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文城>節日範本>春節>

關於春節禮儀

春節 閱讀(2.16W)
關於春節禮儀1

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我們通常只知道的是正月七年級時,家長帶領小輩出門謁見親戚、朋友、尊長,朋友們也互致新年快樂,以吉祥之語互賀祝新春。卑幼者並須叩頭致禮,謂之“拜年”。主人家則以點心、糖食、紅包熱情款待。其實,春節拜年學問很多,春節文化元素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集中展示。春節拜年有哪些禮儀呢?下面就一起來快看吧。

關於春節禮儀

拜親朋也講究次序:

七年級拜本家,八年級、九年級拜母舅、姑丈、岳父等,直至十六日。這種習俗早在宋朝時就已流行。宋人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卷六中描寫北宋汴京時雲:“十月一日年節,開封府放關撲三日,士庶自早相互慶賀。”到了清朝年間,拜年禮儀有了昇華。清人顧鐵卿在《清嘉錄》中描寫,“男女以次拜家長畢,主者率卑幼,出謁鄰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賀,謂之‘拜年’。至有終歲不相接者,此時亦互相往拜於門……。”一般說來,平輩間拜年則拱手致語就行了。

首先拜家裡長輩。七年級早晨,晚輩起床後,要先向長輩拜年。當然,長輩受拜以後,一定會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不能忘記的就是向鄰居長輩拜年。中國有句古話:遠親不如近鄰。所以向鄰居長輩拜年僅次於本屬長輩,一般說,鄰居長輩也會給“壓歲錢”的。

其次就是走親戚拜年。七年級或八年級必須到岳父、母家,並須帶賀禮。進門後還得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禮,然後再給長輩們依次跪拜。

接著就是禮節性的拜年了。如給朋友拜年,一進屋門,僅向佛像三叩首,如與主人系平輩則只須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長,仍應主動跪拜,主人應走下座位做攙扶狀,連說免禮表示謙恭。一般情況下,不宜久坐,客套話完了就要告辭。主人受拜後,也應擇日回拜。

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發簡訊、寄賀卡、禮儀電話和電報,全都是一種新的拜年形式。寄賀卡時,也會同時寄上自己的名片。

古時,倘或坊鄰親朋太多,難以登門遍訪,就使遣僕人帶名片去拜年,稱為“飛帖”,各家門前貼一紅紙袋,上寫“接福”兩字,即為承放飛帖之用。此俗始於宋朝上層社會。清人《燕臺月令》形容北京年節:“是月也,片子飛,空車走,成為時尚。”戶人家特設門簿,以記客人的往來和飛片,門簿的首頁多虛擬親到者四人:一曰壽百齡老太爺,住百歲坊巷;一曰富有餘老爺,住元寶街;一曰貴無極某人,住大學士牌樓;一曰福照臨老爺,住五福樓。以圖吉利討口彩。至今的春節贈送賀年片、賀年卡,便是這種古代互送飛帖的遺風。

古代文人雅士則流行互送拜年鑽。拜年鑽就是如今的賀年片,全是由古代的名片演變而成。據清代趙翼考證,西漢時沒有紙,削竹木為刺,上書名姓,叫“名刺”。後來還用大紅絨線在織錦上繡字為“名片”。東漢後用紙代木,叫做“名紙”。六朝時簡稱為“名”,唐代叫“門狀”。宋代還別稱“手刺”、“門刺”。

拜年注意事項:

要注意衣著整潔。適當穿上一些好衣服,給人一種節日的美感。要講究稱呼的規範化。拜年的時間選擇要妥當。如有必要,可先向主人報信,避免空跑一次,如不準備吃飯,最佳時間是上午九時至十一時之間。

1、最好穿新衣,以暖色為主,紅色更佳,不僅渲染喜慶,還帶著傳統意義上的趨吉避邪的意思。忌諱穿一身黑或一身白。

2、著新裝的同時,別忘了理髮,俗語說“有錢沒錢,剃頭過年”,拜年時,必須將頭髮收拾乾淨整潔。

3、登門拜年時間別太早,禮尚往來已經不是越早越好,保證別人的休息,找好適當拜訪時間非常重要。

4、家裡拜年時,忌說不吉利的話,就像什麼死啊、病啊的,不要過分渲染不好的事情,什麼離婚啊、誰誰有病了等等。

要事先對可能碰到的長輩、同輩的稱呼有所瞭解,以免出現尷尬的場面,使人感到不夠禮貌。吉利話要說得適宜。對不同的人,應有不同的祝賀語。交談時,要揀雙方愉快的話題,不要扯到悲哀傷感的事情上,不要高談闊論,信口開河,過分激烈地爭論問題,要在輕鬆愉快、親切自然的氣氛中,把道喜賀新的真情實意表露出來。舉止、姿態要文明。

常見的春節拜年方法:

一就是叩拜,即跪拜磕頭,現在在一些農村地區,晚輩給長輩,尤其是未成年人給輩分較高的長輩拜年時,還行這種禮儀。

二就是躬身作揖,作揖的姿勢就是先雙手抱拳前舉。這抱拳可不能亂抱,男子尚左,也就是男子用左手握右手這稱作“吉拜”,相反則是“凶拜”。大過年的,來上一個右手握左手,就是觸人黴頭了。行禮時,不分尊卑,拱手齊眉,上下加重搖動幾下,重禮可作揖後鞠躬。這種禮儀一般是晚輩向長輩,或下級向上級拜年時所用。

三就是抱拳拱手,這是中華民族特有的傳統禮儀,抱拳,是以左手抱右手,自然抱合,鬆緊適度,拱手,自然於胸前微微晃動,不宜過烈、過高。這種禮儀多見於平輩間的拜年。

四就是萬福,古代婦女禮儀的一種,右手覆左手,半握拳,附於右側腰肋間,上下微晃數下,雙膝微微下蹲,有時,邊行禮邊口稱萬福。當代已經鮮有襲用。

五就是鞠躬,現代通用禮儀,用於拜年,多在晚輩對長輩、下級對上級,亦可用於平輩間,男女皆行。

春節拜年基本禮儀:

在拜年的時間上選擇要妥當:如有必要,可先向主人報信,避免空跑一次,如不準備吃飯,最佳時間是上午九時至十一時之間。過早,可能人家還未起床,節日都要休息的習慣;太遲,正適人家吃飯,不方便。下午應以三時至五時之間為宜。向長輩拜年,最好安排在節日內以示敬重。

春節拜年要注意衣著整潔:乾乾淨淨過節日,穿衣和打扮要整潔、大方,適當穿上一些好衣服,給人一種節日的美感。 要講究稱呼的規範化:到別人家拜年,尤其到親戚家拜年,要事先對可能碰到的長輩、同輩的稱呼有所瞭解,以免出現尷尬的場面,使人感到不夠禮貌。

