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文城>校園範本>觀後感>

【優】《童年》讀後感12篇

觀後感 閱讀(1.25W)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童年》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優】《童年》讀後感12篇

《童年》讀後感 篇1

我讀了《童年》這本書,它講述了作者高爾基在童年時的故事。

高爾基3歲便失去父親,又隨母親寄居在外祖父家裡。後來母親早逝,外祖父辛苦經營的家業也因為一場火災而破產,他國小沒讀完就被迫外出謀生,一直在社會底層摸爬滾打,但是強烈的求知慾望和頑強的精神使他從未而放棄過學習,終於,在他24歲的時候他發表了第一部短篇小說,隨後一路勢如破竹,最終,他一舉成名!在這本書裡,我認識了暴躁又嚴厲的外祖父、慈祥的外祖母、總是喝酒鬧事的的兩個舅舅、漂亮而又憂鬱的媽媽,還有會跳舞的'“小茨岡”;有總是用長腿踢媽媽的繼父、有被稱為“綠老太婆”的所謂的“奶奶”、有孤僻而又執著於化學的房客“好事情”、有自殺的小偷彼得大伯、還有那一群玩兒草鞋大戰、去冰天雪地的小島上偷木板的小朋友們……尤其是善於講故事,性情樂觀開朗的外祖母,是俄羅斯文學中最富有詩意的慈母形象之一。

而作者則以一顆脆弱而又敏感的童心在這群人中生活著,體驗著生活的酸甜苦辣。而在這其中,苦難讓他充滿堅強的力量去應對困苦的生活;頑強的意志則讓他在逆境中成長!一個個的困難都沒有阻礙他學習,他也從不因為自己的條件而氣餒,抓住每一個機會,不斷地進步,以別人難以想象的姿態走進了文學界,也許很多人都認為名人一定都是名門望族,一定都是一步登天,也許很多的名人都是這樣,但是他——高爾基則是一個“市井小民”,通過一點一點的努力,一點一點的積累,積少成多,逐漸的變成了一個有文化的人,最後大獲成功!

《童年》讀後感 篇2

《童年》的作者是前蘇聯無產階級偉大作家馬克西姆·高爾基。小說中記敘了他親身經歷的童年。作者幼年時就失去了父親。外婆帶著他和他的母親來到了經營小染坊的外祖父家,但外祖父家並不和諧,打打鬧鬧早已成了家常便飯。他在兩個成天不務正業,幹盡壞事的舅舅身上看到了人性的醜惡,又從慈愛的外婆身上看到了真善美。他10歲就開始獨立謀生,但再嫁的母親受盡暴虐之後也去世了。

讀完了這個故事,我的眼前彷彿出現了作者阿廖沙(即高爾基)的身影,他那雙天真無邪的眼睛裡充滿了一種炯炯有神的光,那應當是勇敢的光芒吧!現實的殘酷使他過早的.經歷了資本主義殘酷的剝削與壓迫。

回想起童年,兒時的自我有父母和家人愛著,疼著,身邊有數也數不清的玩具,卻還總是挑三揀四嫌玩具不夠。卻不曾想過以往和我們一樣擁有過童年,一樣年齡的阿廖沙卻一向生活在水生火熱之中,他的童年缺少一個家庭應有的和睦,缺少一個孩子應有的歡樂。他的童年是不完整的,但卻依然能夠產生出他這樣一個完整而堅強的人。這是為什麼是因為外祖父的打罵,周圍人的厭惡嗎不,不是的。是因為他始終懷著一顆堅強而純潔的心來應對生活,是因為他周圍的一些正直、善良的人在無私地幫忙、引導他向前,去突破黑暗生活中的沖沖困難。

故事以作者母親之死為結尾,從組後外祖父的那句“你還是到人間謀生去吧!”中,也暗示著作者真正苦難的日子將要來臨,他要帶著最終的歡樂到人間去了,而阿廖沙的童年也就此結束。

《童年》讀後感 篇3

高爾基的《童年》舉世聞名,在一個平凡的星期六下午,我翻開那紅色的封面,目光凝聚在黑色的宋體字上,情緒也隨著這本書潮起潮落。

第一章的第一個場景,就是阿廖沙的父親躺在一間狹窄的房間裡,他,已經沒有生命了。當時,阿廖沙僅僅只有4歲,想一想,一個4歲的孩子,面對親生父親的死亡,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情,我想,那是一種我們無法想象的悲傷。不僅是這種悲傷,阿廖沙每天都遭受暴力的外祖父的毒打,儘管有外祖母的關愛與呵護,但這只是重重黑暗中的一個光點。

