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文城>行政範本>調查報告>

幼兒園調查報告(集錦15篇)

調查報告 閲讀(2.95W)

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需要使用報告的情況越來越多,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語言要準確、簡潔。那麼一般報告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調查報告,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調查報告(集錦15篇)

幼兒園調查報告1

一,調研及範圍調研項目

首要包括:幼兒的教育觀念和教學策略,幼兒的教學課程結構內容,幼兒的教學目標與幾個方面。其中幼兒教師的教育觀念的轉變程度為首要之重,因為教師的教育觀念決定着教師的教育教學舉動。調研的對象範圍是我鎮5所的學前班,召誇朵朵幼兒園及召誇稚幼兒園兩所幼兒園。以來共聽了10節幼兒教師的課,同時為作好幼小銜接,加強學科間的,提高整合課程的技術,我聽了、、音樂、美術8節。由於這次是先聽國小課,接着聽幼兒園課,後來由於原因,有部分學校沒有走到,這將作為我今後的工作傳續。作為學前教育教師,從事這項工作十多年,談不上報告,只是自己在學前教育方面的一些看法,僅供參考。

二、調研目的意義

為進一步瞭解我鎮幼兒教育教學,為更好地實行而服務。

三、過程幼教教學狀況:

1、教學內容分為、、遊戲、、運動,貫串在、、大班、學前班四個幼兒教育階段。差別年齡階段,差別性別和幼兒探究的特點和規律在共性傍邊也有其個性。

2、教學結構:課程,研究性課程

3、目標:轉變觀念,加強幼兒園科學力度,探索在新型師幼關係中,如何創設幼兒主動學習的良好教育環境與適於教師與發展的制度,

從以上幾個方面來觀察,我鎮幼兒教師積極性比較高,在原有工作基礎上吸取英華,掌握新的教育教學技術,教師與幼兒之間是一種對話與的關係,在活動中讓幼兒嘗試在先,教師指導在後,理解幼兒的探索和探索舉動,推動幼兒按她們的邏輯與體式格局進行適當的探索。如在朵朵幼兒園李芳教師能幹的小手這節活動課中,教師不拘泥於教材內容的限制,充分考慮到幼兒的生活學習,使幼兒對自己的小手有更具體、更深刻的,並培養了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自豪感,圍繞小手這一常識點,通過兒歌、遊戲、等體式格局進行教學。

孩子語言抒發能力,使孩子在的活動中認識到小手的作用,通過讓幼兒動手製作,教師適時鼓勵、評價、加強了孩子愛的意識,從而使幼兒更加愛護小手,通過讓幼兒手印畫,感受手印畫的,激發起動手印畫的,展示作品時,讓幼兒進行簡單的評價,由此培養幼兒的審美能力,和大膽發言的,全般教學活動裏,得到的是和。隨着幼兒園探索型主題活動在我鎮學前班得到實行的同時,教師與幼兒之間的新型關係較為突出,在這類關係中,教師所承載的文化、經驗不是居高臨下的傾斜,而是平等的對話,不是灌輸,而是分享,活動成為配合探索新知和互相作用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佈滿與和諧,佈滿了創造和快樂

如在稚愛幼兒園趙關美教師我愛洗澡這節活動課中,教師與幼兒是一種對話與平等的關係,教師引導幼兒熟悉身板的差別部位,並能用身板的差別部位隨音樂跳舞,讓幼兒充分享受自由跳舞的樂趣,同時鼓勵幼兒大膽,探索用雙手有節奏地搓身板各部位的動作,並使動作具有愉悦感,從中培養幼兒愛洗澡,愛清潔的好習慣,和與人交流的能力。證實了探索性學習明明是幼兒教育中的一種富有力的活動。

幼兒園調查報告2

高尚的師德是素質教育對教育者的根本要求,也是教師身體力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迫切要求。隨着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對教師的師德要求更加廣泛,教師作為人類靈魂工程師的責任也更加重大。

一、開展幼兒園教師師德情況調查。

目的是進一步瞭解教師的思想,對本職工作的態度、價值取向、心態等狀況,研究加強師德建設的對策,有針對性地推進幼兒園教師師德建設,從而採取有效的途徑和方法,增強教師的師德修養。

二、內容與方法

我們對兩個聯合黨支部十所幼兒園96名教師進行了問卷調查,同時向支部所在園的10名園長作了問卷調查。通過調查瞭解教師對幼教工作的認識與態度,教師的教育觀、兒童觀、教師的自身素質、履行職責等情況,並彙總調查情況,研究加強師德建設的對策。

三、結果與分析

調查顯示,幼兒園教師無論在擇業態度、教育觀、兒童觀及自身學習提高上95%是比較好的,教師關注事業發展,擇業意識基本確立,擇業態度良好。16%教師認為教師工作是事業,78%教師認為教師工作既是事業又是職業,63%教師選擇當教師的原因是“我的理想”,27%教師選擇當教師是興趣愛好。在是否有願望做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的選擇中,32%的教師選擇“強烈有”,68%解釋選擇“有”,沒有一個教師不想當一名優秀教師。84%的教師認為教師愛崗敬業主人翁精神體現在“幼教事業的利益與幼兒園集體的利益就是自己的利益”、“幼兒園的事情就是自己的事情”,許多教師對幼兒園的期望是辦成一級幼兒園、示範性幼兒園或有特色的幼兒園。這些都説明教師熱愛幼教事業,具有積極向上的事業心和責任心,關注幼教事業的發展,這是搞好幼教工作不可缺少的良好教師羣體。

調查也顯示教師的價值取向重在事業,68%的教師認為工作中精神獎勵比物質獎勵更重要。在“你認為最需要激勵的方式”的選擇中,23%的教師選擇評選先進,56%的教師選擇展現自我,55%的教師選擇提供培養學習的機會,希望進一步提高自身的業務能力,更好地實現人生價值。

在教師教育觀、兒童觀方面的調查中可以看出,教師兒童觀正確。在對自我控制能力差、頑皮好動兒童的態度上,97%教師認為要盡力幫助教育,沒有認為要責怪家長訓斥幼兒的。93%的教師認為教師的天職是熱愛幼兒,選擇完成本職工作的僅佔7%。77%的教師認為熱愛關心幼兒的基本要求是關心瞭解幼兒、尊重信任幼兒、公平對待幼兒,但在確立現代教育觀上還欠缺,並有困惑。

教師重視自身學習,思想健康向上。調查顯示,教師關心時事政治,每天看報時間在1小時以上的佔71%,不看報的只佔19%,教師學習教育理論1小時以上的佔77%,半小時的23%,沒有一名教師不學習教育理論。擁有個人電腦的佔74%,每天平均上網時間達1-2小時的佔23%,不足1小時的佔18%,這説明教師十分重視信息的獲取,也十分重視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運用和提高。接受問卷調查的教師98%認為政治理論學習對自己的進步是有作用的,認為政治理論學習無作用的教師僅佔2%。教師的職業心態積極向上,選擇教好書育好人,淡薄個人名利的佔78%,選擇業務過硬搞好生活的佔43%,選擇認認真真教書,平平安安生活的佔40%,把教師工作看作是謀生手段的僅佔3%,有83%教師感到良好的學風的形成有賴於全園教工的共同努力。在處理個人和同事關係上,72%的教師選擇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寬容,38%的教師選擇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10%的教師認為理想中的教師應該是工作有責任心、詼諧幽默、沒有架子、隨和但也堅持原則的人。不少教師用“做個家長信賴、幼兒喜歡的老師”、“成為一名德才兼備的好老師”、“做一個精通業務,跟上時代步伐的好老師”等言語表達自己的心聲,説明幼兒園教師思想積極健康向上。從園長反饋情況看,教師中熱愛幼教事業的佔89%,教育觀與兒童觀良好的佔86%,能為人師表的佔89%,能履行工作職責的佔93%。由此反映出絕大部分幼兒園教師熱愛事業,有較強的工作責任心,能為人師表,在教育崗位上發揮着自己應有的作用。

幼兒園調查報告3

現在的社會比以前更發達,家庭也更加富裕。爸爸媽媽的工資不是1000元,就是XX、3000元以上。隨着社會的發展,學生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孩子們就可以隨心所欲的向爸爸媽媽討要零花錢了。可是,他們拿着這些錢到底想買什麼呢?我懷着疑問的心情,做了一份調查報告。

調查

我發現,麻辣和燒烤最受小朋友的歡迎。地攤周圍總是擠滿了人,弄得水泄不通。還有一些玩具也銷售得很快,比如説“變形金剛”、“芭比娃娃”、“戰鬥陀螺”、“庫洛牌”…….都是孩子們愛玩的玩具。也有些孩子喜歡和別人攀比,花錢去買比別人更貴、更漂亮的東西。還有些孩子拿錢去買惡作劇物品,去嚇唬自己的朋友。

分析

1、在學校裏,手拿麻辣和燒烤的學生隨處可見。或許,麻辣和燒烤就是讓學生亂花錢的罪魁禍首。

2、玩具是人童年時不可少的物品。玩具的開銷也佔用了我們學生的大部分零花錢。還有大多數學生喜歡把玩具帶到學校裏來。這樣不僅會影響學習,還會違反校規。

結論

經過我的調查,我得知,許多孩子差不多都是以買早餐的名義來討要家長的錢,然後去買地攤上的零食、玩具。這樣的行為不僅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而且會影響學習。

建議

我建議,學校應該採取更好的措施阻止這種現象再次發生,嚴格管理學生在校園裏的飲食情況,注意孩子們的健康。這樣才會讓祖國的花朵開得更加燦爛!

2.與幼兒園相關的調查報告

一、問題的提出。

近期,我發現我班近視的人逐漸增多,度數越來越高,佔我們班的40%。因此,我想知道近視形成的原因和預防近視的方法。

二、調查方法

1、通過上網調查,尋找一些有關於近視的原因。

2、通過多種途徑,瞭解預防近視的方法。

三、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

四、結論

近視形成的原因:

(1)看電視距離太近;

(2)書寫時的坐姿不正確;

(3)照明光線過強或過弱;

(4)長時間坐在電腦前;

(5)不合理飲食;

(6)遺傳因素或不認真做眼保健操……

五、建議與措施

(1)每天堅持做兩次以上眼保健操。

(2)讀書或寫字時做到“一尺”、“一寸”和“一拳”。

(3)不要再坐車或行走時看書,也不能躺着或趴着看書。

(4)儘可能少上網,少看電視。注意時間的安排,不能讓眼睛處於疲勞狀態。

根據上面的調查,告訴我們要好好愛護自己的眼睛,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幼兒園調查報告4

尊敬的家長:

您好!

為了共同教育好您的孩子,培養好祖國的下代,幼兒園特擬此問卷,瞭解您的心聲和看法,請您認真、仔細、如實填寫,以便我們更加完善管理,提高辦園質量。

1、教師接待你的孩子時是否面帶微笑、態度熱情?

A是 B有時態度較冷淡 C否

2、當你來接幼兒回家時,幼兒是否儀表整潔?

A是 B 有時 C否

3、當你的孩子三天以上沒來園時,班級教師是否及時同你聯繫?

A是 B有時 C否

4、您對班級生活護理工作是否滿意?

A很滿意 B較滿意 C不滿意

5、孩子在幼兒園生病,老師是否及時告知?

A及時告知 B有時告知 C不告知

6、您對班級保教質量的評價

A很滿意 B較好 C一般 D差

7、你把孩子送到我園是因為(可選多項)

A住得近 B環境設施好 C聲譽好 D教育理念新 E教育教學 質量高 F服務態度好 G管理規範

8、您認為幼兒園哪些方面讓您滿意( 可選多項)

A師資水平 B辦園的質量 C環境設施 D伙食 E服務態度 F生活護理 G課程設置 H孩子能力的培養

9、您最關心孩子在園的哪些方面 (可選多項)

A學習內容 B習慣培養 C生活情況 D情緒 E身體狀況

10、您對我園的伙食(平衡膳食)是否滿意?

