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文城>校園範本>作文>

【推薦】景點旅遊作文彙總八篇

作文 閲讀(1.26W)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敍方法。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景點旅遊作文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推薦】景點旅遊作文彙總八篇

景點旅遊作文 篇1

記憶是一篇美景,定格了我心中的每一瞬間,美麗的三亞風光在我心中留下了最美的印象。

三亞位於中國的南方,是一座小的海上城市。我對那裏印象最深的就是天涯海角。以前這裏地域偏僻,交通閉塞,一些人只能來不能回,也就有了“天之涯、海之角”的説法。

天涯海角的石頭格外奇特。它們在太陽的照耀下顯得熠熠生輝,就像一個個小寶石。這些小寶石把金黃的沙灘點綴得更美麗了。三亞的沙灘是金黃色的,一眼望去,只見一圈沙子包圍着大海,就如同慈祥的.母親懷抱着她那可愛的孩子。沙灘很柔、很軟,一腳踩上去,猶如踩上了一塊柔軟的紗布上。有一些小沙粒真淘氣,它們鑽進我的鞋子裏,怎麼弄也弄不出來。

在沙灘旁,大海弟弟用浪花拍打着沙灘,奏出美麗樂曲,好像在唱“快來啊,快來啊!快來玩啊!”人們被大海的歌聲打動了,便小心翼翼地踩着沙灘投進了大海弟弟的懷抱裏。它更高興了,便又唱起歌來。藍天和太陽看見人們那麼開心,笑了。頓時,天更藍了,天更熱了,人們更開心了!

三亞的天涯海角定格在我的腦海裏,當我想起大海的時候,都會想起三亞的天涯海角。

景點旅遊作文 篇2

北京的天壇是世界歷史遺產。

天壇一共有兩處,一處是西安天壇,一處是北京天壇,兩個天壇當中,北京天壇最為出名。

一進北京天壇的大門,就來到長長的小路兩旁載滿了許多垂柳,現在正是春天,垂柳細長子被春風吹得飄來飄去,像很長的頭髮。走完小路就來到“圜丘壇”。圜丘壇在天壇的最南邊,外面有兩層圓形外牆,中間有一塊圓圓的“天心石”,很少人的時候,站在天心石的中心叫,就能從四面八方傳來清脆的迴音,那種神祕感,使人的整個心都浸在那神祕之中。下一個景點就是皇穹宇了。皇穹宇是藏放皇天上帝和皇帝上八代祖宗的牌位的地方,也叫回音壁。迴音壁周圍都是圍牆,中間有一個小宮殿,遊人可以通過石樓梯上宮殿觀看。當很少人的時候,甲站在牆壁的一端,乙站在牆壁的另外一端,甲大喊一聲,乙能很清晰地聽到甲叫的迴音。從迴音壁出來就是祈年殿了。祈年殿又名祈谷殿,是天壇的主要建築物。它是一座黃金色的寶頂,深藍色的瓦屋頂和紅色的'柱子,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金碧輝煌,閃閃發光,是一座無比美麗的宮殿。周圍有四根“龍井柱”,象徵一年四季“春、夏、秋、冬”。

北京的天壇還有許多美麗的景物,説也説不盡,希望你有機會去北京天壇細細遊賞。

景點旅遊作文 篇3

我家附近有一座公園,叫飛鶴山公園,我經常去那裏玩耍。

從家裏走路出發,不過五分鐘就到了飛鶴山山腳。那是一個休閒娛樂、鍛鍊身體的好地方。那裏有許多鍛鍊身體的器材,我也時常上去試幾下。而我最喜歡的便是站在用石板鋪成的遊步道上觀賞池塘裏的小魚。池塘的水真是清澈,清得可以看見池底的小沙石;池塘的風景真美,美得就連體態優美、羽毛如雪的白鷺都被它吸引,時不時地停在池塘邊小憩;池塘的水很靜,靜得像一面從未被打磨過的銅鏡,不禁讓我想起大詩人劉禹錫的詩句:“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池塘裏的小魚成羣結隊地遊着,有黑的,有紅的,有黃的,有橙的……顏色各異,五彩繽紛,就如同天邊的.彩虹似的那麼絢爛。它們的姿態也各不相同,魚兒們有的躍出水面,那形態如同跳龍門的鯉魚,隨即又落入水中,濺起一朵似白蓮的水花;有的在水面像風一樣飛快地遊了起來,好像在跟另外的魚兒玩捉迷藏呢!

