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文城>節日範本>中秋節>

【精華】中秋節的作文合集4篇

中秋節 閱讀(2.52W)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秋節的作文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華】中秋節的作文合集4篇

中秋節的作文 篇1

農曆八月十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半夜十點左右,在我們小區天台賞月的人們都回家了,這時,我才慢慢踏進這寧靜的天台,靜靜地觀賞著這專屬於我,沒喧鬧聲的明月。

一踏進高高的天台,就彷彿踏進了仙境,滿地都是月亮撒下的銀粉,天台上靜靜的,吹來一陣風,風中含著月餅淡淡的氣息。抬頭望望天空,望著這為了這重要的節日而特意放晴了的天空,月亮不知在什麼時候,撥開薄薄的雲紗,亮出了那神祕又美麗的面孔,我在寧靜的天台上,細細觀賞著這靜靜的明月。她的臉是那麼的圓,圓得就像一個精心打磨過的白玉盤,果真是“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她的臉是那麼明亮,亮得那麼柔和,讓人感覺明亮而又不刺眼,她的臉是那麼的靜,她一動不動地浮在那兒,飛機在她眼前掠過,她也不抱怨。我拿出相機,拍下了她的面孔,因為她待會兒一定還會躲回去的,她總是靜靜地出來,又靜靜地回去。將照片放大後,我發現在她圓溜溜的臉蛋上,佈滿了大小不一的痘痘,我猜,月亮是因為這些痘痘,才會躲到雲層後面的,月亮也會害羞啊!

我揹著手,在無人的天台上漫步著,安靜地向藍得發黑的天空眺望著。漸漸地,我的目光移到了遠處的宿舍區。我發現在遠處的宿舍裡,悄悄地燃起了一團團火焰。再端詳一會兒,不,那不是火焰,而是一隻只火紅的孔明燈,怪不得我會認為是一團火呢!我看見,他們個個都帶著各種各樣的願望,在天上緩慢地飛著,不發出一點兒聲響,靜靜地。忽然,我似乎也飄了起來,我變成了個孔明燈,全身都是紙做的,內心裡燃燒著熊熊大火,向月亮飛去。我飛向明亮的月亮,我還看看身上的願望,呀!那是我的願望!我靜靜地飄啊飄,我看見月亮慈祥地向我招手,我看見星星調皮地跟我眨眼睛,我看見……

不久之後,我又飄回了天台。一看錶,喲,已經十一點了,我告別天上潔白的雲朵,告別小小的星星,告別火紅的孔明燈,告別圓圓的明亮的月亮,告別這靜靜的一切,帶回了滿懷的好心情,還帶回了一路靜靜的月色

中秋節的作文 篇2

今天是八月十五,人們興高采烈,以各種形式來歡度這個傳統節日——中秋節。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在中國的農曆裡,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中秋節的傳說是非常豐富的,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之類的神話故事廣為流傳。

晚上,我和爸爸媽媽來到了爺爺家,爺爺奶奶很熱情地歡迎了我們。叔叔和姑姑兩家人也一起來了,大家在一起共度佳節。為迎接大家,爺爺奶奶做了很豐盛的飯菜。大家一邊說說笑笑,一邊品嚐著豐盛的團圓飯,大人們少不了喝酒,我們小孩便已飲料代替酒,互相祝福,濃濃的親情在飯桌上互相傳遞,一家人在一起其樂融融。

吃月餅也是中秋節的一大習俗。相傳元朝末年,朱元璋發動農民起義時,用月餅作為祕密傳遞通知的手段,約定八月十五日中秋節起義,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後來人們以中秋節吃月餅來紀念起義軍的勝利。現在,月餅已演變成合家團聚的象徵。於是,吃過晚飯後,我們每人手裡拿一塊月餅,到樓下一邊吃月餅,一邊賞月。“月到中秋分外明”是的,今晚的月亮特別明亮。一輪金黃的圓月像一個銀色的玉盤高高地掛在天空中,皎潔的月光,像水似地瀉向大地,照亮了整個院子。天空中雲很淡,風很輕,月光很美,這構成了一幅美麗的圖畫。

這中秋節真是令人難忘!中秋之夜也是這麼的美麗!