A很滿意 B滿意 C一般 D不滿意

11、您對幼兒園的環境衞生滿意嗎?

A滿意 B比較滿意 C一般 D較差

12、您對幼兒園的安全措施滿意嗎?

A滿意 B比較滿意 C一般 D較差

13、您認為在幼兒園學國小的課程有必要嗎?

A很有必要 B沒有必要 C説不清楚

14、您覺得幼兒園的孩子學習一些超前的課程會對孩子的心理和生理髮育產生一些影響嗎?

A會的 B不清楚 C不會產生影響

15、您孩子晚上回家以後經常做的事?

A看電視 B閲讀 C聊天 D其他

16、您每天留出至少半小時與孩子交流、學習、遊戲嗎?

A經常 B偶爾 C從不

17、您認為孩子的教育最重要的是

A培養與人交往的能力 B個性品質

C從遊戲中學習綜合體能、智 D學習識字、計算

18、您是否願意參與幼兒園組織的活動?

A很願意 B有時間偶爾參加 C不樂意

幼兒園調查報告5

作為師範學院,學前教育的一名學生,我有必要到幼兒園見習一下,瞭解當前的學前教育的情況,熟悉幼兒園的環境與教學工作。於是09年暑假,我帶着青年人特有的蓬勃朝氣,走入社會,瞭解社會,深入社會。

教育,是人類的一種基本活動,是人類社會得以延續和發展的重要條件。近年來,學前教育事業有了很大的發展,呈現出良好的狀態,但也存在着一系列的問題,在暑假期間我深入幼兒園,體驗幼兒園生活,也簡介的作一份社會調查報告,報告總結如下:

調查人:xxx

調查時間:20xx年7月15—7月25

地點:

一、幼兒園的概況

我們市有很多幼兒園,有公辦幼兒園和私辦幼兒園之分。而且公辦幼兒園和私辦幼兒園也有着很大的區別。

1、幼兒情況

分類:全託——就是指全日,全夜,24小時都早幼兒園生活的幼兒。

半托——就是指白天在幼兒園學習生活,早晚都是由父母接送的幼兒。

年齡:

3—4週歲

小班;4—5週歲

中班;5—6週歲

大班

其父母收入情況:

兩人平均每月1500元,能夠負擔費用

2、收費情況

全託

90元/月;半托

60元/月

3、幼兒園的設備的情況

(1)教師佈置較符合幼兒園的大綱要求

(2)幼兒園佔地面積不算大,户外場地不夠

(3)玩具設備不齊,數量有限

(4)缺少音樂器材

二、調查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及針對的方案

1、當前教育存在一些現實的問題,不容樂觀,教材使用混亂,加重了幼兒園家長的負擔,多數園所除使用省教研室編寫的幼兒園教育活動教材之外,又不同程度的使用各種渠道的教材。教材使用的混亂,造成幼兒學習負擔加重,會出現幼兒懼怕上學,不願上學現象。所以教材對幼兒有一定的影響,幼兒的教材不能複雜,而且幼兒園的課程也不能亂開設,多給幼兒兒童開一些喜歡課程。

現在有些幼兒園條件簡陋,教師業務能力不強,有些園所佈局簡單,條件簡陋,室內佈置單調,沒有各種自然角,幼兒手中缺少必要的玩具,動手材料。建議室內養一些植物及花草等,不但可以淨化空氣,還能為幼兒提供自然教學依據,部分園所,發現教室秩序比較混亂。有的是因班額過大或過小,造成教室秩序混亂,有的教學方法過於單調或者違背幼兒教育規律,讓孩子們疲勞厭倦,不願意接受,情緒低落,教學效果差。這些問題都是當代學前教育出現的問題,這所幼兒園也有很多的問題,這所幼兒園的活動場地也不大,限制了小朋友們的户外活動,做遊戲一般都在幼兒户外的場地進行,遊戲室幼兒期最基本,最主要的活動。在遊戲中,幼兒可獲得知識,並有機會自由的表現自己,表達自己的感情,所以幼兒以遊戲為主。

我所在的這所幼兒園中確實存在很多的問題,老師們把對國小生的行為規範要求搬到幼兒園,往幼兒頭上套。比如對老師要絕對的服從,要聽話,上課專心聽講,不許開小差,玩小動作,説話,坐姿要端正,回答問題要舉手,課間要安靜的休息或做遊戲。這樣的要求對活潑好動的幼兒實在是太不合理了,這也許就是所謂的國小化得傾向,那麼,針對這一類情況,我們應該怎麼辦呢?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建立一支高素質,懂業務的幼兒教師隊伍,定期搞好幼兒教師的培訓工作,制定切實可行的培訓計劃。不斷提高教師業務基本能力及職業道德修養水平,要求幼兒教師養成講普通話,規範寫字的好習慣。同時在琴法、舞蹈、繪畫等技能方面不斷的提高水平,在教師職業道德方面,樹立良好的為人師表的形象,還要嚴格的把關教材的使用,加大對教材的管理力度,要尊重幼兒身心的發展規律和學習的特點,堅持以幼兒為本,關注個別差異,要以遊戲為基本活動。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教育活動圍繞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大領域組織展開。

還有一個重大的問題就是民辦幼兒園管理混亂。

20xx年3月,國務院辦公廳發佈了教育部等十部委《關於幼兒教育改革與指導意見的通知》,提出了今後五年(20xx年—20xx年)幼兒教育改革的總目標:“形成以公辦幼兒園為骨幹和示範,以社會力量興辦幼兒園為主體,公辦與民辦,正規與非正規教育相結合的發展格局,根據城鎮的不同特點,逐步建立起社區為基礎,以示範幼兒園為中心,靈活多樣的幼兒教育形式相結合的幼兒教育服務網絡”。

這一政策的出發點是科學的,但由於改革處於起步階段,在運行和整合等方面都作出了一些問題,造成了管理上空缺和混亂,主要表現在民辦幼兒園審批上,市政府5號令已明確規定幼兒園的主管部門,但由於婦聯,社區對幼兒園審批的標準不統一,管理權限

不清楚,削弱了依法行政的力度和科學性。教研指導工作,無從下手。更重要的公民個人趁虛而入,無證辦園,由於缺少教育,行政部門和業務部門的指導,監督和管理,在辦園中很難做到按幼兒教育的發展的規律實施科學而有效的保育和教育。他們往往以盈利為目的,急功近利,視幼兒的身心發展於不顧,一味的迎合一些“望子成龍”的家長,提前開設國小一年級課程,導致“幼兒園的國小化”直接影響了國小教育均衡和實時性。

國小幼兒園過度不完善

八十年代中後期,由於幼兒教育機構數量不足,不能滿足更多學齡前兒童入園的要求,因而一段時間裏,從國家到地方鼓勵國小舉辦學前班,但隨着教育的發展,國小學前班,已經不符合現在的學前教育的發展需要,向幼兒園過度是近時期的重點。

多數國小幼兒園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問題,如:

一些學校的領導觀念還沒有轉變,致使轉制後的幼兒園依舊是學前班的管理模式,可謂“換湯不換藥”。

有的學校幼兒園存在幼兒手背後,留家庭作業,發試卷測試等現象。

個別幼兒園的教學內容設有以“五大領域”為主,居然有的在教一年級的課程。

普遍缺少專業幼兒教師,沒有達到每班配兩名教師,更沒有保育員。

部分國小幼兒園食堂設備部齊全,桌椅高度不符合要求。

農村國小幼兒園,由於資金的不足,辦園條件非常簡陋,玩教具,大型户外對遊戲器材及幼兒讀物不夠,衞生盥洗設施都不具備,室外遊戲與國小生同處一處,存在安全隱患。

2、師資隊伍不穩定,影響學前教育發展

《教師法》明確規定:幼兒教師享有與中國小教師同等地位和待遇,但是實際工作中,特別是近幾年,幼兒教師隊伍不穩定造成了一系列的問題。

(1)目前,幼兒教師工資不是太高,導致幼兒園缺少專業的老師。

(2)用於缺少專業的幼兒教師,很多不具備,、幼兒教師能力和資格的非專業人員走進幼教隊伍中,且這些受僱的非專業教師流動性很大,師資培訓和業務指導無從着手,致使幼兒教師隊伍整體素質下降。

(3)由於幼兒園體制的不穩定,造成幼兒教師新生力量不足,現有幼兒教師年齡老化,直接影響了教育教學。

(4)國小幼兒園沒有幼兒教師的編制,絕大多數都是外聘的,臨時教師或退休國小教師,這根本不符合學前教育要求,即使,是國小的在職教師也不是幼兒教師的編制,都是國小教師的資格。她們也不願意參加幼兒教師的教研與培訓活動,可以説貫徹《綱要》在國小幼兒園也是一紙空談。

三、關於加強我們學前教育工作的建議

1、建議各級政府嚴格執行(國辦發20xx、13號)文件,(黑政辦發20xx、34號)文件的精神,儘快解決公辦園的專制問題,提高幼兒教師現有的地位和待遇,更充分發揮公辦園和專業幼兒教師的示範引領作用。

2、各級政府要求加強民辦幼兒園的建設,將其納入到基礎教育的經費投入,設立學前教育專項經費,逐步改善辦園的條件。要充分認識在國辦園在學前工作中的導向作用,發展和壯大辦園的規模。促進學前教育事業的發展。國家規定,國辦園不能撤,停,並,轉,公辦幼兒園的專制需經市教育局報省教育方審核批准。各級政府和辦園單位都需把學前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使師資配備逐步走上專業化,規範化的發展軌道。

3、針對目前民辦幼兒園辦園不規範的現狀,各相關部門要根據適合本地區的民辦園規模,標準,並加以論證,保證實施。在此基礎上有針對性的組織協調地方相關部門聯合檢查,對達不到的辦園標準的徹底查封,對符合標準的重新登記,統一教材,建立民辦幼兒教師繼續教育培訓制度,試行持“雙證”上崗(崗位合格證,教師資格證)並形成定期檢查制度,在民辦園中評選示範園,開展評優,評先活動,在審批註冊,分類定級。教師陪訓要與公辦園具有同等的地位,真心做到讓家長放心,社會滿足的學前教育。

4、各級教育行政部門進一步提高對學前的重視,利用教育資源整合的有利契機,將其納入資源整合,繼續完善地方負責,分級管理和有關部門分工負責的幼兒教育管理體制,配備專職行政管理和研究指導人員,加大學前教育培訓工作的力度,全面促進《綱要》的貫徹實施。

四、調查後的感悟

在參與這次的調查,我感悟很多,也對當前的學前教育存在的這些問題頗有點擔心。學前教育的就業率高,這是我這個學前教育的學生感到很高興,而且多數的幼兒園不傾向於

本科學歷,二更熱衷於大專學歷。但我們要全面的發展,提升自己的能力,爭取做個更好的學前教師。

社會對幼兒園和老師的要求在不斷的提高,致使教師自身的素質收到嚴峻的挑戰。於此同時,面臨的壓力也在不斷的加大,同時,在社會上和教育界也產生了一些問題,有些觀點給我們在校的學子們造成了思想上的動盪。

雖然當代學前教育在教材和管理等方面存在很多的問題,但是社會在發展的過程中也提出了針對這些問題的方案和建議,我們這些學前教育的學子們更應該注重這些問題為學前教育的發展出一份力,為那些祖國的花朵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娛樂的環境。我們要用更多的方法教導孩子們真正的做一個合格的幼教。

暑假的這些日子,我想了很多,對學前教育也有了新的認識,對當前學前教育的狀況也有了瞭解,瞭解了很多,也感悟了很多。我想,我會在大二的這個學期更進一步學習,尤其是我的主修,琴法,舞蹈等,立志做一個出色的幼教。

