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文城>行政範本>調查報告>

【精品】社會調查報告錦集9篇

調查報告 閲讀(3.24W)

隨着個人素質的提升,我們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報告,報告中涉及到專業性術語要解釋清楚。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報告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社會調查報告9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品】社會調查報告錦集9篇

社會調查報告 篇1

一、調查目的

城市生活垃圾是指在城市日常生活中或者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務的活動中產生的固體廢物以及法律、行政規定視為城市生活垃圾的固體廢棄物。城市生活垃圾污染,已成為世界各國的一大公害,許多現代化的城市為生活垃圾所困擾。隨着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推進,蘭州城市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城市生活垃圾的產量也迅速增長,產生的垃圾大多堆放在城市郊外,形成“垃圾圍城”的嚴重局面。這樣既侵佔了大量的土地,又污染了土地,同時還成為蚊蠅孳生、傳染疾病的源頭。如何處置這些每時每日都在產生的生活垃圾,已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緊急任務。

本文對蘭州生活垃圾的產生量、組成特點、對環境產生的危害及其變化趨勢,調查了蘭州市城市生活垃圾的處理、處置技術現狀與研究進展,分析了蘭州市在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處置方面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並對蘭州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處置的發展方向作一探討。

二、調查時間、地點、方法

1.調查時間:20xx年3月

2.調查地點:蘭州市近郊四區

3.調查方法:查閲資料,走訪

三、調查內容及分析

1、蘭州市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處置現狀

目前蘭州每天產生3000噸垃圾,能夠填埋處理的每天僅2100噸左右,處理率僅為70%,剩餘的垃圾則被堆放在城市周邊地區,嚴重製約蘭州的發展。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燃料結構的改變,蘭州市生活垃圾在產量迅速增長的同時,垃圾構成及其理化問題也相應地發生了很大變化,主要表現在紙類、織物等有機物增加、可燃物增多、可回收利用物增多、可利用價值增大。

蘭州市近郊四區年產生活垃圾73萬噸左右,其中城關區33萬噸,佔45.7%、七里河區12.6萬噸,佔17.3%、西固區14.3萬噸,佔19.6%、安寧區12.7萬噸,佔17.4%,同時蘭州城區垃圾以每年5%~8%的速度在遞增。

近郊四區現有垃圾處理場5座,分別為:伏龍坪蘆家灣、陽窪溝、安寧區的青石溝、七里河區西津坪和西固區的白崖溝,5個大型垃圾處理場當中,七里河區西津坪垃圾處理場因為不夠規範,仍然沒有得到完全利用,而蘆家灣垃圾處理場的使用年限於去年已經到期,但在處理垃圾能力趨於飽和的情況下,該垃圾場仍然承擔着沉重的垃圾處理任務。幾座垃圾處理廠雖然能基本保證蘭州市垃圾的處理,但大量垃圾處理方式不過是最簡單的填埋處理,這種原始的垃圾處理方式,既侵佔大量土地,又污染環境,垃圾無害化處理幾乎為零。市區5座垃圾填埋場位置分散,沒有防滲層,未安裝排氣管道和滲濾液集中處理設施,達不到無害化處理的要求,只能是簡易填埋,對垃圾場周圍環境影響較大。蘭州市垃圾處理廠在一定時期內為解決蘭州市垃圾出路問題起到了重要作用,有着一定的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另一方面,在實際運行中也出現一些問題,對環境不可避免的造成一定程度污染。由於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蘭州市生活垃圾量迅速增加,蘭州居民生活垃圾以每年8萬噸的速度迅速遞增。

此次調查主要去了蘆家溝垃圾場。蘆家溝垃圾場是現在蘭州市最大的垃圾場。甘肅省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勘察院在1990年7月的《蘭州市城關區蘆家溝垃圾場地城市生活垃圾衞生填埋技術設計》

中對蘆家溝的場地容量及填埋量作了以下表述:蘆家大溝系荒山乾溝,無水源,溝長675米,寬150米,深103米,可容納垃圾1042.9萬立方米,摺合容納垃圾521.4萬噸。城關區垃圾日產量800.5噸,月產量24333噸,年產量29.2萬噸,約14年可將此溝填滿。“從1991年正式投入使用,現今已經運轉了17年,而且城關區現在垃圾日產量已升至1000噸-1200噸,並且正在以每年8%的速度增長,早已超過蘆家溝的承載量。”有關人士分析説。

2、蘭州市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措施

“所謂無害化處理,採用的還是深溝填埋的方式,只不過填埋之前對溝底部進行防滲處理,並設置滲濾液集中處理系統和氣體導排設施,排除有害垃圾對山體水源和土壤的污染。”

蘭州市城管執法局基建處負責人告訴筆者,“以前的垃圾處理場是生活垃圾和建築垃圾混合填埋,而且沒有進行無害化處理,按照國家創建衞生城市指標考核,城市垃圾無害化處理率為零,現在我們要做的工作就是一方面使全市的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80%,其次就是生活垃圾和建築垃圾的分類處理,但不管怎麼處理填埋都是最經濟的選擇??”據該負責人介紹,近年來隨着舊的垃圾填埋場日趨飽和,蘭州市在垃圾處理場的維修和建設投資逐年加大。20xx年,蘭州市投資50萬元,對城關區伏龍坪蘆家大溝垃圾處理場進行了擴容建設。20xx年,投資612萬元續建七里河區西津坪垃圾處理場;投資50萬元對紅古區垃圾場進行維修建設;投資50萬元對西固區野狐溝垃圾場進行了前期建設,並已投入使用。20xx年蘭州市啟動了城關區中鋪子、七里河西津坪和安寧、西固區的帽帽嘴溝3個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場建設的前期工作。這3座生活垃圾處理場建成後,將使蘭州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70%以上。

“三個無公害垃圾處理場的建設意義重大,它們的建成將結束蘭州市沒有無公害化處理垃圾場的歷史,其中西津坪、帽帽嘴溝兩個無公害生活垃圾處理場由蘭州城投公司承建,每個垃圾處理場計劃投資5000萬元。中鋪子生活垃圾場將通過BOT運作模式來完成,計劃投資1.2億元,引進外來資金實現垃圾回收二次利用,遠期將建垃圾堆肥廠。”該負責人滿懷信心地説。按目標任務,上述3個生活垃圾處理場已正式投入使用。由於無害化處理採用的是深溝填埋的方式,只不過填埋之前對溝底部進行防滲處理,並設置滲濾液集中處理系統和氣體導排設施,排除有害垃圾對山體水源和土壤的污染。相對而言這樣的垃圾處理場建設成本較低。因此蘭州的3個生活垃圾處理場和3個建築垃圾場都選擇在了西津坪、帽帽嘴溝、中鋪子等高坪深溝地帶。這三個垃圾處理廠的投入使用,對蘭州市的垃圾處理工作帶來極大的改善。

3、對廢電池處理的調查

隨着便攜電器的發展,電池已深入到人們生產、生活的各個領域。我國電池業20xx年生產量突破130億隻大關,電池種類也在急劇增加然而,隨之產生了問題:廢電池應如何處置呢?扔到垃圾堆裏;做危險廢物處置;再生利用廢電池可以產生很大的經濟效益,是一項十分有利可圖的工作,如此種種的説法到底對不對呢?