除了賞魚,我還經常和媽媽在公園的空地上打羽毛球,跟奶奶在乒乓球桌上來幾場“戰鬥”,出一身臭汗,那叫一個爽。除此之外,我還跟同學玩無人機呢!

飛鶴山公園真是一塊難得的“寶地”呀!

景點旅遊作文 篇4

在我美麗的故鄉西郊有一座小山名為翠泉山。近年來,由於經濟的發展,城郊的小山幾乎全被開發了,翠泉山卻奇蹟般地倖存下來。從小城隔水望去,山上滿是鬱鬱葱葱的樹木,在陽光的照報下,閃着翠綠剔透的光。是的。故鄉是我童年的搖籃,而翠泉山是這搖籃裏的一顆明珠。

踏着金色的陽光,我又來到翠泉山下。小山悠悠,回憶悠悠……

記得山腳下有一塊草地,上面長着蒲公英、石韭菜、野菊花和許多不知名的花花草草。在春天裏它是五彩繽紛的,我和小夥伴們常常踩碎晶瑩的露珠,把毛茸茸的蒲公英吹離花托,看它乘風飄向遠處。夏天裏草地是軟綿綿的,我們在上面打滾、奔跑,那時覺得這草地真是一個無比寬闊的天地。長大後,重踏這昔日的草地。卻發現它只不過有半個籃球場大罷了。

在草地的那邊,有一條清幽的小徑蜿蜒而上。我舉步拾級,兩旁是蒼勁的松樹和綴滿了珊瑚株般山捻子的灌木叢。我隨手摘下一顆放進口裏,便覺得滿口甜滋滋的,其中還帶着馨馨的草香。把果皮吐在手裏,我的心中驀地升起一種異樣的感覺。這熟悉的動作,這令人懷念的清香,又把我帶入那無優無慮的童年。厚重的時間帷幕啊!

從山腰往上走,小徑漸漸模糊了,最後消失在荊棘叢中不知去向。兩旁的樹也變成了遮夭蔽日的闊葉林,陽光在樹葉間投下斑斑點點的影子。我撥開一條小路,上到了山頂。站在山頂往下看,越過綠浪似的密密的樹蓋,山下是一條清凌凌的小河,濕津津地舔着對岸的小城,這小河便是我們家鄉温柔的母親河了。河上有一座橋,橋上是熙熙攘攘的行人。小城裏高低參差的樓房密密地擠在一起,偶而伸出一根煙肉孤零零地指向天空。城的這邊已看不到環抱她的小山羣了。樓的那邊還是樓,城的那邊仍是城,小城真的`擴展了許多。人們正在一步步地通着大自然放棄她美麗的家園。

當我轉身面向密林,遍地的吒紫嫣紅使我身不由己地走下山背面。一路上風聲鳥語。樹香沁鼻。山間隱隱響起泊淚的流水聲,我快步走過去。水聲愈來愈大,逐漸變成“嘩啦啦”的歡唱。綠葉掩映的大石後面隱着一眼清泉,泉水清澈澄淨,依傍着溪邊綠茵茵的青草,宛若一位明眸皓齒的長裙少女,只見它從兩塊巨大山石之間奔湧而出,有如一條白練,順着山勢。劈開野草,飄然下山遠去。我縱有“筆頭千鈞,胸中萬卷”,也難以描繪這詩意盎然的山間美景了。

