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文城>行政範本>報告>

[精華]作業調查報告

報告 閲讀(3.14W)

在經濟發展迅速的今天,越來越多的事務都會使用到報告,報告具有雙向溝通性的特點。一起來參考報告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作業調查報告,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華]作業調查報告

作業調查報告1

一、問題的提出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新的理念:“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新課程的作業已不再完全是課堂教學的附屬,而更是重建與提升課程意義及人生意義的重要內容。每一次作業都是學生成長的生長點。因此,我們需要充分地關注學生的基本情況,瞭解學生對於作業的認識,他們的意願和思考。為此,特對學生的作業情況進行調查。

二、調查過程

1、調查對象:對各個不同年級的16個班進行調查。

二年級2個班,三年級2個班、四年級4個班、五年級5個班、六年級2個班。

2、調查方法:問卷調查

三、調查分析

1、你最喜歡的數學作業是什麼形式?(多選)

書面作業:44.6%

口頭作業:22.8%

實踐活動:42.4%

其他:7.5%(口算、數學遊戲、看課外資料)

從這一情況分析,學生已經適應了書面作業的形式,對於口頭作業,有一部分的學生還是很嚮往,但是認為這樣的操作性有點麻煩。數學實踐活動是學生比較喜歡的一種方式,能夠讓他們去調查、去動

手、去整理等等。在活動的過程中,取得各自不同的收穫,學生會很有成就感。

2、在放暑假時,你最喜歡老師佈置什麼數學作業?(多選)

老師發下來的暑假作業本:54.8%

數學日記:11.7%

社會實踐:41.2%

其他:7.7%(實驗、口算、無作業)

從這裏看,半數以上的同學選擇了用暑假作業來陪伴自己的學習。但同樣也有一大部分的同學選擇能夠在暑假的時間裏,調查訪問,進行一些有意義的實踐活動。同樣也有一小部分的同學表達了能夠在沒有作業的情況下度過。

3、當你看見老師在你的作業本上“加星”時,你的`心情如何?

非常開心:59.3%

有點觸動:32.9%

無所謂:7.8%

從這一數據分析:92%以上的學生還是對錶揚有感觸的,都希望得到表揚,同時通過表揚的激勵,觸動他們更好地學習。但同時59.3%的人是非常開心的這一情況離平常老師認為學生愛表揚的現象似乎還有一定的差距。同樣,7.8%的人對於表揚十分的冷漠,表揚在他們的身上所起的作用不大。我分析,學生不是對錶揚不感興趣,而是“加星”這種表揚的形式學生已經十分習慣了,觸動不是很明顯。

4、平時,老師對你們完成作業的態度要求嚴格嗎?

作業調查報告2

一、調查目的

隨着社會的發展、進步,社會用字也越來越廣。但是在用字中,出現了很多繁體字,簡化字和一些錯別字,為了讓人們不再用那些不規範的字,我做了一次調查。

二、調查結果

通過我的調查發現:

1、在一些商店的櫥窗上,有人為了美觀,引起大家的注意,把一些字寫成了繁體字。如:把“針”字,寫成了“針”;把“鐵”寫成了“鐵”;把“見”寫成了“見”。

2、有一些人,寫字時為了簡便,把字寫成了錯別字。如:把“雞蛋”寫成了“雞旦”;把“豆腐”寫成了“豆付”。

3、有的人為了寫字省事,把一些字寫成了簡化字。如:把“演員”寫成了“員”。

總之,在現代社會中,用字不規範的情況隨處可見,是社會的一大弊病。

三、改進建議

為了讓我們青少年更為規範的用字,並倡導大家都來寫規範字,我提出以下幾條建議:

1、我們青少年要好好學習規範字,認真書寫規範字。

2、對周圍使用不規範字的人進行規範字的宣傳教育。

3、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使用規範字。

請大家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讓我們社會中的用字情況更加規範,讓文字保留它耀人的光彩。

學生作業情況調查報告5

一、調查目的

在筆者所任教的農村學校,很多老師都碰到過這樣的學生:課堂作業時左顧右盼、交頭接耳,作業拖拖拉拉,總是不能按時完成。家庭作業經常一字不寫,有的更甚幾乎天天一字不寫。這種不完成作業的現象很普遍,這部分學生的學習令老師深感擔憂。作業是對當天學習的鞏固和檢測,不寫作業何談學習成績?何談語文學習能力的提高、語文素養的培養?為了找出學生不能按時完成語文作業的原因,尋求解決的對策,特進行本次調查。

二、調查內容與結果分析

本次調查採用問卷的形式進行,設計了以下內容:

中學生作業情況問卷調查表

1、你能按時完成並上交作業嗎?()

A、能70.4% B、基本能11.6% C、經常不交18%

2、你對完成作業的態度是()

A、當做任務和負擔48.3% B、有學習興趣,主動按時完成30% C、沒有感覺10%

3、你不能按時上交的原因是:()

A、太多了,沒有時間做6.3% B、不會做6% C、不想做10% 4、你最喜歡的作業類型是(可多選)()

A、抄寫類76.8% B、背誦類50.2% C、寫作類3%D閲讀類17.6%E實踐類9.5%

5、你每天放學後最喜歡乾的事是()

A、在家看電視或上網12.4% B、寫作業81.3% C、出去閒逛5.3% 6、你父母經常過問你的作業嗎()

A、每天都過問34.3% B、偶爾68.9% C、沒在身邊,經常不聞不問6.8%

7、你最希望在學習得到來自誰的幫助?()

A、老師70.4% B、父母4% C、同學26.6%

三、通過以上調查結果反映出:

1、學生作業不按時完成是一種普遍的現象,這種現象的存在對教學極為不利,急需改變。

2、學生作業興趣不高。部分做作業時感到不開心,感到厭煩,作業對於他們而言只是完成一件任務。

3、作業態度不夠認真。大部分學生經常認真寫作業,但有的學生認為作業無所謂無足輕重。想寫就寫,不想寫乾脆一字不動。

4、學生自覺性差,又缺乏有效督促。家長的教育理念落後,只負責吃飽穿暖,對學習不聞不問。部分家長不能很好的對學生作業進行輔導。同時不少學生放學後缺乏有效的'監管,16%的學生自行安排,處於無人監管狀態。

5、在學習方面渴望得到他人的幫助。絕大部分學生希望在學習上得到老師和同學的幫助,主觀上有想學習的思想,這是很有利的一方面。

四、原因分析:

(一)學生方面

1、學習沒有興趣也沒有目的,對作業的重要性更認識不足,把做作業看成一種負擔。

2、部分學生沒有完成作業的習慣,惰性強懶於動筆。

3、學習基礎太差,不能很好地掌握所學知識,不會做導致作業不能按時完成。

(二)家庭方面

1、農村家長大多數在外打工,很多學生都是留守兒童,平時由爺爺、奶奶撫養,無法對孩子進行作業輔導,在管教孩子方面大多溺愛,缺乏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

2、部分有家長監管的孩子,對孩子管理不到位,對作業只簡單過問很少親自檢查,學生口頭敷衍,作業差強人意。

3、有的家長教育思想落後,認為孩子的學習是老師該管的事,作業能不能完成,取決於某個科任老師嚴不嚴厲。

(三)老師方面

教師也應從作業佈置的數量、作業的類型、評判的標準等方面多進行思考。

五、措施:

1、從培養學習興趣入手,明確作業的目的和重要性,端正學習態度。加強自我督促、自我管理,慢慢培養學習的自主性,進而培養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

2、老師應控制好作業的量,精心選擇,力求量適中且又能達到鞏固和檢測知識的目的。

3、根據學生不同的層次,分層設計作業,制定不同的評價標準,佈置多樣化、個性化的作業。

4、對個別作業習慣差的學生,區別對待。生活上多關心,精神上多鼓勵,學習上勤督促、多輔導、多檢查。

5、加強家校聯繫。和家長勤聯繫、多溝通,向家長介紹一些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家校聯手加強對學生的教育,共同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作業,為學生以後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作業調查報告3

寒假作業特指寒假內教師給學生布置的作業,由於時間較長,因此通常量較大。近年來少數學校展開了素質實踐活動,將寒假作業變成活動,豐富學生們的課餘生活。寒假作業的調查報告內容如下。

參加人數:四(3)班74位同學

調查內容:《寒假作業》中較難題目的研究情況

調查方式:查問

調查分析:《寒假作業》35頁中,一字未動的人有25人。未過半的有28人。37頁中,沒有做的'達25人,逃避現實的有2人。自己認為內容不合適的有15人。

這些人數都超出班裏一半的人數,我不知道為什麼這麼多人都懶得做呢,35頁只不過是舉例説明周圍的事物都在變化。而37頁也只不過是把自己做過什麼違背道德的事寫出來。即使這樣,還是有許多人沒做。

我不知道自己在做35頁時到底是咋想的,竟然連一半都沒寫,難道是懶?知難而退?

父母並沒有什麼責任,他們十分關心我的作業,只不過是沒有時間來管我。

但願同學們會因此而改變以往懶的態度,包括我在內。我認為同學(包括我)的的確確是少認真精神,只看一看有點難度沒,有就不做,其實誰都可以做,也許只是一時偷懶吧。

這種精神也許是誠實,缺少誠實,家長問:“做完沒?”“做完了!”老師問:“做完沒?”“做完了!”

這種精神也許還是思考,不認真思考,看到有點難,思考都不思考,便直接扔到一邊。管都不管。

如果這樣,自己又對得起誰呢?那隻能是誰都對不起。包括家長,包括老師,包括一切關心我的人。

作業調查報告4

一、調查的目的

目前學生作業負擔確實存在“過重”的現象,的確需要認真解決。家庭作業是鞏固課堂教學效果的輔助手段,佈置適量的家庭作業是必要的,但作業多帶來的是什麼呢?是負擔!過多的作業使學生預習不充分,上課沒精力,研究缺乏興趣,久而久之,作業也沒有辦法完成,學習成了惡性循環:白天有聽不明白的課,課餘有做不完的作業!於是,學生的學習興趣就在這樣日復一日的煎熬中流失。長此下去對學生身心健康不利,也不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而減輕作業負擔,不能簡單地認為就是取消作業負擔,事實上合理、適量的作業負擔不僅應該而且必要的。

現在大多數學生對家庭作業怨聲載道,要求減負,減少家庭作業,而老師似乎不大讚成;同樣的作業量卻育出了成績不同的學生。究竟家庭作業宜多宜少,應佈置什麼水平的家庭作業,值得探討。因此,我對此問題展開了調查研究。

二、國小生家庭作業的現狀

1、作業的數量偏多及其難易程度適中

不同的學生對作業總有着不同的看法,作業的數量和難易程度也影響着完成作業的質量,最終影響到學生的成績。究竟大家是怎麼看的呢?

部分人希望作業能具有一定難度,而不要太過於簡單。

2、做家庭作業的時間影響睡眠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有67、3%的同學光是完成書面作業就用去了2—4小時;而有77、9%的同學希望能將書面作業控制在2個小時以內,以留有更多的課餘時間供自己支配,當然這中間還包括課後複習和課前預習時間。

我們還發現,有80、5%的同學每天的睡眠時間少於8小時,40、7%的同學在7小時以下。現實點説,如果前一天晚上睡眠不足,第二天上課必然會打瞌睡,從而影響聽課效率。所以,我們希望老師們能適當體諒一下我們這些莘莘學子的苦處,少佈置些作業,就像不少同學説的那樣:“少做作業多睡覺!”