幼兒園調查報告6

在對幼兒進行品德教育時,我們常發現有的幼兒道德認識與道德行為不相一致。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怎樣才能使幼兒的道德認識與道德行為相一致呢?為此,我們做了認真的調查和分析。

一、調查方法

我們在全區調查了區屬不同性質的幼兒園。調查對象:中班4-5歲幼兒200名。調查以開封市品德教育評估標準以及我區中心教研組制定的評估標準為依據。調查方法是採取隨機抽樣,以問卷為主,兼聽、查、看等方法相結合進行。

二、調查結果與分析

從調查結果看,幼兒回答是令人滿意的,回答問題正確的佔幼兒總數90%以上。如回答跟爸媽上街要不要買東西?為什麼?如果不買怎麼辦?正確率高達98%。由此可見幼兒對道德行為的好壞是能正確分辨的,説明幼兒園對幼兒進行品德教育是有成效的。

為了弄清孩子的真實表現,我們又對其中50名幼兒進行了家庭調查。從調查結果看,幼兒的道德行為表現是很不理想的,幼兒的道德認識與行為是嚴重脱節的。如對幼兒提問的第一個問題客人來了怎麼辦?客人走時怎麼説?有一位幼兒這樣回答:客人來我把他請進屋,然後給他倒水,再給他拿水果吃。客人走時我對他説再見,歡迎你下次再到我家來玩!這樣的回答,誰聽了都會滿意。可是,這位幼兒的媽媽卻説:這孩子,家裏來客人他什麼也不説,有時讓他説他也不説。如再問一幼兒:跟爸媽上街時要不要買東西?這位幼兒説:不要他們買。為什麼不要買呀?老師説不要亂花零錢。街上有些東西不衞生。可我們在問她奶奶時,奶奶説:我們這孩子真沒辦法,只要帶她上街,看見什麼要什麼。如果不買她就哭。

在調查中我們還發現,在10%的教師家庭中,幼兒道德認識與道德行為相統一的佔80%(5人中有a人是一致的);在24%的幹部家庭中幼兒道德認識與道德行為相統一的佔50%(12名中有6人是一致的);在50%的工人家庭中認識與行為相統一的佔19%。(26人中只有5人是一致);其他家庭中幼兒的認識與行為相統一的更少。總之,從對50名幼兒調查中,認識與行為相統一的只佔3%左右三、值得我們注意的幾個問題幼兒道德認識與道德行為的相互脱節,應該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如果忽視了這一點,我們的品德教育將會成為一句空話。

教師對幼兒的教育不僅使孩子具有一定的道德認識,更重要的是使這些認識轉化成他們的行為。我們認為對幼兒進行品德教育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培養幼兒良好的道德情感對幼兒進行道德品質教育時,要對他們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持之以恆,導之以行。在使幼兒明白道理的同時,着重從培養幼兒的道德情感入手,使幼兒懂得:遵守道德規範,不能光從自己的主觀願望出發,想幹什麼就幹什麼,不想幹什麼就不幹什麼,而要使自己的情感符合道德規範。同時,及時糾正幼兒從自己的感情出發,不自覺地做出不合道德要求的事。教師和家長在教育幼兒時,要以自己良好的道德情操去影響他們,要以情育情,豐富幼兒的道德情感,這樣才能有利於幼兒良好行為的形成。

2.當前獨生子女增多,作為父母應切實負起第一任教師的責任幼兒在家時,父母要進行必要的道德教育,更要成為幼兒的榜樣,一言一行要為幼兒樹表率,同時還要注意對孩子嚴格要求與尊重孩子相結合,要善於發現孩子的優點,不失時機地進行肯定與表揚,從而養成幼兒良好的道德行為。特別是孩子在家時,家長要鼓勵孩子克服困難,儘量多做一些他們能做的事。父母不要大包大攬,在孩子做的過程中要及時加以提醒和指導。如早上穿衣、戴帽,要讓幼兒自己動手,不要因為家長急於上班或爺爺奶奶的疼愛,而替孩子穿戴。

3.建立幼兒園與家長聯繫制度,取得二者教育的一致性現在幼兒園每個班都有與家長的聯繫,但真正聯繫的似乎不多。因此幼兒在家裏的表現老師不知道,幼兒在幼兒園的表現家長不知道,這樣就很容易造成教育的不一致性。所以對幼兒進行品德教育時,要切實加強與家長的聯繫。幼兒園的教育內容與要求要讓家長知道,幼兒在家裏的表現也要及時反饋給教師,教師應針對幼兒在家裏的表現,有的放矢地教育幼兒。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真正教育好孩子。

4.家長要有選擇地帶幼兒參加社會活動隨着改革的不斷深入,一些家庭的社會交往逐漸增多,所以社會上一些人的不良行為也會直接影響幼兒,對幼兒道德行為的形成產生不良影響。因此,父母要有選擇地帶幼兒參加社會活動,有選擇地看一些電影、電視,有選擇地去一些文化娛樂場所,同時,還應對幼兒聽到和觀察到的不良社會現象,告訴幼兒哪是好,哪是壞,應該怎麼做,不應該怎麼做,逐漸提高幼兒分辨是非的能力。

5.創造良好的家庭和社會環境幼兒園要適當開辦類似專題講座性質的家長學校,不斷提高幼兒父母的自身素質;爭取社會力量,為幼兒為大家創建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以促進幼兒道德行為的形成。

幼兒園調查報告7

一、 調查簡述

幼兒是祖國未來的希望,幼兒教育與安全一直是社會關注的問題之一。幼兒教育問題一直未得到切實的解決,幼兒安全事故頻率呈上升趨勢,幼兒園安全是指孩子在幼兒園期間,由於某種偶然突發的因素而導致的人為傷害事件。就其特點而言,責任人一般因為疏忽大意過失失職而不是因為故意而導致事故的發生。幼兒園安全與每個師生、家長和社會有着切身的關係。90年世界衞生組織發佈報告,在世界大多數國家中,意外傷害是兒童青少年致傷、致殘的最主因。在我國,學齡兒童的意外傷害多數發生學校和上學的途中。幼兒園安全問題已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問題。保護好孩子,使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意外事故減少到最低限度,已成為幼兒園教育和管理的重要內容。為了解當前幼兒教育與安全現狀,我特此對唐山一家幼兒園為例展開調查。

 二、 調查內容

(一)家長在孩子的入園安全時,幼兒園首先要做的,就是設置九大安全屏障

1、“晨檢”

可以防止孩子將傳染病及危險物品帶入幼兒園。包括: 詢問在家飲食、睡眠情況,有無不適;檢查孩子是否發燒、感冒;查看精神是否良好,五官、皮膚、眼結膜有無異常;檢查孩子是不是攜帶了可能造成外傷及引發意外的物品、器械入園。

2、嚴格的接送制度

在大多數幼兒園裏,家長接孩子時必須持有接送卡,經門衞核實後方可出入幼兒園。委託他人接送時,需要事先通知園方。

3、安全預案

針對火情、停電、設施設備損壞等情況設有完善的預案,制定安全疏散演習計劃,讓孩子熟悉安全疏散線路。

4、膳食安全

到持有衞生許可證的經營單位採購食品。食品有專人分類、分架、隔牆、離地存放。生、熟板,洗滌池(盆)與洗菜池(盆)嚴格分開。

5、設施安全

園舍建築的邊沿及拐角處處理成圓滑角,樓房加有防護網,電源插座與地面距離不少於1米,有必要的消防器材。

6、定期的安全檢查

消除園舍、活動場地、活動器具、玩具、用具的安全隱患。

7、定期體檢

入園前必須進行全身體格檢查,合格後方能入園。入園後,每年體檢一次,離開園所3個月以上或有肝炎接觸史的孩子經體檢證實健康後方能回班。

8、健康、專業的工作人員

幼兒園的工作人員每年必須進行一次健康檢查。體檢合格才能上崗。從事飲食工作的`人員要接受有關兒童營養及食品衞生方面的專門培訓。

9、安全主題教育活動

幼兒園會設計一系列教學活動增加孩子的自護能力,比如,“開門、關門要小心”,“安安全全過馬路”、“着火了怎麼辦”等。

(二)安全教育的支持者--家長、社區

幼兒園的安全工作,安全教育的目的,就是保障兒童的安全,這不僅僅只是幼兒園及教師的任務,家長和社區的參與也是必不可少的,與家長的溝通,社區資源的共享等都是幼兒園安全教育順利進行的前提。許多到國外幼兒園參觀的中國教師看到外國孩子拿着鋸子或斧頭等尖利的工具正在認真地敲着釘子時,都會瞪目結舌、驚歎不已:因為這在中國是絕對不可能的,即使教師提供這些工具,家長也決不會同意孩子使用。這就是我們的家長與國外家長在“什麼對孩子是安全的”這一問題存在的觀念上的差異,這就是導致了與家長溝通時的不同成效。

(三)幼兒園意外事故出現後怎麼辦?

寶寶在幼兒園發生意外事故,是媽媽覺得傷心,幼兒園老師覺得棘手的事情。雖然誰都不願遇到這個問題,但是一般的碰傷、摔傷等,在幼兒園裏還是時有發生。

安全教育是幼兒園最重要的常規工作之一。對幼兒園來説,不允許有重大傷害事故發生,比如:大骨折、大外傷(有後遺症)、輕度燒傷等。一般的責任事故也不能出現。實際上幼兒園事故的發生率是很低的,但一旦發生了,對家長就是百分之百地無法交代。雖然媽媽自己帶孩子活動時也會發生意外,但幼兒園方面,即便是寶寶受了很微小的輕傷,對帶班老師的考核也是非常嚴格的,對老師的評選、晉級通常會起到“一票否決”的作用。最好的老師可以保證教學幾十年從沒有被家長投訴,但不敢保證幾十年教學中她所教的孩子沒有被磕碰的。

問題分析:寶寶在幼兒園發生事故的原因,不外以下幾種:

1、幼兒園裏存在一些不安全隱患。硬件上的有:用具用品放置不當,玩具設施不符合安全規範,門衞管理疏漏,房屋建築不適合幼兒活動等。軟件上的有:老師教學經驗少,組織活動的能力差,該提示的沒提示。個別老師安全意識淡薄等。

2、寶寶身體發育尚未成熟,大腦對身體動作變化不能做出相應的靈活反應。還有,寶寶生活經驗缺乏,對自己行為將會產生的後果沒有預見性。

3、媽媽的錯誤觀念為寶寶安全留下隱患。有的媽媽熱衷於給孩子扮酷,給孩子穿上厚底鞋、緊身褲等,使孩子活動不便,活動時易失去平衡。也有的媽媽為了省錢,給孩子穿大了好幾號的鞋子,也使孩子容易摔倒。孩子的好奇心很重,很多時候不知道危險。為了保證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安全,使孩子順利成長,做為家長應積極配合幼兒園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

三、 調查結論

在社會實踐中,對幼兒園安全工作進行了全面、認真、徹底的調查,幼兒園安全保衞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幼兒園的安全形勢不容樂觀,警鐘還須長鳴,安全工作要常抓不懈。在今後的工作中,還要積極開展師生安全意識和自我防護意識教育,強化安全防範意識,增強安全防範能力;不斷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不斷提高安全保衞工作水平,以促進教育事業以至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幼兒園調查報告8

一、調查背景:

《幼兒園工作規程》和《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以下簡稱《綱要》)中都明確地指出:“遊戲是幼兒園的基本活動”、“…….”很明顯,幼兒教育已經走向開放的教育,時間、空間、教材、結構的開放,完整幼兒的培養、整合教育的出現,遊戲化、生活化的課程模式等等,都提倡為幼兒提供開放、豐富而且多樣的環境,允許幼兒自由選擇、自主學習。

