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文城>行業範本>設計>

人教版長方形與正方形教學設計

設計 閱讀(2.13W)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長方形與正方形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人教版長方形與正方形教學設計

人教版長方形與正方形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比較、歸納,能夠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徵。

2.通過製作長方形和正方形等活動,進一步鞏固對長方形和正方形特徵的理解。

3.通過“拉一拉”等活動,獲得研究圖形的經驗。

〖教材分析〗

安排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再認識,目的在於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通過動手操作發展並嘗試歸納出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徵,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性。教材設計了一個探索活動,鼓勵學生在操作中探索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徵,然後通過想一想使學生了解長方形和正方形之間的聯絡。

〖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學生在一年級已經直觀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本節課要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探索。根據二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徵,我設計了一系列的活動,試圖把抽象的知識活動化、生活化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教學設計〗

學具準備:放一張長方形彩紙的信封;三角尺、直尺、剪刀等;裝有若干長方形、正方形及邊角料的若干信封。

(一)複習匯入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些曾經認識的朋友。(課件出示若干正方形、長方形。)你能說出哪些是正方形,哪些是長方形嗎?

(生很容易就找出來。)

師:這些朋友我們以前只是認識,想不想深入地瞭解它們呢?

生:想。

師:現在我們就來深入地研究它們,比一比誰的眼睛最亮,誰最願意開動腦筋。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師給每個小組發了一個裝有長方形、正方形及一些邊角料的信封。

1.探索二者的特徵

師:讓我們先來研究長方形、正方形有什麼特點。小組內先研究一下用什麼方法,然後進行操作。

(學生進行活動,非常認真、熱烈,教師巡視指導。)

師:剛才,老師發現同學們研究得非常認真,相信一定有了結果,交流一下好嗎?

生1:我們小組是用尺子量的,量的結果是長方形上下兩條邊相等,左右兩條邊相等,正方形的四條邊都相等。

師:長方形上下兩條邊相等,左右兩條邊相等,我們可以說……

生2:(搶著說)長方形的對邊相等。

師:你真是一個善於思考的學生。

生3:我們小組採用了“折一折”的方法。

師:你能上來邊說邊演示嗎?

生3:(大聲)能!

生3:先把正方形沿中間這條斜著的線對摺,再對摺發現正方形的四條邊都相等。長方形橫著對摺,上下重疊,豎著對摺,左右重疊,這說明長方形的兩組對邊分別相等。

師:你的方法真好。哪個小組還有不同的方法?

生4:笑笑在用三角尺量角,我們也用三角尺量出了長方形、正方形的四個角都是直角。

師:很好!剛才,同學們通過小組合作,動手操作,仔細觀察,對長方形、正方形有了進一步的瞭解,看螢幕,你能填上去嗎?

(課件出示“填一填”的內容,學生一起填,大聲說出來。)

(反思課堂之中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研究,在這個教學環節中,既有教師和學生的雙邊活動,又有學生之間的交流;既要小組合作,又要獨立思考,放手讓學生自己思索、自己探究,這樣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參與度。)

2.遊戲

師:我們來做一個小遊戲,同桌合作,一個說圖形的名稱,一個矇住眼睛在信封裡摸圖形,然後同桌互換。

(學生在一種輕鬆、愉快的氣氛中做遊戲。)

3.鞏固

師:同學們,我們已經瞭解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點,下面請大家用一些邊角料做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

(學生製作,教師巡迴指導。)

師:大家的作品合格嗎?我們怎麼檢驗一下?

生1:用三角尺量一量四個角是不是直角。

生2:我覺著不用量,折折就行了。

生3:(非常著急)不行,如果角不是直角,只折是檢查不出來的。

生4:我覺得他們說得都不準確。我們既要量,也要折。量一量角,折一折邊。

師:你能演示一下嗎?

(學生上臺演示。)

師:真不錯!同學們能夠利用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點製作出長方形和正方形。它們倆之間有什麼關係呢?

(反思鞏固練習,立足於基礎,力求變化。通過遊戲、小製作,使學生在創造性的練習中內化新知,培養空間觀念以及創新意識,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學有所得。)

4.探索二者之間的關係

師:這個信封裡裝著一張彩色紙,你猜是什麼形狀的?

