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文城>校園範本>觀後感>

故鄉讀後感集合15篇

觀後感 閱讀(2.23W)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故鄉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故鄉讀後感集合15篇

故鄉讀後感1

“深藍色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色的滿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子。有無盡的綠色西瓜。與此同時,有一個十一二歲的男孩,手裡拿著一枚銀戒指和一把鋼叉。他想盡辦法去刺一匹馬,但猴子扭動身體,從他的胯下跑開了……”

這小子是飛躍土。《故鄉》認識魯迅。當時這個健康可愛的紫圓臉銀領男生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告訴了作者,也告訴了我們他奇怪的知識:角雞、跳魚、貝殼、肉……他和作者愉快地交談,天真地笑著,一起肆無忌憚地玩耍。

然而二十年過去了,閏土已經不是以前的閏土了。歲月在他的臉上和手上留下了滄桑的痕跡。他健康的圓臉,以前是紫色的,現在是灰黃色的;紅紅圓圓的.手現在又粗又笨又裂,看起來像松樹皮。最重要的是,看到魯迅之後,第一聲吶喊就出來了,原來是“大師”!

他們曾經是兄弟,現在有了截然不同的主僕,就因為“當時還是孩子,不懂事”?二十年的改變,讓他從一個勇敢足智多謀的小男孩變成了一個庸俗卑躬屈膝的僕人。是什麼讓他變化這麼大?是貧窮嗎?還是所謂的“長大了”?或者.

應該是當時的社會。正是當時的種種壓力,讓一個天真、自由、快樂的少年變成了一個眼神呆滯、目光怔怔的農民。躍土是當時社會的縮影,庸俗,麻木。

文末,魯迅的侄子洪二和潤土的第五個孩子在一起玩得很開心,就像20年前魯迅和潤土一樣。這不就是魯迅和潤土小時候嗎!但是他們長大了,會不會和現在一樣,隔著一層厚厚的悲傷的身份膜?

故鄉讀後感2

順著一條回家的路,走進曹林燕的故鄉。

“家”之於她有擺著舊物件的老屋,有生滿了青苔的老井;有長風呼嘯的洋峪川;有密林般的玉米地;有彎彎流淌的小河;有果實累累的菜園。有收集露水的小女孩;有喜歡寫詩的大哥;有眷戀土地的父親;有侍弄菜園的'母親;有又拱又叫的老母豬,有狂吠鄉間的土狗,有如鼓的蛙鳴;有歌吟的蟋蟀。

她筆下的景,筆下的人,筆下的故鄉既充滿了詩情畫意,又彌散著歲月的幽深氣息。讀她的《從故鄉出發》,感動於她對故鄉的歌吟,對故鄉刻骨銘心的記憶,對親人無限深情的懷念。她的筆是靈動的,筆下的場景是充滿生活氣息的,字裡行間飽含感情,富於感染力。走進其文就走進了她記憶中的故鄉,走近了她的親人,情不自禁地被深深感動。

走近其文還能感受到她對故鄉山水的那份痴愛,她筆下的故鄉山水是秀美而獨特的,山奇,嶺秀,谷幽,坪美,古鎮安靜,巷子悠長。

這樣的文字我是寫不出的。這樣的文字來源於她對自然萬物、對她身邊的人細緻的觀察,來源於她的敏銳的感知能力,來源於她豐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書寫能力。當然最重要的還是那種來自生活的飽滿的情感表現力,以上的諸多因素成就了她作品的生動、鮮活、豐富與感人。

讀這本書,也就走近了她,她筆下的家居生活恬靜閒適,她筆下的那個女子,身著布衣長裙,靜坐窗前,一杯茶,一捧花,一張畫,一本書,忍得了喧囂,耐得住寂寞,用那個女子的話來說就是“溫些時光來修煉”,與書為徒,抱讀為養,才修成了才女曹林燕,修成了作家曹林燕,祝賀她,向她學習!