3、作業的內容及形式與學生學習興趣關係密切

教師佈置的家庭作業與學生喜愛的作業不完全相同。教師日常教學工作中,考慮較多的是如何鞏固知識,提高學生的成績,因而總是根據試卷上的題型佈置學生的家庭作業,作業形式相對固定,靈活性少,學生完成作業的興趣不高。據統計,抄寫、作文(日記)、課文後面的練習題、預習新課、教學輔助資料上的題目名列教師佈置的家庭作業的前幾位。

完成作業的形式和出題方式的不同,也可使同學們對作業的興趣及態度大不相同。那麼同學們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有50、4%的同學認為作業會束縛想象力,49、3%的同學希望作業能以遊戲形式完成。由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寓教於樂,拓廣思路。

三、問題存在的原因分析

1、社會原因

中國絕大多數教師、家長和學生對中國的考試制度深惡痛絕,是因為這種特定的'考試製度不是以學生為本,不是為了測試學生的整體素質並改進學生素質上的缺陷,而是壓制了學生的個性、毀壞了學生的身體、破壞了學生的自尊和自信。這種考試不是幫學生的,而是整學生的。多年來,應試教育的弊端有目共睹,成為社會共識,為人們所普遍痛恨。

2、學校原因

成長離不開學習,抵達成功的巔峯離不開學習。學習應該是最快樂的事。然而,許多孩子學得並不快樂,家庭作業甚至成了沒完沒了的苦役和無法擺脱的夢。 “作業越多越好”,對於我們的學生來説,這也許只是老師在應付這一類的檢查時的答案。老師們都清楚,“多”只是一個量上的問題,跟學生的知識、能力、創造力沒有必然的聯繫,它只能代表“題海戰”、“疲勞戰”,而實際教學中,教師還是捨不得“練習”這塊“金磚”,殊不知他們的好意是以消耗學生的生命為代價的。

3、家庭原因

關於孩子的家庭作業問題,一些家長認為家庭作業是一種培養孩子成就感的最佳工具。家庭作業的價值在於給孩子機會,讓孩子自己從中學習工作經驗。有的父母告訴孩子,他的家庭作業與自己的工作是一樣的,必須盡力做好。為了讓孩子做好功課,有的家庭為孩子規定開始做功課時間。當子女做功課遇到困難時,多數家長不主動替他解決,而是在孩子提出請求時,給予適當的啟發和指導,利用作業幫助孩子建立“我能做到”的自尊與自信。

四、措施

(一)更新觀念,突出時代性

新的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充分利用現實生活中的教育資源,優化學習環境,努力構建課內外聯繫、校內外溝通、學科間融合的語文教育體系。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拓寬學習的內容、形式與渠道,使學生在廣闊的空間豐富知識,提高能力”。作業只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一個環節,而不是學習的目的,更不是教學的目的。和預習、聽課一樣,讓學生做一定量的作業,是為了讓他們更好地掌握知識和學習技能,發展他們的潛能。那麼作業正確的位置是:沒有作業不可,但過分強調作業的功能也不可。

(二)注重形式,突出多樣性

教科書無非是個例子,學生將要獲得的大量知識和能力來自書外、課外。新課程倡導學生必須參與綜合性學習,其核心是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創新意識。我們的作業必須要跳出書本,走向開放。譬如讓學生參加一些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多種渠道蒐集信息、整理資料、讓學生自己設計一些活動……

在作業內容上,要求過於簡單的,學生容易掌握的,不必再留,同類作業切忌重複,並要加強佈置學生動手能力、實踐能力的作業,避免佈置單一枯燥的作業,注意作業的綜合化,注意作業的啟發性和思考性。

國小生家庭作業要講究形式多樣化,既要有基礎知識練習,也要有延伸發展練習;要聽、説、讀、寫並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如學習了古詩《江雪》,可讓學生根據詩文畫一幅“雪天垂釣圖”,體會孤舟獨釣的悽清景象。在學習《司馬遷發憤寫〈史記〉》之前,佈置學生查找有關資料。這樣,課文的許多疑難問題在課前得到了解決,不僅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也提高了學生多方面獲取信息的本領。

家庭作業是課堂教學延伸。它的優化設計,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學生的負空間,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自由支配,豐富他們課餘生活,發展他們的個性。讓學生深深懂得,作業架設了學生掌握書本知識和培養能力間的橋樑。

(三)因材施教,突出層次性

學生由於接受能力有差異,所以掌握知識的快慢也就不一樣。因此在佈置家庭作業時,老師要精心選擇有利於加深對課堂所學內容理解的作業,如在佈置預習課文的作業時,教師根據新課的特點,有針對性地設計出定量的概要題、細微題及基礎題,讓學生帶着這些問題,帶着任務主動自學課文,探索方法,嘗試生疑,在此基礎上自行獨立判斷自己量化項目的掌握情況。

每個班的學生受其智力水平、思想能力、學習習慣、生活環境的限制,所表現出來的學習能力是不盡相同的。因此,教師在進行作業設計時。要儘量照顧到各個層面的學生,給每一類孩子都提供積極學習的機會。

(四)重視實踐,突出科學性

素質教育的核心是培養人的創新品質,培養創新人才,其根基在於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學生的實際動手操作,積極動腦思維,動口表達交流,在親身實踐和體驗中獲得知識和技能。創設表演情境,為學生展示自己提供機會。

課後不做任何作業,就能學會知識,學會學習,這在特定的條件下(如教師水平很高,學生基礎較好,知識內容較簡單)是可能的,如指望一個學生從國小到大學,所學內容全在課內解決,課下不必看書、不做作業就能完成學業,恐怕就近似“天方夜譚”了。因為這有悖於學習原則與規律。學習是一種艱苦的腦力勞動,需勤學苦練,方能學業有成,韓愈説:“業精於勤”,孔子曰:“學而時習之”説的就是這個道理,華羅庚、陳景潤、童第周、愛迪生、愛因斯坦、居里夫人,哪一位大學問家不是下一番苦功,花許多時間和精力才取得成就的?為了減輕負擔,就提倡不留作業,恐怕是從一個極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

提高家庭作業效率,既是必要的,又是可能的。在如何提高國小生家庭作業效率的過程中,關鍵在教師,主體是學生,配合靠家長。

五、結論

綜上所述,我認為:

(一)教師、學生和家長之間應達成一致

教師在佈置家庭作業時,要重視學生是否樂意接受並愉快完成。家長應在物質、精神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在社會上學到的知識比從課本中學到的,在今日和今後的日常生活中更為適用。所以,從這方面來説,我也希望老師們能多留些課餘時間供學生支配,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使學生在豐富的信息時代學到更多的知識,以補充課內知識的不足,達到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目的。

(二)家庭作業應注重“少而精”

家庭作業重在質量,而不在數量。家庭作業適當的難度能激發學生的思維,引發學生去鑽研;而過於簡單的題目,學生一眼就看出答案,這樣就減少了思維過程,久而久之,會使學生的思維遲鈍,不愛動腦思考。而且一般難題都不同程度地集合了各種題型的精華,常做可鍛鍊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使學生的思維日益敏捷,做普通的題目時也會得心應手。在佈置作業選題時應注重“少而精”,並適當加深題目難度,儘量豐富作業形式,寓教於樂。

(三)教師間要搞好協調關係

教師要分散作業的數量,不能過多或過少,這樣極容易傷害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產生厭惡情緒,造成不良效果。不搞題海戰術,而是將一些典型的題目抽出,讓學生體會其精要之處,刪除那些重複多遍的同類型題目,同時適當提高題目難度,以達到保質保量的效果。

作業調查報告5

一.問題的提出

作業是學習過程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作業完成的好壞將直接關係到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同時對強化教學效果,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和促進教學改革有重要的意義。為了更深瞭解我校學生數學作業情況,進而採取更有利的改進措施,我們對我校學生的數學作業情況進行了調查,本次調查主要採用問卷的形式,現將調查結果總結如下:

二.調查

1.調查對象與方法

對高一,高二,高三按分層抽樣進行問卷調查。

2.問卷設計與數據處理

共設置10個問題,以選擇問答方式出現。

3.調查結果與結果分析

從以上統計可以看出:

(1)從老師每天佈置的作業量上來説,約83%的學生認為作業不多;約有17%的學生認為作業比較多。

(2)從作業完成時間上來説,有接近40%的學生很快就能完成;有接近50%的學生大概需要30-60分鐘完成;只有10%的學生完成作業需要一小時以上。總之家庭作業比較適當大部分都能在一小時內能夠完成。由此可見本次調查是很有必要的,怎樣讓學生覺得作業不多,而且能起到讓學生感到數學更簡單的目的,將成為我們本次研究的一個重要方面。

(3)從完成作業方面看大約70%的學生能獨立完成作業;大約27%的學生與同學討論後能完成;大約3%的學生看參考答案或抄寫別人的作業。

(4)在作業內容和形式方面有75%的同學認為內容有針對性,形式多樣化;有20%的學生認為內容多樣化,形式單一化;有5%的學生認為內容僅限於課本,形式很常規。

(5)從作業難度上分析,有94%的學生認為適中。

(6)從對待按時完成作業方面分析,有70%同學能在沒按時完成時找參考書弄清楚或找同學討論或找老師問;有29%的學生會抽空補上或抄寫別人作業;有1%的學生無所謂。

(7)在完成老師留的作業外有59%的學生能複習鞏固舊知,預習新課;有26%的學生做自己買的一些練習題;有15%的學生什麼都不做,玩手機,上網,看電視。

(8)對於作業本改錯有66%的學生能及時改錯,總結反思;有32%的學生大概看一下,下次再説;有2%的`學生不改錯,直接做下次的作業。

統計完問卷後,歸納不外乎以下兩種情況:

1.捨棄數量,提高質量。

2.佈置彈性作業,學生自主選擇。

從調查的結果來看,以前的教學現狀也存在着一些不適合學生髮展的地方,家長和教師的觀念都有待於改變,教學方式也有待於改進。因此研究中學數學課外作業切實減輕學生過重負擔很有必要。在這一課題的研究種,通過學習、借鑑、探索實踐、總結歸納,探求出一條適合我們教學實際的,既能體現新課改精神,又能減輕學生負擔的好途徑、好方法。使得學生對待課外作業有正確的態度。在做作業過程中能逐漸體驗到學習的幸福和快樂。

三.總結

學生做作業的目的在於鞏固和消化所學的知識,並使知識轉化為技能技巧,發展能力。要讓做作業發揮最大的效益,教師在教學工作中還得注意以下幾點:

1、作業的目的性。

即作業要體現高中數學課程的總目標、教學單元目標、課堂教學應達到的教學目標。學生通過練習能進一步鞏固知識,使思維能力得到進一步發展。簡單而言,就是作業練習什麼,教師心中要有數。

2、作業的針對性。

即作業能體現教學內容的層次,適合思維能力層次不同的學生。針對教材和學生的實際,教師要精選設計作業題。設計的作業不符合學生實際能力和需要,或太難,或太深,學生不會做,無結果,他們的興趣和情緒就會受到影響。困難性作業應是學生在熟練掌握“雙基”的前提下力能勝任的,且要考慮多數同學的適應性。

