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文城>行業範本>資訊科技>

資訊科技2.0個人反思通用

資訊科技 閱讀(1.25W)

隨著社會不斷地進步,課堂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反思指回頭、反過來思考的意思。那麼應當如何寫反思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資訊科技2.0個人反思通用,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資訊科技2.0個人反思通用

資訊科技2.0個人反思通用1

翻開以往的計算機基礎課本,無非是以計算機的發展史講起,接著講解數制與編碼,再次講述計算機的組成部分及各部分作用,再才進入到DOS與WINDOWS系統的使用,其枯燥的理論很容易打消孩子學習計算機的興趣,一但孩子的計算機興趣被扼殺,資訊科技課堂的生機也就蕩然無存。然而如今的資訊科技課本內容設計合理,完全符合學以至用的目的,課本從資訊科技基礎講起,接著介紹WINDOWS系統的操作,再介紹網上衝浪的過程與方法,這就讓同學們形成蒐集資訊的習慣,但這些對於我們的學生,課本的價值量還是低了些,學生計算機水平普遍都比較高,如果再圍繞書本講解,學生不但會抵制,更耽誤後續課程的進度,如何設計一套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是上好資訊科技課的關鍵。

一、靈活運用五糧課堂,提高課堂效率

在資訊科技課上使用五糧課的分組模式可以有效的調動學生之間的競爭意識和小組團隊協作精神。可以以小組為單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學習。學生在相互討論和與其他小組的對比中可以輕鬆掌握相關知識。結合積分獎勵模式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可以通過各小組長得培養增強教師對課堂的掌控力。

二、任務驅動式教學,一改枯燥的課堂

新授課中,教師如果一味的注重理論的講解,學生在十分鐘或更短的時間內就會走神,所以採用任務驅動式教學可以讓學生集中精神配合老師共同探討新知識。如在講解WORD軟體中繪製表格的第一課,教師可以拿出象棋棋盤圖片,讓學生數出棋盤的行與列,再介紹如何將單元格調整為正方形以便放棋子,如何來畫棋子,美化表格,接著就讓學生完成棋盤表格,學生在動手實踐的過程中會發現畫棋子很費時,這時老師就可以先讓學生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和技巧,再來演示如何“投機取巧”,此時學生似乎一切恍然大悟,接下來的製作過程就方便高效的多了。

三、老師教以引導為主,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其實要讓學生真正上好資訊科技課,老師就必須充當好一個導學者的角色,幫助學生確定學習目標和達到目標的最佳途徑;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學習方法;指導學生區分好與壞的資訊,提高學生對資訊的分辨能力;多給學生一些自由發揮的空間,不能因為老師的導向而埋沒了學生的創新意識。

除此之外,在教學中可以將德育教育滲透到資訊科技課堂當中來,讓學生知識資訊化時代的兩面性,培養學生收集資訊、加工處理資訊的能力,學習至用。作為專業老師,更應該要讓學生知道學習資訊科技的必要性,真正讓學生成為具有高品質的人。

四、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保持並提高學習積極性

資訊科技課上學生的積極性都很高漲,他們對新事物充滿著好奇,總幻想有一天能熟練的駕馭計算機、能製作出精美的動畫、能設計出漂亮的遊戲、能控制自己建立的遊戲角色……只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至用,久而久之,其操作水平又會上一個新臺階。七年級上學期開設的課程是資訊科技基礎與WORD軟體,學生操作量大,高一每週僅有2次課,如何在短時間內完成大量的學習任務,45分鐘尤為重要,課堂講解時間不能太長,上機練習的時間可以放長些,每次授完新課後給每個學生下發一定的練習題,練習範圍就是本堂課所講授的內容,學生按照老師給定的題目針對性練習,教師再個別輔導,當然學生對於知識點模糊的地方也比較多,老師可以安排每組的小組長擔任輔導員,同桌討論等形式,完成課堂練習,在作業時間將理論轉化為實踐,鞏固並消化,從而彌補了總課時不夠的難題。

資訊科技2.0個人反思通用2

回顧五年來,新課改引領我們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以學生為本的教學與成長,感受頗多。人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學生喜歡資訊科技課,但這種喜歡往往表此刻愛玩遊戲,或者上網聊天、看Flash動畫。而對一些基本的知識、技能卻不願認真地學習。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要精心設計匯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關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在知識教學的同時,關注過程方法和情感的體驗,從而實現教學目的。

1、興趣引領、化難為易

例如,學生學習指法是十分枯燥的,如果教師一開始直接講解手指的擺放要求和指法要點,學生不但學的很累,並且很不願學。我在教學中採取遊戲引入的方法,當學生玩遊戲覺得有困難的時候再講解指法練習,學生就學得就很認真。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後,學生們再玩這個遊戲時就感到簡便自如了,此刻高一年級學生的英文速度都在50個每分鐘以上,大部分到達100個左右每分鐘,個別同學到達200多個每分鐘,同學們基本上個個學會了盲打。

