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文城>校園範本>觀後感>

愛和自由讀後感(15篇)

觀後感 閱讀(1.43W)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愛和自由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愛和自由讀後感(15篇)

愛和自由讀後感1

《愛和自由》的作者是孫瑞雪,中國著名的教育家,兒童心理學家,“愛和自由、規則與平等”教育精神的創始人;“完整的人和完整的成長”教育思想的創始人;兒童敏感期的創始人;這本書的寫作是基於蒙特梭利的教育理論。

看到書名——《愛和自由》,我們首先會思考愛是什麼?自由又是什麼?無數人試圖回答這個問題,每個心靈對愛的認識是不同的,所以答案也是不同的,無法用言語說清,愛是生命的祕密。父母對於孩子的愛是世界上最無私最偉大的愛,作為老師的我們對孩子的愛也是偉大的愛,但是這種愛更需要的是一種正確的表達方式,讓埋藏在孩子內心深處的種子長成一棵參天大樹;人人都在追求自由,可是對自由的定義和愛的定義一樣,是沒有確切答案的,簡單的說是按照自己的意願做事,就是人能夠按照自己的意願決定自己的行為,這本書可以說自由是一種尊重吧,尊重生命原本的樣子,不給孩子太多的規則和束縛,面對孩子,有時我們卻又很難把握自由和原則的尺度。

對於孩子的愛和尊重,我們中國很多父母都喜歡把自己的觀念強加到自己孩子身上,把自己很多未曾實現的夢想寄託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有朝一日能成為自己夢想的那一個,孩子揹負父母沉重的寄託,生活得很累,所以從孩子的立場為孩子著想,從而更理解他們的想法,理解是溝通的最直接的橋樑。

我知道給孩子愛和自由,如果只是所說那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但是要真正的做到卻不是那麼輕鬆的,傳統的教育,傳統的文化,傳統的風俗,好多好多的傳統限制著我們今天的精神活動和行為,當我們覺得孩子是這樣的時候,他們呈現的卻總是另一個樣子;我們給他們的偏不要,我相信父母此時一定在想,我都把最好的給他了,他總是不要,我有給他愛啊,我是如此的愛他,為什麼他還是不如我的意呢?要做到真正的給孩子愛和自由,我們首先要面對的是我們自己內心的痛,面對即使是孩子從你身上掉下來的.肉,但是他是他,你是你的這個事實,要放下對孩子的期待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即使我是一名教師,也需要面對這痛的,期待是老師的期待,如果將其投射在學生身上,那便是在禁錮他們的自我發展,是在壓抑他們的自我發展,要給他們全然的自由和愛,必須先放下內心的期待,放下對孩子們的那些不允許,只有這樣才能給孩子們自由並且給他們真正的愛。

愛孩子,要時時刻刻關注他們的心理髮展,在生活中給予點點滴滴的愛,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每天接觸最多的就是孩子,孩子也有自己的思想,需要我們老師通過更多的主動關心,真誠的愛,堅持不懈的努力去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這樣學生才願意給我們溝通,因為這是一本愛孩子的書而不是教孩子的書,希望讓我們的愛像陽光一樣包圍著孩子們而又給我們光輝燦爛的自由。

愛和自由讀後感2

我是一名剛畢業的大學生,所學專業是金融學,我的專業和我現任工作沒有一點聯絡。而我對幼兒教育也不是很瞭解,知道的只是簡單的,很淺的傳統教育方式。中國的傳統的教育方式都不太瞭解的我,現在有機會嘗試西方的幼兒教育。

愛和自由,起初在看到這本書的時候,不是很理解。愛是什麼?自由是什麼?大多數人認為的愛是在長期的相互感知中逐漸堆積起來的,類似親情或者就是親情的感覺,就是愛。而自由,是由自己作主;在法律允許範圍之內不受限制和約束。蒙特梭利說:“兒童只要依靠愛和自在,才能失掉成長的全部能量,以便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人。”在幼兒園裡,其成長更倚靠自我教育,而不是來自成人。成人更多的,就是給孩子營造一個積極的充滿愛和自由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中讓孩子的潛能上得以發揮。在6歲前,給孩子充分的自由,孩子並不會因為這些自由而變得毫無組織與紀律,相反,在自由中,他就變得自律與順從。在中國,遺憾的是,大部門家長卻不懂得這些,他們做了些什麼呢?一方面,他們總在孩子沒感覺的時間強制孩子。另一方面,他們在孩子有感覺的時間沒有把相應的詞語同孩子內涵的'感覺配上對。

孫老師的《愛和自由》讓我瞭解到孩子並不是什麼都不知道的來到這世界,他(她)們是伴隨著內在的一種東西來到這世界,蒙特俊利把這稱為“精神胚胎”。孩子的思想是很簡單的,成人要是和他們說話太多或者複雜的時候,孩子的思維就會被成人弄的混亂,用簡單的話去和孩子溝通,這樣孩子的思維就不會很亂。成人有太多的“專制”和“越權”,總感覺孩子就是孩子,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我們總是讓孩子事事聽從大人的安排,可不知這樣恰恰違背了孩子發展的程式和心理,成人常常想把自己的思想強加到孩子身上,把自己的經歷轉嫁到孩子身上,希望孩子有朝一日能成為自己夢想中的那一個,孩子揹負著父母沉重的寄託,生活的好累,孫老師曾說過的“同情兒童的苦難”!讀過這本書的我有所收穫,能更寬容面對發生在孩子身上的每件事,從孩子的立場為孩子著想,從而更理解他們的想法,理解是溝通的最直接的橋樑。

其實,何止是兒童,在充滿指責、冷漠、抱怨的環境裡,任何人都不會感覺到快樂,也不能好好工作。相反,如果周圍的環境充滿了愛、自由與溫情,人與人相互理解、相互寬容,家庭是不是就能和睦,工作是不是就會快樂、有效率的多?

