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文城>校園範本>觀後感>

西遊記讀後感彙編(15篇)

觀後感 閱讀(2.05W)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總結呢?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千萬不能認為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西遊記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西遊記讀後感彙編(15篇)

西遊記讀後感1

我看過許多書,如:《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其中我最喜歡的就屬《西遊記》了。西遊記裡講述了孫悟空、沙悟淨和豬八戒保護唐僧經歷九九八十一難,最終取得真經。

《西遊記》這本書裡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這些小故事更是令人感到愛不釋手。其中我最喜歡的小故事就是孫悟空大鬧天宮。孫悟空去東海龍宮借兵器,把定海神針借走了。然後去地府劃去眾猴的名字,玉帝得知後將孫悟空騙去天宮做弼馬溫。孫悟空起初很是高興,可後來得知弼馬溫僅是一個芝麻大的小官,一怒之下,回到花果山,豎起了齊天大聖的'旗幟。玉帝大怒派李天王去緝拿孫悟空,最後大敗而歸。金星獻策假意封孫悟空為齊天大聖,命他管理番桃園。一日孫悟空得知王母娘娘設了蟠桃宴,請了各路神仙,唯獨沒有請他,孫悟空大怒,去蟠桃宴上搗亂,而後回到花果山逍遙。玉帝暴怒,派兵捉拿孫悟空,孫悟空不幸被擒。被扔到太上老君的煉丹爐裡,令人想不到的是他不但沒被燒死還練就了一雙火眼金睛。於是孫悟空大鬧天宮,嚇得各路神仙狼狽逃跑。

從這小故事裡我能看出孫悟空很強大,他不但能去地府把眾猴的名字劃去,還能在煉丹爐裡練出一雙火眼金睛。還有他重情重義,為了眾猴能長生不死,他去地府劃名字;為了護送師傅取得真經,不管師傅如何待他,對待師傅都是恭恭敬敬。我很喜歡孫悟空,他有一些任性,但他明事理,敢愛敢恨。試問這樣的人有誰會討厭呢?

更多精彩的故事在書裡哦!想知道更多,你也來讀一讀。

西遊記讀後感2

這個暑假我讀了三本名著,其中一本叫《西遊記》。

《西遊記》中的主角是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和白龍馬。主要講了:孫悟空、豬八戒、沙僧保護唐僧去西天取經的'故事,他們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到了西天取得了真經。

孫悟空,又名孫行者,是唐僧的大徒弟,豬八戒、沙僧的大師兄。會七十二變、騰雲駕霧。有一雙火眼金睛,能看穿妖魔鬼怪的偽裝;一個筋斗能翻十萬八千里;使用的兵器如意金箍棒,能大能小,隨心變化。以前他佔花果山為王,自稱齊天大聖,與如來佛祖鬥法,被壓在五行山下五百多年。後經觀世音菩薩點化,保護唐僧西天取經,功不可沒。取得真經後修得正果,被封為鬥戰勝佛。代表了古代中國人善良、正義、不阿的情懷和追求。

大家一定猜到我最喜歡孫悟空了吧,我喜歡他是因為他法力高強,為西天取經立下了汗馬功勞。

我覺得他和豬八戒還是一對不折不扣的冤家,孫悟空常常捉弄豬八戒,叫他“呆子”,豬八戒呢也處處和悟空作對,比如唐僧要趕悟空走時,他極力贊成。取得真經後,如來佛祖封豬八戒為淨壇使者,八戒不服氣,就問如來佛祖:“憑什麼他們都是佛,我就是個使者呢?”

如來告訴他淨壇使者是個好差事,負責去把人們供奉的東西吃掉,貪吃的八戒急忙答應了。正是豬八戒這種呆頭呆腦、好吃懶做、有始無終讓我也非常喜歡他。

西遊記讀後感3

《西遊記》是我國古代一部傑出的長篇神話小說,是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共有一百回。它的成書醞釀了七百多年。無數民間藝人和無名作者付出了艱鉅的勞動。現在一起與我來看看書內簡要以及人物簡介。