阿廖沙的童年是在一個小市民的家庭裡度過的,貪婪、殘忍、愚昧圍繞著他;兄弟、夫妻常常為一些財產吵架、鬥毆。有時候,我都在想,阿廖沙他有沒有真正開心地笑過一次,在這種黑暗愚昧的地方生活,猶如他的家庭一樣,如果是我,說不定會忘記——怎樣開心地笑。

相比起阿廖沙,我們的童年是燦爛的,是彩色的,總是無憂無慮地玩耍,嬉戲。許多孩子的父母根本不捨得打他們,而他們,也從未嘗到打的滋味,更想象不到被鞭子抽的感覺。我們天天都是衣食無憂的,生活在蜜罐裡,與阿廖沙的''童年有著天壤之別,儘管有時會有一些小困難,但這是人避免不了的。

但擁有這些,我們還不知足,天天想著要擁有最好的,最美的東西,現在一想,我們實在是太貪婪了。阿廖沙只有11歲,卻能在如此黑暗的環境中悄悄生存下去,不被外祖父,舅舅他們所沾染。而11歲的我們呢?只享受著父母的金錢和關愛,看一看,我們與阿廖沙的差別有多大。

那麼,就從現在開始吧,滿足自己的幸福生活,為了以後,為了將來,為了我們到“人間”的那一天。

《童年》讀後感 篇4

在寒假期間,我在空閒的日子裡,有幸拜讀了高爾基的小說《童年》。

馬克西姆·高爾基的《童年》舉世聞名,是高爾基的重要代表作。小說描寫的是小阿廖沙在父親死後,隨母親來到外公家居住的故事。阿廖沙的童年是黑暗的,三歲喪父後,跟隨母親來到外祖母家。他得到外祖母的疼愛、呵護,受到外祖母所講述的優美的童話故事的薰陶。同時,也親眼目睹兩個舅舅為爭奪家產而發生的爭吵、打架、以及在生活索事中表現出來的自私、貪婪。這種現實生活中存在的善與惡,愛與恨,已經在他幼小的心靈上留下深刻的印象。十一歲,阿廖沙母親去世,外祖父也破了產,他無法繼續過寄人籬下的生活,便走上社會,獨立謀生。他曾當過鞋店裡的'夥計,輪船上的洗碗工人。無論在哪兒,他都不僅擔負著一個孩童難以勝任的苦役般的勞動,而且受盡屈辱,飽嘗辛酸。

讀完這本書,我思緒萬千。我想:阿廖沙跟我們相比,我們多幸福。一個個被父母龐著,一個個都是家裡的小皇帝、小公主。每天坐在寬敞的教室裡,聽著老師講課。現在我們還用上了電子白板,上課學習再也不是一件無聊的事情了。放學回家,媽媽已經做好了飯,每頓不是有魚,就是有肉,都是我愛吃的。每到換季時,媽媽還會給我買漂亮的衣服。放假時,爸爸還會開著我們自己的小汽車拉著我們全家四處遊玩。真的是你想要什麼就有什麼,想吃什麼就可以吃什麼,想玩什麼就可以玩什麼。和高爾基相比,我們真幸福,所以我們要更加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努力學習!如果我們不努力,就對不起老師和父母對我們的關心、愛護!

《童年》讀後感 篇5

這幾天的閱讀課中,我們一向在讀高爾基的《童年》。這部作品使我感受深刻。

小說的主人公是三歲喪父,由母親和外祖母帶到外祖父家。外祖父是一個性情粗暴、自私的小染坊主,但自我快瀕臨破產。而兩個舅舅也是同樣的粗暴、自私的市儈,甚至他們的兒女也沿襲著這樣的風氣。阿廖沙就在這樣的家庭中飽受虐待。外祖父經常痛打外祖母及孩子們,有一次竟把阿廖沙打的失去了知覺,結果大病了一場。在這樣的情景下阿廖沙幼小的心靈能不覺得恐慌和不安嗎?所以這本書都會令我們每一個人感到不快和壓抑,這也是必然的`,因為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惻隱之心在作亂。