據我們調查,電池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屬、酸、鹼等物質並且含鐵、鋅、錳、汞等微量元素。在通常的使用過程中,這些物質被封裝在殼體內,不會對環境和人體造成危害。但當電池被廢棄後,由於長期機械或腐蝕等作用,使得電池內重金屬與酸鹼等泄漏出來,則可能引起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尤其是含有汞元素的危害最大。在1997年底,國家經貿委、中國輕工總會等9部門聯合發出《關於限制電池汞含量的規定》,借鑑發達國家的經驗,要求國內電池製造企業逐步降低電池汞含量,20xx年國內銷售的電池要達到低汞水平,20xx年達到無汞水平。於是,我們對周圍居民進行問卷調查,瞭解人們對廢電池危害的認識程序,在調查的同時分發自編宣傳材料。對家庭乾電池使用情況的調查的結果是:在廢電池的處理方式上,有百分之九十的人將廢電池放入普通垃圾箱並且人們的環保意識非常的差。由此,我們應積極宣傳廢電池的危害以及倡導人民樹立正確的觀念。使居民明確,電池分類回收再利用,是人類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端正環境保護的態度,樹立科學的觀念與精神。使居民明確廢舊乾電池隨便亂扔,會造成環境的污染。宣傳居民平時應關心環社會,關心境,樹立“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的社會責任感。

在今後相當長的時間內, 蘭州的垃圾處理方式將仍以填埋為主;堆肥也會佔有一定比例;焚燒法由於其對垃圾減容減量效果好,無害化程度高,並能回收部分能量,加之蘭州城市垃圾中有機組分逐漸增高,熱值相應增加,同時能用於填埋的土地越來越少 ,將成為我國城市垃圾處理的一種極具發展前景的方式。

4、蘭州市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對策及前景

第一,城市建設需要綜和處理,服務設施需要配套成龍,垃圾處理應當在綜合處理之中。本市設有環衞處,城市管理局,市領導親自過問,對垃圾處理,也在無害化治理、能源改造、資源利用等方面綜合考慮。市裏已建有五十噸無害化處理工廠,不久還將建立二百噸垃圾無害化處理工廠;還有本市研製的垃圾滲浸糞便的顆粒有機肥料,肥料好,成本低。本市已把垃圾資源化納入城市經濟的組成部分。

第二,處理垃圾前景廣闊,但目前還應採取一切有效措施,減少垃圾來源。例如蔬菜在農村就應該先進行加工,將不能用的菜杆、採根、黃葉等除掉,不要帶進城市,蔬菜公司則應該做好蔬菜保管工作,避免蔬菜黃爛,減少垃圾量。收購舊貨處要適當提高廢紙、塑料片、玻璃等物品的收購價格,這樣可以減少人們丟棄這些東西的數量。

第三,垃圾處理工作是全民的工作,必須深入進行宣傳,使人人重視。垃圾處理是環境衞生的重要環節,是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環境衞生狀況,可以反映一個社會的精神文明程度和人民的公共道德水平。我們應該徹底改變“少數人治髒,多數人制髒”的狀況。治髒除了專業隊伍以外,還可以適當組織業餘、課餘、公餘的勞動服務隊,工農商學兵,大家齊動手,人人關心城市衞生工作。特別對中學生更應該鼓勵他們參加體力勞動,鼓勵他們為淨化、美化城市出謀獻策,也可以把這作為培養又紅又專的勞動後備軍來抓,這樣,收效是會大的。

垃圾在人們生活中是必然存在的。隨着科學技術的不斷的發展,垃圾處理也必將日趨現代化,前景必將無限光明。

社會調查報告 篇2

一、調查的原因及目的

百年大計,以人為本。企業的發展説到底是人的發展。企業競爭歸根到底也是人才的競爭。當代社會,面對日新月異的發展和進步,學習速度和培訓速度也是提升人才速度的重要參數。培訓則常常是提供信息、知識及相關技能的重要途徑,有時甚至是唯一途徑。在當今市場上,立於不敗之地的企業必定是那些能夠使其員工充分發揮自己全部潛能的企業。這意味着,企業員工必須接受培訓作為繼續學習的一種手段,員工培訓在幫助公司迎接競爭性挑戰的過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員工培訓可以有效地幫助公司創造價值或贏得競爭優勢,重視員工培訓工作的公司會比他們的競爭對手錶現出更好的經營業績,更有信心迎接競爭性挑戰。培訓不僅通過員工自覺性、積極性、創造性的提高而增加企業產出的效率和價值使企業受益,而且增強員工本人的素質和能力,使員工受益。故有人説,培訓是企業送給員工的最佳禮物。培訓是管理的前提、培訓是管理的手段。培訓不僅為管理創造了條件,其本身就是一種管理的手段,即培訓通過滿足員工高層次的精神文化需求來激發員工的幹勁和熱情。企業同時應把培訓作為管理的機會和途徑,以及完成任務的方法和手段,圍繞企業的任務和目標來實施培訓,並通過培訓溝通上下級的聯繫,掌握工作進展狀況,達成相互理解與支持,共同不斷提高工作績效。

為了充分了解公司員工思想現狀,瞭解公司對員工培訓要求和規劃,建瞭解統化、結構化的公司內部培訓體系。本人在xx製藥有限公司範圍內採取問卷的方式進行了一次培訓需求調研,共發出問卷36份,回收問卷35份,其中有效問卷34份,中層管理人員問卷4份,主管級及員工級30份,現簡要對問卷結果加以統計與分析。

二、調查時間、地點、方法

1.調查時間:20xx.08.

2、調查地點:xx製藥有限公司

3、調查方法:採取問卷式調查

三、調查內容及分析

xx製藥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產抗腫瘤藥物為主的製劑生產廠家,藥品的生產質量和管理直接關係到人民用藥的安全問題,對於加強職工的質量意識的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加強員工的培訓工作十分必要。

(一)公司發展理念與文化

1、 企業發展方向較為明晰。根據調查資料顯示,約有95%左右的員工認為,自己對本公司的發展戰略表示瞭解或十分了解,這主要是與公司目前的業務重點和工作目標有關,但剩餘的5%左右員工表示了困惑,這必然會造成實際工作缺乏目標,或者人力資源的較大浪費。

2、 將近九成員工熟知企業的精神和價值取向。產品質量是企業的生命,它直接關係到人民的用藥安全和身體健康。因而“不斷進取,永臻完美”的管理思想幾乎感染了公司的所有員工,可見企業文化對員工的敬業度和忠誠度起到了較大的凝聚作用。

3、 企業在制度建立及文化建設方面仍需進一步加強。調查數據顯示,認可公司有一個非常健康文化的比例達到85%,而15%左右員工則認為一般,沒有員工對此表示反對。 此外,僅有45%的員工認為公司的制度體系非常完備,而認為不完備的人數達15%。

(二)組織結構與崗位設置

1、 近九成員工對公司現行組織結構認同,並表示與部門業績息息相關。公司現有員工中,九成員工對現有機構設置表示贊同,認為現行設置方式在實際工作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2、 現行職能職責、業務流程與實際工作銜接較好。依據調查結果,80%員工認為目前的崗位職能配置、工作業務流程有效,而認為其在實際中有指導性、參考性作用的僅佔35%左右。

(三) 人才管理與技能

1、 在人才使用上,中高層管理者獲得了較高的支持率。部門負責人作為xx製藥有限公司的中堅力量,肩負着不斷創新、發展企業的重任,從統計數字發現,在工作任務分安排方面,80%左右的員工認為,中高層管理人員做到了用人所長,但仍有20%人員認為存在不公平現象。

2、 部門內部溝通基本順暢,但部門間急需加強。多數員工普遍反映,在實際工作中,上級對其的工作支持力度較強,並就工作內容進行溝通,但從後續問題的調查顯示,部門內溝通並沒有達到預期要求;也有一部分員工反映,部門間的工作銜接並不十分理想,很多時候只是員工自己溝通和聯繫,而部門負責人溝通比例也僅佔55%。對於部門內部的員工間溝通,調查者則在三個方面表現較為均衡:自己協調、詢問同事、求助領導。

3、 中級管理人員急需提升的方面。根據調查數據顯示,多數員工認為,在以後的工作中,中級管理人員需在以下幾個方面提升個人素質,依次為:責任心、上下級溝通、領導藝術、團隊文化、公平性、業務能力、思想意識、員工激勵、成就動機。而據中級管理人員的調查顯示,則依次為:責任心、上下級溝通、團隊文化、領導藝術、公平性、業務能力,思想意識、員工激勵、成就動機。

