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文城>節日範本>端午節>

端午節習俗(15篇)

端午節 閱讀(4.86K)
端午節習俗1

農曆五月初五,是家鄉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節。雖然端午節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無論在中國南方還是北方,都有過端午節的習俗。但我感覺,南方的端午節要比北方的更有意思,氣氛更濃郁,更能表現端午節特色。

端午節習俗(15篇)

端午節是為紀念偉大詩人屈原所定的節日。每到端午節這一天,我們家家戶戶都會包一種“中山蘆兜棕:。圓棒形的粗如手臂,用新鮮的竹葉來縛棕,裡面放有配料,分有鹹粽子和甜粽子兩種口味。甜粽子有蓮蓉,豆沙,慄蓉,棗泥:鹹的呢,就是鹹肉啊,燒雞,蛋黃,乾貝,冬菇,綠豆,叉燒等材料。包好的粽子放在一個鍋裡煮,等粽子熟了以後,會聞到淡淡的竹葉香,清香四溢,瀰漫整個廚房。

解開扎藤,剝開粽子葉,甜粽子裡藏著紅紅的粽肉,鹹粽子裡白白的粽肉都升騰著蒸汽,散發著一種特有的蒸棕香。兩粽子用盤子放在一起,活塞兩顆亮晶晶的紅白寶石,糯米在燈光下晶瑩透亮散發著撩人撲鼻的濃郁糯米香,是幫極了!最最令愛吃甜食的我深愛的還是棗紅般的甜粽子。端午時節,家裡包了一大把粽子,總要送親戚朋友一大包,一大包的。其他人也用自家包的粽子作為謝意送給我們。因此,在端午哪天,我家總有從姨媽,外婆家帶來的吃不完的粽子。

石溪久住思端午,館驛樓前看發機。顰鼓動時雷凌凌,獸頭凌處雪微微。衝破突出人齊譀,躍浪爭先鳥退飛。向道是龍剛不信,果然奪得錦標歸。這是唐朝盧肇寫的《競渡詩》。十分突出了龍舟賽的巨集觀場面。然而,在我的家鄉廣州也有在端午節划龍舟的習俗,俗稱“扒龍船”。在端午節這一天村裡都會組織一次小型的“扒龍船”比賽。家家戶戶身強力壯的男人都要參加,女的靠一邊,只有觀看的份兒。五六條窄窄的,瘦長的舟子,前頭是一個大大的龍頭。十多個人坐在一起,奮力地划槳前進,力爭第一個到達終點。儘管下著針兒般的雨點兒,船上的人淋得遍體溼透,分不清是汗還是雨,但是這點是不要緊的。再這關鍵時刻,贏了比賽才重要。劃完龍船的男人會在中午的時候聚集在村裡的大祠堂內吃一頓豐盛的“龍船飯,然而我們村裡的女人也是沒份參加的,所以,到底有什麼菜式我也不清楚,因為,我是女孩子。

村裡的“扒龍船”太小兒科啦!對我來說一點也不過癮。要看還是電視直播的,地地道道的龍舟賽。浩大的江面,二十多條“傳統龍”參加角逐。長長的龍船上坐滿了肌肉鼓鼓的大漢。中間是鼓手,前頭的人吶喊助威,聲勢震天,霸氣。威風,震撼。細雨霏霏,江水湧湧。在此,男兒盡顯勇敢,堅強本色,了不得!在北方,“扒龍船”的風俗是不常見的,因為北方的河流不如南方多,所以北方的端午節只吃粽子,不如南方的轟轟烈烈,激情熱鬧。這就是我家故鄉端午節的獨特之處所在。

故鄉的端午節喲,你給了我多少喜悅和歡樂啊!端午粽飄香,龍舟響噹噹,好事成雙雙!端午節流露出的是地道故鄉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是對詩人屈

屈原的愛國精神一種欽佩,讚頌。吃著正宗的家鄉粽子,看著精彩的家鄉龍舟賽,心裡頭別有一番滋味。

端午節習俗2

福州作為閩南文化的發源地其地位不言而喻,福州端午節習俗很大程度上也是閩南地區端午節習俗的一個縮影。

端午節,福州俗稱“五月節”,又稱“五日節”。一般節日多是晚上聚餐,而這個節日卻是中午,故謂“端午”。時值農曆五月,且從七年級直到初五,故又稱“五月節”、“五日節”。

傳統的福州端午節習俗中要擺宴,除一般菜餚外,要喝雄黃酒(有毒,現在沒人喝)、吃粽子及荷葉包夾紅燒肉或米粉肉;小孩子要穿上新衣,掛“紅肚兜”,佩“香袋”;婦女頭系續命絲,佩符簪艾虎、浴蘭湯;家家戶戶門上懸插蒲艾,書符作門帖;制雄黃筒,燃黃煙噴於屋壁、蚊帳等處,以驅蟲毒。福州民諺“未吃月節粽,寒衣都沒了”,表示季節肚兜的轉換,之前則“涼九蓄三”,早晚地氣冷,要多穿衣服,過了五月節,寒衣就可以收起來了。

農曆五月七年級龍舟下水,俗稱龍船鼓轉頭,節日的氣氛逐日濃厚,到初五達到高潮。

福州端午節習俗裡龍舟競渡最盛行、歷史最悠久的是閩江南港蘇岐一帶。據《閩侯縣誌》記載:“臺江、西湖、北湖及城內諸河皆有之,而蘇岐尤盛”。

南港蘇岐,位於福州南郊南通、南嶼之間,系閩江抵南臺島後分成南北兩港而得名。這裡水深港闊,風浪不大,兩岸人口密集,歷來是福州端午節習俗中主要的民間龍舟競賽地,歌謠:“五月五,是端陽,南港江上好風光。鑼鼓震天衝破浪,蛟龍健兒爭飛翔。兩岸觀眾齊歡呼,熱鬧奢華又一場”。競渡日,萬人空巷,競賽地兩岸觀眾激情歡呼、喝彩,鞭炮轟響、鑼鼓喧天,彩旗招展,炎熱的天氣加上火爆的場面,形成中國式的“狂歡節”。

