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文城>節日範本>寒衣節>

有關寒衣節傳說故事

寒衣節 閱讀(4.59K)
有關寒衣節傳說故事1

每年農曆十月七年級,謂之“十月朝”,又稱“祭祖節”,亦稱冥陰節,這一天,特別注重祭奠先亡之人,為其送寒衣。它與春季清明節秋季中元節,並稱為一年之中的三大“鬼節”。

有關寒衣節傳說故事

關於寒衣節的來歷,主要有以下傳說。

孟姜女千里送寒衣

給死人送衣服這一習俗,據說是由孟姜女首開先河。

相傳,秦始皇時期江南孟家灣住著位孟員外,老夫妻相敬如賓,親密無間,常常在後花園賦詩作畫。有一年老員外在假山旁種了棵葫蘆,枝蔓粗壯,葉子繁茂,有的蔓竟順牆爬到隔壁姜家。串到姜家的蔓結了個大葫蘆。到秋後,老員外對姜家說:“將葫蘆剖兩半,你家一半我家一半。不料葫蘆裡有個白胖胖十分可愛女娃娃,經協商由孟家扶養,取名孟姜女。光陰荏苒,轉眼,這女孩就到了十八歲,長得婷婷玉立,知書達理。一天孟姜女在花園池塘邊打撈落水的扇子,恰巧被逃避徭役、躲在花園樹叢裡的範喜良看見。喜良是個英俊青年,孟家就招他為婿。不料,正當兩人拜堂成親之時,追兵趕到,將範喜良抓到北方去修萬里長城。孟姜女日夜思念丈夫,悲痛萬分。有一天,江南飄著雪花,朔風陣陣,孟姜女打了個寒顫,心想幾年來丈夫的衣服早已磨破了,哪能敵得住北方凜冽寒風,便決心給丈夫做身寒衣親自送去。於是棉花厚厚地絮、針線密密地縫,把思念丈夫的一片深情縫進寒衣裡。寒衣做好了,她告別父母,揹著寒衣,踏上千裡迢迢送衣的路途。一路上,有時陰雨連綿,泥濘遍地,步履艱難;有時狂風驟起,飛沙走石,天昏地暗;有時山高路險,荊棘叢生,猛獸出沒;有時大雪紛飛,冰天雪地,寒風刺骨。儘管歷經艱險,但孟姜女心頭仍抱著一個堅定信念:儘快讓丈夫穿上寒衣。可是,當孟姜女來到長城腳下,才得知,丈夫範喜良在一年前的冬天,活活地累死了,屍骨就埋在萬里長城底下。孟姜女一聽,不禁放聲大哭。她邊哭邊雙手拍打城牆,高喊著“範喜良”的名字,孟姜女哭一陣慘死的丈夫,罵一陣殘酷的暴君。突然,天空中風暴嘶吼,大海上怒濤翻滾,緊接著,天崩地裂一聲巨響,一段萬里長城塌了,從裡面露出一具白骨。孟姜女守著這白骨一連哭了七天七夜,之後將寒衣燒掉,只見那寒衣緩緩飄起,又漸漸下落,圍著孟姜女轉了三圈,之後便穩穩落下,覆蓋在白骨上……

孟姜女萬里尋夫送寒衣的故事,在長城內外廣泛流傳。有一首民歌這樣唱道:“十月裡鞭蓉十月一,家家戶戶縫寒衣,人家丈夫把寒衣換,孟姜女萬里尋夫送寒衣。”

長城內外的父老鄉親便將農曆十月一日孟姜女送寒衣的這一天,稱為“寒衣節”,之後,相沿成習。每逢十月七年級,人們都要用五色彩紙剪裁寒衣,到墳頭上將其燒給死去的親人;也有人將剪制的寒衣,懸掛在小樹枝上或插在墳頭。這麼做,雖然具有明顯的封建迷信色彩,但另一方面也寄託了人們對故去親人的緬懷之情。

蔡倫大嫂的促銷手段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十月一,燒寒衣”起源於商人的促銷伎倆。而這個精明的東漢商人,乃造紙術的發明人蔡倫的大嫂。

這位大嫂芳名慧娘,她見蔡倫造紙有利可圖,就鼓動丈夫蔡莫去向弟弟學造紙。蔡莫是個急性子,功夫還沒學到家,就張羅著開了家造紙店,結果造出來的紙質量低劣,乏人問津,夫妻倆只好對著一屋子的廢紙發愁。眼見就得關門大吉了,慧娘靈機一動,想出了個鬼主意。

一天深夜,驚天動地的哭聲從蔡家大院傳出。鄰居們嚇得不輕,次日一早,趕緊跑過來探問究竟,這才知道慧娘昨晚暴病身亡。只見當屋一口棺材,蔡莫一邊哭訴,一邊燒紙。燒著燒著,棺材裡忽然傳出了響聲,只聽慧孃的聲音在裡面叫道:“開門!快開門!我回來了!”眾人呆若木雞,好半天才回過神來,連忙打開了棺蓋。一個女人跳出棺來,那不是慧娘是誰?只見慧娘搖頭晃腦,高聲唱道:“陽間錢路通四海,紙在陰間是錢財,不是丈夫把錢燒,誰肯放我回家來!”她告訴眾人,她死後到了陰間,閻王發配她推磨。她拿丈夫送的`紙錢買通了眾小鬼,小鬼們都爭著替她推磨——有錢能使鬼推磨啊!她又拿錢賄賂閻王,閻王就放她回來了。一旁的蔡莫則裝出一副莫名其妙的樣子,說:“我沒給你送錢啊!”慧娘指著燃燒的紙堆說:“那就是錢!在陰間,全靠這玩意兒換吃換喝呢。”蔡莫一聽,馬上又抱了兩捆紙來燒,說是讓陰間的爹孃少受點苦。