區域活動作為幼兒園遊戲的典型代表,源自於開放教育理念,是以個別化學習為前提,將活動室佈置成幾個學習區,設置充分的教具,玩具等,讓幼兒觀察、取用、探究,最終的目的是為幼兒未來生活打下基礎,並藉此豐富幼兒想象力,培養他們自主、解決問題、表現自我及同伴友好相處等能力的遊戲形式。於是,區域活動幼兒園中廣泛地開展起來並深獲幼兒的喜愛。不少幼兒園或以此為主要活動形式,或做為主題單元教學的輔助,都在嘗試着區域活動這一模式。

近年來,我們從各類幼兒園發現,區域活動在運用的過程中已有了各種可取的經驗出現,但也還存在着一些缺失,有必要引起廣大一線教師的注意。為了瞭解和掌握目前各級各類幼兒園區域活動開展的現狀,及時發現問題與困惑,並從中分析原因、提出可行性建議,特開展本次“幼兒園區域活動調查”。籍此,進一步引起廣大幼教工作者對幼兒區域活動的重視,為貫徹和落實《綱要》精神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二、調查目的、對象與時間:

1、目的:本次調查將對三類不同性質幼兒園教師對區域活動開展的意義、頻率、時段、模式、內容、材料提供、運作狀態、評價作初步瞭解摸底,以明確區域活動開展的主要困惑及障礙,有待於通過專業研究小組成員的通力合作,引領不同類型的幼兒園教師結合地域、園況、班況實際,提高區域活動的組織和領導策略。

2、對象:

部分縣市區各級各類幼兒園。

3、時間:20xx年7月

4、步驟:

第一階段 20xx年7月 設計調查問卷

第二階段 20xx年8月 發放調查問卷

第三階段 20xx年9月 回收問卷、閲卷、統計整理數據、研討

第四階段 20xx年9月 撰寫調查報告

三、調查方法:

問卷法。

四、調查結果:

本次共發放問卷份400份,回收有效問卷337份,其中公立園140份佔35.6%、集體園150份佔40.1%、個體園120份佔48.4%。

經過遊戲組成員將近2天時間的閲卷、數據統計和整理,我初步得出以下調查結果-----

1、教師對區域活動的認識之現狀。

從問卷顯示:三種性質的幼兒園教師對在幼兒園開展區域活動的重要性已經均有足夠的認識,有將近95%以上的教師認為“開展區域活動很有必要”、“區域活動對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具有積極的意義”。

但是,我們也驚訝地發現:在公立、集體園中有部分(3%左右)教師認為幼兒園的區域活動可有可無!這令我們感到不可思議。更值得思索的是公立園還有小部分教師認為沒有開展區域活動的必要,個別集體幼兒園的領導對區域活動開展的重視程度不足,在園務管理中竟然未作開展區域活動的要求。

三類幼兒園都不同程度存在着因教師的精力不足而未開設區域活動的現象,而個體園未開設的較大原因是受場地的限制和教師素質能力方面的原因。

2、區域活動組織的現狀。

(1)活動時間與次數:幼兒

園均能把區域活動作為幼兒在園遊戲的主要形式,公立園每週開展2~5次的區域活動軍比較正常,所佔比例較高;集體園和個體園較公立園開展區域活動的頻率就相對顯略低。而集體和個體園隨機性開展區域遊戲的比例就相對較高,分別達30.3%和46.2%。

同時,數據顯示:各類幼兒園開展區域活動的時間都比較靈活,能充分利用幼兒在園的一日生活的各個空隙。相對集中的時間在晨間、課間、離園前和上下午的整塊時間。

(2)區域活動的形式:由於目前幼兒園開設的多為主題課程,因此三類不同性質的幼兒園都有較大比例的幼兒園以主題和自由活動的形式開展區域活動,並有60%以上的園所已能將區域活動作為集體教學活動的延伸。而個體園以主題形式開展遊戲的比例就略偏低。

3、區域活動的內容與材料之現狀。

在調查中發現,大部分幼兒園區域活動的內容多數源自《綱要》和課程目標,且能從觀察和發現幼兒的興趣,選擇促進幼兒發展的遊戲內容,但也有近12%左右的園所在區域活動內容的選擇上還存在一定的隨意性。三類性質的幼兒園均已不同程度地將區域活動的組織和領導以課題的形式實施行動研究,並都能注重將區域活動作為班級自主嘗試活動;公立園和集體園更注重將區域活動作為規定性的遊戲活動,而部分集體園(佔15.5%)對區域活動的認識不足,是以應付性暫留的態度看待區域活動的存在。

在區域活動材料的投放上,各類幼兒園均有較大比例的園所能注重按遊戲的計劃和幼兒的需要更換合適的材料,但也存在不少的幼兒教師根據自身的精力更換和投放遊戲材料,另人驚訝的的有為數不少的公立園教師(佔3.9%)從不更換材料。

4、區域活動的評價之現狀。

對於區域活動的評價,各類幼兒園更注重區域活動後的評價,同時也伴以活動過程中的評價,且有較大部分的以能以師幼共同參與的形式進行遊戲的評價,但還是有不少的教師以自己為主開展遊戲的評價。

五、思考和建議:

1、對區域活動的作用應有更清晰的認識。

各類幼兒園的領導和教師必須認真學習領會《綱要》的精神實質,提高幼兒園開展區域活動對幼兒身心發展重要性的認識,並以《綱要》的精神指導區域活動的組織和領導,真正理解區域遊戲與幼兒自主發展的辨證關係。

尤其作為具有示範作用的公立幼兒園,更加應當重視區域活動,從上至下地引領各級各類幼兒園科學有效地開展區域活動!

2、教師對區域活動理念需要有全方位的理解。

區域活動這一活動模式,幼兒教師更多的是通過參觀學習、吸取外來模式所得到的,看看別人開展的效果挺好的,於是,自己也照着設置各種區域。較少系統地思考該模式的理論依據是什麼?我們為什麼採用它?是全盤照搬就可以呢?還是借鑑思想精髓,結合本園、本班實際進行嫁接呢?教師往往是較膚淺地學習他人的表面形式,這樣常常導致表面看起來似乎有那麼一回事,其實難於從區域的規劃設置、運用中的指導等方面達到開放教育所追求的“鼓勵並提供幼兒自主並達成個別化學習的機會”這樣的一個目標。

開放教育是一種存在於內心的理念、態度。教師如果沒有理念的支持,不能相信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僅僅有一個開放的空間設計,就只是流於形式而已,任何的改革都必須根植於理念,因為實踐是理念的鄣顯。我們認為在區域活動理念方面,老師們還有待進一步全面學習提高。各級各類幼兒園要重視通過園本教研提高教師組領導區域活動的能力,改變區域活動形式的隨機性、活動主題內容的隨意性,使班級教師將幼兒的發展放在一切教育工作的首位,將區域活動作為班級自主的、適合滿足幼兒現階段學習及探索興趣的平台。

3、教師在區域活動中對自己角色的把握要有分寸。

在本次調查中,對於開展區域活動的困惑這個問題上,許多教師在提到最多的是“教師在區域活動中的指導”。對此,我們提出一些建議:

區域中幼兒是主體,教師是輔導者,這樣的模式尤其明顯,這對教師的專業及經驗要求較高,教師首先是觀察者,需要關注幼兒的情緒行為。環境與幼兒間的互動,比如,幼兒操作時為何皺着眉頭?是否碰到困難為什麼那個學習區老是很亂,是不是不方便整理?------除此外,教師還是引導者,參與者、協作者,將教育目的藏而不見,與幼兒亦師亦友,也可以和幼兒在某個區域玩,不過介入及退出應把握好。作為協作者,當發現幼兒獨立活動產生困難時,給予適當的幫助,但並不是代勞。再者很重要的一點教師也將自己做為學習者之一,只有這樣才能給幼兒更大空間,在自由氣氛中達到學習目的,開放教育講求的是理念及態度的落實,教師的行為不符合開放教育的精神,那麼規劃的環境也將失去生命力。

4、各幼兒園可以因地制宜創造性地開展區域活動。

在目前的條件下,許多幼兒園的硬件設施、場地等相對不是太理想,但幼兒園要善於利用現有的辦園條件,挖掘潛力,積極開拓和創設活動性的區域遊戲角,以滿足幼兒遊戲活動的需要。區域的數量、規模可以針對自己的特點進行設計,內容、形式可以根據幼兒的興趣進行選擇,以真正實現遊戲為幼兒基本活動的目標,最大限度地發揮區域活動對幼兒發展的價值!

5、幼兒教師的任務任重而道遠。

通過本次調查研討,我們感到肩上的擔子沉重!我們有責任在幼兒園遊戲的開展和發展上起好引領的作用!但是畢竟我們的能力和水平有限,目前的研討還只停留在調研的層面上,對於廣大一線教師在遊戲理論、理念和實踐的指導是遠遠不夠的!

因此,殷切地希望我們的老師能夠不斷提升自己的理論素養、不斷地豐富自己的實踐經驗。有理由相信,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對幼兒園遊戲的研究將步入更高的境界!

幼兒園調查報告9

秦都品格奧林匹克幼兒園膳食營養調查分析 學齡前兒童處於生長髮育的關鍵階段,其營養膳食狀況處於保障兒童身心發育,預防疾病和長期健康水平等方面有着重要意義。近年來我國的膳食結構、飲食行為、食物加工方式等發生了很大變遷,為了解幼兒園兒童營養膳食水平,有針對性地做好幼兒園兒童膳食指導工作,特對我園各年齡階段幼兒作膳食調查。

一、對象和方法

1、對象:我們幼兒園餐點實行的是三餐兩點制,大班組抽出幼兒100名,中班組抽出幼兒100名,小班組抽出幼兒100名,小小班組抽出幼兒50名。

2、方法:對20xx年10月第二週的帶量食譜進行抽樣調查。按稱重法逐日進行調查,並輸入電腦營養分析軟件計算每日每人攝入量。

二、結果:

1、主要營養素攝入量經營養分析,計算出每人每日各種食物的平均攝入量,主要營養素的供給情況見表可見營養攝入量達到或大於ROA的有熱量,蛋白質,鐵。在微量元素和維生素攝入方面Vc、鐵、鋅都有不同程度的缺乏。

2、營養素供熱情況從營養素供熱情況看,三大營養素脂肪,糖、蛋白質供熱比例屬正常範圍。 三、討論

1、本次營養調查表明我園的膳食營養水平能基本滿足學齡前兒童生長髮育的需要,但Vc、鋅、鐵還有不同程度的缺乏,在下次的食譜中,我們會改進不足,全面滿足學齡前兒童生長髮育所需的營養素。

2、兒童健康和生長髮育有賴於充足的營養素的供給,本次營養調查的結果説明我園的膳食營養結構還存在着一些問題,而食堂操作人員也是至重要的,因為他們是帶量食譜的實施者,負責質量把關和具體加工。其業務水平和膳食營養水平密切相關。以後我們會定期在幼兒園中開展營養調查和培訓,真正做到食譜帶量準確,膳食營養結構全面,均衡,適量。

幼兒園調查報告10

遊戲是幼兒園的重要教育手段,幼兒園對實施的全面發展教育主要是通過遊戲來實現的。幼兒遊戲能夠促進幼兒德、智、體、美各方面的發展,對幼兒園的發展更是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通過這次的調查,情況彙總如下:

1、每天保證幼兒的遊戲時間:2小時以上(80%),1小時以上(20%)分析:大部分教師能夠保證孩子的遊戲時間,足夠的時間和空間是滿足幼愉快遊戲的基本保證。我們每天必須保證有2小時以上的遊戲時間。提供儘可能多的安全的活動空間,教室、走廊、陽台、樓梯拐角、室外場地等諸多場所。