為使五月節過得紅火,龍舟賽組織者早在四月下旬就開始做宣傳工作,邊敲鑼打鼓,邊唱“採蓮鼓”歌謠,到各戶、各商家募集經費。“手拍鑼鼓響連天,採蓮募款到街邊。這間店號沈紹安,古董雅玩排堆山;脫胎漆器揚四海,店號創設乾隆間。宣政路上好排場,這間館店聚春園;嘰喳嗶卟真務味,特色名菜佛跳牆。”現編的通俗順口歌詞,商家自然愛聽,樂於出錢,凡出手大方的則獲取坐“龍頭”殊榮。

自唐末至民國一千多年間,福州西湖都是龍舟競渡重要場地,因此“湖天競渡”成為福州西湖八景之一。民國四年(1915年)福建巡按使(省長)許世英手書“擊楫”碑刻今尚存。

端午節的起源有多種說法,最流行的說法是紀念戰國時期,楚國大夫、愛國詩人屈原。屈原受奸倭排擠,報國無們,自沉汨羅江。民眾爭相劃舟施救無果。為不使遺體被魚龍吞噬,百姓把飯糰以竹葉包裹投入江中,是日為農曆五月初五。故而有端午節習俗有龍舟競渡、吃粽,流傳至今已達兩千多年了。

端午節習俗3

在我國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這位偉大人物的,每年端午的亮點就是粽子和划龍舟了,我國的地區文化差異是非常大的,而且每個地方的慶祝方式和節日文化都是各不相同的,你對臺州的端午節習俗有多少了解呢?本期傳統節日為你解析。

同個台州,北邊的臨海、仙居、天台等地,端午是吃粽子,而南邊的椒江、路橋、黃岩和溫嶺吃的卻是食餅筒,溫嶺那邊還會吃麥餅。

台州人吃粽子名堂挺多,不僅品種繁多,而且用料考究,有米粽、肉粽、豇豆粽、蜜棗粽,形狀則有六角粽、三角粽、四角粽等。

當地人稱這種叫“鬥米蟲”的蟲子具有強身健體、清涼解毒、生津開胃的奇效。據《本草綱目》《神農本草經》《中國藥典》記載:食用該蟲後身體強壯,可治麻毒內陷、痱疹、無名腫毒。而《溫嶺縣藥物資源名錄》也記載,可治小兒營養不良,筋骨痛,小兒初生不乳。在澄江當地,一條蟲子最貴可賣50元。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從醫學上說,艾葉和菖蒲的莖、葉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可入藥。所以,在端午節時,家家戶戶都會在門上插上菖蒲做的“避邪劍”或艾條,也有些人會插在衣服的扣子上。在臺州,一到端午,賣艾葉和菖蒲的小販就會走街串巷叫賣,聞聲的人們也會買上一把,做成“避邪劍”掛在家門口,或再造幾把劍給小孩子嬉戲用,樂趣頗多。

端午節習俗4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端午節又稱“五日節”。端午節是我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這個節日最振奮人心的是划龍舟,民間種種獨特的風俗,更是耐尋味。

端午節成為一個節日,民間有多種傳說,但多數人認為,端午節是為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淨直臣冤。

唐代詩人文秀的這首《端午》詩,明確指出了端午節的起源是“萬古傳聞為屈原”。

據樑代吳均所著《續齊諧記》載:“楚大夫屈原遭讒不用,是日(指農曆五月初五日)投汨羅江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拯救。端陽競渡,乃遺俗也。”

民間也有傳說,戰國時代,我國偉大的詩人屈原,年輕時輔佐楚懷王,頗得重用,曾任三閭大夫等職。他主張舉賢任能,革新政治,和齊國結盟,抗衡秦國,由楚國來統一中國,後遭奸佞讒言而去職。楚懷王去世後,由其子接位,誰知他比父親懷王更加昏庸,不但不採納屈原的主張,還將屈原趕出京城,常年放逐在外。後來秦將白起率軍攻入楚國都城,屈原聽到郢都陷落的訊息,萬分悲痛,終於自投於汨羅江而亡。他寫出《離騷》《九歌》《九章》《天問》等著名的詩篇,在我國文學史上留下了輝煌的篇章。

人們說屈原投江自盡的訊息,十分震驚和悲痛,都紛紛是船來救。民眾為了打撈其遺體,一邊把五色絲線包的粽子扔入江中餵魚嚇,免得它們咬傷屈原的遺體,一邊競相划船尋找。從此以後,端午龍舟競渡便成了民間的風俗。而以粽子投江,也成了對屈原的祭祀活動。

莆仙民間還傳說:夏禹治水時,毒蟲被水浸四起,百姓紛紛起來清除,並稱五月為“毒月”。莆仙端午節,從五月七年級至初五皆有過節,民間稱為“五日節”,與宋朝宮廷中慶賀五日節會相似。

端午節在莆仙民間是一個大節。從五月七年級至初五,莆仙民間流傳著一首歌謠是:“七年級糕,八年級粽,九年級螺(莆仙水特產‘小麥螺’),初四艾(艾草),初五爬(莆仙方音,‘爬’即劃,划龍舟)一日,初六嘴觖觖(莆仙方音,觖即張著嘴巴,沒有什麼東西可吃的了)”。歌謠指明瞭莆仙民間端午節五日內,過節食品的俗例及其民俗活動的內容。