故鄉讀後感3

在我看來,故鄉不是一個地點,而是一種感覺,一種親切的感覺。而在魯迅先生的筆下,他的故鄉是一個舞臺,演繹三種人生。或許在今天看來,魯迅半白半文的風格,是讓人很生澀的。但我相信,魯迅在那個時候,一定是用世俗的語言在講一個世俗的.故事,在告訴世人,人是怎麼變成鬼的。

首先說到閏土,閏土作為一個主要人物,他就是一箇中國農民的代表。閏土是個好同志,他從不覺得世間有多黑暗,他只是覺得是上天要讓他去種田、去受難。所以他要拜神,他和許多農民一樣,信天勝過信自己。就連造反也要有個人來說“此乃天意”。黃巾軍、白蓮教、天地會,這些起義軍無不打著替天行道的旗號。閏土同志的少年多美好!抓鳥、看西瓜、拾貝殼,很美好的生活。但長大以後的閏土呢?多災多難,生活灰暗得就像一口破鍋。所幸他沒有像祥子一樣把破鍋給摔了。這又是怎樣不幸!從少年英姿到中年怯懦。我們可以想象,一個人到底要受多少罪,才能從一個活人變成一塊走肉?這不是因為世界的黑暗,而是人性的黑暗。逆來順受代替了勇氣,小偷小摸代替了正直,拜天拜地代替了自信。一個閏土的麻木或許不算什麼,但千萬個閏土的麻木不仁又會是怎樣的悲劇?千年封建,鎮壓了中國農民的反抗與信仰。拜神!?拜神又有何用?!殊不知天道即人道,天意即人心?壓在閏土們頭上的山正是他們的麻木。倘若人人反抗,閏土又怎會成為一個悲劇?

而楊二嫂則不是悲劇了,她的生活無疑是場喜劇了。她無疑是《故鄉》中最有喜感的一個人物了。無論是語言、動作還是經歷都像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鄉村電視劇中的反面角色。不但令人反感還令人可笑。

故鄉讀後感4

故鄉,在我腦海裡,故鄉是一幅美麗的山水畫,青山、碧水,還有被清晨的露水沾溼的泥路,故鄉載滿了我對童年的回憶。

讀完魯迅先生的《故鄉》,我心生感慨,在魯迅先生筆下的故鄉,也是青山、碧水、藍天。在這篇文章中,魯迅先生敘述了自己回故鄉、在故鄉、離故鄉三個時的所見所聞,以及所經歷的事,他寫到了楊二嫂的犀利;再見到閏土時,回憶中的童年玩伴與自己隔了一層厚障壁,可想想,他們又何嘗不是被生活所迫,被世俗所感染?這篇文章讓人從另一個角度感受到了當時社會的世俗與封建。

與魯迅先生的'故鄉不同,我的故鄉是美麗的,美得就像古人陶淵明的《桃花源記》裡所描述的桃花源,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雖然現在的變化很快,但依然存在著我孩提時的那股味道,平地上的那些追逐打鬧,樹上的攀爬,那些玩伴依然清晰,只是心境不再幼稚。

故鄉有著我無窮無盡的回憶,我對故鄉的那份情也是無法用言語去描述的,畢竟那片土地養育了我多年。每年的春節,我都會回鄉幾天,與母親、兄弟姐妹團聚一番,呼吸新鮮的空氣,喝上幾口不用過濾卻帶著些清甜的水,把一年中工作的緊張心情和煩惱都拋到腦後,盡情享受故鄉這片土地帶給我的愉悅。

故鄉讀後感5

大概是生活的勞累所至吧,“我”很興奮見到了閏土,總覺得有很多話要說,卻“被什麼擋著似的,單在腦裡面迴旋吐不出口外去”,閏土見了“我”卻站住了,有些木然,臉上顯出“歡喜和悲涼”,接著恭敬地叫“我”——“老爺”……而不是“迅哥兒”,“我”此時似乎打了一個寒噤——我們之間已經隔了一層可悲的厚障壁了。

