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文城>行業範本>文化>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15篇

文化 閱讀(1.9W)

讀完一本書以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書筆記吧。那麼你會寫讀書筆記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文化苦旅讀書筆記,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15篇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1

初讀這本書時,真正吸引我的並不是作者的下筆如有神,而是小敘中所說的“對我來說,《文化苦旅》就是這個外出的浪子”和“宅,成了一具無主的稻草人,成了一個廢棄的箭靶子,破破爛爛地歪斜在田野間,連烏鴉、田鼠都不願意多看他一眼”等等,這些句子每一個都戳中我的內心,“文化苦旅”到底是什麼?它對我來說就是一個謎。

靜靜開啟這本封面素雅卻滄桑的書籍,黑色的四個字“文化苦旅”中的“苦”字著實吸引了我的目光,我的雙眼久久注視著這獨具特色的封面和異常刺眼的“苦”字。帶著滿肚子對它的好奇,我迫不及待準備開始享受這份文化大餐。

《文化苦旅》是一部類似遊記風格的散文集。作者將旅行時的激情融入了文字中,其中又蘊含著作者對中華文化深深的、苦苦的追尋與思考。作者筆下每個地方都隱藏著千年來中華文化的印跡。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文化,但又有相同的文明期望。書中寫了有“天府之國”稱號都江堰,夕陽西下,朔風凜凜而略顯悽清的道士塔,接通著中華歷史血脈的莫高窟,還有一灣不算太小的沙原隱泉和天一閣。這一切,對我來說都是陌生的、神祕的。它們在各自的地方安靜地保持著自己的美好,但當餘秋雨老師的筆觸控到它們時,它們又開始活躍起來。通過作者的筆,它們活力四射地出現在人們眼前,讓人們再次感受到文化和大自然結合的動人瞬間。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道士塔》,在中國文化遺址莫高窟上,有個叫王遠錄的道士,上天註定讓他當上了莫高窟的家,把持著中國古代最燦爛的文化。他從外國冒險家手裡接過極少的錢財,讓他們將不計其數的敦煌文物一箱箱運走。今天,敦煌研究所的專家們只得一次次屈辱地從外國博物館買取敦煌文獻的微縮膠捲……一個年輕的詩人寫到:那天傍晚,當冒險家斯坦因裝滿箱子的一隊牛車正要啟程,他回首看了一眼西天悽絕的晚霞,那裡,一個古老的民族的傷口在滴血……我們為曾經的文化感到惋惜!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2

近日,在欣賞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時,看到這麼一段話:“中國歷史中極其奪目的一個部位可稱之為‘貶官文化’。貶官失了寵,摔了跤,孤零零的悲劇意識也就爬上了心頭,貶到外頭,這裡走走,那裡看看。只好與山水親熱。這樣一來,文章有了,詩詞也有了,而且往往寫的不錯。”

提到貶官,我很自然地就想到了蘇軾。當年的“烏臺詩案”,在北宋朝野上下掀起軒然大波,“烏臺詩案”這一巨大打擊也成為蘇軾一生的轉折點。蘇軾滿腹才情,與弟弟同登進士,他的應試之作深得當時主考官歐陽修的欣賞。連宋仁宗讀了兄弟兩人的文章都大為驚歎:“朕為子孫得兩宰相矣。”正當蘇軾要一展心中抱負時,卻遇王安石變法,本著文人的意氣風發,耿直的他多次上書皇帝,反對新法,不曾想遭小人蓄意構陷排擠,一貶再貶,輾轉杭州、密州、湖州、黃州等地。

少時讀蘇軾詩詞,最初對他的印象,停留在蘇軾與蘇小妹鬥詩的有趣片段,我才知道才情可拜相的蘇軾,長相是有些粗陋的,遠不似白馬王子的偉岸,小小失落的同時卻深深被他有趣的靈魂不斷吸引。隨著年齡的增長,再讀蘇軾詩詞,越發的發現,蘇軾與蘇東坡不是一個人,這在他被貶前後的詩詞對比中可見一斑。

蘇軾被貶黃州時,生活是極其不易,他的月銀根本養不活一大家子人。當時的黃州知州是個惜才的人,他很同情蘇軾,就將黃州東門外的一處小山坡交給蘇軾耕種。蘇軾的手是舞文弄墨的手,卻也能扛起鋤頭,田間地頭地耕種了起來。耕作之餘,一時興起,給自己取名“蘇東坡”。

蘇東坡在黃州寫下了千古絕唱《前赤壁賦》和《後赤壁賦》。每每讀兩賦,我彷彿能看到那個遺世獨立的身影,他孤獨中透著悲涼,極盡的悲涼之中,又是那麼的超脫自然。

而我獨愛他的《定風波》,這首詞是他在黃州沙湖道中遇大雨時所作:“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好一句“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好一句“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世間所有的喜怒哀樂,愛恨嗔痴在東坡的眼裡,都如過眼煙雨。大學時,每當我們為賦新詞強說愁時,班主任老餘就跟我們說:“小小年紀,愁啥愁,去把蘇軾的《定風波》給我背十遍。”當時不解老餘深意,而如今也能明白幾分了。

是啊,東坡的一生,我們能窺見的只有一分。合上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竟不知自己的思緒跑了這麼遠,頓時又生出痴想,如果能穿越,一定要變成一個關西大漢,與蘇東坡泛舟江上,打著鐵板,高唱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然而,東坡詞,小女子吟誦,總還是差些什麼似的。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3