“吉利話”要說得適宜:對不同的人,應有不同的祝賀語。交談時,要揀雙方愉快的話題,不要扯到悲哀傷感的事情上,不要高談闊論,不要信口開河,不要過分激烈地爭論問題,要在輕鬆愉快、親切自然的氣氛中,把道喜賀新的真情實意表露出來。

拜年時接物要有禮貌:主人送茶,要起身雙手接住,並道謝。主人招待食品,可先讓給小孩,然後自己取少量受用。

拜年時歡鬧要有節制:掌握適度。不宜大聲喧鬧,不宜通宵達旦,以免影響鄰舍,妨礙別人休息。 拜年結束時,要表示謝意,邀請人家回訪。對主人的盛情款待,要讚美幾句。臨分手時,可發出邀請,表示回報的意思。

小寶寶拜年也是有講究的:

新春將至,小寶寶們也要跟著爸爸媽媽走親訪友去啦!不過,在把孩子打扮一新之餘,您是否已經告訴年幼的孩子,怎樣才能做一個受人歡迎的“拜年小使者”呢?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副所長鬍育提醒家長,出門前,您別忘了給孩子先上一堂禮儀課。

別隻教孩子討紅包

“恭喜發財,紅包拿來”,胡育在從事幼兒教育研究時發現,或許出於好玩的心態,不少年輕的父母總是喜歡教孩子學說這樣的“祝福”。殊不知,這很容易給孩子留下錯誤的印象,以為過年就是“討壓歲錢”或是吃喝玩樂,而忽略了節日的真正含義。她建議父母,抽時間跟孩子講講“年”的由來,有哪些習俗傳統,告訴孩子過年意味著家庭團圓,也寄託著對來年的展望。明白了什麼是過年,孩子們才會對傳統節日多一些敬意。

學會分享莫攀比

親友聚會,孩子們會接觸到不少同齡夥伴。互相攀比誰的壓歲錢多,誰的新玩具高階,甚至為此爭爭吵吵。這些鏡頭,可不應該成為新春即景。家長不妨準備一些諸如橡皮泥之類的玩具,供幾個孩子共同完成,學會合作,或是鼓勵孩子們交換玩具,分享快樂。對幼兒來說,身體素質發育尤為重要。因此,您還可以引導孩子們互相約定,看看新的一年裡,誰能先學會游泳,學會打球,或是添了別的什麼體育技能。這樣的比較,可比爭一樣玩具有意義的多。

餐桌禮儀要注意

新春佳節,聚餐頻繁。家長們可得注意了,別認為孩子年幼,就可以任其享受大家的寵愛,成為餐桌“小霸王”。既然是參加筵席的一分子,就同樣要注意餐桌禮儀。您得提醒孩子,別隻顧著把好吃的堆在自己面前,別忘了給長輩們夾夾菜;敬酒時,也可以舉起飲料杯,送上祝福;想離席去旁邊玩,可以,但得先得到父母允許,並和同桌的長輩們打個招呼。別忽視了這些細節小事,它們將幫助孩子學會尊重他人.

出門前的準備工作

打招呼

1歲:此時寶寶多半還不太會說話,所以事先教他們看到人要叫人,抱拳作揖等。

2歲以上:可以教孩子說“恭賀新年”“歲歲平安”之類的吉祥話。

收紅包

2歲以下的幼兒,不會知道紅包是什麼,只要告訴他別人給他時,要說聲謝謝,然後放進自己口袋或給媽媽。寶寶稍懂事後,要事前跟他們說好不要馬上拆紅包。

接受糖果巧克力

寶寶雖然聽大人講過不能吃太多糖果巧克力,但還是不能控制。所以,大人要自己控制,並講清楚如果拿太多這些東西,就要剝奪一些他喜歡做的事情或東西。

關於春節禮儀2

提到拜年,有人握手,有人擁抱。其實,應該雙手抱拳“作揖”。這個動作平時不常做,但是在春期間,就有特別喜慶的寓意。但是,怎樣的動作才標準呢?標準的男子姿勢是右手成拳,左手包住,因為右手是攻擊手,包住要以示善意;女子則相反,但不抱拳,只壓手。這和自古"男左女右"傳統一脈相承。

餐桌的禮儀

參加主人新年招待宴席,要以長者為主,謙讓主座給長者。吃飯不能吧唧嘴、吃飯時捧起碗是最基本的禮節。此外,晚輩還得記得幫長輩和小朋友舀湯、盛飯、夾菜。年夜飯裡的魚,一定要留下頭和尾,寓意新的一年有頭有尾。同是,吃完一面魚,記得不能說“翻”過來,要用“順”字。

拜親朋的禮儀

拜親朋講究次序:七年級拜本家;八年級、九年級拜母舅、姑丈、岳父等,直至十六日。按照這個順序拜年,既符合中華傳統,而且也用擔心順序排前排後得罪人。咱們中國是禮儀之邦!人們都會讚許講禮儀之人。尤其是長輩,見到懂禮貌的後輩,那必定是人前人後都給誇一遍。所以看到長輩要主動問好,打招呼是很有必要的。

做客之禮

進門要根據親朋好友家的環境請求換鞋;對親朋好友家人一一打招呼(可提前瞭解親朋好友的家庭成員情況及稱呼);禮貌送上禮品;到親朋家做客,以客廳為主要活動場所,未經主人允許,不要主動到各個房間參觀;到親朋家要以主人家的生活習慣為主,不要象自己家的一樣隨意。與主人之間的聊天內容多以問候、寒暄,增進彼此感情為主。

春節的來歷和習俗

一、春節的來歷:

春節,是農曆的歲首,春節的另一名稱叫過年,是中國最盛大、最熱鬧、最重要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也是中國人所獨有的節日。是中華文明最集中的表現。自西漢以來,春節的習俗一直延續到今天。春節一般指除夕和正月七年級。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七年級為高潮。如何過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在春節這一傳統節日期間,我國的漢族和大多數少數民族都有要舉行各種慶祝活動,這些活動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佈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活動形式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20xx年5月20日,“春節”民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春節的來歷有一種傳說,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觸角,凶猛異常。“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這天,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獸的傷害。有一年除夕,從村外來了個乞討的老人。鄉親們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東頭一位老婆婆給了老人些食物,並勸他快上山躲避“年”獸,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讓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獸攆走。”老婆婆仍然繼續勸說,乞討老人笑而不語。 半夜時分,“年”獸闖進村。它發現村裡氣氛與往年不同:村東頭老婆婆家,門貼大紅紙,屋內燭火通明。“年”獸渾身一抖,怪叫了一聲。將近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砰砰啪啪”的炸響聲,“年”渾身戰慄,再不敢往前湊了。原來,“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婆婆的家門大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驚失色,狼狽逃躥了。第二天是正月七年級,避難回來的人們見村裡安然無恙十分驚奇。這時,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趕忙向鄉親們述說了乞討老人的許諾。這件事很快在周圍村裡傳開了,人們都知道了驅趕“年”獸的辦法。(客家人的傳說)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七年級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二、春節的習俗