端午節期間,莆仙家家戶戶都要在門框兩邊插上菖蒲和艾草,以驅邪避毒。相傳媽祖曾以菖蒲熬湯為莆仙百姓治病,並以菖 蒲九節,貼病者門首,以驅邪消災。

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正日。中午家家戶戶吃過湯麵後,就準備沐浴。據說,初五這一天的午時,百草盡吐芬香。因此,人們都盛水於桶,置於庭中。不少人家還從山上採摘或購買的“午時草”(蒲香、蛋草、番石榴青枝葉、菲子草、枇杷青枝葉、黃豆枝葉及豆莢等),用午時日晒的水和“午時草”燒煮後,讓全家人沐浴。一些山村在人還唱“雄黃酒”,並將酒灑在牆角殺蟲,小孩還要在腋下、肚臍和耳朵後塗上“雄黃”粉,以壯身祛病。許多小孩還在脖子上或衣釦上掛著用五色線編織成網形的長香袋,裝上鮮桃子和用五味湯煮熟的黃雞蛋,也有的裝上小香丸(莆仙方音,“避毒丸”),以避邪長壽。

端午節那天,莆仙沿海和平原有溝渠溪流的一些鄉鎮還舉行盛大的划龍舟活動。莆仙的龍舟有兩種式樣:一種是用硬木雕刻成昂起龍頭的龍舟,百姓稱其為“雞公仔”,意即雄性的龍;還有一種船頭是平板式的,龍頭形象是彩畫板面上,人們稱其為“齊頭船”或“剃頭刀”,意即雌性的龍。競賽時,通常都用昂頭的龍舟。舊時,民間由於宗族幫派作崇,舟賽中常引起爭端,甚至發生械鬥。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消除了舊時的那種不良風氣,龍舟競賽也成為政府、文化、體育部門所提倡且倍受人們喜愛的一項水上體育活動。每年端午節前後,莆仙各地都有組織地舉辦龍舟競賽。莆田曾舉辦過“媽祖杯”國際龍舟競賽,港、澳、臺地區及東南亞等國家都應邀踴躍參賽,盛況空前。

端午節習俗5

端午食粽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

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鹼,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為廣東鹼水粽。

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這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新增中藥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 時人周處《岳陽風土記》記載:“俗以菰葉裹黍米,煮之,合爛熟,於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時期,出現雜粽。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粽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錐形、菱形。日本文獻中就記載有“大唐粽子”。宋朝時,已有“蜜餞粽”,即果品入粽。詩人蘇東坡有“時於粽裡見楊梅”的詩句。這時還出現用粽子堆成樓臺亭閣、木車牛馬作的廣告,說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時尚。元、明時期,粽子的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為箬葉,後來又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等等,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端午節習俗6

[活動目標]

1.瞭解家鄉端午節的有關知識,培養學生深厚的民族情懷。

2.增強學生對傳統文化的感情,培養熱愛祖國、熱愛生活、正確對待生活的態度。

3.激發學生參與活動的興趣和創造力,培養學生多渠道獲取資訊、處理和加工資訊的能力,與人交往的能力、查閱資料的能力。

[活動準備]

教師準備:全方位收集有關“端午節”的資料,全面瞭解相關知識。 學生準備:收集有關資料,確定探究主題,組成活動小組,群體策劃進行研究。

課前交流:

都說我們班的同學特別聰明,課前我們先來做個遊戲好嗎?我出圖片大家猜猜是什麼節日,比比誰的知識最豐富?

課件展示有關節日的圖片,學生搶答。

(我們班的同學可真聰明,知識真豐富!)

[活動過程]

一、激趣匯入

同學們,上週我們剛剛過完了一個節日——勞動節。知道勞動節是幾月幾日嗎?陽曆的五月一日是國際勞動節,是全世界勞動人民共同擁有的節日。那麼你們知道每年的端午節是農曆的幾月幾日嗎?(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的節日,今天我們一起走進即將來臨的端午節。齊讀課題:走進端午節

二、分組交流

1.前幾天根據大家的興趣與愛好我們自願組成了四個小隊,各個隊都有自己的名字。請響亮地來報一下隊名吧!

節日飲食隊 節日故事隊 節日習俗隊 節日詩歌隊

2.下面我們就在隊長的帶領下認真交流收集的相關資料,待會兒用你們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展示彙報自己的研究成果。

3.分組討論交流,師參與其中。

學生有的在交流傳說;有的在練習講故事,有的在進行古詩配畫,有的在包粽子……

4.師總結:同學們討論得可真投入,劉老師都不忍心打擾你們了。想不想把我們的研究成果展示一下,哪個隊先來?

三、彙報展示

有請隊長帶領你們的隊員上臺,他們彙報時其他小隊可要注意聽,比比哪個小隊的發言最積極,聽得最認真,我們將評選金星隊!

(下面的順序隨著學生的活動而隨機進行調整)

1.節日故事隊

我們是故事隊,我們主要研究了端午節的來歷與傳說。

(1)大家知道端午節跟誰有關嗎?(屈原)

(2)我來為大家講講《屈原投江》的故事。

(3)我這兒還有一個傳說呢!《紀念孝女曹娥》

(4)其他隊還有補充的嗎?

(5)聽了這些故事,你們有什麼感受?

(6)師小結:這些動人的傳說,讓我們感受到了屈原的愛國;曹娥的

孝敬;伍子胥的忠貞;那位大嫂的善良,每個故事都深深地感染著我們,謝謝故事隊給我們帶來的文化享受。

2.節日習俗隊

我們是習俗隊,我們主要研究了端午節的習俗。

(1)大家快看,習俗隊給我們帶來什麼禮物啦!

配香囊:展示香囊,這是我跟媽媽學著製作的香包,你們知道這裡面裝的什麼?(硃砂、雄黃、香藥)

(2)插艾子:我通過上網、問我的奶奶知道了: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我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飲雄黃酒,激濁除腐,殺菌防病。

師:是呀,如今手足口病等流行病不斷髮生,我們一定講究衛生,保證健康。

(3)系彩繩:過端午節時媽媽還為我的手腕、腳腕繫上綵線呢!我們班的同學還有誰系過彩繩?