2、你認為孩子們最喜歡的遊戲是:晨間遊戲(100%)、教學遊戲(80%)、區域遊戲(60%)、自發性遊戲(100%)、其他遊戲(90%)分析:當遊戲被引入幼兒園,作為幼兒園的基本活動,遊戲就有了兩類:一類是幼兒自主的、完全由幼兒自動發起的、以遊戲本身為目的自主遊戲;一類是教師組織的,以完成教育教學任務為目的的手段遊戲或教學遊戲。這個選項很明顯地看出幼兒對自主性的遊戲是非常喜歡的,也就是説孩子們有他們自己的想象空間,更願意自發地組織一些自己喜歡的遊戲,而對於老師安排的常規遊戲興趣反而不那麼高,作為教師,我們更應該多多觀察孩子,看他們真正需要什麼。

3、區角活動等同於遊戲:是的(100%)

4、你經常跟孩子一起做遊戲:是的(100%)分析:孩子喜歡大姐姐勝過老師,所以我們應該把自己放在和孩子同樣的高度,和孩子共同參與遊戲,做他們的朋友,而不是指揮官。

5、你經常閲讀遊戲教材:是的(100%)分析:理論結合實踐是非常必要的,老師應該多多學習先進的遊戲理念,結合到教學工作中,設計出更適合孩子的遊戲活動。

6、大班還要開展創造性遊戲:需要(100%)

7、對孩子自主的遊戲,你有沒有經常設法理解它的興趣點和意義:是的(60%)、不是(20%)、很難説(20%)分析:自主遊戲是幼兒帶着興趣、自主地、積極地作用於環境,動腦動身,創造和展開活動的整個動態。在自主遊戲中,幼兒體味成功感,挫折感,嘗試解決衝突,滿足情感交流,積累各種體驗,獲得身心和諧發展的基礎能力。幼兒遊戲着,即學習着。幼兒的個性應得到廣泛的發展,這包括促進其想象力、主動性與自主性的發展。自主遊戲給幼兒以機會,選擇遊戲方式與遊戲夥伴,並決定遊戲進程。這種遊戲形式有利於孩子獨立性的發展……自主遊戲應該受到我們教育者的重視,我認為自主遊戲即幼兒在一定的遊戲環境中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要,以快樂和滿足為目的,積極主動的活動過程,這一過程也是幼兒興趣需要得到滿足,天性自由表露,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充分發揮和人格健全的過程。

8、為幼兒遊戲的新主題留出新空間:有(80%)、沒有(20%)分析:不少老師認為現在能把課上好就不錯了,還管什麼遊戲,更別説新主題的遊戲了因此,大部分老師選擇如果有時間的話就為孩子留出時間和空間,小部分的老師認為這可以做為活動的延伸,放到放學後或者休息時間和家長共同來完成。我覺得這是部分老師的錯誤認識,總是重課程、輕遊戲,要逐步改變老師的錯誤觀點。

9、遊戲中是否要提升幼兒的經驗:需要(80%)、不需要(20%)分析:在實際工作中我們對遊戲存在着片面的認識和指導,忽視幼兒的自主自發生成遊戲,強調教師的設計;忽視幼兒自由的表現,強調遊戲的統一表現;忽視遊戲過程,強調遊戲結果。教師在幼兒遊戲中,對指導尺度的把握有困惑。如,當教師看見扮演媽媽的幼兒燒飯不象樣時,主觀地讓其看老師的示範,再讓該幼兒照着做一遍。這是教師對遊戲進程進行的不恰當干擾,從根本上剝奪了幼兒自主自由遊戲的權利。孩子的餓經驗應該有他們自己去獲得,而不是有老師強加於他們的,根本的原因還在於教師對遊戲本質認識的偏差,一定程度上也是由於缺少遊戲理念向遊戲實踐轉化的操作技術,使教師在遊戲理念向遊戲實踐的滲透轉換中表現出相當的不適應。因此,要改變現實存在的弊端,關鍵要理解遊戲的實質,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術,提高遊戲的理論和實踐水平。讓教師正確認識幼兒的遊戲活動,掌握實際的操作技能,解決實際工作中的難點。

10、不斷重複是一種低水平遊戲:不是(100%)通過以上調查和分析讓幼兒老師知道遊戲的重要性以及培養幼兒的自我遊戲和幼兒對遊戲的興趣。

遊戲幫助幼兒擺脱自我中心。遊戲對幼兒的誘惑,會使他們控制自己的行為而遵守規則,也讓幼兒從新的角度看問題。例如:遊戲"網魚",它的規則是,每個幼兒邊念兒歌邊一個一個從"漁網"下鑽過。但是,頑皮的幼兒難以遵守,老師請幼兒講講遊戲的規則。頑皮的孩子為了能再次參加遊戲而只能遵守遊戲規則。遊戲的興趣使幼兒愉快的服從遊戲規則,約束自己。使幼兒在遊戲中學會與人交往、協商、謙讓、解決糾紛、遵守規則等社會行為,可以彌補獨生子女家庭中缺少同齡夥伴的不足。

遊戲是兒童主要的活動,能給幼兒帶來愉悦的情緒體驗,可以促進兒童身體、認知、社會性、情緒情感等各方面的發展,對兒童健康、和諧成長具有重要的影響。

幼兒園調查報告11

一、概念界定

銜接:銜接是指兩個鄰近教育階段之間在教育工作上的相互銜接,它們應該在教育目的、任務、內容、方法、組織形式等方面互相銜接。 幼小銜接:幼小銜接是依照兒童身心發展的特點,協助兒童順利地從幼兒園

階段過渡到國小階段。幼小銜接是兒童身心發展的客觀需要,是由兒童身心發展規律決定的,它主要包括外在學習環境的銜接和兒童內部精神的銜接。幼兒園和國小有不同的教學風格和不同的文化,既相互區別又相互聯繫。[2]

二、幼小銜接的現狀

錢玲玲在《宏觀視角下的幼小銜接工作淺述》中提出幼小銜接一般並不作為幼兒教育的顯性內容存在於幼兒園的工作中,而且,一部分幼兒園僅是為了應付教育主管部門提出的要求,因此幼小銜接工作有一定的被動性,不顧教學規律忽視幼兒成長特點,認為幼小銜接僅僅是幼兒園單方行為。[3]除此之外,王芳在《基於有效雙向互動談幼小銜接教育》中談到,幼小銜接思想有共識,行動有偏差;知識內容銜接上缺乏系統性;銜接策略上不夠務實;缺少系統的銜接操作方案。

三、幼小銜接存在問題

1) 幼小銜接國小化現象嚴重

當前,我國幼兒園教育中普遍存在國小化傾向,這嚴重違背了幼兒身心發展的客觀規律,對幼兒身心的健康成長極為不利。欒萍萍在《幼小銜接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中指出,幼小銜接工作存在國小化問題,過度強調智育。趙旭曼認為幼兒園教育國小化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教育內容上,片面強調科學性知識的學習;教學組織形式上,嚴重出現去遊戲的現象;教育評測上,偏重技能和知識。[4]劉東在《對幼小銜接教育的再思考》中指出幼小銜接教育問題的表現存在盲目超前化,追求形式。張宏在《幼小銜接中的問題與策略》中提到幼小銜接中國小化現象嚴重。

2) 幼小銜接的單向性

欒萍萍、黃俏樂、劉東、錢玲玲等都認為幼小銜接工作中存在單向性問題,即在不少地

區,幼兒園積極的開展幼兒的入學準備工作,主動向國小靠攏,在教育要求、教育內容、教育方法等方面儘量接近國小,但國小很少考慮初入學兒童的特點,不能主動與幼兒園對接,形成銜接上的一邊倒。汪薇在《基於幼兒心理髮展的幼小銜接問題探究》中提到幼兒園單向銜接與家長國小缺乏溝通。

3) 幼小銜接片面化和表面化

《幼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幼兒教育的內容是全面的、啟蒙性的,可以相對劃分為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五個領域,各領域的內容相互滲透,從不同的角度促進

[5]幼兒情感、態度、能力、技能等方面的發展。” 然而,有些幼兒園嚴重忽略這一指導綱要,

在體智、德、美四育中,重視“智”的銜接,特別是近年來,幼兒園對幼兒智力因素極為重視。黃俏樂在《幼小銜接現狀及策略研究》中提到幼小銜接有片面銜接和形式上的銜接。劉東認為幼小銜接過於表面化,追求形式,忽視了銜接的內容、過程,銜接淺層次、表面化。

4) 家長理念落後、陳舊影響幼小銜接

王后玉、秦志敏、楊鳳芹均強調家長觀念與時俱進的重要性。隨着我國計劃生育計劃的實施,各家庭越來越重視獨生子女的教育,同時,知識經濟時代迫使家長考慮如何使子女在有限的學習時間中儘可能多的掌握人類優秀文化知識,以期為兒童未來提供足夠的競爭力,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家長的教育功利性和狹隘性。

5) 幼兒園師資力量薄弱,幼小教師溝通不暢

張宏、張燕、陳景凡、王雅明等認為幼兒園師資薄弱,幼兒教師與國小教師很少對幼兒發展進行探討和溝通。20xx年,我國頒佈了《幼兒園教師資格條例》,進一步完善了幼兒園教師資格制度。但是,相比國外的幼兒教育師資而言,我國在教師資格申請的嚴格性、教師資格證的多樣化、教師職後培訓保障等方面相對較弱。在教師資格申請的學歷規格上,只要具備幼兒師範學校畢業的基本學歷即可申請,非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的人員只要通過相應地將教師資格考試即可申請。在教師職後培訓上,幼兒教師的“國培”和“市培”等政策的實施,在一定程度上,為教師職後教育提供了保障,但這仍然滿足不了我國龐大的學前教育師資培訓需求。

四、 解決幼小銜接問題的策略

1) 樹立正確的銜接觀念

教師應轉變觀念,把幼小銜接工作看作是促進兒童順利地實現從學前期自身發展特點交替、轉化、昇華的發展過程,是兒童身心發展的量變與質變的統一。所以應從幼兒入園開始,培養其社會性適應能力,培養幼兒穩定的情緒、對活動的態度以及各種行為習慣,使幼兒逐步產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這樣才是為國小打基礎,為人的一生髮展奠定基礎。趙旭曼提到幼兒園應該樹立正確的辦園理念,明確辦園宗旨;家長應該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

2) 加強幼兒園、國小、家長的多方銜接

黃俏樂在《關於幼小銜接指導策略方面》指出應當從幼兒園、國小、家長三方面端正對幼小銜接的態度,樹立正確的幼小銜接觀念。賴瑛在《淺談幼小銜接的問題與對策》中提出幼兒園是做好幼小銜接的關鍵因素,家庭是幼小銜接不可缺少的因素。王雅明認為應當加強幼兒園、國小、家長之間的交流。

3) 社會適應能力的銜接

教育部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合作對幼小銜接問題進行了長達四年的研究後認為,兒童入學所面臨的主要問題是社會適應性這個方面。多年來,傳統的幼兒園正規教育更多的是為幼兒入學做心理準備,但是幼兒的社會性適應能力明顯不足,要進一步加強幼兒自理能力和獨立生活能力。讓幼兒學會自己動手、動口、動腦,面對問題,教師把權利和責任交給孩子,讓兒童自己解決,教師則注意事態發展,必要時引導幫助幼兒逐漸脱離成人的直接照顧。王冰冰認為在幼小銜接中要逐步強化學習常規要求,初步養成學習習慣,引導、培養、提高幼兒的自理能力。趙月娥在關於幼小銜接解決策略中提到,幼兒園應該以能力銜接為重點,科學制定兒童入學初期的生活和學習制度,增強他們的社會適應能力。康建琴在《幼小銜接——關注孩子的學習適應準備》中提到幼小銜接應該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重視孩子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以及提高孩子的語言理解能力。