1、臘月二十三 祭灶

我國春節,一般是從祭灶揭開序幕的。祭灶,是一項在我國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習俗。舊時,差不多家家灶間都設有“灶王爺”神位。

2、臘月二十四 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3、臘月二十五 接玉皇

舊俗認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於農歷十二月二十五日親自下界,查察人間善惡,並定來年禍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稱為“接玉皇”。這一天起居、言語都要謹慎,爭取好表現,以博取玉皇歡心,降福來年。

4、臘月二十七、二十八 洗浴

傳統民俗中在這兩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氣,準備迎接來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諺語。臘月二十六洗浴為“洗福祿”。

5、臘月三十除夕 貼門神、貼春聯、守歲、爆竹、吃年夜飯、給壓歲錢、祭祖。

6、正月七年級 拜年

春節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稱為“滿堂紅”。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

春節裡的一項重要活動,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鄰那裡祝賀新春,舊稱拜年。新年的七年級,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同族長帶領若干人挨家挨戶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幾個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為“團拜”。由於登門拜年費時費力,後來一些上層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貼相互投賀,由此發展出來後來的`“賀年片”。春節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人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

三、春節食俗

在古代的農業社會裡,大約自臘月初八以後,家庭主婦們就要忙著張羅過年的食品了。因為醃製臘味所需的時間較長,所以必須儘早準備,我國許多省份都有醃臘味的習俗,其中又以廣東省的臘味最為著名。

蒸年糕,年糕因為諧音“年高”,再加上有著變化多端的口味,幾乎成了家家必備的應景食品。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徵著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財的意思。年糕的口味因地而異。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黃米制成的紅棗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則喜歡在年糕中加入大棗、小紅豆及綠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內蒙古等地,過年時習慣吃黃米粉油炸年糕,有的還包上豆沙、棗泥等餡,山東人則用黃米、紅棗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乾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則甜鹹兼具,例如蘇州及寧波的年糕,以粳米制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還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湯。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豬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細,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關於春節禮儀3

新春將至,寶寶們也要跟著爸爸媽媽走親訪友去啦!不過在把孩子打扮一新之餘,您是否已經告訴年幼的孩子,怎樣才能做一個受人歡迎的“拜年小使者”呢?現提醒家長,出門前您別忘了給孩子先上一堂禮儀課。

1、別隻教孩子討紅包。“恭喜發財,紅包拿來”,不少年輕父母會教孩子學說這樣的“祝福”。殊不知,這很容易給孩子留下錯誤的印象,以為過年就是“討壓歲錢”或是吃喝玩樂,而忽略了節日的真正含義。建議父母抽出時間跟孩子講講“年”的由來,有哪些習俗傳統,告訴孩子過年意味著家庭團圓,也寄託對來年的展望。明白了什麼是過年,孩子們才會對傳統節日多一些敬意。

2、學會分享莫攀比。親友聚會,孩子們會接觸到不少同齡夥伴。互相攀比誰的壓歲錢多,誰的新玩具高階,甚至為此爭爭吵吵。這些鏡頭可不應該成為新春即景。家長不妨準備一些諸如橡皮泥之類的玩具,讓幾個孩子共同完成,學會合作,或是鼓勵孩子們交換玩具,分享快樂。對幼兒來說,身體素質的發展尤為重要。以此,您還可以引導孩子們互相約定,看看新的一年裡,誰能先學會游泳,學會打球,或是添了別的什麼體育技能。這樣的比較,可比爭玩具有意義的多。

3、餐桌禮儀要注意。新春佳節,聚餐頻繁,家長們可得注意了,別認為孩子年幼,就可以任其享受大家的寵愛,成為餐桌“小霸王”。既然是參加宴席的一份子,就同樣要注意餐桌禮儀。您得提醒孩子,別隻顧著把好吃的堆在自己跟前,別忘了給長輩們,敬酒時也可以舉起飲料杯,送上祝福,想離席去旁邊玩,一定要先得到父母允許,並和同桌的長輩們打個招呼。別忽略了這些細節小事,它們會幫助孩子們學會尊重他人。

關於春節禮儀4

關於春節家宴的禮儀

酒滿茶半以禮待人

當今社會,以茶待客成為人們日常社交和家庭生活中普遍的交往的方式。俗話說:酒滿敬人,茶滿欺人。敬酒時應斟滿杯,而奉茶時則應注意不要斟得太滿,以七、八分滿為宜。否則就有逐客之嫌。”

飯桌轉盤順時慢轉

在聚會吃飯時,經常會遇到帶轉盤的圓桌,如果飯局上有長幼之別,一道菜剛上來,應先轉到主人、主賓、尊者面前,待其享用之後,其他人再慢轉轉盤。並且,轉盤應順時針轉動,切忌快速旋轉。

魚頭魚尾有說法

家庭宴會當中,主人應將魚頭朝向桌上輩分最大人擺放,由他帶頭吃魚喝酒。要是有人沒等魚頭對著的人發話就搶先動筷子,便會被人恥笑為不懂規矩或者沒有見過大場面。

“拱手抱拳禮”雙手有高低

大多數情況下的拱手禮應該是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即左手壓住右手。這是因為,人們一般多使用右手來持兵器,用左手壓住右手則象徵或表達了中國古人熱愛和平的意願。”而右手壓住左手則是出喪。

春節家宴搭配方案與技巧:

1、葷素搭配:

現在大家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春節菜譜也不宜大魚大肉了,大家在菜品的搭配上做到半葷半素即可。如果家中人口較多推薦三葷三素的冷盤搭配六葷六素的熱菜、而人口較少的家庭則以四涼六熱、四素六葷的配置為好,這樣既可以大飽口福又不會給身體造成過大的壓力。

2、口味搭配:

酸、甜、苦、辣、鹹,每個人的口味都是不一樣的,所以,在家宴菜譜的選擇上應該充分照顧到家庭中每個成員的口味,這樣做不但每個人都會有一至兩道愛吃的菜,而且整個家宴的口味也會更豐富一些,不至於在口味上顯得過於單調。

3、營養搭配:

不同的食材在營養成分上有不同的區別--動物食品含動物蛋白質和脂肪較高、維生素相對缺乏;植物食品含維生素、礦物質較高但比較缺乏蛋白質和熱量,另外,即使是同類食材在營養分佈上也會有很大的區別,所以,在確定菜譜時應該充分考慮到這一點,儘可能將家宴的營養搭配得合理一些,這樣才能保證家宴好吃又健康

4、顏色搭配:

肉類按顏色可以分為白肉與紅肉、蔬菜的顏色更是紅、橙、黃、綠十分豐富、如果按照烹調手法來分的話有白汁、紅汁、黃汁等等,如此眾多的顏色選擇可以使我們的餐桌變得更加漂亮、更加引人食慾,在點菜時不要忘記先確定好各個菜餚的顏色、儘量讓顏色豐富一些啊!