家鄉由此變得陰晦悲涼了。昔日純樸天真的少年終不堪多子饑荒兵匪官紳的壓迫而如其祖輩們一樣命運悲慘了。

“老屋離我愈遠了,但我卻並不感到留戀”,“我”不願留戀的是“閏土”似的鄉親要了香爐和燭臺去敬奉陳腐而落後祖輩並沿襲封建祖制過著木偶似的`世代辛苦而麻木的生活。朦朧中,“我”眼前展開一片海邊碧綠的沙地來,上面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那圓月下的少年不再是項帶銀圈的閏土,而是巨集兒正在想念的”應該有新生活“的水生。

時間輪轉到二十一世紀,我有如“我”一樣的美好的少年時的回憶:放野火,打野仗,賭硬幣……還有那鬱蔭蔥蘢炊煙樹下的茅舍和生產隊的大晒穀場上孩子們極情的追逐嬉戲,還有我常和父親總在月高霜白的冬夜船行二十多裡水路在大湖上放網捕魚,雞唱三輪之時,倉滿船歸,舟行波隨……如今,我不是”我“,我卻似閏土繼承了我的祖業,當了一名漁夫,然而我不供奉”香爐與燭臺“我不想辛苦麻木的生活,也不願意辛苦展轉而生活。我腦海裡常常影現父親因多子與世事等羈絆的人生陰影,我總在父親的人生軌跡上抗爭,我力圖要開闢一條自己和路……

我不知道水生是過的一種怎樣的生活,也許是”我“和我理想中的新生活吧。

故鄉讀後感6

故鄉的水土,親情的溫暖,是生長在我們的血脈裡,永遠也抹不去的記憶。離開故鄉的生命猶如一株被移植的樹木,日日呼吸著異鄉的空氣,夜夜思念的卻是那久已別離的故鄉、從未淡去的親情。

小時候,腦子裡從沒有過故鄉是什麼的存在,有的就只是一些模糊的不能再模糊的記憶了,只是有個很清楚的意思告訴我,故鄉里有我的親人。只有離開它後才懂得。噢!原來我的故鄉很漂亮,有著比城市更清新的空氣,更湛藍的天空,和夜裡無數閃爍著耀眼光芒的星星;故鄉的空氣中不時吹過一陣柔和的風,悄悄地走到耳邊,輕輕地對你說“你好嗎”……還有暖暖的,給人有種家的感覺。

作者對於“故鄉”的概念都聽由父親在冬天的晚上一遍又一遍地述說在長城以外的故事凝聚而成故鄉的風光。“靠著父親所述說的祖先們的故事,靠著在一些雜誌上被我們和驚喜地發現的'大漠風光的照片,靠著一年一次的聖祖大祭,我一點一滴的聚集取來……”從未見過故鄉的“我”憑著想象拼湊著自己“可愛的故鄉”。“我”拼湊的不只是對故鄉的想念,還有一份說不出的溫暖。

我自己對故鄉這個“古怪”的詞態度說不上是討厭,也說不上喜歡。對自己小時的故鄉也只是些沒有根的回憶,飄飄渺渺,像空氣籠罩在每個人的身上一樣,不知道哪裡的靈敏,感覺到了空氣的存在,卻怎麼也看不見它在哪裡。還有些也只是依偎在爸爸媽媽身上,聽他們講講小時的趣事……可故鄉的血脈依然藏在一個對故鄉沒有熱情的我的身上,瞧,原來故鄉——我的家,無論發生什麼事,它對我們的那份情懷也是一直緊繫於身。雖然我並不是身在故土的懷抱裡,但天空都是系在一起的呀,而我的心也與那“從未見過的故鄉”緊緊連在一起。