五、述評

在已有關於幼小銜接的研究文獻中,對幼小銜接存在問題並提出解決策略的研究文獻較多,許多學者都認為幼小銜接主要存在國小化、片面性、單向性、表面性等問題,因而無意識地縮小了銜接的範圍,把銜接侷限為知識上的準備和延伸,一味地強調讀、寫、算等方面的能力訓練。我們發現在已有研究中存在以下問題:1)基於城市幼小銜接進行的研究較多,而對農村幼小銜接進行的研究較少;2)絕大多數是對正常幼兒進行的研究,而忽視了特殊兒童的幼小銜接工作;3)研究人員開展研究主要關注學校與幼兒園,而較少關注家庭和社會對幼小銜接的影響;4)已有研究絕大部分是以成人的視角研究幼小銜接,而忽視了幼兒這一主體研究對象。

參考文獻:

[1]高敬.幼兒園課程[M].浙江教育出版社.20xx(8):284

[2]賴瑛.淺談幼小銜接的問題與對策[G].學前教育.20xx(9)

[3]錢玲玲.宏觀視角下的幼小銜接工作淺述[J].內蒙古教育.教職版.20xx(10)

[4]趙旭曼.我國目前幼小銜接中存在的問題及策略分析[J].少年兒童研究.20xx(7)

[5]高敬.幼兒園課程[M].浙江教育出版社.20xx(8):290

[6]王芳.基於幼小雙向互動談幼小銜接教育[J].教師100(教師版).20xx(4)

[7]劉東. 對幼小銜接教育的再思考[G].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xx(1)

[8]王雅明.淺談幼小銜接教育的現狀與對策分析[J].學前教育.20xx

[9]陳景凡.淺析我國幼小銜接中的問題與策略[J].當代教育論壇.20xx(11)

[10]程詩傑. “幼小銜接”現狀背後的冷思考[G].中國校外教育(下旬刊).20xx(2)

[11]王后玉.家庭教育在幼小銜接中的角色定位[J].課程教學教材研究(幼教研究).20xx(1)

[12]秦志敏.家園同步,做好幼小銜接[J].家教世界.20xx(20)

[13]欒萍萍.幼小銜接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學理論20xx(27)

[14]黃俏樂.幼小銜接現狀及策略研究[J].校長閲刊.20xx(06)

[15]陶翠萍,林存敬.國小幼小銜接教育工作初探[J].科教文匯(中旬刊).20xx(2)

[16]張娜.論幼小銜接對提升義務教育質量的貢獻[J].教育導刊.20xx(6)

[17]王聲平.幼小銜接研究評析[J].湖南民族職業學院學報.20xx(1):61-66.

[18]王冰冰.談幼小銜接策略[J].吉林教育.20xx(13)

[19]張宏. 幼小銜接中的問題與策略[J].齊齊哈爾高等師範專科學校學報.20xx(3)

[20]楊鳳芹.幼小銜接——家長工作的五個一[J].好家長.20xx(6)

[21]康建琴.幼小銜接——關注孩子的學習適應準備[J].教育導刊.20xx(4)

幼兒園調查報告12

一、調查目的

瞭解各年齡段幼兒現階段閲讀能力的發展現狀,為教師制定教學目標,培養幼兒語言發展能力提供依據。

二、調查對象

小二班35名幼兒,年齡4~5歲,其中男孩21名,女孩14名。 中四班35名幼兒,年齡5~6歲,其中男孩21名,女孩16名。 大一班46名幼兒,年齡6~7歲,其中男孩20名,女孩16名。

三、調查方法

(一)調查內容的設計

1.教師提供各種類型的圖書,每次發給每個幼兒相同的圖書,分別從幼兒對圖書、閲讀圖書的感興趣程度方面,對圖書基本結構的掌握程度方面,對閲讀方法的掌握程度方面進行了解記錄,標準如下:

1)對各種圖書都感興趣的為3分,對各種圖書有的感興趣有的不感興趣的為2分,對各種圖書都不感興趣的為1分。

2)知道圖書有封面、封底、扉頁等的為3分,知道其中之一的為2分,完全不知道的為1分。

3)能按頁碼讀書、能從左向右逐行朗讀讀本的為3分,能按頁讀書、但不能從左向右逐行朗讀讀本的為2分,既不能按頁讀書、也不能從左向右逐行朗讀讀本的為1分。

2.教師設計語言教學活動,在集體教學活動中教師通過提問、觀察等對幼兒前閲讀和前書寫能力、傾聽習慣、語言理解能力、當眾表達能力、學習和運用普通話的能力等方面進行了瞭解記錄,標準如下:

1)前閲讀和前書寫能力。能夠讀懂故事大意為3分;對文字,標點符號有個大概認識為2分;什麼都不知道為1分。

2)傾聽習慣。能夠認真的聽完感興趣的事情為1分;喜歡聽別人講事情為2分;不能安靜的聽別人講事情的為1分。

3)語言理解能力。能夠理解別人的講述為3分;能部分理解別人的講述為2分;對別人講述,很少聽懂的為1分。

4)當眾表達能力。喜歡並經常主動當眾表達,並能完整、清晰的表達自己的意思為3分;

喜歡並經常當眾表達,但有時表達不完整或者能完整表達自己的意圖,但不喜歡當眾表達的為2分;既不喜歡當眾表達,有時還表達不清晰的為1分。

5)學習和運用普通話的能力。普通話發音正確,清楚為3分;發音不完全正確,偶爾夾雜方言為2分;大部分説方言的為1分。 (二)調查過程

調查活動一是在每個星期上午一節的語言教學活動中進行的,調查活動二是在每個星期上午三節的分享閲讀活動中進行的。在調查過程中是以班級為單位集體進行的。

四、調查統計與分析

從表1.1、1.2、1.3可以看出,小班約有86%的小朋友喜歡看圖書,但約有86%的小朋友不會主動拿書看,一般對文字都不感興趣;約有89%的小朋友對圖書結構、閲讀方式不瞭解;到了中班,95%左右的幼兒對圖書一般都感興趣,大多數能夠自發獨立閲讀,81%的幼兒對圖書的結構基本能夠掌握,一半以上的幼兒一般都能按頁碼看圖書,並能從左向右逐行逐頁朗讀讀本,但有約14%左右的幼兒對閲讀方法沒有很好地掌握;大班約有97%左右的幼兒對文字感興趣,大多數能夠自發獨立閲讀,並能持續一段時間,91%的幼兒對圖書的結構基本能夠掌握,98%左右的幼兒一般都能按頁碼看圖書,能從左向右逐行逐頁朗讀讀本。 從表2.1可以看出,小班約有86%左右的小朋友沒有初步意識到文字的標識、記錄、傳達作用,對句號、逗號、感歎號及自己的名字基本都不認識;對故事的大意也不能讀懂。約有9%的幼兒能夠認真的聽完感興趣的事情,48%的幼兒喜歡聽別人講事情,43%的幼兒不能安靜的聽別人講事情;約有9%的幼兒能夠理解別人的講述,71%的幼兒能部分理解別人的講述,約有9%的幼兒對別人講述,很少聽懂;約有12%的幼兒喜歡並經常主動當眾表達,並能完整、清晰的表達自己的意思,約有54%的幼兒喜歡並經常當眾表達,但有時表達不完整或者能完整表達自己的意圖,但不喜歡當眾表達的為,約有34%的幼兒既不喜歡當眾表達,有時還表達不清晰;約有31%的幼兒普通話發音正確、清楚,約有66%的幼兒發音不完全正確,偶爾夾雜方言,約有3%的幼兒大部分説方言。

從表2.2可以看出,中班約有22%左右的小朋友沒有初步意識到文字的標識、記錄、傳達作用,對句號、逗號、感歎號及自己的名字基本都不認識;對故事的大意也不能讀懂。約有46%的幼兒能夠認真的聽完感興趣的事情,43%的幼兒喜歡聽別人講事情,11%的幼兒不能安靜的聽別人講事情;約有68%的幼兒能夠理解別人的講述,27%的幼兒能部分理解別人的講述,約有5%的幼兒對別人講述,很少聽懂;約有71%的幼兒喜歡並經常主動當眾表達,並能完整、清晰的表達自己的意思,約有24%的幼兒喜歡並經常當眾表達,但有時表達不完整或者能完整表達自己的意圖,但不喜歡當眾表達的為,約有5%的幼兒既不喜歡當眾表達,有時還表達不清晰;約有65%的幼兒普通話發音正確、清楚,約有32%的幼兒發音不完全正確,偶爾夾雜方言,約有3%的幼兒大部分説方言。

從表2.3可以看出,大班約有17%左右的小朋友沒有初步意識到文字的標識、記錄、傳達作用,對句號、逗號、感歎號及自己的名字基本都不認識;對故事的大意也不能讀懂。約有67%的幼兒能夠認真的聽完感興趣的事情,22%的幼兒喜歡聽別人講事情,11%的幼兒不能安靜的聽別人講事情;約有64%的幼兒能夠理解別人的講述,25%的幼兒能部分理解別人的講述,約有11%的幼兒對別人講述,很少聽懂;約有81%的幼兒喜歡並經常主動當眾表達,並能完整、清晰的表達自己的意思,約有14%的幼兒喜歡並經常當眾表達,但有時表達不完整或者能完整表達自己的意圖,但不喜歡當眾表達的為,約有5%的幼兒既不喜歡當眾表達,有時還表達不清晰;約有92%的幼兒普通話發音正確、清楚,約有8%的幼兒發音不完全正確,偶爾夾雜方言。

五、討論

通過調查,對比調查的小班、中班、大班三個年齡段,對圖書、閲讀圖書的興趣及喜愛程度方面,小班因為部分幼兒對圖書還沒有怎麼接觸,對圖書不瞭解,部分幼兒對圖書不怎麼感興趣。因此在以後的教學及活動中要為幼兒提供大量的書籍,並提供給他們充分的閲讀時間。而中大班幼兒有圖書閲讀的經驗,對圖書的興趣都比濃厚,19%左右的幼兒對圖書及閲讀圖書的興趣不濃厚,跟幼兒的個人興趣愛好也有關係。在以後的教學及語言活動中,教師要充分了解不同幼兒對不同書籍的興趣,根據幼兒的興趣投放幼兒感興趣的書籍。在對圖書基本結構、閲讀方法的掌握程度方面和前閲讀和前書寫能力方面,小班幼兒接觸語言教學及分享閲讀教學的時間只有一個學期左右,沒有接受過系統的閲讀訓練,只有極少數的小班幼兒在家長的陪伴下有過閲讀的經驗,瞭解一點圖書結構、閲讀方法方面的知識,而對文字的標識、記錄、傳達作用,對句號、逗號、感歎號及自己的名字基本都不瞭解。中大班的幼兒都接受過系統的閲讀訓練,大部分幼兒能意識到文字的標識、記錄、傳達作用,對句號、逗號、感歎號及自己的名字也都認識,對故事的大意也能很好的讀懂。但由於幼兒自身接受能力及學習能力等方面的差異,同一年齡段的幼兒對圖書結構、閲讀方法的掌握程度、前閲讀和前書寫能力發展也不相同。在以後的教學及各種活動中,教師要重視個別差異,重點指導,平衡發展。

語言理解能力方面,由於接受系統教育的時間長短不同,鍛鍊機會的不同及幼兒自身能力差異等方面的不同,幼兒對語言的理解能力也不相同。當眾表達能力方面,隨着年齡的增長,幼兒當眾表達能力逐漸增強,由於幼兒個人性格及交往能力等方面的差異,同一年齡段幼兒當眾表達能力也不相同。對於不同的幼兒,老師要採取不同的教育及引導方法,提高幼兒當眾表達能力。傾聽習慣方面,隨着年齡的增長,幼兒傾聽習慣相對來説越來越好,這不僅與幼兒集體學習時間長短有關,也與幼兒對事物的興趣有關,教師要對傾聽習慣不好的幼兒加以積極引導,抓住幼兒的興趣點,循序漸進地改善傾聽習慣不好的幼兒的傾聽習慣。