2、精心匯入,激發學趣。

在講授基礎知識時,利用計算機、大螢幕、投影機進行重難點的講解、示範演示。我在課前精心製作的PowerPoint幻燈片、Flash動畫等課件,配以優美的音響效果,學生的注意力被完全吸引到教學上來,能夠把精力放在課堂教學的現場發揮之中,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獲得更多的技能。

3、直觀教學,加深記憶。

在資訊科技課的教學中應根據其特點,針對一些計算機術語、理論性概念有針對性地講解,做到突出重點、抓住關艦形象具體,然後讓學生經過很多的操作來驗證所學的知識,熟練的掌握操作計算機的基本技能,在學生操作的過程中,教師應加強巡視、輔導,及時發現問題,例如,在學習鍵盤一課時,我提問空格鍵、換檔鍵和Backspace鍵有什麼特徵?讓學生討論。

經過討論讓學生明白空格鍵上沒有任何一個字元,其主要作用是輸入空格。而換檔鍵上有向上的箭頭,其主要作用是來輸入上檔字母。Backspace鍵有向左的箭頭,其作用是刪除游標前面的字母,相當於橡皮擦的功能,這樣由淺入深、變抽象為直觀,讓學生對其印象深刻,利於記憶。

4、自主學習,不斷創新。

學生喜歡上資訊科技課。教師應當充分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自主探索,合作學習,在實踐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

高中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必須的閱讀本事。能夠自我探索一些工具及軟體的使用方法,一般情景下采勸提出問題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即學生在使用一些工具時,一開始教師就故意留一些在操作過程中要用到的工具不講解,而學生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又要用到,讓學生帶著問題自我去閱讀教材,然後教師再加以引導,最終解決實際操作問題,經過長時間的訓練,學生逐漸會構成發現問題並獨立解決問題的本事。

如在PHOTOSHOP教學時,教師先讓學生自主學習。有的學生討論、嘗試,有的學生在看書尋找,同學之間也不由自主地互相幫忙起來。最終讓學生互相交流,教師進行適時的點撥,學生很容易就瞭解了視窗的基本組成,及工具欄中的各工具的功能。

總之,要上好資訊科技這門課程,只要我們在平常的教學過程中,處處留心,時時注意,必須使用易於學生理解的語言和教學方法,讓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識變得趣味、生動,使我們的學生能在簡便的氛圍中學到更多的知識,提高他們駕馭計算機的本事,為他們今後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矗

5、欣賞個體、激勵全體

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展,尊重學生的人格,欣賞學生是教師必做的功課。學生在操作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差異,在這個時候我總是用欣賞的眼光來看待每一個學生,看到他們的閃光之處,然後加以讚賞的同時指出不足;注重發揮小教師的作用,並及時鼓勵同學們只要肯下功夫,每個人都有可能變成電腦高手。在教與學的過程中,我儘量營造民主、和諧的氛圍,這樣不但能真正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6、鑽研教材,分層教學

處於少年期的孩子活潑好動,充滿自信但缺乏耐心。在一節課的時間內,總要求他們安安靜靜、規規矩矩地按照教師的要求做是很困難的。那麼,如何堅持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地實現教學目標呢,我認為首先要研究教材,精選資料,對容易的知識點的講解可粗略一些,讓學生自學;對難度較大的資料要想辦法化難為易,其次,要讓學生多動手。學生對動手操作十分感興趣。試想,一堂課只講理論不讓學生動手,他們的注意力何以集中?所以,精講多練、合理安排時間,難易結合的任務驅動,能到達較好的教學效果。要求所有學生都要完成基本任務,另外佈置附加任務,讓基礎好的學生去完成,這樣的分層讓本事強的學生可有更多的練習機會以獲取更多的知識技能。

7、教法多樣,教無定法

資訊科技課一般採用任務驅動教學方法,開始先由教師確定學習任務,然後教師講解、演示。我認為應給孩子們展示的機會。讓孩子上臺面向全體同學操作不僅僅能鍛練自我的水平,並且也供給了一個讓學生和學生交流的平臺。這是我在學習新課標之後思考的問題,多一種方法,多一些嘗試能夠多幾個方位調動學生們的積極性和熱情投入到學習中來。

例如我在講授圖形的變化這一資料時,就是讓學生帶著問題自主學習。首先開啟photoshop程式,每個同學匯入一條魚的GIF圖片,之後,我開始變魔術,演示魚媽媽的水平翻轉變化,然後同學們探究魚媽媽的其他魔術變法。魚媽媽如何長大或縮小、魚媽媽怎樣轉彎……學生們在問題的引導下認真地自主學習,體驗發現的歡樂,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在學習中得以體現。

