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文城>節日範本>清明節>

【精選】清明節掃墓日記四篇

清明節 閱讀(9.81K)

已到了一天的末尾,相信你有很多感悟吧,這時候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日記了。怎樣寫日記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清明節掃墓日記4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清明節掃墓日記四篇

清明節掃墓日記 篇1

20xx年4月4日(星期一)多雲

今天是清明節,清明是我國農曆的二十四節氣之一,按《歲時百問》的說法:“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據傳起源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

清晨,我的母親、爸爸和我一家子,帶上買好的祭拜物品去掃墓踏青。還好,天氣不錯,沒趕上杜牧筆下的“清明時節雨紛紛”。到了墳山一路看過去有很多的墳墓,仔細一看,有一些的墓碑上面有一個五角星,上面的顏色已經淡化了。我問了爸爸才明白,原來這代表墓主是為國捐軀的。我真想要上去祭拜一下,可是因為時間有限,我只好在心裡默默為先烈祈禱。

到了,終於到了。我們擺好了祭拜的儀式,開始燒黃紙等掃墓必備的。我拜好之後就開始在四處溜達,這附近有好多的茶樹,嫩嫩的,綠綠的,雖然說旁邊兀立著不少的墳堆,可是,撲鼻的茶香味加上天空的鳥叫和漫山的碧草,我感覺挺怡然自得的。我採了滿滿的一袋子茶葉,看這茶葉,我似乎可以品到這茶葉被製作好的味道了。

清明是緬懷和祭奠先輩的時節,也是探春踏青親近大自然的好時光,這次去掃墓,我真是受益非深淺。

清明節掃墓日記 篇2

今年的4月4日是我們祖國傳統的節日—清明節,清明不僅是一個節氣,更是一個紀念先人的日子。我家也不例外,趁著放假,我和父親、姑姑、祖母回去老家掃墓。

我們從家裡拿了鋤頭、鐵鏟、刀、香、紙錢、供奉品,就出發了。我們家的祖墳在茂密的橡膠林裡。所以我們必須得小心蟲子與蚊子的叮咬。還有那些橡膠樹的膠水。首先拿刀墳墓周圍的草,砍完草之後,就用鐵鏟挖土放在墳上,之後祖母叫我去挖草皮,而且我還要搬回來呢!

我看見祖母拿著幾柱香插在墳旁,把供奉品放在香旁,然後燒紙錢,我立馬跑過去,叫祖母拿一捆給我燒,紙錢燒光了,父親就放鞭炮了,一陣聲響過去後,鞭炮放完了,祖母和姑姑拿了紅油漆來描紅墓碑,描完了,我特意看看香滅了沒,等香燒完了,我們這才收拾東西回家。

清明節掃墓日記 篇3

今日清明時節,爸爸開車帶媽媽和我回家了去祭掃,一路上,春意盎然,豔陽高照,道路兩邊,有蔥綠的麥地、臘黃的花菜、粉紅色的走桃花運、白淨的莉花,多美麗的春天呀!歷經二十多分鐘的行程安排趕到家鄉的伯伯家,歇息了一會兒,大家和伯伯、姑姑、姑父、堂姐帶著紙錢、新鮮水果等祭拜用的物件拿著鋤頭、鐵鏟上山了。

我家的祖墳坐落於風景優美的會盟鎮靳村南面半山坡上,清明時節滿山遍野全是上山掃墓的人,十分繁華。祭掃活動可趣味了,趕來墳墓前,大夥兒就分頭忙開了,有的除草、有的添土,不一會兒就把破舊不堪的墳上整理得乾淨整潔了許多,這一來,時間久了未修的墳墓猛地面目一新了。

大大夥兒取下貢品擺在墳前,上香、燒紙錢、放鞭炮,這類貢品是給先祖吃的,冥幣是給先祖用的,說明大夥兒小輩的孝道。最終大夥兒要按從大到小的輩份一絲不苟地為祖父、姥姥的墓碑行三鞠躬。我看見紙錢一張一張的被火烤掉,天空中飛舞著紙灰,我內心又是憂傷又是開心。

掃完後墓,大家都累壞了,出山的步伐一瘸一瘸的,但這一天過得真更有意義,清明節要我對大家的祖先增加了一些尊敬,也緊密了我與伯伯、姑姑的真情。而如今有的人到清明節,卻分毫?]有掃墓的念頭,把自己過世的祖先冷淡一旁,任由雜草長滿墓葬。這樣的人難道說不可遭受大家的斥責嗎?

清明節是一個十分更有意義的日子。

清明節掃墓日記 篇4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一到清明節,我就會想到唐代詩人杜牧的這首詩。以前年紀小,老年人不主張小孩去上墳祭掃。今年,清明我有幸與全家去公墓祭奠太爺、太奶,寄上一份晚輩的深深緬懷。

清明節早上,我們全家人便早早地起來,驅車來到爺爺家接爺爺伯伯。從樓上取出準備好的供品、鮮花、紙元寶和冥幣。於是,我們四個人便啟程去我們的老家邁陳坑頭。

早晨,晴朗的天氣,雖沒有詩中描寫的紛紛細雨,但有涼涼的春風吹拂。我平時也沒有起床這麼早,穿的比較單薄,不時地打一個寒顫,我好久沒出遠門了,一路上我沒一絲睏意。爺爺又對爸爸和爸爸講述了已故太爺太奶的音容笑貌,陳年往事。我在旁邊聽得特起勁。過去的事有些是三四十年前的.了,其中的生活艱辛,對於生於九零後的我可能沒能全部理解,但通過爺爺將近一小時的講述,我腦海裡浮現了許多情景,使我就、覺得,太爺、太奶依舊活在我們身邊。我暗想,太爺、太奶,您們在天堂那邊還好嗎?

一路上,司機將車開得平穩,也許是心情沉重的原因吧。一個小時,我們來到了村口的一片空地上停滿了大小的車,行人手持鮮花,絡繹不絕。遠遠地就聞到燒冥幣的味道。偶爾,驚聞刺耳的爆竹,嫩綠的小草從土裡像衛士一樣肅穆地站在那裡。有些墓上已擺好鮮花與供品。人們忙著祭祀先人,各個表情凝重,有些人眼圈紅紅的。

我們四人找到太爺的公墓,擺好供品,鮮花和香爐。爸爸教我點好三柱香並行了跪拜禮。我的思緒便隨著爸爸點好的紙錢飄逸。由於紙錢多,爺爺又用木棍撥弄著紙堆,怕燒不盡,收不到。爸爸站起向墓碑四周扔了一些燃燒著的紙錢,同時說:“我爺爺、奶奶腿腳不好,你們(注:你們指孤魂野鬼)別跟他們搶。”我的眼淚差一點流下來。火燒得很旺,山上的風不時的將紙灰吹起,烘烤著我,我通身暖和。這暖和好比是來自太爺的擁抱。我心裡默記著……我學著爸爸的樣子也去將紙元寶點燃,我雖沒能說上幾句話,但我內心對太爺還是挺想念的,也許是血濃與水的緣故吧!

我主動用紅漆瞄了一下墓碑上的字,把它更新了。爺爺、伯伯看著我輕盈的動作,向我投來讚許的目光。大概是按民俗與傳統,潘家後繼有人來延續香火的緣故吧!

祭奠完畢,在回家的路上我沒說太多的話。我感到我長大了,我有大收穫。我決定每年清明都來為太爺、太奶掃墓,並對他們說,您們在那邊還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