書名:《西遊記》。作者:吳承恩。內容提要:吳承恩的《西遊記》以唐僧取經的故事為線索,原著共一百回合。前七回合敘述孫悟空出世、大鬧天空,終被如來佛降服,被壓在五指山下。從第八回合到第十二回合,主要描述釋迦造經,觀音訪僧,魏徵斬龍,以及玄奘出世等故事,交代取經的緣起。其餘章回主要謝了孫悟空等保護唐僧西天取經,一路降妖伏魔,走過十萬八千里,前後十四年,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取回真經的.經過。作品想象豐富,情節曲折,語言生動詼諧,並塑造了極有個性,家喻戶曉的孫悟空,唐僧,豬八戒和沙僧等形象。人物簡介:孫悟空,一隻從石頭裡蹦出來的小石猴,習得七十二變,有一筋斗能翻十萬八千里的筋斗雲,而且身上八萬四千根毫毛,根根能變。豬八戒,本是天河裡總督水兵的天蓬元帥,只因酒後調戲嫦娥被天帝貶下界來,錯投了母豬胎,才生了一個豬頭人身。武器是九齒釘耙。沙僧:一個紅鬍子發亂蓬蓬,兩隻圓燈眼亮晶晶,不黑不青藍靛臉,如雷如鼓老龍聲。

最終他們到了西天,取得了真經。

西遊記讀後感4

讀過富含軍事策略的《三國演義》;仰慕過行俠仗義的英雄好漢;初讀時“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後嘗時,一個家族的興亡盛衰……可使我百讀不厭、愛不釋手的卻是《西遊記》。

《西遊記》講述了唐僧四人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取得真經的`故事。書中以嘲笑、諷刺通過嚴肅的批判,結合在了一起。如:大鬧天宮時則反映了社會的黑暗,統治者的腐敗無能。以這種手法來抨擊現實,怪不得張書紳說:“曰實一部奇文,一部妙文。”

在《三打白骨精》中可以看出唐僧不分青紅皁白、愚善固執。郭沫若曾評價他:人妖顛倒是非淆,對敵慈悲對友刁。千刀萬剮唐僧肉,一拔何虧大聖毛?

人物形象鮮明:孫悟空自大、疾惡如仇;唐僧固執、有信念;豬八戒老實憨厚、貪吃;沙僧任勞任怨、沒有主見……

故事曲折離奇:眾妖為了長生不老而選擇吃唐僧肉,正當孫悟空救出唐僧要打死妖怪的時候,妖怪總會被神仙所救,這讓我感受到:西遊之行是一種考驗,是對唐僧師徒內心的磨練。

最後眾人歷盡千辛萬苦,經歷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取回真經,共享極樂。一個團圓美好的結局,正是告訴我們“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的道理。只要堅持不懈,任何事都能克服,闖過風雨,來迎接彩虹。

這,就是《西遊記》最大的魅力吧!

西遊記讀後感5

最近,我讀了中國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這本書,被其中的人物和故事深深地吸引。這本書主要講了唐僧帶領三個徒弟——齊天大聖孫悟空、豬八戒和沙悟淨去西天取經的故事。一路上,幾個徒兒降妖除魔,衝破重重阻礙,歷經千辛萬苦取得真經。

相信沒人不喜歡那個調皮的大師兄孫悟空吧。他神通廣大,火眼金睛,樂於助人。總是能在關鍵的時候救大家於水火。二師兄是憨態可掬的豬八戒,鼓著圓圓的肚皮,看見美女眼睛就發直,貪戀美色,好吃懶做,但是在關鍵時刻也不含糊,是孫悟空的得力幫手,一路上與大師兄吵吵鬧鬧,倒是為旅途增添了一些趣味。

沙老弟呢,平時不說什麼話,沒什麼存在感,但是也是一個必不可少的.角色,一路上任勞任怨的挑著擔子,扶著師傅,在大師兄,二師兄拌嘴的時候幫忙調和。當然還有師傅,唐三藏,他善良正直,寬巨集大量,有時卻不免迂腐,分不清好壞人,比如在三大白骨精時錯怪悟空。還有最後一個也是最容易被大家忽略的主角,白龍馬,它可是西行路上的主力軍呢,西行要經過長途跋涉,而師傅唐三藏呢又是一個凡人,腳程跟不上,白龍馬可是個得力坐騎,一路馱著師傅西行,盡忠職守。

除了五個西行主力軍之外,還有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美女畫皮。美麗的女兒國國王;狡猾多變的白骨精;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手拿寶瓶的金角大王和銀角大王……每一個人物都鮮活如在眼前。