(四) 團隊精神狀況和素質

1、 除少數員工外,團隊士氣良好。在實際調研中,28%的員工認為我們團隊的精神非常高昂,60%認為我們團隊是一個充滿關愛、團結一致的集體,但12%的員工認為團隊現處在低迷的時期。針對團隊的特定成員進行調查時發現,約有35%員工反映某些員工沒有與整個團隊融合起來,表現出例外或特例的行為。

2、個人利益與個人績效沒有緊密結合。團隊是由個人構成的,個人業績是團隊業績的基礎,只有實現個人利益與個人績效息息相關,才能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責任感,而據相關數據顯示,xx製藥有限公司仍需要在此方面繼續努力。

3、 團隊的素質能滿足工作要求,但總體提升緩慢。據統計資料顯示,60%員工認為公司團隊的素質與優秀企業相比,總體水平不差上下,25%認為略差,15%認為較差。在員工與團隊合作的信心方面,30%員工認為團隊正向有利方向發展,35%認為沒有變化,20%保持觀望狀態。在團隊素質的提升方面,40%員工非常認同我們的團隊正在進步,35%基本認同這一事實,20%表示沉默,5%表示不認同。

(五) 員工個人專業知識與技能的發揮

員工專業技能的自我評價。員工普遍認為,在實際工作中自身的專業技能比較滿意,這一比例高達80%,僅有15%左右的員工認為自己的技能相當完備,與此同時,5%員工對自身知識與技能表示了不滿,希望在以後的工作中逐步提升。但在專業技能轉化方面,這一比例有所下降,75%員工認為自身的技能基本發揮,25%員工認為沒有完全發揮,可見專業素質在向業績轉化上並不十分理想,員工的潛能和能力有待於進一步開發。

四、今後的對策與建議

根據目前公司的培訓現狀,為了讓公司的培訓更有效,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完善培訓體系:

1、強化員工責任心的培養。針對本公司的工作情況和工作特性,對員工加強質量意識的培養,使員工充分意識到缺乏責任心所造成的嚴重後果及給公司發展帶來的不良影響。從而保證生產有序地進行。

2、加強員工之間相互溝通。不定期的和公司員工進行交流,使員工的意見能夠及時反饋,發現的問題能夠及時解決。便於部門之間以及領導和員工之間的的相互瞭解和協調。

3、調整人員配置、促進員工技能發揮。針對每個員工的特點對其崗位進行調整和安排,使其能夠充分發揮個人特長,避免人才浪費。

4、加強團隊融合提高團隊素質。多進行一些團對活動和考核,以便加強團隊合作,從整體上提高整體素質。

加強員工培訓激發員工的創新能力,改變員工的平庸工作行為,儘可能降低管理成本,克服不可測性,保證質量低劣的員工無法進入,有效降低優秀員工的流失率。在今後的工作中不斷對各類員工進行不同目的的分類培訓,以滿足不同員工的不同需求。加強員工培訓,在良好的人際關係,相互配合的工作環境下,在公平公正的基礎上,可以更好的激發員工工作的熱情和鬥志,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使他們的主動性、創造性將自然地傾瀉出來,自覺與管理者一道,把工作做得儘可能好,不僅讓員工覺得實現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同時對企業有了滿足感和歸屬感。也使企業和員工得到共同的發展,真正實現企業和員工的雙贏。

社會調查報告 篇3

大力發展農村社會事業,推進公共服務向農村傾斜,補足這條經濟社會發展“短腿”中的“短腿”,對促進城鄉統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經過調研,現就建立和完善農村社會事業發展基層體制機制報告如下。

一、全區教育、衞生、文化事業發展現狀

(一)基本情況

全區現有各級各類學校234所,其中電大1所、中職學校2所、中學18所、九年一貫制學校6所、國小185所、幼兒園3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民辦教育學校(園)18所;有在校學生106854人,其中公辦教育104515人、民辦教育2339人;有正式在編教職工5033名。

全區有區級醫療衞生單位6個、街道社區衞生服務中心3個、鄉鎮衞生院27個、村衞生室158個、衞生點17個;現有醫療衞生人員1350人,其中鄉鎮衞生人員561人;另聘有鄉村醫生364人。

全區各街道、鎮、鄉都設有文化衞生服務中心,屬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共有125人,其中文化專幹60人。

(二)主要成績

新區建立以來,全區教育系統着力完成了四大歷史性任務:基本償清核定的“普九”欠債,消除了16956平方米d級危房,完善落實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基本解決代課教師問題。九年義務教育普及率達到100%,國中畢業生升入高中階段教育比例達到85.17%。建成國家級重點中職學校1所、市級重點中學2所。大學聯考各項指標連續七年位居渝東南榜首,其中大學聯考上線率達85%,比重慶市平均上線率高27.1個百分點,錄取率達78.5%,比重慶市平均錄取率高9個百分點。探索形成的農村中國小現代遠程教育“一機三用”模式成為全國先進。

農村衞生工作運行管理機制不斷完善,政府在農村衞生工作中的主導作用明顯加強,農村衞生事業的公益性得到了較好體現。與比較,全區鄉鎮衞生院門診人次、住院人次、業務收入和職工工資分別增長33.98%、303.8%、214.5%和228.94%,藥品收入佔醫藥收入的比例從76.22%下降到了58%。與比較,參合農民人均年門診次數從0.83次上升到2.98次,生病住院率從2.1%上升到了6.7%,醫療服務需求大大提高。有效控制醫療服務成本,使農民的醫藥費用負擔減輕,與比較,我區鄉鎮衞生院門診次均處方費用從21.30元降到了17.45元,次均住院費用從518元降到了481.44元;村衞生室門診次均處方費用為11.35元。與比較,免疫規劃接種率從85%上升到96.33%、住院分娩率從49%上升到86.17%、孕產婦死亡率從132/10萬降至49.63/10萬、嬰兒死亡率從25‰降至9.93‰。經過7年的努力,我區農村衞生改革與發展的“經驗”在全市推廣,新農合工作被國家衞生部、發改委等八部委表彰為全國新農合先進區縣。

文化設施建設有所進步,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保護,城鄉羣眾文化生活較為豐富多彩。民族文化宮已建成投入使用,完成了濯水等18個鎮鄉綜合文化站建設,完成了城區支中心和兩河等5個鎮鄉基層服務網點建設。打造了鄉村文化節和武陵文化廣場等羣眾文化品牌。加強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普查、申報和保護工作,成功申報《南溪號子》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示名錄,同時,《中塘向氏武術》、《後壩山歌》入選市級保護項目。組織編寫了《南溪號子》民歌集等地方文化教材。全區民族文化建設獲國家級獎項10餘項,市級獎項40多項,一批文藝新作在中央電視台和國家級刊物播出、發表。精心組織實施了送書、送戲、送電影到農村、學校、工地的工作,一定程度上豐富了廣大羣眾的文化生活,促進了城鄉文化交流。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1.在教育、衞生、文化發展上存在三大困難。

一是投入嚴重不足。“xx”期間,全區教育預計總共需投入建設資金44500萬元,其中新一輪城區中國小校佈局調整工程13800萬元、農村中國小標準化建設工程8500萬元、職業教育基地建設16000萬元、教育信息化工程3700萬元、農村教師安居工程1500萬元、其他建設項目1000萬元。區本級財政將安排2億元,區教委爭資1.5億元,尚有1億元資金缺口。據統計,,我區人均衞生事業費只有27.58元,處全市中下水平,與先進區縣差距更大。

