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文城>個人範本>人際與社交>

社交網路觀後感

人際與社交 閱讀(2.29W)

品味完一部作品後,一定有不少感悟吧,寫一份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觀後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社交網路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社交網路觀後感

社交網路觀後感1

網際網路的特色和內涵與所有的電子通訊不一樣就在於每一個人都是創造者和分享者。在FACEBOOK等社交網站大行其道的今天(國內所類似的網站有人人網等),社交的網路化不再是個科幻問題,人們可以輕而易舉的在網路上捕捉到自己社交圈子的資訊,這資訊還是動態呈現的,這符合現代人的節奏感,快速便捷即時,是資訊時代發展的必然產物,而此片正是從全球大名鼎鼎的社交網站facebook的創始人馬克,為我們呈現這個社交網路化的世界。

網際網路出現了,一下子突破了時間,空間的限制,改變了社交模式。,整個社交空間提升了成千上萬個維度。網際網路讓可以用來建立社交群的屬性越來越多,你如何去定義你自己,每一個定義的屬性背後都對應一個可以實現的社交網路。現在,移動端瘋狂普及,給了社交網路創新的土壤。手機像是人類的新器官,更具個人化,人們的'屬性更加容易被發現,並讓我們能夠“永遠線上”。

網際網路使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更加便捷,也讓這些社交軟體成了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網際網路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也使人們的社交圈更廣泛,在社交媒體中,人可以活成另一個自己。在這樣一個網狀社會,每個個體價值,是由連線點的廣度跟厚度決定的。你的連線越廣、連線越厚,你的價值越大,這也是純資訊社會的基本特徵,你的資訊含量決定你的價值。所以開放變成一種生存的必須手段,你不開放,你就沒有辦法去獲得更多的連線。

與微信不同,facebook並不需要知道他人的賬號,只需搜尋名字,或者通過朋友的朋友列表,就可以新增一位可能在現實生活中並沒有聯絡的人。儘管在生活中不認識,但在facebook上你們已經打破了“陌生人”的屏障,並在彼此的網路關係中成為“好友”了。不僅如此,facebook還經常會提醒你,有這麼一些人,跟你有幾十甚至上百位“共同好友”。在“地球村”概念主導的時代,它們將遠隔萬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聯絡在一起,標誌著交往方式的變革;然而,抱怨社交網路的聲音也越來越多(當然人們自己的使用方式才是關鍵),認為社交網路佔據了人們較多精力與螢幕的另一端交流,使得他們對與身邊看得見、摸得著的關係,不那麼用心經營了,甚至不那麼真誠了。

在網際網路時代下,社交網路一直在更新、在升級、在突破,未來的社交網路還會更即時、更垂直、更具美感、更具創意、更真實、更能增進人與人之間感情的交流,不僅要讓我們在交朋友的過程中有更好的體驗,還應該讓人感到真誠、信賴,在使用的過程中逐漸提升實實在在的情感感受,這才是持續發展之道。

社交網路觀後感2

《社交網路》這部影片改編自小說《意外的億萬富翁》,影片講述了馬克扎克伯格創立社交網站facebook的過程以及這期間發生的種種故事。影片觀後感可寫的角度很多,比如創業、勵志、愛情、友誼等;與網路與新媒體相關的,我想還是社交網路本身,社交網路和個人隱私。

馬克是哈佛大學的高材生,在被女朋友甩掉後一怒之下攻擊了學校的網路系統,並盜取了女同學的個人資料釋出在他自己建立的網站facemash上,讓同學對女生進行評分,這一網站很快在男生之間火了起來。這是影片的開頭。

在生活中,類似於影片中個人資訊在網上洩露的例子不在少數,生活中我們經常被各種垃圾資訊和騷擾電話攪得發毛,不知道自己的資訊怎麼就落到了這些人的手裡。我想,社交網路就是一個重要的渠道,單拿QQ來說,在它的資料面板上就有性別、年齡、出生地、照片展示等幾項內容,如果使用者如實填寫,那麼其他人儘管還沒有見過使用者這個人便已經可以知道它的大概,如果使用者的空間對所有人都開放,那麼一旦進到了他的QQ空間,就可以看見他的日常動態等個人隱私資訊,對這個人就已相當熟悉;而且QQ黃鑽進別人的空間可以不留痕跡,這意味著,如果一個人想了解另一個人,這個人只需要通過後者的社交網路賬號就可以把他大致琢磨透了,而被查者則對此一無所知。再比如說我們逛淘寶、天貓,久而久之,系統就會自動向我們推送相關產品,想一想,這背後,是他們對我們使用者個人資訊的掌握,包括我們的性別、年齡、經濟狀況、穿戴風格等,這是很可怕的。在微信上,我們經常遇見這樣一種情況,在我們開啟某個連結的時候,系統會自動彈出需要獲得我們使用者相關資訊的請求,而通常情況下,我們都毫不懷疑地選擇了同意;若是仔細追溯一下這背後的各種操作,簡直讓人後背發涼。

你以為你躲在一塊螢幕的後面把自己隱藏得很好,其實這螢幕正如一隻透明的玻璃籠子將我們和他們隔開,我們對此毫無察覺,其實他們早已透過這塊螢幕已經將我們看得一清二楚。

因此,在網際網路大發展的趨勢下,保護個人隱私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當然,難度也日益加大。

對個人隱私的保護,筆者之見,首先,國家一定要加強網路個人資訊保安立法,對非法洩露公民個人資訊和隱私的行為絕不姑息。然後網際網路使用者要提高警惕,不輕易相信網上的資訊、對個人的資訊也要注重保護不要隨意透露;潔身自好,不訪問不良網站;上網完了以後,儘可能清除痕跡。

總之,我們得清除,社交網路,甚至是網際網路,一方面方便了我們的生活,另一方面又出賣了我們的隱私;還是應該更多地關注現實生活,在現實中去突破自己,不應該在虛擬世界中去尋找存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