光怪陸離的故事,還有一個個栩栩如生的人物,使人在書中留戀忘返。

西遊記讀後感6

這個暑假,我讀了《西遊記》這本書。被書中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路途中不畏艱難,勇往直前的故事深深吸引。使我懂得不管多難的事,只要我們勇敢面對,就一定會成功的。

《西遊記》是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書中主要敘述了孫悟空、沙和尚、豬八戒、唐僧師徒四人經過九九八十一難,最終從西天取回真經的故事。作者吳承恩用細膩的描寫,將過程寫得活靈活現,讓我身臨其境。

合上這本書,我陷入沉思:唐僧四人在取經的道路上遇到種種困難,雖然他們之間有時會發生一些矛盾,但是遇到困難時他們團結一致,不畏艱難,勇往直前。正因如此,師徒四人才能一直向前,取回真經。俗話說得好:“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假如他們師徒四人遇見事情就膽小如鼠,選擇逃避,那也許就會是另外一個結局了。

其實,類似的事例不光出現在唐僧師徒身上,在我的現實生活中,也有這樣的例子。

記得有一次,爸爸帶我去參加長跑比賽。剛開始我還信心滿滿,攢足了勁兒,準備大展拳腳。可是跑到一半我就氣喘吁吁,越跑越慢,最後變成了走路。爸爸突然大喝一聲,“快跟上來!”這時我想到《西遊記》書中唐僧師徒四人有一次遇見火焰山都不怕,靠著頑強的毅力勇往直前,翻過了火焰山。那我再堅持一下,是不是也可以。於是我迅速大跨幾步追上了爸爸,在爸爸的帶領下完成了長跑比賽。

在我們人生的'道路上,如同西天取經的道路上一樣,會遇到各種挫折與困難,都需要我們不畏艱難的去面對。讀完《西遊記》這本書,我更加堅信:不畏艱難,勇往直前,就讓我們勇敢的追吧!

西遊記讀後感7

最近,我讀完了《西遊記》這本書。和許多人一樣,我也很喜歡唐僧的大徒弟——孫悟空。

孫悟空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他的神通廣大、重情重義和嫉惡如仇。

他有火眼金睛,會七十二變,還能騰雲駕霧,曾讓小時候的我驚歎不已。當然了,現在長大了,知道這是一部神話小說,這些本領都不是真的,但依舊很佩服他。孫悟空那根可大可小,重達一萬三千五百斤的如意金箍棒也幫了他許多,是他降妖除魔的'利器。

光有這麼多本領,可能孫悟空的形象還不會讓人這麼喜愛,更重要的是他有著充滿正能量的品質——重情重義、嫉惡如仇。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孫悟空三打白骨精這個情節。在故事中,他為了救分不清妖魔鬼怪的唐僧,用金箍棒打死了三個白骨夫人變成的人,最後才把妖精降了,卻遭到了不明真相的唐僧的指責,說他濫殺無辜。孫悟空因此被趕回了花果山。儘管師傅對他不理解,感到很不滿,都不願意理他,他也沒有掉頭就走,而是在辭別師傅之前,含著滿眼的淚水,像唐僧磕頭,感謝了一番才離開。回去的路上,他還一步三回頭。佛祖用五指山壓他時,他沒有哭;一路上遇到各種妖魔鬼怪時,他沒有哭。可是這時,他卻忍不住掉下了眼淚。在面對各種本領高強的妖精時,他又毫不畏懼,沒有一次不將他們打得落花流水。

這樣一個神通廣大、重情重義還又嫉惡如仇的英雄形象怎能不被人們喜愛呢?

西遊記讀後感8

在一個燥熱的晌午,知了在樹上高聲歌唱,風在樹丫間穿來穿去,引得樹枝沙沙作響。我坐在房間裡,手裡捧著一本《西遊記》如痴如醉地看了起來。

《西遊記》的作者是吳承恩,字汝忠。這本書是一本章回體神魔小說,寫了唐三藏和悟空、悟能、悟淨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的故事……

孫悟空是唐三藏的大徒弟,法名為悟空,頭戴紫金冠,身穿黃金甲,腳踏步雲履,手執如意金箍棒,那可叫一個威風。他神通廣大,會護身之法、七十二變、救命毫毛、火眼金睛,一個跟頭翻十萬八千里之遠……是所有男孩子的`偶像。