5、器皿搭配:

在家宴的器皿搭配上要注意不要過於單一、儘量選擇一些外形獨特、材質靚麗的器皿來盛放菜餚,這樣也是可以為家宴增添不少喜氣與新鮮感的。如果是外出點餐,推薦大家在點餐時就與服務員確定好盛放菜餚的器皿,如果發現比較單一就可以用特別要求或更換菜餚的方法進行改善。

關於春節禮儀5

過完除夕就是大年七年級嘍,這一天,大人小孩都會打扮得特別精神,因為要給長輩和親朋好友拜年啦!

 拜訪親友

我們去別人家作客,不要兩手空空,應該帶上一些小禮物以示禮貌。

到達主人家後要先輕輕敲門,見到主人要主動打招呼、問好、拜年。

進屋後,不能弄亂主人家的擺設,更不能床上床下亂竄哦。

如果發現了自己特別感興趣的物品,千萬不要亂動,只有在徵求主人同意後,才能拿出來玩耍。玩完後一定要放回原處。

爸爸媽媽和主人交談時,我們不能隨意打斷,有事需要說時,可以先通過拉父母衣服等方法示意,在父母允許後再說出自己的想法。

如果主人家有小朋友,沒有徵得同意,不要亂動小主人的玩具,更不要跟人爭搶。

臨走時要對主人的照顧、款待表示謝意,並邀請主人有機會到自己家裡做客。

 親友來訪

當聽到敲門聲後,發現是親友來訪,我們要主動開門問候,表示歡迎。

把客人領進門後,應該禮貌地請客人坐下。招呼客人坐下後,我們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準備茶飲、水果、零食等,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在大人交談時,我們可以去做些自己喜歡的事情,不要隨便插話,否則就是對客人的不尊重咯。

客人離開時,我們可以和爸爸媽媽一同送客,而且要送到門口跟客人道別,並邀請客人下次再來。

餐桌上的禮儀

春節親友上門拜年,我們吃飯就不能像平常在自己家裡那麼隨便了,要講究禮貌。

吃飯時要讓長輩先入座,飯菜要先請長輩嚐嚐,然後再自己吃,即使看見自己喜歡的飯菜也不能搶著吃。

夾菜時,儘量夾自己面前的,不能在碗裡或盤子裡亂撥,夠不著的菜可禮貌地請求別人幫忙,不能站在椅子上或者趴在桌子上,更不能用手抓菜。

吃飯時還要注意坐姿,不能歪著、斜著或趴著,也不要大聲喧譁,或者邊吃邊玩,甚至爬到桌子底下玩耍。不要舞動筷子、勺子或刀叉,影響到旁邊的人用餐就不好了。咀嚼時儘量控制自己不要發出怪聲。不管菜的味道是否符合自己口味,都不能說菜的味道不好。

自己吃完飯後先放下碗,然後有禮貌地對還沒吃完的人說:“請大家慢用。”

拿紅包、吃零食

拿紅包也是有禮儀的喲。親戚朋友給我們紅寶時,應該用雙手接紅包,一定要說“謝

謝”,千萬不要當著客人的面拆紅包,那是非常沒禮貌的哦。

春節期間,吃零食成了我們小朋友的一大樂事。無論在自己家還是別人家裡,在吃完零食後,要將垃圾放到垃圾簍或垃圾箱裡,不能隨地亂扔,要養成講衛生的好習慣。

原來過春節還有這麼多禮儀呀,我可要多注意,做一個有禮貌的好孩子。

關於春節禮儀6

春節對於中國人來說意義很重大,除了走親訪友,職場上的合作伙伴也不能忘記。如何得體地給自己的同事、老闆、客戶送上祝福?如何給同事、老闆或客戶拜年?不同角色採用哪種方式傳遞祝福才更加合適,祝福措辭又該如何把握?

針對上述職場人關心的熱點話題,我們將從專業角度解析同事、老闆、客戶三種不同維度的職場禮儀,詳解電話拜年、簡訊祝福、寄送賀卡、節日送禮、節後報到五大環節的注意事項,助職場人營造和諧的職場氛圍、打造新年最Nice的職場禮儀。

一、電話拜年顯尊重

過春節給親朋好友去個電話,親自拜個年,既能讓對方感受到你對他足夠重視,自己也能收穫暖暖的親情。職業規劃師洪向陽認為:“相比簡訊,親自打電話拜年更顯得對對方的重視與尊重。當然,物件不同,打電話的時間和措辭也要注意。”

1.上司

平時有較多共同語言的上司,可以在大年三十晚上發條簡訊,然後年七年級、八年級的白天再打一個電話,這樣顯得比較隆重且正式,給上司足夠的尊重。如果是年紀相差較大,平時交流並不太多的上司,為了避免打電話時冷場,穩妥起見還是發信息更合適。

2.同事

如果是要好的同事,春節時打個電話會更加有親近感。但若是異性同事,過年時一家團聚,那麼愛人肯定在場,除非是“鐵桿”,否則儘量避免打電話。

3.客戶

春節長假,是放鬆自己的大好時機,絕大多數人都不願談工作。一般的客戶平時未曾疏於聯絡,此時不必再特意打電話聯絡了;若是重要客戶,請不要吝嗇你的長途電話費,誠心拜完年後,可以適時地提及新年希望繼續合作的願望,多溝通類似的話題;如果手上有正在商談的合作,也可以進一步確認年後拜訪的時間,有利於儘快促成業務。除了那些關係非常密切且彼此熟悉的客戶,對於客戶的電話拜訪最好不要放在春節的前幾天,可以稍晚一些。

專家提醒:

切忌沒完沒了地煲電話粥,送祝福要挑重點,表達出心意即可,把寶貴的時間留給他的家人。

二、簡訊祝福要用心

“一般來說,春節時發祝福的簡訊,是最經濟實惠的方式。但最好是為每位被祝福者量身定製。”職業規劃師王紅琳認為。

1.上司

某廣告公司CEO馬總說,去年春節期間,他收到了很多簡訊,雖然祝福有意境、有文采,可許多內容都是重複的,還是不如親自編寫的寥寥數語來得親切。

同樣的簡訊被不同的人傳送,“新意”和“心意”都沒了,所以給上司發簡訊更加忌諱隨意轉發簡訊,哪怕只是一句“過年好”或者是“拜年了”,都要比那些轉濫了的簡訊強得多。最好能根據上司情況自己編輯一些個性簡訊,比如,對嚴肅正統、不苟言笑的部門經理,就發傳統但卻真誠的問候語;對開朗幽默的老總,可以不失分寸地貧幾句。過年嘛,就圖個樂!總之,用詞儘量恭敬、得體,避免將原本溫暖的問候變成一種形式。