故鄉讀後感7

炒米:在寫炒米的時候汪曾琪先生先說了炒米的典故、來歷、用途。讓不明這種食品為何物的讀者,不感到陌生。並讓人明白,這種食物是生活緊張的年代的一種應急食品。

端午的鴨蛋:說到端午節,人們熟知的是粽。,而汪曾琪先生要說的是家鄉的鴨蛋。這點首先引起人們的好奇。

作者的家鄉在高郵,家鄉的端午節風俗,那裡的孩。們興在胸前掛“鴨蛋絡。”。在胸前掛了半天,什麼時候一高興就把絡。裡的鴨蛋掏出來,吃了。端午的鴨蛋,新醃不久,有淡淡的鹹味,白嘴吃也可以。……用吃剩的.蛋殼裡放幾隻螢火蟲,空頭的地方糊一層薄紙,螢火蟲在鴨蛋殼裡一閃一閃地亮,好看機了。(既說明了家鄉的風俗,又饒有興趣)

鹹菜茨菇湯:早年冬天缺少蔬菜的一種替代品。

是一種青菜醃製的。入秋,醃菜,這時青菜正肥。把青菜成擔的買來,洗淨,涼去水氣,下缸。一層菜、一層鹽,碼實,即成。隨吃隨取,可以一直吃到第二年春天。……鹹菜裡有時加了茨菇片,茨菇的味道微苦,吃多了就再也不想了,誰想過了三四十年還想喝一碗鹹菜茨菇湯……(當然主要是作者想念家鄉的風物、人情。)

枸杞頭:枸杞是多年生植物,春天冒出嫩葉,即枸杞頭。枸杞頭可下油鹽炒食;或用開水焯了,切碎家香油、醬油、醋,涼拌了吃,“極清香”。春天吃枸杞頭,可清火……(汪曾琪先生是一個美食家,他喜。做菜,並把他的做菜經驗用文字表達出來。在欣賞文字的同時,同樣可以學著做這道菜。這些是其他作家那裡,不曾有的為文特點之一。)

故鄉讀後感8

在魯迅的《故鄉》中,魯迅先生寫道:“非常難。第六個孩子也會幫忙了,卻總是吃不夠。又不太平。什麼地方都要錢,沒有規…收成又壞。種出東西來,挑去賣,總要捐幾回錢,折了本;不去賣,又只能爛。掉…母親說,那豆腐西施的楊二嫂,自從我家收拾行李以來,本是每日必到的,前天伊在灰堆裡,掏出十多個碗碟來,議論之後,便定說是閏土埋著的,他可以在運灰的時候,一齊搬回家裡去;楊二嫂發見了這件事,自己很以為功,便拿了那狗氣殺(這是我們這裡養雞的器具,木盤上面有著柵欄,內盛食料,雞可以伸進頸子去啄,狗卻不能,只能看著氣死),飛也似的跑了,虧伊裝著這麼高底的小腳,竟跑得這樣快。”

這看似平凡又囉嗦的文字,其實正恰恰表現了中國人的那種愚昧,又恰恰體現了中國人的那種悲哀。如果我們生活在以前的`時代裡,我們能否不免俗的對抗這個世界呢?

最後,魯迅先生說:“我在朦朧中,眼前展開一片海邊碧綠的沙地來,上面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我想: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貧窮愚昧無知,這都是當時黑暗社會的封建思想所導致。魯迅先生敢於剖露出現實世界,實在不容易。通過《故鄉》,我深刻體會到舊社會的黑暗與封建,同時也為生活在這個幸福的新時代感到慶幸!

故鄉讀後感9

今天,我拿起了去重慶前買的魯迅先生寫的《朝花夕拾.吶喊》,看到了一篇我們家喻戶曉的文章——《故鄉》。我感覺這篇文章十分的好。

魯迅冒著嚴寒,回到了闊別二十餘年的故鄉,他覺得這時的故鄉和他記憶裡的故鄉完全不同。回去後,魯迅他們要把房子賣了。他們提到搬家的事情的時候,母親提起了閏土,說閏土要來。魯迅的腦海裡浮現出了閏土以前和他玩耍的那些事情,那時的閏土活潑可愛,也很開朗。