師追問:知道為什麼要這麼做嗎?

(4)賽龍舟: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

其實 ,“龍舟競渡”早在戰國時代就有了。在急鼓聲中劃刻成龍形的獨木舟,做競渡遊戲,以娛神與樂人,是祭儀中半宗教性、半娛樂性的節目。

(5)食粽子

(5)其他隊還有補充嗎?

(5)師小結:只要多觀察、多問、多學,對我們傳統的節日瞭解得更深入,更好地享受祖國的傳統文化。

3.節日飲食隊

我們飲食隊,我們主要研究了端午節的粽子。

(1)我們先來給大家猜個謎語,看看哪個隊反應最快?

三角四稜長,珍珠裡面藏,要吃珍珠肉,解帶細品嚐。 (粽子)

(2)想知道這漂亮的粽子是怎麼做成的嗎?下面我就包一個給大家看一看。

學生邊做邊實物展示。師問:你是跟誰學的?(可見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是我們的老師呀!就要快過端午節了,請不會的同學們也學著與家人包粽子,全家一起動手,樂就在不言中。)

(3)其實,粽子的種類可多啦讓我們一起看看各種各樣的粽子,飽飽眼福吧!

學生投影自己拍攝的圖片:能說說是怎麼收集到的?說清楚名稱、裡面的是什麼?(蓮子肉粽、板栗肉粽、棗粽;北方的粽子多以大棗、豆沙為餡,南方以肉餡為主。)

有的學生到超市進行了調查;還有的進行了拍照 ;有的採訪了周圍的人……

(4)聽了飲食隊的彙報,你們想對他們說點什麼?

師總結:節日飲食隊自編了謎語,還為我們講述了包粽子的方法,還運用多種方法調查了粽子的種類,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

端午節習俗7

一、活動背景

節日是一種文化現象,端午節也是如此。端午節在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語境下,是非常隆重的節日。

端午節文化歷經幾千年,質是不變的,這個質就是源於生養我們的“文化之根”。端午節文化的魅力,使端午節成為非常有凝聚力的節日。每當端午節來臨,人們就會包粽子,賽龍舟,插艾香,贈香包。早已由一種禮儀漸變為一種打在每個中國人身上的烙印、一種融入每個中國人血脈的習慣、一種浸入每個中國人骨髓的文化因子。

因此,我們五年級舉行了“端午節習俗研究”綜合實踐活動。

二、活動方案

(一)活動主題:端午節習俗研究

(二)活動目標:

1、瞭解過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也是每一個華夏兒女非常重視的日子。讓學生較全面地瞭解與端午節有關的知識。

2、到超市、飾品屋、節日禮品屋等進行參觀、調查、訪問,上網查詢有關資料,培養學生收集整理資料並根據資料進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感受過年的熱鬧與快樂,在活動中培養學生彼此間的溝通和人際交往能力,增強社會參與意識。

4,通過屈原的故事培養愛國主義情感。

(三)活動人員:五年一班

(四)活動時間:(五)活動分組:

收集文字資料:

攝影:

購買包粽子,疊葫蘆的材料:

學習包粽子:

指導老師:(

六)活動準備:

1、活動前,學生通過上網或查詢書籍的方式獲得端午節的有關資料。

2、教師準備好探究記錄表,學生根據表格展開活動。

3、學生準備各種資料(包括小故事、圖片,糯米,剪刀,粽子葉等)。

(七)活動注意事項:

1、活動在老師帶領下有序進行,注意安全;

2、調查採訪時態度誠懇,注意文明禮貌,並做相應的記錄。

三、活動實施

階段一:分組確定研究專案(準備階段)

(一)由中國傳統節日引出課題“端午節習俗研究“。

(二)提出可以研究的相關問題:

1、關於“端午節習俗”你瞭解多少?

2、對於“端午節習俗”你還有什麼感興趣的問題?(端午節的來歷、飲食文化、文學藝術、民間活動等等)

3、把提出的問題進行歸納整理,為下一步作準備。

(三)學生分組確定研究問題

1、根據問題的類別,學生自由選擇,成立研究小組(互相協調)。

2、分組討論要採用何種研究方法(上網查資料、調查、訪問等)。

3、教師進行適當的引導、幫助。

4、確定研究專題:

(1)回溯歷史淵源——端午節的來歷

(2)端午節的飲食文化——吃粽子

(3)端午節的傳統風俗習慣——吃粽子,賽龍舟,戴五彩繩,插艾香,贈香包。(4)屈原的詩歌。

(四)分組制定研究計劃

1、提供一份研究計劃,供學生學習參考。

2、各組制訂詳細的調查計劃和方法,設計調查表格和訪問記錄表。組員分工,商討在調查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及解決辦法,教師及時指導。

階段二:各小組展開研究計劃(實施階段)

(一)每個小組分頭行動,通過不同的方法,不同的途徑最終獲得所研究問題的結果。(小組成員分工協作)

第一組:端午節的來歷調查小組。 端午節的由來與傳說組的同學根據自己的計劃開展活動,有的上網查閱資料,瞭解端午節的由來與傳說;有的走向圖書館,蒐集關於端午節的資料,最後進行加工整理,編寫小報,供大家欣賞。

第二組:端午節的食俗調查小組。

該組成員在組長的帶領下,到食品批發市場、各大超市,瞭解端午節期間人們的購物情

況。其中,最重要的是粽子 ,喝雄黃酒。並學習了折葫蘆,在現場折,並展示給大家。

第三組:漫話端午粽調查小組。

小組學生通過上網或者查詢書籍瞭解粽子的種類他們瞭解了包粽子的材料。粽子的品種,從實物到圖片、文字,最後到自己親自動手包粽子,從中感受到活動的無限樂趣。

第四小組:端午節民間習俗。

各小組通過上網,調查,訪問的方法瞭解端午節民間的習俗。瞭解其中的故事和背景。學生編制五彩線,現場給老師同學送祝福。

(二)各小組整理歸納研究成果。

階段三:資訊交流會,展示動手實踐、創作的成果。(展示階段)