2.同事

同事之間除了互發拜年簡訊外,還可以將一些有趣、時尚、新意十足的簡訊轉發,不僅加強了春節長假的聯絡,也將快樂進行了分享。但對於一些不健康、惡作劇類的簡訊一定要慎重發送,切忌在簡訊中洩露他人的隱私,措詞得體,以免引起誤會。

3.客戶

給客戶春節發簡訊,務必要稱呼準確,如張總、楊經理、趙局等。有的人為了省事群發簡訊,這樣做方便是方便,可是客戶也許對那種無稱呼的群發簡訊看也不看就直接刪除,不僅達不到效果還拜拜浪費了錢。

簡訊的內容也要因人而異,力求新穎,不要照搬照抄網上下載的經典簡訊,最好是獨一無二的。如果你不夠有才,那就打真誠牌,簡短、樸實、實用,如“兔年將至,恭祝孫總春節愉快,身體健康,闔家幸福!”既簡單,又能達到祝福的目的。要知道,一條能傳遞真誠的簡訊,會比你平時給客戶打十通電話還要強。

另外,給客戶發簡訊的時間要恰當。沒必要過年前就早早地發簡訊,總希望自己會是祝福的第一個,其實春節期間從除夕到大年九年級,選擇一個不太打擾他人的時間點發一條即可。

當然,如果不想浪費與客戶溝通的由頭,過完年後還可找機會詢問下:“我給您發的春節簡訊收到了嗎?”相信給客戶留下的印象會更深刻。

專家提醒:

1)發簡訊一定要署名。春節簡訊“人多信雜”,很可能對方不知道是你。簡訊署名既是對對方的尊重,也是達到聯絡目的的必要條件。

2)簡訊祝福一來一去足矣。來而不往非禮也,別人發來簡訊,自己應儘快回覆;但就祝福簡訊來說,一來一去即可,二來二往??鋁耍??慈??統閃恕胺蔽溺冉凇薄?/p>

3)自創簡訊需謹慎。有的人喜歡搞創新,但曖昧用語一定要慎用,切不可因此引起誤會,給對方帶去困擾。

三、寄送賀卡表誠意

有些公司會在春節前備好一批印有公司LOGO或企業文化的賀年卡,為員工做業務拓展、聯絡客戶提供便利,同時也能達到宣傳公司的效果。

1.上司

如果是給上司的春節郵件或電子賀卡,最好是在放假之後除夕之前發出。真誠地道謝,感謝上司這一年對你的關照和培養;真誠地祝福,祝福他及他的家人佳節快樂,身體安康;真誠地表達情感,比如希望在上司的領導下,自己新的一年事業有新的進步。

2.同事

對於公司內部的上下級同事,通常就不必互贈公司賀年卡浪費資源了,去網上找出一張最能代表你心意的電子賀卡,即環保時尚又快捷,比起簡訊的隻言片語,動感、絢麗的電子賀卡自然更能凸顯你的用心和誠意。

內容上,除了送上新年祝福外,還可以把自己想對他說的話在郵件裡表達出來。比如,將昔日的誤會作個澄清,感謝對方在一年當中對你的關心和幫助。這都非常有助於同事間良好人際關係的建立和修繕。

3.客戶

如果你的公司恰好提供了這種便利條件,不妨找出你很久沒用的鋼筆,為你的客戶親自手寫一張新年賀卡,同時別忘了在信封裡夾上一張你的名片。相信你的這一舉動,定會大大地加深客戶對你的印象。

專家提醒:

電子賀卡最好也不要群發,收信人一看傳送地址,如果是密密麻麻地一大堆人,這封祝福郵件的分量顯然就會輕了很多;手寫賀卡則要注意字型的端正。

四、節日送禮講適合

中國是禮儀之邦,講究禮尚往來。春節送禮,也成了職場人的一大頭疼事。送禮時,禮物太貴重,無疑是加重了自己的經濟負擔,禮物太便宜,又怕拿不出手;不送禮,別人都在送,自己不送,來年的加薪晉升恐怕就輪不到自己。職業規劃師閆嶺認為:“送禮也是一門學問,火候掌握不好,不但勞民傷財,還會適得其反。”

1.上司

給上司送禮,通常分三種情形,一是真心實意感謝上司,加深感情;二是有溜鬚拍馬之嫌,討好上司;三是有事相求,意圖明顯。不管是上述哪一種動機,如果你已經決定給上司送禮,那就應該根據上司的需要及個人愛好,選擇不同尋常的禮物。

1)喜歡抽菸、喝酒的男上司,送投其所好的禮物他肯定最喜歡;

2)愛美的女BOSS,可以送美容美髮卡,或是瑜伽一類的健身卡;

3)如果朝夕相處的頂頭上司是女性,精緻小巧的禮物會很貼心,比如口紅、包包皆宜(異性忌);

4)遇到博學的上司,可以送他喜歡的書籍,美妙的音樂CD,或兩張新年音樂會的票子;

5)年長的上司,可以送上一束花或果籃,配上健康養生的書籍也是不錯的選擇。

閆嶺認為:“向上司送禮加強感情溝通,與誠實、正直、勤勞的人品並不衝突,送禮並不代表無能。”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雖然送禮本身無妨,但需避免唐突地送大禮給上司,否則會讓上司心生疑惑,覺得你有事相求。感謝就是感謝,心意到就好,再重的禮也不能取代你的才能與業績。

2.同事

同事之間送禮就簡單得多,給貪吃的他捎些家鄉的土特產,給臭美的她送一個精美的髮卡,給她家的寶貝女兒準備一條漂亮的圍巾。總之,高情商的你用心準備的每一件禮物,必將幫助你一舉奪得辦公室最高人氣大獎!讓你在新的一年裡,人際關係瞬間變得井井有條。

3.客戶

春節前,很多人通常會給客戶寄出一些小禮品,比如公司的宣傳檯曆。另外,還有些公司會召開客戶團拜會之類的年終聯誼活動,通常可以藉此機會派送公司的小禮品或者購物卡。送客戶的禮物要有亮點,如果禮品是客戶隨處可以買到的,就難以體現公司對客戶的獨到關注,應儘可能送自己企業的專屬禮品。比如印有公司名稱和祝福語的普洱茶禮品盒,有地方特色的剪紙藝術品或是具有紀念價值的珍藏版集郵冊等。總是給客戶送禮時,一定要讓客戶覺得送禮人不僅用心,而且品位不凡,由此贏得客戶對企業的好感。總之,企業送禮送的是心意和文化,一份有心意的禮品,能在企業與客戶之間架起一座友誼的橋樑。

專家提醒:

1)禮物不可過於貴重,免得對方有所顧忌;一些土特產、書籍或文房四寶等藝術擺件都是合適的選擇。

2)送鮮花者要事先了解對方是否有花粉過敏症或其他呼吸道疾病,另外哪些花不宜放在臥室,也要在買花時瞭解清楚,並且告訴收花者,以免好心辦壞事。

3)送檯曆要越早越好,元旦以後才送出的檯曆,受歡迎程度遠遠低於元旦之前。

五、節後上班莫忘拜年

很多在一線城市打拼的人,過年時返鄉,不少人是節後上班第一天集體去給領導拜年;如果是晚歸的人沒趕上集體拜年,在上班的第一天要主動跟老闆報到,以示禮貌。

如果與領導關係甚好而想要單獨拜年的,也可選擇在春節假期預約拜訪,或是在公司團拜之後單獨上門敘舊。不過要儘量減少單獨行動,以免破壞團隊精神。

專家提醒:

1)儘量集體出行,以免被同事們看成“異類”。

2)給領導拜年儘量不要帶小孩,否則有去討“壓歲錢”之嫌。

春節正是梳理人脈、“溫故知新”的好時機,一個真正對自己職業生涯負責的人,不會讓自己的“人脈關係”在春節期間放長假。看了以上的妙招,不妨行動起來,盤活你身邊的人脈資源。想要自己在兔年,獲得上司的青睞、同事的親近、客戶的認可,掌握了這些職場禮儀,其實一點都不難!

關於春節禮儀7

一、拜年禮儀

1、給祖國拜年:祝福我們偉大的祖國繁榮富強,祝福全國各族人民幸福安康,祝福我們的家鄉——聊城越來越美麗。

2、給每一個關愛你的人拜年:春節拜年,長幼有序,首先是給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拜年,然後再按次序一個個拜年。

3、學會祝福語言,真誠拜年:家長要教會孩子不同的祝福語言,遇到不同身份和不同年齡的人要會用不同的話語祝福。

二、進餐禮儀

新春佳節,聚餐頻繁,坐在什麼位置,如何夾菜,如何用餐,都有講究。家長要提醒孩子,別隻顧著把好吃的堆在自己面前,別忘了給長輩們夾夾菜;敬酒時,也可以舉起飲料杯,送上祝福;想離席去旁邊玩,得到父母允許,並和同桌的長輩們打個招呼。別忽視了這些細節小事,這些細節將幫助孩子學會尊重他人。

三、做客禮儀

1、春節帶孩子外出,父母要教導孩子該怎樣稱呼就要見面的客人。在見客人之前和孩子“排練”一下,孩子稱呼起來就會自然一些。如果孩子到時候不肯叫人,那爸爸媽媽也不要強求,更不要罵孩子,否則就會造成尷尬。

2、出門時,家長最好帶著孩子喜歡的玩具,如漂亮的小汽車、會發聲的娃娃等,幫助孩子與親戚朋友家的孩子順利交往。

3、去做客的時候,告訴孩子千萬不可以隨便翻主人的物品;主人贈送禮物時,要雙手接過,鞠躬並致謝。

四、待客禮儀

1、尊重孩子介紹孩子:

春節期間,家中客人來往較多,在家裡待客正是培養孩子自尊、自信、自重和人際交往能力的極好機會。家長首先向客人介紹自己的父母,然後逐一介紹孩子,不論孩子的年齡多小,都要一個不落地介紹給客人。

2、有客人來怎麼做?

禮貌待客。除了問寒問暖,要有行動哦!給客人敬茶也有學問:不能倒滿,只倒半杯茶,茶涼了可續茶;敬茶時,手端茶杯的下半部,雙手遞給客人。斟酒也有學問哦,敬酒要斟滿,顯示主人的大方、熱情。所以要記得遵循“茶半酒滿”的待客之道。

五、接受禮物禮儀

1、親戚朋友給紅包時,要雙手接過並表示感謝。千萬不要當著客人的面拆紅包,那是非常沒禮貌的表現。

2、壓歲錢代表著祝福,大人給壓歲錢時,小朋友不能當著大人的面說錢太少之類的話,不論多少都是大人對小朋友的祝福,小朋友應該表示感謝!

春節期間幼兒的禮儀規矩

1行動的規矩

非常簡單:不要做傷害自己的事,不要做嚴重影響他人的事。

春節期間的特殊問題是,經常會進入陌生環境,接收到較多刺激,孩子容易興奮,家長要用一些方法來增進他的控制力——但絕不是呵斥,呵斥也是一種強烈情緒,反而會加劇孩子的情緒波動。可以用一些約定好的小動作、小遊戲,比如數顏色遊戲、拍手遊戲,讓孩子安靜下來。

2見人稱呼不可少

一般來說,比較常見的親人,懂禮貌的寶寶們都會稱呼,如外公、外婆、叔叔、阿姨等。但是,春節期間的客人比較多,這就要靠父母提前教導該怎樣稱呼就要見面的客人。由於一些稱呼孩子平常少用,叫的時候比較口生。如果你等與客人見面了才教孩子稱呼,孩子或許覺得彆扭不肯開口,若你在見客人之前和孩子“排練”著稱呼一下,孩子稱呼起來就很自然了。

3祝福話語要多說

一歲左右的寶寶會說的話還不太多,爸爸媽媽們可以事先教會寶寶用手勢打招呼:抱拳作揖、看到親朋好友微笑打招呼。兩歲以上的寶寶就可以教他們說“恭喜發財”、“新年快樂”、“歲歲平安”之類的吉祥話和祝辭。有些寶寶的發音未必完全正確,或未必能完整地說出這四個字,這點爸爸媽媽還需多多體諒。

4紅包禮儀

接過紅包要致謝

長輩給紅包的時候,寶寶們要雙手接過並向長輩們說聲謝謝。寶寶們要如果寶寶太小還不會做,爸爸媽媽可以扶著寶寶的手,雙手接過紅包,然後帶著寶寶一起說“謝謝”。

紅包不可當面拆

2歲以下的幼兒,不會知道紅包是什麼,只要告訴他別人給他時,要說聲謝謝,然後放進自己口袋或給媽媽。寶寶稍懂事後,要事前跟他們說好,接過紅包,千萬不能當著客人面拆開,最好的做法是馬上把紅包放到爸爸媽媽的袋子或寶寶自己的袋子裡。

5餐桌禮儀

好吃的東西別獨享

大人一般都比較慣孩子:孩子愛吃的東西會有意讓孩子多吃。但是有客人在場的話就要教育孩子講究禮貌。吃飯之前要跟孩子講好:“好東西大家都喜歡,所以飯桌上有好東西,你不要自己一個人吃光,要留點給別人吃才行。太自私的孩子沒人喜歡的。”

用餐衛生要注意

有的孩子吃飯喜歡挑來揀去,家長們要記得和孩子說:“吃飯時,我們取菜要取自己面前的,看準那塊就夾,不要翻來覆去抄,那是非常沒禮貌的表現。帶湯汁的肉菜更要小心夾,以免濺髒了衣服,人家會說你是不講衛生的孩子的。吃完飯後放下碗,要有禮貌地說:“請大家慢用”。