農村衞生補助政策尚未完全落實,投入嚴重不足,鄉鎮衞生院和村衞生室長期以來只能靠醫療服務收入(主要是藥品收入)生存,鄉鎮衞生院控制服務成本與支出增長的矛盾越來越尖鋭,醫務人員收入呈下降趨勢,尤其是“工改”後醫務人員增資部分未落實,影響醫務人員工作積極性,農村衞生改革與發展的成果難以鞏固;政府對村衞生室的投入不足問題尤為突出,村衞生室建設長期沒有專項經費,對鄉村醫生的經費補助與鄉村醫生承擔的公共衞生職責極不適應。全區 力爭在明年內完成所有鄉鎮文化站建設,但現有資金(每鄉鎮20萬元)只能解決文化站辦公、活動用房及配備部分設備設施,如何保障後續資金投入,充分發揮文化站功能作用,為基層人民羣眾提供更好的文化服務,還存在較大困難。

二是基礎設施設備差。我區現有學生10.7萬人,而學校佔地總面積僅為147.9萬平方米,生均佔地與國家標準相差較大,學校教學用房極度緊張,形成了大量的“大班額”,國小約佔34%,國中約佔56%。教學配套設施建設滯後,常規電教、實驗教學、圖書、音體美衞勞科技等儀器設備配置較差,村小更為突出,嚴重影響了教育教學質量。通過近幾年加大農村衞生基礎設施建設,一定程度改善了農村居民就醫條件,但由於歷史原因和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我區農村衞生基礎仍然薄弱,主要表現為偏遠、貧困人口對衞生服務的利用能力較差,可及性較弱,調查結果顯示,我區住户到達最近醫療點的距離在1公里以內的僅佔28.67%,離最近醫療點的距離在5公里及以上的比例達15.17%,到最近醫療點的時間在30分鐘及以上的比例高達52.17%。

三是農村教師、衞生人員、文化工作者的業務素質有待提高。首先是現有教師結構性矛盾突出。全區35週歲以下教師僅佔教師總數的46.81%,大多數教師的第一學歷是中師,很多教師都是參加工作後再修完第二、第三學歷,教師中中文、政史等專業過剩,數學、英語、物理等專業緊缺,教學中存在跨專業教學的現象。其次是農村衞生技術人員嚴重缺乏。

城區聚集了60%以上的衞生技術人員,僅服務20%左右的人口,鄉鎮只有40%的衞生技術人員,卻服務80%的人口,同時鄉鎮衞生人員學歷普遍較低,還有相當比例的人員不具備執業資格,但又佔着編制,新的大中專畢業生進不來。村醫素質更低,部分行政村因找不到合格的村醫而無法設置村衞生室。再次是文化站工作人員嚴重錯位,街道鎮鄉所設的文化衞生服務中心是一個從事多種工作的機構,造成了對文化工作的削弱,文化專幹不專的現象較為普遍。同時由於近幾年機構改革中人員變化大,在現有的60名文化專幹中,僅有8人受過1次以上的專業培訓,絕大多數人員從事文化工作時間較短,未受過專業培訓,業務素質普遍較低。

2.在農村教育運行中存在三大問題。

一是中國小布局不合理。建區以來,我區按照“國小就近入學、國中相對集中和優化配置教育資源”的原則,將原來的31所初級中學調整為19所,50所鎮、鄉中心校調整為34所,274所村、完小調整為157所,整體提高了教育教學質量和辦學效益。但是,隨着學齡人口不斷變化和城鎮化建設的深入推進,舉家外遷的農村人口逐年遞增,部分農村學校生源不足,個別村小一個班2—3年僅招幾名學生,教學成本太高,農村中國小布局結構極不適應未來教育發展的需要。

二是寄宿制學校建設起點低。由於我區系以前“普九”的區,“十五”期間國家二期“義教”工程沒有給我區安排專項資金,農村中國小寄宿制條件沒有得到改善,多數寄宿制學校都是把學校功能用房改作學生宿舍、食堂,其生均面積低於國家規定標準。現有學生生活服務用房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生活需求,嚴重製約寄宿制學校的發展。

三是留守兒童管理難。據不完全統計,我區現有留守兒童1萬餘名,其中雙親長年外出的4000餘名,絕大部分農村中國小隻負責對學生上學期間的管理,而在放學後和節假日就無人管理和照顧,加之校園外部環境複雜,部分學生出現了“5+2=0”現象。

3.在文化站管理上體制不順,缺乏活力。

現行的管理模式中,人、財、物、事都由鄉鎮直接管理,文廣局雖然對文化站具有業務指導職能,但力度有限,心有餘而力不足。不能統籌調配人員,不能形成人員合理流動機制,沒有生機和活力。

二、建議意見

針對上述情況,我們提出如下建議:

(一)進一步明確政府職責,合理佈局農村中國小,加快寄宿制學校建設

認真貫徹執行《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完善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制的通知》,各街道辦事處、鎮、鄉人民政府要切實負責組織適齡兒童入學,嚴格控制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輟學;維護學校的治安和正常教學秩序,治理校園周邊環境,改善農村中國小辦學條件,切實保障農村義務教育快速健康持續發展。

為了減少結構性浪費,提高規模辦學水平,對農村中國小布局應適度調整,加快寄宿制學校建設步伐。對國中學生年招生規模不足100人的九年一貫制學校,取消其國中部,將其國中學生及教師一同併入就近中學;對學生總規模在500人以下的初級中學,從今年秋季開始停止招生,將其招生範圍劃歸相應中學,有效整合國中教育資源;對部分生源較差的村小予以撤銷。同時加大對中心校、完小的寄宿制學校建設力度,制定相應政策,鼓勵農村國小生住讀和留守兒童託管。

(二)合理分配教學資源,確保均衡發展

我們要吸取以往的教訓。現在出現的“大班額”、昂貴的擇校費等問題,都是我們辦的那些重點中國小所造成,教學資源都向這些重點中國小傾斜,不講究合理佈局,各學校平衡發展,導致生源都擁入重點中國小,跨地區讀重點中學。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要吸取這個教訓,今後一定要儘可能地合理佈局學校,合理分配教學資源,促進各學校的平衡發展。

(三)加大對社會事業的投入,完善投入機制並用好這些投入

教育上1億元的資金缺口,需要加大投入。財政要對農村衞生組織形成補償機制,由政府承擔農村衞生組織為農村居民提供基本衞生服務的人力成本和物耗成本。鄉鎮衞生院的房屋建設、設備配置、人員經費,應該由區財政全額預算解決。村衞生室的房屋建設、設備配置,原則上也應以財政投入為主。鄉村醫生的勞務經費和社會保險經費,建議由區財政按不低於村“三職”幹部的標準給予補助。

在完善農村衞生補償機制的同時,建立健全工作績效考核評價機制,讓農村衞生組織在公益性、福利性主導下健康發展,既要堅決糾正農村衞生組織在利益驅動下盲目追求經濟效益的做法,也要着力提高經濟收益。在加大投入的同時,也要用好這些投入。要引入民營機制發展我區社會事業,鼓勵民營參與,我區民營醫院沒有國家大規模投入,卻不斷髮展壯大,其運作機制和體制值得我們很好借鑑。

(四)改革和完善農村醫療衞生體制

要推進鄉村兩級衞生組織一體化管理,強化鄉鎮衞生院管理村衞生室的責任。明確鄉鎮衞生院和村衞生室的職責,把村衞生室作為鄉鎮衞生院功能在村級的延伸,實現鄉鎮衞生院對村衞生室人、財、物統一管理,實行鄉村醫生工資制、養老保險制以及鄉鎮衞生院對村衞生室的統一核算,理順村衞生室、鄉鎮衞生院的關係。明確村衞生室產權由鄉鎮衞生院所有,優化鄉村醫生隊伍年齡和知識結構,鄉村醫生納入鄉鎮衞生院統一管理,但不佔用鄉鎮衞生院人員編制。加大對農村衞生人員的培訓,提高現有衞生人員素質。暢通醫療衞生單位的進人渠道,突破現行人事政策,允許醫療衞生人員在衞生系統內部合理、有序流動。引進民營醫院的用人機制,對緊缺人才和研究生以上學歷人員,要制定確有吸引力的優惠政策,真正做到“引得進”和“留得住”。