最終,我請學生幫忙魚媽媽找到一群魚孩子創作作品。學生練習時,我要求越有創意越好。

學生展示作品以後,組織學生自我品評。如何評價作品、如何應對別人的評價都是教師需要引導和關注的。

課堂上,學生唱主角,我也深入學生中間,互相討論,平等對話,一齊探究。請學生到教師機上演示,鼓勵能者為師,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興致盎然,湧現出很多有創意的作品。

教育本身就是不完美的藝術,整節課看來,任務密度偏大,個別同學只完成了匯入和變形。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儘量避免留下遺憾。

8、充實提高,轉變觀念

我認為,現代教育改革的核心是使學生變被動型學習為主動型學習,讓他們在真實的環境中學習並理解挑戰性的學習任務。教師的主角逐漸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變成設計者、指導者、組織者、幫忙者、學習資源管理者及研究者。這在給教師提出全新的挑戰的同時,也為教師供給了廣闊的創造空間。我認為,資訊科技課上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要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根據資訊科技課的特點,遵循從知識到技能、從技能到知識的認知規律:自學→掌握知識;動手→培養技能;應用→將知識與技能緊密結合並互相轉化。讓學生在動手實踐中感悟知識,發現知識,構成技能。畢竟,未經必然王國的跋涉與歷練,哪有自由王國的馳騁與翱翔?

其次,從學生的經驗出發,選用他們喜聞樂見的方式完成趣味的學習任務,採取多種教學手段激發、堅持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滿足學生的發現需要和創造的成就感,尊重學生學習的獨特體驗,放手讓學生學,實現教學的有效性。

然後,教學不能侷限於一節課,侷限於一時,必須著眼於學生的長遠發展,以更高、更長遠的眼光來處理教材,實現課程的拓展延伸。

資訊科技2.0個人反思通用3

此刻學生在資訊的學習上,貧富懸殊現象十分嚴重,並且我們不能以他的學號來劃分他們的優差。所以我們在教學中使用評價的手段來發現他們掌握程度,從而對他們的教學採取分層教學。另外我們看到學生不認真聽講,就會去怪學生不好好聽,而不去反省自我的教學行為如何來吸引學生。

我們的資訊科技課有很多的課程能夠採用不一樣的教學方式如遊戲、FLASH動畫演示、採取學生製作網上評比的方法激勵學生主動去參與學習中去,與教師實現互動,這樣的教學才能真正的提高學生的技能。所以我們應當經常反思自我怎樣用學生理解或掌握的方法去教他們自我去學習,如何去掌握。那麼學生主動地參與進來了,我們就不會出現上課不認真聽,冷場之類的情景。

學生的掌握知識程度參差不齊,理解新知識的本事不一樣,如何讓不一樣的學生都能得到必須的發展是我們每一個教師任務。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往往會用同樣的標準去衡量每一位學生,要求每一個學生都要學會那些技能、完成那些任務。這樣其實會抹殺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任務定得太高有的學生完不成,索性就不高興做了;

任務太低了,好的學生完成了就沒有事做,就可能會製造一些其他的事件。所以我們在教學中應多反思如何分層次的佈置任務,也能夠讓學有餘力的同學充當一下小教師,讓他們嘗試主角的轉變,同時增進學生間的友情。這樣我們就能讓每一個學生在不一樣的層次上都能得到必須的發展。

資訊科技2.0個人反思通用4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計算機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已越來越普遍。國中資訊科技是近年新開設的一門課程,該課程日漸重要。資訊科技課的主旨在於培養學生對資訊科技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和掌握資訊科技的基本知識和技能。通過對資訊科技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具有獲取資訊、傳輸、處理和應用資訊的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資訊素養,把資訊科技作為支援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為適應資訊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如何教學這問課,我進行了下面幾個方面的思考:

一、培養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動力,也是激發創造力的.必要條件。一個人只有對某個問題產生了興趣,才會啟動思維,才會主動去尋找解決它的辦法,才會主動獲取相關的知識。因此,在計算機教學過程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無疑是教師的重要任務之一。每當接手一些新班級,總會發現其中有一部分學生從未使用過或極少使用計算機,根本不具備基本的計算機知識和操作能力,完完全全是個“電腦盲”。

在操作過程中,經常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絕大多數非常簡單,甚至令人發笑,作為教師,不能因此而嘲笑、訓斥學生,一定要注意聆聽學生提出的每一個問題,並針對不同問題做出不同的解答,在輔導過程中,教師應注意與學生站在平等的高度,用適當的鼓勵和表揚樹立他們成功的信心、決心。

