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文城>行業範本>創業>

大學生創業調查報告集合15篇

創業 閱讀(1.67W)

隨著個人的素質不斷提高,需要使用報告的情況越來越多,不同的報告內容同樣也是不同的。為了讓您不再為寫報告頭疼,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學生創業調查報告,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學生創業調查報告集合15篇

大學生創業調查報告1

大學是多數人步入社會之前,最後一段學習生活。對於大學畢業之後,想要從事什麼樣的工作?或者說是想要創業?當前大學生創業現狀如何?對創業又抱著怎樣的想法?他們又會有哪些困擾?前日今晚傳媒發展研究所針對本市大學生創業情況進行了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有創業想法但沒有付諸行動的受訪者接近三成。

此次的調查通過對高校的實地走訪、96860公眾熱線、今晚網路調查三個渠道獲取624份有效樣本,調查物件主要是35歲以下、大專及以上學歷的人群。其中,有創業經歷和沒想過創業者分別佔比12.34%和59.78%,其餘的則是有想法卻沒有付諸行動的,共174人佔比27.88%。什麼原因讓他們對創業夢想望而卻步?

參與調查的南開大學物理系學生吳雪梅一直希望找到合適的團隊後再嘗試創業,她說:“我不想一個人單打獨鬥,那樣太吃力。如果能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同學或朋友為了共同的專案抱團闖蕩,我願意加入。” “我一直想開個小店自己當老闆。但我的社會經驗和業務能力都很欠缺,所以想先找個相關專業的單位幹兩年,積累一定實戰經驗及人脈關係之後再去‘自立門戶’。”另一位受訪大學生說。

此外,從此次的調查資料統計分析發現:沒有資金和場地、不知如何入門、害怕風險和失敗、家裡不支援、已擁有不錯的就業機會等因素也是年輕人有創業想法卻沒付諸行動的原因。智聯招聘市場部負責人安品濤表示:“其實很多求職者都心懷創業夢想,只是還沒達到‘義無反顧’的強烈程度。這裡面有資金、經驗、技能等方面的欠缺,對政策、市場不瞭解等的客觀原因,也有不敢承擔風險、擔心失敗和吃苦等方面主觀原因。畢竟創業需要較大的成本和精力投入,對於剛邁出校門的大學生來說只要能保持最初的激情,先就業積攢實力再創業實現夢想也不失為一種現實選擇。”

相信不少人都有自己的創業夢,只是有大部分人由於各種原因導致對創業夢望而卻步。但如果我們有夢想,就需要有一個可行的計劃。如果決定要往前走,就不要猶豫的開始實施你的計劃。完成夢想需要時間,但開始實踐不可拖拉。更多社會調查,就上!

大學生創業調查報告2

一、市場分析:

據國家統計局天津調查總隊的統計資料顯示,20xx年城市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戶擁有家用汽車0.2輛。

20xx年為1.2輛,20xx年為2.2輛,20xx年為2.33輛、20xx年為3.0輛、20xx年為4.6輛、20xx年為5.6輛、20xx年為7.7輛,而20xx年大幅增加為11.7輛,20xx年增加為16.1輛,截至20xx年3月底這一資料被重新整理為18.5輛。

從資料可以看出,城市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戶擁有家用汽車的數量從20xx年進入“快車道”。截至20xx年3月底,私家車數量已經達到20xx年的92.5倍。由此可以得出汽車洗車行在當前是必須的產業,以及新興產業。

二、創業機制

創業企業的失敗率高達70%以上,而大學生創業成功率只有2%—3%,遠低於一般企業的創業成功率。那麼,怎麼能提高大學生創業的成功率,我認為提高大學生創業成功率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有一份完整的創業劃書:

大學生創業必須制訂一個完整的、可執行的創業計劃書,即可行性報告,主要是所選的專案能否賺錢、賺多少錢、何時賺錢、如何賺錢以及所需條件等。這些問題必須建立在現實、有效的市場調查基礎上,不能憑空想象,主觀判斷。根據計劃書的分析,我們再要制定出企業目標並將目標分解成各階段的分目標,同時訂出詳細的工作步驟。

2、要更好的利用國家對大學生的政策

大學畢業生新辦諮詢業、資訊業、技術服務業的企業或經營單位,經稅務部門批准,免徵企業所得稅兩年;新辦從事交通運輸、郵電通訊的企業或經營單位,經稅務部門批准,第一年免徵企業所得稅,第二年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新辦從事公用事業、商業、物資業、對外貿易業、旅遊業、物流業、倉儲業、居民服務業、飲食業、教育文化事業、衛生事業的企業或經營單位,經稅務部門批准,免徵企業所得稅一年。所以我們可以利用這一政策使我們更好的與他人競爭。更好的佔據市場地位。

3、要有周密的資金運作計劃

資金如同企業的糧食,要保證企業每天有飯吃,不能餓肚子,就要制定周密的資金運作計劃。在企業剛啟動時,一定要做好3個月以上或到預測盈利期之前的資金準備。但開業後由於各種情況會發生變化,比如銷售不暢、人員增加、費用增加等等,因此要隨時調整資金運作計劃。而且,由於企業資金運作中有收入和支出,始終處於動態之中,我們還

要懂得一些必要的財務知識。這個正好符合我們的學業,更好的進行企業創業。

4、員工培訓

員工的培訓在企業管理中的重要性,是任何一個企業負責人都明白的道理,但要通過內訓或外出學習等手段來提高員工,尤其是中堅力量的專業素質,畢竟需要花費物力,財力以及時間,並且也經常會與企業的各項工作產生一定的衝突。於是,員工培訓對於這些企業來講就變成了"說起來重要,辦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口號,致使許多員工無法系統地接觸新事物,新方法,新觀念。長此以往將不利於企業的發展。

5、選址以及店面的形式

針對汽車裝飾美容行業的特點還要考慮到以下幾點:針對汽車裝飾美容行業的特點還要考慮到以下幾點:

(1)車流量大的公路旁。

(2)店面面積要夠滿足美容店的正常運營,店面前的面積要能夠擺放三臺車以上。

(3)汽車美容店要和周圍的店面相容,最好周圍有同行業的美容店。(不怕競爭,就怕爭不過)

(4)可以把美容店開釋寫字樓群周圍,高檔住宅區附近。

(5)汽車美容店不能夠離開紅綠燈太近,不能在車速太快的公路旁。

(6)店面的租金要結合自己店面的經營範圍、確定的客戶群、店面環境綜合充分的考慮、要是條件不是特別好,不去租太貴的門面。

6、健康的創業環境很重要

大學畢業生自身的創業水平和能力的高低,是決議其創業成功與否的決議性因素。趙長升說,假如畢業大先生各方面條件都基本具備,或者經過努力可以具備、比如:資金、專案、團隊等等,你可以大膽嘗試。假如渾渾噩噩的就踏上創業的路途,那更多的只能接受失敗的結果。所以我們在創業之前要更好的去適應這個行業,我們要去其他的洗車行去打工,去知道進貨的渠道,去挖其他公司的人才,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使自己的創業成功。

7、盈利是做企業最終的目標

做企業的最終目的就是盈利,因此無論是制定可行性報告、工作計劃還是活動方案,都應該明確如何去盈利。我們要思維活躍,去想許多好的點子,但這些好的點子要使他有商業價值,必須找到盈利點。企業的盈利來源於找準你的使用者,因此,企業要時刻了解你的最終使用客戶是誰,他們有什麼需求和想法,並儘量使之得到滿足。

最後,我們能夠得知在校大學生應該增加富有建設性意義的社會活動與資訊,普及創業理念,彌補我們大學生長期呆在校園裡對社會缺乏瞭解的不足,增加日後我們創業的成功率。

大學生創業調查報告3

摘要:高校在重視職業指導的同時,也要匯入創業教育,使大學生自主創業形成模式,形成氣候。當代大學生對自主創業有相當程度的瞭解,大部分的調查物件認同自主創業,認為其是實現理想的一個途徑,渴望著能憑藉自己創業一展身手,但能將其付諸於行動者確屬少數。影響大學生創業成功與否的眾多因素當中,個人能力排在首位,機遇是其次。大部分大學生重視在創業前的自我增值,但實際上實行並從中獲取幫助的並不多,希望通過此次的調查使社會增加對大學生自主創業的支援力度。

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高等教育逐漸由精英教育向通才教育轉型,而作為祖國的棟樑——當代大學生,人數不斷上升,隊伍不斷擴大,大學生的就業形勢則愈顯嚴峻。從廣東省來看,高校畢業生每年平均以4.5萬的速度上升,20xx年達17.5萬人,20xx年突破20萬人,20xx年畢業生則突破27萬人。廣東省作為經濟發達地區之一,被全國各地大學生視為就業的“黃金寶地”,畢業生大量進入廣東就業,使廣東省的就業形勢更加嚴峻。隨著就業壓力的增大,大學生創業成為社會關心的熱門話題,創業對於尚未走出校門的學生來說,是才華的釋放,實現夢想的征途,同時也是一種挑戰,一種值得關注的新思路。因此,我院開展大學生創業問題的調查很有意義。

廣東白雲學院就業指導中心在20xx年1月份面向本院學生進行了調查,採用抽樣問卷調查形式,共發放了294份調查問卷,回收有效調查問卷有229份,調查物件中男性147人,女性82人,其中一年級124人,大二年級105人,涉及的專業有商務英語、涉外文祕、旅遊英語、電氣自動化、通訊網路與裝置、應用電子、電子資訊工程技術、營銷與策劃、工商企業管理、物流管理、電子商務、酒店管理、房地產經營與管理、建築設計、服裝、影視廣告電腦科學與技術等,基本上覆蓋所有專業。調查主要的目的是為了關注當代大學生對自主創業的認識程度,既瞭解我院大學生對自主創業的看法,也可以瞭解大學生自主創業的困難所在,挖掘他們的創業才能,為他們的創業之路提供支援。

一、大學生對自主創業的瞭解程度

(一)、自主創業的源頭

大學生就業、下崗職工再就業、農民工就業成為我國三大就業問題。一些家庭花幾萬、十幾萬培養出來的學生,為何在就業路上還不如一些技校畢業生吃香呢?目前,我國的結構性失業問題難以解決,應積極採取措施,吸取國外經驗,

鼓勵大學生創業。從調查資料顯示,創業意願主要來自於家庭,佔到69.43%。下面是調查過程中,家長對創業所持的態度:

資料可以看出,家長對大學生自主創業的態度支援的佔40.61%,一般支援佔43.23%,反對的佔0.87%,無所謂佔15.19%。顯然,大部分的家長都支援自己的子女自主創業,解決就業壓力。而另一方面,也有小部分家長反對,他們擔心的可能是,大學生還屬於增知識、長身體的年齡,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都沒有完全成熟,還不能承擔創業的各種壓力,而且社會經驗不足,常常盲目樂觀,還未具備創業的心理條件,這也是令人擔心的問題。如果大學生投資創業失敗,反而會加重父母的負擔。

當下大學生選擇自主創業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如能找到一份工作,雖然省去了自主創業的麻煩,但收入會不理想,自主創業會帶來不錯的收入。聽別人的不如自己做主,不願意聽別人的派遣,更願意自己說了算。

(二)、兼職、專業、創業的三者關係

相信大學生當家教這是多數人首先想到的賺錢方式,尤其適合低年級學生,他們剛剛從大學聯考硝煙裡走來,正是現炒現賣的好機會。因為差不多誰都能幹,所以想找份好的家教工作非常難。一些城市的學校、公園附近,經常能看到一些青年學生把紙板綁在自行車上,上面寫著“家教”。在調查中顯示,大學生當家教佔調查人數的58.95%。然而,另外的41.05%則選擇的是有過除家教外的兼職經歷。儘管如此,但是大部分大學生還是把家教這份兼職作為首選。

至於從事兼職的主要原因:“鍛鍊自己能力”的佔調查人數的79.48%,“儘早接觸社會”的佔調查人數的48.91%,“改善自己經濟狀況”的佔調查人數的23.14%,“認識不同的人”的佔調查人數的16.59%,“尋找創業發展機會”的佔調查人數的24.89%,其他原因的佔6.55%。結果表明,“鍛鍊自己能力”的佔大多數,因為大學生在書本里所學習到的知識遠遠不能滿足自己的求知慾望,許多大學生總想著嘗試更多新的東西,接觸更多的事物,從而鍛鍊自己的能力。通過兼職閱歷,默默尋找自主創業發展的機會,時機一到,突圍而出,建立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同時也有不少學生擁有旺盛的消費慾望,及不成熟的消費心理,每月的生活費用遠不足以滿足自己平時日常消費,需要從事兼職賺取一筆費用貼補生活。除以上分析,不排除有其他原因的分析。

創業與專業有何關係?一些企業的老總,大學所讀的專業與創業的行業毫無關係,現也成為全國明星企業;最近報道的研究生休學做垃圾生意更不要講專業。這些事例往往給大學生帶來一些困擾,這不得不讓大學生因專業和創業而思考。經調查,25.76%的學生認為所學專業與創業密切相關,55.02%的學生認為所學專業與創業有關係但不大,17.03%的學生認為所學專業與創業基本沒關係,認為所學專業與創業完全沒關係的僅佔調查人數的2.18%;資料顯示,認為所學專業與創業關係不大的學生始終佔多數。某專家指出,大學生創業最好能與專業掛鉤,從基層做起,因為專業往往是畢業生最擅長的,正所謂不熟不做,另外大學生剛畢業時肯定缺乏社會經驗,如果急於創業,很有可能失敗,最好還是從基層做起,先到擬創業的行業裡紮實的工作一段時間,瞭解行內情況,這樣創業時也可以提高成功的機會,切不可盲目投資創業,更不要相信一夜暴富的神話。如此表明,專業給人們發展以一個起點,那是條件,而不是籠子和束縛自己的繩索。我們還必須眼光遠一些,知識面寬一些,頭腦活一些,反應靈一些,專業多一些,朋友廣一些。

“在創業之前,你會做哪些準備?”關於這個問題,選擇“參加創業設計大賽”的佔調查人數的17.47%,選擇“看創業類書籍”的佔調查人數的48.47%,選擇“到企業實習”的佔調查人數的81.22%,選擇“參加創業培訓”的佔調查人數的52.84%,其它方式的佔調查人數的13.97%。其中選擇“到企業實習”學生最多,話說要成功創立小型公司,最好先經歷過大組織的磨練,因為組織可以提供較大的視野。創業是非常艱苦的過程,必須吃苦耐勞、必須堅韌不拔、必須掌握專業技術、必須心態平和、有愛心,而且不能斤斤計較。另有調查資料顯示,大部分學生對創業(商業)計劃書的書寫要求認識並不高,其程度僅在於“認識一點”,更有一部分是“不知道有這麼回事”。有創業理念但是認知程度低這是遠遠不夠於將理念實施的。

(三)、自主創業,脫離“紙上談兵”

對於自主創業,許多大學生只是一時好奇而擁有三分鐘熱度,最終也只能落得鏡花水月,因而,自主創業無疑是一個漫長而艱苦的過程。目前,雖然有不少國內高校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但是真正自主創業的學生並不多,對於“大學生自主創業情況如何”這一調查問題,選擇“已全面展開,並有部分學生成功創業”的僅佔調查人數的10.04%,而選擇“尚未開展”的佔30.57%。即使對自主創業感興趣,有憧憬的學生很多,但大多隻停留在“紙上談兵”這一階段,如何才能真正地自主創業,真正地脫離“紙上談兵”呢?