1、交流研究成果。

2、歸納總結各組的研究成果,並展示。

(1)研究“回溯歷史淵源”小組蒐集了端午節的來歷,端午節相關的典故等,並以資料的形式進行展示。製作手抄報。

(2)研究“端午節的飲食文化”小組,主要研究“粽子”的來歷、程式及象徵意義;,並現場折葫蘆。

(3)研究“漫話端午粽”小組,主要研究的是粽子的種類和名稱。現場包粽子。

(4)研究“端午民間習俗”小組主要研究的是賽龍舟,插艾香,贈香包。等習俗的來歷和方式,學生扎五彩繩。(在展示階段裡,學生為了更好地彙報本組收穫,小組成員團結協作,運用了多門學科的知識,充分發揮了自己的個性特長,體現了綜合實踐活動的綜合性、合作性。

3、總結延伸:

(1)活動後,將有關“端午節習俗”的資料歸類彙編成冊,或製成專題網頁,上傳到學校網站上展示。

(2)瞭解中國其他傳統的節日

四,活動反思

這次綜合實踐活動密切聯絡學生實際,突破了教材和學校的侷限,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領域,瞭解到了許多端午節的知識,形成了一定的訪問、查詢、蒐集、整理資訊的能力,並且能將自己的活動成果以新穎的方式向更多的人展示,社交能力及綜合實踐活動能力得到了一定的發展。

1、培養了自主學習能力。此次活動充分尊重了學生的愛好及興趣,為學生自主性學習開闢了廣闊的空間。從主題的選定到小組成員,從制定計劃到調查研究,教師只是對各組成員進行必要的指導,沒有包辦代替的現象。

2、為合作學習提供了廣闊空間。合作學習作為重要的學習方式之一,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課題的研究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組內成員分工明確、各負其責,同時又是協同互助,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3、學生的動手能力大大提高。活動中,學生不是講臺下被動的看客,而是活動的主人。他們可以根據需要自主尋找資料,根據活動內容製作主題板報;可以通過詢問父母瞭解粽子

的做法,葫蘆的折法;也可以向手工藝人拜師學藝,製作各種有特色的民間物品。

端午節習俗8

元宵節是我國的四大傳統節日之一,因正月為元月,而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故又稱“上元節”。我國各地的上元節活動大同小異,大街小巷張燈結綵,人們賞燈,猜燈謎,吃湯圓,成為世代相沿的習俗,節日名稱也演化為“元宵節”。在臺州,元宵節為正月十四,其節日氣氛也有著與眾不同的特徵和內涵,台州元宵夜吃糟羹更是在全國獨一無二。

一、有關正月十四元宵節的傳說。 傳統元宵節為正月十五,但在臺州,卻以十四為節,尤其在千年府地臨海城區最為典型,歷史也最悠久,俗稱“台州府十四夜燈會”。在當地,流傳著許多關於十四日元宵來歷的傳說。其中流傳最廣的不外乎“孝子說”、“ 戰事說” 、“築城說”。 “孝子說”

元至正十四年(1354),方國珍率浙東農民軍攻入台州府,建國稱王,在北固山建天壇,以今台州城隍廟為金殿,並下詔普“天”同慶,包括傳統節日。方國珍的母親信佛,

每月朔、望兩天(即每月的七年級、十五)吃素齋,每年的元宵節與中秋節剛好是方母吃齋之日。方國珍是個孝子,為了使母親能與“天下百姓”同樂,他便下詔提前一天過元宵。此後,在臺州,正月十四鬧元宵便成了風俗。

“戰事說”

戚繼光在臺州抗倭時,有一年正月十四,戚家軍在海邊打垮了一股倭寇。倭寇逃往內地。時天色已晚,戚家軍趕到,百姓紛紛點燈幫助戚家軍搜尋殘敵。一時間,城裡城外,每間房屋,到處燈火通明。倭寇無處藏身,全部被消滅。為紀念這一事件,百姓把元宵節改到正月十四夜。

“築城說”

據《民國臨海縣誌》記載,台州正月十四元宵節與糟羹的來歷有密切的關係:“唐築城時,天寒以是犒軍,遂成故事。”民間傳說則較為詳細。當年大將軍尉遲恭(一說台州刺史尉遲繚)奉命修築江南長城,築好長城這一天,剛好是正月十四,台州百姓為了慶祝這一“節日”,紛紛拿來家中的米飯、

芋艿、粉絲、芥菜等食物前往軍營犒勞將士,可由於天氣冷,剛到軍中時便已涼了,大家過意不去,為了能讓每個士兵都能吃上一口自家的菜,便把所有東西倒在了一起,燒成了“大鍋羹”, 後來演變成糟羹。這一夜,百姓們通宵點燈慶賀,從此台州形成每年正月十四亮長夜燈的習俗 。

二、正月十四元宵節來歷的思考。 無論是“孝子說”,還是“ 戰事說” 、“築城說”,筆者認為,都不能作為台州元宵節為正月十四的依據。原因很簡單,民俗具有“集體性”和“穩定性”的特點。任何一種民俗的形成,都不是一年二年或是十年二十年就能形成並普及的。而一種民俗一旦形成,更不是某一個皇帝或某一個有影響的人一句命令就能消失或改變的。