二、遊戲引導法

眾所周知,漢字輸入訓練是一項機械的、枯燥的教學內容,有的學生在學會了輸入方法之後就不願花時間反覆練習,這樣就不能達到要求的輸入速度。那麼如何才能使學生“不厭其煩”地反覆練習從而提高輸入速度呢?創設一種愉快的環境,讓學生在玩中學、練中學不失為一種好方法。

比如進行指法訓練,可以先對照實物讓學生認識鍵盤,並講解鍵位及指法要求。接著為每一臺學生用機安裝打字遊戲軟體,花樣百出的打字遊戲能夠引起學生濃厚的興趣。通過幾次遊戲的玩耍,學生很快就能記住指法與鍵位。然後教師就可以教給學生漢字的輸入方法,進入實際訓練,此時可以安裝上漢字輸入的測速軟體,搞幾次分組或全班學生的輸入競賽,調動起學習的熱情。

三、任務驅動式教學

任務驅動式教學就是介紹有關知識和方法前,提出一些與學生日常學習、生活較密切的任務,在引導學生應用計算機完成任務的過程中,貫穿滲透學習內容。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安排適合課堂教學的相關遊戲或其它內容。這樣讓學生有目的地學習和實踐,有利於學生保持良好的學習興趣,興趣盎然地掌握所學知識,可以提高學習效率,鍛鍊學生的學習和探索能力。

四、自主學習

建立有利於自主性學習的環境及資源,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利用現代資訊科技來學習資訊科技課程。在組織安排教學過程中,不是把大量的時間用於組織講解教案上,而是放在為學生提供學習所需要的各種資源上,把精力放在簡化利用資源所經歷的實際步驟上。在教學中,教師通過找出已經學過的知識與正要學習的知識之間的聯絡與區別,有利於教學中突破難點,也能使學生輕易地掌握教學重點。教師通過讓學生圍繞問題自學、討論、交流、實踐,充分挖掘學生自主創造性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形成自主學習的意識。

總之,教師在計算機教學過程中要從更新教學觀念入手,營造創新環境,使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識變得有趣、生動。保證學生有創新的時間和空間,著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同時要讓學生把所學的知識和技能運用到實踐中去,讓學生感到資訊科技課一定要學會,一定要學好。

資訊科技2.0個人反思通用5

教了十幾年的資訊科技課,越來越感覺到資訊科技課堂管理不如以前好管理,資訊科技課堂教學也不如以前得心應手。剛開始教授這門課程時,由於學生剛接觸計算機,對於學生來說,一切都是新鮮的,一切都是陌生的,一切都是神祕的,課堂上,他們懷著好奇心帶著探索的慾望想了解計算機,想操作計算機,所以他們學習積極性非常高,也由於他們所掌握的資訊科技知識都是零,他們都處在同一起跑線上,所以學生們課堂上學習興趣都一樣的濃厚,課堂上根本不用對學生進行管理,他們學得都非常認真,聽得都非常仔細,很怕漏掉老師講的一句話,很怕看錯老師的一個演示動作。

現在,由於家庭電腦的普及,由於資訊科技的迅猛發展,學生或多或少地都掌握了一定的資訊科技知識,電腦對他們來說已經失去了神性感,對計算機的探索興趣也被越來越多的遊戲所替代。因此,資訊科技課堂管理也就成了資訊科技教師比較頭疼的問題。學生在資訊科技課堂上脫離了傳統的課堂環境,行為方式有了很大變化,學生掌握的資訊科技知識的參差不齊,使得他們的學習興趣又有了很大的不同,再加上國小生好奇的心理特點好動的行為習慣,這都使得資訊科技課堂較難管理。課堂教學的展開也有了一定的難度。面對學生的變化,面對課堂的變化,教師的教學也要採取相應的變化。這樣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才能真正地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

一、靈活使用教材,改變教學方法,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學習要有正確的學習動機和濃厚的學習興趣,這樣學習才會有主動性和積極性,因此,教師應靈活地使用教材,注重從興趣入手,從學生的實際入手。資訊科技課長期以來之所以大力提倡和採用“任務驅動法”,就是因為它的很多學習內容都可以化解為一個個具體而有趣的任務,學生通過努力並不難實現,從而激發其學習慾望,使他們能很快全身心地投入學習。這就要求教師要靈活使用教材,更多地取用教材中能夠引起學生興趣的因素,如學習設定桌面背景時,可讓學生畫一幅或者選擇一幅自己喜歡的畫做為桌面背景,學生就十分感興趣,特別是用自已畫的畫作為桌面背景,還會使學生產生成就感。