生: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師:到底是什麼形狀?同學們請仔細觀察。

(師把彩色紙拉出一部分。性急的同學喊道:長方形。師繼續拉。)

生:長方形、正方形。(聲音不一。)

(師繼續慢慢拉,學生的答案在長方形和正方形之間徘徊。師把彩紙全部拉出。)

生:(齊聲高呼)長方形。

師:同學們觀察得很仔細,老師有一個問題想考考你:從剛才老師的拉動中,你發現了什麼?

生:長方形中有正方形。

生:不對!正方形中有長方形。

生:不對!還是長方形中有正方形。

(學生爭論起來。)

師:同學們想一想,長方形的特點是……

生:對邊相等。

師:那麼,正方形是不是對邊相等呢?

(學生若有所思:是這樣的。)

師:所以呀,我們可以說正方形是一種特殊的長方形。

(學生恍然大悟。)

(反思通過生動活潑又簡單的小遊戲,探索出長方形和正方形之間的關係,有助於學生感受圖形之間的.內在聯絡,獲得對平面圖形的直觀認識。)

(三)小結

師:通過這一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你覺得這節課最有趣的地方是什麼?和同桌說一說。

(學生自由發言,表達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教學反思〗

1 重視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

教學中我注重使學生在觀察、操作等活動中,獲得對平面圖形的直觀經驗,我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機會組織教學活動,讓學生充分動手實踐,促使學生在數學活動中進行學習。

2.培養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學中,教師重視了學生學習的過程,充分使用動態的學習材料,精心組織,讓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積極性,讓每個學生都在興奮愉悅的氛圍中動起來,提高學習效率。

3.不足與困惑

(1)課堂中,學生的數學語言不夠規範,教師未能及時糾正與說明,對於二年級的學生,教師需不需要在課堂上給學生講呢?比如:本節課中,學生把對角線說成中間斜著的線。這是需要思考的問題。

(2)對於學生精彩的表現,教師未能及時給予充滿鼓勵的評價,只是蜻蜓點水。

(3)這樣的課,適合讓學生自主探究、動手操作,但操作起來比較耽誤時間,還要達到教學目的,處理不好會適得其反,該如何把握,我一直在思索。

〖案例點評〗

本節課,學生通過大量的動手操作活動來完成,在活動中學生親自感知、親身體驗。教師能夠充分提供給學生機會,使學生在激烈的討論、大膽的彙報中產生一種成就感。學生在活動中親自感知,親自體驗,使得課堂真正做到活動化、自主化,切實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中將學生的思維強行納入預設軌道、限制學生思維空間的弊端。學習過程真正成為師生、生生的互動過程,培養了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能力,在數學知識技能的形成、情感態度的發展、思維能力的培養等方面均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人教版長方形與正方形教學設計2

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觀察長方形、正方形的邊和角的特點,認識長方形、正方形的共性和各自的特點.

2.會在方格紙上畫長方形、正方形.

3.初步認識平行四邊形.

教學重點

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徵

教學難點

長方形、正方形的區別和聯絡

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一套(如果沒有,可用學具代替)、長方形、正方形紙片,實物圖片,七巧板、直尺、三角板.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出示8根小棒(6長、2短)

1.小組活動:你能用這8根小棒擺一些圖形嗎?看哪一個小組擺的又快又多.

2.交流:請各小組到投影上邊擺邊說有幾種.

3.設疑:圖形之間有很多相同的和不同的地方,提出長方形和正方形,它們各有幾條邊,幾個角?每個角是什麼角?它們的邊和角的特點都一樣嗎?這兩種圖形可不可以變成別的形狀?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研究的內容.(出示課題)

二、主動探索,研究問題.

1.認識長方形.

(1)獨立探索,小組交流.從學具中拿出長方報紙片來,動手觀察一下它的角和邊,會發現什麼?(與小組內其他同學交流.)