初讀餘秋雨的《文化苦旅》總是感嘆於他那伸張有力的筆法和豪邁中略帶悽苦的哲語。是什麼使得作者筆下的文章能夠吞吐千年,博通古今而顯得遊刃有餘?是一種閱歷,一種修養。大江南北,長城內外無處不見證著他那滄桑而深邃的足跡。就是這種閱歷和修養造就了《文化苦旅》的那種獨具風格的藝術特色:對於讀者來說,欣賞餘秋雨的美文在很大程度上留給讀者本身的是一種精神上的洗禮和文化省思的自由空間;就其作品本身來講,語言的詩化,敘事的故事化更給這部美文以強烈的美感。下面就詳細將講這兩方面的藝術特色:

首先,文化省思,精神洗禮的社會功用是其主要的藝術特色。在《文化苦旅》中涉及的內容可謂古往今來,不僅有莫高窟的玄祕與聖潔,還有黃河文明的盛衰歷史,不僅有江南的秀美與嬌豔,還有廟宇的悠遠與深沉,在描述的字裡行間,作者的那種對中國歷史文化的見解很自然地融合到文章中去(這種文化見解包括了作者對歷史現象的批評,讚揚等態度)。

讀者在閱讀的同時也潛移默化地理解了作者的歷史觀點,甚至接受了這種觀點,從而引發了讀者對文化的某種反思,在此同時讀者的精神也得到了洗禮。比如,《道士塔》這篇文章,作者並沒有過多的批評那個“王道士”,而是將“敦煌失竊”的過錯歸咎於那些官僚們的身上,讀者從這一點可以聯想到當今社會,從而讀者的精神某種程度上受到了洗禮。

其次,語言的詩化,敘事的故事化也是其藝術特色之一。餘秋雨《文化苦旅》語言的詩化現象比其它作家的美文表現的更為突出,比如《江南小鎮》這篇文章中的語言就顯得那麼的富有詩意,特別是文章中引用了一些楹聯,例如“淺諸波光雲影,小橋流水江村”等;還有在《洞庭一角》中多次引用古代詩句,更添加了文章的那種詩韻味兒。另外在《廟宇》中作者詳細敘述了“胖和尚”與“瘦和尚”一些對話;在《風雨天一閣》中也描述了天一閣遭浩劫的一段細節等,這些故事化了的敘事成了《文化苦旅》的一大特色。

《文化苦旅》憑藉作者對山水的詩化描寫以及對歷史事件的故事化敘事,來尋求一種對文化人生的省思和精神的洗禮,從而揭示了中國文化的巨大內涵。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4

“我無法不老,但我還有可能年輕。”

瀟瀟灑灑地走了迴天涯,讓山山水水留下了點自我的足跡。你說它苦,它苦中有樂;你說它樂,它樂中帶苦。用旅程修飾筆下的文字;用時間磨礪人生的滄桑;用回憶勾勒出最完美的篇章。他說期望筆墨留下的痕跡有一種苦澀後的回味,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他期望如此,可卻說這實在已是一種奢望。於是,行走在陸地、江海,懷揣著一個繾綣的夢想,誠惶誠恐地開始踏訪著一個個或新穎或陳舊的夢境。

像那海灘上一地的細沙,風過,沙動。潮退後,依舊是原先的樣貌,可留下的,還有海的味道。從敦煌行至陽關,從邈遠的四川平原旅至古色古香的蘇州。有過在寧靜的三峽下苦苦地冥想,有過在神祕的洞庭湖畔低低地自語,更有過行走在蘇堤、白堤之上,駐足於雷峰塔廢墟之中。他常常笑語,這是欠西湖的一筆宿債,或許,又是還了他兒時的一個陳舊的夢境。走走停停,歇歇走走,走的又黑又瘦,讓唐朝的煙塵宋朝的風洗去了最終一點少年英氣,或者是疲倦的伏在旅店的小桌子上塗塗抹抹。他不得不承認他無法不老,可是至少以往還像這般年輕的大膽。無論是他筆尖之下那揚揚灑灑,絢麗多彩的文字,還是他嘴中不太愉快又略帶苦澀的旅途,對我來說,都充滿著無盡的好奇和幻想,我尊重他,我想,不僅僅是我一個。

再美的景色也需要有歷史的沉澱,和文人的裹卷,正是如此,才能吞吐千年。也許百轉千回中,對歷史的多情,總會讓自我的人生增加更多的負重。也許那是苦的,但歷史的滄桑感總會給人更多,更珍貴的回憶,就是那種苦澀後的回味,在身體裡纏綿了千年,只為等那一瞬間,然後無無盡的延綿……也許這整一個,都只是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那個小小的縮影,伴著人的苦,人的思,人的憶,人的記,而後,散發出它無法遮掩的光彩。或寧靜,或喧鬧,或婉約,或大氣。也許浪漫安詳是你所愛,又或者高貴浮華才是你所鍾情,那又有什麼干係呢?你能夠坐在莽莽大地之上,站在高山河流之旁,甚至,只需停駐於那些流轉了千年的文化之中,靜靜地聽他訴說,訴說這千百年來的滴滴點點。

當你真正融入這山水畫、人文畫般的大自然之中,你會迷戀上她千種萬種的風情。陽關蒼茫的白雪,廬山迷濛的霧靄,蘇州精雅的林園,吳江淒冷的落葉,你與它們交融在一齊,然後發現自我會無端的動容。交織著老屋的回憶,夾雜著對風景無限的感懷,也許再當你靠在殘破的古老城牆之上,你內心裡,會少一些對著殘垣斷壁的悲涼,更多的是,對久遠歷史的讚歎和對古老文化的敬仰,甚至,是膜拜。