  我的中秋節的作文【五】

早上起床,翻過一張日曆,今天就是農曆八月十五日了,是我們國家傳統的節日----中秋節。

爸爸媽媽早已商量好,在中秋這天要去老家過。我想到爺爺奶奶,都已經很久沒去看望他們了,他們看到我回去一定很高興。

到了老家,我就看到爺爺、奶奶在那邊忙碌著,奶奶在包餃子,做月餅,而爺爺在做菜。看到我時,他們都樂得合不上嘴,奶奶還拿了一個做好的月餅塞到我手裡,看到他們這樣高興,我也跟著高興起來。

爺爺奶奶繼續忙了,爸爸媽媽也加入到他們的行列當中,我就到街上和小朋友們玩了,街上的人們也都在忙活著,相互招呼著,到處洋溢著濃濃的節日氣氛。

最熱鬧的要數晚上了,等到月亮上來的時候,我們就在院裡擺一張飯桌,上面放滿了大小不等的月餅和瓜果,全家圍坐在一起,供奉月神,表示全家團圓。大家坐在一起,說說工作,學習中事,嘮嘮家常事.......其樂融融。供完月神以後,奶奶就把最大的一個月餅切開,全家有多少人,就切多少塊,切的時候要從中心下刀,切成尖尖的長塊.月餅吃到嘴裡酥酥的,甜甜的,使人回味無窮。

今晚真高興,到臨睡之前,我那激動的心情還沉浸在節日氛圍中……

中秋節的作文 篇3

“每逢佳節倍思親”這句話正好說出了我心情,離開家鄉,在他鄉,在他鄉生活是多麼的孤單,在他鄉過節沒有父母,親戚陪著過節更是多麼的痛苦。但是這中秋節我並沒有感到孤獨,沒有任何的痛苦,因為有這麼多好心的漢族人邀請我們到他們家過節,有那麼多熱心,善良的老師陪著我過節。

對於我們這些離開父母,離開家鄉,在他鄉讀書的這些學子來說中秋節已經毫無意義了。因為我們見不到父母,“團圓”只是幻想。

這次中秋節是我到漳州的第一個中秋節,也是我由始以來最快樂最幸福的一次中秋節。我原以為這次的中秋節會是跟以前在安徽時候的那樣孤獨,沒想到中秋還沒到之前就好多同學邀請我們到他們家過節,他們知道我們不能回家過節,所以更加積極地邀請我們。

那天我跟兩女生被邀請到我們班副班長林詩弘的家,當我們到她家時,她的父母顯得特別高興,她的家人說他們特別喜歡西藏,想到那兒去旅遊之類的,跟他們說起話來覺得特別親切,好像是跟自己的家人一樣。當我們吃飯時覺得更為感動;他們學著書本上的知識給我們做了很多藏餐,雖然沒有在家時那麼好吃,但可以得到一種在家感覺。

更讓我感動的是,那天晚上校長親自給我們組織了晚會,讓我們20個藏生一起快快樂樂地過上節日,中秋那天應該是一家人團圓的日子,但是我們的很多老師都沒有回家,陪著我們過節,校長,生活老師等都為了我們失去了與家人團圓的'機會,但是他們毫無怨言。

王老師的兒子在那天生病了,但是他忙著給我們買水果之類的東西,組織學生打掃衛生,擺桌子等卻放下了生病的兒子,當我們的晚會快結束時,他匆忙離開了,這時我們才明白髮生了什麼。

作為一名藏生我,因為有這麼好的老師,這麼好的同學在與我們一起生活,是多麼幸福啊!