愛與自由並重,我們要把愛帶給每個孩子,同時,也適當放手給他們自由,只要多加引導和體恤,要學會相信,在此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必定會快樂、堅強、充滿創造力和勇氣。

愛和自由讀後感3

“只要我們潛心地去愛兒童,兒童就會變得非常美好。只要愛兒童,我們就會給兒童自由。有了愛和自由,兒童就具備了成長的基本條件。有一天,自由和愛就會在漫長的童年時代過去後,在一個身上形成最美、最崇高、最具人格魅力的品質。”——摘自孫瑞雪《愛和自由》

正如題目所言,在這本書中,蒙氏幼兒園的園長孫瑞雪通過大量的例項來論述自己的觀點:只要給孩子充分的愛、充分的自由,才能促成兒童按照自己的內心發展成專注、寬容、堅強的、完整的人。

關於兒童,連弗洛伊德這樣的大師所言也未必正確,我們普通人就知之更少了!不過,作者的這一觀點,我倒是深表贊同。本來嘛,小孩子如同一張白紙一樣來到人世,對什麼都好奇是必然的,既然好奇,那麼必然要去探索,口、手、腳等都是兒童探索世界的好武器!在兒童探索世界的過程中,因為經驗欠缺,必然會產生各種各樣大人看起來淘氣的行為。如果真的愛孩子,又瞭解了這一點,給予兒童更多的'自由,讓他去按照自己的意願發展、完善,豈不是能塑造孩子!

記得曾經有位姐姐帶著自己正上幼兒園的女兒來玩,小女孩活潑可愛,新奇地望著周圍的一切。年輕的媽媽告訴女兒:“這位阿姨是老師!”“老師……”聽到這兩個字,小女孩頓時害怕地躲到了媽媽身後。姐姐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而我卻笑不出來:小女孩的老師到底對她做了什麼,以至她竟然如此害怕老師?

這件事也許是個案,但確實讓我在一段時間之內對中國的幼兒教育產生了擔憂。《愛和自由》就有一個老師粗暴對待學生的案例:某幼兒園,老師和孩子在玩扔球,老師扔了一個球給孩子,孩子沒接住,“笨死了,連個球都接不住!”接著是孩子把球扔給老師,結果,老師也沒接住。當時看到這一幕的蒙氏老師想:這回老師沒話說了吧!接著,令人驚愕的一幕發生了,老師說:“笨死了,連個球都不會扔!”

怎麼著都是孩子的錯!可想而知,經常被這麼指責的孩子必然會膽怯、不自信、內向、對別人也不會寬容到哪兒去,並且對什麼都沒信心,也不敢去挑戰自己,更不用提什麼創造力了!

其實,何止是兒童,在充滿指責、冷漠、抱怨的環境裡,任何人都不會感覺到快樂,也不能好好工作。相反,如果周圍的環境充滿了愛、自由與溫情,人與人相互理解、相互寬容,家庭是不是就能和睦,工作是不是就會快樂、有效率的多?

當我們理解了這一點,是不是就會更加以寬容的心態來面對這個紛亂的世界呢?

愛和自由讀後感4

這是我第一次接觸蒙氏理論的書,記得當時在網上訂購時還是抱著試試看的心理,拿到書後才一翻,就馬上被吸引住了,一邊看一邊打心眼裡認同,合上書本,內心充滿了接觸到真理的激動。

都說只有切身感受的事物才會特別認同,現在卻已經想不起來到底是書裡哪些案例和說法觸動了自己,只知道一邊翻閱一邊忍不住幻想:如果自己從小能在“愛和自由”的教育理念下成長是多麼的幸福,甚至有一種衝動,恨不得把書上的文字騰印到父母的腦子裡,告訴他們當年那種傳統的教育方法是怎樣傷害和扼殺了孩子的自尊和自信。總之,由此“愛和自由”的理念已經深深紮根在心裡,看著孩子們無邪的笑臉,作為老師的神聖使命感再次昇華,看著孩子的臉,在心裡對她們說我也要“讓我的愛象陽光一樣包圍著你們,而又給你們光輝燦爛的自由”!

“在愛孩子的這個問題上,我們不能以現有的經驗對待孩子,因為現有的經驗早已過時。”曾經,我也認同一個家庭裡的孩子至少要怕一個人,要有個人“鎮”得住他;認同孩子小的時候講不通道理的時候,至於道理,長大了就會懂了;認同一個凌厲的眼色使過去,孩子就噤若寒蟬的“威嚴”……因為,我們就是在這樣的`教育中成長的,我們從小按著“乖孩子”的模式去聽話、不惹事、好好學習、不貪玩,按著父母安排的路去讀文科或理科、考甲校或乙校、進A單位或B單位,到我們成為父母,再理所當然地按這個模式去教孩子。

我們從來沒有或者有過卻沒有答案去問自己:我想要一個什麼樣的人生?眼前這些就是我想要的嗎?我們的身體已經成熟,我們的心智卻停滯不前,面對紛擾的社會,我們內心的惶恐不安遠遠大於自尊自信,這就是傳統教育帶來的後果。為什麼一代一代的父母都對自己的處境不滿意,拼命把希望寄託在孩子身上,要孩子“按我說的去做,但不要學我”?為什麼父母以自身的經歷和教訓教導孩子卻不能使孩子走上一條屬於自己的自強自立的人生道路?