思緒是不止的,我看出來了。每一次臨別時的不捨,全都精巧地隱藏在那一句句精短的皆為之中,他是怕再寫下去,便很難再收手了吧。一本薄薄的書,怎夠抒發他無窮的感懷。我亦知,那些跋涉于山水中的記憶,早已蓋過他口中所說,所嘆的苦澀。他定亦想像他所欣賞的理查德教授一樣,像頑童一樣舉著雙手,引吭高歌。於是,文化的精魂,和著風,和著陽,和著腳印足跡,釋放出它無比耀眼的光芒。

文化苦旅,苦了人,甜了心。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5

文化苦旅是一部十分優秀的散文集。輕描淡寫卻能帶來不可描述的震撼,每一個字都能敲擊心靈。就像一個滿臉褶子的蹣跚老人用很輕很輕的語氣向你訴說我們曾經的文明。從怎樣的風姿無限走向怎樣的屈辱無奈、 荒涼殆盡,給你帶來真實感、 衝擊感。有一種特別的吸引力,吸引你去探尋,去追索那解讀文明的密碼。去改變、 向上,追求更好。

所謂文化苦旅,是文化在時間空間上的運動關係。但文化怎能是苦的呢?苦的是這段旅程,揹負這段旅程的人。

文化慢慢相融,磨合,剔除,隱沒,放大,新增,這段旅程是艱苦的。而這些歷程摻雜在歷史古蹟和歷史人物的經歷中,這些是人文山水,也是文化歷史。如<莫高窟》一文中有餘先生說“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標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以人類的幾大文明為背景,一代代的佛像都在石窟裡深刻而又通俗地端莊著,微笑著,快樂著,行動著,苦澀著,犧牲著。漸漸地,這一切都與中華歷史接通了血脈,甚至成了一部堅石雕刻的歷史。依照時間順序把莫高窟的歷史一一介紹,只緩緩陳述事實,卻能分明感覺到筆耕的沉重和深刻的思想。

苦的是揹負著一段旅程的人。文化的一切改變,都將由人作為主體來承受。讀這一字一句,都想面對面地感受他們呻吟的哀嘆和遺憾。如書中提到的康熙皇帝,因農耕文明和遊牧文明的交融,成就了一代政治家精神的強健,也成就了一代霸業。處理複雜的西藏事務和蒙古事務,解決治理黃河、淮河和疏通漕運等重大問題。而如同劉宗同、傅山、李?等誓死反清的文人,中華文化的厚度不止帶來自豪感,還有更多的厚重感。這種文化的歷程便是傷害,他們拼命護守正統的那份熱血,便會成為束縛與桎梏,是浮於表面而不可迴避的痛。能有這樣一群人,是漢文化洋洋自得的一面,也是這位歷史老人走向盡頭的徵兆。

又如多篇提及的貶官文化也苦了一代又一代人。遭貶,最慘的結果便是流放。作者是這樣說的:“與殺相比,流放是一種長時間的折磨。死了倒也罷了,可怕的是人還活著,種種殘忍都要用心靈一點點去消受,這就比死都繁難了。”這是人治社會的惡果。“殘忍,對統治者來說,首先是一種恐嚇,其次是一種快感.越到後來,快感的成分越多。這就變成了一種心理毒素,掃蕩著人類的基本尊嚴。”上至大文豪蘇東坡,下至不能道出姓名的清朝老人,無一能夠逃出貶官的摧殘,這種身心所承受的痛苦,也許我們一輩子也不會理解。但一種文化現象,好處是絕不會少的。蘇東坡在編址黃州期間,“經歷了一次整體意義上的脫胎換骨”得益於這樣的冷落,使他的藝術才能獲得一次蒸餾與昇華。在黃州,誕生了《念奴嬌·赤壁懷古》前、後《赤壁賦》等千古名篇。而清朝被貶至寧古塔的清朝官員,則通過自身的昇華,“創造了一個味道濃厚的精神世界”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東北人豪爽的性格的形成。

這一段段文化苦旅,令無數中華兒女自信自豪,其中當然有彷徨和失落甚至是屈辱,可我們中國人善於苦中作樂,善於在苦難中創造奇蹟,我們不害怕苦難,但並不表示我們歡迎、讚美苦難。我們要開創更美好、更讓國人自豪的時代。

輕輕拂去歷史造就的塵埃,用心靈去感受傳統精神文明帶來的濃厚氣息的底蘊,再去尋求傳統文化更好的發展。才是《文化苦旅》帶來的最美好的感悟。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6

“肩頭,媽媽的肩頭,是我家的風雨山脊。”

——題記

翻開藏青色書皮的《文化苦旅》,細細品味,有一種淡淡的憂傷,又有著洞若觀火的透徹,你彷彿能從字裡行間看到一位遊子不羈的靈魂。我不禁自問,是怎樣的家庭,怎樣的經歷打造了這樣一個文壇的傳奇?直到翻到了最後,看到了那一篇——《為媽媽致悼詞》。我才瞭然於胸。原來,在傳奇人物的背後有這樣一位偉大堅強的母親。有母如斯,兒子怎能不鑄就一片輝煌。

這是餘秋雨先生在他母親追悼會上的講話,文章雖不長,但字裡行間都溢滿了對母親深深的崇敬與濃濃的思念。

餘秋雨坦言自己中學時獲得了全市作文比賽第一名和數學競賽大獎,就要歸功於母親在他七歲時就讓他替代她,來為所有的鄉親寫信、記賬。他堅強人格的形成也是深得母親的遺傳,面對那麼多謠言的一次次圍攻他從不反駁,他曾說“只要見過我媽媽,你們就明白了”。母親給予他的東西太多太多了。