(2)小組彙報:請小組各出一名代表發言,分別說一說通過研究發現了角和邊有什麼特點,並且說一說怎樣想的或者是怎樣做的找幾個組說一說.(如果有用摺紙這一辦法的,請他說明怎樣做的,演示一下,並給予表揚)

(3)辯論:長方形有什麼特徵呢?(小組討論)

(4)教師總結:剛才有的同學利用身邊的學具量一量,有的同學用摺紙這個方法發現長方形相對著的兩條邊相等,也就是說長方形有兩組對邊相等,長方形有四個角,四個角都是直角.【演示動畫“長方形、正方形”】

(5)學生之間交流長方形的特點.每個人都用紙折折看,再驗證一下.

2.認識正方形.

(1)獨立探索,小組交流.

“同學們,剛才你們自己動手研究了長方形的一些知識,那麼正方形的角和邊又有什麼特點呢?試試看,相信你能行.”

(2)彙報交流:正方形有什麼特徵呢?(小組互相說)

(3)教師總結.“我們用了同樣的方法,驗證了正方形的邊和角的一些特點,也就是正方形的四條邊都是相等的,一樣長,四個角都是直角.(繼續演示動畫“長方形、正方形”)

3.小組討論:長方形、正方形的聯絡和區別【演示動畫“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徵”】.

(1)師問:長方形與正方形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嗎?

(2)教師總結:剛才我們研究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邊角特點.發現它們都有四個角,而且四個角都是直角:它們都有四條邊,但是長方形對邊相等,正方形不僅對邊相等,而且四條邊都相等.

(3)引導學生揭示四邊形的概念.

由四邊形圍成的圖形就是“四邊形”,長方形和正方形都是四邊形.

(4)初步練習:在釘子板上圍一個正方形和一個長方形.

4.平行四邊形的`初步認識.

(1)出示:

讓學生自己觀察發現,能找出什麼圖形,你想知道有關平行四邊形的什麼知識?

(2)投影出示畫在方格紙上的平行四邊形.

引導學生知道:它們有4個角,4條邊.

教師明確:這些圖形也是由四條邊圍成的圖形,我們把這樣的四邊形叫做平行四邊形.

教師說明:這些四邊形相對的邊之間的寬度總是保持一定的(用直尺演示出對邊間的距離不變),我們就說它的對邊是平行的,所以我們把這些圖形叫做平行四邊形.

引導學生觀察、討論:藉助方格來看一看平行四邊形有什麼特徵?(以小組為單位,研究它的邊和角的特點.)

(3)小組研討,彙報總結.

平行四邊形角:4個

邊:四條相對的邊相等

(4)利用學具擺2個不同的平行四邊形.

(5)學生拿出製作長方形(平行四邊形)框的學具,用手拉它的一組相對的角.如圖:

討論:平行四邊形與長方形有哪些相同,有哪些不同?

引導學生:平行四邊形和長方形都有四條邊,都是相對的邊相等.長方形的四個角都是直角,而捏住長方形相對的兩個角的頂點一拉,它就不是長方形了,是一個平行四邊形.當平行四邊形的角一個變成直角時,四個角就都變成直角,這時平行四邊形就又變成了長方形了.【演示動畫“變化的圖形”】

三、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1.要求:利用手中的小三角形擺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4個小三角形)

2.利用手中的七巧板擺一些漂亮的圖形,再給它起個名字.

四、看書質疑,全課總結.

板書設計

探究活動

七巧板

遊戲目的

幫助學生認識幾何圖形,培養空間關係的認識能力和想象能力.

遊戲準備

學生每人準備各種各樣的圖形,如: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等.

遊戲過程

1.學生按下面三個要求拼圖:

①用任意兩塊圖形拼成一個正方形;

②用任意三塊圖形拼成一個長方形;

2.學生自由拼圖,可以拼幾何圖形、建築物或其他圖案,在規定的時間裡誰拼得的圖形多,誰就是優勝者.