別一方面,教材上有些章節的內容過於籠統,如果按照教材上按排的內容講下去,大多數學生可能根本接受不了。如六年級上冊的《靈動的畫面》一課,要求學生在一兩節課時間掌握自定義動畫的各種動畫效果的設定及幻燈片的切換方式,由於學生平時對PowerPoint這款軟體接觸的很少,用到的就更少了,每週一節的資訊科技課所學的內容也有限,要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掌握那麼多的內容,對於學生來說,難度可想而知。學生不能接受的內容,你老師在上面講得天花亂墜,學生也不會感興趣,因為他根本不知道你講的是什麼。如此下去,學生哪來的積極性,又怎麼會認真聽講,甚至會使學生感覺到課堂無所事事,這樣課堂的管理難度就不言而喻了。這就要求教師對教學內容進行取捨,即要保證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又要使學生易於接受。

前面提到學生掌握資訊科技知識的參差不齊,這個“不齊”的差距是很大的,比如文字錄入,有的學生錄入的速度非常快,每分鐘能錄入幾十字甚至更多,而有的學生每分鐘只能錄入幾個字。有的同學對電腦的常規操作非常熟練,而有的同學卻顯得笨手笨腳。其他方面也存在著這樣的“不齊”。

如此的“不齊”就需要教師改變以往的教學方法,面對客觀存在差異的學生提出不同的學習要求,完成不同層次的學習任務。在完成面向全體學生的最基本任務的基礎上,學生可以自願多完成一些其他相關任務,以滿足其學習需求,如編輯一張主題小報,設計一組幻燈片,製作一個動畫等等,只要學生努力完成任務即可,不要強求作業的質量。這樣即可維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積極性,還能對課堂進行有效管理。使學生達到共同進步的效果。

二、掌握學生的心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資訊科技不同於其他學科教學的一個突出特點便是學生動手操作量大,在學生進行操作練習的時候,老師不可以放任學生自己練習而疏於輔導,在練習中往往有一些學生對練習不感興趣,覺得越練越沒意思,甚至有的學生乾脆就不練習。這就要求老師在輔導的時候找出學生不願操作或不操作的原因,針對不同情況採取不同措施。

有一次讓學生練習製作表格(製作課程表),A同學突然很屈地站起來報告說自己本來就作不好課程表,B同學自己不作還給他搗亂。我來到B同學跟前問他原因,他低著頭小聲地對我說:“老師,我早就會作表格了,比這複雜的表格我也能作。”我說你是不稀罕作吧,你看A同學作起來有困難你能不能幫幫他。聽到這話,他馬上有了精神,說:“行,老師,我保證完成任務。”練習結束,A同學不但完成了表格製作,而且製作的表格比其他同學都美觀。臉上露出了笑容,B同學也是一臉的自豪。所以,在學生進行操作練習的時候,教師要掌握學生的狀態,及時發現學生練習中存在的問題,耐心幫助學生克服困難,糾正錯誤,改進方法,加快進步,教師對於基礎較差的學生一定要注意並且要堅持個別輔導,而對於能力強的學生就要給他一個施展的機會。

三、不斷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現代教學中大力倡導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的培養,作為資訊時代產物的資訊科技學科,更是具有學科優勢,可供教師和學生創新之處不勝列舉,小到每一項操作,每一個練習,都有不同的方法。同樣方法達到不同效果更是司空見慣。

比如,“刪除檔案或資料夾”的操作共有三種方法:方法一,用工具條中的刪除按鈕,這是比較常用的一種方法;方法二,執行“編輯”選單中的“刪除”命令,每條命令都可以在選單中找到,這是比較直觀的一種方法;方法三,右擊滑鼠,從快捷選單中找到“刪除”命令,這是比較快捷的一種方法。通過這三種方法,使學生明白完成某一項操作可以有多種途徑。

又如,在教學生製作幻燈片時,同學面對功能如此強大的PowerPoint軟體,不知如何下手,而且模仿的多,創新的少,製作出來的簡報,沒有新意,為了培養學生有求新、求異的思維,有自己的設計風格,就要仔細觀察學生作品中的創新閃光點,即使很少,也要演示給大家看,並讓他們說出思路,再讓其他同學發表意見,並鼓勵大家一起試一試。最終同學們都會根據自己的喜好或審美觀來設計幻燈片,製作好的幻燈片都非常有自己的個性,都是一個可以代表自己的作品,所以只要老師用心挖掘,悉心指導,到處可以展現學生智慧的火花,從而不斷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資訊科技課是學生掌握資訊、開拓視野的平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只著眼於書本,還要不斷的改進教學方法,總結交流、掌握豐富的教學實踐經驗。要在教學過程中多動腦筋,在現有的教學條件下,不斷進行教學研究,採用多種有效的教學方法,激發興趣,讓學生自始至終愉快地學習,盡力滿足學生的求知慾。“教是為了不教”,這是教育的終極理想,資訊科技教學更是如此,面對海量的資訊科技知識,我們能做的不可能是教其所有,而是要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與手段,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與意識,這樣才能為他們今後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資訊科技2.0個人反思通用6