豬八戒是唐三藏的二徒弟,法名為悟能,手持九齒釘耙,有時好吃懶做,有時也會向師傅撒謊,但是他的本性是善良的,是一個忠厚老實的人。他是《西遊記》中的搞笑擔當,帶給了我們許多歡樂。

沙和尚是唐三藏的三徒弟,法名為悟淨,手持禪杖,一路上幫助師傅斬妖除魔。雖然有時打不過妖怪,但仍舊會拼盡全力。他雖然忠厚老實,盡職盡責,卻缺乏自己的主見,在團隊的存在感並不強。

每個人的身上都有優點和缺點,讀《西遊記》,讓我們受益匪淺。我非常喜歡這師徒四人,也許是因為在他們身上看到了我們的影子,我們不也跟他們一樣,身上都有缺點嗎?雖然人無完人,但是我們要儘量取長補短,讓自己變得更優秀。

《西遊記》是一本百讀不厭的經典。

西遊記讀後感9

我想《西遊記》大家都看過吧!這部小說的作者吳承恩,展開他那豐富的想象,用生動的語言、精彩的描寫把我們讀者帶進了一個奇妙的`世界,為我們呈現了唐僧師徒四人經歷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到西天取回真經的故事。

讀完了《西遊記》這本古典名著後,文中的幾個人物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孫悟空聰明活潑、機智、樂觀、勇敢。孫悟空也是一隻愛恨分明的人物形象,他為人間打抱不平、拔刀相助,他敢於去天宮對抗眾仙人、也敢去大鬧地府,把“生死簿”上自己及眾猴兒的名字劃掉讓,這樣自己和眾猴就可以長生不老——孫悟空是一隻很愛自己猴群的大王,他為了找到可以讓自己和猴群能夠長生不老的法術,歷盡千辛萬苦去拜師學藝。他保護唐僧西天取經,每一次都是勇敢上前,大戰妖怪、斬妖除魔。

唐僧是孫悟空的師父,他心地善良、有仁愛之心、但有時卻也不辨是非:白骨精先變成了女人,再變成了老太婆,又變成了老公公。都被孫悟空給打跑了,而唐僧卻認為孫悟空濫殺無辜。

豬八戒給我呈現的是貪吃的形象,但是隻要師徒四人取經遇險孫悟空大戰妖怪時,他也會跟著孫悟空一起大戰妖怪。沙和尚給我留下的是老實人的形象。

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和尚三人與常人不一樣,他們面貌不一,他們也都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但是他們都愛打抱不平,樂意做好事,最終幫助唐僧取回了真經。

讀了這本書,我瞭解了唐僧師徒四人的經歷,我認識到了,每一個人都有優點,也都有缺點,但是隻要我們正直、善良,知錯就改、多做善事,一定會被大家喜歡的;只要我們堅韌不拔、持之以恆,任何困難的事情都會解決。

西遊記讀後感10

四大名著有哪些呢?《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和《西遊記》。《西遊記》這本書則使我感觸很深。

《西遊記》主要講了孫悟空,唐僧,豬八戒和沙僧,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一路上,降妖伏魔走了十萬八千里,歷經了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取得真經、修成正果的故事。這本書讚揚了人們能戰勝一切困難的品質,同時也昇華了懲惡揚善的主題。

“拔下一根毫毛,吹口仙氣,叫‘變’!變做一管濃墨雙毫筆,在那中間柱子上寫一行大字雲:‘齊天大聖到此一遊。’寫畢,收了毫毛,又不妝尊,卻在第一根柱子跟下撒了一泡猴尿。”這個部分是齊天大聖大鬧天宮後招來了如來,便與如來打個賭賽,若有本事一筋斗翻出佛祖的手掌中,便算贏。

這調皮的猴子,一個跟斗過去,看到了五根肉紅柱子,以為這是世界的`盡頭,便在柱子下撒了一泡尿,作為標記。可是他哪知道這只是如來的手指,離世界盡頭還遠著哩。

但這更不是孫悟空對自由的渴望,也或是一種追求?只不過這種追求過於龐大,傷害到了他人。之所以這種追求能這麼龐大,是因為孫悟空有一種勤學的品質。我們要想變得強大就得好學。

如今,我們能找出幾個勤學的人,一定不多吧。如果全國人民都是勤學的,那麼中國將更上一層樓,成為世界強國之首。希望中國能快快湧出許多“孫悟空”。

唐僧的堅持不懈,豬八戒的勇敢無畏,沙僧的忠心耿耿,他們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快點拿起《西遊記》吧。

