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文城>校園範本>作文>

【精選】傳統文化作文彙總9篇

作文 閲讀(1.5W)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傳統文化作文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選】傳統文化作文彙總9篇

傳統文化作文 篇1

我與中華傳統文化攜手。在不少作文裏,作者們為中華民族永不改變的傳統文化拼命吶喊,竭力控訴着人們對於傳統文化的漠視。我與中華傳統文化攜手。在我國傳統節日裏,我“遙望”古代詩句而感慨。傳統文化在我的腦海裏似乎已轉化成了一串串飲食文化的符碼,為我品嚐中華“小吃”劃定了時間表,我津津有味的咀嚼着傳統文化的結晶,我不論在什麼時候,都察覺得到它的存在。正月十五元宵節,我知道吃湯圓的時候又到了。“湯圓呢?今天可是元宵節啊!”餐桌上的麪包既讓我驚訝又讓我納悶。湯圓湯圓,就是一大家子人要團團圓圓的意思。傳統文化在不同的節日裏,用不同的東西告訴我們。它沒有消失,就像大家春節一家要團聚在一起,吃着年飯。不同的人用它們不同的眼光看待它,它的重要性也隨之改變。傳統文化不僅是流動時間的凝固劑,更是民族個性的烙印。自古以來,中華民族用自己的個性情感,彷彿羣體無意識般地充實着傳統文化。內斂含蓄,善良仁義,樂觀信賴,天人合一。

這是一種純粹的情感,更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傳統文化經過幾千年的洗禮一路走來,不同時代的人們賦予了它不同的形式,有的至今為人們所熟知,有的已湮沒在時代的滾滾洪流中,而現在的我們,儘管奮力追溯着一切傳統文化的習俗,爭相效仿,但同時並存的,卻是日漸冷漠的人情,有的人可以為了工作利益而擠壓出更多的時間,卻從不為自己的親友,家人甚至是自己的心靈留一點空間。漸漸地,他們看不見世間的大象,聽不到世間的大音,他們與傳統文化分手,他們與人間真情絕緣。我們回憶着傳統文化,那我們何時能回味傳統文化呢?莎士比亞曾經説過:我們所謂的玫瑰,如果換一個名字,不也一樣芳香嗎?傳統文化需要我們的傳承,但花謝了無關緊要,我們所必須做的,是讓那餘香漸飄漸遠。

傳統文化作文 篇2

有句古話説得好:“正月十五鬧元宵”。這句話生動地體現出了元宵節最大的特點,對,元宵節就是親戚朋友從五湖四海趕來歡樂地聚在一塊兒,吃上一碗熱氣騰騰的湯圓,結伴到街上觀看人們舉行的盛大的舞龍遊行,觀賞由平民老百姓創作的歌舞節目,欣賞那夜空中的光彩奪目的火樹銀花。

我們一家人在家中早早地吃好了湯圓,然後一塊兒到街上去賞花燈。剛走到路口,一支龐大的舞龍隊伍也恰巧經過,舞龍的叔叔們精神抖擻,挺直了腰板,箭步如飛,好似一棵棵不老的青松,將那原本毫無生氣的巨龍舞得活靈活現。隊伍所到之處,鑼鼓喧天,所見之人,都為之喝彩,拍手叫好。月光如流水一般瀉在草坪上,一切事物都像蒙上了一層神祕的面紗,令人浮想聯翩,是一盞盞五彩繽紛的花燈打破了這份沉靜。看,那邊的十二聲肖花燈尤其引人注意。瞧,十二聲肖的大哥—老鼠正在驕傲地向大家問好;勤勤懇懇的老牛正在不服氣為什麼老鼠當老大呢;兇猛的老虎大吼了一聲;嚇得小兔躲到了一邊;勇猛的巨龍正在雲海裏騰飛;而小蛇則在水裏歡快地遊;馬兒正在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上奔跑;羊兒則在“咩咩”叫,小猴子淘氣地爬到樹上摘桃吃;大公雞正在“喔喔”地報鳴;今年是狗年,當然少不了小狗了,你瞧,它正高興地活蹦亂跳呢;而小豬則在窩裏睡懶覺呢!

天空中一朵朵禮花開放,我們一家人依依不捨地離去了。

傳統文化作文 篇3

今天,我的大姨邀請我去聽講座。

由於爸爸媽媽今天有事所以來不了,他們把我送到聽課的地方就走了,首先是看錶演,然後講座開始,有王希海—久病牀前有孝子。孫秀琴—差點和她丈夫離婚……太感人了!