“記得有一次我從農場回家,吃驚地看到一張祭祖的桌子居然在自動移動。細看之下才發現媽媽一個人鑽在桌子底下,用肩在馱桌子。家裡的人,有的被關押了,有的被逼死了,有的被流放了,沒有一雙手來幫她一把,她只能這樣。”母親用瘦弱的肩膀扛起了整個家庭的生死禍福。為了在戰爭歲月支撐起這一個小家庭,母親竟然同意到最貧困的鄉村生活,一切生活細節都回到她完全不熟悉的原始起點。為了給很久沒有吃過一頓飽飯的他掙兩元錢,他的母親在那麼冷的天赤著腳去一家小工廠洗鐵皮,渾身上下都被水澆溼了。至今作者還能記得那年她貼著兩元錢幣握著他手掌時的溫熱……我想餘秋雨在想到此情此景時,在追憶往昔的艱苦歲月時,必定淚眼婆娑,必定滿臉的不捨。試想,全天下有哪一個有良知的子女願意母親受這般的苦楚。就像全天下的母親一樣,見不得孩子受一點點委屈。

這不由得又讓我想起了另一個文壇奇人的母親,她就是史鐵生的母親。她隱忍、包容,為了鼓勵雙腿癱瘓的史鐵生活下去,她隱瞞自己的病情,日夜忍受病痛的折磨,直到臨死前最後一刻,心心念唸的還是她的孩子,告訴孩子要“好好而活”。

大抵全天下的母親都是如此,為了孩子她們可以傾其所有,如果需要她們以生命為代價,她們也會毫不猶豫,義無反顧。想想自己的母親也是如此,每天清晨,當我還沉浸在夢鄉中的時候,媽媽已經輕手輕腳的起來,為我們洗衣做飯。她清楚我們每個人的喜好,餐桌上總有我和爸爸喜歡的菜,而對於她的喜好我卻知之甚少。我的生日她總能一年不落地記得,次次都是盡心準備,但她的生日總會用一句“生日快樂”輕輕帶過,甚至過去好久,才突然想起。所有的家務好像從來就是她的本職工作,無怨無悔,任勞任怨。而我卻覺得享受她的悉心照顧是那麼的理所當然,天經地義。世界上沒有誰會無緣無故地對你好,除了父母。只有他們的愛無緣無故,有始有終。

我內心產生了絲絲的愧疚,母親欣喜的看著女兒從蹣跚學步到亭亭玉立,眼神中時刻透露出“吾家有女初長成”的自豪。我卻從未關注母親原來的一頭烏髮何時已爬上了縷縷白髮?眼角的皺紋何時又深了幾分?挺直的腰背何時已傴僂彎曲?回首往昔,我感覺欠父母的真是太多了。不過值得慶幸的是,一切都還來得及,我暗暗下定決心,今後一定要像你愛我一樣好好愛你、疼你、寵你。

媽媽,女兒已長大,女兒的肩膀已不再稚嫩,今後就讓我成為你的風雨山脊,路過泥濘,路過風,從陰雨一直走到豔陽。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7

《文化苦旅》一聽名字就感受到文化之旅的辛苦,隨著餘秋雨老先生堅實而沉重的腳步,遊歷和探尋了大半個中國和世界,作者餘秋雨1946年8月生於浙江餘姚縣,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餘先生身居高位,被推舉為中國最年輕的高校校長,他卻突然辭去一切行政職務和高位任命,孤身一人尋訪中華文明的重要遺址,二十世紀末又冒著生命危險,貼地穿行數萬公里考察了巴比倫文明,希伯來文明,阿拉伯文明等一系列重要的文化遺址,正是這萬里之行,才凝聚出一篇篇流傳千古的散文。

讀《文化苦旅》是讀行走的哲學,那是屬於我們的中華五千年的文明,裡面的古蹟使文明經歲月沉澱的珍寶,是我們探尋祖先的文明的橋樑,在遊離山水之間去感悟一些人生的真諦,得到心靈與遠古時期的對話,感受歷史的發展更,感嘆先祖的偉大智慧與辛勞。書裡不僅有歷史的匆匆過客,還有漂泊一生的落魄之人;不僅有空守著古老文化遺產的範欽的後代們,還有淳樸善良但右愚昧無知地剝奪美的人;不僅有莫高窟的玄祕與聖潔,還有黃河文明的盛衰歷史;不僅有江南的秀美與嬌豔,還有宇宙的悠遠與深沉。食這樣的文化大餐就是享受一次心靈的洗滌,收穫一路聖潔的花香。大概每一處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都需要一些歷史事件才能得以豐富,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古蹟,文化的作用則是把古蹟封存久遠的文化內涵與人類精神感悟出來,並讓其感染千萬炎黃子孫,這一點餘秋雨做到了。

讀《文化苦旅》並不是一件舒心的事,因為要用心去感悟,也同書一道,漫步這條文化之“苦旅”,也是一次人生之“苦旅”,而作為一名教師,除了要努力是實現人生的自我價值,我們還能為祖國做些什麼呢?無疑三尺講臺便是我們實施拳腳的主陣地,用我們的方式讓孩子瞭解歷史,銘記歷史,傳播文明,傳承文化,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和激發他們的民族精神,完成好為祖國培養社會主義接班人這一重大使命,無愧於太陽下面最光輝的事業這一聖神稱號。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8