後來,斜對門的楊二嫂來找他拿東西,這時的楊二嫂是一個尖酸刻薄、貪財的人,經過母親的提醒,魯迅才想起來,那時的楊二嫂和現在的楊二嫂好像完全不是一個人了。

閏土終於來了。成年的閏土給魯迅一種愚昧麻木的感覺,魯迅為閏土感到悲哀。閏土被“多子、饑荒、苛稅、兵、匪、官、紳”壓迫著,不僅是閏土,那個年代的農民都被那些條件所壓迫。

魯迅最後說了一句名言“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魯迅雖然是在寫故鄉,但是其中包含著對當時農民的深厚同情,憎恨那時的黑暗的社會對農民的壓迫。魯迅對以前故鄉的懷念和對今後故鄉的憧憬。

是啊,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這句話值得我們去深思、去領悟!

故鄉讀後感10

看了魯迅的《故鄉》這篇小說,給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就是閏土了。他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無非就是他那少年與中年兩個年齡階段的巨大差異和變化了。

童年的魯迅,彷彿是一個生活在天堂的魔鬼,豐衣足食卻寸步難行;而閏土則是生活在地獄的天使,生活艱辛但充滿快樂。閏土的童年必須要看瓜田,但他自由、快樂。魯迅的童年雖豐衣足食,但他只能悲哀地念著“之乎者也”。閏土還可以去做無窮無盡的新鮮事,看無邊無際的海洋;而魯迅只能看到那“四角的天空”。

沒有了自由,多少財富都是破銅爛鐵。自由才是真正的金子!

可那畢竟是幾十年前的封建社會,離現在已經有那麼漫長而浩瀚的一段歷史。可是,到了現在的社會,大人們還是大同小異、異曲同工地為我們打造一個標準童年:束縛。

我覺得束縛再加上比較再加上無窮無盡的'學習,與監獄相比也已經只有毫釐之差了。作為社會未來的新動力,我們的生存狀態難道沒有理由受到關注嗎?大人們總是以為吃飽穿暖學習好,就是一個孩子的全部,可這些卻恰恰是我們這些孩子最忽略的。

《故鄉》中,魯迅不僅點到了家鄉的改變給人一種惆悵的感覺,更用閏土和楊二嫂這兩個具有代表性的例子來證明一個詞——改變。不論是家鄉的改變還是人物的改變,魯迅的文章總是給人一種微言大義的感覺,特別是最後一句:世上本是無路,人走的多了,就有了路。更是讓人回味無窮。

故鄉讀後感11

讀了《故鄉的榕樹》,我的心像鳥兒一樣飛過,飛過蔚藍的天空,潔白的雲朵,棲息在柳枝上。我彷彿看見那彎曲的樹幹上爬著夥伴;那春天抽出的嫩葉中露珠在朝陽中閃閃發光。

我的懷念如同顆顆雨露,掉在柳樹的嫩枝上,向下流淌;打在清澈的池塘裡,激起回憶的水花,給花草洗去時間的塵土,讓魚兒躍出水面,飛濺起潔白的浪。汩汩的流水帶走了我小時候的故事,那些事情就像柳樹的葉子那麼多。

七八歲的時候,老家的河邊是有兩棵大柳樹。一棵就是現在高大挺拔的.“插天塔”,而另一棵是“過水橋”。它的樹幹奇異的伸向水面,最後又把蒼枝伸向藍天。我們對它分外有感情,炎熱時就把身子移到綠傘下,乘著樹蔭把腳伸向水中,悠然自得,再往前一點,那一個大樹瘤是聞名全村的“釣yu臺”。把魚線扔向水中,不一會兒就有魚兒上鉤。夏日的夜晚,我們每人都要講一個鬼故事,然後都找一個木棍當漿,在小時候的夢中,這隻船會飛過高山大海,帶我去一個個遙遠而美麗的地方……

我們時不時會問:“為什麼這棵樹那麼駝?”聽別人說,原本這兒是一片沙漠,為了不使人們渴死,泉水從地下湧了出來;讓迷路的人們怎麼才能回家呢?這棵柳樹就毅然違背了使命——讓自己挺拔俊秀的身軀朝東長著。村上的人都這樣回答,我們也就相信了。