3、作業的差異性。

班級授課制下,由於學生智力與非智力因素的不同會造成學生學習水平的不同,因材施教,區別對待則可縮短這種差距。當然,它需要貫穿於教學工作的每一個環節。作業設計也不例外。可根據學生的水平把學生分成兩組或三組,分類佈置作業。也可在佈置作業的同時,佈置適量的選做題。按量力性原則因材施教,顯然行之有效。

4、作業的重現性。

有代表性、典型性、關鍵性的作業不要認為學生做過就過關,必須有目的、有計劃地安排一定程度的重現性作業,才能保證學生獲得牢固的知識和熟練的技能。但要注意重現並不等同於機械的重複。要注意作業數量適當,難易適度,讓學生能完成。

5、作業的開放性。

作業要有一定的開放性,要讓學生有自我發揮的餘地。可根據學生的數學知識、數學技能和能力,結合教材適當設計一些探索性作業,引導和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尋找夥伴完成研究性作業。

以上就是我對本次數學作業調查情況做的統計,通過本次調查我們發現,雖然很多作業形式和內容能讓學生們接受,但是並沒有達到學生期望的結果,所以我們有必要繼續研究我們的作業佈置,不斷改進,以更好的促進學生的學習。希望真正意義上實現數學作業對數學學習的有力促進,增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有效學習,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



作業調查報告6

一、通過翻閲作業,結果如下:

作業形式:1.語文導學案 2.校本教材 3.新學案 4.作文。

作業次數:每週五次。

批改形式:1.老師批改60% 2.同學互改30% 3.學生自改10%。

分析老師在佈置作業方面存在以下問題:

1.學生作業層次不清。所有的學生作業量都是一致的,沒有分層設置。

2. 學生作業數量多

3.教師批改作業的工作量大。

二、問卷調查分析

通過問卷調查發現國中生作業現狀如下:共50份,11份滿意,佔比22%,16比較滿意佔比32%,23不滿意佔比46%。發現,有的學生每天放學得花一到兩個小時完成作業,作業頻繁、量大、偏難、費時、形式單一是本次調查中非常明顯的結果。

三、結論

(一)在教學上添“措施”教師在佈置作業時應該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優化作業設計。教師要認真學習教育法規,樹立正確的人才觀。要認真學習素質教育理論,把握教材精心設計,力求量少、質精、靈活;作業的形式有書面的、口頭的、動手操作的;作業的層次體現由易到難逐步提高;題型有基本的、必做的、選做的;批改的形式靈活多樣;作業的評價分層對待,不搞一刀切。作業量總量七年級一般不超過一小時,八年級不超過兩小時,九年級不超過三小時,這樣教育者就要從作業的設計上力求科學合理。

1.機械重複的`作業為實踐性的作業,減少簡單的抄寫練習和模仿練習,多佈置些動手動腦的練習。

2.變硬性統一的作業為自主性的作業,把作業設計成“快餐制”,學生可以自主地選擇作業的數量和完成的方法。

3.變回家完成的作業為校內完成作業,一些簡單的鞏固練習,讓學生在校內當天完成,教師當天反饋作業的完成情況,做到及時反饋。

4.變獨立完成的作業為合作性的作業,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完成作業。

5.變封閉性的作業為開放性的作業,要衝破封閉的圈子,向課外延伸,與生活接軌。

(二)在學法上指導謀“發展”

實踐證明,教者不僅要教會學生學會知識,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學會學知識。因此,教者在學法指導上做文章無疑是會為學生“有效完成作業”鋪路架橋。

作業調查報告7

在做《國小生數學作業常見錯題分析研究》課題時,我們發現,學生作業不檢查而導致作業錯誤率大幅提升的現象很普遍,是學生作業產生錯題的主要原因。良好的檢驗習慣,不僅能夠提高學習成績,而且從長遠看會對孩子們的一生產生積極影響,因此,我們圍繞學生作業自主檢查現狀展開了一次調查。

一、調查目標和方法。

(一)調查目標

1、通過對學生作業自主檢查現狀、教師教學引導以及家庭教育配合情況三方面的調查,發現學生作業自主檢查缺失的原因及根源,為培養學生自查習慣,提高學生作業正確率作好鋪墊。

2、通過調查研究實現對學生作業自主檢查習慣的培養,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使學生樂於學習,善於反思,具有一定的責任感。

3、經歷調查分析促使學生養成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中形成“正能量”,促進教學互長,營造師生之間良性和諧的教學氛圍。

(二)調查方法

1。調查時間、對象與範圍

時間:xx年1月。

對象與範圍:電力國小三至六年級,每班隨機抽取十名學生及家長,部分教師。

2。調查方法

問卷法:學生問卷。

觀察法:隨堂進行觀察,查看作業本,測試情況。

訪談法:與教師、學生及家長交談。

分析法:數據統計分析

3、調查內容

充分地瞭解學生在客觀因素與主觀因素的影響下,數學學習過程中的心理因素與實際行為。其中包括學生數學學習狀態,課業負擔狀況,學生作業自主檢查習慣的實際情況,家長在督促學生學習方面的行為與方式,以及教師對於學生作業自主檢查習慣的理解和定位等等。

二、現狀分析

經過為期一個月的周密調查,走訪了一線的數學教師,與部分學生和家長進行交談,隨機發放100份學生問卷,並全部收回,我們發現學生的數學作業自主檢查現狀令人擔憂。

1、忙於學習,無暇思考,動力欠缺。

經過調查我們發現,學生作業自主檢查現狀令人堪憂:只有25。16%的學生能積極主動地檢查作業;61。33%的學生靠他人(父母等)來檢查才能發現錯題,自己不檢查;還要13。51%的學生從不檢查作業。

之所以出現如此的現狀,我們調查發現,這和學生的學習興趣、動力以及精力有關。大部分學生的學習需要老師或家長的一些督促和幫助,還有一小部分學生必須在老師和家長的'監督和催促下才能完成學習任務,失去了督促和檢查則不能順利完成學習任務。由此可見,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濃,學習仍然處於“要我學”的被動狀態。從調查中我們發現還發現,相當一部分學生經常會參加課外活動或學習,僅有少部分學生沒有參加課外學習和輔導,學生每天基本處在忙於應付老師和家長安排的學習任務中,在這一狀態長久的影響下,致使學生們無暇思考:“我為什麼而學?”“我該怎樣學?”失去了學習的原動力。

2、重視成績,輕視引導,氛圍欠缺。

從學校教學中可以瞭解到,目前多數教師在實施新課標理念中,比較重視課堂教學的改革和創新,對如何利用日常練習、作業、測試培養學生學習習慣等關注不夠。教師過於關注學生答題的正確率,過於關注題目的答案本身,對於學生出錯的其它客觀或主觀因素(例如:環境、心理、情緒、行為習慣等等,其中也包括學生自查習慣)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這些隱性的學習力制約和影響着學生的進步和成長。

在社會因素和家庭期望的影響下,多數學生和家長都渴望考取理想的中學,為孩子營造更加理想的學習環境和氛圍,所以成績成了衡量學生的唯一標杆。在課改和教育導向的正確引導下,應試教育的不良影響逐步被扭轉,但成績依然是學生學習評定的硬指標。為此家長們努力實現自身的最優化,打造孩子的最佳化。他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對於學習嚴格把關,往往將作業檢查的任務,甚至測試反思大包大攬,出現學習上的問題及時指導。表面上,當日問題當下解決,但長此以往,形成了孩子強烈的依賴心理,成為的做作業的機器,計算的工具,不願自查,只是坐等家長的評判,而這使得家長們也騎虎難下,也叫苦不迭。

3、流於形式,難成實效,方法欠缺。

學生在學習中為了快速完成學習任務,留給自己更多“自由”的時間,他們急於完成學習任務往往忽略自查這一環節。在課堂練習中,只有答案不同才會思考錯因。在交作業後,見到老師批改的錯號才會找自己解決問題的誤區,缺乏自主檢查的意識。即使檢查,方法也比較單一,難成實效。調查發現,自主檢查的學生中,只是檢查作業數、符號是否抄錯的高達76。15%,還檢查方法是否正確的佔18。23%,而採用多種方法檢查的只5。62%。

三、解決對策。

由於一方面,時下常見的做法是教師佈置完作業,總不忘要求學生讓家長檢查籤,這樣既助長了學生學習的依賴性,削弱了學生的能力和意識,淡化了他們心中的責任感,同時也增加了家長的負擔。另一方面,面對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特別是國小中高年級,由於對作業失去了熱情,往往是隻要完成作業就萬事大吉,不願關心作業完成的質量,更不願去反思從作業中得到什麼啟示。針對學生自主檢查習慣缺失這一現狀,我們可以通過以下方式作以嘗試:

1、教給學生檢查作業的方法。

(1)全過程複查法。即檢查整個解題過程,推敲每個環節,使解答正確合理,每一步運算有根有據。

(2)一題多解複查法。即用多種方法解答同一個題目。通過多解既檢查解答的正確性,又可以提高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

(3)編題複查法。即把原問題與一個已知條件對調,使原問題成為已知條件,一個已知條件成為所求問題,最後解答出來與原題對照。

作業調查報告8

為進一步摸清20xx年玉米機收、秸稈還田和跨區作業情況,加快推進玉米收穫機械化進程,山東省XX縣農機局於7 月21-30日在全縣範圍內組織開展了專項調查活動。縣農機局領導十分重視該項工作,就調查工作的開展進行了專門研究部署和具體安排,成立了以分管局長為組長,農機科、農機校、推廣站、鄉鎮農機站等部門技術人員為成員的2個專題調查組,本着實事求是、認真負責的態度,在全縣13個鄉鎮(街道)開展了深入、詳細的摸底調查。調查組採取與玉米聯合收穫機械作業户交流、發放問卷、聽鄉鎮(街道)領導介紹、與村委會負責人和農機大户座談、諮詢農機企業技術人員以及到田間地頭實地察看待收玉米地塊等方式,獲得了比較可靠的各項信息。農機科就全縣調查的情況進行了全面分析、整理,基本摸清了XX縣20xx年玉米機收、秸稈還田和跨區作業情況,並有針對性的提出了一些合理化意見、建議,使調查活動取得較好效果。現將調查情況總結如下:

一、XX縣20xx年玉米機收及跨區作業情況

XX縣轄13 處鄉鎮(街道),全縣總面積1119平方公里,592個行政村,60.56萬人,現有耕地面積82萬畝,主要農作物是小麥、玉米,玉米是該縣第二大糧食作物,種植面積27萬畝,佔全縣耕地面積的32%。據調查統計,玉米主要以夏玉米為主。目前該縣小麥耕、播、收等主要生產環節基本實現機械化,而玉米從種到收大部分採用人工方式,玉米收穫機械化已成為制約該縣農機化發展的瓶頸。玉米生產過程中收穫是最繁重的體力勞動,靠手工作業不僅佔用勞動力多,勞動強度大,而且生產效率低。加快玉米聯合收穫,已成為發展農機化當務之急。近年來,XX縣農機部門根據省、市農機主管部門XX縣委、縣政府的工作部署,把工作重心轉移到玉米機收、秸稈還田、保護性耕作機械化的推廣應用上來,連續組織實施了以玉米收穫和秸稈綜合利用為主要內容的農機購置補貼項目、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與禁燒項目,通過政策扶持、宣傳發動、現場交流、典型示範等措施,較好地推動了全縣玉米收穫機械化的發展。經過試驗、示範和推廣,廣大農民羣眾逐步認識到玉米機收秸稈還田的.好處,焚燒秸稈現象得到了有效遏制,秸稈還田面積逐年增加,機械化收穫正在加快發展,截至目前,全縣玉米聯合收穫機、秸稈還田機、小麥免耕播種機保有量分別達到58台、42台和10台。今年三秋擬積極引進外地機械來XX縣跨區作業,計劃引進秸稈還田機30台,集中玉米聯合收穫機、秸稈還田機、小麥免耕播種機在西部的楊柳、金莊、柘溝、濟河、泗河等5個鄉鎮(街道)集中開展機械化作業,預計機收3萬畝,機收率力爭超過10%,秸稈還田面積 4.5萬畝,還田率力爭超過15%。擬派出15台玉米聯合收穫機,30台秸稈還田機去河南、河北、寧陽、濟寧、兗州、曲阜、汶上等地進行跨區作業。