主觀方面:

1、創新

大學生要自主創業創得出色,靠的就是自己能否兼備技術創新和思維創新。作為年輕一代,不能避免,要面對不斷更新的時代。大學生們要創業,必須眼看四面,耳聽八方地接受新資訊,從而促進創新意識的增強,進而令自己的創業理念能迎合大眾的口味,及時滿足因時代變化而引起的新需求。

2、務實

大學生們是一群受社會影響較大的群體,要有從實際做起的決心,不能盲從,要兼備面對現實的勇氣,留心身邊的有利與不利條件。在求學階段,要懂得從方方面面獲取自己所需的資訊。在此,不得不提到調查中問到調查物件參加創業類講座或培訓的目的時,佔86、90%的調查物件選擇的是“瞭解創業的過程和方法”,58.95%的調查物件選擇“多認識一些有經驗的人”。由此可說明,想創業的大學生們還是會紮紮實實地從基本做起,並想擴大自己的社交圈子,吸取經驗,大學生們要創業應該也必須如此做的。

3、心理承受能力

大學生在創業階段,難免會有碰撞的時候,大學生成功創業與否和大學生面對困難時的意志有莫大的關聯。調查問卷中顯示,大多數調查物件有正確積極的心態去面對所遇到的困難,這就使大學生在未來的創業之路上有了健全的心理準備。

4、持久力

創業路途漫長,很多人說“創業難,守業更難”。要去保持現有的經營狀況,並使之蒸蒸日上,不掉創業大隊,有持續地經營下去,需要比創業更多的心力和智力。調查問卷提到,“大學生創業所需的品質”,又佔87.77%的調查物件認為是“熱情和責任感”。這“熱情和責任感”也成為了守業的關鍵。沒有相當的熱情,會對工作產生倦怠感,使事業停滯不前,難以守住,而相反,空有熱情,事業也不能走得更遠。

客觀方面:

1、經濟基礎

據調查,有26.64%的調查物件認為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主要障礙是資金不足。實際上,現階段我國仍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制度相對落後,創業投資熱潮更是剛剛冒出苗頭,融資還比較困難。因此,有許多大學生優秀作品難以“紙外行兵”。對於創業的資金來源,88.21%的調查物件認為政府應在大學生創業方面應設立大學生科技創業基金或提供一定量無息貸款;60.29%調查物件選擇在稅收方面作優惠政策;而86.46%的調查物件認為學校應設立大學科技園區,提供場地、實驗裝置等環境和服務。可見大學生自主創業的薄弱經濟基礎迫切需要政府和學校提供經濟支援。

2、外界支援

自主創業,如果脫離了外界環境,根本是獨立難行的,這就要求社會能夠營造一種氛圍,給予自主創業者的大學生們各方面的支援。以下從三方面說明:政府。在選擇外界支援方面希望政府能夠宣傳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的調查物件佔調查人數的51.53%,表明大學生自主創業並未得到社會的足夠重視,宣傳力度不大,鼓勵政策不多,大學生自主創業舉步維艱,自然難以高效率發展。大學生自主創業和政府全面發展其實是可以雙贏的,在這方面,例如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5萬美金商業計劃競賽”等許多外國成功的例子可以值得我們借鑑。學校。調查物件中,認為學校開設的講座或培訓對自己今後創業幫助很大的僅佔11、79%,而認為“有些幫助”的也不外乎60.26%。說明目前校園講座的質量比較差,高校在培訓學生的職業技能之外,還應該注重培訓學生自主創業的意識和企業家精神,系統培養大學生自主創業的基本知識和技能。這對於大學生的全面發展和改變“高智低能”人才損失的局面都有積極的意義。

家庭。大學生是從校園走向社會成為成人的過度階段,對家庭仍存在一定的依賴性,自小養成的習慣和歸屬感讓大學生對家庭的重視程度相對要高,所以,家庭的支援對於大學生自主創業也會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3、市場資訊

大學生自主創業要很好地瞭解市場動態發展才能更有效地降低風險,邁向成功。特別是中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剛剛形成,處於複雜的國際市場經濟情況下,經濟的高速運轉使得資訊有特強的時效性。這就要求自主創業的大學生們隨時關注市場動向,對創業有關資訊多作溝通和交流,清楚獨特資源的優勢,明確市場目標,對特定的消費群體和消費環境進行有效的市場調研,知其所需,投其所好,從而率先開啟市場大門。調查結果顯示,55.02%的調查物件選擇主動地從生活環境中獲取創業方面的資訊,可見,對自主創業有興趣的學生,主動獲取相關創業知識的能力是比較強的。但若要成功,這還要求這部分學生有較強的市場分析能力以及敏銳的市場觸覺,選擇合適的專案,進行精明的投資,從而一擊即中,這對於社會經驗並不豐富的大學生來說是特別重要的。

大學生創業調查報告4

摘要:大學生是一群充滿激情,充滿力量,充滿想象與創造的人,這個朝氣蓬勃的群體一直備受社會的關注,而近年來大學生創業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之一。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政治多極化、文化多元化、社會資訊化等飛速發展,正在日益深刻地改變著人類生產、生活方式,將人們帶入了知識經濟的時代。知識經濟時代的特徵不僅是知識成為發展經濟的主要要素,而且帶來經濟全球化和社會的各種變革。而在這些變革中就需要大量的知識分子來支援,從而為大學生們創業帶來了契機。並且大學生創業對全國大學生就業難問題提出了新的解決方案。

關鍵詞:自主創業;資金;就業難;成本投入

一、調查物件的現狀及研究現狀

本次調查的物件僅侷限於西華大學校本部的大三、大四學生,由於大一、大二剛進入大學對於創業與就業等了解甚少,於是只針對大三大四的學生。我校在校大學生有3萬多人,大三大四近一萬多人,這麼多大學生在這畢業季的來臨都在考慮自己的就業問題。並且這幾年全國大學生的就業狀況並不樂觀,很多大學生找不到心儀的工作,甚至找不到工作,那麼就會有很多的大學生選擇去自主創業。從實際情況瞭解得知,還是有一批學生對自主創業感興趣,甚至有的學生已經開始在位創業做準備了。

不管是在校園內還是校園外都隨處可見有我校的大學生在自己做生意了,校園內有各類教育機構的代理、買賣小飾品,零食的、做微商的,校外夜市賣衣服、賣小吃、賣飾品的,開店的等等,他們都在開始自己創業的第一步,也是第一桶金的來源。這些創業都是我們身邊的,他們無處不在,他們一直影響著我們,可能他們並沒有掙到多少錢,但是他們開始了他們創業的第一步,也是最艱難最痛苦的一步。並且學校領導也十分的支援大學生自主創業,學校併為全校大學生設立的大學生創新創業基金,以及開設了首個大學生創新創業俱樂部,為我校大學生的創業提供有效的平臺,在這裡我們可以申請基金,模擬經營,試點經營,如果確有成效會得到省教育廳甚至國家財政的支援。

對於他們的調查與研究我們覺得是特別有意義,對我們自己的創業與就業也是十分有幫助的。我們可以通過研究分析他們的成功與失敗,總結經驗為我們以及以後的學弟學妹們做出正確的指導。

二、報告內容

1、調查目的和針對問題

本次調查報告的目的首先是為了瞭解全校大學生的創業興趣以及創業狀況,然後對調查得到的資訊進行總結與分析,並得出一定的經驗,為我們之後的創業提供實際的理論支援,為學弟學妹做出正確的指導。本次調查主要針對全校大三大四的學生,對他們的創業興趣與創業現狀進行調查與分析。

2、調查時間地點

20xx年5月30號至6月2號在西華大學校本部對全校大三大四的部分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分為寢室調查以及戶外調查。期間通過網路(QQ、微信)對學校在做的創業團隊及個人進行調查。

3、調查經過

20xx年5月27號在學校臨江苑宿舍確定調查方案包括調查物件、內容、方法、以及時間等。

20xx年5月28號至29號在學校設計紙質調查問卷,以及網路調查問卷。

20xx年5月30號至6月2號對全校大三大四的部分學生進行問卷調查,期間通過網路(QQ、微信)對學校在做的創業團隊及個人進行調查。在進行問卷調查時我們首先針對自己所在宿舍樓進行調查,我們逐個寢室進行調查,最後的調查較為成功,收集了較多的資訊,發現本棟樓有很多已經在創業的同學,有自己在學校開奶茶店的,有販賣小零食的,有做微商的等等,另外對自主創業有興趣的同學也較多。在隨後的三天分別對其他宿舍的大三大四同學進行調查,並在空閒的時刻通過網路QQ與微信瞭解學校在做的創業團隊與個人。通過對學校創業團隊Top BMC、機器人足球、創新車隊等的調查瞭解,尤其是對我們熟悉的汽車與交通學院的創新車隊的調查與分析。我們從中的到了許多的經驗與思想,為我們的調查提供了眾多的參考資訊。

20xx年6月3號整理資料,對資料進行統計分析

20xx年6月4號對所得資料進行分析,撰寫調查報告

4、調查結果

通過對調查資料的分析與討論,我們得到了如下的資料:被調查者中,76.7%的學生對創業感興趣,並有26、8%的學生打算今後創業,但只有14%的學生參加過創業輔導課程或創業大賽。48.8%的被調查學生希望能夠提供創業相關的專業培訓,而談及希望創業指導課程的內容時,他們最需要的是人際交流與溝通技巧,其次是開展一些與自己專業相關的創業實踐活動和市場營銷。多數學生希望經過1至3年的社會實踐之後再開始創業。74.1%的被調查的學生認為最佳創業時機應在經歷過1到3年的社會實踐之後。同時,有14、9%的被調查學生認為最佳的創業時機是在大學期間,但這種觀點並未得到有社會閱歷的人們的認可。

並且調查顯示,被調查者首選志同道合者作為合作伙伴,認為資金和人脈是影響創業的主要因素。55.0%的被調查者選擇志同道合者作為合作伙伴,而把高學歷作為選擇合作伙伴標準的僅有0.6%。83.3%的被調查者認為資金是影響創業的主要客觀因素,隨後依次是人脈關係、市場環境、社會閱歷、政策。

由此可以看出,我校的學生對自主創業的熱情還是很高的,但是很多我覺得只是心中的一腔熱血而已,真正考慮過,並且為之做了準備的還是比較少的。主要還是現在的大學生還是被現有的教育方式所封閉了,沒有大膽的想法,就算有也不敢去嘗試,真正去做的人寥寥無幾了。但是從調查的表徵來看還是不錯的,有超過一半多的人都對自主創業感興趣,可以僅僅感興趣還不夠,真正打算這麼做的卻只有26、8%了。所以可見我們的膽量還不夠,這裡有很多的原因存在,有自身的原因也有家庭,環境,社會文化等的問題。很多的學生家庭情況並不是很好雖然有一個想創業的心但是經濟情況不允許,所以學校的創新創業俱樂部就起來很大的作用。還有就是這個社會環境的問題,如今的社會競爭巨大,對於大學生創業來說簡直太難了,我們在競爭中並沒有優勢,所以存在很大的風險。

另外在對汽車與交通學院創新車隊的調查中我們獲知了很多的資訊,他們的管理模式,經營方案。他們都來至汽車學院的學生,他們不僅學習成績好,各方面都十分的優秀,並且有著一個自主創業的心,所以他們都聚在了一起,併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創新車隊在眾多優秀的隊友努力下,獲得了眾多的榮譽,為車隊甚至學校都爭光了。他們說要想創業那麼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能吃苦”,俗話說“吃的苦中苦,方為人上人”,說的一點也不錯。他們車隊的隊友們每一個是不能吃苦的,不管是男生還是女生,他們夜以繼日的工作,甚至寒暑假都在學校刻苦努力。他們付出了比我們多很多的汗水,所以他們所得到的也是比我們多很多的。所以最後總結一句話就是:“敢闖,敢拼,不怕吃苦”。

三、主要結論及建議

本次調查的資料顯示,我校絕大多數的學生對自主創業感興趣,但是為自己以後想真正創業做準備的同學卻少之又少,很多同學都說怕吃苦,怕失敗等等。但是就學校的很多創業團隊來看,我覺得大學生創業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為解決大學生就業難提供了一條有效的途徑。學校這些創業團隊的成功告訴我們,年輕人就應該闖一闖,鄧小平同志有兩句名言:一句是“摸著石頭過河”;一句是“看準了,就大膽地試,大膽地闖”,就是告訴我們應該大膽的闖一闖,不要怕吃苦。在大學期間首先不斷的完善自己,學習知識,全面學習,廣泛交友,為以後的創業打好堅實的基礎。最後我建議我們以及學弟學妹們,在學校時應該努力學習,不斷的學習新知識,新技能,與時俱進,到真正上“戰場”的時候要不怕吃苦不怕累,利用自己學過的知識創造出美好的明天!

大學生創業調查報告5

創業就業背景:畢業生即將走出校園,他們可以選擇的,或許不只是進入一個差強人意的工作單位,解決“就業”難題。如今,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摒棄了競爭激烈的“就業”帶來的壓力,開始走上創業的道路,開拓自己的精彩人生。那麼,分析“就業”與“創業”這兩個雖然只是一字之差、卻截然不同的兩種生存方式,它們各自在剛走出象牙塔的莘莘學子們心裡佔據怎樣一個地位?就業形勢如何?創業到底難不難?

就業難的原因:大學生不像以前那麼珍貴了。現今的大學生越來越多,而就業崗位不多,這就造成了就業競爭十分激烈。這就是就業難的實質。就業時應注意哪些:簡歷不要亂投;沒投過的公司來電,拒絕之;實習要先交錢的,沒門;不簽約就讓幹活的,考慮考慮,多方核實一下;不輕信任何口頭承諾。創業所遇到的困難: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些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缺乏啟動資金:除了家庭資助,絕大部分創業大學生沒有其它經濟來源。目前,也有一部分大學生通過勤工儉學積攢下來部分資金,但創業初期的花銷,經常會遠遠超支。

二.缺乏市場經營經驗:大學生有激情、有抱負,但在實戰中往往是“眼高手低”,對具體的市場開拓缺乏經驗與相關的知識,在創業過程中很可能會因“紙上談兵”而敗北。

三.心理承受能力弱:從國小到大學,十幾年的學校生活,相對風平浪靜少有挫折,在這種大環境下,大學生創業者們也普遍比較脆弱。其實無論何種創業都會有風險,創業的同時即應該有“風險意識”,要能承受住風險和失敗,能夠經得起市場的錘鍊。

四.創新能力不強:大學生創業失敗的多,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忽視技術創新。很多大學生只看到他人成功後的表象,不顧時間、地點的差異,盲目照搬照抄別人的經驗,結果“畫虎不成反類犬”,自己的優勢沒有得到充分發揮,步他人後塵。

五.所學知識與實際運用聯絡不緊密:很多大學生創業者的實際創業專案和

自己所學專業不相符,或是自己所學的學科知識用不上。如此的“不搭界”既是所學知識資源的浪費,又是對創業時機的延誤。

縱觀如今中國大學生就業市場需求,以及自主創業的積極性,對當代大學生就業與創業取得更好的發展,總結出相關對策如下:

1.政府:創造良好的就業創業環境

首先,政府應加快經濟發展,為高校畢業生就業創造良好的巨集觀環境。其次政府需繼續重視和推進社會就業,進一步理順畢業生就業體制,始終堅持市場取向,提高勞動力市場的流動性。同時提供優惠政策,鼓勵大學畢業生到農村和西部地區就業,鼓勵自主創業。大學畢業生不應該僅是社會現有崗位的競爭者,擠佔就業機會,而更應該是新崗位的開拓者,為社會帶來就業的機會。併為創業大學生提供專業指導、法律諮詢、市場分析等服務;對自主創業的大學生在審批手續、金融貸款、工商登記、稅收等予以特殊優惠。

2.社會:觀念與時俱進,服務實在周到

畢業生更應當根據人才市場供求狀況適當調整自己的就業預期。大學既培養社會精英,也培養普通的社會勞動者,“北大才子賣肉”很正常。經濟發達地區和熱門行業畢竟是少數,其吸納畢業生的能力有限,而相當一部分不被大學生看好的地方和行業,卻對大學生有著巨大的需求。同時建議建立全國性的就業資訊網路,加強社會需求預測研究和報告,真正為畢業生提供細緻周到的就業服務。

3.高校:教育教學改革刻不容緩

(1)畢業生就業情況已成為衡量高校辦學成效的重要標誌。教育部每年公佈的各大高校就業率必然給學校施以壓力和動力,學校只顧教育不管就業行不通了。

(2)學校教育與市場需求、職業能力之縫誰來填?目前情況下高校得擔此大任。高校教學改革與社會發展、國家建設需要緊密結合。專業設定、課程結構要滿足市場所需;建立“高校畢業生就業率反饋”、“高校生源報考錄取比預警”等系統,根據不同專業科學地制定擴招規模;加大社會急需專業的招生數量,控制長線專業的發展規模,對教學質量不高、專業設定不合理的專業要減少招生數量甚至停止招生。

(3)發展職業培訓機構,大膽嘗試校企聯姻。剛從學校裡出來的學生除了動手能力弱外,表達溝通能力也普遍存在問題。學校應增設職業培訓機構或增加職業素質教育課程,包括商務禮儀、心理健康、與人溝通、融入團隊等內容。將職業素質培訓與實習結合起來,真正使畢業實習起到縮小、彌合學校教育與市場需求之縫的作用。

(4)高校應加強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給就業指導工作重新定位,成為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部分,作為對學生的人生指導,滿足學生對於人生髮展和職業生涯設計的需求,貫穿於大學教育的始終,既彌補以前就業指導的不足,又豐富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加強就業指導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操作。在高等院校中構建適應社會發展的就業指導體系,建立完整的就業指導目標、指導內容,形成有效的就業指導方式和手段,逐步推進在整個大學期間的就業指導,並且在就業指導的同時推進對學生的人生教育,提高學生對素質教育的認同度和參與的積極性。

(5)自主創業是時代的要求,也是我國高校畢業生就業體系改革的一個方向,也給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學習的“第三本護照”是創業能力。重視對大學生開展創業教育並將其在高校教程中加以正規化、制度化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的一個趨勢 解決大學生創業就業問題,是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表現,也是改善民生、富民強國、促進和諧的大事。大學生畢業後沒事幹,是人力資源的最大浪費,對於家庭,對於社會,都會產生許多負面效應,必須加以高度重視和有效解決。創業就業大學生優先,應該形成共識和行動。一靠政府給足政策措施,支援扶持到位,二靠大學生自身發奮努力,科學選擇,三靠社會提供競爭機會,並能消除性別歧視,男女生均等就業機會。只有三股繩扭成一股繩,我們的大學生才有希望創業和就業。