這堂講座讓我懂得了傳統文化是多麼偉大,我也要學習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作文 篇4

在我們這個地方,元宵節那天,大家會吃上一碗熱氣騰騰的湯圓,然後結伴到街上觀看人們舉行的盛大的舞龍遊行,觀賞由平民老百姓創作的歌舞節目,欣賞那夜空中的光彩奪目的火樹銀花。

今年的元宵節,我們一家人在家中早早地吃好了湯圓,然後一塊兒到街上去賞花燈。剛走到路口,一支龐大的舞龍隊伍也恰巧經過,舞龍的叔叔們精神抖擻,挺直了腰板,箭步如飛,好似一棵棵不老的青松,將那原本毫無生氣的巨龍舞得活靈活現。隊伍所到之處,鑼鼓喧天,所見之人,都為之喝彩,拍手叫好。月光如流水一般瀉在草坪上,一切事物都像蒙上了一層神祕的面紗,令人浮想聯翩,是一盞盞五彩繽紛的花燈打破了這份沉靜。看,那邊的十二聲肖花燈尤其引人注意。

瞧,十二聲肖的大哥—老鼠正在驕傲地向大家問好;勤勤懇懇的老牛正在不服氣為什麼老鼠當老大呢;兇猛的老虎大吼了一聲;嚇得小兔躲到了一邊;勇猛的巨龍正在雲海裏騰飛;而小蛇則在水裏歡快地遊;馬兒正在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上奔跑;羊兒則在“咩咩”叫,小猴子淘氣地爬到樹上摘桃吃;大公雞正在“喔喔”地報鳴;今年是狗年,當然少不了小狗了,你瞧,它正高興地活蹦亂跳呢;而小豬則在窩裏睡懶覺呢!

燈展接近尾聲了,我們一家人依依不捨地回家了。

傳統文化作文 篇5

我國的傳統文化有:端午節,元宵節,重陽節,除夕清明節,其中我最喜歡的是除夕。

因為除夕可以團聚吃團圓飯還可以壓歲錢,晚上的煙火像一枚枚信號彈五顏六色瑰麗無比有:紅的,白的,紫的,黃的,很美麗。

聽説有關於年的古事呢!相傳古的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尖角兇猛異常。年常年在塗海居住,每到除夕的時候才會爬上岸,吞食牧畜!傷害人命。所以每到除夕這天,村村寨寨的人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傷害。這一年從,村外來了一位銀鬚飄的老人。半夜時分年闖進了村子,老人發現村裏的氣氛與往年不同。當他準備肆虐的時候,突然傳來噼噼啪啪的炸聲年渾身戰慄,不敢往前走。那位老人身披紅袍出現在年的面前,年竟然倉皇而逃,再也不敢進村了。原來年有三怕:一怕紅色;二怕火光;三怕響聲。

從此以後每到除夕,家家户户貼春聯、燃放爆竹;户户燭火通明、守更待歲,七年級一大早什麼還要親串友道喜問好。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人民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傳統文化作文 篇6

目前,流行文化的波濤一波接一波拍打着我們,令我們無力招架,深陷其中。而傳統文化令許多人感到平淡,無味,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呼籲傳統文化的傳承,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思考流行文化的利與弊。

其中,有人認為流行文化很好,豐富了生活,娛樂了精神。然而也有許多人認為當代的流行文化很容易使人沉陷其中。比如説追星,現在許多的青少年、青年,甚至少年都有追星的情況,而且其中大部分追的都是韓星。

我覺得這是中國當前比較嚴重的一個問題,喜歡明星這無可厚非,但是如果為了他們而失去了理智就不可取了。我見過一些明星的鐵桿粉絲,如果你説他們偶像的壞話,他們就會仇視你,甚至把你當仇敵一樣。再比如説某明星來中國做客,許多青年、青少年為了去看他們的真人,請假、逃課、與父母吵得不可開交。這些都是迷失於流行文化的現象。

還有目前非常火的遊戲《英雄聯盟》,更是大部分中學生,大學生之間的共同語言。如果你在學校不會玩這個遊戲,就好像顯得低人一等。同學之間更是以他們在該遊戲的段位作為炫耀的資本。於是越來越多的人在這種大勢下入手了這個遊戲,並且有一部分人對這個遊戲的痴迷程度到了令人驚駭的地步。