要完成市局下達的秸稈還田面積佔玉米種植面積80%的任務,需完成秸稈還田面積21.6萬畝。據往年統計,一台秸稈還田機或玉米聯合收穫機平均年作業量為400畝,全縣21.6萬畝玉米需540台秸稈還田機或玉米聯合收穫機,目前我縣的秸稈還田機和玉米聯合收穫機保有量共100台,尚需440台秸稈還田機或玉米聯合收穫機才能完成市局下達的秸稈還田面積佔玉米種植面積80%的目標。

多年實踐證明,利用農作物耕種收穫的時間差、地域差,組織開展大範圍跨區域的農機作業,對於提升農機化水平、提高農民收入、減輕農民勞動強度、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努力探索和完善三秋跨區作業的運行機制、效益機制、激勵機制、服務機制和管理機制,創新玉米跨區作業的組織形式和服務模式,儘快將玉米機收跨區作業市場培育成完善、健康、發達的農機作業市場。

二、XX縣玉米聯合收穫和農機跨區作業中存在的問題

(一)玉米聯合收穫機械化水平低的因素

1、農機與農藝不適應。目前,XX縣玉米種植有平作、畦作、間作套種等多種行距,有用2行、3行播種機播種的,也有用1行簡易播種機播種的,還有人工點播的,行距有600~700mm和300~400mm等多種規格,而推廣的玉米聯合收穫機一般適應600mm--700mm的規格。另外,玉米果穗的脱皮難易程度、在秸稈上所處位置,以及秸稈粗細、高矮等都直接影響着玉米聯合收穫的機械作業,嚴重製約了該縣玉米收穫機械化的快速發展。

2、對玉米機械化收穫認識不夠。農民受傳統觀念影響,認為玉米收穫適應期長,晚收幾天一般影響不大。另一方面,農民只需手工掰下玉米棒即可,無需人工鐮割鎬刨玉米秸稈,所以玉米機械收穫的需求不如小麥那麼迫切。

3、機械收穫費用高。受柴油漲價影響,農機作業成本大幅度提高,玉米收穫價格為50—60元/畝,而且玉米機收只能做到摘穗和秸稈切碎,一般沒有剝皮工序。因此,玉米收穫後還需剝皮脱粒,需要投入勞動力,收穫成本增加。

4、機械性能質量有待進一步提高。現有玉米聯合收穫機的製造質量雖然較以往有很大提高,但對作業質量滿意率仍不高。作業效率較低,經濟收入不高。不論是自走式還是揹負式的收穫機,生產效率都達不到農民要求。

5、機具價格偏高,投資回收期長。目前1台自走式玉米收穫機需要10多萬元,1台2行揹負式玉米收穫機也在3萬元左右,加上拖拉機不低於10萬元,與小麥聯合收割機相比其結構簡單,價格卻高出許多,很多機手覺得風險大,擔心自己難以收回成本。由於玉米的收穫期季節性較強,再加上農民整體支付經濟能力低下,購機户的盈利空間較小,資金回收期較長,很大程度上制約了農民購機的積極性。

6、行距適應性較差。玉米收穫機械的適宜行距一般為600~700mm,而我縣玉米大部分為套種,行距不均勻。聯合收穫作業時,不可避免地將部分玉米株推倒而無法進入割台,結果被收穫機連同植株上的玉米穗一起被粉碎,地裏成片地撒落着玉米粒,損失率大。

7、土地分散,經營規模小。目前,該縣農業生產經營規模小,主要是一家一户經營土地,地塊過於零碎,種植品種、收割期也不同,不便於規模化作業。這從根本上制約了玉米機收的生產效率,導致作業費用相對偏高,農民用機積極性不高。

8、自然條件影響。由於天氣條件的影響,常使玉米出現倒伏、果穗下垂等現象,而玉米聯合收穫機械化作業要求玉米秸稈倒伏程度≤5%,果穗下垂率≤15%,致使宜機械收割面積減少。如:20xx年玉米收穫期間,該縣連續多次降雨,使機械無法進地收穫,等到機械能夠收穫時,果穗下垂,嚴重損傷了農民購買玉米聯合收穫機的積極性。

(二)XX縣“三秋”農機跨區作業工作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1、跨區作業難度大。經過10多年的發展,小麥聯合收割機快速增加,夏季跨區作業市場已趨於飽和,而秋季作業市場逐步形成,作業市場競爭不如小麥激烈,外出作業,有的玉米聯合收穫機無人用,跨區作業難度大。

2、跨區作業成本高。農用柴油價格居高不下,甚至有些地方供應沒保證,造成因加油而機械空耗;僱傭機手工資增長較快,原來60-100元/人日上漲到現在120-150/人日。作業成本的上升,壓縮了跨區作業的利潤空間。

3、跨區作業組織化程度低。該縣玉米聯合收割機保有量58台,每年秋季參加跨區作業的少,有的合夥、有的單獨外出,盲目性大,組織性差,活難找,收益差。

4、對有關人員的培訓力度有待加強。很大一部分機手和中介人員缺乏專業培訓,致使跨區作業工作受到影響。有的組織紀律觀念不強,不聽招呼,擅自行動。有的技術水平不高,操作技能差,小故障也不會解決,影響了作業效率。

5、農田機耕道窄。在調查中發現不少鄉鎮(街道)的生產路太窄,不安全,存在很多地塊沒法進機,農户想用機,機手不敢進地的現象,也影響了玉米機收進程。

作業調查報告9

一、調查的背景與目的

温故可以知新,適當的作業可以幫助孩子更好地掌握新知識。中學生的作業量一直是困擾着老師和教育事業從事者的問題。教育部在從98年以來,一直提倡要給學生減負,其要求具體表現為減少作業量,給孩子們更多的活動空間與實踐機會。然而在我們單一的考試評價體制中,老師、家長怕孩子記不住,反覆給孩子增加課外作業,孩子的負擔是越來越重。人教版新教材特別強調要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感,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發展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課外作業是這個學習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教師必須更新觀念,重新認識和思考作業設計的意義和作用。

二、調查的時間、地點、方法、對象及範圍

XX年11月我對七年級3、4班73名學生採用問卷方式進行了調查,主要通過調查想了解中學生對英語課外作業的一些看法。所回答的10個問題均以選擇題形式出現,不記名。絕大部分同學都認真完成了答卷,隨後我們進行了統計分析,結論應當非常客觀、真實。

三、調查結果與分析

1、從家長方面來看,大部分農村家長不能輔導孩子。教師的負擔很重,它需要教師科學的、有效率的指導學生進行學習。

2、從作業態度上來看,相當一部分同學表現為消極應付。認為是給家長或老師作完了作業。做完作業只是完成任務。所以沒有達到鞏固知識的目的。

3、從作業形式上來看,在回答“你喜歡哪種類型的作業?”時,58.5%的同學選擇“趣味型”,20.3%的同學選擇“實踐型”,而選擇“難度型 ”的卻是鳳毛麟角。對於“你最喜歡的作業是什麼形式?”這一問題,67.6%的同學選擇“實踐活動”,只有5.15%的同學回答“書面作業”。 65。2%的同學平時寫作業在2小時以上。看來,無論是課內作業還是課外作業,形式都比較單調,既不能充分調動學生興趣,也不能滿足學生需求,本次調查反映出學生的一些心聲——對實踐能力的渴望。

4、至於學生對作業的看法,也反映出學生們的心聲。回答“你對目前作業的形式感到時,選擇“滿意”的佔12.3%,選擇“較滿意”的佔23.7%,選擇“,不滿意”的佔43.4%。於是,就出現了這樣的情況:很多同學認為目前的.作業對你學習沒有幫助(一半以上的同學選擇“無幫助“;只有16.6%的同學選擇了“一些幫助”。

四、結論與反思

從對該問卷調查的結果與分析中,可以得出如下結論:

1、現在的國中生作業存在着量大、偏難、形式單一等問題;

2、教師在對作業的設計、佈置等教學環節上,需作出很多調整;

3、很多學生對作業抱着“應付”的態度。

作業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本次調查的結果説明要改變目前這種現狀,要求教師在佈置作業時應該追求創新,多佈置實踐性強、趣味性強的作業。在佈置作業時充分考慮到整合課本知識,摒棄機械的訓練,真正讓學生在輕鬆的作業中得到樂趣,從而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作業調查報告10

一、問題的提出

近年來,各地都提倡給國小生“減負”,那麼,“減負”的效果又如何呢?

二、調查方法

1、在同學們只見開展一次調查

2、訪問老師,家長。

三、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

於是,我在8個人裏開展了一次小型的調查,看看同學們一般在什麼時候完成老師佈置的家庭作業。如下:

1

6:30

2

5:30

3

7:00

4

6:30

5

7:00

6

6:30

7

8:30

8

5:30

四、結論和建議

從上面的`表格中我們可以發現,除了8號同學在8:30才完成當天晚上的做,而其他同學卻都很早完成作業,基本上都在6:30~7:00只見。看來,作業也並不是非常多,可8號同學為什麼那麼晚才做好呢?

帶着這個疑問,我在8號同學的附近經過了幾次調查,我從同學們口中得知,8號同學平時在學校就一直拖拖拉拉,總是不能及時完成作業,到了家又貪玩忘記做作業,等天黑了才收心,那麼多年已經養成了習慣,能快得起來嗎?

看來,社會各界和老師們都在給國小生“減負”,而個別同學卻沒有把大家的好意放在心上,我想這就是某些同學還要熬到深夜的原因吧!