夫妻倆合演的這一出雙簧,可讓鄰居們上了大當!眾人見紙錢竟有讓人死而復生的妙用,便紛紛掏錢買紙去燒。一傳十,十傳百,不出幾天,蔡莫家囤積的紙張就賣光了。由於慧娘“還陽”的那天是十月七年級,後世的人們便都在這天上墳燒紙,祭奠死者。

以上這兩個傳說一悲一喜,道具雖有不同——一個是燒棉衣,一個是燒紙錢,卻都是拿死人做文章,撥的都是人們心中的那根親情弦。

朱元璋“授衣”傳說

農曆十月在古代是一個重要的月份,此時正是稻穀收穫進倉之際,“是月也,天子始裘”(《禮記·月令》),天子以穿冬衣的儀式,昭告庶民:冬天已經來臨。相傳,明初朱元璋在南京稱帝,為了顯示順應天時,他在十月七年級這天早朝時,行“授衣”之禮,並把剛收穫的赤豆、糯米做成熱羹賜給群臣嘗新。南京民諺曰:“十月朝,穿棉襖,吃豆羹,禦寒冷。”“寒衣節”由此而來。人們在加衣避寒的同時,還將冬衣捎給遠在外地戍邊、經商、求學的遊子,以示牽掛和關懷。

有關寒衣節傳說故事2

有人認為,寒衣節起源於周代,因為《詩經·豳風·七月》明確記載:“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漢代儒者毛亨詮釋此句句義說:“九月霜始降,婦功成,可以授冬衣矣。”意思是說,從九月開始,天逐漸冷了,該添置禦寒的衣裳了。另外,《禮記·月令》記載農曆十月立冬時,周代有迎冬之禮。天子率三公九卿等高官權貴到北郊行禮。禮畢返宮,獎賞為國捐軀者,撫卹其妻子兒女。有人推測,《禮記》所載周天子對逝者的賞賜,就是送寒衣。上行下效,相沿成習。

有人則認為,寒衣節起源於秦朝孟姜女為給被抓去修長城的丈夫送寒衣,千里尋夫,到後發現丈夫已死,屍骨被砌進長城城牆,遂慟哭不已,哭倒長城的故事。自此,長城內外民眾,便將農曆十月七年級稱作“寒衣節”。十月七年級給逝去的親人燒送寒衣,成為北方民眾憑弔已故親人的重要節俗。宋朝詩人劉克莊曾寫《讀秦紀七絕》詩感慨道:黔首死於城者眾,杞梁身直一微塵。不知當日徵入婦,親送寒衣有幾人。也有人認為,寒衣節起源於東漢時。這種說法源於一則目前尚無法考證是否屬實的民間傳說。在這則民間傳說中,有一位名叫慧孃的女子,她的丈夫叫蔡莫。夫妻二人的名字,雖同樣在正史文獻中,無可稽考。不過,這則民間傳說的作者,卻將二人與一位真實的歷史名人掛上了鉤。這個人就是大名鼎鼎的造紙術發明者蔡倫。

民間傳說的作者,將蔡莫設定為蔡倫的哥哥。蔡倫發明造紙術後,蔡莫夫婦見有利可圖,於是向蔡倫學習造紙術。卻因學藝不精,造出了一屋子廢紙,賣不出去。慧娘想出了一個辦法,她躺進棺材裡詐死。蔡莫則喊來鄰居們,幫忙處理“後事”。蔡莫將自己造的廢紙折成錢狀,在棺前焚燒。這時,慧娘“甦醒”過來,告訴眾人說:“陽間錢路通四海,紙在陰間是錢財,不是丈夫把錢燒,誰肯放我回家來!”蔡莫故意說道:“我只給你燒紙,啥時候給你燒錢來?”慧娘說道:“在陰間,用你造的紙折成的錢,就是錢財。我用你燒給我的錢賄賂閻王、小鬼,所以才被放回來。”夫妻二人合演的雙簧,令眾人信以為真。蔡莫造的紙,很快就脫銷且供不應求了。由於這事發生在十月七年級,人們便都趕這天,上墳燒紙,祭奠逝者。

還有人認為,寒衣節起源於明朝。《禮記·月令》記載,農曆十月,稻穀已收穫進倉,用新谷製作的各種吃食,首先要祭奠祖先,謂之“薦新”。天子也開始穿皮裘衣,昭告天下:冬天來臨,改穿冬裝。朱元璋遵循古禮,十月七年級早朝時,行“授衣”之禮;並將新收的赤豆、糯米做成熱羹,賜給群臣嘗新。南京民間流傳民諺說:“十月朝,穿棉襖,吃豆羹、禦寒冷。”“寒衣節”由此而來。

綜觀上述四種“寒衣節”起源的說法,孟姜女哭長城、蔡莫夫婦燒紙錢,均為民間傳說,於史無稽,不足為據;周代迎冬禮,卻又無授寒衣這一重要的節俗;朱元璋授衣,卻又與宋代已有許多“寒衣節”風俗記述、詩詞描畫不符,時間偏晚。鑑於宋代以前文獻,罕有提及“寒衣節”現象,可以推測,“寒衣節”作為節日,大概在宋代時正式形成。

當然,這一判斷,並不表明,“寒衣節”諸節日元素也是在宋朝形成的。比較合理的說法,應是自周代起,人們在冬季即將來臨之際,已有迎冬、祭祖、薦新等一系列的禮俗活動。經過長期的演變,到宋朝時,人們在傳承古代禮俗的同時,又增添給遠在外地戍邊、經商、求學的親友送冬衣,給逝去的親人送寒衣(多為紙製)等節俗,“寒衣節”正式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