在網上看到一則新聞,一位中學生,為了玩這個遊戲,逃課、請假、整日沉迷於遊戲,甚至在網吧沒日沒夜的呆着,父母找遍市裏所有網吧終於找到了他,但他仍然無動於衷,只知道一味遊戲。最後,母親無奈至極,一氣之下跳下江去,兒子和父親知道了這個消息之後,趕了過去,兒子流着眼淚望着江中久久無言,才終於驚醒過來。

這件事情,讓我感觸很大,為了一個虛擬的遊戲,從其中清醒過來,竟需要以失去母親為代價,這代價實在太大太沉重了。

然而流行文化也並非都是消極的,也有很多帶給我們正能量的,例如安徽衞視的《超級演説家》,參加的選手以他們精彩無比的演講帶給我們無與倫比的正能量,讓人們看到聽到他們在各自平凡無比的崗位上做出屬於自己的平凡精彩,做出每個平凡的偉大。

流行文化和傳統文化相比,流行文化更能帶動青少年那顆帶有激情的心,如果取捨得當,那就會為這個社會增添一名有朝氣、有活力、有激情、有夢想的青年。

不論何種文化,都有各自的長處與不足,我們不能全盤接受也不能一概否定,只有取捨有道,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才能在這個文化多元化的社會保持清醒,所以我們對文化要有正確的認識,才能以正確的方式傳承優良的文化。

傳統文化作文 篇7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有舞獅子、風箏、中國織繡……但我喜歡的卻是其中的陶瓷。

陶瓷能夠分好幾種,如日用陶瓷、衞生陶瓷、藝術陶瓷等等。然後我透過網上了解了一些陶瓷的製作過程,此刻讓我向大家介紹一下吧。

一、練土

將泥土中的空氣擠壓出來。泥土中的氣泡會令作品在燒製時爆裂,前功盡棄。

二、成形

用手捏或拉坯等各種方法,做出心目中的形狀。

三、泥坯裝飾

如果你要為你的作品進行上泥釉、化粧土、剔花等裝飾程序,就要在泥坯呈皮革干時進行。

四、風乾

完成的.作品在架上自然風乾。一般一星期左右能夠完全乾燥。

五、素燒

將作品先進行900度左右的素燒。

六、上釉

素燒後就能夠為作品上釉。

七、釉燒

將作品進行最後一個步驟——釉燒。一般在1100--1260度左右。

還記得,有一次爸爸帶我去南宋官窯博物館玩。然後南宋官窯博物館不僅僅讓我明白了許多關於陶瓷的知識,看到許多古代出土的陶瓷品,還讓我親身體驗了一下陶瓷製作過程中的其中一項,那就是——成形。首先,走來了一位叔叔,他的手上拿着一塊乾巴巴的泥巴,然後那位叔叔走到了我的身邊,教了我一些讓泥巴成形的玩法和方法。可看看容易,做做難啊!叔叔手裏的泥巴可乖了,但一到我手裏就不聽話了,我讓它寬,它窄,但當我讓它窄時,它卻又寬,然後真不明白泥巴的心裏是怎樣想的。

中國傳統文化數也數不清,每一種傳統文化都有着許多許多的屬於它的故事呢!

傳統文化作文 篇8

這一天是鬼節,對於小孩子來説並不是喜慶的日子。這一天我將不被許可走出家門。這個決定讓我十分沮喪。聽老一輩人説“這一天啊!許多鬼魂要被放出來,去看望自己的親人,所以不能讓小孩子撞見嘍。”這段話讓我想到了從未謀面的就離我而去的爺爺。我想爺爺會不會在這天來看望我?我感到期待。

這天家中要數奶奶最忙了。搭起個祭壇,便擺上些酒、肉、水果等。在燒上香、蠟燭走上前拜幾下。就等天發黑。

夜穿上黑衣,便擁有了幾分神祕。天上的星星比以往的還要少,月亮看上去若隱若現、躲躲藏藏。街上沒有一個人涼風不斷的吹來雖然是夏天但是還是讓人發冷。只有幾個人蹲在自家門前燒紙錢。奶奶也要到樓下去燒紙錢,我不能出門只好趴在窗頭靜靜的看着,奶奶在紙錢上寫下爺爺的名字。我好奇的問:“為什麼要寫上爺爺的名字呢?”媽媽笑了笑:“怕爺爺收不到錢,就被其他的鬼搶走,所以要寫下爺爺的名字。”