民俗是一種約定俗成的行為方式,它是社會集體共同認可的一種規範。鍾敬文先生主編的《民俗學概論》中指出:“民俗文化不是個人行為,而是集體的心態、語言和行為模式。個人行為構不成民俗,民俗的形成、發展永遠是集體參與的結果。”同時,民俗的形成,要經過漫長的歷史過程。如春節,傳說早在新石器時期堯舜時就有過“春節”的風俗,但一直到漢代才逐漸定型。元宵節亦然,上元節(即元宵節)因“正月為元月,而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而名,是經過長期演變,至漢武帝期間才形成。因此,由於修築長城或因抗敵的“築城說”、“戰事說”而把節日提前一天,很難成立。 一種民俗一旦形成,就會伴隨著人們的生產及生活方式長期相對的固定下來,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很難改變。如我國的纏足習俗,清初,清朝統治階級就頒佈詔令“禁止纏足”,但直至清末,此風仍在盛行;又如,“元旦”這個節日,原為正月七年級,中華民國改元旦為公曆一月一日,至今已近百年,但在民間,許多百姓仍然沒有接受“元旦”這個節日。因此說,元宵節由方國珍一聲令下,而改為正月十四,這種可能是微乎其微的。再者,《台州府志》記載:吳越國錢H時,就有“俗以十四為重”的記載。可見,台州正月十四鬧元宵的.習俗在五代間便已存在。

“傳統節日的形成有其自身規律,無法與歷史上的某個人物或事件發生聯絡。”(顧希佳《風俗十講》)也就是說,節日風俗的傳說往往是後人對節日風俗起源的一種解釋和附會。在實際形成過程中,是先有節日風俗,然後才有傳說,這也是我們對同一節日風俗有不同傳說的解釋。

那麼,台州元宵節為什麼要定於正月十四呢?筆者認為還得從元宵節本身形成的時間以及當時台州的社會習俗和飲食習俗來討論。

傳統元宵節的節期與節俗活動,是隨歷史的發展而延長、擴充套件的。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即正月十五),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裡才落燈,整整十天,與春節相接,白晝為市,熱鬧非凡,夜間燃燈,蔚為壯觀。至清代,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內容,節期縮短為四到五天。

端午節習俗9

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傳統佳節/端午節。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古代偉大詩人屈原。所有地方的人都在為這快樂的節日做準備,處處洋溢著濃濃的節日的氣氛。在我們家的端午節那真是既充實又溫馨的哦!

記得本年端午節,我們家處處洋溢著歡樂的氣氛。端午節那天,我們全家商量著本年要來點什麼呢?這時,我腦子裡的一根筋“嗖”地一下子蹦了出來,來辦一個包棕子大賽,說幹就幹,我連忙把親朋好友全部都請來參加包棕子大賽。正在大家都手忙腳亂忙著包棕子的時候。突然,我抬頭一看,這些棕子不是破了,就是沒包好。唉,怎麼樣可以獲勝呢?忽然,一個念頭在我腦中一閃而過,我為何不做一個心形的棕子呢?我先把棕葉折成心形,再把糯米及肉放在裡面,將棕葉包紮起來,用繩子繫好,這樣一個心形的棕子完成了。

看著大家陸陸續續包好的棕子,我感覺我這個心形的棕子很特別。然後小心翼翼的將它們放入鍋中,不一會兒,美味的棕子出爐了,大家爭先恐後地搶著自己的成果,

本年的端午節既特別又開心!

端午節習俗10

徐州端午節民間風俗,端午節包粽子,是來自人們對我國曆史上愛國詩人屈原大夫的崇敬和懷念,這是人們熟知的,徐州人包的粽子,極具地方特色。

先說用料吧,以往徐州的粽子很少用糯米,用的是當地農村生產的黍子(淡黃色,比小米稍大,有粘性),粽子餡取的是皮薄、肉厚、味甜的徐州紅棗;就連粽葉也是採用當地石狗湖(雲龍湖前身)近郊河道生長的蘆葦葉,從而構成了口感好、味道甜、清香濃的特點。

再說粽子的包法上,多取三角形,也有四角形的,俗稱斧頭粽子,在扎法上不用竹針,也不用棉繩,而是用蒲葉破開為繩,實屬“純天然綠色食品”。

徐州主婦們包的粽子遠比南方粽子大些,都是兩把米的個頭,這是適應徐州人的豪氣,習慣大口吃食、大口咀嚼的習慣。

再說煮法吧,多采取小火慢煮,以為這樣煮得透,能使黍子米的粘性發揮出來,並和洗潔淨的生雞蛋一同下鍋,讓葦葉的清香浸進蛋內。

在開始煮端午節粽子時,放入少許艾葉和幾頭新上市的獨頭蒜(無瓣的蒜),之所以要加上這些配料,意在祛瘟驅邪之意。煮熟的獨頭蒜,說實在的仍帶著辛辣氣味,並不好吃,但家長們卻硬勸說孩子吃下,這是出於對孩子的關愛,“吃了端午蒜,一夏(天)無災難”。

端午節徐州人為什麼要煮雞蛋吃呢?相傳以雞蛋象徵著龍蛋,是對曾經傷害過屈原屍身的龍的一種懲罰,還有設家宴喝黃酒,插艾條驅邪避災,縫香包饋贈友人,趕廟會,拜地藏王祈平安。

徐州過端午節,節日氣氛之所以濃厚,大概是與同日要趕的五毒廟會有很大的關係,五毒廟在大壩頭北側的地藏裡,這個廟是女出家人住持的廟宇,供奉著地藏王,也稱藥王,傳說農曆五月初五是為地藏王的華誕,所以廟會和端午就在同一天了,奇怪的是老徐州人,從來不說是地藏老爺廟會,稱為五毒廟會,既是五毒俱全的老爺,既是有五毒的廟宇,為什麼還要去朝拜呢,因為地藏王也稱藥王,可以降服五毒,蠍子,蛇,蜈蚣,壁虎,蟾蜍,古人理解的疾病作崇者,是保人丁興旺的神仙,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五毒廟會。