在此,我希望同學們能做到以下幾點:1、回到家後,及時做作業,不到處徘徊。2、做作業時端正態度,不三心二意。3、克服做事拖拖拉拉的毛病,從小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作業調查報告11

一、調查目的

xxxx的寒假成了最長的寒假,今年的寒假作業也成了我們關注的焦點。寒假作業對於複習一個學期所學的知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因為題型覆蓋面廣,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考題的侷限性,讓大家一學期的學習都有了一個很好的複習。“温故而知新”,寒假作業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日常作業。過年期間,筆者對xxxx縣長湖村部分中國小生的寒假作業進行了調查。

二、調查內容

xxxx縣長湖村中國小生寒假作業

第三,調查時間

Xxxx4月16日-2月20日

四、調查內容

xxxx縣xxxx區昌湖村地理位置獨特。在xxxx轄區內,但離xxxx區只有不到十分鐘的路程,屬於xxxx,離xxxx區只有半小時左右的路程,屬於長沙望城區。昌湖村的國小生基本都在鄰村的魏健學校讀書。目前,魏健學校從一年級到五年級只有五個年級,包括校長,所有的老師只有七個。六年級已經併入同區沙田中學。一些家長把孩子送到xxxxxxxx區的國小或中學,那裏的教學資源對孩子的教育更豐富。一條河的距離使得兩地的教育不同,這也體現在寒假作業上。

例1:

唐攀,10歲,在xxxx縣xxxx區魏健學校讀五年級。她班上只有24名學生。今年最長的寒假對他們沒有影響。1月31日到3月2日還有30天。寒假作業除了完成語文、數學、英語、綜合四本寒假作業書,以及完成常用數學輔導書中所有未完成的題外,還需要完成13份數學試卷和30份日記。

唐盤説,她覺得這次寒假作業很多,但也打算每天做一點。到了除夕,已經完成了一大半。同屆的陳詩怡也説:“放假了,作業就多了。”

例2:

Xxxx和xxxx是孿生兄弟。平時父母在長沙工作,和爺爺奶奶住在一起,但是媽媽經常回來看望他們。我妹妹在沙田中學一年級,我哥哥在魏健中學四年級。不像唐磐和陳詩怡,他們覺得自己寒假作業很少。妹妹的作業是四本寒假書,20本日記,完成英語試卷的A部分;弟弟的作業是4本寒假書和15本日記。

例3:

相對來説,住在同一個村,在排口中學(XXXXXX區)讀書的唐曉麗寒假作業比較多。除了數學、英語、綜合這三本寒假書,語文老師還給他們列了一張清單,作為寒假作業。每天都要堅持練字。除了註明日期,家長也要每天給小字打分。字跡不工整,敷衍馬虎者開學後要加倍抄寫;至少看兩本好書,把積累的書記下來。其中,要求讀的書是《三國演義》。你要找到5個以上喜歡的情節或故事,在積累好的書中總結情節,開學後告訴大家;抄標的,寫6個以上有影響力的人的5個以上故事的名字;寫出你的其他閲讀收穫,不少於500字;寫作訓練要在寒假期間進行,可以包括日常經歷、想法、看完的感受、看完的感受、少年的'感受。最重要的是把結果裝訂成冊,自己設計封面、封底、插畫,開學交上來對比。此外,我們應該收集至少20副我們見過的春聯,在積累本上寫至少10條祝福信息,寫一些當地的節日習俗,探索春節和元宵節的起源,等等。

筆者發現,與前面兩個例子最不同的是,唐小麗的寒假作業也包括體育鍛煉。

動詞(verb的縮寫)分析與思考

從前面三個例子可以看出,在寒假作業中,要求對情節進行總結,對寒假的所見所聞進行積累,並進行自己的寫作訓練,可見xxxx區的老師更注重孩子閲讀能力、積累能力和動手能力的培養。魏健學校的老師在課堂上注重知識的鞏固,相對來説留給學生的作業比較少,也比較簡單。而日記、書法練習、寒假作業的整體“老三樣”,則是兩個地區假期作業的共同點。

無論作業做多了還是做少了,無論是老師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還是知識的積累,寒假期間,農村的孩子除了玩耍什麼都不做。在農村,尤其是留守兒童數量較多的農村,各種資源稀缺。怎樣才能在寒假作業中努力充實孩子的寒假,讓學生度過一個有意義的寒假?作者建議:

首先,做一個實用的寒假作業。要求孩子每天做一件好事,堅持做一件家務,這樣的寒假作業既能減輕留守兒童在家老人的負擔,又能與現實緊密結合。

第二,做親子作業。在留守兒童較多的農村,春節已經成為許多家庭團聚的時刻,也是孩子們與久違的父母親近的時刻。給父親洗腳一次,給母親梳頭一次,都可以是加深孩子與父母關係的功課。這個作業簡單,能滿足孩子親近父母的想法。

第三,做一個學習有樂趣的寒假作業。在農村,孩子們被要求用普通材料做體力勞動。無論是廢舊塑料瓶做成的漂亮花瓶,還是木棍做成的簡易橋,還是小孩子過家家時做的小房子,既能激發孩子的想象力,又能讓孩子在玩耍中鍛鍊動手能力。

第四,做一個老式的作業。農村比城市更有味道,有些地區有自己獨特的風俗。可以讓孩子在春節期間和父母貼春聯、剪窗花,或者和父母一起包餃子、包餃子,在行為上感受春節。

被稱為“作業”的不僅僅是書面作業。農村孩子除了“老三”,還可以有寒假作業。農村的孩子也可以有豐富而有意義的寒假。

作業調查報告12

一、調查概況

調查時間:20xx年5月13日至19日

調查方式:問卷調查

調查對象:XX市XX國小、XX國小、XX國小及其他學校部分三至六年級學生

調查目的:1、瞭解現在國小生語文作業的現狀,國小生對現狀的評價和希望。

2、分析出國小生的語文作業現狀中值得借鑑的地方,為教師和準教師提供方便。

3、分析出國小生的語文作業現狀中有多欠缺的地方,我們試着提出些改進。

4、通過問卷更好的瞭解,國小生喜歡什麼樣的作業形式,給教師一些建議,在作業佈置中可以多涉及一些。

二、調查內容、結果及原因分析

(一)調查內容

調查問卷包括3個維度:

1、學生完成作業的情況。

2、學生對作業的評價。

3、學生對作業的希望。

(二)調查結果與分析

為了瞭解國小生作業量情況,本小組對國小生的進行抽樣問卷調查。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160份,回收153份,回收率95.6%,有效問卷138份。其中,XX國小31份,包括三年級8份、四年級13份、五年級2份、六年級8份。XX國小35份,包括三年級13份,四年級9份,五年級7份,六年級6份。XX國小59份,包括三年級14份,四年級14份,五年級23份,六年級8份,其他學校13份,三年級0份,四年級兩份,五年級五份,六年級六份。共計三年級35份、四年級38份、五年級37份、六年級28份。

1、學生完成作業的情況。(分別對應試卷上的第6題,第2、第3、第4和第7題,第9題,第10題)

(1)作業的佈置情況(對應試卷上此部分的第5、6題)

三年級:54.3%的學生在老師沒有佈置作業的情況下,會根據自己的情況偶爾安排

另外的作業。(如在要考試之前,老師就讓他們回去看書,其中有些學生就會找題目自己做)

四年級:63.2%的學生在老師沒有佈置作業的情況下,自己會安排另外的作業。

低年級佈置作業的類型主要是字詞抄寫、習題訓練,其次是課文背誦。

五年級:96.8%的學生在老師沒有佈置作業的情況下,自己會安排另外的作業。

六年級:71.4%的學生在老師沒有佈置作業的情況下,自己會或偶爾會安排另外的作業。

高年級學生布置作業的類型主要是字詞抄寫、課文背誦和習題訓練。

大部分學生在老師沒有佈置作業時,自己會按照情況安排另外的作業。(為了解得更清楚,我們還應該問他們通常會佈置什麼樣的作業,有些有借鑑意義的我們可以放到以後的作業佈置中去)大多數老師平時常佈置字詞抄寫、背誦、習題的訓練(這些有幫組學生複習當天講的知識的功能,還可以讓他們練練字,又不太複雜,是適合國小生的作業)

在與學生交流時,考慮到所設置選項的有限性。我們詢問了一下他們老師還有哪些作業的佈置形式,他們説還有描紅,默寫……其中有一些讓學生利用網絡技術自己搜資料,設計一份小報或者搜尋一些動物的資料,圖片。(這些形式都很創意化,適合國小生。他們在網上學習了知識,又可以結合自己的喜好,在快樂中學習。作業形式的多樣化,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豐富了他們的想象力和創照力,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動性。)

(2)做作業的情況(對應試卷上此部分的第2、3、4、7、8題)

三年級:62.9%的學生選擇一回家就做作業,(一般家長秉持着抓孩子的學習要從小開始的觀點,所以不管什麼時候對於小孩的教育問題家長都抓得挺緊的,孩子一回家就會被看着把作業做好)54.3%的學生選擇睡覺之前做(相對三年級的學生來説,他們的自制力還是比較差的,有好些父母在外工作回來比較晚的學生或許就會在睡覺之前做);57%的學生會獨立完成作業,25.7%會在家長陪同下做作業;37%的學生要花1小時完成作業,34%的學生在半小時以內做完作業(在作業減負下,對這一年級的學生作業相對減少);如果作業太多,68.6%的學生會通宵寫完;如果在完成作業時遇到難題,大多數學生會詢問家長,有些學生會自己獨自解決。

四年級:84.2%的學生選擇一回家就做作業,60.5%的學生會獨立完成作業,73.7%的要花1~1.5小時完成作業,如果遇到作業太多的情況,83.6%的學生會通宵寫完。

低年級的學生如果在完成作業時遇到難題,大部分學生會求助家長、同學、老師,確很少有同學去查工具書或上網查詢。(老師應該教學生學會使用工具書和網絡)

五年級:64.5%的學生選擇一回家就做作業,77.4%的學生會獨立完成作業,41.9%的學生要花1小時完成作業,如果遇到作業太多的情況,90.3%的學生會通宵寫完。

六年級:89.3%的學生選擇一回家就做作業,85.7%學生會獨立完成作業,42.9%的學生花半個小時完成作業,35.7%的學生要花1小時完成作業,如果遇到作業太多的情況,67.9%的學生會通宵寫完。

高年級學生如果在完成作業時遇到難題,大多數學生會求助家長或同學,不太喜歡像老師求助。(説明學生自我監督控制能力比較強,具有較強的獨立意識,但向老師求助意識不強,也有可能是老師本身的原因)

由上面這些可以看出現在國小生自我監督控制能力比較強,他們大多數會一回家就做作業,自己能夠獨立完成作業。在遇到問題會自己解決,或詢問家長(但在做問卷時詢問了一些家長,他們因為工作原因,同時怕教錯孩子,就把他們的孩子送到老師那邊做作業,説明家長對孩子的重視)

(3)作業的檢查情況(對應試卷上此部分的第9題)

三年級:40%的學生在完成作業後會經常檢查作業,33%的學生在做完作業後總是檢查作業,24%的學生也會偶爾檢查作業。

四年級:92.1%的學生在完成作業後會經常檢查作業,沒有人不檢查。

五年級:45.2%的學生在完成作業後會經常檢查作業,35.5%的學生在完成作業後總是檢查作業。説明學生檢查自己作業的情況很好。

六年級:46.4%學生在完成作業後會偶爾檢查作業。

從這反應很多學生養成了檢查作業的好習慣,這在以後的考試也會有很大幫助。

(4)作業的上交情況(對應試卷上此部分的第10、11題)

三年級:55.9%的學生能按時上交作業,38%的學生基本都能按時上交作業。

四年級:81.6%的學生能按時上交作業。

低年級的學生如果不能按時上交作業,大部分學生是因為作業太難,也有一部分是對作業不感興趣。

五年級:71%的學生能按時上交作業。

六年級:82.1%的學生都能按時上交作業。

高年級學生如果不能按時上交作業,大多數認為是作業太難,也有部分因為自己懶惰。這表明作業難度需要一些調整,同時部分學生做作業的態度也需要端正。

大部分學生都能按時上交作業(在調查過程中很多學生在不能上交作業的原

因還包括“沒帶”和“從來沒有不交”,這説明問卷考慮不全面,這也是我們需要改正的地方。

(5)作業的評改情況(對應試卷上此部分的第12、13題)