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可能會常常遇到一些突發事件,但可能有部分教師的處理可能和我一樣,這樣就有意或無意傷害了學生。如有的學生上課舉手回答問題答錯了,就批評他,或就直接讓他坐下,而不進行分析他錯的原因。

久而久之,這個學生肯定不會再在上課時舉手回答問題,這樣就出現一堂課上沒有學生舉手回答問題,這樣教學氣氛就比較差,影響我們的教學活力,同時我們也不能及時得到學生掌握程度的反饋資訊。

另外一些差生,每次考完後成績大部分是不夢想的,我們就要說他成績怎樣考得這麼差,拖班級後腿而不注重他的提高(如總是錯的題會做了,粗心的。毛病改掉了)久而久之,他們就會更加產生厭學,導致惡性迴圈。所以,我們在教學中必須要時刻注意自我的言行對學生的影響。每一個學生都有他們的自尊,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提議》裡說過:任何時候都不會給孩子不及格的分數,其用意是期望教師任何時候都要保護學生的自尊心。所以我們要常常反省自我的行為對學生有無傷害。

在教學過程會出現閃光點。如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精彩導課語,在教學過程中對知識的重難點創新的分析,每個知識點之間的過渡語,對學生做出的合理讚賞的評價語等諸方面都應當進行詳細記錄,供日後參考。同樣在教學過程中,每節課總會有這有那的一些不盡人意的地方,如語言說話不當,或教學資料處理不妥,教師課後要冷靜思考,仔細分析學生冷場、不能很好掌握知識這方面的原因。

另外我們每個學期至少會有一次全市的教研活動,那至少我們能夠聽到一些優秀的課例,我們也能夠取他們的成功之處用之自我的教學中。所以我們應當在每一堂課後都要進反思自我的成功與失敗之處,捨棄糟粕,避免在今後的教學中犯同樣的錯誤,取其精華用之以後的教學中,從而優化我們的課堂教學,使我們的教學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

資訊科技2.0個人反思通用7

從20xx年xx月xx日至今,我到東河中學擔任資訊科技教師,作為一名新教師,經過一個多學期的教學工作,我學會了很多,最初的時候,我以為資訊科技課就是教會學生如何去操作,上課時,無非是教師演示,學生再照著“葫蘆畫瓢”。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整個課堂效果卻不好,這種方法很不利於學生的學習發展和創新能力的培養。雖然學生一直在動手實踐,但是他們只是照著教師的操作步驟一步步完成練習,學生的積極性無法激起,創新精神根本無從體現,頂多也就是一次計算機操作技能訓練而已。只有把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發現、探索問題,這樣更能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

這個學期聽了學校其它幾位老師的課,我感觸很深,在課堂上,他們把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發現,自己去做,能很好的激起學生的積極性,整個課堂的氣氛比較活躍。而我卻不能做到讓學生掌握主動權,自己去做,整個課堂氣氛比較沉悶,課堂效果比預想的要差。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只有不斷總結,不斷嘗試,才能在磕磕碰碰中進步。在資訊科技教學中,必須探索適合資訊科技課堂教學的教與學的新策略和新模式來挖掘學生潛能,提高學生素質,尤其是其利用計算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學習瀾滄縣教育局2015013號檔案《關於做好普洱市教育局兩意見兩要求貫徹落實工作的通知》之後結合教學實踐我體會到自己還有太多需要學習和改進的地方:

一、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學習要有正確的學習動機和濃厚的學習興趣,這樣學習才會有主動性和積極性,只有產生了興趣,才會有學習的動機,學生有興趣時,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維異常活躍,求知慾異常強烈,能夠發揮出潛在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和自覺性,這樣創造思維才能很好地發揮。自己在備課構思時,需要不斷加強和改進匯入的方式方法,引導學生學習。

二、注重個別輔導,循循善誘地幫助學生保持學習興趣

資訊科技不同於其它學科教學的一個突出特點便是學生動手操作量大,老師對學生的個別性輔導量也大,常常需要老師馬不停蹄地在機房轉上大半節課,以及時發現學生練習中存在的問題,耐心幫助學生克服困難,糾正錯誤,改進方法,加快進步。如果老師放任學生自己練習而疏於輔導,有不少學生尤其是學習能力及自覺性較差的學生,會越學越無興趣,越練越覺得“沒意思”,最後變得厭學。因此,教師對於基礎較差的學生一定要注意並且要堅持個別輔導,而對於一般的學生則可大力提倡小組團結合作或協作,效果同樣不錯甚至更好。在教學過程中,有時對調皮的學生採用的教學方法需加以改進,需不斷學習如何調動他們學習的主動性。