6待客禮儀

對待客人要親切

有客人時,家長要引導和鼓勵孩子親切、主動地和客人打招呼,客人進屋後,大一點的孩子,可以做些簡單的招待工作,如:招呼客人坐下、給客人倒茶水等。

大人講話莫插嘴

在大人談話時,要讓孩子明白安靜地做自己的事才是乖孩子,來回走動和隨便插話是對客人的不尊重。

7做客禮儀

主動問候說聲謝

領著孩子去別人家做客,進門後,家長要引導孩子在問好之後主動把脫下的鞋子排整齊。當孩子受到招待時記著讓孩子說聲“謝謝”。

他人東西別亂動

孩子的天性就是好奇,在陌生的環境中更是如此,告訴孩子隨便亂動別人的東西是不禮貌的,如果想玩玩具或看書,一定要經過主人的同意。在自己玩時記住不要打擾大人談話,玩過之後,記著讓孩子把東西放好。

8交際禮儀

主動分享別吝嗇

當有小客人時,大方地拿出玩具和小客人一起玩,會讓小客人格外開心。客人走時家長可以領著孩子送客人一段,家長可以和孩子說:“和××說再見,有空再來!”即使是家長教孩子說的,從孩子嘴裡說出來也會令客人感到快樂。在這樣的耳濡目染之後,孩子一定會成為一個有禮貌的小主人。

和睦相處要忍讓

現在的孩子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在家裡是小皇帝,家裡沒人跟他們爭奪什麼。可是到有孩子的人家家裡做客,或者有孩子來自己的家裡做客,情況就不同了。若不加以教育,孩子之間常會鬧個不愉快。春節期間正是教育孩子與人和睦相處的好機會。因為他將來長大了,也要具備謙讓、團結的品德。趁春節帶孩子做客其間,教育孩子交際禮儀,讓孩子年齡多一歲,懂事多一點。

關於春節禮儀8

春節是教育禮儀的最佳時機,有些年輕家長對孩子的春節拜年問候不太重視,孩子對中華的一些傳統節日和禮儀也不清楚,禮儀修養是一個人全部品德的基礎,不懂禮貌不利於孩子自身的發展,也將嚴重危害孩子的品德。

春節即將來到,趁新年即將來臨之時,做好準備,與孩子一起融入新年的氛圍裡。並且讓孩子學會一些真心的祝福,成為人人喜歡的孩子。

過年很容易給孩子留下錯誤的印象,以為過年就是要壓歲錢或是吃喝玩樂,而忽略了節日的真正含義 。引導孩子認識中華文化,享受中國文化的魅力。抽時間跟孩子講講年的由來,有哪些習俗傳統,告訴孩子過年意味著家庭團圓,也寄託著對來年的展望。明白了什麼是過年,孩子們才會對傳統節日多一些敬意。

春節無論是做主人還是做客人,讓孩子做到舉止得當、彬彬有禮。家裡來了客人時,家長要引導和鼓勵孩子親切、主動地和客人打招呼。客人進屋後,可以讓孩子做些簡單的招待工作。在大人談話時,要讓孩子明白安靜地做自己的事才是有禮貌的,來回走動和隨便插話是對客人的不尊重。客人走時家長可以讓孩子一同送客。客人走時,要送到門口跟客人道別,並邀請客人下次再來。

家長要注意餐桌禮儀。我們平時的生活一般是三口之家,大人一般都比較慣孩子:孩子愛吃的東西會有意讓孩子多吃。但是有客人在場的話就要教育孩子講究禮貌。吃飯之前要跟孩子講好,飯桌上有好東西,你不要自己一個人吃光,要留點給別人吃才行。讓孩子學著去關心別人。別忽視了這些細節小事,它們將幫助孩子學會尊重別人。

現在的孩子,可能收穫了太多的愛,而很少覺得自己需要去愛別人。所以提醒孩子,長輩入座後,晚輩才可入座。主動向主人、長輩問候。並先請長輩嚐嚐,然後再自己吃。要告訴孩子一些通常的祝福語,說給長輩聽!這樣孩子的膽量、口語表達能力、交際能力都會大有進步。

如果去別人家做客,家長可以這樣教育孩子,去作客請儘量帶著禮物。如果空手去作客,那是很不禮貌的行為。要告訴孩子敲門要輕,見到主人要主動打招呼、問好、拜年。有的孩子未經主人允許任意翻找、取用主人家的物品,或是自行開啟電視機等,也會引起主人不快。一定要經過主人同意,玩過之後,要把東西放回原處 。

家長要利用好春節這個機會,提高孩子講文明、知禮儀、懂孝敬的意識,孩子就會學著融入交往中,漸漸成為習慣。孩子的未來世界將更加和諧美好!

關於春節禮儀9

寒假期間,我們幾個同學對中國春節傳統的禮儀習俗做了一個綜合的調查,以下是我們的調查報告。

臘月二十三,又稱“小年”,人們在這天舉行祭灶儀式。舉行過祭灶後,便正式地開始做迎接過年的準備。每年從農曆臘月二十三到除夕的這段時間,民間稱之為“迎春日”。

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迎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這一天大多數人們回家與親人團聚,在門上貼春聯。到了晚上,人們都在家裡邊吃餃子邊看春晚。

大年七年級,人們都出門拜年。拜年時要用左手包住右手,右手握拳。拜年一是走親戚;二是禮節性的拜訪;三是感謝性的拜訪;四是串門式的拜訪。

正月初五,俗稱破五,民俗一說破五前諸多禁忌過此日皆可破。這天為財神聖日,因此大小店鋪都開張,認為這一天開張必將招財進寶。

民間傳說七年級到初六都是六畜之日,初七日為人日。正月初八,傳說是穀子的生日;正月初九是天日,傳說此日為玉皇大帝生日;正月初十,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動,恐傷莊稼。

正月十五,也就是元宵節。這一天是中國主要的傳統節日,又稱上元節,因為這是新年第一個月圓夜。因歷代這一節日有觀燈習俗,故又稱燈節。

春節是中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如何過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我們要讓這些春節習俗保留下來。

關於春節禮儀10

春節裡的一項重要活動,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鄰那裡祝賀新春,舊稱拜年。我國拜年的習俗行之已久。古時有拜年和賀年之分:拜年是向長輩叩歲;賀年是平輩相互道賀。現在,有些機關、團休、企業、學校,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之為"團拜"。

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 古時"拜年"一詞原有的含義是為長者拜賀新年,包括向長者叩頭施禮、祝賀新年如意、問候生活安好等內容。遇有同輩親友,也要施禮道賀。