這一眼泉,就叫翠泉。它如亙古的星辰綴在這小山上,飛花濺玉中流傳着一個動人的傳説:很久以前,這山上住着一家三口,夫婦倆有個女兒叫翠泉。每天,他們從山下的小河提水上山澆灌樹木和花草。一天,父母要出遠門,出發前叮囑翠泉要看護好花草。想不到,父母剛走幾天,一條惡龍路經此地,看見一片山明水秀,便頓發惡念。於是一把火燒光了這山上的所有樹木,翠泉也在大火中被燒死了。一年後,在翠泉燒死的地方,一股清泉噴湧而出,無論春夏秋冬,從不枯竭……幾年後,山上又滿是葱籠藥鬱的樹木了。此後,這山便叫翠泉山。

我走近溪邊,綠水依依,宛若當年。我彷彿又看到那久別了的夥伴們,滿頭草屑,一身泥巴,在溪邊捧起泉水“呼啦啦”地向我潑來。那扎着小辮兒的妹妹懷抱着一束山花,歡笑着向我跑來……

當我從思憶中回過神來,不覺日影已西斜。步下山間小路,又進入了喧鬧的人羣。回眸凝望。真擔心翠泉山會慢慢失去它美麗的光澤。

景點旅遊作文 篇5

國慶節第二天,我和爸爸媽媽去西塘古鎮遊玩。我們坐着車一路狂奔,那時候我很好奇,古鎮裏到底是什麼樣的呢?

帶着疑問我們踏上了古鎮的石街。一眼望去都是青磚碧瓦,緩緩的河水在古屋的房前屋後流淌。一座座的石拱橋把河兩岸的.石街和古屋連接了起來。為了更好地觀看風景,我們決定租一條船。坐在船上,一座座石拱橋迎面而來,有太平橋、迎鳳橋、吉祥橋……河道兩邊是用花崗巖壘成的,河面上漂浮着許多不知名的水生植物。高高的白牆矗立在河兩岸,綠油油的水生植物彷彿就種在牆角邊。狹長的河道穿牆而過,小船彷彿就在房林中穿行……

上了岸,我們行走在小橋上,看着橋下流水,我不禁想起了元朝馬致遠的詞: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突然我聽見歡呼聲,尋聲望去,發現船上有很多鸕鶿。它的嘴巴像鈎子,全身黑色,抓魚本領很高,水上水下鑽進鑽出就抓到了一條魚,贏得岸上一陣陣掌聲。

隨着熙熙攘攘的人羣,我們把古鎮遊了個遍。古鎮的美景讓人流連忘返!

景點旅遊作文 篇6

今天,我,媽媽,爸爸和外公乘坐維多利亞號去韓國的釜山和濟州島開始了為期5天的海上之旅。

我在船上待3天,在韓國待2天。船可大呢,有14層樓,我住在8樓,吃早,午飯在11樓,5樓可吃三頓飯,11樓有游泳池,體育館,餐廳6,7樓有表演場,賭場,套圈,翻牌我在6樓的甲板上看到了五顏六色的水母,有綠的,黃的,白的,橙的,棕的表演可精彩呢,有邁克爾傑克遜的模仿秀,精彩的魔術表演,大家的才藝秀,和我們一起表演的童話故事。一個個節目都很抓人眼球,所以我們看得聚精會神。游泳池可大了,最深的水有3米呢!!!我屏住呼吸,一口氣游到了對岸。啊,真爽!

256海里過去後(1海里=1858米,也就是第2天),我們到了濟州島,我們先去了免税店,買了些紀念品帶回家,然後,我們又去爬了日出峯,山不高,我只花了15分鐘就爬到了山頂。山腳下,是一片一望無際的大海,我抓了一些寄居蟹,撿了幾根海帶,還發現了海葵,玩了衝浪,在山腳下的小店裏買了些桔子,桔子可是濟州島的特產哦!我又在山腳下吃了桔子巧克力,真甜!最後,我們依依不捨地回到了船上,開始了第3天的海上旅程。

第4天,我到了釜山(其實昨天半夜就靠了岸),我先去了水族館,我看到了兇猛的大鯊魚,長着翅膀的大鰩魚,一搖一擺的企鵝,五彩繽紛的水蛇,大嘴巴的鰻魚接着,我去了沙灘,堆了個城堡,可惜被調皮的海浪衝垮了,只能換個地方重搭。最後,我們去了解了韓國的土特產。