世間萬物,代代更迭,人們常將歷史比作長河,是在對映那無時無刻不在發生的“變化”二字,宛如奔騰不息的流水。而在這浩浩長河中,人類渺小得比不上一朵浪花,貫穿著整個歷史的也永遠不會是脆弱的人類生命,而是山、河、樹、石,以它們堅韌的生命,默默地佇立在河水邊,冷眼旁觀著時代變化。

很難想象,也許在未來不知多少個年頭之後,我們如今生活的城市是否還存在,是否也像如今我們眼中的“歷史”一樣,只剩下幾方石料、一口廢井。

讀《廢井冷眼》,我似乎能感受到作者見到那一口廢井時的心情,彷彿有時間的細流從指間流走,又彷彿時間在廢井的冷眼中緩緩凝固。那時候眼前似乎燃起大火,灼燒著幾百年前的這口老井,燒沸了,又燒乾了,最後只剩下一副把一切都看倦了的千年冷眼。

作者說,“歷史很漠然,在多數情況下不講曲直,不講感情。”但我想,正是歷史的漠然使我們對自己也漠然了,可以以整個歷史的眼光去看待自己,又怎會在意那微塵般的跌宕呢?

歷史中的我們每個人都是匆匆過客,甚至像渤海國這樣繁榮的大都市也不過在歷史中存在了幾百年,還不如一個傳承幾代的文明。一切活著的都將死去,在歷史上,只有文化是永恆的。有人為自己一時的起伏長吁短嘆,可倘若更加達觀地來看,也許依舊沒辦法解決當下的問題,但至少可以在人生的悲歡離合中保持一個淡然的心態。而當我們真的放下了、看透了,無論到哪裡都能隨遇而安。

這是冷眼教給我們的,也是歷史教給我們的。

再回頭看那顫巍巍佇立在土地上的廢井,儘管破敗卻顯得堅韌。那副冷眼已經見慣了朝代更迭、家族盛衰,想必再不會為什麼所動了。歷史是漠然的,但它使我們寵辱不驚,使我們看一切都是過眼雲煙。我想,這已是歷史最大的慈悲。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9

閱讀《文化苦旅》你會發現我們祖國的每一片山水都是“文化山水”,那裡留下了無數文人墨客的印跡,這就是中華五千年文化的魅力和影響。大地默默無言,只要有文化人往那一站,它封存久遠的文化內涵也就奔瀉而出。然而,一點點、一點點地品味這山、這水、這人,那深沉的滄桑也演化成長長幽幽的嘆息!文化是一種內涵、一種深度,有時也是杯具的見證。

《酒公墓》記述了張先生一生的無奈嘆息:身為狀元的後代,留學歸來的學者,本有一個不錯的教員職位。因故被青幫抓取做了師爺,後因多次出逃而被打斷腿;之後又到一所學校教書,然而鄉野學生卻不能理解他所說的“愛”,只能無奈離開;從此一生沉醉酒的世界,後因品酒水平高二被稱為“酒公”,無兒無女、孤獨地走完了一生!

讀完文章不禁感嘆,可悲啊!在那個時代,一個留學歸來的學者,本應是那個時代的精英,應在社會上大有作為。卻被一群對文化人沒有絲毫敬重的“青幫”頭目抓取做裝點門面的工具:他們大概覺得佔有了文化人就是有文化……可是這種整日打架鬥毆、吃喝玩樂的土匪有怎能真正理解文化?理解文化人的內心?最終張先生用自我身體的殘疾掙脫了野蠻。這時我想起了那句俗語“秀才遇上兵,有理說不清”。這時張先生的悲哀,也是文化人的悲哀。

之後他又遇上了一群自以為讀過書的人,他們生活在落後的農村,他們沒有見過世面,他們不能理解“感情”怎樣能夠在帶大家面前談論;他們嘲笑他的出格……張先生大概有了深入蠻荒的寂寞和悲苦,他只能選擇離開!

張先生寂寞一生,僅有酒解其心中之美,僅有酒解其心中之苦。他只能以酒公留名於世,想想他有多少的不甘和無奈!

聯想到本書的第一篇《道士塔》,敦煌的千年飛天在愚昧的王道士手下一片一片的消失!王道士的眼裡那只是一堆模糊不清色彩,牛羊的眼裡僅有飼料,沒有鮮花!隨著他一下一下的粉刷,你的心是不是在抽動:憤怒、悲哀、無奈、苦澀……有沒有苦澀的淚滴悄悄滑落?

禮貌不被理解、不被接納,那是一種怎樣的悲苦!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10

看完這本書。最大的感觸就是對於文化的理解,實則,文化是一種精神,一種追求,一種壓迫,一種力量!文化是美麗的、痛苦的、感人的、悲憤的,是包容一切的!

一切,對於某些人來說是世界;而世界,對於某些人來說是文化了。

這本書中,讓我感觸最大的就是《廢墟》一文了。

“雪峰是偉大的,因為滿坡掩埋著登山者的遺體;大海是偉大的,因為處處漂浮著船楫的殘骸;登月是偉大的,因為有“挑戰者號”的隕落;人生是偉大的,因為有白髮,有訣別,有無可奈何的失落。”這個是作者發自內心的告誡俄……