(五)改革鄉鎮文化站管理體制,加快鄉鎮文化站陣地建設,創新農村文化活動方式,豐富農村文化活動內容

實行“條管為主,條塊結合”的管理模式,將鄉鎮文化站的工作人員歸口區文廣新局主管,各街道辦事處、鎮鄉人民政府協管,以確保文化幹部專職專責。制定長期規劃,利用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對文化專幹進行培訓,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基層文化幹部隊伍。

要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基層文化建設的指導意見》中“確保文化事業費的增長不低於當年財政收入的增長幅度”的要求,保證對基層文化事業的投入。充分利用市委市政府支持鄉鎮文化站發展的契機,採取新建、購買、置換等多種方式力爭在明年內完成全區所有街道、鎮、鄉的文化站建設。

要推進農村文化活動方式的創新。繼續發展特色文化之鄉和民族民間文化生態保護區,繼承和發展民族民間傳統特色藝術。努力搞好農村電影放映工作,鼓勵發展庭院文化。持續開展送文化下鄉活動,深入基層為羣眾送戲、送書、送電影、送文化科技知識,舉辦科普知識講座、開展羣眾樂於參加的文體活動,豐富農村文化生活。

社會調查報告 篇4

一、 實踐報告研究背景:

隨着我市經濟建設日益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日漸提高,廣大羣眾對精神生活的要求隨之提高。為了滿足居民對於體育運動的需求,體育局通過對上積極爭取,目前在石家莊各地陸陸續續,或多或少地安裝了各種式樣的體育設施,這既豐富了人民的業餘生活,又增加了人民的身體素質。

然而,體育設施分佈是否合理,設施是否完善受到了人們的普遍關注,隨之產生的許多問題有待解決。比如:器械壞了是否有人修理;由於器械老化而產生了意外事故,這該由誰來負責等。本着一顆為人民服務的心。因此,我們確定了以調查學府路附近社區體育設施為課題,力爭減少社區居民的傷害事故,併為居民建立一個優美、舒適、安全的健身場所做一點力所能及的事。我們感覺到了研究此項課題的重要性及其必要性,對於此項課題的研究不僅可以鍛鍊我們的實踐能力,也可以使更多人樂於其中。

二、 研究過程

目前學府路已建成了7個健身點,其中7套全民健身路徑,總投資數萬。體育設施在社區內的分佈狀況也有所不足。總體來看,河北體院附近的體育設施分佈比較協調,3個居民小區有體育設施。但在河北經貿附近體育設施沒有,這顯然給其它地方的居民帶來了諸多不便,又有誰會千里迢迢跑去健身呢?

1、您是否知道小區體育設施的種類? 是(57%) 否(43%)

2、 您是否經常鍛鍊身體? 是(57%) 否(43%)

3、 您一般何時鍛鍊?時間為多長? 早上 1 小時左右

4、 您是否能正確使用體育設施? 是(93%) 否(7%)

5、 您是否曾因鍛鍊不當造成受傷? 是(7%) 否(93%)

6、 您所在的小區體育設施是否完好? 是(71%) 否(29%)

7、 您是否認為應新增一些體育設施? 是(86%) 否(14%)

8、 您認為用這些設施鍛鍊後是否有效果? 是(86%) 否(14%)

由此可見,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羣為數不少,而且大多認為能正確使用體育設施,鍛鍊效果也不錯;但小區體育設施完好程度和更新不夠理想。那麼,我社區現有的體育設施現狀到底如何呢?為此,我們先後學府路附近等幾處體育設施所在地進行實地考察,發現了一些存在的問題:

1、 運動器材缺乏專人管理與維修:

這些外表披紅掛綵的體育設施近看還真是“披紅掛綵”,傷的傷,死的死,10%—50%的器材是已損壞或快要壞了的。經過幾場大雨的洗禮,這些器材上的鐵鏽爬滿身,更嚴重的則面目全非了,説不知道的,還真以為是幾塊爛鐵搭起來晾衣服呢?還有的一些不是缺了胳膊就是少了腿的,可謂慘不忍睹。

訪談時,講到這些體育設施該由誰來保管時,人們意見各異。有些男士在回答此問題時,還粗魯地回答:“這個又不關我們的事情,誰弄(這些體育設施)過來的,就由誰來保管嘛”。這樣回答的人還不止一兩個。調查發現:48%的人認為是由大院來保養,有30%的人認為由體育局保養,僅有22%的人認為這是由廣大羣眾和相關部門共同來保養的。看來體育設施到位了,但人們去維護這些公共財產的意識還沒有到位。

2、 個別居民把運動器材挪為它用:

我們在調查研究中也發現了另一道獨特的鳳景線,令我們大為驚訝。在綠源小區,個別居民居然在雙槓上曬被子,在單槓上掛內衣褲。這種情況在晴天常有,它不僅妨礙了居民的鍛鍊,也有礙於市容整潔。在調查過程中,有一老伯見我們剛想拍照,他馬上收掉了被褥。不難看出,人們對於這些錯誤的做法還是有自知之明的,不至於麻木到一點反應都沒有。

社會調查報告 篇5

XX年八月,我們一行十六人來到了青海,帶着對人類淨土的嚮往,帶着對青海孩子的關懷,我們踏上了這塊土地,一路上列車外那大山河流的美景,早已將我們的思緒前往那無邊的草原和高原,忍不住內心的激動,我們用相機記錄着的一點一滴······

30個小時的車程結束了,帶着新生兒的眼睛我們開始打量這個未知的世界,西寧繁華的街頭真的讓我們以為還在東部沿海,簡單的休整之後,我們踏上了去往瑪多的路,那裏,幾百名孩子在等着我們的到來就這樣,隊員們顧不上高原反應的影響,依然走下去·····

一路走,一路行,轉戰後,我們來到了我們地教學第一站——瑪多縣秋智鄉寄宿國小,走進校園,等候孩子們的到來,迎完活佛,一批批國小生回到了學校,看到一朵朵高原紅過來,這原來是真正的紅二團······

簡單的準備之後,儀式開始,同學們想作為客人的我們獻哈達,看到一個個脖子上帶的,真不知道該怎麼敢想,感受到那些孩子的熱情,好不容易把哈達放下,孩子們圍着不放,對我們這羣大哥哥大姐姐開始熟悉起來······

不知道有沒有人體驗過高原的野炊,中午我們拿飯來到草地上,看着高原,嘗這真正的高原食物,真的別具風味,匆匆解決完午飯,我們來到我們的駐地----校外的帳篷。

當真正進入教學,我們才發現,原來老師真不是那麼好當的,原以為大學生的我們教小孩應給易如反掌,但當我們真正走上講台,才發現真不是那麼回事,看着下面那一張張稚嫩的臉,真不知道該講什麼了,外面的東西我們懂得不少,然而去不知從何説起,因為不熟系教學方法,我們只能叫那些欠缺老師的課程,音樂、體育、美術,自己上課時從來沒發現講課是多麼累的事,但當我們走下講台,一個個大汗淋漓,真正體驗老師的辛苦,不容易啊······

幾天的教學很快的結束了,當離別時才知道原來相聚是那麼不容易,準備離開,雖然已經和孩子們提前説好,但還是控制不住內心的激動,幾個女生眼睛已經發紅,孩子們更是忍不住哭了起來,看到那眼睛,我們儘量控制住眼淚,準備發車,孩子們拉着手,往我們手裏塞着他們的“禮物”,一張張紙片,一張張摺紙,我們想放開手,但手卻被攥得更緊,不是誰開始唱起我們教給孩子們的歌“讓我們蕩起雙槳,小船兒推開波浪······”。眼淚真的忍不住了,雖然還要哄好孩子,讓他們不要哭,但自己眼睛卻開始濕潤,車開了,我們即將離去,思想彙報專題孩子們唱起了藏民特有的送別歌,雖然我們聽不懂,但我們可以感受到,孩子們的不捨,女生們還在抽噎,儘量避開孩子們的眼睛,因為那我們承受不了。