學習和運用普通話能力方面,很多幼兒都是由爺爺奶奶帶大的,跟爺爺奶奶接觸的時間最長,而很多爺爺奶奶的普通話水平參差不同,幼兒的普通話水平也各有差異。對與普通話不好的幼兒,教師不僅要積極引導幼兒學説普通話,更要與家長溝通,在家也要為幼兒創造一個普通話交流的環境。

針對小班幼兒閲讀盲目性比較大,基本不怎麼會翻書,閲讀率很低的閲讀特點,教師在語言教學活動中,首先要讓幼兒掌握圖書基本結構,開展正式的小書閲讀活動,讓幼兒學會有序翻書,這樣才能逐漸看懂故事。針對小班幼兒不能長時間地保持靜態閲讀的特點。

幼兒園調查報告13

主題活動是當前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的基本形式。隨着《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簡稱《綱要》,下文同)的具體實施,我們發現:主題牆、活動區、家園欄等活動環境其價值並不是裝飾品的擺設或是硬件設備的堆砌,而是與教育相互依賴、相互包容、相互影響的共同體。環境與主題活動之間的良好互動,不僅能進一步完善主題教育活動課程,還能有效地促進幼兒多元化的發展。那麼,什麼是有效地主題活動環境?與主題活動相適應的有效環境又應該如何創設?環境與幼兒是否能產生共鳴,深化了活動課程?對此,我於20xx年1月,對江蘇省常州市天寧區麗華地段的兩所幼兒園大、中、小三個年級展開了調查。

一、研究目的和方法

1。研究目的。本研究通過對常州麗華地段兩所幼兒園的主題活動環境創設中所出現的問題進行調查,旨在分析幼兒園創設主題活動環境中所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措施,從而達到在優化環境的同時,促進主題活動的多元化開展,使幼兒能更好地參與到活動中,滿足其自主學習、自我服務等多方面的能力發展。

2。研究方法。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的形式,向麗華地段的兩所幼兒園的大、中、小三個年級展開了調查,並向班級老師發放了問卷,本次問卷採取無記名填寫方式,有單項選擇題和簡答題,向天寧區麗華第三幼兒園發放了44份,天寧區麗華第二幼兒園發放了16份,回投率為100%,全部為有效問卷。

二、問卷調查的內容和結果

1。教師對主題活動環境的理解。

(1)在主題活動教學中,您認為是否需要創設相應的環境嗎?

從問卷中可以看出:有72%被調查的老師,認為需要創設相應的環境,有26%的老師認為不一定,要根據主題生成的難易度來決定是否需要創設某個主題活動環境,只有2%的教師認為是不需要創設相應主題環境的。這説明在活動中創設相應的主題環境所發揮的教育教學作用越來越受到教師重視,因而解決在創設中的問題刻不容緩。

(2)主題活動創設下的環境您認為包括哪些方面?這是個可以選擇多個答案的問題。在被調查的教師中,有56。7%選擇了兩個方面,26%選擇了三個方面,還有17。3%只選擇了一個方面。其中對家園聯繫欄這一內容是否需要進行主題活動創設最起爭議性。

(3)您認為主題環境的創設應該是以何種形式進行呈現的?

從問卷中可以看出:有半數不到的教師認為主題環境的創設是以觀賞、裝飾為主的,環境是否可以起到互動和操作是無所謂的。但是也有三分之一被調查的教師提出主題環境的創設應該是由美觀和操作兩種形式相結合,這有利於整個主題有機的呈現在孩子面前。

(4)您現在所創設的環境是否能詮釋整個主題活動的目標?

調查結果顯示,僅有13。9%的教師覺得自己現在所創設的環境能夠完全詮釋整個主題活動的目標,有50%的教師覺得因為所創設環境的侷限性不能很好的、完全的詮釋整個主題活動的目標,還有36。1%的教師覺得難度太大,認為在實施的過程中很難將整個主題活動的目標滲透到所需創設的環境中去。

(5)您所理解的主題活動下的環境是什麼樣的?有何作用?21。7%的教師認為創設環境不僅僅是一種裝飾,應該是孩子自我表現與展示的舞台,也是信息與經驗交流的窗口,更是幼兒盡情想象與創造的天地。教師要有意識地為幼兒營造一種整合化、生活化、活潑化的學習氛圍,努力使主題環境創設體現其支持性、開放性和互動性。還有78。3%教師是一知半解的,知道環境育人的重要性,但不知道具體有何作用,應該如何着手進行。

2。孩子對主題活動環境的參與。

(1)您所創設的主題活動環境,是否能與本班孩子產生互動?

在被調查教師中表示有15%所創設的環境能引起孩子濃厚地興趣,產生互動,35%教師覺得環境的某些部分有時會引起孩子的興趣,但可持續性較差,50%的教師覺得所創設的環境形同擺設,不能引起孩子的興趣,無法產生互動。這就提出瞭如何利用環境與孩子進行互動,使其最大限度的發揮其價值,這是值得思考的。

(2)本班孩子主要是以何種形式參與到主題活動環境創設中的?76。6%的教師主要是以孩子的作品為主,如繪畫、手工等,還有16。7%有教師是讓孩子回家與父母一起收集有關主題的資料。

3。家長對主題活動環境的參與。

(1)本班家長對主題活動環境的創設是否關注?

在被調查教師中,有8。3%表示有家長非常關注主題活動環境的創設,57%表示家長關注得較少,32。7%表示班裏的家長從來不關注主題活動環境的創設。這説明大多數家長對於本班主題環境的創設關注度還不夠,還不瞭解其真正的用途,還需要老師逐步的引導家長關注班級裏的主題環境,從而能進一步讓家長積極地參與到主題環境的創設中去。

(2)在您的班級裏,有多少家長願意參與到主題活動環境的創設中,並能收集、整理、提供相應的材料?

僅有3。3%被調查教師表示有家長能非常主動地參與到主題活動環境的創設中,並能協助教師做好收集、整理材料的工作,有76。6%被調查教師表示有極少數的家長能主動參與主題活動環境的創設中,但大多數家長還需要教師在旁催促完成教師所佈置的任務,有16。7%被調查教師表示家長不願意參與到主題活動環境的創設中,認為此舉是沒有必要的,是浪費時間和精力的。

4。合理資源的利用。

您是通過哪些渠道來創設或完善主題活動環境的?這是個可以選擇多個答案的問題。在調查的過程中,大多數教師選擇的首先是教學資源,其次為家長資源,社區資源和社會資源所選擇的較少。這不難看出教師在完善主題活動環境創設時主要是以教學資源(如幼兒有關主題的繪畫、圖文式的調查表等)、家長 為主,社區及社會資源利用的較少。

三、幼兒園主題活動環境創設中所存在的問題

根據調查的結果,我們不難看出,幼兒園主題活動環境創設中所存在着以下幾個突出的問題:

1。主題活動環境創設的內容過於片面化。在實施主題活動中,大多數教師已意識到創設與主題相對應的環境能幫助她們更好地實施和完善主題教學活動。但在如何根據《綱要》精神,為誰創設環境,創設什麼樣的環境這些問題上,就使得教師無從下手,因此在創設環境的過程中,其內容主要表現為簡單、零散,缺乏整體的佈局意識,並給人一種不平衡、不繫統的感覺。例如:有時老師會為了環境的美觀,會製作一些與主題無關的、漂亮的裝飾物張貼到牆面上,這使得整個環境的主題不夠突出,從而忽略了所創環境的真正意義。只注重物質條件的提供,不注重教育過程對環境利用的需要進行創設,這種片面的環境佈置,是極不利於幼兒的全面發展

2。主題活動環境創設的形式過於注重成人化,忽視了幼兒的參與。主題活動的教學形式是具有綜合性、開放性的,這就要求所創設的環境內容要多樣化、各版塊的教學目標突出、幼兒可操作性強。但在具體創設環境時,教師往往關注的是牆面是否美觀、環境是否面向集體操作等功能,班級中的環境往往是由成人“自編、自導、自演”完成的,幼兒則充當旁觀者、觀賞者,很少是由幼兒參與完成的。由於所創的環境主要是為了裝飾,完成佈置任務,只追求外在的形式,這就使得所創設的環境內容不夠深入,沒有延續性,減少了環境與幼兒之間的互動,教學目標不夠突出,成效甚微。因此,所創設的主題活動環境也就失去了在主題活動中的作用,同時也讓幼兒在思維的發展、個性和創造力培養等方面也錯失了良好的時機。

3。主題活動環境創設的動態性不足。主題活動所創設下的環境應與課程相結合,以豐富、互動、開放的主題環境,來滿足幼兒多方面發展的需要。在創設過程中,由於每個主題課程都是根據教材統一預設的,因而每個主題也是有時間上的限制,雖然在主題開展中,有時會深層很多幼兒感興趣的東西,但由於時間或其他原因,教師不得不放棄,並更換下一個主題,創設其相應的環境。這就使得教師在創設主題環境中,產生了矛盾,失去了方向。

4。主題活動環境創設的空間利用不夠充分。環境創設的空間也是一大重點,教師在創設的過程中一般只重視室內和牆壁的佈置,忽視了幼兒園內其他空間對幼兒教育所隱藏的作用,如區域活動、家長園地等,整個主題活動環境的空間看上去有些分散,沒有整體性。有的班級牆飾內容、區域活動的擺設以及投放材料的數量、種類變化不多,影響了幼兒對周圍環境的興趣,從而導致幼兒的發展受到了抑制。其次,創設手段及表現形式單調,失去了環境創設應有的教育意義和影響力。

四、調查建議

調查顯示,主題活動與環境創設是密切聯繫的,主題創設環境,環境生成主題。環境的創設也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它隨着主題活動的展開逐漸發展和完善,並自始至終地貫穿整個主題,是教師和幼兒集體智慧的結晶。我們的主題必須依據環境才能更深入、更具體地開展。現在,我們發現主題活動環境創設中還存在着一些問題,建議從以下幾方面實施改善措施。

1。轉變教師環境創設的理念,是通過環境教育促進幼兒發展的前提。由於教師對幼兒園環境和教育的理解的片面性和狹隘性,忽略了環境創設的整體性和教育性,同時缺乏對環境創設的研究和創新。這需要加強教師學習《綱要》中有關環境創設理念,使她們領悟到環境不僅僅是對幼兒實施良好教育的背景,而是一種特殊的、潛在的課程。在園本課程互動式的學習活動中,通過相互探討,針對所遇到的問題及時解決,從而逐步實現教育理念向教育行為的轉化。

2。遵循近期教育活動的目標和主題內容,創設相應的環境。我們在實施教材的過程中不難看出,主題活動的內容是以一個總的主題為線索展開的,活動的開展尤為注重從幼兒的生活經驗出發,並通過主題情景讓幼兒充分體驗和感受。因此,教師在設計過程中,應根據主題的核心內容與要求,來確定主題展開的基本線索與內容。從以往裝飾性的環境轉化為富有挑戰性的環境,使主題活動的內容能夠融入到整個活動環境中,同時,還要根據各主題的要求創設出與主題相對應的各個小環境。這就需要教師時刻關注幼兒的活動,及時、準確地把握主題的進程,記錄幼兒在活動中有價值的信息,為環境的佈置提供素材。

3。主題環境的創設應追隨幼兒活動的需要而變化。環境的創設是追隨幼兒的需要的變化而創設的。幼兒在與主題環境相互發生作用時,教師應鼓勵幼兒以小主人的身份成為環境設計的主動者、參與者,而教師則是以觀察者、記錄者、指導者的身份介入的。環境的創設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並不是以靜止的形態而存在的。我們還應注意到事物是發展的,動態的,並不是一成不變的,需要在各種各樣的新鮮事物產生疑問中進行有目的的選擇,並不斷地採納和吸收幼兒的建議,最終將其融入到主題這一大環境之中去。在創設的過程中反饋所學知識,使老師能及時關注幼兒的興趣和需求,正確判斷他們的發展水平,引導幼兒向更高的水平發展。