大學生創業調查報告6

如今每年有幾百萬大學生面臨畢業,對大學生來說就業已經成為了一個想當大的壓力,這就使得其中的某些人開始走自主創造就業崗位的道路,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創業。創業是社會發展過程中形成的一種活躍而有效的經濟形式,我國在改革開放以後,創業的形勢有很明顯的好轉,不論是私人創辦事業所涉及的領域還是創業的勢頭,都有著健康發展的趨勢。大學生創業是在1999年清華大學舉辦的首屆大學生創業設計大賽之後迅速發展起來的。他們的加入為創業大軍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當越來越多的高校畢業生選擇創業這種新的就業方式的時候,我們發現在大學校園裡創業的概念也越來越為廣大的同學所瞭解與接受,創業意識在高校中已不再陌生。在校大學生在課餘開一家小店、經營一家學生餐廳、自辦一間個人工作室的現象越來越普遍。

目前,大學生創業越來越多,關於大學生創業的問題也日夜突顯出來,但大學生創業對於促進就業、培育整個社會的創新精神、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為經濟成果的速度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大學生舉辦的中小企業是國家技術創新體系的重要主體。大學生創業融資的現狀如何,主要困難在什麼地方,為什麼會有這些困難,如何在制度層面進行改進。本文的要旨就是帶著這些問題,對大學生個人創業中的融資制度環境進行調查和分析,然後在調查分析的基礎上對進一步改善目前大學生個人創業融資制度環境提出我們的建議和對策。

調查表明,大學生創業的最大難點在於融資。當前,我國正處在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創業活動日益成為經濟活力的源泉,黨的十七大報告明確提出了“以創業帶動就業”的戰略。高校作為一個傳播知識、培養人才的,負有高度責任的社會組織,必須滿足創業型經濟背景下,對於創業創新型人才的需求。在這樣一個重要的歷史階段,開展大學生創業教育,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國外較早就提出了大學生創業教育的理念,197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學會生存》的報告中,就提出創業素質應成為公民的基本素質。我國創業教育理論起步較晚,開始於上世紀90年代初期。創業教育的研究在國內尚處於未被廣泛開展階段,還沒有受到國內學者的廣泛重視。

本文圍繞大學生創業教育這個主題,由四個部分構成。首先從大學生創業教育研究的背景和意義切入,歸納了國內外的研究現狀,並簡述了本文的研究內容和方法。第二,探討了創業教育的內涵,明確了創業教育和其他教育的關係,闡述了開展大學生創業教育的意義。第三部分是大學生創業教育的實施現狀分析,把創業教育的發展歷程分為萌芽階段、起步階段和發展階段,總結出目前比較有特色的五所高校的創業教育模式,分別剖析了它們的特點。在此基礎上結合筆者進行的調查,指出目前大學生創業教育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之處:創業教育的認識存在誤區;創業教育的課程設定不夠科學;創業教育的執行體系不盡完善;創業教育的師資力量不足;創業教育的質量評價體系尚未建立。最後,本文提出了優化大學生創業教育的相關對策:樹立科學的創業教育觀念;建設先進的高校創業文化;構建合理的創業教育教學體系;打造良好的創業教育扶持體系;建立完善的創業教育質量評價體系。大學生創業教育研究,是目前中國高等教育的一個全新課題,是高等教育領域實踐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這要求我們要不斷地進行研究和探索,以期提升大學生創業教育的理論高度和實踐水平。廣泛而有效的開展大學生創業教育,不僅能夠緩解目前激烈的就業競爭壓力,而且對於我國創新型國家的建設也具有深遠意義。

我們的調查報告大致分為三大部分。

一、提出問題

以調查問卷和個人訪談的形式,調查長沙大學生個人創業融資制度問題現狀。整個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創業融資制度環境不容樂觀。面對殘酷而激烈的市場競爭時,大學生應如何發揮自身優勢,避開種種的不足,從而走上一條健康穩定的創業之路?帶著這些沉沉的疑問,我們作了本次的調查,以福建省大學生為藍本從各個角度去了解在現有環境下對於在校大學生創業行為所持的觀點和看法。

二、分析問題

一些學生表示會選擇自己創業,但是必須先鍛鍊幾年。這主要是出於資金以及經驗兩個方面的考慮。大部分學生認為在校期間把大部分時間都用在理論學習中,少有機會參與社會實踐,領導和管理的能力更加不足,如果這時候選擇馬上創業,可能會在其過程中遇到許多困難,加大創業失敗的風險性。同時有一些學生表示畢業後馬上自主創業。這是一些比較具有冒險精神的學生。他們認為:打工不如自己當老闆。而且創業應該越早越好,年輕的時候機會更多。但是有

的學生表示不考慮自主創業,原因在於:他們認為有一份穩定的工作更加可靠,創業的道路十分艱辛。

大學生創業難的根本原因是融資難。這些問題包括金融企業產權的高度國家壟斷,金融企業行為多政府幹預,難於形成明晰的產權、有效的法人治理結構和真正獨立自主的現代企業經營機制;直接、間接融資比例失衡;金融領域難以真正按照市場經濟的要求形成法治環境;無法充分發揮市場的自動配置金融資源作用等。某些支援大學生創業融資的規範性檔案較難落到實處。高校裡也存在主客觀兩方面原因不利於大學生創業融資。社會保障機制不完善。大學生個人素質也影響到其創業融資的順利進行。

另外,創業環境選擇對於創業是否成功起著關鍵性的作用,我們評價一個城市的創業環境,首先是看它的硬體條件,如政策環境、資金融通能力、市場成熟程度、人員成本高低等,而這些條件對於不同行業、不同階段的創業企業影響程度也是迥異的。除此之外,還應該考慮到軟環境的問題,那就是創業的氛圍,涵蓋了創業文化、觀念、軟服務、制度建設、產業上下游配套等方面。因此,在創業的初期,應該按照一些相關的約束條件對環境進行嚴格的挑選。根據行業的狀況進行合理的選擇。從巨集觀的形式上看,目前大學生創業環境主要傾向於選擇東南沿海一帶的大中型城市,主要是因為沿海城市在經濟、文化、金融、政策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

專業和是否創業有著一定的很大的聯絡,理工科和經濟管理專業的學生比文科類學生更加具備創業意識,多數的的文科學生表示畢業以後不願意參加創業。這與他們所學專業和受到的教育方式有著密切的關係。

而在談及大學生根據什麼來選擇創業的方向時。有部分學生表示應該根據市場的需求。其次是自己的專業和對某一行業的熟悉程度。市場的需要對於創業是否能夠成功來說是十分重要的。人們生產或者從事某一方面的服務歸根到底就是為能夠適應市場的需求。認真挖掘市場的需求才是創業成功的必要保證。自身的專業以及對於行業的熟悉程度也是影響大學生創業方向選擇的又一主要原因。一般情況下,創業所進入的行業都是人們相對比較熟悉的行業或者根據自己所學的專業進行選擇的。根據自己的專業選擇創業專案的人肯定更加具有優勢,而跨專業創業的人相對缺憾,要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加以學習。同時,根據自己的興趣來選擇創業方向的也有相當的一部分。

自主創業是大學畢業生的一種出路。但是目前我們的大學生創業確存在著很多的困難。首先,我們的創業制度門檻過高。在美國用1美元就可以註冊一個公司,而現在我們註冊一個公司最低要10萬元,這對剛畢業生的大學生來說確實是無法企及的。高門檻必然會讓一部分有創業慾望和能力的學生望而卻步。其次,在對畢業生的經濟支援不夠。畢業生進行創業時由於進入的門檻高,同時又沒有合適的擔保,資金的缺乏是最大的困難。最後一點與我們的教育內容有關係,那就是創業教育,創業教育的缺位又制約了大學生創業意識的形成和創業能力的培養,因此,建立一個合理的創業制度體系,必須要有一個完善的合理的教育制度去配合。綜上所述可以把大學生創業存在的困難。

大學生創業調查報告7

調查背景

大學生創業群體主要由在校大學生和畢業生組成,由於大學擴招引起大學生就業等一系列問題,一部分大學生通過創業形式實現就業,這部分大學生具有高知識高學歷的特點,但是由於大學生缺乏相對應的社會經驗,所以需要全社會的關注和幫助。大學生創業逐漸被社會所承認和接受,同時也肩負著提高大學生畢業就業率和社會穩定等的歷史使命。在高校擴招之後越來越多大學生走出校門的同時,大學生創業就成為了大學生就業之外的一個社會新問題。

群體

大學生創業群體主要由在校大學生和畢業生組成,由於大學擴招引起大學生就業等一系列問題,一部分大學生通過創業形式實現就業,這部分大學生具有高知識高學歷的特點,但是由於大學生缺乏相對應的社會經驗,所以需要全社會的關注和幫助。

社會問題

根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的最新統計,20xx年-20xx年的就業狀況不是很理想。所以好多大學生都選擇自主創業。

大學生創業逐漸被社會所承認和接受,同時也肩負著提高大學生畢業就業率和社會穩定等的歷史使命。在高校擴招之後越來越多大學生走出校門的同時,大學生創業就成為了大學生就業之外的一個社會新問題。優勢和弊端

優勢

1.大學生往往對未來充滿希望,他們有著年輕的血液、蓬勃的朝氣,以及“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而這些都是一個創業者應該具備的素質。

2.大學生在學校裡學到了很多理論性的東西,有著較高層次的技術優勢,而目前最有前途的事業就是開辦高科技企業。技術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大學生創業從一開始就必定會走向高科技、高技術含量的領域,“用智力換資本”是大學生創業的特色和必然之路。一些風險投資家往往就因為看中了大學生所掌握的先進技術,而願意對其創業計劃進行資助。

3.現代大學生有創新精神,有對傳統觀念和傳統行業挑戰的信心和慾望,而這種創新精神也往往造就了大學生創業的動力源泉,成為成功創業的精神基礎。大學生夢想心了懷揣創業夢想,努力打拼,創造了財富。

4.大學生創業的最大好處在於能提高自己的能力、增長經驗,以及學以致用;最大的誘人之處是通過成功創業,可以實現自己的理想,證明自己的價值。

弊端

1.由於大學生社會經驗不足,常常盲目樂觀,沒有充足的心理準備。對於創業中的挫折和失敗,許多創業者感到十分痛苦茫然,甚至沮喪消沉。大家以前創業,看到的都是成功的例子,心態自然都是理想主義的。其實,成功的背後還有更多的失敗。看到成功,也看到失敗,這才是真正的市場,也只有這樣,才能使年輕的創業者們變得更加理智。

2.急於求成、缺乏市場意識及商業管理經驗的缺乏,是影響大學生成功創業的重要因素。學生們雖然掌握了一定的書本知識,但終究缺乏必要的實踐能力和經營管理經驗。此外,由於大學生對市場營銷等缺乏足夠的認識,很難一下子勝任企業經理人的角色。

3.大學生對創業的理解還停留在僅有一個美妙想法與概念上。在大學生提交的相當一部分創業計劃書中,許多人還試圖用一個自認為很新奇的創意來吸引投資。這樣的事以前在國外確實有過,但在今天這已經是幾乎不可能的了。現在的投資人看重的是你的創業計劃真正的技術含量有多高,在大多程度上是不可複製的,以及市場贏利的潛力有多大。而對於這些,你必須有一整套細緻周密的可行性論證與實施計劃,決不是僅憑三言兩語的一個主意就能讓人家掏錢的。

4.大學生的市場觀念較為淡薄,不少大學生很樂於向投資人大談自己的技術如何領先與獨特,卻很少涉及這些技術或產品究竟會有多大的市場空間。就算談到市場的話題,他們也多半隻會計劃花錢做做廣告而已,而對於諸如目標市場定位與營銷手段組合這些重要方面,則全然沒有概念。其實,真正能引起投資人興趣的並不一定是那些先進得不得了的東西,相反,那些技術含量一般但卻能切中市場需求的產品或服務,常常會得到投資人的青睞。同時,創業者應該有非常明確的市場營銷計劃,能強有力地證明贏利的可能性。

調查情況

第一部分:創業觀念

創業等同於創辦企業?

在調查過程中,很多受訪者將創業等同於創辦企業,這個比例高達92.1%。這說明了現代大學生把創業視同於創辦企業,事實上,創業是一個廣泛的概念,廣義的創業觀念可以體現在生活中的許多方面。

創業等同於創意?

“好的創意,好的未來”,但是創業不等於創意。大多數受訪者把創業等同於創意,並認為創意是創業的第一步,這個比例是78%。創意固然重要,但重要的還是執行創意的能力;另外創業不是一個創意而是一連串成功執行的創意組成的。

觀念上認可創業活動

經歷了九十年代的創業高潮後,從非理性創業到較理性創業,現在高校大學生的創業觀比較成熟,大部分學生接受了創業的觀念。調查表明,選擇願意嘗試創業的比例86.9%,這說明了創業在學生心目中是被認可的。從擔心創業失敗遭受歧視的比例和擔心創業後失業的比例可以看出,這兩部分的比例都比較少。前者佔9.8%,後者佔7.3%。事實上,創業被認可說明創業是一項有挑戰性的活動,這是一種思想解放的結果。

學生能理性地決定是否選擇創業

資料顯示,因為找不到工作而創業的同學僅佔4.2%,而95.8%的同學並非是因為找不到工作而選擇創業。而有88.9%的同學對創業具有自己的判斷,不會輕易接受創業的鼓動。最後,對創業失敗導致負債,高校的同學還是有比較清醒的認識。其中64.2%認識到創業失敗帶來的負債。創業並不是賽跑,想跑就跑,它必須具備諸多條件後才能進行創業。高校大學生對此有較高的理性認知能力。

創業更多為了實現自我價值

對於高校學生創業的目的:認同實現自我價值的佔88.5%;認同改善經濟處境佔49.2%;認同服務社會的佔45.8%。從上可以看出,現代高校大學生創業一個很重要的目的在於實現自我的價值,但他們也不排除經濟贏利和社會責任的因素。並不是為了創業而創業,創業是為了實現自我價值,這是創業的魅力所在。

市場風險意識不夠

受訪者在考慮創業的時候,更多關注的是創意、資金和團隊,但是,他們考慮到市場風險的就只有32.8%,而真正在創業的學生,他們則很看重市場風險意識,比例提高到了73.2%。創業者的風險意識不夠,這本身就是對創業認識不是很清楚。

理想化的創業認識

在創業過程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堅強的信念,佔88.9%;其次是一個創意,佔87.6%;接下來是選擇創業夥伴,佔60.9%;然後是資金,佔54.7%;接著是社會關係,佔46.9%;最後是工商管理經驗和專業技術知識,依次是43%、42.2%。這說明了很多大學生創業有著很大的理想認識。另外,有45.8%從書本上認識創業,屬於紙上談兵和理想化的創業。對創業沒有感性認識的學生,對創業停留在想象裡,表現出理想化的傾向。實際上,創業有很多理性的決策和分析,不可能是一種理想活動。

不創業學生更傾向於選擇繼續深造和積累經驗

對於不願意嘗試創業的同學來說,他們有其他自己認為更好的選擇,他們選擇的道路是,其中,考研的比例佔51.4%,而進入工商部門的佔48.0%,這說明了那些暫時不選擇創業的人最好的選擇就是繼續深造或者積累實際經驗。創業並不是唯一選擇,如果現在不創業,可以選擇為創業做準備。

第二部分:創業扶持

創業初期希望能獲得扶持。在創業初期,學生很希望能獲得支援,這種願望比較迫切,扶持單位包括金融投資部門、社會服務組織、成功人士和政府機構,儘管要求不一樣,但他們希望能得到扶持的願望是一樣的,這也說明了創業並不是一件個人的事情。創業靠團隊,靠社會大環境,創業初期必須得到扶持,企業才能發展壯大。

瞭解市場最為重要。在創業初期,學生希望能瞭解市場,並熟悉市場,這種願望十分強烈,達到75%,這從另外一個角度說明,在校大學生最希望是能接觸社會、接觸市場,從而洞悉市場機會,並把握住機會。“兩耳不聞窗外事”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為了讓大學生更好的接觸社會,架設一條通向社會的橋樑尤其重要。

金融投資部門對創業扶持很重要。創業初期,創業者最希望得到的幫助和扶持首選金融投資部門,這個資料達到了63.5%,其次是社會服務組織,再次是政府機構。希望得到社會服務組織扶持的是45.2%,而希望得到政府機構扶持的最少,是28.6%。金融投資部門的扶持政策對學生創業的影響作用是可見一斑的。

希望能得到專業指導和風險基金。大學生創業在初期希望能得到專業指導和風險基金,這兩者是一樣的,都是51.4%,超過一半人數,但不是很高,這表明了對這兩個方面也僅僅是想望而已,並不顯特別迫切。創業的專業指導非常重要,可惜很多人並沒有認識到這一點。