三年級:53%的學生作業通常情況下得到的等級是優秀,37.5%的學生得到的是良好;58%的學生認為訂正作業有效果,33%的學生認為效果一般。

四年級:71.1%的學生得到的是優,沒有人得不及格;63.2%的學生認為訂正作業對自己的效果很好,34.2%的學生認為效果一般。

六年級:60.7%的學生的作業會得到“優”,35.7%的學生的作業會得到“良”。46.4%的學生認為訂正作業後效果很好,但也有42.9%的學生認為效果一般。

做作業不在於量多而在於精,訂正必須及時。為了增加訂正作業的效果,可以讓老師提煉出作業中錯的多的題目變為試卷,以後定期上課時讓他們做,做得好的進行獎勵,做的不好的看具體情況懲罰這樣就可以讓學生認真對待訂正。

2、學生對作業的評價

(1)作業的量和難度(對應試卷上此部分的第1、2、5、3題)

三年級:60%的學生覺得老師留的作業量比較合適;52%的學生認為家庭作業難度一般;45%的學生覺得完成語文作業很輕鬆,27%的學生覺得比較費勁;67%的學生認為只有多做作業,成績才能好(很多學生都會努力認真完成作業,因為都希望自己成績好,或者得到老師注意)

四年級:42.1%的學生覺得老師每天留的作業量比較多,36.8%的學生覺得老師每天留的作業量比較合適;57.9%的學生認為家庭作業難度一般,57.9%的學生覺得完成語文作業很輕鬆,81.6%的學生認為只有多做作業,成績才能好。

五年級:67.7%的學生覺得老師每天留的作業量比較合適,80.6%的學生認為家庭作業難度一般,61.3%的學生覺得完成語文作業很輕鬆,58.1%的學生認為只有多做作業,成績才能好。

六年級:64.3%的學生覺得老師每天留的作業量比較合適,46.4%的學生認為家庭作業難度一般;42.9%的學生覺得完成語文作業很輕鬆,39.3%的學生則認為沒感覺;71.4%的學生認為只有多做作業,成績才能好。

應該再加上“完成作業費勁的原因”這個題目,找出是學生自身的問題,還是老師佈置作業的問題。

(2)作業的形式(對應試卷上此部分的第4題)

三年級:48%的學生覺得作業形式還行,40%的學生對現在的作業形式滿意。

四年級:68.4%的學生對現在的作業形式比較滿意。

五年級:38.7%的學生對現在的作業形式比較滿意,41.9%的學生覺得還可以。

六年級:39.3%的學生對現在的作業形式比較滿意,53.5%的學生覺得還可以。

(3)作業的評改(對應試卷上此部分的第6題)

三年級:36%的學生對老師檢查批改作業的方式非常滿意,30%的學生覺得一般般。

四年級:44.7%的學生對老師檢查批改作業的方式非常滿意。7.8%的`學生對老師檢查批改作業的方式不滿意。

五年級:54.8%的學生對老師檢查批改作業的方式非常滿意。

六年級:39.3%的學生對老師檢查批改作業的方式非常滿意,35.7%的學生較滿意。

這題應該在第一個維度“學生完成作業的情況”里加上“你的老師怎樣批改你的作業”這一問題。這樣我們可以瞭解學生對哪些作業批改方式不喜歡,以便於今後對這一批改方式進行改正。又與下面一個維度中希望老師以什麼樣的方式批改相對應。

3、學生對作業的希望

(1)作業的形式和功能(對應試卷上此部分的第1、2、5題)

低年級大部分學生比較喜歡閲讀、背誦、抄寫這些類型的作業;大部分學生認為背誦、練習類的作業對學習的幫助較大;對於作業的功能,大部分學生認為是強化記憶、鞏固知識。

高年級大多數學生喜歡抄寫、閲讀和觀察研究等作業形式;覺得抄寫、背誦、練習和閲讀等類作業對自己的學習幫助較大,認為語文作業的功能應該偏重於鞏固知識、強化記憶、培養技能等方面。

由上可以看出,低年級學生喜歡簡單,好些的作業,高年級的學生喜好多了觀察研究之類的作業,隨着年紀的增加,高年級學生培養了自己的興趣,並積極探究學會思考。在語文功能方面,高年級多了培養技能方面,希望能通過作業獲得方法和技巧。

(2)作業的批改方式(對應試卷上此部分的第3、4題)

三年級:53%的學生喜歡老師批改作業的形式批改作業,34%的學生喜歡自己對答案批改(可是適當得給學生主動權,讓他們自己批改或學生之間互改,來動他們的積極性,同時又可以看看別的學生做得怎麼樣,讓他們互相學習);47%的學生希望老師以寫評語的方式批改作業(對於三年級的學生來説,他們還是非常希望得到老師重視的,看到寫得評語他們會很高興,因為這是為他們而寫的。學生有好的地方點出來表揚,不好的地方提出來,讓他們繼續保持好的地方,改正不好的地方,以後更能認真對待作業)

四年級:55.2%的學生喜歡老師批改作業的形式批改作業,60.5%的學生希望老師批改作業時分等級並寫上評語。

五年級:58.1%的學生喜歡老師批改作業的形式批改作業,74.2%的學生希望老師以只打對錯的形式評價作業,而不是打分數或者是分等級。

六年級:5.0%的學生喜歡老師批改作業,50%的學生希望老師分等級批改作業,32.1%的學生希望老師寫評語。

從低年級向高年級對老師批改方式來看,學生的自我意識增強,更能清楚的認識自我,由希望老師的關注轉而關注自己和其他同學。

也告訴老師以及準老師們一個信息,對於低年級學生的作業批改方式應多采用寫評語,提高學生積極性,也保護小孩子幼小的心靈。對於高年級學生,應多采用等級加評語的方式,他們希望有老師對他們的明確評價,以便自我調整提高。(對於成績好的與不好的學生也可以稍稍得區別對待的,對於做的好的學生直接打分數,是對於他們的優秀表現的肯定。對於不太好的學生就暫時不打分數,主要寫評語,鼓勵他們不要氣餒)

(三)、簡答題

詢問了許多學生如果作業做得好,老師會給什麼樣的獎勵?有些同學説老師在他們的本子上大五角星;有些會給糖、文具之類的東西;把寫的好的作業全班傳閲。有一些老師比較有特色,作業做得好達到一定次數,就可以在下次作業中少做點,或者給他換位權——這一些方法很值得我們去借鑑,學生獲得獎勵,會更積極地做好作業。有些學生説他們的老師比較摳門,由此看來國小生還是希望老師能夠給他們獎勵的。

有做的好的獎勵,當然也有對作業做的差的學生的處理,有位老師的作法個人特別喜歡——他是把這位學生帶到辦公室讓其補全,看學生是因為不會做而做得不好,還是態度問題。再根據具體的情況具體分析,佈置相應的作業。

三、調查收穫

(1)在調查過程中,問卷中有錯別和語句不通順被學生指出來,因此今後在我們設計時,應該先打印幾份做實驗,看看題目有沒有問題,再進行修改,然後打印做調查。這是對被調查者的負責,也是對自己負責。(考慮到選項的有限性,我們在學生做問卷前説你們可以把沒有的選項寫在上面)

(2)在調查過程中,許多國小生都在説怎麼這麼多題目呀……這就是我們問卷的不足之處,應該針對不同的調查對象,設計問卷形式和詞句(如題目中“通宵”、“隨筆”之類的用詞不當,有些學生讀不懂)修改題目的條數。後來我們也進行了修改,由原來的33條變為26條。

(3)在去XX國小時,很多國小生在做好後,就説做了這麼久有沒有什麼獎勵呀,有位老師也善意的提醒只讓這麼多國小生幫你們做試卷,他們會覺得這是在利用他們。所以後來去別的學校,我們買了一些糖果,作為對他們做問卷的獎勵。

(4)因為是調查第一所學校,帶去的試卷不多,後來很多學生還想寫可惜不夠了,幸好一個組員出主意,讓學生用不同顏色的筆寫在旁邊或後面,學生們一聽就高高興興的來寫了。這也告訴我們在以後的教學中,不要輕易讓學生失望,可以自己動動腦子想想不就的方法,畢竟你的學生快樂也能給你快樂。

(5)通過調查,很多形形色色,別樣的作業形式,獎勵學生的方式很是值得我們收納過來,對於我們以後的教學也有幫助。

四、調查總結與反思

從調查情況看,國小生語文家庭作業大部分在形式方面存在的問題還較多。主要表現為國小語文家庭作業形式較為單調,內容不太靈活,應試色彩濃。具體表現為:

1、語文家庭作業現成內容多,實際編寫少。現在練習冊、補充習題和習字冊是學生每天必做的,它們構成了國小生語文家庭作業的主要內容,因此老師只能儘量用好這些作業。

2、語文家庭作業知識鞏固多,應用實踐少。語文教師佈置家庭作業時大都着眼於鞏固學過的知識,因此,要求學生大量抄寫生字新詞,進行形近字比較組詞,以及重複練習課文後面的作業題,甚至讓學生大量完成教學輔助資料上的題目。而要求學生將學過的知識應用於社會生活,發展學生的個性,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則相對較少。

3、語文家庭作業書面作業多,口頭作業少。教師習慣於讓學生書面完成家庭作業,因為這種作業便於教師、家長了解學生完成作業的情況,也易於家長配合教師的教學。

4、教師佈置的家庭作業與學生喜愛的作業不完全相同。教師日常教學工作中,考慮較多的是如何鞏固知識,提高學生的成績,因而總是根據試卷上的題型佈置學生的家庭作業,作業形式相對固定,靈活性少,學生完成作業的興趣不高。

、思考與實踐

究竟如何優化家庭作業的內容和形式,讓學生愛上做作業,從而提高家庭作業的效能呢?我認為要努力做到“四個優化”,改學生的“要我”做作業為“我要”做作業,從而使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得到全面發展與提高。

1、作業設計“自主化”

現代教學以人的發展為最高準則,呼喚學習者主體性的張揚,積極性、創造性能量的釋放。要求教學中不僅要注重提高學生的自我意識,更強調充分挖掘學生潛能,培養其自我教育能力,從而逐步實現由依賴性學習向獨立性學習、由他主學習向自主學習的過渡。“自主”應當成為國小生語文家庭作業設計的重要原則。

(1)學生可以自主選擇作業的內容和形式。

教師考慮家庭作業時,要針對學生的差異,設計多梯級的作業,給學生留有自主選擇的空間,發揮學生學習語文的主動性。

(2)學生可以自主選擇作業的數量和完成方法。一刀切的作業往往導致“好的學生吃不飽,差的學生吃不了”,因此,對於統一配發的練習冊、補充習題和習字冊,應當進行有選擇地練習,能力強的可選擇較難的做,能力弱的,可以做簡單的。有些題目甚至可以不做。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作業,就能使不同層次、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體會到成功的樂趣。

2、作業設計“差異化”