快樂的時光總是這麼短暫,7月1日,我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今天,我就要去雲南了。這是我第一次去雲南,也是我第一次坐飛機。

早晨,我六點就已經在飛機上了。從上飛機,到下飛機,整整花了五個小時的時間。現在我才知道坐飛機一點也不好玩。頭暈暈的`,耳朵痛痛的!下飛機,我們就吃美味的午飯了。吃好午飯,我們去了昆明的石林景區玩。石林裏面到處都是石頭,高的、低的、胖的、瘦的,各種各樣,奇形怪狀的。石頭上還有很多字,每個字都有一個故事。

接着,我們去了大理,遊玩了它們的古鎮,其實跟我們杭州的烏鎮差不多,所以我去基本上是去買東西的。我們買好東西,就到了另一個古鎮——宿合古鎮。我們逛了一會兒就走了。今天是行程的第二天。早晨六點,我們就起牀了,七點出發去麗江了!!

九點多,我們到了麗江。我們首先去的是麗江的虎跳峽。

那虎跳峽真險啊!!!湖面波濤洶湧的,萬一真的有人掉進江面,那該怎麼辦!游完虎跳峽,我們去了民族村,我拍了幾張照片,就趕往香格里拉和原始森林。第三天晚上,我們在香格里拉的藏民家裏玩,他們的人只要會説話,就會唱歌,會走路,就會跳舞。他們的表演棒極了。他們藏族有個規矩,在人表演唱歌或跳舞之前都要説呀嗖、呀嗖、呀呀嗖!!

今天早上我們就要離開了。在這次行程中,我認識了很多好朋友,我們在一起玩的很開心,這次雲南之遊我永遠也不會忘記!

景點旅遊作文 篇7

今年五一國際勞動節,我鬧着爸爸媽媽帶我出去遊玩,經過“家庭會議”決定,到通山一日遊。我心裏甭提有多高興。可是,“計劃趕不上變化”,天公偏不作美,大雨連綿不斷。5月2日,我們實在“忍無可忍”,鼓起勇氣,一大早終於隨導遊由武昌出發了。在車上碰巧有一位叫“天天”的小朋友與我同行,增添了許多快樂。

兩個半小時後,我們到了劉家橋。劉家橋是漢高祖劉邦幼弟的封底,後來就成為“大漢皇族村”。這裏,青山環繞、濁泉橫流、古屋成羣、古橋飛架、古木參天。

吃完午飯,我們來到了令人嚮往的“隱水洞”。“隱水洞”三個紅色的大字好像寫在大烏龜的頭上,通山這個大烏龜就扒在富水邊,像在飲水。我正高興地往洞裏鑽的時候,導遊卻要拉我和天天去量身高,幸虧我沒超過一米四,不需買全票。然後,我急忙去找媽媽爸爸。在洞口排隊的人好像一條長龍,我早了半天也沒找着。正當我焦急的時候,忽然聽到媽媽在隊伍裏傳出的叫喚聲:“金典,往裏看,我們在這裏,快點啊!”

排隊的人可真多,我爬到欄杆上一看。呵,都是黑黑的人頭,像鴨子一樣原地擺動着。快到三點鐘,終於輪到我們上船。稀奇吧,隱水洞的水可真多。聽人説:遊洞卻要乘船。全國只有這裏。上了船,我摸了摸水,涼涼的。有時候,水滴從頭頂上落下來,像陣雨似的,如同蠶豆一樣打在我們的身上,人羣中一片驚呼。在巖洞裏迴盪的聲音,你就會知道巖石上寫的“龍吟低迴”真正的意思。小船在波浪中漂浮了大約半小時後,到達了第二關。

離船上岸後,我們看見了很多豐富多彩的喀斯特景觀。有奇形怪狀的天然石筍、石鐘乳;有玲瓏剔透的石幔、石幕;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石瀑;石田讓我們不由想起“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的.景象。