端午節習俗11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是紀念古代忠臣屈原的節日,那是楚襄王九年,屈原在五月五日抱石投江自盡的。許多人不捨得屈原先生於是駕船追至洞庭湖歸來;還有許多人唯恐河裡的魚蝦傷害屈原先生的軀體,就把糯米裝竹筒煮熟扔入江中。從此,便有了賽龍舟比賽,而竹筒裡裝糯米便成了現在我們用糯葉包的粽子了。

端午節不僅是紀念屈原的,還是紀念吳國的伍子胥的節日。吳國伐越國之時,伍子胥助夫差一臂之力,一舉滅越,那時吳國士氣高昂,百戰百勝,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於是越王求和,吳王夫差答應了。越王又派他的宰相去說伍子胥的壞話,讓吳王痛恨伍子胥。果然不出所料,吳王大怒,要殺伍子胥,伍子胥知道後要鄰居挖下他的雙眼,掛在城門上,要讓他的雙眼看到越國侵入吳國。這句話更讓吳王火上加油,即刻處死他。結果這位忠國忠君的忠臣被人害死!

端午節還有許多的來歷呢!要你們自己去了解,在此祝大家端午節快樂!

端午節習俗12

懸艾葉、菖蒲、蒜頭:

艾、菖蒲和蒜被稱為“端午三友”。南北朝時,端午又稱為“沐蘭節”,荊楚一帶有采艾的習俗。採艾要在雞未鳴以前就出發,挑選最具人形的艾草帶回去掛在門上,有的還將艾草紮成虎形,再貼上艾葉於其上。艾與菖蒲中含有芳香油,它們和蒜一樣都有殺菌作用。端午期間,時近夏至,正是寒氣暑氣互動轉換之時,從飲食到穿衣、行動都得注意。寶山縣有諺語道:“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吃了端午粽,還要凍三凍。”古時,人們缺乏科學觀念,誤以為疾病皆由鬼邪作崇所至,於是,端午節這天,人們以菖蒲作寶劍,以艾作鞭子,以蒜頭作錘子,又稱為“三種武器”,認為可以退蛇、蟲、產,斬除妖魔。

江南地區,有的習俗是在端午節飲菖蒲酒,則其藥用效能就更為直接。通常是在節前,便把菖蒲切碎,伴上雄黃,浸入酒中,節日便可飲用。

寫符唸咒:

除了用艾、菖蒲和蒜這“端午三友”驅鬼外,還有一種重要的驅鬼方法,是在室內掛避邪驅鬼的符咒。掛驅鬼符還有一些嚴格的儀式。如有的要求必須在端午日出或正午時書寫,書寫材料用生朱,硯內、書寫人口中必須放上硝石等。較為通行的符咒有:“五月五日天中節,赤口白舌盡消滅”之類。上海人過去在端午節懸掛鍾馗像於門口,正是這種辟邪風俗的繼續與演變。另外,類似於此的祛鬼禳魔的習俗,還有在兒童額上點雄黃酒。節日一早,婦女們便將兒童耳上夾艾蒿,頭上戴菖蒲,然後用雄黃酒在額上寫一個“王”字。據說,這樣可使百鬼畏懼,保命長生。

飲雄黃酒:

中國江南民間端午節有吃“五黃”的食俗。“五黃”指黃鱔、黃魚、黃瓜、鹹蛋黃及雄黃酒。神話傳說《白蛇傳》中,白娘子飲雄黃酒,現出蛇身的原形。故而,民間便認為蛇蠍蜈蚣等毒蟲可由雄黃酒破解,端午佳節飲雄黃酒可以驅邪解毒,身體降。

掛荷包和拴五色絲線:

應劭的《風俗通》則記載:“五月五,日以五彩絲係臂,名長命縷,一名續命縷,一命闢兵繒,一名五色縷,一名朱索,闢兵及鬼,命人不病瘟”。

中國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為吉祥色。因而,節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後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系線時,禁忌兒童開口說話。五色線不可任意折斷或丟棄,只能在夏季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拋到河裡。據說,戴五色線的兒童可以避開蛇蠍類毒蟲的傷害;扔到河裡,意味著讓河水將瘟疫、疾病沖走,兒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陳示靚的《歲時廣記》引《歲時雜記》提及一種“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綵線貫之,搐使如花形。”以及另一種“蚌粉鈴”:“端五日以蚌粉納帛中,綴之以綿,若數珠。令小兒帶之以吸汗也”。這些隨身攜帶的袋囊,內容物幾經變化,從吸汗的蚌粉、驅邪的靈符、銅錢,闢蟲的雄黃粉,發展成裝有香料的香囊,製作也日趨精緻,成為端午節特有的民間藝品。

賽龍舟:

關於龍舟的競渡,文字的記載始於公元五百年前樑代吳均的的《續齊諧記》。較後,許多的記載中都可以找到有關賽龍舟的文字記載。現存中國各地的數千種方誌中,共有227種方誌有龍舟競渡的記載。端午划龍舟,龍舟競渡的說法,包括有“大眾舟齊出發,趕往丞救屈原。”及“一吶喊鼓樂嚇退蛟龍。”

端午節習俗13

說起揚州,自認而然想到炒飯,不過本期要說的是揚州的端午節。過端午節是中國人民二千多年來的習慣,由於地域廣大,民族眾多,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著不相同的習俗。

揚州端午節習俗:端午的吃

提到端午的吃,讓人想到的肯定是粽子。揚州的粽子自古就很有名,揚州的粽子和嘉興的粽子有所區別。“嘉興的粽子很綿軟,比較鬆軟可口,而揚州的粽子很緊實,很有嚼勁,這和揚州人包粽子的手藝有關。揚州人包的粽子有鮮肉、香腸、紅豆、蠶豆等,形狀有斧頭粽子、小腳粽子、三角粽子等。