沒有廢墟,就沒有文化;沒有文化,就沒有我們,沒有亞洲、沒有歐洲、沒有美洲、沒有非洲、沒有大洋洲,當然更沒有中國!廢墟是必然的,他的建築者從壘上第一擔土的時候就知道,不管這建築多麼雄偉、多麼壯麗,依舊有他日後的落寞與孤寂;不久,廢墟會被掩埋,將會有新的“非虛”誕生。它的過程是同樣的,終有一天他會驀然倒下,沒有昔日的雄偉與一切,最後甚至被人淡忘……這個就像人生,每一個人都是一方建築,由往年的輝煌,有如今的黯然,然而終究免不過變成廢墟;社會也是這樣,一個建築到了,另一個新的建築就會產生來取而代之。再美麗的人生,終於會成為廢墟的。

人生的偉大建立在廢墟上;歷史的悠遠建立在廢墟上;文明的初始建立廢墟上;文化的開端建立在廢墟上。

廢墟不僅如此,像作者所說,如果在現代,“黃鶴樓可以裝電梯;阿房宮可以作賓館;滕王閣可以闢商場。”這個不是繁榮,這個才是文明真正的廢墟!荒漠化拉感情;淡忘啦以往;摧殘拉文明……

若是圓明園重建拉,得來的是一顆沒有恥辱感的心,抹去的是,熊熊的大火,強盜的劣跡,昨日的中華文明。有時,或許廢墟比建築要好得多。

廢墟真正表達的,似乎是唱響一曲對於現代的文明的悲歌,廢墟,是現代的產物,是現代的建築,或許它的重要不能與天安門、故宮相比,但是,後兩者所代表的只是中國古人的偉大,前一者讓我們永記恥辱,還有一種渴望,一種呼籲。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11

人有人品,書有書性。為官者善深沉,從商者善鑽營,平頭百性太隨性。因此人品與書性往往很一致。

作為一介草民,參不透官場機密,悟不明商業道理,只得隨性隨心。況且本人天生苦命,對苦字分外親近。因此,當我一看到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便有一種閱讀的衝動。讀完後,我對之前《文化苦旅》中的“苦”字理解:認為無非是指旅行的勞苦,現在才發覺這實在過於幼稚的理解。其實,苦於身無所謂苦,苦於心才實為苦。作者曾感慨:“文人似乎註定要與苦旅連在一起。”我以為,這乃是文人最大的財富。苦澀過後總會留下一絲回味——對歷史的感悟,對文化的理解,對人生的思索,全部融在這苦澀後的回味中了。

讀完此書,感覺自己對古代文化有了更深一步的認識。這部文化散文集讓我感受到這正是一種苦澀的回憶,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其中也夾雜著對青年人為文化淪喪的不滿,同時也為中老年對於世事的無奈和老年人滄桑的惋惜。

該書從風景秀麗的江南到大漠孤煙的大西北,從色彩斑斕的莫高窟文化到渾厚凝重的北魏都不展現出人類文化的一種積澱,一種象徵。

書中有以柔婉清新的江南為景的《白髮蘇州》、《江南小鎮》,也有那如水柔順卻又錯綜的《風雨天一閣》、《青雲譜隨想》,都以人物為基礎,展現了風景背後的人文感受。同時也有與江南截然不同的《莫高窟》中的熱烈奔放,《這裡真安靜》中沉靜冷冽地對戰爭的反思。作者在每一處的反思都是對文化的一種苦苦探尋,一種欣欣嚮往。

在山水解讀歷史,在歷史中解讀文化,在文化中看透山水,讓自己的心靈也受到文化的薰染,精神的洗禮,這便是我讀《文化苦旅》獲得的最強烈的感受。雖不能說我完全理解了餘先生對文化的解讀,但我可以品味出文化的一種現象,對美麗文化背後的一種宣誓。在我們青年一代人,時常最容易丟失,最容易遺忘的就“文化”。而如今,理解古代文化,欣賞古代文化,解讀古代文化,就常常是那些“聊發少年狂”的老夫們了。其實這才是對文化的一種傳承,一種無形的保護。金錢和權力使王道士變得如此的殘忍,讓一尊尊美麗的雕像就這樣的灰飛煙滅。這無不暗示了一句話“有錢可使鬼推磨”。看到這裡的時候我感到一絲絲的惋惜與無奈。

看完這本書之後,看這許多的文化在面前一幕幕的消失。突然想到了中國的近代,在那些蹉跎的歲月裡。人們不在乎“文化”,只求“苟全性命於亂世”。一張張沾滿淚水的圖片——鴉 片戰爭炮火、鴉 片對古代人們一種打擊,火燒圓明園對這座曠世奇座毀滅性的摧毀。就連最近電影《新少林寺》都有鷸蚌相爭,洋人得利於珠寶的情節。文化發人深思。我們的國家一天天強大,這正是我開始要尋回屬於我們自己的文化,那是對中華民族的一種傳承,對華夏文明的一直傳承。

文化“苦”旅,苦的是種經歷,苦的是種感受,苦的更是種震驚人們心靈的良藥。寫到這裡,我也可以發覺其實在苦中也可以尋求快樂的真諦。這一路“苦”來,雖征程漫漫,寒窗數載,卻終究走出了他的“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12

夏季暴雨傾盆的夜晚,世俗的喧囂被一時澆滅,在黯淡的燈光下,見到這般滋潤蘊籍的文字,只得死心塌地地在小楷的包圍中默默端坐。夜雨的詩意中,心裡泛起一陣陣漣漪。輕輕地觸控這泛黃的紙張,我踏上別樣的旅程,有著文字這般安靜的旅伴。

第一篇便是直白的開頭,簡單有序的描寫,卻沒有任何蒼白無力的表現。一步一步走近,滿載敦煌文化的車隊留下深深的車轍,道士塔旁悽豔的晚霞印入我的眼簾。剎那間,原本乏力癱軟的身軀隨著靈魂起舞,在芳香四溢的舞臺上找到了我專屬的味道。這是我耳熟能詳的交響樂,每一串音符都能引起我的共鳴。這無盡的旅程的第一站就俘獲了我那顆即將熱血沸騰的心。