三、放手讓學生操作學習、適當加以引導

對於簡單的、學生可以自行學習的內容,可以放手讓學生自行學習和操作,不用所有內容都包攬講解,教學中讓學生多操作練習,在學習新知識之前,儘可能的採用精美活潑的介面,用生動形象的內容吸引學生學習的注意力,或讓學生動手玩個小遊戲,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把學生引入到新課學習上來,掀起學生學習新知識的興趣。

四、適時講解

利用學生感興趣的東西,緊接著講解新知識,這時的講解如畫龍點睛,學生聽的仔細、認真,將會很容易的接受新知識。例如講解在鍵盤操作與指法練習當中可以進行精闢的講解,主要講一下如何操作以及操作中的注意事項。這樣做的目的主要是讓學生迅速掌握新知識,為以後的練習打好基礎,把握正確的方向。

五、多練習。

鞏固知識,掌握技能,形成能力。在掌握知識的同時掌握技能,練習要豐富多采,重點在舊知識的複習、新知識的應用。練習可以採用遊戲練習、創新練習、自主練習等形式。

例如在講解鍵盤操作中的指法練習時,可以使用遊戲練習法進行指法訓練,不但能隨時顯示擊鍵的正誤和速度,還能指出哪些鍵成績差,並把練習的成績儲存起來,這樣學生可以隨時瞭解自己的學習進展情況,從而使練習更有針對性。學生就會象玩電子遊戲機一樣的著迷,學習興趣極大,這樣做就會使原本枯燥無味的指法練習變得生動活潑起來。這樣就使學生在學習計算機知識和操作能力的同時,提高學習的積極性,讓他們在實踐中品嚐成功的喜悅。

六、展示作品。

作品展示是計算機課堂中的必備環節,它不僅是對本課新知識掌握程度的測試,也可以得到及時反饋,提高教學質量。學生的認知規律就是身心發展方面還沒有定型,有喜歡被表揚的心態。它們學習某一知識,總希望看到自己的成績,特別是能得到教師的表揚或其它同學的羨慕,將激勵它們樹立自信心,感到自豪和驕傲,從而積極主動的去學習。

例如在教學漢字輸入或畫圖以後,讓學生寫作文或畫畫,然後選出範文或範畫進行展示給全班同學看,從而提高同學們的學習積極性,讓他們在實踐中品嚐成功的喜悅。這樣不僅使這些同學感到自己的成績得到了肯定和讚揚,同時也使其他同學羨慕的不得了,從而更加積極主動的投入到學習中去。教師在作品展示的同時也要利用誇獎的語言,激發學生學習計算機的興趣,諸如:“你畫的好”、“你的指法練的真好”、“你的漢字輸入的真快”等等。同學們的成績得到教師的承認、肯定和讚揚,學習起來就會信心百倍。給予學生適當的肯定和讚揚,讓他們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學習檔案中的教師一日工作常規、教師教學工作量化考核等內容,我覺得作為一名教師,要教好學生,自己首先要學好如何去教學生,從哪些方面做起,以上是我在學習《東河鄉中

學貫徹落實“兩意見”、“兩要求”》檔案之後對資訊科技教學工作的一些反思,需要改進的地方還很多,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會多學習,多總結,不斷改進。

資訊科技2.0個人反思通用8

半個學期過去了,我們高二的資訊科技課也接近尾聲,下週他們就要進行考試了,回顧這半個學期,收穫頗多。

本學期進行了考前複習,我們分三步走:

一、各章節複習

各個章節我們都按照“各知識點總結——本章知識點彙總——知識點測試”的模式進行。 例如:文字錄入部分,最簡單的一部分。

首先,領學生複習相關考點;

其次,讓學生自主訓練;

最後,讓學生進行測試,在規定的時間內,用同樣的練習內容,比一比誰的作業質量高,速度快,選出優秀小組。

通過這樣的環節,不僅讓學生複習到了全面的知識,還大大增加了他們學習的興趣,尤其在最後的比賽環節,我把所有我得任課班級的成績登記在黑板上,排名次,選出前三名,並在這冠亞季三個班裡分別選出冠軍組,大大刺激了學生的視野,提高了他們的做題興趣和參與度。

實際結果證明,我們的這樣先基礎後考試的方法是有效的,奠定了踏實的知識基礎,同時提高他們的做題速度,對最後順利通過學業水平測試有大的幫助。

二、模擬考試

各個模組的知識點複習完畢以後,我們用20xx年的學業水平測試真題對學生進行考前練兵。練兵的目的有兩個:

1、熟悉真正考試的試卷內容和考試方式;

2、讓學生進行自我檢測,找出自己的薄弱環節,有利於知識的查漏補缺。

三、考前實踐

20xx年11月20日是我們河北省高中資訊科技學業水平測試時間,11月份在我們有限的上課時間裡,我們充分利用了學業水平測試中的演示資料,讓學生體驗正式考試,目的有四:

1、讓學生熟悉考試程式,到時候不會出現緊張心理;

2、讓學生熟悉本次考試題型和試卷考試內容的分佈;

3、讓學生做一下webmail,對這個特殊題進行突擊;

4、讓學生了解試卷組成,主卷做完以後交卷,做附加捲。

我們全體資訊科技教師都在默默的付出,為學生站好最後一班崗。

資訊科技2.0個人反思通用9

從事資訊科技課教學已經五年多了,在這個過程中,我學會了很多。最初的時候,我以為資訊科技課就是教會學生如何去操作,上課時,無非是教師演示,學生再照著葫蘆畫瓢。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整個課堂效果卻不好,一部分理解本事強的學生你還沒說完,他就會操作了;而理解本事比較慢的學生還沒有弄清楚是怎樣一回事,更有一部分學生走神了,根本沒有聽見你在說什麼。這種方法很不利於學生的學習發展和創新本事的培養。雖然學生一向在動手實踐,可是他們只是照著教師的操作步驟一步步完成練習,學生的積極性無法激起,創新精神根本無從體現,頂多也就是一次計算機操作技能訓練而已。為什麼不把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自我去發現、探索呢這樣不是更能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了嗎

這個學期觀看了黃能教師的展示課《資源大管家》,我感觸很深,在課堂上,他把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自我去發現,自我去做,能很好的激起學生的積極性,整個課堂的氣氛比較活躍。而我卻不能做到讓學生掌握主動權,自我去做,整個課堂氣氛比較沉悶,課堂效果比預想的要差。於是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總結,不斷嘗試,在磕磕碰碰中提高。在資訊科技教學中,必須以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理論為指導,根據新的課程標準,探索適合資訊科技課堂教學的教與學的新策略和新模式來挖掘學生潛能,提高學生素質,尤其是其利用計算機解決實際問題的本事。從教學實踐中體會以下教學反思:

一、激趣

在學習新知識之前,要儘可能的採用精美活潑的介面,生動形象的資料吸引學生學習的注意力,或讓學生動手玩個小遊戲,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把學生引入到新課學習上來,掀起學生學習新知識的第一次潮。

二、講解

利用激趣中的高潮,緊之後講解新知識,這時的講解如畫龍點睛,學生聽的仔細、認真,將會很容易的理解新知識。例如講解在鍵盤操作與指法練習當中能夠進行精闢的講解,主要講一下如何操作以及操作中的注意事項。這樣做的目的主要是讓學生迅速掌握新知識,為以後的練習打好基礎,把握正確的方向。

三、練習

鞏固知識,掌握技能,構成本事。在掌握知識的同時掌握技能,練習要豐富多采,重點在舊知識的複習、新知識的應用。練習能夠採用遊戲練習、創新練習、自主練習等形式。例如在講解鍵盤操作中的指法練習時,能夠使用遊戲練習法進行指法訓練,不但能隨時顯示擊鍵的正誤和速度,還能指出哪些鍵成績差,並把練習的成績儲存起來,這樣學生能夠隨時瞭解自我的學習進展情景,從而使練習更有針對性。國小生就會象玩電子遊戲機一樣的著迷,學習興趣極大,這樣做就會使原本枯燥無味的指法練習變得生動活潑起來。這樣就使學生在學習計算機知識和操作本事的同時,提高學習的積極性,讓他們在實踐中品嚐成功的喜悅。

四、展示

作品展示是計算機課堂中的必備環節,它不僅僅是對本課新知識掌握程度的測試,也能夠得到及時反饋,提高教學質量。國小生的認知規律就是身心發展方面還沒有定型,有喜歡被表揚的心態。它們學習某一知識,總期望看到自我的成績,異常是能得到教師的表揚或其它同學的羨慕,將激勵它們樹立自信心,感到自豪和驕傲,從而積極主動的去學習。例如在教學漢字輸入或畫圖以後,讓學生寫作文或畫畫,然後選出範文或範畫進行展示給全班同學看,從而提高同學們的學習積極性,讓他們在實踐中品嚐成功的喜悅。

這樣不僅僅使這些同學感到自我的成績得到了肯定和讚揚,同時也使其他同學羨慕的不得了,從而更加積極主動的投入到學習中去。教師在作品展示的同時也要利用誇獎的語言,激發國小生學習計算機的興趣,諸如:你畫的好、你的指法練的真好、你的漢字輸入的真快等等。同學們的成績得到教師的承認、肯定和讚揚,學習起來就會信心百倍,興致盎然。

計算機課堂教學過程中的激趣、講解、練習、展示這四個環節是相輔相成的,它們後者以前者為基礎,環環相扣,密不可分。經過實踐,發現這樣的計算機課堂教學過程十分實用,不但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計算機的積極性,並且提高計算機教學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