我捲了個哨笛,起勁的吹著,從那單調而淳樸的哨音中,我聽出了濃濃的鄉土情。

故鄉讀後感12

《故鄉的榕樹》是一篇抒情散文,描寫了農村風光,充滿濃郁的詩情畫意,故鄉的榕樹讀後感。

這篇課文寫久居異鄉的“我”帶著小兒子在客地大榕樹下散步、嬉戲時,由眼前景物自然而然地想起了故鄉榕樹下的一樁樁充滿生活情趣和鄉土氣息的兒時往事,字裡行間滲透著作者對養育庇護自己的`故鄉的眷戀之情。一文表達漂泊異鄉的遊子對養育庇護自己的故鄉深深眷戀之情,抒發對故鄉和祖國的思念和熱愛。

這篇文章勝在“真情”,但只有真情,並不一定會寫出好文章。《故鄉的榕樹》的作者運用了高超的抒情技巧,筆酣墨飽地抒寫了思鄉的滿腔真情。正是這種真情打動了讀者,引起共鳴。

首先是緣物生情。作者住所附近的兩棵榕樹,引起作者回憶故鄉的兩棵老榕樹,對榕樹的描寫傳神的地描繪反映了作者濃郁的思鄉之情。其次是繪景傳情。作者進入回憶的第一段,用概舉的方法描繪了家鄉榕樹的四周景色,懷念這些景物,是因為作者對它們充滿了喜愛之情。再次是憶事抒情。這篇散文回憶了幾件與老榕樹有關的童年趣事,通過“憶事”抒發了對親人的懷念之情 ,使人讀了心旌搖盪,浮想聯翩。最後是直吐深情。作者在回憶故鄉景物和故鄉趣事時,有時按捺不住奔湧的激情,採取直接傾吐的方法說出來,情感逼人。這深沉的情感是動人心魄的。文章的最後三段更是直抒胸臆,對故鄉的懷念與眷戀之情如火山一樣噴發出來。這如泣如訴的語句,彷彿一張大網,把讀者完全籠罩其中了。

故鄉讀後感13

九歲那年的寒假,我閱讀了《紅色羊齒草的故鄉》,這本書讓我的童年變得非常有意義。

美國威爾遜.羅爾斯的《紅色羊齒草的故鄉》主要講述了男孩比利最大的心願,就是擁有兩隻心愛的浣熊獵犬。家境不好的'他憑著艱苦的勞動和頑強的毅力,最終如願以償的得到了老丹與小安。比利與愛犬形影不離,一起穿越山頭,尋蹤冰河,捕捉浣熊結下生死與共的情意。

勇敢忠誠的老丹和美麗聰明的小安獲得了捕獵比賽的金獎和銀獎,千辛萬苦追蹤到了最為狡猾的浣熊鬼,在奧沙克山區比利贏得了最崇高的榮譽。然而卻在一次可怕的狩獵中,比利遭遇惡獅,生命危在旦夕,勇敢的老丹不顧一切衝了上去,最終用生命守護了心愛的小主人,深情美麗的小安不願獨自生活與世,也隨著老丹走了,它們的墳前在比利搬走的那一天,竟然神奇般的長出了美麗的紅色羊齒草。

讀了這本書,我深深的感到:"當自由天真的童年走向盡頭,比利心中留下的不僅有老丹與小安,還有它們墳頭的充滿傳奇色彩的紅色羊齒草,以及那美麗的紅葉掩埋下的童年記憶……

一段多麼美好的回憶,讀完這本書,一種奇妙的感覺在我腦海中迴盪,讓我很激動,同時也想擁有一段轟轟烈烈,無所顧忌,瘋狂,靠自己用心譜寫的記憶。我也憧憬在我的童年時光裡也有一次充滿神奇色彩的舉動,為童年描上最美好,最難忘,也最轟轟烈烈的一抹色彩,並從中逐漸懂得,慢慢成長……