人教版長方形與正方形教學設計3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上冊p63~65

教學目標:

1、通過實際測量,探索交流,讓學生感受長方形、正方形周長計算方法的多樣化,並能選擇合適的方法來計算。

2、在觀察、測量和計算等活動,在獲得直觀經驗的同時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在學習活動中體會現實生活裡的數學,發展對數學的興趣,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通過探索交流,讓學生感受長方形、正方形周長計算方法的多樣化,能選擇合適的方法來計算。

教學過程:

一、探索長方形周長計算方法。

(一)提出問題,測量相關資料。

1、談話:今天的數學課我們還是從黑板說起。同學們都知道黑板的面的'形狀是長方形的。工人師傅為了加固黑板,往往要給黑板一週加鋁合金邊。

2、指一指:你知道我們教室這塊黑板大約需要多長的鋁合金邊?誰能來指一指?

3、想一想:要求這塊黑板大約需要多長的鋁合金邊,其實就是求什麼呢?

要求這塊黑板面的周長,你需要知道什麼?

(需要知道黑板的長和寬,)

4、測量:請個同學跟老師合作一起測量

(測量之前先提問:你需要測量幾條長几條寬?為什麼呢?)

(量得資料並板書:長大約4米,寬大約1米)

【例題的呈現沒有給學生提供現成的條件和問題,而是選擇了學生熟悉的黑板作為研究物件。學生自己觀察,動手測量資料,不僅明白了求長方形周長所需要的合適的條件和一般需要條件,而且能體會到解決問題的全過程,也培養了學生主動從事數學活動的良好習慣。】

(二)試求黑板一週鋁合金邊的長

1、測量好了長和寬,你能求出黑板面的周長嗎?

2、交流演算法:說說自己的方法的意思。

學生可能會出現下面幾種情況,教師隨機板書:

a、4+4+1+1=10(米)

b、4+1+4+1=10(米)

c、4×2=8(米) 1×2=2(米) 8+2=10(米)

d、4+1=5(米) 5×2=10(米)

提問:請用方法c的同學們想想和方法a有什麼相同的地方?你能再說說每步求的是什麼呢?

大家都來想一想d方法,第一步求出的是什麼?你能在圖上指一指嗎?第二步為什麼要乘2?

3、比較:這幾種方法,你喜歡哪一種演算法?說說你的理由。

【觀察、思考、討論、交流等都是《數學課程標準》所提倡的數學活動。在這裡,沒有沿襲傳統的教學方法,把現成的計算公式直接告訴學生,硬把成人思考的解題思路強加給學生,而是讓學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礎上,憑他們自己的經驗,用自己的策略去解決問題,然後通過交流各自不同的方法,學生既可以加深對演算法的理解,又可以博採眾長,修正或完善自己的想法。教師不引導學生用所謂“最簡單”的方法,而讓學生自己逐步體會。】

(三)實際應用,解決問題。

學校有一片籃球場,看圖:指一指什麼是長方形籃球場的周長。

1、獨立解決

2、交流方法

【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雖未統一,但總有學生喜歡或已內化的方法。此處讓學生根據實際情況自己選擇合適的方法解答,讓學生逐步體會最簡單的方法。】

二、探索交流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1、正方形手帕邊長25釐米,周長是多少?

(1)學生獨立嘗試。

(2)交流方法,說說是怎樣想的。

學生可能會有下列演算法:

a、25+25+25+25=100(釐米)

b、25×4=100(釐米)

(3)比較:兩種演算法之間有什麼聯絡?比較這兩種演算法,你喜歡哪一種?

【學習長方形周長的計算後,教材沒有把“正方形周長的計算”也作為例題出現,而是安排在“試一試”中,其意圖十分明顯。學生利用自己已有知識經驗,解決這個問題是水到渠成的。】

人教版長方形與正方形教學設計4

一、教學目標分析:

1、通過教學使學生在探求知識過程中,掌握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2、能正確在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

1、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意識,提高利用資訊科技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在利用資訊媒體過程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促進思維的發展,培養學生資訊輸入和傳遞的能力。

二、情感與態度: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探索精神,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

三、教學設想:

這節課力求體現現代資訊科技與學科的整合,使學生在網路教室進行自主探究學習。通過學生探究式的學習,掌握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的方法,並會靈活計算與應用,解決數學問題。