中秋節的作文 篇4

中秋節,在老家叫過八月十五,那是個怎麼過法兒呢?月餅自然是主角。

隨著節日的臨近,小賣鋪裡的貨架上悄悄的多起了各種包裝的月餅,還好大都是簡裝的,一般是五個一包,也有打月餅的店鋪攤點兒,自帶雞蛋什麼的,讓人家給加工,自己掏個手工費。月餅的口味也隨著歲月的變化而變得豐富。小時候,餡料很單一,基本都是五仁的,裡面還加了紅綠兩種細絲條,一直搞不懂是什麼原料做的,但清楚的記得那種口味,是自己最不能容忍的,吃到它們,往往連嘴裡的月餅一塊兒吐出。後來,父親去外地出差,趕上臨過節,會帶回來其他口味兒的月餅,記得有一種是脆皮的,說是香港風味,吃了感覺也就那麼回事。前幾年,月餅興起了果餡,什麼香蕉、橘子、鳳梨的,吃著還行,扛餓,後來看配料表,才發現原來統一是冬瓜蓉搭配的果味香精,以後也就不怎麼吃了,還嘗過肉餡兒的,裡面不是肉塊,是打碎的餡料,更沒有想象中的好吃。再後來,妻拿回來的蛋黃餡兒的和巧克力餡兒的月餅我還是蠻喜歡的。

還有一個活動就是打棗兒,一般都在上午,因為早上的棗兒最甜,家鄉還有句俗話叫“七月十五棗兒上色兒(shai),八月十五棗兒上杆兒”,大人登到高處,或站到房上,揮舞一根長長的竹竿,照著棗樹一頓亂敲,翠甜的紅棗伴著葉子啪啪落地,有時棗兒砸到頭上,還是挺疼的,但喜悅早已把它沖淡,全然不顧,自家人拿著簸萁籃子撿棗兒,樹下多了聞聲感來撿棗兒吃的鄰居,拿住一個,用手擦兩下,放嘴一咬嘎嘣脆,細甜,撿兩把,放進自己的口袋,再加上鄰里之間嘻嘻哈哈的寒暄,人們享受著豐收的熱鬧。自家的棗樹,因為前些年翻修房屋,無奈刨了,後來在院牆外,滋生幾次,都被砍掉,後來就沒有再砍,現在已經長成了擀杖粗細,結的棗兒還不少,每次回家,兒子總要嚷嚷著夠棗兒吃,告訴他還沒有紅呢,他會高聲說他發現了紅的,其實那是壞了的,不知道這次能不能趕上打棗兒,也好和父母孩子一起享受一下這個樂趣。

午飯,在老家是正餐,因為農活大都是白天,這也是幾千年農耕社會生活的遺留。八月十五當天中午,一般家家都炒大鍋菜,準確的說,應該是熬或燉,但我們那兒都這麼說,我家一般都是冬瓜菜。 冬瓜片,五花肉,粉條,過油豆腐,混合的香味,從廚房飄出,迷漫整個院子,揭開鍋,端出饃饃(饅頭)箅子,撒上父親提前調好的芫荽蔥花料汁攪勻,一人一碗,就上宣騰騰的白饅頭,美味自不必多說。

晚上,當明月初上,母親會在院子裡支上小桌,上面擺上月餅,瓜果,往往是蘋果,梨,石榴,橘子,香蕉之類,還有香爐,對月跪拜,祈禱五穀豐登,風調雨順。這不能算是迷信,這是千百年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是最淳樸的感情。古往今來,多少詩人都將優美的詩句毫不吝嗇的給了中秋月:從李白的"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到蘇軾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詩人把世間最普通的兩件東西串聯了起來,於是,月給酒增添了浪漫,酒給月披上了朦朧。自此,詩人更是借月抒情,辛棄疾寥寥幾句”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便勾畫出了一副鄉村夜景,美不勝收... ...

現在,中秋節成了法定假日,但生活方式的轉變和生活壓力的增大,已經很難讓人們再過著那種“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看房涼估時間做飯的生活了,多數年輕人都離開家鄉,到或遠或近的城市工作生活。中秋節多了超市商家的宣傳,多了精緻包裝的月餅,人們卻普遍感覺節日的氣氛淡了,除了吃兩口月餅,再也想不出其它的。沒有了往日家人的團聚,沒有了院中品茶賞月,吃月餅,話家常,成了戶戶高樓,陽臺上窺月。是啊,社會的車輪不會倒轉,一切的一切,都會成為自然而然,可“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美好願景,亙古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