回到濟南,我們才想起留給孩子們的照片,才想起答應孩子們明年的諾言,我想起走時的話語,離開並不等於忘卻,我們會做得更多,我們會一路同行······

社會調查報告 篇6

調查目的:時下,大學生通過利用課餘時間找份兼職工作打打工或在假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打暑期工、實習體味生活已經成為了一股熱潮。對大多數學生而言,掙錢是打工的首要目的。有的卻認為掙錢並不是大學生打工的惟一目的,不少同學把打工看作是參加社會實踐、提高自身能力的機會。許多學校也積極鼓勵大學生多接觸社會、瞭解社會,一方面可以把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積累工作經驗對日後的就業大有裨益。通過調查可以瞭解當代大學生對社會實踐的看法以及透析大學生生活實踐情況,從而結合馬克思主義哲學分析大學生社會實踐所存在的問題以及提出解決方法,使大學生能正確對待社會實踐,在實踐中見真知。在往後實踐中能更好地接觸社會、實踐自己的專業技能,尋找發展的機會。

調查對象:大學生成長成才,是高等院校普遍關注的問題。而大學生社會實踐已成為培養合格大學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決不能忽視或放棄大學生社會實踐。因此這次調查就選擇了在讀大學生5名,其中廣州大學名,中山大學1名,廣東外語外貿大學1名,華南理工大學5名,廣東工業大學5名。年級分別為大一學生5名,大二學生3名,大三學生15名。 調查內容:本次調查通過對大學生有否參加過暑期工、兼職或實習,最想參與何種社會實踐,所參與的打工或實習是否與所學專業相符,能否體現實踐與理論知識相結合以及在工作或實習中獲得了什麼等問題進行展開。

調查方法:通過派發問卷進行調查,發放問卷共5份,收回有效問卷5份。(調查問卷及數據統計詳見附錄)

調查結果:從調查中發現,許多大學生都認為兼職是大學生的第二個“課堂”,通過兼職可以學到許多寶貴的東西。“存在就是合理”,職業沒有高低之分,無論什麼職業都有其可取與不可取之處,就看自己的需求。不少大學生覺得只要是能夠賺錢的工作,就可以去試一試,品牌代理,促銷等以前不會是大學生從事的工作,現在都成為了大學生們可以接受的工作。

有5%的同學認為如果要參加社會實踐,最理想的就是到企事業單位進行實習交流,其次是打工或做兼職佔4%;而56%的同學有做過兼職,%打過暑期工,14%參與過實習,表示從未做過的僅佔1%;現在大學生兼職、打工,除了做家教(14%)、網絡的實習實踐(6%)外,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在兼職或打工時從事派傳單、商品促銷(%)、校園銷售(14%)、當餐廳服務員(8%)等簡單、不需要特殊技能的工作,但卻與所學專業知識相去甚遠,6%學生認為所實習或兼職的工作與自己專業不全相符或完全不符,僅4%的人認為完全或基本相符。能夠使大學裏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的只佔38%,在實習或工作中66%的人滿意自己的課外實踐能力;1%的學生認為兼職是為以後的求職做準備,在選擇實習或打工目的是什麼的時候,有3人選擇“接觸社會,積累工作經驗”,佔了總數的64%,選擇“賺取生活費”,佔了%。從選項人數中顯示,大學生兼職以賺錢和充實自己為主要目的。現在的大學生已經將打工看得很重了,錢雖然是一定因素,但是希望通過打工獲取的經驗對將來就業時有所幫助應該是更多學生考慮的問題。大學生在打工時間上的彈性還是很大的,這應該和他們寬鬆的學習環境有一定關係。56%的人會選擇在假期實習或打工,3%會選擇任何沒有課的時間,1%會選擇週末。有31人認為在不影響學習的基礎上贊成合理兼職或打工實習,19人很贊成兼職、打工,沒有人反對。54%的人都提出學校除了提供就業指導以及專業課程外,還應該提供實習機會,%覺得學校應該提供就業體驗,至於選擇素質拓展和職業生涯規劃的各佔1%。

調查結果分析:

在調查中發現沒有人在參加社會實踐上選擇“參加‘三下鄉’活動”一項,説明當代大學生與以往的大學生相比較,他們的求學經歷、生活條件、所處社會大環境都相對優越,也沒

有經過必要的挫折教育,因此,他們意志往往比較脆弱,克服困難的能力也較差,常常是對社會的要求較高,對自我的要求較低。當前,大學生的責任意識日益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責任意識和誠信意識成為不少地方採用人才的兩個新標準。大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是促進大學生素質教育,加強和改進青年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導學生健康成長和成才的重要舉措,是學生接觸社會、瞭解社會、服務社會,培養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徑。參與“三下鄉”實踐,其目的是為了支援農村的教育事業,同時給農民帶去相應的指導,本着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同時把自己在學校學到的知識與勞動實踐相結合,並從羣眾中學到做人做事的道理,用於知道自己的將來的學習生活工作。現在大學生,除了一部分學生來自農村以外,很有一部分是來自城市的,往往這些學生家庭環境好,父母親更是不允許或者不支持自己的孩子參加所謂的“三下鄉”實踐活動,這樣,學校所提倡的通過“三下鄉”實踐活動來提高學生素質的目的就未能夠達到。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三觀指的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而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在個體價值觀體系中,人生價值觀處於主導地位,決定着總的價值取向,對價值觀系統中其它價值觀起着指導和制約作用。由於當代大學生的價值觀主要是圍繞自己出發,致使大學生自身社會閲歷和實踐經驗不足,更不用説參與“三下鄉”活動服務人民了。

另外,沒有人選擇反對大學生兼職、打暑期工或實習,大家都認為只要不影響學習能夠積攢經驗可以為以後的工作打基礎。對於當代大學生來説,應當刻苦學習專業知識,不斷提高綜合素質和運用知識的技能。從大學生活的開始到走進社會的大圈子中,就只有短短的幾年時間,誰不想在將來的社會中能有一席之地呢?所以大家認為大學生必須投身校園內外的各類實踐活動,有助於鍛鍊品質,提高能力。可見其對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有不可牴觸的重要性。不能否認有過打工經歷的同學,看起來要比其它同學更成熟、社會適應力更強,但對於學生,社會適應力只是一方面的衡量指標,大學期間主要的任務是學業結構的搭建,即知識結構、專業結構的搭建,為了打工影響甚至放棄了專業知識的學習,結果是得不償失的。 結論與建議:

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實踐是人自覺改造客觀世界,使外部對象發生某種改變的現實的物質性活動。實踐是人的活動,而人是社會的人,處在一定的社會關係之中,因此,實踐不是單個人孤立的行為,而是社會的活動。所以,實踐作為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一個階段,是在社會歷史中不斷髮展演變的。實踐的主體是人民羣眾。“三下鄉”是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在新時期的深化發展,是促進農村兩個文明建設的有益補充,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長遠意義。實踐出真知,社會實踐活動是大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份,培養當代大學生的歷史使命感、社會責任感和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充分發揮實踐育人的作用,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也是檢驗所學理論知識的標準,社會實踐不但為大學生提供了一個發揮自我才能,展現自我風采的舞台,也是培養和鍛鍊同學們綜合能力的一個階梯,更是一個大學生進入社會,走上工作崗位前的演練場地。瞭解國情是年輕人的首要任務,這就需要放眼96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對占人口8%以上的農民有所瞭解才行。學生利用假期時間參加“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這樣可以使同學在實踐中更好的認識國情,貼近社會,從而確定比較正確的人生前進方向。作為高校教育者,如果能引導大學生將強烈的使命感轉化為學習、服務、實踐、奉獻等實實在在行動,把行動變為責任,將會使大學生在人生軌跡上樹立起更高的起點。