創業融資更傾向於私人關係。學生創業在融資渠道更傾向於向親戚、朋友、同學等人籌借,金融投資部門也是在重點考慮之內,但前者最為重要,為32.5%,這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目前社會還是一個“熟人社會”,私人關係非常重要,還沒有形成一個制度化的融資渠道。

忽視政府的學生創業優惠政策。在調查中,創業者希望從政府機構獲得幫助的願望並不很高,另外,很多不知道或不瞭解政府對學生創業的優惠政策,只有28.6%的人重點考慮到政府機構的扶持作用。

成立學生創業服務機構很有必要。對於創業,學生希望學校提供的支援最迫切的就是創辦學生創業服務機構,這個比例高達85.6%,這也說明了創業必須是學校裡的一門功課,因為很多人都想修這門課程,另外,希望開設選修課和修改學制,前者為56.9%、後者為30.4%。創業服務機構就如同就業服務機構一樣,同樣必須是學校教育延伸的一種教育服務。

第三部分創業教育

基本不知道或忽視創業教育的作用。在調查中,很多人對創業教育的字眼感到陌生,很難把創業跟教育聯絡起來,因為創業更多的是一種實踐,他們只是要求在學校教育中開設跟

創業相關的課程。創業教育的缺失正是創業精神的缺失。

希望學校開設創業類課程。由於創業教育的缺乏,所以過半數的學生希望學校開設創業方面的選修課,這個比例達56.9%。另外,還有39.4%的人希望能修改學制,使之更傾向於創業實踐。

第四部分創業背景

就業前景好的學生更願意創業。在調查中發現,那些熱門科系的學生,也就是就業前景比較好的學生,譬如經濟系、會計系、法律系等(理工科則是計算機系、化工系等),他們的創業願望和創業熱情也是最高的。“挑戰杯”競賽現場所得到的調查問卷大部分來自這些科系的學生,歷史和中文的較少,大約文史哲加起來比例不超過8%。創業不是專利,但有“壁壘”,創業實際上還是屬於那些真正“天之驕子”的人。

資訊和創意對創業來說非常關鍵。在創業過程中,對於創業者來說,資訊和創意非常重要,它們分別是88.9%、87.6%。這可以表明學生創業大多是一種知識創業,是一種較高水平的創業。在資訊社會和知識經濟中,資訊和創意很重要,大學生對這一點也許是最清楚的。

兼職是創業的第一步。在校學生很多沒有選擇創業,但他們都選擇了兼職。有81.2%的人認為學生兼職是很好的行為,有52.8%認為兼職對創業很有幫助,是創業的第一步。兼職不等於創業,但他們的努力目標也許是一致的,就是實踐。

專業技術對創業不太重要。在調查創業過程中,什麼因素最為重要,結果,工商經驗和專業技術知識排在最後,分別是43.0%和42.2%。這說明了很多學生對專業技術的不看重,從側面而言,很多人創業是“劍走偏鋒”,走管理創業的道路。專業技術對於一個公司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不重視專業技術是學生創業的一個非理性表現。

問題

調查中,對於“創業想法受何種因素影響最大”這一問題,62.6%的人認為源於社會影響,16.5的人認為源於家庭,僅有14.2%的人認為源於學校。

調查中,80.2%的受訪者認為,需要對創業能力進行系統培訓,也印證了楊先凱的分析。而對於創業培訓的內容,受訪者最希望得到的依次是企業管理(22.3%)、市場營銷(21.1%)、溝通技巧(18.2%)、財務知識(14.5%)和個性化輔導(11.7%)。

我國高校缺乏系統的創業教育,在新加坡,大學基本都開設了成體系的創業課程,比如《公司理財》、《市場營銷》、《客戶資源管理》等,學生可以根據興趣自由選擇,修讀合格後,會得到相應的學分。大學生對於自己創業幹什麼,需要哪些必備條件,創業之後怎麼保證企業運轉等知識,大都來自創業課程。青年在創業過程中,需要全方位的支援,而不僅限於資金;同時,有69.7%的受訪者表示會積極面對創業失敗。

我的建議

第一,建議國家教育行政部門在高等學校中儘快構建科學完備的創業教育體系。從創業課程的設定、教材的編寫、創業指導、創業資訊服務網路到創業教育基地、創業示範基地、創業實踐與孵化基地的建設等方面著手,使大學生一入學就能形成較強的創業意識和創業思考,並對自己畢業後的走向與發展有所規劃。

第二,希望國家相關部門總結和推广部分地區支援大學生自主創業的成功做法和經驗,為創業的學生制定減免稅費、提供貸款貼息、設立創業專項基金以及提供場地等方面的優惠政策。

第三,建議相關部門設立相應的大學生創業研究機構或研究組織,總結世界各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取得成功例證的基本條件與規律,引領我國的創業教育。

在大學生創業金錢味十足、功利傾向突出的今天,我們不能再放任它在市場經濟大潮中隨波逐流。作為學校及政府還包括社會,理應給創業者創造出足夠廣闊的空間,讓大學生有更理性和寬闊的創業選擇,讓他們知道,創業不完全等於經商,重要。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學生自主創業將成為重要的就業形式。開展大學生創業教育,構築一個從創業教育到創業服務的層次性和系統性的創業扶持體系,從實處扶持大學生創業是廈大創協正在努力的方向。

大學生創業調查報告8

隨著經濟危機在全球的飛速蔓延,大學生的就業成為社會普遍關注的焦點。越來越多的大學生跟著創業名人的腳步,紛紛跳入創業的大潮。可成功是難以複製的,創業初的一腔熱血未必就能換來財富與經驗。資金的匱乏,管理經驗的缺少,市場調研的不全面,社會、家庭的冷眼相對,都不斷地對那些毅然走在創業路上的學子們以打擊。

對此,我們帶著客觀與理性的態度詳實而有針對性地在校內外展開了一次全方位的調查採訪,觸及現實之域,並帶給我們很多啟示與思考:創業需要膽量,需要冒險。冒險精神是創業家精神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冒險並不代表盲目冒進,需要一雙慧眼和清晰的頭腦、明確的目標。

正文:實踐目的:瞭解大學生的創業狀況,提高創業認識,指導在校大學生創業

調查物件:淮海工學院校內、外學生

調查時間:6月3日——28日

調查地點:連雲港市

參與人員:劉虹 陳敏敏 陳琳 馮豔

調查手段:採訪,並用訊息與通訊進行報道。

校內創業之大學生家教中心

6月7日上午10點,我們採訪了土木工程學院工管062的葛密同學,他曾是創辦家教中心的一員。大二的時候,學校開展了創業知識競賽,剛轉入商學院的他和一幫同學憑著一股衝勁萌發了開家教中心的想法。他們印了一些宣傳單在海寧國小旁傳發,不少家長紛紛過來向他們詢問。似乎一切事情都發展得很順利。

隨後,他們開始一筆筆地接生意,一個個地介紹同學去做家教,並從學生那邊收取10%——25%的中介費。可事情總不是一帆風順的。沒多久,問題就出現了。一些同學因為缺乏責任心中斷了家教,導致家長很不滿意,一時之間他們也找不到人去頂替。家長對他們的信任越來越低,生意漸漸變得慘淡,各方面的問題也漸漸浮現出來,最終他們選擇了放棄。

在談到這次創業的感受時,他說:“有時候,大學生的想法還比較理想化,往往現實與理想不能很好得接軌。還有做事情、想問題一定要全面,不要等問題出現後再去解決,那時候已經晚了。另一方面,要注意自己,不同的人要說不同的話。”

最後記者問起他是否有以後畢業創業的打算時,他說:“我不會選擇一畢業就去創業,一方面資金不夠,另一方面能力也不夠。至少在社會上磨練幾年,再去嘗試。”

校內創業之租帳篷

6月7日上午十一點,我們採訪了機械工程學院裝備061的林冬同學,他和幾個同學瞄準了學校的旅遊市場——租帳篷生意,進行著他們的創業之路。至今為止,生意興隆。

大二下學期,一次偶然的機會了解到學校有一老師在搞租帳篷的生意,他和兩個同學覺得挺有趣的,考慮到這個學校租帳篷的市場、發展潛力比較大,於是他們決定去嘗試。

他們三人共籌集了兩三千塊錢去買帳篷,開始了他們的創業之路。在宣傳方面,他們主要在一食堂門前貼廣告,偶爾也會在淮工貼吧上張貼一下他們的資訊。()不久,他們就以“三人行”的名號開始接生意。

不管是從帳篷的質量、色彩,還是他們的服務質量,都贏得了顧客的一片好評。他們的顧客一般都是回頭客,還有很多是別人介紹的,一些人還特意慕名而來。其間也不乏遇到一些困難,而這些困難通過組員的合作商討最後被一一解決了。

短短半年時間,他們已經收回了成本,並開始考慮開拓新的業務。

在談到林冬的創業感受時,他說:“作為這個專案的核心領導人物,我更加註重員工的合作。按照各人性格的不同分配收錢、發貨、記賬的任務,分工很明確。通過這個專案我們認識了很多人,感覺很有趣。”

最後,他告訴記者,他們現在正在製作“三人行”的名片,他們的口號是——為你的野外露營建一個家。

校外創業之DN舞團

從午夜嘻哈到DN舞團,再到現在的迪恩文化傳媒。憑著對跳舞的熱情,他們走過了一段艱難而崎嶇的道路,堅定不移地追尋著自己的夢想。對此,6月17日下午,我們採訪了作為DN團隊領導人的徐捷,講述一下他們的成長故事。

大二的時候,面對180名競爭對手,經過重重的考驗與篩選,徐捷與其他三個同樣熱愛舞蹈的朋友,進入了學校的勁舞隊。

大三,他們的DN舞隊誕生了,而成員僅僅4個人。儘管如此,他們仍然在舞動著,並代表學校參加了街舞動感地帶合肥賽區決賽,獲得了不錯的成績。

大四,他們開始慢慢與外界聯絡,接一些商業性的演出,他們的知名度逐漸在市場上開啟。

畢業後,愛好與理想又讓他們走上了創立文化傳媒公司的道路。資金與社會經驗的不足讓他們的路走得異常艱難。一年後,經過無數的磨練,他們終於長大了,公司也逐漸走上了正軌。

對於創業,徐捷給了我們一些建議:不要盲目衝動,首先要有一定的資金儲備,要瞄準好市場前景,更重要的是貴在堅持。

創業需要一定的資金

不少渴望創業的人表示,其實自己並不喜歡打工,只是因為資金不夠,也就未去創業。有人說那只是不敢嘗試去創業的一種藉口。而我並不認為,創業需要一定的資金支援。比如說,徐捷他們所面臨的問題就是資金問題。雖然剛剛開始也有十萬的資金投入,本以為就此可以開始他們夢想的事業,但年輕氣盛的他們卻並沒有考慮到昂貴的裝修費、公司宣傳費和人事開支等等各方面的費用。他們的創業變得異常艱難,甚至創業第一年就欠下七萬元的債款。雖然現在狀況相對好轉,公司在正常的軌道上執行著,但發展空間實在太小了。眼看著眾多的顧客開始越來越傾向於一種享受式的生活,希望能夠在訓練的同時又可以得到情操的培養和適當的休息,而資金的問題使得訓練的環境始終不能夠得到擴大和美化。

所謂的“一定”資金並不是說“足夠”的資金。現在很多所謂的創業者,並不能算是真正的創業者。他們憑藉家裡豐厚的資金支援自己“創業”,遇到公司不能營運則轉向父母求助,遇到業務上人事關係則靠家裡原來的人際關係輕輕鬆鬆地在進行名義上的創業。至於這個,我還得說到徐捷他們,儘管他們創業比較艱難,但艱難中的“苦中作樂”才是真正的創業。

創業需要有足夠的信心和勇氣

信心是致勝的法寶。可一些人在期望創業時,總是覺得自信心不足,相反,更多懷疑自己是否有駕馭專案與風險的能力。在這種消極心態作用下,機遇與幸運也就擦肩而過。在校內採訪的時候,我們遇到的採訪物件是兩種截然相反的型別:葛密相對於靦腆,在面對採訪的時候很多事情都不想談開,只是粗粗帶過;而林冬面對我們時,我們還沒開始提問,他已經滔滔不絕地談論起他的創業經歷和感受。雖然在林冬看來,他們好像在創業之間並沒有遭到任何比較大的挫折,把他的挫折甚至輕描淡顯、輕輕帶過。但相信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他自己心裡最清楚,面對任何困難,保持一顆平常心,自信地去解決問題、駕馭風險。

相信以一般的校內大學生要拿出三千塊錢去投資是很難辦到的,而林冬他們卻辦到了。當然,這其中也有他們父母的支援。瞄準了廣闊的市場前景後,他們果斷地投入了資金,也足見他們的膽量。而這種膽量是一種積極地膽量。在那段生意冷清的日子裡,他們想到了將租帳篷與燒烤相結合,可這又是一大筆資金的投入,拼湊出來的錢始終不能長期維持、持續經營。正在煩惱的時候,聽說了有一個專門辦燒烤業務的團體,於是他們想到了合作。合作讓他們的生意一下子火了起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識他們。目前,成本已經收回,他們開始考慮開拓新的業務。他們在不斷地往外拓展,那不也是一種膽量的體現嗎?玩笑中所說的“連鎖”似乎離他們不遠了。他們的成功有一半是來源於他們的膽量,而另一半則屬於他們的頭腦、他們的眼光。他們懂得如何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如何看清市場,如何瞄準商機。

創業需要團隊的融洽合作

作為團隊的核心人物,小小的林冬是如何讓他的隊友齊心一致呢?靠的是一種信任,一種團結。隊友的性格各有不同,要是接觸得多,摩擦是很有可能出現的。對此,他早就想到了。根據他們不同的性格分配不同的任務,各幹其事,各司其職。偶爾林冬也會召集他的隊友聚聚聊聊感想,相互交流交流。對於隊友,他從沒有任何隱瞞,讓隊友對他產生一種信賴感,團結凝聚力增加了很多。

徐捷對舞團的成員一直灌輸一種理念:熱愛跳舞就要全身心地跳舞。對於那些非常喜歡跳舞甚至將它作為以後發展方向的隊員,徐捷對他們比較嚴格,一些培訓工作和演出之類首先會考慮到他們,給他們歷練的機會。而對於那些把跳舞當成是一種愛好的成員,他也並不反對,畢竟各人都有各人的選擇。為了讓成員能夠互相瞭解,凝聚團結心,徐捷經常會組織他們的大家庭一起去聚餐、搞派對、出行旅遊。鑑於選拔一批高素質的舞者,徐捷對成員採取考核化。DN有個大的familiy,主要是一批預備成員。徐捷對他們會進行一次專門的培訓,對舞技和人品進行考核,三個月考核一次,如果考核成功,將會成為正式成員。

在採訪中,徐捷反覆提到團隊感,並且感觸頗深。在資金不足、代課費無法支付時,有些人會選擇離開,但也有些人會在背後默默地支援他。徐捷說:“我真的很感動,哥們說就算不要錢代課,也要把DN支撐下去。”每年DN的週年慶,也是徐捷印象比較深刻的:那時候,大家都把身邊的其他事情丟掉,全身心地為週年慶做準備。整整一個多月的準備,不管是從臺前到幕後,都凝聚了隊員們的辛苦努力,一次週年慶,一次新的感動。

安徽賽區的街舞比賽,他們在賽前,整整兩週時間,通宵達旦地排練和鍛鍊體能。從沒有人叫苦,從沒有叫累。他們的融洽合作,讓他們在那次比賽中獲得二等獎的好成績。他們興奮,他們歡呼,付出努力後所收穫的果實讓他們充滿了成就感。在一次街舞比賽中,兄弟表演失誤撞了頭,他竭力地勸說兄弟放棄比賽,但兄弟為了DN團隊能夠爭得榮譽,忍著傷痛堅持到最後。

在創業過程中,正是那些不離不棄的隊員一直支持者、鼓勵著,才使創業者冒著一路的風風雨雨,艱難地走過來;相反,團隊的不合作,即使創業者有超強的能力和才華,最終也將會是以失敗收場。像葛密的團隊在這方面就不是做的很好,隊員沒有分工明確,領導人物也沒有很好地凝聚隊員的心。在管理方面也不到位,以致會出現有人不去上課而無人頂替的狀況,漸漸的失去了顧客對他們的信任。

創業需要家庭與社會的支援

大學生對於自身創業的衝動佔到了九點五成以上。而把目光對向社會,社會人對大學生創業是持何種態度呢?調查資料發現,觀點明確支援,覺得確實大學生在創業上有一定優勢佔到49%,將近一半。而有42.6%的受訪者這表示“不反對,不識為一條出路”.僅有餘下7.3%的受訪者堅決反對,認為風險太大。所以,從前兩項資料疊加說明,起碼九成多的社會人不反對大學生創業,大學生創業的氛圍是傾向鼓勵的。經濟危機的影響,國家和社會對大學生創業開啟了提倡、支援的大門。但那些政策、措施真正實行了嗎?我看未必。許多地方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對一些外地的人採取排外的心理,增加了大學生創業的艱難性。