1、創設教學情境,引領學生自主學習。

建構主義的學習理論認為:學習過程是學習環境主體與學習相互作用的過程。教師應當為學習主體的主動參與創設必要的環境和條件,使得學生能夠利用這些環境和條件主動學習獲取知識。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重點是計算公式的推導與理解,為了突出重點,老師為學生提供自主探究的學習課件,教學中採用探究式的學習方式,根據教師提出的研究提示語,學生進行拼擺長方形,測量長方形的長寬得出面積,使學生更深刻理解了長方形的長、寬與面積的關係。

2、運用多媒體學件,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這節課充分運用現代教學手段,讓學生通過電腦課件的操作,學習新知識。通過數形結合,實際操作,突破知識重難點,滿足了學生自我實現的需要。學生在電腦中進行動手操作,根據出示的圖形進行拼擺測量填寫完整的表格,再根據表格中填寫的資料研究長方形的長和寬與面積的關係,總結出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適當的方法,利用面積單位拼擺或用尺子測量,體現出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從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3、堅持以人為本,促進學生自主探究。

根據“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在資訊科技與學科整合過程中,資訊科技必須更好的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個性化服務。在練習中設計難易程度不同的題目,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學生根據各自的實際情況選擇練習,在練習中學生遇到問題不僅可以求助於教師,還可以求助於同學幫助解決。這樣的設計能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收穫,都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體現以人為本的核心思想。

在學習中,教師不僅是組織者、更是引導者與合作者。我力求使電腦從教師的演示工具轉化為學生的認知工具,從而培養學生運用資訊科技的能力。在學生小組學習時,教師隨時可以解決學生的各種問題和困難,在學習彙報的過程中,教師隨機指導學生學習情況,使學生充分的自主與教師有效的指導相結合。

四、教學媒體的選用:

授課環境在多媒體網路教室,課件分教師演示課件和學生學習課件。

教師課件,通過演示使學生進一步鞏固對長正方形和正方形特徵的理解,通過數面積單位個數並求面積,為新知識做好準備。新授中教師機出現的研究提示語,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導航。 學生課件,突出自主學習的特點。在新知識學習中讓學生在學生機上動手操作,根據出示的圖形進行拼擺或測量,填寫完整的表格,再根據表格中填寫的資料進行歸納,研究長方形長和寬與面積的關係,總結出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在練習部分,教師設計不同難度的習題,電腦對學生計算的結果進行判斷,實現人機對話。

五、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意圖

1、複習新知:

師引語,讓學生說一說前面學習的有關長方形和正方形的一些知識。

學生回答有關知識

(1)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徵:

(2)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計算公式:

(3)面積單位:平方釐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根據學生的回答帶領學生複習舊知識,為新課作準備。

2、引入新知:

師:這節課你還想學習什麼知識?

教師引入:有的同學想研究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怎樣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板書課題: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

生1:我還想學習有關面積的知識。生2:我想知道怎樣求長方形的面積?生3:我知道長方形面積等於長乘寬。

生4:……

瞭解學生實際情況,尊重學生,利用知識的遷移引入新知識。

3、探究新知:

師:請看圖形,你能很快地說出面積是多少嗎?

(1)、師操作電腦演示(1個方格表示1平方釐米) (1)面積單位個數一個一個出現(2)面積單位個數一排一排出現(3)面積單位個數一列一列出現 小結:你們怎樣求出圖形面積的?

學生觀看教師電腦課件學生說出面積(1)面積12平方釐米(2)面積15平方釐米(3)面積9平方釐米

生1:數小方格方法數出面積

生2:計算出來的

生3:……

通過學生數面積單位個數認識面積的大小為新知識作鋪墊。

(2)、探究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學生上機操作進行自主學習。學生活動要求:

學生每人一臺電腦,進行自主探究學習,如果有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以請教身邊的同學幫助解決。學生上機操作擺圖形的面積。

<1>給出1平方釐米的面積單位隨機擺出3個長方形計算出面積。

  <2>用尺子動手測量長方形的長和寬計算出面積(兩種方法自選)

教師為學生提供了學件將原來抽象的內容通過數形相結合,幫助學生解決問題。

4、師研究提示語:

(1)每排擺的面積單位數和長有什麼關係?

(2)擺的排數和寬有什麼關係?