社會調查報告 篇7

"農民",這個特殊的稱謂,從它的誕生之日起就註定與土地結下了深厚的情誼。1949年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使農民一改千百年來受剝削、受壓迫的地位,徹底地作了主人。歷史的年輪駛入改革開放的今天,農民的政治地位和生活狀況已經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和提高。但是我們也必須看到,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在取得驚人的發展速度和改革碩果的同時仍然存在一些問題,

地處黃河流域的山西省,農民生產人口嚴重過剩,而煤炭資源豐富,土地比較瘠薄,所以一度將煤炭業作為自己的支柱產業,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大量的農民加入到煤炭工人的行列。大同礦務局,陽泉礦務局,汾西礦務局等國有產業的三巨頭,下設有龐大的分支機構,另外不少的不法小煤窯,收羅了附近大量的農民就業,從事煤炭的採挖和運輸,因此,煤炭是山西省解決農業過剩人口做出了巨大貢獻。

由於前期開採計劃性差,加之不法小煤窯的濫採濫挖,煤炭資源日益匱乏,同時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日益突現,原煤的銷售量便直線下降,對煤炭進行深加工的項目、企業還沒有建立,因此煤炭業的發展嚴重受挫,大量正式工人下崗,臨時工、合同工返家務農,農民的隊伍便這樣擴大了。然而土地的狀況沒有很大改觀,人口過剩的問題又重新嚴重起來。

在這樣一種背景和形勢下,今年暑假,我特地在我的家鄉--平遙的東部、南部地區,針對農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狀況展開了調查,發現了困擾農民的兩大因素。

其一便是天災,主要是乾旱和冰雹。以"十年九旱"來形容我們晉中地區(山西省中部,包括平遙、祁縣、太谷、榆次等地)一點都不為過。6月下旬到8月中旬近2個月的時間內,平遙縣大部分地區滴雨未落。這期間正是高粱等農作物生長的關鍵時期。而灌溉用水的天價又讓農民卻步,只好眼睜睜地看着莊稼乾枯變黃,甚至枯死。也有部分農民捨不得將前期的時間精力和成本付諸東流,只好忍痛花錢買水灌溉施肥。這樣做也只是確保秋天有一點點收穫,其實根本沒有盈利可圖。調查後我做了如下計算:一季莊稼,至少灌溉兩次才能成熟,費用為14元每小時,一般情況下每畝一次要灌溉4小時。這樣,每畝花去水費115元左右。另外,每畝需化肥約20公斤,每斤1.6元;天旱蟲災時,農藥每畝花費約25元,每畝地總共合計花180元。如將所得產品拿出銷售,如大豆,畝產約150公斤,每公斤約2元左右,所得不過300元。去除耕地費、種子費、運輸費、農業税等,進農民腰包的不超過30元。所以農民辛勤勞動下來,基本上算是無償勞動。更何況人多地少,生產的糧食僅能夠自己消費,根本無節餘去換錢

這些年林業發展很快(主要是果業),由於先前缺乏市場經驗和戰略眼光,所栽培的品種無非是紅星、金光、國光、富士等老品種,除富士銷路好一點外,其他幾種則難以出手。因此果農除了要忍受入不敷出的痛苦外,還要面對"賣果難"的尷尬。尤其是今年,我縣於6月15日三分之一的地區遭受冰雹襲擊。嚴重的地方,棉花、大豆等被打得只剩下光桿,較輕的地區,果實也遭受"創傷"。8月初,冰雹再次來襲,農民損失更加嚴重。

困擾農民的另一因素為人為因素。部分領導的決策失誤,也給農民留下了無法彌補的損失。像前面述及的盲目發展果樹就是一個極具代表性的例子。品種不佳,質量不高,收成小,更換品種或農業結構轉型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另外,不少地方交通不便,信息閉塞,嚴重影響了當地的經濟發展。

上述的兩種因素,導致農民的人均收入極低,入不敷出的現象嚴重。所以一般家庭中要有1-2人外出打工或經商,形成以工養農和以商養農的格局。下面是我所做的調查情況的列表,從中可以看出農民的生活狀況:

家庭類型調查項目 成員均為農民 成員中有教師、工人、農民等 成員中有農民和經商者 有外債家庭率

平均月收入(户) 20元 500元 520元

平均月支出(户) 34.4元 430元 430元

淨餘 -14.4元 170元 190元

所佔比例 5.2% 91.7% 3.1% 95%

其中支出項中除了生活必需外,85%以上的家庭將大部分的收入用於子女的教育經費,這也是造成大部分家庭負債的原因。之一。

當然,隨着人們觀念的改變的文化水平的提高,農業的科技投入逐漸加大。塑料大棚和薄膜覆蓋技術正在逐步地得到推廣。在土地資源緊缺的嶽壁鄉,兩項技術的推廣率達到90%以上,這是一個了不起的進步。

山西作為全國經濟比較落後的省份,其所含的平遙地區又是比較落後的地方,嚴格地説,以上的情況並不具有廣泛的代表性。但通過此次調查,我感慨很多,作為農民的女兒,我深切地體會到了廣大農民終年勞作的艱辛、痛苦和無奈。不過我堅信,隨着農業改革的進一步深入,農民的日子會一天天好起來。

社會調查報告 篇8

調查目的:

時下,大學生通過利用課餘時間找份兼職工作打打工或在假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打暑期工、實習體味生活已經成為了一股熱潮。有的卻認為掙錢並不是大學生打工的惟一目的,不少同學把打工看作是參加社會實踐、提高自身能力的機會。許多學校也積極鼓勵大學生多接觸社會、瞭解社會,一方面可以把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積累工作經驗對日後的就業大有裨益。

調查對象:

大學生成長成才,是高等院校普遍關注的問題。而大學生社會實踐已成為培養合格大學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決不能忽視或放棄大學生社會實踐。

調查內容:

本次調查通過對大學生有否參加過暑期工、兼職或實習,最想參與何種社會實踐,所參與的打工或實習是否與所學專業相符,能否體現實踐與理論知識相結合以及在工作或實習中獲得了什麼等問題進行展開。

調查結果:從調查中發現,許多大學生都認為兼職是大學生的第二個“課堂”,通過兼職可以學到許多寶貴的東西。“存在就是合理”,職業沒有高低之分,無論什麼職業都有其可取與不可取之處,就看自己的需求。不少大學生覺得只要是能夠賺錢的工作,就可以去試一試,品牌代理,促銷等以前不會是大學生從事的工作,現在都成為了大學生們可以接受的工作。

有52%的同學認為如果要參加社會實踐,最理想的就是到企事業單位進行實習交流,其次是打工或做兼職佔40%;而56%的同學有做過兼職,20%打過暑期工,14%參與過實習,表示從未做過的僅佔10%;現在大學生兼職、打工,除了做家教(14%)、網絡的實習實踐(6%)外,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在兼職或打工時從事派傳單、商品促銷(22%)、校園銷售(14%)、當餐廳服務員(8%)等簡單、不需要特殊技能的工作,但卻與所學專業知識相去甚遠,76%學生認為所實習或兼職的工作與自己專業不全相符或完全不符,僅24%的人認為完全或基本相符。能夠使大學裏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的只佔38%,在實習或工作中66%的人滿意自己的課外實踐能力;12%的學生認為兼職是為以後的求職做準備,在選擇實習或打工目的是什麼的時候,有32人選擇“接觸社會,積累工作經驗”,佔了總數的64%,選擇“賺取生活費”,佔了20%。從選項人數中顯示,大學生兼職以賺錢和充實自己為主要目的。現在的大學生已經將打工看得很重了,錢雖然是一定因素,但是希望通過打工獲取的經驗對將來就業時有所幫助應該是更多學生考慮的問題。大學生在打工時間上的彈性還是很大的,這應該和他們寬鬆的學習環境有一定關係。56%的人會選擇在假期實習或打工,30%會選擇任何沒有課的時間,12%會選擇週末。有31人認為在不影響學習的基礎上贊成合理兼職或打工實習,19人很贊成兼職、打工,沒有人反對。54%的人都提出學校除了提供就業指導以及專業課程外,還應該提供實習機會,22%覺得學校應該提供就業體驗,至於選擇素質拓展和職業生涯規劃的各佔12%。