現在,我不再站在“上帝”的角度去指使她們的方向,而且從瞭解自己開始,瞭解生命的意義,瞭解成長的規律,認識到並尊重每一個新的獨立的個體,蹲下來,時刻關注自己和她的成長,用真正的、無限的、無條件的愛滋潤彼此的心靈,讓“內心的小孩”和現實的孩子一起快樂、自由地成長!

愛和自由讀後感5

我是一名剛畢業的大學生,所學專業是金融學,我的專業和我現任工作沒有一點聯絡。而我對幼兒教育也不是很瞭解,明白的只是簡單的,很淺的傳統教育方式。中國的傳統的教育方式都不太瞭解的我,此刻有機會嘗試西方的幼兒教育。

愛和自由,起初在看到這本書的時候,不是很理解。愛是什麼?自由是什麼?大多數人認為的愛是在長期的相互感知中逐漸堆積起來的,類似親情或者就是親情的感覺,就是愛。而自由,是由自我作主;在法律允許範圍之內不受限制和約束。蒙特梭利說:“兒童只要依靠愛和自在,才能失掉成長的全部能量,以便成為真正好處上的人。”在幼兒園裡,其成長更倚靠自我教育,而不是來自成人。成人更多的,就是給孩子營造一個用心的充滿愛和自由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中讓孩子的潛能上得以發揮。在6歲前,給孩子充分的自由,孩子並不會因為這些自由而變得毫無組織與紀律,相反,在自由中,他就變得自律與順從。在中國,遺憾的是,大部門家長卻不懂得這些,他們做了些什麼呢?一方面,他們總在孩子沒感覺的時光強制孩子。另一方面,他們在孩子有感覺的時光沒有把相應的詞語同孩子內涵的感覺配上對。

孫老師的《愛和自由》讓我瞭解到孩子並不是什麼都不明白的來到這世界,他(她)們是伴隨著內在的一種東西來到這世界,蒙特俊利把這稱為“精神胚胎”。孩子的思想是很簡單的,成人要是和他們說話太多或者複雜的時候,孩子的思維就會被成人弄的混亂,用簡單的話去和孩子溝通,這樣孩子的思維就不會很亂。成人有太多的“專制”和“越權”,總感覺孩子就是孩子,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我們總是讓孩子事事聽從大人的安排,可不知這樣恰恰違背了孩子發展的程式和心理,成人常常想把自我的`思想強加到孩子身上,把自我的經歷轉嫁到孩子身上,期望孩子有朝一日能成為自我夢想中的那一個,孩子揹負著父母沉重的寄託,生活的好累,孫老師曾說過的“同情兒童的苦難”!讀過這本書的我有所收穫,能更寬容應對發生在孩子身上的每件事,從孩子的立場為孩子著想,從而更理解他們的想法,理解是溝通的最直接的橋樑。

其實,何止是兒童,在充滿指責、冷漠、抱怨的環境裡,任何人都不會感覺到快樂,也不能好好工作。相反,如果周圍的環境充滿了愛、自由與溫情,人與人相互理解、相互寬容,家庭是不是就能和睦,工作是不是就會快樂、有效率的多?

愛與自由並重,我們要把愛帶給每個孩子,同時,也適當放手給他們自由,只要多加引導和體恤,要學會相信,在此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必定會快樂、堅強、充滿創造力和勇氣。

愛和自由讀後感6

自10月3日收到《愛和自由——孫瑞雪兒童教育演講錄》以來,我翻看了其中大部分內容。不時對自己的教育行為進行比照。有時這種比照讓我很心痛,是愧疚之痛。我對一些教育現象及其本質知道得太遲了。錯過了多少教育時機,又造成了多少遺憾!

比如昨晚看到的關於“神遊”一節。“神遊”指胡思亂想,想的跟做的不一樣。這是心理障礙的表現:心裡想做某件事,卻受到壓抑,不敢做,轉而去做了另外一件事情,或者只是幻想、胡思亂想。

這樣的孩子何其多哉!昨天下午我帶心悅去外邊玩“釣魚”遊戲(用帶磁鐵的魚竿吸水裡的`帶鐵的塑料魚)。有個男孩坐在那裡用小魚網撈魚。他媽媽看見後迅速過來說,孩子,這魚是讓釣的,不能用手撈。說著,奪下男孩手裡的魚網,把一根魚竿塞到孩子手裡:你看,就這樣,用魚竿釣魚。那孩子自始至終臉上毫無表情,目光迷離。他的選擇權被媽媽的好心剝奪了。他只是想用魚網嘗試一下,卻被橫加阻止了,而他的媽媽對此毫無知覺。

我們玩了釣魚以後去盪鞦韆。一個約5歲的小女孩正在蕩,蕩得很低。她媽媽顯然對此很不滿意,就口授“要領”:“寶貝,你把腿往前伸,然後往回縮;再往前伸,往後縮;再往前,再往後……”態度生硬,還有點漫不經心。那小女孩聽了並沒有多大反應,而是看了我們一眼。我感覺她的眼神裡有一種難堪。在一個小妹妹面前被媽媽以教訓的口氣教授盪鞦韆,一定讓她很傷自尊。經過一番指導,她蕩得比剛才高一些了。又蕩了沒幾下,她就跳下來走了。她根本沒提起興趣來。這位媽媽跟女兒說話的語氣就像一位嚴厲的體育教練,不像一位母親,生硬,沒有感情,簡直不顧及女兒的感受,甚至還因為女兒動作的不協調而嗤嗤笑了一下。而她的爸爸,就在一邊玩跑步機,這一切似乎與他無關。

