的。閱讀國學經典可以使我們大量識字;還可以大大提高古文閱讀能力和文言文寫作能力:僅《古文觀止》二百二十篇文章就足以形成文言文寫作能力。閱讀國學經典你還可以開發記憶力,形成過目不忘的能力。

一個讀過一百本國學經典的人和讀過一百本小說的人所體現的內涵是截然不同的。讀國學經典可以改變我們的氣質內涵。使我們變得更有修養。

國學是我們中華民族異於其他民族的文化標誌,是中華民族永遠不能割捨的共有精神家園。是我們民族安身立命的信仰歸宿。是中華民族興旺的強大動力。

國學作文 篇7

在我們的生活中國學經典無時無刻不陪伴在我們身邊,陪伴著我們成長,它就像一杯茶,要慢慢品,才能品出其中的妙處。

國學經典中陸游的《病起書懷》“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這句詩的意思是:即使官位卑微,我也不敢忘記為國為民擔憂,事情只有在棺材蓋蓋上時才算定了下來。詩人心繫家國,誓死方休的愛國情懷讓我們受益匪淺。

國學經典《弟子規》中說到,“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告訴我們:父母的呼喚,應該一聽就應回答,父母的命令,必須立馬行動,不要找藉口而懶得去做。屈原的《離騷》中“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告訴我們: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只要我們百折不撓,不遺餘力地去追求與探索,真理離我們就不會太遙遠。荀子在《勸學》中講到:“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告訴我們:再大的困難與阻礙只要你努力,並堅持不懈,再大的挫折也會消失,鐵棒也能磨成針。

國學經典“曾子殺豬”的故事流傳千古。曾子的妻子準備去趕集,由於孩子哭鬧不已,曾子妻許諾孩子回來後殺豬給他吃。曾子妻從集市上回來後,曾子便捉豬來殺,妻子阻止說:“我不過是跟孩子鬧著玩的。”曾子說:“和孩子是不可說著玩的。小孩子不懂事,凡事跟著父母學,聽父母的教導。現在你哄騙他,就是教孩子騙人啊!”曾子的妻子聽了很後悔,於是和曾子把豬殺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為人應“信”字當頭,言而有信。

國學經典“程門立雪”的故事讓我知道了恭敬請教的重要性,楊時是北宋時期的哲學家。一天,他與遊酢一起去老師程頤家請教問題。時值隆冬,朔風凜冽。到程頤家時,適逢先生在爐旁閉目養神。他擔心驚動老師,就在門口靜靜等候。過了良久,他的腳凍僵了,冷得發抖,但依然恭敬侍立。程頤覺察時,門外的積雪已經有一尺深了,於是趕忙起身迎他們進屋。

孔子的“不學禮,無以立。”讓我懂得了做人應以禮待人。出自《增廣賢文》的“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讓我明白了對人說話不要總是惡言惡語。

中國是一個燦爛的文化大國,多少賢能人才在這裡產生,多少國學經典流傳至今。國學經典在我心中,國學經典伴我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