調查結果分析:

在調查中發現沒有人在參加社會實踐上選擇“參加‘三下鄉’活動”一項,説明當代大學生與以往的大學生相比較,他們的求學經歷、生活條件、所處社會大環境都相對優越,也沒有經過必要的挫折教育,因此,他們意志往往比較脆弱,克服困難的能力也較差,常常是對社會的要求較高,對自我的要求較低。當前,大學生的責任意識日益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責任意識和誠信意識成為不少地方採用人才的兩個新標準。參與“三下鄉”實踐,其目的是為了支援農村的教育事業,同時給農民帶去相應的指導,本着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同時把自己在學校學到的知識與勞動實踐相結合,並從羣眾中學到做人做事的道理,用於知道自己的將來的學習生活工作。現在大學生,除了一部分學生來自農村以外,很有一部分是來自城市的,往往這些學生家庭環境好,父母親更是不允許或者不支持自己的孩子參加所謂的 “三下鄉”實踐活動,這樣,學校所提倡的通過 “三下鄉”實踐活動來提高學生素質的目的就未能夠達到。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三觀指的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而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由於當代大學生的價值觀主要是圍繞自己出發,致使大學生自身社會閲歷和實踐經驗不足,更不用説參與“三下鄉”活動服務人民了。

社會調查報告 篇9

近年來,隨着我縣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作為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巴川城區面積倍擴、人口激增,建設進程不斷加快,如何加強城區社會管理,促進建管並舉,良性發展,已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重要課題。最近,縣政協法制羣團專委會組織有關方面,對巴川城區社會管理情況進行了調查。

一、巴川城區社會管理的現狀。

巴川城區通過近年的舊城改造和新區開發,面積由原來的3平方公里擴展到9平方公里,人口由3萬多增加到7萬多,水、電、汽、路和通信等基礎設施建成規模,居民生活環境得到改善。短短几年,城市人口容量大增,發展速度驚人。但另一方面,城區社會管理明顯滯後於城市建設進程,基本處於因陳襲舊,缺乏活力,不適應發展的狀態。

目前實施巴川城區管理的有兩個方面,一是巴川鎮政府,從職責上承擔城區的各項社會管理事務;二是有關職能部門如城建、交通、工商、城管等也參與相應事務的具體管理,形成條塊分割的格局。現城區交通秩序較混亂、市場管理較差、衞生死角難除、治安防範不力、文化生活單調、市民素質不高、社區建設缺位仍然存在;另一方面一些新興的社會服務如物業管理、家政服務等又極不規範,質量低下。社區管理的近期目標、長遠規劃更是一片“空白”,總體現狀堪憂,必須認真研究解決。

二、存在問題。

從我們調查的情況分析,當前巴川城區社會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以下幾方面。

1、認識不到位。一是對城市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認識不足。城市是當地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先進的思想文化、科學技術、經濟潮流都在城市產生而又由城市輻射。隨着信息時代、網絡時代的到來,以科技為動力的市場經濟角逐主要依託於城市,從這一意義上講,市場經濟就是城市經濟。我縣一直是農業縣,加上城鎮建設起步較晚,城市功能發揮不明顯,使我們對城市在市場經濟的中心主體作用、輻射作用還沒有充分認識,城區社會管理沒有引起足夠重視。二是對巴川鎮的特殊性認識不足。隨着城區面積擴大,巴川鎮城區經濟、人口等均已超過農村,重心應由農村向城市轉移,然而巴川鎮的工作重心卻沒有隨之調整,在城區管理上,人力物力安排薄弱,城區工作仍沿舊例,沒有突破。三是對城區社會管理工作重要性認識不到位。城市社會管理是豐富城市內涵,強化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的重要手段。隨着體制改革和市場經濟的推進,巴川城區大量城市人口由過去的“單位人”變成“社會人”,農村人口又成批湧入城區,加上政府和企業一些職能的社會化轉移,城區社會流動性加劇、矛盾增多,社會服務需求增大,要求城區管理工作應隨之改革和加強。

2、管理體制不順。現行以巴川鎮政府和職能部門共同參與,條塊分割的城區社會管理體制,已不適應發展需要,制約了城區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癥結有兩方面:一是責權不統一。巴川鎮是城區行政主管機構,職責上自然是城區社會管理的主體;職能部門雖地處城區,但在職能上面對全縣、而不是直接參與巴川城區的具體管理工作。條塊分割,造成巴川鎮有責無權,想管管不了;職能部門有權無責,片面強調本部門職能和局部利益,願管的插手,不願管的甩手,結果導致政出多門,互相推諉、趨利避患、管理出現空白等現象的產生。二是力度小、效率低。條塊分割使巴川鎮在城區管理中職能弱化,統攬無力,要花不少精力協調各方面關係,常常遇到“不買賬”的情況,工作難以順利開展。

3、基層組織薄弱。巴川城區社會管理基層組織是居委會,由於多年來基本上自然發展,基礎十分薄弱。一是居委會管理缺乏力度。居委會轄區內部門、單位等沒有歸屬社區管理體系,不明確在社區內的成員角色和應盡職責,居委會工作是“單練”,缺乏力度,難有成效。二是職責不明確。居委會的工作基本上由鎮街管辦安排,行政色彩較濃,看似城區工作樣樣參與,實際上無職無權,樣樣管不了。三是人員老化、力量不足。現有12個居委會共有幹部32人,平均年齡45.5歲,50歲以上的佔41%;文化程度國小2人,國中

20人、高中以上10人,處於年齡偏大、文化偏低、綜合素質不高的狀況。這支隊伍從質和量上都很難適應新形勢下城區社會管理工作的需要。此外各居委會普遍存在活動場地匱乏,工作經費困難,幹部待遇太低等基礎條件嚴重不足的問題,也影響了居委會作用的發揮。

三、幾點建議。

針對上述問題,提出如下建議。

1、提高認識,加強對城區社會管理工作的領導。當前,隨着全球經濟一體化、市場經濟城市化的發展趨勢,城市在經濟發展中的主體地位日益凸顯。面對這種情況,要充分認識加強巴川城區管理在促進我縣市場經濟建立和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推動巴川鎮政府工作重心由農村向城區轉移,加大城區工作力度,強化城市社會管理。

2、理順管理體制,明確職責,強化巴川鎮政府對城區社會管理的主體地位。打破條塊分割、多元管理格局,建立以塊為主、條塊結合的一元管理體制,強化巴川鎮管理主體地位。要結合機構改革、職能轉變,採取措施促使職能部門還政於鎮、還權於鎮(城市建設,市場、環衞、物業、勞動、計劃生育、殯葬、鄉鎮企業管理、統計工作等),保障管理主體的施政效力。職能部門要,放小抓大,對城區社會管理微觀事務放手,強化縣域內的宏觀調控。通過理順體制,建立責權統一,配合協調,動作高效的城區社會管理體系。

3、加強居委會建設、夯實城區社會管理基礎。一是調整居委會設置。按照有利於社區管理、方便生活、資源利用和工作效率提高的原則,適當調整和設置居民委員會,同時下設若干小區,建立起新的社區自治管理體系和工作網絡,有效發揮其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功能。二是加強隊伍建設,對現有居委會幹部制度進行改革、在機關機構改革中的分流人員、巴川鎮現有幹部選拔或社會公開招聘充實力量,建立一支年輕化、知識化、職業化的社區工作者隊伍。三是改善工作條件。採取措施,拓寬各項服務,增加經濟,切實解決活動場所困難、工作經費短缺、幹部待遇低下等具體問題,逐步改善居委會工作的基礎條件,保證工作正常運轉。四是街道居委會有參與轄區內的社會、經濟以及其它方面的規劃、驗收、評比、推薦的權力和責任,增強居委會對轄區內事務的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