在面對資金的不足的時候,徐捷他們就遇到這樣的麻煩。“本來是想去政府求助的,銀行的人見你說一口普通話,排斥外地人,找各種理由拒絕我們的貸款和稅費減免,甚至還以有錢創公司沒錢交稅費的話來諷刺打擊我們。”徐捷說,“當時真是無盡的挫敗感,只能離開銀行自己再想辦法。”

在公司去註冊的時候,麻煩又來了。“那些辦公人員看到我們一副學生樣,又是外地人,就不斷地搪塞我們。在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我們都不知道怎麼辦?”徐捷告訴我們。在面對公司註冊的時候,那些辦公人員因為徐捷他們的生源問題,對他們百般的搪塞,使他們的註冊路相對坎坷。

由此看來,如果要激發大學生創業,改變大家的觀念是比較重要的一個環節。大學生創業需要社會的廣泛支援。

創業教育迫在眉睫

學校提倡大學生創業,國家和社會也提倡大學生創業,可是剛從象牙塔裡出來的大學生缺乏社會經驗,難道要盲目而衝動地去創業嗎?答案肯定是否定的。但如何才能提高大學生創業的成功機率呢?創業教育迫在眉睫。首先,學校要指引學生明確的創業目標。市場需求什麼,學校要指引什麼,瞄準市場動向對以後大學生創業有很大的幫助。其次,改變創業觀念。創業並不代表創辦企業、公司,很多人將創業等同於創辦企業,其實並不如此,創業是個廣泛的概念,廣義的創業概念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現在很多大學生的市場風險意識很弱,要在畢業後較快地融入市場,提高大學生的風險意識是一個重要環節。最後,創業需要一個理性的認識。不是瞎玩,不是興趣,主要是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觀,提高自己應對事情的能力。

大學生創業調查報告9

重慶市教委副主任趙為糧等教育管理者認為,深層次分析,大學生創業還面臨三類問題:

一是現行就業創業政策不夠完善,青年就業創業必須面對政策門檻,在發達國家和地區,與就業創業相關的法律法規比較健全,青年創業獲取相關政策比較容易,近年來,我國各級政府雖也陸續推出一些諸如減免稅收、小額信貸等促進就業創業方面的政策,但整體上還不夠完善,這在一定層面上使想就業創業的青年常常找不到相關政策,或者對已有的政策手續不太解,

二是就業創業技能培訓有待加強,共青團重慶市委調查分析認為,與高等教育已“大眾化”的發達國家相比,中國青年平均教育水平相對較低,農村地區大多數青年只完成九年義務教育,城市青年大多數也只接受12年中等教育,絕大多數青年求職前沒有經過職業技能訓練,創業經驗缺乏,創業能力較弱,同時,由於受到傳統思想觀念影響,許多已取得高校文憑的青年沒有做好創業的心理、能力、經驗等方面的準備,

三、就業創業服務不夠健全,發達國家相對完備的青年就業創業教育、就業創業服務機制相比,俺們在提供就業創業資訊和就業創業指導、營造就業創業的輿論環境和文化氛圍、整合社會資源為青年就業創業服務等方面還不夠規範,相應的服務機構也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服務青年就業創業的效率和質量,

調查:大學生自主創業最大的難題是什麼?

大學生自主創業最大的難題是什麼?在此次調查中有29.8%的人認為是缺乏經驗,30%的人認為是缺乏資金,22.8%的人認為是缺乏人才,缺乏技術核心、缺乏政策支援、缺乏專業素質、缺乏好的創業專案等也被認為是大學生自主創業的難題,

資金和經驗是困擾大學生自主創業的最大難題,寧波高校畢業的陳青傑目前正在寧波創立網路企業,他說:“由於資金有限,企業很難在業務上有所擴充套件,目前寧波地區的網路企業大概有5000家,像俺們這種小型企業一不小心就會被市場吞沒,前景不樂觀,”此外,根據創業專案不同,他們對人才、技術、政策等的需求也不同,阻礙他們自主創業的因素是多元化的,

那麼大學生們究竟需要什麼樣切實有效的輔助政策呢?52.6%的人認為應該減免稅收,35.1%的人認為應該放寬借款,另外根據創業型別的不同,有22.8%的人選擇土地使用,26.3%的人選擇公司孵化支援,26.3%的人選擇發展創業風險投資,還有17.5%的人選擇培訓教育,

大學生自主創業的顯著特點

大學生創業存在三個明顯特點:

一是大部分青年對目前工作不滿足,調查顯示,大部分青年對目前正在從事的工作不滿足,尤其是對職位和收入待遇不滿,希望通過創業來改善工作環境,在對625名固定職業者關於“對目前工作現狀是否滿足”的調查中,表示“不滿足”的有377人,佔60.3%;關於“是否考慮自主創業”的調查中,表示“有”的有354人,佔56.64%,

二是缺少啟動資金,對政策較少解,打算獨立創業的青年準備從事的行業比較分散,從事銷售行業和社會服務行業的相對集中,其次是軟體、網路等高科技行業,其普遍特點是初期投入資金少,起步容易,在關於對“自主創業資金承受額度”的調查中,選擇“兩萬元以內”的有273人,佔27.86%;“10萬元以內”的447人,佔45.61%,選擇“1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的有206人,佔21.02%,答案補充 三是創業優勢劣勢明顯,調查顯示,青年就業創業優勢主要在於:首先是青年尚處於職業發展初期,創業一次不成可以東山再起,在關於創業失敗的調查中,選擇放棄二次創業的有163人,佔16.63%;選擇“籌備資金準備二次創業”的有405人,佔41.33%;選擇“等待時機,積累經驗”的有42.03%,

此外,青年總體受教育水平較高,有一定的經營管理理論知識;學習能力較強,容易接受新鮮事物;合作精神好,注重團隊建設,容易形成創業團隊等都是青年就業創業中的優勢,青年創業的劣勢在於:首先,大多缺乏商業方面的經驗,職業工作和人際交往經驗不足,其次,青年創業容易眼高手低,對創業的辛苦和困難認識不足。

第三是普遍缺乏資金,一般都面臨信貸信用不足的問題,第四是青年一般熱衷“體面職業”初期創業新鮮感強,但不容易持之以恆!

大學生創業調查報告10

引言

剛出校門的大學生由於缺乏技術能力,所學知識難以滿足市場需要,使他們只能拿農民工的工資。追根溯源,目前我國“大學生農民工”現象愈演愈烈的核心原因之一,是職業技術教育從中國小到大學的缺失。

大學生回鄉創業是實現農村“智力外流”向“智力迴圈”轉變的有效途徑。如果部分大學生成為回鄉創業的主體,不僅可以彌補本地經濟建設所短缺的人力資本,更重要的是,其創業行為蘊藏著巨大的潛在力量。

大學生們懷揣夢想,走向社會,面臨就業的時刻。過去由於受傳統觀念的影響,許多農村考生認為考上大學就可以跳出“農門”改變命運,但是時代在前進,社會在變化,面對當前就業難的形勢,大學生擇業也發生著悄然變化,畢業後自主創業成為一些學生的選擇。特別是對出身農家的大學生來說,農村是一個自主創業的大舞臺,回鄉創業更有優勢。

但是回鄉創業並不是想的那麼容易,這其中充滿著坎坷,充滿著辛酸,充滿著困難,充滿著矛盾!

一、調查背景及目的意義

(1)調查背景

現在的大學生都是父母眼中的龍鳳,父母們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展翅高飛,尤其是農村家庭,他們對自己的子女期望很高。因為他們知道捱餓的苦處,他們大都是60後!所以他們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到大城市發展,比如上海.北京.南京等大城市。讓他們過上城市生活,永遠的離開這片土地。

在他們的眼中家鄉是沒前途的,可是他們忽略了很多,他們也許不知道家鄉需要我們這樣對家鄉充滿熱情的當代大學生。

受傳統觀念的制約。儘管現在的大學生數量眾多,可對於許多農村大學生來說,他們依然是其家庭、家族乃至全村人的驕傲。在其家人、鄉鄰們的傳統觀念裡,大學畢業後就該留在大城市,找一份像樣的工作、過一種體面的生活。如果大學生回鄉創業,在鄉親們眼裡就會覺得他沒出息,家人也會因此而抬不起頭。如此觀念氛圍,給農村大學生回鄉創業增添了極大的心理壓力,不利於他們作決定。

調查這報告可以讓當代大學生不違背父母的意願,做自己想做的事,哪怕是回家科學種田,哪怕是回家養殖,做自己喜歡的事!讓父母理解這是我們喜歡的並且可以付出一生來完成的,因為這是我們的心聲!同時很多的事實說明這些想法都是我們創業中的矛盾。

(2)調查的意義

本報告主要研究大學生回鄉創業矛盾的調查,很多大學生在父母的框架下生活,他們活著被寄託著使命,他們的大多數的安排是父母的夢想。

他們想走自己的路,想讓父母們理解自己,走自己覺得感興趣的道路。在這之間有很大的矛盾等著我們去調查,怎樣才能消除矛盾讓父母理解我們。讓大學生的人生路走的更精彩。

大學生回鄉創業是解決大學生就業的有效途徑。近年來,隨著大學的持續擴招,大學畢業生對就業崗位的需求迅猛增加,而經濟危機背景下國內外就業市場形勢嚴峻,難以發揮吸納勞動力的主渠道作用,甚至出現了大學生和農民工掙搶就業崗位的局面。與其在現有崗位分配上殘酷競爭,不如創造就業崗位,提升大學生自身價值和實現社會價值。而家鄉熟悉的地理和人文環境,以及熱愛家鄉,建設家鄉和回饋家鄉的根土情結使回鄉創業成為為大學生自身打造就業崗位,為農村富餘勞動力創造就業崗位,從而成為緩解社會就業壓力的重要途徑。

大學生回鄉創業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有效途徑

“三農問題”的實質是農村的貧困,農民的增收,農業的發展問題。大學生回鄉創業不僅是創造就業崗位,緩解就業壓力的重要途徑,而且是政府解決“三農問題”的有效政策補充。大學生回鄉創業帶回了知識技術和先進科學的發展理念,與農村豐富的勞動力、土地等資源相結合,以專案的點帶動農村經濟的面的發展,能夠有效支援和推動新農村建設,有助於“三農問題”的解決和二元經濟結構的改變。這些說明了回鄉創業是解決就業矛盾的一大途徑。同時鼓勵大學生回鄉創業。

二、調查的方法、範圍及物件

(1)調查的方法

採用問卷調查的方式

(2)範圍及物件

鄉鎮團委、街道辦事處。

三、大學生回鄉創業的矛盾

(1)來自自生的矛盾

一是缺乏觀念支撐平臺。

儘管現在的大學生數量眾多,可對於許多農村大學生來說,他們依然是其家庭、家族乃至全村人的驕傲。在其家人、鄉鄰們的傳統觀念裡,大學畢業後就該留在大城市,找一份像樣的工作、過一種體面的生活。如果誰大學畢業後選擇了回鄉創業,在鄉親們眼裡就會覺得他沒出息,家人也會因此而抬不起頭。如此觀念氛圍,給農村大學生回鄉創業增添了極大的心理壓力,不利於他們作決定。

二是缺乏資金支援平臺。

在很多農村家庭,供子女上大學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有的家長勒緊褲腰帶將子女送進大學校園,還有的家長為此負債累累。他們已經沒有太多的資金再支援子女創業。至於說地方政府部門以及相關的金融機構,儘管出臺了種種支援學子立足農村創業的扶持政策,推出了相應的信貸支援專案,但遺憾的是,在如何確保這些扶持政策和信貸支援專案的落實上,還缺少得力措施,效果不夠理想。資金問題對於大學生回鄉創業始終是一個不可避免的問題。一般來說,大學生創辦的企業相對而言規模小、風險大、還貸能力差,這樣就很難獲得銀行等金融機構的信貸支援。而涉及到稅收減免的一些優惠政策大多條件嚴格,程式繁瑣。大學生回鄉創業如果要解決創業資本的籌措問題,往往不得不向親戚朋友籌集,或者依靠民間私人借貸。有的甚至儘管友好的產品、技術和訂單,但因為缺乏週轉資金而陷入困境。如畢業於長春工程學院的安徽省六安市大學生榮瓊攜發明專利回家鄉創業,並被評為安徽省大學生創業先進典型。在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儘管產品市場潛力廣闊,但由於融資渠道不暢,缺乏流動資金而陷入困境,至今仍在苦苦支撐。

三是缺乏資訊指導平臺。

大學生擁有相對豐富的專業理論知識,可畢竟他們初出校園剛剛踏入社會,閱歷不深、實踐經驗不足,對於市場資訊的捕捉、創業專案的選擇,以及如何待人接物、如何事半功倍地開拓創業局面等等,亟需有人適時給予有效指導。而目前在農村,類似機構、人員還不多見,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遇到困惑,只能靠自己摸索,有些人可能會因此而峰迴路轉,可也有些人走了不少彎路,甚至一敗塗地。

四是缺乏同類比照平臺。

大學生們在創業途中,若能有志同道合者相互切磋、相互鼓勵,無疑更能使他們堅定信心、明確目標、找準方法。然而,回鄉創業的大學生太少,那些已經邁出回鄉創業第一步的農村大學生,常常會感到孤獨寂寞,處於孤立無援的境地,渴望身邊能有伴兒,可以在需要的時候“抱團取暖”,相攜相扶共同前行。

實現城鄉統籌發展,促進社會和諧進步,迫切需要大學生面向農村,充分展示自身的聰明才智。而當前,面對城市就業的相對不易及競爭態勢的日趨激烈,農村天地也更有利於大學生髮揮其所學,成就其夢想。各地在積極引導大學生轉變觀念,補足其自身“短板”的同時,還需儘快協調各方力量,幫助他們及時清理創業路途上的“絆腳石”,從而使農村大學生回鄉創業之路少些坎坷,走得順暢。

(2)來自家庭的矛盾

大學生回鄉創業與父母之間的矛盾,很多大學生在父母的框架下生活,他們活著被寄託著使命,他們的大多數的安排是父母的夢想。父母們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展翅高飛,尤其是農村家庭,他們對自己的子女期望很高。因為他們知道捱餓的苦處,他們大都是60後!所以他們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到大城市發展,比如上海.北京.南京等大城市。讓他們過上城市生活,永遠的離開這片土地。所以這讓想回鄉創業的大學生很矛盾。

(3)來自社會的矛盾

國家:教育產業化,導致嚴重的人才過剩,供過於求。

社會:國家鼓吹經濟發展,但仔細的想想經濟是否真的發展了。要把經濟發展作為解決就業的根本途徑,但為什麼我國領導人雖說經濟發展了,但國家就業卻上不去呢。所以說社會的原因是經濟不發展。其次,國家教育體制有著巨大的缺陷,大學教育與社會需求嚴重脫節。所以說大學生就業困難就成為了必然。

同時大學生畢業的人數越來越多。隨著高等教育的不斷髮展,近年來我國大學生就業形勢日益嚴峻,20xx年高校畢業生495萬人,20xx年為559萬人,20xx年為611萬人,高校畢業生就業問題已成為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的熱點問題。在這種背景下,一些學者,乃至包括一部分高層決策者提出要引導大學生到農村創業。20xx年3月10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xx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的記者招待會上在答記者問時表示將通過一系列的優惠政策,包括稅收、場地安排、創業環境和條件等,來支援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

四、調查的基本情況結果及分析對策

一、調查的基本情況

根據鄉鎮團委、街道辦事處團工委統計顯示,全市128個鄉鎮,3個街道辦事處有78名大學生回鄉創業。78人中,男性佔83.3%,女性佔16.7%;年齡在20—25歲的佔33.33%,25—30歲的佔43.33%,30歲以上的佔23.34%;專科文化佔16.67%,本科佔83.33%;共青團員佔56.66%,無黨派佔26.67%。

二、調查結果

此次調查共涉及6個問題,這些問題是:

(一)創業專案的類別。調查顯示:大學生回鄉創業從事農業、畜牧業、水產業等第一產業的36人,佔46.1%,從事第三產業的28人,佔35.9%,從事工業企業的14人,佔18%。調查表明大學生在選擇的專案重點是投入小、見效快、收入穩定的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

(二)投入資金狀況。調查表明:投入資金額在10萬以下的46人,佔58.9%,投入額在10—50萬的23人,佔29.4%,投入額在50—100萬的1人,佔1.2%,投入額在100萬以上的2人,佔2.4%。說明大多數大學生創業原始資金較少,投入資金相對比較謹慎。

(三)資金組成狀況。調查表明:投資額10萬以下的獨資的佔92%,合資的佔8%;投資額10—50萬的獨資的佔10%,合資的佔90%,50萬以上的全是合資的。說明小投入的專案,大學生多采取自我籌資、自我管理的模式。對於大專案,多采取合資、共同管理的模式。