隨心所欲地慢慢翻閱,與耳邊的喧囂隔絕,留下一片心靈淨土,啜飲著文化的甘泉,印刻著行旅的記憶。只要順從他的牽引,腦中便是紊然不亂的條理;只需跟隨他的腳印,一路上都是幻美絕倫的風景——枝幹虯曲蒼勁的臘梅、飄渺冷豔的西湖、狂暴雄大的廬山瀑布……餘秋雨鄙棄陳詞濫調,細膩又不失大氣的'筆觸下描畫著一幅蒼健渾厚的山水畫,書寫著一首抑揚頓挫的詩歌,哼唱著一支輕柔婉轉的小夜曲。

那使人感同身受的旅行心情,直鍥人心的歷史感懷,用悠長的歌謠譜寫出心中的悸動。這如同一塊天然的璞玉,把瑕疵與光澤一併展現,一切都未經雕琢,一切都回歸它本來的面目。

山重水複,無言的大地上,總有無端的感動,無端的喟嘆。

走走止止,在山水歷史間跋涉的時候,回憶滲入了筆墨之中。

聽著花鳥蟲魚的歌聲小憩一會,心中卻泛起一陣不可名狀的惆悵。或許我也感受到了歷史氣壓的沉重,禁不住一些誘人沉思的片段和作者自身感慨。每每讀到發人深省的句子,思緒就不經意間地遊離開去,整個人便癱軟下來,腦中一片空白,無力再讀。總要反反覆覆地從開頭連到結尾,然後繼續讓某句話引發的聯想散漫地在我的神經中游蕩。慢慢地迷戀上這種感覺,這是歷史文化悠久的魅力薰陶著我,感染著我。彷彿是旅程中的“苦”,實則是最甜最美的享受。

多年前,父親也曾踏上過這段旅程,不知他又是如何定義的呢?

而今天,我要拋棄所有的憂傷和疑慮,踏著文化的腳印,去追逐無盡的潮水,漂泊在思想的雲端。

既然是漂泊旅程,那麼,每一次留駐都將是新的出發。

一字一字,是旅行的腳印,深淺不一;一句一句,是幾百年踉蹌的路程,彎曲綿長;一頁一頁,如一舀甘甜的泉水,似一碗濃厚的熱茶,而我便是極乾渴的旅人。慢慢品嚐,總有那麼幾句話值得去反覆回味,讓我心中的情感為之翻騰,有一種直至肺腑的莫名的喜愛。

那些隱於山川河流的前人的蹤跡,流傳於千家萬戶的盛世傳奇,有著我們不曾瞭解的模樣。在他所描述的秀麗絕美風光之後,對民族,對歷史,對生命的探討,對不羈的中國文化孜孜不倦的求索,都撼動著人心。

無需華麗的辭藻來凸顯出文章的深度,聽他娓娓道來,感受到那深邃蒼涼的歷史命運和對中華大地深深的依戀。總是有無盡的柔情,總是有磅礴的氣勢,總有那份使人身臨其境的魅力。四壁的文字間,可以讓我感知到怎樣咆哮的狂風在我指間遊走,怎樣綿長的細雨帶給旅人無盡的鄉愁,怎樣迴旋的流水唱著抑揚有致的曲調。的確,餘秋雨筆下的文字能有一種苦澀後的回味,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

走,不為那終點,只為這已劃下的曲線。走,不管能抵達哪兒,只為已耗下的生命。我願一直走下去,為了在文化的旅程中實現自我的價值,為了尋找那一切美的本源。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13

《道士塔》這篇文章講述的就是一個歷史悲劇,一個沉重的文化史實。它所揭示的問題讓人心痛,讓人揪心,讓人不禁為那個時代,也為我們的民族,發出一聲聲無能為力的嘆息。

全篇圍繞敦煌莫高窟展開,說的是在20世紀初,莫高窟由一位無知的道士掌管,因為無知,他自作聰明地將窟中的珍貴壁畫粉刷,甚至挖鑿,代之以靈官塑像;因為無知,他將窟中無價的國寶嚮慕名而來的西方學者換回歷歷可數的銀元;因為無知,祖國的瑰寶受到糟踐,不幸流失,給我們後人留下了無限的遺憾。

國寶外流,我們發自內心地遺憾、痛恨、憤慨。強烈的民族自尊心讓我們在今天,在這個覺醒了的民族當中,開始做一些事對遺失的文化進行補救。於是,在遺憾、痛恨、憤慨之餘,我們直截了當地想抓住罪魁禍首。那麼,元凶是誰?是犯下了強盜行徑的西方學者?是目光短淺、愚昧無知的王道士?還是舊中國,那個沒落在閉關鎖國中的“天朝”?或許真如古人所說的“慌不擇路,飢不擇食”,自身的落後讓我們已無心理睬一下被擱在西北荒涼之中的文物們,只好讓強大的勢力來替我們保管?想想舊中國所揹負的“東亞病夫”的恥辱,想想“落後就要捱打”這鐵一般的真理,我的心在滴血,我的民族自尊心在哭泣,我感到往事不堪回首,它令我感到那樣恐慌與不安。彷彿有一枝利箭從歷史深處射來,刺痛了我的心。