處在這樣醜陋的社會,我們不得不擔心阿廖沙的心靈會不會也被玷汙?但幸好這個世界也不完全是醜陋不堪的一面,身邊還會有善良正直的人存在,他們給了阿廖沙信心和力量,使他看到了光明和期望,並相信黑暗終將過去,未來是屬於光明的。在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個人便是他的外祖母,她把蜜送到了阿廖沙的心窩中去了。作品中外祖母是最慈愛、最有人性的形象,她總是用她的溫存給予阿廖沙愛的種子,種子發芽了,長成了參天大樹,有了羽翼的保護,阿廖沙的世界就不會再任憑風吹雨打了。外祖母撫慰了他心靈上的創傷,而真正教他做一個正直的人是老長工格里戈裡。當然那個善良、樂觀、富有同情心的“小茨岡”也同樣教會了阿廖沙如何應對生活的艱難,但他卻被兩個舅舅害死了,然而我覺得與其說是被他們害死的,還不如說是被這個黑暗的社會所吞噬的。

而我要說的是不要對任何不堪的現實失去信心,總有一些人一些事令你感到痛苦甚至絕望。但你想想,黑暗過去,黎明的曙光總會來到。

《童年》讀後感 篇6

每個人都有自我的童年:歡樂的笑聲,開心的遊戲,純潔的友誼,父母的關愛……而高爾基的童年卻與我們的截然相反……

這本書主要講述了阿廖沙在三歲時就是去了父親,由母親和外祖母帶到了外祖父家,在那裡,外祖父的殘暴,舅舅們的無情,繼父的惡毒……都對阿廖沙的心靈帶來了嚴重的傷害,最終在阿廖沙十一歲那年,母親去世了,外祖父也破產了他便走上社會,獨立謀生。

讀者作者高爾基的悲慘的童年生活,不禁想起了自我的童年:有爸爸媽媽的疼愛,與玩伴的歡笑聲,那百玩不厭的遊戲……都讓我無比懷念,雖然高爾基沒有幸福的生活,但他又外祖母的疼愛和關切,讓高爾基堅強,不屈服與困難的精神與信念。外祖母勤勞,善良,他是全家的精神支柱,常常給給阿廖沙將好聽的故事,也潛移默化的.叫他做一個不向醜惡現象屈膝的人。

讀了《童年》我深深的感受到了自我的童年十分幸福,不用幹苦活,沒有遭到親人的打罵,我們都是父母手心裡的寶,有良好的生活條件和學習環境,不愁吃不愁穿,而高爾基要忍受著寒風暴雨度過自我的童年,我們應當慶幸自我沒有生在那個年代,可是,在我們享受幸福同時也讓我們少了一些付出,一些執著,一些進取,一些努力……

高爾基用他的童年告訴了我們一個真理:在陰冷黑暗的地方我們不必害怕,或許我們再跌倒的地方站起來,努力摸索著,終會從這條陰冷的小巷走到光明的大道!

《童年》讀後感 篇7

讀完了這本厚厚的《童年》,心裡突然有一種莫名的慚愧與懊悔,看看自己現在的生活條件,想想作者的坎坷經歷,不禁感嘆:生活怎麼會有如此巨大的差距。

阿廖沙四歲喪父,跟隨慈祥的姥姥來到了姥爺的家中。在這裡,他認識了許多人,也看清了許多東西:他看到了自私自利、貪得無厭、粗野的兩位舅舅;遇到了樸實仗義的朋友“小茨岡”;還有與他朝夕相處的吝嗇、小氣、貪婪、專橫、殘暴的老爺。。。。。。阿廖沙的每一天幾乎都生活在殘忍、愚昧、親人之間的鉤心鬥角的爭吵之中。在善良與邪惡之間,阿廖沙懵懂地明白了一些道理。

與他比起來,我們的童年是燦爛的、幸福的。沒有痛苦與鬥爭,無憂無慮的`生活在父母包圍的幸福中。僅從這一點來看,我們與阿廖沙就已經有了天壤之別。我們擁有無憂無慮的生活,擁有父母滿滿的愛,但是我們對此早已司空見慣。我們並沒有滿足於現在的生活,還想奢求人世間更多、更好、更想要的東西。

我們經常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可是我們還是沒有滿足。曾幾何時,我們因為同學的名牌服裝而丟棄了自己還嶄新的衣裳;曾幾何時,我們因為飯餐不合口味,而扔下碗筷;曾幾何時,我們遇到困難就跑向父母懷抱。我們只知道一味地向父母索取,去從沒有感覺到有一點不應當。我們生活中的困難有父母來承擔,根本用不著自己獨自在“人間”闖蕩。現在,我們應該重新審視曾經的一切,不應該再像以前一樣,要珍惜現在所擁有的一切,應該勇敢堅強。

從現在開始,我們要學或珍惜,珍惜我們擁有的美好生活。從現在開始,我們要自立起來,遇到問題時要勇敢擔當!