(四)政府對創業者的支援。調查表明:接受過各級黨政、群團支援的16人,佔20.5%,未接受過黨政、群團支援的62人,佔79.5%。說明各級黨政支援大學生回鄉創業的力度應進一步加大。

(五)面臨的困難。調查表明:需要改善道路、溝渠等基礎設施的12人,佔15.3%,存在缺少流動資金和擴大規模資金的62人,佔79.4%,存在技術、經驗困難的14人,佔17.9%。說明資金是制約大學生創業的重要因素,改善融資渠道是擴大大學生創業的關鍵環節。

三、綜合分析

(一)回鄉創業的大學生多數充滿信心、示範帶動作用大。

1、本次調查顯示:回鄉創業大學生對未來信心十足。當問及回鄉創業的感受時,90%的大學生表示充滿信心,如果資金允許還會進一步擴大規模。從產值和效益情況看,大學生創業的資產有效利用率較高,效益較好。70%的回鄉創業大學生在創業的2年內都能回收成本,略有贏利。從長期發展來看,大學生投入的專案發展前景喜人,後勁十足。大學生回鄉創業對於推動全民創業,開闢大中專學生就業新途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調查結果表明:大學生回鄉創業的示範帶動作用很大,尤其是在農村創業的大學生。他們在自己致富的同時,帶動當地群眾調結構、增加收入。如東坡區多悅鎮林偉,大力養殖生態豬,周圍群眾在他的帶領下,改變用飼料養豬的習慣,養起了生態豬,效益增加近1倍。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1、大學生回鄉創業的規模不大。據統計,全市每年約有近萬大中專學生畢業,但創業人數廖廖無幾,多數都想考公務員或到國有企業高薪謀職。大學生對創業的認識還不充分,缺乏自主創業的激情。

2、回鄉創業大學生交流渠道較為單一。調查顯示:大學生回鄉創業交流渠道主要是網路、親戚、朋友,通過會議、活動、培訓等渠道很少,大學生和同行業的優秀青年之間,與外界青年之間的交流很少,迫切需要一個交流、溝通的平臺充實和提升自我。

3、對大學生給予的關注和支援不高。大學生創業受資金、技術、經驗等諸多因素的影響,舉步維艱。政府沒有一個專門的部門來關注大學生創業,沒有整合多

四、對策建議

(一)加大對大學生創業工作的重視。各級各地要進一步提高認識,統一思想。要把大學生創業作為全民創業的一個重要內容,作為緩解當前青年就業的重要渠道,高度重視,加強幫扶。要成立相應的領導小組,建立大學生回鄉創業聯席會議制度,落實專門的部門負責,定期通報情況。建立健全大學生回鄉創業個人檔案,開展“一對一”的幫扶,及時解決大學生創業的困難。

(二)建立大學生回鄉創業的成長平臺。建立大學生回鄉創業QQ群或網路頁面,加強大學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面向社會,徵集創業資訊,建立大學生回鄉創業的專案庫,增強大學生創業的信心。建立由眉山優秀企業家、律師、會計師、諮詢師等組成的大學生創業導航團,培訓、指導大學生創業。建立一批大學生創業示範和實踐基地,豐富大學生創業的經驗和經歷。

(三)各級各地要加大扶持的力度。各級黨政要主動關心回鄉創業大學生的狀況,建立融資平臺,提供專案指南,技術保障,幫助暢通銷售渠道,提高產品質量,提供優惠政策,加大宣傳力度。各級團組織要利用好青年創業基金,協助大學生貸款,利用青聯、青企協和各級團組織的組織優勢,促進大學生對外交流、溝通與合作。個部門優勢,制定相關政策,提供相關指導,形成大學生創業的系列機制。

五、結論

讓更多的大學生為家鄉做貢獻,使農村建設更美好。同時這也是大學生們的這是大學生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平臺。最重要的是為國家在農村缺少複合型人才的時候做貢獻。

這使中國變的更繁榮昌盛!大學生回鄉創業是實現農村“智力外流”向“智力迴圈”轉變的有效途徑。我國每年有數百萬農村生源大學生,這是一個巨大的人才寶庫。如果部分大學生成為回鄉創業的主體,不僅可以彌補本地經濟建設所短缺的人力資本,更重要的是,其創業行為蘊藏著巨大的潛在力量,既能為農村剩餘勞動力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和就業空間,也能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帶來新的契機。此外,回鄉創業也利於緩解城市就業壓力、減輕農業土地壓力等。

六、我們的感想與建議

(1)感想

大學生回鄉創業,應當結合本地情況,充分發揮自身的專業優勢,在資源約束條件下,就必須學會整合閒散的社會資源,實現創業成長。

大學生回鄉創業起點低,做成問題不大,但做大做強不易,主要的障礙在於市場規模和產品品牌。

一旦產品供給增加,產品滯銷常會出現,這時候需要從產品導向轉變到市場導向,以銷定產。同時,有了規模,就要考慮品牌,強化品牌意識,從“物美價廉”到“物美價優”。眼下,大學生回鄉創業,是時代賦予的責任,也是彰顯人生價值的重要途徑。按照哈佛大學教授霍華德·斯蒂文森的理解,“創業是創業者不拘泥於當前資源,整合資源,對商機加以開發利用,最終實現價值的過程。”可見,創業的關鍵要素至少包括創業者、商機和資源。

把握以下三條原則,有利於提高創業的成功率。

一、創業者原則:打鐵還得自身硬。

創業有風險,三思而後行。規避創業失敗,首先要強化創業者自身的創業素質,“沒有創業基本功,早晚都會倒栽蔥”。相比其他人群,大學生具有較高的創業潛質,應當充分利用學習能力強的比較優勢來獲取創業所需的知識和技能。

“幹中學,學中幹”是提高創業能力的有效途徑。幹中學,提倡低成本創業實踐。創業具有高度的實踐性,需要處理各種細節問題。比如,籌集資金,流轉土地,尋找市場,收益分配等。解決具體細節問題,要因時因地,不能千篇一律,這就需要從實踐中學習,踐行實踐真理的標準。同時,實踐是有成本的。農村經濟的薄弱性決定了創業要謹慎,選擇那種能夠低成本、甚至“零成本”切入的專案,即使創業失敗也不至於傷筋敗骨,可以從頭再來。

學中幹,接受系統的教育或培訓。創業有道講的是創業是有規律可循的。創業教育或培訓主要的目的就是傳道,不僅能夠解決人們的意識和觀念問題,更能在總結先行者的成敗得失中,為後來者指點迷津,避免不必要的“犧牲”。

二、商機原則:應當結合本地特點,儘量發揮專業優勢。

大學生回鄉創業,應當結合本地情況,充分發揮自身的專業優勢,這樣就會增加創業成功的可能性。創業不是空中樓閣,必須結合地域特點,儘量專業創業。從成功創業的案例來看,他們大多依託了當地資源,充分利用了閒置資源,“靠山吃山”,比如農產品加工,農產品外銷,養殖種植等;這類創業投資成本低,實現收支平衡比較容易;同時,選擇的專案大多與所學專業近似度高,比較熟悉,做起來比較容易,符合“不熟不做”的創業規律。

三、資源原則: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才能做到無中生有。

自然經濟條件下,“巧婦難為無鍋之炊,也難為無米之炊”。市場經濟條件下,交換是獲取資源主要的方式。對於“巧婦”而言,她的本事在於找到鍋和米,協同生產,共享盛宴。創業者作為“巧婦”,在資源約束條件下,就必須學會整合閒散的社會資源,實現創業成長。相對而言,回鄉創業起點低,做成問題不大,但做大做強不易,主要的障礙在於市場規模和產品品牌。在農村創業,產品供給一般不成問題,因為可以低價獲得大量的富餘勞動力。但是一旦產品供給增加,產品滯銷常會出現,這時候需要從產品導向轉變為市場導向,以銷定產。同時,有了規模,就要考慮品牌,強化品牌意識,從“物美價廉”到“物美價優”。

(2)建議

1.建議省政府啟動扶持大學生回鄉創業計劃專案。當前,我省農業和農村經濟正步入新的發展階段,鞏固和發展農業大好形勢,完成加快發展現代農業的各項任務,需要大批專業型和技能型人才。在實施大學生村官政策以來,大學生村官為各地的新農村建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但要真正落實溫總理的大學生“到農村去”的號召,光靠實施大學生村官計劃是不夠的。大學生憑藉其對家鄉熟知的環境和特殊的感情,回鄉創業不僅優勢突出,而且可行,還能“留得住”。因此,建議政府啟動扶持大學生回鄉創業計劃專案,這對解決我省大學生就業和三農問題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2.出臺扶持大學生回鄉創業的指導意見。目前我國不少地方已出臺了鼓勵大學生回鄉創業的若干意見和多項扶持政策,吸引了不少大學畢業生回到家鄉創業,建設家鄉。以創業帶動就業的成功典範比比皆是。有的地方為回鄉就業的大學生們開闢綠色通道,對自願回鄉就業的本科畢業大學生,根據其學歷和專業特長優先安排崗位,並對回鄉就業的大學生進行定期跟蹤,對工作表現特別突出的給予破格提拔任用,有效解決了大學生“留不住”的問題。為了更好的引導大學生回鄉創業,有效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建議省政府出臺扶持大學生回鄉創業的指導性意見,明確頒佈大學生回鄉創業的一系列扶持政策,引導地方政府為大學生回鄉創業搭建更好的平臺。

3.有效解決大學生回鄉創業資金支援。解決創業資金短缺問題,是扶持大學生回鄉創業的關鍵舉措。各級涉農貸款機構要對大學生回鄉創業專案優先給予資金支援。農村信用社要發揮農村融資主渠道作用,增加對大學生回鄉創業專案的信貸投入,降低貸款利率,簡化貸款手續,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勞動保障部門要將大學生回鄉創業專案納入小額擔保貸款業務範圍,列入微利專案目錄,按中國人民銀行公佈的同期同檔次貸款基準利率標準執行,享受財政50%的貸款貼息政策。中小企業管理服務部門也要將大學生回鄉創業專案納入中小企業貸款擔保基金業務範疇,給予資金扶持。農發部門要將農業開發資金向回鄉大學生創業專案傾斜。有條件的地方,可通過財政和社會兩條渠道籌集“大學生回鄉創業基金”。

4、鼓勵農科專業的大學生回鄉創業。根據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推廣農業科學技術、培訓農村技術人才、發展農村經濟等工作需要,結合農科專業大學生的優勢和特點,按照溫總理的要求“要儘可能地讓他們學有所用”,顯然農村正是農科大學生的用武之地。因此,要借鑑韓國的成功經驗,鼓勵農科專業的大學生回鄉創業。為每個大學生回鄉創業提供一定的資金,並在省、市、縣成立“回鄉創業諮詢服務中心”,提供相關服務。根據回鄉時間長短,大學生被分為幾類,可享受不同的政策支援。

5.建立完善的大學生回鄉創業培訓機制。各級政府應將大學生回鄉創業培訓納入大學生就業流程,在每年大學生畢業前一個月,由各

地勞動人事社會保障部牽頭,各地創業培訓機構承辦,舉辦一系列大學生回鄉創業培訓班,培訓費用由財政補貼。培訓本著學以致用的原則,結合大學生所學專業、創業知識以及家鄉所在地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理性地引導學員規劃各自的創業方向,使創業目標更為實際,更具有可操作性。為保證培訓質量,各地就業部門應對學員開展後續創業跟蹤支援服務,確保參加培訓學員全部實現就業。

七、結束語

通過本文對大學生回鄉創業矛盾的研究,總結出當前回鄉創業遇到的困難:一是苦於找不到適合自己的專案。二是資金不足,大多數家庭無法提供創業資金。三是社會經驗少。這些都說明了創業中的矛盾!

這就需要有效的解決方法:大學生返鄉後政府該主動根據興趣愛好給予就業指導培訓,並給創業大學生以金融、稅費、土地等政策的支援。時,讓成功創業的大老闆毫無保留地傳授創業經驗。改善創業就業環境,積極整合區域資源,降低創業門檻,減少創業成本,是政府帶動大學生創業的必要手段。政府不僅要政策平臺,出臺優惠政策,包括免稅、減稅、稅後獎勵等,也要搭建宣傳平臺,傳大學生創業的成功案例,幫助大學生了解創業的方向與方式。大學生回鄉創業,應當結合本地情況,充分發揮自身的專業優勢,這樣就會增加創業成功的可能性。

創業不是空中樓閣,必須結合地域特點,儘量專業創業。從成功創業案例來看,他們大多依託了當地資源,充分利用了閒置資源,“靠山吃山”,比如農產品加工,農產品外銷,養殖種植等;這類創業投資成本低,實現收支平衡比較容易;同時,選擇的專案大多與所學專業近似度高,比較熟悉,做起來比較容易,符合“不熟不做”的創業規律。

大學生創業調查報告11

一、調查報告背景

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高等教育逐漸由精英教育向通才教育轉型,而作為祖國的棟樑——當代大學生,人數不斷上升,隊伍不斷擴大,大學生的就業形勢則愈顯嚴峻,需鼓勵各位同學積極投入到自主創業中去,為人生提供更多的可行之路,因此在大學生內部進行創業觀調查很有必要。

二、調查目的

1、瞭解所在蘇大材化部及周邊同學對創業本身的認識與其對創業的個人看法,分析存在的誤區及利於積極發展的方面;

2、通過調查結果得出大學生創業應該注意的問題及合理的途徑,為各位同學提供合理的建議,鼓勵其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進行創業,為職業道路提供更多的選擇。

三、調查方式

1、利用qq群、人人網等通訊工具,發動院部同學參與網頁問卷調查;

2、採取面對面交流採訪的形式,瞭解身邊同學對創業的普遍看法及自己對創業的構想與安排;

3、查閱有關文獻,參考部分專業調查報告資料。

四、調查報告結果

1、大學生對自主創業的瞭解程度:

(1)、大學生選擇自主創業的原因:

a、冒險嘗試心理的鼓舞:

參加調查的29位同學中有11位同學希望自主創業,佔總數的37.93%,其中有4位同學是認為自己還年輕,還有時間去冒險創業,嘗試一條不同的發展路線,約佔希望自主創業同學的36.36%,且四位同學均為男生,結合男女生性格特點差異,可見冒險嘗試精神是大學生創業的創業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

b、收入豐厚的刺激:

此次參與調查的同學有4位同學是因為自主創業可以帶來豐厚的收入而願意進行自主創業的,佔36.36%。從事後的採訪調查得知,這些同學認為雖然找到工作雖然相對創業要簡單許多,但是其與創業相比,收入差距較大,不足以為高質量的幸福生活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故希望能夠進行自主創業;

c、嚴峻的就業壓力的影響:

調查中2位同學表示因為現今就業壓力明顯而選擇願意進行自主創業,佔18.18%。從國務院每年的工作報告及近期參加工作的人員口中可以得知,近幾年伴隨著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數不斷增加,大學畢業生就業壓力不斷攀升,給大學生心理產生了較大壓力;

d、家庭成員的鼓舞:

調查中1位同學表示自己希望選擇自主創業是受了家庭觀念的影響,佔總人數的5.88%。從採訪得知,此位同學父母均受過高等教育,對自主創業有清晰的認識,也支援其子女進行自主創業,走不同的發展路線。

(2)、對創業與專業關係的認識:

創業與專業有何關係?一些企業的老總,大學所讀的專業與創業的行業毫無關係,現也成為全國明星企業,這些事例往往給大學生帶來一些困擾,這不得不讓大學生因專業和創業而思考。此次調查中,31.03%(9人)的學生認為所學專業與創業密切相關,55.17%(16人)的學生認為所學專業與創業有關係但不大,10.34%(3人)的學生認為所學專業與創業基本沒關係,認為所學專業與創業完全沒關係的僅佔調查人數的3.45%(1人)。資料顯示,認為所學專業與創業關係不大的學生始終佔多數。部分專家指出,大學生創業最好能與專業掛鉤,從基層做起,因為專業往往是畢業生最擅長的,正所謂不熟不做,另外大學生剛畢業時肯定缺乏社會經驗,如果急於創業,很有可能失敗,最好還是從基層做起,先到擬創業的行業裡紮實的工作一段時間,瞭解行內情況,這樣創業時也可以提高成功的機會,切不可盲目投資創業,更不要相信一夜暴富的神話。如此表明,專業給人們發展以一個起點,那是條件,而不是籠子和束縛自己的繩索。我們還必須眼光遠一些,知識面寬一些,頭腦活一些,反應靈一些,專業多一些,朋友廣一些。

(3)、創業之前會做哪些準備:

a、參加創業設計大賽:

3人選擇自己在創業之前會通過參加“創業設計大賽”的形式來為自己的創業打下更堅實的基礎,獲得專業人士的指點並作好更充分的心理準備,佔希望進行自主創業的同學的27.27%;

b、看創業類書籍:

9人選擇自己在創業之前會閱讀足夠的創業類書籍,學習創業成功人士的良好經驗,並得到充分的知識儲備。採訪顯示,部分同學對類似李開復創辦的“創新工場”等為創業者提供幫助的公司的瞭解較多,希望通過閱讀相關內容獲得更多的幫助,並希望自己以後創業時能夠獲得其幫助;

c、參加創業培訓:

6人選擇會在創業之前參加創業培訓,以此獲得關於創業的專業知識,佔總人數的54.55%;

d、到企業實習:

10人選擇會到企業實習,佔總人數的90.91%。要成功創立小型公司,最好先經歷過大組織的磨練,因為組織可以提供較大的視野。創業是非常艱苦的過程,必須吃苦耐勞、必須堅韌不拔、必須掌握專業技術、必須心態平和、有愛心,而且不能斤斤計較,這些東西可以在企業實習中獲得。

另有調查資料顯示,大部分學生對創業(商業)計劃書的書寫要求認識並不高,其程度僅在於“認識一點”,更有一部分是“不知道有這麼回事”。有創業理念但是認知程度低這是遠遠不夠於將理念實施的。

2、大學生創業時應做好的準備(查閱資料):

對於自主創業,許多大學生只是一時好奇而擁有三分鐘熱度,最終也只能落得鏡花水月,因而,自主創業無疑是一個漫長而艱苦的過程。目前,雖然有不少國內高校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但是真正自主創業的學生並不多,即使對自主創業感興趣,有憧憬的學生很多,但大多隻停留在“紙上談兵”這一階段,如何才能真正地自主創業,真正地脫離“紙上談兵”呢?