這就是歷史悲劇,發生在祖先們的身上,但它帶來的痛苦卻可以綿延幾個世紀。然而時光即逝,往事不再,亦無法緝拿真凶,將其正法。我們所能做的,惟有無奈,無奈地歷數罪惡,無奈地遺憾惋惜,無奈地遙望歷史,無奈地幽幽痛惜,無奈地嘆出一口氣,讓它定格在那一個個恥辱之日、罪惡之日的上空,化作晴空中的陰霾,眼睜睜看著愚鈍的王道士在畢恭畢敬地帶路,看著洋人們在莫高窟洞開的一剎那驚詫瞪大的雙眼,看著一箱箱文獻、一尊尊泥塑、一車車詩卷、一幅幅壁畫被運走。這樣的奇恥大辱,哪個國人還能坐視不理?一個當代中國青年這樣寫道:“我好恨/恨我沒早生一個世紀……要麼你我各乘一匹戰馬/決勝負於城下。”激盪人心的語言,道出了每位中國人的心聲。但,現實與理想總是在作無謂的對峙與較勁,從而無法統一。看看,現在中國人在幹些什麼?有一些人繼續淪為洋人的奴隸;有一些人忘掉了恥辱,忘掉了歷史;有一些人在倫敦、東京等地的博物館買下中國文物的膠捲,回國後對著相片作空頭研究;還有一些人在吶喊中吼出憤怒,卻永遠只是吶喊,無法付諸實踐。

一切皆因他而起,那愚氓———王道士。時至今日,不少人認識了這個名字:王圓?。我在想,如果讓他知道了國寶的價值,讓他知道了他所作所為的嚴重性,他會怎麼做?依然賺取蠅頭小利?又或者,轉做了更大的買賣?還是改邪歸正,捍衛國寶?無從得知———我的想象力有限。但這次的閱讀卻讓我真實地接觸了歷史的陰暗面,那是一段可怕的、災難的歲月,但願它不再發生。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14

古樸的字型,灰綠色的封面,給人一種簡約卻又極富文化內涵之感,第一眼看到這本書便是這種感覺。可看完本書後給我的感覺卻是一種無法用語言形容的震撼。

書中的大多篇目以遊記為主,當然也有些人物的部分。如寫著名作家巴金,藝術家謝晉,作者的母親等。

給我印象較為深刻的是寫山西的一篇。作者給寫山西這一篇目的題目為《抱愧山西》,由此可見作者對山西這一文化底蘊頗深之地的讚美。餘秋雨的文字總是能從細微之處可能出大學問,在寫山西的晉商文化時,追朔歷史,從商人的一舉一動看出晉商的不易,從輕快的詩歌中到處兄妹離別是的不捨,從古書記載中悟出山西人致富的艱難。可如今山西卻成為了一個知名度不是非常高的省,這與餘秋雨的文字所描述的樣子大相徑庭。

僅僅是這一點就將自己的民族意識喚醒,產生的沉重與悲哀之情可想而知。本書介紹了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蹟時,卻無不隱含這這樣一種情感。

“報紙上說我書寫得輕鬆瀟灑,其實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種很給自己過不去的勞苦活,一提筆就感到年歲徒增,不管是春溫秋涼,是大喜悅大悲憤,最後總是要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這是餘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中的自序。書中的文字看似冷酷,卻處處包含溫情。每一點都可以引發國人的思考,對於我,一個高中生來說更是如此。

五千年來,中國所受的種種浩劫,絕不能只是過眼雲煙。而我們能做的則是我們要吸取教訓,將文化的精神永貯於華夏大地!

同時,看完此書,也又重新定義了我對旅行的看法——感受文化的魅力,而不純粹的看景。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走,不為那終點,只為這已劃下的曲線。走,不管能抵達哪兒,只為已耗下的生命。

將中華文化銘記心中,在旅行多去感受文化的力量,這是我讀完此書最大的收穫。

以本書作者餘秋雨的一句話結尾:千般荒涼,以此為夢。萬里蹀躞,以此為歸。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15

好早就聽說了《文化苦旅》這本書,記得第一次聽說是從英語老師口中蹦出來的。這次,終於有機會拿起來讀一讀。

我細細讀著書,慢慢地被書中的歷史、遊記所吸引。從莫高窟的中華民族痛失瑰寶到風雨天一閣那座僅存的藏書樓,從沙原隱泉到洞庭一角,又從吳江船到牌坊。作者走過的每一處地方,似乎都蘊藏著那麼多中華歷史。有時候真想自己也能懂得中華五千年曆史,每當走到一個地方,都能想起此地過去的故事和故人的評價。

讀這本書,就像和作者一起,從中國的西北走向江南。偶爾,作者也會停下來,寫一寫臘梅或是寫寫自己的藏書,或者在每個清靜的雨夜裡想起,夜雨詩意。但是作者永遠都沒有忘記,真正的山水不光只是自然山水,更有著文化氣息,人文山水。正如他自序中所說:每到一個地方,總有一種沉重的歷史氣壓罩在我的全身,要擺脫也擺脫不了。這是中國歷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對我的長期薰染造成的。是的,在西天悽豔的晚霞下,我看見了王圓麓,那個敦煌石窯的罪人;在羅池廟裡,我看見了失落的柳宗元;在都江堰,我看見了大愚又大智,大拙又大巧的李冰;在天柱山我看見了華髮蒼然的蘇東坡。

我一直在想,為什麼叫做文化苦旅?慢慢得,我明白:苦旅,苦在歷史的重壓,苦在歷史的逝去,苦在古人的遠離,更苦在文人心裡的敏感。

讀了這本書,不僅讓我略懂了作者,更讓我讀懂了中華民族歷史的一絲細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