《童年》讀後感 篇8

在這個暑假裡,我細細品讀了高爾基的名著《童年》。我認為它是一本好書。因為它真實地描寫了高爾基童年時的悲歡和坎坷,使我內心非常震撼。

讀了這本書,我才知道高爾基的童年是那麼不幸,但是我也感受到他玩的時候的快樂。高爾基在四歲時父親就去世了,因為父親的早早離世,他不跟外祖母和母親回到老家尼日尼,他的外祖父和舅舅們很不喜歡他,常常罵高爾基是笨蛋,是野孩子,但他並沒有記在心上,因為他那時還太小還不懂事。他每天都想和舅舅們的孩子一起玩耍,但他的舅舅們見了都不讓自己的孩子跟他玩。高爾基在過著地獄一般的`生活,但他依然忍著,因為他有一個疼他的外祖母。在他調皮闖禍時,外祖母會批評和教育他;在他傷心難過時,外祖母會擁抱安慰他。由於嚴厲的外祖父很生氣不接受母親,後來在外祖母的勸說下,外祖父才心平氣和地寬恕了母親,讓母親去了俄國。從此,他又受到繼父的虐待,直到母親病危去世。這時,外祖父又告訴高爾基說:“你不能總掛在我的脖子上,這裡不是你待的地方,你還是到人間謀生去吧!”從此,孤苦無依的高爾基開始走向人間,在人間摸爬滾打,終於成了一位著名的文學家。

高爾基的童年多麼讓人痛心,高爾基的意志多麼讓人敬佩!想想我們現在多麼幸福,難道不應該好好珍惜,以他為榜樣,做一個有用的人嗎?

《童年》讀後感 篇9

今日,教師提議我們讀一本書——《童年》,我便按照教師的提議去讀。

《童年》作者高爾基,是前蘇聯無產階級為大的作家,親身經歷資本主義殘酷的剝削與壓迫對他的思想和創作發展具有重要影響。他還有自傳體三部曲《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我喜歡讀名著,喜歡在讀的同時與這些偉人交流,讓自身學到更多……

相信每個人都有自身的童年,我們童年無不在父母的呵護下長大,成為父母的掌上明珠,但我們還經常抱怨,可高爾基他很小的.時候就沒有父親,他與媽媽艱苦的生活,可他也並沒有埋怨生活,他奮發向上……

主人公阿廖沙痛苦的童年生活打動著我,幼年喪父,跟隨欲絕的母親和慈祥的外祖母到破產的外祖父家,可他並未過上好日子,卻在那裡經常挨暴戾的外祖父毒打。這之後他又遇到了他的兩位舅舅、伊凡等,併發生了種種不幸的事,這些事往往還從我眼前浮過,讓我為他的遭遇所感嘆。

阿廖沙的童年中給我影響最深的是他的親人,阿廖沙從他們那一些奇怪的舉動中懵懂了一些道理,在那個悲慘的年代,不管怎樣都要做一個不向醜惡屈膝低頭的人,然而那些貪婪的、殘忍的、黑暗的、愚昧的人——為爭奪財產,為一點點小事而爭吵的人,即使是在這個社會也是遭人唾棄的。可是在這混混暗暗的社會也有著像阿廖沙外祖母一樣善良的、勤勞的、堅強的人。他們是社會永遠的光亮,值得人們所讚頌……

合上書,閉上眼細細再一次品味人物之間的各種情感及童年時的那份悲痛。此刻,我也想把這本書推薦給你——《童年》。

《童年》讀後感 篇10

最近,我讀了一本名著,作者是蘇聯著名作家瑪克西姆·高爾基,他的命運和書中的阿廖沙相似,我讀完總有一種想哭的感覺。

主人公阿廖沙他的命運很悲慘,自小失父,母親投奔外祖父。外祖父為人狠惡,把阿廖沙打的失去知覺。他的兩個舅舅每天因為財產而爭吵,家裡充滿了不和諧。他們自私、貪婪,這一切都給阿廖沙幼小無知的心靈留下了陰影,母親去世,外祖父將他趕出家門,叫他去人間討飯。他還是一個無知的`孩子,踏上冰冷的社會。常遭到別人的毒打、欺負,歧視,幼小的他以他頑強的意志,相信未來是美好的,他遇到困難不退縮。