(1)、主觀方面:

a、創新

大學生要自主創業創得出色,靠的就是自己能否兼備技術創新和思維創新。大學生們要創業,必須眼看四面,耳聽八方地接受新資訊,從而促進創新意識的增強,進而令自己的創業理念能迎合大眾的口味,及時滿足因時代變化而引起的新需求。

b、務實

大學生們是一群受社會影響較大的群體,要有從實際做起的決心,不能盲從,要兼備面對現實的勇氣,留心身邊的有利與不利條件。在求學階段,要懂得從方方面面獲取自己所需的資訊。想創業的大學生們要紮紮實實地從基本做起,並想擴大自己的社交圈子,吸取經驗,大學生們要創業應該也必須如此做的。

c、心理承受能力

大學生在創業階段,難免會有碰撞的時候,大學生成功創業與否和大學生面對困難時的意志有莫大的關聯。調查問卷顯示,大多數調查物件有正確積極的心態去面對所遇到的困難,這就使大學生在未來的創業之路上有了健全的心理準備。

(2)、客觀方面:

a、經濟基礎

現階段我國仍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制度相對落後,創業投資熱潮更是剛剛冒出苗頭,融資還比較困難。因此,有許多大學生優秀作品難以“紙外行兵”。大學生自主創業的薄弱經濟基礎迫切需要政府和學校提供經濟支援。

b、外界支援

自主創業,如果脫離了外界環境,根本是獨立難行的,這就要求社會能夠營造一種氛圍,給予自主創業者的大學生們各方面的支援。以下從三方面說明:

政府:大學生自主創業並未得到社會的足夠重視,宣傳力度不大,鼓勵政策不多,大學生自主創業舉步維艱,自然難以高效率發展。大學生自主創業和政府全面發展其實是可以雙贏的,在這方面,例如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5萬美金商業計劃競賽”等許多外國成功的例子可以值得我們借鑑。

學校:目前校園講座的質量比較差,高校在培訓學生的職業技能之外,還應該注重培訓學生自主創業的意識和企業家精神,系統培養大學生自主創業的基本知識和技能。這對於大學生的全面發展和改變“高智低能”人才損失的局面都有積極的意義。

家庭:大學生是從校園走向社會成為成人的過度階段,對家庭仍存在一定的依賴性,自小養成的習慣和歸屬感讓大學生對家庭的重視程度相對要高,所以,家庭的支援對於大學生自主創業也會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c、市場資訊

大學生自主創業要很好地瞭解市場動態發展才能更有效地降低風險,邁向成功。特別是中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剛剛形成,處於複雜的國際市場經濟情況下,經濟的高速運轉使得資訊有特強的時效性。這就要求自主創業的大學生們隨時關注市場動向,對創業有關資訊多作溝通和交流,清楚獨特資源的優勢,明確市場目標,對特定的消費群體和消費環境進行有效的市場調研,知其所需,投其所好,從而率先開啟市場大門。選擇合適的專案,進行精明的投資,從而一擊即中,這對於社會經驗並不豐富的大學生來說是特別重要的。

五、給希望創業者的一些建議

1、性格不合適,不必偏執

如果個人性格確實不適合進行自我創業,就不必太過強制自己進行創業,否則可能會適得其反

2、行業眾多,要慎重選擇

創業千百萬不能單純的相信無論做什麼生意,只要努力去做,一定會賺錢.有很多行業的生意。再努力也不來錢,這不是沒有運氣的問題,而是由整個巨集觀形勢和產業結構所決定的。

3、學會與人合作

俗話說:“一個巴掌拍不響”,生活中是這樣,商場中也是這樣當今,商界戰場上硝煙四起,競爭異常激烈。想在這場上中獲勝,單靠自己的力量,恐怕誰也都沒有這個能力,即使有,亦難成大氣候。

4、要保持不斷創新,切忌停滯不前

任何產品,都逃不脫“投入期--成長期--成熟期--衰亡期”的演變規律,最終都會被淘汰,企業要發展,要不斷的有錢賺,就必須不斷的創新,走出舊的產品的“陷阱”,不斷擁有新產品和新專案。

大學生創業調查報告12

前言

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政治多極化、文化多元化、社會資訊化等飛速發展,正在日益深刻地改變著人類生產、生活方式。新的科學技術把人類帶入了一個新的時代,即知識經濟的時代。知識經濟時代的特徵不僅是知識成為發展經濟的主要要素,而且帶來經濟全球化和社會的各種變革。這些,都為我們大學生創業帶來了契機。中國社會背景創業是社會發展過程中形成的一種活躍而有效的經濟形式,我國在改革開放以後,創業的形勢有很明顯的好轉,不論是私人創辦事業涉及的領域還是創業的發展勢頭,都有著健康發展的趨勢。大學生的加入為創業大軍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同時,在校大學生創業也闖入了人們的視眼。

我們大學生創業的可能性:

1、當前的就業形勢要求我們更多有條件的大學畢業生選擇自主創業。

2、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產業結構的調整為我們大學生自主創業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3、實現自我價值的渴望和張揚個性的要求將使越來越多的大學生走上自主創業之路。

調查內容

調查時間:

20xx年6月10日——6月11日

調查地點:曲靖師範學院圖書館

調查物件:全體在校大學生

調查目的:瞭解在校大學生創業動機、創業認識、創業基礎條件、創業困難等幾個方面,希望通過更有針對性、創造性的計劃來解決大學生創業問題。

調查方法:問卷調查,查閱相關資料

調查分析

本次調查共發放調查問卷50份,有效問卷49份。每份問卷共設定九道問題,每道題有多個選項,根據個人實際情況,可多選,統計及分析結果如下。

1.你是否有創業打算?

創業深入學子心,最終調查結果顯示,僅有20%的大學生選擇了“沒有想過”一項,佔72.5%有考慮過創業,有近2.5%的學生已著手開始了創業。絕對的佔有率告訴我們,創業的概念已在大學生的心裡普及。

創業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如果沒有好的準備,就算能夠建立了一個企業,也不會得到很好的發展,所以有計劃的創業才是一個真正的創業者。現在社會上或者高校裡都開始舉辦職業規劃大賽或者創業計劃大賽,以此來提高學生們對就業或者創業有個提前的認知與瞭解。但是很多同學都沒有參加過校內或者社會上的創業計劃大賽,而且覺得這種比賽只是比賽而已,並沒有真正能夠幫助個人自主創業提供一些經驗,所以並沒有抓緊這樣可以鍛鍊自己的機會。只有一部分同學對自己的未來有著良好預見性,並積極的參與其中,來提高自己對就業以及創業的新認知。

2.你對創業的看法是?

求學,做事總應有個原因與目的,方能選擇方法去達到,去實現。創業只是手段,背後的原因、目的則各不相同。有52.5%的學生認為“創業”是為了實現自我價值。這比“積累財富與經驗”的選項高出7.5個百分點。可見,財富與價值之間,大學生們並不一味青睞後者。更有趣的是,在傳統的自身價值、財富、經驗之外,調查還發現,有20%的學生選擇了“做自己喜歡的事”,有5%的學生創業只是單純的不為別人打工。喜好與個性漸漸成為了創業的原動力,但也表明了大學生對於就業的惶恐和逃避。甚至有7%的學生覺得創業不識為就業的一條出路,顯然這部分學生只看到了找工作的艱難和創業帶來的好處,未能正確看待“就業”與“創業”的關係。

3.你認為創業需要具備哪些素質?

在調查中,大部分同學都有兼職經歷,利用兼職等機會進行大量的的社會實踐經驗積累,這對以後進行創業是一個很好的準備。

調查結果顯示,有55.5%的學生認為出色的溝通及交際能力很重要,而只有37.5%的學生認為較好的專業知識重要,對於需要強烈的挑戰精神也得到很多的同學認同。

4.你對創業政策瞭解嗎?

近年來,為支援大學生創業,國家和各級政府出臺了許多優惠政策,涉及融資、開業、稅收、創業培訓、創業指導等諸多方面。對打算創業的大學生來說,瞭解這些政策,才能走好創業的第一步。然而調查結果表明只有7.5%學生表示很清楚的知道國家的相關政策,佔35%的學生只是知道一點,更有25%學生完全不知道。

這充分的表明了大學生創業似的盲目性,以及對創業沒有充分甚至沒有準備。

5.你認為創業最吸引你的原因是哪一項?

咋這一項的調查中,我們發現有43.5%的學生認為創業能使個人獲得不斷地成長和發展,佔15%的學生認為創業成功能使自己成為主宰生活的強者,同樣有17%的學生認為創業解決就業問題

6.你認為,當前大學生創業的社會環境怎麼樣?

網上調查顯示九成社會人不反對大學生創業。大學生對於自身創業的衝動佔到了九點五成以上。而社會人對大學生創業是持何種態度呢?調查資料發現,觀點是支援。其中認為大學生在創業上確實有一定優勢佔到49%,將近一半。而有42.6%的受訪者這表示“不反對,不識為一條出路”。僅有餘下7.3%的受訪者堅決反對,認為風險太大。所以,從前兩項資料疊加說明,起碼九成多的社會人不反對大學生創業,大學生創業的氛圍是傾向鼓勵的。

對大學生的調查結果顯示,只有17的學生認為創業環境較好,45%的學生認為一般,佔32.5%的學生認為較差,更有7.5的學生不知道。

7.如果創業,你會選擇哪個領域?

在創業方向選擇方面,87.5%被調查者都選擇“與自身專業相結合的領域且風險相對較低的行業”,說明他們在方向選擇方面是比較慎重的,他們傾向於低風險、花費少、與自己專業、興趣相近的專案,這樣創業成功的機會大一些。

8.你認為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最大的障礙是什麼?

時機充分,目的明確,軟性條件似乎都不成問題。但2.5%的正在創業人數量清楚地表明,光有這些還遠遠不夠,嚴格地說還不具決定性。是什麼阻礙了我們大學生前赴後繼地走向創業路?“缺乏啟動資金”首當其衝,資料顯示,有49.5%學生的創業夢為此擱淺,“資金匱乏”儼然已成為了大學生創業最為凶猛的攔路虎。而“缺少社會經驗”和“缺少企業運作及管理經驗”這兩個大學生創業先天不足問題緊隨其後,分列二三位,佔到38%和10%。不得不承認,除去兩個極少能獲得第二與第三位選項資本的學生,前三位“一無所有”,但卻有著創業想法的學生佔到了大多數。

9.你認為學校是否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應該採取何種措施?

學校開創業類講座、創業比賽比較少,在問卷中“創業知識的來源”中選擇“家庭環境”“同學或朋友”“媒體和社會宣傳”的佔大多數,可以看出,他們對創業教育還是比較陌生的,創業更多是一種實踐,在學校教育中開設的只是跟創業相關的課程,這對學生創業精神的培養是不利的。

調查發現,大部分的人不滿足現有創業方面的知識和技能不能夠滿足創業要求,20%的學生希望開設創業指導課程,內容中希望得到的是“市場營銷”“人際交流與溝通技巧”“創業機會和環境分析”,說明在創業知識和創業技能教授和培養方面也是我們大學生所需要的。

同時,50%的學生表示,大學生創業應該納入大學科技園區並提供市場。“希望學校提供資金”也佔有22.5%的學生。

調查建議和總結

良好的創業素質是我們大學生自主創業成功的關鍵所在!的確,對於自主創業,我們大學生首先應具備良好的素質:

一、豐富的工作實踐經驗。創業前利用兼職等機會進行大量的社會實踐經驗積累,對我們今後的創業大有裨益,而這也是我們所有大學生創業者的一個共同點。

二、良好的社會人際關係。通過多種渠道認識更多的人,尤其是對自身創業有幫助的人。同時多多接觸社會,在學生時期就走進社會中,積累各方面的人脈。

三、過硬的專業知識和優秀的管理溝通能力。我們大學生有著豐富的理論知識和科學技術能力,在創業時應抓住自身的優勢,做到學以致用;同時也要培養自身的管理能力、和上下級的溝通能力。

當然,還有更多如強烈的挑戰精神、良好的心理素質等等。有自己的創業團隊是關鍵,即使有了好的人脈以後,組建創業團隊仍然是個問題,在創業過程中的創業團隊7隊員要選擇有責任心、態度謙虛、勤奮無私的人。

我們大學生是優秀的創業群體,總之,在大學生創業問題上,現在我們大學生對創業認識還不夠全面,學校創業教育比較少,在創業前有一定準備,創業方向不太明確,資金、經驗不足等是他們的難題。要解決這些問題需要我們大學生自身的知識、技能、心理素質的提升,當然,學校、政府、社會共同支援是大學生創業必不可少的條件。

大學生創業調查報告13

 一、大學生為什麼要創業 很多大學生認為“創業”本身就是一種職業,在就業高峰期,給自己一片更廣闊的天地。很多人還認為在今後的社會中,自主創業的人會越來越多,甚至成為就業的主流,成為大學生畢業後就業的首選。自己認為實現自我價值是證明自己的最好途徑。為此,選擇創業,具體有以下幾點:

1、處於“經濟”的社會——經濟原因也是大學生選擇自主創業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大環境中,工作待遇是不得不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自主創業可以給自己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

2、一些自我意識很強的學生,不願意庸庸碌碌,選擇自主創業是為了通過這一途徑來證明自己的能力。在一些單位由於制度的約束,無法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做事,創業可以有一個空間來發揮,來實現自我價值,得到社會的認可。

3、給別人打工不如為自己打工,大部分選擇自主創業的學生都是這種心態,認為自己的事業,做起來會更有工作激情、更投入,從而更容易成功。這種成功是屬於自己的。就算失敗,也是自己造成的,不會去怪別人,不會感到遺憾。還是自己做老闆好。特別是當金融危機到來之時,大量的畢業生湧向市場,一些人找不到工作,或是短時間內找不到合適的工作,而選擇創業也是一種無奈之舉。有的學生,他們的中學同學或是朋友早就中專畢業或是下海,事業已小有成就,而大學生的清高和嫉妒心理促使其產生創業的想法,為的是“我要過得比你好”。雖然這並不是壞事,但不能否認,在一些想創業的人中,確實有這種心態。

4、成功人士的觸動。比爾.蓋茨等人的名字在大學生中並不陌生,他們的創業經歷也為同學們津津樂道,希望自己有那麼一天也能像他們一樣成就一番事業,出人頭地。

5、對於一些大學生來說,時間上的自由可以說是他們最大的動力,覺得朝九晚五的工作時間不是每個人都能適應的。如果自己創業,時間的掌握上就比較自由。基於這個原因選擇創業的學生認為,沒有必要沒有事還要守在單位裡浪費時間,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如果自己創了業,就算不睡覺也無怨無悔。

二、大學生創業的優劣勢分析

大學生創業有以下優勢:

第一,現代大學生有創新精神。他們有對傳統觀念和傳統行業挑戰的信心和慾望,而這種創新精神也往往造就了大學生創業的動力源泉,成為成功創業的精神基礎。

第二,大學生創業的最大好處在於能提高自己的能力、增長經驗,以及學以致用;最大的誘人之處是通過成功創業,可以實現自己的理想,證明自己的價值。

第三,大學生往往對未來充滿希望。他們有著年輕的血液、蓬勃的朝氣,以及“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而這些都是一個創業者應該具備的素質。