(3)長方形面積和它的長、寬有什麼關係

小結:每排有幾個面積單位,長就是幾,擺了這樣的幾排,寬就是幾,也就是長方形所含的面積單位數正好等於長和寬的數的乘積。電腦出示:長4釐米,寬2釐米,求面積長是5釐米,寬3釐米,求面積學生說出計算過程和擺的過程。

彙報:每排擺4個面積單位,長就是4釐米,有這樣的2排,寬就是2釐米,長方形面積就是長乘寬長方形面積=長×寬

六、課後小結:

(1)學習本節課後你有什麼收穫?

(2)怎樣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

(3)學生談談自己的本節課的收穫

(4)歸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讓學生反思小結,體會這節課學習的主要內容和學習方法。

人教版長方形與正方形教學設計5

設計說明

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需要根據周長的含義,應用圖形的邊的特徵進行探究。因此,本節課注重給學生創設自主探究的空間,讓學生經歷探究過程,從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1、激發興趣,鼓勵探究。

本節課通過具體情境引出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創設了良好的學習氛圍。同時結合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鼓勵學生進行獨立探究,通過動手量一量,動筆算一算,探究出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公式,培養了學生動手操作和實踐探究的能力。

2、注重演算法的多樣性,加深對概念的理解。

在探究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的過程中,讓學生充分展示解決問題的多種方法,並針對各種方法,引導學生對照圖形,說出每個算式各部分的實際意義,以數形結合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概括出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計算公式,體會數學的抽象與簡潔。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學生準備 直尺、相同規格的長方形卡片和正方形卡片

教學過程

激趣引入

創設情境。(課件出示)

(1)讓學生觀看課件後思考:美羊羊和喜羊羊分別沿著長方形和正方形走了一圈,誰走得遠呢?應該怎樣解決這個問題?

(要算出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才能知道)

(2)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通過具體的情境引入新課,使學生既感受到了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又激發了學生探究的慾望,讓學生帶著興趣去學習,帶著問題去探究,為學生創設了良好的學習氛圍。

實踐探究

1、引導學生探究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1)組織學生以組為單位,計算美羊羊走了多遠。

(2)組織學生彙報各組計算長方形周長的'方法。

方法一 長方形的長是6釐米,寬是4釐米,用2個長加2個寬可以計算出長方形的周長,算式是6+4+6+4=20(釐米)。

方法二 用6×2算出兩個長的長度,再用4×2算出兩個寬的長度,最後把它們加起來,算式是6×2+4×2=20(釐米)。

方法三 先算出一組長和寬的長度和,因為另一組長和寬的長度和與這一組是相等的,所以再乘2就可以了,算式是(6+4)×2=20(釐米)。

(3)引導學生概括長方形的周長計算公式。

①引導學生比較、討論,對演算法進行優化。

(學生討論之後,認為方法三最簡便)

②引導學生根據方法三的算式,嘗試用文字表述出來。

(學生討論,組內交流,然後彙報)

③師生共同概括出長方形的周長計算公式: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

2、引導學生探究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1)引導學生計算喜羊羊走了多遠。

(2)組織彙報,交流展示學習成果。

方法一 可以把4條邊的長度加起來,算式是5+5+5+5=20(釐米)。

方法二 因為正方形的4條邊的長度都是相等的,所以還可以用乘法來計算,算式是5×4=20(釐米)。

(3)引導學生討論並概括出正方形的周長計算公式,然後彙報。

教師根據彙報板書: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

(4)比較美羊羊和喜羊羊誰走得遠。

(學生彙報:20釐米=20釐米,美羊羊和喜羊羊走得同樣遠)

3、師小結:通過剛才的探究活動,我們知道了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方法有很多,歸納這些方法,我們發現:要求長方形的周長,一定要知道長方形的長和寬;要求正方形的周長,只要知道正方形的邊長就可以了。

設計意圖:通過合作的方式,自主探究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和歸納概括能力,同時體會到數學的實用價值。

鞏固知識,綜合運用

1、完成教材85頁“做一做”1、2題。

2、完成課堂活動卡。

設計意圖:適時地進行練習,進一步加深學生對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計算方法的理解。不僅鞏固了所學知識,更培養了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堂總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佈置作業

教材87頁1、2題。

板書設計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

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

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