我真沒有想到,在洞裏享受了“龍宮泛舟”的快樂,還會乘坐火車的小弟弟——小火車。它雖精緻小巧,聲音和風馳電掣的火車差不多。我們穿越在狹長幽深的隧道,有的地方深不可測、有的地方高不可攀、有的地方很窄很窄,就一線天,如果躲閃不及,你可小心頭上會立即長出個“石筍”喔。

小火車到達第六關終點站,我們邊走邊欣賞着鐘乳石。他們琳琅滿目,造型逼真。主要的景觀有:“了魚躍龍門”、“天鵝之吻”、“大鵬展翅”、“神筆馬良”、“神猴拜師”、“電閃雷鳴”、“金銀瀑布”、“八仙送客”等。大人們説的看的還有很多,可我看都看不過來、記都記不住,真是可惜。

這裏的水清澈見底,有個小孩對媽媽説:“我要喝這裏的乾淨的天然水,不喝果粒橙。”

媽媽説:“傻孩子,這可不行,這裏有不利人身體健康的礦物質。”有個小夥開玩笑説:“他是把隱水洞當成了飲水洞。”逗得大家哈哈大笑。但是,在快出口的地方還有個“海底世界”,裏面有魚呀、蝦呀、螃蟹之類的生物,他們都是透明的,真是美麗極了。

我和天天依依不捨第上車離開了隱水洞地質公園,車上的叔叔阿姨都説:“我們的小典典不僅學到了知識,而且為我們帶來歡樂,給我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我看介紹説:隱水洞因水而生,陰水而靈。我因洞而高興,別人因我而快樂。這是一次難忘的“五一通山之行”。

景點旅遊作文 篇8

旅遊旺季的景點門票不僅不應該漲價,反而還應該降價,因為遊客眾多,使旅遊產品的質量下降。至於如何調節旅遊旺季的客流,其實再簡單不過----以預約方式直接控制門票的銷售數量。對於旅行社來説,則應該多開發“温點”和“冷點”的旅遊產品,以引導客流,避開旅遊“熱點”。

面對黃金週,各旅遊景點“漲”聲一片,他們的理由都很冠冕堂皇——如果是“世遺”景點,“保護”是最硬氣的理由;不是“世遺”景點的,則以“黃金週期間工作量增加,管理成本上升”為理由。當然,儘管骨子裏的潛在理由都是“供求規律”之類的利益訴求,但是拿出來聽證的理由,則絕對只能是前兩種。

作為“世遺”景點,“保護”的理由雖然硬氣,但“保護”的規劃是什麼?是否已得到批准立項?從門票漲價中計劃集資多少?門票漲價的'錢到底能有多少真正用於“保護”?用於“保護”的錢又是怎麼花的?……這樣一路問下來,“保護”的理由未必經得住推敲。更何況,納税人所納之税,本身就應該用於“世遺”保護這樣的開支項目,再通過門票漲價來集資,實際上是讓納税人重複掏錢,這樣的理由其實未必硬氣。

再説非“世遺”景點的所謂“黃金週期間工作量增加,管理成本上升”。我們應該關注的,是園林企業的管理成本是怎麼上升的,該不該上升這麼多,這同樣不該是一本算不清的糊塗賬。我們只要想想,一個本該履行保護職責的圓明園管理處,職工總數卻有1700多,人這麼多,管理成本怎麼能不高?黃金週裏工作量增加這不假,但是增加的工作量,是不是足以作為門票提價的理由,這實在令人懷疑。

而就在人們聲討旅遊景點“漲”聲四起的時候,我們還要注意另一種形式的“漲價”——服務縮水。就在前幾天,湖南常德一家動物園裏,一名9歲的男孩,在沒有工作人員巡視、制止的情況下,翻過僅1。5米高的第一道隔離護欄後,趴在第二道鐵欄杆上,把手伸進籠子逗老虎玩兒,結果被兩隻老虎撕咬,當場死亡。事後據稱,這家動物園只有四五名工作人員,是典型“低投入,高產出”式的商業化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