“哦”。我對媽媽的回答半信半疑,街上好冷清連貓也躲開了,這個節日大概是讓人們去懷念自己死去的家人,能讓我們的家人有一種安息的意思吧。

紙錢一張一張的燒了起來化做了濃煙。滿載着奶奶、我、爸媽,飽含着對爺爺深深的思念。希望爺爺能在天堂上過的幸福。火燒的越來越兇,成為了灰。“爺爺能收到嗎?”我天真的問。媽媽沉思了一小會“一定能”。燒完奶奶戀戀不捨的上了樓,街道更安靜了。

説來也巧,奶奶上來,家中無意發現了一隻不速之客一隻綠色的小蟲子,我正要上前打死它的時候。奶奶卻阻止了我:“這個可是爺爺的化身啊”。我疑惑了。奶奶卻笑眯眯的説:“傳説死去的人在鬼節因思念親人化身做小蟲子飛到自己親人家中去看望他們。以知道親友的平安”。“那怎麼説這是爺爺的化身呀!”我大吃一驚。奶奶用樹枝挑起了小蟲,飛吧,飛走吧。那小蟲似乎在留念什麼,依依不捨的飛走了。

不同的日子,不同的節日。雖然不是喜慶的、快樂的。但是我們也要過完每一天。每一天也會讓我們意味深長,就比如説:鬼節,鬼節是讓我想起死去的死者,讓我們懷念不以這個節日讓我想念,爺爺雖然我從沒有見過爺爺,可是在鬼節卻讓我知道爺爺以前曾有存在過,疼愛過我。

傳統文化作文 篇9

清明節是我們中國人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我們以此表示對已故親人的尊敬與懷念。

今年清明節,我們全家還是象去年一樣,早上乘車到木洞鎮後,我們就急急忙忙地登上渡輪。站在船頭,我抬頭一看,天空灰濛濛的,像要下雨的樣子。一陣江風襲來,我不禁感到陣陣寒意,我趕快捂緊隨風飄動的春衣。一陣“嗚嗚嗚……”的船笛,又使我不禁精神一振。忽然,一隻水鳥像閃電一般掠過江面,在白霧茫茫中轉眼不見了蹤影。渡輪在隆隆的馬達聲中抖動着,送我們渡過了浩浩蕩蕩的長江,來到了江北。

路邊農田的油菜花一片金黃。遠處山上紅的桃花,白色的李花也競相爭豔,夾雜在青山綠樹間真是好看。一陣微風送來的陣陣花香,真讓人陶醉。小溪兩旁的柳枝隨風飄動着,像在給我們扇風一樣,更讓我覺得春寒料峭。

我們一家人在山路上蹣跚前行。臨近墓地的一段路很不好走,我們一步三滑地好不容易到了墓地。這時天上飄起了零星小雨,滴在我的臉上,令我感到了絲絲涼意。我不由得想起杜牧寫的“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句詩來。詩中的描寫的情景與現在是多麼相似!這時,外公將白色的紙幡掛上墳頭的竹枝上。紙幡立即隨風飄舞起來。我和大姑婆把籃子放在地上,在墓前點上香燭和紙錢。大人都表情凝重。媽媽教我點好三柱香,在墓前行了跪拜禮。大姑婆眼圈紅紅的,跪在墳前説:“爸爸,我們來看你來了。”這一番話讓我心潮起伏:清明節來已故長輩墳前掃墓,這是兒女在表達對父輩的緬懷和尊敬,這是濃濃的、割不斷的親情啊!我的思緒隨着裊裊青煙飄逸着……這時,我覺得自己似乎一下子長大了許多。紅燭發着或明或暗的光,一閃一閃地燃燒着,流下的蠟像是在人們流下的淚珠。

大家祭拜完後,在一陣震耳欲聾的鞭炮聲中,大人們一步一回頭,戀戀不捨地慢慢地離開了墓地。

在回家的路上,我沒説太多的話。在滿眼春色中,我感到自己長大了,自己肩上已有了不輕的責任。我決定每年清明都來為已故的親人掃墓,並對他們説,您們在那邊還好嗎?