故鄉讀後感14

最近我讀了由著名作家威爾遜·羅爾斯寫的《紅色羊齒草的故鄉》和周杰克·倫敦的《荒野的呼喚》、埃裡克·奈特的《靈犬萊西》一樣,《紅色羊齒草的故鄉》也是美國最偉大的關於狗的故事之一!而且這本書不僅是個關於狗的故事,還描寫了一個男孩和他無可抗拒地想擁有獵犬的夢想!是發生在山區的一個家庭的故事,有關打獵也包含了生死的主題。

它主要講的是生長在奧沙克山區的男孩比利非常想要一對浣熊獵犬。因此他努力工作,兩年後買了一對浣熊獵犬:老丹和小安。它們在一起度過了困難和美好時光,形影不離,組成了一個三“人”世界。勇敢善戰的老丹和聰明的小安使比利成為了一個優秀的獵人,還贏得了獵浣熊比賽的冠軍!然而在一次狩獵中,比利遭遇了凶狠的山獅,生命危在旦夕,勇敢的老丹和小安幫助獵人比利逃出了山獅的魔爪,最後老丹失去生命,深情的小安絕食,直到死在老丹的'墳墓上。

第二年搬家去鎮上的那一天,比利到老丹和小安的墳墓前來告別,就在那一刻比利驚訝的發現,它們的墳墓上長出了美麗的紅色羊齒草!傳說中只有天使才能播種羊齒草,於是比利深信不疑:老丹和小安是天使送給我的禮物!

老丹的勇敢善戰高大,小安聰慧小巧,加上一個有毅志堅強的獵人比利,組成了一個天天衣無縫抓浣熊的組合。他們是我見過的最完美的組合。

我多麼希望他們沒有遇到山獅!這樣我就可能有機會去撫摸一下那兩隻勇猛的獵犬,去看一下他們是如何默契的捕抓浣熊,還要大聲的對比利說你是一個好孩子,擁有一堅堅強有耐性的心,你的獵犬是好樣的!你也很棒!

故鄉讀後感15

每個人都有一個固定的故鄉,但是有一群孩子,他們既不屬於城市,也不屬於鄉村。他們的故鄉在不斷的遷徒的鳥背——《鳥背上的故鄉》。

《鳥背上的故鄉》為為胡繼風之作,講述的是一群農民工的孩子,他們有的跟父母在一起,但多數都相距千里之外。那些“留守兒童”在本該受到親情的年紀下,早早的學會了自強自立與面對困難。但是,他們也並不是真的不需要親情,他們試圖挽留過,也試圖尋找過,但是結局都各有不同。

曾有一個男孩為看見父母被蚊子咬的血肉模糊;有一個女孩為了和母親多一些親密,最後想到母親也有苦,把自己爺爺寫的信撕成碎片;有一個孩子為了挽留母親而尿床,卻被母親視為可以沖走黴運,而為了不影響下一年的財運,讓孩子跟奶奶一塊睡,孩子最後一走似乎是永遠……

“讓人陌生,卻又無法不為之動容”,這是劉緒源給本書的評價。是的,作者所寫的並不精緻圓熟,甚至有一些粗糙稚嫩。但是這些文字情感強烈、真實,很容易引人入勝,對人物產生同情且真切。也讓我們感受到了,不管是農民工還是農民工孩子的.辛苦,以及這些孩子的勤勞和善良,忍耐與堅強、樂觀與擔當。

看完了書,總會思緒萬千。現在留守兒童、農民工這種現象已成為社會熱點,也是老生常談的問題了,但社會的關注給出的效果並不佳。截止20xx年8月底,全國農村留守兒童仍有697萬人;截止20xx年,全國農民工總量29077萬人,外出農民工就有17425萬人。“鳥有一個巢,人有一個家”,每個留守兒童都渴望有一個“家”。

《鳥背上的故鄉》讓我們讀懂了兒女與父母的情,與他們的苦,願世上不再有留守兒童,願每個兒童都有一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