從教育心理學角度看,學生的身心發展由於先天稟賦以及後天諸多因素的影響,存在着差異。多元智力理論、發展性理論以及新課程的實施,都要求教師應尊重學生的差異。在作業佈置上既要關注後進生和中等生,又要關注優秀生,採取作業分層的策略,讓不同層次的學生自由選擇適合自己的作業習題,品嚐屬於他們自己的“果子”。一個班的學生水平參差不齊,教師設計作業題就應考慮從學生實際出發,既滿足優生的求知慾望,又兼顧中差生的接受能力,這樣才能調動全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開發學生的學習潛能,提高作業的整體效果。教師可設計有難有易的選答題。如設計A B兩組題,學生選一組作答,或一個大題中選幾個小題作答,或設計幾道附加題,會做的做,不會做的可不做。也可設計一些伸縮性比較強的彈性想象題。

我們可以把作業分成三個層次,讓不同層次的學生自由選擇適合於自己的那一組作業,摘到屬於他們的果子”。

基本練習: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練習,如生字、詞語、背誦等鞏固練習,主要適合於基礎較差的“學困生”。

綜合練習:重在對知識的理解和簡單的運用,主要適合於中等生。

創新練習:題型靈活多樣,偏重於理解、想象、運用,一般適合於優秀生。

3、作業設計“生活化”

“語文學習的外延等於生活的外延。”語文學習的天地很廣闊,語文學習的觸角伸向國小生生活的每一個角落,讓學生在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汲取營養。把家庭作業設計與社會生活相聯繫,使學生在社會實踐、家庭生活中鞏固語文知識,發展語文能力、創新能力。用生活豐富家庭作業。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將生活充實到學生的家庭作業中,就為語文家庭作業注入了新的內涵,賦予作業新的生命。將學科知識與語文作業結合起來。用語文的手段,鞏固、深化學科知識,能夠更好地發揮語文學科的工具性,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語文知識的能力,切實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

4、作業設計“多元化”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課程目標必須面向學生,力爭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充分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把學生置於一個動態、開放的學習環境中,為學生提供多元、綜合學習的機會。

(1)動手操作

為了增強課文內容與學生生活的聯結,使課文靜態的文字變成學生腦中優美的圖畫,生動的場面,形象的人物,我們可以設計一些操作型作業。

(2)調查訪問

新課程標準指出:“溝通課堂內外,充分利用學校、社會、家庭等教育資源,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調查作業就是讓學生走出課堂,到社會上去了解情況、蒐集資料的作業方式。如節假日建議學生外出旅遊、和同學去做一些社會調查,寫好“生活花絮”。同時圍繞生活實際,教師提供一些主題。

(3)課外閲讀

在家庭作業的反饋中,我們經常發現,一些讀書讀報類的作業,學生往往不能很自覺地完成。究其原因,一是所提供的閲讀材料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其二,學生缺乏自主閲讀的能力和習慣。因此,教師應循序漸進、有針對性地佈置一些課外閲讀。

(4)信息處理

新課改強調大語文觀,這就要求我們重視培養學生有意識地查找資料,教給學生蒐集信息的方法,並有效地把已有資料運用到理解課文的過程中去的能力。

總之,語文作業的內容應是豐富多彩的,形式應是多種多樣的。教師要樹立起全新的語文作業設計理念,使學生的個性在這裏得到張揚,使學生的人格在這裏得到尊重,使學生的情感在這裏得到體驗,使學生的生命在這裏得到發展。我們要結合學生興趣來佈置作業,多涉及一些創造性的問題,激發他們思考,促進他們成長。

作業調查報告13

一、調查背景

在當前加強規範辦學行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背景下,我們必須從推進實施素質教育的高度認識“作業”的內涵,改變傳統的作業觀,樹立“大作業”概念,將實踐性、探究性作業納入作業改革的範疇和視野。《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中對課程改革的目標作出了明確的規定:“要改變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的學風,培養學生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當前,我縣各國小校的作業佈置也存在一些普遍的弊端,主要表現是缺乏針對性。教師從不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心理年齡佈置作業,對學生學習的基礎、能力與需求缺乏基本的分析與把握,隨意佈置大量整齊劃一的鞏固性作業。作業成了學生一項艱苦的勞作,成了學生沉重的負擔,使得學生失去了學習的興趣。

二、調查目的

瞭解國小生課業負擔的現狀,分析造成學生課業負擔重的原因,真正達到“低負高質”的作業設計,為學校科學地制定和落實“減負增效”措施提供依據。家庭作業是鞏固課堂教學效果的輔助手段,佈置適量的家庭作業是必要的,但作業多帶來的是什麼呢?是負擔!過多的作業使學生預習不充分,上課沒精力,研究缺乏興趣,久而久之,作業也沒有辦法完成,學習成了惡性循環:白天有聽不明白的課,課餘有做不完的作業!於是,學生的學習興趣就在這樣日復一日的煎熬中流失。長此下去,對學生身心健康不利,也不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而

減輕作業負擔,也不能簡單地認為就是取消作業,事實上合理、適量的作業不僅

應該而且是非常必要的。

現在大多數學生對家庭作業怨聲載道,要求減負,減少家庭作業,而老師似乎不大讚成;同樣的作業量卻育出了成績不同的學生。究竟家庭作業宜多宜少,應佈置什麼水平的家庭作業,值得探討。因此,教研室對此問題展開了調查研究。

三、調查對象

平定縣實驗國小和第二實驗國小3-6年級的480名學生,84名教師和分管教學的中層領導。

四、調查方式

本次調查採用了問卷調查和座談相結合的方法,為了增加調查的可信度,我們採用無記名答卷方法。

五、調查內容

學生作業情況、教師的作業設計情況和學校減負的措施。

六、調查結果分析 (一)各類數據彙總: 1.學生的課業負擔情況:

調查中發現,學生喜歡做作業的人數415人,百分比是86.5﹪;不喜歡作業的18人,百分比是3.8﹪;無所謂的47人,百分比是9.8﹪。從佈置作業量來看:很多的有35人,百分比是7.3﹪;適量的是353人,百分比是73.5﹪;很少的是92人,百分比是19.2﹪。

數據顯示86.5﹪的學生還是比較認同寫作業的,並且有73.5﹪的學生認為作業還比較適中,這

平定教研 20xx年 第1期37

部分學生多半是成績良好的學生,作業對他來説不是負擔;不喜歡寫作業的比例很小,作業很多的也屬於少數,這類學生一般是學習有困難的學生。

2.學生的課業完成情況:

完成作業用30分鐘以內的263人,百分比是54.8﹪;30-60分鐘的有143人,百分比是29.8﹪;60分鐘以上的是74人,百分比是15.4﹪。按時上交作業的.有416人,百分比是86.7﹪;基本可以按時上交的有61人,百分比是12.7 ﹪;經常不交的有3人,百分比是0.63﹪。不能按時上交的原因:太多沒有時間做的有54人,百分比是11.3﹪;不會做的有257人,百分比是53.5﹪;不想做的有13人,百分比是2.71﹪;動作慢,注意力不集中的有156人,百分比是32.5﹪。

從調查數據分析:54.8﹪的學生可以在半小時之內做起作業,這部分學生成績比較優秀,動手能力強;而還有15.4﹪的學生在一小時以上完成作業,原因基本都是注意力不集中,完成作業有困難,還有動手慢的。

3.教師的作業設計情況:

有層次性的有120人,百分比是25﹪;偶然有的是297人,百分比是61.9﹪;沒有層次性的有63人,百分比是13.1﹪。作業有開放、層次、階梯性的有207人,百分比是43.1﹪;介於兩者之間的是99人,百分比是20.6﹪;重複性抄寫的有144人,百分比是30﹪。比較隨意,沒有目的性的是30人,百分比是6.3﹪.

從以上數據分析:不同學生對教學的接受有所不同,這就要求有必要在鞏固知識時,能有所區別。但是隻有25﹪的教師在佈置作業時可以考慮到作業分層的重要性,比較好的就是43.1﹪作業還注重開放性和階梯性;還有6.3﹪的教師佈置的作業較隨意。

(二)學校減負措施:

1.嚴格執行減負規定,教導處、班主任對各學科作業進行協調;

38

2.作業管理,一月一檢查;

3.從教師的自身素質挖掘,提高課堂效率; 4.典型題型要重點練習,應儘量避免機械性、重複性;

5.同教研組教師之間多研究,儘量精講多練;有目的性地選擇作業,訓練針對性要強。

(三)造成學生課業負擔重的原因: 1.家長方面的原因:

家長素質層次不齊,對子女的輔導跟蹤不到位;還有些家長只注重結果,不注重過程;家長的願望與要求相矛盾。

2.教師方面的原因:

教師工作負擔重,班容量大,作業分層設計難度大,很難推進分類進行。

3.當前作業評價現狀:

作業評價是教師單向的評價比較多,學生自評、學生互評、小組討論評價、家長評價等多元多向的評價方式基本運用的較少。

七、建議與對策

(一)更新觀念,突出時代性

新的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充分利用現實生活中的教育資源,優化學習環境,努力構建課內外聯繫、校內外溝通、學科間融合的教育體系。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拓寬學習的內容、形式與渠道,使學生在廣闊的空間豐富知識,提高能力”。作業只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一個環節,而不是學習的目的,更不是教學的目的。和預習、聽課一樣,讓學生做一定量的作業,是為了讓他們更好地掌握知識和學習技能,發展他們的潛能。那麼作業正確的位置是:沒有作業不可,但過分強調作業的功能也不可。

(二)注重形式,突出多樣性

教科書無非是個例子,學生將要獲得的大量知識和能力來自書外、課外。新課程倡導學生必須參與綜合性學習,其核心是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創新意識。我們的作業必須要跳出書本,走向開放。譬如讓學生參加一些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多

種渠道蒐集信息、整理資料,讓學生自己設計一些活動

在作業內容上,要求過於簡單的,學生容易掌握的,不必再留,同類作業切忌重複,並要加強佈置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實踐能力的作業,避免佈置單一枯燥的作業,注意作業的綜合化,注意作業的啟發性和思考性。國小生家庭作業要講究形式多樣化,既要有基礎知識練習,也要有延伸發展練習;要聽、説、讀、寫並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素質。

(三)因材施教,突出層次性

學生由於接受能力有差異,所以掌握知識的快慢也就不一樣。因此在佈置家庭作業時,老師要精心選擇有利於加深對課堂所學內容理解的作業,如在佈置預習新課的作業時,教師根據新課的特點,有針對性地設計出定量的概要題、細微題及基礎題,讓學生帶着這些問題,帶着任務主動自學課文,探索方法,嘗試生疑,在此基礎上自行獨立判斷自己量化項目的掌握情況。

每個班的學生受其智力水平、思想能力、學習習慣、生活環境的限制,所表現出來的學習能力是不盡相同的。因此,教師在進行作業設計時。要儘量照顧到各個層面的學生,給每一類孩子都提供積極學習的機會。

(四)重視實踐,突出科學性

素質教育的核心是培養人的創新品質,培養創新人才,其根基在於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學生能實際動手操作,積極動腦思維,動口表達交流,在親身實踐和體驗中獲得知識和技能。

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以及自己具有的教學活動經驗,設計一些學生主動探究、實驗、思考與合作為主的探究性作業,使學生在完成作業中成為一個問題的探索者,這樣的作業效果以一頂十。

提高家庭作業效率,既是必要的,又是可能的。在如何提高國小生家庭作業效率的過程中,關鍵在教師,主體是學生,配合靠家長。

專題調研

八、結論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

(一)教師、學生和家長之間應達成一致 教師在佈置家庭作業時,要重視學生是否樂意接受並愉快完成。家長應在物質、精神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在社會上學到的知識比從課本中學到的,在今日和今後的日常生活中更為適用。所以,從這方面來説,我也希望老師們能多留些課餘時間供學生支配,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使學生在豐富的信息時代學到更多的知識,以補充課內知識的不足,達到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目的。

(二)家庭作業應注重“少而精”

家庭作業重在質量,而不在數量。家庭作業適當的難度能激發學生的思維,引發學生去鑽研;而過於簡單的題目,學生一眼就看出答案,這樣就減少了思維過程,久而久之,會使學生的思維遲鈍,不愛動腦思考。而且一般難題都不同程度地集合了各種題型的精華,常做可鍛鍊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使學生的思維日益敏捷,做普通的題目時也會得心應手。在佈置作業選題時應注重“少而精”,並適當加深題目難度,儘量豐富作業形式,寓教於樂。

(三)教師間要搞好協調關係

教師要分散作業的數量,不能過多或過少,這樣極容易傷害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產生厭惡情緒,造成不良效果。不搞題海戰術,而是將一些典型的題目抽出,讓學生體會其精要之處,刪除那些重複多遍的同類型題目,同時適當提高題目難度,以達到保質保量的效果。

總之,“教者有心,學者得益”,家庭作業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它的優化設計,可以最大限度的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自由支配,豐富他們的課餘生活,發展他們的個性。讓學生深深懂得,作業架設了學生掌握書本知識和培養能力間的橋樑。

作業調查報告14

一、調查對象:小東關國小

二、調查方式:學生個別問話(由於二年級學生書面能力有限,把問卷調查轉變為談話。)

三、調查結果:

1、你們希望每天都有家庭作業嗎?為什麼?