第四,大學生在學校裡學到了很多理論性的知識,他們有著較高層次的技術優勢,而目前最有前途的事業就是開辦高科技企業。技術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大學生創業從一開始就必定會走向高科技的領域,“用智力換資本”是大學生創業的特色和必然之路。一些風險投

資家往往就因為看中了大學生所掌握的先進技術,而願意對其創業計劃進行資助。 大學生創業也存在劣勢

第一,急於求成、缺乏市場意識及商業管理經驗,是影響大學生成功創業的重要因素。大學生雖然掌握了一定的書本知識,但終究缺乏必要的實踐能力和經營管理經驗。更由於大學生對市場、營銷等缺乏足夠的認識,很難一下子勝任企業經理人的角色。

第二,由於大學生社會經驗不足,常常盲目樂觀,沒有充足的心理準備。對於創業中的挫折和失敗,許多創業者感到十分痛苦茫然,甚至沮喪消沉。大家以前創業,看到的都是成功的例子,心態自然都是理想主義的。其實,成功的背後曾有過更多的失敗。看到成功,也看到失敗,這才是真正的市場,也只有這樣,才能使年輕的創業者們變得更加理智

第三,大學生的市場觀念較為淡薄。不少大學生很樂於向投資人大談自己的專業如何如何,卻很少涉及這些技術或產品究竟會有多大的市場空間。就算談到市場的話題,他們大多也只是計劃花錢做做廣告而已,而對於像目標市場定位與營銷手段組合這些重要方面,則全部沒有概念。其實,真正能引起投資人興趣的並不一定是那些先進的東西,相反,對那些技術含量一般,卻能切進入市場需求的產品或服務,常常會得到投資人的青睞。同時,創業者應該有非常明確的市場營銷計劃,能強有力地證明贏利的可能性。

第四,大學生對創業的理解還停留在一個美妙想法與概念上。在大學生提交的相當一部分創業計劃書中,許多人還試圖用一個自認為很新奇的創意來吸引投資。這樣的事以前在國外確實有過,但在今天已經是幾乎不可能的了。現在的投資人看重的是你的創業計劃有多高的技術含量,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複製的,以及市場贏利的潛力有多大。而對於這些,你必須有一整套細緻周密的可行性論證與實施計劃,決不是僅憑三言兩語就能讓人家掏錢的。

 三、大學生創業的政策 國家對大學生創業實施全方位扶持政策,而且有充分的組織保證。20xx年,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發文,要求各地勞動與社會保障部門為到基層創業的高校畢業生提供創業培訓、開業指導、諮詢服務等“一條龍”服務,並配合有關部門對從事個體經營的高校畢業生實施免徵登記類、管理類和證照類各項行政事業性收費的政策,同時積極促成小額貸款擔保或貼息補貼政策的落實。大學生創業還有“中國大學生西部創業基金”的啟動。凡是有志向到西部創業的大學本科及以上的應屆畢業生,憑創業計劃書,或到西部邊遠地區從事科、教、文、衛工作,都可向中國大學生西部創業基金會申請資助。此外,還有大學生創業教育試點專案的啟動。據悉,該專案是由中央國際聯絡部、國際勞工組織等為培養大學生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而專門開發的,以在校大學生為主要物件、以選修課形式在大學開展,學生可獲得相應學分。

大學生創業調查報告14

【摘 要】在我國,大學生就業壓力日益嚴峻,伴隨著政府政策引導和社會觀念的轉變,大學生創業意識,就業方向也悄然發生轉變。通過對大學生創業問題的調查研究,我們旨在瞭解在校大學生和畢業大學生在創業前準備的真實狀況,分析大學生創業現狀問題,給大學生提出創業前的建議。

【關 鍵 詞】大學生/創業問題/政府高校引導/社會關注/調查報告

浙江是一塊創業的熱土,民營經濟興旺發達的省份。浙江高等教育也是走在中國教育行業的前列,高校眾多,但由於崗位差異,每年應屆畢業生的就業競爭也是異常激烈,創業也逐漸成為眾多大學生的第一選擇。十七大報告指出:“要堅持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加強政府引導,完善市場就業機制,擴大就業規模,改善就業結構。完善支援自主創業、自謀職業政策,加強就業觀念教育,使更多勞動者成為創業者。”

為進一步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我們就大學生創業問題進行調查研究,我們希望通過研究報告,能夠引起各高校和社會對大學生創業意識的培養和教育的重視和關注,更重要的是希望通過這個研究給創業前的大學生、政府、高校、社會提出建議。

我們小組主要採用問卷調查和網上查閱資料等形式。我們小組也參考了一些其他調查問卷的格式,結合實際編製成《大學生創業問題調查問卷》(見附錄二)。問卷編制好後,小組成員通過各自QQ向周邊大學生(在校就讀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為確保調查結果的可信度,我們採取了無記名方式。最終調查問卷共發100份,實際統計80份。調查結果見 附錄1

本次調查範圍涉及人群大多是來自各大高校的學生,涉及眾多專業,範圍涵蓋廣泛,涉及面廣。從科學合理的角度講,我們的整個調查兼具全面性和典型性。

一、 現狀分析和調查結果:

教育部部長賙濟11月20日在20xx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會議上透露,20xx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將達495萬,比20xx年增加82萬。在全社會就業形勢嚴峻的情況下,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仍然突出,為此,會議決定將20xx年作為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全面服務年。如此嚴峻的就業壓力,大學生創業依然是熱點之一。面對如此嚴峻的就業形勢,創業是不少應屆畢業大學生的第一選擇。創業是社會發展過程中形成的一種活躍而有效的經濟形式,我國在改革開放以後,創業的形勢有很明顯的好轉,不論是私人創辦事業涉及的領域還是創業的發展勢頭,都有著健康發展的趨勢。而從西方的發展歷程來展望我國未來的發展趨勢,學生創業將成為市場洪流中一股新的力量,新的勢力。大學生的加入將為創業大軍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同時,在校大學生創業也闖入了人們的視眼。

當大學生創業開展得如火如荼的時候,當越來越多的高校畢業生選擇創業這種新的就業方式的時候,我們發現在大學校園裡創業的概念也越來越為廣大的同學所瞭解和接受,創業意識在高校中已不再陌生。

為了全面瞭解在校大學生和畢業大學生創業前準備的現狀, 研究調查各大高校、政府、社會對大學生創業意識的培養和教育的重視和關注程度,我們在1月20日—2月20日,通過問卷形式為主,網上QQ談話和網上搜尋材料為輔開展調查活動。

從調查問卷中抽出幾份題目進行分析,例如第二題,您關注國家出臺的扶持大學生自主創業的相關政策、法規?調查中,經常關注,很清楚的大學生佔10%,偶爾關注,比較清楚的大學生佔30%,不太願意主動去了解,知道一點的大學生佔45%,一點也不知道的大學生佔15%。從這裡體現出現在的大學生對國家政策的瞭解程度雖然佔比較大的比例,但經常關注的大學生只佔10%,所佔比例較小,說明大學生關注國家政策是有待加強的。

而第三題您是否有創業的打算 ?調查中,考慮過的大學生佔97.5%,完全沒想過的大學生佔2.5,正在進行創業的大學生佔0%,已經嘗試過創業的大學生佔0%。從這裡體現了創業的問題對大學生不是什麼和他們毫不相干的事情,絕大多數的學生還是思考過創業的問題。而第十題您有參加過創業類培訓或講座? 調查中,有參加過創業類培訓或講座的大學生佔47.5% 沒有參加過創業類培訓或講座的大學生的佔52.5%。其中,有參加過創業類培訓或講座的次數一般在1-2次。從這體現出大學生參加創業類培訓或講座的比例相對較小,大學生對此的關注度還不夠,還有待加強改進。

二、結論分析和建議:

《關於大學生創業問題的調查》是我組研究的課題,在課題申請時,我們是作為一個課外業餘任務來完成,經過一番網上瀏覽、網上問卷調查發現這個課題的具有很大的研究性,社會、國家和高校的關注度極大。由於我們小組在資金、人力、物力、時間、個人學歷等因素的限制,調查難度遠遠超過我們申請課題前的想像。對於我們大專生來說,要作到大範圍且研究的極大深度同時極具學術性,是不怎麼現實的。因此,出於科學嚴謹、實事求是的研究態度,我們組員採取網上問卷調查,網上搜集相關材料等形式,調查自己周邊大學生(在校就讀大學生),其結論和資料也是具備科學性,確保實踐調查成果的真實性和可靠性,從而提升作品質量。

從調查問卷和現場人員訪談可以看出,大學生創業需要社會建立有效的導向機制、激勵機制和幫扶機制。高校在大學生自我創業中發揮更多的作用和提供多方面的服務,包括創業指導、資金落實、客戶聯絡、社會溝通等,尤其是提供比較規範、適用、系統的創業教育。高校應開展多種形式的創業教育一方面是要培養大學生的創業意識、創業思維和創業觀念,另一方面主要是就大學生創業所需要的各種創業技能進行全面培訓,並最終使大學生具有一定的創業能力

對於大學生創業,政府的幫扶作用不可小視。一些地方政府政策的出臺,對於大學生創業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但政府幫扶的持續性需要關注。此外,大學生創業需要良好的社會環境特別是政府的幫扶作用,社會應創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去逐步鍛鍊其市場適應能力和抗風險能力不管國家政策、高校、社會環境如何,我們認為最重要在於大學生自己,因此大學生主體不容忽視。下面給大學生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樹立全新的人才觀,重視創業素質的自我培養

從前面所講,我們可以看到,成功的創業者具備一些核心的主要特質和次要特質,要有創業觀念、有才、有膽、有識,同時有堅忍不拔的意志,克服創業過程中的困難,這些高要求決定了當代大學生想走上創業之路,就必須按照創業者素質的培養規律,重視創業素質的自我培養,注重培養自己的能力,錘鍊自己的膽子,同時培養自己的創業人格、創業者思維和創業意識和技能,克服中國傳統教育模式下培養出“積累型”、“繼承型”,掌握的死知識多,運用的知識少,膽子小,生存能力差的人才型別。

實踐證明,創業者素質的培養是有規律的,其成長也是有過程的。而從實踐中汲取經驗和教訓之都是創業者成長的捷徑,中國有句俗話:“一年學成個莊稼漢,三年學成個生意人”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二)注意在思想上和精神上錘練自己

要樹立自信、自強、自主、自立意識。自信就是對自己充滿信心,相信自己有能力,有條件去開創自己未來的事業。自信賦予人主動積極的人生態度和進取精神,相信自己能夠成為創業的成功者,尤其在遇到失敗和挫折時更需要自信。自強就是在自信的基礎上,通過企業的實踐,不斷增長自己各方面的能力,進一步磨鍊自己的意志,建立起自己的形象,敢說敢當,敢作敢為,不貪圖眼前的利益,永遠進取,使自己成為強者。自主就是具有獨立的人格,具有獨立性思維能力,不受傳統和世俗偏見的束縛,不受輿論和環境的影響,能自己選擇自己的道路,善於設計和規劃自己的未來,並採取相應的行動。自主還要有遠見、有敢為人先的膽略,能把握住自己的航向,自立就是憑自己的頭腦和雙手,憑藉自己的智慧和才能,憑藉自己的努力和奮鬥,建立起自己生活和事業的基礎。

(三)廣泛獲取創業經驗

如今,不少大學都開設了創業指導課,教授創業管理、創業心理等內容,幫助大學生打好創業知識的基礎。大學圖書館也提供創業指導方面的書籍,大學生可通過閱讀增加對創業市場的認識。

其次,創業是目前媒體報道的熱門領域,無論是傳統媒體,如報刊、新書、廣播電視、還是網路媒體,每天都提供大量的創業知識和資訊。一般來說,經濟類、人才類媒體是首要選擇,比較出名的有《財富人生》、《創業家》、《21世紀經濟報道》、《第一財經》,以及“中華創業網”、“中國創業論壇”等專業網站。此外,各地創業中心、大學生科技園、留學生創業園等機構的網站,也蘊藏著豐富的創業知識。通過這種途徑獲得創業知識,往往針對性較強。

(四)注重自身能力的綜合培養

大學生要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生存創業。創業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和不同的人和事打交道,對人的能力要求很高。從事創業的人既要懂經營,又要善管理,既要能協調處理各方面的關係,又要當機立斷,臨危不亂,指揮若定,既要能言善辯,又要能談判公關,既要能開拓創新,又要不怕挫折、困難。因此,創業能力的綜合性很強,其中要有管理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創造能力、經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判斷能力、公關能力、應變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把握機遇的能力、談判能力、心理調適能力等。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生存,作為21世紀教育的4個支柱”,並把其作為開啟未來人生大門的四把“鑰匙”。“學會認知”就是教人掌握認知的方法,學會學習的方法、手段,培養人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會做事”就是要培養人的創新能力、應變能力和駕馭處理複雜突發事件、危機的能力。“學會共同生活”就是要培養人的團結協作能力和團隊精神,培養人的競爭意識和管理能力。“學會生存”就是要不斷增強人的自主性、判斷力和個人的責任感,培養人的交際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判斷能力等等。因此,大學生要主動樹立“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生存”的意識,提高創業能力,從而使自己在創業時“走得出”,“站得住”,“幹得好”。

(五)通過各種渠道積極參加實踐活動,培養自己的創業能力

實踐環節能使大學生在校期間積累創業經驗,培養創業能力的有效途徑。所以大學生在校期間要積極參和創業實踐活動,如大學生創業大賽、創業計劃書大賽等。其次,大學生還可通過參和社團組織活動、創業見習、職業見習、兼職打工、求職體驗、市場和社會調查等活動來接觸社會,瞭解市場,並磨練自己的心志,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第三,商業活動無處不在,大學生平時可多和有創業經驗的親朋好友交流,甚至還可通過Email和電話拜訪自己崇拜的商界人士,或向一些專業機構諮詢。這些“過來人”的經驗之談往往比看書本的收穫更多。通過這種人際交往途徑獲得最直接的創業技巧和經驗,將使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受益無窮。其四,投身於真正的創業實踐。在畢業前後進入創業啟動階段,可以單獨或和同學輪流租賃或承包一個小店鋪,或加工、修理、或銷售、服務等,在真刀真槍的創業實踐中提高自己的創業能力。這些活動成為大學生步入社會大課堂的第一步,同時大學生在參和實踐的過程中,既為他們將來開展創業活動積累了經驗,也培養了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組織協調能力、管理能力、應變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也有利於增強大學生的創業意識和創業熱情,為大學生提供應對挫折,面對各種困難的心理準備,促進大學創業成功。

結語

通過研究,我們希望能為在校大學生提供富有建設性意義的調查結果和資訊,普及創業理念,彌補大學生長期呆在校園裡對社會缺乏瞭解的不足,增加日後大學生創業的成功率。

經過一個月的調查努力,在電信分院老師、團學幹部等的大力支援下,我們小組完成了此次調查研究。由於時間倉促、水平有限、初次撰寫,我們的日常工作、調查方法、報告論文格式等也存在著諸多不足和缺陷,望評委老師能給我們提出寶貴意見,為我們日後其他工作做借鑑!

大學生創業調查報告15

在就業難的大背景下,很多人為大學畢業生開出了自主創業的"藥方"。然而,一項最新調查卻顯示:自主創業並非易事,20xx屆大學畢業生自主創業的比例僅佔1。2%,與20xx屆的1%以及20xx屆的1。2%基本持平,自主創業目前還沒有成為應屆大學畢業生就業時的主要選擇。

第三方調查公司麥可思釋出的這一調查還顯示,不同水平和層次的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的比例也有較大差異:20xx屆211院校畢業生自主創業者所佔比例為0。4%,非211本科院校為0。8%,高職院校為1。6%;而從20xx屆到20xx屆,高職畢業生自主創業比例遠遠高於本科生。此外,越是就業好的學校,自主創業的畢業生就越少。

從專業來看,20xx屆畢業生自主創業最多的本科專業是藝術設計,創業比例為7。4%;高職則為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創業比例為5。5%。從職業來看,大學畢業生自主創業者所扮演的職業角色較集中,20xx屆本科和高職創業者均集中在銷售職業,擔任最多的是企業管理工作,即職業為總經理和日常主管。從行業來看,20xx屆大學畢業生自主創業的行業技術成分不高,主要集中在個人服務和銷售行業。在排前五位的行業中,創新水平相對較高的各類專業設計與諮詢服務業,媒體、資訊及通訊產業加起來僅佔14%;而零售商業、批發商業佔到了約40%。這說明,自主創業的大學應屆畢業生基本不具備開發科技產品的能力,自主創業主要從事銷售工作,而這類工作對基本能力和通用知識有較高的要求,但通常不要求專業技能教育。

調查還顯示,創業者的月薪期待底線與收入都較高,者是一批對收入有更高期待的人群。20xx屆大學畢業生自主創業者期待月薪是2429元,高於同屆受僱畢業生20xx元的水平;而通過創業他們的實際月薪平均達到了3028元,比受僱的同屆畢業生2225元的實際月薪水平高出1/3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