說到父親,我領著心悅在外面玩,見過好幾個父親,他們根本不管孩子,我是說,不教育孩子。雖然他們和孩子一起出來,但他們不跟孩子交流,不跟孩子一起玩,只是遠遠地坐在一邊看著孩子玩,要麼乾脆望著別處。好像看孩子只是當媽的事情,他們不需要參與。也許他們認為,當爸爸的只要掙錢養家就夠了。我懷疑,這是很多父親的想法。我真替這樣的人難過,他們把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上,卻不願意花時間和精力和孩子待在一起。他們沒有意識到,父親在子女的成長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雖然現在生活好多了,但是有多少人真正重視教育呢?

學校裡有不少孩子,明顯缺乏家庭教育。他們對很多事情都不懂,沒有規矩,不懂節制。他們的家庭背景,恐怕都相似吧。

愛和自由讀後感7

讀了《愛和自由》我還是有一些感觸的,也有一些困惑:

一 觸動:

書中最觸動我的地方是關於父親的愛對女兒的影響這一段,“如果女孩子在童年的成長過程中,沒有得到父親的肯定和誇獎的話,她長大後可能在婚姻上比較失敗.......”這一段雖然這不是這本書的主流思想,但的確對我的觸動很深。我小的時候爸爸從來不誇我的,他不是不愛我,也不是不喜歡我,但他們那一代人似乎不懂得怎麼去愛孩子。當家裡有客人來我家,客人誇我哪裡哪裡很好的時候,爸爸都會說:“好什麼呀”這讓我很灰心。

前段時間和老公有些問題,那天我們半夜跑到小區的草地上談心。

老公問我問什麼做什麼事情都那麼需要他的肯定,我說:“我那麼盡力地去做一件事,都得不到你的肯定,我當然不舒服。以前工作的時候有老闆和同事的肯定,現在不工作了,一個全職家庭主婦,能得到誰的肯定呢?當然是你。”老公說:“你為我和為我們這個家做的'所有的事情我都放在心裡,我知道你為我們也犧牲很多,但我覺得沒必要總是掛在嘴上啊?如果你真的這麼在乎,我以後每天都誇你好了。”

看了《愛和自由》後我明白了,原來是我在小的時候沒有從父親那裡得到足夠的誇獎。

二:困惑

關於配對,對於一個小BB,我們要怎麼做才能真正做到我們說的和他感覺的配上對呢?就如書中的例子,一個孩子咬一下梳子,再咬一下毛巾。如果這個孩子在咬毛巾,我們是該說“柔軟”還是該說“毛巾”?

我弄不明白,我們怎麼能知道孩子這時候的注意力是在這個東西本身,還是他對這個東西的感覺?

還是這個東西的顏色?蒙氏要求簡潔,要求將一個概念和其他事務隔離開,而在實際操作中又怎麼能夠做得到呢?比如教具色板,舉起來,說:“紅色”,但孩子可能注意的是這個木板的形狀哦。

三:疑問

蒙氏的孩子走到社會上真的能完全適應嗎?書裡有談到這個問題,但她說的是紀律,這個我沒有疑問,我有疑問的是其他方面的適應。就比如尊重這個問題。蒙氏的孩子在院裡是受到尊重的,可是到了社會裡不是所有的人都懂得尊重別人,那麼對別人沒有理由的不尊重孩子會如何應對?書裡有談到一件事情,

講作者的朋友把她的兒子逗哭了,她說她們院裡的孩子是沒有人逗的。但孩子不能總生活在幼兒院裡呀,他要出來呀。出來以後的環境完全是不同於院裡的,孩子怎麼適應?目前社會的大環境還不是蒙氏,那麼怎麼解決蒙氏和非蒙氏介面的問題?

四:感慨

每個父母都是愛孩子的,但愛真的要有方法,做父母的也真的要不斷地學習。如果因為愛孩子而毀了孩子不是太可悲和讓人痛苦了嗎?我從《愛和自由》學到的,該怎麼愛我的孩子!我才有資格和權利對孩子說:“媽媽愛你!”

愛和自由讀後感8

這學期,我有幸讀了《愛和自由》這本書。這本書讓我在孩子早教上有了很大的認識。這本書強調要給孩子更多的愛,更多的自由,才會培養出更加獨立的孩子。

兒童對所有東西的熱愛應該是一種自然而然的過程,是一種薰陶,我們不強迫,但是我們不能不讓她接觸,孩子對周圍的一切不都是從她的觸覺、嗅覺、味覺、視覺、聽覺感知到的,在我們讀給兒童聽故事的時候,不是一種自然的過程嗎,不是聽覺的一種享受嗎?