西遊記讀後感11

“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從小到大,你們都讀過許多書吧,你有印象最深刻的書嗎?我印象最深的要數四大名著之——《西遊記》了。

這本書的作者是明代的吳承恩,講述了唐僧與他的徒弟們——勇敢忠心的孫悟空,好吃懶做的豬八戒以及勤懇的沙和尚,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最終取得真經的故事。

在眾多故事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故事是有名的《三打白骨精》:白骨精為了吃唐僧肉,在師徒四人行至白虎嶺時,白骨精變作村姑、婦人、老人,多次矇騙四人。孫悟空識破了她的詭計,打死了白骨精。然而,唐僧誤解了孫悟空的好意,於是責罵了他。但孫悟空堅持自己的看法,我不禁佩服起了孫悟空的堅持,如果你是他,你會堅持自己的想法嗎?

在我看來,我們雖然不具備孫悟空的火眼金睛、斬妖除魔的能力,但我們要學習孫悟空不人云亦云的高尚品質。我們要堅持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別人說什麼,就是什麼。我們要儲存清醒的`頭腦,客觀地看待問題,任何時候都能不喪失自己的判斷能力。

“立志不堅,終不濟事”。你有堅持自我的能力嗎?其實,我在生活中,也有人云亦云的時候。比如,上課外班時,我正在算一道題,好不容易算出來了答案。聽到底下的同學說:“錯了,不對!”“答案是二點五!”……於是我徹底蒙了,把已經寫上去的答案又擦了。等到老師講題時我才發現,我原來的答案是對的!有時堅持自己的想法,也未必是壞事吧。

讀了《西遊記》,我收穫了許多東西,不僅故事情節有趣,人物特點鮮明,同時,也領會了許多的道理。我懂得了生活中凡事要有自己的判斷,堅持看法,這就是我最大的收穫。

西遊記讀後感12

孫悟空,想必大家都知道的一個角色。他出自於《西遊記》,是我最喜歡的這個人怎麼可能會問了:“你為什麼喜歡他呢?”這個嘛,請聽我一一道來。

他十分勇敢。在西遊記《孫悟空大鬧天宮》這一回中,他對眾神要來捉拿他這件事毫無畏懼,反而他跟眾神反抗,雖然被二郎神捉拿了,太上老君將她丟入八卦爐中,整整燒了悟空七七四十九天,四十九天出爐時,他並沒有燒成灰燼,反而煉一雙“火眼金睛”。到了最後給還敢跟如來佛祖作對,真的很勇敢,令我感到無比的。

他神通廣大。他有定海神針——金箍棒,這件寶物可以變大變小,大時上天入地,小時像繡花針;有能上天入地的筋斗雲,悟空騎著那個筋斗雲,就像站在雲上面,可威風可帥氣了!還有他那根救命毫毛,那幾根救命毫毛可以變成任何東西:植物、動物……甚至連自己都能變,還可以用來分身,可炫酷了!

他十分堅持。在九九八十一難中,師徒四人從來都沒有放棄過,雖然孫悟空曾兩次回過花果山,但他並沒有放棄,用他機智的`頭腦降了一次又一次的妖,給許多地方的平民百姓帶來幸福,最終他修成正果,被封為“鬥戰神佛”。

這就是我最喜歡的人物——孫悟空,他的堅持與勇敢深深地打動了我,讓我明白了許多道理,夥伴們,你們也喜歡他嗎?

西遊記讀後感13

《西遊記》這本書我想大家都不陌生吧,這是一本家喻戶曉的書,同時也是四大名著之一。

《西遊記》的作者是吳承恩,是一部充滿離奇,精彩的神話故事。主要講述了孫悟空保護唐憎西天取經的故事,一路斬妖除魔,走過十萬八千里,前後幾十年,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最後取回真經的故事。《西遊記》這本書充滿奇思妙想,營造了一個十分好玩的神話世界,故事情節跌宕起伏,有喜有悲,十分有趣,吸引了我的注意。書中的各個人物形象也十分有特色。其中最令我難忘的一章就是“三打白骨精”,非常精彩,講述了孫悟空三次打敗想吃唐僧肉的白骨精,儘管白骨精變化了三次人形。但還是逃不過孫悟空的火眼金睛。可是唐僧是個漂亮的僧人,他以為孫悟空打死了的妖精是普通的居住在山裡的人。所以一氣之下把孫悟空趕走了。