拜年一般從家裡開始。七年級早晨,晚輩起床後,要先向長輩拜年,祝福長輩健康長壽,萬事如意。長輩受拜以後,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在給家中長輩拜完年以後,人們外出相遇時也要笑容滿面地恭賀新年,互道"恭喜發財"、"四季如意"、"新年快樂"等吉祥的話語,左右鄰居或親朋好友亦相互登門拜年或相邀飲酒娛樂。 宋人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卷六中描寫北宋汴京時雲:"十月一日年節,開封府放關撲三日,士庶自早相互慶賀。"明中葉陸容在《菽園雜記》卷五中說"京師元旦日,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來交錯道路者連日,謂之‘拜年‘。然士庶人各拜其親友多出實心。朝官往來,則多泛愛不專……"。清人顧鐵卿在《清嘉錄》中描寫,"男女以次拜家長畢,主者率卑幼,出謁鄰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賀,謂之‘拜年‘。至有終歲不相接者,此時亦互相往拜於門……。"

古時,倘或坊鄰親朋太多,難以登門遍訪,就使遣僕人帶名片去拜年,稱為"飛帖",各家門前貼一紅紙袋,上寫"接福"兩字,即為承放飛帖之用。此俗始於宋朝上層社會。清人《燕臺月令》形容北京年節:"是月也,片子飛,空車走。"成為時尚。"大戶人家特設"門簿",以記客人的往來和飛片,門簿的首頁多虛擬"親到者"四人:一曰壽百齡老太爺,住百歲坊巷;一曰富有餘老爺,住元寶街;一曰貴無極大人,住大學士牌樓;一曰福照臨老爺,住五福樓。以圖吉利討口彩。至今的春節贈送賀年片、賀年卡,便是這種古代互送飛帖的遺風。 上層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賀的習俗。宋人周輝在《清波雜誌》中說:"宋元佑年間,新年賀節,往往使用傭僕持名刺代往"。當時士大夫交遊廣,若四處登門拜年,既耗費時間,也耗費精力,因此有些關係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親自前往,而是派僕人拿一種用梅花箋紙裁成的二寸寬、三寸長,上面寫有受賀人姓名、住址和恭賀話語的卡片前往代為拜年。明代人們以投謁代替拜年。明朝傑出畫家、詩人文徵明在《賀年》詩中描述:"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蔽廬;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憎嫌簡不嫌虛"。這裡所言的"名刺"和"名謁"即是現今賀年卡的起源。賀年卡用於聯絡感情和互致問候,既方便又實用,乃至今日仍盛行不衰。

大約從清朝時候起,拜年又添"團拜"的形式,清人藝蘭主在《側帽餘譚》中說:"京師於歲首,例行團拜,以聯年誼,以敦鄉情","每歲由值年書紅訂客,飲食宴會,作竟日歡"。

隨著時代的發展,拜年的習俗亦不斷增添新的內容和形式。現在人們除了沿襲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興起了禮儀電報拜年和電話拜年等。

關於春節禮儀11

農曆正月七年級是春節,俗稱“過年”。這是我國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

春節是漢族最重要的節日。我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除漢族外,還有滿、蒙古,瑤、壯、白、高山、赫哲、哈尼、達斡爾、侗、黎等十幾個少數民族也有過春節的習俗。 春節的歷史很悠久,它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

古代的春節叫“元日”、“元旦”、“新年”。辛亥革命後,才將農曆正月七年級正式定名為春節。 漫長的歷史歲月使年俗活動內容變得異常豐富多彩。其中,那些敬天祭神的迷信內容,已逐漸被淘汰,而那些富有生活情趣的內容,像貼春聯、貼年畫、貼“福”字、剪窗花、蒸年糕、包餃子、燃爆竹、除夕守夜、拜年等習俗至今仍然盛行。

用紅紙寫春聯始於明朝。年畫源於唐朝的門神,它和燃爆竹一樣,在古代都是用來驅鬼避邪的,現在卻成了專為增加喜慶氣氛的習俗了。貼“福”字在宋朝以前就有了,人們把寫在紅方紙上的“福”字,故意倒貼在門、窗、傢俱上,取其“福到(倒)了”之意。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這在魏晉時期就有記載。除夕晚上,一家老小熬年守歲,共享天倫之樂,這是炎黃子孫至今仍很重視的年俗。等第一聲雞啼之後,新的一年開始了,男女老少穿著節日盛裝,先給家族中的長者拜年祝壽,八年級、三就開始走親戚家拜年,相互道賀祝福,祭祖等活動。 從七年級到十五,人們一直沉浸在歡樂、祥和、文明的節日氣氛中。

關於春節禮儀12

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

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我們通常只知道的是正月七年級時,家長帶領小輩出門謁見親戚、朋友、尊長,朋友們也互致新年快樂,以吉祥之語互賀祝新春。卑幼者並須叩頭致禮,謂之“拜年”。主人家則以點心、糖食、紅包熱情款待。其實,春節拜年學問很多,春節文化元素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集中展示。

“拜年”一詞,原有的含義是為給長者拜賀新年,也包括向長者叩頭施禮、祝賀新年健康如意、問候生活安好等內容。遇到同輩親友,也要施禮互賀。至今未曾改變這種禮儀,只是在形式上更多元化了。

年七年級,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

中國人自明清起始

對拜年禮儀定下了不成文的規矩,有著一定的次序:首拜天地神祗,次拜祖先真影,再拜高堂尊長,最後是全家按輩份次序互拜。對尊長要行大禮,對孩童要給賞賜。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人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

拜親朋也講究次序

七年級拜本家;八年級、九年級拜母舅、姑丈、岳父等,直至十六日。這種習俗早在宋朝時就已流行。宋人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卷六中描寫北宋汴京時雲:“十月一日年節,開封府放關撲三日,士庶自早相互慶賀。”到了清朝年間,拜年禮儀有了昇華。清人顧鐵卿在《清嘉錄》中描寫,“男女以次拜家長畢,主者率卑幼,出謁鄰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賀,謂之‘拜年’。至有終歲不相接者,此時亦互相往拜於門……。”一般說來,平輩間拜年則拱手致語就行了。

首先拜家裡長輩

七年級的早晨,晚輩起床後,要先向長輩拜年。當然,長輩受拜以後,一定會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不能忘記的是向鄰居長輩拜年。中國有句古話:遠親不如近鄰。所以向鄰居長輩拜年僅次於本屬長輩,一般說,鄰居長輩也會給“壓歲錢”的。

其次是走親戚拜年。七年級或八年級必須到岳父、母家,並須帶賀禮。進門後還得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禮,然後再給長輩們依次跪拜。

禮節性的拜年

如給朋友拜年,一進屋門,僅向佛像三叩首,如與主人系平輩則只須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長,仍應主動跪拜,主人應走下座位做攙扶狀,連說免禮表示謙恭。一般情況下,不宜久坐,客套話完了就要告辭。主人受拜後,也應擇日回拜。

感謝性的拜年

凡過去一年中對人家欠情的,如曾幫助過自己的人或老師、師傅、醫生等,就要買些禮物送去,借拜年之機,表示感恩謝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