我們更多一定要關注的是孩子的每個敏感期,要學會尊重孩子。讓兒童在愛和自由中成長!兒童只有依靠愛和自由,才能獲得成長的全部能量,以便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人。"這讓我想起一個學者的一句話:“以愛的情感激發兒童成長的積極性;以自由的空間確立兒童自我意識的.主動性…”

我們不能為了灌輸式的學習而給孩子帶來很多外界的內容和認知,孩子的學習各個階段表現出來的行為都不一樣,比如重複做一件事,重複聽一個故事,孩子會從反覆聽故事中吸收理解內容,首先是邏輯,然後是情節,最後是概念。所以一定要仔細選書,讓孩子吸收好的東西。如果我們沒有意識到智力真正的內涵,或許我們就會走上長輩們的老路,以為成績衡量一切,而忽略了高貴的品質,完整的人格,崇高的道德和充滿創造力的思想。而做好這一部分,0—6歲是關鍵的時期。

愛,獨立,這兩個概念是相互相通的,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也給孩子足夠的空間。生活在壓抑,因為怕犯錯而察言觀色,謹小慎微的狀態下,這樣更容易喪失自我。所以從愛走到獨立,父母要有很大的勇氣,很多時候要學會放手。同時也不可限定孩子的思維,不可“教”孩子一些影響到他創造力的內容,而是讓他自己去感知,去發現。

理解孩子,就是要讓孩子有一個適應的過程,不管是學習還是生活中,我們不能把我們的想法強加在孩子身上,特別是效果上。就像蒙託梭利教育學校不會強迫剛送來的孩子馬上進教室工作學習一樣,孩子都會有一個適應的過程,慢慢接受的過程,只要給予的方法正確,裡面還有愛和自由,這就足夠讓這孩子的成長規律正常起來。這裡面也涉及到紀律的問題,也可以說是專注力的問題,孩子都很喜歡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反覆的做,在長久的專注過程中他才能把握事物的規律,這樣他就願意遵守紀律,並且有了自我控制力。

愛和自由讀後感9

這是本文作者孫瑞雪老師特別鍾愛的一首詩,《愛和自由》始終貫穿著愛和自由如何平衡的關係,學會愛孩子、學會放手,給孩子自由,讓孩子按照自己的內心發展,並不是溺愛、縱容、沒有規則,給孩子“愛和自由,規則與平等”的環境,用愛的情感喚醒孩子成長積極性;以自由空間確立孩子創造熱情和自我意識;以規則形成孩子的社會秩序和內在智慧,用平等的關係引導未來社會的和諧和文明。

彤彤出生後,媽媽在家休了一年產假,沒有離開過一天,等要上班時,想孩子肯定受不了一天沒有見到媽媽,沒想到他竟然適應的很好,沒有所謂的分離焦慮症,當時不是很明白,怎麼跟大多數孩子不一樣,是不是晚熟呀,看了此書才明白孩子在愛的環境下成長,安全感一旦建立,就不太會對新環境產生恐懼,這一點在他剛入園時也得到了體現。

很多人都認為彤彤是個非常有禮貌的孩子,但更是個開不起玩笑的小孩,開始好好的,只要一逗,就翻臉,就會惱,發脾氣,甚至還會哭。但是周圍大多數的孩子都不是這樣的,無論怎樣逗,都笑嘻嘻不在乎。所以經常會有人私下跟媽媽說,這孩子遺傳誰呀,你們兩個性格都挺好的,怎麼他的脾氣這麼大,媽媽也大惑不解。看了這本《愛和自由》後恍然大悟,第五章 不同品質的心理和智力中專門講了這種狀況,原因是媽媽對彤彤說到做到,也要求爺爺、奶奶言出必行,欺騙孩子會造成他對你的不信任,彤彤一直在這種環境下長大,自然不經逗。大多數成人跟孩子交往的一貫方式就是逗,但是他們大都不知道青少年“惡作劇”大多是源於兒童時期的“逗”。

彤彤上幼兒園選擇的是蒙氏班,那時媽媽對蒙氏理念還是模模糊糊,選擇是因為蒙氏班是小班制,孩子少,老師多,孩子可以得到好的照顧。上了幾天後,老師向媽媽反映彤彤是個非常有個性的孩子,隨心所欲、自由自在,人家都在上課,他在玩玩具,人家都在排隊,他站在一旁觀看。還好是蒙氏班,還好老師受過蒙氏教育培訓,雖然老師認為他自由過度,但是也沒強加干預,漸漸的彤彤就融入到集體生活中來了。看了這本書後,深刻了解了蒙氏教育的精髓,慶幸當初的選擇沒錯。

孩子剛剛出生的'時候,每個家長都是以欣賞、讚美的眼光看著獨一無二的寶貝,漸漸長大以後,欣賞、讚美被越來越多的批評、指責、約束所代替。正如作者所說的,要學會從一切如是中將愛剝離出來,孩子才真正可以接收到愛的禮物,我們一生能夠給予孩子的只有一樣,那就是愛。

每翻看一次總能得到新的收穫,好書真的是要不斷翻閱學習的!

愛和自由讀後感10

看完這本書,會讓你覺得心頭像壓了一塊大石頭那樣,真的,很沉重。 書的作者是一位長期從事蒙氏教育的工作者,她的理念、她的思想,她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會讓你,尤其是為人母的你、為人師的你感慨萬分。到底,我們都對孩子做了什麼!我們真的是在愛孩子嗎?或許,就像作者所說的那樣,我們更愛的是我們自己?