後來唐僧被其他妖精抓走,豬八戒為了救出師傅,上花果山尋找孫悟空幫忙。最後師徒四人又一次踏上了西天取經的道路。

我想每個人都喜歡孫悟空吧,可是我們並不能否認唐僧的'品質“堅持不懈”,追求一個目標,從未動搖,是一個好的領導者。在女兒國的那段日子裡,唐僧並沒有因為女兒國國主的誘惑而妥協,而是與孫悟空一行人繼續踏上了取經的不歸路。

通過《西遊記》這本書,我認識了吃苦耐勞的沙僧,是非分明愛憎分明的孫悟空,憨厚的豬八戒,同時也明白了做任何事情都要堅持不懈,與夥伴團結一致的道理!

西遊記讀後感14

最早地看到《西遊記》還是在電視上看到的,當時它的每一集都深深吸引著我。當我拋開電視劇的評論,當我真正地開啟這本經典去讀的時候,我才發現它所呈現的神魔世界是這麼神奇浪漫,裡面的人物各有各的個特點,而讀完之後它所給予我們的精神力量又是如此的溫暖和強大!

在去西天取經之前,唐僧師徒幾乎都犯了錯!唐僧的前世是金蟬子,因為輕慢佛法被貶入凡間為人!孫悟空大鬧天宮被壓在五行山下!豬八戒因為調戲嫦娥被貶下凡間,錯投豬胎!而沙和尚打碎玻璃盞貶入凡間!白龍馬是因為火燒明珠遭受懲罰。從這一些事情中我們可以看出,他們是不完美的,當他們受命去西天取經的時候,其實是想戴罪立功,以修成正果。

但是他們各自的缺點又成了取經成功的阻礙,如唐僧的`肉眼凡胎,無法應對妖邪;孫悟空急躁,又愛賣弄,缺乏耐心;豬八戒好吃懶做,膽小好色,意志不堅定;沙僧中規中距,遇事缺乏主見……這些缺點使他們無法獨立完成取經的使命,而要團結在一起才能取得成功。

事實上,他們真的做到了——不僅走完了十萬八千里路,還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最終取得了真經。這樣的成功來之不易,真正的原因是離不開他們之間的團結和配合,也離不開他們對求取真經的堅定的信心和麵對苦難時勇敢堅韌的品格。

我們每個人都像唐僧師徒一樣,犯過一些錯誤,有著一些缺點,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磨難,我們只有努力,才會跨過重重的阻礙,遇見更好的自己。

西遊記讀後感15

我看了一本非常好看的書,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

書的主要內容講的是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一路經過了各種磨難,最終取得真經的'故事。我有些疑問,孫悟空有筋斗雲,為什麼不能直接飛到西天?孫悟空有火眼金睛,為什麼唐僧沒有呢?唐僧是師傅,為什麼沒有徒弟們厲害呢?帶著種種疑問,我讀完了這本書。

孫悟空神通廣大,但打妖怪時總是不能一下打死,師傅被妖怪捉,孫悟空去救時,第一次總不能成功,然後他就會想出一切辦法。這些事情的背後,是不是告訴我們做任何事要堅持不懈?我們讀書時,心裡都有理想,總是三天打魚,兩天晒網。行百里者半九十,我們都應該持之以恆,才能走向成功。

豬八戒貪吃懶惰,但師徒四人裡卻不能少了這個大角色,因為唐僧每次念緊箍咒,孫悟空和唐僧吵架時,都是豬八戒上前勸。有一次,孫悟空回了花果山,也是豬八戒出馬,把他勸了回來。他是人情的調和劑。我們在別人發生矛盾時,也應該像豬八戒一樣,調合矛盾,讓大家和好如初。

沙僧不愛說話,他的主要任務就是挑著大家的行李,雖然他的本領不大,話也最少,但是我覺得他最踏實能幹。踏實能幹是現在社會最有力的工具,有了它,往往離賞識,離優秀就不遠了。

唐僧心地善良,雖然沒有什麼法力,但他卻能得到徒弟們的尊重,一路上能得到徒弟們的關心和保護,這是我最佩服的地方。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心。同學們,我們務必做一個善良的人,保持善良的個性,好人一定有好報的。

合上書的最後一頁,我想到了許多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