4。從滿足幼兒多方面發展的需要出發創設主題空間環境。每個班除了創設主題牆,還根據幼兒多方面發展的需要創設了小欄目,如小班創設了以提高幼兒生活習慣和技能的牆面,記錄幼兒吃飯、喝水、睡覺等方面的情況,在開展主題活動區時,既考慮到材料的豐富性,又考慮到環境創設對多種教學形式的意義,把教育目標隱藏在環境和材料中,實現個體操作和集體教學的互補。教師巧妙的將教育目標藴含在區域活動的材料中,孩子們在與環境和材料的相互作用中主動學習、主動探究,充分調動幼兒活動的慾望,為幼兒提供了展示自我、進行實際操作、便於學習交往、進行創造性活動的環境,從而促進幼兒多種能力的發展,獲得情感的體驗。

5。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平台,使主題環境多元化。主題環境的展示雖然只是物化的環境,但記錄的卻是孩子學習的過程、受教育過程。

在班級環境創設過程中,我們認識到只有讓家長參與到環境創設富有創意的活動中去,才能讓家長認識到環境對幼兒發展的意義,成為環境教育的支持者、理解者、欣賞者、響應者、參與者、創造者。例如,將主題活動與家長園地相結合,透過家園聯繫欄和温馨提示,幫助家長了解每個主題的進展,以及所需配合的工作。另外,我們的主題環境並不只侷限於幼兒園內,它還可以包括幼兒園外的一切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將家長、社區資源與主題環境三者進行互動,成為孩子豐富的學習資源,從而形成一個不斷增加、不斷豐富、不斷延續的循環過程。

幼兒園調查報告14

目前,幼兒教育出現了國小化傾向,所謂幼兒教育國小化是指一些幼兒園為了迎合部分家長的錯誤需要,提前對幼兒進行國小教育的不良傾向,提前把漢語拼音、書寫漢字、數學運算等國小一年級的部分教學內容納入了幼兒園的教學活動中,甚至把幼兒園的學前班辦成了“國小預科”班。大部分民辦幼兒園和相當一部分公辦幼兒園中,幼兒教育國小化傾向日趨嚴重,且呈加速蔓延之勢。這種違背幼兒教育規律,損害兒童身心健康的做法,需要教育部門下大力氣加以糾正。

曾有新聞報道,廣州某國小在今年的“幼升小”入學考試中,出現了這樣一些試題:“4-1在什麼時候等於5?”“哪個詞既是它的反義詞又是它的近義詞?”“17-18+19+20=?”許多試題不但孩子答不上來,連家長也被難倒了。面對這些試題,我們忍不住要問:“這些知識,孩子如果都知道的話,那還有必要上學嗎?難道在幼兒園提前學習掌握國小知識,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了嗎?”

學不完的知識,孩子變成國小預科生;課外輔導班成負擔,孩子害怕上國小;被迫學習成壓力,孩子拿桌子出氣,等等,這些現象説明幼兒教育問題多多。

一、“國小化傾向”的弊端

1.對幼兒的身體發展有害

“國小化傾向”對幼兒的身體發展有害。幼兒正處於長身體階段,機體和神經系統都還比較弱。幼兒如果長時間地集中注意,大腦容易疲勞,會造成神經系統的傷害,並引起心理上的變化,如表情呆板等。過早、過多地規範性學習還能導致幼兒近視、駝背、消瘦等身體不良症狀產生。

2.對幼兒的心理髮展有害

“國小化傾向”對幼兒的心理髮展有害。過早地對幼兒實施國小教育超越了幼兒心理髮展水平。幼兒時期的心理髮展還不完善,還不具備系統學習的能力,如果此時強迫幼兒像國小生那樣學習和做許多功課,他們的智力水平是跟不上的,如果學習過於吃力,幼兒會對學習產生厭倦、畏懼情緒,從而扼殺幼兒的學習積極性。

3.對幼兒的全面發展不利

“國小化傾向”對幼兒的全面發展不利。在幼兒階段所進行的國小式教育,其實進行的只是單項智育,由於這種做法只重視單項智育或某種技能的發展,忽視了全面性發展的要求,結果,幼兒的非智力因素的發展被削弱了,其他各育的發展要求被忽視了,導致了幼兒身心發展的片面性。

4.對幼兒的未來學習不利

“國小化傾向”對幼兒的未來學習不利。由於一些學前班使用的是國小一年級教材,其教學內容和國小一年級是重複的。在幼兒階段兒童如果學過了國小課本上的知識,他們剛上國小一年級時,不用花多大力氣就可以獲得好成績,由於重複教育,使這些兒童養成了不動腦、不思考、生記硬背的不良習慣。當他們升入二年級以後,面對新的學習內容,一下子不能適應,結果學習成績下降甚至學習跟不上的情況都得以產生。

二、幼兒教育國小化的原因

首先,是廣大不懂幼教規律的家長的錯誤需求。當孩子回到家時,多數家長最先關心的就是:今天在幼兒園吃沒吃飽?有沒有小朋友欺負你?今天認識了什麼字?背了幾首詩?……當家長把這些方面作為考查幼兒的主要發展時,它所帶來的結果必然是幼兒的自我為中心和幼兒園教育的國小化之路。

其次,有些幼兒園辦園目的不端,違心去搞國小化。許多被學生家長叫好的幼兒園的辦園“祕訣”就是多凸顯孩子的外顯行為,如語言、識字、英語、速算、早期閲讀、體育專項訓練等,因為這些方面週期短,在孩子身上見效快,家長能看得見、摸得着。而幼兒良好行為習慣、個性、興趣、智力潛能等方面的培養卻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易在孩子身上迅速體現,因而幼兒園就“避重就輕”,以博得家長的滿意。

再次,有些教師素質不高也是造成幼兒園國小化傾向的重要因素。缺乏專業的幼兒教育知識和先進的教育理念,傾向於管理、教學國小化就不足為奇了。

最後,教育行政管理部門、業務研究部門監管、培訓不夠,也是造成國小化傾向的重要原因。

三、糾正幼兒教育國小化傾向的措施

1.加強對幼兒教育的行政監管

幼兒教育並不是單純的幼兒園教育,需要社會各方面給予廣泛的關注、理解與支持,政府部門應加強對幼教事業的監督管理,切實發揮監管與扶持的職能。政府一方面要繼續加大監管力度,建立科學合理的評估體系,為改善辦園條件和提高教師專業水平提供必要的基礎性支持;另一方面,要給改制幼兒園提供政策性援助,使幼兒教育在進行成本核算後能夠順利進入市場化運作階段,這是杜絕幼兒教育“國小化”問題的根本。

2.幼兒園樹立正確的幼教理念

正確的幼兒教育是以促進每一個幼兒的全面發展為出發點和歸宿的,幼兒教育要以幼兒為中心,要把幼兒當成真正意義上的人,切實貫徹“以幼兒為本”的教育理念。同時也要樹立正確的入學準備理念,當前國際流行的入學準備教育包括五大領域:身體健康和動作技能、語言發展、認知和一般知識、情緒和社會性、學習方式。幼兒園應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幫助幼兒全面健康成長。

3.注重教師專業素質培養

教師的專業素質水平直接關係到幼兒園的教學質量,因此,通過各種方式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至關重要。

幼兒園應開展各種培訓,幫助教師踐行以下觀念和行為:一是幼兒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主要任務是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塑造幼兒健康的人格、培養幼兒非智力因素等;二是幼兒是用“行動”來思考,靠“感官”來學習的。教師要讓幼兒在活動中親身體驗和嘗試。要使教師能夠真正關注幼兒的實際發展狀況和主體性的發展,將教學目標與多方面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從教育行為上避免“國小化”現象。

4.統一課程設置,編撰標準教材

目前,學前班課程設置大多照搬國小,教材編寫不規範。有的編撰出版者功利思想嚴重,只注重效益,對教材胡編亂印。有的幼兒園直接選用一年級課本,這種教材並不適用於學前教育階段,因此,國家有關部門應組織專業人士統一編撰科學、適用的學前教育教材。

5.加強家長教育,擺正家長幼教觀念

幼兒教育“國小化”傾向在很大程度上受家長的教育觀念和需求的牽制,可以利用幼教專家講座、大眾傳播媒體、家園合作等形式廣泛宣傳幼兒教育的科學理念,幫助家長樹立科學的幼教態度,從而使家長淡化對幼教的功利心態。

幼兒園調查報告15

班級:城市規劃1002班 組長:武暘

組員:李東東 林洪強 張果 柏靈敏 郭楊花 黃焮穎 李淑清 調查地點:福州市倉山萬達附近一私營幼兒園 調查時間:20xx年2月17日下午

一、 基地選擇和麪積要求

1、幼兒園坐南朝北,面朝國小,背靠小區,地段較好。

2、總共為12個班,屬於大型幼兒園,但受小區原先規劃不良的影響,幼兒園的總用地面積不大,總體環境設計也稍微簡單

二、 總體環境的組成和設計原則

優點:基本符合幼兒園的設計原則,功能劃分較為合理,流線組織較為明確清晰

缺點:但綠地用地範圍較小,幼兒室外活動空間較為零碎。

具體內容:

1、功能分區:生活用房服務用房供應用房

由於原先規劃的侷限性,本幼兒園屬於集中式,將所有的功能都集中在一棟樓中,

且停車場也未很好地設計,只隨意的安排一些停放摩托車的位置。

2、出入口:

本幼兒園的出入口位置不明顯,寬度不夠。出入口的設計受周邊道路,交通等制約,也影響了總平面的合理佈置。

3、 室外活動場地佈置:設有班級的室外活動場地,公共活動場地只有一個小舞台和小的幼兒集中場地,遊戲器材也比較欠缺。 4、道路和景觀:

從功能上分為交通聯繫用道和幼兒活動、遊戲用道。

基本符合便捷、避免迂迴的要求,但不夠曲折、幽靜,不能滿足幼兒喜歡有趣路線的心理。 景觀的尺度小巧,形象生動,色彩鮮明。但植物綠化和景觀小品不夠豐富,比較單調。

三、平面佈局

如圖所示,1F為服務及供應用房,門廳旁邊有一個圖書室,緊鄰着一個園長室,醫務室和晨檢室,往前走則進入到一個長廊,一旁是進入廚房的通道,廚房內設有儲藏室以及次入口。另一旁則是娃娃班的寢室,再往前走則是娃娃班活動室;2層及以上均為串聯式佈局,幼兒活動單元分佈在連廊兩側,兼有電腦房、音樂廳等配套用房。活動單元與寢室採用了合併式設計,相對獨立,中間用以衞生間隔開。在樓房限定的情況下是一個比較好的解決方法。每層還設有陽台,作為室外遊戲場地。經過觀察,該幼兒園的流線基本是合理的。唯一一個問題是該幼兒園共有四層,幼兒在上下時不便。

四、 建築性格特徵

主要體現在尺度和裝飾方面

尺度

因為不能長時間打擾幼兒的正常生活,我們於園內停留的時間是有限的。我們僅對部分室內部件進行了實地測量與目測 例如,

兒童扶手高:70cm

兒童牀:140cm×70cm×35cm 兒童座椅高:25cm

衞生間隔間:700cm×800cm

裝飾上,立面採用了淺胡桃色與轉紅色的貼面處理,温暖活潑。裏面還設置有彩色鋼架,符合幼兒園建築明快的特點。該幼兒園主要是以文字圖案進行身份標識的,其中巨大的紅色格柵上標明瞭幼兒園名稱,非常醒目。牆面上設置有幾何圖案的幼兒園圓標,易於識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