說到愛孩子,我們的爸爸媽媽們或許都會拍著胸脯肯定自己,但是如果是問給孩子自由了嗎?很多爸爸媽媽們都不敢出聲了。我們老師呢?對孩子,我們又給了他們足夠的自由嗎?答案是:沒有。

在我們傳統的思維裡,自由代表的就是放縱,就是不聞不問。所以,我們掛著“愛”的旗號,包辦了孩子的一切。怕孩子摔疼,我們始終牽著他們的手不肯放開;怕孩子弄髒,嫌他們慢,我們堅持餵飯、幫他們穿衣、穿鞋襪;為了孩子“好”,我們幫他們做好了所有的選擇,吃什麼、穿什麼、看什麼、玩什麼,而且還幫他們安排好了時間。孩子們什麼都不用考慮,按著我們為他們安排好的路線一步一步的走著,如果偏離了這條路線,就是不聽話……

天啊!多麼可怕,這就是我們給孩子的愛麼?

我非常慶幸自己看了這本書,因為我從中明白了孩子他一生下來就蘊涵著強大的精神力量,他將按照內在的成長規律成長!

那我們要給予孩子的是什麼呢?是使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得到愛,給予孩子成長的機會,並讓孩子感知到您的愛,為孩子的'發展和每一個生活細節提供條件和幫助。而這些必須建立在你對孩子生命發展瞭解的基礎上。有很多的父母對孩子的成長一無所知,他總是從自己的成長經驗或是從自己的利益出發,從不知從孩子的利益出發。真正會愛孩子的父母,他的孩子在各方面的發展都非常出色,比如說孩子對父母的依戀程度比較小、獨立性強、思維開闊、自信等等,最重要的是孩子快樂無比。

還有一點想說的是讓孩子從愛走向獨立。因為孩子是靠愛而走向成長、走向獨立、走向充滿幸福的人生。愛是孩子獨立的前提,獨立是孩子被愛的結果。所以當媽媽很“倒黴”,你必須多愛孩子,不能多愛自己。那為什麼我們大多數的成人做不到這一點呢?因為我們也沒有長大,也在渴求愛,也在走向獨立的途中。

是的,當我們有了孩子的時候,我們想我們會更愛我們的孩子,我們希望孩子比我們成長得更好,但我們卻做不到。因為我們的童年大都成長得不好,那些不好的東西已經作為潛意識積澱在我們身上,我們也在用這些東西對待孩子。

所以,要更好的愛我們的孩子,首先要改變的是我們自己,任何人都是可以改變的,只要你能尋找到一個愛你的人,先讓自己長大、獨立,讓自己內心充滿愛!

讓我們期待:孩子因為愛而願意順從,因為有意志而能夠順從。

愛和自由讀後感11

看了孫瑞雪的《愛和自由》感受很多,這是我第一次接觸蒙氏理論的書,拿到書後才一翻,就馬上被吸引住了,一邊看一邊打心眼裡認同,合上書本,內心充滿了接觸到真理的激動。都說只有切身感受的事物才會特別認同,現在卻已經想不起來到底是書裡哪些案例和說法觸動了自己,只知道一邊翻閱一邊忍不住幻想:如果自己從小能在“愛和自由”的教育理念下成長是多麼的幸福,甚至有一種衝動,恨不得把書上的文字騰印到父母的腦子裡,告訴他們當年那種傳統的教育方法是怎樣傷害和扼殺了孩子的自尊和自信。總之,由此“愛和自由”的理念已經深深紮根在心裡,看著孩子們無邪的`笑臉,作為老師的神聖使命感再次昇華,看著孩子的臉,在心裡對她們說我也要“讓我的愛象陽光一樣包圍著你們,而又給你們光輝燦爛的自由。”

愛是什麼呢?“愛是忍耐,愛是慈祥,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無禮不求益,不動怒。只喜歡真理凡是包容,凡事相信,凡是盼望,凡是忍耐愛是永不止息的等待。”書中是這樣的定義“愛”的。“不動怒、相信、盼望、永無止息的等待”是打動我最深的字眼。

在愛孩子的這個問題上,我們不能以現有的經驗對待孩子,因為現有的經驗早已過時。”曾經,我也認同一個家庭裡的孩子至少要怕一個人,要有個人“鎮”得住他;認同孩子小的時候講不通道理的時候,至於道理,長大了就會懂了;認同一個凌厲的眼色使過去,孩子就噤若寒蟬的“威嚴”因為,我們就是在這樣的教育中成長的,我們從小按著“乖孩子”的模式去聽話、不惹事、好好學習、不貪玩,就是好孩子。我們從來沒有或者有過卻沒有答案去問自己:我想要一個什麼樣的人生?眼前這些就是我想要的嗎?我們的身體已經成熟,我們的心智卻停滯不前,面對紛擾的社會,我們內心的惶恐不安遠遠大於自尊自信,這就是傳統教育帶來的後果。為什麼一代一代的父母都對自己的處境不滿意,拼命把希望寄託在孩子身上,要孩子“按我說的去做,但不要學我”?為什麼父母以自身的經歷和教訓教導孩子卻不能使孩子走上一條屬於自己的自強自立的人生道路?

讓我們從瞭解自己開始,瞭解生命的意義,瞭解成長的規律,認識到並尊重每一個新的獨立的個體,蹲下來,時刻關注自己和她的成長,用真正的、無限的、無條件的愛滋潤彼此的心靈,讓“內心的小孩”和現實的孩子一起快樂、自由地成長!