除了粽子揚州還多一項獨特的端午食品——綠豆糕。端午回孃家,帶的禮品裡必定要有綠豆糕的。

揚州人端午宴的菜譜裡必須要有十二紅,也代表一年十二個月裡,月月紅火:燒仔雞、紅燒肉、剁老鵝、燒黃魚、炒長魚、炒蝦子、炒莧菜、炒蠶豆瓣、拌黃瓜、拌涼粉、鹹鴨蛋……顯得豐富多彩,以前人家再窮苦,也要在端午這天,燒一條黃魚,這樣才能預示今後的生活紅紅火火。

揚州端午節習俗:端午的喝

喝雄黃酒也是端午不可缺少的,把雄黃、硃砂、蒜頭、生薑泡成雄黃酒,在端午的陽光下爆晒。正午時分用蒲艾把子蘸雄黃酒灑在室內戶外的各個角落消毒。“賞午”時家人同飲雄黃酒。因為只有在端午的午時才用雄黃,故揚州人有一句俗話:“過了午時不賣雄黃”,以示時過境遷。如果大家看過白蛇轉的就知道,白娘子就是因為喝了雄黃酒而顯出原形的。

揚州端午節習俗:端午的穿

孩子要掛“百索子”端午清晨,大人會給小孩掛上百索子,認為這樣可以辟邪。據說,戴五色線的兒童可以避開蛇蠍類毒蟲的傷害;兒童由此可以保安康。除了“百索子”,還有“鴨蛋簍”,也是用五色絲線,編織成盛放鴨蛋的簍子,掛在胸前。甚至還有將蠶豆煮熟,串成珠鏈,也是懸掛用的。為了辟邪,孩子們還要穿上老虎兜,套上老虎鞋。

端午節習俗14

居住在雲貴高原南部的苗嶺山脈以南的水族有一個長達49天的節日,那就是端節。

端節是水族最盛大的節日,相當於漢族的春節,水語稱“藉端”、“過端”。依據水族典籍水書、水歷的規定,端節在水族的歷法年底、歲首的谷熟時節舉行,時值大季收割、小季報告團種的年終歲首階段。因此,端節是辭舊迎新、慶賀年收、祭祀祖先和預祝來年幸福的盛大節日,同時也是一個團聚的美好節日。節氣正對應農曆的八月至十月。

水族的端節還有一段傳說:在很古的時候,水族人民揹著銅鼓等用品去逃荒,可是在廣東和廣西安定都不合心,而正在大夥兒發愁時,天上飛來一群諾仙術(一種鳥名,估計是鳳凰),像一“群”救命草,解救了逃難的人們。大家一致認為諾仙術是來帶路的,就跟著走,在一個岔河口,諾仙術消失了,這給人們出了個難題,可又給予了提示,大家看見一條巨龍,大家像有一雙貓的眼睛,立刻選擇了方向——朝左邊的河谷往上搬。之後來到三洞一帶,對這一帶的環境十分滿意,就在這裡安家了,並和大家約定:三年後的水歷年底來團聚。

三年後,大家來團聚,突然來了一群人馬,他們想讓水族人民離開,而水族人民為了保住土地,和他們打了起來,兩方各有死傷,之後那群人馬離開了,於是人們把死去的戰士安葬,並祭祀,希望往日又幸福的日子,水族人民真像一個糰子,永遠不分離,哪怕是已經離去的戰士,也會祭祀,讓那些戰士也體會到人民的熱情。這正是端節的傳說。

在端節這段日子裡,主要活動是祭祀和賽馬。節日期間,銅鼓聲此起彼伏,悠揚的歌聲和蘆笙調從早到晚迴盪在翠竹掩映的竹樓裡,水鄉山寨沉浸在節日的氣氛中。

節日裡的水族同胞載歌載舞,相聚狂歡。向客人展示了莊嚴肅立的祭祖活動、古老神祕的水書、巧奪天工的馬尾繡,以及舞火龍、耍水龍、搶鴨子、賽馬等民間表演。

這個團聚的節日,多麼快樂的節日,是多麼美好,如果我在水族,應該也會如此快樂吧!

端午節習俗15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俗稱端陽節。有趣的是,在多姿多彩的端午節習俗中,其中的一些習俗與花草有關:

鬥百草:舊時端午節盛行的一種遊戲。是日,人們紛紛去郊外踏青,採集各種花草比賽草的多寡韌性和奇特,或對花草名。《荊楚歲時記》載:五月無日,四民並踏百草,有又有鬥草之戲。

簪榴花:端午節時,婦女要戴榴花於鬢髮以作飾物。《帝京景物略》雲:五月五日,家家妍飾小閨女,簪以榴花。清代《大興縣誌》載:是日(五月初五)少女需配靈符,簪榴花。

配香囊:端午時,姑娘們要精心繡制玲瓏剔透的衣香粉包或香囊,內裝芳香濃郁之藥用植物如白芷、丁香等,用於清潔避邪。姑娘們配香囊在衣裙上,陣陣馨香沁人心脾。

射柳:原木是遼呆端午習俗,端午日,以柳條插如土中,上系手帕,有嚮導引駿馬先走,其他武職人員隨之出發,到一處,聞金鼓齊鳴時,各開弓射柳,射斷柳枝者受賞,這不中者受罰。

插白艾:白艾,俗稱艾嵩,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人們在端午節這一天,採艾於戶上,並用艾葉艾根把做成老虎樣子的艾虎掛在門楣中央,以避邪。明代《山趟肆考》一書記載說:端午以艾為虎形,或剪綵為虎,粘艾葉以戴之。

懸菖蒲:菖蒲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高30多釐米,喜生於山間石礫處,含有揮發性甘油,有提神通竅殺菌的作用。每逢端午,人們有的把菖蒲做成寶劍形的蒲劍掛在屋簷下,有的用菖蒲燒水洗澡,以消除病毒。至今我國南方許多地區在端午節時家家仍有采菖蒲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