約70%的學生希望有。其中50%是因為想考試考得好成績,5%是想學得更多的知識,約5%的學生是想通過作業來鞏固所學的知識,約5%的學生是因為回家沒作業就沒事情做,約5%是因為家長要求每天都有作業,而還有少數學生説不出原因和其他原因。

約30%的學生希望沒有家庭作業。其中近一半是因為想回家有時間玩,少部分學生説不想做作業,而其中約有20%的學生是因為家長回家還要另外佈置作業和上輔導班或興趣班。

2、如果在不做家庭作業的情況下能取得好成績,你們還希望有家庭作業嗎?為什麼?

有近80%的學生是希望每天都有家庭作業。其中65%的學生説如果不佈置家庭作業,家長會佈置更多的作業或上更多的輔導班!而其中還有部分學生是怕考試考不好,極少數

學生説回家寫作業能培養好的學習習慣或其他類似的積極原因。

3、你希望老師佈置多少作業(大概要做多長時間)?

基本上學生希望每門功課需要半小時。其中大部分學生會説如果時間太少家長會認為沒有認真做,部分家長甚至懷疑是在學校抄別人作業的。

4、實際老師佈置了多少作業呢?

一年級的學生説基本沒有書面作業,二年級的學生説即使有十分八分鐘也就做完了,三到六年級的家庭作業也基本在半小時到一小時之間就能完成。

由此可見,學校家庭作業適合學生學習需要。

四、調查分析:

從上面的調查結果看出,增效減負家長有很大的責任,家長有強烈佈置作業的要求,因為家長會給學生加壓,佈置更多的任務。從調查中我們還看出學生普遍希望玩的時間能多一點,或有更多時間做自己感興趣的事,同時他們對自己的成績也非常擔心,同樣希望想學得更多的.知識,考得好成績。

這説明如果有家長,有社會各界的積極配合,減負增效是可以實施奏效的。童年時應該是快樂的時代,作為老師家長我們應該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上輔導班應充分考慮學生興趣和特長,不能讓學生為了“學”而學,要做到這一點,沒有家長的配合是難以實施的。

五、思考與建議:

在上個月我們本着“減負最終目的是為了增效”的信念,大半個月沒佈置作業,本打算一直不佈置作業的,但由於不斷有家長多次強烈建議佈置作業,最終放棄這一減負形式。

從調查中我們還可以看出,絕大多數的學生不會科學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時間。重大的學習壓力讓他們沒有機會去支配自己的時間,我們應該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並加強對學生啟發教育,引導他們合理支配自己的課餘時間,去做有意義的事,增長知識,鍛鍊能力。同時,我們呼籲社會和家長配合支持增效減負,切實負起責任,加強對學生監督引導,使“減負增效”真正取得良好成效。

作業調查報告15

一、調查目的:

1、瞭解國中學生文言文學習現狀。

2、瞭解國中教師文言文教學現狀。

3、提出相應的建議和對策,為《文言文教學方法的創新研究》尋找方法併為我們的小課題研究提供理論依據和方向。

二、調查對象:

隨機抽取的xx縣xx初級中學90名學生以及10名語文教師,共收回學生問卷90份,教師問卷10分。

三、調查形式:

本次調查採用無記名問卷調查形式,調查以班級為單位,隨機抽樣,課題組將90份學生問卷和10份教師問卷,印發給xx縣xx初級中學七年級30份、八年級30份、九年級30份,教師10份,現收回有效學生問卷90份、教師問卷10份。利用週一下午班會時間統一進行(20xx年11月5日),相關數據由人工進行統計整理,數據結果供課題組所有老師和學生參考。

四、調查內容説明:

本次調查問卷共分為學生卷和教師卷兩大部分,其中學生卷16個選擇題,教師卷18個選擇題。

五、調查結果分析

(一)學生調查問卷情況:

1、81%的同學喜歡文言文,12.2%的同學無所謂喜歡也無所謂不喜歡,6.8%的同學不喜歡文言文。

2、不喜歡文言文的主要因為它難以理解,也有一小部分同學認為它讀起來拗口,還有的同學是因為背誦任務繁重。

3、85%的同學喜歡文言文的原因是它可以豐富自己的語言積累,70%的同學認為它可以陶冶性情,10%的同學是因為它可以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文化,8%的同學認為它可以讓我們把話説得簡練些,只有3%的同學喜歡它的原因是可以應付考試。

4、92%的同學喜歡和同學進行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40%的同學喜歡藉助註釋和工具書進行自學,15%的同學喜歡朗讀和背誦的學習方式,絕大部分學生都不喜歡被動地接受知識。

5、90%學生的老師平時採用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70%的教師採用反覆誦讀的學習方式。

6、10%的同學認為自己的語文老師上文言文很有趣,83.6%的學生認為語文老師上文言文有趣,只有6.4%的同學認為語文老師上的文言文無趣。

7、60%的語文老師上文言文時會向外拓展,36.7%的語文老師有時會向外拓展,只有3.3%的語文老師從來也不向課外拓展。

8、71.2%的同學認為文言文的學習經常會給自己帶來思想啟發,28%的同學認為有時會給自己帶來啟發,但仍有0.8%的同學認為從來沒有給自己帶來思想啟發。

9、28.2%的學生在平時寫作中經常引用古詩文,71.8%的學生平時寫作中有時會引用古詩詞。

10、78%的學生喜歡教師在文言文教學過程中插入與課文內容相關的音頻、視頻、圖像資料,11.2%的學生對文言文教學過程中插入與課文有關的音頻、視頻、圖像資料等持一般態度,仍有0.8%的學生不喜歡。

11、大部分學生的教師給他們佈置文言文作業的形式是背誦課文、抄寫課文、註釋及譯文,很少有教師給他們佈置課後題。

12、絕大部分學生翻譯文言文的方法是藉助註釋和工具書小組合作翻譯,少部分同學直接抄教輔。

13、80.3%的同學上文言文時經常記筆記,19.3%的同學上課時偶爾記筆記,但仍有0.6%的同學上文言文時從不記筆記。

14、40%的家長經常檢查自己孩子的文言文背誦情況,20%的同學家長偶爾會檢查,仍有40%同學的家長從不檢查孩子文言文的背誦情況。

15、86.3%的學生認為學習課內文言文對自己的考試幫助很大,13.7%的學生認為有一點幫助。

16、95.6%的同學認為自己的文言文底子一般,4.4%的同學認為自己文言文底子差,沒有一個同學認為自己文言文底子好。

(二)教師調查問卷情況

1、85.8%的教師認為自己所帶學生文言文基礎較差。

2、95.8%的教師認為目前教材文言文的課下注釋對課文理解幫助較大。

3、78.3%的教師所帶學生在作文中從不用文言文素材,只有10.3%的學生偶爾會用。

4、在學校的公開課活動中很少有教師選擇文言文教學。

5、45.2%的教師認為學生僅藉助課文註釋能讀懂教材中文言文。6、68.3%的.教師認為新課改對促進文言文教學作用較大,但仍有20.1%的教師認為有點作用,但仍有教師認為沒有作用。

7、85.3%的教師在教學中主要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8、大部分教師認為文言文教學中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作用較大。

9、絕大部分教師認為學習文言文可以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陶冶性情,可以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10、89.5%教師認為學生會背誦課文,會翻譯課文,掌握名句名段,掌握考點就算是學好了文言文。

11、文言文作業佈置方面:98.2%的教師常給學生布置課後習題,98.6%的教師常讓學生背誦抄寫課文,20.8%的教師會讓學生寫讀後感,38.5%的教師會讓學生改寫課文,90.8%的教師會讓學生寫積累筆記,還有97.6%的教師會讓學生做課外資料。

12、35.4%的教師認為自己學生在做課外文言文習題時存在的主要困難是不認識生僻字,96.5%的教師認為自己學生存在的最大困難是文言詞語積累不夠,不能夠了解文章大意,理解不了文章主旨。

13、93.4%的教師認為文言文教學重點是作者及背景介紹,瞭解大意,積累名句,分析主題思想,分析寫作特色,89.8%的教師認為教給學生學習文言文方法是教學的重點。

14、97.5%的教師認為把所學文言文知識轉化為能力的途徑是用白話文講故事,在寫作中引用文言文素材,78.8%的教師認為是用課內所學知識技能來閲讀課外文言文。

15、98.7%的教師在進行文言文教學時常用的工具書是《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和教師用書。

16、87.6%的教師上課用電子白板、展台、電視、投影儀、電腦等上課。

17、92.3%的教師認為自己學生考試中文言文失分最多的是句子翻譯。

18、98.7%的教師認為學生的教輔資料對文言文學習幫助較大。

(三)問卷小結

從學生卷中可以看出絕大多數學生對學習文言文沒有自信,認為自己的底子一般,但他們大多數仍喜歡學習文言文,為它可以增加自己的語言積累、陶冶性情,還有一部分同學認為它可以傳承中華文化,還能讓自己把話説簡練些,極少數同學是因為它可以應付考試。一小部分同學不喜歡文言文,他們不喜歡文言文主要是因為它難以理解,也有一小部分同學認為它讀起來拗口、背誦任務繁重,現在學生自主學習意識較強,他們喜歡運用自主合作的方式學習文言文,或是運用工具書自學,大多數學生認為自己的語文老師上文言文很有趣,也很喜歡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運用現代多媒體資源,能夠向課外拓展,學習文言文可以讓自己的思想得到啟發,對自己的寫作也有一定地幫助,許多同學在平時的寫作中會引用古詩文,增加文章的美感和厚度,

從教師卷中可以看出,絕大多數教師認為自己所帶學生的文言文底子較差,自己教學方法不夠多元化,雖能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但有些流於形式,學生文言文教學還是過多依賴於教師,作業佈置多樣性也不夠,不能較好的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也不能很好地鞏固所學知識提升學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