愛和自由讀後感12

讀書只是一種提升自我的開始。當我拿起孫瑞雪老師寫的《愛和自由》的時候,我覺得抓住和把握一個兒童的前六年,真的太重要了,這本書中有幾句話給我很大啟示。“人的成長過程實際上是一個心理的成長過程,而不是一個智力的成長過程,智力成長是附著在心理成長上的。我們要做孩子精神上的僕人而不是主人。”不難看出,孩子的智力發展和心理髮展都是很重要的。而我們在教育孩子或關心孩子時就要採取有效的.方法。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每天接觸最多的就是孩子。孩子也有自己的思想,需要我們老師通過更多的主動關心、真誠的愛、堅持不懈的努力去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這樣才願意和你溝通。我通過這本書,讓我明白對孩子生活上的悉心照料固然重要,但是對孩子心理的關注更為重要,我們要了解孩子的心理,瞭解以後才可能理解孩子。孩子的內心世界真的很奇妙,不要簡單地以成人的眼光去看待他,不要以成人的行為準則去規範約束孩子。其次我們要給孩子自由。首先是行動的自由,吃喝拉撒睡、觸控、遊戲等方面的自由。有了這樣最基本的自由,幼兒才能隨之產生獨立的思維。在完全獲得這樣的獨立自主之後,孩子的“自由”上升到更高層次,即行為的自由,自己做決定、做選擇,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簡單地說,行動的自由,導致思維的自由,最終導致行為的自由、自主。當然這種自由並不是無限制的自由,蒙特梭利說過——自由是建立在一定規則上的自由。並不是什麼都依著他,不約束不管教,這個度就需要我們老師、家長來把握。

最後當孩子出現問題時,我們作為家長、老師要及時反思是不是自己的教育出現了問題,我們有沒有發自內心的去理解,愛孩子!愛是什麼呢?“愛是忍耐,愛是慈祥,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無禮的事,不求己益,不動怒,不圖謀惡事,不以不義為樂,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的等待。”

有人說孩子就是一張白紙,我們給什麼他們就會接受什麼,真的是這樣,所以我就懂得什麼才是真正的愛,怎樣做才是給孩子真正的愛!我想這也是孫瑞雪老師的《愛和自由》帶給我的教育真諦吧!讓我們都學會觀察、學會等待。改變一個觀念:允許孩子犯錯誤,錯誤和失敗能給孩子帶來更多的東西和成功。

愛和自由讀後感13

看了孫瑞雪的《愛和自由》感受很多,這是我第一次接觸蒙氏理論的書,拿到書後才一翻,就立刻被吸引住了,一邊看一邊打心眼裡認同,合上書本,內心充滿了接觸到真理的激動。

都說僅有切身感受的事物才會異常認同,此刻卻已經想不起來到底是書裡哪些案例和說法觸動了自我,只明白一邊翻閱一邊忍不住幻想:如果自我從小能在“愛和自由”的教育理念下成長是多麼的幸福,甚至有一種衝動,恨不得把書上的文字騰印到父母的腦子裡,告訴他們當年那種傳統的教育方法是怎樣傷害和扼殺了孩子的自尊和自信。總之,由此“愛和自由”的理念已經深深紮根在心裡,看著孩子們無邪的笑臉,作為教師的神聖使命感再次昇華,看著孩子的臉,在心裡對她們說我也要“讓我的愛象陽光一樣包圍著你們,而又給你們光輝燦爛的自由。”

愛是什麼呢?“愛是忍耐,愛是慈祥,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無禮不求益,不動怒……只喜歡真理凡是包容,凡事相信,凡是盼望,凡是忍耐愛是永不止息的等待。”書中是這樣的定義“愛”的。“不動怒、相信、盼望、永無止息的等待”是打動我最深的字眼。

在愛孩子的這個問題上,我們不能以現有的經驗對待孩子,因為現有的經驗早已過時。”以往,我也認同一個家庭裡的孩子至少要怕一個人,要有個人“鎮”得住他;認同孩子小的時候講不通道理的時候,至於道理,長大了就會懂了;認同一個凌厲的眼色使過去,孩子就噤若寒蟬的“威嚴”……因為,我們就是在這樣的教育中成長的,我們從小按著“乖孩子”的模式去聽話、不惹事、好好學習、不貪玩,就是好孩子。

我們從來沒有或者有過卻沒有答案去問自我:我想要一個什麼樣的人生?眼前這些就是我想要的'嗎?我們的身體已經成熟,我們的心智卻停滯不前,應對紛擾的社會,我們內心的惶恐不安遠遠大於自尊自信,這就是傳統教育帶來的後果。為什麼一代一代的父母都對自我的處境不滿意,拼命把期望寄託在孩子身上,要孩子“按我說的去做,但不要學我”?為什麼父母以自身的經歷和教訓教導孩子卻不能使孩子走上一條屬於自我的自強自立的人生道路?

我們瞭解自我開始,瞭解生命的意義,瞭解成長的規律,認識到並尊重每一個新的獨立的個體,蹲下來,時刻關注自我和她的成長,用真正的、無限的、無條件的愛滋潤彼此的心靈,讓“內心的小孩”和現實的孩子一齊歡樂、自由地成長!