看看命運如此悲慘的阿廖沙,再看看生在福中不知福的我們,他吃不飽,穿不暖,每天還要小心著被外祖父受欺負,如果我們要是生活在俄國沙皇的時期又會怎樣呢?肯定沒有阿廖沙那樣樂觀。

現在我們的祖國繁榮偉大,我們都生活在幸福的時代下,都是父母的心肝寶貝,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而年紀小小的阿廖沙已經去闖蕩世界,想要幸福,首先我們先要學會吃苦,美好必須有所付出,才會長久,才會得到。

即將步入國中的我,回憶起自己童年的美好時光,讀了高爾基的《童年》後,才知道什麼是童年,什麼是幸福童年,什麼叫做珍惜童年!在黑暗長河盡頭中,肯定有一束光在發光,只要仍保持不滅的信心,即使你眼前是黑暗,即使生活是悲痛,堅持做一個善良、樂觀,富有同情心的人,那麼你一定會迎來生命的光輝,珍惜美好時光,以優異的成績回報親人。

《童年》讀後感 篇11

在《童年》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人物是姥姥。因為姥姥是家裡的頂樑柱,是一位溫和慈愛的人,總是願意無私地幫助大家。而且,姥姥能夠沉著冷靜地面對各種困難。她很疼愛阿廖沙,當阿廖沙被姥爺用枝條抽過痛的昏迷後,她會細心地照顧著阿廖沙,還會給他講各種童話和民間故事。

而姥爺卻不同了。矮小乾瘦的他非常自私,整天欺負著自己的家人和幹活的`人。而且當他有錢時,每天都自以為是,什麼事情都是自己說了算;當家裡變窮後,他更小氣貪財了。有時甚至把自己的親人也趕出了家門。

在這本書中,還有一位小主人公,他就是——阿廖沙。阿廖沙是一個善良又正直的孩子,他能勇敢地面對黑暗的環境和重重困難。他同情弱小、貧窮的人,他愛姥姥,愛學習,更熱愛生活。

當阿廖沙因為長了天花被人們綁在頂樓的柱子上時,姥姥就承擔起給阿廖沙餵飯的責任;當阿廖沙從頂樓跳到雪地上,雙腿失去知覺時,姥姥又每天陪伴著他;當姥爺和姥姥分完財產時,阿廖沙就開始和小夥伴一起撿垃圾,幫著姥姥賺錢。

讀完《童年》這本書,我真覺得自己是一個生在福中不知福的孩子。因為書中的阿廖沙在這個黑暗的環境中,還能勇敢地面對生活,而我在這麼好環境中卻不努力。

我一定要向書中的阿廖沙和姥姥學習,做一個正直又善良的好孩子!

《童年》讀後感 篇12

最近,我讀完了高爾基寫的《童年》這本書。當我懷沉重重的心情放下書時,我想起了我們現在的生活,跟高爾基的童年時多麼的不同呀!

《童年》講述了阿廖沙四歲時,父親逝世。他跟隨母親到了外祖父家。之後,母親又遠走他鄉,四處飄泊。阿廖沙從小與外祖母外祖父相依為命。外祖父因為缺錢,十分專橫、殘暴,還經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們。外祖母則是慈祥善良,教會了阿廖沙明辨是非,像一隻蠟燭,點亮了阿廖沙的人生之燈。阿廖沙還認識了聰明能幹的小茨岡、落魄的“好事情”,還親眼目睹了小茨岡的死亡。每個人不同的性格,都給阿廖沙造成了不同的影響,他就在這樣的環境裡度過了他的童年。

其中我最喜歡阿廖沙的外祖母,她善良、樂觀、堅強,竭盡全力地關心和保護著阿廖沙,儘量不讓他受到傷害。她用她的宗教、童話故事和她的歌聲教會了阿廖沙正義、善良。雖然生活非常艱辛、屈辱,但她還是保持著一顆寬容的心。

全書毫無保留的揭露了沙俄統治的黑暗,批判了社會對人性的扭曲。讚揚了以阿廖沙為首的一代俄羅斯新人正直勇敢、不懼黑暗的精神。

把阿廖沙的童年和我們的.童年比一比,是多麼的不同啊!阿廖沙從小失去了親人,沒有了生活依靠。外祖父家的生活又是那麼的清苦,但他沒有受外祖父的影響,變成一個暴躁、貪婪、自私的人,而是像他外祖母一樣成長為一個堅強、勇敢、正直、充滿愛心的人。現在我們的生活條件比他那時優越幾千倍、幾萬倍,我們還有理由不好好學習、好好珍惜,成長為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