愛和自由讀後感14

的確是這樣。孩子在幼兒園時,其成長更倚靠自我教誨,而不是來自成人。成人更多的,就是給孩子營造一個積極的充滿愛和自在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中讓孩子的潛能得以發揚。愛的教育讀後感30字在六歲前,給孩子充實的自在,孩子並不會因為這些自在而變得毫無構造與紀律,相反,在自在中,他就變得自律與順從。

蒙特梭利說:“兒童只要依靠愛和自在,才能失掉成長的全部能量,以便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人。”這讓我想起一個學者的一句話:“以愛的情感謝發兒童成長的積極性;以自在的空間建立兒童自我認識的自動性……”

在蒙氏教誨,必要孩子們遵循的“規矩”特別少,比較主要的三條:第一,不傷害自己;第二,不傷害別人;第三,不傷害環境。孩子們在遵守這三條基本規矩的'條件下,他們有權利為自己做決議,他們可以做自己的主人。

蒙特梭利說:“兒童只要依靠愛和自在,才能失掉成長的全部能量,以便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人。”這讓我想起一個學者的一句話:“以愛的情感謝發兒童成長的積極性;以自在的空間建立兒童自我認識的自動性…

遺憾的是,大部門家長卻不懂得這些,他們做了些什麼呢?一方面,他們總在孩子沒感覺的時間強制孩子。另一方面,他們在孩子有感覺的時間沒有把相應的詞語同孩子內涵的感覺配上對。紅巖讀後感600字孩子的那種天生的內涵視察和感覺就在大人的客觀逼迫中消散殆盡了……

實在,六歲之前的孩子不必要學習任何一門本領,他們要學的是掌握本領的方法。蒙特梭利堅信:兒童所有的智力是從感覺生長到概念。那麼我們怎樣理解感覺呢?我們都有這樣的經歷,當我們聽一個講座,我們能記著的必定是自己有領會的部門,因為你只對這部門內容有感覺。常有這樣的家長,以為自己的孩子該到學話的時間了,但是卻不願啟齒,怎樣教他他都不跟著念,此時有些家長便開始懷疑孩子的智力了,實在,這與智力有關,而與孩子的感覺有關。這使我想起女兒一歲半時間的一件事,當時女兒只會說一個字,比如,爸爸、媽媽、蛋蛋,飯飯……一天早晨我抱著女兒散步,一座大樓還在施工,那巨大的塔吊在忙碌地轉動著,女兒瞪著大眼睛看的很專注,此時,我隨意說了一句:“蓋高樓”,女兒頓時跟著說“蓋高樓(nou)”,這叫我非常愉快,女兒能說三個字了!現在想起來,正是由於女兒當時對蓋高樓有感覺,才會立即跟著我說,並把“蓋高樓”這個概念建立起來,我當時的一個隨意操作卻應了女兒的認知必要。

愛和自由讀後感15

世界上除了生命,什麼最重要?金錢?權力?地位?都不是,它是自由。沒有了自由,就像一隻被束縛在鐵籠子裡的小鳥,惶惶不可終日,只能徒勞地等死,任人擺佈。

週末,我和同窗袁嘉寧去同學馬陽家玩,做了一些作業後,我們就迫不及待地在馬陽家“鬧騰”開了。我們先玩起了“跳格子”,馬陽在地上畫了十個格子我們開心地跳來跳去。後來,我們又想出了新招,找來馬陽的跳球(把腳踩在兩端,可以蹦來蹦去),看誰能跳到最後。我們玩得很盡興,這時,馬陽的媽媽突然喊了一聲:“快來看,有一隻松鼠!”天哪,有一隻松鼠!從來沒有見過鬆鼠的我立刻扔下跳球去看松鼠。“哎呀,跑了!”順著馬陽媽媽手指著的方向,只見一隻老鼠般大小、小而矯健的身影一閃而過。“真的是松鼠嗎?不會是老鼠吧?”我半信半疑地問馬陽的媽媽。她說“是松鼠”,又叫馬陽把門關了,這樣松鼠就跑不出去了。“抓松鼠!抓松鼠!”我們大聲喊叫著。馬陽的'舅舅聞聲趕來,“在哪兒呢?”他問。馬陽的弟弟指給他看。他知道後,馬上挽起手腕,撲了過去,小松鼠似乎是受不了這麼多人的驚嚇,蜷縮在角落裡,一眨眼的工夫,一隻毛茸茸的小東西就到了他手上,並把它關進了籠子。我們圍起來一看,興奮了,真的是松鼠!只見這隻可愛的小東西渾身棕灰色,有兩條顯而易見的黑色條紋,小小的耳朵幾乎看不見,小爪子牢牢抓著籠子,正害怕地渾身發抖,盯著我們看呢!馬陽扔進去一些牛肉乾。小東西先愣愣地看著我們,並不吃,後來因為實在是餓了,用前爪捧著牛肉乾,大口大口吃了起來,全身蠕動了起來,從後面看,就彷彿是一團肉球在滾動,真可愛。就這樣單純地望著小松鼠,竟也會感到無上的快樂。我們逗它玩,不停地給它吃東西,可是小松鼠並不快樂。它不停碰撞著籠子,掙扎著,一分一秒都不歇息地跑來跑去,妄想跑出這個籠子。

後來,它累了,總算安靜了下來。它望著我的時候,眼神很迷惘。我惶恐地望著它,它過於安靜的眼裡寫的是要掙脫嗎?很扭曲,很矛盾。正如一般總以為自己是最強悍的人,往往是最脆弱的,我突然有一種放開它的衝動,它那渴望自由的眼睛裡寫滿了悲哀。我去問馬陽,她卻不屑地笑笑,說:“我怎麼不覺得它可憐?”問袁嘉寧,回答也是如此。她們是不懂得動物悲哀的人,她們不知道什麼是自由,失去了自由是什麼滋味,她們不懂。

愛,就是放它走,給它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